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0年构建城乡统筹通讯稿
“建立健全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这是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的基层党建目标。近年来,平罗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着眼于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以“结对联建、共创和谐”为主题,积极搭建“资源共享、互利互惠、双向共赢”的交流互融平台,进一步促进了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
支部结对“手拉手”,共促农村新发展。按照“组织联建,党员结对,干群互助”的方式,协调部分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与我县73个农村党组织结对,确定87个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与45个村党组织结成一帮
一、多帮一的帮扶对子,组织机关事业单位党支部和党员干部与农村党支部和党员群众开展结对互帮活动,结对互帮一定三年不变,保持互助互帮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宁夏宝马化工有限公司投资近45万元,平整土地1500亩,新开农沟21条、11公里,农渠21条、10公里,在宝丰镇兴胜村建设千亩无公害枸杞园区,有效促进了该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
多方联动“共建日”,齐建社区筑和谐。充分发挥和利用全县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人力、物力、技术等资源优势,将每月20日确定为“社区共建日”,以“以党建带共建,以共建促创建”主题,动员和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积极关心、支持、参与社区建设,建立“社区共建、事务共管”的长效机制,加快推进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和谐社区建设。城关镇玉龚路社区在学习实践活动以来开展“五联五共”法有效促进了共建活动,将为民办实事落到实处。
联建结对“1+n”,帮扶两新促提升。深入开展“组织联建、党员结对”活动,全县确定52个县直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与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结成“1+1”或“1+n”帮扶对子,帮扶期限两年,以“加强组织、增进交流、改进作风、加快发展、实现双赢”为核心,围绕实现“五个一”目标,重点开展“七个一”活动,搭建基层党组织交流融合、互促共进的平台,通过抓组建、抓规范、抓整顿、抓提升,带动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深入开展,提高企业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有力促进了企业的健康发展。
第二篇:坚持大统筹,构建新型城乡关系
坚持大统筹 构建新型城乡关系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质性转变,与城乡结构和城乡关系的实质性调整转换密切相关。近年来,统筹城乡发展促进不少地区实现了由扶贫攻坚转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市情、县情特点也发生了根本变化:一是群众由基本的生产生活需求向环境、文化、精神等更高层次需求转变;二是经济发展由追求高速度向质量型、环保型转变;三是公共服务由偏重城镇居民向普惠城乡居民转变。在这种形势下,加大统筹城乡力度,拉平城乡政策差距,构建新型城乡关系,是统筹城乡的大事之首。
一、构建新型城乡关系的几点认识
(一)构建新型城乡关系的前提是解决好人口与生产要素的流动配置问题
近年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城乡差距仍然很大,问题的症结在于两个不协调:一是城乡之间物质要素流动与人的流动不协调;二是城乡之间劳动力流动与人口流动不协调。因此,推进农村劳动力和农村人口进城,使农村劳动力和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与农村资金、土地等生产要素 1 向城镇流动相一致,实现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尤为关键。重点抓好两方面工作:
1、促进农村劳动力和农村人口进城。一是要构建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促进农民工进城就业,关键是农民工与城镇职工享有同等待遇,保障农民工权益;二是要统筹解决农民工家属进城问题,包括子女就学和社会保障,让农民工家庭作为一个社会生活基本单位,在城镇生存发展下去。
2、促进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在公共资源配置领域,加快向农村延伸覆盖;在市场配置领域,通过政策干预和财政补偿,引导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努力实现“人口进城”与“要素下乡”双向推进。一是要加大财政对“三农”的投入;二是要引导更多信贷资金投向“三农”;三是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服务“三农”。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讲的:“我们要让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变为城镇居民,也要让农民有一个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二)构建新型城乡关系的关键是拉平城乡政策差距 构建新型城乡关系,破除长期以来束缚城乡居民自由迁徙的制度障碍是根本前提。拉平城乡政策差距,应着重抓好“四个完善”、“四个统一”、“四个推进”、“四个加快”。
“四个完善”:
——完善城乡一元化户籍管理制度。建立户籍跟着人口走,户口登记地与实际居住地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充分保障城乡居民平等享受一切权益。
——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和完善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一体化体系,城乡居民在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及生育等各项社会保险方面享受同样的政策。
——完善城乡统一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高农村低保标准,达到城镇低保水平。进城落户并符合城镇低保条件的,可与城镇低保户享受同等的其他相关政策待遇。
——完善分区域统一的城乡住房保障体系。建立分区域统一的城乡住房保障体系,把县(区)划分为城区和乡镇(社区)两类区域实施住房保障。
“四个统一”:
——统一城乡退役安置及义务兵家庭优待标准。应征入伍的城乡居民所在家庭享受统一标准的民政优待政策;服役退伍后,有安置卡并联系到单位的,予以协调安置;有安置卡没有联系到单位和没有安置卡的,统一标准给予货币安置。
——统一城乡人身损害赔偿标准。城乡居民因人身损害赔偿,未明确规定适用统一标准的,应积极促成当事人双方在自愿的前提下使实际赔偿标准实现城乡统一。
——统一城乡就业失业登记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失业登记管理制度,统一失业保险待遇标准。把各类企业新增岗位的30%用于解决已进城落户的经过培训的农村居民,对大量吸纳农民进厂务工的企业,给予一定的税费减免或优惠政策扶持。
——统一城乡计划生育政策。对迁入城镇或新型社区落户的农村居民,可继续享受《陕西省计划生育条例》中农村居民的相关优惠政策。
“四个推进”:
——推进城乡教育同质化。实行十二年免费义务教育和学前一年免费教育;加大学前教育,集中利用3-5年时间,为每个乡镇配套建设一个公办幼儿园,配齐配强教师队伍。使农村学生享受到与城镇学生同质化的教育。
——推进城乡环境建设同步化。按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将县城卫生清扫和保洁机制逐步向乡村延伸,全面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建立卫生保洁长效管理机制。
——推进城乡公共交通发展。构建城乡一体的现代交通体系,打造更加完善的交通服务网络,将公交路线由中心城镇向新型社区延伸,使城乡居民出行更加方便。
——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在公路沿线基础好、交通便利的地方,按照土地集约利用、产业聚集发展、农民集中居住、4 服务管理城镇化的“三集一化”的标准建设新型社区,将城镇公共服务功能逐步向农村延伸。
“四个加快”:
——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鼓励社会资本、企业参与农村土地流转,领办或合办的合作经济组织享受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政策,领办或合办的农业企业享受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发展优惠政策,加快农业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促进农村土地集中流转。成立县、镇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全面开展农村产权交易。
——加快农村产权认证。对农村承包地、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房屋四项产权进行确权颁证。为农户行使财产的使用权、收益权、转让权、租赁权、担保权、贷款权提供法律依据,促进农村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加快农村金融信贷改革。创新农村金融管理体制,在农村产权确权颁证的基础上,推广农村房屋抵押借款,探索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以及椒果园等多种抵押借款方式。发展农村金融信贷担保组织,拓宽农村融资渠道。
——加快农民进城落户。按照农民“进县城、进镇、进新型社区”的思路,整合资源,梯次推进,把城市公共服务功能向农村延伸,使农民在新型社区享受到与城里人一样的公共服务,鼓励有条件农民进城落户居住。
二、构建新型城乡关系是落实大统筹发展的当务之急 市委提出的抓好十件大事和转型突破年完全符合市县城乡统筹城乡发展工作的实际,我们要以构建新型城乡关系为抓手,坚持大统筹转型突破,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强化五种认识,把握六个原则。
五种认识:
1、统筹城乡发展是一种必然趋势。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构建和谐的工农关系、城乡关系,是一种普遍的发展趋向,是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必然要求,也是彻底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
2、统筹城乡发展是一种决策理念。统筹城乡发展,需要不断解放思想,跳出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就农民论农民的传统思维方式,把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农民与市民放在同一个层面来决策。
3、统筹城乡发展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统筹城乡涉及到经济和社会的方方面面,是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不断进行调整、优化的系统工程,需要对经济体制、社会管理服务体制、收入分配制度进行深刻变革。
4、统筹城乡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统筹城乡发展决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渐进式的改革,必须要经过一个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长期坚持不懈,以点带面,逐步推进。
5、统筹城乡发展必须高端发力。必须从更高的决策层面破除城乡二元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统筹城乡加速推进。
六个原则:
必须坚持以增强县域经济实力为保障;必须坚持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必须坚持以农民受惠为前提;必须坚持以政策引导为基础;必须坚持以农民思想观念转变为主线;必须坚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
第三篇:关于构建统筹城乡基层党建新格局
关于构建统筹城乡基层党建新格局 的调查与思考
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是我们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基层组织建设的重大举措,是适应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趋势。近期,我们组织力量,采取问卷调查与座谈相结合、普遍调查与重点分析相结合的办法,深入到各基层党委、各村党组织,对城乡统筹党建工作进行了深入调查和思考。
一、基本情况
绥芬河市现有基层党(工)委17个,党总支2个,基层党组织207个,党员4134人,其中,社区党组织17个,农村党组织18个。近年来,市委紧密结合口岸地缘优势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围绕城乡统筹发展搭建基层党组织班子,配备基层干部、人才,培养党员队伍,开展党建工作,做到统一规划,同步投入、同步推进、同步考核,努力使城乡党的建设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在工作目标上相协调、工作部署上相呼应、工作成效上相促进,初步构建以城带乡、城乡互促、资源共享、功能互补、共同提高的城乡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
二、主要做法
(一)优化组织体系,加强领导统筹。在现有按单位为主设臵党组织的基础上,从改革、完善党组织建设的管理体制、工作机制以及区划设臵入手,调整原有系统党委管理格局,实行扁平化管理,进一步明确职能,与机构改革相适应、相配套,保障经费、人员,构建职责明确、执行有力、一抓到底的工作运行机制,由原来12个党(工)委扩大到17个党
域、身份和所有制等界限,加强城乡基层干部的选拔培养,促进城乡人才双向流动,实现干部资源统一整合、统一调配、综合使用、优化配臵。为配合市委、市政府重大项目工作,阜宁镇党委将2名理论水平高、工作能力强的镇干部下派到菜营村和北沟村任党组织书记。全市13名村党组织书记中有5人担任市镇两级人大代表、党代表,2人分别上挂为市人大常委和镇党委副书记。
(三)动态党员管理,联动关爱机制。针对我市党员在城乡、产业之间频繁流动的实际情况,我们实施“一体动态化”管理,着重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和服务,努力构建城乡衔接、全面覆盖的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新局面。积极探索实施党员双向管理制度,改变过去由党员组织关系所在党组织单一化管理的模式,使党员在工作单位和居住地参加双重学习,接受双重管理,双重服务。建立了流动党员服务站25个,对于流动党员,我们将所有亮出身份的流动党员纳入相应的基层党组织进行管理。流入社区的企业党员,由已建立党组织的非公企业接纳管理,未建立党组织的非公企业中的党员,组织关系转入社区或农村党组织,实行属地化管理。流动党员所在单位有无建立党组织,均到社区、农村报到,参加社区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形成了“关系在企业,活动在社区、农村,奉献在岗位”的党员管理方式。
建立“双向互动”式的思想帮困、“雪中送炭”式的物质帮困、“授之以渔”式的就业帮困的党内关怀互动机制。结合党员信息库建设,建立了城乡困难党员、企业退休党员、失业党员档案和帮扶记录档案。市委还开展了“双结对”活动(一个基层党支部与一名需要帮助的困难党员、群众结对,一个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与农村党组织结对),以“精神
“双百分”绩效考核,每增加1分奖励50元,每扣1分相应扣去50元,贡献奖即为创收奖,按各村创收的10%标准返还给各行政村。2009年,全市村党组织书记平均工资2.99万元,其中最高工资3.98万元,最低工资2.05万元,提高了村党组织书记的政治待遇。为全市7名现任村党支部书记全部办理了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当年由市财政为村党组织书记补贴“两险”保费3.1万元。市财政拿出10.57万元,为23名正常离任的村党组织书记发放了离任生活补贴。其中,对19名连续任职或累计任职不满10年的,给予一次性离任补助;对4名连续任职10年以上的,按照本村现任党组织书记年基础补贴的30%,发放了离任定期生活补贴。
(五)统筹城乡资源,全力服务群众。通过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与农村党组织结对共建、党员义工、党员承诺、设岗定责等形式和途径,实现城乡资源的有机整合。市委建立共建共育工作联席会,扎实有效地组织开展共建共育活动。目前,26个中省直、市直部门与11个村签订了共建共育协议书,明确共建单位的职责和任务,发挥“五帮”作用。各级党组织与经济薄弱村结对,通过物质帮扶、项目帮扶、智力帮扶、文化帮扶以及党建联建等各种形式,帮助薄弱村发展经济、建设公共事业、改善村容村貌,全市共建立党员服务区153个,带动农户1537户,“三人群体”229名。学习借鉴外地农转居成功经验,推动农村“空挂户”整体“农转居”,统一登记“居民户口”。盘活现有农村存量土地,鼓励和支持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采用出租、入股、臵换等方式,流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逐步构建以
工党员在流动中流失,无法解决在外务工党员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三是流动党员作用难发挥。流动党员责任承诺管理机制不健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明显,归属感与荣誉感缺失,没有将发挥党员流动性优势与加快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相结合。
(二)统筹“工、青、妇”组织工作亟待落实。主要包含三个问题。一是农民工权益问题。长期实行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农民工在身份上受到歧视,由于没有建立农民工权利保护的长效机制,农民工权益没有保障,部分农民工工资难以得到落实,并且因诉讼经费问题难以用法律手段进行维权。二是青少年教育问题。部分农村青少年由于家庭结构失调、家长不良言行的熏染以及教育方法不当,造成了性格上偏执、缺乏管理、法制观念淡薄,生活态度消极。“留守孩”犯罪情况出现增多趋势,辍学率增高,素质参差不齐,跟不上社会发展需求,多数青年缺乏劳动技能,就业率偏低。三是妇女带动问题。广大农村妇女由于思想觉悟局限,社会位臵低下,多数基本以在家务农为主,在城乡统筹新格局中没有发挥出妇女群体优势力量,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生力军作用没有得到体现。
四、对策建议
(一)健全双重管理,实现党员动态机制。建立健全流动党员双重管理机制,对流动党员管理实行追踪式和网络化管理方式的有机结合,探索流入两地实施以“安家、立户、搭台、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流动党员管理“风筝工程”。采取“六个一”的办法,建立组织部门与公安、农业、人事、劳动社保、工商、税务等有关部门的联动机制,全面实行流动党员登记备案制度和持证管理制度,切实加强与流动党员
知识和外出创业注意事项等方面的知识培训,以提高流出党员的综合素质。
3、半年一汇报。流出党员每半年必须通过电话、书信等形式向流出地党组织作一次汇报,将自己在外的工作情况、思想状况、学到的新技能新知识等如实反馈给党组织,以便于党组织能定期掌握出门在外党员的思想状况。
4、带动一帮人。鼓励和支持能人党员在外创业,创业成功后带领一帮人外出创业,回乡后带动家乡能人创业,使流出党员在全民创业中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
5、好事一件实。结合党员公开承诺,每位流出党员每年至少为家乡群众办一件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有成效的好事,确保流出党员人在外心不离党。
6、慰问一封信。每年“七一”前夕,党(工)委给流动党员寄发一封慰问信,通报党组织工作思路、核心任务以及取得的成效,让流动党员了解家乡发展近况,体会到党组织的温暖和关怀。
7、腊月一座谈。在每年腊月流出党员返乡高峰,组织流出党员召开座谈会,交流在外务工心得,进行党组织述职,接受评议,查找不足,悉心听取他们对党组织的意见和建议。将在外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向党组织回报,寻求党组织的帮助与扶持。
8、管理一协议。统一制定《流出党员管理协议书》,党员外出前与党支部签订管理协议,双方就如何发挥作用做出承诺,共同履行承诺事项,做到流出党员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
(二)建立协调机制,统筹“工、青、妇”组织工作。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搭建活动载体,把党、工、团建资源整合起来。一是建立农民工保障机制。加大企业党组织协调作用,努力实现城乡保险和各险种之间的统筹发展。强化宣传,提高农民工的保险意识、积极转变观念、摒弃侥幸心里、增强务工人员投保力度。对一些高危行业和
0
青少年各项权利的保护力度,保障青少年的受教育的权利,减少农村教育费用减轻学业负担,降低学生辍学率。进一步整治学校周边环境,公安机关严格管理全市网吧和电子游戏室经营场所,取缔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黑网吧,加强校园周边的巡逻,创造校园周边和谐环境。
2、加强培训,提高青年就业机率。加强和改善农村职业化、技能化教育方式,拓宽农村青少年就业渠道,开辟青少年教育新领域,加强农村网站建设,增强对社会的服务和对青少年的职业教育功能,免费提供培训和就业信息。建立健全青少年就业培训服务网络,切身服务于农村青少年的需求,创造条件,多筹建新型职教学校,可聘请农村中的能工巧匠作为师傅,允许农村青少年在中学阶段自由转学到职教学校,学校不收或少收学费,学校也可举办假期职业技能培训班,充分利用假期让农村青少年学会一门谋生的技能,使他们真正成为引导农村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最终改善农村整体经济结构。三是发挥妇女群体生力军作用。召各级妇联在农村广大妇女中广泛开展以“学文化、学技术、比发展、比贡献”为主要内容的“双学双比”活动,引导广大农村妇女参与农业产业化调整和农村经济建设。
1、提高妇女素质,培养新型女农民。通过增加教育投资,建立农村教育发展基金,开展免费义务教育,实施“希望工程”、“春蕾计划”等多种措施,保证女童特别是贫困女童九年义务教育的入学率,减少辍学率,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一定文化素质的人力资源。协调有关部门创办农村妇女实用技术培训学校,使每个农村妇女劳动力都能掌握一至二项比较先进的实用技术。在培训过程中努力培养农村妇女的“四自”能力、创新意识,使她们敢于走出家门,走向社会,参与竞争,充分挖掘自己的致富潜力、创业潜能。
村建设的关键环节。各级妇联组织要紧紧抓住家庭这个妇联工作的有效阵地,大力开展妇女群众喜闻乐见、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活动。要以弘扬家庭美德、构建和谐家庭为主题,以打造文明整洁新农家为目标,动员组织农村广大妇女家庭开展学习型家庭、文明家庭、和谐家庭创建活动。开展科技知识进农家活动。成立以家庭为活动场所的“文化中心户”,传播先进文化,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将学习型家庭创建活动进村入户。开展“明美德”进农家活动。充分发挥妇联在家庭领域中的工作优势,把家庭美德、家庭文化、家庭助廉创建活动整合起来,引导广大妇女以德治家、文明立家、节约持家、和谐兴家。
第四篇:构建城乡统筹发展的和谐社会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由来已久。旧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新中国诞生后,为发展工业,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工业化所需的巨额资金主要是依靠当时国民经济的主要部门农业部门的产出来提供的。国家通过扩大工农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从农业部门取走了大量的建设资金。同时,还在户籍、就业、劳保福利待遇等方面把城市与农
村、工人与农民分离开来,进一步加剧了城乡二元经济社会格局。在工业化的发展过程中,我们所采取的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虽为在短期内建立起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却使轻工业和农业受到相当挤压。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及各项改革政策的实施,工业和农业、城市与乡村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城乡二元经济社会格局并未彻底改变,城乡居民收人差距扩大,城市化进程迟缓,农村贫困人口大量存在,这给我们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困难。统筹城乡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贯彻公平、公正的原则,坚持制度创新,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统一政策。认真清理在固化城乡二元结构认识下制定的法律法规和相应政策,使城乡真正在同一起跑线上、按统一规则统筹发展。让农民市民享有同样的发展权利、发展机遇和空间。比如在就业、教育、保险、医疗等方面,给城市化的农民以市民待遇。这不仅是落实以人为本原则的需要,也是完善市场经济的需要。城市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城市化的意义不仅是城市规模的扩大,更重要的是农民的市民化。
二、取长补短。与第二、三产业相比,农业虽是基础产业,但它却是弱质产业。农业的特点决定了它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因此,在当代世界,凡是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农业的发展一般都有国家的扶持和保护。但是,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中国农业向工业建设和城市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劳动积累和资本积累,还提供了大量用于城市扩张的土地。可以说,是中国农民的创造,使我们积累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为结束农业哺育工业创造了条件。现在,社会的发展到了用工业发展反哺农业的阶段。2005年伊始,中央发布了针对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新的一号文件实际上提出了中央政府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的全新的经济发展思路,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精神。这意味着中国政府从此将结束把农业作为政府收入来源、由农业向工业提供资本积累的旧的发展道路,而将农业和农村领域作为政府支持的对象,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这是中国农业新世纪的良好开端。
三、进行制度创新,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推进城市化进程。
农业的现代化是与先进生产力相联系的,以低投入高产出,规模经营为特征的大农业。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谈不上整个国家的工业化、现代化。我国目前的农业发展状况,显然与现代化还有相当大的距离。除了基础薄弱外,其他如人均耕地少、生产效率低、组织规模小、科技含量低等现象,都与我国目前的农业制度有关。在传统农业的大背景下制定的相应制度,限制了农业现代化的步伐。在没有农业保护政策的情况下,农民仅靠耕种自己的土地,是很难致富的,加上户籍制度等对农民城乡流动的制约,就出现了农村人多地少、就业不充分、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现象。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就要在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
1、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农村人口、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
2、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科学界定土地使用权,推动农村土地市场的建立,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和农业规模化经营;
3、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城乡协调、机会均等的投融资体制,推进农村市场化,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第五篇:构建江宁城乡统筹发展新机制
构建江宁城乡统筹发展新机制(图)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面积1573平方公里,辖9个街道,常住人口95.2万人,流动人口52万人。江宁原是南京市的一个近郊县,2000年12月撤县设区,成为南京的“三大新市区”之一。城市化建设快速推进,推动了江宁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同时也对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迫切要求。建立经济健康发展推进机制
江宁区委、区政府建立健全了《江宁区委常委会议事决策规则》、《江宁区政府重大决策程序规则》,科学制定了《江宁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并审时度势,提出了建设“实力雄厚、城乡协调、文化繁荣、人民幸福的现代化新市区”目标,科学引领城乡统筹发展。
相继出台了《江宁区促进低收入纯农户增收的实施意见》、《农村新八件实事》及相关政策制度,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街道实力不断提升。
重点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实施审批提速工程,实行并联审批,行政办事效率提高
2.5倍。积极推行权力阳光运行,投资2000多万元,建立行政权力网上运行系统,制定了《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标准》、《江宁区区级机关建立标准化管理体系实施方案》,开展“六个无过错、六个零记录”活动,不断规范行政行为,提高服务效能。
充分运用司法职能,保障城乡统筹发展。2006年以来,法院受理各类案件分别为10999件、12655件、16666件,办结率达97.2%。有效实施执行威慑机制和联动机制,促进公平正义。
大力实施全民普法教育,出台了“五五”普法规划,区人大作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并对决议执行情况进行审议,有力地推动公民普法教育,为城乡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法治环境。
健全城乡一体建设管理机制
城乡一体化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途径。积极推进城乡规划全覆盖,高标准编制《东山新市区总体规划》、《近期建设规划》等各类规划168项,在全省率先完成区域《城乡统筹规划》编制,有效解决了区内规划与建设中存在的城乡分割、空间不协调等问题。
编制了《江宁公共客运交通发展规划工作大纲》,进一步完善城乡交通功能,加快与南京主城的对接,协调推进宁杭高速二期、地铁一号线南延、绕越公路等重点项目建设,初步形成东山与南京主城快速连接的道路体系。
编制了《江宁区环境综合整治总体规划》,以保洁、拆违、治乱、整新、增亮、添绿为重点内容,进行了大规模、超强度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专项治理占道经营、小区环境、车辆停放、农贸市场、渣土车运输,城区亮化率达98%。
不断深化农村经营方式改革,积极发展生产合作型、销售合作型、科技服务型等不同类型的农村新型合作组织,发展各类经济合作组织77个,会员103793人。
完善社会事业进步保障机制
实现城乡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核心。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意见》、《江宁区失地劳动力就业培训工作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优惠扶持政策的通知》等,不断健全城乡市场就业机制,完善就业网络。
针对江宁区发展过程中历史遗留问题,出台了《对1992年以来农转非人员实行养老生活补助意见》、《江宁区征地拆迁补偿安置办法》、《江宁区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试行办法》,构建了以“土地换保障”的被征地农民保障机制。出台了《江宁区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办法》、《江宁区农村老年居民养老生活补助暂行办法》,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障体系,城镇医疗、养老、失业等各类保险参保率均达98%以上。
建立城乡一体的教育普惠制度,实行城乡教育公平。从2006年开始,累计投入1.05亿元,完成建设面积近7000平方米。目前,全区95%以上的中心幼儿园都已达到了市优质园标准,省优质园比例已达61.1%。全面免除义务教育段学生杂费。
建立城乡一体的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加快发展社区服务,引进同仁医院,建成2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偏离城镇和社区密集的区域内,设置社区卫生服务站15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全部实现持卡就医、即看即报,形成覆盖城乡的三级服务网络,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和覆盖率均达100%。
创新基层民主建设拓展机制
城乡一体化发展要具有可持续性,必须要有民主与法治建设的跟进。我区把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与拓展民主治理机制内在地连结在一起,将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推向更高的层次和新的阶段。先后被命名为“全国村民自治模范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区”。
区委、区政府出台了《关于在全区规范村民委员会规章制度的意见》,进一步完善村委会工作制度、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村务公开制度、民主评议制度、民主理财制度等制度。出台了《关于在全区开展村(居)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社区)的实施意见》,在全区开展了村(居)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创建工作,不断深化村(居)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规范村(居)务公开内容,制定和完善了3大类17项的村(居)务公开表。持续深化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活动,目前,1个村被命名为首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14个村(社区)被命名为省级民主法治村(社区)、86个村(社区)被命名为市级民主法治村(社区)。
构建生态环境保护协调机制
加快推进生态区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长远之举。该区把创建“全国生态区”作为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举措,强势推进“全国生态区”创建活动,积极构建城乡联动的环境保护机制,进一步优化城乡综合发展环境,推动城乡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
全区9个街道、2个开发区编制了环保规划,形成了完善的区街两级生态规划体系。在9个街道成立了环保所,在村(社区)明确了环保监督员,把环保的主战场延伸到农村。出台了《关于加强污染物减排工作的实施意见》,淘汰落后产能,先后取缔“十五小”、“新五小”企业45家,关闭选矿、化工、造纸、电镀、水洗、印染等严重污染企业117家,拆除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水泥机立窑、回转窑6座。以水、大气污染防治和自然资源保护、恢复、发展为重点,全面实施“蓝天、碧水、绿色、宁静”等四项工程。区人大常委会颁布了《关于在禁采区禁止开山采石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废弃露采矿山环境整治工作的意见》,对区域内的生态环境和矿产资源进行全面保护,因地制宜实施生态修复。先后关闭采石企业173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