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研究

时间:2019-05-12 19:30: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研究》。

第一篇: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研究

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研究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情况日趋严重,农村环境的总体状况不容乐观。多年来,环保工作的重点主要是城市和工业污染防治,而对农村和小城镇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环境问题重视不够,本文通过对本人家乡——甘肃一个普通农村环境的分析对今天农村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做一个小的总结。关键词:

生活垃圾、农药、化肥。

Abstrac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s rural economic construction gained the success that attract worldwide attention, along with economic development, improvement of the living standard of farmers, rural situation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ecological damage is becoming more serious, rural environment overall situation is not optimistic.Over the years, the focu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ork is the main city and industrial pollution control, and to rural and small town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in the process of environmental problem seriously enough,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my hometown--Gansu of an ordinary rural environment analysis on today rural environmental issues facing a small summary.Key words: Living garbage, pesticides, chemical fertilizers

前言: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工业向农村的迅速转移,化肥、农药及地膜的频繁使用,小城镇和乡村聚居点人口快速增加造成农村环境污染源点多面广的现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威胁农民的饮用水、食品安全,导致多种疾病发生,减少农民经济收入,加剧农民贫困,已严重影响到了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仅为世界的40%,而且近年来因为各种原因耕地在不断的缩减,在这种情况下对农村地区的环境进行调查、评估是非常必要的。

1.农村环境污染情况现状及原因分析

1.1生活垃圾污染:

(1)农民的环境意识较差,农村生活环境“脏乱差”现象严重,“柴草乱堆、污水乱流、粪土乱丢、垃圾乱倒、杂物乱放、畜禽散养”等问题普遍存在,不仅影响镇容村貌,还对大气、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一定的污染。

(2)垃圾成分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前农村产生的生活垃圾是可以就地化解、循环使用的,现在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得塑料和电子等产品产生的难以降解的废品占比例越来越大。

(3)农村成为城市垃圾的转移地。由于农村天地广阔、管理松散,往往成为城市转移生活、建筑垃圾、有毒有害工业、医疗卫生垃圾的选择地。

1.2.水污染: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饮用水的污染主要来自无机亚硝酸盐及农药、腐植酸、藻毒素、氯化消毒副产物等四类有机物。许多研究表明,饮用含有病原体或有机物污染的饮用水对人体的健康危害巨大,往往会给人带来血液性疾病,并与肝癌、胃癌、食道癌的发生存在相关关系。

1.3工业企业污染:

基于优先发展经济的考虑或因把关不严等原因也引进了一些污染型企业,其中只有部分企业能做到达标排放,相当一部分企业是在或明或暗的排放污水、废气,工业生产排放的污染物总量日趋增多,造成农村环境质量下降,是不争的事实。

1.4农业面源污染:

农村面源污染种类主要有:

(1)畜禽粪便污染。

(2)农药、化肥、农膜的使用加剧环境污染。

(3)收获时节农作物秸杆焚烧造成的大气污染。

(4)其它影响环境因素。

高频度耕作种植,采取大水漫灌的不当的灌溉方式,导致土壤有机质减少,局部土壤条件恶化。

2.农村环境现状

(1)农村居民生产、生活以及工业垃圾对农村环境造成污染。近年来,由于农村人口不断增加和农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生活垃圾大量增加。加之农民环境意识淡薄,垃圾沿河、路等随处乱堆乱放的现象较为普遍。一些畜禽养殖户普遍规模小,没有相关配套污染处理设施,禽畜粪便的堆放也成为农村重要污染源之一。还有部分企业由于受利益驱动,擅自倾倒短期内难以降解的固体废物,也是造成农村垃圾增多的重要因素。

(2)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各乡镇政府把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实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第三产业,招商引资等作为增加当地财政收入的良策。而在发展乡镇企业的同时,往往是靠山吃山,有煤挖煤、有石采石,兴办小高炉等,这些企业往往技术含量低,能耗高、污染重,不惜以牺牲环境代价获取经济利益。更有甚领导不经考察,盲目引进一些淘汰落伍、能耗高、污染重的项目,甚至对一些企业实行重点保护。这些措施虽然在短期内见到了经济效益,但由此带来的污染也不容忽视,甚至酿成重大事故。

(3)农民盲目滥用农药、化肥等生产物资造成环境二次污染。农民为提高农作物产量而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等,不仅造成资源浪费,给农民带来经济损失,而且导致环境污染。

3.农村环境污染成因分析

(1)环保意识淡薄 农民环保意识淡薄是环境污染不断加剧的思想根源。长期的传统农业耕作方式,环保知识的缺乏,造成广大农民环境保护意识比较差,认为环境污染与己无关。只顾眼前效益,不顾长远利益,更不考虑生态环境,无节制地使用农药、化肥等,重而加剧了农村环境污染恶化。

(2)农村环境缺乏科学规划和管理

在农村加快经济发展和城市工业化向农村转移的过程中,一些乡镇政府一味讲发展,缺乏长远的科学规划。

(3)农村环保法律缺失

目前,国家有关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仍不健全。

4.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措施

(1)加强环保法制宣传,提高农民环保意识环境保护重在全民参与,而在农村仍有相当一部分人对环境保护法知之甚少。各级政府要通过组织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科普宣传和活动,广泛宣传环保法律知识,让农民掌握基本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强乡镇干部、乡镇企业负责人的环保教育,使乡镇领导干部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使乡镇企业负责人正确处理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明确责任,自觉减少、控制污染。

(2)要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科学管理

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充分考虑农村当地的生产和生活,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严格按照生态功能区或环境要素,划分生产和生活区,对不同区域实行相应的环境标准并严格监管。合理布局工业企业,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建设工业园区进行集中生产、集中治理。统筹建设工业废水、生活废水集中处理系统和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保护农村饮用水质卫生安全和农村环境卫生。

(3)完善农村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农村环境污染点多面广,情况复杂,单纯依靠环保专项行动解决不了问题。只有加强法律制度建设,将农村污染治理纳入法制化轨道,才能在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中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可循。各地政府应结合本地实际,在建立农村环境保护防治法的基础上,制定农村污染防治的实施细则和办法,使农村环境管理走向法制化、标准化、长效化。同时,还要注重与现有法律文件的整合与完善,解决相互间的矛盾和冲突,提高法律的一致性和可操作性

(4)控制农村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

农村人口数量的增加,应控制在不同时间跨度的空间适度承载力范围内,通过控制区域人口增长速度,减少总需求量,或降低总需求量的增长率速度,从而减轻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压力。要切实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大力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引导农民破除陈规陋习,提倡文明习俗。

(5)多途径有效控制乡村企业污染

必须从多途径推进乡村企业的污染防治。第一,要加强乡村企业的环境综合整治规划,乡村企业应合理布局、相对集中,以利于污染集中控制。第二,要严肃执法,坚决依法打击乡村企业的环境违法行为,坚决取缔、关停“15小”企业。第三,要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乡村循环经济。乡村循环经济应在三个层面发展,一是提高企业内部物质循环利用;二是建立企业之间的物质循环链;三是发展行业之间的循环经济链,尽量减少乡村企业能源和原材料的投入,延长乡村生态系统中的“能源”循环周期,实现物质和能量多层次利用和良性循环。第四,推行清洁生产,大力发展资源开发充分、附加值高、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绿色产品”。

(6)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推进农业集约化经营

推广现代生态农业可以促进农业持续发展,保证食品安全,增加农民收入。现代生态农业以生态学原理为理论基础,以农业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促进生态与经济的平衡与发展,将农业安全与人类健康列为首位,是现代农业技术集成的产业化经营体系,是多资源利用的生产体系。现代生态农业的特点,决定了它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农业集约化经营可以合理高效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所谓农业集约化经营,就是在一定土地面积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技术措施和劳动力,精耕细作,努力从单位土地面积上产出较多的农产品,进而达到不断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的目的。实行集约化经营,可以提高土地生产率;运用先进技术,增强人们控制自然的能力;因地制宜调整生产结构,最大限度地发展生产力,从而走出一条速度和效益并重的发展路子。

(7)加强农村环境政策体系创新

现有的环境政策是在工业和城市污染防治的基础上建立的。由于农村和城市环境特点不同、环境问题的致因不同,现行的环境政策在农村的作用具有相当的局限性。因此,必须与时俱进,对现有环境政策体系进行创新。一是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用计划、立法、市场等手段来促使下游地区对上游地区、开发地区对保护地区、受益地区对受损地区进行利益补偿。当前,城市产生的污染向农村转移,城市作为一个整体并没有对农村进行生态补偿,这对农村非常不公。应将城乡之间的生态补偿上升到区域整体之间,并介入政府行为,增加可操作性和政府的认同。二是逐步建立引导性环境政策体系。我国农村生产生活单位日益细化,对大量分散的生产行为进行环境监督不切实际。所以,政府管制性环境政策向引导性环境政策转变是农村环境保护的必由之路。要用市场经济等手段引导农民自觉采取有利于环境的行为。现阶段,加强对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的宣传,引导市场消费需求,一方面促使农民自觉采取有利于环境的生产方式,另一方面引导消费者对农产品的质量进行监督,是引导性环境政策的成功范例。

参考文献:

1、姜冬梅,刘文英,高良敏等.农村面源污染控制.2、万志琴.,论我国农村污染的防治.3、曾鸣,谢淑娟.中国农村环境问题研究——制度透析与路径选择.4.俱国鹏,方妮.我国农村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5.刘菁.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及防治对策.

第二篇: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浅析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论文

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浅析

陈海霞

U200816641

公共事业管理0801班

[摘要]: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伴随着整个社会环境问题的产生,农村的污染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农村环境污染主要来源有哪些?农村中应对环境污染问题的有哪些不足?我们又该怎么做才能改善农村环境污染问题?

[关键词]:农村环境污染来源建议

一、引言

从高中开始便离家到县城读书,上大学便到了另外一个省份。每次回家都很开心,但不知哪次回家突然发现家周围很脏,难道因为我城里待久了?事实上,早在几年前我们家门口的池塘因为一户人家养猪导致污染严重,无法为农民提供生活用水支持,直到近年才有所改善。同时,现在回家我发现路边的纸屑垃圾会“满地飞”,我们家背后的山林边也推了很多垃圾。我相信,这仅仅是农村环境污染的一小部分。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我们原本纯净的乡村环境也遭到了破坏。本文通过资料的查阅,简要阐述农村环境污染的来源,并根据农村缺乏应对环境污染机制提出解决的方法和建议。

二、农村环境污染来源

环境污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业带来的污染

① 化肥、农药造成的污染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农药与化肥的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之一。我国农药年产约170万吨,平均18亿亩农田每亩需要近两斤。自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1

短短几十年,我国耕地肥力出现了明显下降,全国土壤有机质平均不到1%。而

与此同时,我国化肥用量及其增长速度也令人吃惊。60年间每公顷化肥施用量

增长100倍,20年间农药年施用总量增加100万吨。目前我国化肥的平均施用

量是发达国家化肥安全施用上限的2倍,但平均利用率仅40%左右。

② 地膜污染

由于大棚农业的普及,地膜污染也在加剧中。对“白色污染”问题,人们往

往较关注城市中一次性塑料餐盒及购物袋等的使用与回收。据新浪新闻,目前我国每年约有50万吨农膜残留于土壤中,残膜率达40%。农膜在农业生产中的大

量使用而并不考虑其降解问题,令我国生态环境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加速了耕地的“死亡”。大量残留在土壤里的农膜,在15-20厘米土层形成不易透水、透气的难耕作层。而最关键的是它没办法降解。有人研究其寿命后得出结论:大概要

7代人、140多年还降解不掉。在降解农膜的过程中,会有致癌物二恶英排放到

空气中。比如有些勤快的农民将农膜从田里拣出来后就地焚烧,看似干净了,实

际上低温燃烧排放的剧毒二恶英进入了农民身体和大气中,成为难以除掉的恶性

污染物。

2、规模化畜禽养殖业的污染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迅猛发展,畜禽养殖已经成为我国农村面源污染的主要来

源。在一些地区,畜禽养殖业污染已超过居民生活、农业、乡镇工业对环境的影响,是造成许多重要水源地、江、河、湖严重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据统计,1999年全国畜禽粪便产生量约为19亿吨,而当年全国产生的工业固体废物为7.8

亿吨,畜禽粪便产生量是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的2.4倍。其中规模养殖产生的粪便相当于工业固体废弃物的27%;山东、广东、湖南等地区规模化畜禽养殖

物的粪便产生量已相当于本地区工业固体废物的40%。全国畜禽粪便的COD总

量达7118万吨,远远超过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COD排放量之总和。由于绝大多

数养殖场没有污水处理设施直接超标排入农业环境,畜禽污染造成了水体富营养

化,水质恶化,致使土壤板结和盐渍化。养殖业的不合理布局也严重破坏了农村

和城镇居民的生活环境。

3、城市垃圾对农村的污染

由于缺少无害化处理设施,大量垃圾只能填埋处理。一些城市已很难找到处

置垃圾的地方,建设新的填埋场所难度增加,大量的城市垃圾只能运往郊区农村

直接堆置或简单填埋,成为造成农村环境污染的一个新来源。

4、农村生活垃圾及生活污水的污染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生活垃圾逐渐增多。作为农村垃圾主要来源的生活垃

圾(含大量的塑料袋和其他不可降解的塑料制品),经过千家万户的日积月累,已成为破坏农村环境的头号“杀手”。不少地方的垃圾被输送到田间地头,堆积

于农民的房前屋后,有些有害物质还被填埋在用于灌溉的大小河道中。农民自己

制造的垃圾,使大片大片的良田不断被蚕食。一堆又一堆的垃圾不但威胁着环境,给农业生产留下了后遗症,而且时刻在威胁着农民自己的身体健康。对那些卫生

防疫滞后的农村,有害垃圾造成的恶性循环,给农村的地方疾病的防治工作带来

了严峻的挑战,使农民的生态环境雪上加霜。

5、秸秆造成的污染

我国每年产生各类农作物秸秆约6.5亿吨,其中40%未被有效利用,秸秆随

处堆放或是就地焚烧,严重污染了环境。2005年5月中下旬,成都和合肥地区的农民焚烧秸秆甚至影响了航班起降,并出现“烟雾锁城”的现象。

6、工业污染

随着“农村工业化”步伐的加快,城市工业向农村转移,乡镇工业造成的环

境污染逐年增加。根据2000年全国环境统计公报显示,我国乡镇工业废水排放

量达41.1亿吨,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254.3万吨,废气排放量463.3万吨,工

业废弃物产生量15008.8万吨,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2143.4万吨。目前,乡镇

工业化学需氧量、粉尘和固体废物排放量占全国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比重均接

近或超过50%。同时,城市“三废”向农村转移的问题也相当突出,“三废”污

染农田面积占到耕地面积的3.3%农田污染事故也是有发生。近几年的调查显示,我国因工业固体废物堆存而别占用金额毁损的农田面积已达1313万公顷以上,53313万公顷以上的耕地遭受不同程度的大气污染。由于环境污染,导致每年粮

食减产100亿千克以上,直接损失达125亿元。

三、农村环境污染严重的原因

虽然上述来源是导致农村环境污染与破坏的物质载体,但是农村环境污染问

题日益突出和如此严重与农村的政治社会和经济环境脱不了关系。

在农村里长期以来,农村生产技术落后,信息资源匮乏,科学文化素质不高,农民养成了许多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不良生产、生活习惯。譬如缺少科学种田的指导,滥用化肥和农药;卫生条件差,垃圾随处扔;前茬秸杆影响后茬,就一

烧了之;等等。这种淡薄和落后的环保意识在农民身上根深蒂固,造成制造污染的主体十分庞大,因而污染现象十分普遍,难以根治。

其次,环保意识淡薄是导致污染产生的根本原因。部分地方领导没有树立正

确的政绩观,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和政绩,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没有把环境和生态优

先考虑,没有将科学发展观真正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在处理环境与经济关系时,片面强调眼前和局部利益,以致在决策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求一时的经济增长,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同时,相当部分企业环保法制观念不强,在利

益驱动下,在防治污染上消极对待,有的甚至闲置污染处理设施搞偷排。最主要,农村环保宣传教育的力度不够,群众环境保护的意识薄弱,许多群众往往会对涉

及自身利益的环境违法行为进行举报或投诉,而对自身破坏或影响环境的行为缺

乏自我约束。

另外,与城市不同,农村环保力量薄弱。有很多农村地区,根本无所谓环保

力量一说。在一些地方,农村基层环保派出机构建设已在实施中,但也出现覆盖

范围小和规范化建设差距较大的问题。同时在工作实效上,乡镇政府内建立综合性的执法机构,虽然承担一定的环保工作职能,也做了一定的工作,但由于人员

兼职多,精力难以集中,而且人员属于乡镇编制,流动性大,队伍不稳定,对乡

镇的依赖性较大,影响环境监管作用的发挥。

环保投入严重不足,仍是各地普遍存在的问题。环保投入不足,导致环保基

础设施建设落后,环保队伍自身建设难以跟上形势需要,环保机构设置滞后,缺

乏有效的手段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由于工作经费紧张,一些基层环保局没有财政

拨款,环境监测、监理设备老化,环保执法手段和装备落后。环保投入不足已严

重制约农村环境质量的改善和环保事业的发展,许多改善环境质量的措施和亟待

解决的重大环保工程得不到落实,城镇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于农村城市化

进程。

最后,无论是农村城镇化建设还是农村经济的发展,都缺乏科学系统的环保

规划,没有充分地考虑到环境因素。城镇发展布局和产业结构不合理,一些小作

坊和乡镇企业“遍地开花”,造成严重的农业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另外,许多

地方的生态环境保护虽然有规划目标,但是一旦考虑经济发展,那些破坏环境的项目出现在经济规划中,就全然不受环保规划的影响;或一旦注意到资金、人力、物力的实际流向时,就会注重经济增长计划,而非环保计划。

四、改善和保护农村环境的对策

1、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目前,农村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宣传力度不够,群众生态环

境保护意识不强,提高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特别是重视广泛开展提高农村

生态环境保护摆位的认识是尤为重要的。

2、加强法制建设,依法管理、治理农村生态环境

中国农村经济近年来有了较大发展,但总水平仍较低的,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仍是当前工作的中心。但同时面对农村生态环境污染严重的趋势,各级政府不仅

要贯彻执行环境保护这一基本国策,还应该结合当地农村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当地的法规、办法,如结合当地乡镇企业发展与污染物排放的实际情况制定加强

和完善控制乡镇企业环境污染的法律法规、根据当地农村生活污染和化肥、农药、农膜污染程度制定相应治理办法等,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切实发挥环

保法规在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中的作用。

3、制定有关农村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相关政策,运用立法手段降低农民的损失、减少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是综合运用政府、法律和市场手段落实生态文明的重要路

径,是指对损害生态环境的行为或产品进行收费,对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或产品

进行补偿或奖励,对因生态环境破坏和环境保护而受到损害的人群补偿,以激励

市场主体自觉保护环境,促进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建立健全中国的农村生态环

境补偿机制,通过对损害资源环境、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收费,对保护资源环境、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补偿,就可以有效地降低农民的损失、减少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而达到保护资源、维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4、加大科技经费投入,开展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科研

开展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科研,推广成本低且科学有效的污染防治技本着落实

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构建节约型、和谐型社会的指导思想,鼓励大

专院校,科研院所及各类研究、开发机构参与村镇生态环境建设工作。运用科技力量完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如节水农业技术、污染防治配套技术、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利用技术、农业环境监测技术等,大力宣传和普及植树种草、水土保持、科学种养、农副产品加工与综合利用、污染防治技术等方面技术,同时,加强监测力量,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力度,使科研工作能够真正为生产实际服务。

五、结语

总之,农村环境恶化对农村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它不仅给村民的身心健康造成了直接的损害,而且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经济要快速发展,农村经济已经成为其制约瓶颈,如要打破此发展僵局,农村的环境治理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宁波环保网:能力建设——关于加强农村基层环保机构队伍建设的思考.[2]新浪博客:张时语.恶化的农村环境..[3]章力建,朱立志.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及对策[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7,(6).[4]全国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污染情况调查技术报告.

第三篇:浅谈农村环境污染问题

浅谈农村环境污染问题

摘要:在目前,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的治理一直处于被边缘化的问题,本文着眼于全国的农村,在大量阅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阐述了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分析了产生农村环境问题的原因及提出解决对策。本文旨在提高人们对农村环境问题的关注,落实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字:农村环境污染;原因;对策;特点

1、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农村的生态环境破坏同趋严重,农村的环境形势十分严峻,已经严重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的建设和农民生产生活质量的提高。据《中国改革》2014年第4期的《中国环境形势有多严峻》报道:“农业和农村污染总量超过城市和工业。一般人想不到的是,农业和农村面源污染数量比城市和工业点源污染更加庞大,但至今包括农业生产(含畜牧业、渔业养殖)、农村生活(含1578个不设市的县、3.39万个乡镇和65万个村)、乡村小工业、小作坊排放的“三废”污染物均没有纳入国家统计范围。”解决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时,应该注意两个特点:

一是强调按“以人为本”要求做好重点工作。借鉴韩国等经验,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目标涉及的问题统筹解决。例如将道路硬化、照明路灯、给排水、绿化、娱乐小区配套、标准厕所、集约化养殖场、自来水、液化气等工程配套施行。重点应该放在“改水、改厕、改路”三改和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系统建设、农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上。这些工作事关农村聚居点的人居环境,必须优先解决。

二是强调按必要性与可能性相结合的要求做好重点地区的工作。在解决以上问题时,要强调在“十一五”期间优先解决发达地区特有重点问题。这是因为发达地区人口稠密、工农业污染问题更突出,并与城镇建设、卫生等问题交织,解决污染问题是当务之急;与其环境问题解决压力大并存的是其财力充足、民意统一,即其可能的治理能力较强。

2、农村环境污染原因分析

2.1农村环境立法缺位

在法律规范上,除了少数政府规章外,现行法律几乎没有对农村污染防治提出要求,对政府在农村污染防治中的组织和管理责任,也无任何规定。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在法律层面.卜几乎是缺位的。政府对农村环境质量缺乏监测手段、管理制度、评价制度和考核制度,没有农村环境监测指标和公示制度,大家对农村环境资源家底摸不清,对农村环境污染及其危害缺乏真实的了解,自然不能引起全社会足够的重视。

2.2政府投资和政策扶持力度不够

城乡分治战略使城市和农村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公平现象。长期以来,中国污染防治的资金几乎全部投到工业和城市。城市环境污染向农村扩散,而农村从财政渠道却几乎得不到污

染治理和环境管理能力建设资金,也难以中请到用于专项治理的排污费。由于资金的缺乏,新农村建设中的基础设施供给严重不足,导致农村聚集点的生活垃圾

和乡镇企业的排放物无法得到及时的治理。

2.3农村居民环保意识不强

长期以来,由于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存在,使农村生产技术落后,信息资源匮乏,农民也养成了许多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不良生产、生活习惯,农村居民的环境意识还部处在较低的水平,环境道德意识较弱。因此,随意投放垃圾成为习惯。造成农村垃圾污染日益突出。现在,仍然有许多农村聚居点和乡镇企业的垃圾和污染物随处堆放和排出,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3、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特点

目前我国农村环境形势十分严峻,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各种新旧污染相互交织,工业及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危害群众健康,制约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稳定,已成为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我国农村环境污染主要污染特点有以下几方面。

3.1污染来源及类型多,分布散乱

我国农村污染源按产生来源大致可分为生活污染源、种植业污染源、养殖业污染源和工业污染源。其中,生活污染源主要为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种植业污染源主要为农药、化肥及农膜污染,在一些污灌区还有污灌所造成的污染;工业污染源主要为农村地

区的乡镇企业排放的“三废”。另外,还有异地污染源,即靠近农村的城市污染、城市周边各类企业或工业开发区污染、道路污染及污染物高空远程传输等。按排放规律分,又可分为点源和面源。其中,点源主要为工业污染源,包括乡镇企业和附近城市中的工业产生的“三废”排放;面源主要为农业面源,即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和农膜施用造成的污染;规模化养殖产生的污染;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排放造成的污染;城市生活垃圾转移到农村造成的污染;秸秆焚烧造成的面源污染。与城市相比,我国农村地区大多未进行土地利用方面的规划,区域的生活居住用地、农业生产用地及工业用地分布存在杂、散、乱的现象。杂导致存在环境污染隐患:散不利于污染物的集中治理;乱不利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3.2污染负荷大

我国农村既是一个环境污染物产生地,又是一个环境污染物承受者。根据2005年《中国统计年鉴》,我国化肥年使用量4637万吨,按播种面积计算,即使用量达40t/km2,远远超过西方发达国家为生态安全设定的22.5t/km2,平均每667m2用药0.72kg的上限。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农村生活垃圾没有进行安全填埋处置,垃圾随意丢弃的情况十分普遍,每年约有1.2亿吨农村生活垃圾产生,有2500万吨农村生活污水不作任何处理就直接排放。我国畜禽粪便产生量约为19亿吨(1999年),是我国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的2.4倍,畜禽粪便化学耗氧量的排放量已达7118万吨。靠近城市或企业的农村还被动接纳大量来自城市和企业各种污染物。截止2004年底,我国600多座城市中仅有三分之一污水处理厂在正常运行,每天至少有1000多万吨城市污水流向农村。据相关统计,2004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为482.4亿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为221.1亿吨: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为261.3亿吨。

3.3面源污染严重

农村面源污染是指农村地区在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未经合理处置的污染物对水体、土壤和空气及农产品造成的污染。与点源污染相比,面源污染范围更广,不确定性更大,成分、过程更复杂,更难以控制。面源污染主要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农村居民生活废物,主要有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二是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主要有不合理使用

而流失的农药、化肥,残留在农田中的农用薄膜和处置不当的畜禽粪便、恶臭气体及不科学的水产养殖等产生的水体污染物等。由于农业生产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的确是,面源污染严重是农村地区的通病。目前,我国东部已有许多地区面源污染占污染负荷比例超过工业污染。我国农药年使用量约130万吨,仅仅约1/3被作物吸收利用,其余大部分进入水体、土壤及农产品中,使全国9.3万平方公里的耕地遭受了不同程度污染,进而直接威胁到人群健康,同时对鱼类、两栖类、水禽、兽类的生存造成巨大的威胁。2002年对我国16个省会城市的蔬菜批发市场监测表明,蔬菜中农药总检出率为20铲_60%,总超标率达到20%--45%,远远超过发达国家的相应检出率。另外,还有地膜污染。随着二十几年来大棚农业的普及发展,我国的地膜用量和覆盖面积已位居世界首位。2003年全国地膜用量超过60万吨,在发达地区尤甚。据浙江省环保局的调查,被调查区地膜平均残留量为3.78吨/平方公里,造成减产损失达到产值的1/5左右。随着中西部农业现代化的进展,这类污染也在中西部粮食主产区普遍出现。

3.4污染后果严重农村地区的污染负荷重,相应的污染后果也非常严重

不但损失生产资料、增加成本,还由于破坏环境造成环境治理增加。我国每年因不合理施肥,使得1000多万t的氮流失到农田之外,直接经济损失约300亿元。全国每年就因重金属污染而致使减产粮食1000多万吨,另外被重金属污染的粮食每年也多达1200万吨,合计经济损失200多亿元。根据相关资料,造成我国水体富营养化的污染源主要来自生活污水和农田的氮、磷流失,总磷和总氮的贡献率在1/3左右。富营养化造成水域水质恶化,大量鱼类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并还间接危害到人体健康.据农业部对我国6个省26个基地县的农产品抽样调查,粮食中农药检出率为60.1%,残留超标率高达11.12%。这些损失还没有包括因水土流失、土壤沙化、盐碱化等造成的损失,更没有考虑到因农产品受污染后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3.5群体性事件不断发生

农村地区农民环保意识普遍不强,农村环境管理混乱、职能不清,再加上当地招商引资过程中的不当操作,导致落后产能、高污染、高能耗、高危害、高风险产业转移到农村。由于农村地区对环境管理的忽视,放松对企业的环保措施和环境管理要求,对企业的布局和卫生防护距离内的居民缺乏规划和相应的措施;另一方面,企业为了节约投资,环保措施不到位,导致污染物超标排放,最终危及到周边农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从而引发群体性事件。例如:2009年陕西风翔县长青镇东岭集团冶炼公司儿童血铅超标根据环保部机关信访办统计,从2008年至今,有50%的来信和70%的来访反映的都是农村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主要问题包括饮用水井、灌溉水源污染,噪声、粉尘、恶臭扰民,养殖物、种植物因污染受损,健康受损等。

3.6环保欠账严重

农村地区在长期的粗放式发展及城市污染对其的影响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累积已经非常严重。早在前几年,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副局长潘岳就说过,中国污染防治投资几乎全部投到工业和城市,农村环保设施几乎为零。一说环境治理,往往只想到城市,而严重忽视农村地区。其实农村的环境污染已经不是农民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城市垃圾大举“入侵”农村,环境污染对农民造成的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特别是对农民健康的损害,已成为农民一大负担。

4、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对策

(1)加强对农村生态环境安全的宣传教育应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渠道,大力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将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相关内容编成小品、快板、顺口溜等群众喜闻乐

见的文艺形式,通过举办文艺演出、“三下乡”等活动,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使其自觉参与环境保护行动。

(2)健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应出台有关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考核办法,将生态环境保护纳人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以落实好环境整治和生态保护任务。坚持城乡公平原则,建立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专项基金,同时积极吸纳社会资金用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3)全面开展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明确整治的重点区域、重点项目,制定科学合理的整治规划和方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集中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改善农村环境卫生面貌;②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垃圾处理系统,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③集中整治畜禽养殖造成的污染。合理布局畜禽养殖场,坚决落实养殖业禁养区的要求;将养殖与改善农民燃料结构相结合,大力实施改厨、改圈,建设沼气池,实现“一池三改”,使用沼气燃料。

(4)积极推广生态农业其主要内容如下:①以绿色生产为重点,以沼气为纽带,使养殖业和种植业紧密结合,推行“猪一沼一果”等立体生态种养模式;②加强农药、化肥控制,大力推广科学施肥技术,鼓励和引导农民施用有机肥;③扩大生态农业建设规模,加强生态农业示范区、食品安全关键技术应用综合示范区建设;④综合利用农业废弃物,提倡使用可降解地膜,鼓励开发农膜再生加工技术。

(5)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法制建设和科技支持力度认真贯彻实施有关法律法规,将生态环境建设和管理纳入法制轨道。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科技成果,如引入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将清洁生产和废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

参考文献

[1]苏杨.中国农村环境污染调查[N].新华网甘肃频道号.2014.[2]张雪绸.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及其保护对策[J].农村经济.2004.

[3]徐玉宏.我国农膜污染现状和防治对策[J].环境科学动态。2003.

[4]苏杨.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J].乡镇经济。2005.

[6]汪庆平.我国农业生态环境污染形势对策[J].云南农业科技.2003.

[5]陈静.透视环境保护的“死角”——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探析[J].舅函论丘·2008年第1 I期f下)

[6]李尚勇.中国环境形势有多严峻[J].中国改革.2014年第4期

[7]李长健,邵江婷.基于农民权益保护的倾斜性权利配置研究——以利益和利益 机制为视角叨[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

[8]李长健,孙婧.基于利益诉求机制完善的农民权益保护研究阴[J].安徽农业科学。2008,(11).

[9]李长健.论农民权益的经济法保护——以利益与利益机制为视角叨[J].中国法.2005,(03).

[10]李巧云,朱朝明.借鉴韩国经验 促进我国新农村建设[J].科技和产业.2007年02期

[11]李挚萍.论可持续发展战略与金融法律制度的融合阴[J].东南学术.2004,(2).

[12]刘瑁.我国开发环境责任保险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叨[J].生态经济.2006,(5).

[13]刘燕,刘珊.我国农村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中政府环境责任分析叨[J].时代金融.2013.(05).

[14]吕春雨.企业环境风险管理与风险转移手段阴.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J].2011,(2).

[15]丘煌,张忠潮.论环境正义与农民环境权叨[J].广东农业科学.2009,(11).

[16]董海燕,侯纯标.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Q5(20):96.

[17]侯娟.我国农村环境责任保险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

第四篇:浅析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问题

浅析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问题

摘要:随着近些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整体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特别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严重。如今,城市环境问题已经得到了很好的重视,但农村的环境保护与治理却相对来说是一个非常薄弱环节,农村环境也正日趋恶化。本文综合分析了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探究了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根源,提出了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环境污染;环境治理

随着我国社会主业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乡镇、农村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惯了苦日子的中国贫苦农民,紧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凭借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让如今的农村面貌焕然一新。但是由于一味的追求经济的增长而忽视了农村的环境保护,我国农村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已经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控制农业环境污染,势必会对农村的发展、安全、稳定造成严重的威胁。因此,治理农村污染对加快农村经济建设步伐,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本篇文章从我国农村污染现状着手,探讨了农村环境污染的根源,并提出环境污染问题的相应对策,希望可以为改善农村环境,实现社会和谐发展提供参考。

一、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现状

农村环境污染,就是指由于农村社会成员的农业生产、日常生活、工商业经营中的不当行为,导致农村环境质量下降,对农村生态环境、农民生活等造成不 利影响[1]。目前我国农村环境污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面源污染。农村面源污染(ANPSP)是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农田中的泥沙、营养盐、农药及其它污染物,在降水或灌溉过程中,通过农田地表径流、壤中流、农田排水和地下渗漏,进入水体而形成的面源污染。[2]包括比较常见的禽畜粪便流失、化肥和农药的污染、秸秆污染,还包括未经收集处理的生活垃圾、未能纳管的生活污水和农田水土流失等造成的水体污染,以及增加河流、湖泊的污染物的负荷,甚至出现水体富营养化等难以控制的问题[3]。

1.1化肥、农药和地膜污染

我国是人多地少的农业国,土地资源的利用基本已到极限,如今各种各样农作物的增产主要依靠逐年增加的化肥和农药的大量投入,而且也加大了对除草剂、生长激素的使用。

我国是世界上化肥和农药使用量最大的国家,同时也是化肥和农药利用效率较低的国家。为了追求高产而不断加大化肥的使用,这种不合理的化肥使用不仅未明显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反而容易土壤板结、肥力降低、地力下降、农作物减产。没有被吸收的营养元素进入水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而对于农药而言,虽然可以起到控制病虫害的作用,但是我国农药新品开发缓慢,科技水平落后,农药释放效果较差,农药的单一重复使用现象严重,导致农药害虫抗药性增强,农药残留在农作物、土壤中,造成土壤污染。经过雨水洗刷,大量的农药流失到河流、湖泊和海洋里,污染水资源,给人体健康造成危害。1.2焚烧秸秆导致的污染

我国的秸秆主要包括麦秸、稻秸、玉米秸等,秸秆焚烧带来的污染已成为农村环境污染的重大问题。虽然国家在秸秆焚烧的政策方面方面制定了很多法律法规,执行力度也很大,但是仍然没有收获到特别好的效果,秸秆焚烧在农村还是很常见。焚烧秸秆不仅是一种资源的浪费,还会形成大量的烟雾。如果秸秆不能完全燃烧,还会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破坏土壤和微生物,影响周边人们的生活。

1.3 畜禽粪便污染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畜禽产品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加,规模化的畜禽养殖迅速发展起来。如今的畜禽养殖场遍布城市周边和村镇,这些畜禽养殖场每天排放的大量粪便和有机废水,由于排污净化的措施并不普及,这些粪便和有机废水严重污染着周边的环境,其中的病原菌更威胁着周边居民的身体健康。生活垃圾污染

生活垃圾污染是农村污染非常重要的方面,主要来源于农村自己内部产生的的垃圾污染和城市垃圾向农村转嫁导致的污染。

2.1 农村生活垃圾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人口数量上升的同时,农民生活垃圾的数量也在不断提高。由于农村人思想的局限性,再加上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也还不允许在农村建设很多大型的垃圾处理厂,现有的农村垃圾处理厂数量少、设备简陋、处理能力差,无法保障农民的生活垃圾得到及时而有效的处理,农村现存的垃圾清理工具如装垃圾的拖拉机等,也是既落后也不充足。再加上农民本身长期以来养成的各种不良生活习惯,生活垃圾、污水废水,随意丢弃、随意倾倒,在农村经常会有随处可见小型的“垃圾场”。这些垃圾污染着村庄、农田、河流和湖泊,直接对农民生活、农业和渔业造成着损害。

2.2 城市生活垃圾向农村转嫁

自从改革开放以后,大城市的发展像坐上了高速列车一样迅速,全国城市化建设也逐渐变得如火如荼。虽然城市得到了较快的发展,面貌焕然一新,但是反观农村的不受重视,导致发展却相对来说非常缓慢,再加上城市发展速递太快,城市的生活垃圾来不及清理,只得运往附近农村填埋和堆放,这些垃圾中的废旧电池、难降解的塑料制品、有毒废物、废水都给农村带来了严重的土壤、河流、湖泊和大气的污染。农村工业污染

农村工业污染主要包括城市工业向农村转嫁的污染,以及乡镇企业带来的污染,其深层原因是因为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的。我国的二元结构,造成了我国农民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不利地位,再加上自古以来农民就是弱势群体,特别是在自然资源利用、环境权利与生态利益分配与分享等方面均处于不利地位的群体。而且,中国农村工业化污染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安全和经济损失,已使得农村的工业化进程在突飞猛进的同时付出了惨重的代价。[4] 3.1 城市工业污染向农村转嫁

相较城市生活垃圾转移农村来说,城市工业污染向农村的转嫁则带来了更为严重的环境问题。我国城市农村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差别很大,近些年来的污染转移现象正逐渐成为进一步拉大这一差距,并制约农村发展的诱因。大城市的发展自然有政府环保力度的大投入,为了保证城市作为经济发展的中心,他们将城市污染重、能耗大的企业,纷纷被迁到农村,这些“大”企业排放的废物导致水污染、空气污染和土壤重金属污染等,给农村带来环境负担。而对于全国的大城市来说,基本都实行者“污染下乡”这样的政策。[4] 3.2 乡镇企业的污染

自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为我国乡镇、特别是农村地区落后的经济发展,以及我国整个农村市场的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的稳定性都有很大的贡献。乡镇企业已经发展成包括几十个大行业、几百个小行业的中小型工业体系,但是很多乡镇企业布局不合理、管理和技术落后、设备简单、没有防止污染的措施、又无力承担治理污染的费用。这些乡镇企业对资源不合理利用是造成乡镇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对资源利用率低,造成的严重后果就是增加废物排放,加重环境污染。除此之外,某些乡镇企业的运作还导致河水污染、水流断流、扰乱农民正常生活、工业废物侵占农民田地从而土壤生产力下降等。[5]

二、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根源 1.农民思想认识不到位,环保意识薄弱

我国农村经济相对发展落后,农民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相对较低,农民自身素质和文化水平受到限制,对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知识了解不足。而且在长期的传统农业耕作方式中,环保意识和知识的欠缺,再加上没有长远的眼光而只看重眼前利益,无节制地使用农药化肥,焚烧秸秆,乱泼污水,乱倒垃圾等等。这种淡薄和落后的环保意识在农民身上根深蒂固,难以根治,所以农村环境污染现象十分普遍。[6]

2.农村环境缺乏科学规划和管理

一些乡镇政府一味追求农村的经济发展,但是没有进行长远的科学规划,走着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不能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两者之间的关系。加上乡镇政府大力支持发展经济,强调发展工农业和第三产业,无意识的牺牲了环境和生态。

还有一些是农业技术和认识不到位。很多农村发展的仍然是单一的经济模式,传统的养殖业与种植业不分离,规模相对也较小,畜禽粪便就大部分形成了农家肥,对环境污染较轻。但是随着农村养殖业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这种产业的污染总量便大幅增加,而且呈相对集中趋势。形成了一些较大的“污染源”。

而且在农村种植业中,农民只觉得使用化肥和农药简单、方便,就不再过多 使用畜禽粪便作农田肥料,导致养殖业与种植业严重分离。当地农业部门缺乏学习研究和推广普及,不能对农民的生产活动缺乏指导性,导致大量的农村土地、河流、湖泊的污染。

3.政府对农村环保投入力度不足

目前我国的环保投入主要限于对城市的环保投入,集中于工业和城市污染的治理,以牺牲农村环境来换取城市环境的改善。然而我国农村与城市相比,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十分落后。环保投入力度的不足,导致多数生活污水都是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入河流、水塘、沟渠,大部分垃圾无法处理而被随意抛掷、堆放。这些都进一步加剧了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差距。

4.地方政府环境监管不力,农村环境保护法律缺失

目前我国县一级的环境保护机构是环保系统中最为基层的机构,只有少数乡镇设置有环保办公室、环保员、环保助理等环保机构。我国环境保护部门还缺乏基层的环保工作人员,而且普遍存在管理能力差等问题,加上落后的环境检测设备,根本无法应对重大的环境问题。在对于环境的监督方面,一些地方政府为追求经济发展和政绩而忽视环保,不愿意在环境保护上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于一些环境污染也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不顾环境的污染而引进一些污染严重的企业。

我国现行《环境保护法》作为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主要侧重于工业污染的防治和城市环境的保护,在农村环境保护的规定方面则比较薄弱。而且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一部独立的针对农村环境污染的法律,而是分散在不同的法律法规中。国家缺乏针对乡镇企业出现污染的特点而制定的法律。部分环境法律原则性过强、过于抽象、缺乏可操作性,也没有考虑这些法律在农村的具体适用,导致法律与实际脱节。[6]

三、对策与建议.加强环境保护宣传,强化农民环保意识

意识可以带来行为的改变。其实农村的环境保护,重在全民参与,所以必须加强对农民保护环境的宣传,普及环境保护知识,让农民养成不乱丢垃圾、不乱倒废水的好习惯。政府要通过科普宣传和活动让农民了解农村环境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并教育乡镇干部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还要加强乡镇企业,尤其是乡镇企业负责人的环境保护意识,使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应承担的环境保护义务和责任,正确处理企业利益和农村环境的关系。

2.完善农村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我国面积大,农村范围广,农村环境污染点多面广,只有加强法律制度建设,将农村污染治理纳入法制化轨道,才能在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中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可循。各地政府应结合本地实际,在建立农村环境保护防治法的基础上,制定农村污染防治的实施细则和办法,使农村环境管理走向法制化、标准化、长效化。同时,还要注重与现有法律文件的整合与完善,解决相互间的矛盾和冲突,提高法律的一致性和可操作性。

3.加大农村环保投入力度

增加环保投入是改善农村环境质量的重要保障。这就要求各乡镇政府一方面改变思维观念,积极引导农民发展绿色农业和绿色养殖业。另一方面建立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多元投资机制,让发展起来的工业反哺农业、反哺农村环境保护,包括增加污水和垃圾处理厂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增加相关科研的资金投入。

4.大力发展农业科技

4.1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首先要加强对化肥、农药的监督管理,禁止生产、销售、购买和使用假冒伪劣的农药、化肥。其次要推广合理的施肥方法,可以使用农家肥、有机肥和无机肥相结合的办法。推广高效低毒的农药,还可以采用生物技术防治病虫害。

4.2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畜禽饲养。推广畜禽粪便的综合利用和处理技术,还可以通过发展沼气、无害化畜禽粪便和生产有机肥等方式,治理规模化养殖 畜禽的污染。

4.3 开辟秸秆利用的新途径。首先还是要禁止焚烧秸秆,其次政府应大力推广秸秆还田、秸秆气化、秸秆发电和其他综合利用等措施,既让农民能够从中得到实惠 ,也减轻了环境的压力。

参考文献:

[1]张成立.论农村环境污染的法律规制[J].农村经济, 2007(3):108.[2]农村面源污染.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link?Url=-h6nv3tRjc5 UeUdYWNaoH5Z13M3zKqLwLLO-RCFo444piLLEfonoTkwrQJhUI1fGwrdzql-IjgkELXQIC_srr_ [3]冯肃伟,戴星翼.新农村环境建设[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53 [4]周帮阳,李娟,梅章慧.农村工业污染成因及其对策分析[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0-9(2):70-73 [5]范文峰,李凯锋.浅谈乡镇企业的发展对环境污染主要成因及对策分析[J].农业与技术,2004-9(32):215-216 [6]商宏征,侯红霞.农村环境污染的根源及解决途径探索[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5-5:36-37 [7]陈琳.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671-17673

第五篇:浅析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及改进对策

浅析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及改进对策

院: 经济管理学院

业: 工商管理

级:

1001 班

名:_王春娥___________ 学

号:_100130117________ 联 系 电 话:_***______

内容摘要: 农村环境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支持者一直是城市污染的消纳方。长期以来,由于工业化程度低、人口密度较小、环境容量较为富余,我国农村环境问题并不显著。近年来,我国在城市环境日益改善的同时,农村污染问题却越来越严重,在工业化、城镇化程度较高的东部发达地区的农村尤为突出。各种污染不仅影响了数亿农村人口的生活,而且威胁到他们的健康,甚至通过水、大气污染和食品污染等渠道最终影响到城市人口。本文 通过论述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为促进农村与城市同步发展,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关键字:农村 环境污染 对策

正文:

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刚刚起步,农村环境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支持者一直是城市污染的消纳方。但许多地方的环境状况还无法让人乐观,除了污染和资源破坏严重这一根本原因外,环境保护措施成效不显著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环境保护没有与当地自然生态实际相结合,也没有充分认识或是误解了保护环境与生态学知识之间的关系.缺乏生态学理论指导的环境保护措施一旦在实践中被大规模地普及应用,不仅收不到显著的成效,而且极有可能出现一些违背自然规律,甚至造成严重后果的做法.因此,在环境保护进程中迫切需要实现环境和生态的有效保护与恢复.一、农村的环境问题

(一)、农村垃圾亟待管理

农村垃圾包括村民生活所产生的废弃物、建筑工程垃圾、工厂垃圾、道路清扫的垃圾等,所含成份复杂,数量巨大。这些垃圾是农村的主要污染源,破坏了农村的生态环境,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长久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于将垃圾随意地丢弃于宅前屋后以及“六边”:公路边、铁道边、溪河边、村边、田边、池塘边。我们只要到农村去走走,就不难发现一堆又一堆散发着恶臭的垃圾长期堆积在上述地带,严重污染人们的生存环境,大片的生活垃圾暴露堆放,既污染水源,又有碍观瞻。

(二)、陈旧陋习导致坑塘、河道污染 由于人们对水环境的观念淡薄,陈旧的陋习导致农村生活环境的脏、乱、差现象较为突出。临河而建的农村住房及其拥有坑塘的村落。河道坑塘就成了人们心目中天然的垃圾箱了。加上农村使用石油液化气逐渐普及,原本作为燃料的稻草等被大量扔入河中,导致河道淤塞,河水污染。

(三)、缺少一支健全的保洁队伍和规范的垃圾处理场所

搞好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必须建立一支素质好、责任心强、能吃苦耐劳的保洁队伍。去年至今年“双月会战”以来我镇范围内花了大力气实施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置工作。虽说各村都成立了自己的一只保洁队伍,但保洁员缺乏正规的培训,思想意识还不能真正放开,认为保洁工作是一项不够体面的工作,所以工作缺乏主动性。同时,由于农村住宅分散,面广量大,也给硬件设施建设和环境卫生的整治工作增加了难度。

二、农村环境问题存在的原因

一是农村生活垃圾数量与日俱增,垃圾成分越来越复杂,处理难度越来越大。在垃圾随意丢弃点,我们看到这里的垃圾主要是一些难以再回收利用的塑料制品如食品包装袋、白色餐盒以及电池等。目前农村尚未有对这些垃圾的专门处理办法,主要是混合收集,混合处理,对土地、空气和地下水都会有很大的污染。

二是垃圾处理方式较为原始。从处理办法来看,目前旱塘村主要有三种处理方式:简单堆放、简易焚烧和简单填埋。简单堆放,不仅占用了土地,也影响环境,容易造成空气污染、病源滋生地等问题,还影响了村容村貌;简易焚烧容易造成空氕污染;最后,简单填埋的垃圾随着时间的推移,混合垃圾腐朽、发酵后释放出危害人体健康的气体,以及垃圾的渗透液对水体和土壤的污染,都会影响到农作物的生长和地下水,最终通过食物链影响危害人体的健康。

三是农村地区环保资金短缺。我们所查的地区镇村两级财政都不具备支撑农村垃圾处理的能力。

三、农村环境问题的解决对策

“十二五”规划中特别提到: “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提出一下对策:

第一,因地制宜,建立各具特色的垃圾收运处置模式。在农村垃圾处理上,可以采取不同模式的农村垃圾处理体系,如按照农村特有的生态环境走生态处理之路,每日生产的餐厨垃圾、煤渣、果皮等,可以通过统一收集之后,集中分拣,然后用生态处理的办法消纳垃圾。这样不仅节省了大量的垃圾处理费用,减轻政府和农民的负担,也大大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使群众受益。此外,对塑料制品和电池等难以处理的垃圾,采用“户集、村收、镇中转、县处理”的模式,最大限度地改善农村卫生环境。最终形成多种垃圾处理办法相结合,走~条农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新路子。

第二,财政扶持建立农村基本保洁制度。农村垃圾处理需要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持续支持,如县级财政落实专项资金,配置专门的保洁员和固定数量垃圾桶、垃圾车等,才能保证卫生长效保洁机制的建立。

第三,创新管理,逐步完善农村垃圾处理处置考核评价机制。村、镇管理中设置一定的奖惩机制,并积极开展垃圾处理和改善农村环境的宣传教育活动,开展一些如“星级清洁户”的评比活动,激发大家对环境保护的热情,形成良好氛围。

第四,做强做大“文化旅游新村”,以经济发展带动环保理念的提升。可充分利用各级资源的多重优势,对现有经济条件进行再开发,再挖掘,将“文化旅游新村”这个品牌做强做大,文化做长做久。在创品牌抓经济的同时,加大力度宣传环保知识,使村民自觉养成关注环境的习惯。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不是一句空话。我们相信,在市县党委和政府大力支持下,在农村和村民共同努力下,环境问题将不会成为问题,农村的环境明天将会更加美好。

下载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调查报告农村社会在不断变迁,从封闭型社会向开放型社会的整体演变,农村也富裕起来了。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时刻把农民放在心上,出台了......

    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分析[合集]

    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分析摘要近些年来,我国农村环境问题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环境问题的严峻程度仍在继续恶化,农村环境污染现象成多样化、立体化的现象。环境问题严重影响......

    农村环境污染问题调研报告

    近年来,我国城市环境日益改善,农村污染问题却越来越严重。各种污染不仅威胁到了农村人口的健康,甚至通过水、大气污染和食品污染等渠道最终影响到城市人口。现将农村环境污染问......

    新时期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研究上 课程试题(大全5篇)

    新时期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研究(上) 课程的考试 一、单选 ( 共 2 小题,总分: 40 分) 1. 直接补偿是对受益者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行为的直接补偿,主要采取的方式。 A.生态补偿 B.法......

    湖北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现状研究(范文大全)

    摘要研究湖北农村环境污染治理问题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夯实“三农”发展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湖北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目标的......

    环境污染问题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然而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如大气污染,水资源污染,土壤土质污染,固体垃圾污染等等。这些问题给人......

    环境污染问题[范文大全]

    星期五下午一放学,我就和几个同学一溜烟儿跑回家。我们用最快的速度吃完晚饭后立即集合前往沱江河、商机厂及市区调查家乡的环境情况。我们首先来到了沱江河旁,这是流经我家乡......

    关于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调查问卷

    关于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调查问卷 调查背景:根据XX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5年全县政府系统重大调研课题的通知》(XX政办字„2015‟14号)要求,协助开展“关于生态建设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