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县基层农技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19-05-12 19:16: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吉安县基层农技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吉安县基层农技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一篇:吉安县基层农技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吉安县基层农技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业科技的进步都离不开农技服务。而农技服务的质量和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又依赖于基层农技服务体系的健全和完善。我县的农技服务体系建设虽然有过辉煌的历史,为推动我县农业科学技术的普及和农村经济的繁荣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近阶段,随着农村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现有的农技服务体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和问题,其农业生产服务功能受到了严重影响,迫切需要社会各界给予高度关注。为此,通过查找问题,就如何完善我县基层农技服务体系建设提出几点思考。

一、存在的问题

(一)、农技推广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我县乡镇农技推广部门经费少,只够发基本工资,办公经费、阳光津贴还要自己去通过创收获得,更谈不上技术培训、技术指导、高产创建示范等所需的经费,技术推广工作难以开展。

(二)、办公条件差,服务手段落后。

在当今电脑成为了基本的办公用品的年代,绝大多数乡镇农技部门至今未配备电脑、打印机和传真机,农技人员仍靠“一张嘴、两条腿”开展工作,很难掌握先进的科技信息,农技推广服务手段落后。

(三)、农技队伍人员结构不合理,知识老化。

随着农业形势的变化与发展,基层农技队伍人员结构老化、知识技能弱化、整体素质下降,与农业产业结构 调整、与快速发展的现代农业、与农民群众新的需求不相适应等问题仍较突出。农业部门职责多、职能弱,有“为”才会有“位”,无“为”就会被“边缘化”,没有高素质的队伍,就很难满足新时期广大农民群众与社会各 界对农业部门的期望与要求,很难做到有“为”。

(四)、农技人员待遇较低,造成社会地位低下,许多人被迫走经营创收之路。

农技人员工作辛苦,但待遇普遍较低,没有与其职称相对应的工资福利,部分乡镇农技人员统筹医疗、养老保险未办理,挫伤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为寻找经济来源,从90年代初开始,农技部门通过技物结和进行创收,很多农技人员从中得到了实惠,尝到了甜头,挺起了腰杆,但却让农技服务体系遭到了重创,最后形成了重创收轻服务的局面。

二、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建立健全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是实现科技兴农的组织保证。然而面对我国农业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和加人世界贸易组织的形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确实存在许多不适应,必须进行改革和完善。从我县农业的发展来看,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必不可少。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应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深化改革、增强活力,真正成为发展农村经济、调整农业结构、保障大宗农产品安全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技术支撑。

(一)以农技推广绩效管理为激励手段,创新农技人员管理机制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机制的完善,关键在于解决推广主体的激励问题,创新农技推广机制。比如支持农技推广 机构和农技人员开展

技术承包、有偿服务,可订立“超产提成、减产赔偿”合同,通过股份制等市场化手段 创办科技示范园区,展示名优品种、高效生产模式,带动农民跟进。促使科技人员与农业生产者形成利益共同体而开展长期有效的合作,实现科研机构与农业生产者的“双赢”。

(二)加大财政投入,加速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进程。

一是要保障农技服务机构的工作经费来源。建议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基本办公设施设备所需应由财政统一配备或划拨使用,管理及使用权归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并对基层农技人员进行集中培训,稳定队伍,提高素质,县乡两级应将农技服务机构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足额及时拨付,并保证合理幅度的年度递增。二是要严格按照《农业法》、《农技推广法》的要求,确立基层农技服务队伍的法律地位,确保县乡各级农技服务机构的长期性和稳定性,加强基层农技服务机构的基础建设,使其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让其发挥在农业服务上的职能作用。三是要建立农技推广激励机制。对在农技推广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单位或个人进行奖励,鼓励农技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创新工作思路、探索推广新模式、尝试农业新技术,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寻找新途径。四是要创新人员管理制度。要改革用人机制,实行聘用制度,采取公开招聘、竞聘上岗、择优聘用的方式,选拔有真才实学的农技人员不断充实壮大农技推广队伍,以激发活力,增强后劲。五是从农技推广与经营服务两方面来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坚持“立足推广搞经营,搞好经营促推广”的原则,积极开展经营服务,兴办经济实体,扩大技术服务范围,增强自身实力。

(三)加强管理,提高待遇,进一步稳定基层农技队伍。

首先,各级政府应关心支持农技人员的工作,要切实保证在岗农技人员的主要精力从事农技推广工作。要强化村一级的农技服务体系建设,要通过培养村级农科员、农业大户、科技示范户等方式构建村级农技服务网络,广泛开展村一级的生产性技术指导服务。二是要加大对农技人员的培训力度。要有计划地、系统地组织基层农技人员接受培训,切实提高科技素质,增强其引领农民走科技兴农之路的能力。三是要逐步提高农技人员的工作待遇。在充分保障农技人员基本待遇的基础上,职称评审要优先向基层倾斜,对在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且具备一定组织领导能力的农技人员要提拔重用,提高其政治待遇。四是要关心农技人员的生活,在不断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的同时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适当提高他们的待遇,以稳定农技推广队伍,调动他们安心农村、扎根基层、服务“三农”的积极性。

总之,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基础,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手段,要切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搞好基层农技推广工作。我们呼吁各级政府不折不扣地执行党中央的方针政策,加强资金投入力度,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构建良好的发展环境,使农技推广工作顺应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步伐。

第二篇:基层农技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基层农技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农技服务体系是实施科技兴农战略的重要载体,对于提高农民科学技术水平和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当前农技服务体系建设仍然存在诸如农技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着体系的健康发展。现以重庆市巴南区为例,就如何加强农技服务体系建设作出如下思考。

一、巴南区农技服务体系建设现状

巴南区现有22个镇街,196个村,2067个合作社,全区2008年总人口87.7万,其中,农业人口59.2万,是典型的农业大区。原巴南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已撤销,现区级种植业服务机构只有农技站、植保站、土肥站、种子站、经作站、果树站等。各镇街设有一个农服中心,即22个镇级农技服务机构,属双重管理,以镇街为主。实有在岗农技人员287人,区级60人,镇街227人,有技术干部180人,占62.7%,行政干部84人,占29.3%,工人23人,占8%。从学历结构来看,本科51人,占17.6%,专科150人,占51.7%,中专42人,占14.5%,高中及以下47人,占16.2%。从职称结构来看,高级农艺师以上的22人,占11.5%,中级农艺师44人,占22.9%,助理农艺师84人,占43.8%,技术员及其他人员42人,占21.8%。

二、农技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1.农技服务队伍不稳定一是农技人员在编不在岗。长期以来,有的镇街将农技人员实行包村负责,承担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其它工作,而不能正常开展本职业务工作,从而大大削减了农技服务力度。二是随意安排非专业人员从事专业指导工作,非专技人员占机构总人数的37%。

2.基层农技服务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由于经费投入不足,科技人员难以继续深造。全区农技部门本科以上学历51人,仅占17.6%,专科150人,占51.7%,其中还有部分是非农业专业文凭。近几年来,全区农技服务机构由于编制和经费等方面的原因,没有吸纳正规农业大中专院校的新生力量,而且一些农技骨干长期没有机会参加培训,知识老化,思路不宽,只懂粮油作物生产。缺少具有特色作物、设施农业、农产品加工及营销示范推广技能的科技人员,缺乏懂市场、会经营、能管理、直接参与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复合型、综合性的农业科技人才,适应不了当前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更难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都市农业发展的需要。

3.基础设施滞后全区22个镇街农业服务中心,目前还有部分是用的七十年代的办公用房和住房,因年久失修,农技人员连起码的办公条件都不能满足,更谈不上先进的技术设备和仪器。

4.推广经费紧缺经费紧缺是全区农技服务部门自上而下普遍存在的问题。财政投入的资金远达不到《推广法》规定的比例要求。区镇两级财政财力普遍紧张,除工资外,几乎没有给农技服务机构预算试验、示范、推广经费,业务工作开展主要靠上级主管部门从其它项目上支持解决,工作运转十分艰难。由于经费紧张,待遇低,工作又比较辛苦,使得部分农技人员思想不稳,情绪不高,严重影响了基层农技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农技服务事业的发展。

三、加强农技服务体系建设的相关对策

要改善农技服务体系建设现状,稳定和壮大农技服务队伍,促进推广事业新的发展,必须一手抓机构稳定,一手抓机制创新,在稳定中求创新,在创新中谋发展。

1.加大资金投入应将农技服务经费和知识更新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中,保障农技服务事业的顺利开展。首先用于改善办公条件,加大基层农业服务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其次用于解决好农技人员工资待遇问题,从事公益性职能的农技人员工资由财政全额保障,及时兑现绩效工资。三是用于加大对农技科研成果的奖励力度,充分调动农技人员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2.加强农技服务队伍建设

一是要加大基层在职农技人员的培训力度,每年应制定具体的业务培训计划,落实相应的培训经费,加快农技人员的知识更新。二是要重视中、青年人才的培养,要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支持他们承担农业科技项目,使他们在科技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三是要加快农技队伍后备人才的培养,要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业人才需求形势,提升农业教育层次,培养高学历的人才。四是要完善技术人员技术职务评聘制度,不断提高推广队伍的整体素质。设立专项资金,对基层技术人员进行定期培训,通过不断创新管理理念,改进工作方法,以提高人员素质为目标,为基层人员提供培训、交流、学习的机会和平台。

3.强化体系服务功能一是要按照优化重组资源,巩固发展队伍,提高工作效率,强化服务功能的基本思路,积极探索农技服务体系建设的新途径,力争形成区有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镇街有农业服务中心、村级设专兼职农技员的组织网络体系。二要把农技服务体系建设与当前正在开展的农村科技特派员示范工程有机结合,不断培育壮大农技服务队伍,切实增强农技服务体系的服务功能。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采取公开招聘、竞聘上岗、择优聘用,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专业技术人员进入推广队伍。人员的进、管、出要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和人事权限办理。三是完善考评制度,在考评中要将工作量和业绩细化、量化,将技术人员的工作量和进村入户推广技术的实绩作为主要考核指标,将农民群众和基层干部对技术人员的评分作为重要考核内容。

4.加快信息建设,改善服务条件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不断完善农业科技信息体系建设,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和光盘、多媒体软件、文字材料等远程传播手段和媒体,及时有效地向广大农民、基层农技服务人员,以及农村基层干部提供技术、信息、培训和咨询服务,以便掌握市场的主动权。

5.理顺管理体制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历年1号文件和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明确公益性职能,合理设置机构。对区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实行行业内整合,设置农技总站,大经济作物站等。区级以下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根据产业布局,设置农业技术推广站,由区级业务主管部门负责业务指导。

6.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考核管理要从发展农村经济,破解“三农”难题,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高度出发,将农技服务这项基础核心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并列入镇街和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及时帮助解决农技服务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同时,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农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加强农技工作目标责任管理,强化农技工作考核,确保农技服务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让广大农民真正享受到科技兴农带来的更多实惠。

重庆市巴南区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滕文平刘文泳

第三篇: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是实施科技兴农战略的重要载体,对于提高农民科学技术水平和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当前农技服务体系建设仍然存在诸如农技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着体系的健康发展。现以重庆市巴南区为例,就如何加强农技服务体系建设作出如下思考。

一、巴南区农技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巴南区现有个镇街,196个村,2067个合作社,全区2008年总人口87.7万,其中,农业人口59.2万,是典型的农业大区。

原巴南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已撤销,现区级种植业服务机构只有农技站、植保站、土肥站、种子站、经作站、果树站等。各镇街设有一个农服中心,即22个镇级农技服务机构,属双重管理,以镇街为主。在岗农技人287人,区,镇街227,有技术干部180人,占62.7%,行政干部84人,占29.3%,工人23人,占8%。从学历结构来看,科51人,占17.6%,专科人,占51.7%,中专42人,占14.5%,高中及以下47人,占16.2%。从职称结构来看,高级农艺师以上的22人,占11.5%,中级农艺师44人,占22.9%,助理农艺师84人,占43.8%,技术员及其他人员42人,占21.8%。

二、农技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1.农技服务队伍不稳定一是农技人员在编不在岗。长期以来,有的镇街将农技人员实行包村负责,承担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其它工作,而不能正常开展本职业务工作,从而大大削减了农技服务力度。二是随意安排非专业人员从事专业指导工作,非专技人员占机构总人数的37%。

2.基层农技服务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由于经费投入不足,科技人员难以继续深造。全区农技部门本科以上学历51人,仅占17.6%,专科150人,占51.7%,其中还有部分是非农业专业文凭。近几年来,全区农技服务机构由于编制和经费等方面的原因,没有吸纳正规农业大中专院校的新生力量,而且一些农技骨干长期没有机会参加培训,知识老化,思路不宽,只懂粮油作物生产。缺少具有特色作物、设施农业、农产品加工及营销示范推广技能的科技人员,缺乏懂市场、会经营、能管理、直接参与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复合型、综合性的农业科技人才,适应不了当前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更难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都市农业发展的需要。

3.基础设施滞后全区22个镇街农业服务中心,目前还有部分是用的七十年代的办公用房和住房,因年久失修,农技人员连起码的办公条件都不能满足,更谈不上先进的技术设备和基层农技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仪器。

4.推广经费紧缺经费紧缺是全区农技服务部门自上而下普遍存在的问题。财政投入的资金远达不到《推广法》规定的比例要求。区镇两级财政财力普遍紧张,除工资外,几乎没有给农技服务机构预算试验、示范、推广经费,业务工作开展主要靠上级主管部门从其它项目上支持解决,工作运转十分艰难。由于经费紧张,待遇低,工作又比较辛苦,使得部分农技人员思想不稳,情绪不高,严重影响了基层农技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农技服务事业的发展。

三、加强农技服务体系建

设的相关对策要改善农技服务体系建设现状,稳定和壮大农技服务伍,促进推广事业新的展,必须一手抓机构一手抓机制创新,在稳定中求创新,在创新中谋发展。

(1)加大资金投入应将农技服务经费和知识更新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中,保障农技服务事业的顺利开展。首先用于改善办公条件,加大基层农业服务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其次用于解决好农技人员工资待遇问题,从事公益职能的农技人员工资由财政全额保障,及时兑现绩效工资。三是用于加大对农技科研成果的奖励力度,充分调动农技人员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2)加强农技服务队伍建设一是要加大基层在职农技人员的培训力度,每年应制定具体的业务培训计划,落实相应的培训经费,加快农技人员的知识更新。二是要重视中、青年人才的培养,要极创造条件,鼓励、支持他们承担农业科技项目,使他们在科技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三是要加快农技队伍后备人才的培养,要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业人才需求形势,提升农业教育层次,培养高学历的人才。四是要完善技术人员技术职务评聘制度,不断提高推广队伍的整体素设立专项资金,对基层技术人员进行定期培训,通过不断创新管理理念,改进工作方法,以提高人员素质为目标,为基层人员提供培训、交流、学习的机会和平台。

(3)强化体系服务功能一是要按照优化重组资源展队伍,提高工作效率,强化服务功能的基本思路,积极探索农技服务体系建设的新途径,力争形成区有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镇街有农业服务中心、村级设专兼职农技员的组织网络体系。二要把农技服务体系建设与当前正在开展的农村科技特派员示范工程有机结合,不断培育壮大农技服务队伍,切实增强农技服务体系的服务功能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采取公开招聘、竞聘上岗、择优聘用,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专业技术人员进入推广队伍。人员的进、管、出要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和人事权限办理。三是完善考评制度,在考评中要将工作量和业绩细化、量化,将技术人员的工作量和进村入户推

广技术的实绩作为主要考核指标,将农民群众和基层干部对技术人员的评分作为重要考核内容。(4)加快信息建设,改善服务条件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不断完善农业科技信息体系建设,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和光盘、多媒体软件、文字材料等远程传播手段和媒体,及时有效地向广大农民、基层农技服务人员,以及农村基层干部提供技术、信息、培训和咨询服务,以便掌握市场的主动权。

(5)理顺管理体制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历年1号文件和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明确公益性职能,合理设置机构。对区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实行行业内整合,设置农技总站,大经济作物站等。区级以下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根据产业布局,设置农业技术推广站,由区级业务主管部门负责业务指导。

(6)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考核管理要从发展农村经济,破解“三农”难题,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高度出发,将农技服务这项基础核心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并列入镇街和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及时帮助解决农技服务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同时,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农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加强农技工作目标责任管理,强化农技工作考核,确保农技服务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让大农民真正享受到科技兴农带来的更多实惠。

第四篇:农技推广存在问题和对策

XXX农技推广存在问题和对策

一、XXX农业发展现状

(一)农业概况:

全镇共有耕地面积14610亩,其中水田12422亩、旱地2187.4亩。本镇乡村人口18853人,人均耕地面积0.77亩。镇内种植的**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花生、甘薯、大豆。经济作物主要有茶叶、猕猴桃、蚕桑、板栗、油茶、中药材(百合、天麻、灵芝、茯苓、白术)。养殖业主要有黑毛猪、土鸡、山羊、黄牛。

(二)发展现状:

由于XXX地处山区、人均耕地面积少,**作物种植经济效益低,导致很多劳动力外出务工,有部分田块出现撂荒现象。

目前特色农业生产逐渐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由于目前多数还是分散经营状态,产业未能集聚发展、缺乏价格优势、有待在规划发展、品牌打造、宣传销售等方面给予引导和支持。

二、存在问题

(一)工作繁杂,人员不足。XXX农技中心原有编制10人,现在岗人员6人,承担粮油、蚕桑、茶叶、农机、畜牧水产技术推广工作,肩负着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种子、农药、兽药、肉食品检验、检疫,渔政等监管工作。因条块管理,还要履行政府重要工作职责,如我中心7名技干,3名驻村,村级财务管理1人,计生办1人,借调县美好办1人,中心正常值班1人。2014年阶段性紧急性工作不断,如:土地确权颁证,三老人员资格认证,农业小额贷款申报、核查、核实,中心都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精力。繁杂的工作削弱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二)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年龄偏大,专业性人才不均衡,整体素质有待提高。我中心茶叶、蚕桑、蔬菜无专业技术人员,年龄结构趋于老化,年轻人招考进单位因工作环境差、待遇低,改行进入其他单位。技术推广人员有职称资格不能聘用,待遇不能享受,削弱专业人员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三)农技推广经费投入不足。农技推广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特别是乡镇一级,根本没有专项推广经费。无场地、无检测设备和高效办公设施,现代农技推广技术和信息无法及时掌握和传播。农民急需高效农产品生产技术,优势的特色无法及时传递到农民手中,新技术、新试验示范无法进行,影响农技推广实效。中心经费不足,不堪重负,严重影响各项工作开展。

三、对策及建议

(一)加强政府财政扶持力度。建立农业科技推广专项基金,并逐步制度化地增加财政支农资金用于农技推广的份额。

(二)深化体制改革。让专业技术人员从繁杂事务中解脱出来,专心做好技术推广工作;提高技术人员待遇,对多年取得职称人员应尽快聘用上岗。

(三)强化农技人员技术培训。基层农技人员长期工作在农业一线,直接为三农服务,要通过培训使他们不断更新知识,提高素质,适应农业产业发展的需求。应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因地制宜实行集中与分散、专业与综合、短期与长期、派出去和请进来等方式相结合的教育培训,使农技人员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专业水平。

(四)加强农业教育和农民技术培训。一是要重视对农民技术和技能培训,通过开展技术讲座、举办培训班、现场技术指导、发放技术资料等多种形式,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农业科技水平。二是加强指导,创新推广理念、改进推广方式。以试验、示范为主,通过办示范园、示范基地,以点带面,辅之以宣传培训,辐射带动千家万户。

(五)加快推广方式创新,拓宽服务领域。一是把技术为核心变为以农民为核心。要经常走访农户,与农民交朋友,了解农民的愿望,在推广技术的基础上,引导农民转变观念,改善种养管理。同时,与科技户、种养大户密切合作,发展公司+农户、协会+农户的组织,实现自我服务。二是把产中服务为主转变为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服务。

(六)大力推广农资连锁经营。农资连锁经营可以实现三赢:一是杜绝假帽伪劣,农民受益。二是减少流通环节,企业得利。三是技物结合,更好地开展农技推广工作。要充分利用农技推广部门的技术和体系优势,加快机制创新,引进先进的连锁经营理念,建设新型的农资经营业,为农技推广工作注入新的活力,是农技推广部门深化改革的必然,是行之有效的新举措。

第五篇:加强农技服务体系建设调研对策

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业科技的进步都离不开农技服务。而农技服务的质量和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又依赖于农技服务体系的健全和完善。我县的农技服务体系建设虽然有过辉煌的历史,为推动**农业科学技术的普及和农村经济的繁荣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近阶段,随着农村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县的农技服务体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和问题,其农业

生产服务功能受到了严重影响,迫切需要社会各界给予高度关注。为此,我们通过现状分析,就如何加强我县农技服务体系建设提出几点思考。

一、我县农技服务体系的现状表现

1、农技服务的组织配置比较健全,但网络布局存在残破断层现象。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我县的农技服务组织机构不断健全,县级有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全县分片区设立了7个片农技站,各乡镇设立了乡级农技站,村级设置了专职或兼职农科员,村民小组建立了科技示范户,形成了“三级一户”金字塔形的农技服务体系。在这一服务体系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负责全县的农业生产服务指导工作,片农技站为县农技中心的派出机构,具体负责各片区的农业服务工作,各乡镇农技站实行县乡共管、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具体负责各乡镇的农业行政管理及农业生产指导工作。整个体系结构较为紧凑,农技传递渠道比较畅通,从而为全县的农业生产提供了及时有效的服务,为全县农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发挥了关键作用。

但近几年来,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县农技服务体系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来维系的网络结构受到了冲击。一是县派农技干部断源。2003年,县农业局根据政事分设、政企分开的政策要求率先启动了事业单位改革,将原有经营机构全部剥离脱钩,撤消了原有的片农技站,取消了对各乡镇农技站农技干部的派遣,全局事业干部进行了重新定编,由原来的272人缩减至79人。二是乡村农科员断档。2004年,全县启动乡镇农技站改革,因种种原因使得乡镇农科员定编工作难以及时到位,导致基层农科员转岗流失。到目前为止,全县有9个站已完成改革任务,但仍有11个乡镇农技站有名无实。与此同时,全县村组一级原有的兼职或专职农科员也因缺乏有效组织而使其农业服务职能逐步丧失,致使乡村农技网络出现断层现象,整个农技服务体系的服务功能受到严重削弱。

2、农技服务机构运转比较正常,但业务功能存在缺失错位现象。自1984年成立县农技推广中心以来,全县农业服务资源得到了有效整合,“三级一户”农业生产服务机制运转良好,各项农业服务工作有序开展,一些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得到了有效扩散,同时,各种农业信息渠道也非常畅通,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全县农业生产的稳步发展。但从农技推广业务范畴来看,随着农资经营行为的渗透,许多农技站的服务方向出现了偏差,甚至出现了错位,主要表现为两重两轻:重经营服务轻技术服务;重栽培产品的推广轻综合配套技术的推广。相当一部分农技人员把主要精力放在经营服务上,乡镇农技站原有的“三情”(虫情、病情、苗情)调查、农业试验、农技指导等服务工作逐渐淡化,许多农业行政管理工作诸如:农田质量管理、农业环境监测、农资经营协管、农业事故调查等乡镇各站也均未得到有序开展。在某种意义说,农技站变成了经营性质单位,其本身的业务功能受到了严重干扰。

3、农业服务的队伍建设比较稳定,但人员结构存在偏差失衡现象。我县的农技服务队伍分为两大块,一块是农业局干部职工,属国家事业单位干部职工,改革后共有79人;一块是乡镇农技站农技员,主要由集体转招职工组成,共有在职职工98人。全县农技服务队伍整体比较稳定,但农技人员结构明显失衡。一是年龄结构失衡,全县177个农技人员中,30岁以下11人,30-40岁40人,40-50岁77人,50岁以上49人,已明显呈现后继无人现象;二是专业结构失衡。全县农业类专业技术人员104人,仅占整个服务队伍的58%,其中乡镇农技人员中农业类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仅为35%;三是文化结构失衡。全县乡镇农技人员中,没有高级职称技术人员,具有初、中级技术人员的比例也仅为56%。四是人员分布失衡。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几乎都集中在县级农技服务机构,乡镇很少;并且乡镇之间也不平衡,在边远地区、贫困乡的农技人员明显偏少,而在中心镇区、环境好的乡镇农技人员明显要多。

二、背景原因分析

1、保障机制约,服务性质难分清。县乡农技服务机构属于农业公益性服务单位,其基本工作经费需要得到县乡财政的充分保障。但目前县财政每年拔付的农业事业经费非常有限,缺口较大。尤其是在乡镇一级,各农技站所需经费一直以自身创收为主,通过农资经营等方式来获取所需的工作经费。在农资市场放开后,乡村农资经销店骤增,乡镇农技站的农资经营状况每日愈下,经营收入显著降低,农技人员的工资等基本待遇难以保证,加上市县乡三级财政按规

定拨付的1200元每人每年工作经费,也因财力有限,县乡两级都未完全到位,从而导致乡镇农技站工作经费十分紧缺。在此情况下,各农技站被迫丢弃服务工作,全力从事农资经营以增加创收。很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农技服务功能,改变了服务性质。

2、基础条件差,服务质量难保证。乡镇农技站一直依靠经营维持正常开支,经营状况较好时

还需向所在地政府上交管理费,因此,多年来,多数乡镇农技站一直没有积累,自身的工作条件没有得到改善,导致其基础条件一直较差。一是没有自己的办公生活场所。全县20个乡镇农技站基本都是租借乡镇政府的房子办公、住宿,职工工作生活均有不便,也严重影响了农技人员扎根基层的信心;二是缺乏基本的办公设备。20个乡镇农技站均没有培训教学所需的教学设备、培训场地,没有必需的检验检测仪器及基本试验分析工具,没有固定的试验示范场所和基地,从而使其基本的科教培训、试验推广等职能受到影响,服务质量难以保证。

3、历史包袱重,体制改革难到位。根据县政府审定的农业局改革方案,农业局需置换身份195人,共需置换补偿经费182万元。几年来,通过变卖部分资产等方式多方筹措,农业局已有131人办理了身份置换手续,领取了补偿金120万元,但仍有64人因种种原因未能解除劳动合同,还需62万元补偿金没有着落,成为了农业局一大历史包袱。在乡镇农技站的改革过程中,改革进程同样步履缓慢,至目前为止,全县仅有石羊塘等9个乡镇农技站完成了改革。改革难到位,一是因为人员包袱重,全县20个乡镇共有农技人员98人,其中最多的一个站有5人,身份置换费用较大。二是经费来源少。一方面农技站自有经费十分有限,另一方面县乡财政也无力提供农技员改革所需经费,导致改革经费十分缺乏。三是历史债务重。据统计,全县有16个农技站负债,负债总额多达380多万元,其中最多的一个站达35万元。四是养老保险欠账多。到改革前的2004年6月,全县乡镇农技站人员共欠养老保险金93万元,人平欠缴9394元,其中最多的站欠6万元。这些历史遗留的问题和矛盾,无疑给乡镇农技站改革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

三、对策探讨

1、制定规划,明确农业服务建设方向。要严格按照《农业法》、《农技推广法》的要求,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的相关政策,把农技服务体系建设纳入法制化健康发展轨道。要根据我县农技服务体系的现状,制定切合实际的规划。一是要充分明确县级农技服务机构的科学设置,要在县设农技推广中心的基础上根据优势农产品的生产规划来设立相应的专业站室;二是要充分明确基层农技服务结构的具体设置。应根据一乡一站的原则设置乡镇农技站,同时应根据我县农业区域特色发展情况设置若干个区域特色农业服务站。三是要充分明确农技服务机构的公益性职能。根据国务院[2006]30号文件《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的要求,基层农技服务机构承担的公益性职能是:关键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农作物病虫害的监测、预报、防治和处置,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和强制性检验、农业资源、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投入品使用监测,农业信息和培训教育服务等,根据职能合理设置内部机构,并充分明确机构职责,从而使农技服务机构都有明确的服务方向。

2、稳定队伍,提高农业服务整体水平。一是要根据国务院[2006]30号《意见》的要求,要尽快完善全县的农技服务机构,形成头轻(县一级)、腰硬(乡镇级)、腿粗(村一级)、脚大(科技示范户)的宝塔型服务体系。目前,县一级经过改革,基本达到了机构精简、人员精练的目的,其服务功能进一步齐全、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而现在关键是要充实乡镇一级,要尽快完善乡镇农技站的改革,将经营性职能彻底分离出去,并从乡镇原有农技人员及县级分流农技人员中择优选聘一批综合素质高、专业技术精的人员充实到乡镇农技队伍中,使乡镇级农技人员数量达到全县农技人员总量60%以上;要强化村一级的农技服务体系建设,要通过培养村级农科员、农业大户、科技示范户等方式构建村级农技服务网络,广泛开展村一级的生产性技术指导服务。二是要加大对农技人员的培训力度。要有计划地、系统地组织基层农技人员接受培训,切实提高科技素质,增强其引领农民走科技兴农之路的能力。三是要逐步提高农技人员的工作待遇。在充分保障农技人员基本待遇的基础上,职称评审要优先向基层倾斜,对在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且具备一定组织领导能力的农技人员要提拔重用,提高其政治待遇。

3、完善政策,激发农业服务功能活力。一是要保障农技服务机构的工作经费来源。县乡两级应将农技服务机构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足额及时拨付,并保证合理幅度的递增。二是要严格按照《农业法》、《农技推广法》的要求,确立基层农技服务队伍的法律地位,确保县乡各级农技服务机构的长期性和稳定性,加强基层农技服务机构的基础建设,使其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让其发挥在农业服务上的职能作用。三是要建立农技推广激励机制。对在农技推广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单位或个人进行奖励,鼓励农技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创新工作思路、探索推广新模式、尝试农业新技术,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寻找新途径。四是要创新人员管理制度。要改革用人机制,实行聘用制度,采取公开招聘、竞聘上岗、择优聘用的方式,选拔有真才实学的农技人员不断充实壮大农技推广队伍,以激发活力,增强后劲。

下载吉安县基层农技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吉安县基层农技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农技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浅谈农技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陈刚 来源:《新农村》2011年第17期 农业技术推广是农业科学技术转化为农业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是加快社......

    论基层农机管理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论基层农机管理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临邑农机局 孟宪雷 加强农机管理,发挥农业机械的重要作用,促进农村经济健康、稳定、持续发展,是农机管理部门的重要任务。随着我国社......

    浅谈基层农技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大全

    浅谈基层农技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基层农技推广的现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介绍,并对其如何推广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供参考。关键词:基层农技;推广;建议一、我......

    农机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机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近年来,随着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力度的逐年加大,农业机械装备水平和结构有了很大提高与改善,各种新型农业机械和新技术得到了较为广泛地......

    基层农技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托普仪器——致力于中国农业仪器的发展 基层农技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摘要 分析了当前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更 好地完善农业技术推广......

    我国商业银行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对策

    我国商业银行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对策近年来,有关商业银行营业网点排队难,服务效率低,总体质量差的批评或投诉报道连连见诸各种媒体,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的不适应成为影......

    农机维修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机维修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目前在我国各行业经济规模快速发展的当下,农业也开始逐步与飞速发展的经济技术相接轨,并且在政府连续数十年来都将大力发展农业视......

    ☆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为确保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扎实开展,破解我市农村能源建设发展难题,2009年4月15日—23日,市农村能源办组织专班到黄陂区、新洲区、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