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城乡统筹发展的和谐社会

时间:2019-05-12 19:02: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构建城乡统筹发展的和谐社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构建城乡统筹发展的和谐社会》。

第一篇:构建城乡统筹发展的和谐社会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由来已久。旧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新中国诞生后,为发展工业,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工业化所需的巨额资金主要是依靠当时国民经济的主要部门农业部门的产出来提供的。国家通过扩大工农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从农业部门取走了大量的建设资金。同时,还在户籍、就业、劳保福利待遇等方面把城市与农

村、工人与农民分离开来,进一步加剧了城乡二元经济社会格局。在工业化的发展过程中,我们所采取的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虽为在短期内建立起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却使轻工业和农业受到相当挤压。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及各项改革政策的实施,工业和农业、城市与乡村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城乡二元经济社会格局并未彻底改变,城乡居民收人差距扩大,城市化进程迟缓,农村贫困人口大量存在,这给我们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困难。

统筹城乡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贯彻公平、公正的原则,坚持制度创新,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统一政策。认真清理在固化城乡二元结构认识下制定的法律法规和相应政策,使城乡真正在同一起跑线上、按统一规则统筹发展。让农民市民享有同样的发展权利、发展机遇和空间。比如在就业、教育、保险、医疗等方面,给城市化的农民以市民待遇。这不仅是落实以人为本原则的需要,也是完善市场经济的需要。城市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城市化的意义不仅是城市规模的扩大,更重要的是农民的市民化。

二、取长补短。与第二、三产业相比,农业虽是基础产业,但它却是弱质产业。农业的特点决定了它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因此,在当代世界,凡是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农业的发展一般都有国家的扶持和保护。但是,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中国农业向工业建设和城市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劳动积累和资本积累,还提供了大量用于城市扩张的土地。可以说,是中国农民的创造,使我们积累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为结束农业哺育工业创造了条件。现在,社会的发展到了用工业发展反哺农业的阶段。2005年伊始,中央发布了针对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新的一号文件实际上提出了中央政府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的全新的经济发展思路,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精神。这意味着中国政府从此将结束把农业作为政府收入来源、由农业向工业提供资本积累的旧的发展道路,而将农业和农村领域作为政府支持的对象,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这是中国农业新世纪的良好开端。

三、进行制度创新,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推进城市化进程。

农业的现代化是与先进生产力相联系的,以低投入高产出,规模经营为特征的大农业。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谈不上整个国家的工业化、现代化。我国目前的农业发展状况,显然与现代化还有相当大的距离。除了基础薄弱外,其他如人均耕地少、生产效率低、组织规模小、科技含量低等现象,都与我国目前的农业制度有关。在传统农业的大背景下制定的相应制度,限制了农业现代化的步伐。在没有农业保护政策的情况下,农民仅靠耕种自己的土地,是很难致富的,加上户籍制度等对农民城乡流动的制约,就出现了农村人多地少、就业不充分、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现象。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就要在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

1、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农村人口、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

2、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科学界定土地使用权,推动农村土地市场的建立,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和农业规模化经营;

3、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城乡协调、机会均等的投融资体制,推进农村市场化,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第二篇:以人为本 加快构建和谐社会 统筹城乡发展

以人为本 加快构建和谐社会 统筹城乡发展

2007-8-16

近年来,成都市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工作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部署。并以此统领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的全局,将农民所关注的就业、医疗、教育等社会事业和社会保障问题,作为首要问题,突出“为民”主线,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在实现城乡统筹、构建和谐成都的进程中,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推动城乡同发展共繁荣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

成都市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发展城乡均衡的基础教育,加快发展农村科技和文化事业,努力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体系,保证了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1.1均衡发展城乡教育

长期以来,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和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农村教育严重滞后。农村学校、农村教师和农村教育质量,已成为危及社会公平的政治与社会问题。为此,成都市坚持人财物“三管齐下”,努力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1.1.1实施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均衡发展城乡教育,首先要解决好城乡教育硬件的均衡配置。从2004年开始,成都市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合理配置、规范管理”的原则,实施了农村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成都市打破过去教育投资、规划和建设的传统机制,将标准化建设的投资主体上移,由市政府投入10亿元负责学校的主体工程,按照统一投资、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统一风格、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的“六个统一”要求统一实施;14个郊区(市)县政府筹措4.5亿元配套资金,负责提供建设用地和“三通一平”、环境绿化等基础设施配套。截止2006年底,成都全市410所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完成365所。教育均衡发展之花正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春风,盛开在每一个村镇和每一所学校。

1.1.2全面提高农村基础教育水平。均衡发展城乡教育,关键是提高农村基础教育水平。为此,成都市采取了多种措施。一是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市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用于中小学信息化建设,实现了信息化“校校通”。二是加快提升农村教师专业素质。通过农村教师专业发展行动计划,为农村中小学培养了1500名校级学科骨干教师;通过农村教师学历提升计划,使农村中小学教师学历达到了相应标准。同时,全市还将晋职、评优政策向农村教师和支教教师倾斜。三是建立城乡教师互动机制。2004年初,成都市作出三项决定,即城里教师“下乡”、农村教师“进城”、名师“会诊”。这三项决定实施以来,成都城区(镇)学校共选派1093名中青年教师和管理人员到332所农村中小学任教,城区75位特级教师和市学科带头人与农村学校定点结对,有效地带动了农村教师素质的提升。四是实施城乡学校“捆绑式”发展。在实际的工作中,成都市探索出了“一所城区示范品牌学校和一所郊区薄弱村校‘捆绑’在一起,两个法人单位,一套领导班子,领导互派,教师交流,资源共享”的教育发展模式,有力地提升了薄弱学校的教育水平。

1.1.3完善教育惠民制度。“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困而失学!”这是成都市委、市政府向全市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为此,成都市采取农村教育“杂费”分步减免、帮困助学等一系列惠及广大农村学生的政策措施,保证了全市80余万名农村中小学生无一人因家庭经济困难而无法入学或辍学。同时,成都市还制定出台了《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实施意见(试行)》,从政府财政经费、统筹规划、收费办法和管理扶持等方面明确了各级政府的职责,确保了农民工子女享有同等的受教育权力。

1.2加快发展农村科技和文化事业

发展现代农业、培养新型农民、促进农民增收、提高生活质量,都离不开科技和文化的支撑。为此,成都市大力加强农村科技和文化事业建设,积极推动科技、文化进村人户,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与繁荣。

1.2.1加快科技兴农步伐。成都市充分利用科技资源富集的优势,实施城乡协调发展科技专项计划,加强科技示范园区(基地)建设,大力提高农民科学素养,有力地促进了现代农业的跨越。据有关部门统计,2003年以来,成都市共进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85万人次,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1万余户。科技资源不断向农业优势区域集中,农业发展的科技支撑力明显增强,彭州蔬菜、大邑金堂食用菌等区域特色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断壮大。

1.2.2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成都市积极探索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模式,加快建设有关农村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的低成本公共信息交流平台,建立健全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用信息引领农民致富,带动农村发展。截至2006年底,成都市固定电话村通率达100%,移动通信信号覆盖率达100%,每百户农村居民拥有固定电话66.7部、接人移动电话98.6部,农村固定电话普及率达到58%。电子政务向农村延伸,初步形成了以城市为中心、连接市辖19个区(市)县318个乡镇的信息网络架构。农村经济信息网络覆盖全市每个乡镇,并延伸到189个农业企业,全市每年通过农村经济信息网实现网上交易3亿多元、网上招商引资2亿元。

1.2.3加快农村文化建设。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为此,成都市大力实施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的文化生活条件不断改善。截止2006年底,全市每一个村(社区)都建成了具有“五室三通”(党员活动室、两委办公室、电教室、图书室、网络培训室,通电话、通光纤、通宽带)功能的活动中心;已建成三级馆以上县级图书馆17个、各类文化馆站120多个、农村文化广场数十个,形成了一批功能完善、设备齐全、具有一定规模和档次的乡镇(街道)宣传文化服务中心、村级文化室、图书室和文化广场等公共文化活动场所,基本实现了县县有文化馆、图书馆,乡乡(街道)有文化站,村村(居委会社区)有文化室;已在14个郊区(市)县建成广播电视台21座,211个乡(镇)实现了县到乡(镇)的有线电视光缆联网。与此同时,成都市还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进村活动,不断加强农村文化人才培养,农村文化得到逐步繁荣,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要得到逐步满足。

1.3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体系

针对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和医疗技术设备仍然较差,医疗服务水平仍然较低,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成都市按照“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增加投入、健全体系,改革体制、整合资源,城乡兼顾、重在农村”的总体要求,通过实施乡镇公立卫生院和村卫生站标准化建设、大力提高农村医疗卫生人员素质、完善公共卫生惠民制度等措施,构建了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体系。

1.3.1实施农村卫生院(站)标准化建设。从2005年开始,成都市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风貌、统一标识、统一设备配置的原则,投人3.5亿元,对中心城区以外的14个郊区(市)县224个乡(镇)公立卫生院实施了标准化建设。同时,成都市还同步启动了村卫生站标准化建设,每个行政村或新型农民集中居住点都建设了一个政府支持、多元举办、承担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任务的村卫生站。

1.3.2大力提高农村医疗卫生人员素质。为改变农村医疗卫生从业人员技术水平差的状况,成都市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提高农村医疗卫生人员素质。一是严把人员人口关,非专业技术人员禁入。凡不具备医学院校大中专以上学历或执业医师资格的人员,一律不得进入乡(镇)公立卫生院从事临床医疗服务工作;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向乡(镇)公立卫生院安排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卫生技术工作。二是加强培训,实行干中学。对全市238所建制乡(镇)卫生院院长、传染病主检医师和3018个村卫生站乡村医生进行全面培训,提高乡、村两级卫生技术人员的法律、法规意识和专业知识、技术水平。三是以城带乡,促进农村医疗全面建设。从2003年开始,成都市按照分级负责、定点支援、重点实施、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原则,实施了以乡(镇)卫生院和中心卫生院为重点支援对象,采取赠送医疗设备、人员培训、技术指导、巡回医疗、双向转诊、学科建设、合作管理等多种方式进行的对口支援,促进了农村医疗卫生人员服务能力的提高。

1.3.3完善公共卫生惠民制度。成都市在全面构建公共卫生体系和医疗防护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民和农民工免费体检行动、少儿互助金制度、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医疗救助制度等,为农民建立起了看得起病、吃得起药的健康保障体系。截止2006年底,成都新型合作医疗累计受益农民达430万人次,补偿总金额1.9亿元;全市已有135万少年儿童参加了互助金,参加率达87.94%,其中低保家庭儿童参加率99.7%,残疾人家庭儿童参加率84%。另外,成都市中心城区以外的14个郊区(市)县均建立起了规范化的药品供应网络和群防群治的监管网络,乡(镇)、村卫生机构一律实行药品集中配送制,实现了100%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站)进入药品集中配送网络、100%的药品由药品集中配送供应企业供应,确保了农村群众的用药安全。2努力促进城乡充分就业

成都市在实践中,先后制定了《关于促进城乡充分就业的意见》、《关于失地无业人员再就业有关问题的意见》、《关于加强我市农村劳动力培训和就业工作的意见》、《关于促进农民集中居住区就业工作的意见》等,建立了城乡一体的分片定责、管理服务、转移培训、扶持援助等机制体制。

2.1城乡一体的就业务员工作管理督查机制

成都市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始终把促进农民就业摆到十分突出的位置,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抓好落实。一是建立促进城乡就业工作的领导责任制。将新增就业岗位、控制失业、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建立充分就业区(市)县等作为党委、政府的重要考核指标,建立健全县、镇、村(社区)组织领导和协调服务体系,增强全社会齐抓共管、统筹推进失地农民充分就业的整体合力。二是实行就业实名管理制度。为确切掌握城乡适龄劳动力的就业、失业、培训、社会保险等基本状况,成都市全面推行了就业实名制,实行就业统计实名、培训统计实名、再就业援助实名、再就业优惠证管理实名、社会保险实名,通过建立劳动就业动态管理和公共就业服务落实到人的_丁作机制,真实反映劳动力就业、失业和培训变化情况,科学做出决策,有针对性地提供就业社保服务。三是建立“分片定责入户”督查机制。从2006年开始,成都市从市级机关抽调100名机关干部,组成20个就业督导组,按照“分片、定责、人户”的要求,深入街道、社区和百姓家,检查、指导基层抓就业工作,协助做好就业工作,为实现城乡居民充分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2.2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机制

成都市着力消除“城镇就业保护”等体制性障碍,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限制性规定,建立城乡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一是建立了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网络。积极发展各类市场中介服务组织,形成了以市劳动力中心市场为龙头,区(市)县劳动力市场为骨干,覆盖镇(街道),辐射村(社区)的四级劳动力市场网络。二是建立了城乡就业组织网络。市、区(市)县、街道(乡镇)、社区(村)都建立了劳动就业工作机构,与各级公共职业介绍、培训机构以及已认定的民办职业介绍、培训机构等组成促进城乡统筹就业的工作网络。三是建立了城乡就业信息网络。建立了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信息收集、整理、储存、交流、传播、咨询的市场运行机制和城乡失业统计制度、劳动力抽样调查制度和失业预警机制,构建了市、区(市)县、街道(乡镇)、社区(村)就业服务信息网络。

2.3城乡一体的劳动就业培训机制

成都市着力于提高农民素质,自上而下建立了农民转移就业的培训机制。一是构建统筹城乡就业的培训平台。通过完善政策措施,鼓励各级技工学校、职业学校、就业培训中心、成人教育中心等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形成全社会参与农民转移就业培训的机制。二是推行政府购买培训成果的办法,为农民提供免费培训。三是完善培训机制。对转移就业农民实行先培训、后就业的办法,统筹制定培训规划和标准,建立农民培训指导、协调、考评和监控机制,确保培训实效。四是创新培训方式,大力开展订单式培训和定向培训,在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建立就业见习基地。有针对性地加强对转移农民的技能培训,大力开展新技术、新工艺的培训,培养大批企业急需的技能型劳动者。

2.4城乡一体的就业援助服务机制

成都市建立了对就业困难人员的援助申请、承诺服务、就业协作服务等工作制度,全市20个区(市)县都成立了就业援助中心。一是自下而上建立了再就业援助机构和再就业援助工作网络,专门负责就业困难人员的再就业援助工作。二是完善就业援助服务机制。建立和完善就业援助服务工作制度,实行了再就业援助机构送岗上门、送政策上门等多种形式的服务,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尽快实现再就业。三是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建立了公益性岗位空岗申报、收集制度,及时为就业困难人员提供岗位援助,并对公益性岗位吸纳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给予补贴。四是建立企业参与再就业援助机制。积极动员和鼓励企业参与再就业援助,企业征地时,投资项目按一定比例安排公益性岗位解决被征地农民就业。

2.5城乡一体的就业优惠扶持政策机制

成都市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对已登记失业的征地失业农民发放《失业证》、《再就业优惠证》,并建立了七个方面的优惠政策促进农民就业。一是职业介绍服务补贴政策。鼓励经资质认定的职业介绍机构为被征地农民提供免费职业介绍服务,并对其给予培训补贴,标准为:经其免费职业介绍成功就业的,每人给予200元以下补贴;未成功就业的,每人给予20元以下建档费补贴。二是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政策。鼓励经资质认定的培训机构对农民提供免费就业培训,培训结业时给予培训费70%的补贴,成功就业后再给予30%补贴。三是青年职业见习补贴政策。对青年实行3—6个月的职业见习,见习期间由区(市)县劳动保障部门向见习人员发给标准为当地最低工资30%的生活补贴,并向见习基地支付标准为每人每月50—80元的见习补贴。四是自主创业贷款优惠政策。征地农民参加培训后自主创业的,可享受5万元的小额贷款扶持,贷款期限不超过3年,可采取灵活的还款方式。五是灵活就业优惠政策。灵活就业的被征地农民,经社区劳动保障工作机构报有关部门审核后,按其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用人单位缴费部分的40%比例给予个人社会保险补贴,补贴时间不超过3年。凡持有《再就业优惠证》的人员,按规定享受税收减免。六是促进再就业重点企业扶持优惠政策。吸纳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占职工人数30%以上的企业,按有关规定享受税费减免和各项补贴及贴息贷款支持。七是安置就业困难人员补贴政策。对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参加社会保险并足额缴费的各类用人单位,在合同期限内给予不超过3年的社会保险补贴;招用签订3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的,3年内每年分别给予1000元、1500元、2000元的岗位补贴。努力实现人人享有社会保障

成都市坚持把“让人人享有社会保险”作为“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成都”的优先目标,在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的实践中着力构筑城乡一体的全民社保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

3.1 不断扩大城镇居民社会保险覆盖面

扩大城镇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提高城市社会保障能力是建立全民社保体系的重点工作。近几年来,成都市坚持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为重点,依法加大征缴力度,努力确保应收尽收,社会保险扩面成效显著。目前,成都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政策覆盖面包括国有企业职工、私营企业和城镇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者,以及非城镇户籍从业人员和征地农转非人员。到2007年3月,全市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人数分别达到157.26万人、241.42万人、105.48万人、107.61万人和178.84万人,比“九五”期末和2005年有大幅度的增长。同时,随着2007年1月1日《成都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的正式颁布实施,成都成为国内首个实现城镇基本医疗全覆盖的省会城市。

3.2建立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需要,大量土地被征用。过去成都市安置农转非人员的办法是一次性发给“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这一安置办法虽简便易操作,失地农民得到了经济补偿,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征地以后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征地农转非人员没有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待遇,客观上造成征地农民的长期利益无法得到保障。为此,成都市委、市政府在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双流县等区县先行试点的基础上,按照“土地换保障、退费进社保、政府给补贴、新人养老人”的思路,制定并实施了《成都市征地农转非人员社会保险办法》和《成都市已征地农转非人员社会保险办法》,由政府补贴近40亿元,将1991年实行货币化安置以来产生的征地农民及其2004年起新征地的农民全部纳入社保体系,让征地农民实现了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到2007年3月,全市共为27.43万名已征地农转非人员办理了社会保险,参保率达85%;为10.35万名新征地农转非人员参加社保,参保率达100%;有13.06万名已征地农转非人员和4.334万名征地农转非人员按月领取养老金。35552名农转非人员享受到了住院医疗费报销。

3.3建立非城镇户籍从业人员综合保险制度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离土又离乡涌向城市,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农民进城务工多数从事脏、累、险、差的职业,工作时间长、工作环境差、收入少,缺乏基本的劳动保障。如何为他们提供工伤、医疗、养老等方面的保障?成都市在充分考虑农民工群体特殊性和现实状况的基础上,按照“广覆盖、低门槛、可转移”的思路,在中国西部地区率先为农民工量身定做了《成都市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险管理暂行规定》和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为非城镇户籍从业人员建立了综合社会保险。按照这项制度规定,凡是成都市范围内的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非城镇户籍从业人员和其他在本市就业的非城镇户籍从业人员,都应该参加综合社会保险,按时足额缴纳综合保险费。综合保险的保障范围为工伤补偿、住院医疗费报销、老年补贴等。截止2006年底,全市有33.93万非城镇户籍从业人员参加了综合社会保险。这一制度的施行,解决了现实条件下非城镇户籍从业人员在养老、医疗、工伤等方面的基本保障需要,为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规范企业劳动用工行为、统筹城乡劳动力市场发挥了重要作用。

3.4全面推进农民新型养老保险制度

成都市在把征地农转非人员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后,又开始积极探索建立农民新型养老保险办法,真正实现养老保险制度城乡全覆盖。随着2007年1月5日《成都市农民养老保险试行办法》的正式出台,标志着千百年来农民“退休”无养老保险的历史终于在成都得以改写。按《成都市农民养老保险试行办法》规定,凡年满18周岁,有土地承包经营权且从事农业劳动的人员均可参加养老保险。为鼓励参保,成都市各级政府还将对农民参保人员进行补贴。目前,成都市五城区、温江区和高新区已经开始启动了农民养老保险工作,截止2007年3月,全市参加新型农民养老保险4.47万人,并且已经有1.95万名农民按月领取了养老金。

4统筹推进成都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成都市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加快落实各项社会救助政策,不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内容,取得了明显成效。据市民政部门统计,2003—2006年,全市城乡救助人次(户)数共计133.9万人次(户),救助资金达11.2亿元。其中,城乡低保848673(人次),资金44700.00万元;帮困助学14786(人次),资金3107.1万元;帮困助医463238(人次),资金1321.1万元;帮困建房12272(户),资金13626.6万元。

4.1统筹推进。突出城乡社会救助工作重点

成都市以城乡低保为基础,帮困助学、帮困助医、帮困建房三大救助工程为支撑,其他专项救助、临时救助、社会帮扶为配套开展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有效地保障了城乡弱势群众在“吃、穿、住、医、学”方面的基本需求,促进了城乡同发展共繁荣。

4.1.1规范城乡低保工作,适时调高低保标准。通过“城乡一体、标准有别、分类施保”的动态管理机制,进一步规范低保工作的审核、审批及发放程序;在以“保障基本生活”为原则、以“促进、鼓励就业”为出发点、以“与最低工资拉开距离”为前提,研究建立城乡一体的低保标准调整机制;积极推行低保“听证”制度、“承诺”制度,真正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推进城乡一体化以来,成都市已2次调整提高城乡低保标准,目前执行的标准是:五城区和高新区城市居民低保标准为家庭月人均230元,其他区(市)县不低于175元;全市农村居民低保标准为年人均补助不低于260元。全市城乡低保实现了应保尽保。

4.1.2实施“阳光圆梦”工程,确保“一个不能少”。近几年来,成都市持续开展“帮困助学”专项救助民心工程,意在“帮寒门学子入学,助贫困家庭脱贫”,帮助低保学子、贫困学生圆上大学梦,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如:在低保家庭学生中实施“牛奶、鸡蛋工程”,受益学生达19000人次;开展“阳光育苗”工程,2006年首批试点资助了1000名低保家庭中、小学生,使每名学生每年能享受到500元资助;面向社会、企业和个体公募资金339万元,直接实施资助贫困学生达3288人次;为考上大中专学校的低保家庭和特殊困难家庭的学生及时提供帮困助学金,使他们顺利跨进学校的大门;在蒲江、金堂两县试点,对2006年秋季就读中职类学校的新生按普通高中标准收费,受惠学生4032人等等。

4.1.3推行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切实解决贫困人员看病难、就医难问题。一是建立惠民医院或救助定点医院免收低保对象住院起付费,实施医前救助;二是实施低保对象社区医院优惠卡制度,小病早治;三是对因患病造成生活困难的给予临时救助;四是制定惠民医院价格优惠和零利润药店购药政策;五是结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实施农村医疗救助。成都市坚持把城乡医疗救助工作作为完善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狠抓了制度建设和措施落实,进一步缓解了城乡贫困人员看病难以及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

4.1.4实施农村贫困户危房集中改造工程,从根本上改善全市农村贫困群众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一是实施五保户危房改造工程。将全市农村3102户散居五保户危房改造纳入了各地“三个集中”的总体规划,依托重点镇、中心村和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本着“安全、经济、适用、集中”原则,采取新建、改建、扩建敬老院和新建集中居住点等多种方式加以解决。二是实施“安居新村”工程。结合土地整理和农民新居建设,在14个区(市)县有条件的地方进行“安居新村”工程建设,要求统一规划、统一标准、落实责任、加强监管。三是实施“阳光新居”工程。这是成都慈善会2006年推出的一个慈善救助新项目,已投资135万元,共帮助50户农村低保家庭162人搬进了集中居住房,使他们的生活环境得到了改观。

4.2城乡一体。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成都市以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为统揽,以解决民生问题为抓手,着眼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积极完善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努力构建和谐成都。

4.2.1抓好各项救助制度的衔接和实施。全面建立和有效实施各项社会救助制度,既是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核心,又是当前推进社会救助工作的重中之重,更是确保所有困难群众都能得到及时有效救助的根本措施和长效机制。近年来,成都从市到区(市)县,新出台的单项救助制度不少,各地结合实际,先从最困难、最需要救助的人群人手,抓紧抓好了社会救助制度措施的落实。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和地方财力的增强,为了更好地发挥社会救助效能,完善社会管理和服务功能,成都市加强了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事业发展的力度,除了积极做好各项社会救助制度之间的互联互补外,还积极做好社会救助制度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以及劳动就业、户籍管理、教育卫生等制度的衔接,救助范围逐步扩大,救助水平不断提高。

4.2.2完善救助体系信息网络平台。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体系信息系统作为救助体系的技术支撑,目的是通过信息系统建设,建立高效的社会救助机制,做到“应救尽救、不重复救助和不漏救”。2005年7月,成都市政府投资1100万元着力构建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体系信息平台,自2006年7月1日实行试运行以来,逐步将涉及政府10多个部门的30余项相关业务有序纳入救助体系信息系统管理,极大地提高了对农村低保对象、五保对象等特殊困难群众的救助能力和水平,实现了“一口上下、不重不漏”的管理目标。救助体系信息网络平台具有完整、高效、资源共享的特点,通过进一步畅通救助信息、规范申领程序、方便群众查询,有力地提升了社会救助工作的管理效率,对加快全市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4.2.3加强救助资金的筹措与管理。近年来,中央、省、市和地方各级财政对社会救助的资金投入都有大量增加,对社会救助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极大地推动作用,但救助资金不足仍是制约各地救助工作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成都市采取r多种办法:一是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根据各项救助政策的要求和工作开展的实际需要,积极争取政府重视和财政部门的支持;二是利用民政部门从事社会捐助管理的职能优势,广辟资金渠道,通过福利彩票、社会捐赠、慈善活动等多方募集救助资金,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活动;三是严格资金管理,实行专户储存、专项管理、专款专用,合理利用资金,确保社会救助资金的安全运行。

4.2.4发挥舆论和宣传的导向作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是一项惠及困难群众的系统工程,需要充分发挥舆论和宣传的作用,以达到困难群众知晓救助政策和申办程序,形成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支持城乡救助体系建设的局面。在这方面,成都市加大宣传力度,拓展信息渠道,借用媒体与舆论,让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体系发挥最大效能,使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可靠保障,生产生活条件不断得到改善,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进了全市城乡一体化进程。

作者:中共成都市委政策研究室 文亚年 郭蓉 冯文成 高民庆 来源:《中国发展》2007年第2期责任编辑:萨日娜

第三篇:构建江宁城乡统筹发展新机制

构建江宁城乡统筹发展新机制(图)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面积1573平方公里,辖9个街道,常住人口95.2万人,流动人口52万人。江宁原是南京市的一个近郊县,2000年12月撤县设区,成为南京的“三大新市区”之一。城市化建设快速推进,推动了江宁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同时也对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迫切要求。建立经济健康发展推进机制

江宁区委、区政府建立健全了《江宁区委常委会议事决策规则》、《江宁区政府重大决策程序规则》,科学制定了《江宁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并审时度势,提出了建设“实力雄厚、城乡协调、文化繁荣、人民幸福的现代化新市区”目标,科学引领城乡统筹发展。

相继出台了《江宁区促进低收入纯农户增收的实施意见》、《农村新八件实事》及相关政策制度,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街道实力不断提升。

重点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实施审批提速工程,实行并联审批,行政办事效率提高

2.5倍。积极推行权力阳光运行,投资2000多万元,建立行政权力网上运行系统,制定了《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标准》、《江宁区区级机关建立标准化管理体系实施方案》,开展“六个无过错、六个零记录”活动,不断规范行政行为,提高服务效能。

充分运用司法职能,保障城乡统筹发展。2006年以来,法院受理各类案件分别为10999件、12655件、16666件,办结率达97.2%。有效实施执行威慑机制和联动机制,促进公平正义。

大力实施全民普法教育,出台了“五五”普法规划,区人大作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并对决议执行情况进行审议,有力地推动公民普法教育,为城乡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法治环境。

健全城乡一体建设管理机制

城乡一体化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途径。积极推进城乡规划全覆盖,高标准编制《东山新市区总体规划》、《近期建设规划》等各类规划168项,在全省率先完成区域《城乡统筹规划》编制,有效解决了区内规划与建设中存在的城乡分割、空间不协调等问题。

编制了《江宁公共客运交通发展规划工作大纲》,进一步完善城乡交通功能,加快与南京主城的对接,协调推进宁杭高速二期、地铁一号线南延、绕越公路等重点项目建设,初步形成东山与南京主城快速连接的道路体系。

编制了《江宁区环境综合整治总体规划》,以保洁、拆违、治乱、整新、增亮、添绿为重点内容,进行了大规模、超强度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专项治理占道经营、小区环境、车辆停放、农贸市场、渣土车运输,城区亮化率达98%。

不断深化农村经营方式改革,积极发展生产合作型、销售合作型、科技服务型等不同类型的农村新型合作组织,发展各类经济合作组织77个,会员103793人。

完善社会事业进步保障机制

实现城乡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核心。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意见》、《江宁区失地劳动力就业培训工作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优惠扶持政策的通知》等,不断健全城乡市场就业机制,完善就业网络。

针对江宁区发展过程中历史遗留问题,出台了《对1992年以来农转非人员实行养老生活补助意见》、《江宁区征地拆迁补偿安置办法》、《江宁区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试行办法》,构建了以“土地换保障”的被征地农民保障机制。出台了《江宁区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办法》、《江宁区农村老年居民养老生活补助暂行办法》,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障体系,城镇医疗、养老、失业等各类保险参保率均达98%以上。

建立城乡一体的教育普惠制度,实行城乡教育公平。从2006年开始,累计投入1.05亿元,完成建设面积近7000平方米。目前,全区95%以上的中心幼儿园都已达到了市优质园标准,省优质园比例已达61.1%。全面免除义务教育段学生杂费。

建立城乡一体的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加快发展社区服务,引进同仁医院,建成2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偏离城镇和社区密集的区域内,设置社区卫生服务站15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全部实现持卡就医、即看即报,形成覆盖城乡的三级服务网络,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和覆盖率均达100%。

创新基层民主建设拓展机制

城乡一体化发展要具有可持续性,必须要有民主与法治建设的跟进。我区把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与拓展民主治理机制内在地连结在一起,将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推向更高的层次和新的阶段。先后被命名为“全国村民自治模范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区”。

区委、区政府出台了《关于在全区规范村民委员会规章制度的意见》,进一步完善村委会工作制度、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村务公开制度、民主评议制度、民主理财制度等制度。出台了《关于在全区开展村(居)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社区)的实施意见》,在全区开展了村(居)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创建工作,不断深化村(居)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规范村(居)务公开内容,制定和完善了3大类17项的村(居)务公开表。持续深化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活动,目前,1个村被命名为首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14个村(社区)被命名为省级民主法治村(社区)、86个村(社区)被命名为市级民主法治村(社区)。

构建生态环境保护协调机制

加快推进生态区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长远之举。该区把创建“全国生态区”作为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举措,强势推进“全国生态区”创建活动,积极构建城乡联动的环境保护机制,进一步优化城乡综合发展环境,推动城乡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

全区9个街道、2个开发区编制了环保规划,形成了完善的区街两级生态规划体系。在9个街道成立了环保所,在村(社区)明确了环保监督员,把环保的主战场延伸到农村。出台了《关于加强污染物减排工作的实施意见》,淘汰落后产能,先后取缔“十五小”、“新五小”企业45家,关闭选矿、化工、造纸、电镀、水洗、印染等严重污染企业117家,拆除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水泥机立窑、回转窑6座。以水、大气污染防治和自然资源保护、恢复、发展为重点,全面实施“蓝天、碧水、绿色、宁静”等四项工程。区人大常委会颁布了《关于在禁采区禁止开山采石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废弃露采矿山环境整治工作的意见》,对区域内的生态环境和矿产资源进行全面保护,因地制宜实施生态修复。先后关闭采石企业173家。

第四篇:统筹城乡发展 构建城乡一体化新格局

统筹城乡发展 构建城乡一体化新格局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根本要求和重要目标,这是一个重大的战略部署,开启了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新时代。兴山作为欠发达的山区县,如何抢抓重大发展机遇,变劣势为优势,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已成为事关全县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如何抓住机遇实现全县城乡统筹发展,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推进城乡一体化是缩小城乡差别的根本途径

1、只有城乡一体化才能正确处理三大难题。如何正确处理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居民和农民的关系,是城乡统筹发展的三大难题,只有加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力度,使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双轮驱动,从而逐步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我县如何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长江经济带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是一次重大机遇,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布局、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紧紧围绕改善民生,着力建设好城区、经营好城郊、发展好农村、服务好城市,最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2、推进城乡一体化是符合县情的科学决策。兴山18万人中且绝大多数为农民,吃饭问题是头等大事,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没有农村的发展,就谈不上全县的发展,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县的小康。改革开放30年来,尽管我县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具备许多有利条件,但也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经济体制尚不完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较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尚不健全,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三农工作面临着许多发展难题。要破解这些难题,就必须统筹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加快建设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巩固完善惠农政策,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放在农村,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3、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观念能凝聚力量科学发展。从思想上彻底打破城乡分割的观念,把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有助于凝聚各方力量便于科学发展。一是要正视城乡差别,缩小城乡差别。二是要努力强化以城带乡、以工补农意识,一方面千方百计加快城镇发展步伐,增强以城带乡的能力,另一方面加快工业经济发展速度,增强以工补农的能力,形成城镇和农村在不同的起点上同时又好又快发展的新格局。

二、准确把握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五个着力点 把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整体,城乡并重,统筹兼顾,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也是开展工作的着力点,具体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着力推进城乡发展规划一体化。在过去的实践中,常把城市和农村的发展孤立开来,没有把城乡作为一个整体来全盘考虑,从理论界到领导管理、政策支撑、具体建设都是各自成体系,各有一套,有城市优先论、农村等待论,结果是城市发展较快,农村发展滞后且建设散乱无序,城乡差别突显。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把农村和城镇做为一个有机整体,在统一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明确区分功能定位,统一规划基本农田保护区、工业园区、商贸物流区、休闲渡假区、生态保护区等,使城乡发展互相衔接,互相促进。因此,在规划和建设管理中,把广大农村纳入城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的范畴,实现城乡规划全覆盖。要强化规划的执行力度,城市规划就是城市建设的“宪法”,一张蓝图绘到底,一把尺子量到底。建立健全城乡管理新机制,把管理的触角延伸到基层,由中心城区向乡镇和村拓展,并整合现有城镇管理资源,进一步提高县城和重点乡镇的管理水平,为城乡一体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着力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目前城乡基础设施差异大,各种功能布局不合理,设施共享性差等问题突出,坚持把城市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统一考虑、统一布局、统一推进,着力强化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向县城和乡镇延伸,加速农村与城市对接,加大对农村路、水、电、通信和垃圾、污水处理设施等方面的投入力度,提高服务功能和质量,实现城乡共建,城乡联网、城乡共享。加速实施县城建设和小城镇开发,扩大规模,改善环境,提升功能,加快形成各具特色、富有竞争力的经济发展新区域。

3、着力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缩小城乡之间公共服务的差距是扭转城乡差距扩大趋势的基础。要按照有利于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加快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加大对农村教育和公共卫生等方面的转移支付,努力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同时注意从体制机制上推进城乡公共服务真正一体化运作。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均衡发展城乡教育,推进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搞好素质教育,规范民办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扩大教育资源总量,把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输送。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加快县级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全民健康保障水平。加强基层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推动文化体育大发展大繁荣。加强资源能源节约和城乡环境保护,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4、着力推进城乡劳动力就业一体化。当前农民在非农产业和城镇就业已成为增收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推进城乡就业和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是造福城乡的双赢选择。将农民就业问题纳入整个社会的就业体系中,把对城镇失业人员在培训和就业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落实到农村富余劳动力身上,促使他们更好地到二、三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加快建立适合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鼓励更多农民离开土地到城镇创业或就业,让更多的农民变为居民。加快农民工技能评头培训,提高农民发展农业产业、推进农业工业化进程的能力,促进农民在农业在更多的农业领域增收致富。

5、着力推进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推进城乡一体化,必须把制度创新作为基础和前提,打破城乡分割的体制障碍,构建统筹城乡、长效推进的新体制、新机制。一是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大力推进服务型、效能型、法制型政府建设,解决管理缺位、越位和不到位的问题。深化乡镇、村综合改革,积极探索县直村、社区制度。二是进一步完善户籍制度改革的相关配套制度,建立城乡一体的户籍管理制度,进一步放宽农民进城落户的条件,形成有利于农村人口向城镇合理流动的管理制度。三是规范土地经营管理。鼓励和支持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利用。树立劳务输出市场观念和品牌意识,重点培训和开发有特色的农村劳动力资源。不断拓展农民离土离乡发展的空间,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建立有利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政府管理体系、改变过去那种重城市、轻农村,重工业、轻农业,重市民、轻农民的做法,充分发挥政府在协调城乡发展和建立相关制度方面的作用。改革农村征地制度,引入市场机制并完善法规,切实解决好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生活保障问题。

三、加快发展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中之重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是加快发展,这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的物质保障、迫切需要和重要途径。只有经济建设搞上去了,才能增加对各项社会事业的投入,才能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分配均等,从而夯实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基础。

1、做大做强支柱工业。壮大支柱产业,扶持骨干企业,加快建设百亿兴发,以兴山、猇亭、宜都为重点,以精细磷化工为方向,加强项目力度,立足优势产业,抓好延伸加工,拉长产业链条努力打造经济脊梁。突出工业的主导地位,改变过去“铺天盖地”发展工业为“顶天立地”发展工业,变追求“小而全”为集中力量促“大而强”,做大做强以葛洲坝水泥、宜昌兴发、峡晶电子、天星供电等企业为龙头的建材、化工、光学水晶、水电等四大产业,依托水能资源,加快发展能源产业,使四大支柱产业逐步形成产业集群,真正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构筑产业集中、配套完整的专业化工业园区,努力建设成兴山、宜昌主导产业特色园区,使同一产业企业实现了集中区域发展,优化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环境。积极发展中小企业,借鉴各地招商引资政策,出台最优惠的税收、土地等政策,支持担保公司迅速组建,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从政策、资金、人才、科技等方面支持企业发展,引导民营企业上水平、上档次、上规模,鼓励他们以资产为纽带,搞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让更多的“小老板”发展成“大老板”。加大发展个私经济的力度,彻底破除所有制的歧视,只要是依法经营,照章纳税,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符合安全生产和环保标准的个私企业,就要放手发展,并在税收、贷款、工商管理等方面一视同仁,给予同等待遇。

2、调活调优特色农业。转变“就农业抓农业”的传统思维定式,按照建龙头、带基地、兴产业、富农民的思路,依托我县山多林广、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在稳定粮油生产的基础上,着力建设烟叶、蔬菜、果茶等“五特”产业精品基地,特别是要把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好的核桃产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产业来抓,加快形成蔬菜、烟叶、果茶、畜牧、药材等五大特色农业板块,提高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特色化水平。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突破传统思维定势,创新农业经营机制,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经营业主依法有偿集中土地;推行“企业+基地+农户”的专业合作社经营模式,形成农民为企业提供生产原料、企业为农民提供产品销售市场的农户市场有机对接机制,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综合利用价值;积极培育、发展、壮大农村经纪人队伍和专业协会,促使和推进集产、加、销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的形成。树立农业品牌意识,建立起严格的农产品质量检测检疫标准,大力推行绿色、无公害、有机农产品生产,建成标准化生产基地;要以昭君绿茶、兴山甜橙、优质烟叶、薄壳核桃等核心产品为中心,加强技术攻关,提升产品质量;加大对特优农产品宣传推介力度,提升知名度;积极为特色优势产品注册商标,力争拿“绿卡”,通过“绿色通道”进入国际国内大市场。同时,对县内已经注册商标的农产品进行扶持,扩大规模,提高品质,增强品牌效应。

3、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抢抓鄂西生态旅游圈建设机遇,科学规划旅游景区建设,积极争取文化旅游项目,打造精品旅游景区。挖掘传承昭君文化,增强的文化内涵,提高旅游品牌的知名度。抓住国内外旅游消费持续升温的大好机遇,打造旅游品牌,真正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要加大宣传力度,不断开拓客源市场,推销我市的旅游特色,按照“走出去,请进来”的思路,加强与外地城市、旅行社的联系,有计划地邀请国际、国内旅游组织、记者来我市考察采访,同时充分利用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媒体,有创意、有针对性地开展旅游宣传。加大投入,加快旅游景点和旅游产品的开发,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加快旅游人才的培训等。在投入资金方面,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吸引资金,鼓励各部门、各行业乃至私营业主投资旅游业。也可对投入较大的旅游项目,向外地招标或拍卖,通过各种方式吸引外资进行开发经营,实行全方位融资。同时,立足我县实际,发挥比较优势,选择重点行业率先突破,尽快建立“覆盖面广、带动力强、就业机会多”的现代化服务体系。加快现有市场的升级改造,努力扩大经营规模,完善服务功能,提高市场的辐射带动能力。适应我县工业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需要,按照客运快速化、物流现代化、管理智能化的要求,加快物流业发展。在城市规划的总体框架下,重点做好物流园区的规划以及相关政策的出台和落实,行业管理部门要搭建平台,引进外地客商来我县建设物流园区,发展一批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配送公司,完成物流网络体系基本框架,逐步形成高效、成熟的现代物流网络系统。

四、加速城镇建设是构建城乡一体化的重要载体

城镇化是载体,工业化是支撑。推进城乡一体化,必须抓好城镇建设,增强城镇对人口的吸纳力,使大量农村人口走向城镇,进一步提升城镇功能的提升。

1、启动县城后三年建设计划,完善功能设施,提升县城品位和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其在城乡一体化中的核心带动作用。县城是县域经济最活跃的区域,是城市服务功能最集中、服务层次最高的地方,是展现城市文明最重要的窗口。兴山城区虽然已具有一定规模,但城市现代化不足,存在着城市功能不足、对外交通不畅、公共设施配套不完善、服务功能层次较低等问题,“城中村”现象还比较突出,离现代都市还有较大差距。因此,必须加快城区建设,提升其服务功能,提高城市品位,强化其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带动能力,使之成为三峡宜昌群建设的一大支撑。为此,抓住生态旅游公路、宜巴高速、“十宜”铁路的建设机遇,把县城建设成为服从和服务于“一山两江”旅游带上的重要节点。在分享三峡旅游“一票通”利润和游客消费利润的同时,突出自身资源,积极打造满足周边地区和本地游客需要的旅游目的地。突出自身优势,培育景点,挖掘文化,完善功能,提升服务,塑造品牌,尽可能吸引边际游客,提升人气,带动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为老百姓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提供更多的致富机会。此外,要充分挖掘高阳千年古镇和汉明妃王昭君等历史文化底蕴,应用市场经济的眼光重新审视这些文化资源,根据城市历史发展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区域经济环境等特质,通过系统分析、科学论证、战略决策,对各种景观特质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形成新的城市文化特色和新亮点,使昭君文化产业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新增长点。

2、科学确定城镇之间的分工,合理分担城市功能。中心城区的功能确定后,按照“把一个县作为一个城”来建设的思路,要继续统筹发展,实现城乡资源配置一体化,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要将全县的8个乡镇进行科学的功能分区,使之分担城市功能,形成为城区服务的具有特定功能的小城镇,条件具备时可以成为新城区。根据区位优势、自然条件等因素,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明确城镇发展的定位和方向,对工矿企业较发达的着力建设工业主导型城镇,对矿产资源和土特产品丰富的着力建设资源开发型城镇,对沿交通干线、区位优势明显的着力建设商业贸易型城镇,对人文色彩突出和山水风光独特的着力建设旅游服务型城镇,形成以县城为中心,以高阳镇、峡口镇和水月寺镇3个建制镇为重点,以黄粮镇、南阳镇2个建制镇和榛子、高桥2个乡集镇为支撑,以平邑口、白沙河等中心村为网络的城镇体系。完善我县以香溪河、宜秭线、兴神线、兴保线和即将建设的宜巴高速为主轴的城镇布局,努力形成以古夫为中心的西北部城镇区,以高阳为中心的中部城镇区,以峡口为中心的南部城镇区,以水月寺为中心的东部城镇区。

3、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实现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互补。进一步健全强农惠农政策体系,统筹搞好城乡建设、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努力缩小城乡公共事业发展差距,把小城镇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节点,按照“规划建镇、特色立镇、产业强镇、文明兴镇”的要求,促进小城镇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发挥好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缩小城乡差别。继续坚持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地把城镇化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做到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全面推动村庄净化、硬化、绿化、亮化、美化,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同时,要在发展新产业的基础上,做大搞活城乡市场,把新农村建设发展起来的新产业推向市场,促进镇-乡-村联动发展,不断提高新农村建设的层次和水平。

第五篇:城乡统筹发展

关于社会管理的思维创新与路径

社会管理与群众利益有着内在的相关性,要从根本上解决公权力与群众的关系。“党建统领、社会协同”其内在的机理是处理好预算跟服务的关系,社会管理格局中的四大要素问题在于其结构关系,新时期的党群关系要处理好党委与公众的关系、党委与政府的关系,在加强社会管理中,党的各级组织要贯彻群众路线,客服官僚主义,发挥统领和协调各方利益的作用。要矫正各级权力的滥用,防止社会过渡分化,新时期的社会管理要重视公众参与的新特点,正视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包括参与政府动员与维护群众利益方面的功能,通过培育自主性的社会组织,整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对于加强社会自治和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具有推动作用。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急剧的社会转型也给社会管理带来了诸多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为此,在多元的社会治理格局中,需要培育社会力量,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构建和谐社会。在社会管理创新的具体路径上,一方面需要在观念上进行创新,在机构设置等方面进行顶层设计,另一方面需要了解社会需求,加强社会管理的主题能力建设。同时,需要在组织、体制、机制上为社会管理创新提供保障。

改善党群关系与社会管理创新密切关联,当前社会结构变化与社会规范、价值变迁在进一步催促社会管理加速,时空压缩使得中国用30年的时间走过西方国家300年的发展,在正面发展效应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带来诸多社会矛盾等负面效应。当单个或是局部是正确的要素合成后可能是错误的结果,合成腐败即是一类,当前各地贫乏的群体性事件即是集体无意识的多重叠加,因此需要加以重视研究,通过改善新时期党群关系加强社会管理创新。

下载构建城乡统筹发展的和谐社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构建城乡统筹发展的和谐社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统筹城乡发展

    申论热点:统筹城乡发展 【背景链接】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当前,农业农村进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之一,但是城乡发展不平衡仍是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衡量城乡统筹......

    关于统筹城乡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中五个统筹(统筹区域发展;要统筹城乡发展;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要统筹人和自然和谐发展;要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其中的一项内容。就是要更加注重......

    统筹城乡发展

    专题二统筹城乡发展 一、时政背景 “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以此为主题,就是要着力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协调推进工......

    城乡统筹发展

    城乡统筹发展 一.什么是城乡统筹发展二.为什么要统筹城乡发展三.怎样统筹城乡发展四.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意义一.什么是城乡统筹发展?1、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思路 统筹城乡发展的基......

    统筹城乡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岛内外一体化建设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在我们对这战略深信不疑的......

    统筹城乡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问题研究 统筹城乡发展,是相对于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而言的,它要求把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纳入整个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全局之中进行通盘筹划、综合考虑,......

    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城乡环卫一体化大格局(合集)

    统筹城乡发展 构建城乡环卫一体化大格局 夏庄镇党委政府近年来,夏庄镇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积极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探索实施了“村集、镇运、市处理”城乡环卫一体化......

    如何构建统筹城乡发展的行政管理新体制

    从2003年开始,成都市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总体战略的指导下,主要围绕着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全面推进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以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管理体制为目标,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