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区农村教育工作会议讲话
文章标题:全区农村教育工作会议讲话
在全区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xx区长
同志们:
这次会议,主要是总结全区农村教育发展情况,表彰先进,研究部署今年农村教育工作的任务和措施,加快我区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单独把农村教育工作拿出来,专题进行研究和安排,这在近些年还是第一次。区委、区政
府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会前专门听取了教育部门的汇报,并进行了专题研究。下面,根据上级有关会议和指示精神,结合我区实际,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正确认识农村教育工作形势,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
近年来,全区各级各部门和教育战线广大干部职工,认真落实上级关于农村教育工作的指示精神和部署要求,解放思想,团结奋进,开拓创新,加快了全区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步伐。一是“两基”成果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我区在全国经济欠发达地区中率先实现“两基”后,把农村义务教育作为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千方百计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教学管理,确保了“普九”水平的稳步提高。到2003年,全区适龄人口小学入学率和小学升初中率均达到100,实现了适龄儿童全部入学和小学毕业生全部升入初中的目标。二是危房改造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全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基本完成。从2001年6月启动危房改造工程以来,全区已累计投资1200多万元,完成规划改造面积2.6万平方米。同时,结合危房改造和生源变化情况,本着“布局合理、方便就学、减少投入、扩大规模、提高效益”的原则,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布局进行了调整。目前,小学调整到229所,在校生3.6万人;初中16处,在校生2.6万人,有效地改善了教育资源配置,避免了重复建设,提高了办学效益。三是完成了民办教师转公办的历史性任务。全区所有在编符合条件的民办教师已全部转为公办教师,并较好地落实了民师转正后的待遇。四是农村教育质量全面提高。不断加大教育科研力度,积极探索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农村各级各类学校的升学率稳步提高。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必须看到我区农村教育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严重短缺,有些学校难以正常运转;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任务仍然十分艰巨,筹资渠道窄,经费缺口大;农村初中生辍学问题还未根本解决;全区“以区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有待于进一步落实,城乡教师工资统一管理等工作需要完善和加强。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解决上述问题,加快农村教育事业发展,必须充分认识到农村教育在教育和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发展农村教育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前提和保障。现代农业正朝着安全、优质、高效和生态的方向发展,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和顺利外销,都迫切需要广大农民不断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在我区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半文盲农民占的比例相当大,具有高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却少而又少。只有迅速有效的改变这种知识层次结构,才能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的劳动力,只有加快农村教育发展步伐,才能逐步改变这种知识结构层次,为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发展农村教育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提高城市化水平的有效途径。我区转移出去的农村劳动力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16,比全市平均水平低20个百分点。存在这一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区农民群众接受教育的机会较少,受教育的水平不高。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积极推进“双元制”办学模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学到一技之长,让农民群众都能接受技能培训,能够有效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将人口压力转化为资源优势,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发展。
从教育事业本身看,如果农村教育教学水平提高不上去,势必造成部分学生中途辍学流失,势必导致少数学生舍近求远,进城求学,不仅加大了这部分学生的就学成本和城镇学校的教育压力,而且造成教育面前的不公平和社会对教育评价失衡,不利于整个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因此,我们说,农村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中之重,是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广大农民切身利益的一件大事,必须坚定不移地优先发展,全面发展,加快发展。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农村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准确把握形势,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农村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坚持改革与发展并重,努力促进全区农村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
二、明确任务,强化措施,加快农村教育发展步伐
今后一个时期,我区农村教育发展的总任务是:完善“以区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巩固提高“普九”水平,努力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建立与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规模、结构合理,质量、效益较高,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教育体
系,初步实现基础教育现代化。到2010年,高水平、高质量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小学适龄人口入学率要保持100,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要保持在99以上,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95以上,义务教育阶段辍学率控制在国家限定的标准范围内。到2007年,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的比率达到85以上。围绕上述任务目标,要突出抓好以下
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重点,进一步提高“普九”水平。我区虽然已经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但基础薄弱,水平较低,问题较多。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做到“三保一控制”。一是保工资。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规定,继续完善我区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将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全额纳入财政预算,进一步完善区级代发乡镇工资制度,确保农村教师工资不拖欠,并逐步提高农村教师工资水平,最终实现城乡教师工资统一标准、统一管理。
二是保运转。要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确保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不低于税费改革前的水平并力争有所提高。按照国务院的要求,要将中小学收取的杂费全部作为中小学公用经费,严禁截留、挤占、挪用、平调农村中小学杂费收入。要建立健全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机制,区里将进一步加强资金调度,各乡镇也要多方筹资,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保障学校正常运转。
三是保安全。危房改造是事关学生生命安全,事关社会稳定,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必须高度重视,丝毫不能懈怠。最近,省政府召开专门会议,对危房改造工作作了部署安排,要求今年必须把所有危房改造完。目前,我区现有危房改造任务尚未完成,新的危房可能还会出现。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把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和建设抓在手上,抓出成效,确保中小学生生命安全。今天,我们按照市政府与我区签订的责任书的要求,与各乡镇签订了责任书。各乡镇要对照各自的任务,认真排查摸底,制定具体的改造计划和措施,确保按期完成任务。今年10月份,区政府将组织检查验收,对完不成任务的乡镇和学校,进行通报;对拖着不办或出了问题的,要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建立校舍查勘、鉴定制度和校舍安全预警体系,强化工程质量监督,避免新建的校舍又成为新的危房。区里把维护、改造和建设农村中小学校舍纳入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区财政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资金,各乡镇也要想方设法筹措部分资金,专项用于弥补危房改造的资金缺口。税务部门要严格按照上级政策规定,征收城市教育费附加和地方三项教育费,专款专用,全部用于危房的改造。
四是控制辍学。各乡镇和教育主管部门要建立学生辍学监控机制,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对辍学严重的单位,一经查实,取消其“普九”达标称号,并限期整改。去年,我区设立了专门的救助基金,出台了救助办法,帮助部分高考录取的困难学生解决了学费,社会影响很好。今年要采取区财政拨款、社会捐资及争取上级专项资金等形式,进一步充实基金,扩大救助范围,帮助部分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完成学业。严格实行义务教育阶段盲聋哑等残疾儿童少年免杂费、住宿费和书费就学制度。区政府每年安排一定数额的资金,专项用于特殊教育,保障农村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
(二)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和农村学前教育。目前,我区已经形成公办和民办高中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但要实现全区2007年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目标,还必须大力发展高中教育。一要充分挖掘现有资源潜力,加大投入,扩大师资规模,改善办学条件,努力扩大普通高中办学规模。二要采取“公办民助”、“民办公助”和“私人办学”等形式,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办学,进一步扩充高中教育总量。三要加强规范化学校和示范化高中的建设。积极推进高中教育教学改革,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式,努力适应高中课程改革和教学新形势的发展。同时,要强化学校管理,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加强日常事务管理。建立公开竞争、择优聘用、能上能下的中层干部任用制度,引进一批优秀管理人才,进一步激发学校的活力,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使我区高中尽快成为省级规范化标准学校。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终身教育的起始阶段,要进一步加强和提高。搞好对现有学前教育的管理和指导,充分利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后富余的教育资源,发展民办幼儿教育,支持多渠道、多形式办学,调动各方面办园的积极性,提高农村学前幼儿的入学率。
(三)积极推进“三教统筹”。实行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三教统筹”,是有效整合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益的有效途径。要积极推进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切实做到为农业发展服务,为非农产业和民营企业的发展服务,为推广科技成果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一是加强对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指导和管理。教育部门要对职业教育进行经常性督导、检查和评估。加强对职教中心的管理,充分发挥职教中心的主体作用,围绕市场和就业需求,优化专业结构,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相互沟通的区、乡、村三级教育培训网络,更好地为全区经济发展服务。二是积极推进“双元制”职教办学模式,培养技能熟练的高素质技工或农民。要在农村初中和高中适当增加职业教育的课程,积极开展“绿色证书”教育,鼓励学生在获得普教毕业证书的同时获得职业资格证书。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职业技术教育,以短平快方式把学生送到生产第一线。三是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建立农村劳动力培训体系。坚持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使农村劳动力和转岗人员能够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或培训证书。四是进一步推进“农科教结合”。要统筹农业、科技、教育资源,建立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科技培训网络和推广网络,使农村教育更好地为“三农”服务。
(四)不断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要按照省政府制定的编制标准核定中小学编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严格掌握教师资格认定条件,广开师资建设渠道,注重从师范毕业生中选拔新教师,到农村尤其到偏远山区、库区任教,提高农村教师的学历层次,增强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实力。要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大力实施“教师专业化培训工程”,培养一批优秀骨干教师,发挥他们在农村教学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强城镇学校与农村学校之间的联系,建立城镇中小学教师到农村任教服务制度和城乡“校对校”教师定期交流制度,进一步提高我区有限的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对在偏远山区、库区长期任教的中小学教师要给予适当的补贴。坚持农村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培训和定期提高培训,有计划地提高农村教干教师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
三、切实加强对农村教育的组织领导
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切实把加强农村教育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真正做到思想认识到位,工作措施到位。
要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将基础教育工作的情况作为考核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领导同志的重要内容”的规定,实行乡镇长基础教育目标责任考核制度,考核结果要向社会公示,并作为考核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依据。要建立健全政府统筹,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实行教育、农业、科技、劳动、人事等部门参加的“农科教结合”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使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要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办好农村教育的积极性,广泛动员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通过各种方式支持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要完善保障农村教育投入、推进农村素质教育、教育为“三农”服务等方面的措施,加强教育执法,确保农村教育稳步健康发展。
要加强教育督导工作。年初,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关于建立对区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进行督导评估制度的意见》。最近,省政府将按照国务院《意见》要求,对2003年的教育工作进行综合督导评估,重点检查教育投入、教师工资发放和经费管理,要求很严,查得很细,检查结果将在全省新闻媒体进行通报。每一个被检查的单位,不只是代表自己,而是代表全区,出了问题就会给全区抹黑。各乡镇要高度重视,按照综合督导评估标准,制定具体措施,认真搞好自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做好迎查的各项准备工作。教育、人事、财政、国税、地税、审计、物价等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对照省综合评估标准,建立健全迎查的档案资料。这项工作一定要抓细、抓实,坚决不能出任何问题。今后,区政府对乡镇教育工作也实行专项督导制度,定期不定期地对农村教育的各个环节进行检查督导,努力推动全区农村教育不断上台阶、上水平。
同志们,农村教育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希望所在。我们要认真贯彻上级有关部署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大力推进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为全区教育事业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全区农村教育工作会议讲话》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全区农村教育工作会议讲话。
第二篇:在全区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区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xx区长同志们:这次会议,主要是总结全区农村教育发展情况,表彰先进,研究部署今年农村教育工作的任务和措施,加快我区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单独把农村教育工作拿出来,专题进行研究和安排,这在近些年还是第一次。区委、区政府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会前专门听取了教育部门的汇报,并进行了专题研究。下面,根据上级有关会
议和指示精神,结合我区实际,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正确认识农村教育工作形势,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近年来,全区各级各部门和教育战线广大干部职工,认真落实上级关于农村教育工作的指示精神和部署要求,解放思想,团结奋进,开拓创新,加快了全区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步伐。一是“两基”成果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我区在全国经济欠发达地区中率先实现“两基”后,把农村义务教育作为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千方百计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教学管理,确保了“普九”水平的稳步提高。到2003年,全区适龄人口小学入学率和小学升初中率均达到100,实现了适龄儿童全部入学和小学毕业生全部升入初中的目标。二是危房改造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全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基本完成。从2001年6月启动危房改造工程以来,全区已累计投资1200多万元,完成规划改造面积2.6万平方米。同时,结合危房改造和生源变化情况,本着“布局合理、方便就学、减少投入、扩大规模、提高效益”的原则,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布局进行了调整。目前,小学调整到229所,在校生3.6万人;初中16处,在校生2.6万人,有效地改善了教育资源配置,避免了重复建设,提高了办学效益。三是完成了民办教师转公办的历史性任务。全区所有在编符合条件的民办教师已全部转为公办教师,并较好地落实了民师转正后的待遇。四是农村教育质量全面提高。不断加大教育科研力度,积极探索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农村各级各类学校的升学率稳步提高。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必须看到我区农村教育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严重短缺,有些学校难以正常运转;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任务仍然十分艰巨,筹资渠道窄,经费缺口大;农村初中生辍学问题还未根本解决;全区“以区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有待于进一步落实,城乡教师工资统一管理等工作需要完善和加强。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解决上述问题,加快农村教育事业发展,必须充分认识到农村教育在教育和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发展农村教育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前提和保障。现代农业正朝着安全、优质、高效和生态的方向发展,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和顺利外销,都迫切需要广大农民不断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在我区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半文盲农民占的比例相当大,具有高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却少而又少。只有迅速有效的改变这种知识层次结构,才能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的劳动力,只有加快农村教育发展步伐,才能逐步改变这种知识结构层次,为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发展农村教育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提高城市化水平的有效途径。我区转移出去的农村劳动力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16,比全市平均水平低20个百分点。存在这一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区农民群众接受教育的机会较少,受教育的水平不高。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积极推进“双元制”办学模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学到一技之长,让农民群众都能接受技能培训,能够有效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将人口压力转化为资源优势,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发展。从教育事业本身看,如果农村教育教学水平提高不上去,势必造成部分学生中途辍学流失,势必导致少数学生舍近求远,进城求学,不仅加大了这部分学生的就学成本和城镇学校的教育压力,而且造成教育面前的不公平和社会对教育评价失衡,不利于整个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说,农村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中之重,是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广大农民切身利益的一件大事,必须坚定不移地优先发展,全面发展,加快发展。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农村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准确把握形势,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农村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坚持改革与发展并重,努力促进全区农村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
二、明确任务,强化措施,加快农村教育发展步伐今后一个时期,我区农村教育发展的总任务是:完善“以区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巩固提高“普九”水平,努力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建立与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规模、结构合理,质量、效益较高,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教育体系,初步实现基础教育现代化。到2010年,高水平、高质量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小学适龄人口入学率要保持100,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要保持在99以上,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95以上,义务教育阶段辍学率控制在国家限定的标准范
围内。到2007年,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的比率达到85以上。围绕上述任务目标,要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重点,进一步提高“普九”水平。我区虽然已经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但基础薄弱,水平较低,问题较多。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做到“三保一控制”。一是保工资。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
规定,继续完善我区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将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全额纳入财政预算,进一步完善区级代发乡镇工资制度,确保农村教师工资不拖欠,并逐步提高农村教师工资水平,最终实现城乡教师工资统一标准、统一管理。二是保运转。要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确保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不低于税费改革前的水平并力争有所提高。按照国务院的要求,要将中小学收取的杂费全部作为中小学公用经费,严禁截留、挤占、挪用、平调农村中小学杂费收入。要建立健全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机制,区里将进一步加强资金调度,各乡镇也要多方筹资,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保障学校正常运转。三是保安全。危房改造是事关学生生命安全,事关社会稳定,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必须高度重视,丝毫不能懈怠。最近,省政府召开专门会议,对危房改造工作作了部署安排,要求今年必须把所有危房改造完。目前,我区现有危房改造任务尚未完成,新的危房可能还会出现。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把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和建设抓在手上,抓出成效,确保中小学生生命安全。今天,我们按照市政府与我区签订的责任书的要求,与各乡镇签订了责任书。各乡镇要对照各自的任务,认真排查摸底,制定具体的改造计划和措施,确保按期完成任务。今年10月份,区政府将组织检查验收,对完不成任务的乡镇和学校,进行通报;对拖着不办或出了问题的,要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建立校舍查勘、鉴定制度和校舍安全预警体系,强化工程质量监督,避免新建的校舍又成为新的危房。区里把维护、改造和建设农村中小学校舍纳入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区财政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资金,各乡镇也要想方设法筹措部分资金,专项用于弥补危房改造的资金缺口。税务部门要严格按照上级政策规定,征收城市教育费附加和地方三项教育费,专款专用,全部用于危房的改造。四是控制辍学。各乡镇和教育主管部门要建立学生辍学监控机制,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对辍学严重的单位,一经查实,取消其“普九”达标称号,并限期整改。去年,我区设立了专门的救助基金,出台了救助办法,帮助部分高考录取的困难学生解决了学费,社会影响很好。今年要采取区财政拨款、社会捐资及争取上级专项资金等形式,进一步充实基金,扩大救助范围,帮助部分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完成学业。严格实行义务教育阶段盲聋哑等残疾儿童少年免杂费、住宿费和书费就学制度。区政府每年安排一定数额的资金,专项用于特殊教育,保障农村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
(二)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和农村学前教育。目前,我区已经形成公办和民办高中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但要实现全区2007年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目标,还必须大力发展高中教育。一要充分挖掘现有资源潜力,加大投入,扩大师资规模,改善办学条件,努力扩大普通高中办学规模。二要采取“公办民助”、“民办公助”和“私人办学”等形式,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办学,进一步扩充高中教育总量。三要加强规范化学校和示范化高中的建设。积极推进高中教育教学改革,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式,努力适应高中课程改革和教学新形势的发展。同时,要强化学校管理,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加强日常事务管理。建立公开竞争、择优聘用、能上能下的中层干部任用制度,引进一批优秀管理人才,进一步激发学校的活力,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使我区高中尽快成为省级规范化标准学校。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终身教育的起始阶段,要进一步加强和提高。搞好对现有学前教育的管理和指导,充分利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后富余的教育资源,发展民办幼儿教育,支持多渠道、多形式办学,调动各方面办园的积极性,提高农村学前幼儿的入学率。
(三)积极推进“三教统筹”。实行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三教统筹”,是有效整合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益的有效途径。要积极推进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切实做到为农业发展服务,为非农产业和民营企业的发展服务,为推广科技成果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一是加强对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指导和管理。教育部门要对职业教育进行经常性督导、检查和评估。加强对职教中心的管理,充分发挥职教中心的主体作用,围绕市场和就业需求,优化专业结构,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相互沟通的区、乡、村三级教育培训网络,更好地为全区经济发展服务。二是积极推进“双元制”职教办学模式,培养技能熟练的高素质技工或农民。要在农村初中和高中适当增加职业教育的课程,积极开展“绿色证书”教育,鼓励学生在获得普教毕业证书的同时获得职业资格证书。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职业技术教育,以短平快方式把学生送到生产第一线。三是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建立农村劳动力培训体系。坚持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使农村劳动力和转岗人员能够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或培训证书。四是进一步推进“农科教结合”。要统筹农业、科技、教育资源,建立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科技培训网络和推广网络,使农村教育更好地为“三农”服务。
(四)不断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要按照省政府制定的编制标准核定中小学编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严格掌握教师资格认定条件,广开师资建设渠道,注重从师范毕业生中选拔新教师,到农村尤其到偏远山区、库区任教,提高农村教师的学历层次,增强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实力。要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大力实施“教师专业化培训工程”,培养一批优秀骨干教师,发挥他们在农村教学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强城镇学校与农村学校之间的联系,建立城镇中小学教师到农村任教服务制度和城乡“校对校”教师定期交流制度,进一步提高我区有限的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对在偏远山区、库区长期任教的中小学教师要给予适当的补贴。坚持农村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培训和定期提高培训,有计划地提高农村教干教师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
三、切实加强对农村教育的组织领导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切实把加强农村教育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真正做到思想认识到位,工作措施到位。要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将基础教育工作的情况作为考核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领导同志的重要内容”的规定,实行乡镇长基础教育目标责任考核制度,考核结果要向社会公示,并作为考核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依据。要建立健全政府统筹,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实行教育、农业、科技、劳动、人事等部门参加的“农科教结合”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使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要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办好农村教育的积极性,广泛动员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通过各种方式支持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要完善保障农村教育投入、推进农村素质教育、教育为“三农”服务等方面的措施,加强教育执法,确保农村教育稳步健康发展。要加强教育督导工作。年初,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关于建立对区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进行督导评估制度的意见》。最近,省政府将按照国务院《意见》要求,对2003年的教育工作进行综合督导评估,重点检查教育投入、教师工资发放和经费管理,要求很严,查得很细,检查结果将在全省新闻媒体进行通报。每一个被检查的单位,不只是代表自己,而是代表全区,出了问题就会给全区抹黑。各乡镇要高度重视,按照综合督导评估标准,制定具体措施,认真搞好自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做好迎查的各项准备工作。教育、人事、财政、国税、地税、审计、物价等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对照省综合评估标准,建立健全迎查的档案资料。这项工作一定要抓细、抓实,坚决不能出任何问题。今后,区政府对乡镇教育工作也实行专项督导制度,定期不定期地对农村教育的各个环节进行检查督导,努力推动全区农村教育不断上台阶、上水平。同志们,农村教育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希望所在。我们要认真贯彻上级有关部署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大力推进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为全区教育事业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第三篇:副市长在全市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市农村教育工作会议,是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部署推进我市农村教育发展和改革的一次重要会议。市委、市政府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结束不久,市政府就组织市直有关部门,分赴三区和直管单位进行农村教育工作调研,深入了解全市农村教育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既为省里提供参考材料,也初步拟定了符合鄂州市情的贯彻建议。全省农村教育工作会召开之后,谢松保市长主持召开市长办公会,专门听取了全市农村教育工作情况汇报,研究我市农村教育发展的重大问题,并就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决定》和省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的实施意见提出了意见。这次会前,市委徐松南书记听取了会议筹备情况的汇报,指出要将农村教育工作会议开成鼓舞干劲、凝聚力量、解决问题的大会。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农村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振兴的基础要素,是现代文明基石。建市以来,我市农村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1996的全市完成了“普九”的历史性任务,1999年通过了省政府“普九”复查。全市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初中阶段在校生入学率达99.4%。全市3个区都基本确立了“以区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教师工资发放情况有了根本好转。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基本实现了由“以农民为主”向“以政府为主”的转变。2003年,全市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总投入2.54亿元,比上年增加1546万元,增长6.48%,基本保证了农村教育的正常发展。师资队伍整体素质逐步优化,2002年教育人事制度改革使教师队伍平均年龄从39.5岁下降到37.9岁,小学、初中、高中教师学历达标率分别为99.9%、94%、85%。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和布局调整力度加大,校舍危房面积自1996年3.2万平方米下降到8千平方米,降幅为75%。近两年,全市农村共撤并中小学35所,教育投入的效益明显提高。这些年,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能够保持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农村教育功不可没。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农村教育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城乡之间差距加大。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需要进一步改善,师资队伍素质也有待进一步提高,“两基”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巩固提高的任务还很艰巨。农村初中辍学率有所回升,少数地方超过国家规定的3%标准。二是投入不足。由于区级财政底子薄和财政支出结构调整不到位,保安全、保运转和资助贫困家庭学生入学的资金缺口较大,农村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基本为零。三是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区和乡镇两级政府在农村基础教育中的责权不明确,存在“缺位”现象。四是职业教育、成人教育规模偏小,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结合得不紧,教育为“三农”服务的能力亟待加强。这些问题的存在,说明我市农村教育整体上还比较薄弱,不能较好地满足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
我市建设富裕型小康城市,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农村教育在建设富裕型小康城市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认真分析我市农村教育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充分认识农村教育的重要地位,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首先,必须充分认识到,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任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我市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0%,他们是最大的受教育群体,也是受教育程度较低的群体,大部分还是经济收入较低的群体。农村教育发展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现在,农村群众最迫切的愿望是让子女受到良好的教育,他们宁愿自己日子过得苦一些,也要供子女上学,也要让孩子获得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因此,只有把农村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加快发展,才能真正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其次,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是我市建设富裕型小康城市的必然要求。2001年,我市提出建设富裕型小康城市的奋斗目标,这对全市劳动力素质特别是农村劳动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市农村人口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1.5%,村组干部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18%,参加“绿色证书”规范化职业技术培训的农民只占全市农业劳动力的3.5%。这样低素质的人力资源与市委、市政府提出将我市建成武汉等周边城市的后花园和菜篮子的目标不相适应,与我市发展城郊型农业特色经济的目标不相适应,与加快我市农村城镇化的建设步伐的要求不相适应。因此,只有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促进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才能为我市建设富裕型小康城市创造条件。
第三,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对策。“三农”问题之所以长期存在,其根本原因是城乡之间经济发展存在差距。表现在教育上,就是农村的教育水平、教育条件和受教育程度落后于城镇,农村教育的发展跟不上整个经济发展的水平。因此,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使广大农民群众及其子女享有良好教育机会,不仅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方面,而且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之间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对此,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搞好农村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采取有效措施,推动我市农村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大力推进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
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农村教育发展的总体任务是:完善“以区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巩固提高“两基”成果,努力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积极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规模与结构合理,质量与效益较高,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教育体制,基本实现农村义务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是,到2010年,全市实现高水平、高质量的“双高普九”,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农村适龄人口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比例达到85%以上。为确保上述目标的实现,要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发展农村教育,关键是巩固和完善“以区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进一步明确有各级政府对义务教育的责任,建立健全稳固可靠的农村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切实做到“五保、一化解”。
一是保投入。各区人民政府要按照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全额纳入财政预算,落实教育经费的“两个比例”、“三个增长”,依法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报告教育经费预算决算安排情况,并接受其监督和检查。严格执行“农村税费改革固定转移支付资金用于教育的比例不能低于60%”的规定,用途主要是补助学校公用经费、改造中小学危房、偿还“普九”债务等。新增的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确保税费改革后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不低于改革前的水平并力争有所提高。在确保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同时,也要增加对职业教育、农民培训和扫盲教育的投入。
二是保工资。确保中小学教职工工资的发放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责任,要进一步落实区长负责制。各区政府要按照核定的教职工编制和国家统一规定的工资标准,将教职工工资全额纳入财政预算,不得留有缺口。要改变教师工资由乡镇财政按月上划,再由区财政发放的现状,建立教师工资专户,由区财政统一预算、统一发放。要建立教师工资发放考核制度,将教师工资发放情况纳入对区政府的工作目标考核内容,对拖欠教师工资的地方实行“一票否决”。
三是保安全。各地要认真组织实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力争到2005年底必须消除现存D级危房。各区人民政府要将维护、改造和建设农村中小学校舍所需经费全额纳入区级财政预算,建立危房改造资金专户。危房改造工程要立足于脱险加固,做到有危必改,改必除险,改必无患。要充分考虑人口出生逐年减少的实际,结合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统筹规划,统筹安排。要坚持规模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严禁高标准、超规模举债建设,不得因危房改造给学校增加新的债务。要按照国家规定,减免中小学危房改造危房鉴定费和其他有关税费,任何部门和单位都不准收取中小学危房改造调控费和管理费。
四是保运转。各区财政要按照新的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将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全额列入财政预算,并视财力情况逐年增加。区级财政部门要统一设立中小学公用经费专户,对学校的收费收入和财政安排的公用经费实行统一管理补助,由教育部门提出使用安排方案,经财政部门审核后足额拨付到学校。严禁截留、挪用、平调、挤占学校的收费收入,不得将学校收费收入平衡财政预算,不得抵顶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拨款,不得从中提取任何性质的调节基金。教材费和作业本费属代收费,由学校直接用于购买教材和作业本,不计入学校收入,不纳入财政专户管理。要加大教育乱收费的治理力度,进一步完善教育收费管理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切实规范教育收费行为。
五是保贫困家庭子女入学。从今年起,市、区政府要安排专项资金,资助贫困家庭子女入学,并视财力情况逐年有所增加。争取到2007年,全市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困难学生都能享受“两免一补”(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生活费)。积极支持“希望工程”、“春蕾计划”等公益性活动,鼓励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捐资助学或设立助学项目。各有关部门、单位对学校检查、审计时的罚没收入,要缴入同级财政专户,全额用于资助贫困学生。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对资助贫困学生工作的领导,建立以教育、财政、民政、物价、扶贫办、共青团、工会、妇联等参加的助学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各种形式的助学活动。努力做到不让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六是要努力化解“普九”债务。各区政府要制订切实可行的“普九”债务偿还计划,在安排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时,要拿出一定资金用于“普九”债务的偿还。债权单位和个人不得因追索债务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对采用强迫学生停课,将师生逐出校园等方式影响正常教学秩序和稳定的行为,要坚决制止并严肃处理。
第二、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不断增强农村教育发展后劲。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必须,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更新观念,改革内容,创新手段,改善教师队伍结构,积极探索多种人才培养模式,不断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是积极推进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进一步加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力度,研究制定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教育评价制度和招生制度。要结合我市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开展农村初中“绿色证书”教育培训,保证每个初中学生毕业时接受不少于300学时的农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训。要根据实际情况,为农村学校提供一定数量的土地作为学生劳动实践、勤工俭学场所和寄宿学校的蔬菜基地。要抓住我市跻身全省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区的机遇,大力发展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提供条件。
二、加快推进农村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大力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办好农村学校,关键是校长和教师。我市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学科结构不太合理,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教师还有一定的数量,优秀教师外流情况也比较严重。要改变目前这个现状,就必须依法实施教师资格制度,拓宽教师来源渠道,吸引优秀人员到农村中小学任教。要尽快清理并归还违规占用农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对在编不在岗的人员要限期与学校脱离关系。要进一步完善农村中小学校长选拔任用办法,引入竞争机制,公开选拔任用校长。要全面推进教师聘任制,充分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形成竞争择优、积极进取的良好氛围。要完善教师交流制度,城镇中小学教师晋升高级教师职务,应有在农村中小学任教一年以上的经历。同时适当提高乡村中小学中、高级教师职务岗位比例,吸引教师扎根农村教育。要大力实施“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和“农村教师援助计划”,力争在五年内为全市所有乡镇初中和小学主要学科培训一名骨干教师,逐步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是积极推进办学体制改革。各区、乡镇要切实担负起办学责任和义务。各区要充分挖掘现有普通高中潜力,满足农村群众的子女接受高中教育的需求。各乡镇要充分利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后富余的教育资源发展幼儿教育,力争五年内每个乡镇建成一所示范性幼儿园。积极鼓励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规定,试办高质量的民办中小学校,在招生、学籍管理、教职工职务评聘和表彰奖励等方面与公办学校同等对待,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第三,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增强为“三农”服务能力。职业教育是现实生产力。2003年全市职业教育工作会召开后,我市在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但步子迈得还不大。在新形势下,我们必须结合农村实际,开拓创新,不断完善“三教统筹”、“农科教结合”的机制。
一是加强政府统筹,扩大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为“三农”服务功能。要建立以职业中专学校为龙头,以区级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中心为骨干,以乡镇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为基础的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网络体系,为实施富民工程和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提供技术支撑。要大力推进农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形成政府主导,企业和村民组织等多方面参与的多元化办学格局。要大力推进劳动预备制度,严格实行就业准入制度,依法保障职业教育持续化的发展。要大力宣传“读完初中读职中,打工致富一路通”的职教观念,推行中等职业教育招生目标责任制,将职业教育招生计划分解到乡镇、初中学校,逐步壮大职业教育规模。
二是促进教育与市场相结合,实现招生、教学、就业一体化。一个学校办得好不好,特别是职业学校,最根本的出路怎么样,是看它培养出来的人才是否适应市场需求,就业率是否高。就业率高,毕业生就有市场需求,学校就可以扩张,就可以发展,反之就萎缩。因此发展好职业教育最根本的是研究好市场,开拓市场,围绕劳动力市场需求开设专业,按照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的要求调整教育教学内容,突出能力本位,推进招生、教学就业的良性互动发展。
三是争取省内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的扶持,推进“农科教”结合。要充分发挥我市优越的区位优势,结合产业结构调整,灵活主动地与武汉高校、科研机构搞好对接,促进农业实用技术推广和科研成果转让,促进本区、乡镇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品更新换代。借助他们的力量帮助农村职业学校和中小学培训师资,为农村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
三、加强领导,依法治教,保障农村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办好农村教育,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发展农村教育,有体制问题,有经费问题,有师资问题,关键还是加强领导问题。因此,各级党政领导要一如既往地重视教育,关心教育、支持教育。
第一,要建立健全农村教育工作领导责任制和监督机制。各级党政领导要把加强农村教育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要像抓经济工作一样抓好农村教育。市政府将进一步完善农村教育工作目标考核制度,建立健全农村教育工作的领导责任制,将农村教育发展情况作为考核各区党政主要领导政绩的重要内容。今年下半年,各区、乡镇政府每年要向上一级专题报告一次农村教育工作情况。市政府要定期向社会公布各区“五保一化解”等工作的落实情况。要建立农村教育工作督查制度,设立市、区政府教育督导室,聘请一批兼职督学,加强对农村教育的督导检查。市级督导室重点督查“以区为主”的管理体制和“保投入、保工资、保安全、保助学、化解普九债务”的落实情况,区级督导室重点督查“两基”巩固提高的进展情况。要定期开展教育经费投入、管理和使用情况的督导检查,并实行农村教育工作通报制度。市监察局要研究制定对区政府主要领导履行农村教育工作职责情况的纪律处罚办法,建立责任追究制度。今年第四季度,省政府将对我市三区“普九”工作进行复查,这是对三区政府办教育工作的一次考核,各区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做好自检自查,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得力有效措施,确保复查过关。
第二,切实加强学校安全工作。各级政府部门和学校都要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完善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切实抓好学校安全工作。要经常性开展安全教育和健康教育,提高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卫生、交通、公安部门要积极配合学校抓好食品卫生、交通安全、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等工作,切实保证广大师生人身安全和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第三,优化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环境。要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通过多种形式支持农村教育的发展。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各有关单位和个人,均不得要求学校在规定收费项目之外收取其他任何费用,不得违反规定向学校乱集资、乱摊派。任何部门(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未经当地政府许可不准擅自对中小学进行检查、处罚,到学校收费必须持区物价部门收费许可证和通知书。加强青少年学生活动场所建设和文化场所管理,为农村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和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创建良好条件。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大力宣传农村优秀教师的先进模范事迹,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关心支持农村教育的良好氛围。
同志们,今后五年是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市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机遇期,我们要紧紧围绕全国、全省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本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振奋精神,扎实工作,为加快农村教育的发展,为早日实现建设富裕型小康城市目标做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四篇:副市长在全市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范文模版)
同志们:
这次全市农村教育工作会议是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刚才,徐建华市长作了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农村教育在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跟上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步伐中的重大意义,明确了今后一段时期我市农村教育发展和改革的目标与任务,强调了要切实加强对农村教育工作的领导,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农村教育的高度重视,很有指导意义,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贯彻到今后的工作中去。现在,我就我市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工作情况和如何贯彻全国、全省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及《xx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加快我市农村教育发展和改革讲几点意见。
一、全国、全省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主要精神
去年9月19日至20日,xx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主题是贯彻《xx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充分认识发展农村教育的战略意义,加快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改革,增强农村教育为“三农”服务的能力,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人才和智力基础。xx总理温家宝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xx副总理回良玉主持了会议,国务委员陈至立作了工作报告。这次会议和《xx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以及13个配套文件,提出了加快农村教育和改革的一系列举措,针对性、指导性和操作性都很强。
一是明确了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位置,把农村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对广大农村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没有农村全面“普九”,没有农民素质的全面提高,就很难实现全面小康。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农村教育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新的形势下,要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将农村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手抓发展,一手抓改革,促进农村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更好地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二是明确了加快农村教育发展的目标和任务。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在巩固“两基”成果的基础上,努力实现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同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促进农村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三是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建立和完善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机制。这次会议提出,要落实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管理体制的要求,加大投入,完善经费保障机制。一要进一步落实各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共同责任。二要进一步规范农村中小学“保工资、保安全、保运作”制度。三要高度重视和认真解决当前巩固和完善“以县为主”管理体制中的一些突出问题,如设立专项经费补足实行“一费制”地区中小学公用经费缺口,逐步将农村中小学“普九”欠债转移到县、乡政府。
四是切实加强领导,动员全社会力量关心和支持农村教育事业。要建立健全农村教育工作的领导责任制。地方各级政府一把手要对本地区农村教育发展和改革负总责。建立和完善对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的督导评估机制,并将督导评估的结果作为考核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依据。形成政府有关部门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12月25日,全省农村教育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会议主题是贯彻《xx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和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充分认识发展农村教育在广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战略地位,加快我省农村教育的发展,构建农村教育综合体系,全面提高我省教育的整体水平,更好地适应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省长黄华华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副省长宋海作了《加快农村教育发展和改革,全面提高我省农村教育的整体水平》的报告。
全省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一是明确了发展农村教育在广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战略地位。加快农村教育发展,提高农民素质,是促进我省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实现省委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实施四大战略,增创五大优势,加快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保证。二是明确了我省农村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和任务是:全面巩固提高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大力发展农村高中阶段教育和幼儿教育。到~年,全省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努力争取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基本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农村各项教育事业协调发展,形成完善的农村教育综合体系,为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奠定基础。三是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建立和完善还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机制,促进农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一要巩固和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二要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多渠道筹集高中阶段发展的资金;三要建立和完善城市帮扶农村教育的制度;四要建立和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学的资助制度,促进我省农村教育的全面发展;五要加快推进农村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优化农村教师队伍。四是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努力开创农村教育工作新局面。办好农村教育,是各级人民政府的重要职责。要建立对县(市、区)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的督导评估机制,并将督导评估的结果作为考核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和进行表彰奖励或责任追究的重要依据。
二、我市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工作回顾
1996年,我市“两基”通过国家和省的验收,标志着我市教育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切实有效地落实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积极实施“科教兴市”战略,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取得了显著成绩,目前我市教育正处在历史上的最好时期。具体表现在:
(一)义务教育不断巩固和提高。
1996年全市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后,我们通过改造薄弱学校,建设规范化学校以及中小学布局调整等等措施,使“普九”成果不断得到巩固和提高。目前,全市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7%,辍学率1%;初中阶段入学率97.9%,辍学率2%;15周岁小学教育完成率99.2%,17周岁初等教育完成率97.7%,三残儿童入学率达93.7%,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省的要求。
(二)高中阶段教育迅速发展。
近几年,在大力抓好巩固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我市高中阶段教育迅速发展,每万人口高中阶段在校生为264人,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目前,我市高中普及率从五年前的66%发展到现在的72.4%,在校普通高中生五年来净增1.4万人,年平均增长达12%。职业教育发展迅速,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有48所,在校学生有46824人,占高中阶段在校学生数的49.7%,实现了与普通高中教育协调发展。由于我市职业教育成绩显著,在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韶关市政府介绍了发展职业教育的经验,得到了省政府的肯定。去年12月16日,还召开了全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到2010年我市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任务和要求,并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另外,我市以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建设为龙头,促进了普通高中教育规模的扩张和质量的提高。目前已有广东北江中学等9所普通高中积极准备申报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三)办学条件不断改善。
1998年至今,全市普教经费总投入48.98亿元,基本建设投入3.45 亿元,新增校舍47.64万平方米,新增固定资产3.21亿元;积极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和改薄工程,全市已累计投入改薄资金2.53亿元,撤并中小学校(含教学点)341所,完成改造薄弱学校542所,占薄弱学校数(718所)的75.4%,校园、校貌、教学设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2002年启动的老区农村小学改造已完成160所。第三批山区老区小学改造已经开始,我市经省、市老促会核定,列入计划改造的学校有72所。市准备对35所老区教学点进行补助,每个学校给10万元,要求县配套5万元,力争今年改造完。
目前,全市已有省一级学校17所,市一级学校71所,县一级学校117所,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6所,优质高中(省、市一级学校)在校生总数占全市在校生比例达65.47%,大大超过全省平均水平(53.37%)。市直非省市重点学校近几年投入7000万元改造校舍,完善了设备设施,其设备与省市重点学校相差无几,减轻了择校的压力及群众负担,促进了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韶关学院各项建设迅猛发展,校舍面积达51万平方米,比5年前增加了2.6倍;现有5个二级学院21个教学系,50余个本专科专业,在校生5年内增长了1.2倍,目前达1.2万人的规模。随着韶州师范学校、韶关卫生学校的并入和英东生物工程学院的落成,韶关学院的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办学条件逐步改善。
(四)教育质量稳步提高。
五年来,我市普通高考累计报考人数65049人,录取总人数41467人,平均录取率63.7%,超过全省平均录取率。上省第三批以上录取人数稳居全省6-8位,单科“状元”共7人,填补了1998年以前的空白。~年有10个科目超过全省平均分,上第三批以上录取分数线人数占考生总数的83.1%;全市中小学生德育考核优良率达80%以上,“三好”学生率达16%以上,违法率在万分之零点八以下,犯罪率为0;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每年有近千人次获省级以上奖励,其中计算机竞赛成绩一直处于全省前列,团体总分连续6年获全省第一名,北江中学获七连冠。全市中小学校体育锻炼达标率为98.5%,优秀率为25.4%,达到省定先进指标。参加全省中~会,一次第6名、一次第7名,两次均获“体育道德风尚奖”。~年北江中学代表我市参加全省传统项目学校田径运动会,再次获“体育道德风尚奖”,并获中学甲组团体总分第一名。
(五)社会力量办学得到了健康发展。
现在,全市共有民办教育机构214个,其中,民办幼儿园169所,民办中小学6所,民办职中10所,自学考试辅导机构6个,非学历培训机构23个,在校生2万3千多人,教职工2626人,校舍建筑面积达42万平方米。社会力量办学得到了快速健康发展,现已成为我市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市教育教学改革的一支不可缺少的力量,为我市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认清形势,统一思想,把农村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改革开放以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农村教育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市农村教育整体上还比较薄弱,有些问题还比较突出。一是农村义务教育巩固提高的任务还十分艰巨,与城市和珠江三角洲农村地区相比有较大的差距,教育投入、办学条件、师资队伍素质、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都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二是农村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缓慢,难以满足农村孩子继续上学的需求;三是农村教育投入明显不足。目前,我市农村教育欠债较多,硬件和软件的配备远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求,电脑、语音设备离上级要求仍有较大差距,仍有245所老区山区农村学校亟待改造;四是农村办学体制改革的步伐迈得不大,办学方式单一。这些问题使农村教育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受到局限,影响了农民素质的提高和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
因此,大力发展我市农村教育,使广大农民群众及其子女接受良好教育,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对我市跟上全省率先实现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重要作用,也是实现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要求。我们要认清形势,提高认识,进一步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和省、市的决策上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把农村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抓好落实,促进我市农村教育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四、我市农村教育的指导思想、目标和任务
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农村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xx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以及省委九届四次全会精神和市委、市政府有关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树立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教育创新,深化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努力高质量高水平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办学效益和科技创新能力,逐步形成具有韶关特色的教育体系,促进我市经济和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目标和任务是:全面巩固和提高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大力发展农村高中阶段教育和幼儿教育。到~年,全市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努力争取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基本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农村各项教育事业协调发展,形成较为完善的农村教育综合体系,为我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奠定基础。
五、把握机遇,深化改革,促进农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一)积极推进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1、根据省的要求,我市农村教育总体目标是:到~年,农村地区适龄儿童少年都能按时入学并合格毕业,全市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初中净入学率达到98%,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95%以上,小学和初中年巩固率分别达到99.5%和98.5%以上。
2、调整中小学布局,促进农村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的提高,实现农村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撤销规模过小、布局分散、设备设施不足、不能满足现代学校教育教学要求的学校,建设规范化和示范性学校,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按照国家颁发的《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试行)》建设每所小学、初中,并重点建设好乡镇中心小学,努力创办等级学校。到~年,基本完成农村破旧中小学的改造和重建任务,消灭危房校舍和破旧校舍(包括生活用房),学校办学条件得到全面改善,实现校舍楼房化,校园布局合理,实验室和功能室齐全,设施完善,设备齐全,班额合适(每班不超过54人),达到安全、卫生及绿化美化标准,寄宿学生有良好的寄宿条件,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学校管理、教育信息化和教育质量都能达到较高水平。农村地区小学、初中等级学校学位,分别达到50%和60%以上。
3、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发展农村教育,关键是要巩固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当前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要进一步落实各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共同责任。各县(市、区)政府必须依法切实履行对农村教育的责任,特别是要切实担负起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责任,认真落实中央提出的今后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教育的措施,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将农村义务教育纳入公共财政体系并予以保障;要将中小学布局调整所需的校舍扩建、农村破旧校舍的改建以及解决大班制所需新建扩建学校的经费纳入每年的财政预算,并制定和落实中小学校舍建设的各项收费减免政策。同时,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必须发挥乡(镇)政府和村级组织的作用,特别是要继续发挥乡(镇)政府在防流控流中的作用,将责任层层落实到学校和个人。要继续调动乡(镇)、村办学的积极性,不断增加对教育的投入。
二是进一步规范农村中小学“保工资、保运转、保安全” 制度。进一步落实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县长负责制,保证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按省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核定教职工数,按编制数配备教职工。凡进入编制的教职工,县(市、区)财政必须通过银行开设的个人工资帐户按时统一发放工资。凡拖欠教师工资的,追究县长的责任。
严格推行教育收费“一费制”,积极完善有关的管理和监督制度,保证中小学学杂费全部用于学校正常运作。财政部门在坚持对中小学收费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同时,必须按规定将上缴财政专户的中小学书杂费在收到财政专户银行进帐单后10个工作日内全部足额返拨给原学校,用于学校的公用事业,不得截流、挪用,不得用于发放教职工工资和偿还教育欠债。审计、监察部门要对中小学学杂费是否归位予以检查、审计和监督,对违反有关规定的,要严肃处理。
加强和完善县级政府对农村中小学的管理。乡(镇)人民政府不再设立专门教育管理机构,中小学由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统一规划和管理,面上小学的教育教学业务由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委托乡镇中心小学管理。乡(镇)有关教育工作由乡(镇)长直接负责。~年建立县(市、区)教育局和乡(镇)中心小学两级教育财务结算中心,负责中小学财务结算,帮助中小学理财,充分发挥书杂费的使用效益,同时要做好中小学财务监管工作。
(二)加快发展农村高中阶段教育。
近几年,在九年义务教育得到巩固提高的前提下,群众要求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日益增长;另外,我省高等教育正在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以高中阶段教育的大发展为基础。因此,我市的高中阶段教育要实现“两个适应”,一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二要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
1、发展农村高中阶段教育,一要扩大规模,为农村学生提供更多接受高中教育的机会,提高初中毕业生升学率。~年,我市农村地区(不含县城)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80%以上。2010年,全市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二要改善农村高中阶段学校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水平,增加优质学位,让农村学生接受到良好的教育。高中阶段学校原则上要集中在县城或中心镇举办,每个县(市)要建设一所省一级或国家示范性普通高中和1所省重点以上职业技术学校,其他高中按市一级学校的标准进行建设。到~年,高中阶段优质学位要达到85%以上。
2、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多渠道筹集资金发展高中阶段教育。按照发展高中阶段教育规划,我市坚持以示范性普通高中建设为龙头,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实现高中教学规模的扩张和质量的提高,到~年争取创建8-10所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重点办好7-8所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落实这个发展目标,需要新建、扩建许多学校,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增加校舍,添置设备,吸纳师资。因此,必须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多渠道筹集高中阶段发展的资金。
一是加大高中阶段教育的政府投入。省安排了用于支持欠发达地区的优质高中阶段学校建设专项经费,我们要积极争取。同时,各地也要设立高中阶段学校建设专项经费支持示范性高中阶段学校建设。除了对新建、扩建、改建高中阶段学校直接给予经费支持外,政府还应提供高中阶段学校建设用地,减免有关费用。
二是鼓励、支持社会力量举办高中教育。认真贯彻《民办教育促进法》,积极探索“国有民办”、“公办民助”、“民办公助”等多种办学形式,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鼓励发展民办高中阶段教育,形成公办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新格局。民办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要纳入当地招生计划,招生政策与公办学校一视同仁。
三是建立高中教育成本分担机制,通过多种形式吸纳社会资金。各地可成立教育资产管理投资公司的方式,多渠道筹集资金用于优质普通高中建设。老校、名校应充分运用自身的无形资产进行发展。公办学校用非财政资金投入建设的新建学校和用非财政资金扩建的学校所提供的学位,均可按民办学校运行机制进行试验,参照社会力量办学的管理办法,按办学成本收费。
(三)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1、农村职业学校要面向二三产业,面向市场和社会需求办学,努力使学生毕业后就业有优势、创业有本领、升学有门路、终身教育有基础,因此,必须不断调整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加强实际操作训练,让受教育者掌握一至两门技术。到~年,每个县(市)要重点建设好一所有一定规模的示范性骨干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每个乡镇要办好一所能发挥骨干示范作用、能常年开展培训活动的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中心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要争取建设成省级示范校。全市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的比例保持大体相当,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含技工学校)由目前的46所调整为40所左右,校均规模达到1500人左右,重点建设6-7所规模在3000人以上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0所规模2000人以上的省级重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以及6个中等职业教育实训中心、5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20个市级重点建设专业。
2、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和高级技工教育。到~年,全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2-3所左右,在校生规模达到1万人左右,建设一个国家级或省级重点职业技术学院、1-2个示范性专业和实训基地,建设高级技工学校和技师学院3-4所,在校生1万人左右。
3、广泛开展各级各类职业培训。积极发展社区教育和职工教育培训,逐步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到~年,农村成人教育网络要更加完善,乡镇成人中心校要全部达到《广东省乡镇成人中心校评估方案》中规定的合格标准要求,省级示范性乡镇成人中心校要达到5所左右;成人文化艺术学校要基本建立并能经常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广泛开展农村应届初中毕业生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村青壮年实用技术培训,并建立初中毕业生九年义务教育毕业证和实用技术培训证“双证”齐发制度,使农村劳动力普遍掌握一门以上实用科学技术。
进一步推动职业院校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各类职业院校要落实“双证书”制度,积极组织在校学生参加技能等级考核,使学生获得国家颁发的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要制定和建立达到规定要求的职业院校毕业生不再另行参加技能等级考试,直接申领相应技能等级证书制度。
4、劳动保障部门要加快推进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和加强鉴定质量管理,规范职业技能鉴定站(所)的建设,实行职业鉴定站(所)许可证制度,建立覆盖全市城乡的职业技能鉴定网络。
(四)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我市农村教育现代化发展。
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网络到镇、信息进村”的山区信息化发展目标和山区信息化“服务三农,推动两化”和包括“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行动计划”在内的“八大行动计划”的要求,加快实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工程。力争到~年,农村乡镇中心小学和有条件的完全小学从四年级起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加快基础教育专网建设,~年底实现同全省中小学基础教育专网相连,全面实现“校校通”。
(五)积极推进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今年,我市所有小学、初中将全面实施义务教育新课程,全部普通高中也将开始新课程实验。这是我市基础教育实现内涵发展,提高综合水平的重要契机,各地一定要积极参与,认真实施。农村中小学的教学改革必须贴近农村生产和生活实际,密切联系农业、农村、农民的实际情况,转变教学方式,优化教学过程,全面提高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要继续做好新课程改革教师培训的各项工作;各中小学必须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开足开好教育部规定的各门课程,积极参与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要改革教学方法,善于抓素质教育的典型并及时总结推广;要进一步加强教学研究和教育科研工作,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习惯、方法和态度,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使每个学生都获得自身的发展。
(六)加快推进农村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优化农村教师队伍。
一是抓紧完成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核定工作。编制、财政和教育部门要按《广东省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实施办法(试行)》的要求,于今年3月底前尽快完成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核定工作,以后每年核定一次。各地要结合我市农村中小学区域广、生源分散、教学点较多的实际,保证教师编制的基本需求。坚决清理并归还被占用的教职工编制,对各类在编不在岗人员要限期与学校脱离关系。新进教师,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录用。原教师不能胜任教师岗位的要逐步予以分流,对严重违反教师职业道德和严重失职人员,要坚决清除出教师队伍。
二是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各地要结合编制的核定,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以实行聘用(聘任)制和岗位管理为重点,加快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合理配置人才资源,优化农村中小学教职工结构,促进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提高。积极稳妥地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进一步健全中小学校校长聘任制;二是进一步改进中小学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三是全面推行教职工岗位聘任制;四是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五是改进和完善中小学分配制度,建立与聘任相适应的激励机制。
三是加强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培训工作,构建农村教师终身教育体系。坚持“面向全员、突出骨干、倾斜农村”的指导思想,实施“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开展以新课程、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重点的新一轮教师全员培训和继续教育,加大对信息技术、英语等学科师资培养和培训工作的力度,进一步加强对中小学校长的培训。
四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吸引具有教师资格的人员到农村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任教,稳定农村、山区教师队伍。一要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进一步提高教职工的社会地位,解决教职工的实际困难。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对教育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广泛宣传教育法律法规,通过各种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不断提高教职工的社会地位。同时,要创造条件,力所能及地为教职工办一些实事。二要大力调整学校布局,积极改善办学条件,缩小校级间的差距,解决教师不愿到艰苦地方工作的问题。三要切实执行教师队伍管理制度,结合新一轮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行教师聘任制度,逐步建立区域内教师流动机制,有计划地开展城镇支援农村、强校支援弱校的工作,鼓励和组织城市、城镇、强校的教师到农村和薄弱学校任教,实现教师交流定期化和制度化,解决教师流动机制不活的问题。四要积极推进依法治教,全面强化师德师风教育,解决教职工的工作作风问题。
发展农村教育,核心是加强领导。各级政府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执政为民的高度,落实责任,切实加强对农村教育工作的领导。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本地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规划和实施计划,精心组织实施;加强统筹协调,及时研究解决突出问题,尤其要保障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各级政府一把手要对本地区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负总责。财政、教育、农业、科技等部门要发挥各自优势,各司其职,分工合作,形成齐抓共管的有效工作机制。
同志们,现在,我市农村教育发展和改革的目标已经确定,工作思路和措施也已明确,下一步的关键在于抓好落实。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抓住机遇、开拓创新,下大力气推进农村教育发展和改革,全面提升我市农村教育水平,开创农村教育工作新局面。
第五篇:全市农村教育工作会议表态发言
全市农村教育工作会议表态发言
各位领导、同志们:
全市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我市农村教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我县将从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高度,立足县情,认真贯彻落实省、市会议精神,切实把推进农村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大力推进**教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进一步落实“以县为主”管理体制,保障教育发展的正常投入
——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县政府将切实加大县级财政对教育经费的统筹管理力度,确保公办中小学和公办幼儿园教职工人员经费、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学校布局调整经费等及时足额到位,并做到逐年增长。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教职工工资县级财政统发制度,统一城乡同类学校教师津贴、奖金、福利等标准,确保中小学教职工与公务员同等享受政府出台的奖金、津贴、补贴和福利政策,并对农村教师实行交通费、伙食费专项补贴。
——完善教育扶贫体系。统筹完善弱势群体教育救助政策,积极推进贫困家庭学生资助体系建设,扩大教育资助对象,加大扶贫助学力度,在保证落实对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 遇家庭的子女、由社会福利机构监护的未成年人、革命烈士子女、列入农村五保供养范围的未成年人和残疾学生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和高中段教育的基础上,将特困残疾人子女、重点优抚对象子女和特困职工子女列入义务教育和高中段教育资助对象。对因病、因灾等其他原因造成家庭经济确有困难的学生,根据其困难程度,全部或部分免收接受义务教育和高中段教育的费用。同时保障农村中小学享受就学资助学生爱心营养餐资金。进一步整合县民政局、团县委、县残联、慈善总会等各种帮扶团体力量,将学生的扶贫帮困工作纳入新型社会救助体系之中,确保不使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
——关注外来子弟就学。坚持以流入地政府为主和公办学校为主、民工子女学校为辅的方针,把外来民工子弟教育全面纳入义务教育发展规划和管理,不断扩大外来民工子弟在公办学校插班就学,逐步使公办学校承担起流动儿童少年九年义务教育的责任,确保外来民工子弟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进一步办好“**县外来民工子弟希望小学”,并在设施设备、教育资源共享等方面给民工子弟学校予以更多的支持。同时加强对外来民工子弟学校的指导和管理,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二、坚持教育均衡化发展,积极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
——加快推进学校设点布局调整步伐,努力加大标准化学校建设力度。今年5月,县政府通过了《关于进一步调整学校设点布局的意见》,从争创“省教育强县”和推进全县教育均衡发展的高度,本着“撤小、合近、扩强、带弱”的原则,加快学校布局调整步伐,整合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打通乡镇、岛际、各类教育间的壁垒,实行跨乡镇联合办学,逐步扩大**城区、**镇政府所在地学校的办学规模,撤并了**初中、**初中等5所初级中学,在**城区组建了**初级初中。预计到XX年,我县可基本消除农村初中学校。为进一步优化全县教育资源配置,我县投资7100万元新建了**实验学校,到XX年2月可如期投入使用。明年,我县计划投资2600万元异地重建**中学,投资550万元改造3所学校的食堂、宿舍。XX年将投入1800万元新建**小学,并投资350万改造2所学校的食堂、宿舍。同时,积极实施《**县XX—XX年九年制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实施规划》,加大标准化学校建设力度,确保到XX年全县中小学标准化学校比例不低于85%。
——大力实施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切实加强渔农村教师队伍建设。XX年我县启动了“强强组合、强弱联合、弱弱整合”的教育协作体工程,组建了 “五校教育协作体”和 “城乡教育共同体”,实践教育区域合作,初步建立了教育管理、研究、校本课程开发、师资协调等合作机制,初步实现了资 源共享,深化了校本教研。今后我县将继续出台《关于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的实施意见》,逐步建立健全理念共享、教师统筹、管理同步、责任共担的共同体制度,保障农村学校的生存和发展。通过转移支付和专项拨款等办法,建立起对渔农村教育予以扶持的长效机制,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在教育经费分配,校舍和设备等硬件建设,人事政策导向等方面,予以倾斜,努力缩小校际差距。发挥城区学校在教育管理、理念、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的辐射作用,促进城乡学校互通。
认真实施“全县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科学制订培训规划,安排专项资金,重点开展以学科骨干教师和班主任以及音乐、体育、美术、英语、综合实践、心理健康等薄弱学科教师的培训工作,加强农村骨干教师和班主任队伍建设,强化农村薄弱学科建设。通过多种途径提升农村教师素质,帮助教师在专业引领下,边学习边实践,掌握本学科教书育人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知识,提高自身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结合农村教师的工作实践,广泛开展师德教育活动,提高农村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和实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能力。建立农村骨干教师评选激励机制,不断完善 “县学科带头人”、“县教坛新秀”、“县AB级教师”评选办法,加大对农村骨干教师的评选力度,并落实相应待遇。同时,不断深化教师人事制度改革,尽快形成真正意义上的 人员聘用合同制、岗位聘任制、上岗竞争制和城乡互动的转岗制,带动学校的整体改革,进一步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继续实行学校对口支援和教师轮岗支教制度,促进教师的合理流动。
——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以船舶修造技工培训中心为龙头,面向群众,面向市场,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力争把县职业技校建成全市船舶修造技工培训中心。积极发挥以各级成校为主的培训机构的作用,建立各具特色的实用技术、职业技能和转移劳动力培训基地建设。加强与教育集团、企业的交流合作,提高职成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能力。进一步加强学前教育,完善乡镇中心幼儿园“以乡为主、县乡共管”的体制,落实农村幼儿教师社会保障政策,努力提高农村幼儿教师待遇。依法加大对民办幼儿园的整治力度,规范民办幼儿园的行为,提高学前教育质量,抓好幼儿教师的培训进修,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持证率。
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充分挖掘校内外课程资源,切实加强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建设、全面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努力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的学习。改革学校德育方式,实施学生成长导师制,努力满足不同类型学生各方面发展和关怀的需要,关爱心理和 行为有偏差、学业有困难的学生。
三、强化责任,形成合力,切实把农村教育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会后,我县将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落实这次会议精神作为推动**农村教育新发展的一大契机,明确目标,分解任务,狠抓落实,进一步提升教育层次,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
继续做好结合文章。今后,我县要把此次会议精神的贯彻工作和创建教育强县工作有机结合,认真完成会议所确定的各项任务,围绕创建教育强县标准,有针对性、实效性地改善农村教育薄弱点,全力以赴,确保通过教育强县验收。把解决当前农村教育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和建立农村教育发展的长效机制有机结合起来,立足长远,制定符合我县实际的政策措施,为农村教育发展奠定扎实的政策基础。继续发挥合力作用。全力激活教育部门职能,牢固树立主人翁意识,千方百计,克服困难,充分利用好现有资源,以积极主动的态势追求教育特色,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抓好职业教育发展;全力调动乡镇、部门积极性,把握农村教育发展第一手资料,加强沟通协调,及时解决教育发展进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共同推进我县教育繁荣提升。继续完善教育督导制度。坚持一把手负总责,明确乡镇、单位责任,加大考核督导力度,形成分级负责、齐抓共管教育工作的良好局面。继续营造社会 氛围。广泛利用各种有效载体和阵地,宣传农村教育的方针政策,大力弘扬我县全社会支持教育、关心教育的优良传统,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拓宽融资渠道,逐步解决投入问题。
各位领导,同志们,农村教育的发展事关整个教育发展大局,事关整个社会持续、健康、和谐发展。我县一定紧密结合实际,深刻领会会议精神,上下一心,迎难而上,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努力推动我县农村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