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破解征地搬迁工作难题的对策
浅谈破解征地搬迁工作难题的对策
彭卫东
常言说无工不富,工业在县域经济中的地位始终是放在首位,因此,我县确定走园区化工业发展的路子,选择在黄埠镇兴办规模工业园,实践证明成效是非常显著的。然而工业园区不断发展壮大,征地拆迁成为日益凸显的主要矛盾,这些矛盾关系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为加快经济社会的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我镇从实际出发,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工作方式,正确处理征地拆迁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一、征地拆迁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1、农民较集中反映征地拆迁补偿标准偏低,有些地类补偿标准跟周边乡镇相比有较大差距,对同一地类判断标准、丈量方式不一样,对经济林木、青苗判断标准不一样,造成被征地农户利益受损。
2、征地拆迁过程中,农户跟政府利益发生冲突时,农户往往采用一种非正常手段来对政府施压,如通过上访或采用非理性措施到镇政府或现场滋事闹事,迫使政府让步,达到个人目的,造成不良影响。
3、少数被征地拆迁农户为了个人私利,打着维护被征地农户利益的幌子,组织、串通农户抵制征地拆迁工作,有的甚至恐吓、威胁农户,为了征地拆迁工作任务的完成,往往这少部分人会得到更多利益。
4、征地拆迁历史遗留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导致工作阻力累积,而这些问题往往是涉及面广、补偿资金大、经历时间长的问题,一时难以解决。
5、没有有效解决失地农民今后的生活和就业问题,工业园区建设给被征地农民带来的直接利益,目前还没充分显现,农户期待用支持工业园区建设带来更多长期效益。
二、征地拆迁难题产生的原因
1、《上犹县征收集体土地实施办法》是征收集体土地的依据,其补偿标准是被征用地类3年平均产值的倍数,而相邻乡镇由于历史原因造成有些地类的补偿标准明显高于本镇,农户对提高本镇此类地价期望较高,反映也相当强烈,给征地拆迁工作增中了难度。前期工作准备不充分,涉及一些具体补偿标准没有细化,容易被一些农户钻空子。
2、对非法事件、阻碍征地拆迁的行为打击不力。农户的法律意识不强,认为补偿标准偏低,对提高补偿标准期望值大,农户通过征地拆迁来获取额外财富。有部分农户常以利益相诱惑组织农户抵制征地拆迁工作,而非法抵制征地拆迁工作的当事人却因各种原因并没有受到相应的制裁,存在一些越不支持政府工作的人就越能得到额外利益的现象,就是没有得到额外利益,也没有追究其违法行为的责任,造成其他支持政府工作的农户心态不平衡,存在老实人“吃亏”现象,助长不良社会风气,扰乱征地拆迁工作正常秩序。
3、农户法律意识不强,政策把握不准,盲目跟风。相当部分农户法律意识淡薄,有时为了个人利益,听信谗言,采取一些非理性行为,实际上其行为已经触犯有关治安管理条例,而农户认为还误认为是在维护自己的权益,是正当的,即使明知违法也觉得自己参加集体事件,政府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也只是处理带头组织者,法不责众,自己也不会受到应有的处罚。
4、征地拆迁历史遗留问题处理不及时。历史遗留问题有其复杂性、历史性,主要问题是被征土地的权属因历史变迁而产生权属模糊,在被征地之前,因其土地不产生什么利益,权属人都认为权属模糊也没有关系,现一旦征用且征地款较多,大都证明自己拥有权属的正当性,而在历史变迁中,其见证人现在基本都已不在世,真正完全了解历史变迁的人很少,或只清楚部分过程不能完全分清楚权属,而政府在有权属争议的土地问题上只能调解,一旦政府调解不成功而权
属当事人又不上诉法院裁决的情况下,征地单位无明确的法律依据对土地进行权属认定,就无法正常发放征地补偿款,遗留下难以解决的问题。
5、拆迁安置和劳动社会保障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安置点建设未能上拆迁工作的进度,常会出现这边房屋拆迁已进行,而安置点还没确定,农民有后顾之忧,造成工作延误。劳动保障还未满足被征地农民就业需求,农户期望较大;生活保障未能消除失地农民顾虑,现在执行的被征地农民生活补助,只是跟农村低保相结合,而跟农村养老保险有较大差距。
三、解决的对策
1、做好征地拆迁前期准备工作。征地拆迁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涉及部门多,必须做好征地拆迁的前期工作,才能使工作有序、高效运作。合理划定征地范围,应根据规划需要与当地地形地貌相结合,调查清楚征用土地类别、房屋结构、经济林木品种规格等情况,尽可能细化补偿标准,多听取基层意见,制定较完备的征地工作方案,并组织全体工作人员进行学习,要求统一执行标准。国土、林业、农业、茶果等技术部门做好相应技术准备,对技术难题进行专业指导,财政部门储备好足够预付资金,可先向征地单位预拨部分征地补偿款,加快工作进度。可组织工作人员、部分村民代表到周边工业园区发展较好的县市参观学习,通过工作交流、参观、亲自感受等形式学习经验,了解其他县市是如何解决工业园区发展初期面临的困境,让农户亲身感受工业园区发展带来的长期效益,又能明白工业园区发展初期所面临的困境,是所有园区发展共同面临的,使其理解政府在处理工业园区建设初期面临困境方式,增进了解,使感性认识上升到比较理性的心灵沟通。
2、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农村党员与村干部是处理征地拆迁难题的主要力量,加强对村干部教育管理,使村干部打消多做事情容易“得罪”村民,选举中“失票”的顾虑,确保村干部和农村党员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当地党委、政府保持高度一致,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带动群众自觉支持党委政府的决策。还要注重
发挥老干部和村民中有影响力人物的作用,农村工作虽然非常复杂,但仍然有一定的规律,先做通了这些关键人物的工作,也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可利用电视台、标语、致农户一封信等宣传形式就项目征地范围、补偿标准、征地政策等加强宣传,使农户清楚该项目的基本情况,可防止其他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农户的小农思想,无端猜测,故意弄出点“花花肠子”,误导农户还有更高的补偿标准,或哪个项目的丈量方式不一样,给征地拆迁工作增加难度。工作人员更要上户向农户宣讲有关征地政策,口径一致,政策明确规定的,我们要毫不保留地向农户讲清楚,政策没有明确规定的,农户有疑问不能随便表态,且在征地过程中要密切关注舆论动向,一旦发现有农户传出有违政策的声音,要及时纠正,防止不利影响扩大,在工业园前一期的征地拆迁工作中已经出现过这种情况,幸亏及时地妥善处理。
4、强化干部责任意识,明确工作任务。上户做思想工作是关键,可采用小组包户的形式展开工作,每个组选配一些跟农户较熟悉的干部做上户工作,集中全镇力量,在外围掌握一些关键人物在全镇营造一种支持工业园区建设的氛围,采用先易后难的方式慢慢深入,等一批较易做工作的农户签好协议后,再把剩下未签农户重新分组,再有针对性的搭配好工作组成员,再这样依次进行。应加大对工作组成员的政治和物质奖励,每个阶段要进行通报一次整体情况,交流工作经验,表彰先进,鞭策后进。应重奖轻罚,给每个工作组成员压担子,但要注意工作方法,鼓励为主,批评为辅,教育为主,处罚为辅。毕竟每个人都有责任心、自尊心,工作完不成任务,自己首先就非常内疚,如果再补上一闷棍,可能产生逆反心理,既不利于工作任务的完成,也不利于干部的成长与培养。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提高干部的宗旨意识,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应提前介入,全程跟随工作组办公,及时监督征地工作公正、合法进行,加强对干部的教育管理,保护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5、严格执行一个标准尺度。工作中,有些项目对地类丈量方式有些误差,经济林木的判定、青苗的认定等标准不一,势必造成被拆迁户或征地户有意见,所以要一把尺子量到底,一个标准管到尾。
6、坚持原则与灵活并用。坚持原则,是对做好每一项工作的基本要求,但在征地拆迁这类难度较大、比较敏感的工作,大局上必须统一政策标准,但对一些弹性较大的、不影响统一工作尺度的民生工程,如修路、通自来水、修复水源,安排贴息贷款扶持发展产业等等,则可以有所倾斜,既不会造成征地拆迁工作的混乱,又有利于解决民生问题,促进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
7、依法打击违法活动,及时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对一些散布谣言、恐吓、威胁农户阻扰工作、组织农户阻扰施工、谩骂、威胁工作人员的事和人,公安机关要及时介入,对征地全过程进行跟踪,对一些犯法的事和人坚决打击,还社会公正,维护支持者,保护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及时化解有关矛盾纠纷,不要因为一个矛盾纠纷未了,而引发其它农户群起闹事,牵联到整个征地拆迁的全盘。
8、依法行政,强制执行。有些项目的征地拆迁通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后仍有小部分农户未签协议,其要么提出要提高补偿标准,要么提出一些其他无理要求,对这小部分不 讲法理的农户,政府依法行政,召集国土、公证处等相关职能部门对其土地进行土地类别鉴定、丈量等猎取基础数据,然后公证处依法进行公证,再视情况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9、加大失地农户的社会保障力度,解决农户的后顾之忧。一是政府提供保障,二是农户自谋出路,在现行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只有这两方面有效结合,才能真正解决农户生活保障问题。政府在现有失地农民生活补助基础上,积极推行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保障农户长期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更加有效发挥劳动保障促农民就业作用,整合农村劳动力培训资源,培训园区企业急需人才,出台政策鼓励企业吸收被征地农民;在保安、保洁员等技术要求低的职位中腾出一定的名额直接招收被征地农民,实现农民在自己农门口就业,实现企业创业农民创收的良好局面。预留一定的土地在村级,用于出租厂房的建设,让全部被征地农民长期受益。可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鼓励被征地农民自己创业,政府扶持几个有发展前景的小企业,吸收一定比例的失地农民,起到示范带头作用,让农民的收益跟企业的发展两者的关系紧密结合起来共发展。
第二篇:浅谈破解征地搬迁工作难题的对策[模版]
浅谈破解征地搬迁工作难题的对策
彭卫东
常言说无工不富,工业在县域经济中的地位始终是放在首位,因此,我县确定走园区化工业发展的路子,选择在黄埠镇兴办规模工业园,实践证明成效是非常显著的。然而工业园区不断发展壮大,征地拆迁成为日益凸显的主要矛盾,这些矛盾关系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为加快经济社会的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我镇从实际出发,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工作方式,正确处理征地拆迁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一、征地拆迁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1、农民较集中反映征地拆迁补偿标准偏低,有些地类补偿标准跟周边乡镇相比有较大差距,对同一地类判断标准、丈量方式不一样,对经济林木、青苗判断标准不一样,造成被征地农户利益受损。
2、征地拆迁过程中,农户跟政府利益发生冲突时,农户往往采用一种非正常手段来对政府施压,如通过上访或采用非理性措施到镇政府或现场滋事闹事,迫使政府让步,达到个人目的,造成不良影响。
3、少数被征地拆迁农户为了个人私利,打着维护被征地农户利益的幌子,组织、串通农户抵制征地拆迁工作,有的甚至恐吓、威胁农户,为了征地拆迁工作任务的完成,往往这少部分人会得到更多利益。
4、征地拆迁历史遗留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导致工作阻力累积,而这些问题往往是涉及面广、补偿资金大、经历时间长的问题,一时难以解决。
5、没有有效解决失地农民今后的生活和就业问题,工业园区建设给被征地农民带来的直接利益,目前还没充分显现,农户期待用支持工业园区建设带来更多长期效益。
二、征地拆迁难题产生的原因
1、《上犹县征收集体土地实施办法》是征收集体土地的依据,其补偿标准是被征用地类3年平均产值的倍数,而相邻乡镇由于历史原因造成有些地类的补偿标准明显高于本镇,农户对提高本镇此类地价期望较高,反映也相当强烈,给征地拆迁工作增中了难度。前期工作准备不充分,涉及一些具体补偿标准没有细化,容易被一些农户钻空子。
2、对非法事件、阻碍征地拆迁的行为打击不力。农户的法律意识不强,认为补偿标准偏低,对提高补偿标准期望值大,农户通过征地拆迁来获取额外财富。有部分农户常以利益相诱惑组织农户抵制征地拆迁工作,而非法抵制征地拆迁工作的当事人却因各种原因并没有受到相应的制裁,存在一些越不支持政府工作的人就越能得到额外利益的现象,就是没有得到额外利益,也没有追究其违法行为的责任,造成其他支持政府工作的农户心态不平衡,存在老实人“吃亏”现象,助长不良社会风气,扰乱征地拆迁工作正常秩序。
3、农户法律意识不强,政策把握不准,盲目跟风。相当部分农户法律意识淡薄,有时为了个人利益,听信谗言,采取一些非理性行为,实际上其行为已经触犯有关治安管理条例,而农户认为还误认为是在维护自己的权益,是正当的,即使明知违法也觉得自己参加集体事件,政府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也只是处理带头组织者,法不责众,自己也不会受到应有的处罚。
4、征地拆迁历史遗留问题处理不及时。历史遗留问题有其复杂性、历史性,主要问题是被征土地的权属因历史变迁而产生权属模糊,在被征地之前,因其土地不产生什么利益,权属人都认为权属模糊也没有关系,现一旦征用且征地款较多,大都证明自己拥有权属的正当性,而在历史变迁中,其见证人现在基本都已不在世,真正完全了解历史变迁的人很少,或只清楚部分过程不能完全分清楚权属,而政府在有权属争议的土地问题上只能调解,一旦政府调解不成功而权属当事人又不上诉法院裁决的情况下,征地单位无明确的法律依据对土地进行权属认定,就无法正常发放征地补偿款,遗留下难以解决的问题。
5、拆迁安置和劳动社会保障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安置点建设未能上拆迁工作的进度,常会出现这边房屋拆迁已进行,而安置点还没确定,农民有后顾之忧,造成工作延误。劳动保障还未满足被征地农民就业需求,农户期望较大;生活保障未能消除失地农民顾虑,现在执行的被征地农民生活补助,只是跟农村低保相结合,而跟农村养老保险有较大差距。
三、解决的对策
1、做好征地拆迁前期准备工作。征地拆迁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涉及部门多,必须做好征地拆迁的前期工作,才能使工作有序、高效运作。合理划定征地范围,应根据规划需要与当地地形地貌相结合,调查清楚征用土地类别、房屋结构、经济林木品种规格等情况,尽可能细化补偿标准,多听取基层意见,制定较完备的征地工作方案,并组织全体工作人员进行学习,要求统一执行标准。国土、林业、农业、茶果等技术部门做好相应技术准备,对技术难题进行专业指导,财政部门储备好足够预付资金,可先向征地单位预拨部分征地补偿款,加快工作进度。可组织工作人员、部分村民代表到周边工业园区发展较好的县市参观学习,通过工作交流、参观、亲自感受等形式学习经验,了解其他县市是如何解决工业园区发展初期面临的困境,让农户亲身感受工业园区发展带来的长期效益,又能明白工业园区发展初期所面临的困境,是所有园区发展共同面临的,使其理解政府在处理工业园区建设初期面临困境方式,增进了解,使感性认识上升到比较理性的心灵沟通。
2、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农村党员与村干部是处理征地拆迁难题的主要力量,加强对村干部教育管理,使村干部打消多做事情容易“得罪”村民,选举中“失票”的顾虑,确保村干部和农村党员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当地党委、政府保持高度一致,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带动群众自觉支持党委政府的决策。还要注重发挥老干部和村民中有影响力人物的作用,农村工作虽然非常复杂,但仍然有一定的规律,先做通了这些关键人物的工作,也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可利用电视台、标语、致农户一封信等宣传形式就项目征地范围、补偿标准、征地政策等加强宣传,使农户清楚该项目的基本情况,可防止其他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农户的小农思想,无端猜测,故意弄出点“花花肠子”,误导农户还有更高的补偿标准,或哪个项目的丈量方式不一样,给征地拆迁工作增加难度。工作人员更要上户向农户宣讲有关征地政策,口径一致,政策明确规定的,我们要毫不保留地向农户讲清楚,政策没有明确规定的,农户有疑问不能随便表态,且在征地过程中要密切关注舆论动向,一旦发现有农户传出有违政策的声音,要及时纠正,防止不利影响扩大,在工业园前一期的征地拆迁工作中已经出现过这种情况,幸亏及时地妥善处理。
4、强化干部责任意识,明确工作任务。上户做思想工作是关键,可采用小组包户的形式展开工作,每个组选配一些跟农户较熟悉的干部做上户工作,集中全镇力量,在外围掌握一些关键人物在全镇营造一种支持工业园区建设的氛围,采用先易后难的方式慢慢深入,等一批较易做工作的农户签好协议后,再把剩下未签农户重新分组,再有针对性的搭配好工作组成员,再这样依次进行。应加大对工作组成员的政治和物质奖励,每个阶段要进行通报一次整体情况,交流工作经验,表彰先进,鞭策后进。应重奖轻罚,给每个工作组成员压担子,但要注意工作方法,鼓励为主,批评为辅,教育为主,处罚为辅。毕竟每个人都有责任心、自尊心,工作完不成任务,自己首先就非常内疚,如果再补上一闷棍,可能产生逆反心理,既不利于工作任务的完成,也不利于干部的成长与培养。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提高干部的宗旨意识,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应提前介入,全程跟随工作组办公,及时监督征地工作公正、合法进行,加强对干部的教育管理,保护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5、严格执行一个标准尺度。工作中,有些项目对地类丈量方式有些误差,经济林木的判定、青苗的认定等标准不一,势必造成被拆迁户或征地户有意见,所以要一把尺子量到底,一个标准管到尾。
6、坚持原则与灵活并用。坚持原则,是对做好每一项工作的基本要求,但在征地拆迁这类难度较大、比较敏感的工作,大局上必须统一政策标准,但对一些弹性较大的、不影响统一工作尺度的民生工程,如修路、通自来水、修复水源,安排贴息贷款扶持发展产业等等,则可以有所倾斜,既不会造成征地拆迁工作的混乱,又有利于解决民生问题,促进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
7、依法打击违法活动,及时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对一些散布谣言、恐吓、威胁农户阻扰工作、组织农户阻扰施工、谩骂、威胁工作人员的事和人,公安机关要及时介入,对征地全过程进行跟踪,对一些犯法的事和人坚决打击,还社会公正,维护支持者,保护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及时化解有关矛盾纠纷,不要因为一个矛盾纠纷未了,而引发其它农户群起闹事,牵联到整个征地拆迁的全盘。
8、依法行政,强制执行。有些项目的征地拆迁通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后仍有小部分农户未签协议,其要么提出要提高补偿标准,要么提出一些其他无理要求,对这小部分不 讲法理的农户,政府依法行政,召集国土、公证处等相关职能部门对其土地进行土地类别鉴定、丈量等猎取基础数据,然后公证处依法进行公证,再视情况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9、加大失地农户的社会保障力度,解决农户的后顾之忧。一是政府提供保障,二是农户自谋出路,在现行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只有这两方面有效结合,才能真正解决农户生活保障问题。政府在现有失地农民生活补助基础上,积极推行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保障农户长期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更加有效发挥劳动保障促农民就业作用,整合农村劳动力培训资源,培训园区企业急需人才,出台政策鼓励企业吸收被征地农民;在保安、保洁员等技术要求低的职位中腾出一定的名额直接招收被征地农民,实现农民在自己农门口就业,实现企业创业农民创收的良好局面。预留一定的土地在村级,用于出租厂房的建设,让全部被征地农民长期受益。可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鼓励被征地农民自己创业,政府扶持几个有发展前景的小企业,吸收一定比例的失地农民,起到示范带头作用,让农民的收益跟企业的发展两者的关系紧密结合起来共发展。
第三篇:破解征地拆迁中的难题与对策
破解征地拆迁中的难题与对策
□宋怀明
近年来,各地因征地拆迁而引发的群体上访事件时有发生,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因素。其主要特点如下:
一、规模逐渐扩大,造成较大影响。一些人抱着“法不责众”以及“事情闹得越凶,领导越重视,越容易解决”的心态,成团结伙,集体越级上访,在社会上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
二、行为容易过激,事态难以控制。个别群众情绪偏激,容易冲动,常常表现为谩骂工作人员,堵路堵门,并造成众人围观,使事态扩大,给处置工作带来难度。
三、一些部门重视不够,解决问题办法不多。有的同志在拆迁过程中对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思想上出现偏差,片面强调加快进度,对做好被拆迁人思想工作研究不够,思考不深,在事件初露端倪时缺乏敏感性。
目前,拆迁遗留问题引发信访重复率高,也与有的群众对政策一知半解有关,总认为个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提出问题层层加码,又不愿听相关部门和相关人员的解释,三番五次到多个部门重复上访,牵涉领导精力,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如何有效地保护群众合法的财产权,规范征地拆迁行为,这是实际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
深化依法治理,推进依法拆迁。
1、当公开透明、规范操作,维护征地拆迁工作的公正性。要公开拆迁许可证审批程序、拆迁管理收费标准以及拆迁投诉渠道。对拆迁项目要规范管理,建立动态档案,进行全程跟踪服务和监督。结合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的要求,加强征地拆迁工作的执法检查,对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严格依法处理,维护征地拆迁工作的合法性、公正性。
2、完善行政执法监督制度,强化行政执法监督。依法行政,先要依法治权,征地拆迁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要正确行使权力,防止滥用权力并自觉接受人大监督、群众监督以及司法机关依据行政诉讼法实施的监督。征地拆迁管理部门要建立健全行政审批责任追究制度、执法人员资格认证制度、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和错案责任追究制度。坚持舆论先导,加强法制宣传。要把思想工作做在前、做上门、做到家、做到位,使被拆迁人主动配合拆迁工作。在拆迁实施的过程中,对群众反映的困难要尽最大努力帮助解决。对群众的合法权益要坚决予以维护,对合情、合理但不一定符合政策的要求,根据实际情况,在说服教育的基础上给予妥善处理,尽可能地减少强拆。多做思想工作说服、教育群众,争取大多数群众的支持,使干群之间、党群之间少一点误会、多一些
理解,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拆迁工作氛围。
严格执行纠纷排查责任制,化解房屋拆迁中的各类矛盾。凡涉及征地拆迁的纠纷问题,各级调解组织的主要负责人都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及时化解矛盾,维护地区稳定。
1、认真排查、梳理拆迁中的不稳定因素。组织专门力量,对拆迁项目(包括有历史遗留问题的拆迁项目,正在进行和将要进行的拆迁项目)集中进行排查。对可能发生群体上访和可能阻断交通等的拆迁项目,要重点排查,力争从最基层或源头上发现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和隐患,做到情况明、底数清。
2、及时化解矛盾。对已经发生的以及排查出来的矛盾和问题,按照“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制定工作方案,排出时间表,千方百计把不稳定因素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3、切实落实纠纷调处工作责任制。按照“分级负责、归口管理”的原则,切实加强对调处工作的领导,明确专人负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第四篇:破解征地拆迁难题的几点思考
破解征地拆迁难题的几点思考
近年来,在新城区各级领导的带领下,我区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氛围,群众普遍积极参与支持经济建设,众多项目建设得以顺利推进,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但在部分重点项目征地拆迁过程中,也出现一些需要尽快破解的困难和问题。
一、征地拆迁凸显的几个问题
1、群众工作不好做。目前,个别项目的征地拆迁工作难以推进,严重影响了项目建设进度。比较突出的有:重点项目时代广场,是集公寓、酒店、写字楼、商业、地下停车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智能化城市综合体,其中两座高度为162米的双字座塔楼将成为呼和浩特市的标志性建筑。目前,因迎宾酒店和五个住户未完成征拆,影响项目整体实施。其中,迎宾酒店提出1.5亿的货币补偿外加提供三亩土地,因漫天要价一直无法达成征收协议。准备裁决后,申请法院强制执行。项目已历时12年,企业的财务成本不断增加,同时也严重影响城市形象。急需对迎宾酒店依法实施强拆,以此来影响和推动剩余5户的拆迁工作。
2、强制程序不完善。强制是完成征地拆迁工作的最后保障,但由于程序不完善等原因,在实际工作中很少运用强制手段。一方面是强制程序较繁琐。为了保护群众的财产利益,国家制定了较为完善的法律程序,如果采取强制措施,至少需要一个月甚至半年时间,影响项目建设进度,这种方法往往不被政府、开发商所采用。另一方面是程序执行不到位。如:大项目的征地拆迁都要求进行听证,但有些项目
相关部门怕麻烦或在许可条件上无法完善,弱化了这个功能,造成法律程序不完善,影响了强制手段的运用,甚至造成“断头”工程,影响地方政府的执政形象。
3、工作机制不健全。一是乡镇(街道)政府(办事处)成工作主体。征地拆迁市场化运作机制尚未成熟,没有充分发挥拆迁公司的作用,相应职能转由政府承担,造成工作错位。二是工作力量不足。一些项目如:星级酒店征地拆迁工作任务较重,但未成立项目办,在执行完集中强制拆除后,一些后续工作量较大,街道相关工作人员推进较为困难。三是工作人员积极性受限。征地拆迁工作经费相对有限,相关工作人员经济待遇相对较低;许多长期在征地拆迁一线的同志,经常被投诉或被个别群众辱骂骚扰,一定程度上影响工作积极性。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群众利益未得到充分保障。一是补偿标准问题。二是安置问题。三是社会保障问题。
2、项目建设规划不够到位。由于各种原因,规划工作可能无法做到全面到位,给征地拆迁工作增加很多的工作量。
3、正常征地拆迁工作秩序尚未建立。
4、拆迁主体权责不够明晰。
三、破解难题的几点建议
1、提高征地拆迁市场化运作水平。要坚持市场化、社会化的改革方向,改革政府大包大揽的模式,对那些通过市场可以调节、通过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可以解决的事项,都应当从行政管理职能中剥离
出来。政府要发挥在征地拆迁工作中的监督指导职能,着力协调好各方关系和维护好各方利益,建立正常的征地拆迁秩序。
2、充分做好征地拆迁前期准备工作。征地拆迁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做好各项前期工作是确保征地拆迁工作有序进行的前提。要摸清情况,把土地类别、房屋面积、青苗品种规格以及受征人等相关情况调查清楚,登记造册。要制定完善的工作方案,把工作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情考虑在先,充分准备。要通过市场调查,制定符合实际并进一步细化的补偿标准,组织干部群众学习宣传,并要求相关人员严格执行。要加强资金调度,工作启动前储备足够的补偿资金,确保在签订征地拆迁协议后,及时兑现补偿金,避免发生二次征用等问题。
第五篇:破解地方财政难题
破解地方财政难题
新年前后,两则新闻受到市场广泛关注:一是截至2014年底的地方政府性债务清理甄别结果,1月5日汇总至财政部,数字尚未出炉,已有消息称地方上报数据时倾向做大债务盘子;二是各地纷纷调整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除了普遍提高贷款额度、延长贷款期限,还有多个城市下调了二套房首付比例,希望借此提振房地产市场。二者看似并无紧密的相关性,其实都指向同一事实:地方政府“不差钱”的时代已经结束,不得不过上紧日子。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虽然处于深受诟病的事权与支出责任并不匹配的状态,中国地方政府手中的资金却相对充裕。一方面,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背景下,基于现有宏观税负水平、税费的顺周期特性和日益严格的征管,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增速连续多年高于经济增速,动辄年增幅达到20%-30%甚至更高;另一方面,房地产行业快速发展,地方政府土地出让收入屡创新高。即便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地方政府土地出让收入也不降反增,而且,可以将增值的土地作为优质抵押资产注入地方融资平台,以获取更充裕的银行贷款。
不过,该来的终归要来。这种高歌猛进的局面已经发生变化,过往支撑地方财政高增长的因素纷纷减弱甚至逆转。首先,最近两年,中国经济正处于从高增长向中高速增长的增速转换期,与此相适应,公共财政收入不可避免地告别了超常规增长阶段。根据财政部的数据,2014年前11个月,中国地方财政收入同比仅增长6.4%,低于同期经济增速,这是多年来罕见的;陆续公布的各省2014年财政快报数据显示,公共财政收入的增幅明显放缓,多集中在7%-8%之间,有的省份甚至不足5%,财政收入放缓在资源大省和传统产业集中的省份表现得尤为明显。
其次,房地产趋势性放缓已成定局,地方土地出让收入面临拐点。由于人口结构和供求关系的变化,加之先期政策调控影响,2014年中国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即使是在降低二套房购买门槛和降息的刺激下,也只是成交量扩大,房价并未出现明显上涨,在不少二三线城市降幅明显。与此一致的是,土地出让收入也出现下滑。德意志银行认为,进入2015年后,房产市场低迷的效应将全面反映在中国财政收入上,并发出警告:中国将面临30余年来最严重的财政危机。这一论点也许过于悲观,但其揭示的问题却值得各级政府高度重视。
中央对地方政府性债务的治理势在必行,却客观上暂时加剧了地方财政的困难。2014年下半年以来,债务整顿力度加大。《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43号文)明确,地方政府对其债务负有偿还责任,中央政府实行不救助原则。随后,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中证登陆续出台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和防范企业债风险的一系列政策,地方政府与企业的关系进一步厘清。未来一段时间处于举债机制的转轨过渡期,可以预见,地方政府将面临更大的偿债还款压力,其融资能力势必受到影响。
在中国改革发展中,地方政府责任重大,其长久处于捉襟见肘窘境并非国民之福。缓解财政拮据,出路无非开源与节流二途。开源不应是变相加税,加重企业和居民负担,亦不应继续绞尽脑汁,通过所谓的“金融创新”“政策创新”,来提升融资能力。有专家担忧当前热议的PPP沦为地方政府新的债务工具,并非杞人之忧。可取的做法是顺应财税改革的大势,逐步提高国有资本上缴比例,真正实现全口径预算管理,强调预算编制的科学化精细化,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在节流方向,除了近年来提及较多的压缩行政开支,特别是“三公经费”,治本之策在于改变地方政府的行为模式,改变软预算约束,这涉及多项改革。在现行体制下,地方政府有巨大的投资需求和融资需求,这与GDP为主的考核体系密切相关。未来,应在官员的经济业绩考核中,加入对于经济增长质量和政府资产平衡表的考量,关注长期债务风险,引入“债务问责”。同时,可考虑在债券市场允许没有系统性风险的城投债违约,使“政府不救助”成为现实,消除投资者的道德风险,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应该承认,财税体制改革是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诸多改革中推进力度较大、进展较快的一项,新预算法出台、地方债清理等诸多事项都在朝着世人期待的方向迈进。地方财政拮据再次表明包括财税体制改革在内的诸多改革的紧迫性和必要性。除了当前正在推进的营改增等改革,还应加快中央和地方事权与支出责任的调整,呼吁多年的“理顺省以下财政关系”也应尽早提上议事日程。改革既已起步,地方政府的拮据,切不可成为放慢改革步伐的借口,须知深化改革是闯过难关的根本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