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建立现代农业经济模式
班级:安全090
1姓名:赵芝薇
学号:20093302
2如何建立现代农业经济模式
在我国,十三多亿人口中,农民占到了较大的比重。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关键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但我国农业生产水平还不够,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矛盾尚未消除,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所以如何建立现代农业经济模式,改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滞后的局面是重中之重。
我认为建立现代农业经济模式有两个重点:1.敢于借鉴并创新2.因地制宜
1.敢于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行经验。从20十几30年代开始,发达国家就对传统农业进行了全面改造,完成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留下了许多宝贵经验。例如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源丰富型现代农业,以土地要素,技术要素和资金要素相结合的高度机械化大生产模式为主。我认为在地广人稀的西北部(新疆)和大多数东北部地区可以借鉴该模式,建设国有农场,充分利用北部地区广袤的土地资源,国家控股,保证技术与资金支持。我认为在该模式中资金技术支持是关键。
例如沈阳的农业转型便很好的印证了这点,虽然情况与美国不尽相同,但都通过政策上的人性化变通与来源稳定的资金实现了农业经济区的腾飞。沈阳模式中,首先打破传统的行政区划,以产业分工与合作为基点,建立新型管理模式,消除体制障碍,为现代农业经济区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一个宽松的政策与体制环境。同时加强各地基层政府之间的合作,推进跨区协作的实施,消除区域行政壁垒。为农业经济区发展提供机制保证。其次,采取“银政企联手”方式,把财政、金融、工商和社会资本这四股力量整合在一起,为推进农业经济区输血、造血。在近期内应推出旨在支持农业经济区发展的农业信贷计划,为农业规模化、区域专业化和机械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同时,深化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体制改革,依据市场需求和农业科技发展的新动向,重新配置科研力量,根据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要求,明确农业经济区主要产品研究与发展的主攻方向。形成有利于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的新体制。最后,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为契机,大力发展产业化经营,将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农业产业链不断延伸,引导和帮助分散的小规模农户走上专业化、商品化和企业化经营之路,形成较大的区域规模和产业规模,将农业产业链创造的增加值留给农民,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并建立健全现代农产品物流体系,加强对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扶持,允许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申报国家有关项目。鼓励生产者行业协会与出口商会之间建立行业联合会,发挥进出口商会等行业组织的作用,制定行业标准和行业规章,协调出口中的各种问题,确保农产品不会滞留,维护企业和农民利益。提升农业经济区品牌效应与市场竞争力,充分利用现代网络电子商务等创新销售手可实行产品拍卖、连锁经营、统一配送现代交易方式。提高农产品营销水平;鼓励支持多主体参与流通,培育优势农产品经销专业大户。
笔者虽然对农业不甚了解,但是通过比照数据等方式,明显发现在实行沈阳模式前后该地区农业生产总值的提升,有力地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力的布局再造,推动了当地特色蔬菜、葡萄、树莓、万寿菊、蛋鸡、白鹅、貂貉、水产等主导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生产要素的集聚,区内主导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契约化发展势头迅猛,农业经济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
又如以日本为代表的资源短缺型现代农业,走劳动密集、技术密集的小农经济模式。在我国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而多山地土地破碎的东南部地区可以借鉴试行。虽然大型机
械较少能够运行,但是可以利用东南地区的区域优势与交通优势,以发展优质种苗、特色蔬菜、优质花卉、名优水果、优质家禽和特种水产为重点,以促进优质农产品加工出口为目标,大力发展资金和技术密集型农产品生产和加工,提升现代农业水平,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2.因地制宜就是根据地区不同的自然条件采取不同的经营模式,南橘北枳,好的农业经济模式是建立在适应当地自然条件的基础上。同时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一方面要考虑自然环境的差异,另一方面要考虑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
例如在上文提到可借鉴日本模式中劳动力丰富,资金富足的东南部地区便可发展外向型创汇农业模式,以促进优质农产品加工出口为目标,大力发展资金和技术密集型农产品生产和加工,提升现代农业水平,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福建、广东、海南等沿海城市可大力发展水产业,不仅可供出口,还可内销。福建可利用山地优势,大力扶植茶业,如安溪铁观音、武夷山岩茶;广东可以利用毗邻香港澳门优势,为两地提供农产品,争取做该地区的菜园;海南除了可大力发展热带水果等特色产品,还应扶持珍珠养殖等,形成多产业化链条。同时,交通便利,海运发达的北部城市也可发展该模式,如大连市发挥毗邻韩国和日本的优势,立足当地资源,围绕做大做强水产、畜牧、水果、蔬菜、花卉五大优势产业,大力发展陆地工厂化种养和海上网箱养殖,积极采用生态种养模式,扩大对日本、韩国及欧洲水产品、蔬菜、肉鸡等传统农产品出口。
西部山区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农民收入不高、生活水平偏低,发展现代农业面临资金、技术、劳动力素质、自然条件等多重制约。所以西部山区发展现代农业应创新思路:选准产业切入点,发展各具特色的现代农业。例如利用日照条件好,甚至雨水不集中的优点,种植瓜果等。如新疆、甘肃素以瓜果甜美著名,建成瓜果种植,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同时加强政府也应对发展现代农业的支持。既不发达就更需要资金投入: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加大交通建设投入,解决行路难、运输难问题;加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入,改善农业灌溉条件,增强土地产出能力,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加大农业机械投入,根据轻重缓急,有计划、有步骤地改善发展现代农业的硬件条件;加大农村能源建设投入,优化农村能源结构;加大生态环境投入,重点实施天然林保护、荒山开发、庭园绿化、退耕还林工程,保证西部环境;加强公共服务。提供信息服务,组织农民按市场需求发展生产,防止产业发展的盲目性;提供政策服务,通过制定完善政策措施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加快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做到支柱产业调优、调大、调强,主导产业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并简化生产销售链,保证利润进入农民口袋,而非中间倒卖者;提供人才服务,引进优秀人才来西部山区创业,同时开展劳动力培训,引导有条件的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同时积极创新发展现代农业的体制机制。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推动农业生产经营的市场化、集约化和规模化,强化科技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作用。依靠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的力量,围绕农产品良种培育以及加工、储运、保鲜和综合利用技术与设备的研究开发,加强先进适用技术攻关,建立一批高效益、标准化的区域性科技示范园区或基地。同时在国家和地方财政加大对西部山区农业投入的同时,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加快发展农村金融。积极发展“三型”农村金融机构,即以农行、农商行、农发行为主体的大型金融机构,村镇银行、贷款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以及资金互助组等微型金融组织,形成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农村投入的激励机制,拓宽融资渠道,既自主保证资金来源,同时又不给政府造成负担。对于滨海城市,可发展当地特色农业,如在辽宁盘锦,在滨海芦苇湿地利用广阔的水面,依据芦苇和鱼类的生态学、生物学、仿生学和循环经济原理,应用物质多层次利用技术、物种互惠共生技术及无公害食品生产技术进行生态养殖,出产鲈鱼、南美白对虾、河蟹等特色水产品,使芦苇湿地实现一水多用,建立了生态经济模式。又如福建厦门,有大片珍稀的红树林,可养殖相应特色物种。
而在毗邻大中城市的郊县,可发展城市菜篮子工程。大中城市人口密集,消费力较高,农产品为必消费品可以通过产业结构调整、生产布局优化和拓宽农业功能等方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又称都市农业,做好城市农副产品如蔬菜、牛奶和水果的供应,同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如观光农业、农业教育,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农民收入。如上海市发展现代农业,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丰富城市居民“菜篮子”为主要目标,在进一步改善和装备农业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才和科技优势,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农产品布局,综合运用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设施技术等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在种植、养殖和加工等领域促进产业升级,大力提高资源利用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农业经济效益。开发出更新周期短、生产组织化程度高、产品质量好的绿色安全产品,以满足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需求。同时,适应都市农业的特点,不断拓展农业内涵,积极发展农业休闲观光、农产品采摘、农事教育、生产体验和“农家乐”旅游等第三产业,使都市农业成为生产、教育和旅游相结合的现代产业。对于散落无法实现集成生产的农户,也可自发的组织起来,让一亩三分地的小农经济转变形成现代化的规模化的农业产业,成立农场成立经济体有自己的产业链,有自己的销售渠道,取得利益最大化,减少中间过程的浪费。提高农村经济的效率和效益。例如将相邻的承包的土地作为股份联合起来成立现代农场,资源优化组合,再以企业模式雇佣农民,这样可以大量的解放劳动力,建立多样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同时,富裕劳动力可以建立自己的销售渠道,间接获得了定价权,然后进行农场间的合作,建立区域生产,譬如水稻区、白菜区、水果区等,这样有利规模生产科学作业。同时,可以按现代企业方式建立农场品牌,保证农作物的安全性,使农业生产步入良性循环。
在发展农业过程中,也应注意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促进地区间均衡发展。国家在区域政策和财政政策方面,应给予中西部地区适当的倾斜;规范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通过转移支付、投资补贴、财政贴息贷款、投资风险基金和帮助发展科技教育、培养人才等手段,扶持中西部地区老、少、边、山、穷地区发展经济;通过内力和外力相结合,促进区域经济逐步走上协调发展轨道,从而实现农业的均衡发展。可整合各地区不同资源,实现最大利用,中西部地区劳动力资源丰富,通过将劳动力输出到发达地区,利用发达地区各项资源,不仅可以使民工们积攒资金,而且可以更新观念,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本领,为中西部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积累物质基础。大力发展与东部或其他发达地区企业的合作,引进资金、技术、设备和人才,使中西部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相结合,将潜在的生产能力变为现实的生产力,从而大幅度提高中西部地区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
这些就是我对于建立现代农业经济模式的一点愚见,如有不对,还希望指正。
参考资料:《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与政策需求分析》中国农业科学院,李滋睿、屈冬玉
《发展现代农业的沈阳模式》张广胜、张涛
《芦苇湿地优化养殖与建立经济模式研究》宋洪海
《西部山区如何发展现代农业》洪天云
第二篇:几种林下经济模式
适合我省发展的几种林下经济模式
彭国营 周立林
林下经济就是充分利用现有的林地资源和林阴优势,从事林下种植、养殖等立体经营模式,使农林牧业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多态经营模式。发展林下经济不仅可以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促进林业进入良性循环,而且对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林民增收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一、林下经济发展原则
发展林下经济要有利于林木的生长发育,在不影响林木生长的前提下,可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种植作物应选不与林木发生剧烈的水分与养分竞争的品种,作物要与林木保持一定距离做好树盘,尤其是播种多年生牧草,更应注意,应避免其根系与林木根系交叉,减少肥水竞争。种植作物要植株矮小,生育期短,适应性强,与林木大量需水期最好能错开。种植作物与林木没有共同病虫害,比较耐阴和收获期较早等。发展养殖业时,所选动物应不啃食林木、不对林木造成伤害。
二、林下经济主要模式 1.林药模式
即在林间空地上间种较为耐阴的半夏、柴胡、金银花等,幼林地还可种植白菊花、知母、丹参、射干、板兰根、生地等。2.林草模式
在幼林地,有选择地种植不同种类的优质牧草,如紫花苜蓿等绿肥作物或牧草。3.林禽模式
充分利用林下昆虫、小动物及杂草多的特点,在林下放养或圈养鸡、鸭、鹅等,在一般情况下,每亩可投放50~100只,以多地块轮替放养为宜。4.林菌模式
利用林下遮阴空气湿度较大、氧气充足、光照强度低、昼夜温差小的特点,在郁闭的林下种植平菇、香菇、双孢菇等食用菌。5.林经模式
一般以种植绿豆、大豆、豌豆、花生、棉花、红薯等低杆小杂粮和经济作物为主。这些作物具有固氮根瘤菌,不与林木争肥争水,又能覆盖地表,防止水土流失,提高土壤肥力。6.林蝉模式
即在郁闭的林下浅埋蝉卵枝条,2~3年后即可收获,不用再投成本,操作简单,省工省力。7.林菜模式
根据林间光照强弱及各种蔬菜的不同需光特性科学地选择种植种类、品种,发展蔬菜种植。
发展林下经济,能起到近期得利、长期得林、远近结合、以短补长、协调发展的产业化效应,使林业产业从单纯利用林业资源转向林业资源和林地资源结合利用,大大延伸了林业产业化的内涵,是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综合体现,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作者单位:河北省青隆县八道河乡政府 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林业局)
第三篇:关于经济模式的思考
关于经济模式的思考
翻开中国近代史,中国经济由于饱受战争、政治运动及贫穷落后的影响,一直处于艰难曲折的状态,从新中国成立的公有经济、集体经济,到改革开放政策的民营经济、个体经济,以及目前的世贸一体化经济。由于千百年来的历史定位,中国依然是农家国家,因此,工业化进展相对落后。
为追赶先进发达国家,政府想方设法,强国富民。由于思维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滞后,通过以牺牲环境、生态和资源为手段的开发,以传统硬经济为主体的模式,在快速提升了生活水平和经济水平的同时,也留下了数不尽的污染和破坏。发展需要付出代价,但这种给子孙万代留下恶果的发展,是否值得深思?
纵观西方发达地区,也有过从不懂到了解、到专业的过程,但其中的过程远不及今天国人的疯狂,水污染了、土地污染了、农田浇灌了钢筋水泥、山林砍伐了、各种极端气候和灾难逐年上升、空气污染了,从食品、到卫生、到安居乐业,让普通老百姓倍感焦虑。传统意义的硬经济模式,以最原始的土地经济,从城市到乡村,不断延申。钢筋水泥可能解决GDP问题,但不能解决产业结构升级和就业结构升级。当土地经济严重威胁到大部分农民日常工作和正常生活时,就一定会转化成最严重的社会矛盾。因此,硬经济模式不可持续,只有转化产业和引导就业模式,才能解决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世界经济已经进入了软经济时代了,以信息、知识、文化、金融、社会服务业为主导的软经济领域,极大的提升了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逐步弱化传统硬经济的经济水平,并逐步完善环境的治理和维护,以减轻地产经济、传统污染产业对经济指标的比重,让环境和人民安生养息。
产业升级和就业升级的阵痛不可避免,但如果持续发展,这种付出是必不可少的过程,一个经济模式需要更多的学习和创新,需要更多的摸索和研究,一蹰而就不现实,财务需要积累,科技需要研发和学习,简单的、掠夺式的财富积累,背后是更多的社会问题和矛盾。
土地经济、资源掠夺作为初级阶段的一种经济模式,有其社会性,当经济发展到一个必然阶段时,需要更多的有识之士思索社会的良性发展、企业的社会道德和责任。财富可以荣华富贵一生,但历史和文化却能流芳百世、千古传唱。
第四篇:中国经济模式的县域经济
附: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
1.县域经济属于区域经济范畴。县域经济是一种行政区划型区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区域经济。但是,区域经济学的不少理论、方法在运用时尚需结合我国县域经济的具体情况,有关县域经济的发展规律还需要我们努力探索。
2.县域经济具有一个特定的地理空间,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区域界线明确。
3.县域经济有一个县级政权作为市场调控主体,有一个县级财政,因此,县域经济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并有一定的能动性。温家宝同志指出“农村的发展,县委、政府是关键。”。
4.县域经济具有地域特色,这种地域特色与其地理区位、历史人文、特定资源相关联。
5.县域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县域经济不是封闭的“诸侯经济”,具有开放性。县域经济虽然是在县级行政区划上形成的,但它又不同于县级行政区划,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县域经济要突破县级行政区划的约束,在更大的区域内进行资源配置,获取竞争优势。县域经济还要接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指导。
6.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县域经济是功能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县域经济活动涉及到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各环节,一、二、三产业各部门。但是,县域经济又不同于国民经济,县域经济不能“小而全”,要 “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 “宜游则(旅)游”,注重发挥比较优势,突出重点产业。
7.县域经济是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是县域经的发展主题和方向。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的切入点,是全面推进小康建设的重要任务。
县域经济是指在县级行政区划的地域内统筹安排和优化经济社会资源而形成的开放的、功能完备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区域经济。也就是说,首先,县域经济属于区域经济范畴,是一种行政区划型区域经济,它以县城为中心,乡镇(尤其是建制镇)为纽带,广大农村为腹地,城乡兼容。其次,县域经济有一个较完整的市场调控主体,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并有一定的能动性,且具有地域特色,这种地域特色与其地理区位、历史人文、特定资源相关联。然后,县域经济以市场为导向,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更大的区域内进行资源配置,获取竞争优势,具有开放性。最后,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功能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其活动涉及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各环节,一、二、三产业各部门,注重发挥比较优势,突出重点产业。
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提出了“县域”这个概念,而且发出了“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壮大县域经济”的号召,十六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强调“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县域经济的问题被提到了议事日程并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关注,种种迹象和现实表明,中国走向县域经济时代已经是大势所趋。
PS:国家发展县域经济政策,指导
第五篇:加强社会管理是应对经济模式转型
加强社会管理是应对经济模式转型、社会结构转变、巩固改革发展成果、维护安定政治局面的重大任务和必由之路,我认为目前要抓好三个方面。一是要始终高度重视社会管理工作,坚持把建设和谐村(居)作为加强社会管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按照区域党建一体化、公共学和服务信息化以及民生优先的原则,不断创新工作体制机制,提升村(居)管理水平。二是强化村(居)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要以创新村(居)治理模式为主抓手,以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精致宜居、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为目标,强化村(居)党组织的核心领导地位。三是深化“一委一居一站一办”的社区管理模式,加快推进“网格化”建设,形成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下去一把抓、回来再分家的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