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75乡村基础设施调查报告
75分融安县乡村基础设施调查报告
报告人 法学院 12法2 12号 朱厚毓
摘要:为了全面了解我县各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情况,分析现在存在的问题及问题存在原因,探求对策,解决问题。了解和反映广大农民群众的需求,健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我国农村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我利用暑假的时间进行了关于乡村基础设施的问卷调查,因为人力、资源的缺少以及交通的问题,在朋友的帮助下抽取了融安县三个村的为调查对象,以及对附近几个村的了解,对农村的水利设施、交通设施、电力设施以及燃料等情况展开调查,经过数据的整理得出以下报告。或许因为数据的不完善,报告与现实有所出入。
关键词:基础设施 交通 水利 电力 农村
引言:现在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基础设施也在完善中,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了,对基础设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才能满足人们日渐增长的需求,当下政府重视三农问题,加大了对农村的扶持,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改变了农村人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泥泞的羊肠小道也渐渐消失。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随着农村的发展,也出现了更多问题急需解决,基础设施需要进一步解决。这个问卷是为了了解人们对现在农村基础设施的现状的看法,了解其需要,解决问题。
一、概况
融安县隶属柳州市,但是柳州工业的飞速发展并没有带动融安县工业的发展。在融安的各个村子里还是以农业为主,在调查的三个村里,其中小洲村是以种植头菜为主要种植业的,山贝村是以甘蔗为主的,而我的家乡董安村则是以金桔为主要产业。各个村也许因为气候土壤问题种植的植物不尽相同,但是都是在发展农业,基本没有工业的存在。种植业虽然在发展但是也不能经济上产生太大的效益,所以农村的青年人大多还是外出务工的,家里留下的大多是孤寡老人和留守孩子。年轻人外出务工,虽然减少了家里的劳动力,但是也从另一方面推动了乡村基础设施的发展完善,因为务工赚钱的话,经济比较宽松,就可以为家乡设施建设提供一份力量。
二、现状
近年来,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和谐背景下,在国家重视三农问题、政府努力扶持下,农村面貌焕然一新,经济在不断发展,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完善中。
(一)利设施不断完善。
解决农村用水及用水卫生问题。在以前农村用水有的是从河里沟里直接人力挑回家,或者是自己家里买水管从山上拉水来用。但是近年来由于农药的滥用以及天气问题,河里的水污染比较严重,而雨水比较少,河流流量也变少,更加不利于污染的稀释。所以河里的水已经基本不能食用了。也是因为天气问题吧,全球气温升高也是影响到了农村用水,因为到了冬天,从山上拉下的自来水会可能因为水源的水不足,水压不够而断流。
现在的呢,应该就是最近两年吧,有些村里的自来水供应系统是本村自己建的独立统一的供水系统了。这些系统的设施如水管等都是政府免费给村民使用的,但是建设就是村民自己各自出人工,若家里没有劳动力的话呢想要参与也是可以的,但是要出一定的费用抵用。这自来水系统建好了以后,可以解决了村民的用水问题,不用担心河里的水不够卫生,破坏健康,也不用担心冬天的水不够,不知什么时候就没有水的尴尬境地。刚开始只有几个村里尝试了,因为有些村民不相信有这样的好事,而且也是怕以后各家的用水都有记录,会像城里一样要收水费,就不太愿意。农村人大多是精打细算的,不愿花费不必要的钱,没到迫不得已的地步。但是,建好的村到现在也没有人提过要收取费用。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村里开始建村里统一的供水系统了,大概有50%的村子是由村里统一供水的。
(二)电力设施也趋于完善
由于现有农村电力线路及设备老化、陈旧供电能力不足等原因,导致电能损失增大,所以要对现有线路进行改造的农网改造,使得农村的停电现象减少。农网改造可以说是利国利民的事,随着现在家电下乡等优惠政策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的大功率家电不断增多,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电磁炉、电饭锅等家电。就是因为改造,才能应对现在农村对电的需求。现在村民对其所在的村里的用电保障是很满意的,认为从不停电或极少停电或是停电都有及时的通知的村民达到95%以上,只有及少数的人对农村现有的用电保障不满意的。
现在整个县里都基本完成了农网改造,桥板乡应该是最后一批完成改造的。以前因为经济落后,交通不便,思想落后,迟迟没有改造,该乡农网改造工作被一拖再拖,以致使此项工作的开展排列全县最后,到09年才基本完成改造。改造前,桥板乡的电力设备老化,故
障烧坏变压器,无形中增加村民负担【1】。现在随着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以前改造遗留下来的问题,现在农网升级版改造也已经提上议程。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农村的电力会更加稳定完善,基本上不会停电,或者是除意外事件之外的停电都会有提前通知,让村民做好准备。现在有些村里的电费好像是不用每个月交钱的,而是绑定一张银行卡,每月自动扣钱来着。
(三)交通设施发展迅速 现在农村的交通设施是在不断的优化中,路面开始边宽并且改变以往泥泞的泥路变成水泥路。公路的硬化程度达到了45%以上,这指的是村里的主干道,通到各家门口的路的硬化程度比较低因为这主要靠村民自主筹钱。在春节期间,去个的几个公路还没硬化的村子,现在硬化已经是现在进行时中了。随着交通的方便,交通工具也在多样化中,在以前村里有一两辆小货车运货就算不错了。但现在在农村几乎户户都会有一辆摩托车或者电动车,像面包车之类的小车也在增加中,而农村也在有乡村班车,就是由村里开往城镇的。而且好像说这是有国家补助的,每年每辆车都是有六万块钱的补助的,这是为了应付农村在农忙季节的出行淡季,解决司机的后顾之忧。村里的班车有个好处就是每天按时出行,没有意外情况就是每天几趟都是有规定的。但是这样不太方便的是有意外情况或者赶时间的时候来不及,所以,面包车之类的小车就应运而生,这类车一般都是私人的,就是比如说人够了就可以开或是说赶时间也可以马上开的。这两年来,摩托车、电动车之类的发展更是快速,几乎成为农村里的主要交通工具,像电动车助力车这样的,上至七十老叟,下至十几岁小孩都可以骑的。助力车电动车比起摩托车来说是比较安全的,而且也不用年检,而是不用驾驶证就可以去城镇的,价钱也不是很贵。所以很是受欢迎,春节时走亲戚之类的也不会为路途遥远而不想去了,去买个东西也方便多了。这也是从另一方面说现在公路的发展,几乎是村村通公路了,不仅如此,更甚者有的已经是户户通公路了。在国家的补贴已经村民集资和村集体出资完成下的,但是如果出现占用农田的情况下,一般都是农民无偿的。就是在政府和村民共同努力下,乡村的交通设施欣欣向荣。大多数民众对乡村公路时比较满意的。
(四)农村的环境在改善
在过去,农村是没有什么环保意识的,垃圾到处乱仍,所以白色垃圾随处可见,还有就是用过的电池也是随着埋在地下的。河里居然成为大型垃圾池,什么死去的牲畜,不要的衣物都是仍在河里的,连撒完农药的残余瓶子也是在河里可以看到的。因为大多数人认为水是流动的,污染的也是别人也不会是自己。但是,就如上面说的由于环境的改变,河流的流动性不是很强了,这一两年来,河里堆积了不少垃圾。这也是村民自己能看到的事实。所以,在国家提倡建设农村新面貌的时候,就是要保护环境的时候,村民也是踊跃参与的。现在的农村里,每个屯都有好几个垃圾焚烧池,把村里的垃圾收集起来统一焚烧处理,并且这是清专门的人来弄的,而那人的工资是由国家和村民一起出钱的,他们的收入大概是六百块钱一个月。这很好的改善了农村的环境问题,现在在地面上已经很少看到垃圾了,而且政府也是每个月都派人来河里看是不是有人在往河里扔垃圾,如果有并且挨发现的话,就会被罚款的。在一系列政策下,农村的环境在慢慢变好,村民的环保意识也在不断变强。
三、存在的问题 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其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只有把问题解决才能使得农村持续健康发展。
(一)基础设施资金来源渠道过于狭窄。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虽然说是由国家拨款、村民集体出资、个人出资相结合的模式。但是其中最重要的资金还是来自于国家的拨款,导致现在在大力发展发展基础设施的自己有所短缺。由于投资基础设施的风险大、收益少,所以很少能有社会闲散资金进入这个市场。想要得到社会的赞助一般要在外有关系,才能得到一些公司老板的资助。几万十几万对于那些公司的老板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但是却能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很大帮助,如果能有更多的社会闲散资金进入农村,那么不仅可以减轻国家的财政负担,也可以使设施更加完善。
(二)基础设施设计缺乏前瞻性以及后期的不及时。这个问题在基础设施建设中是比较突出的,像农村的公路一般是三米宽,这是比较窄的,这样的路如果是两辆大车在路上相遇,让车是比较麻烦的。还有就是农村的山多,这就导致了公路比较弯,有时是连续几个弯,这使得在转弯地方发生车祸频繁。对于公路的保养也是不到位的,有的路才是一两年就出现开裂的情况了,这也许也是当初建设工程有水分
吧。而且路旁的山上当初挖路的时候,处理不当,一两年间在出现多雨的天气里都会不时有泥土从山上滑下来,掩埋公路。还有在以前为了把路加宽而填充泥土的也有坍塌现象,这是都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于农村自来水供应系统也是缺乏前瞻性的,它的水量不稳定并且不足,供水不正常。在集中用水而且用水量比较大的时候会出现暂时性的停水。这也是由于在设计的时候不够完善使其的储水量不够大,不能满足村民日渐增大的需求,这种需求在农村的家电不断增加新式房屋的建设,用水量会更加大的,关于自来水供应系统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在农村,村民住的地方是比较分散的,有些单家独户的并且在山沟山腰的,现在还不能享受统一供水。
(三)设施的建设引起的安全问题。公路变好了,车子也就变多了,其他车还好,都是要驾照才能上路的,但是像电动车、助力车之类的,虽然使得村民的出行变方便,但也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因为这类车是不需要考驾照的,那么驾驶人也就是没有经过什么系统训练,对交通规则也没有什么了解,这就会在路上想怎么开就怎么开,不管什么逆行的,容易出车祸。
(四)农村的燃料还是以柴草为主。这也是一个问题,因为用柴草的话,污染也是比较严重的,而且在需求量变大,大多人在村附近找柴火的,对植物也是有影响的。以前的人要的柴一般都是干枯的,可是,现在的人,自己干枯的已经不能满足,所以会整颗整颗去砍伐。用煤气和沼气的人是比较少的,煤气是因为价钱比较高,换送比较麻烦,所以用的人很少。沼气呢,就是因为弄沼气池的时候麻烦,还要放挺多东西才能发酵,在后期抽水也是麻烦,所以,在农村现在的燃料还是以传统的柴薪为主的。
四、建议 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我们的责任,看到家乡繁荣发展是每个人高兴的事,或许我们实力单薄,能真正帮助的事有限,但是,尽一份力量,量力而行也是好的。在这里,我就问卷调查所得到的的结论和结合现实状况,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村领导要为村民尽量争取市有关部门对农村基础设施的资金支持,同时要做好我村对外宣传工作,吸收社会闲散资金进入基础设施建设中来,只有资金充足了,才能更好的发展基础设施。就地方优势加大宣传,发展特色农业,激发村民是积极性,让村民充满活力的去为家乡事业发展提供力量。村干部应该制定更多优惠政策,鼓励村民在家发展,比如对村民承包土地的一些优惠。
(二)、要对现有的基础设施进行完善,使其具有前瞻性,能应对农村未来发展趋势。对自来水系统要加大储水量和多建几个点,对水泥路可以适量加宽,对于转弯太多可以截弯取直。减少弯的地方。对设施如公路,供水系统的后期维护要弄好,只有保养好了才能有更长的使用年限。村民也有自觉维护好这些设施。
(三)、关于燃料的建议,为了使农民尽量减少对柴薪的使用,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村的扶持力度,对煤气采取一些优惠政策,还可以在每个村设立一些点,对村民使用的煤气可以送货上门这类的,对挖沼气池也可以有一些补偿,鼓励村民使用一些对环境影响比较小的燃料。结语:建设和健全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对农村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设施健全了,农民的生活有保障,才有更多的精力去投入社会的生产的。而社会生产的发展也是离不开基础设施的,像现在的农村发展的大都是农业,这就需要便利的交通来支撑,只有交通便利了,农民的农作物才可以在短时间内运输出外地,扩大市场,使产品有更加好的价值。基础设施的健全也能增强农民的幸福感和增强他们的体质素质,身体健康,心里愉悦,去为新农村建设尽一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农村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缩小贫富差距。
参考文献【1】广西农业信息网 2009年月23日吴辉 韦祖祠 张蔚 融安桥板乡赶驾农网改造“末班车”
第二篇:农村基础设施调查报告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调查报告
为响应马克思学院的号召,积极参加2012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深入了解自己家乡和周围邻乡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暑假期间,我在村领导的帮助下对自己家乡的住房状况、水利设施、公路交通、供电方面展开了调查,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通过调查研究,更好的了解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发展思路。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调查目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推进农村现代化,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将使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长期受益。为了全面了解我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向有关部门提出合理的意见建议,我利用假期在村领导的帮助下,对我村进行了此次调查。
调查时间:2014.8.15——2014.8.25 调查地点:湘潭县梅市村
调查方法: 1:在村领导,村民的帮助下了解基础设施建设
2:分析调查数据,完成调查报告
一、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近年来,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和谐背景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和村干部有效领导下,我村的面貌焕然一新,基础建设得到很大改善,为我村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住房情况
农村住房情况整体上得到了改善。多数农村居民的住房很早就实现了土砖房到楼房的转变。农村居民里约有80%的百姓住进了旧房翻新,新基建房的平房或楼房,有将近30%的农民在原有房屋的基础上新加建了楼房。每户农民住房占地面积约是200——300平方米之间。各家的房屋外观以及屋内设计都差不多,外观是传统的平顶房或者尖顶方,大多盖两层;屋内大多为一个主客厅以及客厅两侧附带的两个卧室,然后在另一个卧室同侧再建一个厨房,有些还会再加一个农家小院,我家的住房同样是这种风格。有部分农村居民也在自家辟设了卫生间、洗澡间、车库等。除此之外,屋内的设施方面也有着很大的改变,如有些村民家中有沼气池、电话和彩电几乎家家具备,有些富裕点的村民家中还备有太阳能、电脑、空调、冰箱等较贵的电器。这些变化都标志着农村住房条件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变得越来越好。
(二)水利情况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业是农村的根本。可我村的水利基础设施变化并不是很明显。我的家乡这一带的耕作靠的是一条小河以及从几个鱼塘引水灌溉。可是天气炎热的话,小河的水流量便会大量减少,池塘的水量同样不乐观。因此,持久干旱的话会给村民带来很大的困扰,会增加他们的劳累度。很多村民在干旱的情况下会要在凌晨1、2点去田地里引水,而且还有可能会引发纠纷,因为水量太少。所以水利设施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相对水利,农民用水问题就要好得多。我村居民饮用的都是来自地下的淡水。几乎家家户户都1
有钻了一口水井,即使天气炎热也会有足够的浸水到井里,保障日常的生活用水。而且大多数人家都安装了自来水管道直接从井中取水,用水比较方便。
(三)道路情况
以前村里村外大都是土路,晴天走在路上便是尘土飞扬,汽车开过更是黄沙满天;雨天或是下雪天的路上便是坑坑洼洼、泥泞难行。在农村只有偶尔几个比较富裕的大的村落才会在主要街道上铺上水泥路。后来政府出资在将主道修成了水泥路,有些地方村民也自己筹资将几条入村的小路进行了修缮。因此,村里的交通条件大大改善,村民们外出更加方便了。水泥路主道宽广实用,直通到人流聚集的城镇,村里便捷的交通加快了人流的流动,刺激消费,从另一方面带动了经济的增长。这也导致了越来越多的村民家买了小车或筹资买小车。
(四)供电情况
记得在以前,家乡在炎热的夏天经常会出现因用电紧张而出现拉闸限电的状况,村民们不得不离开电风扇前面,使用蒲扇降温。连着几个村庄在夜色里因为断电而呈现一片漆黑黑的黯然情景,而且有时一停就是一整晚,这些时常停电现象不但给农村用电带来了诸多困扰,还让村民的心情无比懊恼和沮丧。
最近几年农村用电问题得到了很大改善,农村供电顺畅,居民用电得到保障。村里各组都安装了独立变压器,各户安装了独立电表,不再像从前几个邻村公用一台变压器。在暑假实践的这十天,我一直住在农村爷爷家,途中没有经历一次停电现象。如今居民电力使用得到了保障,除检修电路或遇到一些意外状况外,一般无拉闸限电情况。更值得高兴的是,以前的供电量根本带不起空调等大功率电器,如今可以了,使用空调丝毫不会影响其他电器的使用。
二、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不足。政府资金成为我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最主要来源之一,而自己村的资金数量相当有限。这也导致了我村农田水利建设基础设施依然薄弱,使得农业生产仍然要受到天气因素的影响,仍未从根本上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我村现阶段基础设施建设受到资金投入不足的制约,资本的趋利性决定了民间资本不愿意将资金投向盈利少或无盈利且风险性较大的农村基础设施,所以有关部门应该协调这方面存在的矛盾。
(二)基础设施建设后期保养滞后。在基础设施投入使用之后,由于天灾及人为的破坏等因素损坏,蚕食等现状。村里对这些问题处理不积极,影响村民的日常生活。比如,我村公路等级差,虽然公路通达率很高,但存在公路等级低,县与乡、乡与村之间的公路路面窄,路面状况差,抗灾能力低,加上经常有大型的货车经过,使得路面多处被压成大大小小的坑洼,情况很不乐观。再如,我家乡的修过的乡路时间一久便被经过的人群,车辆压回原状,说明修缮过的道路并不稳定,保养力度不足。
(三)村民缺乏前瞻性、意见难以统一。多数村民的收入不稳定且较少,所以一般不愿过多地投入到本村的基础设施建设。除此之外,村民的意见很难达成一致,多数时候会出现分歧,从而导致规2
划好的项目不能如期执行,或只能取消。
三、改善的建议
(一)加大财政投入,多渠道筹集资金。
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政府应安排并落实对农业和农村的预算支出,严格执行预算,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同时,应多渠道筹集资金和积极鼓励、引导各种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村领导要为村民尽量争取市有关部门对农村基础设施的资金支持,同时要做好我村对外宣传工作,吸收社会闲散资金进入基础设施建设中来,做好对本村建设的具体规划,要敢于带动村民探索我村新的发展方式,不应将我村的发展方向定格化,模式化,抓住对当今社会的发展动向。要“走出去”,只有同镇,市一级很好的联动,积极引入外资,才能让我村经济进一步发展,从而带动村民走向更加富裕的明天。
(二)加强基础设施使用后的保养工作。
俗话说:“三分建,七分养”。政府对基础设施的养护应放在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切实解决农村基础设施长期存在的“有人建,有人用,无人养”的问题,充分发挥其使用效益。同时,应高度重视已建农村公路的保养工作,对蚕食、毁坏、侵占、污染公路等违法行为要进行严肃查处。目前镇乡交管人员少的实际,建议在现有事业单位中进行调整,落实专职人员,明确其职责,切实加强对村社道路的管理工作。村领导在规划阶段必须考虑运营养护经费,将其纳入项目总投资或明确养护经费来源,建立养护经费保障机制。同时,呼吁村民注意对基础设施的保养,强调保养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三)激发农民参与的内在动力,充分调动群众直接参与建设。
建设新农村,政府是主导,农民是主体,投入是关键。新农村建设,政府决不能包办代替,只有调动村民直接参与建设才能确保新农村建设顺利推进。一是广泛宣传,以培养新型农民为动力,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大力提升农村文明程度,激发农民投身建设新农村的热情。二是凝聚民心,要妥善调节村民间的各种纠纷,说服村民在规划问题上达成一致,赢得所有村民的支持,这样才能真正将基础设施建设好。
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农村的基础设施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提升的空间同样不小。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治背景下,新农村的建设在得到政府重视的同时同样也要求村领导有效的带领以及村民的积极参与。只有政府和人民共同努力,才能真正达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第三篇:乡村调查报告(精选)
感受乡村
乡村”。这个两个字的词语,对于城市的那群孩子来说,由于没有去过,没有亲身体验过,要理解两字词语的含义,似乎会非常,非常的困难。要去感受乡村,似乎就更加地难上加难了。
“乡村”。这个两个字的词语,对于乡村的那群孩子来说,由于天天都在其中生活,对于其中的意义,一定会有很深且很多的感悟,但是,如果要准确而又清楚无误地表述出来它的意义,似乎还是有一些困难吧!
不同的人心中,一定会有不同的,自己理想中的美丽乡村,而我心目中理想中的美丽乡村,又是怎样的呢?
我心目中的乡村,既没有城市间的繁华喧嚣,又有着陶渊明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自得的气质。乡村,没有城市的被污染了从而浑浊的空气,但却有着清晰可见的闪烁着的点点繁星。而繁华的大城市呢,只有化工厂所排放出的污浊臭气,只有黑色与深蓝夹杂的由于摩天大楼的灯光太亮而看不清星星和月亮的天空,没有乡村的“日出而作”般平静的生活,更没有乡村细腻温柔的风景,由此我认为,乡村,自然较城市,美丽。虽然乡村的土地会更贫瘠些,但,这不是可以用双手改变的吗?
有些人认为,乡村的风格,就好比东北大汉的性格,豪迈粗犷,那逶迤的群山,那奔流的大江,不正是乡村粗放广博的风格的最好写照么?
其实不然。我却认为,乡村的风格,正如那水乡甜美、温柔的江南女子一般细腻而又柔美。先别摇头反对,也切勿先点头赞同。先听我表述一番罢!君不见,那怪石上流过的涓涓细流?君不见,那溪边随风飘拂柳枝的杨柳?君不见,那肥沃的黄土地孕育了无数的华夏儿女?
那涓涓细流的细腻,不正像心思缜密又细腻的聪颖的女孩吗?
那随风飘拂柳枝的杨柳,不也正像柔美婉约仿佛从清淡的水墨画中走出的女孩吗?
那孕育了无数华夏儿女的黄土地,则最像那有着无私奉献精神的,我们的母亲啊!
诸君各位,听了我上述的表述,您是否还能说,乡村,没有女子的细腻温柔,而只有东北男儿的粗犷豪放?
我感受到的乡村,既有男儿的粗犷豪放,又有女儿家的似水柔情。这是我心目中的乡村,是我感受出来的乡村。
这——是我们的乡村!
第四篇: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调查报告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调查报告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调查报告
近年来,区交通运输局按照构建“一高速、二纵线、三连接、四射线、五大桥”立体综合交通发展思路,以高速公路接入、省县道和区域干线公路及农村公路建设为重点,大力开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初步形成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综合交通网络。
一、基本情况
建区以来,我区累计投资23.6亿元,基本建成“二纵线、三连接、四射线”的公路网络,实现了“以县城为中心,平坝乡镇半小时、其他乡镇1小时”的交通圈。目前,全区公路总里程由建区时的21.3公里增长到732公里,增长3436%,其中:省道45.847公里,县道90.816公里,乡道48.443公里,村道387.98公里,专用公路9.09公里,规划外村组道路150公里。
随着农村公路通村工程建设的不断延伸,全区13条客运班线、92.3%的农村通达率,极大地改善了群众的出行条件。五年来,全区累计完成站场建设投资1.5亿元,建立了以“物流企业为龙头、农村客货运站场为枢纽、乡村农村招呼站点为节点”的城乡村一体化新农村物流网络,共建成港湾式停靠站100余个,农村标准四级客运站4个,建设率达85%。“十二五”期间,全区累计投资1.04亿元,完成公路大中修162.89公里;投资2666万元实施公路安保工程,安装波型护栏110公里,治理公路高边坡10处等安全基础设施;配备基础养护设备,成立机养中心,将修补的坑氹能力提高到200多平方米/天;严肃查处超限车辆,卸载货物近万吨,将超限率下降到4%。生态文明公路s103线**段、农村示范路**环线和**碧山连片公路等品质型、生态型公路的建成,使全区交通环境得到了改善,农村公路的通行能力得到了提升。
二、存在困难和问题
(一)对外交通畅而不快。一是没有高速经过,缺乏铁路站点。**是全市没有高速公路的县区之一,全区唯一一条铁路成昆线在**境内也是擦西南而过。当前正在规划的“**—**—**”高速写进了“十三五”规划,公路走向尚未确定,开工更是遥遥无期。二是高等级干线公路在我区公路里程中比例不高,仅7.6%。虽然我区的对外干线网络初具雏形,但标准普遍过低,全区还没有一条一级公路,区内的二级公路也只有省道103线及苏沙路,其余大部份是四级公路,连接**县的**路、**区的**路已经破烂不堪,并且都是低等级公路或乡村公路,路况差,运输效率低。
(二)对内交通通而不畅。我区交通内网建设虽然抓住了国家农村公路建设的政策机遇,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基本实现了省、县、乡、村公路连线成片且连片成网的网络化格局,但是由于山区交通建设标准不高,等级普遍偏低,要实现畅通目标,还任务繁重。一方面新修了井沙联网畅通工程**大道**段,但两端却要陷入通而不畅的境地;**公路原来基本闲置,**电站建成后虽然路面完成了硬化,但路基窄、坡陡弯急、等级低,且与****河一桥没有接通,无法开行客运班车。另一方面南北交通不畅,**河自西南向北横穿全境,目前在**河**段连通东西的桥梁只有**大桥、**大桥、**河一桥和**河二桥,几乎集中在县城上游,县城下游的**、**等经济较发达乡镇两岸没有大桥相连,不仅制约了东西两岸的发展,而且存在严重的交通绕行障碍。
(三)公交基础设施相对滞后。随着我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开通城市、城乡结合的公交路线,拥有安全、便捷、经济的公交出行方式已成为群众的迫切愿望,但部分道路还缺乏相应的公交基础设施。城区大部分道路因街道狭窄没有规划设置公交停靠站,存在较大安全隐患,需加以改造,增设安全设施。
(四)重点项目建设推进困难。公路建设项目工程量大、涉及面广、用地面积多(仅**大道、**公路工程就需征地1700多亩),项目落地难、政策处理难、融资难等问题比较突出,一定程度影响了工程建设进度。如bt项目井沙联网畅通工程**大道**段新建工程、**路城区至天车村段改建工程等。
(五)农村公路建设和修复资金缺口较大。目前,农村公路通村工程补助标准为80元/m3(不含安全设施),即5万元/公里,区财政配套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乡、村几乎没有配套资金投入,山区群众生活困难,集资难度大。加上山区地理条件差,工程造价与补助标准存在着6—10万/公里的资金缺口,意味着公路建设越多,欠账越多。此外,上级补助与区级养护资金仅供除草、保洁、清沟等养护,致使相当一部分水毁公路得不到及时修复;伴随着农村公路里程不断扩展,修复成本不断提高(现最高150元/立方米),全区公路修复资金面临的压力不断增大。
(六)农村公路等级和路网密度有待提高。目前,我区582.17公路里程中:高速公路为0、一级公路0.83公里、二级公路59.74公里、三级公路41.57公里、四级公路 480.03公里,等级结构配置很不合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普通家庭汽车、三轮车等交通运输工具拥有量不断上升,而通村公路工程等级为准四级(路基4.5米、路面3.5米),部分早期通村公路工程还未增设错车道,不利于车辆交汇,影响交通安全。虽然后期工程设计增添了错车道,但很多公路还达不到开通班车的标准,影响了部分群众的出行和部分中小学生安全上学;部分乡村公路还存在断头路,没有实现村村互联互通,影响了路网功能的充分发挥,实现乡村、村村互通的农村公路网建设任务还相当繁重。
(七)农村客运配套尚需增强。农村客运经营状况不容乐观,因运营成本不断上升等诸多原因和40%左右的日常实载率导致多数农村客运班线亏损严重,城区到**、**、**、**等周边乡镇的班线基本无法维持正常运营,原**至**煤矿的首个农村小巴班线亏损严重已停开。加之农村公路安全基础设施配备不齐,影响了客运企业发展农村客运的积极性。
三、加速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
(一)精心谋划,加快交通重点项目建设。多渠道解决资金问题,确保重点项目建设顺利进行。加强交通系统专业队伍建设,引进一批交通运输、路桥建设方面的专业人才,提高交通建设团队的整体素质。以成昆铁路复线和连乐铁路建设为契机,做好与城市发展规划的衔接,精心做好**火车站区域站场、人流、物流信息中心及重要道路的规划;积极争取支持,开发铁路相关产业和衍生产业,有效发挥“建设一条铁路、带动一批产业、活跃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的发展效应。
(二)想方设法,加大建设修复资金投入。随着农村公路养护里程的快速增长,路面养护压力将不断加大。财政预算应逐年增加公路养护资金,并安排一定的水毁修复经费。相关部门要积极主动争取支持,多方位、多渠道筹措农村公路建设和水毁修复资金,保证农村公路养护经费使用绩效。鼓励乡村两委自筹资金,投工投劳,加强日常养护和及时进行路面小修。尝试推广农村公路养护“定人、定线、定价、定时”及水毁修复工程市场化招标等“生态管养”机制,并在养护资金和考核上加大对偏远山区以及部分承担特殊功能公路的倾斜力度。
(三)因地制宜,提升公路等级和路网功能。加快提升流通量大的农村公路等级,拓宽路面,按标准配备相关基础设施,尽力开通班车方便群众出行,使偏远山区路网更安全、更高效,从而带动偏远山区经济快速发展。注重加密路网,解决断头路,提高路网使用效率。关注偏远山区对外主通道工程建设,紧跟**大道建设步伐,尽快实施延伸线**—**公路工程建设,提升**河两岸公路等级和路网互通功能。
第五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调查报告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调查报告
调研题目:农村基础设施(房、水、路、电、讯)建设调查
调研时间:2012.7.12——2012.8.20
调研地点:邯郸县邵庄村、东扶仁和贾口
调研人员: 年级:专业:
姓名:学号:
备注:(字数不少于3000字,一律手写,用300字的信纸)
为响应邯郸学院外国语学院的号召,积极参加2012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深入了解自己家乡和周围邻乡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我利用暑假时间对农村的住房状况、水利设施、公路交通、农村电力和通讯设备展开了调查,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通过对邵庄村、东扶仁和贾口等各乡的调查研究,更好的了解了我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发展思路。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区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一)、农村住房
进入新世纪以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农村住房面貌出现了历史性改变,绝大多数农民都住上了新房。农村居民的住房很早就基本实现了土坯变砖瓦、砖房变平房、平方变楼房的新面貌。农村居民里约有90%以上的百姓住进了旧房翻新,新基建房的平房或楼房,有将近30%的农民住进了自己新盖的楼房,农村住房情况展现了明显的改善变化。
农村住房大多数以传统的平房居住为主,各家房屋按照约定俗成的规定,沿着一条两米宽的巷道整齐排开,纵向是房屋一户对着一户,横向是隔着巷道房屋一户挨着一户。主街道和各个小巷道分布于错落有致的农民住房外部,农村整体面貌呈现整齐划一的外观。每户农民住房面积平均占地约是200——300平方米之间。各家房屋建筑设计大都采用传统模式:一个主客厅以及客厅两侧附带的两个卧室,然后在另一个卧室同侧再建一个厨房,几间屋舍再加一个农家小院就构成了一个农民的住房。农村的二层小楼住房在设计上外观看起来比较简单,是一个砖砌起的四方高大房屋,但是房屋内部设计不简单。楼层内部根据家里人口需要设有不同空间大小的套间,楼上设为卧室,楼下设有客厅。农村的住房设计模式越来越向城市居民住房靠近,有部分农村居民也在自家辟设了卫生间、洗澡间、车库等。农民的住房条件还有其他方面很大的变化,例如,沼气进厨房、电话进客厅、太阳能进浴室、互联网进书房、垃圾桶进村庄,空调、冰箱、洗衣机和彩色电视机再也不是有钱人的专利,使农民看得起买不起。农村住房条件的确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二)、水利设施
水是生命之源,对农民百姓来说,水有两大重要用处:一是灌溉;二是饮用。
1、农田水利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业是农村的根本,我区历来重视对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的投入。正所谓“民以食为天”,1
农田水利自然是农村建设最为重要的一方面,关系到农村本源的发展以及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所以必须切切实实加大投入力度,只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业生产条件才会进一步优化。我的家乡邵庄村,还有东扶仁和贾口的农田都靠近滏阳河这一带,滏阳河常年水流,稀有间断,因而她是十里八乡的母亲河,每到灌溉季节,我们都用滏阳河的水浇灌农田,农业旱涝保收。早在十几年前,政府就出资修起了浇灌农田的主水渠,用石灰水泥修筑的水渠防止水流失,大力发展了节水灌溉。如今农业灌溉又添加了浇灌的新机器,提高了农民浇地的效率,加快推进了农业机械化。一些农民种有蔬菜,需要时常灌溉,开大机器引河水浇灌不现实,在村委会的支持下,村民们自己出钱打了一口适于小片农田浇灌的小井,方便了一些菜农,解决了农民浇地难得问题。
2、农民用水
饮水问题关系着各家各户的生存问题,我区居民饮用的都是来自地下的淡水。以前家家户户都有一口人力井,如果要吃水,必须用手使力打出水,才能有水吃,每次汲水很是费力不方便。之后村里建了一个小型水库,家家通上了自来水,缓解了农民吃水难用水难得问题。住进新盖房屋的居民户,从自身方便出发,多数在自家里打了的电力井,方便农民饮水用水、小院菜园子的浇灌、太阳能蓄水和家畜的饮水。
(三)、农村公路交通
随着农产品的外销和内收,农村对公路的需求越来越依赖。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公路对农村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前村里村外大都是沙石土路,晴天走在路上便是尘土飞扬,雨天或是下雪天的路上便是坑坑洼洼、泥泞难行。在农村只有偶尔几个比较富裕的大的村落才会在主要街道上铺上水泥路。像我的家乡邵庄村和东扶仁这些偏落后的贫穷小村庄几乎没有一条像样的马路。
这些年农村道路交通建设投入力度逐步加大,村里投入资金进行道路建设,在村里的主干街道上修铺水泥路。合理规划布局,村村联合,实施村村通延伸道路,逐步实现村与村之间通柏油路或者水泥路,形成了完善通畅的农村道路体系。而且贾口作为高开区重点发展对象,政府对其公路交通投资建设力度更是加大,短短四五年间,贾口村外已形成了一个四通八达的交通网,宽阔平坦的柏油路蜿蜒四方,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地方便,并且也沟通了村与村之间的联系。这条柏油路宽广实用,直通到人流聚集的邯郸市中心,同时方便的道路交通吸引了公交公司的目光,公路带动公交车入驻我区,方便了百姓进入市区购物、孩子上下学,以及在城市每天上下班的农民工,也给一些生意人买卖进货带来实惠。村里便捷的交通加快了人流的流动,刺激消费,从另一方面带动了经济的增长。我区认真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加大农村 交通基础设施的延伸,积极构建大交通格局,很好地促进了农村与尘世的统一和调和。
(四)、农村电力设施
在几年前农村电力供应一直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问题,相关部门经常对农村电力供应持 可有可无的态度。当用电紧张时,农村用电居民首当其冲,在炎热的夏天往往会出现拉闸限电的状况,村民们不得不离开电风扇前面,使用蒲扇降温,农民怨声载道也是无可奈何。连着几个村庄在夜色里因为断电而呈现一片漆黑黑的黯然
情景,甚至在农历新年的前几天也会不时地一两个小时或者一整晚,这些时常停电现象不但给农村用电带来了诸多困扰,还让农民的心情无比懊恼和沮丧。
最近几年农村用电问题得到了很大改善,农村供电顺畅,居民用电得到保障。村里各组都安装了独立变压器,各户安装了独立电表,不再像从前几个邻村公用一台变压器,如果电网出现故障,寻找范围会减少。而现如今,改造后的一个变压器只供给10户至20户村民,故障点也容易确定,如此一来,出现问题也可及时得到检修。现在我区居民电力使用得到保障,除检修电路或遇到一些意外状况外,一般无拉闸限电情况。
(五)、农村通讯设备
近些年来农村通讯事业发展迅速,随着通讯收费的下调,农村固定电话和手机的普及率也很快提高。我上大学之前,农村居民持有手机的人大多数是用于工作联系或生意联系。没过几年就会发现每个村落附近的田地里都会矗立几座联通信号塔或是移动信号塔,手机使用率和信号塔的分布密集程度成正比,现在的年轻人手机使用率基本达到100%,部分小学生、初、高中生也在使用手机,就连年逾七十的老头儿老太太使用手机的也大有人在。农村固定电话的入户率也呈现每年逐步增长的趋势。随着宽带的入户,村民购置电脑与外界的通讯达到新的高度。电脑出现问题后,电信部门第一时间上门维修,工作态度较好。尤其在2012年,我区农村信息化建设取得较快发展,目前宽带网络基本覆盖全区农村,实现宽带进村,进家庭,农村移动电话普及率提高,给农民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也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时尚,多彩缤纷。
二、我村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的存在问题
我区乡村公路等级差,虽然公路通达率很高,但存在公路等级低,县与乡、乡与村之间的公路路面窄,路面状况差,抗灾能力低,缺桥少涵的问题比较普遍,晴通雨阻现象非常突出。落后的交通基础设施仍然是制约我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利因素。农田水利设施大部分是很早时期修建的,现有的大部分使用年限已经很长,水渠有一定的损坏程度,没有及时修补或重建,新水渠的修建速度比较低。另外,多数农村村庄无消防基础设施,无污水垃圾处理设施,抗御火灾事故的能力十分薄弱,村庄生活环境差。农村文化设施、公益事业建设少,村里缺乏没有图书室、文化室等等。
三、我的几个意见
一是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修补已有的公路道路和桥梁,修建村与村之间还未直接连接的道路。二是进一步完善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机制。三是加大农村能源建设力度。努力增加农村沼气建设投资规模,积极推广沼气、秸杆气化等清洁能源。四是加大农村教育文化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五是加大农村信息化建设力度,重点抓好移动基站、电信基站建设工程和电信网络光缆建设项目。六是加大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力度。
充分依靠群众,发挥主体作用。新农村建设需要政府的投入和政策的引导,但农民才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人和主体。因此,要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新农村建设成为广大农民的自觉行动。同时,要加大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宣传力度,使之深入民心,成为民之所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