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羌县农村水利工程现状及发展的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2 19:49: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若羌县农村水利工程现状及发展的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若羌县农村水利工程现状及发展的调研报告》。

第一篇:若羌县农村水利工程现状及发展的调研报告

若羌县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现状及发展的调研报告

小型农田水利是农业、农村经济的基础性设施,是发展农业的物质基础,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保障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若羌县目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现状仍存在一定的困难和制约因素。如何更好地加强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直接关系到我县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直接关系到粮食生产的安全,直接关系到农牧业乃至全县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直接关系到全县的民族团结与社会安定,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一、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现状

建国以来,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在历届县委、政府的领导下,全县人民同心协力、大力兴修水利,农田水利设施呈现良好发展势头,特别是在全国掀起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几年中,我县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重点加大对原水利设施的配套改造,新建了一批提水灌溉工程,工程供水能力进一步增强。截止目前全县共有引水枢纽三座,引水干渠共42公里,支渠39公里,配水渠道133公里。工程总供水能力为0.58亿立方米,总灌溉面积8.3万亩,有效灌溉面积达6.4万亩,基本上缓解了农业灌溉用水的不足,为我县农业旱涝保收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为青河农村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然而,我县是一个易灾县,农村水利设施仍比较脆弱,农田水利化程度低,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目前,全县面积在1万亩以下具有一定规模,且通过实施工程措施的小型灌区共11处,但由于工程标准低,有效灌溉面积仅为6.4万亩,而零星分布在两边农村的灌溉点片,由于缺乏工程供水设施,由此导致该县农村工程性缺水问题比较突出,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任重而道远。

二、农田水利发展滞后成因分析

综合多方面因素,导致我县小型农田水利发展滞后的原因主要有:

1、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先天不足。

若羌县大部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均修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受当时技术条件等诸多因素制约,建设标准普遍偏低,质量不高,配套不全,大部分引水渠道为土渠,没有衬砌,渗漏严重,灌溉水平远远达不到旱涝保收的要求,仍有部分耕地 “靠天吃饭”,干旱缺水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力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2、管理体制不清晰,农牧民组织化程度低。

计划经济时期,小型农田水利设施都是集体建、集体管,而且人们长期形成的观念是重建设,轻管理,建管脱节。转入市场经济后,土地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但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依然沿用集体组织建设、集体负责管理的模式,虽然成立了“农民用水者协会”,但是却未起到明显的作用。农牧民依然种的是“责任田”,用的却是“大锅水”,利益不直接,水利工程只运行不维修,或者只是简单维修,致使损坏老化现象突出,效益衰减,守着工程却浇不上地、用不上水。

3、投入不足是制约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管理的“瓶颈”。

当前,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实行“谁受益、谁负担”,县政府和群众是主要受益者和投入主体。由于县政府大都是吃财政饭,自身财政尚且困难,再拿出大量资金投入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更是捉襟见肘了;群众由于只是工程的受益者,而不是管理者,吃“大锅水”,投资投劳顾虑重重,这必然影响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直接造成了现有水利工程维修加固跟不上,新建工程速度慢、规模小,远远不能适应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响了农业结构调整,优质高效农业的顺利进行。特别是近几年降雨减少,持续干旱,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大,群众吃水浇地没有保障,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需求更加突出。

4、农民实际上未能很好地承担起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等公益事业应尽的义务。

农村实行税费改革后,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农民负担。但“两工”(农村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取消后,国家投资有限,地方财政又没有钱投入,“一事一议”存在难度,完善

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难成为现实。从依靠国家投入来讲,我县耕地点多面广,地形地貌复杂,改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任务重、难度大、投入需求巨大。

三、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对策与措施

综合分析若羌现有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按照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学的发展观,为确保我县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有序健康发展,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

1、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作组织建设和组织领导。

县政府要加强对农村水利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每年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任务与各乡镇目标考核挂钩,将该项工作列入各乡镇年终主要目标之一进行考核。各乡镇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的领导,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做到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认真分配任务,层层建立责任制,层层抓落实,把任务落实到单位和个人。同时,加强农农民用水协会建设,对开改革农村水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大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逐步建立起以乡村集体和合作组织基础,积极支持农民自办、联办服务组织。

2、多渠道筹集资金,调动群众积极性。

在争取国家对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资金投入的同时,县人民政府应从全县预算内新增财政收入中增加安排部分

资金,设立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专项补助专项资金,并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对农户投资投劳开展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给予奖励补助,发挥好政府扶持资金的激励、引导作用。此外,应积极引导和帮助广大农民群众提高认识, 认真贯彻落实“谁投资、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政策原则,制定相应的法规、政策,保证农村集体将一定比例的积累资金用于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激发他们自觉投资投劳参加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积极性,引导农民和社会各界增加对农田水利的投入,广泛鼓励、吸纳社会资金办水利,努力促进农村小型农田水利事业发展投资多元化,确保水利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3、建设高素质的农村水利队伍,大力普及节水灌溉技术。

采取多种形式和措施,努力构建一支高素质的农村水利从业队伍,逐步建立健全符合若羌实际的小型农田水利队伍建设和管理,建立健全水利合作组织发展的框架体系。积极推行节水灌溉,尽快研究制定有利于节水灌溉发展的经济补偿政策和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的管理制度和实施方案,促进该县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4、深化体制改革转换运行机制。

根据若羌县不同地区和不同条件,通过拍卖、租赁、承包等多种形式,明确小型水利工程的所有权、放开建设权、搞活经营权,广泛吸纳社会资源,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经营走上以存量换增量、卖旧建新、良性运行、滚动发展的轨道。切实把“用水者协会”管理的模式和体制进行完善,发挥农民自建、自管、自用的优势作用。大力推行合同制供水,完善监督管理机制,确保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有效养护及其功能的有效发挥。要在全县范围内建立起以乡村集体和合作经济组织基础,以专业技术部为依托,以农民自办服务为补充的多种经济成分、多形式、多层次的服务体系。

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是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能力,实现农民收入稳定待续增长的一项重大举措。通过实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将有利于改善我县的水利基础设施条件,提高粮食产量,保障粮食安全;有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一步缩小城乡差别,缩短地区差距夯实基础。通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实施,节约了用水量,提高水利用效率,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我县的水资配臵,将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对区域生态环境改善产生积极影响。

第二篇:关于农村水利工程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水利工程建设情况的汇报

近几年来,在上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镇先后实施了城黄灌区项目、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江苏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等农田水利工程实施,极大的缓解了我镇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缺失的情况,农村水利条件大为改善。但还面临着很多问题:当前我镇农村水利设施经过工程项目大规模的建设,总体功能有了一个飞跃,起到了以点带面的辐射效果。但全镇农田水利设施面广量大还存在着很多死角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还有很多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老百姓希望解决的呼声很高。下面就我镇农村水利工程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1、工程规划、建设、管护、资金筹集和投放等情况

我镇近几年通过项目运作,共计拆建、改造泵站145座(全镇共有泵站205座)、新建硬质渠道46.59公里,拆建危桥43座,新建中沟级排水涵53座。建设资金主要是依靠上级财政资金及镇自筹资金的方式解决,近几年我镇自筹项目配套资金约750万元用于项目的建设。

2.农村水利工程功能情况

我镇现有的灌排体系始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工程建成时就存在建设标准低、配套不全、质量差等问题,再经过几十年的运行,早已经进入更新、改造时期。经过近几年更新改造尚有月三分之一农田水利工程自建成至今没有更新改造过,相当数量的电灌站年久失修,灌渠淤塞,建筑物老化损坏,设施完好率低,造成有效灌溉面积锐减,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薄弱。前几年大规模的河道疏浚及河坡整治工作带来的成果是有目共睹的,但河坡整治后关于水土保持的项目没有能及时的跟进上去,现在我镇已经有8条中沟出现了严重的因河坡倒塌导致河床抬高的现象导致泵站灌溉取水困难现象的发生。针对这种现象我镇今年投入资金对一号中沟实施生态挡墙工程、东风中沟实施河坡绿化工程,发挥水利工程的水土保持、美化环境、净化水体的作用。

3、水利站运转和队伍建设情况

我镇水利站现有工作人员6人(其中正式在编在岗工作人员4人),承担全站16个村(居、社区)农田水利建设、规划任务,同时还承担江苏省环保科技产业园区的水利工程建设、规划、预算、监理等方面的任务,自2006年农机与水利合并后,水利站还承担起了机电排灌运行维护任务。

4、当前我是农村水利工程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主要矛盾

4.1、长效管理机制缺失—长期以来,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一直是采取政府号召、政策引导、行政组织、群众参与的方式,随着农村水利建设与管理的外部环境的变化,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应当认真研究,加以规范。建议我市制定出台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护办法,通过规范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良性投入机制和长效管护机制,明确各地及有关部门的职责划分,社会组织和受益群众在农田水利建设管理中的地位和义务,形成全社会重视和参与农田水利建设管理的强大合力,保证农田水利工程的持续健康运行。

4.2、运行维护人员缺少—目前随着老农机人员的退休,我镇能进行泵站维护的人员越来越少,全镇目前仅仅剩下一个原农机维修人员,这不仅严重的制约了全镇泵站维护的及时性,还带来了后继无人的现象,是泵站运行的一个重大隐患。建议市政府能制定人才培养机制,定期组织技术培训,保证泵站正常运行维护提供人才储备。

4.3、老百姓思想意识消极—现阶段泵站所属主体是村委会,因村各项中心工作较多,村干部将泵站运行维护工作放在了次要的部位,总要等到水稻种子已经下田才来进行泵站的试运行及渠道清理工作,导致了试运行期间出现问题的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延误放泡田水致使百姓意见较大;渠道不能及时维护,由于没有提前试运行,渠道在使用一季后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发现与解决,导致打水期间渠道出现问题延误稻田灌溉。

第三篇:华西村现状及发展调研报告

华西村未来发展之路

————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调研报告

李其

摘要:被誉为“天下第一村”的华西村,在过去5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一直走于时代的前列。在今天,面对挑战与机遇,华西人又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带着疑问走访过华西村后,我得出结论,华西人正尝试着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我尝试总结了华西成功的经验,也发现华西主要在环境保护、商业发展和农民的经济金融知识普及上存有一些问题,并且就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就是切实做好环保、努力发展现代商业、大力普及相关知识。

关键词:华西村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农村商业普及经济金融知识

进入21世纪后,国家对“三农”问题的关注日益提高,而就在国家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际,地处江南的一个村庄却早已远远走在了全国农村的前面。这个人称“天下第一村”的富饶村庄,就是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本次调研,我们走进华西村,观察华西村的现状,了解它的发展期望。

一、调研基本情况

2008年8月12日,我和另外一名调研组成员来到了闻名已久的华西村。我们走访了一户农家,体会到华西人“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淳朴民风;参观了华西工业园,综合化的集团行政楼和现代化的厂房都显示出华西强大的经济实力。

带着这些震撼,我们联系了华西村的一位党委副书记,他向我们讲述了华西村的发展和远景规划。现在的华西已经形成了钢铁、建筑、纺织、旅游四大支柱产业,并以工业为龙头,其中钢铁产业更是占到了60%,带动全村和周边地区快速发展。

华西村取得的成就的确让人叹为观止。然而,在新一代领导人吴协恩的蓝图中,华西并不满于现状,还在谋求突破。

首先是工业。重工业在给华西带来利益的同时也造成了一定的污染。在国家倡导绿色GDP的今天,华西人也在考虑他们的环境问题。书记介绍说,将来要把华西的工业做整体迁移,并且逐步降低工业在华西经济中的比重。

其次,华西准备成立自己的投资公司,涉足金融业,进行资本运作,以钱赚钱。在房地产方面,为了土地的集约利用,华西将不再大量建设别墅式的住房,转而向高层公寓发展,同时也吸纳更多外来资本投资华西。

在商业方面,我们发现华西村的商业并不发达,与其整体经济环境不太协调。在与书记的对话中,我们也提到了这一点。书记表示今后将会建设一条商 业街,引进国内外名牌产品,把它作为华西旅游环境的一部分。可以想见,华西的发展之路会愈加长远。

____________________

1.李其,男,(1989-),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ACCA专业学生。

二、调研分析

经过对华西村的走访参观和与书记的对话,我们调研组得出了一些结论,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1、华西成功的一些原因

华西的成功,离不开集体经济的强大动力。而一个好的领导班子,是集体经济最可靠的发动机。华西就有这样一个以吴仁宝为核心的强大集体。是他开辟了集体经济的新天地,而农田的集中承包模式使得大多数农民摆脱了土地的束缚,为工业发展提供了足够的人力资源。吴仁宝有着敏锐的政治嗅觉和过人的胆识,华西的第一家小五金厂开辟了苏南乡镇企业的风气之先。他更是一位公而忘私的好干部,全村人民的希望寄予了他,他没有辜负这种期望,他的团队也没有任何为己谋私的行为。所以,有了一心为民的干部,才有华西今日的辉煌;有了相信干部的群众,才有齐心协力创造出的华西。Uked

华西的成功,另一个因素在于吴老书记时时事事超越时代的理念和行动。比如不走土地包产到户之路而集约化承包给少部分人,又比如率先建设村办企业,以工业带动华西发展,还比如建立完善的村民保障机制。总而言之,华西的过去离不开吴仁宝老书记。反观今日的华西,掌门已然更替。我们也曾担心,吴协恩能否延续华西的辉煌?然而此行非虚,在调查问卷中,我们看到村民100%的信任和满意;也从书记口中得知了一些华西的规划和远景,我们看到了新时代的新华西。新掌门并没有墨守陈规,坐吃山空。取而代之的是契合时代特点的崭新的发展理念,华西人的实干一定会使华西的明天更美好。

2、华西现有的一些问题

1)、污染问题

吴老书记提出过华西村“环境公园化”的构想,对此,我们提出环保的问题。

华西的重工业在过去数十年里一直是其龙头产业,在工业区我们也看到巨大的烟囱喷出浓重的烟雾。工业和村民的水电气也是自给自足的。电厂的废水废气,煤气厂的废渣等如何处理,对搬迁后的工业区有什么规划,这是华西人应当考虑的问题。

除去工业,华西人的生活也在产生着大量污染。华西村的户均汽车占有量接近1,这已经超过了许多城市的水平。如此多的汽车,在过去或许是富裕的象征,但在资源紧张的今天,因大量使用汽车而带来的资源消耗、废气排放等环境问题应当引起华西人的重视

2)、商业问题

在华西走访,我们惊讶的发现,偌大的华西竟然没有一家大型超市或是商场,这与吴老书记提出的华西村“生活现代化”的目标极不相称。我们了解到,华西现有的小店铺式的商业规模只能满足村民们的日常生活所需,购买大宗商品必须进城。尽管对于户户有车的华西人来说,距离不是问题,但是华西村民们有极强的购买力,大量外来务工人员也带来极大的零售商业机遇,这是其它农村乡镇无法比拟的。如果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华西的商业面貌将会有巨大的改观,同时也有利于促进新时期华西经济的更快增长。

3)、经济金融问题

通过调查问卷,我们发现有对华西村民普及经济金融知识的必要。华西村实行集体经济形式,企业的经济决策应当由村民集体进行。然而此举颇不切实

际,原因之一就是许多村民并不具备足够的经济知识。因此实际上企业的决策在企业内部完成,定期在村民大会上进行公布和征求村民的意见。但村民能在多大程度上理解企业决策,能否给出恰当的建议,甚至能否给出建议,实在值得思考。

三、思考建议

1、污染问题

针对污染问题,工业整体搬迁可以解决现有的部分问题。整体搬迁后,现有的工业污染源不再存在,经过有意识的不断治理,华西的环境会有所改善。然而这并非根治之举,被搬迁的城市仍然会受到污染的困扰,华西人做事,不应该“损人利己”。同时,作为中国先进乡村的代表,面对国家节能减排的目标,华西可以做出榜样。同时采用新技术,新原料,从达标向减排少排,甚至不排进军。华西完全可以在环保方面一如既往的走在全国前列,这既是对老传统的延续,也是新时代的新突破。

对于汽车造成的污染,首先,在村政府方面,改变以汽车作为奖励或福利的做法。其次,对于有多辆汽车的家庭,应进行宣传,鼓励少用或只用一辆汽车;已有汽车的家庭,鼓励其不再购买更多汽车。对于在节能方面有突出成绩的个人或集体予以表彰、奖励,推动全民的节能热情。中国不少人暴发户式的、用高档汽车作为富裕标志的做法已然逆世界潮流而动,华西若又能以高过世人的眼光看问题,进行思考,必然再将推动华西发展。

2、商业建设问题

考虑到华西村民庞大的购买力,建设大型超市和商场是完全可行的。据我们调查的数据可知,大部分村民每年所剩余的收入都在2万元以上,实际数字应远远超过2万,村民的购买力条件满足。其次,在村民的生活保障上,每年村政府都会统一采购、分配农副食品,这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村民支出,村民有闲钱进行消费。再次,现在村民购物,基本上要驱车到镇上或市区,在村中建立购物中心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汽车的使用,减少污染。最后,如果由华西集团自行投资建设商场,不仅在商品质量上可以给予村民保证,同时以需求拉动消费,商业将成为华西经济新的增长点。

华西有足够的客观条件支持它的商业发展。论及其村民的主观想法,我们分析,华西人已然步入富裕的阶层,而人在满足其生产生活的基本需求后,必然有更高层次的消费需求。以城市为例,繁华的大中型城市都有繁荣的消费品市场,而市场则建立在买方和卖方供需两旺的基础上。反观华西,供需双方都有充分的条件,而且如果决策者不局限于仅给本村村民提供服务的话,华西的商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在华西的规划中,有一座72层高,按八星级标准建造的商住两用楼。可以想见,一旦建成,该楼将成为华西的一大新亮点。这不仅会吸引企业和个人的入住,也将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如果以该楼为中心,在其周围营造一个高级的购物环境,那么不仅华西村人可以解决消费问题,甚至可以吸引周边人群前来购物。届时,华西的经济格局将得到全新的颠覆,“华西”这一个无形资产的价值也将被极大提升。

3、经济金融知识问题

调查数据显示,超过九成村民在闲暇时间会学习知识,说明村民学习的主观意愿是有的,这就为开展专项学习奠定了群众基础。其次,调查也显示,在当今社会理财投资的浪潮中,仍有一成左右村民未曾听说过股票、基金,也有相当数量的村民没有听说过商业保险。这与我之前所说的村民对集体企业经济决策的监督问题一起构成了组织学习的必要性条件。

另一个必要性在于,华西村规划中的经济转型之路将由重工业向金融业倾斜,这不仅使得华西有大量引进专业金融人才的需求,还可以借此机会鼓励村民支持自己的金融公司,为群众创造新的财富。在鼓励投资的过程中也需要向他们补充一定的相关知识。

既然存在必要性,我们就再探讨一下可行性问题。除了少数专业种粮户外,绝大部分华西村民是企业职工,因此他们有一定的业余时间,学习时间能得到保证。其次是设施。华西村建有自己的学校,据了解规模不小,可以容纳村民分批进行学习培训。鉴于村民都有电视和电脑,村政府可以使用更先进的电教方式,更灵活的普及经济知识。为了激发村民的学习热情,村政府也可以对学习的先进个人或集体进行表彰和奖励。

组织学习的好处就是,村民能够及时了解更多的经济知识,帮助自己在现代化的投资活动中取得利益,减少风险;另一方面也能更好地参与到集体的经济建设活动中来,为华西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四、农户家庭实例

我们很遗憾的没有拜访到农户本人,所以从收集到的调查问卷中,我挑选一份作为例子加以公布。

该户共有7口人,户主已婚,有一男一女两个孩子。女主人在当地乡镇企业上班,男主人不详。该户一年拿到手的收入约3到4万,消费一半,剩余一半。该户家中现代化设施一应俱全,还包括小汽车一辆。女主人认为自家生活有了极大改善,十分幸福。每年该户用于子女上学的费用占总支出的5%,总收入的10%。该户参加了农村医疗保险和汽车保险,每年花费3700元左右,也购买了一些股票和基金作为闲钱投资。

从上述描述可以看出,作为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华西村民的生活是幸福的。不进行农业生产,没有农村的各种税收负担,除供一双子女上学外还有闲钱做一些投资,因此可以知道全家一年没有在生活资料上花费很多,医疗等支出也不是很多,由此推断华西村政府给予村民的种种福利落到了实处,切实减轻了农民负担,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这样的生活在中国的大部分农村地区是不敢想象的。即使在国家大力关注“三农”问题的今天,大部分农民从各种税费的减免中已然得到了实惠,但要使他们过上幸福的生活仍旧任重道远。可见,华西“天下第一村”名至实归。

从女主人的回答中可以看出,20年前,她家以种田为生;10年前,她家开始从乡镇企业的工作中获得收入;现在,她家已完全脱离土地,纯凭工资收入进行生产生活。我们看到,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家逐渐远离土地直至完全不依靠土地取得收入,而生活却逐渐富裕直至今日幸福的状态。土地这一中国农民曾经赖以生存的基础,如今在华西退到了次要的位置,农户们不依靠土地反而得到了更好的生活。华西的做法显然卓有成效,通过土地的集约化统一经营解放了劳动力,为工业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这一做法值得借鉴,相信来华西学习参观的农村基层领导者们,通过结合本村实际情况,也能创造自己的“华西化”之路。

五、总结

本次华西村之行虽然略显匆忙,但我们也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华西极高的发展程度。而这一切,与几十年来华西领导人坚持全心全意为群众谋福利、坚持创新和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分不开;也与华西人民相信集体,相信领导,始终支持集体决策分不开。老一代领导退居二线,同时也把华西的历史结束在了过去的世纪里;而我相信,只要新的华西领导集体能够坚持华西发展的优良传统,华西一定会有一个更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王婉芳:《对发展农村零售商业的思考》,《商场现代化》 2007年5Z期

第四篇:农村发展调研报告

农村发展调研报告

农村发展调研报告一

前言

在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建设一直是国家建设的重点,农村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民族繁荣的水平。可是当下农村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了许多的问题。我在水西村的6天生活中看到了农村发展的一个缩影。

关键词:农村 生活水平质量 文化程度 教育 医疗设施

一、农民的生活现状

在水西村,随着农民生活的提高,他们开始大量建造新宅,由于他们只盖新房,不拆旧房,形成了空心村现象。

村庄建设由于缺乏规划,造成农民

房屋分布杂乱无章。这给新农村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一是浪费大量土地。土地是农民的生存之本,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在农村,一边是农民建新不拆旧的比例高居不下,土地被闲置,另一边,不少农民出现无处建房的现象,致使土地管理部门被迫以有限的耕地指标中切除一部分用于建房。二是制约了农村落后面貌的改善。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污水横流,村落粪便成堆,夏天蚊蝇成群,环境脏、乱、差问题十分严重,影响农民的居住环境和身心健康。

生活比较乏味单调,其余空闲时间多,除了聚在一起打下牌,闲情聊聊天之外没多余的其他娱乐活动,而且很多居民反映到周围娱乐设施过少,这也是他们空闲的很大因素。

二、农村的教育问题

1)大多数农民的文化水平是文盲或半文盲。对农业的管理方面缺乏科学的方法,但又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无法

学习必要的技术知识。

2)90%的农民没有参加过农业技能培训,无法对农业生产的农业结构做出科学的调整,以及很少使用先进的生产工具。

3)农民对政府对教育的投资情况不了解,希望国家能扩大对农村贫困生的资助力度和范围。

4)现在农村青年大多数为初中水平,这是九年义务教育的成果。但村中上高中的人数急剧下降,有极少数人接受高等教育。

5)大多数父母长期在外打工,造成了对孩子的教育和监督力度远远不够,使许多孩子在内心自我封闭,行为怪癖。很多家长为了弥补自己对孩子的关爱,给孩子大量的零用钱,由于他们缺乏自控能力,从而养成了不良的生活习惯。而且很多孩子由于缺乏严格的教育、管教,没有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师资队伍不稳定,农村教师流失严重。由于农村地区教师待遇普遍低,有的地区甚至连教师的工资也不能保障,加上他们缺乏进修和专业发展的机会,农村教师也加入了人才流动的大潮。这使本来就虚弱不堪的农村教育雪上加霜。其次,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低。由于农村教育工作环境差,教师待遇低,业务培训少,许多中青年骨干教师流向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再次,农村中小学教师老龄化严重。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当前的实际,农村教师特别是中小学教师大都是过去的老教师,他们由于年龄偏大、学历偏低、身体偏差、真正有益的业务培训少,这样的教师队伍构成严重制约农村教育的发展。

6)农村教育的收费问题也比较混乱,据村民反映,以前的小学教育收费居然还比现在的义务教育收费明显的要少,农村的教育收费混乱,学杂费不断以各种名义去收取,让农民工对此感到负担压力大。

三、农村医疗设施

目前水西村以及村落附近难以发

现一间医疗地点,由于离医疗点较远,村民们都形成了小病不去治的现象,得了大病就只有求组于江湖郎中和一些本地的土医生高贵的医药费使得很多农民不敢看病,人们是小病不用看,大病没钱看,小病等着好,大病等着死,小病挨,大病扛,小病拖成大病。另外该村在社保等福利问题上仍然存在很大的问题。其中,由于农村家庭经济上比较困难,很少村民购买社保或购买最低价的社保,社保普及率低。由于社保不普及,使得很多退休的老年人在生活上没有得到相应的帮助,生活比较困难。

调研总结:通过这次深入农村的实践调查,学到了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基于以上的调查报告,觉得农村农民工的生活还有待一定程度的改善和提高,存在问题严重的还是对于小孩的教育和村民的医疗保障这方面,政府可以在师资方面加重些力度,培养一支强有力的队伍,给孩子们一片可学的天堂,也让家长们可以看到未来和希望。目前,国家对三农政策也是十分的重视和关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农民工也能过上更好的生活。

农村发展调研报告二

20xx年7月29日,烟草学院百村千户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正式展开。受省委农村办的委托,参与实践的大学生深入到农村中,以便更加了解三农问题。我们的调查对象是位于安阳市文峰区高新园的小马屯村,我们在29日下午到达这里,采取问卷调查与村干部座谈的方式分别对10户农民和村支书做了调查。此次调查以心系农民增收,关注小马屯村发展为主题,了解了该村农民增收所遇到的阻碍和如何促进农村发展的诸多措施。坚持四个重在,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统筹、重在为民的要求,在调查后,我们分析出了小马屯村在发展程度上有待提高,还在摸索中前进的结论。

一、村基本情况

(一)地理位置

小马屯村离县城7公里,离最近市集3公里;离最近集市3公里。

(二)所占面积

全村总面积25平方公里,全部为平原。

(三)耕地面积

在农业用地方面,该村耕地总面积是1120亩,粮食地占有百分百,以种植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为主。

(四)本村人口

全村共300户,总人口为900人,其中男性440人,65岁以上或病残丧失劳动力的有96人。劳动力总数600,外出务工跟在本村务农各占一半,村民收入基本靠这两项。

(五)土地流转

在土地流转方面,已经流转300亩,占耕地总面积的﹪,主要去向是其他方面。

(六)新农村建设方面

小马屯村完成了村庄的规划,以建新房环境整治为主的村庄整治工作已经

开展。文化体育建设也已经完成,包括图书室卫生室的设立,活动中心篮球场等设施的完善,建立村垃圾集中处理的机制,统一处理生活污水等。

二、收支状况

村经济总收入300万元,其中农业创收290万元。村集体收支结余,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5000元。调查过程中,我们了解到:

村民男性劳动力多数在周边城区打散工,每天有50元收入,但不是很稳定。

家庭剩余人口在家务农,把大部分粮食作物卖给商贩从而获得一部分收入。其余小部分的收入来自政府补助,如粮食补助每年120元/人。村民09年家庭总收入不一,有一定悬殊,低的有1万元,高的有15万元。

三、实现农民增收的主要做法

(一)土地占用获得补偿款

小马屯村位于安阳市文峰区高新产业开发园,新型区域初具规模,房地

产行业发展迅猛,商品房、住房矗立于此,鳞次栉比。不少行政单位的办公楼也建在这里,因此潜力很大。跟村支书交谈时,他告诉我们农民从建设楼房的占用土地中得到了一些补偿,也适当地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二)农民主要增收途径

村委会为村民干实事,创造良好环境。村民部分在临近一些建材市场等劳动力大量需求的场所打工,还有的去外地做生意、收废品,这是他们目前增收的主要途径。村委会也努力工作,为民解忧,村集体出资硬化了村内的50﹪的道路,方便了村民的来往。还修建了图书室,可使农民汲取到文化知识,扩大自己的视野,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

四 主要经验启示

(一)利用邻近大学的优势,利用商业头脑去发掘商机

我们进行入户访问时,村民提到位于安阳师范学院附近的一个 村庄时发出极大的羡慕之情。原来,那个村的村

民将闲置的房屋租赁出去给学生,学校工作人员,每年都获得一笔可观的收入,而且在学校周围开了商店、饭店,有着巨大的消费人群。相比下,那个村的富裕程度还是很高的。这给了大家一个启示,将消费人群设定为学生和学校工作人员,涉及饮食、住宿、日常生活用品等种类的商机孕育在大家的头脑中。但是,此想法的施行还需政府的支持,因为小马屯村距离师院不算近,况且两地没有公共交通工具,这也是村民失望的原因。

(二)身处产业开发区,潜力无限,创办企业或与工厂合作

高新区今后应该是工厂的集聚区,周边已有不少规划好的厂区。小马屯村已经积攒了一些经验,比如村集体可腾出部分场地给厂区使用,从而得到一定的经济补偿,除此之外还能加大本村村民的就业机会。当然还是可以启发大家,利用政府优惠政策,自己创办企业,打造小马屯村的龙头企业,重在提升本村 的发展,达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要求,使农业不再是农村唯一的收入来源。

五、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通过走访农户调查,我们发现了小马屯村在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试图深究根源,探索其存在的原因。

1、产业结构模式单一

本村以农业生产为主,林、畜牧、渔业发展程度很弱,几乎没有农户从事。究其原因,地理环境限制了副业的发展,小马屯村地 处平原,没有大型的鱼塘和大块空地去放养动物。此外从交谈中我们得知,畜牧渔业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和资金投入,相比于传统的种地,操作起来很是麻烦,农民还希望利用闲散时间去打工挣钱。

2、农业种植模式传统

种植作物类别为小麦、玉米。满足自家需要即可,花生、芝麻等油料作物和棉花等经济作物的种植范围很小。土地基本都是自己来耕作,个别农户出租土地,转出价为400元/亩。

3、科技兴农投入不够

既然农业生产是其主要收入来源,那么就应该加大重视,改善作物土壤、使用优良品种,科技种田的意识要普遍。然而村民告诉我们,一般作物出现病虫害解决的办法经常是听天由命,好点的向有经验的农民请教,即便这种做法也是不能有效抗击作物病害。因此,村委会应积极联系当地农林部门,让专家进行科技指导,解决农民在田间地头遇到的麻烦,那样在农业的生产上才能有更好的收成。村民也希望得到这类帮助,与此同时,自己还要在种植中摸索出来作物长势好的秘诀。

4、基础设施不完善,节能措施不到位

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项目如修筑乡村公路,架设乡村电网,建立自来水供应系统和广播电视接收、发送装置等,投资规模一般不大,投资较为分散,与主要为城市服务的基础设施项目相比,具有投资少、工期短、见效快、经济和

社会效益好的特点,使用的物质投入以国内生产为主,对国内需求的直接刺激作用更为明显。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还能够在农村地区创造出许多就业机会,直接增加农民收入。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际上是农村现代化所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农村发展的全面性是指不仅在收入上实现跨越,也要在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取得一定的成果。走在小马屯村的道路上,整洁平整,路边设立的垃圾收集场所,避免了乱丢垃圾的破坏村容的现象。但是,从国际资源匮乏引起的诸多问题上考虑,实现资源的节约和可持续是国家上下要倡导的理念。现在在农村,沼气池的使用达到了节能减排的要求,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小马屯村应坚持四个重在的重在持续,倡导使用沼气节能设施,从以往经验来看,可以节省大量的能源消耗,美化环境。现在都在搞新农村建设,统一规划后,其配套的基础设施也要到位,例如下水道、有线电视

覆盖等,政府要多从农民日常生活处考虑,重在解决民生问题。

5、就业机会少,收入不稳定

男性劳动力实现了家庭最主要的收入,然而本村的普遍情况是男性在周边建筑工地等场所打工,每天工资平均为50元,但并非是固定工作,收入不稳定。促进农民增收,关键在于给予农民稳定的收入来源,工作机会还应加大点,毕竟不是所有的劳动力找到了工作。这不仅靠个人,还需村集体的安排,推荐本村人员去工作。另外要妥善安置留守孩子教育问题,留守老人的生活问题,让在外务工人员后顾无忧。

6、交通不便

新区道路建设完好,有宽阔的马路,虽然小马屯村在高新园内,但是没有该村通往城区的公交,只能开私家车或坐小三轮去城区。有路无车困境的存在着实给村民带来了不便。另外,安阳师范学院新校区距离该村有10分钟车程,距离比较远。我们应该看到小马屯

村与外界联系的通村公路是其发展的良好条件,一旦政府加大交通投入,村民获得商机的便利程度会加大,农民增收跟农村发展的工作就会显有成效。

7、没有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没有龙头企业带头牵动全村经济的发展

持续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关键在于建立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而龙头企业和农村合作组织就是这种长效机制。前者资金雄厚,技术先进,是带领农民增收的排头兵,后者具备一定的专业性,能科学引导农民的生产活动。未建立农合组织的原因是村民都自己种自家的地,没有联合起来合作,分享生产经验。

结束此次调查后,我们队员在一起深讨如何让农村发展的脚步在小马屯村迅速加快。

六、对策和建议

(1)在主要的农业种植方面,要推广优质高产的品种,科技部门要深入农

村给予农民技术指导,确保粮食生产的增长真正给农民带来经济上的收益。农民自身要改变吃啥种啥的传统思想,围绕市场需求,立足区位和资源优势,在确保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前提下,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市场上需要哪类作物就去生产高效益的作物。历史经验证明,农村发展的活力不是一成不变的。因 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不断寻找农村发展的活力。计划经济曾经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活力,但随着经济生活发生的变化,它逐渐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桎梏。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威力逐渐显现出来,它正在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的活力之源。村委会要鼓励群众积极发展新型农业,新型农业虽然费时间,担风险,但这能稳定并且大幅度地增加农民的收入。

(2)由于本村生产特点的单一性,我们认为发展的多元化是解决农村发展缓慢问题的对策。比较好的范例如濮阳

市西辛庄引进节能灯生产厂家,已打造成节能灯生产基地。这个村的发展日新月异,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楷模。它的发展模式也在全国范围推广。因此,小马屯村可以从此点考虑,多与上级部门或直接与厂商联系,合作建设工厂或龙头企业,实现一村一品。这将很大程度增加农民的收入,解决了农民的就业问题,可谓益处多多。

(3)教育是发展的根本。每个有远见的村集体都会注重教育的发展,针对农村的情况。我们认为,教育应分两个部分考虑,一是孩子们的教育,让适龄的孩子都有学上。小马屯村位于市郊,孩子们基本在市区上学,这样便能获得更加好的教育资源。二是村里成年人的教育,适当让成年人补充知识,让他们在以后找工作时不至于处于被动,能适应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工作环境。

(4)处在高新园内,现在的建设还是初步阶段,充分开发的时期即将到来。巨大的发展潜力下只有敏锐的洞察力,发现在高新区建设中哪些项目是需求的才能容身于规模化的建设中去。咱们农村具有不少的劳动力,因此把握发展方向,采取正确的行动就能利用高新 园的优势带动农村的经济发展。

(5)可与安阳师范学院配套发展,抓住经济增长点。租赁房屋,开办商店等形式促进农民增收。这项应该容易施行,成本不高但是效益良好,且面对人群广泛,收入持续。

(6)大力支持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对农村的发展至关重要,既是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又是农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场所,也是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前提,各级政府应大力支持农村 二、三产业的发展,让农村剩余劳动力更好地发挥创造力,解放生产力。应注重以下两方面:一是为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提供平台,通过降低门槛、提供场所,即让小企业、个体户有发展场所和空间,能够让全部农民剩余劳动力为社会创造财富。二是为农村二、三产

业发展提供融资渠道,让小企业、个体户能够从国家金融机构获取手续比较方便、利息适中的小额度贷款。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中苦于无生产场所或资金而无法进行创业的不在少数,如果政府在生产场所和资金上给予支持,加上规范管理,农村潜在生产力将再一次得到拼发。

(7)我国新农村建设主体农民的弱质性,要求政府扶持。有些学者们在 研究 三农问题时,将农民定义为弱势群体。原因为:①农民收入低,增长速度慢;②农民的负担过重,向农民的索取大于补偿;③农民组织化程度低,缺乏代表自身利益的组织团体来维护自身的利益;④农民的社会地位低。众所周知,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使处于身份劣势的农民成为真正的主体呢?这必然要求新农村建设中政府对农民的扶持。

农村发展缓 慢是存在的现状,因为不具备和城市相同的建设环境,但是

农村的特点也比较鲜明,农民迫切要求政府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国家政府部门应多让农民受益,在农民创业、打工、医疗保险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加大财政投入,补贴农民。诸如提供贴息贷款降低成本投入所带来的压力;如果有人建设工厂发展养殖业,政府可以提供建舍款。然而一切的合理施行还需要政府的执行,因为政策执行力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关键。

农村发展调研报告三

随着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小康生活的日益普及,新农村建设是国家目前主要政策之一。为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新农村建设在全国正处于蒸蒸日上的势头。因此,利用暑假时间,我回到我的老家连云港市灌南县镇西村进行实践调研,主要包括我村的基本情况、调查的方式、我村改革发展所带来的变化、调查发现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此为依据形成调查报告。

一、基本情况

镇西村坐落在灌南县城西南,距县城2公里。全村共有5个村民小组,300余户人家,1506人,人均耕地亩。村民主要从事水稻、小麦、蔬菜种植及销售,其占耕地面积的5∕8。

二、调查方式

1、深入村民家庭,到田间地头,个别访谈。

2、到村委会进行询问。

三、我村改革发展所带来的变化

通过访谈了解,广大村民回顾了改革开放30年来,村上的巨大变化,尤其是十六大以来中央实行的各项惠农政策,即减免农业税、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建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等等,给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村民普遍反应党的政策好,得民心。许多村民反应,近年来,村上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大家心情好,农村人心整体稳定。具体如下:

(一)生活水平逐渐提高

一是彩电普及,我到访的10多户农民家庭已经全部用上了彩电,有少部分接通了有线,大部分都是卫星接收。从调查情况看,电视是农民了解国家政策的最主要途径。

二是摩托车和汽车普及。由于在外就业的年轻人比较多,因此村的摩托车和汽车比较普及,基本上每3户就有1户人拥有一部摩托车,每20户就有一辆汽车。

三是电话普及快,用手机的多。在调查的农户中,90%的安装了电话,98%的农户均使用上了手机。

四是电脑下乡。通过本人沟通联系,年初镇西小组与县信心产业局合作建立的村级信息服务站已经正式对村民开放,互联网这一新的名词在村民间逐渐传播开来。通过上网村民们可以了解时下最新的惠农政策,党和国家的重要决策,并通过浏览村区信息网学习新的种植、养殖技术等等。

(二)农民的思想观念有了较大转变

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的主体是村民,只有村民的意识加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工作才能真正展开。通过这些天的走访,利用问卷调查,我接触的农民中绝大多数人都参加过村委组织的四民工作法学习班,并在村务大会上投过票。村民原先的各家各户自扫门前雪的思想有所转变,都一致认为只有村集体经济收入的提高,才能惠及到户,也相信在县委、县政府的指导下,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日子会越过越好。

(三)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生活环境不断优化

在国家政策和省、市、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到镇西村的村村通硬底化工程已逐步完工,全村公路10余公里,实现了村道路畅通。村辖下的第三小组兴建起了文化广场、篮球场、统一规划的公寓等等,镇西村整体面貌和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变,逐步迈向生产发展,生活

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目标。

(四)农村各项改革深入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

多年以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农村各项改革深入推进,形成了新时期农业农村发展的政策体系。2002年实施的税费改革,全面取消了农业税,减轻了农民负担;2004年实行粮食直补、退耕还林、农机具补贴政策,增加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2006年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行两免一补政策,让更多的孩子拥有接受教育的机会;2008年取消工商两费,有助于农村集贸市场和个体户快速发展;积极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

四、调查发现的问题

(一)思想观念问题

1、安于现状,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我村比较富裕,大多数家庭盖有两

层小楼,虽赶不上邻村(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距我村1公里)、但明显收入高于临近的其他村。村民普遍感觉良好,安于现状,2、没有近忧,常有进账,够吃够用

我村以种植销售水稻、小麦、蔬菜为主,因产销一体,几乎每天都有现金收入,能够满足日常生活用度,平时家庭生活没有忧虑。

3、家庭作业,小富即安,目光短浅

我村全部为一家一户的家庭作业,村民思想保守,小富即安意识较强,大多数村民仅仅只把目光盯在自己家中田上,与外界交往较少。也不太关心田地以外的事情

4、部分村民沉迷于玩纸牌、麻将等娱乐活动,甚至赌博!

(二)产业瓶颈问题

1、土地产出已达极限

种植粮食作物,辛勤劳作一年,年

收入为3000-4000元:种植蔬菜,年收入为1600-2400元(均为毛收入)。土地的增收能力已经极小近于无。

2、盲目销路不畅

我村的主打产业为粮食作物,种植什么品种完全是跟风式的耕种,依据上或者是上一时期的销售情况,往往造成供大于求的局面,从而导致价格下跌,谷贱伤农。

3、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

长期以来,农业生产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格局,如果遇到天灾,必然减收。

(三)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

1、在思想素质方面,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

2、在文化素质方面,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在这次调查的农民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50%,初中文化程度占45%,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5%。由于农民科技知识低下,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从而阻碍了接受

~ 26 ~

新事物、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四)、农村社会保障机制不完善,农民增收缺乏保障

城乡二元结构下,农民所享受的社会保障远远低于城市居民。目前,镇西村农民致贫的因素仍然存在,而且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长期在外从业,市场经济的发展及他们价值观念的变化,使家庭养老功能受到了冲击。这些农民所面临的生活、医疗、养老问题主要依靠家庭,缺乏相应的社会保障,必然影响农民增收的稳定性。

五、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更新观念

1、跳出村子看村子

要把我村现状与发展放在与周围兄弟村庄的比较中来看,跳出我村就能看到本村的优势,比如土地质量优良平整,适于灌溉和种菜,村民收入相对较高,也能看到与其它村子的差距,如,没有村办企业、品牌产品、抵御风险能

~ 27 ~

力差、村民收入不稳定(或有下降)等问题。看到优势可以增强信心,看到差距可以使人奋发向上有追赶目标。

2、把我村的发展放到更大的历史背景下思考和规划

这个背景有三:一是中国农村改革30年的历史背景,比较而言北河头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就还有哪些不足;二是在十七届三中全会的背景下,大胆制定本村的宏伟发展规划和蓝图;三是市、县的规划大背景下,我村的发展能否纳入市县(包含争取)的发展规划,如城市发展、经济区划等等,争取更多更好的搭车机会。

3、思想观念的解放

思想观念的解放需要宣传和引导,也需要活生生的生活事件和刺激,要通过宣传、宣讲、参观等方式刺激村民的思维。

(二)正视瓶颈,寻求突破

我村目前经济发展的瓶颈在于,传统的生产销售模式使增收希望渺茫。总体说来在短时期内,立竿见影的做法是

~ 28 ~

粮食、蔬菜的直销和订单农业,也即是改变传统的一家一户的粮食、蔬菜批发销售为农业(粮食、蔬菜)协会(公司)的统一销售和点对点销售。

(三)提升农民素质

农民创造财富的能力,最关键的内因是农民的自身素质,同样也离不开外因即良好环境的营造。一方面,要完善农村教育体系,培育新型农民,加速农村人力资本积累。不仅要继续落实农村义务教育政策,还要加大对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使农民掌握实用技术。另一方面,营造良好的农民创业环境,鼓励农民创业。要重视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基础上,根据农民的意愿,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四)建立完善的农村保障机制

健全农村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创造群众安居乐业、物质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人与人和谐相处

~ 29 ~ 的良好人文环境,为农民整体增收提供制度保障。同时,这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渠道。

六、我村长远发展的建议

农业生产走向集约化经营是农业发展的大趋势,与此同时也有土地的合法流转、统筹粮食、蔬菜种植规划、加强分时分种指导、发展绿色农业、提高科技含量、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劳动力分流、增收等一系列问题。

七.总结

这次暑假社会实践对已经踏入大学校门,迈入半个社会我来说是一笔极为珍贵财富。农村发展关系到国计民生,三农问题越来越成为国家关注的焦点,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着不足,尚需在发展中不断进步与完善。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我们真的可谓是任重道远。

~ 30 ~

~ 31 ~

第五篇:农村发展调研报告[范文]

关于农村发展调查报告

前言

在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建设一直是国家建设的重点,农村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民族繁荣的水平。可是当下农村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了许多的问题。我在水西村的6天生活中看到了农村发展的一个缩影。

关键词农村生活水平质量文化程度教育医疗设施

一、农民的生活现状

在水西村,随着农民生活的提高,他们开始大量建造新宅,由于他们只盖新房,不拆旧房,形成了“空心村”现象。

村庄建设由于缺乏规划,造成农民房屋分布杂乱无章。这给新农村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一是浪费大量土地。土地是农民的生存之本,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在农村,一边是农民建新不拆旧的比例高居不下,土地被闲置,另一边,不少农民出现“无处建房”的现象,致使土地管理部门被迫以有限的耕地指标中切除一部分用于建房。二是制约了农村落后面貌的改善。“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污水横流,村落粪便成堆,夏天蚊蝇成群”,环境“脏、乱、差”问题十分严重,影响农民的居住环境和身心健康。

生活比较乏味单调,其余空闲时间多,除了聚在一起打下牌,闲情聊聊天之外没多余的其他娱乐活动,而且很多居民反映到周围娱乐设施过少,这也是他们空闲的很大因素。

二、农村的教育问题

1)大多数农民的文化水平是文盲或半文盲。对农业的管理方面缺乏科学的方法,但又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无法学习必要的技术知识。

2)90%的农民没有参加过农业技能培训,无法对农业生产的农业结构做出科学的调整,以及很少使用先进的生产工具。

3)农民对政府对教育的投资情况不了解,希望国家能扩大对农村贫困生的资助力度和范围。

4)现在农村青年大多数为初中水平,这是九年义务教育的成果。但村中上高中的人数急剧下降,有极少数人接受高等教育。

5)大多数父母长期在外打工,造成了对孩子的教育和监督力度远远不够,使许多孩子在内心自我封闭,行为怪癖。很多家长为了弥补自己对孩子的关爱,给孩子大量的零用钱,由于他们缺乏自控能力,从而养成了不良的生活习惯。而且很多孩子由于缺乏严格的教育、管教,没有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师资队伍不稳定,农村教师流失严重。由于农村地区教师待遇普遍低,有的地区甚至连教师的工资也不能保障,加上他们缺乏进修和专业发展的机会,农村教师也加入了人才流动的大潮。这使本来就虚弱不堪的农村教育雪上加霜。其次,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低。由于农村教育工作环境差,教师待遇低,业务培训少,许多中青年骨干教师流向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再次,农村中小学教师老龄化严重。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当前的实际,农村教师特别是中小学教师大都是过去的老教

师,他们由于年龄偏大、学历偏低、身体偏差、真正有益的业务培训少,这样的教师队伍构成严重制约农村教育的发展。

6)农村教育的收费问题也比较混乱,据村民反映,以前的小学教育收费居然还比现在的义务教育收费明显的要少,农村的教育收费混乱,学杂费不断以各种名义去收取,让农民工对此感到负担压力大。

三、农村医疗设施

目前水西村以及村落附近难以发现一间医疗地点,由于离医疗点较远,村民们都形成了小病不去治的现象,得了大病就只有求组于江湖郎中和一些本地的“土医生”高贵的医药费使得很多农民不敢看病,人们是“小病不用看”,“大病没钱看”,“小病等着好,大病等着死”,“小病挨,大病扛,小病拖成大病。”另外该村在社保等福利问题上仍然存在很大的问题。其中,由于农村家庭经济上比较困难,很少村民购买社保或购买最低价的社保,社保普及率低。由于社保不普及,使得很多退休的老年人在生活上没有得到相应的帮助,生活比较困难。调研总结:通过这次深入农村的实践调查,学到了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基于以上的调查报告,觉得农村农民工的生活还有待一定程度的改善和提高,存在问题严重的还是对于小孩的教育和村民的医疗保障这方面,政府可以在师资方面加重些力度,培养一支强有力的队伍,给孩子们一片可学的天堂,也让家长们可以看到未来和希望。目前,国家对“三农”政策也是十分的重视和关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农民工也能过上更好的生活。

邱璇

二〇一一年七月二十八日

下载若羌县农村水利工程现状及发展的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若羌县农村水利工程现状及发展的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发展调研报告

    发展农村经济调研报告——谢先华我国13亿人口,9亿多在农村。农村经济的发展极大影响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十分萧条,农村市场发育严重滞后,农产品商品率......

    农村发展调研报告

    XX镇XX村XX行动调研报告XX村XX工作组组长XX严格按照区委为实施“3421”工作思路而做出的重大部署,XX镇XX村XX行动工作组于2011年2月16日至3月2日在村开展了XX活动,此次活动通......

    我国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我国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小型水利工程作为农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粮食生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建议-调研报告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趋突出。据调查,农村环境污染主要表现为畜禽养殖污染、农药、化肥污染和农村生活污染以及工业污染,其中农业畜禽养殖和生活垃圾是目前造成我......

    社团现状及未来发展调研报告★

    社 团 现 状 及 未 来 发 展调 研 报 告 社 团 名 称:__ ______ 姓 名:____________ 学 院 班 别:联 系 电 话: 1 2 社团概况 一、内部建设情况: (一)内部情况 1. 魔术社成立于2011年9月初,是兴趣爱好......

    全县农业发展现状及发展现代农业调研报告

    根据县委的统一安排,9月中旬到10月底期间,先后组织了农委、畜牧局、中小企业局、旅游局等相关部门,围绕全县“十二五”规划编制,针对“加快发展都市型现代特色农业,增加农民收入......

    农村文化事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农村文化事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农村文化事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文化事业是一个国家政治体制,社会制度,经济实力的具体体现,是民族精神的根源与传承,是人类历史变迁,社会发展的见证......

    关于农村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发展的调研报告 班级:会计英1201班 姓名:马璐 内容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都在教育水平,社会保障,人们的思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