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研究

时间:2019-05-12 19:24: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研究》。

第一篇: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研究

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研究的背景

我国农村在进行现代化进程的过程中始终面临着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如何处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许多非农岗位上已经出现了大批农村劳动力。这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减少城乡差距都具有重要意义。农民是“三农”问题的核心,“三农”问题的处理核心就是想方设法提高农民的收入,而提高农民收入的出路就是解决农民就业问题。在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指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必须固本强基,始终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把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必须统筹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着力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个国家的发展必然会出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与我国目前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分不开。黑龙江省作为我国传统农业大省,拥有大批的劳动力资源,特别是在农村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推进,农村出现了大批劳动力。虽然具有劳动力资源优势,但是这些年来没有得到合理利用,使得这资源白白的浪费。在目前黑龙江农业生产率不断提高的大背景下,传统农业开始转向现代农业,这样又无形中又增加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如果这些劳动力得不到很好的转移和开发利用,不仅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不到促进作用,还会威胁到社会的稳定。因此,只能正在解决农民在转移就业中所面临的困难,才能确实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步伐,实实在在的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研究的目的1.描述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现象的普遍性,总结其运行的基本规律。2.通过对不同区域劳动力素质与地方经济发展阶段水平进行考虑,总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内在排斥力和外部吸引力。3.应用劳动力转移理论解释现实现象,总结与延伸劳动力转移背后的规律性,重点阐述转移过程中的内、外部制约因素与动力因素。

4.根据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地区的对比分析,建立起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设计,在此基础上,对劳动力转移的有序进行提供系统的框架建议与实施措施。

研究的意义1.利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全面、系统地运用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这是一项值得认真去做的工作。在我国目前这方面研究依据的主耍理论是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有关理论,虽然已有理论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具有一定的解释力,但这种解释,往往是局部的、某一方面的,而且是就经济论经济,忽视了对g标价值因素的分析。由于缺乏统一的、一贯地指导思想,国内这方面研究,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本质特性、根本动因、内在因素以及方向、道路等一系列问题都存在重大分歧,有些认识还相当纷乱。2.有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模式的研究,国内外有很多经验和教训可以借鉴,同时,也有一些综合性的混合模式可以参考,但还没有一种模式是将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四种因素群,即生产力素群、生产方式素群、上层建筑素群、B标价值因素群进行系统分析,然后将其整合起来的模式。本课题的整合模型,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上述四大因素群的相互作用,这些因素的整合及其相互作用才是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的内在运行机制。3.根据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理论与实践,我们将从宏观上把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律,从黑龙江省的调研实际,找出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其合适的解决途径与办法。这些探求与成果将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为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提供参考和依据。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内研究现状 关于剩余劳动力转移路径选择的研究如何合理有序的将0前我国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转移是许多学者研究的重点,在路径选择研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几种:第一,走亦工亦农的发展道路,主要方法是引导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走亦工亦农的转移道路,在保证正常农业生产的同时,在农闲时选择出打工就业,这种路径要求调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向,大力推广“亦工亦农”就业路

径,并开拓亦工亦农的经济结构,增加亦工亦农人口比重,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第二种路径是就地转移,即依靠本地的经济载体创造足够的就业岗位以满足本地待转移劳动力的需求,该观点认为,我国应加快城市化进城,推进小城镇的发展速度,扶植乡镇企业的发展等方针,实行“离土不离乡”的转移方针,就地发展小城镇和乡镇企业,就地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1.2.2.2关于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因素的研究学者关于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因素的研究主要在以下几点:第一关于个人自身特征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往往由先天与后进城的转移路径基本上是从农民工家庭生活,子女教育压力及老人照料,缓解大城市就业、社会治安及公共生活设施承载能力等多方面方面考虑,同时也结合了走中小城市化道路的观点,即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也不影响城市发展的进程。武双(2007)的研究支持这种路径选择,认为“城市一味的接纳农村剩余劳动力,除了会给城市自身的就业增加巨大的压力之外,也会降低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的预期收益、增加生活成本。所以要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转移,就要从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出发,立足于城镇化建设,通过农村和农业的发展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内部消化。”1.2.2.4关于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的研究农村劳动力的合理转移不仅解决了农村劳动力剩余问题,也提高了人力资源的利用整合效率,减少资源的浪费也为我国农村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都阳、朴之水(2003)通过对中国西部地区4个贫困县所做的实地调查发现,有外出务工劳动力的家庭整体上相对于农村其他家庭具有明显的经济收入优势,对农村来说,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去,不仅有利于优化农业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而且外出农民工到城市务工也会提高他们自身的素质增加就业技能,同时也会给农村经济发展带回资金和新观念认识,促进农村的城市化发展;另一方面对城市来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到来,会解决大量的城市用工缺口,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贡献他们的力量。再者转移也会产生对社会否面的影响,大规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给输出地和输入地带来了众多的社会问题,比如造成农村劳动力结构比例失调,大量农田被荒弃,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留守子女教育问题等,对输入地来讲,增加了社会管理的难度,社会管理成本不断增高,大量的流动人口对城市社会生活秩序的冲击也不容忽视。51.2.2.2 关于影响农民转移就业因素尹少勋(2010)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过程按照转移的方向性分为三个部分,即转移的源头、渠道和去向,再通过设计模型和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最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得出了几个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影响最大的因素,即制度和收入水平对劳动力转移影响最大。张伟志等(2004)认为影响劳动者进行转移就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国内二元体制结构制度、加入世贸组织所带来的影响及劳动者个人自己因素等。裴新辉等(2008)认为,土地制度对农业劳动力的约束、户籍制度的约束以及城市劳动力市场制度对非城市劳动力的歧视都是制约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原因。目前来看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的最大因素是我国现行的农地制度。赵荣祥(2008)则认为,经济发展水平才是决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关键,按照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原理,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要求相应的劳动力与之相适应。陈舒静(2008)等在重庆綦江县调研就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进行调研时发现农民需要社会保障。赵慧卿等(2009)人认为虽然传统的土地户籍制度是一个阻碍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但是农民自己的文化水平的高低、城乡差距的不断扩大才是最大的障碍。黄国华(2010)等通过对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分析得出,城乡收入差距越大转移率就越高,反正越低。尹少勋(2010)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线性回归分析法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分为三个不同的方面,即源头、渠道和去向,得出了农民收入的变化和现有制度的规定才是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最大因素。1.2.2.3 关于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对策周陆昌(2008)运用比较劳动力生产率法对黑龙江省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进行了测算。周陆昌把那些达不到平均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劳动力看作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劳动力总是从劳动生产率低下部门向劳动生产率高的部门转移。他们同时对1982 年到 2005 年期间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研究,发现黑龙江剩余劳动

力数量在呈逐年增加趋势。认为目前就业的农民工基本缺乏工伤保险,遇到大病等缺乏保障,政府应该为有文档劳动合同的农民工提供基本的城镇医疗保险。黄嘉(2009)认为,必须走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提高农民劳动素质,这些都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贾常晋、田新翠(2009)认为应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从农业产业内部发掘就业机会;加快城镇化进度,加速剩余劳动力转移;通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农民素质,给剩余劳动力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曹海英(2010)通过对目前我国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得出了统筹城乡发展、产业化和工业化,提高劳动者素质,只有通过改革废除目前不合理的户籍和土地制度,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城乡的健康发展,才能更好的吸纳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才能真正实现劳动力市场的公平、公开和健康2-2-2国外研究状况。1.2.1.2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论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是1954年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 _提出来的。它将一国经济分为以工业为主的城市部门和与农业为主的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一部门。他认为现代工业为什么会在劳动生产率上远远高于农业,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科技的发展促进了现代工业的劳动工具的进步,完善了工业体系的生产方式。在一般的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农村人口众多,而现有的土地无法承载如此多人口的现实问题,农村地少人多的问题不可避免的就会产生农村劳动力的剩余,而农村劳动力的富余正好与城市工业用工不足的现状相匹配,因此这部分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出农业生产部门去城市发展,并且农业生产的的产量也不会下降同时还有利于了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刘易斯的理论思想是二元经济结构由于劳动生产率的差异进而引起了城乡劳动力的转移,其理论对对我国的劳动力转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1.2.1.3托达罗模型这一模型以美国发展经济学家托达罗于1970年提出来的并以其名字命名,体现出托达罗在研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代表性。在转移动机的解释上,诸多学者都认同经济因素是导致农村劳动力转移实际发生的主要因素。在托达罗之前,大多数研究者将实际工资收入的差异看作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最直接、最有力的动力因素,而托达罗则认为是预期收入差异造成了劳动力的转移而非实际收入差异,该理论的重要贡献在于强调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可或缺性,只有农村经济获得长足的发展才有可能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合理有序转移,这样也有利于解决一系列由于农民流动而造成的城市发展问题,如失业、城市管理问题等,这一模型指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关键还在于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1.2.1.4 “推力一拉力”理论“推力”和“拉力”理论最早是由赫伯尔和米切尔于20世纪30到40年代提出的关于人口迁移的理论。他们认为,迁出地的耕地不足、就业不足、基本生活设施紧张和自然灾害等不利因素构成了迁出地的“推力”,促使人们向其他地方迁移;同时,迁入地更好的就业机会、基本设施和生活质量,构成了迁入地的“拉力’,吸引人们向这一地区迁移。“推力一拉力”理论随在时间上被较早的提出,但得到学界的广泛认可应该得益于唐纳德.博格等人在50年代末发展对这一理论的发展和充实,使其更具有2西方发达国家16世纪初期便开始了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19世纪中、后期绝大多数人口已居住在城市,国外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理论研究较早而且已经形成多种颇具影响力的学说,对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主要内容: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理论研究。主要是查阅大量文献、报告,翻阅了解国 内、国外相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理论成果,介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流派及思 想,以揭示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研究对推动农业发展的作用。

二、通过对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关系的研究。本部分试图通过

对转移关系的研究,发掘其相互之间内部作用的机理,为新农村建设与我国剩余 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

三、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调查分析研究。为使本次典型调查反映出黑

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真实情况,本文采取“入户调查为主,面上座谈为辅” 的方式,在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黑河、绥化等 6 个具有区域代 表性的市作为调查对象,每个市确定 2 个县(市、区),每个县(市、区)随机 确定 1 个行政村,随机抽取了 1200 个农户(每个村 100 个农户)作为调查样本,通过逐户填写问卷,了解掌握调查地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并做了深入分析研究 的准备。

四、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当前存在的问题。通过实地走访调研,科学准 确的了解当前金融危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用以判断后金融危机时期农村 劳动力转移的走向和态势3-3-1研究主要内容3-3-2研究的方法规范分析

本文在第一部分的文献综述部分采取的是规范分析法,回顾了国内外学者的 的相关文献,从而对国内外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研究有了初步了解,从他 们的研究中提取了对本文研究有利的精华部分,在充分借鉴前人研究的成果基础 上进行研究。

1.3.2.2 定量分析

本文通过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和测量手段对现存黑龙江农村劳动力的规模数

量进行了估算,主要是通过农村剩余劳动力统计测度法计算出黑龙江省全体居民 的总收入,再通过劳均产值测算法计算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最后估算出农 村剩余劳动力率。这种方法定义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标准是看其收入是否低于黑龙 江省居民平均收入。第二种方法是是通过一个公式来测算农村剩余劳动力即:农 村剩余劳动力=农业从业人口—农业增加值/(生产总值/社会劳动者),这个方法 把农村剩余劳动力界定为那些达不到社会平均生存率的劳动力。

1.3.2.3 定性分析

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来对黑龙江农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进行分

析。两者分析方法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定量分析是进行定性分析的前提和基础,定性分析是对定量分析的深化。本文开始用定量对黑龙江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变 化趋势以及转移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同时运用定性分析法对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 转移办公室的数据进行分析来了解黑龙江省近几年的农民转移就业的动向和规 律。3-3-3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篇: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研究

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研究的背景

我国农村在进行现代化进程的过程中始终面临着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如何处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许多非农岗位上已经出现了大批农村劳动力。这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减少城乡差距都具有重要意义。农民是“三农”问题的核心,“三农”问题的处理核心就是想方设法提高农民的收入,而提高农民收入的出路就是解决农民就业问题。在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指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必须固本强基,始终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把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必须统筹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着力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个国家的发展必然会出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与我国目前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分不开。黑龙江省作为我国传统农业大省,拥有大批的劳动力资源,特别是在农村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推进,农村出现了大批劳动力。虽然具有劳动力资源优势,但是这些年来没有得到合理利用,使得这资源白白的浪费。在目前黑龙江农业生产率不断提高的大背景下,传统农业开始转向现代农业,这样又无形中又增加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如果这些劳动力得不到很好的转移和开发利用,不仅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不到促进作用,还会威胁到社会的稳定。因此,只能正在解决农民在转移就业中所面临的困难,才能确实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步伐,实实在在的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研究的目的1.描述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现象的普遍性,总结其运行的基本规律。2.通过对不同区域劳动力素质与地方经济发展阶段水平进行考虑,总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内在排斥力和外部吸引力。3.应用劳动力转移理论解释现实现象,总结与延伸劳动力转移背后的规律性,重点阐述转移过程中的内、外部制约因素与动力因素。4.根据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地区的对比分析,建立起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设计,在此基础上,对劳动力转移的有序进行提供系统的框架建议与实施措施。研究的意义1.利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全面、系统地运用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这是一项值得认真去做的工作。在我国目前这方面研究依据的主耍理论是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有关理论,虽然已有理论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具有一定的解释力,但这种解释,往往是局部的、某一方面的,而且是就经济论经济,忽视了对g标价值因素的分析。由于缺乏统一的、一贯地指导思想,国内这方面研究,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本质特性、根本动因、内在因素以及方向、道路等一系列问题都存在重大分歧,有些认识还相当纷乱。2.有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模式的研究,国内外有很多经验和教训可以借鉴,同时,也有一些综合性的混合模式可以参考,但还没有一种模式是将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四种因素群,即生产力素群、生产方式素群、上层建筑素群、B标价值因素群进行系统分析,然后将其整合起来的模式。本课题的整合模型,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上述四大因素群的相互作用,这些因素的整合及其相互作用才是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的内在运行机制。3.根据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理论与实践,我们将从宏观上把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律,从黑龙江省的调研实际,找出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其合适的解决途径与办法。这些探求与成果将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为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提供参考和依据。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内研究现状

关于剩余劳动力转移路径选择的研究如何合理有序的将0前我国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转移是许多学者研究的重点,在路径选择研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几种:第一,走亦工亦农的发展道路,主要方法是引导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走亦工亦农的转移道路,在保证正常农业生产的同时,在农闲时选择出打工就业,这种路径要求调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向,大力推广“亦工亦农”就业路径,并开拓亦工亦农的经济结构,增加亦工亦农人口比重,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第二种路径是就地转移,即依靠本地的经济载体创造足够的就业岗位以满足本地待转移劳动力的需求,该观点认为,我国应加快城市化进城,推进小城镇的发展速度,扶植乡镇企业的发展等方针,实行“离土不离乡”的转移方针,就地发展小城镇和乡镇企业,就地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1.2.2.2关于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因素的研究学者关于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因素的研究主要在以下几点:第一关于个人自身特征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往往由先天与后进城的转移路径基本上是从农民工家庭生活,子女教育压力及老人照料,缓解大城市就业、社会治安及公共生活设施承载能力等多方面方面考虑,同时也结合了走中小城市化道路的观点,即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也不影响城市发展的进程。武双(2007)的研究支持这种路径选择,认为“城市一味的接纳农村剩余劳动力,除了会给城市自身的就业增加巨大的压力之外,也会降低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的预期收益、增加生活成本。所以要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转移,就要从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出发,立足于城镇化建设,通过农村和农业的发展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内部消化。”1.2.2.4关于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的研究农村劳动力的合理转移不仅解决了农村劳动力剩余问题,也提高了人力资源的利用整合效率,减少资源的浪费也为我国农村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都阳、朴之水(2003)通过对中国西部地区4个贫困县所做的实地调查发现,有外出务工劳动力的家庭整体上相对于农村其他家庭具有明显的经济收入优势,对农村来说,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去,不仅有利于优化农业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而且外出农民工到城市务工也会提高他们自身的素质增加就业技能,同时也会给农村经济发展带回资金和新观念认识,促进农村的城市化发展;另一方面对城市来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到来,会解决大量的城市用工缺口,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贡献他们的力量。再者转移也会产生对社会否面的影响,大规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给输出地和输入地带来了众多的社会问题,比如造成农村劳动力结构比例失调,大量农田被荒弃,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留守子女教育问题等,对输入地来讲,增加了社会管理的难度,社会管理成本不断增高,大量的流动人口对城市社会生活秩序的冲击也不容忽视。51.2.2.2 关于影响农民转移就业因素尹少勋(2010)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过程按照转移的方向性分为三个部分,即转移的源头、渠道和去向,再通过设计模型和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最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得出了几个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影响最大的因素,即制度和收入水平对劳动力转移影响最大。张伟志等(2004)认为影响劳动者进行转移就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国内二元体制结构制度、加入世贸组织所带来的影响及劳动者个人自己因素等。裴新辉等(2008)认为,土地制度对农业劳动力的约束、户籍制度的约束以及城市劳动力市场制度对非城市劳动力的歧视都是制约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原因。目前来看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的最大因素是我国现行的农地制度。赵荣祥(2008)则认为,经济发展水平才是决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关键,按照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原理,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要求相应的劳动力与之相适应。陈舒静(2008)等在重庆綦江县调研就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进行调研时发现农民需要社会保障。赵慧卿等(2009)人认为虽然传统的土地户籍制度是一个阻碍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但是农民自己的文化水平的高低、城乡差距的不断扩大才是最大的障碍。黄国华(2010)等通过对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分析得出,城乡收入差距越大转移率就越高,反正越低。尹少勋(2010)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线性回归分析法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分为三个不同的方面,即源头、渠道和去向,得出了农民收入的变化和现有制度的规定才是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最大因素。1.2.2.3 关于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对策周陆昌(2008)运用比较劳动力生产率法对黑龙江省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进行了测算。周陆昌把那些达不到平均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劳动力看作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劳动力总是从劳动生产率低下部门向劳动生产率高的部门转移。他们同时对1982 年到 2005 年期间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研究,发现黑龙江剩余劳动力数量在呈逐年增加趋势。认为目前就业的农民工基本缺乏工伤保险,遇到大病等缺乏保障,政府应该为有文档劳动合同的农民工提供基本的城镇医疗保险。黄嘉(2009)认为,必须走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提高农民劳动素质,这些都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贾常晋、田新翠(2009)认为应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从农业产业内部发掘就业机会;加快城镇化进度,加速剩余劳动力转移;通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农民素质,给剩余劳动力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曹海英(2010)通过对目前我国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得出了统筹城乡发展、产业化和工业化,提高劳动者素质,只有通过改革废除目前不合理的户籍和土地制度,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城乡的健康发展,才能更好的吸纳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才能真正实现劳动力市场的公平、公开和健康2-2-

2国外研究状况。1.2.1.2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论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是1954年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 _提出来的。它将一国经济分为以工业为主的城市部门和与农业为主的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一部门。他认为现代工业为什么会在劳动生产率上远远高于农业,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科技的发展促进了现代工业的劳动工具的进步,完善了工业体系的生产方式。在一般的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农村人口众多,而现有的土地无法承载如此多人口的现实问题,农村地少人多的问题不可避免的就会产生农村劳动力的剩余,而农村劳动力的富余正好与城市工业用工不足的现状相匹配,因此这部分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出农业生产部门去城市发展,并且农业生产的的产量也不会下降同时还有利于了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刘易斯的理论思想是二元经济结构由于劳动生产率的差异进而引起了城乡劳动力的转移,其理论对对我国的劳动力转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1.2.1.3托达罗模型这一模型以美国发展经济学家托达罗于1970年提出来的并以其名字命名,体现出托达罗在研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代表性。在转移动机的解释上,诸多学者都认同经济因素是导致农村劳动力转移实际发生的主要因素。在托达罗之前,大多数研究者将实际工资收入的差异看作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最直接、最有力的动力因素,而托达罗则认为是预期收入差异造成了劳动力的转移而非实际收入差异,该理论的重要贡献在于强调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可或缺性,只有农村经济获得长足的发展才有可能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合理有序转移,这样也有利于解决一系列由于农民流动而造成的城市发展问题,如失业、城市管理问题等,这一模型指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关键还在于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1.2.1.4 “推力一拉力”理论“推力”和“拉力”理论最早是由赫伯尔和米切尔于20世纪30到40年代提出的关于人口迁移的理论。他们认为,迁出地的耕地不足、就业不足、基本生活设施紧张和自然灾害等不利因素构成了迁出地的“推力”,促使人们向其他地方迁移;同时,迁入地更好的就业机会、基本设施和生活质量,构成了迁入地的“拉力’,吸引人们向这一地区迁移。“推力一拉力”理论随在时间上被较早的提出,但得到学界的广泛认可应该得益于唐纳德.博格等人在50年代末发展对这一理论的发展和充实,使其更具有2西方发达国家16世纪初期便开始了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19世纪中、后期绝大多数人口已居住在城市,国外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理论研究较早而且已经形成多种颇具影响力的学说,对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主要内容: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理论研究。主要是查阅大量文献、报告,翻阅了解国 内、国外相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理论成果,介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流派及思 想,以揭示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研究对推动农业发展的作用。

二、通过对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关系的研究。本部分试图通过 对转移关系的研究,发掘其相互之间内部作用的机理,为新农村建设与我国剩余 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

三、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调查分析研究。为使本次典型调查反映出黑 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真实情况,本文采取“入户调查为主,面上座谈为辅” 的方式,在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黑河、绥化等 6 个具有区域代 表性的市作为调查对象,每个市确定 2 个县(市、区),每个县(市、区)随机 确定 1 个行政村,随机抽取了 1200 个农户(每个村 100 个农户)作为调查样本,通过逐户填写问卷,了解掌握调查地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并做了深入分析研究 的准备。

四、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当前存在的问题。通过实地走访调研,科学准 确的了解当前金融危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用以判断后金融危机时期农村 劳动力转移的走向和态势3-3-1研究主要内容3-3-2研究的方法规范分析 本文在第一部分的文献综述部分采取的是规范分析法,回顾了国内外学者的 的相关文献,从而对国内外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研究有了初步了解,从他 们的研究中提取了对本文研究有利的精华部分,在充分借鉴前人研究的成果基础 上进行研究。1.3.2.2 定量分析

本文通过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和测量手段对现存黑龙江农村劳动力的规模数

量进行了估算,主要是通过农村剩余劳动力统计测度法计算出黑龙江省全体居民 的总收入,再通过劳均产值测算法计算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最后估算出农 村剩余劳动力率。这种方法定义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标准是看其收入是否低于黑龙 江省居民平均收入。第二种方法是是通过一个公式来测算农村剩余劳动力即:农 村剩余劳动力=农业从业人口—农业增加值/(生产总值/社会劳动者),这个方法 把农村剩余劳动力界定为那些达不到社会平均生存率的劳动力。1.3.2.3 定性分析

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来对黑龙江农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进行分

析。两者分析方法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定量分析是进行定性分析的前提和基础,定性分析是对定量分析的深化。本文开始用定量对黑龙江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变 化趋势以及转移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同时运用定性分析法对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 转移办公室的数据进行分析来了解黑龙江省近几年的农民转移就业的动向和规 律。3-3-3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三篇: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季报表

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季报表

指 标 解 释

一、农村劳动力数量:指农村男16-60周岁、女16-55周岁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

二、农业实际需要劳动力数量:完成农业生产(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实际需要的劳动力数量。

三、农村富余劳动力数量:农村劳动力数量减去农业实际需要劳动力数量。

四、计划转移农村劳动力数量:指年初分解的全年计划任务数。

五、实际转移农村劳动力数量:指当年连续3个月以上(1人1年只计算一次)从事二、三产业和畜牧养殖及为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大户和企业打工的农村劳动力总数。

六、劳务市场和中介组织

1、劳务市场(包括季节性市场、自发性市场)。

2、劳务中介组织:指政府和社会创办的以介绍就业为主要经营服务项目的组织。

3、劳务输出经纪人:指专门从事输出劳务的人。

4、劳务能人:指把农村劳动力带到异地务工经商5人以上的人。

5、市场和中介转移劳动力:其中包括劳务市场转移劳动力;中介组织转移劳动力;劳务经纪人转移劳动力;能人带出农村劳动力。

七、驻外劳动力服务机构:指县(市、区)驻外从事劳务输出业务的办事机构。输出劳动力指由驻外机构组织输出的劳动力人数。

八、为农民工提供贷款和补助资金

1、提供小额贷款:指农村信用社为外出打工农民提供的贷款总额。

2、提供发展垫付资金:县、乡、村为外出劳动力创业提供的资金总额。

3、提供劳务输出路费:由县、乡、村对外出打工农民提供单程和往返路费金额。

九、非农职业培训:指农村从事农业以外行业所应具备职业技能的培训。

1、期次;

2、培训人数包括引导性培训和技能性培训;

3、获等级证书人数;

4、实现就业人数。

十、保护合法权益

1、解决劳务纠纷;

2、涉及打工人数;

3、要回工资额。

第四篇:农村劳动力转移

当前农村农村劳动力转移探究

西安财经大学/倪俊梅

摘要:

我国农村劳动力大幅度转移,对我国的经济建设有着不可取缔的作用,一方劳动力的迁移,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调查我国劳动力转移情况,间接了解我国城市化发展,农村区域经济文化在新时期下的发展状况。

关键词:

剩余劳动力;劳动力转移;经济发展;城市化建设。

正文:

也许我们都会有意无意了解到一些关于人口迁移的事,亲眼所见,或看新闻,或亲身经历过。春节的时候,我们会看到新闻天天报道农民工返乡浪潮,那就是我国人口迁移的一大壮举,南来北往大幅度流动。

就我们县而言,每年有很多农民工选择外出务工,远出东南,沿海省份,北方大城市等找工作。贵州地处西南省份,劳动力丰富,我们县又是贵州的劳动力输出县,在各个乡镇出现大规模的劳动力迁移情况。这些劳动力迁移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们的城市化建设,以及GDP的增长,改变着我们现有的劳动力结构。对此进行深入的研究,就是为了更好、更合理地了解我们的劳动力市场,劳动力结构,和劳动力管理机制等等问题。

一、我县劳动力迁移的特点

目前我们县的劳动力较为丰富,是基于现在的教育水平停留在某一阶段,农村户口的居民文化水平较低,最简单的谋生方式就是卖出自己的劳力,很多不是靠大脑生活,就是能吃苦耐劳,靠自己一身力量谋生。另外,三线城市发展缓慢,只能靠出外才能找到一份像样的工作,能有一份客观的收入,足以养家糊口。最后,现有的劳动力迁移浪潮,是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我国大城市建设较快,各种工厂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这就必须依靠像贵州、河南、四川等这些劳动力大省输出大量的劳动力,以满足自身的发展需求。

每年春节对于各种客运交通是一个严重的考验,因为在东南有很多返乡回北方或者西南的农民工,也有很多在北方在沿海地区返回南方或者大西南的农民工,这其中就少不了回贵州老家的大批农民工,他们常年在外务工,也许很多年都没有回国一次家了,对于他们来说回家也是一种奢侈,火车票不好买,车费贵,辗转麻烦。当然对于他们来说,回家也是一种希冀,因为家里有儿女,有父母,总得回家吃个团圆饭,总得回家让家里人感觉到亲情还在。现在的劳动力大批在外,留着家乡的老人,和还未成年的妻儿,这就出现了前些年热起得大家耳熟能详的话题“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引起了社会一度强烈的反响。

当前中国的劳动力迁移具有三个明显特点:一是劳动力迁移是在发展极不平衡的经济背景下进行的,并且在劳动力迁移的同时,这种不平衡进一步加剧。二是劳动力转移以东部沿海地区为主要去向。我国劳动力转移的区域模式,表现为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带迁入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地带。而农村迁出人口占全国迁移人口的六成以上,其中几乎有七成以上迁入城市。因此,中国现阶段的劳动力转移可以简单概括为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带农村地区迁向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地带城市地区;三是受教育程度越高,迁移比例越大,但由于受到较高教育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非常小,农村迁移人口的总体受教育程度较低。

随着国家政策及地方政府的帮助,进行“三农政策”和退耕还林等措施,加强农村自身发展,在某些地方也出现相应的农村劳动力出外务工减少的情况。只要大家在家里能吃饱饭,穿好衣,再赚点钱,也许很多人也不愿意出外务工,毕竟背井离乡的滋味很好受。

总得来说,农村劳动力迁移的特点就是迁移幅度大,分布地区较广,从事的职业五花八门,为了谋生,他们常年在外,私下奔波。大西南的劳动力大省,年年都会向许多大城市输出大量劳动力,促进我国企业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城市化建设奉献不少。

二、劳动力迁移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农村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这部分劳动力在农村的边际生产率低于其生活费用甚至等于零,也就是说即使只能获得很低的工资收入,他们也有向城市转移的倾向。而同时,我国东部沿海城市迅速崛起,需要大量廉价劳动力,这使得在工资水平很低的情况下,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向东部城市转移。这个时期的人口迁移极大地增加了农民收入。但随着劳动力的持续转移,造成城市就业压力的增大,迁移劳动力工资增长非常缓慢,最终造成农民人均收入的增长缓慢。

由于我国农业的粗放型生产模式和生产技术进步缓慢,农业生产社会化程度较低,以至于农业劳动生产率多年来没有显著提高,农业平均劳动生产率进而人均收入收入未能因农村人口的转移而得到明显提高。农村劳动力在农村的收入较低,纯收入更低,使得其在城市就业的机会成本很低。因此,多年来农村劳动力持续向城市的迁移,虽然迁移的速度在放缓。正如托达罗模型所告诉我们的,迁移速度的放缓是由于农村劳动力在农村和在城市收入差距减小造成的。但我们不难发现,目前城乡收入差距的减少,并非归因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更主要的原因在于迁移人口在迁入地收入水平的缓慢增长、无增长,相对于城市居民收入和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而言,甚至是负增长。因此,过去二十多年的劳动力迁移虽然曾经极大地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但并不足以使农民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同步增长,这种现象持续下去,必然会进一步拉大二者收入的差距,造成相对贫困的增加。另外,农村人口的迁移使农村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流失严重。由于受教育程度越高,迁移比率越高,具备一定的知识、技能的人才大量流失,使农村在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源严重不足,制约了农村生产力的提高,从而进一步拉大了城乡差距,加剧了农村的相对贫困。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发现,当前模式下的人口迁移,短期内对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长期而言,并不能消除悬殊的城乡收入差距,甚至会进一步拉大城乡收入差距。

从现实生活中可以看出,农村劳动力迁移,是基于现在的农村农业发展,乡镇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农村居民现有的生活状况,促使我们地区广大人民选择外出务工。换言之,劳动力的迁移,也改善了我们地区现有的生活条件,基本上过上了富裕生活,再劳累之后能安居,能乐业就已经很好了。总之,这一举动,一世为了自身生活条件的改善,另外则促进我国企业发展,经济的大踏步前进,也可以说是促进了我国GDP的增长。

三、我们县的劳动力现状和应对对策

对外,大多数城市的劳动力匮乏的情况下,我们有必要就我们县的劳动力结构进行合理规划和管理。对于劳动力迁移所引起的现状,譬如农业荒芜、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等问题,有必要做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权衡利弊,让其机制上更加完善。

1、我们农村劳动力迁移所带来的现状

由于大量年轻劳动力外出,家乡仅留着大批年迈的老人,他们生活虽然基本能自理,但

对于所拥有的庄稼却无能为力,这使得我们地区大量的农田变得荒芜,农业置废。同时,引起人们关注的“空巢老人”也值得留心,年轻劳动力留下自己的父母在家,由于上了年龄,这些老人在无依无靠,生病了都没有人照顾,还有平时没有人陪着说话,会让他们倍感孤独,这使得农村老人在很多方面上出现思想上的问题;

由于年轻夫妻大多数都是成伴出去工作,家里不仅留着自己的父母,还有很多的年轻家长把自己的子女留在了家里,把子女留给了父母照顾。这个在很多方面带来了不便,“留守儿童”的问题,在家庭教育和成长方面带来诸多弊端,这也是社会值得关注的问题,教育是出娃娃抓起,所以在这一问题上势必应该引起农村家庭和社会各阶层的关注;由于年轻劳动力都在外面,现在乡镇企业发展需要大量着的返回,还有家乡建设也严重缺乏劳动力,这势必在促进外面大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使得自己乡镇的发展变得缓慢,在这一因素上应该引起政府的关注,需要提出可行的政策,召回一部分劳动力,一遍我们自身的发展;

于此同时,劳动力大量移动,给各地和当地政府在户籍管理方面带来一定的不便,大批外来务工者涌入一个城市,区域文化因素也会带来一定的冲突;带着子女在外工作的家长,在外面就学也是一大问题,毕竟现在很多省份对外来务工子女就学还有一定限制。当然,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能看见的现象,还有一些深层次的东西就不一一列举了。

2、对于劳动力迁移带来的问题提出的一些建议和对策

最近,党中央国务院制定了国民经济发展的“十一五”规划建议,提出了新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宏伟目标,这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纲领性文件,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当前,努力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对于保证新的五年规划顺利实施,推进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缩小城乡差距、贫富差距、地区差距,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为了切实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①继续稳步、有序地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②善待农民工,提高他们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工的问题,农民工是我国农民中的精华,在二、三产业的从业人员中已占相当比重,应明确农民工产业工人的主体地位,取消“农民工”的称谓,代之以从事职业的称谓,与城市职工同等身份,同等待遇,同等地位。参与城市所在地的政治社会生活,拥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农民工应公平地享受基本的社会保障和最低工资制度,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严禁恶意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和随意无度加班。加强监察工作,发现问题严肃处理,问题严重的应严加惩处。从长远看,农民工工资待遇不能只是维持简单再生产,而应满足扩大再生产的需要,并不断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建立工资不断增长的长效机制。

③实行制度创新,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首先是户籍制度创新。从长远讲,要彻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消除附着在户口上的城乡居民的权利不平等制度,保障公民的迁徙自由、居住自由和择业自由。近期,要降低城市户籍门槛,分层次放宽入户条件。在大中城市,对拥有合法住所(包括有租借房屋)、稳定职业和生活来源的,允许进城定居,登记户口,并依法享有当地居民应有的权利,承担应尽的义务。可先对受过高中、中专教育,参加一种社会保险三年以上的,或企业要求留下并为之承担责任的,或自办企业雇请员工纳税五年以上的,准予户口迁入。小城市、小城镇,户口全部放开。特大城市,可施行居住证制度。

其次是土地制度创新。土地制度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关系密切,从长远看,深化土地制度改革,需要进一步探索。目前,要促进中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并根据中西部地区土地资源相对丰富的实际,适当放宽土地的宏观控制,以适应产业的梯度转移,加快中西部域区经济的发展。可借鉴一些地方的经验和做法,探索创新土地制度。最近,广东省根据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实施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直接进入市场。江苏等省实行“股田制”或建立“土地银行”变地权为股权等,都有利于土地规模经营和农业的产业化经营,有利于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并为农民的就业、创业提供资金支持。

再次是社会保障制度创新。从长远来看,城乡劳动者应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体制。近期,应根据农民工工资偏低和流动人口的不同情况,建立多层次、低水平、广覆盖的社会保障网络。一部分长期在城镇已有稳定职业并定居的人员,可纳入城镇的社会保障。对于临时在城镇打工的农民工,针对他们的迫切需要,先搞工伤保险、大病医疗保险等。降低农民工参与社会保障的门槛。交费基数、交费年限要与他们实际工资相适应,并与所在企业按比例分摊,让更多的农民工年老时能领养老金。允许企业为农民工在农村交纳养老保险,农民工可以到当地社保部门参保和退保。建立方便合理的农民工养老保险跨省区转移机制,不论他们转移到什么地方,都可以凭卡交纳社会养老保险费,凭卡领取社会养老保险金。

④建立和健全培训服务体系,切实提高劳动者素质。

提高劳动者素质,首要的是抓好基础教育,确保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要更多关怀留守儿童的学习、教育和他们的身心健康。对于进入城市的农民工子女,要充分利用和增添城市教育资源,让他们接受正规教育,不得强制收取借读费、择校费,不得以任何理由拒收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子女入学。农村劳动力的培训,要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调动输出地、输入地、用工单位和劳动者本人的积极性。整合培训资源,每个市、县、区都应确定或建立几所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和农民工专业技能培训学校,使每个农村青年都能掌握一、二项专业技能。有些地方对初、高中毕业生再增加一至两年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实施3+1或3+2教育,增强他们的就业能力。这种做法值得推广。要改善培训管理,走市场化培训之路,根据市场需求和农民意愿,大力推广“定单式”培训、“定向”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⑤加强领导,促进农村劳动力健康有序地转移。

第一,要把农民工的问题摆上各级领导的议事日程。广大农民工进入城市十多年来,在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矛盾和问题,有些问题已相当严重,但目前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对此往往认识不足。建议从中央到省、市、县都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领导小组”或“城乡统筹就业协调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吸收发改委、财政、劳动和社保、民政、公安、农业、教育、卫生、计生等职能部门参加,全面负责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包括规划、安置、培训、户籍、维权和劳动保护工作。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出得来,留得住,有保障。输入地要实行属地管理,避免管理和服务的缺失。

第二,建立健全法制。鉴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已成为全国大规模的人口流动现象,并且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存在。建议全国人大和国务院以及各省、市、区人大、政府,及早制定涵盖农民工的有关政策、法规,例如:“就业法”、“劳动力市场管理法”、“培训法”、“劳动保护法”、“最低工资法”、“安全法”、“社会保障法”、“新户籍法”等等,做到有法可依,推动和保障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顺利进行。

第三,增加公共财政支持。中央和各级财政要在预算安排执行中,将支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作为一项重要支出。在建立劳动力市场、农民工培训、社会保障等方面增加投入,提供公共服务。同时要加强对财政支出的监督和审计,确保资金的安全及使用的效益和效率。

第四,农民工的计划生育工作,应以输入地的属地管理为主、输出地为辅,并建立规范的协调工作机制以节约运行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第五,建立农民工组织。有些地方已纳入工会组织。根据目前农民工流动性大,职业不稳定的特点,各地也可在农民工比较集中的地方和企业成立农民工协会或建立农民工工会,代表广大农民工参与有关经济、社会、政治活动。特别是有关就业、工资和土地、财产的管理、流转、分配的谈判、签证工作,以及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并在条件成熟时并入城乡统一的工会组织。

附:“2”中对策部分内容引自张持平的《农村劳动力现状及其对策》

第五篇:农村劳动力转移探讨

农村劳动力培训市场化运行机制初探

:【摘 要】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且数量大形成了农村劳动力市场劳动力供给和的不衔接,造成这一矛盾的原因之一就是农村劳动力培训市场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文章认为,创新培训,建立符合市场发展要求的市场化运行机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培训;制度;市场化

【中图分类号】F24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8777(2006)01-0110-03

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客观事实,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又是陈旧的、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的教育体制造成的。所以,解决这一矛盾体的核心就是要改变现有的农村职业培训机制,再者就是培育中介经纪组织,创造一个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市场化的运作的培训模式。

一、创新资金的投入机制

首先,要转变思想,赋予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新的认识和新观念。培训是农村义务教育的继续和向工作领域的延伸,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市场上转移培训的供给数量低于最优数量,就需要政府自己来提供或为私人企业提供生产公共产品的激励。所以,政府应成为培训投资的主体,并鼓励企业等力量投资转移培训。

其次,根据成本收益的原理,企业和个人也应成为培训投资的主体。企业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的关键在于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高劳动生产率是通过高素质的劳动者来实现。要想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必须加强对其的培训。所以,企业投资于劳动力的培训,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率。对于农民而言,只有不断提高科学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才能实现向二、三产业的转移。所以,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投资主体应该形成政府主导下的国家、企业和个人共同承担投入机制。

第三,现阶段,企业由于投资收益难以保证,农民因投资培训的预期不明等情况下造成教育培训“市场失灵”,所需资金严重不足。这要求政府要加大对农民教育培训经费的投入,建立农村劳动力培训的科教兴农的专项资金。同时要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资金投入体系,积极鼓励社会力量、特别是企业和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农民合作组织进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按照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建立市场化的培训投入机制和体制,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进入到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二、创新培训的运行机制

(一)创新培训的运营机制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切实提高农民劳动技能培训的质量。首先,坚决杜绝计划性的定点培训,劳动保障部门审定合格的培训机构,可以不受地域或户口的限制,招收学员。学员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培训机构。形成政策支持,农民自主参与的招生机制。政府可以以培训券的形式给予补贴,同时培训补贴也是符合WTO绿箱政策规定要求。其次,培训机构要参与市场经济的竞争,向市场要生源、向市场要效益,真正形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机制。再次,培训机构要根据市场需求确定培训专业、培训内容,突出培训的针对性,注重培训的实效性。然后选聘一些专业对口、教学水平高的教师,以确保培训质量。完全改变由政府定培训内容、政府指派教师的政府行为。第四,坚持农民培训与

就业、提高农民收入相结合。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订单、定向、定岗培训为重点的培训机制,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不同岗位,进行对口职业技能培训,开展如家政服务、餐饮等形式多样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使培训和就业对接。第五,结合当地资源优势,加强外出务工农民的指导、服务和管理,着力打造劳务品牌。品牌是公司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资产,是一个企业的灵魂,代表一个企业的形象。同样,提高质量、打造品牌也是培训机构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这是市场经济下对培训机构开展培训工作的总体要求。良好的品牌形象将有利于民工外出就业,而无组织、无秩序、无规模的民工流动缺乏市场竞争力。如河南“林州建筑”,湖南“攸县的士”,“川妹子”、“米脂婆姨”、“衢州保姆”等很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家政服务品牌,在劳务市场上深受广大雇主的欢迎。要鼓励企业带领民工有序流动发展事业,实现群体性、组织化的民工外出就业。对于批量性带领民工就业的,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和资金上的扶持。采取逐步试点,总结经验,逐步推广的方法,真正做到民工出得去,能就业,留得住,以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可持续性。

(二)创新培训的管理机制

1.建立省、市、县、乡四级培训网络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省、市、县、镇、紧密联系、上下贯通、整体联动的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网络管理机制。从横向看,整合教育培训资源,形成以技工学校为龙头,职业学校、农广校、农干校、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为主体,社会力量办学机构等为补充的覆盖城乡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网络,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组织化程度。从纵向看,实行省、市、县、乡四级农民劳动力转移培训体系上下联动,做好农村劳动力有职前职后的培训,培训内容做到层次分布合理,形成初、中、高级相结合,上下互相贯通的网络管理机制。省劳动力转移培训中心做好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制定配套的政策措施,收集并发布市场用工信息,分解培训任务,做好指导、组织、协调具体培训工作;市级主要依托农业职业技术院校,开展跨地区热门专业培训,并负责基层教师集训;县级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主阵地,一方面面向本地区开展培训,另一方面为本县各乡镇农民培训机构进行业务指导,开展县、乡联合培训,并会同劳动部门做好职业技能的鉴定和发证工作等。乡镇农村成人培训学校是农村劳动力培训的最重要场所,加强以设备设施为重点的硬件建设,完善各项功能,使之成为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前沿阵地。各级农民教育培训基地建成后,各系统、各部门规划布置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培训,形成自上而下、上下结合的有效的转移培训基地管理网络。

2.搭建转移培训、就业服务的信息管理机制。首先,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信息化管理。市、区(县)、乡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职介部门要逐步建立劳动力台帐,详细记录劳动力的受教育情况、实践经验、工作经历、技能水平及求职意向,实现信息化、动态化管理,并逐步扩大到对外来务工农民的信息化管理。

其次,做好培训服务机构和用工单位需求信息的对接。各级教育培训机构要与职介和用工部门沟通和协作,及时传递用工信息,有针对性地组织各项培训,建立农民工培训、用工的信息网络,使参加农民职业培训的劳动者能及时走上就业岗位。

最后,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互联网这种投资少、覆盖面广、传递信息快的远程教育优势,实现转移培训网络教学,使农民教育、培训和职介服务步入网络化、信息化。

3.统筹协调领导的管理机制。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涉及到农业、劳动保障、教育、科技、建设、财政等相关部门,各部门之间统筹协调、合理分工是保证转移培训的实施、保质保量完成培训任务的前提之一。《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明确指出:建立农民工培训工作部际联系会议制度,研究解决农民工培训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编制培训计划,落实扶持政策,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农民工的培训工作。为形成政府统筹、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有效工作机制,各地可根据实际需要,建立“农科教结合”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由农委、教委、科委、劳动、财政、共青团、妇联、科协等部门的主管领导组成,承担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的领导、组织、协调职能。为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应建立由农业、教育、劳动、科技、财政等部门参与的市、县两级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每个乡镇都应成立农民职业介绍所(许多区县目前已经建立,但还很不规范),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职业培训、就业指导、劳务输出、信息发布、统筹协调等全方位的服务,集职业培训、技能鉴定、职业介绍、就业指导四位于一体,完整的农村劳动力就业服务体系。目前,全国已有浙江、重庆等省、市率先成立了相应的部门。

三、采取实用、高效的培训模式

改革现有的职业技术培训机构,形成由政府指导下的市场化运行机制。培育市场中介组织,疏通劳动力有序流动的渠道。

中介组织是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能有效沟通用工方与劳动者之间双向选择的渠道,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在一些市场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地方政府开始通过培育各类中介组织,由其承担起组织、培训、输送、服务等促进本地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功能。江苏省建立了200多个青年劳务中介机构,培训青年劳务经纪人3000多名,依托中介输出农村青年3万多名。洪泽县通达 劳务公司,向上海浦东的外资企业订单输出农村青年1.7万名,约占浦东外来工总数的1/4,仅2002年1至9月份,就输出了6300多人。

首先,市场中介组织作为政(下转第126页)(上接第111页)府职能的延伸或补充,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政府调节失灵带来的缺陷。在运营模式上一方面可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作用,由全国工商联成立劳务培训与劳务输出服务中心,作为中介服务性的非政府机构;另一方面可充分调动民间资本,成立独立的非营利性质的中介服务机构。在运营发展上实行“民办公助”,民办就是产权和管理体制上区别于公办的不同类型培训学校,公助就是指招生和就业方面得到政府的帮助他支持,政府除了赋予职能,给予适当的培训办公费用以外,不给专项事业经费,不给人员编制。

其次,中介服务机构在服务内容上要形成培训市场上需求信息的收集、学员的招生、培训内容制定、就业单位和信息反馈等良性循环的,培训-就业一体的投入和输出的产业链。重点抓好定单培训、定性培养和定向输出。

再次,就是要政府转变职能,完善劳动力市场的各项法律法规,规范中介服务机构组织行为。一方面要维护劳动力市场健康的发展,规范中介组织运行;另一方面要保证中介组织合法利益,维护农民的全法权益,打击非法中介。在劳动力市场上,通过中介服务机构一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农民工的弱势地位,减少农民外出就业自发的、盲目的流动。据调查,2001年农村劳动力通过有关部门或亲属有组织进行转移的占27.8%,其余人员的转移仍然属于自发进行。另一方面,经过挑选的、受过培训的、由地方政府部门或工作人员协助管理的劳动者,可以大大减少用工方的管理成本。同时,还可以架起用工双方相互信任的桥梁,一定程度上改善以往不良的劳动关系状况。

【参考文献】

[1]陈红爱.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乡职能转变[J].经济问题,2003,(11).

[2]刘正华,竺金生,赵曙光.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现状与思考[J].中国培训,2004,(1).

[3]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M].上海三联出版社,1991.

[4]郭丽丹,武晓亮,曹忠芳.巴中市农民工培训现状调查与思考[J].综合经济,2004,(7).

下载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劳动力转移

    安徽农业大学2014年—2013学年第二学期《农业政策学》课程论文姓名:刘听强学号:12100527学院:工学院 专业:12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手机:***农村劳动力转移关键词:农村劳动......

    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文档

    株洲县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汇报 一、农村就业情况: 我县共有农村人口394274人,其中劳动力资源257215人,今年已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836人,累计实现劳动力转移101270人,按年龄统......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摘要:中国人多地少,庞大的农村人口和有限的耕地资源是中国过去和未来发展最严重的制约条件之一。如何转移农村庞大的......

    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总结

    龙山中学2010年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 移培训工作总结2010年,龙山中学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坚持正确的培训方向,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各级领导的正确指导,大力......

    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总结

    二0一一年是全面贯彻落实xx大和xx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一年。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和城镇转移,调整农村就业结构是农业和农......

    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大全五篇)

    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艺术设计寇墨轩 200920269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更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尽管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农村人口庞大,劳动力素......

    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五篇模版)

    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_发展战略论文 [摘要] 作为发展中的农业大省——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滞后与迟缓,是制约河南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主要障碍,也是造成河南省......

    黑龙江省讷河市富余劳动力转移情况调查报告

    黑龙江省讷河市富余劳动力转移情况调查报告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明显的兼业性特点。随着二、三产业的发展和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有相当一部分农民既保留着土地的承包权,在农忙时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