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农技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浅谈农技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陈刚
来源:《新农村》2011年第17期
农业技术推广是农业科学技术转化为农业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的最有效措施,为此,就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进行探讨,以促进现代农业的稳定发展。
一、农村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
当前农村的科技推广工作,由于受想认识、工作方法、资金保障等方面的制约,普遍存在农技推广难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推广体系断层,技术服务难以到位;二是行政指令推广,服务对象难以接受;三是农民素质偏低,应用科技难以普及;四是服务环节单一,推广效果难以提高;五是技术人员知识提高和技术更新难,技术人员外出学习考察的机会少,仅通过杂志、书籍、电视介绍的新技术、新品种,了解一些抽象的信息,没有实地感受,更没有实践试验;六是推广经费短缺,服务功能难以增强。
二、农技推广工作建议与对策
针对当前农业技术推广难的实际,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真正把农技推广工作抓出成效,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出贡献。
1.提高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认识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20个字描绘了一幅新农村的美好蓝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把科学技术转化为农业现实生产力的主导力量。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农技推广工作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各级政府都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稳定和发展。另一方面,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也要切实增加责任感和紧迫感,树立发展意识、服务意识,弘扬艰苦奋斗、乐于奉献的精神,始终走在农业技术推广第一线,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新的贡献。
2.加强农民带头人培养,积极发展专业技术协会
许多农村有较好的经济基础,但上不了项目或上了项目形不成规模,其原因是缺乏农民带头人,缺乏示范带动作用。这就需要培养农民带头人,发展专业技术协会。要改变过去那种重模式、应景式、走过场式的培训方式,将培训的重点放在农民带头人的培训上,将技能培训转移到素质培养上。专业技术协会应始终遵循“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发展方针,把它办成农民自己的龙源期刊网 http://.cn
合作经济组织。一是创办主体要多元化。可采取农村能人领头办、依托龙头企业兴办、村集体组织领办等方式。二是服务功能多形式。根据农民实际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服务活动,产销结合服务型、产加销一体型、生产服务型等都是有效的形式。三是政府部门多扶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健全、完善与壮大,需要政府部门加强扶持、指导与管理。政府部门要帮助建章立制,促进其健康、有序发展;进行资金扶持,重点用于技术改造、加工、开发新产品等环节;培育先进典型,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
3.加强科技普及,提高农民素质与技能
根据目前农村经济和农民素质现状,加强农民技术培训,应突出层次性和实用性。基层农技培训可以通过3级网络(县、乡、村)、3个层次(领导干部、科技人员、农民)、多种形式(办班培训、邀请专家教授讲课、广播电视讲座等),实施“绿色证书”培训项目。对科技文化素质偏低的农民,可根据农事季节的特点,采取办培训班与现场示范相结合的办法,以增强他们的科技意识,提高运用农技进行自我发展的能力。同时,要注重加强对没有正规学历的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学历教育,通过多种渠道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
4.加快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一要合理构建县、乡、村、科技示范户的四位一体的推广网络。县一级要突出新品种、新技术引进,乡镇要重点突出试验示范的推广,发挥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作用,还要根据各乡镇产业实际,确定区域性农业技术服务网络,配置相关专业人员,充分发挥人才优势,更好为产业服务。要大力培训农民技术员,积极培育科技示范户,让他们在农业科技运用上起到带头作用。二要发挥农业技术优势,积极培育新型的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专业合作组织是现代农业发展中的新生事物,对农业产业化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要根据农业产业发展状况,培育更多的专业合作组织,延伸和壮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三要大胆创新,把农业技术体系融入到农业企业中去。要帮助农业企业建设农业基地,为农业产业企业提供产量高、质量优的原材料,以提升自身品牌;要引导、鼓励、支持企业创办自身的科研推广机构,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加快新技术推广,切实提高农业生产力,促进现代农业健康快速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洁.深化改革加强天津市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J].天津农林科技,2010(1):1-3.[2]闫敖宏.现阶段农技推广的特点及现状分析[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9(12):53.
第二篇:农技推广存在问题和对策
XXX农技推广存在问题和对策
一、XXX农业发展现状
(一)农业概况:
全镇共有耕地面积14610亩,其中水田12422亩、旱地2187.4亩。本镇乡村人口18853人,人均耕地面积0.77亩。镇内种植的**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花生、甘薯、大豆。经济作物主要有茶叶、猕猴桃、蚕桑、板栗、油茶、中药材(百合、天麻、灵芝、茯苓、白术)。养殖业主要有黑毛猪、土鸡、山羊、黄牛。
(二)发展现状:
由于XXX地处山区、人均耕地面积少,**作物种植经济效益低,导致很多劳动力外出务工,有部分田块出现撂荒现象。
目前特色农业生产逐渐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由于目前多数还是分散经营状态,产业未能集聚发展、缺乏价格优势、有待在规划发展、品牌打造、宣传销售等方面给予引导和支持。
二、存在问题
(一)工作繁杂,人员不足。XXX农技中心原有编制10人,现在岗人员6人,承担粮油、蚕桑、茶叶、农机、畜牧水产技术推广工作,肩负着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种子、农药、兽药、肉食品检验、检疫,渔政等监管工作。因条块管理,还要履行政府重要工作职责,如我中心7名技干,3名驻村,村级财务管理1人,计生办1人,借调县美好办1人,中心正常值班1人。2014年阶段性紧急性工作不断,如:土地确权颁证,三老人员资格认证,农业小额贷款申报、核查、核实,中心都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精力。繁杂的工作削弱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二)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年龄偏大,专业性人才不均衡,整体素质有待提高。我中心茶叶、蚕桑、蔬菜无专业技术人员,年龄结构趋于老化,年轻人招考进单位因工作环境差、待遇低,改行进入其他单位。技术推广人员有职称资格不能聘用,待遇不能享受,削弱专业人员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三)农技推广经费投入不足。农技推广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特别是乡镇一级,根本没有专项推广经费。无场地、无检测设备和高效办公设施,现代农技推广技术和信息无法及时掌握和传播。农民急需高效农产品生产技术,优势的特色无法及时传递到农民手中,新技术、新试验示范无法进行,影响农技推广实效。中心经费不足,不堪重负,严重影响各项工作开展。
三、对策及建议
(一)加强政府财政扶持力度。建立农业科技推广专项基金,并逐步制度化地增加财政支农资金用于农技推广的份额。
(二)深化体制改革。让专业技术人员从繁杂事务中解脱出来,专心做好技术推广工作;提高技术人员待遇,对多年取得职称人员应尽快聘用上岗。
(三)强化农技人员技术培训。基层农技人员长期工作在农业一线,直接为三农服务,要通过培训使他们不断更新知识,提高素质,适应农业产业发展的需求。应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因地制宜实行集中与分散、专业与综合、短期与长期、派出去和请进来等方式相结合的教育培训,使农技人员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专业水平。
(四)加强农业教育和农民技术培训。一是要重视对农民技术和技能培训,通过开展技术讲座、举办培训班、现场技术指导、发放技术资料等多种形式,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农业科技水平。二是加强指导,创新推广理念、改进推广方式。以试验、示范为主,通过办示范园、示范基地,以点带面,辅之以宣传培训,辐射带动千家万户。
(五)加快推广方式创新,拓宽服务领域。一是把技术为核心变为以农民为核心。要经常走访农户,与农民交朋友,了解农民的愿望,在推广技术的基础上,引导农民转变观念,改善种养管理。同时,与科技户、种养大户密切合作,发展公司+农户、协会+农户的组织,实现自我服务。二是把产中服务为主转变为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服务。
(六)大力推广农资连锁经营。农资连锁经营可以实现三赢:一是杜绝假帽伪劣,农民受益。二是减少流通环节,企业得利。三是技物结合,更好地开展农技推广工作。要充分利用农技推广部门的技术和体系优势,加快机制创新,引进先进的连锁经营理念,建设新型的农资经营业,为农技推广工作注入新的活力,是农技推广部门深化改革的必然,是行之有效的新举措。
第三篇:乡镇农技推广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乡镇农技推广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农技推广问题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农技推广体系是国家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科技兴农战略的重要载体,特别是农业进入新的阶段,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越来越依赖于科学技术进步和农民素质提高。我县是一个农业大国,众所周知,农业兴则国兴,农业强则国强,农业生产与国民经济息息相关。实践证明,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积极推进农业科学技术革命,而要把科技成果转化为农村现实生产力,关键在于农技推广。当前,我省农业生产与农村经济结构进行着战略性调整,传统农业正向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的效益农业、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等现代农业转变。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与发展,推动农业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以满足新形式下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对科技的需求,将是我县现阶段农业的重要任务和历史使命。
一、农业科技推广运行机制与市场运行机制不相适应
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及运行机制,是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发展起来的,是政府支持农业的依靠力量。选择推广什么项目,推广范围多大,主要表现为政府行为,这是计划经济条件所决定的,这种农技推广模式,目前已明显不能适应市场化发展的要求。当前,随着粮食市场价格的放开,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明显加快,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种植什么产品,需要什么技术,基本上由生产者自己确定,如果再用原有的推广模式,就无疑剥夺了生产者作为市场主体的权力。
二、农业推广资金投入不足,制约着农技推广的力度
对农业技术推广缺乏必要的支持农业技术推广是一项长期的工作,给予一定的物质支持和资金支持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足够的物质和资金上的保障,农业技术推广才能持续的进行下去,最终取得理想的成绩,实现预期的目标。据了解,发达国家农技推广经费一般占到农业总产值的0.6%-1%,发展中国家也在0.5%,而我国不足0.2%。根据《农业技术推广法》,农技推广单位是国家全民事业单位,财政部门要保证其工资及正常推广事业费,但是推广经费紧缺是全县乃至全市农技服务部门自上而下普遍存在的问题。财政投入的资金远达不到《推广法》规定的比例要求。除工资外,几乎没有给农技服务机构预算试验、示范、推广经费,业务工作开展主要靠上级主管部门从其它项目上支持解决,工作运转十分艰难。由于经费紧张,工作又比较辛苦,使得部分农技人员思想不稳,情绪不高,严重影响了基层农技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农技服务事业的发展。
三、科技成果推广的应用与农民现代农业技术的需求不相适应
我县是农业、人口大县,长期以来山高坡陡、人多地少,粮食短缺。而政府对农业科研的投入主要是解决温饱问题,所以就重点偏向于粮食作物方面,而经济作物和多种经营方面技术少,产前、产中技术多,产后加工技术少。随着科技、经济时代的突飞猛进,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县的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出现了丰年有余,比如:我省的粮产实现了连续12年增长,这样就出现了农业结构性矛盾。为了增加农民收入,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迫切需要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实施绿色农业、生态农业、效益农业,大力发展农村龙头企业和农产品深加工,这样农民就迫切需要蔬菜、花卉、畜牧、水产、农产品加工,优质农作物和畜禽的良种繁育等方面的技术,而目前的现状却远远不能满足农民对新技术的需求。比如:我镇属江边干热河谷区,素有天然温室之称,当地农民对市场适销对路的名优特新品种和相关科学技术的需求很迫切,科研成果与农民需求的脱节的矛盾比较突出。
四、基层农技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1.农技服务队伍不稳定。农技人员在编不在岗,长期以来,有的乡镇将农技人员实行包村负责,承担脱贫攻坚、农危改、社会事务等其它工作,甚至有的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的人被抽调后,整个综合服务中心只有1-2人,基本不能正常开展本职业务工作,从而大大削减了农技服务力度。
2.基层农技服务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农业科技推广队伍配置不合理、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专业能力较低,缺乏积极性,意识认识不足,这些都影响和阻碍了农业技术推广的效率。我县目前还缺少必要的农业技术人员,在人才的储备和分配上还有着严重的缺陷,被分配到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中的人员,专业素质和能力都较低,对一些推广中的专业问题难以解决,造成了推广队伍的积极性不高。在推广过程中由于意识上没有充分的认识到农业技术推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出现了推广速度慢,取得效果不理想,服务意识不到位,服务质量差等诸多问题,降低了农业技术推广的工作效率,严重的阻碍了农业技术推广的发展。近年来,基层农业科技推广很少进行知识更新培训;队伍进人少,尤其进专业人员更少,年龄结构、知识结构趋于老化,全镇农技服务机构由于编制和经费等方面的原因,没有吸纳正规农业大中专院校的新生力量,而且一些农技骨干长期没有机会参加培训,知识老化,思路不宽,只懂粮油作物生产。缺少具有特色作物、设施农业、农产品加工及营销示范推广技能的科技人员,缺乏懂市场、会经营、能管理、直接参与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复合型、综合性的农业科技人才,适应不了当前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更难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都市农业发展的需要。
3.基础设施滞后。我镇农业服务中心,因巧蒙油路扩建,我站的房屋被拆,无法办公。虽然随着近年来农技推广体系的不断健全,我镇虽已新修了农技推广站,但是修建的经费严重不足,镇财政无力承担欠缺资金,所以只能是半成品放在哪里,白天装太阳,晚上装月亮,依旧未能改变原有的现状,农技人员连起码的办公、住房条件都不能满足,更谈不上先进的技术设备和检测仪器。
4.农技推广体系机制僵化,不适应现代生产力。农技推广的本质是通过沟通及其他相关方式组织与教育农民,使其增进知识,提高技能,改变观念,传播农业新技术,并获得自我组织与决策的能力来解决面临的问题。在科技因素进入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农民应该是该过程的主体,但我国尚未确立以农民为本的推广思想,也没有形成自下而上的推广体系,农民盼科技如饥似渴,却因为渠道不畅而使得许多先进技术等到推广时已不再先进,甚至根本没有推广就束之高阁了。究其实质,是因为推广过程的中间环节过多而造成了成果效益的层层流失。
第四篇:关于农技推广工作中的问题及建议
县林业局
关于农技推广工作中的问题及建议
1、技术推广队伍编制没有单列。上级要求内部调剂解决编制。但是单位内部编制尚不能完全满足现有生产需要,最后只能是“空调”。建议适当增编制。
2、人员严重不足。一是单位缺编;二是单位工作量大,现有技术人员没有时间从事真正的技术推广工作。建议允许相关单位招录专业院校毕业学生。杜绝非专业人员从事技术推广工作,因为农业技术虽非尖端技术,但隔行如隔山,非专业人员很难适应这项工作。
3、技术人员待遇偏低,农技推广人员又苦又累,对优秀人才缺乏吸引力,很多少只是把参加这项工作当成“跳板”。建议:从政治、资金上提高待遇,吸引优秀人才从事农技推广工作。
4、农技推广工作很脆弱,需要政府、社会扶持。农林畜牧行业是基础行业,农民从事这种行业,投入大,风险高,效益低,特别是林业,往往连续投入四五年,也没啥收益,一般人承担不起。农民能打工的都去打工,相关技术人员很难带领农民将技术措施落实到位。建议:象呵护婴儿一样呵护农林牧业
及相关技术人员,更不能象若干年前动不动要给农技人员“断奶”。
5、建议定期请科研院所人员为基层技术人员授课。
6、建议大力扶持“合作社+技术人员”模式,从政策、资金上给予倾斜,但一定要做好相关各环节的监督,确保每一分钟花到该花的地方。
2011年7月23日
第五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浅谈澄迈大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消防安全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消防工作对于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防止火灾发生起到了日益重要的作用。为贯彻总队《海南省公安消防总队“条令条例学习月”活动实施方案》文件精神,县消防大队开展了“条令条例学习月”活动。通过这次活动,规范了干部、官兵的言行举止,强化了干部、官兵的法纪意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在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直接影响了大队战斗力的进一步提高。如何应对、解决消防大队管理工作中的难点、热点问题,关系到消防大队的社会形象和地位,关系到消防大队内部的稳定与发展,关系到人民的安居乐业和社会和谐。
一、鉴于当前条令条例学习存在的问题,应着重抓好以下四点
一是要使条令条例教育走上规范化教育。如何改变条令条例教育落实不到位的状况,将条令条例教育纳入训练计划,建立计划、备课、测试、检查、讲评等制度,并在时间和经费等方面予以保障,使条令条例教育走上规范化的轨道。
二是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条令条例学习。组织大队全体干部、官兵学习条令条例,真正掌握条令条例的基本内容。可结合大队实际,围绕干部职责、行为规范、日常制度、遵纪守法、防火等内容,组织系统专题讲座,深化条令条例的学习。
三是要知条令、懂条令、用条令。提倡学中用,用中学,学用紧密结合,防止和克服知条令、懂条令而不用条令的不正常现象。大队每名官兵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真学习、消化和理解,全面掌握条令条例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吸收其精髓,提高对学习条令条例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认清贯彻条令条例的重要意义,把学习、熟悉条令条例作为思想教育的必修课,真正做到牢记于心,惯之于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按条令条例办事的良好习惯。在学习的基础上,结合日常工作,狠抓日常养成,确保条令条例贯穿于工作、学习、训练、执勤中,自觉、刻苦地学习本职工作,不断提高工作能力。
二、针对问题,落实措施
一是抓好学习,切实增强大队全体干部依据条令条例进行正规化管理的观念。条令条例学习方法单
一、时间不落实,是导致大队不少干部条令意识不强,对条令条例掌握得不深不透的主要原因。比如,有的干部不熟悉条令条例的基本内容,不会用其规范大队的各项工作;有的干部片面理解条令条例的内容,降低落实条令条例的标准。这些现象都严重影响了条令条例的落实。因此,加强大队正规化管理,首先要抓好条令条例教育,增强干部依据条令条例进行正规化管理的理念。二是营造浓厚学习氛围。积极营造浓厚学习氛围,合力推进条令条例深入落实。为积极营造浓厚学用条令条例的氛围,使全体官兵充分认识到开展条令条例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活动期间,大队通过宣传板报、学习园地、条令条例抽考、宣传横幅,队列训练,集中组织学习等形式,让官兵们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把条令条例学习同官兵的工作、学习、生活有机结合,促使官兵们自觉保持严整的警容警姿,努力形成“人人学条例、个个懂条例、事事依条例”的良好氛围。
三是抓好履职,确保条令条例在落实过程中不走样,见实效。当前,条令条例不能真正落实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些干部对抓条令条例和内务规定落实的职责不清。有的抓落实随意性很大,想怎么抓就怎么抓;有的抓落实没有统一计划和重点,要么眉毛胡子一把抓,要么只抓一点不顾其它等等。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要依据条令条例中各自的职责,实行严格的责任制,使各干部按职尽责。大队领导对落实条令条例中的一些重大问题,要及时拿出正确决策和切实可行的措施,实施强有力的领导。干部要识大体、顾大局,强化全局意识,克服本位主义,自觉摆正自己在抓条令条例落实中的位置,积极围绕正规化管理的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