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实现优化提升

时间:2019-05-15 06:47: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实现优化提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实现优化提升》。

第一篇: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实现优化提升

柳州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实现优化提升

今年以来,柳州市充分发挥本地特色资源优势,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实现优化提升。

记者从市农业部门获悉,1月至9月,全市重点龙头企业实现产值57.97亿元,同比增长28%;销售收入45.81亿元,同比增长1.94%;实现利润4.33亿元,同比增长22%。到9月底止,全市已注册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726家,入社农户1.4万户,带动农户数15.8万户;销售各类农产品183421吨,销售收入6.7亿元。粮食、甘蔗、水果、蔬菜、桑蚕、茶叶是柳州市6大优势特色产业。根据发展规划,柳州市围绕‚十大农业工程‛、现代农业生产发展、农业综合技术集成展示、‚三品一标一名牌‛示范建设、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建设等方面大力实施支农项目,打造一批产业基地和良种扩繁基地,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带动优势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在‚十大农业工程‛中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相关的7大工程14个子项目中,《百亩柑橘无病苗木繁育基地》《10万亩双季葡萄基地》《万亩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等6个项目已提前完成年度计划,《千亩糖蔗良种基地》、《农业五站建设》等5个项目完成90%以上进度,其余项目正在加紧实施。

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后柳州市还将重点扶持一批有基础、有潜力、势头好的农产品加工、流通重点龙头企业,促其上规模、上档次;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升级,延长产业链,打造名优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重点扶持桑蚕、水果、蔬菜、食用菌、茶叶等精深加工项目,带动全市优势特色产业做强做大。将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与品牌建设结合,打造一批著名企业和驰名品牌。引导龙头企业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推行订单生产,培育发展生产性和服务性合作组织,建立标准化、规模化农产品生产基地。培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着力推广柳北区石碑坪镇凉亭屯为代表的土地流转推动产业发展的经验,推动产业组织化、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切实解决大市场和小生产的矛盾。

苍梧县2011年财政收入增幅逾四成去年,苍梧县注重扶持企业壮大和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助推财政收入实现平稳较快增长。据统计,2011年该县实现财政收入8.92亿元,同比增长40.46%,超额完成市下达的目标任务。

2011年,该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0亿元,同比增长32.75%,超额完成市下达的年计划目标任务;攻坚项目全年完成投资97.5亿元,完成年任务95.71亿元的101.2%。

该县以园区为载体,采取多项有力措施抓好招商引资工作,截至2011年底,苍梧工业园区入园企业120多家,已建成投产企业有90多家,实现工业总产值51.35亿元,同比增长45.1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45.38亿元,同比增长31.04%。梧州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4亿元,同比增长

126.4%,实现财政收入8020万元,同比增长250.63%。为进一步巩固支柱财源,苍梧县大力扶持企业发展,切实帮助企业解决有关原材料、资金等问题,去年共为26家企业落实19个贷款项目,融资1.5亿元,促进了企业生产发展,同时也促进了财税增长。

苍梧县引导农民发展林下特色经济收到实效

绿色的树林下,鸡棚前后一群群三黄鸡有的在晒太阳,有的在树底下追逐嬉戏,有的则窝在鸡棚喝水进食……这是笔者日前到苍梧县新地镇雁村返乡农民工陈进奇的生态养鸡场采访时看到的情景。‚别看我在这荒山野岭养的山地三黄鸡不起眼,它们一年能为我赚近5万元。‛在占地约10多亩的养鸡场里,陈进奇自豪地向笔者说。

‚以前认为养殖是副业,赚不了大钱,现在依靠政府引导、科技指导,我也走上致富路了。‛陈进奇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从中央电视台的《致富经》栏目里了解到,养殖土鸡的经济效益不错,在自然环境放养的鸡更受到市场青睐。2007年上半年,县里科技人员下乡开班培训,听了几回课的陈进奇有了养殖山地三黄鸡的想法,他通过到周边县、市多家特色养殖基地考察,并做了市场调查后,更坚定了养殖山地三黄鸡的信心。科技人员的指导下,陈进奇投资5万元建起了养鸡圈,从岑溪引进5000多羽鸡苗,第一年他就赚回了本钱。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如今有4年养鸡经验的陈进奇已成了雁村山地三黄鸡养殖户中的师傅了。在扩大养殖规模的过程中,陈进奇想办法把群众带动起来,他联系好养殖公司与养殖户签订好购销合同,并为养殖户提供鸡苗、饲料一条龙服务,待到肉鸡出销再扣除成本,同时积极在技术上帮扶村民发展养殖。在他带动下,雁村及附近的20多户农户养殖山地三黄鸡。

‚我们在山林里养的山地鸡特别好卖!‛村里另一位养殖户李特虹喜滋滋地告诉我们,在林地里养殖山地三黄鸡采食林地的杂草、昆虫,辅以适量的玉米和稻谷,不仅节约饲料,而且禽粪可肥林地,减少了投资保护了环境,最关键的是林地里长大的山地鸡味道特别鲜美。言谈中,李特虹对养鸡场的前景充满信心。

在新地镇都梅村,46岁的莫有飞从‚林下经济‛中瞅到了适合自己发展的致富新路。2007年,他在村上的松树、砂糖橘果树下建起了自己的养鸡场,养殖规模从以前不到1万羽扩大到现在的6万羽以上。赚钱、看家两不误,莫有飞感慨地说:‚政府引导我们抓特色,发展林下经济促增收,如今收到了实效,这条路我选对了。‛

据了解,推进林改过程中,苍梧县通过政策和技术扶持,鼓励农民发展林下生态养鸡。近年来,该县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加强科技辅导,二是畅通市场信息,让更多的山区群众懂得养、卖得出、赚到钱。据初步统计,今年1~9月,全县三黄鸡存栏量近200万羽,出栏量达370万羽。

苍梧县发展文化事业丰富群众生活

如今,每当夜幕降临,苍梧县世纪广场就进入歌舞的世界、欢乐的海洋:声乐器乐联欢、文艺汇演、家庭才艺表演、健身操表演等接连不断,而在不远处的文化休闲长廊,大人孩子或唱歌跳舞,或从容散步聊天……近年来,苍梧县着力发展城乡文化,取得显著成效。该县积极打造宣传文化队伍建设基石工程,把基层文化基础设施所需经费列入政府本级财政预算,年均投入建设资金超700万元。2009年至今,全县新建综合文化站、村级服务中心11个,扶持建设农家书屋53家,约三分之二的行政村建有篮球场。另外,经过政府的扶持和艺术团体自身的完善、发展,目前全县已有15家文艺协会和400余支群众业余文艺团体,会员超过10万人。

苍梧县是‚全国诗词之乡‛,诗词文化氛围十分浓厚。该县创办了全县诗词交流特色刊物《苍梧诗词专刊》,并将刊物免费发放到各有关部门单位、各村组和学校。据不完全统计,至今《苍梧诗词专刊》已出版562期,全县在县级或县级以上诗刊上发表作品总数超过15万首(副),编写出版诗词合著或专著30多部。目前,全县各镇均成立了诗社或诗词小组,有社员一万多人、诗词爱好者十万多人。

该县还采取多项措施,促进地方特色戏剧鹿儿剧的传承与发展,现已建立县级鹿儿剧团,有成员26人。同时,该县还有农民自发组建的业余剧团73个,戏剧工作者1000多人。县鹿儿剧团派出人员到各镇、村,对业余戏剧团进行骨干培训和节目辅导,帮助他们提高演出质量,从而增加节目吸引力,并发现和培养鹿儿剧传承人。经过各方的共同扶持和精心培育,鹿儿剧的演出水平和剧目质量不断提升,《鹿儿舞》、《木犀舞》等一批剧目先后在市级、自治区级汇演中获奖。

透析藤县在新兴工业化进程中的转型发展

在梧州市‚十二五‛规划纲要中,藤县被明确定位为新兴工业化中等城市。由此,藤县走上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新轨道。

如今,随着年终脚步的临近,藤县县域经济发展新成就也呈现在人们眼前:预计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8%,达到138.5亿元;财政收入10亿元,同比增长38%。

有专家说,评价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成效与质量,首先要看其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如此看,藤县经济社会已走上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质量之路。

增创优势转型发展

其实,在梧州市‚十二五‛规划纲要正式出台之前,藤县已开始在质量经济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了:2007年荣获广西县域经济进步奖,2008年获得广西科学发展十佳县,2009年被授予广西招商引资一等奖,2010年再获广西科学发展十佳县……每一项荣誉的背后,是发展速度与质量的跃升。

县域经济的新崛起,让藤县县委书记莫奕坚雄心勃勃,早早列出了明年的发展计划,工业、农业、服务业、城镇化等方方面面的思路已十分清晰。‚在新兴工业化城市建设中,我们将秉承以园扩城、以城促园的思路,紧密园区建设、城镇化的互动,打造西江经济带产业聚集区,使工业主导地位更加突显。‛他说。

未来,藤县发展仍将继续在园区建设方面下工夫,同时做活江河、林地文章,推动城镇与农村均衡发展,确保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与可持续性。该县的‚十二五‛规划这样描绘未来的新发展:坚定不移地走具有藤县特色的县域经济发展路子,打造‚西江经济带次中心城市‛和‚中国西部县域经济强县‛,力争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超227亿元,工业总产值超450亿元,财政收入超15亿元……

坚定的目标和发展的雄心表明,因为县域经济的崛起,藤县造就新一轮的发展已是不争的事实。

集群发展增添动能

着力发展新型工业,强化工业主导地位是藤县发展的优先目标。通过多年的培育与扶持,陶瓷、钛白粉、造船、林产林化等一系列特色产业集群纷纷矗立在浔江之滨,藤县也因此实现了农业大县向工业强县的跨越发展。

广西首批27个重点园区之一的梧州陶瓷产业园中和集中区,至今所取得的成就不仅仅是12家陶瓷企业和62条瓷砖生产线,而是以其成长壮大为代表的‚藤县速度‛———由园区建设、项目攻坚、招商引资组合而成的工业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产生前所未有的成效。

藤县经济发展实践还告诉人们,托起工业经济的基石不只中和集中区里的陶瓷产业,还有久负盛名的钛白粉产业。

‚预计今年钛白粉产量8万吨,累计产值13亿元,同比增长32.6%,上缴财税约1.2亿元,比去年增加了一倍,是我们县纳税额最大的产业。‛莫奕坚说。为了扶持产业更上一层楼,政府部门联系全县四家钛白粉企业,于今年9月份建立产业园区,实现了钛白粉产业集群化发展。

如今,在园区带动、工业主导的战略下,产业链得到快速延伸。一个鲜明的例子是,由于看中当地丰富的林业资源,汇东木业有限公司、东林人造板有限公司、广西新凯骅木业有限公司在今年初带着近十亿元资金进驻藤县,如今这些企业都已投产或试产。

工业的发展为县域经济的腾飞注入了强大的产业动能,截至11月,藤县培植纳税超1000万元的企业达12家,而去年仅有3家。藤县工信局局长彭伟元说,预计今年全县工业增加值为69.6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为52.6亿元,同比增长超过20%。

多点着力稳健前行

县域经济作为一种综合性经济体系,内容涉及一、二、三产业,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是其发展主题和方向。这注定了县域经济发展在突出特色之际,必须统筹兼顾。回首藤县县域经济发展,其理念、举措与实践,无不与此理高度统一。

‚市委、市政府提出开展‘三个年’活动,我们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两个年’——城镇建设年和现代农业建设年,这更加有利于县域经济的整体提升和增强发展后劲。‛莫奕坚举例说,通过开展现代农业建设年活动,全县优质稻种植、林下经济、品牌蔬菜、网箱养鱼都得到很大发展,全县畜牧业占整个农业比重50%以上。藤县建设局有关负责人说,今年以来已投资24亿元开展城镇化建设,并完成了全县16个乡镇的总体规划,以及建成了县城生活污水处理厂等一批市政基础设施,下一步,将通过城镇道路、垃圾处理和绿化、美化、亮化等工程建设,提升城镇承载功能,同时抓好重点镇建设,加快形成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激活第三产业扩张和推动中小企业发展的中心地带,从而进一步提高城镇化水平。

‚以创建‘广西生态文明示范县’、‘广西优秀旅游县’为契机,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超前起步,渐次推进’的思路,坚持县城和乡镇统筹协调发展,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促进人与城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也是藤县发展县域经济的着力点之一。

‚一枝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随着产业体系逐步完善,多个领域发展齐头并进,藤县的县域经济承载起了统筹城乡、改善民生、建设小康的光荣与梦想,更为地方发展带来更为健康持久的动力。

可以看到,因为县域经济的整体提升,如今的藤县已是‚梧州速度‛的领跑者;未来的藤县将是经济繁荣、社会和谐发展的楷模。

以创业促进就业 藤县城乡新增就业两万余人

今年以来,藤县积极实施‚乐业工程‛,通过加大服务、加强培训等措施,推动城乡就业规模不断扩大。截止目前,该县城镇新增就业人数453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57%,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19120人。

近年来,藤县工业发展迅速,梧州陶瓷产业园中和集中区、藤县工业集中区初具规模,用工量不断增加。该县抓住这些就业增长点,加大服务和引导力度,设立企业用工服务专职机构,落实专职人员服务各个企业;同时,利用手机短信等方式将用工信息发送到每个村委、自然村,加大力度宣传企业用工信息。据统计,今年以来,该县就业服务中心与县招商局已组织17家企业举行六次现场招聘会,为企业解决8000多个用工难题。为了扶持创业促进就业,该县妇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农业银行共同开展农村妇女小额担保贴息贷款工作,为妇女创业就业提供贷款支持。截至目前,已向586名妇女提供小额贷款2600多万元,同时为363名农村青年和53名下岗失业青年联系了创业贷款,建立了8个青年就业创业基地。

园区带动经济增长 蒙山县规模以上企业利润同比大增

日前,笔者在蒙山县桐油坪工业集中区看到,总投资2500万元的八角、桂皮深加工项目3座生产用房正在加紧施工,目前已完成80%的工程量,预计明年初可竣工投产。这是该县深入实施园区带动战略,以优良的园区环境带动企业安家落户,做大做强工业特色产业,加快工业经济增长的一个缩影。

蒙山县把古家坪和桐油坪两大工业集中区作为重要产业聚集地和新增长极来抓,积极发挥产业和资源优势,深入实施园区带动战略,科学规划强化管理,不断完善配套设施建设,扩容升级提高园区承载能力,重点引进、培育和壮大丝绸、农产品加工、木制品、林化、药品、针织等项目,促进园区集约高效发展。

为更好迎接织绸产业转移,该县在古家坪工业集中区里创建了茧丝绸深加工创业园,积极引进织绸企业从事丝绸生产,力争把蒙山打造成广西第一、全国知名的丝绸生产基地。目前,落户古家坪工业集中区的15家企业中,有华虹绸缎公司、辉明纺织有限公司、五丰丝织有限公司等7家公司从事茧丝绸生产。随着今年原料市场价格的逐渐下降,企业的生产规模也不断扩大,生产技术的日益成熟也带来了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创业园里50多台剑杆织机和450多台有梭织机开足马力生产,真丝织绸生产规模和质量稳居全区第一。今年1至10月份,整个织绸园区产值超过1亿元,同比增长40%。

在桐油坪工业集中区,各企业加大产品开发和品牌培育力度,形成了制药、兽药、木制品等名牌产品。玉兰制药有限公司致力于技术创新,通过联合、联营等方式进行新产品开发,建起了企业的研发中心,走中药现代化发展道路,产品痔疮片、功劳去火片、维C银翘片、蛇胆川贝液等产品质量好、疗效显著,深受市场欢迎,远销香港、新加坡等国外市场。该泓桦木业有限公司投资全自动刨花板生产线,利用桑梗、木薯梗、刨花、木糠等废料,专业生产办公家具等产品,产品俏销广西、广东、湖南等地,截至目前,产值达2882万元,同比增长了1倍。

据统计,今年前10个月,蒙山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达到9022万元,同比增长54%;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8.7亿元,同比增长1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4.8亿元,同比增长31%;全县财政收入完成2.3亿元,同比增长36%。

蒙山县深挖文化底蕴助推经济发展

160年前,太平天国封王建制,让蒙山县闻名海内外。如今,这里的历史人文气息在1500余件太平天国文物的辉映下,底蕴逾显厚重,成为推动当地文化事业发展的原动力。

蒙山县有关负责人表示,眼下,蒙山县正深入开发历史悠久的人文资源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景观,从历史文化、名人文化、山水文化、民族文化的深入挖掘与开发利用着手,精心写好文化产业发展这篇文章。

据了解,蒙山县将利用作为太平天国封王建制地的优势,通过每年召开相关研讨会,邀请各路专家学者支招保护好、利用好太平天国历史文化资源,并就扩大地方的文化影响力出谋划策。

地处山区的蒙山县,地理位臵并不优越,但却孕育出了香港新派武侠小说开山鼻祖梁羽生这样的文化名人。而今,蒙山县因势利导,充分利用梁羽生的名人效应,扩大由武侠小说大师金庸先生题写的‚梁羽生公园‛的知名度,大力开发梁羽生先生身上所蕴含的文化因子,计划开发梁羽生故居,放映由梁羽生小说改编的电影,销售梁羽生的原创小说,进而繁荣当地的文化产业。

秀美的自然美景,在令人目不暇接之际,也成为了蒙山正在全力书写的一个文化产业符号———山水文化。如,该县的旅游景点天书峡谷,在接待南来北往游客的同时,更是当地文化人士创作灵感的源泉。目前,由蒙山县地方作家创作的小说《天书峡谷》已被改编成30集电视连续剧《天书峡谷》,剧集将于近期开机拍摄。

山清水秀的蒙山县居住着汉、瑶、壮等民族,独特的地理历史环境造就了底蕴丰厚的民族特色文化。在夏宜瑶乡每年八月初四都举办盘王节,山歌对唱、盘王舞、上刀山下火海、民族特色商品交易等活动尤为活跃,使其成为了县内外瑶胞热情参与的艺术和经济交流盛会。而独具地方特色的桂剧、彩调、牛歌剧、民间歌谣,不仅为地方的发展增添了灵气,也使文化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一大亮点。

蒙山县立足优势托起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近年来,蒙山县针对交通相对落后、经济总量小等发展现状,找准不足,奋起直追,围绕着‚工业抓织布、农业抓养兔‛的工作思路,推动各项优势产业发展。如今,一组组喜人的数据,见证着蒙山县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

数据一:

‚十一五‛期末,蒙山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8.5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78万元,比2005年翻一番;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40元。今年上半年,该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0.6亿元,增速排在全市第1位;财政收入完成1.56亿元,进度排在全市的第2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00元;农民人均现金纯收入3000元,增幅排在全市第1位。

近年来,蒙山县紧紧抓住经济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深入开展‚三个年‛活动,狠抓各项工作目标的实现,先后获‚全区县域经济发展进步奖‛、‚广西科学发展进步县‛和‚广西特色畜牧业先进县‛等荣誉称号,到2015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有望达到66亿元,财政收入达到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

数据二:

‚十一五‛期末,全县工业增加值达到14.9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5家,产值超亿元企业2家,年纳税超1000万元企业3家;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2亿多元;工业集中区入园企业12家,工业总产值12亿元,增加值3.6亿元,实现工业项目发展的新突破。

工业增长的统计数据,清晰地显示,蒙山县工业主导地位已确立。近年来,该县大力发展桑蚕和养兔两大产业,着力把涉农企业华虹蚕丝股份公司、亿丰新宇农业公司发展成为国家和自治区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实现工业发展的新突破。

数据三:

‚十一五‛期末,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达400多公里,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00公里,乡镇全部通了油(砼)路,78个行政村全部通了等级公路,其中54个行政村通了油(砼)路,农村公路建设走在全市前列;投资1.55亿元实施8个土地整治项目,总实施面积4520公顷,新增耕地360公顷;教育累计投入1.2亿元,新建扩建校舍120座,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28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30平方米。

未来五年,蒙山县将继续狠抓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要抓好‚1223‛工程(一条铁路、两条高速路、两条国道、三条省道工程),即:争取柳州至韶关铁路经过该县并尽快开工建设;争取荔浦至玉林、贺州至百色两条高速路蒙山段尽快开工建设;争取规划建设环城二级公路,争取将该县国道321线扩建为一级路;争取建设蒙山至横县二级路、新圩至荔浦龙怀三级路,改善省道207线昭平至黄村镇路段。同时,不断扩大县城规模,加快推进特色城镇建设,重点发展商贸型、农产品加工型、旅游观光型等特色城镇。

港北区打造‚安农工程‛暖民心

贵港市港北区着力打造‚安农工程‛,成立专门机构强化对涉农资金的监管,严防不正之风产生,确保各种支农惠农政策真正落到实处,农民真正得到实惠。

港北区加强对支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严格执行各种支农资金使用的管理规定,对上级转移支付和下发的各项政策性补贴款,经张榜公示后,实行‚一折通‛发放,直接存入农民个人存折,有效地防止克

扣、截留等问题的发生。去年,该区14个扩大内需涉农项目,建设资金共2380.85万元,在这些项目建设中,没有发生坐支、挪用、挤占、贪污等不良行为,确保了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

为了使农民利益不受损害,港北区加强对涉农价格的监管,规范农资市场秩序,定期或不定期对收费进行专项检查。去年,组织执法人员检查经营种子、农药、化肥等农资门店20多家,受理涉及种子、化肥质量的投诉案件3个,查处一起不正当竞争、虚假宣传的化肥案。

为防止学校乱收费,港北区对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的贯彻落实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并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去年,检查清退了两所学校以家长委员会名义代收补课费和一所学校以‚家长基金‛名义收取班费共1万多元。对于各级政府补助学校的公用经费、教科书费、寄宿制贫困学生生活补助款等,全年没有发生任何截留、挪用、挤占等行为。

该区还严肃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防止滥用药、开大处方和套取新农合资金等问题发生,切实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去年,该区共监督检查医院7家,个体门诊2家,村卫生所85家。其中,发现问题被责令限期整改的有25家,罚款处理3家,取缔非法行医3家,问责医务人员3个,教育批评176人。

种一棵树 造一片林 留下生态为后人

钟山林业产业链越拉越长

持续几天的普降中雨,给钟山大地带来无限生机和活力,在花山、两安、同古等林业大镇的山坡上,农民群众有的用绳子丈量树坑间距,有的在挥锄挖树坑,有的在细心种树苗,呈现一幅人勤春来早的植树造林绿化图。钟山,通过绿化山川,引进林业企业提高林产品附加值,发展沼气建设富民工程,让林业产业链条越拉越长。目前,该县森林面积124.44万亩,森林覆盖率56.6%。

近几年,该县通过树立‚青山绿水就是政绩‛的科学发展观,采取政策鼓励和招商引资‚两条腿走路‛的林业综合开发模式,促进山川绿化版图一年比一年拓宽。一是不折不扣地实施国家出台的退耕还林惠民政策,本着‚谁种植、谁受益‛的原则,每年植树节开展‚种一棵树、造一片林、留下生态为后人‛植树活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利用春季植树造林,植树造林热潮一年高过一年。二是通过出台优惠政策,营造林业招商软硬环境,引进广东、湖南、福建等地客商投资2.5亿元在花山、两安、同古等乡镇建立8个规模较大的林业生产基地,其中花山林场杉树种植基地达到4.78万亩;两安乡速生桉种植基地5200多亩,全县速生桉种植面积达

5.74万亩,预计5年后陆续进入砍伐期,预计亩产值2000元以上。

该县依托优美的生态环境和良好的社会发展条件,吸引了一大批林产业招商项目纷纷落户钟山,如引进了总投资2.5亿元的新凯桦木业有限责任公司,一期年产6万立方米高密度纤维薄板生产线和二期年产10万立方米中密度纤维板生产线已竣工,三期年产5万立方米中密度再生板生产线正在建设中,预计今年上半年可竣工。全部工程竣工后,可形成年产20多万立方米各种规格纤维板和再生板能力,优质纤维板材、再生板出口东盟国家和地区,填补了贺州市木材深加工产业的空白。该公司每年可收购次小薪材、稻草、木糠等原材料20万吨,可为农民增收6000多万元,安排就业人员600多人,其中农村富余劳动力500多人,年发放工资1500万元,拉动运输业增加4000多万元营业额。同时还引导地方经济能人在同古、花山、两安、公安等乡镇建立6个木材加工厂,招收农村富余劳动力200多人,年人均工资收入8000元以上,实现向林业大县、产业强县、生态惠民的科学目标转变。

2009年以来,扶绥县充分发挥‚五个课堂‛作用,深入开展农村党员干部大培训活动,取得明显成效。

以‚党校课堂‛开展集中培训。该县发挥县乡村三级党校主阵地作用,把农村党员大培训与村‚两委‛干部大培训统筹推进,组织全县136个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及大学生村官集中到县级或县级以上党校开展集中培训;同时,在部分乡镇设立党校集中培训点,组织各乡镇农村党员分期分批集中轮训100多期,培训农村党员2万多人次。

以‚专业课堂‛开展专项培训。该县农业、科技、劳动、扶贫等部门根据各自职能和业务特点,以农业实用技术和就业创业技能为重点,举办农家课堂主、农村经纪人、种养大户、农业机械手等10项专题培训,先后培训4838人次,进一步提高农村党员技术技能和经营管理能力。

以‚基地课堂‛开展自主培训。该县以农家课堂、党员中心户、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各类产业基地和实践课堂为依托,实行自主培训和菜单式培训;组织农村党员干部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进村、特色村实地学习,到各种示范基地、专业协会和龙头企业进行参观考察,帮助他们开阔视野。目前,全县共建立各类培训基地50多个。

以‚网络课堂‛开展远程培训。该县充分发挥现代网络信息丰富、覆盖面广的优势,利用103个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加强对农村党员进行形势政策、市场经济知识、科技文化知识、实用技术、就业创业技术等方面的培训,共培训农村党员3万多人次。

以‚流动课堂‛开展巡回培训。该县以开展‚党组织服务年‛活动和‚十万工作队员深入农村宣讲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掀起春季农业生产高潮活动‛为契机,组成形势宣讲、助农增收等服务队,深入各村屯广泛开展培训活动,引导和帮助农村党员学好技术、用好技术,培育壮大特色种养业,推进农村产业化经营。

第二篇: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

近年来,我市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推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抓手,按照“产业化发展、特色化推进、工业化带动”的思路,通过强化基地建设、培植龙头企业、推进企农合作、突出品牌创建、加大配套服务等措施,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水平不断提升,对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作用愈发明显。全市现已形成4个10亿元以上的农业产业;拥有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0家,其中:国家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2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8家。上半年,扬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实现销售36.3亿元、利润8692万元、出口创汇818万美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0.22%、24.2%和26.04%。

一、强化基地建设,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一是立足原料供应建基地。红太阳食品公司在“苏丹红”事件发生后,相继在马棚清水潭、高邮南湖等地建设了6个标准化养殖基地,年饲养高邮鸭20万只以上。目前,正在打造百万只高邮鸭科技示范园。三湖蛋品公司投入2000多万元,建立了大江、大海两个集饲料生产、蛋鸭饲养和蛋品加工于一体的规模化渔鸭混养基地,年存栏蛋鸭25万只,年产鲜蛋5500万枚,占公司年加工量的60%。二是立足新品研发建基地。为扩大产能、加快新品种的引进和开发,双兔米业公司分别在我省金湖市、黑龙江省大庆市、吉林省长白山市等地建立了稻米生 1

产加工基地;买断了省农科院优质粳稻5158品种的知识产权,建立了3个10万亩优质粳稻种植基地。万嘉面粉公司与里下河农科院程顺和院士合作,引进推广糯性小麦种植1万多亩,开发的糯性小麦面粉被台湾统一企业订购一空,产品供不应求。三是立足产品出口建基地。戚伍公司按照“统一管理、统一用药、统一记录”的模式,建立的3000多亩罗氏沼虾出口养殖基地,通过了国家商检部门出口生产企业认证和出口产品养殖场备案认定,产品远销东南亚和欧美国家。扬州朝晖农业公司建立的3000亩露地蔬菜生产出口基地,生产的娃娃菜、西兰花、青紫甘蓝等品种常年出口日本。四是立足产业延伸建基地。为打通产业链,江苏富裕达公司建立了两个万亩罗氏沼虾标准化养殖基地,研发了无公害饲料、肥料和药料,并率先建立了罗氏沼虾育苗场,有力缓解了罗氏沼虾种苗供应不足的矛盾,促进了产业的前延后伸。

二、强化龙头培育,打造产业发展主体

一是围绕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培植龙头。因地制宜,整合资源,大力发展高邮鸭、扬州鹅、罗氏沼虾以及优质稻米等独具我市特色的优势产业,着力培育农业产业化“四条龙”,其中:以高邮鸭集团、三湖蛋品、秦邮蛋品等龙头企业带动的高邮鸭业经济总量突破25亿元;以双兔公司为龙头的优质稻米产业突破20亿元;以戚伍水产、富裕达公司为引领的罗氏沼虾产业达23亿元,以天歌鹅业为核心的扬州鹅产业达10亿元。二是围绕提高农产品现代流通业态培植龙头。扬州临泽水产品批发市场是目前苏中最大的常规鱼批发交易市场,年交易量16万吨、交易额12亿元,今年初已被认定为省级农业龙头企业。苏

中农贸城已逐步成为以罗氏沼虾批发交易为主、集蔬菜干货等多种农副产品批发交易为一体的综合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双免米业、红太阳食品、戚伍水产等企业,不仅在各大中城市设立了直销点,还成立了物流公司。绿科公司率先开展了网上营销。三是围绕推进科技创新培植龙头。今年全市21家扬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技改投入预计可达2.2亿元。其中:高邮鸭集团投入3000万元,新建自动化蛋肉加工生产线和中国鸭文化博物馆,依托中国农科院家禽研究所和省牧医学院研究选育“苏邮1号”蛋鸭配套系;双兔公司投资5500万元新建了3条米乳生产线,建立了3万多亩的双兔1号和双兔2号优质水稻种植基地;戚伍公司投入6000万元,在实施冷链物流项目的同时,通过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和江南大学合作,开发了冻干虾仁、微粉增香虾皮、反应型香精等专利产品。

三、强化企农合作,提高产业组织化程度

按照“政府推进、企业主导、农民参与”的原则,积极引导、鼓励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开展“建立一个基地、致富一方农民、提升一个产业、对接一个合作经济组织、打造一个优势品牌”的“五个一”示范创建活动,不断创新龙头企业与生产基地、合作组织、农民的联结机制。全市累计建成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371个,其中由农业龙头企业领办自建或合作共建的164家,带动农户30.4万户。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完善,农民合作组织运行质态逐步提升,合作形式由单一合作向多元合作转变;经营领域由一产向二三产业延伸转变;服务功能由技术指导为主向注重品牌销售转变;管理运行由松散型向依法规范化转变。去年,我市共创成省和扬州市级“五好”农民专业

合作示范社55家,居扬州前列。双兔公司与种粮大户签定优质稻米种植收购合同,在按当年市场收购最高价加价14%收购的同时,实行二次分配,将优质稻米销售利润的25%返还给种植农户。高邮鸭集团、万嘉面粉、戚伍水产等企业对自建合作社所生产的原料均采取了加价收购,既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效益,也调动了农户入社的积极性。

四、强化品牌创建,增强产业市场竞争力

一是推进标准化种养园区建设。坚持从源头治理抓起,大力推进标准化农业示范区建设。先后建成省级以上标准化示范园区4个,其中:龙虬三荡河已成为全国罗氏沼虾标准化养殖示范区,高邮鸭产业园被认定为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以送桥镇为核心的湖西扬州鹅养殖被认定为省现代特色产业基地。先后制定了2个国家级、5个省级和一大批企业标准,为主要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加工提供了依据,奠定了基础。二是大力发展“三品”基地。全市累计建成“三品”基地100.94万亩,占耕地面积比重达87.8%,其中:无公害农产品产地32.06万亩,绿色食品基地68.68万亩,有机食品转换基地0.2万亩。拥有农业“三品”177个,其中:有机食品3个,绿色食品41个,无公害农产品133个。三是积极实施品牌战略。农业龙头企业始终坚持“名牌兴企”战略,不断加大广告宣传、活化市场营销,着力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累计注册农产品商标343件,其中: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及中国名牌农产品各1件,省著名商标5件、省名牌产品4件、扬州知名商标8件、扬州名牌产品7个。年内“红太阳”蛋品有望获批“中国驰名商标”。

五、强化配套服务,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一是建立领导挂联制度。市四套班子领导分别挂钩联系一个市重点企业和特色产业,定期深入农业龙头企业排查问题、现场办公,及时帮助协调解决相关矛盾和困难,推进企业快速发展。二是组织开展观摩考察。市政府及有关部门每年组织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市内观摩研讨、市外考察学习,借鉴吸纳先进企业的发展理念和发展经验,增强企业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三是出台优惠扶持政策。在落实好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税收、信贷、用地、用水和绿色通道等优惠政策的同时,市财政拿出专项奖金,鼓励龙头企业申报名牌、加大技改投入、实施科技创新,推进企业做大规模、做优产品、做响品牌。对获中国驰名商标的奖励20万元,获中国名牌农产品以及省著名商标的分别奖励5万元和2万元;通过有机产品和绿色食品认证的分别奖励5万元和1万元。

尽管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与上级领导和兄弟县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下一步,我们将以今天的会议为契机,进一步加快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加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不断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为早日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更加幸福美好的新农村作出积极的贡献!

第三篇: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

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

在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近几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下,在市直涉农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我县以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以推进体制、机制、科技创新为动力,紧紧围绕粮、棉、油、花卉、木材、畜产品初、精、深加工等六大产业链,依托资源优势,建立基地,招商引资,培育龙头,拓宽市场,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截止2011年底,全县拥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省级3家,市级24家,全年企业销售收入50.8亿元,净利润3.2亿元,上交税金

1.8亿元,创汇1520万美元。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达到452家,其中省、市、县三级示范社25家,入社会员9040个,带动农户22600户,统一销售农产品2.2亿元,年人均增收1600元。建成了一大批优势产业基地,种植业初步形成了100万亩优质小麦,60万亩优质玉米,30万亩花生,30万亩瓜菜和20万亩优质棉花的主导产业区,推广种植小麦—西瓜—棉花,小麦—棉花—辣椒等一年三—五熟的间作套种模式50万亩,以天源面业,尉氏纺织,福甬针织,旭梅香料为主的规模以上粮棉油产品加工 1

企业83家,产值108亿元。畜牧业基本形成以生猪、肉牛、奶牛、肉鸭、蛋鸡、蛋鸭为主的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小区,各类养殖基地540个,以中原皓月、河南雏鹰、华中畜禽物流、兆丰园为主的畜产品加工企业128家。林业产业发展迅猛,全县活林木蓄积量170万立方米。以尉氏森腾木业、开封市新茂森木业、晨曦木业、阿凡达精工家俱等为主的木材加工企业600余家。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既解决了农民农产品卖难,又吸引转移农村劳动力55000人,人均增收3500元。农业产业化的提升,促进了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去年,全县粮食总产达到15亿斤,实现了八连增,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798元,实现了八连快,农村经济繁荣,农村面貌欣欣向荣。

发展农业产业化,就是发展现代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这次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为契机,把进一步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具体思路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大力发展粮、棉、油、木材、畜牧等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快建设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区,强力培育壮大骨干龙头企业,积极实施品牌战略,促进农产

品加工业总量快速增加,使尉氏县早日成为中原经济区建设中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具体目标是:到“十二五”末,创建国家级龙头企业3个,省级15个,市级50个,全县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达到260亿元,规模企业总数达到150家,创建农业示范园区2个,农业产业化集聚区1个,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760个,创省、市、县三级示范社150个,带动农户50000户。建立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农产品批发市场20个。具体措施是:

1、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按照扶强龙、引外龙、育小龙原则,对我县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选择一批重点培植对象,实行“一企一策”,重点扶持、鼓励优势企业通过联合、兼并、收购等资本运营方式,组建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的大型企业集团,鼓励粮食、棉花、油料等加工企业,加强对外合作,扩大企业规模,全年新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0家。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积极开展创建示范社活动,力争年底新增市级示范合作社7家。

2、大力推进农产品规模化基地建设。从今年开始,建立县乡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积极推进土地流转。鼓励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参与土地流转,形成“企业+合作社+农户”或“企业+农户”,“合作社+农户”的流转模式,实现土地规模经营。有重点的支持粮食、棉花、畜牧等农

产品加工企业发展种植养殖基地,确保全县粮棉油等优势农作物种植面积。

3、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抓住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机遇和紧邻港区的区位优势,在西部6个乡镇创建花生、水果、蔬菜、小杂果等示范园区,围绕粮食、花生、棉花、木材等优势产业,加强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区建设,着力打造粮、棉、油、木材、养殖等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引导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向功能设施完善的产业集聚区发展,连片发展,推进产业聚群发展。

4、推进品牌战略。积极引导企业增强品牌意识,实施品牌经营战略,鼓励企业争创品牌、名牌,提高企业知名度和市场竟争力,从今年起,政府对获国家、省级名牌的企业将给予重奖。

5、大力推进农业招商。立足我县资源优势,结合现有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抢抓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之机,进一步完善政策,改善环境,提升服务水平,重点引进一批“农”字头的大企业、大项目,提升农产品加工水平和规模。

6、全力搞好服务。认真落实中央、省、市支持农业产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能补贴的补贴,该减免的减免,实行企业收费“一费制”,杜绝向企业乱收费,建立银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切实改善企业融资环境,引导支持龙头企业与科研院校,研究机构开展联合,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第四篇:着力提升综合竞争实力增强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着力提升综合竞争实力增强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近年来,我市农业产业化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产业层次不断提升,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效益不断发挥。但是与全省农业产业化竞相发展的态势相比,我们深感责任很大,压力不小。对此,我们要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坚持自己的路子,打造自己的品牌,扬长避短,发挥优势。

一、在狠抓基地建设,把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上下功夫

农产品基地建设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础,是产业化链条中的“第一生产车间”。通过结构调整形成规模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不仅可以使农产品进入鲜活产品市场获取规模效益,同时规模化的生产也为农产品加工提供了原料基地,能有效解决集中加工与零星资源的这一矛盾。从××目前的农业发展情况来看,空间布局分散、整体规模偏小、综合效益较差的问题仍然存在,相当一部分地方还是没有摆脱“种田是为了吃饭、养猪是为了过年”的小农经济模式,即便是已经达到一定生产水平的农户和乡村,也没有真正实现资源优势向商品优势的完全转化。这个问题的解决,要求我们必须狠抓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

要把抓好基地建设与整合农业资源结合起来。根据优化资源配置的原则,一方面要引导优势农产品、特色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使农业生产向区域化、规模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结构调整要进一步明确方向,把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做大做强地方特色产业作为突出任务来抓。紧紧围绕生猪、湘莲、粮食、蔬菜等地方特色优势农产品,按照优势农产品区域规划的要求,从区域布局着眼,从基地建设入手,扩点成线,聚块成带,把规模做大,推动优势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建设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形成带动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撑产业。另一方面要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向园区集群发展,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形成与我市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相适应的加工布局,建成一批在国内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的农产品加工骨干企业,使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力争通过几年努力,使农业食品工业园、生猪、兽药工业基地、××农产品深加工工业园、××皮革工业园等园区形成20亿元产值以上的规模,为全市的农业结调整、产业集群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要把抓好基地建设与提高综合效益结合起来。要重视生态环境效益。切实加强生态环境配套建设,大力推进大中型畜禽场有机废弃物治理及综合利用,实施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能源环境工程,推广畜禽粪便沼气池无害化处理等综合利用技术。采用以沼气为纽带的粪便处理干湿分离、制造生物有机肥等措施,对畜禽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利用,大力实施农村“一池三改”(建设沼气池,改圈、改厕、改厨)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加快农业废弃物、畜禽粪便综合处理利用步伐。要提高土地利用效益。现行的土地分散经营机制与农业产业化规模经营有着比较严重的冲突,因此,必须借鉴工业发展过程中的“两权”分离原则,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探索土地经营权的让渡问题。通过经营权的集中使用,克服小生产的固有弊端,将土地向农业生产基地中的龙头企业、种田大户等合理流转。

要把抓好基地建设与促进产品加工结合起来。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需要突破农业内部纯粹种植养殖业限制,向加工和市场延伸。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产品加工业获得迅速发展,目前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和新的增长点。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产品加工业还存在很大差距,如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例,发达国家平均为3:1,而我国只有0.6:1。加入WTO后,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正受到跨国公司的挑战,面临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从总体上看,我市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工艺技术装备落后、技术创新能力不强、质量安全标准体系不完善、缺乏必要的政策扶持等,仍是制约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受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影响,大宗农产品生产过剩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问题日益突出。为改变这种状况,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我们要借助农产品生产基地这个平台,大力推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加快农产品的转化与增值,增加农民就业与收入,提高农产品竞争能力。如可以通过发展肉食加工、皮革加工、兽药工业、饲料工业和种猪产业,以及猪肠衣、生物药品等系列产品的开发和加工形成产业集群,使生猪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县域经济的优势产业。

二、要延伸产业链条,在把特色产业打造成支柱产业上下功夫

通过多年的发展,我市立足资源优势和发展潜能,建基地、创品牌、拓市场、壮“龙头”,初步形成了粮食、生猪、湘莲、槟榔、蔬菜和草畜等几大特色产业,但是总体上仍然存在竞争实力不强、产业链条不长、经营水平不高等问题,因此,必须紧紧依托资源优势,按照错位发展的原则,努力 延伸产业链条,把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做精成支柱产业,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和效益。

是做大做强以生猪为主的畜牧业。××农业是典型的粮猪型农业,生猪是农村经济和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近年来,我市生猪为主的畜牧业发展来势较好,初步形成了相关产业链条,人均出栏生猪数、生猪外调率、规模养殖比例等主要指标进入了全国、全省先进行列。但在集中养殖规模、加工能力、增值效益、优质品比率上,还存在在欠缺,随着形势的发展,我们的比较优势

有被弱化的危机,因此,必须要从量的扩张、质的提升和成本下降中增收,从产业链条的延伸上降风险、求效益,全力打造以生猪为主的畜牧业核心竞争力。要抓经营规模,要建设规模大、水平高、专业化的养殖和加工基地,大力推进生产基地的规模化、专业化和标准化,提高集约化水平。要抓龙头企业,要按照动态管理和跟踪服务的原则,集中力量对那些种群品质高、市场潜力大、发展前景好、带动能力强、辐射范围广的龙头企业实行政策倾斜,促进其向大、高、外、强方向发展。要抓产业链条延伸,在“十一五”期间,推进千万头生猪产业化工程,到2010年发展生猪1000万头,生猪年加工能力达500万头,皮革加工能力达5000万张,兽药销售额达10亿元,年供种猪10万头以上,建立种猪-规模养殖-兽药-屠宰加工出口-皮革-深加工-副产品加工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生猪及相关产值达200亿元以上。

二是做大做强槟榔产业。目前,我市槟榔企业销售收入过亿元的有4家,槟榔加工业产值达10亿元以上,但是我市槟榔产业面临××、××和××槟榔产地海南省的挑战,在这种局面下,要保持我们的产业优势,关键是要延伸槟榔产业链条,做大做强资源和市场两大文章。一方面,要加大基地建设力度。在槟榔未能成功移植到中南地区前,要坚持“走出去”战略,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合作,到槟榔产地海南、台湾等地建基地,自己掌握控制槟榔的初级产品,形成完整的槟榔种植-加工-销售链条,降低市场风险。另一方面,要努力开拓市场。要进一步整合槟榔加工资源,用现代工艺取代传统工艺,规范工艺流程;建立现代工厂化规模型加工体制,形成全新的加工生产线;打破槟榔品种单一化,构筑多品种、多风味的新格局,提升××槟榔整体品质,增强××槟榔走向全国、走出国门的后劲,力争到2010年槟榔加工业产值达30亿元,确保在全国处于领先行列。

三是做大做强湘莲产业。湘莲产业虽然起步早,但发展不快、优势不明显,由于多数企业与农户联络大都处于“松散”状态,没有真正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沾”的经济联合体,致使企业也没有稳定可靠的供应基地,产品安全、质量难以得到保证。为此,我们在继续稳定和增加湘莲种植面积的同时,要加强对湘莲质量的研究、品种的选育、产品的开发,争取湘莲深加工有较大的突破;要规范湘莲协会运作的管理,发挥好连接农户与市场的纽带作用,有效解决千家万户的农民进入市场、运用现代科技和扩大经营规模等问题;要支持加工企业发展壮大,构建基地、农户、企业联合的湘莲产业化经营格局。

三、在发展精深加工,把比较优势提升为竞争优势上下功夫

丰富的农业资源,构筑了发展的比较优势,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还需要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以打造品牌为重点,以质量安全为基础,以科技开发为手段,以营造环境为保障,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实行产业带动,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一是抓项目建设。项目建设是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强力支撑。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沿海发达地区资本的内移和泛珠三角合作的启动,项目建设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要抓住有利机遇,围绕种猪、皮革、兽药、饲料、槟榔、肉食加工、大米加工、竹木加工、工厂化养殖等产业,精心策划和组织实施一批优势强、见效快、回报高的项目。要加强招商引资,大力引进战略投资者,投入资金40亿元以上,重点建设好30个农业产业化项目。要继续实行领导联系项目制度,由联系领导牵头,切实加强调度,及时解决影响项目建设的重大问题。要认真落实项目建设分工协作制,项目建设职能部门要在用地拆迁、手续报批等方面加大协调力度,财政、银信等部门要合理调度资金,确保资金投入;项目实施单位要明确责任,精心施工,促进项目早开工、早完工、早见效。二是抓品牌打造。品牌出形象、出效益、出竞争力。目前全市农产品在省内、国内乃至国际市场上具有“量”的优势,但缺少“牌”的优势,主要是品牌意识不强、品牌打造和培育不够。要注重品牌开发,高度重视研发高技术含量的新产品,提高产品品质,提升品牌内涵。要注重品牌塑造,广泛通过广告、赞助、营销等途径,加强宣传推介,树立品牌形象,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提高消费者的忠诚度。要注重品牌培育,转变政府职能,加大服务力度,认真落实优惠政策,培育名牌企业自我发展、自我积累的能力;同时,对确有特色而经营陷入困境的沉淀名牌,加强招商引资,加大扶持力度,不断提高品牌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三是抓质量安全。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群众健康,特别是随着消费理念的不断升级和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严。要以“米袋子”、“菜篮子”为突破口,建立健全农产品生产体系、动植物防疫灭病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和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实现从产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要加快产地认定步伐,扩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面积,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加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的实施力度,确保农产品加工达到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的要求,农产品出口达到贸易国和国际标准。四是抓科技开发。打造产业优势的关键在于提高科技含量,促进技术创新。要引导企业加大投入,积极联合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参与科技开发,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开发体系。要加快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技术装备的更新步伐,积极引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先进设备、工艺、技术和管理,提高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和科技开发能力。要积极推广和运用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管理技术,提高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全过程的科技含量。当前,要着重加强种苗优化、水稻优质丰产、农业生物技术应用、农产品加工技术应用等方面的科研攻关,特别是要对湘莲、生猪等特色产品进行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不断提高产品竞争力。五是抓环境营造。良好环境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保障。要优化政策环境,认真贯彻执行中央、省、市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各项政策,并加大督查力度,确保落到实处。要优化法制环境,坚决纠正和处理侵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合法权益的乱收费、乱罚款和乱摊派等行为,对典型案件要公开曝光。要优化舆论环境,大力宣传促进农业产业化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宣传农业产业化建设的先进经验和突出成就,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合力。好范文版权所有

第五篇:优化农业发展环境,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优化农业发展环境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资中县农业局魏杰)

内容摘要:近年来,我县农业产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有较大的发展,一批农业产业化基地正在逐步建立,一批产业化企业正在发展壮大,促进和带动了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但我们仍然应该清醒地看到,我县农业产业化尚处在起步阶段,还存在很多不足:一是我县农业产业化规模不大,产业化水平不高;二是农业产业企业生产经营规模偏小实力不强,产品精深加工能力和科技含量不高,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能力弱;三是同一产品品名多,品牌意识不强,缺乏国内外知名品牌;四是农业产业企业与基地及农户利益衔接不够紧密;五是农业产业化基地“散乱小”,既形不成规模,又未按标准化生产。

关键词:环境、农业产业化、农产品。

近年来,我县结合本地实际,以“生态农业”+“特色农业”模式,农业产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有较大的发展,一批农业产业化基地正在逐步建立,一批产业化企业正在发展壮大,一批无公害特色农产品正在研发,我县无公害特色农产品生产进入了全面加快发展的新时期,促进和带动了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但我们仍然应该清醒地看到,我县农业产业化尚处在起步阶段,还存在很多不足:一是我县农业产业化规模不大,产业化水平不高;二是农业产业企业生产经营规模偏小实力不强,产品精深加工能力和科技含量不高,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能力弱;三是 1

同一产品品名多,品牌意识不强,缺乏国内外知名品牌;四是农业产业企业与基地及农户利益衔接不够紧密;五是农业产业化基地“散乱小”,既形不成规模,又未按标准化生产。

这些问题和薄弱环节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我县农业发展环境不优,产业化发展氛围不浓,产业扶持政策不够,政府主导不力,县场拉动不强,农业产业化管理部门技术指导和监管不够,跟踪服务不足。

环境是发展的宝贵资源,环境是竞争的砝码。一个地方环境的优劣关系到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快慢,关系到对外的整体形象。我县虽是人口大县,却是财政穷县,经济弱县,其他兄弟县曾这样评价过资中,“你们是捧着金碗要饭”!为什么其他地理位置远不如我们优越的县在经济上却能把我们远远抛在后面?!究其原因,就是我们的环境太差!作为一名涉农部门的中层干部,虽然自身能力有限,但只要我们涉农工作者都能舍个人小利,顾全局大利,树立“人人都是服务环境,处处维护资中形象”观念,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本职工作做起,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危机感,齐心协力构建优化环境浓厚氛围,就能在全县建立和营造一个有利于农业产业化良性发展的政策环境、舆论环境和服务环境。

一、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培育壮大龙头企业

首先要营造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按照“工业反哺农业、项目资金和信贷要支持农业企业”新的发展思路,为农业

2龙头企业的技术改造提升科技含量,提供信贷支持和资金扶持,实行政策优惠和重点倾斜,以促进龙头企业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增加经济总量,壮大经营实力,增强县场竞争力;二是有关部门要主动自觉优化企业和基地发展的服务环境。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意识,树立“权力就是责任,管理就是服务”思想工作观念,转变观念看行动,改进作风重落实,着眼于龙头企业的发展,着力于为企业搞好指导和服务,事事为企业建设着想,处处为企业发展出力,千方百计优化农业企业发展和服务环境。三是培育壮大龙头企业,要突出重点,狠抓关键。首要的是集中力量重点资中县汇源农业产业化有限公司、资中县佳酿食品厂、资中县老耿酱菜等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培育壮大,通过抓重点龙头企业的发展,培育和形成我县具有地方特色和区域优势的农产品骨干产业,以构建我县农业产业企业经营和地方产业经济协调发展的新局面。其次要培植新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积极招商引资,以优惠政策吸引五湖四海的有识之士到资中投资兴办企业,兴建绿色无公害农业产业基地,以带动我县农业区域经济和特色产业的发展。

二、优化基地生产环境,扩展基地生产规模

我县龙头企业的发展,辐射带动了全县农业产业化基地的建设,各企业根据自己生产加工特色,纷纷主动围绕加工产品兴建生产基地,全县认证并建立了面积42280公顷的省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16个,冬尖、资中血橙、枇杷、尤力克柠檬等都

3是经申报认证的绿色食品。“围绕企业建基地、围绕基地建新村、围绕新村建家园”的新农村建设格局正在我县逐步形成。但我县已形成和建立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基础设施比较薄弱,生产管理仍很粗放,生产条件差,远远无法满足县场需求和企业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政府和有关部门用发展的眼光给予农业生产基地以政策倾斜和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扶持,以优化基地生产环境,形成政府支持、企业帮助和农户主动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和发展局面,以逐渐扩展和壮大基地生产规模,增强发展后劲。

三、优化农产品质量,打造骨干产业和知名品牌

我县具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但申报认证无公害的农产品仅有少数,与丘陵地区农业大县的名份极不相称。资中要走出产业化发展的徘徊局面和发展困境,必须下大决心,大气魄,着力解决制约我县农业产业发展的农产品质量不高和农产品品牌不响等瓶颈因素,资中樱桃由于生产乡镇多,各地生产用肥管理技术不一,若不注重果品质量和即时统一认证品牌,不久的将来,将如资中曾经名噪全国的大红袍红桔,由于质量和品牌方面的疏忽,而被县场无情的淘汰。回顾以往的历史,正视今天的现实,我们各级政府和部门,应该深刻认识到,没有农产品质量的优化,没有农业的标准化生产,没有统一的包装和县场运作模式,就难以形成农业经济的骨干产业和农产品知名品牌。在全县形成以资中樱桃为主的具有资中地方特色的农产品知名认证品牌,全力打造资中农产品精品品牌,形成以龙头企业催生骨干产品,知名品

4牌带动企业发展的良性循环,以进一步增强我县农产品在国际国内县场上的竞争力,壮大我县农业产业化规模,提高农业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现代化水平。

四、探索农户与企业利益衔接机制,规避农业生产风险 各龙头企业分别在重点产区建立生产基地,带动农户搞专业化生产,有效提高了农业生产综合效益,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但企业与基地农户利益衔接不够紧密,多数产品属于你卖我买的自由交易方式,应该鼓励企业按照“自愿、平等、互利”的原则,积极探索龙头企业与基地、基地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衔接机制,积极探索订单收购、农户入股二次返利和保底收购、优价让利的企业与农户利益衔接的各种途径和有效的合作模式,引导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逐步建立较为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增强龙头企业的带动和辐射能力,鼓励支持龙头企业建立风险机制,降低和规避农民农业生产风险,确保农民利益。

五、强化农产品监管力度,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的深化,农产品质量和农业食品安全问题现已经成为事关人民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头等大事。优化我县农业发展环境,确保农业产业化持续健康发展,迫在眉睫,刻不容缓。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已经实施,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部门,责任重大,任务繁重,首先要着手建立健全农业质量标准化生产体系和质量检验检测体系,成立组织机构,明确部门

5职责,强化部门责任;二是要加强农业生产技术规程、产品质量标准等农业标准化、规章的宣传、贯彻的执行,培训农业企业和基地农户;三是要强化对产地环境、生产过程管理和农业投入品监管、加强对绿色无公害害农品标志、标识管理、实施产地和县场农产品质量抽检,以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同时也有利于树立和保护资中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品牌。

六、建立“五位一体”的农业产业化生产机制,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针对我县农业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生产现状,我县应坚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三品一体、兼顾实施、层层推进”的发展思路,在大力发展和壮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和产品生产规模的同时,加快发展绿色食品和绿色食品基地,因地制宜的发展有机食品。建立“政府推动、企业带动、县场拉动、农民主动、部门服务”的五位一体的农业产业化生产新机制,全面推进农业标准化,壮大基地规模和龙头企业经济实力,延伸农业产业链,实现基地农户和企业的良性发展,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全面提升我县农业产业化水平。

下载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实现优化提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实现优化提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业产业化经营

    如何进行农业产业化经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搞好农业科技创新,是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产品需求、提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提出完善以政府为主导的......

    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产业化经营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 经营 浏览次数:112 发布时间:2012-12-21 湖南省乡镇企业局 农业产业化发展对夯实农业基储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推动农村经济繁荣......

    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

    一、农业结构调整基本情况**县辖*乡、*镇、*个农场,总人口*万,其中农业人口*万,耕地面积*余万亩,是一个典型的以农业为主,农林牧副业综合发展的农业大县。多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

    农业发展需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农业发展需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编辑提示:当前,各地紧紧围绕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正确处理新时期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制订了符合当地城乡发展战略的......

    农业发展需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农业发展需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编辑提示:当前,各地紧紧围绕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正确处理新时期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制订了符合当地城乡发展战略的......

    ##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规划(共5篇)

    ##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规划##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规划(2000--2010年)##地处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既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提前实现农业和......

    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范文

    一、农业结构调整基本情况**县辖*乡、*镇、*个农场,总人口*万,其中农业人口*万,耕地面积*余万亩,是一个典型的以农业为主,农林牧副业综合发展的农业大县。多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

    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中国共产党开封市第十次党代会,是我市迈入“十二五”新征程召开的极为重要的大会,是全市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大会指出:要大力发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