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全县劳动保障暨农民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积极发展劳务经济 做大**劳务产业
——在2008年全县劳动保障暨农民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中共**县委副书记、组织部部长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县委、县人民政府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刚才,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李朝良同志通报了2007年全县劳动保障和农民工工作情况,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朱
建华同志就2008年工作进行了部署安排,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李兴业同志作了重要讲话,希望同志们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着重就如何统筹做好我县劳动保障和农民工工作,积极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发展劳务经济,做大**劳务产业,讲两方面的意见。
一、充分认识做好劳动保障和农民工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要充分认识劳动保障和农民工工作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内涵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必须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做好劳动保障和农民工工作,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障、劳动权益维护等问题,就是以人为本的直接体现,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础。劳动保障和农民工工作做好了,人民群众就能在生活上得到实惠,生产上受益,就能安居乐业,逐步走上富裕安康之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能得到维护。
二要充分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劳动保障工作提出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县委十届三次会议上,周继武书记强调要更加注重做好劳动保障和农民工工作。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切实把县委、政府的要求变为我们的自觉行动,把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扎实做好各项劳动保障和农民工工作。
三要正确认识劳动保障工作面临的形势。
随着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人民群众对劳动保障工作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同时,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也逐渐凸显出来,工作难度越来越大。就业方面,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县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的高峰期,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攻坚期,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加速期,就业再就业压力相对集中。社会保障方面,覆盖范围还比较窄,不少困难群众缺乏基本的社会保障。在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中,农民工、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日渐突出。国有企业职工逐年减少,民营经济、个体经济从业人员以及灵活就业人员大量增加,社会保障制度必须适应新的就业结构。在劳动关系和收入分配方面,劳动合同制度基础薄弱,协调机制还不健全,收入分配关系尚未完全理顺,一些法律法规未得到较好落实,执法力量薄弱,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情况时有发生。必须增强忧患意识,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到未雨绸缪,有备无患。各级必须高度重视,要在强化统筹规划、政策导向、管理服务、帮困扶弱等方面下功夫,充分发挥政府部门职能作用。
四要充分认识做好农民工工作的重要意义。农民工是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涌现出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农民工一头连着城市和发达地区,一头连着农村和落后地区,为改变城乡二元结构、解决“三农”问题闯出了一条新路,是工业带动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发达地区带动落后地区的重要建设者。农民工作为一个群体,存在着重新回归农民的可能性,但作为一个源源不断的新群体,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化,他们将实现由农民到市民的转变是必然的趋势。我县有2万余农民工外出务工或就近就地转移就业,为城市创造了财富,为农村增加了收入,为城乡发展注入了活力。因此,各有关部门单位要高度重视农民工工作,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农民工工作的重要意义。
二、加强领导,突出重点,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今年的工作目标能否顺利完成,关键在于领导是否到位、责任是否明确、措施是否落实。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继续把劳动保障和农民工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推动各项工作全面开展。继续实行劳动保障目标责任制,层层分解责任目标,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对不能顺利完成工作目标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要按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二)着力解决现实问题,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解决农民工问题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我们要认真落实国务院和省、市、县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方针政策,从实际出发,坚持“公平对待,一视同仁,强化服务,完善管理,统筹规划,合理引导,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原则,不断制定完善政策措施,加强服务管理,逐步改善农民工就业和生活环境。当前,特别要抓紧解决涉及农民工权益的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一要着力解决农民工收入偏低的问题。这是农民工最直接的切身利益问题,也是当前农民工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必须从制度机制入手,切实
解决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的现象,通过建立工资支付监控制度和进一步健全工资保证金制度,规范农民工工资管理,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逐步改变农民工工资偏低、同工不同酬的状况。二要加强农民工劳动合同管理和就业培训。切实推进“劳动合同制度三年行动计划”,逐步提高各类用人单位与农民工的劳动合同签订率。对矿业、矿山和建筑行业的农民工要力争实现全
员安全培训和全员持证上岗。三要切实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改善对农民工的公共服务。认真贯彻落实《工伤保险条例》,将农民工纳入工伤保险范围,着力解决工伤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障问题。向农民工免费提供就业服务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政策咨询,认真受理农民工维权举报投诉,依法保障农民工依法享有的民主政治权利,保障农民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权利,依法保障农民工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
(三)服从大局,搞好协调配合。
各级各部门要从全局的高度出发,转变职能,从建设服务型政府、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更多公共服务的角度,把劳动保障工作作为关系改革、发展和稳定全局的大事,在经费、人员上继续给予保障,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按照建立公共财政的要求,加大支出结构调整力度,并根据财力情况逐步增加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力度。加强资金的监督管理,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要积极做好各项社会保险费的征收工作,为确保各项社会保险费的发放提供有力的支持。
(四)认真做好劳务输出工作,发展壮大劳务经济。
近年来,县委、县人民政府认真把农村劳动力输出作为调整农业结构,拓宽农民增收领域,推进农村小康建设的大事来抓,劳动力输出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从1998年至2007年,全县已组织劳务输出17506人,累计实现劳务收入5.21亿元。劳务经济的发展不仅直接增加了城乡居民收入,而且有效地缓解了就业压力,已成为我县重要的经济来源。必须采取大手笔,迈开大步伐,将劳务产业做大。
1、营造大氛围,形成大气侯。我县农村劳务输出起步较早,收效较大,但组织化程度较低,产业化经营比重少,具有明显的自发性、盲目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形势下我县劳务经济的发展。其主要原因是少数地方和一些部门对发展劳务经济的认识不足,引导不力,劳务输出氛围还不够浓。因此,必须进一步转变观念,开拓创新,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我县战略性产业来抓,走市场化、产业化、特色化的发展之路,努力形成高起点、超常规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要大力宣传开发劳务产业、培育劳务经济的先进典型和经验,引导人们解放思想,破除陈规陋习,树立全新的劳务输出理念,为发展劳务经济扫清思想上的障碍,形成重视劳动力转移、关注务工者生存状态的浓厚氛围。
2、推动大转变,实现大转移。进一步加强劳务输出的组织、引导和宣传工作,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作为劳动力资源配置载体的作用,发挥各类网络机构的信息服务作用,发挥各种“能人”的牵头带动作用,鼓励和提倡农村、城镇和困难企业党员干部、技术骨干,带领劳动力输出,达到“输出一人、养活一家、带动一方”的目的,推动城乡劳动力积极有序地转移。转移的时间要由临时性、季节性向固定性、常年性转变。以前农民都喜欢闲时外出打工,忙时回家务农,打工只是作为家庭的辅助性收入。这种兼业性和“候鸟式”的输出方式,制约了劳务经济的发展壮大。
转移的渠道要由单一化向多元化、特色化方向转变。随着企业改制、产业升级、第三产业的发展以及城市就业政策的放宽,城乡劳动力转移速度加快,转移的渠道已由过去以工业和建筑业为主的结构,向农、工、商、建筑、运输、服务等多元化方向发展,并覆盖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为适应这一新的变化,要引导和组织全县富余人员进入劳务市场,多渠道、多形式、多行业的进行多输出、快输出,并努力形成自己的特色,如**的保姆就有一定的知名度。转移的层次要由体力型逐步向智力型、技能型转变。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和沿海地区产业的升级,用人单位本身对知识型、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增加,对外出务工人员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此,要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多掌握一些知识和技能,鼓励他们参加养殖、制鞋、缝纫、纺织、机械、电脑等专业技术培训,增强业务管理能力,做到技能专、业务精、素质高。
3、优化大环境,促进大创业。做大劳务经济,关键是形成“劳务输出”与“返乡创业”的良性循环。一是政策支持兴创业。实行城乡统筹就业,以主动吸纳农村人口为目标,实施城乡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制度创新和政策调整,吸引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要及时清理、修订或废除某些“限农、歧农、排农”的政策和规定,坚决废止不利于劳动力流动的政策、法规;消除地方保护主义,放低“门槛”,放开农民进城务工、创业“准入”条件;消除隐性壁垒,完善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加快土地流转,使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让更多的农民从土地上走出来。二是环境宽松促创业。营造优良的经济发展环境,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对外出劳务人员回乡投资实业、创造新的就业机会的,可以视同外地客商投资的待遇,在税收、用地、用电、用水等方面给予优惠和方便。同时,全面改善投资环境,改革投入体制,积极为返乡人员提供创业平台,推出一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开辟“返乡创业园区”,鼓励返乡创业人员承包、建设和开发,为返乡务工人员提供创业舞台。三是部门联动助创业。各职能部门要积极为返乡创业人员提供政策咨询、业务指导和技术培训,做到手续从简、收费从低、办事从快、服务从优。同时,切实做好劳务输出人员减负工作,取缔各种不合理收费,进一步规范外出劳务人员就业证卡、临时人员暂住证、流动人员生育证等管理,严禁利用发放证卡之机违规收费和搭车收费,认真解决好劳务输出人员的子女入学问题等。
4、认真做好劳务引进工作。要在加强劳务输出的同时,高度重视劳务引进这项工作。由于我县烤烟产业、蔗糖产业需要大量的劳务工,要想办法从外地引进部分劳动力,弥补我县劳动力季节性短缺,达到既做好劳务输出工作,发展劳务经济,又不影响我县产业发展所需的劳动力。
总而言之,劳务输出工作要做好,必须做到“提高一个认识、着眼三个抓好、突出四个重点、实现一个目标”。
“提高一个认识”: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劳务输出工作,并把此项工作作为增加农民收入、推动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来抓紧抓好。认识是先导,不同的认识决定不同的行动。“办法总比困难多”,首先要从认识上解决,思想一定要统一,“众人拾柴火焰高”,切实做好劳务输出工作。只要主要领导重视,什么事都好办。
“着眼三个抓好”:要认真抓好政策法规形势的宣传工作、抓好培训工作、抓好规划和劳务输出与输入各项工作的落实。要做好输出与输入的中长期规划,哪类人适合在哪个厂,哪些人适合在哪个地方,分类输出和输入,层次高的企业就输出或输入高素质的人员,不要搞大杂烩。
“突出四个重点”:一是要突出单一的劳力型输出转向高素质的智力型输出;二是要突出零散地的输出转向优势集中地输出;三是要突出小企业转向大中型企业输出(包括国外);四是要突出一般性的输出管理向综合型的规范化管理转变,以人为本,努力实现各种保障。
“实现一个目标”:千方百计地使劳务工技能和素质明显提高;个人或家庭收入明显增加,家庭困难的现象逐步改变;社会发展或企业的发展得到推进。
同志们,劳动保障和农民工工作任务光荣而艰巨。我们一定要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齐心协力、真抓实干,为全面推进我县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而努力奋斗!
第二篇:在2008年全县劳动保障暨农民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积极发展劳务经济 做大**劳务产业 ——在2008年全县劳动保障暨农民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中共**县委副书记、组织部部长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县委、县人民政府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刚才,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李朝良同志通报了2007年全县劳动保障和农民工工作情况,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朱建华同志就2008年工作进行了部署安排,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李兴业同志作了重要讲话,希望同志们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着重就如何统筹做好我县劳动保障和农民工工作,积极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发展劳务经济,做大**劳务产业,讲两方面的意见。
一、充分认识做好劳动保障和农民工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要充分认识劳动保障和农民工工作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内涵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必须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做好劳动保障和农民工工作,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障、劳动权益维护等问题,就是以人为本的直接体现,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础。劳动保障和农民工工作做好了,人民群众就能在生活上得到实惠,生产上受益,就能安居乐业,逐步走上富裕安康之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能得到维护。
二要充分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劳动保障工作提出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县委十届三次会议上,周继武书记强调要更加注重做好劳动保障和农民工工作。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切实把县委、政府的要求变为我们的自觉行动,把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扎实做好各项劳动保障和农民工工作。 三要正确认识劳动保障工作面临的形势。随着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人民群众对劳动保障工作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同时,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也逐渐凸显出来,工作难度越来越大。就业方面,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县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的高峰期,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攻坚期,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加速期,就业再就业压力相对集中。社会保障方面,覆盖范围还比较窄,不少困难群众缺乏基本的社会保障。在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中,农民工、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日渐突出。国有企业职工逐年减少,民营经济、个体经济从业人员以及灵活就业人员大量增加,社会保障制度必须适应新的就业结构。在劳动关系和收入分配方面,劳动合同制度基础薄弱,协调机制还不健全,收入分配关系尚未完全理顺,一些法律法规未得到较好落实,执法力量薄弱,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情况时有发生。必须增强忧患意识,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到未雨绸缪,有备无患。各级必须高度重视,要在强化统筹规划、政策导向、管理服务、帮困扶弱等方面下功夫,充分发挥政府部门职能作用。四要充分认识做好农民工工作的重要意义。农民工是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涌现出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农民工一头连着城市和发达地区,一头连着农村和落后地区,为改变城乡二元结构、解决“三农”问题闯出了一条新路,是工业带动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发达地区带动落后地区的重要建设者。农民工作为一个群体,存在着重新回归农民的可能性,但作为一个源源不断的新群体,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改革
二、加强领导,突出重点,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今年的工作目标能否顺利完成,关键在于领导是否到位、责任是否明确、措施是否落实。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继续把劳动保障和农民工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推动各项工作全面开展。继续实行劳动保障目标责任制,层层分解责任目标,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对不能顺利完成工作目标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要按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二)着力解决现实问题,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解决农民工问题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我们要认真落实国务院和省、市、县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方针政策,从实际出发,坚持“公平对待,一视同仁,强化服务,完善管理,统筹规划,合理引导,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原则,不断制定完善政策措施,加强服务管理,逐步改善农民工就业和生活环境。当前,特别要抓紧解决涉及农民工权益的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一要着力解决农民工收入偏低的问题。这是农民工最直接的切身利益问题,也是当前农民工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必须从制度机制入手,切实解决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的现象,通过建立工资支付监控制度和进一步健全工资保证金制度,规范农民工工资管理,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逐步改变农民工工资偏低、同工不同酬的状况。二要加强农民工劳动合同管理和就业培训。切实推进“劳动合同制度三年行动计划”,逐步提高各类用人单位与农民工的劳动合同签订率。对矿业、矿山和建筑行业的农民工要力争实现全员安全培训和全员持证上岗。三要切实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改善对农民工的公共服务。认真贯彻落实《工伤保险条例》,将农民工纳入工伤保险范围,着力解决工伤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障问题。向农民工免费提供就业服务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政策咨询,认真受理农民工维权举报投诉,依法保障农民工依法享有的民主政治权利,保障农民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权利,依法保障农民工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
(三)服从大局,搞好协调配合。各级各部门要从全局的高度出发,转变职能,从建设服务型政府、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更多公共服务的角度,把劳动保障工作作为关系改革、发展和稳定全局的大事,在经费、人员上继续给予保障,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按照建立公共财政的要求,加大支出结构调整力度,并根据财力情况逐步增加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力度。加强资金的监督管理,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要积极做好各项社会保险费的征收工作,为确保各项社会保险费的发放提供有力的支持。
(四)认真做好劳务输出工作,发展壮大劳务经济。
1、营造大氛围,形成大气侯。我县农村劳务输出起步较早,收效较大,但组织化程度较低,产业化经营比重少,具有明显的自发性、盲目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形势下我县劳务经济的发展。其主要原因是少数地方和一些部门对发展劳务经济的认识不足,引导不力,劳务输出氛围还不够浓。因此,必须进一步转变观念,开拓创新,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我县战略性产业来抓,走市场化、产业化、特色化的发展之路,努力形成高起点、超常规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要大力宣传开发劳务产业、培育劳务经济的先进典型和经验,引导人们解放思想,破除陈规陋习,树立全新的劳务输出理念,为发展劳务经济扫清思想上的障碍,形成重视劳动力转移、关注务工者生存状态的浓厚氛围。
2、推动大转变,实现大转移。进一步加强劳务输出的组织、引导和宣传工作,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作为劳动力资源配置载体的作用,发挥各类网络机构的信息服务作用,发挥各种“能人”的牵头带动作用,鼓励和提倡农村、城镇和困难企业党员干部、技术骨干,带领劳动力输出,达到“输出一人、养活一家、带动一方”的目的,推动城乡劳动力积极有序地转移。转移的时间要由临时性、季节性向固定性、常年性转变。以前农民都喜欢闲时外出打工,忙时回家务农,打工只是作为家庭的辅助性收入。这种兼业性和“候鸟式”的输出方式,制约了劳务经济的发展壮大。转移的渠道要由单一化向多元化、特色化方向转变。随着企业改制、产业升级、第三产业的发展以及城市就业政策的放宽,城乡劳动力转移速度加快,转移的渠道已由过去以工业和建筑业为主的结构,向农、工、商、建筑、运输、服务等多元化方向发展,并覆盖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为适应这一新的变化,要引导和组织全县富余人员进入劳务市场,多渠道、多形式、多行业的进行多输出、快输出,并努力形成自
xiexiebang.com范文网(FANWEN.CHAZIDIAN.COM)
第三篇:在全市劳动保障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劳动保障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今天的全市劳动保障工作会议任务明确、意义重大。刚才,刘市长代表市委、市政府作了很好的报告,总结了去年的工作,分析了当前的形势,明确了今年的工作要求,希望各镇、各部门认真贯彻,狠抓落实。劳动保障局、地税局、邵伯镇、华伦化工4个单位分别作了表态发言,表明了态度,表示了决心。今天的会上,市政府还与各有关镇签订了责任状,明确了工作责任。下面,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劳动保障工作的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
制逐步确立,所有制形式的多元化和用工形式的多样化,带来了劳动关系的复杂化,劳动保障工作已成为事关大局、事关长远、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党和政府形象的大事,决不只是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系统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各镇各部门要进一步深化认识,切实增强做好劳动保障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首先,劳动保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当前就业问题和社会保障、弱势群体帮扶等工作,已成为重要的社会突出问题,劳动保障工作必须得到相应加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重视构建和谐社会,我们要从劳动保障工作入手,深入研究社会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从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高度,切实抓好劳动保障工作。其次,劳动保障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撑。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社会保障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和经济运行的“稳定剂”。当前,我市正处于改
革发展稳定的关键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两个率先”,力争“两个提前”,必须要有稳定的社会发展环境。现在上访问题增多,有一部分是由于社会保障工作不落实造成的。从我市企事业改革的实践看,劳动保障工作到位的,职工就支持,改革就能够进行到底;就业问题解决不好,职工社会保障不到位,合法权益得不到维护的,职工就情绪不稳定,改革就难以推进到位。正视劳动保障工作面临的问题,把握劳动保障工作的发展趋势,破解劳动保障难题,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第三,劳动保障是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现在,不少同志对劳动保障工作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劳动保障工作束缚了企业的用工权,增加了企业的运行成本,甚至认为影响了当地的投资环境。华伦化工表达了真切感受,值得借鉴。实践证明,完善的就业机制和健全的社会保险制度,有利于稳定职工队伍,有利于和谐劳资关系,有利于创造企业平等的竞争环境,有利于促进经济的长远发展。各镇、各部门、各企业要消除模糊认识,像重视经济工作一样重视劳动保障工作,像抓经济工作一样抓好劳动保障工作。
二、突出重点,认真落实劳动保障各项工作任务 劳动保障工作量大面广,任务繁重,我们要理清思路,突出重点,全力推进。一要切实抓好民生之本,全力扩大就业。当前及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我市就业形势仍十分严峻,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需求与劳动力总量过大、素质不相适应的结构性失业矛盾并存,城镇就业压力加大与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加快转移同时出现,新成长劳动力就业和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相互交织,就业再就业工作任务十分艰巨。而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措施是加快经济的发展,努力增加岗位。各镇、各部门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以“两个率先”、“两个提前”统揽全局,大干三五年,奋力争进位,加快沿江开发,强化招商引资,推进项目建设,保持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就业再就业提供有效的岗位供给,努力实现就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要发展地方特色经济,引导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通过各类培训,增强农村劳动力和城区下岗失业职工竞争就业的能力。与此同时,还要引导下岗职工、失业职工转变就业观念,提高就业洽谈成功率。对于那些年龄大、技能低、文化素质不高,屡屡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的就业弱势群体,要给予特别的援助和关怀,通过落实各项政策和优惠措施,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就业难题。一是不断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信息、培训等工作;二是不断拓宽就业渠道,采集适合下岗失业职工和农村劳动力的岗位;三是不断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通过种种援助措施,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
二要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大力推进“整建制、全覆盖”工作。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要求劳动者流动到哪里,社会
保险就跟到哪里。我市目前的社会保障体系尚未达到这一要求。主要原因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市城镇各种类型的企业中,融进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没有参加社会保险;随着企业改制的不断深入,大批企业职工成为下岗失业人员,也面临着断保的情况。另外,多数个私工商户及其雇工也还被排除在社会保险大门以外。这就给社会带来了隐患,难以想象,若干年后,全市几十万人养老、医疗问题没有保障,如何实现社会稳定。因此,市委、市政府明确今年的劳动保障工作的重点,是推行社会保险“整建制、全覆盖”。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整建制、全覆盖”就是要把各类企业职工和个体工商户全部纳入社会保险“安全网”,这是市政府推动社会保险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这项工作,既要靠政府推动,更要靠所有用人单位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各镇、各部门要督促各用人单位明确方案,落实措施,推行到位。要切实做到不分
户口性质、不分企业性质、不分长期用工或短期用工,只要有事实劳动关系,都要参保。参保过程中,要做到以工业企业为主,二、三产业为辅;要以养老保险为主,有选择地参加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四个险种,逐步实施。今年全市社会养老保险计划扩面8000人,市政府已与各镇签订了目标责任状,各镇和相关部门要按照序时进度,狠抓落实。去年扩面进度较慢的镇和部门,必须奋起直追,从头抓起,不能拖全市的后腿。做好这项工作,一是加强领导,统一思想;二是抓好试点,树立典型;三是依法推进,加强服务。
三要依法维护职工权益,创造和谐的发展环境。随着企事业单位改革的逐步深入,用工主体日趋多元化,劳资矛盾比较突出,各类侵权现象增多而维权手段偏少,职工权益尤其是农民工权益屡受侵害,表现在企业不与劳动者签订合同,无故拖欠和克扣工资,不提供应有 的劳动保护,用人单位不依法为职工参保等等。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够妥善解决,就会影响经济的健康发展。各镇、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劳动保障执法队伍和执法能力建设,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加大执法监察力度,严厉查处各种侵权行为。劳动、工会、企业家协会等单位要以签订劳动合同、集体合同为抓手,加强劳动监察,规范用工行为,最大限度减少劳资纠纷,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三、强化领导,确保今年劳动保障工作顺利开展
今年的劳动保障工作能不能提高到新水平,再上新台阶,关键在于加强领导。
一要真正摆上位置。劳动保障工作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各镇、各部门一定要以对人民群众、对的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把劳动保障工作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一把手要亲自过问,分管负责人要认真负责,领
导班子其他成员要积极配合,形成合力,齐抓共管。
二要层层落实责任。各镇、各部门对这次会议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要层层分解,落实目标责任,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特别是对社会保险“整建制、全覆盖”工作要提高认识,加快推进。劳动、财政、地税、工商等有关职能部门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确保2005年劳动保障各项目标如期实现。三要加强督促检查。对今年全市的劳动保障工作各项任务,特别是社会养老保险扩面、农村劳动力转移、解困金筹集三项任务,劳动保障部门要按月汇总统计,及时予以公布,纪检监察部门要实施效能监察。对完成任务较好的部门和单位要予以表扬;完成任务不好的部门和单位要予以严肃批评,要把劳动保障工作列入全年“双文明”考核评比的重要内容,加强考核,严格要求。做好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各镇、各部门一定要以只争
朝夕的精神,咬定目标,扎实工作,不折不扣地完成劳动保障各项工作任务,为全市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四篇:在全市劳动保障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今天的全市劳动保障工作会议任务明确、意义重大。刚才,刘市长代表市委、市政府作了很好的报告,总结了去年的工作,分析了当前的形势,明确了今年的工作要求,希望各镇、各部门认真贯彻,狠抓落实。劳动保障局、地税局、邵伯镇、华伦化工4个单位分别作了表态发言,表明了态度,表示了决心。今天的会上,市政府还与各有关镇签订了责任状,明确了工作责任。下面,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劳动保障工作的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所有制形式的多元化和用工形式的多样化,带来了劳动关系的复杂化,劳动保障工作已成为事关大局、事关长远、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党和政府形象的大事,决不只是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系统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各镇各部门要进一步深化认识,切实增强做好劳动保障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首先,劳动保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当前就业问题和社会保障、弱势群体帮扶等工作,已成为重要的社会突出问题,劳动保障工作必须得到相应加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重视构建和谐社会,我们要从劳动保障工作入手,深入研究社会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从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高度,切实抓好劳动保障工作。
其次,劳动保障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撑。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社会保障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和经济运行的“稳定剂”。当前,我市正处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关键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两个率先”,力争“两个提前”,必须要有稳定的社会发展环境。现在上访问题增多,有一部分是由于社会保障工作不落实造成的。从我市企事业改革的实践看,劳动保障工作到位的,职工就支持,改革就能够进行到底;就业问题解决不好,职工社会保障不到位,合法权益得不到维护的,职工就情绪不稳定,改革就难以推进到位。正视劳动保障工作面临的问题,把握劳动保障工作的发展趋势,破解劳动保障难题,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
第三,劳动保障是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现在,不少同志对劳动保障工作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劳动保障工作束缚了企业的用工权,增加了企业的运行成本,甚至认为影响了当地的投资环境。华伦化工表达了真切感受,值得借鉴。实践证明,完善的就业机制和健全的社会保险制度,有利于稳定职工队伍,有利于和谐劳资关系,有利于创造企业平等的竞争环境,有利于促进经济的长远发展。各镇、各部门、各企业要消除模糊认识,像重视经济工作一样重视劳动保障工作,像抓经济工作一样抓好劳动保障工作。
第四,劳动保障是践行“三个代表”的必然要求。春节前,各镇、各部门党员干部帮扶了1.2万户困难户,资助额达178万元,受到群众的普遍赞誉。我们要继续贯彻好中央、省市的部署,满腔热情地关注民生,纾解民困,帮助弱势群体,特别是要通过进一步做好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从机制上解除人民群众的后顾之忧。
二、突出重点,认真落实劳动保障各项工作任务
劳动保障工作量大面广,任务繁重,我们要理清思路,突出重点,全力推进。
一要切实抓好民生之本,全力扩大就业。当前及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我市就业形势仍十分严峻,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需求与劳动力总量过大、素质不相适应的结构性失业矛盾并存,城镇就业压力加大与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加快转移同时出现,新成长劳动力就业和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相互交织,就业再就业工作任务十分艰巨。而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措施是加快经济的发展,努力增加岗位。各镇、各部门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以“两个率先”、“两个提前”统揽全局,大干三五年,奋力争进位,加快沿江开发,强化招商引资,推进项目建设,保持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就业再就业提供有效的岗位供给,努力实现就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要发展地方特色经济,引导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通过各类培训,增强农村劳动力和城区下岗失业职工竞争就业的能力。与此同时,还要引导下岗职工、失业职工转变就业观念,提高就业洽谈成功率。对于那些年龄大、技能低、文化素质不高,屡屡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的就业弱势群体,要给予特别的援助和关怀,通过落实各项政策和优惠措施,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就业难题。一是不断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信息、培训等工作;二是不断拓宽就业渠道,采集适合下岗失业职工和农村劳动力的岗位;三是不断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通过种种援助措施,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
二要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大力推进“整建制、全覆盖”工作。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要求劳动者流动到哪里,社会保险就跟到哪里。我市目前的社会保障体系尚未达到这一要求。主要原因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市城镇各种类型的企业中,融进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没有参加社会保险;随着企业改制的不断深入,大批企业职工成为下岗失业人员,也面临着断保的情况。另外,多数个私工商户及其雇工也还被排除在社会保险大门以外。这就给社会带来了隐患,难以想象,若干年后,全市几十万人养老、医疗问题没有保障,如何实现社会稳定。因此,市委、市政府明确今年的劳动保障工作的重点,是推行社会保险“整建制、全覆盖”。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整建制、全覆盖”就是要把各类企业职工和个体工商户全部纳入社会保险“安全网”,这是市政府推动社会保险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这项工作,既要靠政府推动,更要靠所有用人单位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各镇、各部门要督促各用人单位明确方案,落实措施,推行到位。要切实做到不分户口性质、不分企业性质、不分长期用工或短期用工,只要有事实劳动关系,都要参保。参保过程中,要做到以工业企业为主,二、三产业为辅;要以养老保险为主,有选择地参加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四个险种,逐步实施。今年全市社会养老保险计划扩面8000人,市政府已与各镇签订了目标责任状,各镇和相关部门要按照序时进度,狠抓落实。去年扩面进度较慢的镇和部门,必须奋起直追,从头抓起,不能拖全市的后腿。做好这项工作,一是加强领导,统一思想;二是抓好试点,树立典型;三是依法推进,加强服务。
三要依法维护职工权益,创造和谐的发展环境。随着企事业单位改革的逐步深入,用工主体日趋多元化,劳资矛盾比较突出,各类侵权现象增多而维权手段偏少,职工权益尤其是农民工权益屡受侵害,表现在企业不与劳动者签订合同,无故拖欠和克扣工资,不提供应有的劳动保护,用人单位不依法为职工参保等等。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够妥善解决,就会影响经济的健康发展。各镇、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劳动保障执法队伍和执法能力建设,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加大执法监察力度,严厉查处各种侵权行为。劳动、工会、企业家协会等单位要以签订劳动合同、集体合同为抓手,加强劳动监察,规范用工行为,最大限度减少劳资纠纷,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三、强化领导,确保今年劳动保障工作顺利开展
今年的劳动保障工作能不能提高到新水平,再上新台阶,关键在于加强领导。
一要真正摆上位置。劳动保障工作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各镇、各部门一定要以对人民群众、对的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把劳动保障工作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一把手要亲自过问,分管负责人要认真负责,领导班子其他成员要积极配合,形成合力,齐抓共管。
二要层层落实责任。各镇、各部门对这次会议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要层层分解,落实目标责任,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特别是对社会保险“整建制、全覆盖”工作要提高认识,加快推进。劳动、财政、地税、工商等有关职能部门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确保~年劳动保障各项目标如期实现。
三要加强督促检查。对今年全市的劳动保障工作各项任务,特别是社会养老保险扩面、农村劳动力转移、解困金筹集三项任务,劳动保障部门要按月汇总统计,及时予以公布,纪检监察部门要实施效能监察。对完成任务较好的部门和单位要予以表扬;完成任务不好的部门和单位要予以严肃批评,要把劳动保障工作列入全年“双文明”考核评比的重要内容,加强考核,严格要求。
做好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各镇、各部门一定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咬定目标,扎实工作,不折不扣地完成劳动保障各项工作任务,为全市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五篇:在2007全市劳动保障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文章标题:在2007全市劳动保障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找文章到xiexiebang.com更多原创-(http://www.xiexiebang.com/)
副市长
(2007年3月13日)
同志们:
市十次党代会刚刚
闭幕,我们就在这里召开全市劳动保障工作会议。这次会议意义非常重大,邵占维代市长对这次会议也十分重视,春节前专题研究了劳动保障工作,确定了今年的工作重点,去年邵占维代市长曾多次到劳动保障系统调研,深入研究劳动保障工作,体现了对这项工作的高度重视。刚才,陈合和同志代表市劳动保障局作了很好的工作报告,总结了去年的工作,分析了当前的形势,明确了今年的工作要求,我完全赞同。今天的会上,我们还表彰了全市劳动保障系统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市政府还与各县(市、区)政府签订了责任书,所以这次会议,既是总结会、表彰会,更是动员会、推进会。希望大家一定要按照会议的部署,切实抓紧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下面,我主要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坚定信心,增强做好劳动保障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在当前的形势下,劳动保障工作已成为事关大局、事关长远、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党和政府形象的大事。现在从中央到地方都越来越重视,劳动保障工作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任务越来越繁重,地位越来越突出。这项工作决不只是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系统的政治问题。各县(市、区)政府、各有关部门领导一定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深刻领会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市十次党代会精神,充分认识做好劳动保障工作深远而重要的意义,增强工作责任感、紧迫感。这次市十次党代会提出了要实现第三次跨越,就是要由基本小康向全面小康迈进,提出了要建设经济强市、现代化中心城市、创新型城市以及和谐城市。温州要实现第三次跨越,我们的任务还非常繁重,在建设和谐城市上还面临一些突出问题,如发展不平衡的问题,300万外来人口如何和本地温州人和谐相处就是需要妥善解决的一大问题。所以要实现第三次跨越,不仅仅是经济总量如何做大、产业层次如何提升的问题,还需要创造有利于发展的和谐社会环境,假如没有良好的和谐社会环境,实现第三次跨越就是一句空话。市十次党代会把建设和谐城市作为实现第三次跨越的重要保障,市人代会报告也把改善民生作为今年工作的重要任务,而在改善民生的内容中,如何促进就业,如何完善社会保障,如何深入开展“和馨行动”更是重中之重,2007年市委市场政府重要工作责任制也把推进就业和完善社会保障列入其中,今年为民办实事项目也纳入了被征地农民生活保障、工伤保险扩面等劳动保障内容。可以说,劳动保障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核心。做好劳动保障工作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做好劳动保障工作是执政为民的需要。劳动保障工作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也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古有云“安居乐业”,这是社会和谐的重要标志,所以对老百姓来说,最根本、最直接、最重要的利益体现在就业方面。有了就业岗位,才凭自己诚实劳动过上富裕生活,并从中获得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障,劳动者就没有了后顾之忧。所以劳动社会保障工作做好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能得到维护,党和政府的威信就能提高。
(二)做好劳动保障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劳动保障工作既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涉及长治久安的重大政治问题。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如果劳动者的工作生活条件得不到有效改善,劳动者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就容易导致心理失衡,也会导致各种矛盾和冲突增生,会造成社会刑事犯罪案件高发和群体性案件多发的不稳定局面。社会不稳定,人民不和谐,经济发展就没有基础,这是我国和其他很多国家的发展经验和教训。劳动保障工作搞得如何,决定着一个区域改革的推进速度,决定着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进程。所以说,劳动保障工作是社会稳定的“安全网”、经济运行的“减震器”、社会公平的“调节器”。经济要发展,社会必须要稳定,劳动保障工作必须要做好。
(三)劳动保障是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现在,不少同志对劳动保障工作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劳动保障工作束缚了企业的用工权,增加了企业的运行成本,影响了投资环境。实践证明,完善的就业机制和健全的社会保险制度,有利于稳定职工队伍,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劳资关系,有利于创造企业平等的竞争环境,有利于促进经济的长远发展,这是为各地的发展经验所证明的。前几年我市一些企业劳动生产条件较差,在“民工荒”中招不到工人无法正常开工,严重影响生产发展。所以,我们各地、各部门、各企业都要提高认识,像重视经济工作一样重视劳动保障工作,像抓经济工作一样抓好劳动保障工作。
二、明确任务,突出重点,努
力把劳动保障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今年劳动保障工作量大面广,任务繁重,我们要理清思路,突出重点,全力推进,必须在以下三个方面有所突破:
(一)在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上取得新突破
今年的社保工作要把被征地农民生活保障、工伤保险扩面、完善医疗保险体系作为重中之重,从而形成更为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一
要全力抓好被征地农民生活保障工作。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措施,也是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春节前后,我们通过全市劳动保障、国土资源部门的调查统计,基本摸清了全市被征地农民的底数。据统计,全市土地二轮承包以来,共征21.3万亩土地,涉及1920个行政村,42.6万名被征地农民。其中,2002年底前被征地农民20.5万人,2003至2006年被征地农民22.1万人。市政府就这一问题进行了认真反复的论证研究,经全面分析评估后认为,通过几年的努力,采取多种措施,解决这一问题是可行的,决定分三个层次推进这项工作:
1、对2007年起新征地农民,必须实行即征即保,不落实即征即保的,实行一票否决,对此市国土资源部门正在根据市政府的要求,积极研究征地补偿政策的调整,调整的重点是提高征地价值,把劳动保障这块打入征地成本;
2、对2003-2006年被征地农民,考虑到工作量较大,准备用3年时间基本实现全面参保目标,三区两市要走在前列;
3、对土地二轮承包至2002年底前被征地农民,全面建帐建册,纳入生活补贴范围,对符合年龄等条件人员发给定额基本生活补贴(市区每人每月60元),力争到2007年底全市被征地农民生活保障参保人数有突破性的进展。这三个层次,最难做的是第二个层次,即2003-2006年被征地农民,涉及人数22.1万人,但我们的保障水平和保障能力也在不断增强,投入资金也在不断增加,应该能解决好这个问题。我们相信,只要大家认识到位,措施到位,是能够做好被征地农民生活保障工作的。二是要全面推进工伤保险。工伤保险基本全覆盖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是解决农民工问题的一项重要内容。省政府提出要在2008年实现全省工伤保险基本全覆盖。根据这个要求,我市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要在两年时间里从目前的56万人扩大到174万人,任务重,时间紧,各地一定要明确目标,制订强有力的措施,推进这项工作,特别是要由地税部门按工资总额依法征收工伤保险费。除了省、市政府明确的措施外,各地还要针对当地实际提出相应的措施,要结合工伤保险的特点,积极探索灵活可行的扩面方式方法。有人担心工伤保险大幅度扩面会增加企业运行的成本,但是从长远和全局看,其实并不会增加企业的负担,推行工伤保险全覆盖其实是促进提升产业结构,帮助企业更好的发展。要做好这项工作,我市还要健全劳动能力鉴定中心等相关机构,充实人员。三要加大其他各项社会保险的推进力度。在扩大工伤保险覆盖面过程中,要同步加强养老、医疗、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大力推进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抓紧研究制订出台城镇居民医疗保障试点办法、基本医疗保险实行门诊统一管理方案,完善定点医疗机构费用结算办法,健全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稳妥做好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改革,积极探索扩大失业保险覆盖面的有效办法。特别是今年被征地农民保障、工伤保险扩面任务,市政府刚刚与各县市区签订了目标责任状,各地和相关部门要按照序时进度,狠抓落实。
(二)在促进就业和再就业上取得新突破
就业是广大劳动者最大、最根本的保障。全市各级政府和劳动保障部门要以新增就业岗位和控制失业率为目标,以发展经济为根本途径,以帮助困难群体就业为重点,把促进就业和再就业作为一项突出任务来抓。一要在新增就业岗位上下功夫。在加大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重视发展吸纳劳动力容量大的产业和企业,积极培育和发展新的就业增长点。二要在创新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上下功夫。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真正建立起“市场导向、自主择业、自谋职业、政府支持、社会援助”的就业体制和机制。三要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上下功夫。政策也是资源,政策的支持是最大的支持。这几年我们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的政策措施,已经开始发挥明显的导向带动作用。今年我们要在降低门槛、简化手续、落实到位上下功夫,用好、用足和用活政策。要认真兑现税费减免等各项政策,让失业人员得到更多的实惠;落实好社保补贴、小额贷款政策,及时接续社保关系,大力扶持自主创业。四要在强化就业再就业服务上下功夫。要进一步加强再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工作,着力抓好各类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五要加强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就近、便捷、高效的服务。
(三)在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上取得新突破
2005年以来,我市持续深入地开展“和馨行动”,着力规范劳动用工行为,打造和谐劳动关系,成效明显,直接体现在劳资纠纷减少,尤其是群体性劳资纠纷大幅度减少。根据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市委、市政府去年底又印发了《关于深化“和馨行动”的若干意见》(温委发〔2006〕120号),要求以办好民工子女入学、民工社保、民工安居、民工就医、工资清欠、规范工时、就业培训、丰富生活等八件实事为重点,进一步深化“和馨”行动。接下去,各地、各部门要根据市委、市政府要求,加快制订具体实施办法,把这八件实事落到实处。“和馨行动”已经成为温州的品牌,通过这项行动不仅外来民工的合法权益得到了维护,更重要的是全社会关爱外来民工的良好氛围在逐渐形成。下一步,我们更要下大力气规范和强化劳动合同的管理,落实好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加大劳动保障的监察力度,全面推进劳动保障诚信制度,在建筑等行业建立工资支付保证金制度,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三、强化领导,明确责任,确保今年劳动保障工作顺利开展
劳动保障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政策性强、涉及面广,而且任务非常繁重。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要真正把劳动保障工作放到大局中来认识、来部署,切实加强领导,确保责任落实、措施落实、任务落实。
1、明确责任,尽快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各地、各部门要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本着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加强对劳动保障工作的领导。各级政府要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业务部门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要进一步落实劳动保障工作政府责任制,完善目标考核制度,把劳动保障工作作为考核干部政绩和检验经济增长质量、社会发展效果的重要指标。所以我们今天签订的目标责任书,不能只停留在各县(市、区),还要落实到乡镇、街道,落实到企业。各有关部门要主动支持劳动保障事业的发展,努力形成齐抓共管工作格局。劳动保障、财政、国土资源等部门要实行联动,推进被征地农民生活保障工作,使我市被征地农民生活保障工作今年有突破性的进展,国土资源部门要弄清名单、落实人员,财政部门要确保资金到位,劳动保障部门要办理各项参保手续,同时地方政府、乡镇、街道也都要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劳动保障、地税、建设、安监等部门要实行联动,共同推进工伤保险扩面征缴,从而基本实现工伤保险的全覆盖;其它有关部门都要实行联动,整合有效资源,从而形成促进劳动保障工作的合力。
2、强化措施,推动劳动保障工作任务的顺利实施。各地要在市里已经出台政策的基础上,抓紧制定针对性和操作性强的配套措施和实施意见。在制定配套政策时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一是要“瞻前顾后”,注意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二是要兼顾“左邻右舍”,处理好不同利益群体间的关系;三是要充分考虑需要与可能,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要围绕市政府下达的劳动保障任务,早规划、早安排、早行动,务实推进,抓出成效。
3、严格考核,确保劳动保障工作目标的实现。今年劳动保障的工作任务十分艰巨,各级政府要继续落实目标责任制,把各项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位。要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工作措施和考核办法,不仅要年底考核,还要动态考核,一级抓一级,一级考核一级,动真格,用实招,务必抓出成效。市劳动保障局要组织力量,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定期督查,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对工作不力、措施不落实的地区要通报批评,追究责任。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报刊、政府网站、电视广播等媒体,大力宣传、解读好相关政策,让广大群众充分了解政策、掌握政策、运用政策,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同志们,就业是民生之本,社会保障是和谐之基。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都要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劳动保障工作,加强领导,强化措施,扎实工作,务求实效,努力开创劳动保障工作新局面,为建设和谐温州、实现温州第三次跨越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在2007全市劳动保障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在2007全市劳动保障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