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产品质量安全实施情况
农产品质量安全实施情况
茌平县农业局
我县现有耕地60764公顷,主要种植粮食、油料、蔬菜、瓜果及食用菌等产品。其中粮食作物年播种面积为5.5万公顷,总产量为56.3万吨;蔬菜、瓜果及食用菌类播种面积3650公顷,总产量6.8万吨。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点,在于蔬菜、瓜果及食用菌类产品的监管。
一、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
1、监管队伍建设
监管队伍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主力军,是我们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有力保障。农业局积极申请编制和经费,调整人员,建立起一支颇具战斗力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队伍。
2、检验机构建设
按照农业部《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规划》(2006—2010年)1200个县级检验检测站的建设目标,将在我县建设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一处,总投资为300万元,中央财政拨款100万元,地方财政配套200万元,预计今年或明年即能批复实施。项目建成后,主要以开展现场快速检测、指导地方农业生产为目的,直接面向广大农业生产者和农产品消费者,重点承担所辖区域范围内农产品生产基地、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等方面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日常性检测工作,将从根本上解决我县农业、畜牧、水产等行业的产品检测难题。
3、农产品标准化建设
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最重要的环节是对整个生产过程按照标准化的生产技术规程进行全程控制,协调统一所有生产者的管理,优化现行的家庭承包生产经营体制,对每家每户的生产经营进行技术指导和有效监管,形成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农产品生产和经营的门槛过低。农产品作为人们不可或缺的生活资料,历史悠久并且生产工艺简单,尤其是近些年来,党和国家把农产品作为稳定人民生活的重要物资,一直把农产品生产作为优惠和扶持的对象。生产、经营者不必取得任务资格,不必申请营业执照,不必办理企业代码证、税务登记证,不必有统一的产品标准,产品不必有包装甚至有任务标识就可以上市销售。这样形成的结果是,生产者素质良莠不齐,产品没有可追溯性,只要把产品销售到下一级就万事大吉,可以不为下一级负责。所以,生产者为了用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利益,不惜以牺牲消费者的生命和健康为代价。
2、农产品质量安全多部门监管责任不清。农产品质量监管存在多部门分管,各部门之间权限不清的问题。农业部门是农产品生产的主管部门,负责农产品生产环节的监管,工商等部门负责流通环节的监管。客观地说,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整个过程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过程,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也是不行的。从
生产和流通的全过程看,末端监管也就是市场、餐厅(饭店)的监管才是最有效的。因为生产环节无论从地域还是时间来看,都是比较分散的,监管起来事倍功半。但食用农产品作为商品,总是要通过市场销售才能实现其利润,市场监管相对比较容易。市场监管隶属工商部门,而工商部门管理市场监管的范围较大,没有精力实现真正的监管。
3、检验检测机构的缺失。农产品质量是否合格、是否存在安全问题,不可能靠肉眼看、鼻子闻,也不能等到人们食用后发生中毒事故后再去处罚,唯一的方法就去用仪器去检验检测。农业局虽有农药速测仪、气相色谱仪等一些检测仪器,但是年久失修,配套性差,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无资金保障,远远不能承担起检测任务。
4、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没有形成制度化。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是政府的重要职能。发达国家通常由政府出资,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制度,对农产品实施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监控。而我县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的投入有限,市场准入性检测费用大都由农产品生产者或经营者支付,既影响了政府监督职能的发挥,又增加了农产品的成本。
三、措施和建议
1、组建一支强有力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队伍
从农业、畜牧、水产等部门抽调精干人员,落实机构编制,组建一支强有力的监管队伍,集中精力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作
为中心工作来抓,完善工作机制,强化责任目标。
2、建立一套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机制
强化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资格认证工作,扶持农产品生产、经营公司、农民合作社等单位进行包装、标识上市。生产者具有合法资质的,由生产者进行包装或标识;生产者不具备合法资质的,由流通环节的经营者进行包装或标识。禁止无包装、无标识的“裸菜”、“裸果”在市场上销售。鼓励和扶持农产品质量认证,兑现农业“三品”奖励政策,加快我县农业“三品”的认证步伐。
3、配备必需的仪器设备
农业局现有气相色谱仪、食品快速测定仪等一批仪器设备,还需要配备原子荧光光度计、氮吹仪等仪器药品,以及实验室的配套装修,配备专业检验检测人员5人,以及必要的检测经费,完善相应的法规政策。
4、保障必要的工作经费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相关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安排农产品质量安全经费,用于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我县应安排适当数额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经费,并纳入年度财政预算,用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抽样、交通和办公等费用。
茌平县农业局
二〇一一年六月一日
第二篇:农产品质量安全实施报告
淮南市XXXX农产品批发市场
质量安全实施报告
近年来,我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在相关职能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市场农产品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呈持续上升趋势
1、推行“农产品质量可追溯性体系工程”,保证和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追溯,可以满足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进而从生产源头上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为人民群众的饮食健康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2、气调库建设:气调库又称气调贮藏是当今最先进的果蔬保鲜贮藏方法。它是在冷藏的基础上,增加气体成分调节,通过对贮藏环境中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氧气浓度和乙烯浓度等条件的控制,抑制果蔬呼吸作用,延缓其新陈代谢过程,更好地保持果蔬新鲜度和商品性,延长果蔬贮藏期和销售货架期。
3、信息中心建设:依据农产品市场的办公需求和模式、业务需求和模式、管理机制和体制、投资与回报预算、广域网供应商平台能力等的不同,实施Web化管理。
电子商务系统:采用Web Computing设计思想,利用IIS4与Weblink的结合构成三层式Web结构的中间一层,将客户机/服务器结构与Web密切结合,使得本系统可以呈现更多样化,更具先进性、扩充性、移植性、实用性、安全性、维护性,因而系统具有良好的性
能价格比。
4、检疫检测中心建设:(1)改造装修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实验室,总面积为590m2(2)检测能力年检样品达10000份(3)配套建设水、电等辅助设施;(4)配置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仪器。
通过实行农产品的安全检验与检测,使城乡消费者吃上“放心肉”、“放心菜”、“放心果”,增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保证力度,为农产品进入更广阔的市场创造有利的条件。
据不完全统计,至2012年底,市场与3.8万余农户建立了利益联结机制,在市场周边形成的种植、养殖、加工专业村(户)已有8600多个,带动了农产品生产基地1.8万多亩,促进农民户均增收3800多元,较好地发挥了市场的带动作用,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公司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农展活动,吸取同行业发展的精华。通过参加农展,我们在展示自身的同时也发现企业发展的不足,为进步提升市场科技服务水平,加快市场发展,淮南市XXXX农产品批发市场加快了市场信息化及质量检测体系的建设,目前XXXX农产品批发市场已建成质量检测及信息中心,依据市场的办公需求和模式、业务需求和模式、管理机制和体制、投资与回报预算、广域网供应商平台能力等的不同,实施Web化管理;购置质量检测检验设备,严把产品质量关,保证城乡居民吃上“放心菜”。
第三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实施策略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实施策略
摘 要 由于受市场竞争的影响,农产品生产者及销售者为了赢得经济利益,不顾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使用或者添加过多的化学药剂、保鲜剂、防腐剂等,严重威胁了产品的质量安全,给农民朋友的经济利益和消费者的身心健康带来极大的损害。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构建完善的监督体系,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并依靠现代化的生产模式和管理模式,实现农产品产业化、规模化、规范化生产,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F32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27--02
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着全国人民的身体安康,只有坚持标准化生产,坚持严格的执法监督,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才能真正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切身利益[1]。为此,各级部门,尤其是基层县级农业生产主管部门,应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不断完善农产品安全监管体系,建立长效的监管机制,提升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能力,促进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2]。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分析
1.1 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不仅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还牵涉到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问题。由于受市场竞争压力的影响,农产品在生产和销售环节都收到质量安全问题的威胁[3]。首先,为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大量化学药剂被广泛频繁使用,其中部分药剂的毒性较大或残留量较多,对人体的危害极大,部分农药安全间隔期未到就采收上市,严重影响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其次,为扩大销售额,提前农产品的采收上市日期、延长农产品的保质期,大量的植物生产调节剂以及防腐剂和保鲜剂被无限制使用,使得农产品的商品性能得到有效保持,但其食用价值大打折扣,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消费者的利益[4]。
农产品生产者牺牲产品质量,要效益的做法短时间内可取得良好的效果,但长期下去,将影响产品的信誉,从而彻底失去市场竞争力。质量是产品占据市场的核心力量,不严把农产品的质量关,无法真正实现农业经济转型发展,农产品生产者的利益无法得到彻底保障。
1.2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的完善
1.2.1 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首要任务就是严把农产品市场准入、产地准出关,在农产品进入市场前,对其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保障进入流通市场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农产品质量检测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这就需要各级政府部门要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的支持力度,并将这一公益性和基础性的工程作为今后财政扶持的重要项目之一。另外,在设备方面也应加大投资力度,利用先进、快捷的检测仪器对农产品进行可靠的质量检验。最后,还应加强质量检测人员的专业培训,确保人员素质与先进设备仪器的匹配性,使各项检测制度得到彻底的执行和落实,保障农产品市场源头的质量控制。
1.2.2 健全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
产品质量认证体系始于美国,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产品质量问题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质量认证体系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推广。在国际大环境的影响下,我国开始走农产品质量认证思路,逐渐形成了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农产品”为核心的农产品认证体系。这一体系的形成为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了可靠保障。在今后的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中,应以“三品一标”为核心的认证标准,严格控制进入市场流通的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
1.2.3 做好农业投入品的监管工作
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的基本前提是做好农业投入品的质量监管工作。农业投入品的质量控制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源头,基层部门应加强自身的监管力度,根据相关规定对各项农业投入品实施严格管控,禁止各种高毒、高残留化学药剂的买卖行为和使用行为;逐渐完善农业投入品生产供应商登记制度,定期对其进行监督和检查,并采取不定时抽查的措施,以确保农业投入品生产市场的规范性;定期组织农业投入品经营者培训,对经营范围进行明确界定,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
1.2.4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重要性的宣传工作
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是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农村经济产业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各级政府均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我国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该法对农产品的生产环节、管理环节、包装等各个环节进行了明确说明,为各地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及监督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各级部门应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宣传力度,使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得到全社会的广泛重视,创设“人人重视农产品安全”的社会氛围,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技术的影响力,推动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进步。
1.2.5 加快农产品生产管理的规模化进程
农产品生产管理规模化发展模式,在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方面具有一定优势。现阶段,可以利用龙头企业和经济合作组织在农村中的影响力,将分散的农户集中起来,根据市场发展需求,有组织地实施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活动,将农产品的生产管理模式向着规模化、科技化、先进化、安全化的方向推进,真正实现农产品的优质优价,从根本上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利用标准化、规范化的生产方式,使农产品逐渐实现产业化、优质化和品牌化将是农产品未来必经的发展之路。结语
农产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是农产品市场中的主题,这两大群体的利益均与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有直接联系。牺牲产品质量,提高产品产量和销量的做法,短时间内可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但长期发展下去,会彻底失去市场竞争力。走产业化、优质化、品牌化和规模化生产之路,依靠产品质量赢取市场才是农业经济发展的正确路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不仅关系到消费者的利益,更直接影响了农民的利益,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以法律为依据,以科学检测技术为手段,以产品安全责任为指导,从各个环节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工作,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玉香.新时期“三品一标”工作重心及发展重点[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2(3):5-7.[2]卞玲莉,何炜,竺云.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原因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4(19):305,307.[3]刘毅,袁月华.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要点分析[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5(1):41-44.[4]尹献远,黄巧玲,吴燕芳,等.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5(9):309-311.(责任编辑:刘昀)
第四篇:农产品质量安全
五、防控污染提升农产品质量的供应链管理
所谓现代农产品供应链,是以超市为龙头,由连锁超市、农产品供应商、供应商的直属农场和协作生产农户为主要参与者的农产品供应链。
由于农产品供应链的链条长,由超市经营农产品,进而实现基地建设,不仅有助于节约交易成本,而且在目前有关部门对农业环境污染立法不完善和执行难的制度空间下,可以把源于消费者对优质安全农产品的需要转化为利益动力,传递到整个供应链体系中,利用“优质优价”的机制,实现对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者的激励。同时还可以排除价格信号“失真变形”等问题,探索一条借助超市等企业运用“看得见的手”的制度因素,来治理农业环境污染问题的路子,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救火式防治模式,从根本上实现我国农业环境健康、食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目标,为发展现代农业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在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方面,今后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充分重视超市作为现代农产品供应链在提高食品质量安全和防治农业环境污染的积极作用,努力倡导超市零售业态的发展,特别是大型连锁超市的大力发展。
2.鼓励超市等供应链关键节点组织按照“一体化”经营模式进行联结,发展“超市农业”,建立比较稳定的有数量品质标准的产品供求关系;鼓励在农户与公司之间采用合同生产等契约模式,使农产品加工企业和超市供应商能够获得安全优质农产品,在帮助合同农户获得稳定高收入的同时,又保护了农业生产环境。
3.鼓励农户提高组织化程度,推广合作社、专业协会等组织模式,促进农户与现代农产品供应链的联结,逐渐改变农户小规模、分散化的局面,提高农产品供应链效率,促进各种保证农产品质量和产地环境安全的现代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集成使用,缓解和防治农业污染。
六、相关政策措施建议
当前,农业污染防治实践普遍显示,许多好的技术模式被束之高阁,无法实施。因此,防控污染提升农产品质量不应仅考虑技术层面的问题,还应考虑政策层面的问题,要进一步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一是建立经济激励机制;二是实施政策调控措施;三是构建高效管理制度;四是建立政府、市场、社会联动机制;五是制定法规保障体系。
第五篇:农产品质量安全
农产品质量安全
为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以实际行动迎接奥运会的到来。该区在全市率先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员制度,在各乡镇(街道)配备1名农产品质量安全员,负责对本辖区范围内农资经营户,农产品生产、加工、经销单位和个人进行监管。
农产品质量安全员具体承担四大职责:一是对本管辖区域内的农资、种子、兽药等经销户进行日常的进货或进场等相关的票证检查,符合市场准入条件的方可销售;二是对不符合要求的相关产品禁止其在管辖的区域内销售,并把相关情况及时上报;三是对本区域内销售的相关产品定期和不定期地配合区执法大队人员进行抽检;四是监督经销户进行进货和销售记录,建立购销登记台帐等,以便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同时,区农业局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员的岗前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及农产品质量安全员必备的相关工作技能。目前,首批12名农产品质量安全员已正式上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