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XX县在地区农村教育工作会议发言材料
求真务实 开拓进取 确保两基攻坚任务圆满完成中共**县委 **县人民政府
各位领导:
近年来,**县委、县人民政府在地委、行署的正确领导下,带领全县各族人民团结一致、求真务实,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使中小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普及程度逐年提高,教师队伍得到了充实和加强,扫盲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全县各级党政、各族人民群众关心教育、支持教育的热情日益高涨,教育事业已经步入了健康、快速、有序发展的轨道,在“三个文明”建设和“科教兴县”战略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基本情况
全县现有各类学校70所,在校学生30465名;现有教职工2192人,其中专任教师1992人,本科以上学历164人,大专以上学历905人,中专(含高中)学历896人,高中以下学历45人,高级职称154人,中级职称762人,初级职称849人,各类教辅人员166人;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9.93%,初中教师学历达标率99.3%,高中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77%,辍学率控制在0.33%;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达96.05%,辍学率控制在1.6%以内;17周岁人口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达95.8%;现有农牧民文化技术学校224所,专(兼)职教师356名;全县青壮年劳动力接受乡村两级培训率达93%;青壮年人口非文盲率为99%,复盲率控制在3%以内。
二、落实“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主要做法
(一)提高认识,优化师资建设
(1)突出教育的统管权,提高教师待遇
形成了关于基础教育工作“四个优先”的工作机制,即在制定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时,优先考虑教育;安排年度财政预算时,优先保证教育;规划城乡建设和年度基本建设时,优先考虑中小学布局,保证学校基本建设;建立教师工资足额发放的保障机制,每月优先发放教师工资,对在条件艰苦、边远学校工作的教职工,在职称评聘时优先考虑。
(2)依法完成中小学教师和校长的管理体制改革
实行新的分配制度,完善教师培训机制。打破以往的用人模式,通过考试,招收一定数量的优秀大中专毕业生补充到教师队伍中。同时,从非师范类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和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人员中选拔具备“双语”能力的人员,经培训取得教师资格后任教,截止目前,共有30名经过社会公开选拔的汉族教师在民汉合校和民族学校任教。
大力提倡全县教师在职进修。近年来,通过参加电大、函授、脱产、自学考试等各类学历提高培训的共500余人。截止目前,全县幼儿教师、小学教师取得大专学历达48%,初中教师取得大专学历达100%,高中教师取得本科学历达100%。2002---**年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争取筹措资金40万元启动了地、县两级骨干教师培训“112计划”。坚持执行校长、书记持证上岗和定期提高培训制度,目前,全县中小学校长、书记岗位培训率、合格率达 100%。同时,把全县各学校的校长、中层干部、国家级、自治区级骨干教师共 148人,先后派往先进学校挂职或跟班学习,使先进的教育思想理念在我县城农村学校传播,逐步缩小了城乡教育水平的差距。为加快人事制度改革的步伐,有试点地推行中小学校长聘任制,建立完善校长“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机制,实行校长任期制,可以连聘、连任。自**年3月份开始,先后有61名德才兼备的人员聘任上岗,并相继走上了学校领导岗位。同时,对四乡一镇的教育办书记进行调整,实行交叉任用(任汉族同志为乡(镇)教育办、中学书记)。开展了智力支持弱校工作,从** 年开始,将县城学校的 21 名的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分期分批派往乡村师资力量薄弱的学校进行支教,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二)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1)抓投入,大力改善办学条件
紧抓国家实施二期“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的财政倾斜,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从2001年至**年积极争取中央“义教工程”项目资金506.376万元、自治区配套资金290万元。在县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的情况下,县财政共投入577.12万元,“二期义教工程”416万元,2002年县财政投入163万元,完成了18所中小学工程项目及其附属建设;并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全县各中小学各类体育器材、实验仪器、音乐、美术、卫生、劳技器材的配置。近两年共购置图书资料 263051 册,价值132万元,有效解决了学校图书严重不足的问题。
为切实解决贫困家庭子女入学难问题,2002---**年上级为贫困生补助75万元;教育系统开展捐资助学活动每年筹集约13万余元作为贫困生的补助资金;开展了“一帮一”助学活动筹集助学资金5万元;同时,采取动员社会各界捐资助学的方式建立了“特困生基金会”,实施了“春蕾女童”救助计划,现已开设两个班,每班为50人,每人每年得救助金300元。此外,为解决“控辍”问题,自**年9月至**年6月两个学期全县免除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杂费的共计 84万元,并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寄宿学生提供必要的生活补助。
为把教育附加和人民教育基金的征收落到实处,将征收情况与党政领导业绩挂钩,县委、政府领导亲自督查,从而保证了人民教育基金、教育附加的足额征收。从2000 年到 2002年每年征收农村教育费148.7万元,征收率达100 %;2000--2002年征收人民教育基金和城市教育附加费分别为44万元、22万元、25 万元,征收率达 100%。对于征收的教育附加费和人民教育资金均用于学校的“八配套”建设,保证了这两项资金“征之于民,用之于民”。
(2)促改革,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为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大力进行布局调整。对原有94 所中小学进行合并调整为68所,从而缓解了乡村教师短缺的矛盾,节约了办学开支。县财政投入250万元,为县直学校、乡(镇)中学配置了计算机,加大了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步伐,农村中学教育信息网基本形成。
(三)强化学校德育工作,促进素质教育全面推进
(1)加强学校德育工作
为强化学校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我们坚持把学校的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将“政治思想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的要求落实到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深入开展了民族团结教育,反对民族分裂和非法宗教活动教育,坚持对广大师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和新疆地方史教育,有效地促进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整体水平。同时,进行了“县级德育达标学校”的评估工作。目前,全县已有13 所中小学校被授予“县级德育达标学校”的称号。为加强学校法制教育,各学校都聘请了法制副校长,全县中小学行为规范合格率分别为96.3%、99.1%。
(2)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转变教育观念为先导,以实施课改为契机,先后于**年8月份、**年4月份两次派出381名人员前往**、**参加新课程改革培训及新课程改革座谈会。组建了专业技术人才库,进行了5次专题教科研研究。在全县范围内实施课改的探讨与研究,仅**年就组织了三次课改观摩课比赛。在县直学校和部分有条件的学校的乡(镇)学校进行前期模拟课改试点探索,从而推动课改的深入开展。
把汉语教学摆在突出的位置来抓,一是积极组织汉语教师参加培训,共外派培训学习汉语的教师达1797人次,全县达到HSK等级的民族汉语教师比例达52.25%。二是在全县民族中小学中组织了民族教师汉语学习班,对1471名民族教师进行了摸底测试后,开设了3个“双语班”,培训民族教师180 名。三是对有汉语基础的民族中小学生采取自愿的方式,允许其在汉语学校就读,截止目前,幼儿园学龄前儿童民汉比例为6:4;县二校民族学生比例为28%;民族中学全部开设了汉语课、汉语班,为逐步实现汉语授课的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培养实用型人才,始终把实施“三教统筹”作为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心,实行“三教统筹、农科教结合”,改变农村义务教育结构单一的状况。在课程设置上以文化基础知识教育为主,在初三时因地制宜地渗透技术或职业教育。目前,全县已有 4个中学开办17个初三分流职业班,在校生达746人。
三、存在的问题及设想:
近年来,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我县经济基础比较薄弱,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农村图书资料、电教设备、体、音、美、卫生器材比较短缺,信息技术设备与信息技术教学尚未普及;办学条件有待进一步提高;学校现行的机构和人事管理制度有待进一步加强;汉语教学和汉语师资力量还不能满足当前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素质教育还比较滞后,教育教学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政府对教育督导的职能需进一步加强。针对以上问题,今后我们将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在取得已有成绩的基础上,认真做好“两基”的巩固和提高工作,确保普及程度不降,投入力度不减,“两基”工作整体水平逐年提高。
2、紧紧围绕基础教育工作的中心任务和重点工作,继续加强和贯彻落实“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专项督导,提高督导队伍的整体素质,保障和促进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突出题的“治本之策”的落实,积极推进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3、强化对口帮扶工作力度,充分发挥社会功能和利用“义教工程”,多渠道筹措资金,努力推进农村学校信息技术教学的普及,使农村教育发展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4、继续加强学校常规管理的监管力度,进一步深化人事改革力度,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和业务素质,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5、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强和扩大汉语教学师资队伍,进一步加大民族教师学习汉语的工作力度,逐步采取向民族学校选派汉族教师和民汉合校的办法,提高全县汉语教师教学水平。
6、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潜心研究新的课程标准,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准确定位,合理设置课程和教学计划,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7、制定培训计划,注重培养骨干教师,并推行业务考试机制,督促教师提高业务素质,每年定期对教师进行一次全面的业务考试,加大教师基本功和实践能力的考核力度,增强全县师资队伍竞争意识和敬业精神。
8、创造条件,把“两基”做为劳动者整体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来抓,建立培养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保障机制,创造新型劳动者和科技人才成长和发展的宽松环境,为“富民强县”目标的实现提供后续力量。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两基”攻坚工作作为执政为民的一件大事,作为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民心工程,切实抓紧抓好,树立求真务实的作风,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齐心协力,扎实工作,为实现我县“两基”攻坚目标而努力。
第二篇:在全区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区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xx区长同志们:这次会议,主要是总结全区农村教育发展情况,表彰先进,研究部署今年农村教育工作的任务和措施,加快我区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单独把农村教育工作拿出来,专题进行研究和安排,这在近些年还是第一次。区委、区政府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会前专门听取了教育部门的汇报,并进行了专题研究。下面,根据上级有关会
议和指示精神,结合我区实际,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正确认识农村教育工作形势,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近年来,全区各级各部门和教育战线广大干部职工,认真落实上级关于农村教育工作的指示精神和部署要求,解放思想,团结奋进,开拓创新,加快了全区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步伐。一是“两基”成果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我区在全国经济欠发达地区中率先实现“两基”后,把农村义务教育作为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千方百计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教学管理,确保了“普九”水平的稳步提高。到2003年,全区适龄人口小学入学率和小学升初中率均达到100,实现了适龄儿童全部入学和小学毕业生全部升入初中的目标。二是危房改造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全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基本完成。从2001年6月启动危房改造工程以来,全区已累计投资1200多万元,完成规划改造面积2.6万平方米。同时,结合危房改造和生源变化情况,本着“布局合理、方便就学、减少投入、扩大规模、提高效益”的原则,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布局进行了调整。目前,小学调整到229所,在校生3.6万人;初中16处,在校生2.6万人,有效地改善了教育资源配置,避免了重复建设,提高了办学效益。三是完成了民办教师转公办的历史性任务。全区所有在编符合条件的民办教师已全部转为公办教师,并较好地落实了民师转正后的待遇。四是农村教育质量全面提高。不断加大教育科研力度,积极探索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农村各级各类学校的升学率稳步提高。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必须看到我区农村教育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严重短缺,有些学校难以正常运转;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任务仍然十分艰巨,筹资渠道窄,经费缺口大;农村初中生辍学问题还未根本解决;全区“以区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有待于进一步落实,城乡教师工资统一管理等工作需要完善和加强。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解决上述问题,加快农村教育事业发展,必须充分认识到农村教育在教育和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发展农村教育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前提和保障。现代农业正朝着安全、优质、高效和生态的方向发展,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和顺利外销,都迫切需要广大农民不断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在我区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半文盲农民占的比例相当大,具有高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却少而又少。只有迅速有效的改变这种知识层次结构,才能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的劳动力,只有加快农村教育发展步伐,才能逐步改变这种知识结构层次,为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发展农村教育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提高城市化水平的有效途径。我区转移出去的农村劳动力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16,比全市平均水平低20个百分点。存在这一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区农民群众接受教育的机会较少,受教育的水平不高。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积极推进“双元制”办学模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学到一技之长,让农民群众都能接受技能培训,能够有效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将人口压力转化为资源优势,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发展。从教育事业本身看,如果农村教育教学水平提高不上去,势必造成部分学生中途辍学流失,势必导致少数学生舍近求远,进城求学,不仅加大了这部分学生的就学成本和城镇学校的教育压力,而且造成教育面前的不公平和社会对教育评价失衡,不利于整个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说,农村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中之重,是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广大农民切身利益的一件大事,必须坚定不移地优先发展,全面发展,加快发展。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农村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准确把握形势,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农村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坚持改革与发展并重,努力促进全区农村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
二、明确任务,强化措施,加快农村教育发展步伐今后一个时期,我区农村教育发展的总任务是:完善“以区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巩固提高“普九”水平,努力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建立与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规模、结构合理,质量、效益较高,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教育体系,初步实现基础教育现代化。到2010年,高水平、高质量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小学适龄人口入学率要保持100,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要保持在99以上,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95以上,义务教育阶段辍学率控制在国家限定的标准范
围内。到2007年,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的比率达到85以上。围绕上述任务目标,要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重点,进一步提高“普九”水平。我区虽然已经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但基础薄弱,水平较低,问题较多。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做到“三保一控制”。一是保工资。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
规定,继续完善我区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将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全额纳入财政预算,进一步完善区级代发乡镇工资制度,确保农村教师工资不拖欠,并逐步提高农村教师工资水平,最终实现城乡教师工资统一标准、统一管理。二是保运转。要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确保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不低于税费改革前的水平并力争有所提高。按照国务院的要求,要将中小学收取的杂费全部作为中小学公用经费,严禁截留、挤占、挪用、平调农村中小学杂费收入。要建立健全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机制,区里将进一步加强资金调度,各乡镇也要多方筹资,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保障学校正常运转。三是保安全。危房改造是事关学生生命安全,事关社会稳定,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必须高度重视,丝毫不能懈怠。最近,省政府召开专门会议,对危房改造工作作了部署安排,要求今年必须把所有危房改造完。目前,我区现有危房改造任务尚未完成,新的危房可能还会出现。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把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和建设抓在手上,抓出成效,确保中小学生生命安全。今天,我们按照市政府与我区签订的责任书的要求,与各乡镇签订了责任书。各乡镇要对照各自的任务,认真排查摸底,制定具体的改造计划和措施,确保按期完成任务。今年10月份,区政府将组织检查验收,对完不成任务的乡镇和学校,进行通报;对拖着不办或出了问题的,要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建立校舍查勘、鉴定制度和校舍安全预警体系,强化工程质量监督,避免新建的校舍又成为新的危房。区里把维护、改造和建设农村中小学校舍纳入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区财政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资金,各乡镇也要想方设法筹措部分资金,专项用于弥补危房改造的资金缺口。税务部门要严格按照上级政策规定,征收城市教育费附加和地方三项教育费,专款专用,全部用于危房的改造。四是控制辍学。各乡镇和教育主管部门要建立学生辍学监控机制,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对辍学严重的单位,一经查实,取消其“普九”达标称号,并限期整改。去年,我区设立了专门的救助基金,出台了救助办法,帮助部分高考录取的困难学生解决了学费,社会影响很好。今年要采取区财政拨款、社会捐资及争取上级专项资金等形式,进一步充实基金,扩大救助范围,帮助部分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完成学业。严格实行义务教育阶段盲聋哑等残疾儿童少年免杂费、住宿费和书费就学制度。区政府每年安排一定数额的资金,专项用于特殊教育,保障农村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
(二)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和农村学前教育。目前,我区已经形成公办和民办高中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但要实现全区2007年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目标,还必须大力发展高中教育。一要充分挖掘现有资源潜力,加大投入,扩大师资规模,改善办学条件,努力扩大普通高中办学规模。二要采取“公办民助”、“民办公助”和“私人办学”等形式,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办学,进一步扩充高中教育总量。三要加强规范化学校和示范化高中的建设。积极推进高中教育教学改革,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式,努力适应高中课程改革和教学新形势的发展。同时,要强化学校管理,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加强日常事务管理。建立公开竞争、择优聘用、能上能下的中层干部任用制度,引进一批优秀管理人才,进一步激发学校的活力,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使我区高中尽快成为省级规范化标准学校。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终身教育的起始阶段,要进一步加强和提高。搞好对现有学前教育的管理和指导,充分利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后富余的教育资源,发展民办幼儿教育,支持多渠道、多形式办学,调动各方面办园的积极性,提高农村学前幼儿的入学率。
(三)积极推进“三教统筹”。实行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三教统筹”,是有效整合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益的有效途径。要积极推进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切实做到为农业发展服务,为非农产业和民营企业的发展服务,为推广科技成果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一是加强对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指导和管理。教育部门要对职业教育进行经常性督导、检查和评估。加强对职教中心的管理,充分发挥职教中心的主体作用,围绕市场和就业需求,优化专业结构,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相互沟通的区、乡、村三级教育培训网络,更好地为全区经济发展服务。二是积极推进“双元制”职教办学模式,培养技能熟练的高素质技工或农民。要在农村初中和高中适当增加职业教育的课程,积极开展“绿色证书”教育,鼓励学生在获得普教毕业证书的同时获得职业资格证书。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职业技术教育,以短平快方式把学生送到生产第一线。三是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建立农村劳动力培训体系。坚持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使农村劳动力和转岗人员能够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或培训证书。四是进一步推进“农科教结合”。要统筹农业、科技、教育资源,建立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科技培训网络和推广网络,使农村教育更好地为“三农”服务。
(四)不断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要按照省政府制定的编制标准核定中小学编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严格掌握教师资格认定条件,广开师资建设渠道,注重从师范毕业生中选拔新教师,到农村尤其到偏远山区、库区任教,提高农村教师的学历层次,增强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实力。要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大力实施“教师专业化培训工程”,培养一批优秀骨干教师,发挥他们在农村教学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强城镇学校与农村学校之间的联系,建立城镇中小学教师到农村任教服务制度和城乡“校对校”教师定期交流制度,进一步提高我区有限的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对在偏远山区、库区长期任教的中小学教师要给予适当的补贴。坚持农村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培训和定期提高培训,有计划地提高农村教干教师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
三、切实加强对农村教育的组织领导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切实把加强农村教育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真正做到思想认识到位,工作措施到位。要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将基础教育工作的情况作为考核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领导同志的重要内容”的规定,实行乡镇长基础教育目标责任考核制度,考核结果要向社会公示,并作为考核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依据。要建立健全政府统筹,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实行教育、农业、科技、劳动、人事等部门参加的“农科教结合”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使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要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办好农村教育的积极性,广泛动员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通过各种方式支持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要完善保障农村教育投入、推进农村素质教育、教育为“三农”服务等方面的措施,加强教育执法,确保农村教育稳步健康发展。要加强教育督导工作。年初,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关于建立对区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进行督导评估制度的意见》。最近,省政府将按照国务院《意见》要求,对2003年的教育工作进行综合督导评估,重点检查教育投入、教师工资发放和经费管理,要求很严,查得很细,检查结果将在全省新闻媒体进行通报。每一个被检查的单位,不只是代表自己,而是代表全区,出了问题就会给全区抹黑。各乡镇要高度重视,按照综合督导评估标准,制定具体措施,认真搞好自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做好迎查的各项准备工作。教育、人事、财政、国税、地税、审计、物价等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对照省综合评估标准,建立健全迎查的档案资料。这项工作一定要抓细、抓实,坚决不能出任何问题。今后,区政府对乡镇教育工作也实行专项督导制度,定期不定期地对农村教育的各个环节进行检查督导,努力推动全区农村教育不断上台阶、上水平。同志们,农村教育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希望所在。我们要认真贯彻上级有关部署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大力推进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为全区教育事业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第三篇:在全市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
按:2005年4月16日,市政府召开了全市农村教育工作会议,XX市长和XX副市长作了重要讲话,现在将两个讲话材料印发,请大家认真学习,抓好落实。
XX市长讲话要点
一、强化发展农村教育的三点认识
(一)发展农村教育是加快科学发展的基础工程
加快科学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最重要、最基础的内容和手段,而农村教育又直接关系到经济和社会、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因此,发展农村教育,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加快科学发展的基础和根本。要从根本上解决好我市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加快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实现XX经济跨越式发展,就必须大力推进农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把发展农村教育、办好农村学校当作实现科学发展的基础工程来抓,切实抓出成效。
(二)发展农村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高度关注农村,充分体现公平正义,使农村、农民享受我们社会主义改革发展的成果。切实加强农村教育,改变城乡间教育程度和教育水平的差距,让广大农民群众的子女更多地接受良好的教育,实现农村教育机会的均等,是实现和确保社会公平正义的基本要求。发展农村教育,也是提高农民素质,使他们和睦相处、诚实守信、平等友爱,使农村繁荣稳定的重要途径。因此,必须把农村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点,加快发展和改革,大力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把人口压力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以农村的稳定促进全社会的稳定,以农村的协调促进全社会的协调,以农村的和谐促进全社会的和谐。
(三)发展农村教育是推动XX在杭宁城市带率先崛起的基础工程
XX在杭宁城市带中间率先崛起,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关注,是我市“十一五”时期的一个重要目标。XX要在杭宁城市带中间率先崛起,必须要以产业、城市、农村、教育等的崛起作为支撑和保障,否则都是空的。农业和农村发展相对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村教育的相对滞后。在加速推进全市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对全市劳动力素质特别是农村劳动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农村教育在农村崛起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各级都必须把发展农村教育,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动XX在杭宁城市带率先崛起的基础性工程抓紧抓好。
二、明确发展农村教育的三大目标
(一)围绕教育强市目标,让每一所学校成为标准化学校
到目前为止,我市每一个县区都已成为教育强县强区,每一个乡镇都已成为教育强乡强镇。这是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成绩来之不易。下一步要做好巩固、拓展、深化的文章,通过若干年的努力,让每一所学校成为标准化学校。在十一五期间,全市85%的学校要建设成为标准化学校。然后,再用几年的时间,做好标准化学校创建的扫尾工作,把每一所学校都建成为标准化学校,真正实现统筹城乡教育,真正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真正实现教育强市目标。全市上下一定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创建目标,拓宽创建思路,深化创建工作。在具体的创建过程中,要狠抓落实,做到四个到位,即领导到位、投入到位、措施到位、协作到位。
(二)坚持教育公平原则,让每一个农村孩子都能念好书
没有教育机会的均等,就没有社会公平。要努力创造条件,推进教育公平,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农村学校建设,合理调整农村中小学校布局,加快欠发达地区和薄弱学校的规划建设,逐步统一城乡学校办学条件。吕省长在全省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让所有农村的孩子都念上书、念好书。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好吕省长的讲话精神,进一步加大扶贫助学力度,对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家庭的子女、列入农村五保供养范围的未成年人、由社会福利机构监护的未成年人、革命烈士子女,实行免费接受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对仍有困难的,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对家庭经济确有困难的学生,可根据困难程度,全部或部分免收接受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的费用。加强对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教育的支持和管理,把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教育纳入当地教育发展规划,使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与当地居民子女享受同等待遇。优先发展农村教育,进一步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大政府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实现农村教育跨越式发展,使广大农村人口与城市居民享有均等的教育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
(三)发扬尊师重教传统,让每一个教师受到全社会的尊重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魂。历史如此,现实如此,未来也如此。教师是教育事业的支柱,是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的关键所在。长期以来,我市广大教师立足本职岗位,辛勤耕耘,开拓进取,不断创新,为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这次到农村中小学调研,有两个深刻感受,一是这几年我市教育事业确实实现了大跨越、大发展;二是农村教师非常辛苦、非常敬业、非常高尚。他们年复一年,默默无闻,在农村教学第一线,为教育事业发展和农村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特别是长期工作在边远山区的乡村教师,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他们的崇高品德和业绩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尊重。我们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和美德,要像宣传劳动模范、宣传科学家那样,大力宣传教育家、宣传优秀教师,进一步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和支持农村教育的良好风尚。
三、突出发展农村教育的三个重点
(一)进一步落实“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
发展农村教育,有经费问题,有体制问题,有师资问题,核心是加强领导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了,其他问题就好解决。各县区一定要按照这次会议的要求,加快制定农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规划,真正承担起对本地教育统筹规划、保障投入、建设学校、调配管理教师的责任。农村教师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调配管理。要建立领导干部联系学校制度,加强对农村、学校,特别条件较差学校的调查研究,及时帮助农村学校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及时研究解决教育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进一步完善教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和考核评估机制,保证各项工作任务和措施的有效落实。
(二)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
发展农村教育,要有政策保障,也要有财力保障。只有实实在在的加大投入,农村教育才能发展起来。在现阶段,政府部门要在指导思想上把握好,体现“再穷不穷教育,再省不省教育”的原则,做到三个确保。要确保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全额纳入财政预算,并依法接受人大的监督和检查。对于违反国家有关规定,不按照预算核拨教育经费的,要依法追究责任。要确保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要按照中央要求,切实加大力度,增加对职业教育、农民培训和扫盲教育的经费投入,确保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不低于改革前的水平并力争有所提高。要确保农村学校公用费用。要按照标准拨付公用经费,数额要根据农村义务教育的需要和财政能力逐步增加。杂费收入要全部用于学校公用经费开支,不得挪作他用。这次会议提供讨论的两个文件,包含许多政策,其中一条就是在保障预算内资金足额到位的基础上,土地出让金净收益的2%-5%,要用于改善农村教育条件。同时,要高度重视解决农村学校负债问题,做到新债不欠,老债要还,逐步化解。
(三)进一步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加大宣传、造好声势是加快农村教育发展的重要保证。只有进一步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形成全社会重视、支持的良好局面,才能加快农村教育的发展。一要建立齐抓共管的新机制。有关部门要继续大力支持农村教育发展,为农村教育多办实事。市教育局要切实把农村教育摆在教育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市发改委要结合全市“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加快制定农村教育发展的长远规划,并作为优先发展领域给予支持;市财政局发挥公共财政的保障职能,为农村教育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农业、科技、劳动保障、人事等部门要结合本部门实际,大力支持农村教育发展。努力形成部门各司其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农村教育发展新局面。二要营造广泛动员的大环境。要充分利用有效的宣传手段,采取生动的宣传形式,进一步掀起宣传热潮,加快形成有利于农村教育发展的舆论大环境。报纸、电视、电台等新闻单位要拿出一定的版面和时间段,开设一些专栏、专题,对农村教育进行大力宣传。要注意宣传在农村教育中涌现出来的典型经验、先进单位和个人。三要完善切实有效的督导制。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和有关职能部门要加大对农村教育工作的检查、督查力度,通过实施督导制,确保农村教育各项工作的加快落实。要从“以县为主”管理体制、财政投入等方面加强督导,并将督导结果作为考核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和主要依据。
四、强调发展农村教育的三项要求
(一)大力推进教育改革
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村教学水平和质量,根本出路在于改革。一要推进教学改革。要紧密联系农村实际,突出农村特色。创新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办学模式和培训方式,切实培养能真正服务于农村的各类人才。二要推进办学体制改革。要鼓励和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办学,特别要把社会办学力量的重点引向非义务教育领域,努力形成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多元办学格局。三要推进“农科教结合”和“三教统筹”的综合改革。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业、科技、教育等部门的合作机制,有效统筹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资源,构建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农村教育培训网络和科技推广网络。通过改革,增强办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满足农民群众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在有效整合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农村学校的综合功能,提高办学效益。
(二)切实保障学校安全
各级政府、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都要牢固树立“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高度重视学校安全工作,增强防范意识和责任观念,将学校安全工作抓紧、抓好、抓实,确保广大师生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学校的安全与稳定。一是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有关学校安全工作各项规定,加强对学校校舍、食堂、公共活动场所等重点部位的检查,加大校园周边治安环境整治,及时消除安全卫生隐患。要完善学校安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把学校安全责任落实到位。二是要深入开展平安学校创建活动,努力为中小学生和少年儿童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要重视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使学生学习掌握有关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防溺水、防火灾等安全知识,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提高自护自救能力。要组织学生进行安全技能演练,与公安、交通和消防等部门联系,准备好各种安全设施和器材。三是要随时掌握学校安全动态,对各种突发事故和异常情况必须组织力量及时妥善处理,并按规定及时、如实上报,不得隐瞒不报或迟报、漏报。
(三)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育发展有着自身规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造就一批优秀的人才需要一批优秀的教师,建设一所高水平的学校需要有一支高质量的师资队伍。一要树立师资在教学中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建设高水平的教师队伍,确立教师的主体地位是关键,改善环境条件、提高教师待遇是手段,完善教师队伍管理机制是保障。一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学科建设与学术研究的水平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水平,一所学校的名气、地位和影响主要是靠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和学术积淀而形成的。学校之间的竞争,其焦点和实质就是师资力量的竞争。要想培养出能适应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必须确立教师在学校中的主体地位。二要完善激励机制,优化教师成才的环境。在政策上,要体现激励机制,对教师在各方面实行倾斜政策;在生活待遇上,实行多劳多得、优绩优酬政策,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收入水平;在管理上,要积极为教师排忧解难、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条件;在制度环境上,要形成一种有利于激发教师创造动机和创造潜能的宽松、自由、科学的环境机制,形成一整套综合性的遴选人才、吸引人才、稳定人才、使用人才和评价人才的有效竞争激励制度,把教师队伍建设成一支结构优化、配置科学、富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队伍。三要强化教育培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培养是基础。要鼓励教师在职学习,每年要投入更多的资金用于教师进修,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要通过岗位实践培养,加强对青年教师指导的力度,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使广大青年教师在各自的岗位上尽快成才。要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抓好骨干教师队伍建设。要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注重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增强教师的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和团队精神,促进优良校风学风的形成。四要进一步实施名师名校长工程。要把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业绩卓著、社会公认的优秀教师,把教育思想领先、教学业务精通、管理能力高超、办学实绩突出的优秀校长,作为教育教学的典型和榜样宣传,并给予一定的津贴和奖励。要在全社会营造向先进学习、向标兵靠拢、向领头羊跟进的氛围,充分调动所有农村教师和校长的工作热情,为农村教育的加快发展注入活力。
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x年四月十八日
第四篇:监督员在地区计委纠风工作会议上的评议发言
文 章来
源莲山 课件 w w
w.5 Y k J.Co m莲山
切实发挥职能作用,为地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们:
我叫XXX,是XX人教科工作科员,今年被地区计委纠风领导小组聘请为行风义务监督员和效能监督员。受贵委纠风领导小组的委托,我针对地区计委干部职工工作效率、工作作风、工作态度、抓系统工作及干部职工政治理论学习等方面做了一些调查。从调查情况来看,地区计委各方面工作总体上做得比较好,外界普遍反映也较为满意,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不回避个别不足之处。现我本着“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态度,对地区计委纠风工作,做如下评议,如有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指正。
一、工作效率及工作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
1、因计委目前各科室人员紧缺,下级单位来办事时,有时因个别科室人员出差,找不到人,对于下级单位上报的报告及请示,有时会出现末能及时办理的现象。
2、做为下级部门,地区计委有的科室在工作安排上有时过于匆忙,比如:在要求我们按文件精神上报有些材料时,距要求上报的时间非常短,往往使我们的工作不能够做得更深更细更全面。
3、做为义务监督员,我认为地区计委各级领导下基层调研业务工作时对计委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内容检查考核不够,地区计委对基层情况掌握缺乏深度,这不利于我们基层业务工作水平的提高。
二、抓系统工作力度不够
1、年初地区计划委主要领导与各县市计委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纠风、普法、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目标责任书,责任书考核标准中每年要到各县市计委检查督导考核不少二次,今年地区计委来下级对口部门监查指导工作不够,这与地区计委目标考核督察经常到各县市指导工作相比,显得有些滞后。
2、计委做为宏观经济调控部门,对地方经济发展起着宏观平衡作用。近年来,随着国家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对计委的各项工作又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让我们的业务人员在工作上不断创新,促进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不论是做总体发展规划,还是提升行业发展思路,仅“闭门造车”是行不通的,我建议在计委系统,应由地区计委统一组织举办各县(市)业务培训,经常组织去内地或其他地州发达地区学习、了解和吸取发达地区的经验,这更有利于各县(市)跟上时代的步伐,更好地为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贡献,尤其是各级计委班子在考虑制定“十一五”规划,在全地区经济发展的总体方面,对各县市做好“十一五”规划具有一定意义和作用。
三、在明查暗访中还发现地区计委干部学习的力度不够
比如:几次的查看学习记录资料反映,参加学习的干部人数不齐;干部政治学习时,有个别人很少参加政治学习,学习时个别人精力不集中,有看其它资料或进出现象,以上这些存在问题,虽然是个别科室、个别人的,但影响你们单位的整体形象。地区计委向来在社会各界心目中拥有良好的声誉和形象,如果我们对这些个别细小不足之处,不及时察觉和纠正,势必会影响到计委今后的工作业绩和整体形象。况且现在全地区正在轰轰烈烈的开展“争创人民满意政府、争当人民满意单位”的活动,我们做为国家政府官员每一个人都应该以高素质、高效率的工作来取信于民“渭渭细流,汇成江河”,“不积细沙,何来大厦”,如果每一个干部职工都能做到严格要求自己,树一流形象,那么地区计委就会成为大家公认的名符其实的一流单位。在此希望地区计委的领导和同志们继续提高认识,狠下功夫,抓紧抓好各项工作,以一流的形象,一流的单位,维护好地区计委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声誉。
我们知道地区计委的纠风工作多年以来都是走在地区纠风工作的先列,全体党员干部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纠风工作的重要性认识都较为充分,每年都能根据纠风监督员的评议,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认真开展整改塑形工作,并通过整改塑形,使全委上下的行风行貌不断向更好的方向改变,为民服务意识、服务质量及人员综合素质都在逐年提高,使地区计委在人民群众中的社会声誉和形象越来越好。今天,我做为一名应聘的纠风监督员,对贵委纠风工作提出了一些意见,这仅是我本人在有限的范围内经过调查询问得出的,可能由于有些方面了解不够言辞难免偏激,希望各位领导和同志们能以“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高姿态来对待评议意见,文中如有不当之处,希望各位领导和同志们能多加批评指正。
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大家!
文 章来源莲山 课件 w w
w.5 Y k J.Co m莲山
第五篇:全区农村教育工作会议讲话
文章标题:全区农村教育工作会议讲话
在全区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xx区长
同志们:
这次会议,主要是总结全区农村教育发展情况,表彰先进,研究部署今年农村教育工作的任务和措施,加快我区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单独把农村教育工作拿出来,专题进行研究和安排,这在近些年还是第一次。区委、区政
府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会前专门听取了教育部门的汇报,并进行了专题研究。下面,根据上级有关会议和指示精神,结合我区实际,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正确认识农村教育工作形势,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
近年来,全区各级各部门和教育战线广大干部职工,认真落实上级关于农村教育工作的指示精神和部署要求,解放思想,团结奋进,开拓创新,加快了全区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步伐。一是“两基”成果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我区在全国经济欠发达地区中率先实现“两基”后,把农村义务教育作为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千方百计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教学管理,确保了“普九”水平的稳步提高。到2003年,全区适龄人口小学入学率和小学升初中率均达到100,实现了适龄儿童全部入学和小学毕业生全部升入初中的目标。二是危房改造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全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基本完成。从2001年6月启动危房改造工程以来,全区已累计投资1200多万元,完成规划改造面积2.6万平方米。同时,结合危房改造和生源变化情况,本着“布局合理、方便就学、减少投入、扩大规模、提高效益”的原则,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布局进行了调整。目前,小学调整到229所,在校生3.6万人;初中16处,在校生2.6万人,有效地改善了教育资源配置,避免了重复建设,提高了办学效益。三是完成了民办教师转公办的历史性任务。全区所有在编符合条件的民办教师已全部转为公办教师,并较好地落实了民师转正后的待遇。四是农村教育质量全面提高。不断加大教育科研力度,积极探索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农村各级各类学校的升学率稳步提高。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必须看到我区农村教育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严重短缺,有些学校难以正常运转;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任务仍然十分艰巨,筹资渠道窄,经费缺口大;农村初中生辍学问题还未根本解决;全区“以区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有待于进一步落实,城乡教师工资统一管理等工作需要完善和加强。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解决上述问题,加快农村教育事业发展,必须充分认识到农村教育在教育和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发展农村教育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前提和保障。现代农业正朝着安全、优质、高效和生态的方向发展,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和顺利外销,都迫切需要广大农民不断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在我区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半文盲农民占的比例相当大,具有高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却少而又少。只有迅速有效的改变这种知识层次结构,才能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的劳动力,只有加快农村教育发展步伐,才能逐步改变这种知识结构层次,为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发展农村教育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提高城市化水平的有效途径。我区转移出去的农村劳动力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16,比全市平均水平低20个百分点。存在这一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区农民群众接受教育的机会较少,受教育的水平不高。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积极推进“双元制”办学模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学到一技之长,让农民群众都能接受技能培训,能够有效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将人口压力转化为资源优势,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发展。
从教育事业本身看,如果农村教育教学水平提高不上去,势必造成部分学生中途辍学流失,势必导致少数学生舍近求远,进城求学,不仅加大了这部分学生的就学成本和城镇学校的教育压力,而且造成教育面前的不公平和社会对教育评价失衡,不利于整个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因此,我们说,农村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中之重,是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广大农民切身利益的一件大事,必须坚定不移地优先发展,全面发展,加快发展。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农村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准确把握形势,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农村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坚持改革与发展并重,努力促进全区农村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
二、明确任务,强化措施,加快农村教育发展步伐
今后一个时期,我区农村教育发展的总任务是:完善“以区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巩固提高“普九”水平,努力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建立与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规模、结构合理,质量、效益较高,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教育体
系,初步实现基础教育现代化。到2010年,高水平、高质量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小学适龄人口入学率要保持100,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要保持在99以上,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95以上,义务教育阶段辍学率控制在国家限定的标准范围内。到2007年,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的比率达到85以上。围绕上述任务目标,要突出抓好以下
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重点,进一步提高“普九”水平。我区虽然已经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但基础薄弱,水平较低,问题较多。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做到“三保一控制”。一是保工资。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规定,继续完善我区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将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全额纳入财政预算,进一步完善区级代发乡镇工资制度,确保农村教师工资不拖欠,并逐步提高农村教师工资水平,最终实现城乡教师工资统一标准、统一管理。
二是保运转。要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确保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不低于税费改革前的水平并力争有所提高。按照国务院的要求,要将中小学收取的杂费全部作为中小学公用经费,严禁截留、挤占、挪用、平调农村中小学杂费收入。要建立健全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机制,区里将进一步加强资金调度,各乡镇也要多方筹资,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保障学校正常运转。
三是保安全。危房改造是事关学生生命安全,事关社会稳定,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必须高度重视,丝毫不能懈怠。最近,省政府召开专门会议,对危房改造工作作了部署安排,要求今年必须把所有危房改造完。目前,我区现有危房改造任务尚未完成,新的危房可能还会出现。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把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和建设抓在手上,抓出成效,确保中小学生生命安全。今天,我们按照市政府与我区签订的责任书的要求,与各乡镇签订了责任书。各乡镇要对照各自的任务,认真排查摸底,制定具体的改造计划和措施,确保按期完成任务。今年10月份,区政府将组织检查验收,对完不成任务的乡镇和学校,进行通报;对拖着不办或出了问题的,要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建立校舍查勘、鉴定制度和校舍安全预警体系,强化工程质量监督,避免新建的校舍又成为新的危房。区里把维护、改造和建设农村中小学校舍纳入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区财政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资金,各乡镇也要想方设法筹措部分资金,专项用于弥补危房改造的资金缺口。税务部门要严格按照上级政策规定,征收城市教育费附加和地方三项教育费,专款专用,全部用于危房的改造。
四是控制辍学。各乡镇和教育主管部门要建立学生辍学监控机制,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对辍学严重的单位,一经查实,取消其“普九”达标称号,并限期整改。去年,我区设立了专门的救助基金,出台了救助办法,帮助部分高考录取的困难学生解决了学费,社会影响很好。今年要采取区财政拨款、社会捐资及争取上级专项资金等形式,进一步充实基金,扩大救助范围,帮助部分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完成学业。严格实行义务教育阶段盲聋哑等残疾儿童少年免杂费、住宿费和书费就学制度。区政府每年安排一定数额的资金,专项用于特殊教育,保障农村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
(二)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和农村学前教育。目前,我区已经形成公办和民办高中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但要实现全区2007年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目标,还必须大力发展高中教育。一要充分挖掘现有资源潜力,加大投入,扩大师资规模,改善办学条件,努力扩大普通高中办学规模。二要采取“公办民助”、“民办公助”和“私人办学”等形式,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办学,进一步扩充高中教育总量。三要加强规范化学校和示范化高中的建设。积极推进高中教育教学改革,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式,努力适应高中课程改革和教学新形势的发展。同时,要强化学校管理,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加强日常事务管理。建立公开竞争、择优聘用、能上能下的中层干部任用制度,引进一批优秀管理人才,进一步激发学校的活力,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使我区高中尽快成为省级规范化标准学校。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终身教育的起始阶段,要进一步加强和提高。搞好对现有学前教育的管理和指导,充分利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后富余的教育资源,发展民办幼儿教育,支持多渠道、多形式办学,调动各方面办园的积极性,提高农村学前幼儿的入学率。
(三)积极推进“三教统筹”。实行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三教统筹”,是有效整合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益的有效途径。要积极推进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切实做到为农业发展服务,为非农产业和民营企业的发展服务,为推广科技成果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一是加强对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指导和管理。教育部门要对职业教育进行经常性督导、检查和评估。加强对职教中心的管理,充分发挥职教中心的主体作用,围绕市场和就业需求,优化专业结构,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相互沟通的区、乡、村三级教育培训网络,更好地为全区经济发展服务。二是积极推进“双元制”职教办学模式,培养技能熟练的高素质技工或农民。要在农村初中和高中适当增加职业教育的课程,积极开展“绿色证书”教育,鼓励学生在获得普教毕业证书的同时获得职业资格证书。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职业技术教育,以短平快方式把学生送到生产第一线。三是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建立农村劳动力培训体系。坚持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使农村劳动力和转岗人员能够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或培训证书。四是进一步推进“农科教结合”。要统筹农业、科技、教育资源,建立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科技培训网络和推广网络,使农村教育更好地为“三农”服务。
(四)不断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要按照省政府制定的编制标准核定中小学编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严格掌握教师资格认定条件,广开师资建设渠道,注重从师范毕业生中选拔新教师,到农村尤其到偏远山区、库区任教,提高农村教师的学历层次,增强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实力。要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大力实施“教师专业化培训工程”,培养一批优秀骨干教师,发挥他们在农村教学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强城镇学校与农村学校之间的联系,建立城镇中小学教师到农村任教服务制度和城乡“校对校”教师定期交流制度,进一步提高我区有限的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对在偏远山区、库区长期任教的中小学教师要给予适当的补贴。坚持农村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培训和定期提高培训,有计划地提高农村教干教师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
三、切实加强对农村教育的组织领导
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切实把加强农村教育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真正做到思想认识到位,工作措施到位。
要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将基础教育工作的情况作为考核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领导同志的重要内容”的规定,实行乡镇长基础教育目标责任考核制度,考核结果要向社会公示,并作为考核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依据。要建立健全政府统筹,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实行教育、农业、科技、劳动、人事等部门参加的“农科教结合”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使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要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办好农村教育的积极性,广泛动员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通过各种方式支持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要完善保障农村教育投入、推进农村素质教育、教育为“三农”服务等方面的措施,加强教育执法,确保农村教育稳步健康发展。
要加强教育督导工作。年初,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关于建立对区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进行督导评估制度的意见》。最近,省政府将按照国务院《意见》要求,对2003年的教育工作进行综合督导评估,重点检查教育投入、教师工资发放和经费管理,要求很严,查得很细,检查结果将在全省新闻媒体进行通报。每一个被检查的单位,不只是代表自己,而是代表全区,出了问题就会给全区抹黑。各乡镇要高度重视,按照综合督导评估标准,制定具体措施,认真搞好自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做好迎查的各项准备工作。教育、人事、财政、国税、地税、审计、物价等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对照省综合评估标准,建立健全迎查的档案资料。这项工作一定要抓细、抓实,坚决不能出任何问题。今后,区政府对乡镇教育工作也实行专项督导制度,定期不定期地对农村教育的各个环节进行检查督导,努力推动全区农村教育不断上台阶、上水平。
同志们,农村教育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希望所在。我们要认真贯彻上级有关部署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大力推进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为全区教育事业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全区农村教育工作会议讲话》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全区农村教育工作会议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