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近七成是80、90后
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近七成是80、90后
本报讯(记者 张荣妹)8月18日,国家统计局山西调查总队公布的2011年二季度农民工监测调查资料显示:我省外出务工劳动力中,30岁及以下的新生代农民工已经占到67.8%,成为外出农民工的主力,且受教育程度明显提高。
据调查,2011年二季度,我省外出农民工接受过专业培训的人数占全部外出农民工人数的比重为27.8%,较上年同期提高了2.3个百分点。外出农民工中具有高中及以上学历的人数占30.2%,同比提高
1.3个百分点。在年龄方面:16―22岁的占32.5%,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23―30岁的(80后)占35.3%,同比高出近5个百分点。也就是说30岁及以下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就业人口占全部外出农民工的比重为67.8%,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外出务工的主要力量。
调查人员指出,数据表明:一是越来越多的新生代(80后、90后)农村劳动从业人员加入外出务工的产业大军行列;二是劳动力市场需求回暖,特别是沿海开放和周边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对相对高学历和掌握一定技能的劳动人口的需求趋旺,使得农村相对有学历有技能的新生代农民工走出家门,离开土地、外出务工;三是各级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大了对农村适龄劳动人员的非农技能培训。
第二篇: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情况调查报告
**镇**村劳动力外出务工
调 查 报 告
调查人:罗** 调查时间:2012年* *月 调查地点:*****村
近期,我们按照县统计局的安排部署,对我镇*******村2012年1—9月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及返乡情况,开展了为期半个月的专项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两村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及返乡情况的现状
****村同位***库区,发展水产养殖和边贸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版图面积 *** 亩,耕地*** 亩,总人口2714人,实际从业人员为1457人,占两村总人口的53.68%。其中:在本乡镇从业人员634人,占两村实际从业人员的43.51%,同比减少2.42%;外出务工人员823人,占两村实际从业人员的56.49%,同比增长2.42%。外出返乡人员46人。其中选择在本地从事二、三产业16人,占返乡再就业人员的34.78%;再次外出就业30人,占返乡在就业人员的 65.22%。两村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及返乡情况具有特点:
1、省外就业人员比重高于省内就业比重。从两村调查结果看,省内就业的有293人,占 35.6%;省外就业的有530人,占 64.4%。从外出务工就业人员地区分布情况看,镇外县内的有40人,占 4.86%;县外省内的有253人,占30.74%;省外的有530人,占64.4%。
2、外出务工人员以东部发达地区向中部转移。两村调查结果表明:到东部发达地区务工人员有287人,占34.87%,同比减少23.75%;到中部务工人员有477人,占57.96%,同比增长1
32.03%;到西部欠发达地区务工人员有58人,仅占7.05%。
3、外出务工农民受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的影响以中低收入为主。两村调查结果表明:农民外出务工月收入在1001—2000元的有367人,占 44.59%;2001—3000元的有420人,占51.03%;3000元以上的只有36人,仅占4.38%。
4、再次外出就业人员多。从两村返乡再就业调查情况看: 外出务工返乡46人。返乡再就业46人。其中再次外出就业30人;在本地从事二、三产业16人。
此外调查中还发现:外出务工人员以18-50岁青壮年为主,50-60岁年龄段为辅,60岁以上的也有 ;外出务工人员以亲友帮带自发为主,企业招为辅,收政府组织或中介组织介绍的很少;外出务工人员以从事第二产业为主,从事第二产业为辅,技术水平低,劳动强度大。
二、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存在的困难及问题
农民外出务工不仅缓解了本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更为重要的是优化了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避免少数人无事生非,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大部分农民通过外出务工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学到了技能,更新了观念,综合素质普遍有所提高,许多人成为用工单位技术能手,不少人打工回乡后成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带头。农村外出务工户收入是无外出务工户收入的三倍以上,且外出务工户消费水平也高于无外出务工户两倍左右,外出务工促进了农民增收,提高了农民消费档次,缩小了城乡差别,对带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城乡协调发展。但也存在以下不可护送的困难和问题:
1、农民整体素质普遍不高。两村,外出务工人员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 66 %,而高中以上的只有
%,参加过2
专业技术培训的仅占 9 %。由于打工者少知识、缺技术,使得外出务工只能从事纯体力、技术含量低的廉价职业。
2、农民外出务工缺乏制度保障。由于现行的户籍制度、就业制度、医疗制度、养老制度等方面的差别,多数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无法与城市居民平等地享有社会福利。农民工往往是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工作条件差,一旦出现工伤事故,多数也只能协商解决,农民工合法权益得不到有力的保障。
3、农业发展还是慢。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力大量外出,农村劳动力结构的改变已制约农村科技推广、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难题。留守农村的弱势群体因受思想观念、体力等因素的制约,在科技推广、产业调整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的实施上失去了主要的依靠力量,产生农村新技术新信息推广慢、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慢、农村社会面貌改变慢的系列问题。
4、农村工作还是难。由于外出务工的农民一般都是年轻劳动力,留在家的大多是“38”“61”“99” 弱势群体,许多农户少了“顶梁柱”,给农村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增添了新的压力。同时衍生出系列社会问题。诸如老人赡养、留守儿童教育和身心健康、公益事业发展等诸多问题。
5、单纯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收入相对来说还是低。由于农产品价格增长空间有限,受农资价格等因素影响农业投入大,回报低。尖角村姓周老人给我们算了这样一笔账:他种了6亩田,每亩一年两季毛收入1500元,刨掉种子、农药、化肥、耕地等投入每亩在1000元以上,年成好每亩一年可以纯赚500元,6亩一年好的话搞3000元,仅相当外出务工人员两个月的收入,相当机关工作人员一个多月的工资。
三、对农民外出务工及返乡创业的几点建议
1、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提高农民素质。一是进一步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条件成熟可实行十二年义务教育,提高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二是按照市场化、社会化的要求,增加职业培训基地,健全完善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体系;三是按照市场需求,突出培训重点,有针对性地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使他们有一技之长,增强就业稳定性,提高从业收入。
2、加强劳动力市场信息的交流,保证劳动力供需双方的联系畅通。一是随时掌握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情况,了解外出人员数量、分布地区、工作状况等方面情况,加强与外出务工人员的联系和沟通;二是应积极与用人单位联系,建立长期的劳务输出关系,及时为当地农民提供劳务信息。
3、采取各种措施,维护外出人员的合法权益。一是通过宣传教育,增强外出人员自身的维权意识;二是加大劳动执法力度,对外出务工人员相对集中的地方,加强与当地政府维权部门的联系,切实保障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4、坚持“送出去”与“请回来”并重。在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转移的同时,还要注重“请回来”,对愿意回乡创业的外出务工人员,政府应当给予关注和关心,鼓励他们回乡创业,并为他们提供优惠政策,甚至资金技术支持。
5、优化社会服务,切实解决好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帮助“留守户”解决好生产生活的困难,可适当成立生产“互助组”,解决好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
第三篇: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情况调查报告
**镇**村劳动力外出务工
调 查 报 告
调查人:罗**调查时间:2012年* *月
调查地点:*****村
近期,我们按照县统计局的安排部署,对我镇*******村2012年1—9月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及返乡情况,开展了为期半个月的专项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两村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及返乡情况的现状
****村同位***库区,发展水产养殖和边贸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版图面积 *** 亩,耕地*** 亩,总人口2714人,实际从业人员为1457人,占两村总人口的53.68%。其中:在本乡镇从业人员634人,占两村实际从业人员的43.51%,同比减少2.42%;外出务工人员823人,占两村实际从业人员的56.49%,同比增长2.42%。外出返乡人员46人。其中选择在本地从事二、三产业16人,占返乡再就业人员的34.78%;再次外出就业30人,占返乡在就业人员的 65.22%。两村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及返乡情况具有特点:
1、省外就业人员比重高于省内就业比重。从两村调查结果看,省内就业的有293人,占 35.6%;省外就业的有530人,占 64.4%。从外出务工就业人员地区分布情况看,镇外县内的有40人,占 4.86%;县外省内的有253人,占30.74%;省外的有530人,占64.4%。
2、外出务工人员以东部发达地区向中部转移。两村调查结果表明:到东部发达地区务工人员有287人,占34.87%,同比减少23.75%;到中部务工人员有477人,占57.96%,同比增长1
32.03%;到西部欠发达地区务工人员有58人,仅占7.05%。
3、外出务工农民受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的影响以中低收入
为主。两村调查结果表明:农民外出务工月收入在1001—2000元的有367人,占 44.59%;2001—3000元的有420人,占51.03%;3000元以上的只有36人,仅占4.38%。
4、再次外出就业人员多。从两村返乡再就业调查情况看:
外出务工返乡46人。返乡再就业46人。其中再次外出就业30人;在本地从事二、三产业16人。
此外调查中还发现:外出务工人员以18-50岁青壮年为主,50-60岁年龄段为辅,60岁以上的也有 ;外出务工人员以亲友帮带自发为主,企业招为辅,收政府组织或中介组织介绍的很少;外出务工人员以从事第二产业为主,从事第二产业为辅,技术水平低,劳动强度大。
二、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存在的困难及问题
农民外出务工不仅缓解了本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压
力,更为重要的是优化了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避免少数人无事生非,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大部分农民通过外出务工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学到了技能,更新了观念,综合素质普遍有所提高,许多人成为用工单位技术能手,不少人打工回乡后成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带头。农村外出务工户收入是无外出务工户收入的三倍以上,且外出务工户消费水平也高于无外出务工户两倍左右,外出务工促进了农民增收,提高了农民消费档次,缩小了城乡差别,对带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城乡协调发展。但也存在以下不可护送的困难和问题:
1、农民整体素质普遍不高。两村,外出务工人员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 66%,而高中以上的只有34 %,参加过
专业技术培训的仅占 9%。由于打工者少知识、缺技术,使得外出务工只能从事纯体力、技术含量低的廉价职业。
2、农民外出务工缺乏制度保障。由于现行的户籍制度、就业制度、医疗制度、养老制度等方面的差别,多数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无法与城市居民平等地享有社会福利。农民工往往是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工作条件差,一旦出现工伤事故,多数也只能协商解决,农民工合法权益得不到有力的保障。
3、农业发展还是慢。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力大量外出,农村
劳动力结构的改变已制约农村科技推广、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难题。留守农村的弱势群体因受思想观念、体力等因素的制约,在科技推广、产业调整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的实施上失去了主要的依靠力量,产生农村新技术新信息推广慢、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慢、农村社会面貌改变慢的系列问题。
4、农村工作还是难。由于外出务工的农民一般都是年轻劳
动力,留在家的大多是“38”“61”“99” 弱势群体,许多农户少了“顶梁柱”,给农村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增添了新的压力。同时衍生出系列社会问题。诸如老人赡养、留守儿童教育和身心健康、公益事业发展等诸多问题。
5、单纯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收入相对来说还是低。由于农
产品价格增长空间有限,受农资价格等因素影响农业投入大,回报低。尖角村姓周老人给我们算了这样一笔账:他种了6亩田,每亩一年两季毛收入1500元,刨掉种子、农药、化肥、耕地等
投入每亩在1000元以上,年成好每亩一年可以纯赚500元,6
亩一年好的话搞3000元,仅相当外出务工人员两个月的收入,相当机关工作人员一个多月的工资。
三、对农民外出务工及返乡创业的几点建议
1、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提高农民素质。一是进一步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条件成熟可实行十二年义务教育,提高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二是按照市场化、社会化的要求,增加职业培训基地,健全完善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体系;三是按照市场需求,突出培训重点,有针对性地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使他们有一技之长,增强就业稳定性,提高从业收入。
2、加强劳动力市场信息的交流,保证劳动力供需双方的联系畅通。一是随时掌握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情况,了解外出人员数量、分布地区、工作状况等方面情况,加强与外出务工人员的联系和沟通;二是应积极与用人单位联系,建立长期的劳务输出关系,及时为当地农民提供劳务信息。
3、采取各种措施,维护外出人员的合法权益。一是通过宣传教育,增强外出人员自身的维权意识;二是加大劳动执法力度,对外出务工人员相对集中的地方,加强与当地政府维权部门的联系,切实保障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4、坚持“送出去”与“请回来”并重。在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转移的同时,还要注重“请回来”,对愿意回乡创业的外出务工人员,政府应当给予关注和关心,鼓励他们回乡创业,并为他们提供优惠政策,甚至资金技术支持。
5、优化社会服务,切实解决好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帮助“留守户”解决好生产生活的困难,可适当成立生产“互助组”,解决好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
第四篇:农村外出务工情况调研
农村外出务工情况调研
学院: xxx 时间:2012年10月9日——10月14日 小组:九组
在这次xx大学为期六天的“下工厂,下农村”实践活动中,我们实践小组四名成员通过调查访问的方式对泗县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情况进行了了解,且就存在的问题提了几点建议并做了部分总结。
一、基本情况
调查的270个农户中,总人口为1381人,劳动力人数965人,其中男劳动力497人,女劳动力468人,劳动力平均年龄43岁,小学以下文化165人,初中文化420人,高中文化146 人,中专以上文化45人。外出务工户数241户,占调查户数的89.26 %。外出务工人员312人,占总劳动力的32.33%,其中:男性209 人,女性103人,外出务工人员平均年龄29岁,小学及以下文化40人,初中文化122人,高中文化134人,中专及以上文化16人。
二、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特点
1、从人员构成看:男性多于女性,以年轻人为主。我县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中,男性占67%,高于女性34个百分点。从外出务工人员的年龄看,外出人员平均年龄为29岁,比全部农村劳动力平均年龄43岁小了14岁,表明外出务工的劳动力仍以青年人员居多。
2、从文化素质看:文化程度高转移多,外出务工文化程度逐渐提高。312名外出务工人员中,高中、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转移最多。高中、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转移150人,占该年龄组劳动力资源总数的78.53%,高于小学转移率67.23个百分点,高于初中转移率49.53个百分点;这说明外出务工人员文化程度呈上升的态势。
3、从务工行业看:集中在工业和建筑业,自主经营增加。调查显示,外出务工人员从事的行业仍然集中在工业和建筑业中,所占比重分别为25.64%、27.74%,其次是其他行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餐饮业和批零贸易业,所占比重分别为20%、8.65%、6.4%和4.8%。外出劳动力主要以设备操作工、泥瓦工、缝纫工、木工、电工、驾驶员、服务员等职
业为主。这说明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仍以体力劳动为主。但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外出人员通过参加各种专业技术培训和工作实践积累,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后,已逐步从过去从事较低层次的重体力劳动开始向较高层次的技术和管理方面转变。一部分打工者转变为创业者。
4、从流入地域看:转移格局出现新特征,县内转移比重增加。虽然该县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去县外,且近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去往县外的比重一直保持增加,但今年以来流向格局出现变化。上半年,该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县内比例为3.84%,比上年同期提升了0.49个百分点。县内转移比重增加是我县劳动力转移的新特点。
5、从产业分布看:产业分布有所调整。从产业看,上半年转移劳动力从事第一产业的仅占0.32%,第二产业占52.89%,第三产业占46.79%。与上年同期相比,第一产业转移比重下降0.3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0.8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下降了0.53个百分点。这也反映出国际金融危机对第二产业就业影响减弱。
三、存在的问题
1、外出务工收入增速放缓。2009年,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为1713元,对农民人均总收入的贡献率为26%,同比下降4个百分点;调查显示,今年上半年农民外出务工收入同比增加106元,增加量较去年同期减少113元,对上半年农民现金收入的贡献率23.5%,比上年同期回落4.5个百分点。
2、外出就业的组织化程度不高。主要是劳动供求信息不畅。相关的政策措施和用工信息,尤其是零散的城市用工信息不能及时传递到需要的人手中。调查显示,通过劳务市场和中介机构组织外出的仅17 人,占5.44%;亲友介绍235人,占75.3%;个人独自外出60 人,占19.2%。同时,培训和需求存在差距。被调查的劳动力中,参加过技能培训的318人,外出的调查对象中参加过阳光培训、新型农民培训等各种专业技能培训的人员128人,也就是说劳动力中参加培训的人员仍有190人未外出就业,占培训过农民的59.7%。
四、建议
加快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现实条件下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实现富民强县的有效途径。把握和引导好农民工外出务工,使其健康、有序、良性流动,仍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组织化程度。政府职能部门及中介机构要加大信息服务力度。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信息库和网上劳动力市场,搭建农民转移就业平台,积极做好用工信息服务和就业跟踪服务,不断提高劳动力外出务工的组织化、信息化水平。
2、加强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外出务工农民素质。提高外出务工农民的文化素质是
一个最为迫切的问题,这是改善和提高他们收人水平的重要手段。要提高外出务工农民的文化素质。一是从基础教育入手抓好九年制义务教育;二是搞好农村的职业技术教育;三是根据市场需求,有针对性的对农村劳动力进行培训。
3、积极鼓励返乡创业,提供发展平台,创业带动就业。外出民工返乡创业,是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途径,要下大力气抓好这项工作。一要营造有利于创业的政策环境。对外出农民回乡投资创业,可以视同外地客商投资甚至更好的待遇,在各方面给予优惠和方便。二要营造劳务人员回乡创业的发展平台。要加快小城镇建设,加快乡村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建设,增强小城镇和各类园区的要素聚集功能,使之成为吸引打工农民回乡投资创业的理想场所和最佳选择。以创业带动就业,最大限度地实现劳动力在本县转移。
总结:通过此次调研,我们深刻认识到了解我国农村外出务工情况是一个关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它涉及到三农问题及城市发展等问题,所以解决这个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第五篇:农村外出务工调查
农村外出务工调查
姓名:刘 娜系别:外语系
班级:09级英本4班学号:2009071424
调查时间:2011年暑假
调查地点: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风石堰镇合心村
调查人物:全体村民
农村外出务工及经济情况现状
随着国家经济和综合国力的增强,改革开放唱响了人民任命致富的动力。为了摆脱贫困,寻找新的发展机会,进而走向致富的道路,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下,我村村民纷纷自发通过各种方式涌向经济发达地区。于是,一支庞大的充满活力的劳务大军应运而生,为国家制造了大量的剩余生产力。今年暑假,通过以调查表的形式挨家挨户调查,整个村子的外出人员人数及其工作收入做了一个明细地调查,大概情况如下:自改革开放以来,村里出去务工的青年壮年层出不穷,且呈逐年递增趋势。全村总共五十户人家,男女老少大约250来人,但是出去老龄人及小孩子还有少数在校大学生,其余18到48岁人都在外奔波劳碌。粗略计算一下比例,务工人员占了总人数的60%。其中,这些务工人员包括公司老板,商人,打工仔,打工妹,小店老板等等。理所当然,他们的收入也是各不相同的。据调查,打工在打工妹属于低收入人群,月薪约为1800元,而那些老板商人,月薪不定,年薪约为12万左右。之一自己开小店的,年收入也有5,6万的样子。当然除去这些流往经济发达地区务工人员,也有外出本地务工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战略化转移,是现代农业跃升发展的大趋势,是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应循坦途。调查得知,几个大学毕业生合伙承包了县里的大片土地,经营了葡萄园管理。由于气候土质适宜,市场有出路,全村的经济作物发展非常顺畅,同时村民也有了一笔不小的收入。
然而,这些外出务工人员也遇到了很多的挫折与困难。下面将要对此进行分析。
农村外出务工人员遇到的挫折,困难
在调查中发现,以下是农民工遇到的问题:
1、就业稳定状况得不到保障。在这些外出务工人员中,大部分都是临时工,哪里有工作就去哪里,经常更换工作,四处奔波,得不到公司的长期聘用。当然,造成这一现象的部分原因是部分农民工是兼业式的农闲时节打工无法稳定就业。很多公司根据自己的行业特点在某一时段会出现用工短缺急需招聘工人,但是过了这个时间段就不需要那么多工人了。而且有些农民工对劳动法意识薄弱,不与老板签订劳动合同,致使产生纠纷时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护。伴随着就业不稳定现象就出现了。一些农民还能在熟人朋友的介绍下找到第二份工作,而一部分农民就只能奔波于城市间找工作了。
2、农民工法律意识薄弱,不善于利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很多农民工与用工方发射管纠纷的时候,农民工往往不能拿起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利益。在社会中,农民工属于弱势地位。很少有人管他们的冷暖,随着拖欠工资等现象的进一步加剧,农民工的利益受到了进一步的威胁。辛苦一年挣的血汗钱就因为老板的一句话而化为泡影,全家人的希望也破灭了。虽然政府部门对这件事已经加以关注,进行了大力整顿,情况已经
有所改善,但是农民工总要学会自己运用法律维权。
3、就业范围狭窄。对于一些年轻力壮的,一般只有选择建筑工地做苦力,工作累,危险也
大。而对于妇女活着身体弱的就只能进一些厂子,做些简单的手工活,或者做钟点工,白洁元,服务员等等。因为这些活都不需要什么技术手段,纯属苦力劳动。
4、对于自己在家创业的群体,缺少经验和专家指导。据调查,那些自己种植葡萄园的大学
生们,毕业之后几个人凑合着得到家里的支持就动起手了。然而前几年却大大亏本,因为他们只会那些从书本上那个看到的理论知识,而未真正从事农业活动。后来他们积极向有经验的老农打听,吸取经验,在此同时,他们请教相关专家,才度过难关。
针对他们碰到的困难,我们可以总结出来几点大概原因:第一,外出务工人员求钱若渴。由于家中缺乏资金去维持生活,外出之后,只要能赚钱的工作他们就干。第二,法律维权意识太弱,针对用工方拖欠工资束手无策,不会运用法律手段去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任由血汗钱化为乌有。第三,家乡供职岗位过少以至于大部分人都需要南下打工。第四,缺少相关的自主创业的例子,同时也缺乏那 种先富带后富的人。第五,经济作物出售模式单一,大大减少了劳动力。
既然总结出来了原因,就有了相关性的建议。在我看来,农民工是全社会的弱势群体,解决农民工的问题离不开全社会的关心,要帮助他们就要帮助他们解决这些棘手的问题。首先,要培养他们的法律意识,对于所有工人,国家应加强宣传劳动法合同法的宣传。更大力度地针对不合法的现象进行法规完善。然后,对于大部分外出无辜哦不能够人员,应对他们进行培训,以至于他们可以有自己的工作岗位,增加工作稳定性,使他们的工作稳定得到保障。再者,健全和完善最低工资保障和支付法规,解决好农民工收入问题。这是农民工最根本的利益。对于相关单位,应加强督察,建立一套农民工工资支付督察体系,规范用人单位支付农民工工资的行为,确保不拖欠农民工工资。对于克扣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单位,应当采用对应的法律手段,进行严惩。最后,针对自主创业者,国家政府也应该给与大力关注和支持,适当提供专家指导,以免他们碰更多的钉子,减少损失。例外也应该在这个项目上加以拓展,扩大经营模式并使之多样化,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比如说,对于葡萄园种植,并不能单纯出售新鲜葡萄,我们可以开展加工厂。酿造葡萄酒,制造葡萄罐头等等。最后,还可以根据地形气候条件,增加经济作物品种。
在暑假中的这个调查,收获了很多,也非常感谢全村人民的支持和配合,如实反映他们的真是情况。但由于那能力水平有限,调查仍有待改进。下面是自制的调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