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意见
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意见
荆政发[2010]29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屈家岭管理区,荆门经济开发区,市政府各部门:
为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办法》,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总体要求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社会稳定,关系农业发展、农民增收。进一步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是新形势下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确保食品安全的必然要求,是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基础,是提高农产品品质,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根本保证。当前,我市农业正处在转型和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对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和推进农业强市建设尤为重要。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重要性,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二)总体要求。以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为基础,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建设为重点,以完善检验监测体系为支撑,切实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确保我市不出现重大产品质量安全及农田环境污染事故,把我市建设成为全省重要的农产品安全生产基地和供应基地。
二、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
(三)加快制订和完善各类农业标准,从2011年起全市优势和特色农产品种养基地全部实行标准化生产。加强农业标准示范区建设,大力推广生猪、肉羊、肉牛、家禽及水产高效生态养殖等标准和技术,建设一批示范基地、示范企业和示范合作社。加强农业“三品”(无公害产品、绿色产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产品等申报、认证工作,力争每年新认证农业“三品”30个以上,扩大安全优质农产品比重。
(四)积极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培训,提高农产品生产者的标准化生产技能。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种养殖大户以及示范区农户应建立健全生产记录和档案,积极推行农产品包装标识和编码制度。
三、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
(五)建立健全检验监测体系。完善提升市级综合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中心检测能力;在各县(市)、乡镇建立综合性检验检测站和检测点;在各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及基地建立检测室。“十二五”规划期内,市级农业主管部门具备对主要农畜水产品农兽药残留、重金属定性定量以及对产地环境和农业投入品等常规项目的检测能力;县(市)级农业主管部门具备对农畜水产品农兽药残留定性定量及种子肥料等常规项
目的定量检测能力;乡(镇)检测点和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及基地检测室具备对农产品中农兽药残留进行快速定性或半定量检测的能力,在全市形成标准统一、职能明确、运行高效、检测参数齐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制度,做到例行检测与监督抽查相结合,日常监管与专项检测相结合,不断提高检测人员的检测水平,提升检测机构的检测能力。
四、实行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与产地准出
(六)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行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有关事项的通知》(鄂政办发[2009]72号)精神,按照分步骤、分地区、分品种原则,实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自2011年1月1日起,荆门城区的批发市场、超市、配送中心和仓储单位销售的新鲜蔬菜、水果、畜禽产品和水产品,各县(市)城区的批发市场、超市、配送中心和仓储单位销售的新鲜蔬菜和猪肉,实行市场准入;自2012年1月1日起,全市所有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配送中心和仓储单位等各类市场主体销售的所有农产品,全部实行市场准入。对进入我市的农产品要严格查检农产品产地证明、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疫)合格证明,凡没有检验合格证明的一律不得进入市场销售。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配送中心和仓储单位等各类市场主体应依法开展自检,建立相关的检测制度,配备必要的检测设备和人员,认真查验农产品相关证明。农业主管部门应加强农产品抽检,严防不合格农产品进入销售市场。
(七)各地应以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依托,严格执行产地准出制度。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要对用于销售的农产品,开展质量安全自检或委托检测,附具检测合格证明和产地证明进入市场销售。农产品产地证明由各县(市、区)统一印制。
五、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监管和应急管理
(八)全市各地各类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产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配送中心、超市、仓储单位全部纳入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确保生鲜乳和禽蛋产品中的三聚氰氨监测合格率达到100%,蔬菜、茶叶、水果农药残留和畜产品瘦肉精及水产品药物残留监测合格率达到省年度考核指标以上。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调查、监测和评价,掌握重点区域的农业环境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有效控制污染源。加强对农药、肥料、兽(渔)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生产和销售监督管理,不定期检查农资经营店的购销台账。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生物防治、物理防治技术,鼓励支持农业废弃物回收,控制或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定期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设立投诉举报电话和电子信箱,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违规行为。组建高效有序的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信息网络,实现市、县(市、区)、乡(镇)及农产品生产企业、经营单位的安全检测数据自动适时采集、存储、交换和快速查询。
(九)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处理机制。组建高效有序的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信息网络,实现市、县(市、区)、乡镇及农产品生产企业、经营单位的安全检测数据自动适时采集、存储、交换和快速查询。建立完善各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预案,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预警工作,及时发现和妥善处理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或隐患。规范农产品质量安全
信息发布行为,各地农业主管部门发布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必须按相关程序报批,避免影响企业生产和社会稳定。
六、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机制
(十)加强组织领导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实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制度。各级政府应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市政府成立由市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市发展改革、公安、财政、农业、卫生、商务、环保、畜牧、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监督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农业局,负责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日常工作。各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相关工作。领导小组实行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有关问题。各县(市、区)成立相应领导小组和机构,健全工作制度,形成良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机制。市政府对各县(市、区)及市直有关部门工作情况实行年终考核,严格奖惩。
(十一)落实机构人员和资金保障。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切实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能力和水平。积极做好项目对接,争取国家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项目的投入。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投入,将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认定认证、监督管理等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有序有效开展。
主题词:农业 农产品 质量 安全 意见
抄送:市委各部门,荆门军分区,各人民团体。
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市政协办公室,市法院,市检察院。
荆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0年12月13日 印发
第二篇: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2月21日,农业部部长韩长赋主持召开部常务会议,传达学习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第4次全体会议和国务院领导重要讲话精神,审议并原则通过《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和《2012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方案》。会议强调,各级农业部门要切实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下更大决心、花更大力气、用更严厉措施,进一步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会议指出,近年来,各级农业部门全面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中有升,2011年蔬菜、畜禽产品和水产品监测合格率分别达97.4%、99.6%和96.8%,保持“总体平稳、逐步向好”的发展态势。但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和制约因素仍较多,各级农业部门要紧紧围绕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工作目标,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执法监管,打击非法添加,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一手抓标准化生产,推进全程控制,转变生产方式,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会议强调,2012年,各级农业部门要突出抓好六个方面工作:
一是深入开展专项整治,按照国务院办公厅2012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要求,继续实施蔬菜高毒农药、“瘦肉精”、生鲜乳、兽用抗生素、水产品、农资打假等6项整治行动。对整治行动中所列各项任务,要一一落实,一抓到底;出重拳、用重典,始终保持高压严打态势,坚决铲除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毒瘤。
二是全面加强风险评估监测,加快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和检验检测体系,提高风险预警和防范能力。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促进年活动,启动一批农产品质量安全科研项目,注重用科技手段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三是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继续开展园艺作物标准园、畜禽水产示范场创建,支持农业标准化整体推进示范创建。加快农业标准制修订步伐,加快构建统一、科学、合理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强化“三品一标”证后监管,确保认证产品质量。
四是加强监管体系建设,健全省、地、县监管机构,落实好监管职责。推进乡镇监管服务机构建设,加快明确机构、落实职能、建立队伍、强化条件保障,确保今年底全国所有涉农乡镇全部建立监管机构。
五是探索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创建活动,推动落实属地管理责任,提高农业投入品管控、标准化生产和执法监测能力。
六是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舆论引导,大力宣传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整体提高向好的现状和各级政府部门采取的有效措施,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引导社会各界理性面对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逐步改进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会议要求,当前春耕备耕在即,农资市场购销两旺,要坚决打击制售假劣农资坑农害农行为,切实维护农资市场秩序,保障春耕农资市场供应,保护农民利益和农业生产安全。要做好“瘦肉精”整治的后续清查收缴工作,落实案件移送督办机制。要高度重视全国“两会”期间农产品质量安全,完善应急预案,密切关注农产品市场变化和舆情动态,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强化检验检测和应急值守,严格生产控制,逐步健全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
第三篇: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工作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工作意见
开学近两个月,学生中各种苗头开始冒头,安全警惕性有所放松,安全形势严峻,具体表现为:
1、学生方面:
(1)高一学生开始混熟,学生间的矛盾呈激化态势
(2)早恋现象严重
(3)抽烟严重,尤其在校门外小店购买散烟
(4)女生自我保护意识淡薄
(5)手机上网现象严重
(6)学生间矛盾越来越隐蔽,反馈机制不够通畅
(7)学生迟到、缺课不在寝等情况反馈不及时、请假手续不规范
2、管理方面:
(1)值日巡查不到位
(2)年级检查处理不及时
(3)上课下班老师不管纪律
(4)班主任相关教育有所放松
(5)寝室管理存在漏洞,查寝不到位,学习状态不好
(6)门卫进出口把关不严
具体整治:
1、规范值日,严加管理督查。具体见《进一步规范值日工作通知》。
2、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关注学生假期安全。政教处发《致家长的一封信》,利用校讯通发布温馨提示。
3、年级召开教师会、班主任会、学生会(最好每周一次)、学生干部会,层层级级强化安全意识。
4、强化教师责任,对教学口负责,规范教师上课考勤和安全要求,召开音、体、美等专业教师会,强化安全,尤其强化专业老师对专业生的管理责任。
5、教书育人。教学口负责开展广泛的教师课堂活动,要求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6、活动育人。举行高三学生成人礼、八年级学生告别十四岁活动,利用运动会进行从班级到年级到学校的层层选拔,激励每个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
7、加强与公安、工商、交警、质监、公交等相关部门的联系,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尤其加强校门外的小商店、原三里中学校园的安全监控。
8、建立有效的安全反馈机制,加强政教、保卫、学生纪保小组巡查。
第四篇:农产品质量安全
五、防控污染提升农产品质量的供应链管理
所谓现代农产品供应链,是以超市为龙头,由连锁超市、农产品供应商、供应商的直属农场和协作生产农户为主要参与者的农产品供应链。
由于农产品供应链的链条长,由超市经营农产品,进而实现基地建设,不仅有助于节约交易成本,而且在目前有关部门对农业环境污染立法不完善和执行难的制度空间下,可以把源于消费者对优质安全农产品的需要转化为利益动力,传递到整个供应链体系中,利用“优质优价”的机制,实现对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者的激励。同时还可以排除价格信号“失真变形”等问题,探索一条借助超市等企业运用“看得见的手”的制度因素,来治理农业环境污染问题的路子,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救火式防治模式,从根本上实现我国农业环境健康、食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目标,为发展现代农业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在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方面,今后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充分重视超市作为现代农产品供应链在提高食品质量安全和防治农业环境污染的积极作用,努力倡导超市零售业态的发展,特别是大型连锁超市的大力发展。
2.鼓励超市等供应链关键节点组织按照“一体化”经营模式进行联结,发展“超市农业”,建立比较稳定的有数量品质标准的产品供求关系;鼓励在农户与公司之间采用合同生产等契约模式,使农产品加工企业和超市供应商能够获得安全优质农产品,在帮助合同农户获得稳定高收入的同时,又保护了农业生产环境。
3.鼓励农户提高组织化程度,推广合作社、专业协会等组织模式,促进农户与现代农产品供应链的联结,逐渐改变农户小规模、分散化的局面,提高农产品供应链效率,促进各种保证农产品质量和产地环境安全的现代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集成使用,缓解和防治农业污染。
六、相关政策措施建议
当前,农业污染防治实践普遍显示,许多好的技术模式被束之高阁,无法实施。因此,防控污染提升农产品质量不应仅考虑技术层面的问题,还应考虑政策层面的问题,要进一步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一是建立经济激励机制;二是实施政策调控措施;三是构建高效管理制度;四是建立政府、市场、社会联动机制;五是制定法规保障体系。
第五篇:农产品质量安全
农产品质量安全
为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以实际行动迎接奥运会的到来。该区在全市率先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员制度,在各乡镇(街道)配备1名农产品质量安全员,负责对本辖区范围内农资经营户,农产品生产、加工、经销单位和个人进行监管。
农产品质量安全员具体承担四大职责:一是对本管辖区域内的农资、种子、兽药等经销户进行日常的进货或进场等相关的票证检查,符合市场准入条件的方可销售;二是对不符合要求的相关产品禁止其在管辖的区域内销售,并把相关情况及时上报;三是对本区域内销售的相关产品定期和不定期地配合区执法大队人员进行抽检;四是监督经销户进行进货和销售记录,建立购销登记台帐等,以便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同时,区农业局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员的岗前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及农产品质量安全员必备的相关工作技能。目前,首批12名农产品质量安全员已正式上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