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赴哈尔滨、长春都市农业考察报告
赴哈尔滨、长春都市农业考察报告
9月9日—17日,市委书记陈先运、副市长刘茂津率领农口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部分乡镇党委书记赴哈尔滨、长春两市考察了都市农业发展情况,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考察团先后考察了黑龙江省农垦哈尔滨农业现代化示范园区、黑龙江双城京哈路农业科技示范带、黑龙江嘉峰菌业集团、长春皓月清真肉业股份有限公司以及长春市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雕塑公园等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听取了哈尔滨市农业委员会、长春市农办关于发展都市农业的情况介绍;与哈尔滨市委办公厅、长春市委办公厅的有关负责同志进行了座谈。陈书记就如何借鉴两市经验,加快发展我市都市农业讲了重要意见。考察团全体同志普遍感觉收获很大,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学到不少东西。
二、主要特点
哈尔滨、长春两市在发展都市方面的主要特点是:
1、农业龙头企业规模大、科技水平高、带动能力强。
黑龙江省嘉峰菌业集团是黑龙江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一是形成了集制种、栽培、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条;二是生产的食用菌品种繁多,有灵芝、真姬菇、灰树花、猴头、牛肝菌、黑木耳、杏孢菇、鸡腿菇等60多个品种;三是研制、生产了装袋机、拌料机、接种器、液体菌种培养器等53种机械;四是开发了灵芝孢子粉、猴头菌丝、冬虫夏草菌丝颗粒等16种食用菌系列深加工食品。该集团共带动30万户菇农从事食用菌生产,年增加农民收入3亿元。
长春皓月公司是一家大型民营股份制肉类加工企业。计划占地7.5平方公里,实际占地3平方公里。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肉牛屠宰生产线,每年可屠宰肉牛30万头,可完成宰杀—剥皮—分割—包装—储藏的全过程;具有牛肉深加工的现代化设备,可生产火腿肠、键子肉、五香牛肉、开心牛肉等近40个精包装产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采用生物工程技术开发生产了血红素、血红蛋白、血浆蛋白等10多种高科技产品,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公司今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人民币,创利税3亿元人民币,带动5万农户30万农村劳动力养牛,带动农民年增收3亿元人民币。
2、农业现代化示范园区科技含量高、示范能力强。
哈尔滨市共建有市级农业科技园区15处、82个小区。在黑龙江省农垦哈尔滨农业现代化示范园区和双城京哈路农业科技示范带,我们现场参观了“玉米行间覆膜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大豆密植生产技术”、“玉米良种对比试验区”、牧草种植实验区等,哈尔滨市农委王处长一一作了现场介绍。主要特点是:一是良种化程度高。“铁单16”、“吉单260”等玉米良种经过试验、示范,然后大面积推广种植,产量可达700公斤左右。二是机械化程度高。生产全过程实现了机械化。一万亩耕地只用10个农业工人。三是普遍采用旱作农业(即雨养农业)技术,生产成本低。四是示范能力强。如大豆生产,当地农民每亩留苗1万株以下,亩产量150公斤左右;而示范区每亩留苗1.5—2.6万株,亩产可达220公斤以上,增产40%以上。活生生的现实教育了农民,使农民学到了先进的生产技术。
3、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已成为都市农业的一大亮点。
长春市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面积达100平方公里,是亚洲最大的人工森林公园。园内或小桥流水、绿草如茵,或苍松蔽日、曲径通幽。置身其中,满目蓝天、白云、红花、绿树、碧水,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沐浴着微微的秋风,如同到了世外桃园一般。整个公园是长春市的一片“绿肺”,成为市民假日休闲、观光、接触大自然的理想场所。
三、主要收获
一是进一步明确了都市农业的内涵和载体。哈尔滨、长春两市的经验表明:发展都市农业,就要进一步建立完善经济、社会、生态三大功能;就要以园区建设为载体,规划建设一批现代农业园区、农产品加工、销售园区、生态农业园区、市民公园、市民农园、观光农业园区、休闲农业园区等等。
二是进一步明确了都市农业的特征。都市农业是高度集约化、规模化、科技化、设施化的现代农业。发展都市农业,就要把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就要引进引办一批大规模、高科技、外向型的农业龙头企业,实现大投入、高产出、高效益,把农产品由原料变成适销对路的商品,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三是进一步明确了发展都市农业的途径。发展都市农业,路子怎么走,资金从哪里来?哈尔滨、长春两市的做法是: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在用地、税收、资金扶持、协调服务等方面给予优惠,吸引民间资本、工商资本、外商资本投入农业园区建设和农业项目上来。黑龙江嘉峰菌业、长春皓月肉业都是民营股份制企业,黑龙江省还涌现出了一批农民育种家、民营农业科技研所,都显示了蓬勃发展的活力和持续发展的后劲。
四是坚定了发展都市农业的信心。通过考察学习,使大家充分认识到,市委市政府关于发展都市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符合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顺应了我市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建设现代农业,实现农民增收的必由之路。
我市区位优势明显,农业资源丰富,旅游资源、历史文化资源得天独厚,“三资兴农”方兴未艾。只要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主动接受济南科技、经济、社会力量的强大辐射,按照正确的思路和科学的方法,对我市各种现有资源进行科学规划、整合开发,就一定能够逐步建立完善都市农业的三大功能,实现城市与农村、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全面、协调、健康、持续发展。
四、几点建议
(一)有计划地组织乡镇主要负责同志分期分批地赴先进地区参观考察,增强都市农业的感性认识。
(二)扎扎实实地抓好我市今年确定的30个都市农业重点项目的落实,建成一批点片结合、水平较高的现代农业科技园区、观光农业园区和生态农业园区。
(三)进一步加大农业龙头的引进引办工作力度,特别要重点引进引办大葱加工、肉类制品、鲜蛋深加工企业。
(四)抓好山东春雨、山东恒康、晶荣食品等骨干龙头企业的基地建设,为龙头企业提供充足的原料,扶持其做大做强。
(五)各乡镇要对本地资源进行认真、全面、详细地分析和科学评估、论证,借鉴工业园区的做法,规划一批现代农业园区,通过引导、整合、定位、立项、扶持等措施,继而分期分批地进行专业化园区建设,有条不紊地走到都市农业的发展道路上来。
(六)规划、实施种苗工程,提升都市农业的发展水平。(1)建设仔猪良种繁育中心,引进、繁育适合我市养殖的国内外良种,向农民提供优良种苗。(2)推广奶牛胚胎移植技术,加快良种奶牛繁育步伐。(3)建设组培中心,繁育国内外良种花卉、苗木、大葱、蔬菜、食用菌种苗,满足农民的生产需求。
(七)探索发展“会展经济”、“展示经济”,拉动我市经济发展。建议适当时机举办“中国(章丘)大葱节”等。
(八)探索财政资金的投入机制。一是选择农民迫切需要,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显著的项目进行集中投入。如奶牛胚胎移植、良种仔猪繁育项目等;二是对政府规划建设的项目面向全社会公开招标,吸引有实力的企业与民间资本参与开发建设,政府以奖代补。
乡镇动态
相公庄镇都市农业重点工程全面展开
相公庄镇以项目开发、工程实施为载体,因地制宜,加大措施,全力打好都市农业攻坚战。一是优质小麦推广工程。抓住“三秋”生产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镇农业高科技园的示范引导作用,进一步加大财政补贴力度,重点推广了“白硬冬2号”、“济南17号”、“济南20号”、“鲁资201号”等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新增种植面积1万亩。二是旅游综合开发工程。重点依托雪山寺旅游度假区开发项目,加快山区道路拓建、水库修复增容、荒山荒地绿化、农业综合开发、名胜古迹恢复、娱乐景观建设等,项目建成后可开发荒山面积1000余亩。同时充分利用山区资源,大力实施沿长白山万亩无公害小杂果工程,逐步形成集观光采摘、休闲度假、旅游娱乐为一体的生态景区,带动北部山区林果观光业的快速发展。目前,总投资200万元,总长8公里的景区道路—相郝北路已竣工通车,进山路正在施工。库容2万立方米的河涡水库已建成蓄水。三是皋西奶牛养殖园项目。该项目占地20亩,总投资400万元,建成后奶牛存栏量可达200头,已列入市重点工程。目前已完成投资230万元,建成牛舍40间,从莱州引进优质奶牛110头。
文祖镇都市农业重点工程全面展开
文祖镇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重点工程为载体,大力发展都市农业,增加农民收入。一是波尔山羊良种繁育基地工程。为充分发挥山区饲草资源的优势,切实加快养殖品种结构调整,该镇在分水岭村规划设计了波尔山羊良种繁育基地,该基地计划投资60万元,总面积30亩,计划引进100组波尔山羊,对本地山羊进行品种改良,实现牛羊下山,树木上山,促进林业、牧业的协调发展。目前已引进40组波尔山羊。二是按照“科学布局、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突出特色”的工作思路,规划实施了400亩高标准荒山绿化工程,目前这个项目已经完成了规划设计,正在组织实施。
第二篇:赴哈尔滨、长春都市农业考察报告(小编推荐)
赴哈尔滨、长春都市农业考察报告
9月9日—17日,市委书记陈先运、副市长刘茂津率领农口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部分乡镇党委书记赴哈尔滨、长春两市考察了都市农业发展情况,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考察团先后考察了黑龙江省农垦哈尔滨农业现代化示范园区、黑龙江双城京哈路农业科技示范带、黑龙江嘉峰菌业集团、长春皓月清真肉业股份有限公司以及长春市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雕塑公园等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听取了哈尔滨市农业委员会、长春市农办关于发展都市农业的情况介绍;与哈尔滨市委办公厅、长春市委办公厅的有关负责同志进行了座谈。陈书记就如何借鉴两市经验,加快发展我市都市农业讲了重要意见。考察团全体同志普遍感觉收获很大,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学到不少东西。
二、主要特点
哈尔滨、长春两市在发展都市方面的主要特点是:
1、农业龙头企业规模大、科技水平高、带动能力强。
黑龙江省嘉峰菌业集团是黑龙江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一是形成了集制种、栽培、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条;二是生产的食用菌品种繁多,有灵芝、真姬菇、灰树花、猴头、牛肝菌、黑木耳、杏孢菇、鸡腿菇等60多个品种;三是研制、生产了装袋机、拌料机、接种器、液体菌种培养器等53种机械;四是开发了灵芝孢子粉、猴头菌丝、冬虫夏草菌丝颗粒等16种食用菌系列深加工食品。该集团共带动30万户菇农从事食用菌生产,年增加农民收入3亿元。
长春皓月公司是一家大型民营股份制肉类加工企业。计划占地7.5平方公里,实际占地3平方公里。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肉牛屠宰生产线,每年可屠宰肉牛30万头,可完成宰杀—剥皮—分割—包装—储藏的全过程;具有牛肉深加工的现代化设备,可生产火腿肠、键子肉、五香牛肉、开心牛肉等近40个精包装产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采用生物工程技术开发生产了血红素、血红蛋白、血浆蛋白等10多种高科技产品,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公司今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人民币,创利税3亿元人民币,带动5万农户30万农村劳动力养牛,带动农民年增收3亿元人民币。
2、农业现代化示范园区科技含量高、示范能力强。
3、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已成为都市农业的一大亮点。
长春市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面积达100平方公里,是亚洲最大的人工森林公园。园内或小桥流水、绿草如茵,或苍松蔽日、曲径通幽。置身其中,满目蓝天、白云、红花、绿树、碧水,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沐浴着微微的秋风,如同到了世外桃园一般。整个公园是长春市的一片“绿肺”,成为市民假日休闲、观光、接触大自然的理想场所。
三、主要收获
一是进一步明确了都市农业的内涵和载体。哈尔滨、长春两市的经验表明:发展都市农业,就要进一步建立完善经济、社会、生态三大功能;就要以园区建设为载体,规划建设一批现代农业园区、农产品加工、销售园区、生态农业园区、市民公园、市民农园、观光农业园区、休闲农业园区等等。
二是进一步明确了都市农业的特征。都市农业是高度集约化、规模化、科技化、设施化的现代农业。发展都市农业,就要把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就要引进引办一批大规模、高科技、外向型的农业龙头企业,实现大投入、高产出、高效益,把农产品由原料变成适销对路的商品,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三是进一步明确了发展都市农业的途径。发展都市农业,路子怎么走,资金从哪里来?哈尔滨、长春两市的做法是: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在用地、税收、资金扶持、协调服务等方面给予优惠,吸引民间资本、工商资本、外商资本投入农业园区建设和农业项目上来。黑龙江嘉峰菌业、长春皓月肉业都是民营股份制企业,黑龙江省还涌现出了一批农民育种家、民营农业科技研所,都显示了蓬勃发展的活力和持续发展的后劲。
四是坚定了发展都市农业的信心。通过考察学习,使大家充分认识到,市委市政府关于发展都市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符合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顺应了我市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建设现代农业,实现农民增收的必由之路。
我市区位优势明显,农业资源丰富,旅游资源、历史文化资源得天独厚,“三资兴农”方兴未艾。只要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主动接受济南科技、经济、社会力量的强大辐射,按照正确的思路和科学的方法,对我市各种现有资源进行科学规划、整合开发,就一定能够逐步建立完善都市农业的三大功能,实现城市与农村、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全面、协调、健康、持续发展。
四、几点建议
(一)有计划地组织乡镇主要负责同志分期分批地赴先进地区参观考察,增强都市农业的感性认识。
(二)扎扎实实地抓好我市今年确定的30个都市农业重点项目的落实,建成一批点片结合、水平较高的现代农业科技园区、观光农业园区和生态农业园区。
(三)进一步加大农业龙头的引进引办工作力度,特别要重点引进引办大葱加工、肉类制品、鲜蛋深加工企业。
(四)抓好山东春雨、山东恒康、晶荣食品等骨干龙头企业的基地建设,为龙头企业提供充足的原料,扶持其做大做强。
(五)各乡镇要对本地资源进行认真、全面、详细地分析和科学评估、论证,借鉴工业园区的做法,规划一批现代农业园区,通过引导、整合、定位、立项、扶持等措施,继而分期分批地进行专业化园区建设,有条不紊地走到都市农业的发展道路上来。(七)探索发展“会展经济”、“展示经济”,拉动我市经济发展。建议适当时机举办“中国(章丘)大葱节”等。
(八)探索财政资金的投入机制。一是选择农民迫切需要,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显著的项目进行集中投入。如奶牛胚胎移植、良种仔猪繁育项目等;二是对政府规划建设的项目面向全社会公开招标,吸引有实力的企业与民间资本参与开发建设,政府以奖代补。
乡镇动态
相公庄镇都市农业重点工程全面展开文祖镇都市农业重点工程全面展开
文祖镇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重点工程为载体,大力发展都市农业,增加农民收入。一是波尔山羊良种繁育基地工程。为充分发挥山区饲草资源的优势,切实加快养殖品种结构调整,该镇在分水岭村规划设计了波尔山羊良种繁育基地,该基地计划投资60万元,总面积30亩,计划引进100组波尔山羊,对本地山羊进行品种改良,实现牛羊下山,树木上山,促进林业、牧业的协调发展。目前已引进40组波尔山羊。二是按照“科学布局、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突出特色”的工作思路,规划实施了400亩高标准荒山绿化工程,目前这个项目已经完成了规划设计,正在组织实施。
第三篇:长春:现代都市农业情况
长春:现代都市农业情况
长春是吉林省省会,东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幅员面积2万平方公里,辖6城区、4(县)市和3个国家级开发区,总人口753万,其中农业人口423万。长春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地处东北平原腹地,农业在全市经济中举足轻重。从2008年开始,市委、市政府把发展现代都市农业作为建设现代农业,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重点,明确了“以服务城市、改善生态、增加农民收入为宗旨,围绕农业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拓展农业发展空间,调整优化城区农业产业布局,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依托城市的资金、科技、人才、信息和市场优势,通过城乡互动、优势互补、产业互融,构建功能多样、业态丰富的现代都市农业综合体系,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的发展思路,不断加大举措,有力地推进现代都市农业快速发展。
一、主要做法
1、科学制定规划,合理确定区域布局。抓住“长吉一体化”发展机遇,从全局统筹城乡发展,研究制定了全市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规划,并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之中,致力于打造具有东北特色的现代都市农业体系。各城区、开发区都结合各自
1区位、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编制了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计划,建设各具特色的都市农业优势产业带。近年来,重点建设了长吉南线生态休闲旅游产业带、长吉中线生态旅游和现代农业产业带、长吉北线农产品加工及现代物流产业带;围绕主要交通干线,打造了长白西线绿色有机蔬菜产业带、302线设施农业产业带、长营高速生态农业产业带等各具特色的现代都市农业产业带,促进了都市农业项目集中摆放、产业集群发展,初步实现现代都市农业在优势区域内率先突破,进而带动全市整体提升。
2、培育优势产业,优化农业内部结构。城市近郊实施了退出普通粮食生产和传统畜牧业的“双退出”战略,适应当前市场消费需求的变化,重点培育四大新兴主导产业,加快形成精品、特色、集约、高效的种植业新格局。一是做大蔬菜产业。启动实施了“万顷蔬菜基地建设”工程,建有规模以上蔬菜标准园区(50亩以上)511个,500亩以上大型蔬菜标准园区20个,全市蔬菜面积发展到150万亩,总产量96亿斤,市场供应能力稳步提升,蔬菜生产设施化水平不断提高,初步实现蔬菜生产产量、生产季节、生产品种、生产质量的多重突破。二是发展君子兰产业。把以市花君子兰为代表的新兴花卉产业作为城区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之一。重点建设了城区五个“百公顷君子兰种植园区”,目前,我市君子兰生产基地发展到20个,养兰1.5亿株,建设有3个大中型交易市场,创建了花卉高科技科研区,同时也带动了
2花卉苗木产业发展。三是壮大经济作物产业。围绕特色优势产业,我市重点扶持和打造了20个特色经济作物种植区,优先发展专用玉米、瓜果、烟叶、杂粮、药材等高效经济作物,形成了一批具有北方特色的优势产业。四是开发食用菌产业。发挥粮食生产和农产品加工的优势,利用玉米秸标等副产物进行培养基生产加工,实现食用菌规模化、工厂化、专业化生产,打造具有国际标准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实行产业化经营,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3、改善基础设施,提升综合生产能力。一是强化科技支撑。依托长春的科研优势,鼓励在长高校和科研机构参与都市农业建设,围绕重点产业、重大项目和关键领域进行科技攻关,实行农科教、产学研相结合,在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等关键适用技术上寻求突破。二是积极发展设施农业。在城区大力发展日光温室、大棚、规模化养殖场等设施农业,加大各级财政投入力度,在土地使用、金融服务、科技培训、投入补贴等方面给予一定优惠政策,推进农业工厂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水平。三是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重点发展“智能”化大棚设施,研制和引进了多功能园田、棚室管理机械,推广大棚喷、淋、滴、渗灌与温控技术的覆盖范围,提高了设施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和应用能力。
4、抓好示范工程,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从长春实际出发,提出了打造“生态旅游城”的发展目标,依托长春“森林城”、3“汽车城”、“电影城”、“雕塑城”等国内外知名度较高的优势,大力开发农业生态旅游资源,建设了一批休闲观光基地;扶持发展特色乡村旅游点,打造完善一批生态餐饮服务点;开发了森林生态旅游、水上旅游、莲花山滑雪旅游景区、吊水壶风景区、龙湾山庄、世界风情园、民俗大观园等生态旅游项目。到去年底,全市有一定规模的休闲旅游观光农业企业已发展到95户(其中国家级示范企业2户),资产总额22亿元,年营业收人7亿元,上缴税金2500万元,从业人员7200人,年接待能力32万人。同时,会展农业也发展较快,多次成功举办了农博会、君子兰节等一些具有国际影响的展会。
5、强化政策支持,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现代都市农业发展,将其摆上突出位置,强化组织领导,加大工作举措,实施重点推进。从2010年开始,相继出台了《加快君子兰产业发展的意见》、《扶持特色经济作物种植区发展的若干政策》、《实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意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意见》、《加快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措施,强有力地推动了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去年,我市又下发了《长春市城乡双向一体化试点工作方案》,进一步深入实施“三动战略”,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市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要素向都市农业合理流动。
二、存在问题
我市现代都市起步较晚,尚处于处级阶段,水平不高,发展不快。一是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存在经验不足的问题,没有形成成型的发展模式,旅游农业、观光农业、生态农业的规划和开发比较滞后,层次较低,现代都市农业的生态、社会功能发挥得有限。二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田水利设施等生产条件亟待改善,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水平不高,农业信息化程度较低,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市场组织化程度有待加强。三是在体制机制方面还有一定的制约。土地仍然是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土地流转制度不够完善,一些都市农业项目建设中存在用地紧张。我市农产品加工业已经成为第二大支柱产业,龙头企业较多,但是企业和农户的利益连结不够紧密,带动作用发挥不明显。四是城乡二元格局没有打破,城乡融合度不高,要素没有得到合理流动配置。城市的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等优势没有对周边农村发挥出应有的辐射带动作用。近郊农村仍然没有完全从传统农业中摆脱出来,干部群众的市场意识、全局意识、进取意识、创新意识还不强,思想观念需要进一步解放。
三、今后打算
按照市政府“十二五”规划的总体设想,今后我市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将围绕建设生态、和谐、绿色、宜居城市,打造绿色食品名城。依托中心城市的资金、科技、信息和市场优势,积极探索以城市生态保护、市民观光休闲为特色,以农业高科技武装
5的园艺化、设施化、标准化、工厂化生产为主要手段,集生产、服务、观赏、消费为一体的经济和生态等多功能并存,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现代农业模式。坚持规划引领,做好现代都市农业发展与城市规划的衔接,与城市建设和发展相匹配;坚持质量效益并重,注重发挥都市农业在改善生态环境、增添城市景观、促进劳动就业、传承农业文化等方面的作用;坚持政策引导,运用更加灵活的支持政策,增强社会投资的吸引力和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活力;坚持创新发展,根据地域特点,规划发展具有北方特色的特别是适合我市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模式;坚持市场运作,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育发展新型农业市场主体,吸引资金、人才、技术等各种要素向现代都市农业聚集。
到2015年,城区全部退出粮食种植和传统畜牧生产,特色、精品、高效农业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迈出实质性步伐。城区农业实现由单一的生产功能向生产、生活和生态多维功能转变,初步形成以特色农业、设施农业、休闲农业、会展农业为主体,集安全优质农产品生产、科技示范、休闲观光、生态保育等功能于一体,具有北方特色的现代都市农业体系。城区农业增加值大幅增长,力争达到25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4万元以上。
第四篇:赴天津滨海新区沈阳长春哈尔滨学习考察报告
赴天津滨海新区沈阳长春哈尔滨学习考察报告
为了学习外地加快工业、建设园区和城市化发展的经验和做法,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市政府咨询员雷建平带领市政府研究室、市委办公室、市委政研室、市发改委、市统计局等相关部门同志,于4月7日至4月14日先后走访了国家发改委、西部开发办、宏观经济研究院等中央单位,了解国家有关产业发展政策和西部大开发新动向,随后赴天津滨海新区、沈阳、长春、哈尔滨进行了学习考察,通过与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座谈讨论,并深入滨海新区管委会、铁西新区及沈阳机床、哈尔滨电机、三精制药等企业实地考察,总体感觉到:天津滨海新区和东北三个城市,在加快工业发展、城市建设、园区经济方面目标明、思路清、措施实、成效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在较短的时间培育和引进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形成技术先进、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特色明显、机制灵活、竞争力强的新型产业基地,成为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地区之后的又一新的经济增长区域。
一、基本情况
天津滨海新区由天津港、开发区、保税区三个功能区及塘沽、汉沽、大港三个行政区组成,面积2270平方公里、人口140万人,2007年滨海新区生产总值完成2364.08亿元,增长20.5%,初步形成了电子通讯、石油开采与加工、海洋化工、现代冶金、机械制造、生物制药、食品加工等七大主导产业,建成了以外向型为主的经济新区。建立起多层次科技创新体系和科技人才创业基地,世界500强企业有70多家在新区投资。未来发展定位是成为我国北方经济中心、对外开放的门户、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国家大飞机总装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逐步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宜居生态型新城区。
东北地区是我国建设最早、规模最大的重工业基地。改革开放以后,由于经济转轨较慢,计划经济体制色彩浓厚,逐渐丧失发展优势,东北工业一度陷入低谷。2003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正式下发,一系列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政策相继出台。从此,东北三市的经济发展速度、投资、对外开放、利用外资数额、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的纯收入等方面,增长速度都高于全国水平。
哈尔滨是我国省辖市中面积较大、人口较多的特大城市。市区面积7086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302.41平方公里,市区人口472.8万人,辖8区10县(市),总人口980.4万人,地处东北亚中心位置,被誉为欧亚大陆桥的明珠,是第一条欧亚大陆桥和空中走廊的重要枢纽。医药、汽车、食品、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形成了装备制造、环保、焊接、新材料、生物工程等5个优势产业,构筑起工业经济新格局。200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36.8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4768元,比上年增长12.8%,按现行汇率折算达到3393美元。
长春素有森林城、汽车城、电影城和文化城之美誉。总面积2.05万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3603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209平方公里,辖6个区3个县级市及1个县。总人口712.5万人,市区人口303.9万人。是全国最大的铁路客车和地铁客车科研生产出口基地,在全国铁路线上运行的铁路客车有60%是长春客车厂生产的,中国汽车工业的诞生地,汽车年产量占全国汽车总产量的五分之一,基本形成了高水平、大批量、专业化的配套企业群,被称作是“座落在车轮子上的城市”。
沈阳辖9区1市3县,总面积1.3万平方公里,市区面积3471平方公里,总人口709.8万人,其中市区人口504.9万人。是建国初期国家重点建设的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重工业基地,在全国165个工业门类中沈
阳有142个,形成了实力雄厚、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和成套能力。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五年间,基本形成了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化工医药、钢铁、有色金属、食品及农产品深加工、航空、电子信息8个优势产业,初步奠定了 “东汽、西重、南高、北农”四大发展空间,世界500强企业有52家落户沈阳,2007年6月被国家发改委、国务院振兴东北办授予“铁西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暨装备制造业发展示范区”称号。
二、基本经验
(一)坚持行政推动,确立工业先行战略。通过考察我们了解到东北三市党委政府对工业发展都非常重视,认识到位,并在政策制定、执行和资金方面给予了充分的支持,效果明显。沈阳市坚持“工业立市”战略,聚焦工业发展,筹集20亿元工业发展资金重点支持产出超百亿元的项目,市本级设立10亿元工业发展资金,其中4亿元列为重大专项,用于重大装备产业化。长春市出台了《全面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从项目、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哈尔滨成立了大厂办,专门为驻哈中省企业服务。对三精制药从行业整合、工业用地等方面给予全力支持,使三精制药从九十年代排不上名次,一跃成为处于同行业领先水平的大型工业企业,三精工业园成为哈尔滨市第一家以展示工业生产场景为特色的旅游园区,并被确定为“黑龙江工业旅游示范园”及“全国AAA级旅游景区”。
(二)坚持项目带动,以大龙头带动大产业。沈阳市突出工业立市主线,坚持一年一个主题,2003年开展了“项目年”、2004年“环境年”、2005年“工业年”,2006年“开放年”,2007年是“创新年”,2008年是“优化结构年”,其核心都是工业经济。2005年沈阳市新开工建设投资5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1145个,2006年达到1377个,2007年达到1512个。2003年至2007年,沈阳市开工建设投资3000万元以上项目4020个,总投资9412.6亿元。特别是宝马汽车、沈飞日野客车、上海通用一期、东芝电梯等一大批项目的竣工投产,为推动沈阳老工业基地振兴发挥了重要作用,形成了机械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农产品深加工、电子信息、医药化工、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航空航天器制造8个优势产业,2007年,8个优势产业完成产值3902.9亿元,增长42.8%,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81.4%。其中装备制造业(全口径,含汽车及零部件)完成产值2458.5亿元,增长46%,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51.3%,6家企业产值超百亿元。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抓项目特别是重大工业项目,是沈阳在5年时间内经济总量连续突破2000亿元和3000亿元大关的关键举措,这对我市的发展很有借鉴作用。
(三)坚持外向牵动,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在考察中我们感到东北三市始终把对外开放作为第一战略,通过抓好会展业的发展,形成吸引外来资金、技术、人员的大市场。一是以节会为载体,全力招商引资。纵观长春的电影节、哈尔滨的冰灯节、长春、哈尔滨的汽车博览会、沈阳市的 “制博会”、“韩国周” “世界园艺博览会”等,都是以会展为载体,将招商引资和扩大经贸合作作为主要内容,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培育和发展区域性的要素和商品市场,充分释放东北亚中心市场的辐射能量。沈阳市与12个国家的13个城市缔结为友好城市,同177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对外经济合作区域扩展到92个国家和地区,累计批准外资企业1万多家,世界500强企业中有52家公司在沈投资设立了79家企业。二是积极推进国企改革,实施大规模资产重组和整合,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强强联合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沈阳市对1000多户国有中小企业实施了转制,对87户扭亏无望的企业实施关闭破产。目前中小企业改革任务基本完成。沈阳机床集团通过改制重组,已形成跨地区、跨国经营的全新结构布局,2007年工业总产值达到102亿元,规模实力跃居世界机床行业第三位。沈重集团和沈矿集团经过资产和市场资源整合,实现优势互补,组建了北方重工集团并筹备H股上市,成功并购了德国维尔特、法国NFM公司,使北方重工集团在隧道掘进机制造领域拥有世界级核心技术和品牌。长春市以市场为导向,以优势企业为核心,以资产为纽带,将优势国有资产向大企业集聚,形成了一汽集团、吉林德大等一批主业突出、核心带动能力强的跨地区、跨行业、跨隶属关系、跨所有制的多元投资经营的大企业集团,到2007年底,汽车、食品、光
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材料制造和能源六大产业完成产值2612亿元,产业集中度达到92%。三是坚持创优环境,不断改善发展环境。沈阳市以建设北方最佳投资环境为目标,行政审批事项由过去的1229项削减至165项,成为全国大城市中行政审批事项最少的城市。取消了所有的市本级行政收费项目,铁西新区、浑南新区等实现了“无费区”。
(四)坚持同城一体化发展,加快城市化步伐。通过考察,我们了解到,外地城市发展已经突破了传统的思维模式,正以城市群的眼光和思路发展城市。一是滨海新区、东北三市都逐步打破行政区划,按照经济发展和生产要素聚集的要求和方向,着力发展城市群。哈尔滨提出建设哈大齐工业走廊,沈阳市提出与辽宁中部七城市的合作,推进以沈阳为中心的辽宁中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以沈阳为中心的城际轨道交通建设前期工作开始启动,西部出海大道开工建设,024电信区号资源共享工作正加快推进,长春提出建设国际汽车城、绿色绿色食品城、科教文化城、电影城、森林城、雕塑城“六大名城”。二是不断改善人居环境。沈阳市在获得“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等荣誉称号的基础上,提出举全市之力,全面建设国家生态市,并把创建生态市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速沈阳全面振兴的战略选择,增强城市综合实力、赢得新一轮竞争的重要举措。三是加快新农村建设。沈阳市将鼓励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放大到郊区,4个郊区围绕发展产业,一方面促进市内生产要素、现有资源向郊区转移,另一方面通过空间优势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引进和培育工业项目。在全市规划确定的20个超百亿元的工业产业集群中,有17个在县域范围内,促进县域经济尽快融入城市发展空间。
(五)坚持创新发展,加快开发区建设。一是体制创新。天津滨海新区将原来的开发区、保税区、港口区等6个区合为一个,打破了以前各自为政的格局,实行统一户籍制度、就业制度、医疗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统一投融资政策、税收优惠政策、土地使用政策等,没有负责区内行政问题和民政问题的职能,主要精力用于促进经济发展,同时保持了机构的高度精简,形成了低成本、高效率的管理体制。沈阳把铁西区与开发区合为一个,实行一套班子两个牌子。二是机制创新。开发区在人事管理上实行灵活的管理方式。沈阳开发区书记由企业派出,主任由政府委派,一般管理人员自主聘任,工资与绩效挂钩。三是办法创新。沈阳开发区采取以企业旧厂区置换新厂区的办法,既解决了新开发区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又促进了企业向开发区聚集,同时开发区也因此得到不断发展壮大。抢占技术研发的制高点,是开发区建设的重要任务。天津滨海新区在提高企业自主研发方面,采取设立孵化基金的办法,促进中小型科技企业发展。沈阳市出台优惠政策吸引企业在沈建立研发中心,长春市对新认定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一次性给予200万元补助。
(六)坚持抢抓机遇,促进就业和社会保障机制完善。沈阳市抓住国家在辽宁省进行社会保障试点的机遇,初步构建了社会化的社保管理服务体系,对全市950户国有企业的31.2万职工实施了“并轨”,使企业减少员工工资、“两险”及采暖费等各种支出费用30多亿元;利用主辅分离等政策,采取“政府担成本、企业卸包袱”的办法,对全市90户国有企业自办医院、学校等承担社会职能的辅助资产全面剥离,共盘活资产25.5亿元,企业每年减少补贴费用5.4亿元。长春市借助这一政策机遇,使652户国有企业顺利完成了产权制度改革,21.5万名国有企业职工理顺了劳动关系。这一举措的实施使多年束缚老工业基地企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得到有效破解,一大批企业焕发了青春与活力。
三、几点建议
(一)强化解放思想意识,加速创新发展步伐。当前,解放思想、创新发展模式成为各地的重要任务,谁能抓住国家改革开放的政策先机,先试先行、率先突破,谁就能在改革进程中掌握主动权和制胜权。天津滨海新区能够在十年内取得突破性发展,人均GDP由1200美元增长到17000美元,进出口总额由5亿美元增长到226亿美元,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提高各项政策的协调性,使单个的优惠政策聚集成整体优势,在有条件有基础的领域争取率先突破。我市在学习滨海新区的基础上,取其所长,为我所用,加速改革创新步
伐,把发展模式创新、机制体制创新作为引领新一轮发展的主要动力,明确目标的指向性,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措施的协调性,用行政力量全力推动,力争成为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要借鉴天津滨海新区招商引资已经延伸到亚洲、美洲和欧洲的成功经验,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树立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的观念,拓展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的同时,进一步扩大对国外市场的开放力度,积极吸引国外技术、人才、资金等各类科技要素进入宝鸡,承接世界范围的产业转移,将引进和利用国外资金作为下一步对外开放的重点,实现技术和产业的跨越发展。
(二)继续加快工业发展,大力建设工业强市。工业经济是带动国民经济增长的支撑点,工业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我们感到,我市在工业方面具有良好的历史基础,特别是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着眼在西部率先实现工业化的目标,更加突出工业这个立市、富市、强市之本,进一步突出工业强市在经济发展全局中的支柱地位。当前的紧要工作是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培育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强化装备制造业的支柱地位,加快汽车及零部件、机床工具、铁路及石油装备和电子电器四大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形成比较完善的产业链。支持宝钛集团做大做强,形成钛材加工产业集群,把宝鸡建成中国最大、世界一流的钛材生产加工基地。
(三)培育能源化工产业,使其成为宝鸡未来发展新的增长点。丰富的资源是一个城市未来发展的内在动力,在考察交流中,外地市对于我市丰富的资源羡慕不已,对我市今后的能源化工发展寄予厚望。我市麟北煤田探明储量30多亿吨。煤质为低中灰、特低硫、特低磷、高热值的富油煤,是良好的优质环保型动力、气化、低温干馏用煤。国家发改委已于今年2月发文批准黄陇侏罗纪煤田永陇矿区麟游区总体规划。我市已在煤田开发、150万吨/年煤制甲醇等能源化工项目上做了大量前期工作。今后要按照煤电一体化、煤化工一体化的原则,加快麟北煤田开发步伐,大力发展煤基合成油等现代煤化工产业,推进煤向电、化工产品和载能工业的转化,科学、合理、有序地开发煤炭资源,使能源化工产业成为我市实现率先发展的战略支撑。
(四)进一步发挥高新区的优势,成为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从考察的城市来看,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把园区搞上去。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市高新区和园区取得了长足发展,已经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和亮点,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基地。但是也存在有的县区政策“打折”,招商引资缺乏大的突破、项目科技含量不高,以及体制不顺、环境不优的问题。我们建议借鉴沈阳的做法,除资源类项目外,所有的工业项目都要进开发区、进工业园,不断提高项目的投资强度和产出能力。以园区扩张推动产业集聚,建立特色产业基地,实现企业集中化布局,互动式发展。通过研发、孵化和技术扩散,加快“创新和发展”,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引导各园区创新招商机制,完善招商激励办法,用好招商人才,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学习天津市对高新区实行特区式的全方位授权的经验,打破行政区域局限,把各县区园区纳入统一管理,实行统一投融资政策、税收优惠政策、土地使用政策。高新区要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呼应关中天水经济区,在竞争中练强内功,在错位中培植特色,充分发挥技术扩散、产业聚集、外向带动、人才塑造等功能作用,培育壮大新材料、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倾力打造西部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以发展为大集团配套加工型企业、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劳动力密集型企业、科技创新型企业和现代物流服务业为重点,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园区要切实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使每个产业集群不仅有龙头企业,更要有一个高水平的研发中心,始终掌握核心技术,增强企业竞争力,使高新区成为招商引资的前沿阵地,成为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的最佳平台。
(五)科学规划城市发展,提升城市功能和形象。我市城市化发展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期,在建设特大城市过程中,要站在更高的起点上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把人本思想、和谐理念贯穿于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全过程,科学规划城市发展方向和拓展区域,高标准编制和实施中心城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要做大中心城市,加快推进以市政道路为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保障有力、配套完善、适度超前的区域现代化
基础设施体系,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和形象,不断提升城市承载能力。要通过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农村的城市化,加速推进城乡发展加速融合,推进新农村建设。统筹考虑城市过境交通、城市快速交通、城市内部交通的关系,同时抓紧实施宝天、宝平高速公路和运煤专线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构建和完善现代化大城市交通骨架,巩固宝鸡交通枢纽地位,构筑“大交通、大物流、大服务”新格局,全面提升大城市辐射带动功能。以大流通带动大产业,形成以宝鸡为中心的区域经济圈。
(六)继续关注民生问题,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东北地区抓住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各项财政、税收、基础设施建设等优惠政策,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我们感到,我市在社会保障方面具有良好的基础条件,特别是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不仅给予了高度重视,而且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后要更加重视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建立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全面落实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加大低收入群体和特困户的帮扶力度。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最大程度地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大力发展社会救助和慈善事业基本形成惠及全体市民的社保“安全网”和 “保护伞”。加大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力度,满足城市困难群众的住房需求。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为全体城乡居民提供一个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考察组: 雷建平李锁林
惠建学 朱 铭 王向民 鲜建强 梁丹军
审稿: 雷建平李锁林
执笔: 朱铭王向民
第五篇:赴韩国农业考察报告
赴韩国农业考察报告
一、基本情况
10月29日下午代表团到达全罗南道后,考察访问了光州农协园艺花卉批发市场、新世界农产品超市;拜访了全罗南道农业技术院,双方就下一步农业技术交流合作进行了商谈,并出席了该院举办的“全罗南道农业博览会”,参观了茶叶试验场等科研、试验基地,制茶厂及大韩茶园。
二、主要收获
这次访问虽然时间较短,由于我们准备充分,韩方安排周密,考察内容比较丰富,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一)通过考察访问,对韩国农业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农业科研推广体制较为完备。韩国非常重视农业科研推广工作,将农业科研推广人员列为国家公务员系列,工作经费由国家负担。访问的全罗南道农业技术院,主要进行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试验、研究、推广和对农户的技术培训、指导等,内设试验研究局、技术普及局2个局,7个课,5个试验场,共有工作人员178人(属国家公务员)。该院在花卉、茶叶、蔬菜、果树等新品种、新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大批成果,并在技术普及和对农民的教育培训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该院一年一度举办的“全罗南道农业博览会”,是全面展示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一次盛会,也是全罗南道农业名优特新产品的展览展销会。应柳仁燮院长的盛情要求,作为出访礼品的山东裕华集团“雁来红”冬枣,在博览会的显著位置进行了展示。作为政府为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民服务的形式,博览会为来自全道各地参展的企业和农户免费提供展位,费用有政府解决。与此同时,通过与韩方人员座谈交流,了解到韩方有关人士在我国加入wto后,普遍担心我省农产品会大量进入,对韩国农业形成冲击,希望我省农产品尽量在国内寻找市场,不要过多地向韩国出口。加之客观上韩国人口少,地域狭小,市场需求有限。因此,今后我省出口韩国的农产品不会有大幅度提高,而且纠纷可能还会不断出现,应当引起高度重视。我省下一步与韩国农业经济合作,重点应该是加大技术、资金的引进合作,鼓励韩国企业来我省投资办企业。
(二)广泛接触交流,全面宣传山东农业
战树毅厅长先后在全罗南道农业技术院和韩国农业技术者协会多次与韩方人士进行座谈交流,赠送了《中国农业年鉴》、《山东省农业对外合作项目》汇编及重点推出了20个招商项目。在全罗南道期间,先后会见了全国农村振兴厅厅长、全罗南道知事,与全罗南道农业技术院柳仁燮院长、试验研究局金相喆局长进行了多次会谈交流;在汉城,韩国农业技术者协会官员及部分农业团体代表20多人听取了战树毅厅长作的题为“山东农业及对外经济合作”专题报告。战树毅厅长全面宣传了山东农牧水产业发展现状及在结构调整、产业化经营、科教兴农、标准化生产、市场开拓等五个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详细介绍山东省与韩、日、台经济贸易合作情况,阐述了国家在农业对外经济贸易合作方面的有关政策,分析了我国加入wto后,对中韩双方农产品贸易的趋向和利弊,回答了与会代表提出的问题,并就下一步在农业技术交流、农产品加工等方面的合作提出了意见建议。微山县农业局刘泽湘局长、山东裕华集团杨志国副总经理分别介绍了有关情况。投资说明会得到了韩方人士的一致好评。
(三)相互交流,为今后的双方合作奠定了基础
双方经过多次会谈交流,在板栗、花卉、冬枣、茶叶等领域技术合作与交流达成初步意向;与韩国全国农业技术者协会在农业技术、信息等方面进一步合作,促进双方农业的共同发展,互派技术人员等方面达成了意向。
11月4日,代表团拜访考察了许多在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及农业机械、设施、投入品及在我省投资的生产企业,并与有关企业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韩一饲料株式会社,是韩国规模比较大的饲料加工企业,在天津市设有合资企业,与微山县农业局就利用微山湖芦苇原料加工饲料达成初步意向,韩方确定派驻天津的代表近日赴微山县考察;日信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是韩国最大的塑料薄膜生产企业,占全韩薄膜生产量的30%,年销售收入1000亿韩元,15%的产品出口到日本和东南亚国家,已在我省阳谷县投资建厂,战树毅厅长与该企业郑喆寿社长就帮助该企业在山东进一步发展多次交流;明星株式会社,是韩国农业机械制造企业,李寅铉代表理事会向代表团介绍了企业的生产及与在我国投资的情况。他经常来我省考察,对山东的农机市场非常熟悉,希望与山东进行合作。
三、几点启示
启示一:必须大力推进农业国际化进程。加入wto后,我省农业既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从考察韩国的农产品市场看,韩国的蔬菜、果品、畜产品市场价格普遍较高,有的产品是我国国内市场价格的3-5倍,高的甚至达到10多倍。
农产品批发市场部分农产品价格
单位:人民币元/公斤
品种大米土豆圆葱西红柿白菜苹果西瓜
价格32.9103.53-655-89
这对我省的农业发展将是很好的机遇。对其他国家和地区而言,我省的蔬菜、果品、畜产品等也具有较大的价格优势。因此,我省必须大力推进农业经济国际化,继续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认真研究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需求特点,及时调整出口产品结构,探索建立农产品出口加工园区。采取针对性更强的营销策略,在巩固日本、韩国、东南亚、港澳台等周边国家和地区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欧美、独联体、中东、非洲、南美等市场,力争农产品出口有大幅度提高。
启示二:必须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按照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企业化运作的要求,加快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加强农产品标准体系、质检体系和动植物疫病防治体系建设,整合资源,健全完善质检中心、质检站等,从生产、加工、流通环节抓起,严格质量监控和检查把关,确保我省农产品生产有标准,质量有保证。
启示三:韩国农业生产水平比较高,农产品加工流通业比较发达,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农业厅作为农业主管部门,也应当努力转变职能,积极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方式,加快改造我省的传统农业。进一步加大农业招商力度,实行集中与分散招商相结合、综合与专业招商相结合、直接与代理招商相结合,有目的、有重点、有计划地开展农业招商引资活动。健全农业招商引资项目库,利用国际招商网络定期公布重点招商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