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

时间:2019-05-12 19:36: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

第一篇: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

十六大报告提出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并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中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多数的国家,农民收入长期低水平徘徊,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是当前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的突出问题。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1.1 提高农民收入,有利于稳固农业的基础地位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对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来说,这种基础地位更为突出。一方面,解决占世界1/4人口的吃饭问题,不仅关系我国的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国际粮价的稳定,以致涉及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关系;另一方面,农民收入水平关系农民对农业生产投入的能力和热情以及农民自身素质的提高。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作为市场主体,追求利益最大化。作为生产关系重要内容的利益分配制度的合理程度直接影响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积极性的高低。改革之初,“交足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这种分配制度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农村取得历史性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但后来由于多方面的影响,农业发展缺乏持久的制度支持,城乡收入差距不断加剧,谷贱伤农、丰产不丰收现象时有发生,部分农村出现大面积抛荒,粮食出现连续减产等,这对于一个耕地有限、人地关系紧张的人口大国是极其危险的。

1.2 提高农民收入,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良性循环

社会经济发展是紧密联系、互相制约的。农业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物质生产部门,是第一产业。没有农业的发展,第二、第三产业就不可能广泛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对第二、第三产业的基础地位愈发明显。一方面农业为工业提供粮食和原材料;另一方面,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国内市场需求的扩张。我国广大的农民是工业品的重要消费群体,潜力巨大的农村市场需求状况对工业和国民经济增长具有决定性影响。近几年农民收入不高导致的农村购买力的低下已直接影响了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势头。

1.3 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本质曾作过鲜明的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更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了我们必须消除两极分化,以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社会主义不仅要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生产力,而且要让全体人民共享生产力发展的成果,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公平分配是共同富裕的基础。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利益分配上,要最大限度地维护和发展不同群体的利益,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农民收入状况与城乡收入差距

农村改革之前,经济落后,农民收入极低,增长缓慢。1978年全国农民人均年度纯收入为133.57元,比1958年仅增长60.62元,每年平均增长率只有2.9%,其中90%以上为实物,货币收入不足10%。改革以后,农民在拥有了部分生产资料的同时,获得了生产经营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为提高,农业生产连年大幅度增产,加上当时农产品供不应求,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1978~1997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3.57元提高到2 090.1元,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3.4倍,平均每年增长8.1%,特别是 1978~1984年,实际平均增速达13.4%,但是从1997年开始,由于多种原因,农民收入增长出现回落。1997~2002年5年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每年增长8.6%,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只增长3.8%。2004年是近些年来农民收入增幅较大的一年,达6.8%,但仍低于城市居民收入的增长幅度。1984年是我国城乡差距最小的年份,城乡收入比是1.74?誜1,而2004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3.2?誜1,加上各种福利差距,实际可能达到6?誜1,几乎是世界上城乡差距最大的国家。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统筹城乡发展,已成为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

3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分析

3.1 长期以来重工轻农政策的积淀

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有其深刻的历史渊源。建国之初,为了集中有限的财力、物力发展工业,国家对工农业实行不同的经济政策,使资源配置向城市工业倾斜,农业仅作为发展工业的基础。农业的发展缺乏长期稳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决策者只是在农业发展不足而威胁整体经济发展时,才重新重视农业,致力增加农民收入,一旦矛盾缓和,又会减弱对农业的重视和对农民利益的关注。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 来自: 书签论文网

3.2 农业的弱势产业地位

首先,在现代经济体系中,农业是社会效益高而自身效益低的弱质产业。按照一般规律,经济越发达,人民生活水平越高,农产品消耗比重会越低。其次,农业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农产品科技含量低,农业基本上是靠天吃饭,来自自然的不确定性很大,对我国这样的农业基础非常薄弱的国家更为突出。再次,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还要面对随时可能出现的市场风险。虽然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观念已深入人心,但由于历史传统的惯性和自身素质的制约,农民的观念以至行为模式,还没有摆脱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农民的市场经济和市场主体意识不强,抵御市场风险、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很弱,勤劳不能致富、增产不能增收等现象时有发生。

3.3 农村的现实状况

首先,人地关系日趋紧张。一方面,由于农村人口基数大,加上农民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计划生育政策在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执行困难,新增人口主要在农村;另一方面,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有限的耕地被大量占用。其次,政府投入长期偏少。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2/3,但政府财政用于农村发展的各类支出仅占总支出的10%~15%,占GDP总量比重的1%。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公共产品投入严重不足。再次,农民负担长期偏重。一方面,有限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社会事业的投入相当一部分由农民自行分摊,农民又基本被排除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另一方面,农村基层组织不断膨胀,走不出“膨胀——精简——膨胀”的怪圈,行政支出入不敷出,导致农村乱收费。

3.4 农民自身素质状况

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具有劳动力量的优势,但却不具备质的优势。农民作为一个整体,是文化水平和技术水平最低的一个群体。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农村人口中小学文化程度的占42、8%,15岁以上文盲率为8、3%,农村人口主要由受过初中和小学教育的群体构成。在此基础上,农村干部的素质令人担忧,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只具备初中文化水平,甚至还不到,这些都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导致现阶段农村体力型劳动力大量过剩与农业产业化和工业化过程中所需要的较高质量的劳动力严重短缺并存的尴尬局面。

4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对策分析

4.1 调整收入分配体制,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首先,加大对农村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医疗等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其次,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农业作为弱质产业,需要国家政策的保护。在经济比较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样也不例外。再次,从实际出发,逐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是国家依法为公民提供保障其基本生活水平的安全网。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保障制度对保障劳动者的权益、维护社会稳定、保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当前,我们实行得较多的是送温暖式的或节日型的救济,具有很大程度的不稳定性,国家和社会应该始终履行最起码的社会保障职责,使社会救济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4.2 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农民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

首先,提高农村人口的基本文化素质。教育的不公是最大的不公。国家应通过多种渠道增加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扭转长期以来大多由农民承担基础教育经费的状况,保证农村义务教育名副其实。其次,着重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素质。农村基层干部是党与广大农民联系的桥梁,是党的方针、政策的宣传者,是农民致富的带头人,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选拔干部时应把文化、技术等素质

作为重要依据,并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的继续教育培训。

4.3 强化政府服务功能,增强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一是加强农村信息服务。包括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和生产资料的供应以及技术、资金、信息、经营管理、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等各项服务,指导农民及时调整种植结构,提高农产品的市场转化率,增加农业比较效益。二是规范农村市场经济秩序。严厉打击劣质农资产品的流通,防止伪劣农资坑农,维护农民利益,规范农业生产资料市场,抑制农资价格过度上涨。

4.4 进一步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工作

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业所需的劳动力会越来越少,农民要增收,只有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第二、第三产业中去。当前,政府应着力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规范农村就业中介组织。建立和健全覆盖面广的劳务输出网络,帮助农民有序流动;二是加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的素质,不但可以增加他们的就业机会,而且可以提高其就业层次和收入水平;三是加强对农民工权益的保护。大批进城务工的农民已成为第二、三产业的重要力量,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对农民工利益的保护已不仅仅是农民工本身的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对农民工合法权益

第二篇: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缩小城乡居住环境差距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缩小城乡居住环境差距

——忠县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专题调研报告

忠县农业委员会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诗圣杜甫1000多年前发出的呐喊,代表了人们的集体理想。如今,城市里的高楼大厦一栋栋立起来,一栋比一栋漂亮。然而,在农村,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相比,虽然农民财富积累大幅增加,但农户房屋面临的问题与困难却倍加突出。由于种种因素制约,多数农户无法整齐划一地拆建,一些老房子在风雨飘摇中变得破败不堪。

住房是农民的命根子,农房的好坏、使用年限的长短直接影响农民的收入。农村危旧房改造成为弱势群体最迫切的需求。“村容整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根据忠委办„2011‟103号文件要求,围绕“如何加快新农村建设,缩小城乡居住环境差距”调研课题,我委对全县农村旧房改造、农民新村和巴渝新居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一)与城镇比较中看我县农村居民住房状况

据县统计公报,2010年,我县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34.3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45.2平方米。尽管农村人均住房面积高于城镇,但农村居住环境总的差于城镇,具体表 1 现在:

1、住房质量普遍差于城镇。伴随着改革开放步伐,我县农民财富也逐年积累增加,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全县农户房屋逐渐改观,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掀起一个砖瓦房改造的高潮。但是,在我县石子乡等一些贫困乡镇、村,至今不少贫困农户还住在上世纪六七年代修建的破败不堪的土墙房或旧木列房里。不少农户尽管已改造成了砖瓦房,但由于受资金制约,住房风貌普遍呆板难看,缺乏统一性,屋内外装饰简单,质量档次低。

尤其值得担忧的是,个别农户由于受灾、房屋垮塌等原因,至今还无房居住,有的甚至住在临时搭建的窝棚内。不少贫困农户还居住在危房中,一遇大雨,提心吊胆,时刻威胁生命财产安全。而这些农户,由于家庭经济条件差,无力拆除重建。据县城乡建委在今年3月调查统计报告,全县共有D级危房户8924户,其中在村庄内聚居的D级危房户有3152户,散居的有5772户。重点危房户按所处位臵分,居住在高山地区1555户,居住在城镇周边751户,居住在交通干道两侧2374户,居住在大河两岸645户,居住在景区周边82户。全县D级危房户28个乡镇都或多或少存在。此外,全县农村还有C级危房户近20000户。

2、住房配套设施、环境条件落后于城镇。我县农户居住较为分散,集中居住的不多,散居户多,自来水、公路、超市、卫生所、垃圾处理等公共服务无法像城镇那样集中配套,农户无法享受到城里人那样便捷的交通,方便的购物,周到的卫生、娱乐服务等。由于人员分散,农村居民享受到公共绿地虽比城镇居民大,空气质量比城镇要好些,但近年来,农村村容环境也越来越 恶化。农村垃圾、粪便、生活污水处理较为随便,一般是“自生自灭”,随着农业产业化加强,畜禽养殖污染和农药、化肥、农膜等面源污染日益严重。而城镇公共设施配套齐全,人均公共财政投入也比农村要高得多。以忠州镇城区为例,虽然不是很完美,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加强,需要改进,但现有情况总体比农村好得多。2010年县城13.83平方公里,城镇园林绿地面积470.22公顷,新增24.22公顷,其中公共绿地面积138.32公顷。城镇绿化覆盖率达到了38.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0.4平方米。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经费投入2252万元。好几年前已建成污水处理系统和垃圾处臵系统,全年污水处理量661万吨,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66.23%;生活垃圾处理量7.99万吨,无害化处理率为97.0%。

3、农村住房中存在的其他问题。一是由于近年来不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有的农户举家外出,农村住房闲臵率非常高,有的乡镇可以说高达40%。有的农户不惜血本或甚至举债建起的“高楼大厦”,里面却空无一人,造成了极大的浪费。二是农村住房中缺乏统一规划,未批先建、随意占用承包耕地现象突出。

(二)全县农民新村、巴渝新居建设和农村危旧房改造情况 2008年11月,市委三届四次全会《关于加快农村改革发展的决定》指出:每年建设3万户巴渝新居,每年完成3万户农村危旧房改造,到2012年建成巴渝新居和改造农村危旧房各12万户。从2008年开始,我市掀起一场以农民新村、巴渝新居建设和农村危旧房改造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房建设高潮。我县也积极响 3 应,工作推进顺利,巴渝新居建设走在了全市前列。有关工作经验还在全市推广。截止今年4月,全县建成农民新村38个,巴渝新居2538户,建设面积5.37万平方米,总投资4.3亿元。农村危旧房改造7467户,改造面积143.5万平方米,总投资1.3亿元。特别是市级农民新村示范点乌杨柏树湾建成巴渝新居328户,规模较大、设施齐全、功能配套,以独特风貌设计和群众全过程监管的建设模式,得到《重庆日报》、《重庆晚报》等媒体刊载。

农民新村和巴渝新居建设注重突出重点,全县重点在以下范围实施,即2条走廊:高速公路沿线、长江沿线;4条支线:高速路新立出口—拔山—高速路永丰出口、高速路忠县出口至石宝寨沿线、高速路忠州出口至海螺居民点沿线、邓家垭口至黄金镇博富文加工厂沿线;5个集中区:海螺居民点、石宝寨景区及镇区、新立—拔山施格兰、黄金镇博富文、涂井乡友谊村三个柑橘产业核心区域;全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推进村,市领导联系帮扶的扶贫整村推进示范村即复兴镇天子村、白石镇望岩村、任家镇新开村。

同时全县注重环境功能配套建设,在拔山、汝溪、乌杨等镇启动了绿色乡村工程,完成农田林网面积0.41万亩;庭院绿化面积0.75万亩;荒山造林0.6万亩;在集镇植树、竹、柑橘120余亩。完成投资1080万元;启动实施了马灌镇、汝溪镇污水处理厂、汝溪镇垃圾处理厂等建设。全县农民新村、巴渝新居建设成效明显。

一是启动了农村“居住革命”。农民新村建设在农房建设上实现了三个转变:一是由过去的分散自建转变为联户集中统一建设;二是由过去无设计建设转变为按《巴渝新农村民居通用图集》建设,小青瓦、坡屋顶、灰白墙、雕花窗,具有浓郁的巴渝地方特色,漂亮美观;三是由过去个体砖匠建设转变为建筑企业(或劳务分包企业)规范建设。这不仅降低了农房建设成本,而且提高了农房建设质量,提升了农房建设形象,应该说是农房建设上的重大变革。

二是助推了农村大发展。大规模的农民新村建设,以“乘数效应”激活诸多因素,带动农村大发展。钢筋、水泥、砂石、木材、砖等建材的大量需求,新家电、新家具的大量添臵,刺激了农村消费市场,拉动了几个亿的社会投入,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加速流动,农民新村建设成为农村一定区域内要素的聚集地。同时,促进了农业集约化经营。农村人口集中居住,有利于促进土地流转,实行农业集约化经营;土地流转集约经营,又有利于促进农民集中居住。

三是节约了土地资源。农民新村实行统一规划,集中建设,减少了过去农房分散建房土地上的浪费,节约了有限的土地资源。据测算,农村分散建房户均占地420平方米左右,现在集中建房户均占地200平方米左右(含道路、绿化等公共用地)。我县农民新村和巴渝新居建设原则上要求用原宅基地复耕臵换,未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

四是丰富了城镇化内涵。我县不少农民新村,白墙灰瓦的房舍整齐有序,宽敞的庭院干净整洁;文化广场上健身设施齐全; 水泥路上好串门,下雨走路不湿鞋;煮饭炒菜不用柴,沼气一开火就来;吃水不用两肩抬,龙头一拧水就来;孩子在家门口就可入托上学。在许多方面,城乡居民已实现同步,城乡差距正逐步缩小。

二、主要问题

调研中发现,近年来,我县农民新村、巴渝新居建设在推进过程中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

(一)进展不平衡。全县总体推进速度较慢。从面上看,有1/3以上乡镇农民新村建设形象进展相对滞缓。从区域上看,长江沿线乡镇好于远郊。以2011年为例,今年全县农民新村、巴渝新居建设及农村危旧房改造工作总任务分别为10个、900户、6100户(其中D级危旧房2100户)。截止7月30日,完成农村居民点建设1个,开工建设6个,18个乡镇已开工建设巴渝新居1211户,占目标任务的134.6%,竣工420户,占目标任务的47%。农村危旧房改造开工建设3231户,占目标任务的80.8%,竣工2744户,占目标任务的68.6%(其中农村D级危房开工建设834户,占目标任务的39.7%,竣工265户,占目标任务的12.6%)。农村居民点(农民新村)建设完成的乡镇只有新生镇,乌杨镇正常工作还未启动。巴渝新居建设有乌杨、汝溪、拔山、石宝、新立等镇建设进度严重滞后。农村危旧房改造完成任务的乡镇有新生镇、黄金镇、新立镇,石宝镇进度较迟缓,兴峰乡、善广乡还未启动D级危房建设。

(二)认识不统一。少数地方觉得农民新村建设对乡镇财政得不到好处,况且提不到工作经费,因此,对此项工作重视不够,精力投入不多,个别地方畏难情绪大,存在等待、观望的现象。少数乡镇用传统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对待农民新村建设,对农民新村建设推进机制领会不深、不细、不透,宣传动员、组织协调发生偏差,大包大揽,有的算账漏项,致使建设资金差口较大,有的不按图施工,擅改设计,影响新村建设形象,失去巴渝建筑风貌特色。

(三)投入不充足。有的地方进场道路建设、场平工程、土地调整成本较高,欠账较大,上级补助资金远远不够。部分农民新村房屋已经竣工,但由于没有其他新的项目资金投入,加之参与建房户又不愿自己投入(主要想依靠政府投入),新村内的排水沟建设、道路硬化,搭电搭水等,迟迟未能解决,致使新村难以投入使用。农村危旧房改造,由于前几年补助标准低,市级财政每户只有3000元,县里也难以配套补助,资金缺口很大;建房户多为贫困户,无力自行拆除重建;补助资金少,乡镇、村组织建房的积极性也不高。

另外,还存在农民新村建设土地调整,村民宅基地臵换,以及产业发展支撑没有及时跟进等问题。

三、对策建议

如何加快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现“村容整洁”目标,缩小城乡居住环境差距,笔者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1、进一步提高改造农村居住环境的认识,增强机遇感和紧迫感。改造农村居住环境,实施巴渝新居建设、建设农民新村,汝当前和今后几年正当其时,机遇多多,有“农转城”、扶贫移 民、生态移民、移民后期扶持等系列政策机遇,中央、重庆市决心大,特别是农村D级危房改造,要求必须在2012年全面消除。国家为此提高了补助标准,每户由原来的3000元补助提高到21000元,另刚性要求地方政府配套每户配套14000元。要通过多形式宣传,鼓励农村居民向农民新村和城镇转移,因地制宜引导农民集中居住,加快推进我县城镇化进程。打造橘海人家特色的新农村。公共服务向“三农”覆盖,公共设施向“三农”延伸,加大农村人居环境项目(包括巴渝新居康居工程、农村危旧房改造、垃圾收运系统、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程、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程等)的规划安排力度,加快农村危旧房改造,实施康居工程,建设巴渝新居,提高农房建设质量。综合整治村容环境,建立农村垃圾收运系统,逐步实现农村垃圾集中处臵。推行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加大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严格控制和降低农药、化肥、农膜等面源污染。

2、充分听取和尊重群众意愿。建议采取“自愿参与,自主建设,自我监管”的“三自”办法建设农民新村。一是自愿参与。尊重农民的意愿,不搞任何形式的强迫或误导行为,通过在建设点整体布局文化体育、通讯、广播电视等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农民群众入驻积极性。二是自主建设。农民新村建设管理权利归建房农户,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从选址、报名、调地、选图到农房造价、施工质量等各个环节都交与建房户自我作主,自我决定;建房模式上,建议主要采用以农民联户集中统一自建为主。三是自我监管。建立由全体建房户代表参加的建设业主会议制度。对规划方案、设计调整、施工队伍选择、造价核 定、项目发包,以及对巴渝新居建设实施情况、建设进度、材料采购、工程质量、资金使用、成本控制等重大事项均提交建设业主会议讨论通过后实施。

3、多角度破解用地和资金难题。要吃透用好各种政策,积极探索采取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利用村内空闲及闲臵宅基地等存量建设用地、成片使用新建房指标用地,用原宅基地复耕臵换等方式,用足用好用活中央赋予重庆的“地票”交易政策,开展农民新村建设。要规范建设用地。农民新村用地要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中予以明确。加大对已入住农民新村农民原宅基地的复垦整理工作力度,以确保建设用地占补平衡。

在资金方面,当务之急是应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丰富投融资渠道,鼓励更多资本参与农民新村建设。同时,打好“整合”牌,充分整合巴渝新居建设、农村危旧房改造、扶贫移民、贫困村整村脱贫、生态移民、地灾避让搬迁、土地整治等涉农资金打捆使用,“集中小钱办大事”。积极采用“地票”流转交易等方法为农民新村建设筹集资金。对于资金整合,县里应出台刚性的整合办法,真正落到实处。

4、要通盘考虑,规划先行。农民新村建设和巴渝新居建设,全县要统一规划布局。全县各相关职能部门必须提前介入,通盘考虑,尽早拿出县的总体规划,为各个乡镇提供指导性意见。每个农民新村点,要注意做好配套设施的规划,提前规划好污水管网、垃圾收运、生化池等环保设施,规划好入户的水、电、路、通讯等管网线路。

5、要完善保障,配套扶持,加强管理。全县在建设农民新村时,要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对已初具规模和初步建成的农民新村建设点,要整合资源,打好总体仗,做好水、电、气、路、通讯的配套,为入住农民新村居民的生产生活和可持续发展创造较好条件。要配套完善社保体系,解决动迁农民的后顾之忧。积极为动迁农民就业增收创造条件,可配套引进更多实体,还可在集中居住区附近规划商贸点、创业点,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严格农民新村准入条件,坚决杜绝各种形式的“小产权”开发行为。同时,将环境保护、土地集约集中、农村产业发展与农民新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研究落实后期管理措施,让农民新村建设经得起历史检验,真正让广大农民群众满意。

(2011

年7月)

第三篇:逐步缩小城乡教师收入差距

逐步缩小城乡教师收入差距

温家宝在河北张家口为千余名农村教师作报告 来源:新华社 编辑:徐驰 时间:2011-09-09

据新华社石家庄9月8日电(记者赵承 曹国厂)“改造社会必须从改造农村着手,而改造广大农村必须从发展农村教育入手„„”8月28日上午,在新学期和第27个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河北张家口张北县第三中学为广大农村教师作了题为《一定要把农村教育办得更好》的报告,别开生面。

“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是穷人,而穷人中最多的又是农民。农民最需要学校、最需要教育。我们要把农村教育办得更好。这就是我之所以选在张北和你们谈心的原因。”温家宝的一席话,道出了这堂“农民教育学”课的主旨。

温家宝少有地谈起了自己的教育家事:“我的爷爷和父母都是老师。父亲母亲不在家时,我就模仿他们,也当一个小老师,像他们一样指指画画,写写算算,以为乐趣。”他对教育的感情,溢于言表。深入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继续大力发展农村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加快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温家宝娓娓道来,当谈到加大农村教育的投入这一问题时,温家宝提出了一系列要求:逐步缩小城乡教师收入待遇差距;不让一名儿童因贫困而失学„„

台下的农村教师中不少人因长期风吹日晒而面带风霜,一些人遍播桃李而两鬓斑白。望着这些纯朴的农村教师,温家宝说:“我国有

900多万农村教师,他们长期以来工作在艰苦清贫的环境中,恪尽职守,不计名利,默默耕耘,为我国农村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这里,我向长期从事农村教育工作的广大老师表示慰问和感谢!”

说到这里,温家宝站起身来庄重地向台下的教师们三鞠躬。随后,温家宝提出了一项项惠及农村教师的措施:在全国部分地区开展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的试点,将中小学教师的最高职称从副高级和中级提高到正高级;依法保障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加快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开发专门面向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经济适用房„„

这堂特殊的课持续了2小时15分钟,会场里响起了38次掌声。能亲耳聆听总理作报告,现场的1000多名农村教师感到既幸运又激动。

第四篇:缩小城乡差距

(一)选择多中心、分散式的城镇化模式城镇化模式,有大都市集中发展模式,如英国伦敦、法国巴黎和日本东京等城市;还有多中心、分散式发展模式。德国采取多中心、分散式的城镇化模式,全国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只有三个,大量的中小城市均匀的分布在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半以上人口住在万人口以下的小镇。国际上公认德国的城乡结合的地域政策较好地解决城镇化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其核心内容:一是多中心城分散式布局城市和乡镇;二是实行工业地方化;三是推行农业经营规模化,鼓励居民离土不离乡。德国模式有利于缓解“城市病”的出现,诸如交通堵塞,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有利于农业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既保持了经济高速发展,又保持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形成了富裕、秀美、文明的社会。世纪年代欧共体各国仿效德国推行城乡结合的地域政策。

日本借鉴德国经验,结合日本实际推行了一系列城乡结合的相关法律。如《国土利用计划法》,《过疏地区活跃化特别措施法》、《半岛振兴法》、《山村振兴法》、《离岛振兴法》、《特别农山村法》,《向农村地区引入工业促进法》、《关于促进地方中心都市地区建设及产业业务设施重新布局的法律》,以及《市民农园建设法》、《自然地区建设法》等。这些法律法规有效缓解了自农村地区人口过疏、产业衰退、基础设施落后、人口老龄化、文化水平落后等问题。

我国在城镇化进程中,也出现了类是德国多中心、分散式发展雏形。如;如浙江温州和胶东半岛等地强镇强村扩张模式。县城工业开发区模式。苏锡常及杭州地区城市连绵区模式。大城市卫星城模式等。

为此我们建议:采用“多中心、分散式”城镇化发展模式,在城镇布局上实行了多中心、分散式发展,在产业布局上实行了工业地方化和农业产业化。建设富裕、秀美、文明、和谐的新型城镇和新型农村。

(二)以县域作为城乡统筹的着力点

⒈县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部位,也是实现城镇化的重要部位县是我国最重要的、设置最为稳定的行政地域单元。县是设置较早的行政单元。目前,我国有多个县市,面积占国土面积的以上,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县域占全国的。县是执行政策并进行部分政策调整的行政单元。县域是国家党政机构最健全的基础政权单元。县城对乡村的管理最为有效。县城是城乡的结合部,是城乡统筹的关键部位。地级市离农民太远,乡镇实力太小,县城处于统筹城乡发展最重要的位置。县域是我国城镇化的重要部位。我国多个县城目前还只是极少数为城市设置。按平均每个县域城市人口万人计,则全国县域城市总人口即可以达到亿,占全国人口%,再加上小城镇人口亿多人,县域内的城镇化人口可达到以上。县域空间较大,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布局。我国多个县基本都可能发展为一、二、三产业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

县城也是农村劳动力的首选地和易进地。农民进城首先要考虑的是迁移成本问题,首先是住房问题。我国大城市商品房价较高,进城务工者没有能力定居。县域城市商品房价格较低,务工者在县域城市居住,大约为万元左右即可,从而有较大的定居可能性。从目前农民受教育水平看,县城也是较好的就业目的地。

⒉实行省直管县的财政体制是发展县域经济的突破口

县是财政制度实施的关键单元。县级政府对于县域内的财政具有支配权和统筹权。而地区行署不是一级独立的行政单元,因而没有独立的财政权力;在市管县体制下,县级政府增加财政收入的积极性不同程度受到影响。部分市管县的地区存在“市刮县”和“截留上级的财政资金”现象和问题,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尤其严重。浙江省一直坚持实行省直管县的财政体制,县域经济十分发达。全国强县中,浙江省就占了个席位,列全国第一;全省总值中,县域经济占/。从浙江的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县域经济发展了,整个区域经济就壮大了,城乡差别就缩小了。目前,各地进行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对财政困难县应实行“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取得了进展,省级财政在体制补助、税收返还、转移支付、财政结算、专项补助、资金调度等方面直管到县,增强了县的活力。条件成熟时应在全国推广。

⒊制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财政、税收政策。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以来,县级职能不断扩展,职能和财政收入不对称,公共财政收支矛盾日益增加。为此,应赋予地方适当的税政管理权,适时开展对不动产开征物业税的试点工作。各级政府间财政收入的划分要乡县级财政倾斜。将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印花税、契税、耕地占用税等税收主要留在县级政府或提高县级分享比例,以增强县域经济发展能力。

⒋实行“三集中”的县域空间布局

县域经济应围绕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经营规模化方向发展。工业向园区集中,克服“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弊病。县域工业可采用以城带乡,以大带小,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大力招商引资,东西部合作,促进产业升级转移等各种形式积极推进。随着产业的集聚,人口向城镇集中。通过农业产业化,把农产品加工业搞上去,把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立起来,推进农业现代化。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础上,鼓励土地流转,土地向种田能手,形成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

(三)有序高效地转移农村劳动力

农村劳动力无序转移给社会安定、农民利益和交通秩序造成了极大压力。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制度。当前,应先建立农村劳动力就业指导制度。对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就业需求的农村富余劳力,由劳动部门统一发放就业指导手册,作为就业和享受优惠政策的凭证,并与市民享受同等就业待遇。对失地农民和年龄农民优先发放。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统计制度。将农村劳动力纳入统一的劳动力资源管理系统,逐步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就业统计制度和失业登记制度。

劳动部门职能向乡村延伸。有条件的地方建立乡镇劳动保障机构,以开展乡镇村就业服务和指导工作。

实行面向乡村劳动力的培训制度。按用工单位的要求进行专门培训。实行农民自主培训、政府事后买单的方式,鼓励农民自觉自愿地学习知识和进行技能培训,以增强自身的就业和创业能力,从而缓解农村就业压力。实行劳动预备制度、职业资格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强制和引导农民进行培训。

(四)积极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农村土地制度包括产权制度和征用制度

⒈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法制化,物权优先于所有权土地产权制度法制化。《农村土地承包法》从法律上赋予农民长期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进一步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属于物权。农民具有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可以将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继承。现代物权制度强调“物的使用”而不是“物的占有”,用益物权的优位主义取代了所有权优位主义,优先保护用益物权并防止所有权干涉用益物权。

将土地承包期年,改为农民长期承包。在《物权法》和《土地管理法》的修改中进一步明确土地长期承包。

规范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我国民法通则与土地管理法规定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有三类:乡(镇)集体经济组织、村民集体组织和村内集体组织。因而导致乡镇政府以乡镇集体组织的名义侵害村与村内农民集体土地权益的事件经常发生。法律修改时应取消乡镇集体经济组织和村内集体经济组织的主体地位。只保留村民集体组织作为集体土地的所有者。

农民集体的法律地位。现有法律对“农民集体经济组织”的属性规定不明确。对农民集体经济组织的法律地位以及集体与其成员的关系没有做出规定。采取法人的模式规范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给集体经济组织具有法人资格,将村民委员会塑造为董事会,使其具有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法人执行机构,赋予其经济职能。

⒉农地征用制度改革要保障农民合法权益

农用土地征用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是:通过为被征地农民建立社会保障制度,适当加大土地征收成本,提高土地利用的门槛,促进全社会走土地集约利用的道路。实行同地同价政策。对全国的土地价格进行分类指导,实行同地同价的政策。这样有利于保护农民利益,有利于全国统一土地市场的形成,在实践中也易于操作。建立土地调节基金。土地有较大级差收入。适合搞房地产开发的土地占土地总量的左右,这些土地出售能够获得巨额收入。土地出让金按一定比例拨入土地调节基金,可以弥补各地征地收入差距,部分基金转入社保基金,充实失地失业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基金,部分可用于失地农民就业培训和其它福利。

保证农民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征地过程需要农民的广泛参与,既要保证农民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又要决策相对集中。由于土地归集体所有,村委会是谈判主体,在土地征用过程中,村委会征询每位村民的意见,农民讨价还价也有利于保护农民土地,防止耕地滥用。土地征用需要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方可。

为失地失业农民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将土地出让金按一定比例转入社保基金,为失地失业农民提供最低生活保障。

赋予农民集体土地取回权。建议规定国家征用土地闲置两年未动工使用的,该土地原所有人,即村农民集体有权取回土地。

(五)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长期的城市优先发展策略,导致乡村基础设施状况明显落后于城市。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乡村生活和生产条件,是广大农民的迫切要求,按照城乡一体化要求搞好村庄布局和建设规划。乡村建设,规划先行。以县为单元形成县城、中心镇、中心村的一体化规划体系,同时,把水、电、路、线等专项规划有机衔接起来。把标准农田建设、河道清淤、农村饮用供水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和村镇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以中心村为重点建设农村新社区。乡村建设,要以中心村为重点,建设农村新区。通过改造城中村、拆除空心村、撤并自然村、合并小型村,推进中心村建设,并以中心村为载体,大力发展农村社区服务业,方便农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

(六)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

建立农村社(更多精彩文章“秘书不求人”)会保障体系是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措施,是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着先易后难,稳步推进的方针,抓好以下各项保障措施逐步建立覆盖城乡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地、特别是发达地区已开始建立城乡统一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先把农民工养老、工伤、医疗等保险制度建立起来。农民工养老、失业和工伤保险是企业必须承担的义务。社会保障部门需要解决社保地区统筹与农民工流动性大的矛盾。

建立建立以县为单位的大病统筹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逐步提高农户覆盖率。

采取政府扶持,企业运作的方式。积极推进农牧业生产保险制度。

(七)积极稳妥的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中国现行户籍管理制度经历了年前的自由迁徙期、年至年的严格控制期、年以后的半开放期和年以后“户籍制度变法”改革期个阶段。年初,国务院批转了《关于推进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在县级市市区、县人民政府驻地镇及其他建制镇,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的职业或生活来源的人员及与其共同居住生活的直系亲属,均可根据本人意愿办理城镇常住户口。从××年开始,中国各地目前正陆续推行新一轮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按实际居住地进行户口登记管理的新模式。废止现行的城乡分离的“二元制”户口管理制度,推行新的城乡一体“一元制”户口管理,即取消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等多种户口管理方式,改为按实际居住地登记户口,统称为“居民户口”;以条件准入方式户取代口迁移审批制度。凡有合法固定住所(指拥有合法房屋产权)和稳定生活来源的,即可在当地登记落户;凡符合迁移户条件的,由本人提出申请,居住地户口登记机关负责为其办理登记落户迁移手续。

当前,通过统一立法,规范户口管理。在改革探索中,各地出现各种试验性地方户口,有的采取地方保护主义的政策。有必要通过国家立法,使中国公民在中国境内都能享受同等待遇的户口制度。

缩小城乡差距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

第五篇:城乡收入差距

二、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形成的原因分析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均大幅提高,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却不断扩大。本文综述了造成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及缩小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对策。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研究综述

改革开放后,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1978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57∶1。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农民收入开始增长,与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开始缩小, 1983年缩小到1.82∶1。此后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1994的2.56∶1,扩大到2003年的3.24∶1,至2008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已经超过3.36∶1,绝对差距超过万元。

二、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形成的原因分析

1.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体制

历史上我国存在的城乡二元的经济结构决定了城乡居民劳动生产率方面的巨大差异,但实行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体制加剧了城乡发展的不同步,是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主要原因。建国以来,我国实行的是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使得工业发展迅速并快速积累,农业发展缓慢且不稳定,农民收入长期增长缓慢,非均衡发展,从而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另一方面,由于实行城市和农村两种户籍制度,造成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和城市劳动力市场对农民的封闭,加固了城乡二元结构的格局。城乡两种户籍制度的长期存在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自由流动,农民享受不到公平的就业机会、薪酬水平、福利待遇,并且农民进城务工也会面临很多障碍,这种种因素都把农村劳动力长期禁锢于农村和农业,使农民的非农收入减少,这在客观上也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长,促使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拉大。

2.体制改革

(1)1978年,我国由农村开始进行体制改革,1985年面向城市进行改革。体制改革给经济注入了活力,使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但在改革过程中,农村居民内部和城镇居民内部的个人收入增长都是不平衡的,城乡改革不平衡加剧了城乡居民收入的不平衡,因此,改革本身带来了收入差距的扩大。

(2)体制改革的另一个负面后果是产生各种垄断行为以及通过垄断行为获得暴利的寻租活动。在我国,邮电、金融、保险等行业享受国家投资和占有公有资源等便利条件,实行垄断经营,形成垄断收入,垄断行业的收入持续快速增长,职工的工资收入以及各种福利比非垄断性行业要高。而且双轨制的(二)制度缺陷

1.分配制度

在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新的分配机制下,按照投入生产的要素的贡献来分配收入,不同的要素所有者由于拥有要素的数量、质量不同而获得不同的收入。这对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居民的收入水平,但由于城乡空间地域在市场化等方面的显著差异,城镇居民从中受益较多而农村居民从中受益不大,结果在客观上也起到了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作用。

2.税收制度

我国实行的是个人所得税税制,目前税制不规范,个人所得税难以发挥调节社会贫富差距的作用。首先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过低,只能使得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更低,而对高收入阶层影响很小,这导致税收调节的低效应,城乡居民之间承担的税负不均。此外,我国税收管理薄弱,依法治税水平不高,对地下税、黑色税收打击乏力,对于个人所得税的征管严重不到位等都使税收在居民收入差距产生后没有发挥应有的效果。

3.社会保障制度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覆盖面低。迄今为止,我国农村仍未能建立一套象城市那样的社会保障体系,而且养老保险方面,绝大多数农民基本上还都是通过家庭自保来实现保障的。此外,进城农民工的合法权利无法得到有效保障,且难以纳入城镇社会保险体系;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没有系统的解决办法。因此,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缺陷使得我国不断拉大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加剧。

4.监督制度

我国监督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相对滞后,许多非市场因素在发挥作用,导致各种违法行为、非法获取暴利的活动以及寻租行为的出现,形成非法收入。这些非法收入,破坏了正常的分配关系, 这也成为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一个重要因素。

实施,为某些寻租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http://www.studa jijuefangfa 除了从宏观上调节农产品的价格水平之外,除了从政策上努力减轻农民的负担之外,对农村影响最为巨大的变革莫过于税费体制改革。在许多农业大省,税费改革的步子迈得很大,乡镇合并的力度前所未有,很多吃财政饭的闲散人员不得不自谋出路,“当干部”已经不再是令人羡慕的营生,农民的不合理支出有了明显的减轻,但是,我们也不能不看到,以上这些改革措施并没有在实质上增加农民的收入。

三、缩小我国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对策

(一)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由于我国采取了城市偏向的非均衡发展战略,通过工农业价格剪刀差的廉价土地征用等手段,农村无偿支持了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当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在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阶段中,就要相应采取“工业反哺农业,以城市支持农村”的政策,建立城乡互动的协调机制。工业应该为农业的发展多做奉献,城市亦应该帮助农村快速发展起来。

(二)改革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体制及户籍制度,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自由流动。要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必须从根本改变目前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体制,构建城乡协调发展的城乡产业体系。改造传统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和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农民素质,以集约化、规模化为目标,实现农业产业化,提高农民收入。

取消户籍制度,实现劳动力自由流动。现在的户籍制度是城乡发展的壁垒,要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必须全面改革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加快建立灵活创新的户籍制度。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区分,按常住人口和暂住户口进行户籍登记,对在城市有固定收入、固定职业、工作并居住在城市若干年的居民,应允许其转为正式户口,成为真正的城市居民。

(三)完善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和福利体系。社会保障制度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制度。由于我国长期分割的二元社会保障制度的存在,广大农村劳动者未被纳入社会保障制度的范围之内,这不利于市场经济发展和劳动制度改革,也阻碍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为缩小城乡之间差距,应改革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扩大社会保障面,逐步建立农民与市民、各种所有制职工平等一致、覆盖全社会的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

缩小行业收入差别,关键在于抑制部分垄断行业的过高收入。其主要途径有:降低垄断行业的准入门槛,积极引入市场竞争;依据全社会平均收入水平,对垄断行业的收入和福利总额制定适当上限;对垄断利润征收更高比例的税收。

缩小城乡收入差别,当务之急是推进户籍制度及相关改革。一是积极清理和取消针对农民工流动和就业的歧视性规定与不合理限制,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二是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着力改善城市中农民工子女的就学条件;三是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四是贯彻落实中央各种反哺农业、农村、农民的政策措施。

消除或取缔非法非正常收入,关键在于继续推进制度改革和体制创新。这包括继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推进政治、社会等各个领域的改革等。(南开大学陈宗胜 武鹏)

其一,收入差距过大引发低收入群体心理失衡,影响社会稳定。社会成员身心和谐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前提。收入差距过大影响低收入群体身心和谐,使之心理失衡。这突出表现为低收入群体“相对剥夺感”显化。“相对剥夺感”是一种不平衡的心理状态或心理感受。这种心理状态或心理感受来自对自身利益损失的判断和评价,是社会比较的结果。在社会比较中,某个体或群体将自己的利益得失与作为参照物的其他个体或群体进行比较,若认为自己本应得到的而未能得到,“相对剥夺感”便油然而生。在现实中,收入差距过大是产生“相对剥夺感”的重要原因。“相对剥夺感”的强度与收入差距呈正相关。收入差距越大,低收入群体的“相对剥夺感”就越发强烈。如果收入差距过大,使低收入群体的某些人心理承受能力达到乃至超过极限,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就有可能导致各种极端行为发生,影响着社会稳定。

其二,收入差距过大引发贫富阶层的利益冲突,影响社会稳定。“在复杂的社会中,财富的分配显然是利益冲突的最重要根源。”在我国现实中的利益冲突主要是由于收入差距过大导致社会结构不合理而产生的。在一个社会系统中,收入差距状况决定着社会的分层,进而决定着社会结构的类型。目前我国的收入差距状况造成的社会结构是高低两层明显的分层结构。据中国人民大学社会调查中心的一份调查显示,我国最贫困的20%家庭收入仅占全民所得的4.27%,最富裕的20%的家庭收入却占社会收入的50.24%。收入差距的扩大逐年累积起来就形成了财产差距的不断扩大。收入最高的10%家庭财产总额占城镇居民全部财产的比重接近50%,收入最低的10%家庭财产总额占城镇居民全部财产的比重仅维持在1%上下。由于财产性收入的增幅较大,财产差距的扩大又进一步加剧收入差距。这种高低两层明显的分层结构是一种不稳定的社会结构。在这种社会结构的上端,是拥有大量财富的社会强势群体,其包括经济精英、文化精英等;另一端则是人口庞大的弱势群体,其包括大多数农民、农民工和城市待业、失业人员。处于这两极的社会群体都缺乏安全感。弱势群体的不安全感来自医疗、住房和教育改革后的基本生存威胁;强势群体的不安全感来自快速膨胀的财产。这两个群体之间巨大的利益反差必然形成利益冲突。由于非法高收入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某些低收入者对非法高收入者的不满渐渐掩盖了对合法高收入者的认同,往往把高收入者的致富不加分析地与通过不正当手段乃至非法手段致富相提并论,于是滋生了对高收入者的仇视心理,由此而产生了一系列针对富人的恶性犯罪案件。由于收入差距过大而引发的利益冲突的不断加剧影响着社会稳定。

回答人的补充 2009-07-02 15:39 其三,收入差距过大引发人口流动失序,影响社会稳定。收入差距过大引发人口流动失序,这是影响社会秩序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改革开放使全国人民普遍受益,但受益的程度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收入差距过大就是这种差异的具体体现。收入差距过大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城乡收入差距过大,二是地区收入差距过大。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人均纯收入相比,1980年为2.5倍,2004年为3.2倍。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之间各省份平均的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1980年为1.3倍,2004年为1.5倍;农村人均纯收入之比,1980年为1.2倍,2004年为1.9倍。(陈晴晔:《我国现阶段收入差距问题研究综述》,《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07年第5期)农村中的低收入人口、贫困地区的人口出自对富裕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形成了不断向经济发达地区尤其是向大城市流动的态势。据2002年外来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显示,北京市外来人口总量高达386.6万人,其中有200—300万人集中在中心地带。(黄建钢等:《社会稳定问题研究》,红旗出版社,2005年)这些流动人口的吃饭、住房、就业、子女教育等给城市管理带来巨大压力,从而给社会秩序带来隐患。同时,由于人口流动的非理性化程度急剧上升,人口流动的盲目性、随意性不断增加。很多流动人口没有明确的目标,而是持有“走着瞧”、“试着看”的态度。这样,流动人口便从与流出地的不适应演变为与流入地的不适应。他们与流出地的不适应,指流出地无法满足其生活需要。他们与流入地的不适应,指其素质和能力都无法适应新的环境。这些流动人口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超过70%。他们普遍缺乏劳动技能,而又法纪观念淡薄。当通过正当途径难以谋生时,他们中的一部分思想道德低下者便铤而走险,走上危害社会治安乃至犯罪的道路,从而成为社会秩序的一大隐患。由于收入差距过大而引发的人口流动失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正常的社会秩序。这两个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社会稳定。回答人的补充 2009-07-02 15:49 其四,收入差距过大引发教育失衡,影响社会稳定。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权力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前提。教育不平等意味着一部分社会成员失去接受教育的权力和机会。这是由于收入差距过大而造成的。接受教育的程度与收入水平成正比。收入水平越高,教育投入越多,接受教育的机会越多,接受教育的条件越优越;收入水平越低,教育投入越少,接受教育的机会越少,接受教育的条件越差。据统计,学习费用占居民家庭人均收入的比重逐年上升。对城镇家庭来说,这一比重在56%左右;而对农村家庭来说,这一比重高达164.6%。这一平均水平对于高收入家庭而言是微不足道的,其实际支出远远高于这一水平。其子女不仅在国内可以接受较好的初等、中等乃至高等教育,有的还可到发达国家接受中等和高等教育。这一平均水平对于农村低收入家庭则不堪重负。据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按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标准低于693元测算,年末农村贫困人口为2148万人,按低收入人口标准694—958元测算,年末农村低收入人口为3550万人。这部分人口的收入大都用于基本生活消费,用于教育的投入很少。这导致了农村受教育程度较低。据有关资料反映,学龄儿童入学率,城市为99%,农村为80%左右,边远山区只有50%;小学毕业升学率城镇已基本普及,农村却平均只有59%左右;初中毕业升学率城镇为69%,农村只有10%。农村劳动力人口中,具有高中及高中以上受教育水平的人口比重为8.46%,具有小学及小学以下受教育水平的人口为47.62%。收入差距过大在造成部分劳动者收入低、生活水平低的同时,减少、延缓乃至取消了这部分劳动者对文化教育、技能学习等方面的需求,使一部分低收入者失去了人力资本投入和积累的能力。这既限制了他们经济行为的自由,也剥夺了他们的发展需求和发展机会,被排斥在主流经济和社会生活之外。如果这部分人的境况得不到关照和改善,积压在他们心里的失落感、危机感必然会以各种形式发泄出来。由于收入差距过大引发教育失衡而导致的各种形式的发泄,都影响着社会稳定。

回答人的补充 2009-07-02 15:56 其五,收入差距过大引发民族矛盾,影响社会稳定。我国是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共同繁荣是社会稳定的基础。然而,由于历史和自然条件等原因,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普遍比较落后,收入水平与发达地区有很大的差距。这已经成为引发民族矛盾的一个重要因素。全国有50个少数民族聚居在西部地区,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75%。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大部分处于环境脆弱的石山区、高原区、偏远荒漠区或冰川区,发展经济的困难是多方面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全区3/4的地区都是干旱少雨、风沙侵蚀严重的山地、丘陵、台地及沙漠。由于自然条件恶劣,人民的收入水平普遍较低。2003年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942元,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7%,比上海低8338元,只有上海的44%;其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比全国平均水平低579元,为全国平均水平的80%,比上海低4611元,只有上海的31%。青海东部的大通、民和、化隆、循化、互助五个民族自治县200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556元,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0%,比上海低8952元,只有上海的4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369元,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8%,比上海低5401元,只有上海的19%。过大的收入差距压抑了少数民族社会主义积极性,削弱了民族团结的凝聚力,引发了民族矛盾。我国的陆地边境线85%在西部。一些少数民族与境外同一民族相邻而居。多年来,国内外敌对势力利用这些地区的民族和宗教问题搞渗透和分裂活动。如果与发达地区收入差距过大的现状不能尽快改善,那里的少数民族在长期落后的基础上必然会产生离心力。这直接影响着边疆的巩固和社会的稳定。弱化收入差距过大与社会稳定的负相关,关键是缩小过大的收入差距,尤其是要抑制收入差距的不正常扩大。其一,“提低”,即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其二,“调高”,即调节高收入群体的过高收入。其三,“打非”,即打击牟取非正当收入的行为,其包括取缔非法收入、消除灰色收入。其四,“保困”,即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下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word格式文档
下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缩小收入差距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终定稿]

    论缩小收入差距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古至今,贫富差距是客观存在的,是每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但是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人们的收入差距日益扩大,人民之间的贫......

    简要分析如何缩小中国城乡差距

    简要分析如何缩小中国城乡差距 朱媛 金融二专 200910902141 摘要 随着我国在改革开放道路上的不断发展,今天的中国无论是硬实力还是软实力都有了很大提高,中国的GDP、科技水......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根本出路是加快城镇化

    中国收入分配研究中心最新的一份调查研究表明,中国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正在不断扩大,而中国收入差距有将近一半来自于城乡之间收入差距。为什么城乡之间的......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正在缩小[精选五篇]

    农粹资讯网——最专业的农业资讯平台http://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正在缩小 农粹网 | 2011-10-20 9:45:00 | 农资农机商城 | 农产品商城 | 我要供稿 | 浏览 5......

    城乡收入差距(5篇)

    统计局:去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降至3.13:1 本报讯 (记者蒋彦鑫 沈玮青)近20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缓步扩大。但去年和前年相比,收入差距小幅降低,从3.23:1降为3.13:1。国家统计......

    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究竟是扩大还是缩小论文(大全5篇)

    摘要:基于产出的资本所得由城镇人口所有的假设和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框架,构建中国城乡人均收入差距模型,分析表明:随着城市化率的提高,城乡人均收入差距倍数会逐渐缩小;经济中资......

    对缩小城乡差距的认识

    对 缩 小 我 省 城 乡 收 入 差 距 的 思考 摘要:过大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严重阻碍了河南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因此,必须着力增加农民收入,缩小河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河南省......

    城乡差距的分析及缩小措施

    城乡差距的分析及缩小措施 摘要:目前,我国城乡在多方面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差距,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也违背了社会公正,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本文从城乡差距表现的几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