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省农技协工作先进个人
全省农技协工作先进个人
推 荐 表
姓名工作单位推荐单位
填报日期:年月日
填表说明
本表是全省农技协工作先进个人推荐用表,可在“省科协”网站(http://)“通知”栏目下载后填写。
一、请用黑色钢笔、签字笔或打印填写,字迹要求工整清晰,打印填写使用仿宋小四号字,数字统一使用阿拉伯数字。
二、填写内容必须准确,工作单位填写全称,职务职称等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详细填写,“推荐单位”指市科协。
三、“从事农技协工作时间”指连续从事农技协工作;“何时何地受过何种奖励”指与农技协相关的县级(含)以上的奖项。
四、“先进事迹”要求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包括本人从事农技协工作以来取得的成绩、做出的贡献以及获得的奖励等,字数在1500字左右。
五、推荐单位意见需领导签字并加盖公章。
六、本表上报一式2份,规格为A4纸。
全省农技协工作先进个人推荐表
第二篇:农技协工作体会
大冶市农技协工作2014年总结
大冶市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一系列支农政策支持下,农技协工作稳步发展,下面就农技协组织,对我市科普工作的贡献,作简要阐述。
一、农技协在农村科普体系建设中的网络优势非常突出
目前大冶市共有各类农业技术协会21个,会员2172人,分布在全市14个乡镇(场)、街办,覆盖农村各业,这些农技协集中农村实用技术开发、试验、示范、推广于一体,与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在传播技术、指导生产、服务农民中发挥了无可比拟的网络优势。
一是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科普教育体系建设。现阶段农民对科学技术、法律知识、市场经济知识有渴望,想学学不来,想用用不了,关键在于传播渠道,接受能力等因素的局限,面向农村搞科普,需要示范户引、明白人教、典型群体带,而农业技术协会恰恰起到了这样的作用。比如保安镇狗血桃协会,自筹资金6000多元,购买了座椅、图书、电教设备等,为会员及农民建立了科普图书室,几年来通过科普讲座,科普课堂等形式,共举办了培训班72次,放映科普电教片33场,发放科技资料5万多份,受益群众2000多人次,被当地农民亲切地称为“没有围墙的学校”、“没有黑板的课堂”。二是有效促进农村科普示范体系的建设。针对农民普遍存在“不见兔子不放鹰”的思想,通过对示范户、示范基地、示范带的参观,让农民身临其境地感受科技带来的效益形式,有特别的说服力。比如说还地桥镇新畈村龙虾养殖专业技术协会,与华中农业大学达成产学研合作单位,利
用先进养殖技术,养出的龙虾个头是普通龙虾的三到四倍,上市时间比普通龙虾长一个月左右,市场上普通龙虾单价8到15元每斤,而他们的龙虾要卖到38到40元每斤,他们向养殖户统一培训、统一配苗、统一管理、统一回收,年可帮助农户均增收25000元以上。“农技协+基地+农户”模式的成功运营,既充分发挥了示范作用,又有力促进农民增收。三是有效促进了农村科普宣传体系建设。科普宣传是科普工作的基础和先导,是科学技术普及的重要途径。鉴于多地科普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问题,可以依托农技协组织,不断强化农村科普宣传体系建设。自2010年以来,大冶市科协多次召开农技协代表座谈会、推进会和经验交流会,在市科协网站上开辟农技协经验交流专栏,各农技协制作长不低于10米的科普宣传栏,每月按时更新,大冶市电视台农村致富栏目多次采访龙凤山、东风农场等农业技术协会,这些做法既宣传了自己,又普及了农业科技知识,极大地提高了农村科普工作的影响力。四是有效的促进了农村科普服务体系的建设。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在这种形式下,农技协通过资金筹措、经营指导、生资供应和产品销售等系列化服务,提高了农技协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有力解决了农民一户办不了、办不好、办起来不划算的事情。比如泉塘村水产养殖协会,在当地把小户水产养殖吸纳到一起,成为会员,实行统一供苗、统一购买饲料、联系市水产协会,统一提供技术、统一防疫、统一销售等服务,在协会的带动下,全乡的水产养殖水平不断提高,2008年鱼业年产值200余万,2012年年产值800余万元。所以说农技协植根农村、服务农民,是广大
农民进入市场、抵御风险的主心骨。
二、农技协在农村科普事业发展中的载体作用十分重要。伴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改革与发展,农村科普工作传统的组织形式与运作机制以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普遍存在着组织不健全、活动经费不足、队伍不稳定等状况。而农技协顺时应势,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在农村科普事业发展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载体作用。一是农村实用技术推广的载体。农技协与其他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一样有合作优势,但其突出特征是技术优势和推广职能。没有农村实用技术的推广,技术的优势就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也就失去了经济技术合作的前提和基础,农技协也就无法得到长足的发展。大冶市农技协正是沿着“以开发引进,促进推广运用”的思路发展壮大起来的,每年通过技术推广、试验示范、现场指导等形式,开展科技培训100多场,培训农民10000人次,延伸了农技推广触角,成为普及农技的一支重要力量。比如大冶市食用菌产业协会,近年来举办培训班近60余场次,培训农民2000余人,发放技术资料5000余份,在农村实用技术推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载体。农业技术成果在向生产力转化的过程中,农技协以其人才、技术、信息优势,发挥了重要作用,挂靠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通过组织农民开展技术交流、技术培训等服务活动,使新的农业科技成果以最便捷的方式、最低廉的成本、最高效的途径传递到农民手中,成为最稳定的转化阵地。比如大冶市金堂蔬菜协会,引进浙江省丽水市单双季茭白种植技术(龙茭2号,单季种植,双季收获),打破了茭白种植的传统模式,预计亩产量达8000斤以 上,亩产值近1.6万元左右,同时第一季收获时间为每年的6月份左右,填补了我市蔬菜市场茭白销售的空白,对缓解我市蔬菜市场淡季供应缺口和提升我市水生蔬菜种植水平,发展地方特色蔬菜都具有积极作用。近年来,农技协在我市农业技术开发、引进、推广等方面贡献巨大,在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三是农业资产化经营的载体。农业产业会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型组织形式,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渠道。农技协自诞生之日起,就与农业产业化密不可分,龙头企业离不开农技协,“企业+协会+农户”的组织形式是龙头企业具备了做大做强的先决条件;市场离不开农技协,通过农技协把厂加销连接起来。农业产业化与农技协相长相生,相互促进。
四是“双带”示范型人才涌现的载体。今年三月,大冶市召开全市科普工作会议,表彰了全市农村“带头致富”、“带领农民致富”双带示范人物20名,示范型人才90%来自农技协组织。我们分析原因:首先,农技协自身的凝聚力吸引双带型人才的加入;二是,农技协的影响力使之成为农村双带型人才发挥作用的舞台;三是,农技协的传帮带作用使之成为双带型人才成长的摇篮。
三、农技协在农村科普品牌工作中的组织功能不容忽视。农技协突出的地缘优势和良好的群众基础,决定了起强大的组织功能,抓好农技协工作,利用好其组织功能,是大冶市科协开展农村工作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大冶市科协农村科普工作的内涵,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将有力推动大冶市科协农村科普工作向品牌化方向发展。一是有力推动了农函大品牌工作。近年来,在农函大办学工作举步维艰的情况下,农技协成员成为农函大生源的有力补充。大冶市科协把协会会员作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的对象,把农函大培训作为提高农技协会员素质的载体,广泛动员和号召农技协成员参加农函大的学习,取得了技术与人才双向流动的良好效果。在农函大教学上,一方面,围绕农技协的生产经营项目,有针对性地编制教材,把优秀的农技协带头人请到课堂为学员们教授实用技术、转播致富经验,不断提高农函大的培训质量。另一方面,积极鼓励农函大学员参与创办农技协,为农技协注入新鲜的血液,不断扩大农技协的群体规模。2014年大冶市阳光培训班共招收学员1000余人,其中农技协会员占75%。
二是积极立足农技协组织,开展独具特色、群众喜闻乐见的科普活动,创建科普品牌。很据农技协自身特色和我市农村经济特点,下一步工作,我们将花大力气,立足农技协组织,开展一系列配套的农村科普活动,打造我市农技协科普示范品牌,让农技协都走上前台唱主角。
有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负,大冶市农技协组织近年来,在农村科普工作中做出的积极贡献,得到了大冶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在不同的场合提出要突出农技协组织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特有作用,在工作上给予扶持,为农技协健康稳定的发展创造良好社会环境和条件。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我市农技协组织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必将为全市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农技协成立发展存在的困难篇二: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几点体会
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几点体会
张志庆
(旌德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邮编242600)
摘 要:本文结合自身30年从事农技推广工作的经验,浅述了做一个合格的农技推广者应具备的素质。
关键词:专业知识 勇于实践 善于总结 注重创新 乐于奉献
我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有了30年了,结合多年的工作情况,就怎样做一名合格的农业科技推广工作者谈几点体会
1专业技术知识要丰富,基本功要扎实
这是具备从事农技推广工作必备的基础条件。扎实的基本功和丰富的专业技术知识有助于在工作中减少失误、加速新技术的推广。农技推广人员应具备的良好业务能力,主要表现为:
1.1具有丰富的农业科技知识,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
它源自于不断的学习。首先要注意学习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只有深入地学习,才能弄清楚一门知识的内部结构和来龙去脉,有助于我们去思考,创造性地工作。二要广泛涉猎邻近学科的知识,以达到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效果。三要重视联系实际问题,多读那些现实性、指导性强的书籍。多用实践检验理论,在掌握理论的同时,养成经常动手的习惯,通过自我实践来校正和完善理论,使理论知识化为实际工作效果。四要掌握大量的农业方面的新信息。有助于我们准确地把握市场动态。对高效农业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善于收集农业方面的新信息。1.2较强的实践能力
学以致用。推广人员不能做理论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农民对我们的大道理并不信服,原因就在于讲道理的人自己做得并不好,“做”得好才能赢得“讲”的资格。这时,我们要把单纯地讲道理变成见诸于行动的边讲边做,让人在“看服”中更加地信服,自觉地接受大道理。实践证明,一个农技推广人员的实践能力越强,经验越丰富,他的推广工作就越有成效。积极地参与生产实践,不断地提高动手能力和实践的本领。日积月累,其农业生产实践知识和经验会不断丰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会不断提高。1.3一定的农村社会知识和社会工作能力
农技推广工作是为农民进行技术服务的工作,具有很强的社会性。推广工作的顺利与否,除了推广机构内部的积极运作外,还需要农村各种社会力量的配合和支持。因此,我们要及时了解当地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实际情况,熟悉农民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善于同他们交往。我们应具有宣传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的工作能力,能够协调
社会各方面的关系,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为其服务,以利于推广工作的成功开展。1.4较强的推广教育能力
2要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丰富实践经验
作为一个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者,要在乡村建立试验基地,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通过生产实践不断总结完善技术规范,再用于生产中。2.1注重调查研究,把“它有”变为“己有”。
调查研究是开展农技推广工作的必要前提,是掌握情况、收集资料的有效方法。它能为我们提供农技推广工作工作现状的第一手资料,让我们在第一时间了解我们服务的农民在想什么,干什么,盼什么;能及时掌握农民的思想动态、应用新技术新成果的顾虑和困难是什么,从而开阔我们的视野与思路,找准切入的角度,让农民产生应用新成果的冲动,为取得良好的推广效果奠定基础。同时,调查研究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一个思考的过程。许许多多农业科技成果就是农民经验的总结和升华,如我县杂交水稻无公害生产技术等。农技推广工作者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能密切加深与农民群众的接触,增加与他们的智慧、经验、典型的了解的机会,从而可以更充分的对及时地对那些鲜活的事实、经验、创意进行科学的分析思考和总结,自觉不自觉地接受新观点、学习新方法,形成新成果。这种学习更能激发农技推广工作者的主观能动性,更有利于农技推广工作的发展,往往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2.2重视实践,就“知识”为“能力”。
实践出真知。实践是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产生的源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不但要善于用理论知识指导农技推广实践向前发展,更要用不断的实践来检验和推动农技推广理论、方法、手段、载体的创新和发展。只有纯理论知识,没有实践经验的人是无法真正对农民进行培训指导的,是更不可能取得良好推广效果的。作为农技推广工作者,就必须敢于实践、勇于实践、善于实践,自觉投入到试验示范推广的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检验和锻炼自己,增长才干,塑造自我。用创新的理论指导实践的创新,在新的实践中学习和创新理论和知识,终身做到实践不息,学习不止。2.3善于总结提高,变“经验”为“智慧” 总结是提高的基础,农业科技成果的很大一部分就是总结群众的经验、总结行之有效的做法形成的,如我县杂交水稻无公害生产技术的研究取得的突破及全面推广。我县制定的安徽省《苎麻园地建设》、《苎麻生产技术规程》两个地方标准,是在2002年开始对我县特色产品苎麻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总结了我县历年来苎麻高产的经验,系统分析了苎麻的土壤、地理位置等生长环境与高产的关系,制定而成的。总之,总结对于农技推广工作者来说,既是不可或缺的工作方法,也是不断学习的有效途径。只有将农民群众在丰富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涌现出的典型及时进行总结,才能创新农技推广的工作思路、方法和手段,确保农技服务与时俱进。我们农技工作者也就能在不断总结的过程中,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我。
3强化农业技术创新意识,促进农业发展
技术创新是推动农业发展和提高作物产量与效益的关键,也是农技推广的生命线。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和试验示范,要坚持大胆试验、逐步完善,稳步推广的原则。确保新品种、新技术应用率不断提高。
农业科技创新,就是以“科学布局,优化资源,创新机制,提升能力”为总体思路,以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和效率为核心,以整合资源和创新机制为手段,以食物特别是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农民增收为主要任务,涉及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成果创新和产品创制4个方面。
作为基层农技推广者在学习和使用先进技术中要根据本地的实际,善于改进以适合本地的生产需要,要善于将多项单个技术整合为综合配套技术,形成体系以满足农民的需求,要善于利用本地农业资源开展开发农业新产品,形成新产业满足农民增收的需要。要善于引进和发明轻型栽培技术,简化操作程序以提高农业效益。要善于在农业实践中找问题和难点开展技术改进和创新。任何一项新技术、新产品都要试验示范,逐步完善才可推广。
纵观世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史就不难看出,正是通过农业科技创新才推动了世界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
4要有乐于奉献的敬业精神。
作为农技推广者,服务于农民,要把农民的事作为自己的事做好。要爱岗敬业,干一行爱一行,要把“推广农业技术、促进农业发展、服务农民增收”作为毕生孜孜以求的事业,把农民的利益作为自己的利益看待,把自己所学的农业新技术应用于生产之中,农民有求必应,把田间地头作为自己展示的舞台,才能得到了农民的肯定。4.1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爱岗敬业,艰苦创业,乐于奉献
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一个人成就事业的精神动力。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农技推广人员,必须爱岗敬业,认识到自己的工作是一项神圣的天职,并怀着浓厚的兴趣,满怀热情地去工作。不管工作有多困难,都应该以百折不挠的毅力去完成,以坚定不移的意志去争取成功。还应有奉献精神。“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劳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些不能仅落实在口头上,它必须注入思想,见于行动。爱是一种责任,爱是一种奉献。爱岗敬业,就应该乐于奉献。
4.2严谨、务实、实践、勤奋的作风 一个优秀的农技推广人员,应有严谨的工作作风。农技推广工作必须坚持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尤其是选择推广项目,确定推广目标和编制推广计划,都必须建立在充分了解当地的自然、社会及经济条件的基础上。此外,还应有务实、实践的作风。任何一项农业科技成果,都是在一定地区、一定实验条件下取得的。而农业生产有很强的地域性。因而推广任何一项新的科研成果,都必须在当地条件下进行试验、示范,才能确定其适用性。为此,对所要推广的项目,首先要亲自实践,即亲自参与农民采用科技成果的生产实践活动。通过实践,验证技术的可靠性和适用性,掌握其中的关键技术。只有这样,对农民的指导工作才能得心应手,才能成功地完成推广目标。
最后,农技推广人员还应有勤奋的工作作风。培养勤奋的作风,对推广工作大有裨益。应该在平时勤学习、勤动手、勤思考,在推广前多了解地方实际,在推广中多观察、多思考,在推广后多总结。日积月累,便可极大地丰富专业知识、开阔视野,提高工作能力。
第三篇:加强农技协工作推动农技协发展
文章标题:加强农技协工作推动农技协发展
近年来,**县科协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重点加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组织建设,抓机制创新,引导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向一体化经营、市场化方向发展,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一、大力发展农技协
为进
一步加强农技协的组织建设,我们按照“加入自愿、退出自由、民主管理、盈利返还”的原则,积极组建农技协,不断完善农技协组织网络体系。一是调查研究,制订发展计划。2003年初,我们在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了关于“**县开展农技协会调查情况报告”,总结了县、镇、村三级不同类型的农技协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分析了农技协发展壮大的存在问题,并制订了发展农技协计划,提出了在发展中规范,实践中提高,探索中前进的要求。二是不拘一格,分类指导,发展农技协组织。根据我县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结合实际,指导组建了县脐橙协会、县木业协会、县油茶协会、县南药协会、仁居果业合作社、县农产品加工流通协会等6个具有一定规模的农村专业协会。此外,重视指导发展“龙头带动型、基层组织带动型和能人大户带动型”等镇村两级农技协组织。到目前止,全县已发展农技协19个,会员人数1586人,联系5000多户农户。
二、创新运行机制,引导农技协向一体化经营、市场化方向发展
我们按照农民自愿原则,采取有效措施,以促进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多种形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005年5月,在县科协的提议下,经县脐橙协会运作,成立了我县第一家农村经济合作社——**县仁居果业合作社,建立起脐橙销售共同体,活跃中介流通组织,拓展脐橙销售空间。该社是县脐橙协会属下的农业生产经营企业,实行股份制,享有独立的经营和经济支配权,该合作社成立,通过统一品种、统一技术标准,统一果品质量、单一商标战略,树立品牌,提高商品率,依托**脐橙“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脐橙原产地认证、脐橙出口基地确认等良好条件,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2005年,仁居镇农民仅脐橙一项人平增收600元。该镇经市科技局批准认定为市级脐橙专业镇。上举镇农技协还组织参与了金土地农业发展公司、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上举福地脐橙合作社3个经济实体的创办。通过创新机制,组建农村经济合作社,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进程,改变了农民在市场中的“弱势”地位。
三、抓规范运作,发挥农技协“三大作用”
我们在发展农技协的思路上,做到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坚持边发展边规范原则,对处在起步阶段尚不规范的农技协,具体帮助他们建章立制,逐步建立健全民主管理制度,与农民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紧密关系,如个别镇的脐橙分会、金柚协会等。对已建章立制,运作多年的农技协,则要求他们发挥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典型示范作用。近年来,各农技协在科技示范户、重点户中培养了脐橙大户、金柚大户、椪柑大户、制种、烤烟、西瓜、畜牧等20多户科技示范户,他们分别被选举为会长和副会长,真正成为典型和“活样板”。二是桥梁纽带作用。我们指导各农技协组织开展了优良品种引进到户、技术指导传播到户、致富信息传递到户的系列服务活动。从而形成“一户带一片、一片带一业”的传播效应,涌现了金柚村、制种村、西瓜村、脐橙专业镇,油茶专业镇。三是组织引导作用。各农技协从县内外聘请脐橙、南药、油茶等方面的专家作专题讲座,传授实用技术,分析研究我县三大特色产业发展的动态和前景,使广大农技协会员学到了新技术,开阔了视野,明确了发展方向。
四、加强技术培训,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
为推动农技协发展,我们围绕我县“脐橙、南药、油茶”三大产业,扎实做好农技协会长、能人、专业大户的科技素质培训工作。一是举办技术讲座。每年5—8月份,我们组织举办南药、脐橙、油茶栽培等技术讲座,专门邀请广州中医药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农科院果树所等有关专家教授授课,并作现场指导。二是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组织农技协会员、种养专业户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科技素质。据统计,近3年来,共举办实用技术知识培训班62期,培训人数达5800多人。三是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每年不定期组织各学协会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到农村田间果园现场技术指导,解决技术难题。据统计,2003年以来,送科技下乡1480人次,发放资料9.2万份,接受咨询8200多人。通过对技术培训和技术交流,使农技协会员和农户都掌握了1—3门实用技术,科技入户率达96。
五、为农技协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共建“产学研”基地
近年来,我们围绕我县三大农业产业,积极为农技协与科研院校牵线搭桥,共建“产学研”示范基地。一是与上举镇农技协和省果树所合作
第四篇:加强农技协工作推动农技协发展
近年来,**县科协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重点加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组织建设,抓机制创新,引导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向一体化经营、市场化方向发展,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一、大力发展农技协
为进一步加强农技协的组织建设,我们按照“加入自愿、退出自由、民主管理、盈利返还”的原则,积极组建农技协,不断完善农技协组织网络体系。一是调查研究,制订发展计划。XX年初,我们在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了关于“**县开展农技协会调查情况报告”,总结了县、镇、村三级不同类型的农技协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分析了农技协发展壮大的存在问题,并制订了发展农技协计划,提出了在发展中规范,实践中提高,探索中前进的要求。二是不拘一格,分类指导,发展农技协组织。根据我县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结合实际,指导组建了县脐橙协会、县木业协会、县油茶协会、县南药协会、仁居果业合作社、县农产品加工流通协会等6个具有一定规模的农村专业协会。此外,重视指导发展“龙头带动型、基层组织带动型和能人大户带动型”等镇村两级农技协组织。到目前止,全县已发展农技协19个,会员人数1586人,联系5000多户农户。
二、创新运行机制,引导农技协向一体化经营、市场化方向发展
我们按照农民自愿原则,采取有效措施,以促进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多种形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XX年5月,在县科协的提议下,经县脐橙协会运作,成立了我县第一家农村经济合作社——**县仁居果业合作社,建立起脐橙销售共同体,活跃中介流通组织,拓展脐橙销售空间。该社是县脐橙协会属下的农业生产经营企业,实行股份制,享有独立的经营和经济支配权,该合作社成立,通过统一品种、统一技术标准,统一果品质量、单一商标战略,树立品牌,提高商品率,依托**脐橙“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脐橙原产地认证、脐橙出口基地确认等良好条件,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XX年,仁居镇农民仅脐橙一项人平增收600元。该镇经市科技局批准认定为市级脐橙专业镇。上举镇农技协还组织参与了金土地农业发展公司、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上举福地脐橙合作社3个经济实体的创办。通过创新机制,组建农村经济合作社,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进程,改变了农民在市场中的“弱势”地位。
三、抓规范运作,发挥农技协“三大作用”
我们在发展农技协的思路上,做到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坚持边发展边规范原则,对处在起步阶段尚不规范的农技协,具体帮助他们建章立制,逐步建立健全民主管理制度,与农民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紧密关系,如个别镇的脐橙分会、金柚协会等。对已建章立制,运作多年的农技协,则要求他们发挥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典型示范作用。近年来,各农技协在科技示范户、重点户中培养了脐橙大户、金柚大户、椪柑大户、制种、烤烟、西瓜、畜牧等20多户科技示范户,他们分别被选举为会长和副会长,真正成为典型和“活样板”。二是桥梁纽带作用。我们指导各农技协组织开展了优良品种引进到户、技术指导传播到户、致富信息传递到户的系列服务活动。从而形成“一户带一片、一片带一业”的传播效应,涌现了金柚村、制种村、西瓜村、脐橙专业镇,油茶专业镇。三是组织引导作用。各农技协从县内外聘请脐橙、南药、油茶等方面的专家作专题讲座,传授实用技术,分析研究我县三大特色产业发展的动态和前景,使广大农技协会员学到了新技术,开阔了视野,明确了发展方向。
第五篇:大冶市农技协工作经验交流
大冶市农技协对科普工作的贡献
——市农技协工作经验交流
农民专业技术协会(以下简称农技协)是由农村中从事专业生产和经营的劳动者,在自愿的基础上联合起来的技术合作经济组织,是以农民为主体、农村技术能手和专业科技人员为骨干组成的社会公益性科普团体。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广大农民的有一位大创举。大冶市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一系列支农政策支持下,农技协工作稳步发展,下面就农技协组织,对我市科普工作的贡献,作简要阐述。
一、农技协在农村科普体系建设中的网络优势非常突出
目前大冶市共有各类农业技术协会21个,会员2172人,分布在全市14个乡镇(场)、街办,覆盖农村各业,这些农技协集中农村实用技术开发、试验、示范、推广于一体,与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在传播技术、指导生产、服务农民中发挥了无可比拟的网络优势。
一是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科普教育体系建设。现阶段农民对科学技术、法律知识、市场经济知识有渴望,想学学不来,想用用不了,关键在于传播渠道,接受能力等因素的局限,面向农村搞科普,需要示范户引、明白人教、典型群体带,而农业技术协会恰恰起到了这样的作用。比如保安镇狗血桃协会,自筹资金6000多元,购买了座椅、图书、电教设备等,为会员及农民建立了科普图书室,几年来通过科普讲座,科普课堂等形式,共举办了培训班72次,放映科普电教片33场,发放科技资料5万多份,受益群众2000多人次,被当地农民亲切地称为“没有围墙的学校”、“没
有黑板的课堂”。
二是有效促进农村科普示范体系的建设。针对农民普遍存在“不见兔子不放鹰”的思想,通过对示范户、示范基地、示范带的参观,让农民身临其境地感受科技带来的效益形式,有特别的说服力。比如说还地桥镇新畈村龙虾养殖专业技术协会,与华中农业大学达成产学研合作单位,利用先进养殖技术,养出的龙虾个头是普通龙虾的三到四倍,上市时间比普通龙虾长一个月左右,市场上普通龙虾单价8到15元每斤,而他们的龙虾要卖到38到40元每斤,他们向养殖户统一培训、统一配苗、统一管理、统一回收,年可帮助农户均增收25000元以上。“农技协+基地+农户”模式的成功运营,既充分发挥了示范作用,又有力促进农民增收。
三是有效促进了农村科普宣传体系建设。科普宣传是科普工作的基础和先导,是科学技术普及的重要途径。鉴于多地科普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问题,可以依托农技协组织,不断强化农村科普宣传体系建设。自2010年以来,大冶市科协多次召开农技协代表座谈会、推进会和经验交流会,在市科协网站上开辟农技协经验交流专栏,各农技协制作长不低于10米的科普宣传栏,每月按时更新,大冶市电视台农村致富栏目多次采访龙凤山、东风农场等农业技术协会,这些做法既宣传了自己,又普及了农业科技知识,极大地提高了农村科普工作的影响力。
四是有效的促进了农村科普服务体系的建设。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在这种形式下,农技协通过资金筹措、经营指导、生资供应和产品销售等系列化服务,提高了农技协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有力解决了农民一户办
不了、办不好、办起来不划算的事情。比如泉塘村水产养殖协会,在当地把小户水产养殖吸纳到一起,成为会员,实行统一供苗、统一购买饲料、联系市水产协会,统一提供技术、统一防疫、统一销售等服务,在协会的带动下,全乡的水产养殖水平不断提高,2008年鱼业年产值200余万,2012年年产值800余万元。所以说农技协植根农村、服务农民,是广大农民进入市场、抵御风险的主心骨。
二、农技协在农村科普事业发展中的载体作用十分重要。
伴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改革与发展,农村科普工作传统的组织形式与运作机制以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普遍存在着组织不健全、活动经费不足、队伍不稳定等状况。而农技协顺时应势,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在农村科普事业发展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载体作用。
一是农村实用技术推广的载体。农技协与其他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一样有合作优势,但其突出特征是技术优势和推广职能。没有农村实用技术的推广,技术的优势就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也就失去了经济技术合作的前提和基础,农技协也就无法得到长足的发展。大冶市农技协正是沿着“以开发引进,促进推广运用”的思路发展壮大起来的,每年通过技术推广、试验示范、现场指导等形式,开展科技培训100多场,培训农民10000人次,延伸了农技推广触角,成为普及农技的一支重要力量。比如大冶市食用菌产业协会,近年来举办培训班近60余场次,培训农民2000余人,发放技术资料5000余份,在农村实用技术推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载体。农业技术成果在向生产力转化的过程中,农技协以其人才、技术、信息优势,发挥了重要作用,挂靠大专院
校和科研单位,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通过组织农民开展技术交流、技术培训等服务活动,使新的农业科技成果以最便捷的方式、最低廉的成本、最高效的途径传递到农民手中,成为最稳定的转化阵地。比如大冶市金堂蔬菜协会,引进浙江省丽水市单双季茭白种植技术(龙茭2号,单季种植,双季收获),打破了茭白种植的传统模式,预计亩产量达8000斤以上,亩产值近1.6万元左右,同时第一季收获时间为每年的6月份左右,填补了我市蔬菜市场茭白销售的空白,对缓解我市蔬菜市场淡季供应缺口和提升我市水生蔬菜种植水平,发展地方特色蔬菜都具有积极作用。近年来,农技协在我市农业技术开发、引进、推广等方面贡献巨大,在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三是农业资产化经营的载体。农业产业会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型组织形式,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渠道。农技协自诞生之日起,就与农业产业化密不可分,龙头企业离不开农技协,“企业+协会+农户”的组织形式是龙头企业具备了做大做强的先决条件;市场离不开农技协,通过农技协把厂加销连接起来。农业产业化与农技协相长相生,相互促进。
四是“双带”示范型人才涌现的载体。今年三月,大冶市召开全市科普工作会议,表彰了全市农村“带头致富”、“带领农民致富”双带示范人物20名,示范型人才90%来自农技协组织。我们分析原因:首先,农技协自身的凝聚力吸引双带型人才的加入;二是,农技协的影响力使之成为农村双带型人才发挥作用的舞台;三是,农技协的传帮带作用使之成为双带型人才成长的摇篮。
三、农技协在农村科普品牌工作中的组织功能不容忽视。
农技协突出的地缘优势和良好的群众基础,决定了起强大的组织功能,抓好农技协工作,利用好其组织功能,是大冶市科协开展农村工作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大冶市科协农村科普工作的内涵,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将有力推动大冶市科协农村科普工作向品牌化方向发展。
一是有力推动了农函大品牌工作。近年来,在农函大办学工作举步维艰的情况下,农技协成员成为农函大生源的有力补充。大冶市科协把协会会员作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的对象,把农函大培训作为提高农技协会员素质的载体,广泛动员和号召农技协成员参加农函大的学习,取得了技术与人才双向流动的良好效果。在农函大教学上,一方面,围绕农技协的生产经营项目,有针对性地编制教材,把优秀的农技协带头人请到课堂为学员们教授实用技术、转播致富经验,不断提高农函大的培训质量。另一方面,积极鼓励农函大学员参与创办农技协,为农技协注入新鲜的血液,不断扩大农技协的群体规模。2012年大冶市农函大共招收学员500余人,其中农技协会员占75%。
二是积极立足农技协组织,开展独具特色、群众喜闻乐见的科普活动,创建科普品牌。很据农技协自身特色和我市农村经济特点,下一步工作,我们将花大力气,立足农技协组织,开展一系列配套的农村科普活动,打造我市农技协科普示范品牌,让农技协都走上前台唱主角。
有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负,大冶市农技协组织近年来,在农村科普工作中做出的积极贡献,得到了大冶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在不同的场合提出要突出农技协组织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特
有作用,在工作上给予扶持,为农技协健康稳定的发展创造良好社会环境和条件。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我市农技协组织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必将为全市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