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
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进一步加强对全镇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指导,按照县委的统一要求,我于2005年8月26日深入所辖的3个村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调研活动。调研中,组织召开了3次有村党支部(总支)班子成员、党员和群众代表参加的座谈会,走访农户55户,企业3家,发放“乡镇干部调查问卷”25份、“
村干部党员群众调查问卷”100份,基本上掌握了我镇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有关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农村党的基层组织是农村各项工作和各项组织的领导核心,是农村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农村党的建设,农村党的基层组织的状况如何,对于全党的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农村党的基层组织的工作加强了,对党员的管理教育搞好了,党的战斗堡垒作用就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全党的战斗力就会得到极大的加强。如果没有广大农村基层党组织发挥核心领导作用,没有广大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就没有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这种生机勃勃的局面。广大的农村基层组织是我们实现对农村工作领导的重要组织基础。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谈到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时,总结党的历史经验,立足当前实际,强调要“切实做好基层党建工作”,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应该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这一重要论述对于在新的历史时期下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新时期下农村党的基层组织作用
1、政治核心作用。即党的基层组织在贯彻落实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方面所应起到的作用。具体表现为,一是发挥政治优势,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得以正确贯彻和落实,防止和纠正一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发生;二是保证党的政治领导权在本单位的实现,反对一切削弱党的领导权的错误言行;三是保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在本单位的执行,克服和端正一切只顾经济效益不顾社会效益的倾向。
2、桥梁纽带作用。即党的基层组织在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联系上所应起到的作用。具体表现为,一是保证党的宗旨和群众路线在本单位的重大决策、利益分配、生产经营等活动中得以体现,要经常了解和反映群众对党员、党的工作和领导机关的批评和意见;二是维护群众利益,关心他们的疾苦,保证他们的正确愿望和要求得以实现,发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
3、保证监督作用。即党的基层组织在教育、管理党员,提高党员素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等方面的作用。具体表现为,一是对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进行党的方针政策、依法办事,以及思想作风、道德品质等方面起到教育和管理作用;二是起到督促党员自觉进行党性锻炼的作用,发挥每一个党员的优点和长处,保证本单位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
4.战斗堡垒作用。即党的基层组织在团结和带领党员和广大群众进行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具体表现为:第一,党的基层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是执政党领导核心作用在社会基层单位中的具体体现,是党的领导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重大决策、干部任免、舆论导向等重大政治问题,起到领导和引导的作用;第二,对于人们起到不断培养和树立解放思想、勇于改革精神的作用,使之支持改革、拥护改革;第三,起到了调动和发挥广大群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积极性的作用,坚持党的富民政策,带领群众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二、党的基层组织所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1、市场经济条件下党的基层组织面临的新挑战
市场经济运行规则的确立,使过去以行政关系为纽带确定企业党组织隶属关系的做法受到挑战。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无论全民所有制还是集体所有制企业,都以严格的行政隶属关系被纳入到各自的“条”或“块”,隶属于行政主管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企业之间也是以行政关系为纽带确定上下级关系。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各类经济组织突破了原来的条块限制,按照市场规则重新整合,呈现出越来越复杂的状况。就企业而言,由于政企分开,政府转变职能,企业割断了与政府的脐带,取消了行政级别,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企业之间也完全按照市场规则来运作,从而使企业与政府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行政上的隶属关系不复存在。这就意味着在企业中不可能再以行政关系来确定党组织的隶属关系。
2、党的基层组织自身建设存在问题
当前,一些党组织不重视党的建设工作,治党不严,放松对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听凭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甚至是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毒害、侵蚀党员干部。有的党组织、党的领导干部埋头经济工作,忽视党的建设,“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有的观念陈旧,方法老化,党员教育照本宣科,效果差。
一些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素质并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他们或者缺乏驾驭市场经济的能
力,不善于抓住机遇带领群众走上加快发展的增收致富之路;或者缺乏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不善于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协调不同利益关系,以维护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3、党的基层组织所面临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
十六届四中全会把研究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作为主题并作出决定,意义重大而深远。这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的重大举措,体现了时代要求、人民要求,表明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基层党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特别是一些基层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中存在思想理论水平不高、依法执政能力不强、解决复杂矛盾本领不大、思想作风不端正、工作作风不扎实等问题。
一些地方基层党建工作薄弱,党的基层组织软弱涣散。改革开放以后,基层党组织如何定位,怎样适应新的变化发挥作用和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都是新的挑战。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长期处于软弱涣散状态,对群众的凝聚力下降。社区、新经济组织等领域党建工作明显滞后。这个问题不解决好,就会严重削弱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
三、党的基层组织如何应对新的挑战
1、把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与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首先以产权关系为纽带,调整和理顺企业党组织的隶属关系。政企分开、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目前,企业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逐步进行了公司制改造,企业产权主体由一元化变为多元化,企业与政府、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主要依靠产权而不是依靠行政关系来维系。因此,在公司制企业,要按照谁投资谁管理的原则,以产权关系为纽带确定党组织的隶属关系。以产权关系为纽带确定企业党组织的隶属关系,有利于党组织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开展工作,应当成为现代企业制度条件下企业基层党组织设置的一个重要原则。
其次,以归口管理为手段,理顺私营、个体经济组织党组织的管理关系。私营、个体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近年来发展最为迅猛的一个领域。要加强党对这一领域的领导,保证私营、个体经济健康发展,就必须在这些经济组织中建立健全党的组织,理顺党组织的隶属关系。凡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的私营企业,都要建立党的组织。个体劳动者集中的地方,有正式党员3名以上的,也要建立党的组织。同时,对私营、个体经济组织中党的基层组织要实行归口管理。可在私营企业协会、商会建立党委,统一归口管理本地区范围内的私营企业党组织;在个体劳动者协会建立党委,统一归口管理本地区范围内的个体工商户党组织。
2、抓好“四个环节”,确保农村党的基层组织自身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抓教育,切实提高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以及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能力。要重视加强农村党员干部的政治、思想、理论建设,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现代科技知识武装党员干部的头脑。在发展市场经济的今天,农村各级党组织在着力提高农村党员干部为人民服务思想觉悟的同时,要教育他们不断增强为人民服务的能力,使农村党员干部努力做到科技兴农先学一步,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上先走一步,在发展二、三产业上先干一步。鼓励他们带头致富的同时,还要做农村政策的宣传员,向农民群众及时、准确地提供各种政策信息、科技信息等,帮助农民解决“市场要什么,种什么赚钱”的问题,做发展经济的服务员,向农民群众提供生产经营所需要的资金和农用生产资料等。通过组织发动党员干部为农民群众搭台子、出点子,努力走出一条先富帮后富、齐帮困难户的路子,全心全意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奔小康。
抓班子,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一把手”队伍建设。在农村,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要通过基层党支部一班人向全体党员和群众进行灌输,带领大家付诸行动。其中支部书记的作用最大,书记是农村党支部的核心,是发挥支部战斗力的关键,是带领群众实现共同致富的带头人。从上半年村级班子换届选举就可以看出,什么地方村班子凝聚力、战斗力强,什么地方群众信任度就高,选举工作就顺利;反之,换届选举工作就难以顺利进行。因此,要把人选准、把班子配强,把那些真正“靠得住、有本事”的人选进村级领导班子,特别是要选准配强村党支部书记。同时,还要着眼于村级班子的长远建设,做好在青年农民中培养后备干部和做好在优秀青年农民中发展党员的工作,通过增强班子领导抓经济工作的意识和能力,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增强农村经济活力,推进农村小康建设。
抓作风,切实保证农村基层党的思想建设健康发展。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党的群众路线,也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一项重要措施。农村基层党组织要通过开展串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忧,凝百家心,办百家事,致百家富、慰问贫困户和特困党员、帮助失学儿童,为失学儿童捐资助学、沟通上访户、做示范,传经验,帮致富,当模范等为主题的党的温暖送万家活动,促使农村党员从思想上思民、感情上爱民、行动上为民,自觉做到以人民的利益为最高利益,以人民的意愿为第一信号,以人民的需要为首要任务。
抓载体,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为其发挥作用提供广阔空间。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要多开展一些结合和服务于农村经济的主体活动,这样既可以加强、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党建工作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又可以对农村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化产生有力的促进作用,使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强化对党的根本宗旨的理解,明确对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认识,增强搞好农村各项工作的责任感和主动性,形成“敬业、爱岗、奉献”的良好风尚,在实施党的伟大工程中建功立业。
3、加强和提高党的基层组织的执政能力
基层党建工作的核心,是要建设能够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领导班子和党的组织,要抓住当前的发展机遇,明确目标,形成合力,把党的富民政策用好、用足、用够,千方百计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加快致富步伐。在农村党的基层建设中,乡镇是龙头,村级是基础。各级基层组织的书记应作为基层组织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切实负起责任来,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增强党在基层的执政能力,要着眼解决基层党建工作的突出问题,工作要抓实抓具体,首先是配好领导班子,核心是培养一批农村致富带头人;二是要着力提高农村基层党员和干部的素质,在群众中树立起党组织的良好形象;三是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形势、新变化,积极探索和加强党员管理和发展的新途径;四是党建工作要由虚变实,找准切入点,选好推动工作的载体;五是基层党建工作的目标定位要明确,就是落实方针政策,服务广大群众;六是基层党建工作的落脚点必须是为民、利民、富民,目的就是要广大群众共同富裕、安居乐业;七是基层党建工作必须以推进民主管理为突破口,坚持公开、公正、透明,发展经济、民主办事;八是以理顺“两委”关系为重点,建立团结共事、和谐稳定的工作氛围和社会环境。
加强基层党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最根本的是要密切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镇、村两级党组织要进一步转变观念,转变职能,要深入研究当前基层组织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研究广大农民群众最迫切的各种利益和需求。要从各级基层组织的书记做起,深入思考和探讨怎样做好镇党委书记、怎样做好村支部书记等问题。要认真总结和探索各级党组织更好地为群众服务的问题,真正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落到实处。要全面落实党的各项政策,凡是政策规定的基层干部的切身利益,都要积极想办法给予解决,要用改革的办法、发展的办法,积极从体制、机制上探索提高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的新路子,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深化体制改革,化解长期以来由于体制上、机制上存在的种种矛盾,为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创造新的条件。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认真总结了党执政55年来的成功经验,深入分析了党治国理政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明确了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并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指明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奋斗方向。作为党的各级基层组织,应充分认清新时期和新形势下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充分性,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建设高素质基层干部队伍为关键,以改革和完善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基础,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最终通过全党上下共同努力,使我们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归根到底成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永远保持先进性、经得住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带领人民群众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稳定、人民幸福。
第二篇: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进一步加强对全乡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指导,按照县委的统一要求,我于XX年年2月不间断深入所辖的19个村的基层组织建设进行了调研。调研中,组织召开了5次有村党支部班子成员、党员和群众代表参加的座谈会,走访农户195户,基本上掌握了我乡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有关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农村党的基层组织是农村各项工作和各项组织的领导核心,是农村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农村党的建设,农村党的基层组织的状况如何,对于全党的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农村党的基层组织的工作加强了,对党员的管理教育搞好了,党的战斗堡垒作用就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全党的战斗力就会得到极大的加强。如果没有广大农村基层党组织发挥核心领导作用,没有广大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就没有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这种生机勃勃的局面。广大的农村基层组织是我们实现对农村工作领导的重要组织基础。jzm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谈到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时,总结党的历史经验,立足当前实际,强调要“切实做好基层党建工作”,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应该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这一重要论述对于在新的历史时期下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新时期下农村党的基层组织作用
1、政治核心作用。即党的基层组织在贯彻落实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方面所应起到的作用。具体表现为,一是发挥政治优势,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得以正确贯彻和落实,防止和纠正一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发生;二是保证党的政治领导权在本单位的实现,反对一切削弱党的领导权的错误言行;三是保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在本单位的执行,克服和端正一切只顾经济效益不顾社会效益的倾向。
2、桥梁纽带作用。即党的基层组织在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联系上所应起到的作用。具体表现为,一是保证党的宗旨和群众路线在本单位的重大决策、利益分配、生产经营等活动中得以体现,要经常了解和反映群众对党员、党的工作和领导机关的批评和意见;二是维护群众利益,关心他们的疾苦,保证他们的正确愿望和要求得以实现,发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
3、保证监督作用。即党的基层组织在教育、管理党员,提高党员素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等方面的作用。具体表现为,一是对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进行党的方针政策、依法办事,以及思想作风、道德品质等方面起到教育和管理作用;二是起到督促党员自觉进行党性锻炼的作用,发挥每一个党员的优点和长处,保证本单位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
4、战斗堡垒作用。即党的基层组织在团结和带领党员和广大群众进行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具体表现为:第一,党的基层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是执政党领导核心作用在社会基层单位中的具体体现,是党的领导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重大决策、干部任免、舆论导向等重大政治问题,起到领导和引导的作用;第二,对于人们起到不断培养和树立解放思想、勇于改革精神的作用,使之支持改革、拥护改革;第三,起到了调动和发挥广大群众建设有中国特色****积极性的作用,坚持党的富民政策,带领群众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二、党的基层组织所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1、市场经济条件下党的基层组织面临的新挑战
市场经济运行规则的确立,使过去以行政关系为纽带确定企业党组织隶属关系的做法受到挑战。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无论全民所有制还是集体所有制企业,都以严格的行政隶属关系被纳入到各自的“条”或“块”,隶属于行政主管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企业之间也是以行政关系为纽带确定上下级关系。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各类经济组织突破了原来的条块限制,按照市场规则重新整合,呈现出越来越复杂的状况。
2、党的基层组织自身建设存在问题
当前,一些党组织不重视党的建设工作,治党不严,放松对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听凭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甚至是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毒害、侵蚀党员干部。有的党组织、党的领导干部埋头经济工作,忽视党的建设,“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有的观念陈旧,方法老化,党员教育照本宣科,效果差。
一些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素质并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他们或者缺乏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不善于抓住机遇带领群众走上加快发展的增收致富之路;或者缺乏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不善于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协调不同利益关系,以维护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3、党的基层组织所面临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
十六届四中全会把研究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作为主题并做出决定,意义重大而深远。这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的重大举措,体现了时代要求、人民要求,表明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基层党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特别是一些基层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中存在思想理论水平不高、依法执政能力不强、解决复杂矛盾本领不大、思想作风不端正、工作作风不扎实等问题。
一些地方基层党建工作薄弱,党的基层组织软弱涣散。改革开放以后,基层党组织如何定位,怎样适应新的变化发挥作用和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都是新的挑战。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长期处于软弱涣散状态,对群众的凝聚力下降。社区、新经济组织等领域党建工作明显滞后。这个问题不解决好,就会严重削弱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
三、党的基层组织如何应对新的挑战
1、抓好“四个环节”,确保农村党的基层组织自身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抓教育,切实提高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以及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能力。要重视加强农村党员干部的政治、思想、理论建设,用dxp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现代科技知识武装党员干部的头脑。在发展市场经济的今天,农村各级党组织在着力提高农村党员干部为人民服务思想觉悟的同时,要教育他们不断增强为人民服务的能力,使农村党员干部努力做到科技兴农先学一步,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上先走一步,在发展二、三产业上先干一步。鼓励他们带头致富的同时,还要做农村政策的宣传员,向农民群众及时、准确地提供各种政策信息、科技信息等,帮助农民解决“市场要什么,种什么赚钱”的问题,做发展经济的服务员,向农民群众提供生产经营所需要的资金和农用生产资料等。通过组织发动党员干部为农民群众搭台子、出点子,努力走出一条先富帮后富、齐帮困难户的路子,全心全意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奔小康。
抓班子,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一把手”队伍建设。在农村,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要通过基层党支部一班人向全体党员和群众进行灌输,带领大家付诸行动。其中支部书记的作用最大,书记是农村党支部的核心,是发挥支部战斗力的关键,是带领群众实现共同致富的带头人。从上半年村级班子换届选举就可以看出,什么地方村班子凝聚力、战斗力强,什么地方群众信任度就高,选举工作就顺利;反之,换届选举工作就难以顺利进行。因此,要把人选准、把班子配强,把那些真正“靠得住、有本事”的人选进村级领导班子,特别是要选准配强村党支部书记。同时,还要着眼于村级班子的长远建设,做好在青年农民中培养后备干部和做好在优秀青年农民中发展党员的工作,通过增强班子领导抓经济工作的意识和能力,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增强农村经济活力,推进农村小康建设。
抓作风,切实保证农村基层党的思想建设健康发展。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党的群众路线,也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一项重要措施。农村基层党组织要通过开展串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忧,凝百家心,办百家事,致百家富、慰问贫困户和特困党员、帮助失学儿童,为失学儿童捐资助学、沟通上访户、做示范,传经验,帮致富,当模范等为主题的党的温暖送万家活动,促使农村党员从思想上思民、感情上爱民、行动上为民,自觉做到以人民的利益为最高利益,以人民的意愿为第一信号,以人民的需要为首要任务。
抓载体,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为其发挥作用提供广阔空间。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要多开展一些结合和服务于农村经济的主体活动,这样既可以加强、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党建工作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又可以对农村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化产生有力的促进作用,使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强化对党的根本宗旨的理解,明确对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认识,增强搞好农村各项工作的责任感和主动性,形成“敬业、爱岗、奉献”的良好风尚,在实施党的伟大工程中建功立业。
3、加强和提高党的基层组织的执政能力
 
第三篇: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为了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对全乡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指导,按照乡党委要求,我用了十多天时间深入所辖的31个村,就基层组织建设进行了调研。调研中,我通过入村走访,基本上掌握了我乡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有关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农村党的基层组织是农村各项工作和各项组织的领导核心,是农村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农村党的建设,农村党的基层组织的状况如何,对于全党的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农村党的基层组织的工作加强了,对党员的管理教育搞好了,党的战斗堡垒作用就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全党的战斗力就会得到极大的加强。如果没有广大农村基层党组织发挥核心领导作用,没有广大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就没有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这种生机勃勃的局面。广大的农村基层组织是我们实现对农村工作领导的重要组织基础。
一、党的基层组织所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1、党的基层组织自身建设存在问题
当前,一些村级党组织不重视党的建设工作,放松对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或者埋头经济工作,忽视党的建设,有的观念陈旧,方法老化,党员教育照本宣科,效果差。再有一些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素质并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他们或者缺乏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不善于抓住机遇带领群众走上加快发展的增收致富之路;或者缺乏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不善于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协调不同利益关系,以维护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2、党的基层组织所面临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
基层党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特别是一些基层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中存在思想理论水平不高、依法执政能力不强、解决复杂矛盾本领不大、思想作风不端正、工作作风不扎实等问题。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长期处于软弱涣散状态,对群众的凝聚力下降。这个问题不解决好,就会严重削弱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
二、党的基层组织如何应对新的挑战
1、抓好“三个环节”,确保农村党的基层组织自身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抓教育,切实提高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以及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能力。要重视加强农村党员干部的政治、思想、理论建设,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现代科技知识武装党员干部的头脑。在发展市场经济的今天,农村各级党组织在着力提高农村党员干部为人民服务思想觉悟的同时,要教育他们不断增强为人民服务的能力,使农村党员干部努力做到科技兴农先学一步,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上先走一步,在发展二、三产业上先干一步。鼓励他
们带头致富的同时,还要做农村政策的宣传员,向农民群众及时、准确地提供各种政策信息、科技信息等,帮助农民解决“市场要什么,种什么赚钱”的问题,做发展经济的服务员,向农民群众提供生产经营所需要的资金和农用生产资料等。通过组织发动党员干部为农民群众搭台子、出点子,努力走出一条先富帮后富、齐帮困难户的路子,全心全意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奔小康。
抓班子,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一把手”队伍建设。在农村,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要通过基层党支部一班人向全体党员和群众进行灌输,带领大家付诸行动。其中支部书记的作用最大,书记是农村党支部的核心,是发挥支部战斗力的关键,是带领群众实现共同致富的带头人。从村级班子换届选举就可以看出,什么地方村班子凝聚力、战斗力强,什么地方群众信任度就高,选举工作就顺利;反之,换届选举工作就难以顺利进行。因此,要把人选准、把班子配强,把那些真正“靠得住、有本事”的人选进村级领导班子,特别是要选准配强村党支部书记。同时,还要着眼于村级班子的长远建设,做好在青年农民中培养后备干部和做好在优秀青年农民中发展党员的工作,通过增强班子领导抓经济工作的意识和能力,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增强农村经济活力,推进农村小康建设。
抓作风,切实保证农村基层党的思想建设健康发展。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党的群众路线,也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一项重要措施。农村基层党组织要通过开展串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忧,凝百家心,办百家事,致百家富、慰问贫困户和特困党员、帮助失学儿童,为失学儿童捐资助学、沟通上访户、做示范,传经验,帮致富,当模范等为主题的党的温暖送万家活动,促使农村党员从思想上思民、感情上爱民、行动上为民,自觉做到以人民的利益为最高利益,以人民的意愿为第一信号,以人民的需要为首要任务。
2、加强和提高党的基层组织的执政能力
基层党建工作的核心,是要建设能够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领导班子和党的组织,要抓住当前的发展机遇,明确目标,形成合力,把党的富民政策用好、用足、用够,千方百计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加快致富步伐。在农村党的基层建设中,乡镇是龙头,村级是基础。各级基层组织的书记应作为基层组织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切实负起责任来,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增强党在基层的执政能力,要着眼解决基层党建工作的突出问题,工作要抓实抓具体,首先是配好领导班子,核心是培养一批农村致富带头人;二是要着力提高农村基层党员和干部的素质,在群众中树立起党组织的良好形象;三是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形势、新变化,积极探索和加强党员管理和发展的新途径;四是党建工作要由虚变实,找准切入点,选好推动工作的载体;五是基层党建工作的目标定位要明确,就是落实方针政策,服务广大群众;六是基层党建工作的落脚点必须是为民、利民、富民,目的就是要广大群众共同富裕、安居乐业;七是基层党建工作必须以推进民主管理为突破口,坚持公开、公正、透明,发展经济、民主办事;八是以理顺“两委”关系为重点,建立团结共事、和谐稳定的工作氛围和社会环境。
作为党的各级基层组织,应充分认清新时期和新形势下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充分性,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建设高素质基层干部队伍为关键,以改革和完善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基础,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最终通过全党上下共同努力,使我们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归根到底成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永远保持先进性、经得住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带领人民群众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稳定、人民幸福。
第四篇: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
今年是县委提出的“双基工程”推进之年。通过对全县村党组织书记队伍现状进行全面分析研究,巩固和完善好的做法,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对策措施,以全面推进晋位升级工作,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强化社会管理,增强基层工作活力。
一、近年来本县加强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主要做法和成效近年来,县委高度重视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乡镇党委认真抓好落实,从抓干部队伍、抓制度建设、抓保障支撑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有效促进了全县农村干部队伍强素质、基层组织起作用、农民群众得实惠。
(一)注重抓源头开发,选优训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
一是广开渠道选人才。面向农村致富能手、退伍军人、企业管理人员、高校毕业生、外出务工返乡人员等,举荐、选拔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并通过法定程序选进村“两委”。2009年以来,全县共选拔产生村级后备干部XXX名,通过换届选举担任村党组织书记的有XX名。二是根据基层需求派书记。2009年以来,先后选派XX名县、镇两级机关、事业单位年轻干部到村担任党组织书记(其中县级机关XX人、乡镇XX人),目前继续留村任职XX人(其中县级机关XX人、乡镇XX人)。三是着眼提升能力抓培训。将村主要干部纳入全县干部教育培训整体规划,丰富培训方式,充实培训内容,确保全员足时培训。坚持县镇联动、梯次轮训,不断提高教育培训的质量。1 2009年以来,全县村党组织书记参加县、乡镇两级培训累计XXX多人次。
(二)注重抓制度规范,促进农村基层组织更好地为民服务 一是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围绕“书记抓、抓书记”,落实村党组织书记抓农村党建“一岗双责”职责,加强对村党组织书记的目标管理考核。二是健全基层民主制度。规范选举程序,严格民主选举;巩固和完善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村民会议、村民代表议事规则和民主理财等制度,提高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水平;完善村级办事承诺制,全面实施党务村务公开,保障党员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三是完善联系服务群众机制。以民情日记和组团式服务为载体,广泛开展“进百家门、拉家常事、知百姓情、聚万人心”大走访活动,有效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问题。
(三)注重抓激励保障,激发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活力
一是完善激励机制。建立健全以“基本报酬+业绩奖励”为主要内容的村干部报酬考核管理机制,逐步提高村干部报酬水平,为在职村“两委”干部办理城镇社会养老保险,实施老村干部养老生活补贴,切实解决了村干部后顾之忧。2009至2015年,本县村主要干部平均报酬从XXX元提高到XXX元,增幅达XX%,年均增长XX%。二是拓宽职业发展空间。2009年以来,共有XX名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通过定向招录考试进入乡镇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XX名特别优秀的村党组织书记被选拔进入乡镇领导班子。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从总体上看,在县、乡镇两级党委大力推进下,以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为核心的村干部队伍能力素质进一步提高,战斗力明显增强,在巩固基层政权、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建设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基础作用,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能力素质普遍不高。有的村党组织书记缺乏推动发展的能力,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双带”能力不强;有的缺乏群众工作能力,主动下队串户少,怕群众找麻烦;有的缺乏化解矛盾能力,面对突发事件、复杂矛盾和群众关心的难点问题,或是束手无策、延误时机,或是做“老好人”、回避矛盾。二是工作责任心不强。有的村党组织书记精力不集中、工作不专心,甚至不正常上班;有的办事拖拉、遇事推诿,碰到问题“绕道走”,面对群众诉求乱许诺;有的缺乏工作主动性,得过且过、不求进取。三是执行上级决策部署不力。有的村党组织书记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把握上级政策,对上级政策方针一知半解,凭主观经验办事,不能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开展工作;有的村干部怕得罪人,尤其是在推进农村拆违止违、土地流转、社会管理等过程中,畏难怕事、工作偏软。四是处事不够规范和公正。有的村党组织书记不能依法办事,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办事不讲法律讲人情、不讲制度讲关系,引发干群冲突或留下后遗症;有的民主意识不强,搞“一言堂”,特别是在涉及民生利益问题时搞暗箱操作;有的私心杂念重,处理事情搞“双重标准”,甚至与民争利、制造矛盾。
3(二)主要原因分析
一是来源渠道狭窄。一方面,由于本县经济基础和产业基础薄弱,就业岗位少、报酬水平低,本地优秀人才难以留在农村,长期以来“精英流出”,留在农村的人在学历层次、年龄知识结构、思想观念等方面有较大差距,只能是“矮子里拔长子”,目前XX%的村党组织书记是高中及以下学历。另一方面,由于村干部待遇不高,虽然近几年持续增长,但总体还处于较低水平,与机关事业单位相比,岗位吸引力明显不足,难以吸引优秀人才。同时,近年来随着农村社会管理任务越来越重,对村党组织书记队伍要求越来越高,部分现任村党组织书记越来越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二是交流任职机制不畅。村干部只要不违法违纪,一般都可以做到“退休”,“终身制”影响了工作激情和动力;目前全县XX%以上的村党组织书记在同一个村任职,其中15年以上的超过XX%,20年以上的占XX%,跨村交流较少,长期在一地任职容易产生惰性,工作要求不高;有的下派年轻干部急功近利,工作不踏实,追求快出成绩,浮躁心态比较明显。三是考核管理机制不够完善。对村干部考核体系不够科学合理,约束指标多、激励指标少,与报酬挂钩、任职交流、选拔任用结合不够紧密;由于村干部是体制外的人员,上级党委对他们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造成他们做“老好人”、保选票;县、镇条线部门指导不够有力,布臵任务多、指导监督少,缺少务实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三、对策建议
(一)明确总体目标要求
以晋位升级为抓手,以村党组织书记为核心,大力推进“班长工程”,从源头培养、教育培训、考核监督、激励保障等方面入手,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建设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村党组织书记队伍。按照“强镇必须强村”的思路,为切实提高村党组织书记的能力和素质,以乡镇党委为责任主体,整合体制内资源,加大从乡镇机关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中选派优秀干部下村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力度,到20XX年村换届实现下派XX%的目标,到20XX年村换届实现下派不低于XX%的目标,到20XX年村换届基本实现全覆盖的目标。同时,落实好每年的目标任务。
(二)拓宽来源渠道,加大下派力度
一是做大乡镇干部队伍基数。按照“锻炼在镇、使用在村”的思路,加大乡镇机关、事业单位招录力度,加快充实乡镇干部队伍;继续从村党组织书记中定向招考乡镇机关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并鼓励继续留村工作。二是各乡镇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按照目标任务,重点先向班子软弱涣散村、群众矛盾突出村、晋位升级后进村和支部书记到龄退出空岗村选派村党组织书记。三是完善配套政策,对下村任职干部在工作待遇、职务晋升、评优推先等方面加强保障;对不胜任的下村任职干部要及时予以调整,回到原单位原岗位工作。
(三)强化教育培训,提升能力素质
围绕“班长工程”,继续坚持和完善县委示范培训与乡镇党委 5 日常指导、专题培训相结合的村党组织书记教育培训体系,落实岗前培训和常规培训相结合的培训机制,不断提升村党组织书记综合素质。通过丰富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确保培训时间,不断提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增强教育培训实效。
(四)加强考核监管,健全长效机制
一是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根据村党组织书记的职责要求,合理确定任期目标及目标任务,促进村党组织书记履职尽责。二是实行随访机制。乡镇党委要定期走访村党组织书记,对村级班子运行情况进行动态分析研究,对不合格的村党组织书记,采取诫勉教育、组织处理等手段,加大处臵力度。三是建立跨村交流任职机制。对新任的村党组织书记,原则上应异地任职;对在同一个村连续任职时间较长的村党组织书记,由各乡镇根据实际,有计划地加大跨村交流任职力度。四是实施定期谈心谈话机制。建立乡镇领导定期与村党组织书记谈心谈话制度,帮助他们纾解情绪、解决问题、加油鼓劲。五是健全联系服务群众机制。以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为抓手,完善乡镇领导班子成员日常插村联系制度,深化“民情日记”大走访,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切实增强村党组织书记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的意识和能力。六是完善考核评价机制。进一步完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加大社会管理、党员群众评议方面的考核权重,加强对村级工作的指导监督,结合晋位升级评分定级情况,运用好考核评价结果,将考核结果与报酬发放、评优推先、选拔作用等挂钩。对于考核不合格的村党组 6 织书记,要及时予以调整。
(五)落实保障激励,激发工作干劲
一是落实待遇保障。进一步完善“基本报酬+业绩奖励”为主要方式的村干部岗位报酬、社会养老保险、离职保障等机制,提倡适当提高村党组织书记的报酬,进一步突出村党组织书记的领导核心作用。二是拓宽发展空间。加大从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中选拔乡镇领导干部、乡镇委局级后备干部的力度;积极推荐政治素质好、参政议政能力强的村党组织书记作为各级“两代表一委员”人选,形成从基层一线选人用人导向。三是加大关心力度。县、乡镇领导干部在每年走访慰问中,要适当安排走访部分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尤其是要关心爱护那些在艰苦环境下工作的村党组织书记;有计划地组织村党组织书记参加健康检查等活动。四是强化典型引路。结合晋位升级工作,拓建一批“基层干部教育实训基地”,选树一批村党组织书记先进典型,宣传一批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先进事迹,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第五篇: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
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进一步加强对全镇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指导,按照县委的统一要求,我于2005年8月26日深入所辖的3个村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调研活动。调研中,组织召开了3次有村党支部(总支)班子成员、党员和群众代表参加的座谈会,走访农户55户,企业3家,发放“乡镇干部调查问卷”25份、“村干部党员群众调查问卷”100份,基本上掌握了我镇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有关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农村党的基层组织是农村各项工作和各项组织的领导核心,是农村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农村党的建设,农村党的基层组织的状况如何,对于全党的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农村党的基层组织的工作加强了,对党员的管理教育搞好了,党的战斗堡垒作用就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全党的战斗力就会得到极大的加强。如果没有广大农村基层党组织发挥核心领导作用,没有广大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就没有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这种生机勃勃的局面。广大的农村基层组织是我们实现对农村工作领导的重要组织基础。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谈到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时,总结党的历史经验,立足当前实际,强调要“切实做好基层党建工作”,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应该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这一重要论述对于在新的历史时期下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新时期下农村党的基层组织作用
1、政治核心作用。即党的基层组织在贯彻落实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方面所应起到的作用。具体表现为,一是发挥政治优势,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得以正确贯彻和落实,防止和纠正一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发生;二是保证党的政治领导权在本单位的实现,反对一切削弱党的领导权的错误言行;三是保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在本单位的执行,克服和端正一切只顾经济效益不顾社会效益的倾向。
2、桥梁纽带作用。即党的基层组织在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联系上所应起到的作用。具体表现为,一是保证党的宗旨和群众路线在本单位的重大决策、利益分配、生产经营等活动中得以体现,要经常了解和反映群众对党员、党的工作和领导机关的批评和意见;二是维护群众利益,关心他们的疾苦,保证他们的正确愿望和要求得以实现,发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
3、保证监督作用。即党的基层组织在教育、管理党员,提高党员素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等方面的作用。具体表现为,一是对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进行党的方针政策、依法办事,以及思想作风、道德品质等方面起到教育和管理作用;二是起到督促党员自觉进行党性锻炼的作用,发挥每一个党员的优点和长处,保证本单位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
4.战斗堡垒作用。即党的基层组织在团结和带领党员和广大群众进行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具体表现为:第一,党的基层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是执政党领导核心作用在社会基层单位中的具体体现,是党的领导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重大决策、干部任免、舆论导向等重大政治问题,起到领导和引导的作用;第二,对于人们起到不断培养和树立解放思想、勇于改革精神的作用,使之支持改革、拥护改革;第三,起到了调动和发挥广大群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积极性的作用,坚持党的富民政策,带领群众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二、党的基层组织所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1、市场经济条件下党的基层组织面临的新挑战
市场经济运行规则的确立,使过去以行政关系为纽带确定企业党组织隶属关系的做法受到挑战。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无论全民所有制还是集体所有制企业,都以严格的行政隶属关系被纳入到各自的“条”或“块”,隶属于行政主管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企业之间也是以行政关系为纽带确定上下级关系。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各类经济组织突破了原来的条块限制,按照市场规则重新整合,呈现出越来越复杂的状况。就企业而言,由于政企分开,政府转变职能,企业割断了与政府的脐带,取消了行政级别,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企业之间也完全按照市场规则来运作,从而使企业与政府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行政上的隶属关系不复存在。这就意味着在企业中不可能再以行政关系来确定党组织的隶属关系。
2、党的基层组织自身建设存在问题
当前,一些党组织不重视党的建设工作,治党不严,放松对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听凭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甚至是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毒害、侵蚀党员干部。有的党组织、党的领导干部埋头经济工作,忽视党的建设,“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有的观念陈旧,方法老化,党员教育照本宣科,效果差。
一些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素质并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他们或者缺乏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不善于抓住机遇带领群众走上加快发展的增收致富之路;或者缺乏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不善于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协调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