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教改项目实施方案(精选)
*******小学“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
教改项目实施方案
构建高效课堂”是我市开展的一项重要的 “优化教学模式,教改项目,探索新形势下我市教育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全面实现内涵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本教改项目自2009年10月下旬启动以来,经部分实验校不懈努力,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后续实验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2011年全市进一步推广“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教改项目的活动中,我校被确定为区级实验校。为贯彻、落实《苏永兴局长在全市“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教改项目观摩研讨会上的讲话》精神,切实有效地开展此次教改试验,根据区、镇指导、实施意见,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实现学校内涵提高为宗旨,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为重点,以广泛开展教学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保障,坚持“全面分析、准确定位、重点突破、全面提升”的工作思路,更新教学理念,规范教学行为,优化教学过程,为师生健康成长和学校科学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目标要求
1、构建民主、和谐、开放、富有活力的课堂。认真贯彻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做到让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和有效参与。积极建立民主平等、充满尊重的良好师生关系,构建宽松和谐、友好公平的课堂氛围,关注每位学生,让每位学生都能获得尊重,获得自信,获得成功。适当拓展课程资源,开放教材内容,开放
学习形式,开放学习时间,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合作精神。
2、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益。以高效课堂教学环境为依托,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着力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努力使课堂达到“轻负、优质、高效”。
3、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以创建高效课堂为契机,促进学生在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合作意识、创新精神等方面的发展,实现“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的育人目标。促进广大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学科专业素养、教育理论素养、科学文化素养和艺术素养的提升,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4、提高教研活动的深度、效度。在研究探索高效课堂的过程中,进一步促进教研活动主题化、常态化、规范化,提高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教研活动的有效性。
三、组织领导机构
1、成立“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教改项目实施小组,全面负责教改项目实验的落实。负责人:*** 推导员:*** 实验教师:************************
2、成立“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教改项目研究推广小组,具体负责学习、研讨、跟进、推广工作。组
长:*** 成员:***
四、实施步骤:
(一)理论学习阶段(2011年3月-9月)
1、加强学习,转变观念。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有关文件精神,学习《宝鸡市“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有效教学教改项目指导手册》、《苏永兴局长在全市“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教改项目观摩研讨会上的讲话》、《宝鸡为何强推高效课堂》等有关资料,统一思想,转变观念,坚定信念,达成“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教改实验的共识。
2、健全组织,制定方案。一是学校要成立“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教改项目实施和推广小组;二是制定学校《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活动实施方案》、确立高效课堂的学科实施模式、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或细则。
3、确定试点教师、年级、科目。确定四、五年级两个班语文、数学、为我校首批实验年级、科目。其他年级、教师可依自己教学实际和意愿,加以跟进。实施小组定期召开实验教师座谈会,谈体会,提要求,明目标,定方向。
(二)试点探索阶段(2011年10月—2012年8月)
1、确立中央教科所韩立福教授的“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有效教学模式为我校课改实验预设教学模式,采用先“继承”,在实践中结合校情、班情、教情、学情再批判于生成,使这种教学模式实现本土化。
2、认真组织实施课改。学校将按照相应的要求落实物质保障、文化氛围、管理措施,按照市教研室提出的“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的总体操作要求,努力探索,认真刻苦研究,在“先学后导,问题评价”的主导教学理念下创造性的开发、运用“一案三单”,同时做好观摩、交流、评价、推导、反思、总结,不断探究,调整方案,反复实践,直到自己预设的这种教学模式
实现了“教的有效,学得愉快,考得满意,发展充分”的教学效果;经过多次成功实践,把这种预设教学模式归纳提炼形成固定的模式,广泛应用于教学。
3、加强研究反思。学校要围绕高效课堂实施策略开展扎实的校本研究活动,要将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变成校本研究主题,注重研究的过程,注重研究的深度,确保研究的实效。校长要带头参与教改试点工作,教研组长上好研讨课,骨干教师上好示范课,一般教师多上精品课。要求实验教师们认真做好总结反思,积累经验,为其他教师提供借鉴。本阶段结束后,学校要形成试点学科、班级的阶段性成果报告。
(三)全面跟进阶段(2012年9月—2013年12月)
1、在总结前一阶段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按照“名师带动、同伴互助、自主发展”的模式,全面开展“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课改活动,使每位教师明确高效课堂的目标和要求,掌握并运用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上好常态课,打造精品课。通过学习、借鉴、实践,对高效课堂的操作模式能够做到驾轻就熟。每位教师在本阶段及此后每个学期分别打造2-3 节体现先进教学理念、高水平、高效率的精品课,在学校范围内公开执教,以达到互相交流,学习借鉴,共同提高的目的。
3.反思、总结和提升。要求教师坚持写教学反思,及时记录教学中的问题、经验和心得体会,并从理论层面进行分析和阐述。每位教师在本阶段及此后每个学期分别写出至少1篇体现课堂教学改革成果的研究性论文。
(四)反思深化阶段(2013 年1 月1 日起)
1、总结反思。分学科召开教师、学生、家长代表等有关社
会人士参与的座谈会,宣传学校教改的做法和效果,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对于具有推广价值的典型经验和做法予以总结和提升;对于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层次研究和探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2、形成长效机制。在总结、反思、研讨的基础上,调整完善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方向和目标,制定出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有利于深化高效课堂构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制度和措施,实现高效课堂常态化,并形成创建工作长效机制。
二〇一三年三月
第二篇:优化教学模式_构建高效课堂”教改实施方案
“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实施方案
(2014—2015学第一学期)
三溪中心小学 任智艳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理论为指导,以实现学校内涵提高、科学发展为宗旨,以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为核心,以转变教师自身的教学方式为重点,以实施目标化、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管理为保证,以构建课堂教学模式为手段,以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为支撑,突出重点,深化研究,切实解决影响课堂教学效益提高的根本问题,促进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积极探索适宜于教师自身实情的教改特色。
二、主要工作思路
突出一个中心:即要始终围绕教学质量这一中心,坚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把握一个重点:即“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
树立和落实 “从最后一个孩子抓起”的思想,关注教育的平等性问题;“从每个学生抓起”的思想,关注教育的全面性问题。
三、目标要求
1、努力构建民主、和谐、开放、富有活力的课堂。
2、着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益。
3、促进教师自身专业发展。
四、实施步骤
1、提高认识、有序实施。
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其培训,认真学习有关有效教学的相关理论和案例,丰富理论储备,统一思想,坚定信念,达成共识,研究高效课堂特征,确定提高高校课堂的途径和策略。
2、学习借鉴、稳步推进。
有计划有准备地上好示范课,大胆改革,大胆实验并力争在学习借鉴名家课堂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并总结出符合本班实际的具有特色的有效教学模式。
3、对比分析,查缺补漏。
认真分析本班学生各科教学成绩,总结得失发现问题,查找原因,提出改进意见,为实验的进一步规范操作提供参考,积累经验。
4、教学相长,提升水平。
强化备课研究,在全面推进的过程中,进一步加强备课的研究,通过共同研讨,实现资源共享。上好公开课,做好评课工作,已达到教学相长,学以致用,共同提高的目的。
5、认真反思,总结积累。
坚持撰写教学反思,及时记录教学中的问题、经验和心得体会,并从理论层面进行分析和阐述。撰写两篇体现课堂教学改革的成果的研究性论文。
五、实施策略
1.转变教育观念,促进教师自身成长
注重自身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要在不断推进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进程中不断推动自身观念的转变,进而转变教学方式,逐步消除讲的过多,学生参与较少的情况。配合教研组抓实校本研修,务实开展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切实通过教学研究活动,改变课堂教学行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学习推广其他学校先进经验,构建自己新的高效课堂。从学校和班级实际出发,改革课堂教学评价方式,科学制定课堂教学评价细则,从而真正实施高效课堂教学。
2.积极参与集体研课,共享教学资源
为了提高自身备课质量,在集体备课活动中,能积极表达自己的见解,畅所欲言。讨论交流,精心备课,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设计。
3.落实教学要求,体现学生主体
创造性等,在学习中做到眼到、手到、心到;引导学生去释疑,从而获得知识,发展能力。教学过程中及时评价学生,不敷衍,要学生体会到老师的真心实意,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六、落实措施
教师是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直接责任人,教师自身必须改变教学观念,明确教学目标,深入钻研教材,细致研究学情,科学地组织课堂教学,努力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新模式。
1.教师必须坚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每月撰写一篇学习心得(结合业务学习进行),挖掘教材与学生生活经验的结合点,把全新的教学理念与实际的教学结合起来。
2.教师自身必须加强“向40分钟要质量”的思想意识,有效组织教学,消除课堂上的无用功现象。
3.关爱学生,发挥激励导向功能,与学生平等相处。以人格感染学生,以学识打动学生,以要求规范学生,以行动引导学生,用教师的满腔热情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适时而充分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丰富课堂内容,提高课堂效率。
5.加强课堂教学反思,及时总结课堂教学中的经验得失,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6.严格控制作业量。作业布置必须坚持“量要适度,质在其中,精心选择,效益当先”的原则,突出巩固与拓展的目的。7.严格做好“培优辅差”工作。
第三篇: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教改实施方案
常丰中心小学
“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教改工作实施方案
(2011—2012学年)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理论为指导,以实现学校内涵提高、科学发展为宗旨,以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为核心,以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为重点,以实施目标化、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管理为保证,以构建课堂教学模式为手段,以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为支撑,突出重点,深化研究,切实解决影响课堂教学效益提高的根本问题,促进我校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积极探索适宜于本校实情的教改特色。
二、主要工作思路
突出一个中心:即要始终围绕教学质量这一中心,坚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创办优质教育。把握一个重点:即“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以课堂为阵地践行课改,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开展课堂教学设计研究;开展课堂教学观摩研讨;开展课堂教学模式创建;开展课堂教学达标活动。
强化两项工作:即“强化教学过程的全程管理;强化校本教研,抓好教学常规管理质量,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加强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建设;明确教师教的环节和学生学的环节基本要求。开展教学问题研究,人人关注、发现并分析、解决好自己在教学活动中出现的现象或问题并展开研究,努力提升教学能力。
树立和落实“三种思想”:“从起始年级抓起”的思想,关注教育的接受性问题;“从最后一个孩子抓起”的思想,关注教育的平等性问题;“从每个学生抓起”的思想,关注教育的全面性问题。
1、努力构建民主、和谐、开放、富有活力的课堂。2着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益。3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4、促进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
四、实施步骤
1、提高认识、有序实施。
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其培训,认真学习有关有效教学的相关理论和案例,丰富理论储备,统一思想,坚定信念,达成共识,研究高效课堂特征,确定提高高校课堂的途径和策略。
2、学习借鉴、稳步推进。
学习先进的教学思想和先进理念,有计划的组织教师上好示范课,大胆改革,大胆实验并力争在学习借鉴名家课堂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并总结出符合本校实际的具有特色的有效教学模式。
3、对比分析,查缺补漏。
认真分析实验班级实验前后各科教学成绩,总结得失发现问题,查找原因,提出改进意见,为实验的进一步规范操作提供参考,积累经验。
4、打造精品,提升水平。
我校要强化集体备课研究,在全面推进的过程中,进一步加强备课的研究,通过集体备课,共同研讨,实现资源共享。要求实验教师每学期分别打造二至三节体现“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理念的高
在学校范围内公开示教,已达到教学相长,学以致用,共同提高的目的。
4、认真反思,总结积累。
要求教师坚持撰写教学反思,及时记录教学中的问题、经验和心得体会,并从理论层面进行分析和阐述。撰写两篇体现课堂教学改革的成果的研究性论文。
五、组织机构 组 长:王关女 副组长:石小民
成 员:杨维涛、许海生、马恩民、王振京。
四、实施策略
1.转变教育观念,促进教师成长
抓好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我们要在不断推进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进程中不断推动教师观念的转变,进而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逐步消除教师讲的过多,学生参与较少的情况。学校将依据本方案对学校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情况进行检查指导与质量考核。抓实校本研修,务实开展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切实通过教学研究活动,改变课堂教学行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学习推广其他学校先进经验,构建我校新的高效课堂。充分发挥各级名优教师、骨干教师的积极性,坚持骨干先行,典型引路。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努力实现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教育资源的现代化。从学校实际出发,改革课堂教学评价方式,科学制定课堂教学评价细则,从而引领高效课堂教学全新的发展方向。
2.加强集体研课,共享教学资源
在集体备课活动中,要求每位成员人人发言,并且畅所欲言。讨论交流,精心备课,真正做到多人一备,一课多备,资源共享。
3.落实教学要求,体现学生主体
在课堂教学中,我校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学生的参与性、主动性、创造性等方面有了新的突破,在学习中做到眼到、手到、心到;引导学生去释疑,从而获得知识,发展能力。教学过程中及时评价学生,不敷衍,要学生体会到老师的真心实意,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4.开展教学评估,落实高效推进
课堂教学既是教学质量的保证,又是教师成长的平台。要让课堂成为教师提升教育生命质量的重要阵地。没有教师的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较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只有高效的课堂教学才能实现教师教育生命质量的提升,为保证“高效课堂”的强势推进,学校采取以下措施。(1)实行领导组和攻关组推门听课制度。(2)开展公示课暨高效课堂教学评估达标活动。
(3)打造好教研组的研讨课,实现典型引路,强势推进。为精品课、高效课,切实起到示范、引导的作用,既让听课的老师有启发,又使上课的老师得到锤炼和成长。语、数、外、常各科研讨课安排均要在校园网上公示,在校例会上进行总结汇报。倡导同课异构研究,五、落实措施
教师是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直接责任人,教师必须改变教学观念,明确教学目标,深入钻研教材,细致研究学情,科学地组织课堂教学,努力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新模式。
1.教师必须坚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每月撰写一篇学习心得(结合业务学习进行),挖掘教材与学生生活经验的结合点,把全新的教学理念与实际的教学结合起来,并要在全校交流,总结规律,推广经验。2.教师必须加强“向40分钟要质量”的思想意识,有效组织教学,消除课堂上的无用功现象。
3.教师必须关爱学生,发挥激励导向功能,与学生平等相处。以人格感染学生,以学识打动学生,以要求规范学生,以行动引导学生,用教师的满腔热情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教师必须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丰富课堂内容,提高课堂效率。有条件的班级,要求每位教师适时而充分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5.教师要加强课堂教学反思,及时总结课堂教学中的经验得失,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完成一篇高效课堂教学案例及教学反思,期末交教导处备查存档。
6.教师要严格控制作业量。作业布置必须坚持“量要适度,质在其中,精心选择,效益当先”的原则,突出巩固与拓展的目的。7.严格落实“培优辅困”工作。
8.坚决杜绝各类课堂教学事故的发生。如出现无教案上课、无故迟到、中途擅自离岗、教学准备不充分、有严重的知识性错误、任意延长讲授时间、没有精心设计课堂练习等,50%的学生不满意或听不懂,将被视为不合格课。如出现以上现象,任课教师必须作出深刻的检查与反思,并迅速整改。
第四篇:“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教改项目化学
宝鸡市 “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教改项目化学
学科基地建设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构建高效课堂理念为核心,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关键,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以整合资源、以点带面、和谐共进为途径,立足教育教学研究,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探索新的有效教学模式,构建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坚持专家、名师、骨干教师强强联手的基地建设策略,倡导合作文化。使化学学科基地成为全市初中化学教学的示范引领中心。
二、工作目标
1、努力建设化学学科“高效课堂”示范基地,促进化学学科教学改革,实现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方式,提高化学学科教学质量。
2、有效的整合我市初中化学学科优秀教师资源,加强化学教学研究的力度,积极探索校本研训工作模式,努力提高校本研训工作实效,促进化学学科基地的自主发展、内涵发展。
3、充分发挥化学学科基地的示范和引领作用,使其成为我市“高效课堂”教改实验的学科研究中心、辐射中心、指导中心、示范窗口。
4、建设一支以化学学科骨干为主体的专业团队,发挥他们在教学改革中的骨干引领作用,带动化学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工作措施
(1)研究《化学课程标准》和教材,创造适合本校实际的有效教学模式和方法。探索讲学稿在初中化学不同课型(新授课、实验课、复习课、讲评课等)教学的应用研究,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教学质量;
(2)积极参加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活动,丰富活动的组织形式,更新活动的学习内容,通过主题研究、课例研究、集体备课等多种形式推进校本教研的开展,探索化学学科开展校本教研的模式和方法。
(3)关注教师的业务成长过程,重点加强对教师的备、讲、批、辅、考、思、研以及论文写作、课题研究、教学分析报告撰写等常规教学业务工作的指导力度,促使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的专业水平快速成长。
(4)根据实际需求,结合常规教研活动,聘请专家开展形式多样专题讲座。发挥专家专业引领作用。
(5)研究化学教学多元评价。
(6)加强课题研究,提升化学教师教学水平、课题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组织机构:
宝鸡市“高效课堂”教改项目化学学科示范基地领导小组:
组长:田培中副组长:何具征冯海利冯玉虎
办公室主任:冯海利
副主任: 冯玉虎任宏斌
联络员:城关初中王韬
五、学科建设工作制度。
1、教研员调研制度:市、县教研员经常深入学科基地、深入课堂,调查、了解化学学科“高效课堂”教学开展情况,找出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2、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确定学科研讨主题。通过组织开展专题学习、课堂观摩、主题研讨等活动,解决教学实践问题,推进学科基地建设步伐。培养学科教师的研究意识、合作精神。
3、充分发挥学科优秀教师团队成员的作用,互相交流,在广泛参与的基础上,不断完善“高效课堂”教学流程,提高化学教学效率。
4、总结研究成果,推广化学教学成功经验。
六、工作计划(1)通过组建市级优秀教师团队深入开展化学课堂有效教学模式的研究,提升课堂教学活力。
(2)学习“高效课堂”等一系列先进教学改革经验,学习“先学后教学、先做后讲”、“强化预习、作业前置”等做法。
(3)优化化学教材中的新科技材料、图片资料、科学探究资料的整合。三是分析研究化学教材中每个单元每课时讲学稿设计,形成系统、完整的讲学稿、典型教学案例、优质课例及相应多媒体课件集。
(4)完善各项工作和总结取得的成果。形成具有特色的初中化学学科教师学习文化、反思文化和合作文化。
2011年12月7日
第五篇:“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教改项目
“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教改项目
实施情况总结
根据市县教研室工作安排,我们杜阳镇中心小学今年三月承担并开展“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教改实验,积极推行“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通过短暂的实验,我们惊喜地发现“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极大地促进了师生角色的转换,真正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也为我校教学改革带来了活力和挑战。先就我校实施“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教改项目情况做以总结。
一、基本情况:
宝鸡市“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教改项目陇县培训会后,我校一边学习韩立福教授的有效教学理论,一边成立教改项目实施领导小组,讨论制定了杜阳镇中心小学“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教改实验方案,成立实验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实施步骤及各阶段的任务,落实实验领导小组成员的责任。邀请教研室主任王晓堂和小教组组长王仁凯两位老师做为专家引领,来校指导开展工作。我们本着“骨干示范,全员跟进”的原则,以市、县级“教学能手”、“教学新秀”、“课堂教学标兵”为主体的6名骨干教师为实验教师,在四年级、六年级共3个班,语、数两科中采用“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其余各科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形式,围绕课前预习、问题讨论、训练评价开展了导学训练,培养学生课前自学生成问题,课时讨论解决问题,课后训练拓展问题的有效学习习惯,为实验的全面启动打好基础。
目前,6名实验教师基本掌握了该模式的教学流程,能按照发现生成课、问题解决课、拓展训练课等课型特点,进行教案设计,并能创设问题生成单、问题导读单和问题训练单,在教学中能够把握基本结构,组织开展导学活动,逐步实现小组合作学习和展示型学习。
二、主要做法:
1、强化学习,更新理念。理念是行动的灵魂,行为是理念的土壤,为使有效教学理念深入人心,使“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能在我校生根、成长、学校十分重视有效教学理论学习。实验教师团队以有效教学模式为课题,通过主动学习,积极探讨,领会有效教学的涵义,探索有效教学的模式,学习外地的成功经验。尤其是对韩立福教授的有效教学理论及其FFS教学模式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分析。领导小组向各实验教师整理印发了《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二十步》,“基本教学流程与工具使用”等有关资料供教师学习,推荐相关网站要求教师自学领悟。与此同时,学校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了市县教研室关于“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教改项目实施方案和阶段推行计划,从思想和行动上增强了教师参与教改实验的信心。通过学习,教师基本领会了以问题为主线,以评价为手段,以任务驱动为途径的“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基本涵义。明确了问题发现,问题生成,问题解决是贯穿教学过程的三个要素,掌握了课前“一案三单”的设计思路和方法,更重要地是懂得了有效教学的理念要求,着力解决“学”的方式转变带给“教”的角色转型、课的转型,把茫然不知所措,变为安然由生俱来。
2、加大投入,强化保障。
有效教学模式的耗材惊人。学校虽经济拮据,但在实施有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上下了大决心。先后投入近2万多元资金用于实验的物资购置,为实验教师配备电脑6台、购一体机1台、小黑板12面,制作组牌、制度牌40个、宣传版面4块、文件夹130个及纸张、油墨、钟表等用品。同时加大对实验教师的外出学习培训力度,到兄弟学校学习先进的教改经验和有效教学实施策略。从三月份至今先后组织实验教师赴凤翔衡水一中、歧山麦禾营中心小学、宝鸡高新一小参观学习。这一切的投入都为有效教学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氛围、物质保障和实践指引。
3、完善制度,狠抓落实。
有效教学是对传统教学的扬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学校配合实验教学工作,修订了一系列有关教师考评的制度,直接将有效教学实验工作纳入教师个人的年终考评、职称评聘、绩效工资发放,同时制定了有效教学研讨交流制度、有效教学集体备课制度、有效教学教师职责、有效教学学生课堂职责、有效教学课堂中学术助理的职责、有效教学课堂中学科长的职责等职责等规章制度,通过这些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激发了师生开展有效教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确保有效教学在学校持续性地开展和不断完善。
4、尝试探索,积极实践。
“先学后导----问题评价”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先学后导,全面发展,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组织教学,整个过程以问题为
主线,展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方法。因此建立和谐民主的班级文化及学术团队是前提和保证。各实验班从一开始就着手制定班规、班训,提出了班级口号,创建“新型小组合作学习”学术团队,对班级学生从成长环境、性格差异、学习能力、语言表达、习惯素养、知识积累、表现欲望等方面进行全景式的分析评价,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鼓励学习小组成员充分发挥聪明才智,集思广益,为小组命名,并确立小组口号,或教师先为小组暂时命名。选出了学术助理,首席学科长,并选出了各小组组长,明确了各自的职责和任务。合理、竞争、张扬、互学的学术团队在老师的引导和重组之中逐渐形成。全体实验教师按有效教学实验“先学后导,问题评价”这一操作模式,以结构化预习为突破口,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着力激发学生合作、展示的动机和热情,为教改实验课堂教学的顺利转型和顺利运行铺平道路。
5、严格流程,稳步推进。
“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基本上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教师支持型的有效课堂教学”,第二阶段为“学生支持型的有效课堂教学”。按照实施策略,实验教师在问题发现环节中,指导学生学会发现,完成《问题导读单》;在问题生成环节中,教师提出问题,组织学生对话并设计具有任务驱动性的问题生成单,让学生完成《问题生成单》;在问题解决环节中,由教师呈现问题,创设情景,规范指导,科学评价,组织学生训练问题,让学生完成了先设计的《问题训练单》。在教师学生基本适应了该模式后再着手向
第二阶段迈进,让学生在真正意义上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无论哪个环节不在依靠教师的监督和管理,自主、自觉、自愿地完成“三单”。教师提供有效的课程资源,对学生困惑的疑难问题提供指导和服务,及时评价学生学习表现和质量,提供有效的学习策略,帮助学生个性化发展。
三、收获与体会。
回顾我校的实验工作,结合有效教学的精神内涵,分析实验班级的教学情况,观察、调研学生学习状况,反思“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的应用,我们的收获如下:
1、学生实质性的参与学习,师生角色转型。实施有效教学实验以来,教师备课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从教材到教案,而是“师生共备”,课堂教学过程不是教师单向的知识传授和线性参与,而是“师生共学”,课后评价不是教师层面的主观评价,而是“师生共省”,从课前、课堂到课后,学生参与其中,学习目标明确,任务驱动,促进了学习的有效性。
2、学生参与合作,交流和展示,能力得到发展。课堂教学中形成了“问题生成-----问题评价----问题拓展”教学新模式,这种新颖的课堂教学形式灵活自由,学生各自根据自己的特点,各取所需的学习方式和表现方式,课堂上可说、可演、可讨论、交流,每个学生都真正的找到了学习主人的感觉,自学、互学、会学、乐学的学习习惯逐渐养成,“读、写、疑、想、说、唱、画”能力不断提高,师生之间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式学习共同体,课堂充满了民主、和谐,洋溢着激
情与欢乐。教师在教学中的任务是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形成。每一位教师都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理解学生存在的不足与错误,对每个学生取得的进步和成功,教师都感到由衷的高兴和喜悦。
四、困惑和问题。
1、教师不能适应新模式下的备课和课后评价,备课需要用大量的时间寻找资源,开发设计,评价只限于师生及学科之间,家长评价难以开展,并且教师没有太多时见分析整理数据。
2、电子教案及三单印制需要人力和财力支持,实验教师工作负担较重,实验经费开支较大。
3、学生自学习惯尚未养成,合作探究属于低层面,不能深层提出问题,家长配合难以沟通,结构化预习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性,学困生反而依赖性更大,学生两极分化现象十分严重。
4、有效教学课堂的调控及时间的把握难度较大。
尽管我校的有效教学实验在尝试中推进,在探索中前行,在传统中标新,在观望中觉醒,但我们有上级部门的支持和帮助,有实验教师团队积极参与教学改革的决心,我校“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教改实验将会取得实质性突破,定能构建适合本校实际的有效教学模式。
杜阳镇中心小学
201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