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的实施意见
各市、区农林(农业、农发、地发)局、XX市水产局、XX区水产畜牧局:
为了做好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根据《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和《XC市食用农产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我们将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生产基地实行监督检查和产品质量抽样检验。现将实施意见通知如下:
一、生产基地的监督检查
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必须两年一次复检要求,对全市357个生产基地进行复查和执法监管。主要检查内容:
1、农业标准的执行情况。对生产基地的环境质量标准、生产技术规范标准、产品安全标准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2、农业投入品使用情况。(1)未经国家批准使用的兽药、渔药、农药、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2)国家和地方明令禁止或者淘汰的农药、兽(渔)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重点查禁用的甲胺磷、有机氯杀虫剂、有机汞杀菌剂、呋喃丹、瘦肉精、氯霉素、硝基呋喃类、喹乙酸、各种抗生素滤渣、五氯酚钠、孔雀石绿等;(3)假(伪)兽药、人用药品;(4)垃圾猪。
3、生产基地(企业)质量管理制度执行情况。重点查质量安全控制措施、质量检验制度、有完整的生产和销售记录档案,保证产品可追溯性。农药要符合安全间隔期,兽(渔)药要符合休药期。
检查工作由各市、区农林局负责,根据检查内容对每一个生产基地进行实地监管检查(表格附后),并提出综合结论意见。根据检查结论,由市农林局环能处和市农业行政执法支队组织督查和抽查。复查情况和生产基地实地监管检查表,在6月底前报市农业行政执法支队。原创文章,尽在文秘知音www.xiexiebang.com网。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样检验
为了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今年计划对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和无公害农产品进行抽样检验。生产基地抽检105个,样品200个。其中蔬菜基地70个,样品140个;畜禽基地10个,样品10个;水产基地25个,样品50个。抽检计划占现有生产基地面30%,蔬菜抽验占78%,畜禽占12%,水产占34%。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产品400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抽样350个,占87.5%;绿色食品抽样50个,占12.5%。粮油类抽检30个,蔬菜类抽检245个(其中绿色食品样品25个),畜禽类抽检50个(其中绿色食品样品10个);水产类抽检75个(其中绿色食品样品15个)。样品抽检要求:(1)到现场随机取样;(2)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抽样标准;(3)抽取样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按市场价格付钱,不增加企业负担。抽取样品由市农业行政执法支队按生产季节组织实施,各市、区农业行政执法部门和检测机构共同配合。检测机构需经国家有关质量机构的认定认可,并提供法定依据的检测项目和检验报告。
三、开展打假扶优相结合的整治活动
通过监督检查、检验检测、执法查处等活动,对生产基地技术规程执行差、产品质量不合格、使用违禁农业投入品等违法行为,将依据《XC市食用农产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江苏省无公害农产品管理试行办法》和有关法律、法规进行查处。对产品质量检测不合格的产品进行无害化处理,对无公害农产品名不符实的生产基地或基地退化将采取警告、限期整改、暂停使用和报省主管部门取消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认定资格(处罚办法另定)。对产品质量优、经营守法的生产企业和基地,将继续采取扶持措施,开展推介活动,扩大市场供应量,加大推广和宣传力度,让市民更了解、更方便、更放心,逐步在全市范围内建立起食用农产品安全信用体系。
以上实施意见,请各地贯彻执行。
第二篇: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措施
田茂现代农庄发展有限公司
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措施
一、组织措施
建立公司经理为首,由技术负责人、质量检验员、田间档案记录员组成的质量保证小组;建立完善的工作分工责任制度;社长负责组织对职工及基地的生产人员进行无公害生产知识的培训;技术负责人必须定期或不定期地根据生产情况对职工及基地生产人员进行培训、技术指导。
二、技术措施
根据本地历年病虫发生资料,应用先进实用的技术,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做到对症下药,适期用药;推广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技术;搞好清洁果园;提高施药人员技术水平,喷药应周到,均匀,农药应交替使用;科学施肥,有机肥和化肥配合使用、化肥深施,推广叶面追肥使用技术;人畜粪肥应经过无害化处理,做基肥;推广标准化农业设施和材料;完善果园水利设施,健全排灌系统。
三、投入品管理
农药使用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和《农药安全使用标准》执行,在生产中不使用巨毒、高毒、高残留农药和国家明文规定不得在果树上使用的农药;设有专门的农药仓库和保管人员;保管人员核对农药的数量、品种和“三证”后,方可入库;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积极使用生物农药,配合检测部门控制好果品农药残留超标;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或有关技术部门的病虫害报,指导用药,做到适期防治,对症下药,并注意农药的交替使用,以利于 1
提高药效;严格掌握农药使用的安全间隔期,上市果品必须在农药的安全间隔期之外;安全合理使用农药;及时做好农药使用的田间档案记录。
严格执行肥料合理使用准则;根据果树生长需要平衡施肥,施用经过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及配合施用配比合理的无机复合肥。施肥原则:以有机肥为主,辅以其他肥料;以多元复合肥为主,单元素肥料为辅;以施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尽量限制化肥施用;及时做好肥料使用的田间档案记录;肥料按种类不同分开堆放于干燥、阴凉的仓库等场所;避免因环境因素造成肥力损失和环境污染;外来肥料必须要是“三证”(产品登记证、生产许可证、质量标准检验合格证)俱全的产品。设立专门的记录员负责生产技术和农时操作记录;农药使用记录档案应完整、真实,并分别记录使用的农药名称;肥料使用记录档案应完整、真实;及时做好各类农时操作记录、产量记录和产品销售记录;记录需妥善保存1年,以利可追溯性检查。
四、产地保护措施
禁止使用对环境有严重影响的化学制剂;有计划的制定果树病虫害防治措施,科学施肥与节水灌溉措施;及时回收田间的废弃农膜、农药空瓶等,防止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破坏;有计划地实行天敌保护措施,在基地周围设置绿化带,种植以花蜜为主的绿化,营造天敌生活环境,增加天敌种群和数量;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对农业生态环境进行检测。
五、产品监测制度
果品采收上市前,进行农药残留速测,合格后安排上市;检测人员熟悉掌握所使用的仪器性能和操作方法,严格按照有关标准和各种
检验规章制度开展检查、维修、校正。
第三篇: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控制措施
无公害冬枣质量控制措施
一、组织措施
1、组织机构
我们充分认识到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意义和必要性,成立了由公司经理任组长的质量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协调实施工作。下设生产技术部、质量安全监管部和后勤部。具体负责各项生产措施的实施和各种生产技术规程的制定以及各种农业投入品购买与使用。
2、管理办法
为了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和农业环保工作落到实处,公司严格按照县无公害冬枣生产领导小组下发的有关文件执行,同时印制发放了无公害冬枣技术规程和无公害冬枣加工技术规程,指导和规范生产;为了保证公司生产的冬枣能达到无公害标准,公司制定了严格的管理措施。
3、宣传培训
为了营造生产无公害冬枣产地氛围,公司利用各种途径宣传发展无公害农产品政策、意义,使公司员工充分认识到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建立培训制度,采取集中授课与现场指导结合,每年举办2期培训班,在采收、秋季施肥管理等阶段分别举办1期培训班。邀请省、市、县专家开展无公害冬枣生产意义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培训,进行现场指导,使无公害生产技术得到实施,落到实处。
二、技术措施
按照制定的无公害冬枣生产技术规程和无公害茶叶加工技术规程进行生产加工,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对病虫害采用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
(一)品种选择: 选择适合本基地生长、抗病性强的品种。
(二)合理施肥:每年秋季施用腐熟农家肥,每亩用2000公斤。
(三)坚持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方法,控制病虫草害,不需要使用化学农药。
(四)生产技术标准化:把各项技术规程及要求印成明白纸,分发到每个公司员工,并要求他们严格依照明白纸的规定操作,杜绝生产随意性。
三、投入品使用管理措施
按照无公害冬枣生产技术规程要求,公司确定了高效栽培措施,选择了一些适合当地抗性强的品种,并对农药、肥料等生产投入品按照县农业部门制定的技术规程和有关规定要求进行监督管理。特别是在基地内严禁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及伪劣肥料,推广使用腐熟农家肥。
四、产品质量检测措施
公司建立了严格的产品抽查制度,生产的每批次产品在上市前15天,由内检室检测,同时委托县农产品质检中心的工作人员到生产基地内进行抽样检测,对不合格的产品严禁上市,并集中进行处理。
五、产品质量管理
为确保产地产品质量安全,建立质量管理制度,同时成立质量安全控制办公室。
质量安全控制办公室负责编制质量控制计划,组织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宣传,举办质量安全管理培训班。负责基地生产全过程的质量监督。全面掌握产品质量状况,分析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提出提高和稳定产品质量的措施,并监督实施。不定期对产品进行抽样。分析产品不合格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六、产地环境保护
公司加强对农药和肥料等生产投入品的监督和管理,在基地内严禁使用任何农药。肥料的使用也严格按照无公害生产的要求施用腐熟农家肥。同时县农业执法大队也在生产区域内加强农业执法,严禁在生产区域内销售和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和不符合规定的化肥。
第四篇: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控制措施
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控制措施
迎春林业局
一、组织措施
1、组织机构
林业局充分认识到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意义和必要性,成立了由协会理事长任组长的质量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协调实施工作。协会下设生产技术部、质量安全监管部和后勤部。具体负责各项生产措施的实施和各种生产技术规程的制定以及各种农业投入品购买与使用。
2、管理办法
为了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和农业环保工作落到实处,协会严格按照县无公害蔬菜生产领导小组下发的有关文件执行,同时印制发放了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规程,指导和规范生产;为了保证协会生产的蔬菜能达到无公害化标准,协会制定了严格的管理措施。
3、宣传培训
为了营造生产无公害蔬菜产地氛围,协会利用各种途径宣传发展无公害农产品政策、意义,使广蔬菜种植户充分认识到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建立培训制度,采取集中授课与现场指导结合,在每年举办4期培训班,在育苗、大棚移栽等阶段分别举办1期培训班。协会邀请省、市、县专家开展无公害蔬菜生产意义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培训,进行现场指导,电脑农业作为平台,使无公害生产技术得到实施,落到实处。
二、技术措施
林业局按照总局制定的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进行生产,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对病虫害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1)品种选择: 选择适合本基地生长、抗病性强、高产、优质的品种。
(2)种子处理:通过晒种、温汤浸种、恒温催芽等方法来提高种子的出芽率,培育壮苗。
(3)土地选择:选择土质肥沃的土地,并且整地时要求耕深20厘米以上。
(4)合理施肥:确保基地农产品健康生长,林业局通过土壤化验,确定合理施肥方案,实行配方施肥。
(6)生产技术标准化:把各项技术规程及要求印成明白纸,分发到每个蔬菜种植户,并要求他们严格依照明白纸的规定操作,杜绝生产随意性。
三、投入品使用管理措施
按照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要求,协会确定了高效栽培措施,选择了一些合适当地丰产性好,抗性强的品种,并对农药、肥料等生产投入品按照县农业部门制定的技术规程和有关规定要求进行监督管理。特别是在基地内严禁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及伪劣肥料,大力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生物农药及有机生物肥料。
四、产品质量检测措施
协会建立了严格的产品抽查制度,生产的产品在上市前15天,邀请县无公害蔬菜检测站的工作人员到生产基地内进行抽样检测,对不合格的产品严禁上市,并集中进行处理,同时按照协会的有关规定,对生产产品出现问题的蔬菜种植户追究相应责任。
五、产品质量管理
为确保产地产品质量安全,建立质量管理制度,同时成立质量安全控制办公室。
质量安全控制办公室负责编制分品种质量控制计划,组织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宣传,举办质量安全管理培训班。负责基地生产全过程的质量监督。全面掌握产品质量状况,分析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提出提高和稳定产品质量的措施,并监督实施。不定期对产品进行抽样。分析产品不合格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六、产地环境保护
协会加强对农药和肥料等生产必须投入品的监督和管理,在基地内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肥料的使用也严格按照无公害生产的要求施用,严格控制农药和化肥的安全间隔期。同时县农委农业执法大队也在全区范围内加强农业执法,严禁在全区范围内销售和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和不符合规定的化肥。
二〇一〇年八月十八日
第五篇:农产品质量安全实施情况
农产品质量安全实施情况
茌平县农业局
我县现有耕地60764公顷,主要种植粮食、油料、蔬菜、瓜果及食用菌等产品。其中粮食作物年播种面积为5.5万公顷,总产量为56.3万吨;蔬菜、瓜果及食用菌类播种面积3650公顷,总产量6.8万吨。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点,在于蔬菜、瓜果及食用菌类产品的监管。
一、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
1、监管队伍建设
监管队伍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主力军,是我们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有力保障。农业局积极申请编制和经费,调整人员,建立起一支颇具战斗力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队伍。
2、检验机构建设
按照农业部《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规划》(2006—2010年)1200个县级检验检测站的建设目标,将在我县建设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一处,总投资为300万元,中央财政拨款100万元,地方财政配套200万元,预计今年或明年即能批复实施。项目建成后,主要以开展现场快速检测、指导地方农业生产为目的,直接面向广大农业生产者和农产品消费者,重点承担所辖区域范围内农产品生产基地、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等方面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日常性检测工作,将从根本上解决我县农业、畜牧、水产等行业的产品检测难题。
3、农产品标准化建设
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最重要的环节是对整个生产过程按照标准化的生产技术规程进行全程控制,协调统一所有生产者的管理,优化现行的家庭承包生产经营体制,对每家每户的生产经营进行技术指导和有效监管,形成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农产品生产和经营的门槛过低。农产品作为人们不可或缺的生活资料,历史悠久并且生产工艺简单,尤其是近些年来,党和国家把农产品作为稳定人民生活的重要物资,一直把农产品生产作为优惠和扶持的对象。生产、经营者不必取得任务资格,不必申请营业执照,不必办理企业代码证、税务登记证,不必有统一的产品标准,产品不必有包装甚至有任务标识就可以上市销售。这样形成的结果是,生产者素质良莠不齐,产品没有可追溯性,只要把产品销售到下一级就万事大吉,可以不为下一级负责。所以,生产者为了用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利益,不惜以牺牲消费者的生命和健康为代价。
2、农产品质量安全多部门监管责任不清。农产品质量监管存在多部门分管,各部门之间权限不清的问题。农业部门是农产品生产的主管部门,负责农产品生产环节的监管,工商等部门负责流通环节的监管。客观地说,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整个过程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过程,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也是不行的。从
生产和流通的全过程看,末端监管也就是市场、餐厅(饭店)的监管才是最有效的。因为生产环节无论从地域还是时间来看,都是比较分散的,监管起来事倍功半。但食用农产品作为商品,总是要通过市场销售才能实现其利润,市场监管相对比较容易。市场监管隶属工商部门,而工商部门管理市场监管的范围较大,没有精力实现真正的监管。
3、检验检测机构的缺失。农产品质量是否合格、是否存在安全问题,不可能靠肉眼看、鼻子闻,也不能等到人们食用后发生中毒事故后再去处罚,唯一的方法就去用仪器去检验检测。农业局虽有农药速测仪、气相色谱仪等一些检测仪器,但是年久失修,配套性差,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无资金保障,远远不能承担起检测任务。
4、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没有形成制度化。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是政府的重要职能。发达国家通常由政府出资,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制度,对农产品实施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监控。而我县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的投入有限,市场准入性检测费用大都由农产品生产者或经营者支付,既影响了政府监督职能的发挥,又增加了农产品的成本。
三、措施和建议
1、组建一支强有力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队伍
从农业、畜牧、水产等部门抽调精干人员,落实机构编制,组建一支强有力的监管队伍,集中精力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作
为中心工作来抓,完善工作机制,强化责任目标。
2、建立一套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机制
强化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资格认证工作,扶持农产品生产、经营公司、农民合作社等单位进行包装、标识上市。生产者具有合法资质的,由生产者进行包装或标识;生产者不具备合法资质的,由流通环节的经营者进行包装或标识。禁止无包装、无标识的“裸菜”、“裸果”在市场上销售。鼓励和扶持农产品质量认证,兑现农业“三品”奖励政策,加快我县农业“三品”的认证步伐。
3、配备必需的仪器设备
农业局现有气相色谱仪、食品快速测定仪等一批仪器设备,还需要配备原子荧光光度计、氮吹仪等仪器药品,以及实验室的配套装修,配备专业检验检测人员5人,以及必要的检测经费,完善相应的法规政策。
4、保障必要的工作经费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相关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安排农产品质量安全经费,用于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我县应安排适当数额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经费,并纳入财政预算,用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抽样、交通和办公等费用。
茌平县农业局
二〇一一年六月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