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更加具有紧迫性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更加具有紧迫性
杨承训
胡锦涛同志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演讲中提出了8项战略性任务,其中第四条就是“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这可视为今年1号文件的灵魂。它不仅是农业战线的重要任务,而且是全局性的战略部署,标志着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跨入新的质变阶段,是一场深刻变革。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是新中国60年发展史和世界经济史所反复证实了的一条真理。我国用世界9%的耕地养活20%的人口,这是一个人间奇迹,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为胜利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铸造牢不可破的后盾。在今后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以农业为基础、统筹城乡关系、巩固工农联盟,这是我国的一个制胜法宝。
然而,事物是发展的,我们面临着新的挑战,在农业发展问题上应当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深刻透视潜在危机,提高对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尤其在“加快”上增强主动性、紧迫感、责任感。
第一,我国农业的基础还是相当脆弱的,仍然是国民经济的软肋、现代化的短腿。农业的基本矛盾是基础性和弱质性的矛盾,弱质性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拥有13亿人口的我国更加突出。目前不少人满足于粮食95%“紧自给”,特别是这几年的连续增产,便盲目乐观起来。实际上,这是一种表面性认识。因为这个95%“紧自给”仅指谷物,如果加上80%的大豆靠进口,缺口即达10%,相当于河南省全年的粮食产量;今后的资源约束还会加大,重大自然灾害随时都可能发生,粮食及其他农产品的危机不期而至,必须从长远战略上有充分准备,未雨绸缪。
第二,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水平还很低,现代化装备和科技含量与世界先进国家相差甚远。从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水利设施、农业科学技术(特别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农民素质,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稳产田比例小,中低产田还占50%以上,抗灾能力较弱。这些年,我国粮食增产相当重要的一个因素是靠大量施用化肥,致使土壤污染,土质板结,有机质下降,地下水下降,尤其是水体污染相当严重。有些地方土地沙化、荒漠化有增无减,每年以1%到2%的幅度递增。这样下去,是难以为继的。
第三,资源约束和工业化、城市化以及人口增长呈反相关双向制约。我国大地资源本来就少,但工业、交通、房地产、城市大面积扩建(已经大大超过原有的城市规模)及其他用地却迅猛增加,守住国家规定的18亿亩耕地红线难度相当大,全国各地尤其是南方许多农田大片荒芜,耕地非农化、农地非粮化日渐严重。国家规定的土地补偿制度,许多地方变为以坏田补良田,甚至用虚假的造田来换取良田。这种状况并未引起许多地方政府的重视,“土地财政”已成为一大支柱,甚至以多种“对策”来应付中央的政策,其中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哪里会多占耕地,哪里的经济就发达;哪里听中央话,哪里就吃亏。在客观上,我国人口还在增长,估计20年后可能达到17亿,而且趋于老龄化社会,粮食需要会进一步增加(包括食品及其它副食)。
第四,如今我们仍是“小农户对大市场”的格局。农民组织化程度甚低,在市场经济中处于弱势、被动地位。在“公司加农户”格局中,企业往往压低价格、牺牲农民利益作为降低成本的途径。农村专业合作社刚刚起步,而多数又为一些富户所操纵,许多陷于自生自灭状态。在我国尚未形成像日本农协那样的为农业服务的大型组织,目前的供销合作社尚待大大完善,乃至需要脱胎换骨的改造。基于多种原因,农民收入比较低,造成农村精壮劳动力流失,种田的积极性总体下降。
第五,国际农业形势威胁中国农业的发展。我国有不少人主张粮食靠进口,工业发达地区靠经济落后地区供给低价粮。这是一个十分危险的观点。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控制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手段之一,就是控制粮食、垄断粮食价格和种质资源。四大粮食公司已将触角伸进各国,包括我国。他们的目的不是让你解决粮食问题,而是要借此发财,世界上挨饿的人越多,他们越能发大财,并使那些受饿的国家被它们控制。目前世界上约有10亿人口吃不上粮食,还有20亿人口每年粮食缺口很大(靠进口)。从发展趋势上看,到2050年世界人口可达100亿左右,粮食的需求量将增加70%到100%。这是一个十分严峻的形势。如果不解决农业问题,我国也会变成挨饿的国家,像美国学者布朗所说:“谁来养活中国人?”
总而言之,我国目前农业落后,仍未摆脱粗放经营状态,国内外形势逼人。我们估计,如果满足现状,10年后会出现粮食紧缺,20年后就会出现粮食危机,40年后恐怕会因此成为西方的附庸。我们一定要有这样的忧患意识。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目标和途径
对于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胡锦涛同志作了基本的概括:“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构建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快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大幅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降低农业生产经营成本,大幅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理解,这是一个系统工程。
首先,明确“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不能照搬外国的农业模式(可借鉴它们的成熟经验)。一方面要从中国的特殊国情出发,善于发挥优势,避开和克服劣势;一方面要突出时代特点,攀登农业生产力的尖端,实现跨越式发展。高标准就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所提出的五点要求: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这五点中做到其中一点还相对容易些,但作为一个全面综合要求来实施则是人类的难题。因为各点之间存在着矛盾,比如高产和优势就有一定的矛盾(高产的东西往往不能优质,而优质又往往不能高产),高效与生态、安全也有矛盾。我想,中国现代农业应当是:以高科技为支撑、高度集约化与适度规模化相结合、立体式多元化生态农业。这就是在我国精耕细作基础上跨越式发展“后现代农业”(有人称之为永续农业)。需要着重解释的是“立体式多元化”,也就是以粮食生产为中心的广义大农业。一是土地的多元种植,即高级形式的立体农业,像间作套种、育苗与种植匹配,使作物之间既能互补,又能工厂化培育(如育苗)。这可谓“小立体”。二是,“大立体”,即包括大农业的农、林、牧、渔、菌(前景相当广阔)等,构建产业链(包括进入工业、流通领域),一切国土资源互替互补,平原、山地、沙漠、海洋等合理利用,从单向治理到综合开发,形成一个大生物圈,既为人类提供多样化综合营养物,又有利于生态良性循环,既解决人多地少的矛盾,还提供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就大大拓展了农业空间和化解食品难题的视野。
其次,关于加快种植业现代化进程的举措,今年1号文件在“提高现代农业装备水平,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第二章)中提出7条具体要求:稳定发展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生产、推进菜篮子产品标准化生产、突出抓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建设高标准农田、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构筑牢固的生态安全屏障。这里侧重谈一谈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的问题。早在20多年前邓小平在论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时就专门讲过:“将来农业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解决,要靠尖端技术。”这是一条具有远见卓识的指导思想。七条举措哪一条都离不开科学技术。这几年,我们建成了许多农业科技实验园区,搞了多块高产试验田,并在逐步扩展推广范围,路子是正确的。今后还应当加大农业科技研发投入,边试验边推广。不仅要解决种子问题,还要贯穿于各个环节,把高产与优质的矛盾解决好,增强营养与安全,提高价值含量。我国地域广阔,土质与气候条件差异很大,应当提早主攻那些特殊条件的农业技术,如适合于高原地区的节水耐旱品种及其种植技术,适合于沙漠、盐地的农林草多种作物,适合于山地的林果油和食用菌类的多种品种,适合于广阔海洋的养殖业和种植业等等,这些都需要充分发挥生物工程等尖端技术。同时需要着力完善农村科技推广体系。抓住了科学技术这个关键环节,就抓住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钥匙。
同时,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的改革要配套。这里仅谈三个重点问题。一是破除城乡、区域间的二元经济结构,在统筹城乡发展中一定要克服畸重城市的倾向。中央提出着力发展小城镇非常正确,需要注意的是决不可以牺牲农民的利益为代价,借机圈占土地,而要真正促进农民增收,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二是用多种形式组织农民,在坚持土地基本制度不变条件下大力发展多种合作组织。政府对农业的投资应当拿出一部分资金专门支持合作社的发展,鼓励德才兼备的帅才(包括大学生)领导合作社组织。从长远看,应当像国有企业改革那样下决心采取有力措施,把供销合作社改革成为类似日本农协那样为农民全程服务的组织体系,并在全国建立农民工会,扩大农民的话语权。三是在重新认识农业价值的基础上按照价值规律深化改革价格机制和价格政策,突出中国的特色,兼顾农民与城市居民的利益,更要着眼于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促进耕地的集中集约化经营,并要同改革对农业的补贴办法联系起来。这是深化改革的重大难题之一,需要凸显中国的独创精神。
探索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发展之路
中央提出:“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发展循环农业和生态农业。”这是农业现代化的前沿问题,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应有之义。国际上许多学者提出的“后现代农业”、“永续农业”,就是指的这方面的内容,需要认真研究。
农业(种植业)本身是一个生态系统,具有吸碳释氧(碳汇)功能,但它的延长(畜牧、加工等)和人的作用也会破坏生态。从最近我国发布的第一项全国污染源普查结果看,农业污染是水体污染的最大源头。这不仅关系到整体环境治理,而且成为食品安全问题的源头。由于农业分布面广、种植多样化,治理起来有相当大的难度。同时,农村的生态环境也令人担忧,几乎一村一个垃圾山,直接污染农田,影响农民的健康。
发展生态农业或低碳农业,首要的是减少污染。在大田要改善肥料结构,少用化肥,提高其利用率,在技术人员指导下测土取方施肥,倡导多用有机肥,更要慎用农药,逐步由生物治
理替农药,推广抗病虫的良种。对村落要处理好生活垃圾,管好生活用水,建设卫生、整洁的新农村。
更根本的是发展循环农业,构建循环产业链。循环经济是人类生产力发展史上的质变,是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索取与回报相统一的根本途径。循环农业是它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农业污染中畜禽饲养业是最大的一头,应当加快转变饲养方式,变分散饲养为集中饲养,集聚化发展大型沼气工程,使粪便等污染物变为高效资源,用以改善农村的能源结构。多年的经验证明,分散建立沼气池费工费时,难以巩固,也不能在寒季持续使用,最有效的方法是集中发展大型沼气池,使之变成农村的一大产业,进而可利用沼气发电,使清洁能源再转化增值。对于村落中的生活垃圾也应集中专业处理,同大型饲养场结合形成农村生态循环产业链条,由专人负责搜集垃圾集中处置,也有利于扩大农村就业。从各地条件看,可以先从城市郊区发展循环农业,充分利用和合理转化城市污水和生活垃圾,还可发展城市农业,改善城市生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应当着重建设新型生态村、循环农业园区。总之,充分利用生物科技大力发展循环农业是改变农业生态环境、降低生产成本、节约水肥资源、实现高产与优质相统一的根本出路,也是发展低碳经济、从源头上确保食品安全的关键环节。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光明灿烂的前景,就在这里。
(作者系河南财经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第二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作为经济发达省份,江苏省连续六年保持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好势头。我们要在新的起点上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实现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跨越,力争通过10年左右的努力,使全省农业产出效益、农业科技进步、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物质装备、农业生态环境、农业支持保障水平有显著提高。
农业增长要由主要依靠土地和劳动力投入向依靠科技和资本投入转变。江苏省土地资源紧缺,人均耕地不足一亩,必须依靠经济比较发达和科技、人才、资本的优势,创新农业发展模式,走出一条集约型农业发展道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生产由主要依赖自然生产向发展可控的设施生产转变。设施农业打破了季节、时空的界限,产出效益相当于传统农业的几倍、十几倍甚至几十倍,是典型的高效农业形态。江苏是全国人口密度最大的省份,必须把发展设施农业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突破口,综合运用生物技术、环境技术、工程技术,发展壮大高效设施农业产业群。
农业经营由分散的家庭经营向专业的适度规模经营转变。加快发展合作经营型规模经营,培育农民合作组织,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加快发展土地集中型规模经营,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促进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集中;加快发展统一服务型规模经营,积极鼓励兴办种苗、植保等专业化服务组织,实行统一种子种苗、统一技术推广、统一机收机种、统一肥水管理、统一植保服务,提高家庭经营集约化水平。
农业发展由注重农业的一产向促进农业的一产、二产、三产协调发展转变。延长农业产业链,是提升农业整体效益、增强农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要着力做强一产,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提高土地单位面积产出效益;做大二产,发展农产品精深加
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做活三产,构建农产品市场营销体系,突破农产品流通,积极发展农业服务业。
农业功能由以农产品生产为主向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并重转变。依托农业绿色特质和农村特色地域文化,以农业景点、农事体验、农展节庆等为载体,利用人文历史、民俗古迹、旅游景观,积极挖掘农业文化内涵,加快发展都市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生态旅游农业,充分发挥农业生产、生活、生态功能,拓展农业发展空间,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江苏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重点是要着力推进“两个化”、加强“三大载体”建设。“两个化”即粮食高产技术普及化和高效农业规模化。“三大载体”为:现代农业园区,创新管理机制和模式,大力发展产业特色鲜明、科技含量高、产出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集中、集聚、集群发展;农产品市场体系,根据优势特色产业布局,建设一批区域性农产品批发市场,积极发展连锁配送、网上销售等现代流通业态,加快构建完善的农产品市场体系。为此,要扎实推进以下主要措施。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产出效益。加大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力度,大力发展优质粮油业、蔬菜园艺业、规模畜牧业、特色水产业和休闲观光业,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组织实施粮食高产增效创建活动。加快发展设施园艺业,积极发展大棚、日光温室等设施蔬菜。加快发展规模畜牧业,积极发展优质瘦肉型猪等优势产业。加快发展特色水产业,提高渔业养殖综合效益。拓展农业功能,因地制宜发展休闲观光农业。
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强农业产业竞争力。围绕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扶持产业关联度大、市场竞争力强、辐射带动面广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创新农业龙头企业与基地和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地分享增值利润。加强农产品质量建设,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大力实施品牌化战略,打响江苏品牌农产品。深入实施农产品出口振兴计划,扩大优势农产品出口。
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提升农业科技贡献份额。加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加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力度,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农业技术推广、农民教育培训“三大体系”。全面实施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三新”工程,积极推进产学研、农科教结合,大力实施“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全面推进“科技入户”工程。加强对农村合作组织带头人、农民经纪人、种养大户、返乡农民工和村干部的培训,加强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农村经营管理、农业信息服务能力建设,提高农业公共服务水平。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农业发展条件。按照灌排设施配套、土地平整肥沃、田间道路畅通、农田林网健全、生产方式先进、产出效益较高的要求,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步伐,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力度,大力开展农村河道疏浚整治,扩大有效灌溉面积。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加大新型适用农业机械研发力度,提高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
强化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基地建设,积极推广生态生产、健康养殖等先进实用技术。严格保护基本农田,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加强农村清洁能源建设,积极推进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加快实施规模畜禽场沼气治理工程、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和农村户用沼气工程,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大力推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减少秸秆焚烧和弃置污染水源。加大植树造林力度,加强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和林业产业工程建设,全面开展村庄绿化,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深化农村改革创新,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大力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促进城乡空间结构合理布局、要素资源优化配置、农村
产业转型升级、公共服务趋于均衡。创新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方式,盘活农村土地资源。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促进农村土地有序流转。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土地股份合作、社区股份合作,因地制宜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加快发展合作经营型、土地集中型等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规模效益。深入推进农村金融改革,确保农业贷款增幅大于贷款总额增幅。加快发展高效农业保险,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作者:黄莉新中共江苏省委常委、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第三篇: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定稿]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作者:伯霞
来源:《农业知识·乡村季风》2012年第09期
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是加速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的重要举措,是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任务,也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
一、发展理念由传统转向现代。跳出农业看农业,深刻认识现代农业内涵,努力形成包括“种养加、农机制造、农产品物流业、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等内容的“大农业”概念,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开发集生产、生活和生态于一体的多功能农业。跳出农业抓农业,用现代工业理念组织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把企业化经营管理模式和“规模、标准、质量、品牌”等理念引入农业生产领域,大力推进标准化、机械化生产,建立与农业生产相适应的质量管理制度和经营机制。
二、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加快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业科研投入体系,形成稳定的投入增长机制,大幅度增加农业科研投入。着力打造由政府引导、农业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和农业企业共同参与,集研发、孵化、产业化于一体的农业科技创新载体和技术推广应用平台,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按照产业化的思路组建各市区县的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农业科研试验站,加强农业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普及,加强包括科技基础设施、试验基地、野外台站、信息服务中心和网络科技环境等在内的农业科研基础建设。提高现代物质技术装备水平,用现代化的物质技术装备农业,改进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产出效率和效益。加快高素质的农业科研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新型农民,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应用能力,逐步形成“专家团队+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的科技成果示范推广和转化机制。
三、生产经营方式由粗放转向集约。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农业要素投入使用率、农业劳动生产率、单位面积产出率,力争用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实现农业生产经营由经验型转向科技型。积极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合理有序流转,促进农业资源由分散配置转向集中配置。鼓励农民自愿组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产业化经营,切实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加大耕地、水域、森林、湿地等自然资源保护和农业物种资源培育的力度,不断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益。
四、城乡二元结构转向一体化发展。优化城乡资源配置,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逐步建立城乡一体的财政、金融、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和劳动保障等公共政策,完善农业的政策支持体系。完善农民素质教育培训机制,积极推进新型农民培训工程,不断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科技水平。统筹城乡、统筹工农业发展,积极探索以城带乡的新路径,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努力构建以工促农发展的新机制。(伯霞)
龙源期刊网 http://.cn
第四篇:着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着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王冬生
中原经济区的战略定位是在全国建立“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探索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我省“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为总体战略,以富民强省为中心任务”。可见,如何实现“三化”协调发展,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问题,也是“十二五”期间,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
城市化使得农业的耕地资源减少,工业化使得农业劳动力大量转移,工业化和城市化又使得农业和农村资金流向城市和工业,造成农业发展资源短缺。加之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缺乏有效体制和机制,农业面临的问题比较突出。
现代农业建设面临的问题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文化素质偏低,缺乏对先进适用技术的接纳和吸收能力,难以适应现代化生产的要求。据国家农业普查结果显示,1996年至2006年末,我国51岁以上农业从业人口比重从18.5%上升至32.5%,年均增加1.44个百分点。随着经济发展,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农业劳动力老龄化问题给农村发展和农业生产带来了十分不利的影响。“留守老人”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农业的现代化进程。他们大多为小学文化,近三分之一为文盲,观念陈旧,思想保守,仍属于体力型和传统经验型劳动者,不仅难以适应现代化生产对劳动者的技术要求,也缺乏对先进适用技术的接纳和吸收能力,直接影响了农业科技的推广、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土地的合理流转,导致农业发展的后劲不足。
农户兼业化,农业生产缺乏技术创新的动力和采用生产新技术的能力。由于土地是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在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下,外出务工的农民不愿放弃自己的承包耕地,随着经济的发展兼业农民迅速增加,兼业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外出务工收入,对低收益的农业生产重视程度不足,往往是以简单的物资投入(如化肥)替代劳动投入,保持传统的生产方式,对采用新科技和调整农业结构缺乏兴趣,农业生产率难以提高。
兼业农民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尽管最近1~2年中承包地的流转出现加速现象,但我省农户户均土地经营规模没有改变。小规模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生产效益偏低,缺乏技术创新的动力,也没有能力采用生产新技术。
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稳固,区域农业生产结构雷同,生产效益不高。从总体看,农业近10年来的发展,农业科技投入要素逐年增加,生产手段不断改良,农业的生产资金总量投入在增加,但是农业的投入结构、生产结构和农民的收入结构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根据农户生产数据分析,主要表现为:1)农业生产投入产出比呈下降趋势,2000年3.76∶1,2008年下降为2.96∶1;2)农林牧渔之间的比较效益没有发生变化,农业和粮食生产的比较效益较低没有改变;3)农户生产的资金支出结构基本没有变化,农业占15%左右,牧业占25%左右,林业占10%左右;4)农业生产结构和作物种植结构基本没有向好改变,农业总产值中农业产出占60%左右,牧业占35%左右,其他生产比例很小,粮食占67%左右,棉花占6%左右,油料占11%左右。2009年,河南农业总产值中种植业占58.2%,比全国平均水平高7.5个百分点,比山东、江西分别高4.5个和16.1个百分点,而相对效益较高的林牧渔业比重不高。农业结构不优,高效农业占比低,使农民增收受限。5)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收入结构也没有较大的变化。
土地流转“非粮化”趋势严重,缺乏农业生产结构布局,影响粮食安全。种粮的比较效益比较低,土地承包权流转之后,原本种粮食的土地,有很多改种经济效益更高的非粮作物,搞农业生态旅游、农家乐之类的项目,这种现象被称为土地流转中的“非粮化”现象。据省农业厅统计,截止到2009年底,全省898.84万亩流转土地中,非粮食生产达到了346.19万亩,占流转总面积的38.52%;在全省18个省辖市中,农村土地流转“非粮化”率达到或超过40%的有13个,达到60%以上的有6个,其中郑州市流转面积为24.72万亩,用于粮食生产的只有
4.49万亩,“非粮化”率达到了81.84%;许昌市流转的75万亩土地中,有21.54万亩用于粮食生产,“非粮化”率达到了71.28%,而洛阳市和三门峡市则分别达到了67.1%和65.4%。以增加农民收入、调整农业结构,解放农村非农务工生产力为目的“非粮化”本无可非议,但如果没有政策上的布局调控,也会直接影响到中原经济区的“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为代价的‘三化’协调发展道路”的实施。
改善农业发展方式的建议
由于全省各地区农业自然和发展不平衡,现代农业建设不能采用统一模式。首先应建立现代农业发展改革实验区,实施以下措施:
实现农业劳动力实质性转移。改革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增加城市廉租房数量,满足农民工需求,同时提高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以此实现农业劳动力真正意义上的转移。农业劳动力的实质性转移后才能加速土地流转,通过土地流转扩大农业经营规模,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农业科技利用从而发展现代农业。
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潜力。作为粮食生产大省,河南省目前仍有近50%以上的中低产田,不少地方农田水利设施年久失修,老化严重,重建轻管,毁坏严重。据省地调队调查,全省有近一半的农田水利设施无专人管护。应改革农田水利管理体制,把田间水利设施纳入公共管理体系,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强力改造中低产田。
在粮食生产核心区重点用政策鼓励规模经营,扶持粮食生产合作社,促使土地向粮食生产大户和粮食生产合作社流转,限制向企业流转。如,完善粮食补贴方式,增加粮食规模生产农户的补贴标准,增加对粮食专业合作社的生产补贴。
降低农民利用先进科技的成本。可以考虑政府出资,赋予农业高等院校和农业科研部门科技推广职能,作为目前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补充,进一步强化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⑦4
作者系河南农业大学农业政策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第五篇: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稳步推进特色农产品生产 2011年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今年粮食总产达到了11424亿斤。实现了历史罕见的“八连增”,农民人均纯收入持续增长,农村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为实现农业十二五规划打下了好的基础。2012年,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进程加快推进,城乡之间、农业与非农产业之间、中国与世界之间联系日趋紧密,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进一步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尤为重要和迫切。
2012年,中国经济面临的发展环境更复杂,对发展质量的要求更高。农业是一切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各级党委政府必须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深刻认识农业对国家经济发展的意义,把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工作做深做细。去年的基础好,今年的工作做得扎实,那么完成十二五发展目标乃至在不远的将来有效解决长期困扰我国的三农问题,我们有充分的信心。
我国农业连续多年的平稳发展,为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奠定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形成了城乡统筹的发展格局和工业支持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相互支持与发展体系,进一步完善了强农惠农富农的政策体系,在这样的背景下,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突破口就是增加农民收入。
进入市场,是锻炼中国农民激活中国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几年来,各级党委政府为农民进入市场做了大量工作,但是我们在指导农民进入市场角色的具体工作中常常重宏观轻微观,对于农民个体来说,我们的引导工作可操作性不强,农民在进入市场的具体技能上与时代的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村的成功推广,为中国亿万农民聚合了搏击市场的合力,农民的市场意识、市场感觉和进入市场的热情得以激发。各级党委政府要抓住这一重要时机,为农民进入市场,为农民实实在在的增收做一些切实的工作。
1、切实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管理,通过各种形式、各种渠道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之间以及各种农产品生产单位的横向沟通。只有通过大范围的横向沟通,才能在我国农村的各专业产品产区域间形成一个总体布局合理、生产要素高效组合的农产品生产格局。使我国农产品产量
2、实现从单一的数量增长到结构合理、总量平衡的转变。以地方特产为龙头,做强做大特色农产品产业。各地要积极实施地方农产品名牌战略,农产品生产要从无害化开始,逐步实现从优质到名牌的过渡。我们要在原有土特产民族特性文化特性的基础上,夯实品质,拓展市场,形成地方的拳头产品和名牌产品。地方特色产业的形成,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之一。
要积极协助农民拓展高附加值农产品的国际国内流通渠道,以民族特色产品为载体,实现各地区、各民族间的沟通交流。
我们要鼓励农民创立自己的品牌和地理标志产品,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