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库车县2011年多熟高效种植模式推广项目实施方案
库车县2011年多熟高效种植模式推广项目实施方案
大力发展多熟制高效种植模式。对优化农业结构,充分利用光热水土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提升农业综合科技水平,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发展多熟制高效种植,可以促进作物配置比例的进一步优化,解决种植小麦比较效益低、农民种植小麦积极性不高的矛盾;解决作物结构单一,饲草料不足,对发展现代畜牧业形成制约的矛盾;解决棉花产业比重过大,无法进行轮作倒茬、病虫害加重的矛盾。发展多熟制,变一季为多季,变常规栽培为立体栽培,既可以充分利用有效的生长时间,又可以充分利用生长空间形成一定的共生期,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通过发展立体高效栽培,可以大幅度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实现高收益,促进农民增收。为做好此项工作,特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目标任务分解、落实
地区下达目标任务分别为:一年二熟15万亩,一年三熟13万亩,结合我县实际各乡镇土壤情况及种植结构,将任务认分解到10个乡镇,一年二熟分解为:乌恰镇14000亩,伊西哈拉镇16000亩,玉其吾斯塘乡14000亩,阿拉哈格镇17000亩,比西巴格乡15000亩,齐满镇24000亩,哈尼哈塔木乡12000亩,墩阔坦镇1000亩,牙哈镇21000亩,乌尊镇8000亩,阿克斯塘乡8000亩;一年三熟分解为:乌恰镇12000亩,伊西哈拉镇10000亩,玉其吾斯塘乡12000亩,阿拉哈格镇17000亩,比西巴格乡8000亩,齐满镇24000亩,哈尼哈塔木乡12000亩,墩阔坦镇1000亩,牙哈镇18000亩,乌尊镇8000亩,阿克斯塘乡8000亩各乡镇再根据各乡镇实际情况将任务逐一分解到村、组、田块。
建立1个1万亩的示范基地(该示范区制定依托基层农技体系改革与
建设示范县、重点县项目基地建设),在示范基地中选0.1万亩作为核心示范区。
二、实施内容
本项目以面向市场、依靠科技、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注重效益、突出特色的发展思路,以提高复种指数为核心,以创新种植模式为突破点,以良种良法配套为基础,以化调化控、除草技术、适宜密度、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配套技术为主要内容,大力推广间作套种、立体栽培等多熟制生产技术和种植模式。
(一)因地制宜地推广多熟制
各地要综合考虑当地自然资源、耕作条件、农民意愿、技术水平、经济效益等因素,合理选择适合本地的种植模式。
一年两熟模式主要有小麦+复播玉米、小麦+复播西瓜、小麦+复播蔬菜、果树+套种棉花、果树+套种蔬菜、双膜瓜+复播蔬菜等6种。
一年三熟模式主要有果树套种小麦复播玉米、果树套种蔬菜复播蔬菜、果树套种双膜瓜复播蔬菜,果树套种小麦复播瓜菜等4种。
(二)加强宣传引导力度
加强多熟制的宣传工作,通过典型示范的作用,积极县委政府和上级部门汇报,争取更多支持;同时,借助媒体力量客观实际、实事求是地广泛宣传多熟高效种植技术,引导农民开展多熟高效种植技术。
(三)狠抓关键技术到位率
多熟制种植模式较多,涉及作物多、作业工序繁琐、消耗劳力多,特别是作物共生期的灌水、施肥、病虫害防治的管理比较复杂。按照“人员下沉,科技前移”的要求,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面对面、手把手地向农民传授多熟制技术要点,努力提高关键技术的到位率、入户率和普及率。避免农民因管理操作不当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挫败农民发展多熟制的积
极性。
(四)加大技术创新力度
1、广泛搜集、整理当地好的多熟种植模式,充分利用核心示范区的技术、人才和资金等优势,积极开展新技术、新方法的试验示范力度,不断集成、创新多熟种植模式。
2、开展多熟制示范,在齐满镇齐满4村2组开展红枣套种马铃薯+复播大白菜一年三熟种植模式高产示范,面积100亩,在齐满镇齐满2村2组开展红枣套种洋葱+复播大白菜一年三熟高产示范,面积150亩,在比西巴格乡依格孜库木村3组开展双膜西甜瓜复播大白菜一年两熟高产示范,面积100亩,在伊西哈拉镇库提力克欧达2.3.4组开展杏树套种小麦+复播胡萝卜一年三熟高产示范,面积300亩;
3、开展品种对比试验,在齐满镇齐满1村3组开展红枣套种正播马铃薯品种对比试验,参试品种分别为奇台白(CK)、大西洋、陇薯、克新。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保证项目顺利实施,库车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成立了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栽培组,主要负责项目实施方案的总体设计和组织实施,检查督导各地落实方案,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领导小组名单如下:
组长:濮生成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
艾合买提·吾甫阿拉哈格镇镇长
木沙·热合曼齐满镇镇长
副组长:热比艳·莫明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党支部书记、副站长
艾斯卡·吐地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办公室主任任
成员:热沙来提·买米提明农技中心栽培组组长
张昀农技中心土肥组组长
阿不都热依木·依不拉音农技中心植保组组长
阿曼古力·艾合买提农技中心栽培组成员
林荣姝农技中心栽培组成员
吐尔洪·吐地农技中心栽培组成员
吐尔洪·克然木农技中心栽培组成员
阿不来提·玉山农技中心植保组成员
方斌农技中心植保组成员
阿曼古·热孜农技中心植保组成员
艾来提·艾海提农技中心栽培组成员
茹先古丽·吐尔地农技中心植保组成员
各乡站站长
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的统一部署、组织实施和协调工作,保证项目顺利实施,并负责制定技术方案,开展技术培训、现场指导和组织验收、总结等工作。制定出针对当地实际、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明确任务指标和工作进度,细化技术措施和人员配备,高产示范田块要落实到乡、村和农户。
(二)加强工作督导
库车县农技中心要对任务进行层层分解、确保责任到人。组织相关领导、专家和小组成员通过互查、抽查等方式对项目实施乡镇开展定期、不定期督导。
(三)强化技术保障
项目地州、县市农技中心要分别成立技术服务小组,技术服务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长:热沙来提·买米提明(农技中心栽培组组长,农艺师)副组长:艾斯卡·吐地(农技中心办公室主任,农艺师)
张昀(农技中心土肥组组长,高级农艺师)
阿不都热依木·依不拉音(农技中心植保组组长,高级农艺师)
成员:阿曼古力·艾合买提(农技中心栽培组,助理农艺师)
林荣姝(农技中心栽培组,助理农艺师)
吐尔洪·吐地(农技中心栽培组,助理农艺师)
吐尔洪·克然木(农技中心栽培组,助理农艺师)
牙生·肉孜(齐满镇乡站站长,助理农艺师)
努尔古·阿不拉(齐满镇乡站,助理农艺师)
吾买尔·克比尔(阿拉哈格镇乡站站长,助理农艺师)
牙库甫·黑力力(阿拉哈格镇乡站,助理农艺师)
技术服务小组要以示范区为重点,开展多熟制种植技术组装集成和试验示范。并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因地制宜地制定技术规程。
四、进度安排
1、上年9月至次年2月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并做好作物冬播和越冬工作; 2、3月至5月做好越冬作物的返青管理,抓好套种作物(三熟)的春播工作,完成对项目区负责人、技术人员和种植户的培训;
3、5月至6月抓好作物共生期的田间管理,组织1次项目督促检查和巡回指导;
4、6月至7月及时收获前茬作物,并做好复播(三熟)工作,组织1次项目督促检查和巡回指导,召开现场观摩会;
5、8月至10月抓好作物共生期的田间管理并及时收获作物,做好冬播工作,组织专家对项目区进行年终验收;
6、11月至12月份完成年度总结报告,修改完善技术实施方案。
库车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2011年
第二篇:课堂教学模式推广实施方案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是从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出发,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学会主动发现问题,独立思考问题,合作探究问题,归纳创新问题,勇于评价问题,同时养成了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表达、认真倾听和不断反思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了他们的组织、表达、思维等方面的能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习、思考、探索、创新,快乐,全面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实现了教与学方式的彻底改变,走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推进课堂教学的改革之路。为了更好地推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学习和运用,特制订魏矿学校“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推广实施方 案。
一、指导思想
学习推广“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必须以培养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为宗旨,以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应具备的能力为目标,以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为出发点,以新课改的理念为指导,以学习、实践、创新为原则,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标,以改革课堂教学结构、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为重点,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进一步强化学校的精细化管理,从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实施目标
1.转变教师教育教学观念,实现教师由“教学”到“教学生学”的思想转轨,突出学生由被动接受到发现创造的根本转变,全面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切感受到创新的快乐和超越自我的幸福。
2.改变评课标准,使评价过程成为促进教师发展与提高的过程,同时使评价过程成为引导学生释放潜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的过程。
3.实现教师由被动学习到主动钻研的转变,挖掘教师潜能,发挥教师的创造性,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使教师真正成为研究型、创新型的教师。
4.创设求实的育人目标,评价一堂课要以学生的课堂表现为重点,以学生的展示和发展为导向。
三、实施标准
1.教师推广“三疑三探” 教学模式效果评估标准:
(1)备课(20%)按照“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一般操作流程进行教学设计。(2)上课:(60%)每节课充分体现“三疑三探” 教学模式,并敢于创新。(3)作业:(10%):1-3年级做到没有课外作业;5-6年级做到基本不留课外作业或做课外作业时间不超过30分钟;7-9年级做课外作业时间不超过50分钟。(4)成果:(10%):教学论文(每篇5分);课题研究(结题10分);优质课竞赛(第一名:10分,第二名:8分,第三名:6分);说课竞赛(第一名:9分,第二名:7分,第三名:5分),累计不超过10分。
注:满分100分,90分以上为优秀,70分以上为合格,70分以下为不合格。2.评课标准:
项目
评 价 标 准 分值
教 师 方 面 学 生 方 面 设疑自探25分
1、能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通过设情激趣,调动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
1、会提问:能根据教学情景、教材内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3+4
2、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善于归纳和梳理,问题设置具有层次性、探究性和针对性。
2、会自学:具有自学的习惯和能力,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3+4
3、注重学法指导,但不影响学生独立思考。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思考或交流。
3、会思考:能集中精力思考提出的所有问题。3+4
4、教学方法灵活,不同的内容用不同的方法处理,不死搬模式。
4、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较好地完成“自探”任务。2+2 解疑合探30分
1、讲授知识准确无误,重点突出,做到“三讲三不讲”。
1、会展示: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不怕错误,展示率高。3+5
2、有驾驭课堂的能力,能灵活处理课堂“生成”问题,收放有度。
2、会倾听:能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能仔细观察、分析别人的展示。3+5
3、做到: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中、优等生评价。
3、会评价:勇于对别人展示的情况进行论证性或补充性的客观评价。3+5
4、关注全体学生,评价及时准确,教师精神饱满,充满期待和激励。
4、回答问题积极主动,声音洪亮、清晰。3+3 质疑再探25分
1、鼓励学生勇于向教师、课本进一步质疑,同时引导学生质疑的方法。
1、会质疑:学生质疑的问题具有挑战性、价值性和创造性。3+4
2、教师能够根据课程的完成情况进行示范引领性质疑,启发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而不是包办代替。
2、会讨论:中等生难以解决的问题同桌讨论,难度较大或有争议的问题小组,讨论有序,不流于形式。3+4
3、教师解答不了的问题,能够坦诚说出,师生课后通过查资料等其他途径共同解决
3、会思辩:学生质疑的问题仍由学生思考、辩论、解答,解决不了的再由教师讲解。3+4
4、给学生适当的时间再思考或讨论,而不是走形式。
4、再评价,能较好地评价别人观点,并说出理由。2+2 运用拓展20分
1、能较好地组织、指导学生编拟、习作所编习题。
1、会编题:能根据本节课所学知识,分别编拟基础性和拓展性习题。2+3
2、习题达不到教学要求时教师能做必要的补充。
2、会习作: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里,能较好的交换并完成所编拟的练习,并且展示率高。2+3
3、教师能够有重点的展示学生所编拟的习题及结果,展示具有针对性和层次性。
3、会总结:能在反思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进行归纳总结。2+3
4、教师能够注重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
4、学生充满自信、参与率高,精力集中,并能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2+3 备注
1、教师能很好地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授课的,可以酌情加1---5分。
2、满分100分,90分以上为优秀,70分以上为合格,70分以下为不合格
四、实施步骤
推广“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大体分为四个阶段,各阶段的具体要求如下: 第一阶段:学习宣传阶段(2010年5月---2010年8月)
本阶段目标为:通过各种方式的学习,让教师们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认识到进行“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重要性,理解掌握“三疑三探”的基本教学模式以及精神实质。1.首先由去河南西峡学习的校长、副校长给全体教师做一场报告会,然后设计一节“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课案、公开上一节“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研讨课。2.将搜集到的有关“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相关资料发布在校园数字网上,供教师在课余时间及教研组活动时统一组织学习,将从西峡带回来的“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实录光碟及教师备课资料按学科分发到各教研组,供各教研组在教研组活动时统一组织本组教师学习及教师在课余时间学习。3.在各个教研组内对“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实质内涵进行研讨交流,同时组成第一梯队实验教师,进行扩展研讨,利用期末后时间对教师再集中培训。4.全体教师在自己所带班级的所任学科里尝试运用,让学生初步适应这种模式,为下一步推广学习打下基础。5.成立领导组织机构,选拔出第一梯队的实验教师,制定“ 魏矿学校“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学习推广实施方案”,为推广“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二阶段:示范带动阶段(2010年9月---2010年1月)本阶段目标为:以第一梯队实验教师为中心,从备课、上课、作业等方面尝试运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并加强听评课的力度,充分发挥第一梯队实验教师的核心带动作用,其他教师逐步模仿。1.第一梯队实验教师在组内进行“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设计,以实验老师为主,形成统一教案,同年级、同学科必须统一进度,统一备写教案,教案书写应以我校集体备课方案为依据,实行集体备课,要求一律是电子教案,由各任课教师分别备或轮流备,重视做好议课、复课、定课工作。2.第一梯队实验教师在自己任教学科的班级进行“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实验,以点带面,示范带动,其他教师逐步模仿。3.参加西峡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学习考察的学校领导要跟踪听第一梯队实验教师上的“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实验课,零距离感受,面对面交流,手把手指导,力争尽快收到成效。4.学校安排第一梯队教师讲公开课并进行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同时参加教育局组织的“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优质课竞赛活动,不断深入贯彻实施“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5.初步形成不同学科、不同课型运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基本环节。在第二阶段结束时要求第一梯队实验教师写出心得体会,让其他教师学习借鉴,在此基础上组成“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推广运用的第二梯队实验 教师,形成责任帮带的关系,为下一阶段的整体推进做好准备。第三阶段:整体推进阶段(2010年2月---2012年1月)本阶段目标为:在总结“示范带动阶段”经验的基础上,在全校各年级、各学科中全面推广“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使“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学习运用进入整体推进阶段,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与思考的能力,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1.以教研组为中心,带领教师研究教材的核心内涵,厚积薄发,匠心独运,群策群力,凝结集体智慧的结晶,制定出高质量的教学设计。2.各年级、各学科教师自行开展“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主动邀请同学科教师进行听课,评课,达到自我加压的目的。3.学校领导继续开展推门听课活动,掌握“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应用情况,研究问题、创新推进。4.通过组织公开课、示范课、竞赛课、经验交流会、校本培训等多种方式提高教师运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能力,及时发现典型、树立典型,引导教师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优质高效。5.抓好检查落实工作,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予以纠正,要切实保证每节课都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每堂课都是“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教案。6.加强对教师全程跟踪听评课指导活动,要求每位教师能规范说课、上课、评课,以及反思活动,学年结束时,每位教师都要写出质量较高的实验推广总结或论文。7.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进一步加大培训实验教师的力度,为“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深入运用推广打好基础。第四阶段:反思总结阶段(2012年2月---2012年7月)本阶段目标为:这时学校已经积累了推广“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教学经验,各科教学模式基本定型,师生已经基本适应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教师已基本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学生的各种能力及合作意识进一步增强,教学质量明显提高,所以学校和教师都要反思教学、总结经验,以便更好地运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1.及时总结推广“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成功经验,将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与方法总结提炼,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学科教学模式,开展以专题讲座、研讨会等形式的交流活动和资源共享活动,供全体教师学习借鉴。2.在实验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学校及时总结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制定措施,深入开展研究,进一步把学习推广活动引向深入。3.学校召开阶段性成果表彰会,对实验中表现好的个人或集体给予表彰奖励,为掀起进一步深化学习的新高潮做好准备,为实现学校的跨越发展做出贡献。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1.领导小组 组 长:王登谭 副组长:郑新锋 张兰芳 李建成 王仲才 2.业务指导小组 组长:张兰芳、李建成负责“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教学的全面推广协调工作。组员:陈金祥、李宗芳、刘备战、刘彩霞、李国君、柴兵虎负责“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教学的活动安排及在各学科的组织与实施。
(二)推广范围:全校各个年级、各个班级、所有学科。
(三)具体措施 1.年终考核:为保证推广应用的效果,学校要对推广应用的全过程及推广应用的效果进行考核,平时教研组对教师的说、评课活动及教研活动进行考核;教研室对教师的课题研究、计划总结及教学反思经常进行检查督促并进行考核;教导处对教师备课及“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等先进教学方法在课堂中的应用进行指导与检查督促;学校推广应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领导小组分期分批对教师“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等先进教学方法的推广应用进行过关验收,期间要树立推广应用的典型,给予必要的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对不能过关的教师要进行补过关,两年内不能过关的要与教师年终考核及职务晋升相挂钩,年终考核中要加入教师推广“三疑三探” 教学模式效果的考核。2.完善制度:学校要修改以前制定的《关于在全校全面推广运用先进教学法的决定》,形成学习推广先进教学模式的新方案。全校教师都要在原来学习推广先进教学法的基础上按学科、学生及教师自身的实际情况,重点推行“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时,融入其他先进教学法,努力做到创新运用,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能力,形成新的学习方式与习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形成课堂教学异彩纷呈的局面。3.比学赶帮:参加西峡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学习考察的学校领导和推广的骨干教师除了要组织开展好“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运用外,还要结合今年教育局开展的“校际交流活动年”活动,积极与兄弟学校交流,把教学方法的运用纳入到校际交流活动之中,相互取长补短,力争做到区域内整体推进。4.以研带赛:以研讨、分析、座谈活动和教师优质课竞赛、先进教学法竞赛活动为载体,以研带赛,以赛促研。从今后开始每年都要举行“三疑三探”课堂技能大赛和优质课竞赛、先进教学法竞赛活动。学校要求全校教师都要在先进教学法的推广、特别是“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应用上人人过关,这方面工作做的好的教师学校将给予表彰奖励。学习推广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等先进教学方法态度不积极或效果不明显的将在评先选优,职称评聘中实行一票否决。5.领导带动:校长要起好新课程的引领作用,牢牢把握以教学领导教学的主动权,每学年校长、副校长都要借班登台讲一节“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等先进教学方法的示范课,并参与评课,每个校领导都要有自己固定的教研组联系点,按照教研组的日程安排按时参加教研组活动,和教师一起平等对话,共同走进新课程。6.绩效考评:率先使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并能参加校级观摩课的教师以及参加“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优质课竞赛的教师可在年终考核总分中加1-5分(讲一次公开课加1分,5分封顶,参加平川区优质课竞赛/说课竞赛的教师获一等讲加5/4分,二等奖4/3分,三等奖3/2分)。7.奖励先进:学校要对实验中表现突出的先进教研组、优秀班级、先进个人年终进行表彰奖励,树立表率,在全校全面推进“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在各个学科的运用。总之,“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是先进、科学的教育教学模式,它真正实现了学生学习方法由单一接受到发展创新的根本转变,实现了教师由知识的传承者到创新人才的催生者的角色换位,所以我们要严格按照方案的要求,开展“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活动,并以多元化的活动提升教师的课改理念,多渠道,多形式为教师搭建“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教学平台,从而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
第三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方案
小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实 施 方 案
一、课题的提出
追求高效教学是教学的本质所在,也是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更是教育事业实现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在当前小学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也不轻松,质量又不高的问题,因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核心课题之一。
在联合校组织的针对课堂教学情况的问卷调查中,其结果反映出课堂教学存在着如下几个共性问题:一是教师课前准备不够充分,课堂教学盲然;二是新课前盲目出示学习目标,淡化了情境创设,整个教学机械呆板,不够生动,对学生没有吸引力;三是教师讲得太多,给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太少,学生无法当堂完成作业;四是教师较多是关注自己的教,而较少关注到学生的学,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自学流于形式;五是教师对学生的关注面太窄,差生容易被忽视,造成学生两极分化严重等等。存在这些问题的课堂,其教学效率很难保证。这种“教师中心,机械模仿,系统传授”的课堂教学模式,使课堂缺乏思辩与创新,学生的主体性难以体现,学习积极性被压抑,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空谈。要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必须改变现有的这种缺乏生命活力的、僵化的课堂教学模式。
二、核心概念界定及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核心概念界定
“高效课堂”是针对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低效性而言的。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一般来说,高效课堂效益评价主要标准是,学生思维活跃,语言表达正确、流利、有感情,课堂充满激情,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强,目标达成率在95%以上。前提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会不会学,乐不乐学,核心是教学三维目标的达成,立足点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
“教学模式”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一套计划或模型,是基于一定教学理论而建立起来的较稳定的教学活动的框架和程序,也就是各种教学活动有机地连接在一起从而组成的具有动态性的过程,从微观的教学活动的角度看,它具有变化性,但宏观的过程角度,又具有比较稳定的过程形式。一种教学模式由几种教学策略或教学方法实施的教学活动组成。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在某个具体领域的具体化,同时又直接面向和指导教学实践,具有可操作性,它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
2、理论依据
现代的“掌握学习”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和“教学形式最优化”理论都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奠定理论基础。
“掌握学习”理论。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布卢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强调每个学生都有能力学习和理解任何教学内容,达到掌握水平。只要提供较好的学习条件,多数学生学习能力、速度和动机方面的个别差异将会消失,大多数学生将获得较高的学习成绩。
“最近发展区”理论。前苏联的教育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存在着两种发展水平:一是现有水平,二是潜在水平,它们之间的区域被称为“最近发展区”或“最佳教学区”。分层教学正是由于根据学生学习的可能性将全班学生区分为若干层次,并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共同特点和基础开展教学活动,使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速度以及教学方法更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符合学生实际学习的可能性,从而确保了教学与各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相适应,并不断地把最近发展区变为现有发展水平,使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教学活动不断向前推进。
“教学形式最优化”理论。巴班斯基的“教学形式最优化”理论强调指出,在传授容易理解的新教材、进行书面练习和实验时采用个别教学最好,这时教师要个别指导,介绍独立学习的合理方法。在必须采用不同深度的新教材或练习演算时,可进行不同方案的临时分组;学困生做容易的题目,教师提供纲要信号、辅导卡片或助手辅助;优生做稍难的题目,讨论学习的多种方案。而分层递进教学的实质就是在集体教学的框架里进行分组教学和个别教学。这既顾及了学生个体间存在的差异性,又可把因材施教提升到可操作水平,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是班级授课制条件下实施个别化的有效模式。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主要做法
英国肯特布雷大学爱伦·史博教授研究的“优秀的教与学”和我们研究的“高效课堂”从本质上看是一致的,都是在追求教学的最高效率,爱伦·史博教授对高效的理解是从高效享用学习资源,单位时间内高效学习,高效完成个性化学习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高效互动与滋养四个方面来研究的。与我们新课标中所提到的三维目标也是吻合的。艾伦·史博教授的研究对英国小班化的教学起到了积极地推进与优化的作用,而与我们国内的大班额集体授课的现状不太适用。全国著名课改专家李炳亭先生近年来专注于“高效课堂模式”的推广实践工作,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理论素养,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特别是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受到全国教育同行的高度评价。目前国内影响较大的、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课堂教学模式有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模式,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高效课堂等。但是这些“高效课堂模式”适用中学生的比重较多,而适用于小学的内容占的比重较少。
四、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出适合胡屯镇各小学实际的高效课堂教学策略和课堂评价体系。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转变教师角色,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人生的引路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践行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注重生活经验积累和学习兴趣培养。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德,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4、通过本课题研究,增强教师的教研意识,促使老师们加强学习和交流,打造一支爱学习、会研究的教师队伍。
5、在研究过程中,举办多种形式的学习交流活动,促进学习型校园的创建和积极向上的校园人文氛围的形成。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
1、小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
(1)通过问卷调查、教师访谈、学生座谈等途径,调查研究目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2)通过理论学习,研究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什么,学生观是什么,对课堂教学有哪些要求,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
(3)通过对杜郎口中学课堂教学的观摩学习,研究他们课堂的特点、基本点、基本模式、课堂评价、要求和管理等。
(4)研究教材,教材是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载体。研究对教材把握、处理的度和呈现形式。
(5)研究学情,要分析学生现有的水平和对教育教学内容的思维能力、接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学习兴趣、动机、意志、情感等。
(6)研究学法和学习方式,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研究自学、帮扶、互学;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存异质疑、交流展示等学习方式的组织和引导要点。
(7)研究教法。立足学情和教材不同内容和课型,运用什么样的课堂组织形式和教学策略,才能使学生高效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8)研究课堂评价。对学生实施有效的课堂评价是成功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研究,初步制定出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可持续作用”的、侧重于学生学习过程的课堂评价体系。
2、通过分析存在的问题、理论学习、观摩学习、教材研究、学情研究、学法教法和课堂教学评价研究,探索出适合本学科的课堂教学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小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六、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2)调查研究法;(3)行动研究法;(4)个案研究法。
七、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
本课题的研究时间为2014年9月——2016年6月,共分为四个研究阶段。
第一阶段:调研、动员、组织学习阶段(2014年9月—2014年11月)
1、通过开展问卷调查、教师访谈、学生座谈、课堂观察等途径,了解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组织召开教学改革讨论会,组织学习交流活动。
3、教学骨干赴杜郎口中学现场观摩学习杜郎口中学课堂教学模式。
4、组织赴杜郎口中学学习的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研讨课。第二阶段:初步探索实践阶段(2014年12月—2015年4月)
1、成立《小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课题组并开题,制定课题实施方案。
2、课题组成员在课堂教学中改革实践,上研究课,并及时评课、总结、改进、调整。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不断实践、反思、学习、探讨、改进、再实践。
3、进行阶段小结,调整策略研究方案。
4、课题组总结形成小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和课堂评价体系。第三阶段:全面实施阶段(2015年5月—2015年12月)
1、在全校全面开展新模式的课堂教学。要按课题组总结出来课堂教学模式来组织教学。
2、课题组及时总结改革中的成功经验,每周开展两次交流研讨会,推广经验,改进不足。
3、加强学习和交流,积累经验。组织示范课,推广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经验。使各学科不断改进、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
4、依据新的课堂教学评价表,组织开展人人上达标课活动,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第四阶段:总结推广阶段(2015年12月—2016年6月)
1、在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课题组及时总结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制定措施,深入开展研究,特别是对课堂教学模式中的细节问题加强研究。
2、课题组及时总结推广课堂教学改革中的成功经验,以专题讲座、研讨会等形式予以交流推广,供教师学习借鉴。
3、课题组对全校课堂教学改革情况进行总结,结合学校实际,总结出适合胡屯镇联合校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
八、预期研究成果
1、《小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思考》调查报告;
2、《小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开题报告;
3、《小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实施方案;
4、语文、数学、英语学科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课例;
5、胡屯镇联合校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6、小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要求;
7、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评价表;
8、关于“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优秀教学设计;
9、关于“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优秀论文集;
10、《小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阶段性总结;
11、《小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结题报告
第四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方案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向课堂教学效益要质量,我校决定在开展全面学习推广杜郎口中学教改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实际,在本学期进行教改实验,鼓励教师大胆进行教学改革,改变原有的陈旧教法,发展我校的课堂教学模式,即总要求是“先学后教,小组合作、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重创设“和谐课堂”为宗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教给学生一套有效的学习方法,“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不学”,力争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初步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先进模式,将我校建设为人们满意的学校
二、模式的基本理念
1.以人为本 首先要从心底里相信并且恪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一教育理念。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不忽视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任何一点知识漏洞,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才,对每个学生的进步都给予大力表扬,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
2.以素质教育为核心
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课堂教学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教学设计与实施中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三、实施模式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
“先学后教,小组合作、当堂训练”是以学生为“轴心”适合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它将过去的教师单向灌疏转变为师生双向互动,教师的教学行为由“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转变为“带着学生发现知识”,学生的学习行为由“带着教材走向教师”转变为“带着问题走进课堂”。教师通过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完成作业,在实践与探索中自主建构起合理而系统的知识体系。
2.合作性原则
教学过程是师生为实现教学任务和目的,围绕教学内容共同参与,通过对话、沟通和多种合作活动产生交互影响,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的活动过程。合作最常用的方式就是“兵教兵”。让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因为独立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深刻性,而小组合作探究可以弥补学生差异,对培养学生交往的技能及分享、合作的态度具有独特的作用。
3.学法指导原则。
首先要引导学生正确地运用思维方法,注重培养发展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四、实施步骤
(一)组织学习阶段
1.对教师加强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的教育。第一、使每一位教师要认识到模式研究的必要性、重要性,认识到有模式与无模式的利弊;第二、发展模式,既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教师自身成长的需要,更是学校发展的需要。
2.大量杜郎口中学先进教学理论材料,印发给全体任课教师,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汲取有效理论营养。
3.组织教师学习、讨论模式。具体是
1、要求教师完整理解:“先学后教,小组合作、当堂训练”模式的基本结构。
2、要求教师充分认识“先学后教、小组合作、当堂训练”模式的基本特征。这个模式的基本特征有以下四个方面:面向全体学生;目标明确,精讲善诱,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紧扣目标要求,重视学情反馈,教师通过优化导学,促进良好学习习惯与品质培养;高度重视课前的备课、预习和课后的作业、辅导等各个环节,将课内外的教学活动统一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4.要求教师认真把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的操作要领。
通过学习,使教师领会模式的每一步内涵,同时又组织部分教师针对模式写一份教案,进行说课,说过后进行评议,加快对模式的理解。
(二)初步试验阶段
1.备课组加强备课研究。要想上好模式课,首先要备好模式课。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相结合,以备课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先集体备课,目的是加深对模式的理解,再分工备,就比较顺手了。但是规定每一位教师必须用模式备课,学校把每月检查与不定期检查结合起来,作为学校考核内容之一。
2.积极开展新模式研究课活动。一开学,学校就规定每人必须上校级公开课一节。为了做好这项工作,第一、领导班子深入课堂听推门课,每周至少两节,和教师一起研讨、交流;第二、领导班子在前两周带头上模式课,已经上过;第三,促使每一位教师深入地研究,上过后,教研组及时评议,提出与模式不相符的地方,争取使教师的课尽快地适应新模式的要求;第四、学校对发现的问题,每周实行及时公开通报的方式,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敲响警钟,同时表扬做的较好教师。
(三)全面实施阶段
1.创新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要经过组织公开课、示范课、课堂教学比赛、经验交流会、专题培训班,校本培训等多种方式提高教师运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能力,制定课堂教学评估标准,及时发现典型,树立典型,引导广大教师,不断巩固学习成果,不断深化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使广大教师学习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准确高效地指导学生自学,精练高效地进行“后教”,保证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
2.落实“堂清、周结、月测”,全面提高质量。“堂清、周结、月测”是学生自我检测、自我更新、自我补“缺”的重要方法,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学校
将把““堂清、周结、月测””列入教改实验的重点之一,狠抓落实,不断总结完善落实““堂清、周结、月测””的方法。“堂清”由任课教师负责组织落实,精选当堂训练题和作业,每天抓好自习辅导与反馈;“周结”由备课组负责组织落实,每周精心组编一套周练习题;“月测”由级部负责组织落实,搞好单元测试及月考,认真做好每次月考的质量分析。学校制定严格的检查反馈制度,教导处对““堂清、周结、月测””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各责任人抓好落实。
(四)总结深化阶段1.总结经验,加强交流。①学校及时总结学习推广杜郎口中学经验活动中的成功经验,以专题讲座、研讨会、学习简报等形式予以交流推广,供教师学习借鉴。②通过组织“学教结合,主体探究”示范课,推广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经验。③学校对全校学东庐情况进行总结,结合学校实际,创造出具有我校特色的教学及管理模式。
2.深入研究,不断完善。在实验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学校及时总结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制定措施,深入开展研究,特别就“学教结合,主体探究”课堂教学模式中的细节问题加强研究,把实验引向深入,取得更大的成绩。
3.奖励先进,人人达标。①学校召开阶段性成果表彰会,对实验中表现突出的先进级部、优秀班级、备课组和教师个人进行表彰奖励,为掀起进一步深化学习的新高潮做好各方面的准备,为实现学校新的跨越发展再做新贡献。②依据课堂教学评估指标,组织教师达标课活动,人人上达标课,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推动学习东庐活动深化和创新。③认真总结教改实验经验。
一、指导思想
以《关于在全县小学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构建高效课堂的实施意见》文件为指导,结合我乡工作实际,全面落实新课程理念,积极探索自主、高效、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真正实施“高效课堂”,从而切实提高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训练检测、课后辅导、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二、实施内容和策略
1.提高教学准备的高效性。
高效的课堂教学,必须有高效的教学准备环节,否则,谈不上有效的课堂教学,更谈不上高效的课堂教学。
教学准备指的是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时所要做的工作,包括教学目标的设定、教材的处理、方法的选择、教学组织形式的确定、教学环节的设计以及教学方案的形成等。
(1)备内容
要把教材看作是一个范本,努力做到入乎其内,吃透教材,把握重点、难点,同时又要把教材看作是一个例子,不唯教材,力图出乎其外,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要与课本对话,引导学生感悟文本的内在意蕴。要精心设计教学流程,提炼出简练而有效的教学主线,层层推进。
(2)备学生
教师在课前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需求,根据“学情”有的放矢地进行备课。
(3)备训练
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选择和设计课堂练习,下发训练教材,教师必须先做,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要做到讲练结合、精讲精练、当堂训练、快速反馈,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意识,调动学习积极性。
具体策略:
抓实集体备课。首先做到“四到位”:时间到位,地点到位,内容到位,备课主讲人到位。其次完善集体备课常规:一人主备、教研组内讨论、集体修改,真正将集备制度落到实处。
2.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课堂是教师实现“高效课堂”活动的主阵地,也是关键环节。学生的成长依赖的是每一堂课的积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当务之急。
(1)提高教学内容的高效性。
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依据教学目标,确立重点,优化选择。在强调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同时,不能忽视知识教学,应切实保证知识教学的有效性。
(2)提高教学活动的高效性。
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就是按照有效学习的目标,从学生的发展出发,从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上考虑,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科学安排。新课导入、情境创设、迁移过渡、操作安排、练习设计、活动组织等都应精心准备,周密布置,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背景,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增强学生学习的乐趣和信心,使创设的情境达到内容鲜活化、过程活动化、解题探索化、交流互动化、思维多样化、体验高效化,从多个层面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3)提高教学方法的高效性。
优化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要依据特定教学目标的实现来选择特定的教学方法。要从教学内容出发,扬长避短地选用各种方法。要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致力于把外在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内在的学习需求,把启发思想贯穿于教学方法选用的整个过程,不能脱离学生原有基础,坚持教学方法选用的求实思想,充分反映学生主体性的要求。
(4)提高教学交流的高效性。
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积极创设和谐、激情的课堂氛围,增强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要改变教师与学生之间单向的教学互动,寻求建立一种有效的双向或多向的师生教学互动,通过师生、生生之间多层次的富有成效的互动、交流,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师生间的互动交往不追求形式上的热闹,而应追求实实在在的质量和效果。
(5)提高教学手段的高效性。
多媒体和学科教学整合是课堂教学的必然趋势,多媒体和教具等教学手段的运用,要用在该用之处,使其真正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要坚决杜绝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装点门面、华而不实、哗众取宠的做法,讲求使用效益。
(6)提高问题设计的高效性。
要围绕教学重点,设计富有启发性、探究性的课堂提问,通过有效的提问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推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当然,高效课堂教学环节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除以上六条外,教师的专业素养问题、高效课堂教学时间的利用问题、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问题、重难点的突破问题、教师的主体地位发挥与学生主导地位的实现问题、面向全体学生的问题、教师的示范作用与课堂教学细节问题等等,都值得去认真研究。
具体策略:
(1)创新教研课。本学期一人至少一节优质课,以“高效课堂”为主题,拉开过程,展示成果,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2)落实教学反思。本学期要求老师将进行“高效课堂研究”的案例与反思写在教师笔记上,每学期10篇,每篇字数不少于800字,乡、校组织展览、交流、评比。
3.提高训练检测的高效性。
在强化课内当堂训练、提高反馈矫正实效性的同时,要注重课后作业训练的高效性。既要切实杜绝布置大量的重复性作业的现象,防止学生淹没在题海之中,也不能让学生只是简单的抄写,进行书本知识的搬家。要充分了解学情,布置有针对性的作业,让学生在作业训练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同时,要科学安排学生的练习时间,做到适时、适量、适度。高效训练要做到“六有六必”,即有练教师必先做、有练必选、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坚持做到精选精练,把握难度,删除繁、难、偏、旧的题目,提高训练效度;必须做到,及时批改,精批细改;讲评之前必须先做统计归纳,切实提高讲评的针对性。具体策略:
抓实“教学六认真”(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布置作业和批改作业、认真开展课外辅导活动、认真考核、认真教研)的查评工作,将教导处抽查和组内自查结合起来,搞好学生作业负担调研。
4.提高课后辅导的高效性。
课后辅导要突出一个“勤”字,坚持“抓两头促中间”的辅导策略,实现培优补差的落实到位。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坚持教辅结合的思想,不断强化教学辅导。在注重学生知识辅导的同时,还要注意学生的心理辅导,补“差”先补“心”,消除心理障碍,矫正不良习惯,增强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具体策略:
重视培优补差工作,在校内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科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各方面的能力。针对学困生的薄弱点,加强辅导,促其不断进步。
挖掘苗子,培养尖子,以好带差。
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
5.提高教学评价的高效性。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适度、多元地评价学生,鼓励引导学生自评和互评。评价既要注重过程又要注重结果。
具体策略:
学校在管理过程中,要实施高效的手段,建立有效的教学评价制度,充分体现发展性。充分利用学生“成长记录袋”的导向作用。
教研室建立各学科全面调研和重点学科调研相结合的常规调研制度,真正切实、全面地评价学生,评价老师。
采用多种形式加强对教师本人的评价,如通过听课、考评、问卷或学生家长参与评价等多元评价体系,促进教师工作有效性的提高。
实施建议
1、各年级组和教师根据本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强有效教学专题研究,广泛学习,统一思想,加深对实施高效教学重要性的认识。
2、教导处、备课组及时制订与高效教学相适应的各项管理制度,重点是常规管理制度和评价激励制度,高效运行,确保有效教学顺利推进。
3、加强教学常规考核的力度。根据县局下发的《关于在全县小学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构建高效课堂的实施意见》文件中的重点内容,大力加强常规管理考核,坚持月检查考核制度,严格考核,与奖励挂钩,认真向教师反馈考核情况,促进整改提高。
4、备课组要密切联系,及时反馈“高效课堂”的实施情况,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工作思路及活动方案,进一步优化高效课堂教学管理的的水准。
第五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方案
课堂教学实施方案
中 学
课堂教学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规范和提高教师教学行为,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着重创设“和谐课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教给学生一套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一)、总体目标
1、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
教师要强化“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主动发展”的教育教学观,树立“每一个学生都能教好”的教育理念,努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2、改革课堂教学,转变教学方式。课堂教学中要落实“四精”、“四点”、“四必”、“四步”(“四精”即:备课精、讲课精、选题精、批改作业精;“四点”即:难点、重点、落实指导点、触类旁通点;“四必”即:讲必练、练必阅、阅必评、错必纠;“四步” 即:教学过程的学展、点、练四步骤。)
3、优化课堂结构,形成校本特色。
教师要以“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为抓手,从“加强基础、促进发展、激励创新、重视实践”的要求出发,逐步完善基础型、探究型、拓展型三类课程体系。贯彻六个远大于的指导思想:①研究学生,激励学生乐学、主动学所取得的成效远大于研究教材,研究考题,研究教法②用10分钟让学生悟明白一个道理所取得的成效远大于老师用10分钟讲明白十个道理(讲明白不如悟明白)。③培养学生能力,在夯实基础上下工夫所取得的成效远大于让学生“开眼”“见世面”做过多的难题、新题(基础与能力只有一步之遥)。④用一个小时去反思、琢磨所取得的成效远大于用十个小时去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变费力教为费心教)。⑤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从而激发和保持学生学科学习兴趣所取得的成效远大于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和丰富多彩教学内容的感染(成功也是成功之母)。⑥让学生跳一跳,独立思考做一道题所取得的成效远大于学生忙于应付匆忙做十道题(减负增效之良策)。
4、落实主体参与,实施小组合作。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师生间、学生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有利于思想的撞击和智慧火花的迸发,能够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力,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问题,发展思维的发散性、求异性。
5、加强教学管理,提高课堂效益。教师要全面贯彻课堂教学改革精神,优化学科教学过程,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上体现新思路、新手段、新方法,使课堂教学成为落实新理念、用活新教材,推进新课改的主渠道,教师应在如何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上下功夫。
6、创新教研机制,提升教师发展。学校要推进以研促教,形成教学相长的教研氛围。抓好教研组、备课组的建设,落实教研制度,争取周周有研讨课、展示课。教研组长既要负责教研活动的组织,同时也要负责整个学科教学常规和教学质量的监控,注意收集与研究平时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并利用教研活动组织教师一起分析、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提高45 2
分钟的教学实效作为教研的重点,真正体现医生的真功夫在病床上,教师的真功夫在课堂上。适时运用课堂节时增效的“四个策略”。策略一:把问题串变为问题组;策略二:课内板书变为课内板书变为课间板书;策略三:学生的单一板演变为立体板演;策略四:课堂无间隙变为课堂“留白”。
7、落实备课制度,抓好课前准备。
教师的精彩是在课堂,而课堂的精彩是在课外、在备课的功夫、在备课教学设计的统筹能力与聪敏智慧。学校要保证备课组的活动时间,使备课组不流于一个形式,而是一个实体。在平时的教学中,备课组内的教师共同备课,解决教学中的疑难,资源共享,互学互助。备课组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精心出好课堂练习题、测验卷,要注意新题型的收集,练习要有区分度,力争提高学生练习的效率,提高课堂效益。备课要做到“四个有”即“脑中有课标、胸中有教材、心中有教法、眼中有学生”,教案中要充分展示教师如何激发兴趣,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集体备课必须集中研究以下几个问题: ①如何引导学生自学最有效? ②共同研究下一周各课时的教学方案; ③确定学生自学范围、自学内容、自学方式、自学时间、自学要求,这五确定是统一的;④自学可能遇到哪些疑难问题? ⑤设计什么样的当堂测验题才能最大限度的暴露学生自学后可能存在的问题? ⑥如何引导学生自我解决这些问题? 要真正落实备课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是根据学生的“学”来组织进行的精神。
8、落实精细管理,提高管理效益。
学校要加强教学精细化管理,落实“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的教学要求,树立素质教育的观念,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
(二)、学习的内容和要求
1、树立新理念,落实新课改。
教师要树立“每个学生都能学好”的教育理念。每个教师都要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提高,都有责任教好每个学生。坚信只要提供适当地学习条件、方法,则每个学生都能掌握在学校学习的东西,并用这些先进的教育理念自觉地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
2、学习新模式,落实新方式。
坚持“以学定教”的教学原则,充分把握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要点,各科教学要在把握“先学”、“后教”和“当堂训练”步骤的基础上,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实践和研究,努力做到精讲多练,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每节课教师单向讲授时间不得超过15分钟,学生自学、讨论、质疑发问,回答教师提问及师生交流的时间至少应在20分钟,学生课堂练习的时间不少于10分钟。努力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地达到学习目标,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3、加强过程管理,转变教学行为。教师要坚信“每个学生都能合格”,充分发扬奉献精神,用爱心、真心去关心、爱护、帮助每一位学生,尤其要关注中下游学生的学习和表现,以学困生的起点教学,通过个别辅导、坚持“三清”,对“待优生”、调皮生,实行周末验收制度,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在其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防止学生将学习中的问题逐渐积累,以致积重难返。
4、做好教学准备,切实抓纲务本。教学始终坚持“以课本为本”,紧扣教材内容,通过教学使学生把教材内容掌握到 3
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要求,“不准超纲、超教材,不准增加教学内容,不准增加教学难度、不准降低教学要求,不准降低教学质量”,教师可以在学生弄通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情适度拓宽教材内容,但严禁本末倒置,以辅导资料代替教材。
5、落实小组合作,提升学习效率。
教师要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方面的积极作用,指导学生成立学习小组。学习小组活动能否正常开展,学习团队的优势能否发挥,关键取决于学习小组的组建是否科学,小组成员的分工是否到位。各班级要按“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组成若干学习小组。成员由优、良、中、差学生组成,一人为组长,具体负责每一位同学学习、活动。各小组之间开展竞赛、互助活动,真正实现“兵教兵”、“一帮一”,进而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整个过程大致可分为:①明确目标。在合作学习之前,教师要向学生明确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告诉学生评价的标准是什么,合作学习的重要性,适时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明白怎样完成学习任务。②分组合作。确立学习任务之后,小组要通过研究学习目标,明确主攻方向和需解决的问题,根据组员特点,分工合作,探索交流。在此期间教师要在组间巡视,针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引导。③展示提升。小组成员通过探究,阐述各自观点,对有疑问的地方进行集体研究,再在全班汇报自己小组的交流成果。对小组内没有解决的问题,可以提出来请其他小组帮助解决。④反馈结果。通过小组间的交流探讨,教师指导学生逐步统一认识,精讲提升,并对各小组和组内成员的表现给予评价。⑤当堂达标。教师要精心设计与课题有关的试题,可以用试卷或纸条的形式当堂训练检测。
6、落实集体备课,提供质量保证。
集体备课要按照“个体-集体-个体”的程序由备课组长组织。①提前两周确定主备人,提前一周集体备课。试点学科负责人和组长参加每周的集备活动。②备课四环节:一备课标或考纲,确定教学目标和重点。二备学生,想学生之所想,换位思考;想学生之所难,降低起点,预设思维阶梯;想学生之所乐,激发兴趣,享受成功快乐。三备教材,合理增、删、调,精选习题。四备教法,教为主导,学为主体,适时运用“节时增效策略”。主备人提前写出备课草案或导学草案,经集体研究后确定“导学案”设计。③周研究课。备课组每周组织一次研究课,做到集体备课,集体听课,集体评课(提前设定主评人)。④实施“导学案”。以“作业前置,学案导学“为抓手。⑤“导学案”规范。有具体(学生能读懂)的学习目标和重点提醒; 有预习内容(预习引导,预设问题,前置书面作业等,学生明确学什么,怎么学);有归纳总结。
二、基本理念
1、以人为本,尊重与赞赏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首先要从心底里相信并且恪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一教育理念。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不忽视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任何一点知识漏洞,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才,对每个学生的进步都给予肯定和表扬,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
2、以爱为基,生成与体验
要重视学校的服务意识,提高教师的服务意识和能力,相信学生,转换角色。教师要有公益心,正如胡锦涛主席在《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对教师殷切希望:“要关爱每一名学生,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进步,以真情、真心、真诚教育和 4
影响学生,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课堂教学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教学设计与实施中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教师的职业特征是“传道、授业、解惑”;现代社会,特别是信息化社会,强调的是知识的创新,即“积累”不再是目的,“生成”才是目的,教师的职业特征转换为“管理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3、以导为主,组织与服务
教师的定位是指挥员而不是战士,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先学后教,以教导学,以学促教。洋思把教师在课堂上的地位,形象地比喻为毛泽东、张艺谋、袁伟民。这种理念通俗、形象、易懂。教师在课堂上是就像战场上的指挥但不亲自打;是导演但不亲自演戏;是教练,但不直接参加竞赛。教师以学定教,教师的教学以研究学生怎么学、学什么,集中解决为什么学,学的效果等问题。教的原则是:学生会的不教;学生说明白的不重复;学生不会的尽量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教师少讲、精讲,只做点拨性的引导。
4、以效为先,高效与减负
怎样的课堂才是一个好课堂呢?洋思人认为高效率的课堂就是好课堂。并用了一个数学式来表述:高效课堂=时间×课堂效率(课堂高负、课后减负)。提出每节课都像考试那样紧张、有序、高效地自学。我们现在有的教师是课堂少负,课后增负,弄得学生成天都在作业堆里忙个不停,最后甚至于厌学直至辍学。
5、以生为源,基础与能力 把待优生当作资源开发,教师必须同时重视两个关注:问题学生和学生问题。的确,待优生是个宝,一则改变一个待优生,提高了学校在社会上的知名度,二则改变一个待优生,掌握了一套改变待优生的教育教学方法,三则正如许多教育家所说“改变一个待优生就是拯救了一个家庭”。何乐而不为呢?
6、以法为根,自主与合作
学生自谋自学策略。教师给学生自学的锦囊妙计,为学生谋划自学策略,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自学方略,开始是自控的,逐渐地形成了习惯,养成了良好的自学习惯是教学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合作精神与合作能力是自学的力量源泉。“兵教兵”,精诚合作。“兵”教“兵”体现在“后教”的环节上。针对学生自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或训练中存在的错误,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让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教师只做评定,补充更正。“兵”教“兵”也体现在课后,对学习上的“困难户”教师指定同学去帮一帮,单独辅导,优秀生与“困难户”搭配坐在一起,他们结成帮扶对子,成为朋友。在兵教兵中,待优生弄懂了教学内容的疑难,优秀生增强了对知识理解的能力。合作学习,互相提高,让自主与合作唱响课堂的主旋律
7、以学为本,互动与发展
自助与互助结合,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按照教师的要求,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理解,自我测试,并将发现的问题以合适的方式记录下来以备求助。让学生动起来,课堂上,每一个环节都让学生“做”,自学不单纯看书,边看边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口交流,使学生能亲身感悟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学生做的过程是创新的过程,是经历自学的过程,是得到对知识的自我感悟的过程。在做的过程中,允许差异,根据学生自我的体验,自我的基础。采取不贩方法与途径,只要能达到目标就被 5
充分的肯定的态度。学生在做的过程中,不仅学会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学会应用,学会提高,为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只有学中做,做中学,才能形成自学习惯。学生不单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也养成了做事的好习惯,不依赖别人,什么事都自己动手操作,养成勤快、爱活动的习惯。提高课堂的自主性。个个都能自主、自觉、自愿、自省、自理学习,学习不是老师的事,不是家长的事,学习完全是自己的事,自己的事那就一定做好。增强课堂的民主性。教师不是高高在上的知识的统领者,教师更不独霸课堂,独占课时,有的只是平等的人格,学习的伙伴。以相信学生、发动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为宗旨。高举尊重大旗,实施感动教育。积极创设民主、宽松、自主、和谐的良好学习环境。发挥课堂的合作性。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组生之间、组组之间、优弱之间,都加强合作,互补共赢,相互点评、指正、借鉴、补充,让心灵相互碰撞,让人格魅力相互感染,让高超智慧相互启迪。课堂互动要实现三个效果:①课堂静下来,学生注意力集中,有良好的学习习惯;②学生动起来,鼓励学生主动质疑,相互争辩(简化回答问题先举手的程序),控制课堂常见的“三个瘾不住” 学生答错,教师瘾不住就讲出来了;学生答对了,教师瘾不住立即表扬起来了;时间不够,教师瘾不住讲完了。③思维活起来,“把最有价值的思维留给学生”,真正落实思维互动;避免看似热烈而无思维价值的提问与讨论的形式互动。
三、实施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孩子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 “只要抓住了课堂,也就抓住了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把本应该属于学生的课堂还给学生,就走出了传统教育的泥沼,学生也将还给教师意想不到的惊喜。开放课堂学生才能获得解放,个别潜能和创造力才能充分释放。课堂民主,学生才能自主,而只有学生自主,也才能实现课堂上学生自己当家作主。只要我们的教师充分相信学生,依靠学生,发动学生,就一定能够实现学生的全面、生动活泼的发展,这就是新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体现一切为了学生的原则。要变“讲堂”为“学堂”,变“学生被动听讲”为“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在发挥教师“导”的同时,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先学后教,小组合作、当堂训练”是以学生为“轴心”适合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它将过去的教师单向灌疏转变为师生双向互动,教师的教学行为由“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转变为“带着学生发现知识”,学生的学习行为由“带着教材走向教师”转变为“带着问题走进课堂”,教师通过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完成作业,在实践与探索中自主建构起合理而系统的知识体系。
2、合作性原则
教学过程是师生为实现教学任务和目的,围绕教学内容共同参与,通过对话、沟通和多种合作活动产生交互影响,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的活动过程。合作最常用的方式就是“兵教兵”。让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因为独立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深刻性,而小组合作探究可以弥补学生差异,对培养学生交往的 6
技能及分享、合作的态度具有独特的作用。
3、学法指导原则
各任课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多花时间,多想办法,多收集信息,加强双基练习,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首先要引导学生正确地运用思维方法,注重培养发展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要在课堂教学中贯彻思路教学的原则:在讲清知识点的同时,突出教学思路,教给学生规律与方法,培养学生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能力。以学生学习习惯的改变为突破口,重点抓好小组合作习惯的培养、主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习惯的培养。形成主动学习的学风。教师要加强课堂教学的探索,以教师的人格魅力,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课堂还给学生”,师生合作,共同学习,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取得不同程度的提高,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4、针对性原则
教学过程、内容、方法的设计、确定与选用,要有针对性,要考虑全班和各种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要讲其所“需”,练其所“要”,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获,有所提高。要落实精讲精练的原则:要讲练结合,以练促学,通过练习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达到掌握、消化、巩固教学内容的目的。
四、实施步骤及策略
坚持立足实际、全面规划、以点带面、逐步推进的原则,力争用2年时间,在我校全面推广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等名校的先进管理经验和课堂教学模式,逐步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教学管理与课堂教学模式,全面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
(一)第一阶段:学习理解经验,树理念: 1.集中学习,统一认识
教导处利用每周业务学习时间,教研活动时间,对教师加强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的教育。第一、使每一位教师要认识到模式研究的必要性、重要性,认识到有模式与无模式的利弊;第二、使每一位教师要认识到发展模式,既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教师自身成长的需要,更是学校发展的需要。2.分散学习,汲取营养
教师利用网络,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汲取有效理论营养,通过学习,改变理念,把握实质。
3.研讨模式,把握实质
具体是(1)要求教师完整理解:“先学后教,小组合作、当堂训练”模式的基本结构。(2)要求教师充分认识“先学后教、小组合作、当堂训练”模式的基本特征。(这个模式的基本特征有以下四个方面:面向全体学生;目标明确,精讲善诱,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紧扣目标要求,重视学情反馈,教师通过优化导学,促进良好学习习惯与品质培养;高度重视课前的备课、预习和课后的作业、辅导等各个环节,将课内外的教学活动统一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4.领会要领,教案尝试。
要求教师认真把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的操作要领,领会模式的每一步内涵。同时组织部分教师针对模式写一份教案,进行说课,说过后进行集体评议,加快对模式的理解等。
(二)第二阶段:初步实践探索,学模式
1、加强备课研究,按课改要求备课 要想上好模式课,首先要备好模式课。教师坚持参加每周至少一次的集体备课活动,实行二层备课,即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相结合,以备课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先集体备好一个单元,目的是加深对模式的理解,再分工备,就比较顺手了。但是规定每一位教师必须用模式备课,学校把每月检查与不定期检查结合起来,作为学校考核内容之一。
2、积极开展新模式研究课活动
从模仿开始学习,广泛开展以课堂教学模式为主的实践探索活动,使多数教师在学期末掌握和运用洋思教学模式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初步探索“堂堂清、天天清、周周清”的经验。
教师个人在教学实践中尝试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为了做好这项工作,第一、领导班子深入课堂听推门课,每周至少两节,和教师一起研讨、交流;第二、每周规定语数英各一人上研究课,促使每一位教师深入地研究,上过后,教研组及时评议,提出与模式不相符的地方,争取使教师的课尽快地适应新模式的要求;第三、组织我校语数英对全校开设新模式的研究课,借这股春风,动员全体教师要积极参与听课、评课活动,抓住这个大好时机,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第四、学校对发现的问题,每周实行及时公开通报的方式,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敲响警钟,同时表扬做的较好教师。
(三)第三阶段:全面实践探索,见行动
1、创新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要经过组织公开课、示范课、课堂教学比赛、经验交流会、专题培训班,校本培训等多种方式提高教师运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能力,制定课堂教学评估标准,及时发现典型,树立典型,引导广大教师,不断巩固学习成果,不断深化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使广大教师学习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准确高效地指导学生自学,精练高效地进行“后教”,保证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
2、落实“堂清、周结、月测”,全面提高质量。
“堂清、周结、月测”是学生自我检测、自我更新、自我补“缺”的重要方法,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学校将把““堂清、周结、月测””列入教改实验的重点之一,狠抓落实,不断总结完善落实““堂清、周结、月测””的方法。“堂清”由任课教师负责组织落实,精选当堂训练题和作业,每天抓好自习辅导与反馈;“周结”由备课组负责组织落实,每周精心组编一套周练习题;“月测”由年级组负责组织落实,搞好单元测试,认真做好每次月考的质量分析。学校制定严格的检查反馈制度,教导处对““堂清、周结、月测””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各责任人抓好落实。同时,借鉴洋思、杜郎口中学的生活课程经验,发展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进行进行习惯养成和道德品质教育。
(四)第四阶段:深化实践经验,作专题
1、总结经验,加强交流
①学校及时总结学习推广洋思、杜郎口中学经验活动中的成功经验,以专题讲座、研讨会、学习简报等形式予以交流推广,供教师学习借鉴。②通过组织“学教结合,主体探究”示范课,推广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经验。
2、深入研究,不断完善
在实验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学校及时总结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制定措施,深入开展研究,特别就“学教结合,主体探究”课堂教学模式中的细节问题加强研究,把实验引向深入,取得更大的成绩。
3、开拓创新,形成特色
教师在达标的基础上,结合“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积极探索适合自己教学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学校要开发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校本课程,整合各种教育力量,努力办有特色的学校。
8、跟踪听课,力戒“假”与“浮”
由课改领导小组不定时地组织相应的老师参与听课,课后及时交流,分析存在的问题,寻求改进措施,并及时反馈。直至小组合作学习真正落实到实处,并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五)第五阶段:升华实践经验,定方案 在全面总结学习洋思中学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提炼出适合我校教育教学及管理的本土化模式;努力锻造一支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具有较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教师队伍,为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长足发展与提高创造条件。
(六)第六阶段:内化课改经验,出制度
1、建立支持制度
在全面实施课程改革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支持制度,引导、鼓励、推广教师创造性的劳动,为教师提供自我提高的途径、创设自主发展的空间,促成内需的产生。
(1)、学习制度的建设
理论学习、研讨实践、探索总结是理论提炼升华的过程。①学校鼓励教师参加学历进修,并为教师提供一定的物质和时间的保障。②继续教育、校本培训、教师自我培训是教师继续教育的几个组成部分,学校要调整培训形式方法与内容,使之密切联系教学实际、课改实践,进而使教师认识到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并唤醒其自身与时俱进的意识,自觉投身继续教育,从而大大提高继续教育的效益。
(2)、建立备课改革制度
给教师以可直接操作的指导——淡化教案书写,侧重教学反思;深刻研究学生,以学定教;以课标为指导,灵活运用教材及空白;从自身实际出发,最大限度发挥自身优势,淡化形式,注重效益。
(3)、建立及时反馈与调整制度
新事物、新问题、新方法要求我们建立及时反馈与调整制度。在课改过程中我们必须注意发现问题,及时收集反馈,认真思考与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解决问题以提高我们进行课改实践的能力。
面对差异,及时反馈,提供矫正,促成内化。
倾听教师——理解教师——发展教师。
每个人都有展示自我、获得成功、得到满足的需要,同时每个人又都有惰性,每个教师都是课改工作的积极参与者和受益者,同时又不是每个教师都能抓住课改的机遇;学校要为教师的发展规划蓝图,要为他们提供学习材料与学习机会,创设实践探索与成功条件:通过通识培训、课标学习、理论研讨(如:教师俱乐部、课改对对碰、青年沙龙、头脑风暴、资源直通车等多种形式,)使教师产生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内需,同时在实践中不断强化这种内需,使之成为教师展示自我、自主投入课改的不竭动力。
2、建立保障制度:促成内化的达成(1)、建立服务制度: 树立服务意识——学校要为教师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与机会,通过教师基本功大赛、教研汇报、教学拉练与反思、公开教学与学校开放、师德交流、理论研究与工作实践探讨等形式,为教师创设自主发展的空间,使教师得以更加自如地在学生、家长、同事、学校及社会面前展示自我,学校要肯定教师的不断努力并帮助教师及时总结成功的经验与失败体会,使之得以在课改的广阔空间自主发展。
转变教导处职能——体现延伸服务和服务教学。
建立首席教师制度:启动头羊计划,实现草根效应。因为身边的典型最易为教师接受,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所以学校要充分发挥首席教师理念个体化及教研教学的不可替代作用。
(2)、建立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
以往学校过多对教师进行终结性评价,一把尺子裁量多个特点各异的教师;新课程的实施促使我们考虑实行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与现行的教师考核评价制度并行,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目的,倡导教师第一,主张达成发展。课改领导小组转化为服务小组,实行面谈评价,注重过程追踪,完善阶段积累。
①正确评价自己,产生发展内需
在一定奖惩制度的前提下,建立在教师与课改领导小组互相信任的基础上的评价,为教师相互发现优点和缺点提供机会,使评价者和评价对象共同制定未来的发展成为可能。发展目标的制定充分考虑到评价对象的现实状况和可能性,遵循“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心理科学原则;目标须是符合、贴近评价对象的实际并是其急于解决的问题。通过提出明确的发展目标,增强教师工作的目的性,最终极大地调动教师的工作动机,提高教师的士气。
②积极参与评价,强化合作意识
教师选定自己信任的课改领导小组人员,从其内心愿意得到关心、愿意进行交流、愿意得到帮助出发;在教师评价过程中通过多种渠道:如教师的自我评价、课堂听课、征求同行意见等,最大限度使和谐的气氛贯穿评价过程的始终,促进人际交流,互相帮助,加强教研组工作,形成关心学校的风气,形成更加开放的学校氛围,减少人际间的隔阂,加强信任感,改善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教师与社会的关系。
③达成发展,获得成功
目标是阶段性的,是基于教师现有水平的,也是教师自愿要努力达到的,学校为这种目标的达成创设多种条件,教师通过自身努力不断达成目标;目标的不断达成也使教师个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断提高,激励教师不断实现个人的自我发展和创造,并自觉投身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建立课堂教学评价制度
在课改领导小组牵头,全体教师参与讨论的基础上,建立课堂教学评价制度,明确课堂教学要求,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权重,以及学生评价、领导评价等因素。制定出适合我校可持续性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制度。
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新的教学环境
学校应全方位、多角度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令人耳目一新的教学环境,营造教改氛围,对师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
(一)制度环境
抓制度建设,建章立制,规范课改运作。
1、例会制度。课改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课改实验的研究、组织。管理、协调和实施。每月召开工作会议,排找课改中出现的问题;认真研究这些问题的成因,商讨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和策略。例会采用课改情况阶段分析会、教师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并规划和部署下阶段工作。
2、月报制度。建立年级组、教研组课改月报制度。对课改方案、培训计划、课改成果、典型经验、典型案例、存在问题,每月底报学校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小组。
3、研讨制度。学校开办教师论坛,定期组织多种形式的课改研讨活动,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及时研讨、解决问题。
4、家校联系制度。学校适时组织家长开放日活动,组织召开家长座谈会,及时了解学生在校外的表现,以及家长对学校实施课改的意见和建议。
5、培训制度。学校要结合培训计划,针对课改实际问题,以讲座、研讨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师培训。每月组织2次专题性学习。形成不断培训,不断提高的良性循环。
6、评比奖励制度。课改领导小组组织形式多样的课改评比活动,如评比优秀课、优秀案例、优秀论文、优秀教案、学案等,并与月考核挂钩。对课改成绩突出的,学校将给予奖励。
(二)校园环境
如通过校训彰显办学特色,办学方向;通过墙报、黑板报、宣传栏等,针对教师导学、学生学习,适时变换主题,宣传课改,营造校园环境,创设课改氛围。
(三)教学环境
1、学校根据实际,围绕教学模式创设各具特色的教室环境。如:班训,展示学生探究、创新成果的壁报、板报等,成立图书角,并开展相应的读书活动。又如,在每个班的醒目位置悬挂一堂课学生表现要求,鼓励学生大胆参与。例:举手积极、声音宏亮;讨论热烈,辩论激烈:争问抢答,欢呼跳跃;多种角度,创新实践;笑逐颜开,热闹非凡。
2、班主任与任课教师要定期和学生沟通,及时发现学生出现的思想、行为、学习方面的问题,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健康发展。努力做到“五个一”:了解每一名学生,相信每一名学生,尊重每一名学生,每月与一名学生至少交流一次,为每一名学生建立一套学情档案。
3、以优化课堂教学评价为手段,将课堂教学改革的具体要求,明确列入课堂教学评价表内进行直观评分,如课堂讲授不超过15分钟,通过大面积的听课调研和评课,提高教师执行教学常规的自觉性和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