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机化发展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农机化发展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何好生
解放前,我国农业生产方式主要以人力和畜役为主体,每逢农时季节广大农民群众“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块土坷垃整半天”。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提出了“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从此,我国农业机械化逐步掀起发展,历经了从无到有,从粗放型向规模化发展的重重困难和曲折,至今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农业机械化已经得到迅猛发展壮大,机耕、机插、机收、植保等农业机械无处不在,已成为当今促进农业发展的主力军。“十一五”以来,在国家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扶持下,加快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农业机械化在农村生产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不可替代性日益凸显。可以说,汝城县农机化发展历程是全国农机化发展史上的一个缩影。
一、以农机动力装备发展为推力,凸显农机化作业优势。汝城县进入“七五”、“八五”期间,随着农村农业生产方式和体制的转变,一种适合农业生产需求的农业机械——小型四轮拖拉机频繁出现,并很快活跃于该县乡村路段、田间地头,承担了耕、耙等高强度农田作业量的65%以上,大大降低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减轻了农民负担,增加了农民收入,减少了农村劳动力的投入。与此同时,该县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壮大,其大多数劳动力来源于农机化作业中解脱出来的劳动力。进入“九五”至“十五”期间,农用运输车又从拖拉机中分化出来,农忙时重点从事农田运输、农闲时参与农村经济各环节中的运输任务,拖拉机则仍以替代劳力形式参与农田作业。该县于1997年底,在全市率先引进水稻联合收割机(购买了第一台履带式水稻联合收割机),并跨区到广东省仁化县城口镇实施水稻收割作业服务。从“十五”末“十一五”期间,该县农机化发展逐步进入了农机化技术的变革更新助推传统农业耕作模式向现代农业模式变革的新阶段。2008年该县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实现了“零”的突破,2009年
底,该县部分农机大户、种粮大户基本实现了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截止2010年底全县农机总动力达29万千瓦,农机化装备得到进一步优化。
二、以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为杠杆,撬动着新农村建设稳步发展。实施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已成为改变农机装备结构、提高农机装备水平的重大举措。截止2011年上半年,全县争取国家、省、市购机补贴专项资金达1200余万元,拉动农民自筹资金6800余万元,农机经营性服务收入达1.8亿元;随着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力度的加大,目前全县拥有各类农业机械达4.1万余台套,农机总动力达30万千瓦。农机装备水平大幅提高,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障。同时,2011年我县被列为省级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县,重点在示范村安排实施农机化工程项目,提升农机化综合水平。如在该县附城乡斗山村,三星镇白泉村、新村等示范村重点实施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示范建设项目;在大坪、井坡、土桥、热水等乡镇重点实施推广水稻机械收获项目。通过项目建设拉动示范村农机装备水平、农业科技含量和农业增收节支效益的提高,促进了示范乡(镇)、村农业生产发展。
三、以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示范推广为突破口,推进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实践证明,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有效地蓄住了天上水,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了土壤结构,在粮食增产、节能降耗等方面效果显著,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技术支撑。稻杆还田此项技术在该县已从最初的50亩,通过以点带面、辐射引导,发展到目前的2.6万亩。对于控制稻杆焚烧,防止烟尘污染,增加土壤有机质发挥了突出的作用。
四、以培育发展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组织为重点,组织跨区作业和扶持农机服务中介,促进了农民增收。近年来,该县着力培育发展农机厂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组织,不断完善跨区作业中介服务组织运作机制,提高跨区作业服
务质量,有效破解增收难题。一是培育发展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合作组织。以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为抓手,优先保证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组织购机,并重点实施政策指导和扶植。二是延伸作业服务链条。从单一的跨区水稻机收,延伸到跨区机耕、机插、机收、稻秆还田、植保等机械化作业服务。三是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农机中介服务社会化。截止目前,该县自由组合的农机专业合作组织有6家,农机服务中介有4家,农机大户有48户,每年组织120余台耕整机、30余台插秧机、60余台联合收割机,到周边外省、市实施跨区作业服务,为有机户提供订单作业和配件服务,取得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其中2010年实现了跨区机耕面积6.7万亩,水稻机插面积1.2万亩,水稻机收面积4.8万亩;四是充分利用地域农作物收种时间差,延长农机作用时间。既在本地开展农机服务,又远赴外省、市等地开展跨区作业服务,开辟了农机户收入新来源。据统计,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组织通过跨区机(旋)耕、机插、机收等作业人均年可增收2.6万余元。此外,通过政策倾斜、资金补贴、技术指导等措施,在示范村扶持了36个农机大户,并培育了集农机租赁、农资供应、农副产品加工、信息服务于一体的邓利祥、朱少华、朱长成等新型农机服务户。农机专业服务组织、中介和农机大户已成为以机增收的典型,是该县农机化生产作业服务的主力军。
五、以创建平安农机为抓手,维护农民切身利益。农机安全生产事关广大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农村社会稳定。该县农机主管部门充分认识到创建平安农机对新农村建设的现实意义,认真贯彻落实《农机化促进法》、《农机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和国务院《加快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加大农机安全生产监管力度,增强依法管理农机意识,提高依法管机水平。全面开展了创建“平安农机”系列活动:一是严格对作业区域内的拖拉机及农机作业机械进行安全检查管理,坚决做到“降事故、保安全、促畅通”;二是狠抓农机安全示范乡(镇)、村建设,争创“平安农机县”;三是加大对农机产品加工流
通领域的监督检查力度,打击假冒伪劣农机,净化农机市场,保护农户、机手的合法权益。当前正在开展的农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由于农机安全生产措施得力,多年来该县农机安全形势稳步好转,农机安全生产各项指数得到了有效控制,实现了农时作业“零”事故。
六、以开展农机化技术培训为手段,提高农民技术素质。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该县以乡村为单位,以田间和农机技术培训学校为阵地,积极开展农机新技术培训,大力提高农民的农机专业技能。近年来,该县通过课堂培训、现场操作、场内考核等形式培训各类实用农机技术人员2000余人。农机化技术在农业生产中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成为助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
七、以促进新农村建设为重点,抓好农机基础工程建设。“十二五”期间,对农机化工作实现农机科学跨越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更好地发挥农业机械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今后一个时期,该县着重抓好六大农机基础工程。一是抓农机装备提升工程。提高农机装备总量、提升农机装备质量、改善农机装备结构,实现农机装备水平质和量的突破,是实现农机发展目标的基本保障工程。按照“扩大总量、优化结构、节能降耗”的要求,采取政策扶持、示范引导、市场驱动等综合措施,进一步加大农机投入力度。二是抓农机示范带动工程。围绕该县农业结构调整和区域布局的特点,大力开展机械化保护性耕作、节本增效机械化技术的示范推广,加大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力度。通过现代农机技术的普及应用,打造农机化发展的新“天地”,全面提升该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三是抓农机助农增收工程。减轻劳动强度,促进农业增效,粮食增产,农民收入,提高劳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是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基本目标。围绕水稻耕种收三大基本环节,以强化农机服务、推广普及为手段,全力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继续保持强劲的推广力度,增加耕作机械的拥有量,以发展农机专业服务组织和农机大户为依托,稳步提高田间作业机械化水平与质量,降低作业成本。
并不断加大跨区作业的组织实施力度,努力将其培植成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并通过市场的发展和扩张,不断拉动农民增收。四是抓农机服务体系培育工程。继续按照“政策扶持、典型培育、示范带动”的工作思路,以增加作业面积和收入为目标,大力培育新型专业化农机合作服务组织,积极推进农机服务社会化,为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提供全方位、系列化服务。五是抓“平安农机”创建工程。以“平安农机”创建为载体,从宣传教育入手,以专项治理为手段,依法加强农业机械安全监管,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做好农机安全监管工作的新思路、新模式,建立科学的农机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和健全的管理网络。六是抓农机人才培训工程。建设一支高水平的从业人员队伍,是提升农机化整体水平的基础。充分利用现有的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体系,从改善教育基本设施入手,以增加投入为基础,以技能培训、推广技术培训、农机服务组织营运培训为手段,以培养一批作业能手、一批维修熟手、一批中介高手和培育一批新型农机作业服务、维修服务、经营服务和中介服务组织为目标,坚持农机技术培训面向农村、服务农民,努力提高农机操作技能和经营服务能力,促进农村劳动力迅速向其他产业转移。作者单位:汝城县农业机械管理局
第二篇:关于农机化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关于农机化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陈乐萍 张春林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高瞻远瞩,内涵丰富,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农机化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各级“十一五”规划都把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作为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措施。农机局作为直接管理农机化的政府部门,担负着加快全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维护农村稳定的重要使命。几年来,莱州市充分发挥农机部门的职能作用,不断引进新机具、新技术,积极参与农业结构调整,在实施国家农机装备推进项目,推进秸秆综合利用,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等方面,进行了有效的尝试,为减轻农民负担,解放农村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创出了路子。下面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结合莱州市农机化工作的实际,就如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资源综合利用及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等方面做如下探讨。
1、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必须加大农机投入,提高农机装备水平。在去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回良玉副总理就把提高农业装备水平作为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六项措施之一,对农机化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没有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业的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就难以得到大幅度提高;没有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业的高科技就是一句空话;没有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就没有农业的产业化;没有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就不可能显著增强农业和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去年莱州市农机局通过认真研究三农扶持政策,争取实施了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农机装备推进项目》,是全省首批承担国家项目的6个县市之一,争取了国家和省、市无偿资金160万元,被市委、市政府列为2005关注民生的十件实事之一。全市共有430位农民在项目中直接收益,享受到了购机补贴,补贴动力机械95台,配套机械439台,拉动农民在机械装备上投入近千万元。通过项目实施年可为农民增收630万元,增加机手就业岗位400个,购机户增收100多万元。从落实购机补贴的情况看,扶农政策已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的购机积极性,虽然享受补贴的农民仍是少数,但发展农业机械、提高农业装备水平的氛围已经形成。下一步要充分利用上级政策和政府财政资金的拉动作用,保护农民购机的积极性,加大农机投入,优化农机装备,提高机械化水平。要积极争取农机化技术创新项目的组织实施,争取购机补贴、机耕道路改造和农田燃油补贴,加快全市大中型农业机械的更新换代。在政策上要努力争取对以农田作业为主的大中型拖拉机,免征各种费用,鼓励农机务农,稳定粮食生产,提高农业机械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
2、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拓展农民的就业空间和增收渠道。要想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劳动生产率,不仅能使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解
放出来,从事二、三产业,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而且机械作业本身可以解决农民增收难的问题。工作中,一方面,莱州市农机局组织实施的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化技术项目,可安置100多人为企业粉碎秸秆、进行秸秆打捆,利用50台拖拉机运输;推进玉米收获机械化,1台收获机可替代30个劳动力,全年新增玉米收获机73台,实现劳动力转移2190人。2006年将主攻玉米收获机械的推广应用,将会替代更多的农民从事二、三产业;加快推进有机肥项目的建成投产,也将带动一部分农民利用拖拉机从事粪便原料收集,提供给有机肥厂。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农业机械的作用,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通过农机协会和基层中介服务组织,组织小麦机收跨区作业,远赴河南、安徽等省,每年组织机械300余台,为机手增收400万元;组织机械参与三夏、三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绿色通道建设和石材开发、滩涂养殖等施工建设,目前,农业机械不仅承担了全市的农田作业量,而且承担了造林开沟、扩穴、修路筑坝等任务,机械作业服务年经营收入达3200万元。下一步要继续拓展机械作业领域,发展牧草种植、收获机械,为大面积地开发海浸地牧草种植做准备,使农业机械在扶持农民增收的领域越来越广。
3、建设新农村必须加强农民培训,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建设新农村一方面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要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围绕农民培训工程,一是要强化农机培训机构硬件建设,去年农机化学校投资50多万元进行了扩建改造,添置了新的教学设备;农机公司新上汽车驾驶员培训项目,逐步完善内部管理机制,两家培训单位全年可培训汽车驾驶员3000多人,拖拉机驾驶员500多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960人。今年要进一步拓展培训领域,开办一些汽电焊、农机维修等短训班,不断满足农业产业结构和农民的新需求。二是要加强农机技术培训,要通过开展下乡技术指导、组织科技宣传、发放技术明白纸等多种形式,大力普及推广秸秆综合利用、玉米机械化收获、秸秆青贮、保护性耕作等农民急需的节本增效新技术。象去年三夏生产中,农机局积极推行小麦机收、秸秆打捆、机械免耕一条龙作业机械化技术,探讨试验了小麦秸秆打捆提供给造纸厂、饲料加工厂的农民增收新途径,使农民掌握了一项新技术,增强了农民的科技素质和致富技能,为农民增加客观的经济收入。三是要积极发展农机大户。充分利用购机补贴政策的拉动作用,实行政策倾斜,重点培育一批善管理、会经营的农机大户,组织他们参与跨区作业、机械作业服务,提高机械作业效益,让他们示范带动农民发展农业机械,实现兴机富民。
4、建设新农村必须先建设节约型农业,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不失为一条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好路子。秸秆综合利用是莱州市农机部门针对全市玉米收获机械化水平不高,产后大量秸秆废弃造成资源浪费、污染环境的问题,近几年来一直探讨的技术课题,省政府、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先后将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化技术项目立项,争取了省财政扶持资金、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86万元。在项目的支撑和扶持下,初步形
成了玉米机械化收获、秸秆青贮、颗粒饲料加工的产业链条,不仅使农作物秸秆变废为宝,减少了秸秆浪费和焚烧污染环境,而且为农民开辟了一条增收的有效途径。玉米机械收获比人工收获每亩节约费用20元,收获后秸秆加工青贮饲料、颗粒饲料,又可给农民带来每亩20元的收入,累计每亩为农民增收40元。目前,市农机局又积极引进台湾有机肥项目,充分利用鸡粪、猪粪、小麦秸秆做原料,加工生物有机肥,为农业提供优质肥料。生产加工2万吨有机肥,将利用6万吨禽畜粪便、2000吨秸秆,产值1000多万元,预计今年3月份引进设备,在平里店镇投资建厂。该项目建成,将推进全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农作物秸秆一部分加工青贮饲料、颗粒饲料用于养殖业,一部分用做有机肥原料,加上禽畜粪便,加工成有机肥,再用于瓜果和蔬菜等作物生产,使废弃资源变废为宝,青贮饲料可改善养殖业的饲料结构,解决冬季饲料短缺的问题;有机肥可以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农产品品质,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第三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党的十六大以来,在中央正确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按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积极推进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社会的发展能有目前这样的好形势,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党和政府在近几年的宏观调控中切实加强了农业和农村这个薄弱环节,扭转了前几年粮食生产滑坡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局面。这次宏观调控的一大成果,就是把农业农村稳住了,从而稳定了市场,稳住了人心。
中国的国情决定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事关全局,只有真正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才能把握住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权。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农业和农村始终是难点和重点。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认识和共同行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认真贯彻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坚持农村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特别是要在多予上下功夫,真正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全面推进农村的发展。经过全党全国的不懈努力,使农业生产力水平有一个较大的提高,使广大农民的生活有比较明显的改善,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切实加强,使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使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继续推进。归根到底,要切实保障农民的民主权利,使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物质利益。
从农业支持工业,到工业反哺农业;从农村服务城市,到城市带动农村。工与农、城和乡,这两大关系正在实现着从未有过的历史性转变。我们正在寻找破解“三农”难题的“金钥匙”。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全面的目标,绝不单纯是搞新村建设,必须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全面推进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必须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注重实效,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使新农村建设带给农民实惠、受到农民拥护,扎实稳步地向前推进。
目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还处在爬坡阶段,农业、农村仍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会议根据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实际,强调要重点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把国家建设资金的投入更多地转向农村,切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二)围绕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推进农村综合改革;
(三)稳步发展粮食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四)坚持农村土地基本经营制度和严格控制建设占地,确保农业发展和农村稳定;
(五)引导农民有序进城务工,公平对待农民工及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
(六)增加对农村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投入,从多方面加强农村公共服务。
目前中央关于农村工作的大政方针已经明确,政策措施陆续出台,能否取得预期效果,关键在于加强领导,统一思想,狠抓落实。各地区、各部门必须充分认识“三农”工作对全局的重大意义,切实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领导干部要经常到农村做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真正掌握农村的真实情况,了解农民的愿望和要求,认真研究制定和切实落实促进农村发展的具体措施。
做好农业农村工作,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意义重大。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任务,加大工作力度。要稳定、完善、强化各项行之有效的惠农支农政策,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增量要高于上年,国债和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要高于上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要高于上年。要继续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1
要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正在农村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要结合农村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正面教育,解决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解决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主要问题,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重点问题,务求取得实效,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光荣而艰巨,任重而道远。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坚定信心,以脚踏实地的态度,求真务实的作风,锐意创新的精神,缜密细致的工作,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事业而努力奋斗
第四篇:发展沼气事业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
发展沼气事业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
作者:冯德亮
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进入新世纪以来,沼气建设作为农村的一项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以其日趋成熟的技术和科学实用的模式,实现了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和农村环境优良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具体有以下
几个方面:
1沼气建设能促进经济发展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心是经济发展,其宗旨是要增强农村的综合经济实力,提高广大农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当前,我县农业效益低下,农民增收缓慢,是制约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发展沼气,可以在解决群众生活用能的同时,带动养殖业和种植业的发展,不仅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和产量,而且从各个方面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岭东村全村共有122户,596口人,目前,已建成高标准“一池三改”模式户62个,全部投料启动并正常运行,户均养猪达到11头,有86%的沼气池在冬季产气量保持稳定。自用上沼气后,做饭不再烟熏火燎了,端锅两手也不黑了,村里不见粪堆了,苍蝇明显减少了。村民们算了一笔账,建设“一池三改”户用沼气,每户每年可节约煤电、化肥等开支近1000元,年可以出栏肥猪30多头,又可收入4000多元,两项合计,共可增收5000余元,而且仅需一个家庭妇女劳动力。通过算帐,村民们得出了一个结论:建设沼气是一条脱贫之路,致富之路,小康之路。
2沼气建设能改善村容村貌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贯彻统筹协调的原则,既要体现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又要体现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发展程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容、村貌就必须整洁、美观。目前,我县农村虽然在实行村村通后,解决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问题,但仍没能从根本上改变“脏、乱、差”的现状,厕所简陋,畜禽粪便随意堆放,粪水横流、臭气熏天、蚊蝇乱飞,污染问题非常严重,既影响农民的生活质量,也容易导致疾病、疫病的发生。发展农村沼气,同步进行改圈、改厨、改厕,人、畜粪便和生活污水流入沼气池进行厌氧发酵处理,可杀灭寄生虫卵和部分病菌,基本达到粪便无害化的标准,有效地改善
了农村环境卫生状况。
3沼气建设能实现乡风文明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外部形象与内在素质的统一。农村的发展离不开农民,农民的素质决定农村发展的速度,决定农村文明的程度,决定农村现代化的进度。不管采取什么形式和方法,都要把着眼点放在提
高农民的内在素质上,引导农民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跟上时代步伐,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其本身就是一项科技含量比较高的项目,又因其效益显著,能提高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使他们把精力投入到将实用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行列中去,增加了农业的科技含量,提高了农民的科技水平。模式户根据自身的特点发展种养、加工等庭院经济项目,这样可以大量消化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消除社会的一些不安定因素,又提高人力资源、土地资源以及其他资源的利用率。种养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原材料和经济基础,促使农业生产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粗加工向深加工发展,农民在模式建设中,逐步树立起商品的信息观念、时效观念、价值观念和市场观念,人的科学文化素质普遍得到提高,有力的促进了乡风文明建设,推动了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
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普及推广农村沼气,在搞好示范村建设的基础上,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去年10月,农业部批准了我县为2005年农村沼气国债项目县,为了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全县农
村沼气事业的快速持续发展,我们坚持做到了“五到位”
3.1宣传到位
沼气是个新事物,农民是建设的主体。因此,解决农民思想认识问题,使广大农民增强沼气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是发展农村沼气的关键。为此,我们专门印发了“致农民朋友的公开信”3000份,将其张贴到了各重点村并发放到各重点户手中,广泛宣传沼气建设与群众利益的关系,宣传沼气在促进农民增收、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农民生活条件中的重要作用,使干部和群众都认识到,“一个沼气池就是一个大液化气罐、一个有机肥料厂、一个垃圾处理站、一棵摇钱树”。采取领导带头搞示范、新闻媒体搞宣传、群众现身说法、专家技术人员现场讲课、组织召开现场会、农民互相交流等措施,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编发农情信息,充分利用电视台、报纸、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我县和全国各地沼气建设动态,为广大群众了解沼气、发展沼气、利用沼气提供可靠的信息平台,将沼气建设的国家补助政策、我县鼓励措施、建设标准、实施方法、步骤以及建后管理、综合利用、安全使用等宣传到每家每户,做到每村都有一个“精通人”,每户都有一个“明白人”。同时,通过组织人员到古郊乡岭东村、六泉乡西井头村、崇文镇神山头村等沼气示范村现场观摩,充分调动广大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发展沼气的积极性,真正把政府推动与农民自觉行动有
机结合起来,加快沼气建设的步伐。
3.2组织到位
为确保全县农村沼气建设的顺利开展,我县把农村沼气建设作为政府为民办的十件实事之一,列入了对各乡镇和有关单位考核的主要指标。专门成立了“陵川县农村沼气建设领导组”,县长担任组长,分管农业的副书记和副县长担任副组长,农业、计划、财政、畜牧等相关单位的一把手和分管领导为成员,主要负责全县农村沼气建设的组织、指挥、协调工作。各重点乡镇也都成立了相应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党委一把手为沼气建设领导组组长,政府一把手是沼气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分管副职是直接责任人。将农村户用沼气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落实责任,精心组织,把发展农村户用沼气作为一项事业来抓,把思想认识
统一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上来,把农村户用沼气建设作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新农村的重要举措紧紧抓在手上。
3.3责任到位
3.3.1建立了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包重点乡镇,四大班子领导包其它乡镇责任制,实行了单位与重点村“一帮一”结对帮扶制度,帮扶单位的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帮扶单位为所帮扶的村出谋划策,解决实际
困难,从施工物资或资金方面给予了扶持。
3.3.2县政府与乡镇政府、重点村村委会分别签订沼气建设责任书,实行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乡镇政府派专人包村蹲点,负责任务落实,具体监督和指导村委工作;项目村村委具体确定建设农户。通过这些举措,形成了政府领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农民建设的沼气建设工作机制。“沼气建设领导组”和“两办督查室”定期、不定期地进行督导检查,并采取随机抽查和组织验收等形式进行目标考核,考核办法执行“一票否决制”和“责任追究制”,对完不成沼气建设任务的单位、乡镇、村及个人,撤消其年终评奖资格,并追究责任。
3.4管理到位
为规范建设行为,保证建设质量,我们实行了重点村村委会、沼气技工分别与建设农户签定沼气工程建设协议和沼气工程施工协议,明确了各方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约束了各方行为,做到了建设有协议、补助有依据、结算有凭据。在沼气建设中采取了统一池型标准,统一安排沼气技工,统一供应建池材料,统一建设模式的“四统一”措施,要求各建设户在修建沼气池的同时,必须配套建不小于15m2的猪圈,养猪不少于10头,在确保沼气池长期正常运转和使用的同时,通过沼气建设带动养殖业发展,进一步增加建池
户的收入。
3.5服务到位
为了使农村沼气事业能健康发展,杜绝沼气建设出现“一年好,两年差,三年垮”的现象,切实把这项民心工程办实办好办出成效,使农户能建得上、管得好、使得住、用得久,多方面地发挥沼气工程的综合效益,让农民持久得到实惠。切实解决沼气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农户做不了、政府管不了”的问题,我们积极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鼓励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政策,按照“市场化运作,物业化管理,网络化服务”的思路,扶持成立了“陵川县富民生态能源合作社”,合作社主要从事以沼气为主的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及种养业的物资和技术服务,并鼓励各沼气用户自愿入股加入合作社,形成以合作社为中心,广大社员为基本的沼气服务网络,全面推行建前培训、建中指导、建后管理等一条龙服务,力求以服务促
发展,推动并确保沼气工作的顺利开展,全力开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
第五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其意义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其意义
-----浙江省义乌市新农村建设的经验及成就
由于父母在浙江义乌工作,每年的寒暑假,我都是在那里度过的,目睹了新农村建设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对新农村建设有了深刻的了解。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200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是在我国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后面临的崭新课题,是时代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在农村,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社会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我国现在已经跨入工业反哺农业的新阶段。因此,我国新农村建设重大战略性举措的实施正当其时。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质是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法制全面发展,全面进步,以推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浙江省义乌市的发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跨入新世纪以来,义乌市在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中,坚实地迈出以城带乡、城乡和谐的发展步伐。“城里像欧洲,农村像非洲”的现象不复存在,整个农村面貌一新。
1、兴商强农,贸工联动,促进农业企业化。义乌市党委、政府都把培育小商品市场的持续发展作为义乌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中心任务来抓,推行以市场带动工业,工业支撑市场,引商转工、贸工联动的政策,大力发展与市场关联度紧密的小商品制造业,促进工业产业规模的扩张和产业升级。到目前为止,发展了20多个具有世界市场影响力的小商品制造产业,其中袜业、针织内衣、玩具、化妆品、工艺品、饰品、拉链等产业的产销量占全国30%以上。小商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直接和间接创造非农就业岗位100万个,促进了义乌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的转移。随着经济的发展,义乌市“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得到落实,其公共财政开始投向“三农”。同时,义乌还大力实施农业企业化,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容村貌。如道路、饮水、安居工程及环境卫生等工程建设。其中公路交通就投入14460万元,饮水工程每年投入2000万元以上,异地奔小康的安居工程每年投入500多万元,镇、村垃圾处理投入3600多万元。此外,还投入774万元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党和政府在农村的行政基础。
3、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让农民安心奔小康。义乌建立了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及医疗求助体系,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2003年以来,市财政总计已经投入资金7亿多元,用于疾病预防、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用水改造等农村公共卫生事业。在2005年,市财政为保险支付基金3100万元。此外,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目前提高到140元/月,城镇的标准提高到260元/月,财政为此支出经费1100万元,是低收入者的生活得到更好的保障。
4.加强教育、文化和卫生事业,全面提高公民素质,促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2001-2005年,市预算内财政拨款从1.8亿元递增至4.2亿元,同时每年还有预算外资金2亿元用来投入教育基建,教育设施如校舍、教学器具在省内和国内都达到先进水平。2004年投入146万元专项资金,改造了全市348个卫生室,为农民创造了很好的医疗服务条件。同时,义乌在着力构建公共卫生体系,加强对疾病的防控。农村的文化体育事业发展也很快。全市新辟了70多万平方米的室内外文体活动场地,公众化的农村文化设施网络在逐步形成。2005年,义乌积极开展以社会礼仪、市场礼仪、场馆礼仪、生活礼仪、职业礼仪、校园礼仪、涉外礼
仪为重点的道德教育活动。
经过多年努力,义乌市的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给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借鉴和榜样,对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大意义。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内容,城乡协调发展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我们忽视农民群众的愿望和切身利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长期滞后,我们的发展就不可能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就无法落实。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国际经验表明,工农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是现代化建设成功的重要前提。我国把农村发展纳入整个现代化进程,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工业化、城镇化同步推进,让亿万农民共享现代化成果,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城市与农村共同繁荣的现代化道路。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我们正在建设的小康社会,是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其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大部分地区农村面貌变化相对较小。这种状况如果不能有效扭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会成为空话。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扩大国内需求,是我国发展经济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农村集中了我国数量最多、潜力最大的消费群体,是我国经济增长最可靠、最持久的动力源泉。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使亿万农民的潜在购买意愿转化为巨大的现实消费需求,拉动整个经济的持续增长。
5、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社会和谐离不开广阔农村的社会和谐。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更好地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缓解农村的社会矛盾,减少农村不稳定因素,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义乌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功,值得其他地方借鉴。我国其他农村应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方案,做好新农村建设工作。“众人拾材火焰高”,我相信,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定会取得全面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