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蒙城县农村农业技术推广情况调研[大全5篇]

时间:2019-05-12 19:05: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安徽蒙城县农村农业技术推广情况调研》,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安徽蒙城县农村农业技术推广情况调研》。

第一篇:安徽蒙城县农村农业技术推广情况调研

安徽省蒙城县农村农业技术推广情况调研

生物工程 2009221065 张鹏飞

摘要:在当今这个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时代,没有先进的技术是不行的。农业也一样,没有先进的技术、没有先进、实用的机械是无法高效的完成生产的。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然而可耕地面积只占13%。并且由于环境污染、森林被破坏等原因,土地沙漠化严重,我国的耕地面积仍然正在减少。如果不提高农业的技术性、提高土地的产率,那么我国的粮食供给将出现严重的问题。故我国大力推广农业技术,在全国各地进行农业技术培训等。同时农业的机械化是有效的提高耕地产率的措施。所以,我国大力提倡农业的机械化,为农民购买农用机械提供补贴,鼓励农民生产,发展我国农业。

关键词:农业技术 机械化 监督 补助

基于对家乡的热爱。我是农民子弟出身,所以这次我对家乡的农业技术的推广情况进行了一次调研。本次调研我采取了抽样走访了蒙城县的一些村庄的农户,一个农机销售公司,以及查阅相关资料的方式进行调研。在调研的过程中了解到很多农业发展的情况,以及农业技术推广的情况。发现了在农业技术的推广进行以后,农民的工作量明显减小,土地收成也在逐年上升。但同时也发现了很多问题。

安徽蒙城位于安徽的北部,经济条件一般。属于华北平原地区,土地肥沃,是农产品生产的大县。蒙城县被评为“全国养牛大县”。因为在10余年前,蒙城县的农业的主要生产劳动力是靠牛提供的。几乎家家户户都养牛,才因此得名。而10余年后的今天,养牛的农户已经不是很多了,原因正是农业技术的推广特别是农业的机械化。拖拉机取代了牛的位置。这无疑是政府重视农业大力推广农业技术的结果。

中国政府在很久之前就对农业技术的推广非常重视。并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措施来具体实施。早在1993年7月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就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这在法律上的有力地保证了政策的实施。农用机械是农业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机械可以大量减轻农民劳动量,减轻农民负担。

安徽省政府也具体规定了各级政府的职责及义务。

1、县以上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职责是:参与制订农业技术推广规划、计划和技术标准,并组织实施本地农业技术推广计划,实行目标管理;选定推广项目和技术,贯彻技术标准,制定技术规程;承担和组织实施选定的农业技术推广项目和上级下达的农业技术重点推广项目;试验、示范、推广农业新技术;参与农业科研成果的鉴定,评奖和实用技术的审定;宣传、普及农业科技知识,培训农业科技人员,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指导下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群众性科技组织、科技示范户的农业技术推广活动;引进和推广实用的农业科学技术和农业经营管理技术,引导农民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益的农业;为农业劳动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提供物资、技术、信息、咨询服务;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基础设施管理,发挥其效能。

2、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主要职责是:向农业劳动者宣传、示范和推广农业先进技术;管理、指导村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组织、农民技术员和科技示范户的科技推广工作;对村、组农民技术员和科技示范户进行适用技术培训;开展农业综合技术服务;传播农业科技和经济信息。

另外,各级政府也有履行职责,具体实行了很多措施:

1、开设农业技术培训班

在调研的过程中,我走访了很多的农户,询问他们是否知晓农业技术推广的事情。大部分农户都知道。据农户们介绍,在镇政府哪里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开展一次农业技术培训的讲座。并且,有的培训班是政府硬性规定参加的。据我走访调查的结果显示:赵集村的各个庄的农户有87%都参与过培训。培训班大多教授一些农作物的种植技巧。还有很多培训班是普及农作物的基本常识、防虫技巧、除草注意事项、农药的运用注意事项等。在培训班中,农民朋友们切实的感受到了政府的帮助、学到了实用的知识。并且大多数都能在实际的农业生产上运用到这些知识。很多农民感慨道:有了这些培训很多农活都省力多了。

2、专家下乡指导生产

在调查蒙城县东孙村的过程中,了解到曾经有一些农业专家下乡对该村的土地进行了取样调查、分析。调查之后,又对该村的土地该怎么样施肥等方面进行了指导和建议。这对农民的生产有很大的帮助。在确定土壤性质之后,按照专家的指示施肥,可以避免施用一些没必要的肥料。比如,土壤含氮丰富,而严重缺磷。农民在不知道的情况下就可能会大量施用氮肥而产生浪费现象,却没有解决土壤真正的问题。而有了指导之后,农民就可以有方向性的施肥,不仅可以有效的解决土地的问题,而且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减轻了农民的经济负担。但是,专家下乡的频率非常小,东孙村来的专家仅有一次。很多农民朋友都表示希望专家能多来指导他们的生产。

3、鼓励种植新的作物

蒙城县农民大多种植的是小麦、玉米、大豆、红薯、芝麻、绿豆等传统的北方农作物。收入也没什么变化。于是许疃镇政府鼓励农民种植洋葱、蘑菇等新型作物以改变农作物的生产结构,增加收入。我采访了几个种植了新作物的农户,了解了情况。2005年赵集村二张庄的张东杰、张连贝、张杰等几家响应了政府的号召积极种植了洋葱;2006张敖成与其弟弟张运成合作建起了塑料大棚开始了蘑菇种植。我去访问了他们的种植情况。他们反映他们在种植之前都有看到这方面的宣传,于是就心动了。就向镇农业技术推广站进行了咨询,了解了具体情况。镇农业技术推广站的工作人员详细的向他们介绍了相关事宜及注意事项。在他们种植的过程中镇农业技术推广站派了几名专业技术人员对他们进行了技术辅导。对他们的生产提供了大量的帮助。另外,在种植的初期,在农业技术推广站的帮助下他们就联系到了买家,解决了他们的销路问题。据了解,这几家种植用户最后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特别是张敖成家的蘑菇销售非常好。比之前种植普通作物时增产了100%以上。他们的成功也鼓励了本庄其他的农户去创新种植新的农作品。

4、鼓励购买农机、购机有补贴

农机是农业重要的生产工具。它可以大量节省农民的劳动量,节省生产时间,提高生产效率。所以,在农业技术普及的过程中,加强农业的机械化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为鼓励农民购买农机加速生产,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提供购机补贴。凡是符合要求的农户,只需填农机补贴申请表经审核合格即可享受农机补贴政策。

这方面我走访了安徽省蒙城县的一家较大的农机销售公司蒙城县农友农机销售有限公司去了解相关事宜。据蒙城县农友农机销售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按照财政部、农业部文件要求,今年使用中央财政补贴资金继续执行总体不超过30%的补贴比例,单机补贴额原则上不超过5万元,半喂入联合收割机补贴限额为4万元。继续推进重点农作物关键环节机械化技术,省财政安排1000万元补贴资金,对全省范围内农民购买旋耕施肥播种机、深松机、水稻插秧机、育秧机组进行累加补贴。旋耕施肥播种机、深松机累加补贴20%,总补贴率为50%;水稻插秧机、育秧机组累加补贴10%,总补贴率为

40%。累加补贴1000万元由省级财政统一集中支付。

农机补贴政策不仅鼓励了农民购置农机同时也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该政策在农村普遍大受好评。这是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办的一件实事。

通过调查,发现自农业技术推广以来蒙城的农民收入逐年增加。特别是开始推广的几年里收入大幅提高。加上国家提高农副产品的价格,农民收入可谓是大幅度的提高了。比如。1992-1996年,安徽省的农民收入年均提高值为29.2%。1997年以后,由于市场经济的原因,出现了农民增产不增收的情况,农民收入增长率明显下降。但是总的来说,农业技术的推广对农民收入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应该继续推广。

但是,在调查的过程中不仅看到了好消息,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在开办的培训班这方面。尽管大部分人较好,但是也有些人反映有些时候培训班推广的技术并不是十分符合当地的真实情况。或者培训的时机没有把握好。比如,一次培训中传授的是四季豆的种植方法、技巧。但是,当时已经过了种植的最佳时机了。总之是培训的相关部门有些并没有切实考虑到当地的实际情况,只是为了硬性的完成任务。没能真正为农民考虑。

其次,专家指导的机会太少。起的作用并没有理想的效果。农业技术推广站有时提供的信息并不是很准确。导致部分的损失。比如,赵集村的二张庄的种植洋葱的农户由于种植的农户过多而导致洋葱价格下跌,使得收入比预想中的少了很多。也打击了他们继续种植的激情。

最后,走访中了解到:一部分农民买农机所得到的补贴,和规定的补贴有一定的出入。而农户有的却很多不知道自己拿到的补贴不足。

要想真正贯彻三个代表思想代表的绝大多数人民的利益。就必须更对广大的农民群众负责。上面提到的问题也必须尽量解决。

我建议:

1、开办的培训班、讲座要尽可能的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去开办。不能拿一个主题到任何地方去讲座。

2、多多培养农业方面的专家,以便于更好的研究、推广农业技术。为广大农村更好的服务。

3、加大监管力度,保证政府的政策能切实地送到农民群众手中。

在这次调研中,我切实地感受到了国家对农业的重视,政府对三农问题的关心。体验到了党的温暖。

本次调研我得出的结论是:农业技术的推广对农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农业的发展需要政府的支持。国家的政策对下级的实施有着督促的作用。只有国家加大了监管力度,下级才能切实的实施。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调研,我深切的体会到科学的力量。“科学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是绝对正确的。农业技术给农业带来了非常大的实惠。不仅仅是农业技术,在各行各业都是一样的需要高科技。只有大力的发展科技我们国家才能更好的发展。我一定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为祖国的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安徽农机推广网,1993年7月2日

第二篇:农村农业技术推广的必要性及对策

农村农业技术推广的必要性及对策

摘 要:随着财政支出的紧缩、事业编制数目的减少,目前我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普遍存在人员力量不足、年龄整体偏大、知识结构老化,现已成为制约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有效开展的瓶颈。近10年,由于乡镇的合并,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的乡级组织减少;这些对农业技术的推广极为不利。引导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参与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充分发挥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生产、服务的优势,对弥补基层农技力量不足将显得十分必要。

关键词:农村;农机推广;必要性;对策

一、加强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对策

1.面对相应问题,提出具体整改对策。在农村技术推广中,出现了体制不健全的现象。没有根据技术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并具体通过完整的内容进行阐述。这要求国家建立相关的保障制度,针对机制提出具体的内容,让机制不再空洞,而有深层次的内容,可以带动技术的发展方向。推广的技术研发队伍人员不合理,人员建设滞后,很多人员技术跟不上发展,有的人员综合素质低,无法适应农村的发展。针对这一问题应加大研发队伍,多引入人才,并且对人才的要求是技术过硬,应提高考评条件,加强对综合素质的要求,加强工作人员对农村的适应能力。国家财政投入不符合发展,针对这一问题国家要加大财政投入,建立相关财政保护制度,建立相关财政预案,采取累计资金的方式或加大集资方式,用更好的方式、更合理的资金带动农业技术推广。在推广中会遇到很多问题,但要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措施,从而促进农村技术推广,更好为技术服务。

2.整合农业技术推广的资源。在农业技术推广中要对资源进行整合,让资源更好地为农业技术服务。资源要合理,通过对不同资源的利用达到技术的先进性。同时资源的发展要健康,要沿着健康的轨道前行。资源的方面要广,涉及的技术也要广,让资源带动技术健康、全面、合理的发展。政府要加大对资源整合的投入,扩宽发展渠道,用最好的政策、最合理的制度、最全面的方向更好整合农村技术推广的资源,为农业技术推广、为农村生产服务。

3.加强教育科研单位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主体作用。在农村技术推广中,要发挥教育科研单位的主体作用,让教育科研单位服务于农业技术推广。教育科研单位要加大宣传和管理的力度,加大技术和资金的投入,用好的管理理念来促进农业技术的发展。同时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加强主体的作用。另外,要加深与农业单位的合作,帮助农业单位发展,当农业部门出现各种问题的时候要协助管理,以保问题会成功解决。要建立与农业部门的相关联系,在一条产业链上发展,在农业出现问题的时候,不可推卸责任,要有责任管理的理念。用好的管理、好的协作、好的联系、好的共同发展,共同以新的措施带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解决具体问题,服务农村。

二、加强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必要性

1.使农业发展与科学技术联系在一起。在我国农业技术的不断推广、实践中,技术更有科技含量。技术和科技联系在一起,使农业带动了高的生产力,改变了农业技术含量低的问题。以前的农民往往用低科技含量的工具去务农,并且花费了最长的时间,而结果往往是生产最少的粮食,取得最小的经济效益。而现在在农村很少有农民把牲畜当成工具,也很少有通过体力来播种农作物的现象。更多的农民都用有高科技含量的机器来完成生产,并出现了生产区内只有一名工作人员来操作仪器的情况,仅仅通过操作仪器就可以使农作物完成全过程的播种。在收获季节又可以通过仪器完成整个收割过程,既省时又省力,还节省人员经费,只需要几个机器就可以收获最好质量的农作物。随着技术的发展,未来这种技术还会得到革新,使农业与科学技术紧密相连,带动整体农业的发展,带动落后农业区农业的发展,让更多的农民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让受苦的农民也可以通过技术享受到最好的农业成果,带动农业生产力,让更多的人投入到农业中,整体带动更高水平的科技生产力。

2.古老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我国农业技术的不断革新,使我国古老的农业发展方向转向了现代的农业发展。农村的发展更加现代化,体现为从古老的农具到现代的机器。农村人员的观念也发生了转变,更加具有科技观念,?Ф?了农村发展新气象,农民务农不再是高付出、低产出,很多从农村走向城市的农二代也回到了家乡,去完成主辈的工作。同时农民对农村的印象也发生了转变,从认为是苦差事转变到可以增加收入的生计。农村人员也投入到对新机器的研究和发明中,更多的劳动力都投入到农业之中,农村的景象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为社会进步做出了贡献。同时在发展中,也带动了农村的经济发展,使农村的落后现象被改变,务农人员的收入逐渐增多,对生产有了积极性,用最高的热情投入到生产中。用高科技使古老农业转变成现代农业,用高科技带动农村的生产力,用生产力带动个人的经济,从而带动整体农村的经济发展。让农村的经济紧跟城市化进程,共同促进城乡发展。

三、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参与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主要途径与方法

1.支持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参与农民技术培训。农民技术培训是促进农业技术推广的有效形式。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多从事一线生产劳动及生产作业服务,一般具有市场营销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生产信息灵通等特点。在农民技术培训上,由县级农业部门牵头,按照“政府买单,社会法人培训,农民受益”的原则,择优选择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参与开展农民技术培训服务。努力把广大农户培养成有较强市场意识、有较高生产技能、有一定管理能力的现代农业经营者。培训内容根据培训对象的需求进行合理安排,内容可包括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及农业公共信息服务技能等。

2.支持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建立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基地。支持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建设规模适度的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在基地上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引进、试验、示范,使基地建设成为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成为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成为农技人员、种养大户和农民科技培训基地、成为大学毕业生就业及创业基地。通过基地建设,进一步做大做强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增强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在广大农户心目中的说服力、感召力、影响力,从而促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

3.支持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有偿服务。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多形式的技术服务市场化运作模式。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可与农户订立合同,开展技术承包,实行技术有偿服务。按照规模经营、科学种田的要求,实行统种、统管、统收的经营体制。此种形式具有涉及面积大、技术应用效果好、可操作性强以及相关人员积极性高等特点,可重点加以推广应用。在此方面吉林省梨树县梨树镇作出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在农村的发展中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势在必行,面对的困境有很多,但只要政府和个人有坚定的信心,必将克服所有的困难,成功突破难关,取得长久的成功和长足的发展,为农村服务、为农民服务,带动整体的经济发展,扩大资源面、扩大发展渠道和发展方式,用最好的农业推广技术使农业反哺工业,农业促进经济,带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为建设我国现代化农机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作者简介:曹晓梅(1970-6-),女,汉族,梨树县人,大专学历,农机管理。

第三篇:到我县进行农业技术推广调研

市人大调研组到紫云开展《农业科技推广法》

贯彻落实情况工作调研

【口播】5月17日,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工作,市人大常委副主任王廷恺带领市人大常委会农经工委主任、市人大常委委员、九三学社安顺市委专职副主任及市农委、市林业局、市畜牧兽医局、市水利局相关人员,到我县就《农业技术推广法》督查贯彻落实情况进行调研。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罗超、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王敏陪同调研。

上午九点,王廷恺一行首先来到猫营镇黄土村玉米高产示范基地调研,对玉米水土保温、种植密度、产量、价格等农业生产情况一一作了解,在听取了有关负责人的工作汇报后,调研组还对各种自然灾害对玉米造成的危害等情况作了视察,王廷恺指出,灾情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相关部门一定要提前采取预防措施,积极应对各种自然灾害对农作业造成的影响,作好防灾减灾。

在火花乡弄河村蔬菜产业示范基地,王廷恺一行实地查看和认真听取了火花乡蔬菜产业示范基地的情况。在火花乡召开市人大赴紫云督查贯彻落实《农业技术推广法》情况汇报会上,副县长王敏就我县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工作情况做了汇报。汇报中指出,我县积极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工作,提高全民科技意识,稳定县、乡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强新

技术试验示范,发展专业合作社及示范龙头企业等措施,并在各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王敏同时表示,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经费投入不足,推广手段落后,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等突出问题。

听完汇报后,王廷恺对我县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他要求,在今后,要继续加大对《农业技术推广法》的贯彻落实,及时清点和梳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积极果断采取措施解决问题,推进《农业技术推广法》的落实力度,促进农业科学技术工作改善。针对农技人才缺乏问题,王廷恺指出,紫云要加强农技人才的培训,加大农业技术推广经费的投入,改善农技人员的待遇,解决他们后顾之忧,让他们积极投身到工作中去。

记者:董彧炅

第四篇:黄冈市农村实用人才和农业技术推广人才中长期规划

黄冈市农村实用人才和农业科技推广人才

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国家《农村实用人才和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和《湖北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总体要求,结合《湖北省农村实用人才和农业科技推广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和全市农业农村工作实际,着眼于为发展现代农业、推进人才强市战旅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特制定本规划。

挑战与机遇

农村实用人才及农业技术推广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为农村经济和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提供服务、作出贡献,起到示范或带动作用的农村技术人员和劳动者,是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是全市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乡村医疗卫生人员、科技推广人员、生产能手、经营能人、能工巧匠等。随着农业规模化经营程度不断扩大,产业化发展能力不断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不断提升,开发农村人才资源,培养一大批活跃在农村生产一线的农业农村人才,已成为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

农业农村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才强农战略的根本。加强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前提条件,是农民增收的关键环节,是农业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农村社会全面进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智力支撑。农业农村人才工作的重点是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各级、各部门在省农业厅及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加大对农业农村人才的培养力度,努力构建人才培训教育体系,完善人才使用、服务、评价、考核制度,优化人才成长的客观环境,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和壮大。在农业科研、农业技术推广、农业结构调整、农村劳动力就业、农民增收致富、活跃农村市场、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已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骨干力量。但是,我市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仍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农村实用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偏低,创业兴业能力不强,示范带动作用不明显;农业科技人才科研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不强,高精尖人才匮乏,农技推广队伍素质参差不齐,作用发挥不明显;人才分布不均衡,边远山区及欠发达地区人才严重不足;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激励保障机制还不健全,投入严重不足,工作条件艰苦,人才流失仍较严重。因此,我市加强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既面临严峻的挑战,也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

一方面,人才队伍建设的任务比以往更加紧迫。在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增强的条件下,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在农业物质和技术装备水平依然不高的情况下,实现我市粮食作物持续丰收,迫切需要人才加速成长;在农产品市场机制日益健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提高农业竞争力,迫切需要人才素质迅速提升;在工农城乡差距不断加大的形势下,加快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迫切需要各类人才不断涌现。

另一方面,我市加速人才队伍建设的时机更加成熟。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

未来一段时期的农村改革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对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农村实用人才和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中组发〔2011〕10号)都提出要坚持科学的人才观,按照我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总体要求,实施人才强农战略。《湖北省农村实用人才和农业科技推广人才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鄂农发〔2011〕46号)指出要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加大对现代农业的人才培养支持力度。要加快我市农业产业化,推进县域工业化,做大做强县域经济,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走出有黄冈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必须重视人才队伍建设。重视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就是打造“三农”事业的未来,这为加速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同时,随着城乡一体化发展不断深入,城乡之间人才和资本双向流动已开始出现并日趋频繁,人才的来源渠道和成长空间进一步拓宽。这些为人才施展才能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平台,也为农业农村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人才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的,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和经营能力为核心,以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农村生产经营型人才为重点,按照“激活存量、扩大总量、提高素质、优化结构、完善机制”的总体规划,积极完善各项政策措施,整合社会资源,加大培训力度,健全服务体系,努力造就一支懂科学、善经营、有技术、能管理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为推动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二)基本原则

1、政府主导,服务“三农”。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把农业农村人才队伍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因素,围绕“三农”工作需要明确人才发展目标,根据产业发展要求确立人才培育重点任务,从项目开发、资金投向、政策制度、体系结构等方向给予重点支持,形成全社会发现、培养、使用、保护农业农村人才的整体合力。要遵循人才产生于农业农村、服务于农业农村、发展于农业农村的成长规律,尊重人才对农业农村的价值,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现代化服务。

2、提升素质,优化结构。农村实用人才和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要在稳步扩大人才数量的同时,把提升人才素质,特别是科研创新精神、文化知识水平、创业技能和经营管理技能放在首位,优化农业农村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专业结构,提升农业农村人才的整体质量。

3、市场配置,政策引导。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要遵循人才资源的市场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在农业农村人才资源开发配置中的基础作用,结合我市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优化,培育人才市场,健全市场机制。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才需求,适时制定和调整人才发展目标、重点及政策措施,大胆探索,大胆实

践,创新机制,创新方法,更好地开发配置农业农村人才资源。

4、统筹兼顾,突出重点。要统筹城乡人才发展,培养农村用的上、留得住的人才,吸引城市人才到农村创业兴业;统筹区域人才队伍建设,加快欠发达县(区)人才培养;统筹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现有人才的能力水平,激活人才存量,扩大人才总量;统筹人才队伍建设各环节,实现人才培养、评价、使用、激励等工作相衔接。注重农业科研人才、农技推广人才、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统筹发展,协调处理好培养人才与引进人才、计划配置与市场配置、研究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的关系,突出急需、紧缺杰出人才的发现、培养、引进,提高人才的综合实用效能。

(三)、目标任务

针对我市农业农村人才队伍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市农业农村人才2010—2020年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人才总量有显著增加,人才素质有明显提高,人才结构进一步优化,高层次、创新型、综合性人才比重不断增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农业农村人才发展环境初步形成。

定量目标:到2020年,全市农业农村人才总量提高到12万人,每个行政村有3-5名农民大学生,每个行政村主要特色产业至少有2-3名示范带动能力强的带头人。

结构目标:到2020年,农业农村人才学历层次明显提升,专业素养明显提升,技术职务明显提升,县(区)乡等一线农技推广人才比重稳步提高。农村实用人才素质明显提高,带动能力全面增强,生产性、经营性、技能服务型人才大幅增加,创业带动就业复合型人才大量涌现。

素质目标: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使农村实用人才和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及时了解、领会和贯彻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农业农村人才的职业道德、知识水平和能力素质有较大提高,科技成果应用能力明显增强,市场意识和经营管理能力显著提高。

主要措施

根据我市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以实用人才培养工程为载体,以搭建农业农村人才服务体系为支撑,充分营造尊重农村实用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和成长创业环境,不断建立健全农业农村人才培养、服务、评价、激励体系,使农村人力资源整体实力不断增强,农业农村人才队伍总量大幅增加、结构不断优化、能力和素质有较大提高并充分发挥作用,逐步提高农业农村人才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中的贡献率。

(一)加大培训力度,稳步提升农业农村人才素质

1、实施人才培训工程。依托农村党员干部素质提升计划、农村科技致富人才培养计划、新型农民创业培训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等各项培训计划,按照职能分工,分级分类组织开展农业农村人才培训工作,重点加强对村干部、后备干部和致富带头人的学历培训,使他们成为长于经营、精于管理、勇于创业、能够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复合型人才。大力开展农村党员干部培训,加大对村党组织负责人的培训力度,对经济强村、经济薄弱村和新任村党组织书记开展分类培训,2、在生产实践中培养人才。积极引导各类经济组织、农村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展岗位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农业农村人才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建立市、县(区)、乡镇、村四级农业科技示范体系,积极开展农业实用技术交流活动,鼓励农业技术骨干、科技示范户、种养加能手开办农家课堂,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努力发挥科技示范基地、优质农产品示范园、党员“双建双带”基地的科技示范和成果展示作用,引导农民自觉学习运用先进生产技术。组织专家和农技人员通过田间地头示范、联户结对、巡回指导等方式,帮助农民提高生产技能。

3、整合城乡实用人才培训资源。一是建立健全信息库。加强市、县(区)师资信息库建设,形成有一定规模、门类相对齐全的科技人员及专家信息库,组建市级农业农村人才培训讲师团,充分利用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网和农业现代远程教育网等开展农民网上远程教育。围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人才流动情况,积极培育农村人才市场和中介机构,有针对性地开展好农业农村人才的培养、引导和服务工作。二是加强培训基地建设。以职业技术学院、高级技工学校、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科院等各类培训基地为基础,由教育、农业、科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对现有或新办的各类培训机构进行筛选,按照合理布局、交通便利的原则,选择场地、设施、师资力量具有一定规模的培训机构作为定点培训基地,明确培训专业和范围,确定培训内容和对象。

(二)加强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和农村专业合作社建设

1、构建新型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实施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人员知识更新工程,加快整合农业科技推广资源,建立农技推广综合服务组织。

2、支持各级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社和技术协会建设。结合农业产业特点,积极支持和扶植各级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社和技术协会建设,促进农业农村人才队伍规模的壮大和素质的提高。

(三)健全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1、认真组织开展职称评审工作。研究制定农民技术职称评审细则,扩大评定范围,通过开展评定农民技术职称工作,不断提升农业农村人才的科技水平和实用能力。

2、不断完善农村实用人才考核工作。制定农业农村人才评价标准,规范和完善农业农村人才的选拔、表彰奖励和考核办法,实现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与其他人才队伍建设的有机结合。建立健全“乡村之星”、农村拔尖人才、高中级农民职称人员和科技致富带头人档案,实行分级分类考核和动态管理。

(四)、健全激励机制

1、积极开展评选表彰活动。认真开展对农业农村人才推荐工作。对评选出的各类人才典型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表彰,激发广大农业农村人才学科技、用技术、创事业的热情,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舆论氛围。

2、建立和完善扶持激励机制。一是积极扶持帮助农业农村人才开展科技推广、生产经营和创业活动。保护农业农村人才的知识产权和合法经营所得。二是支持农业农村人才进行科研开发、技术推广、试验示范,鼓励支持农业农村人才创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兴办科研实体和经济实体,领办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各类专业协会,并在用地、科技立项、资金贷款等方面给予优惠和扶持。

3、不断提升优秀人才的政治待遇。加强对优秀农业农村人才的管理,对农业农村人才在政治生活上给予关心。及时把思想素质好、贡献大,符合入党条件的优秀人才吸收到党内来,积极培养,大胆使用。把优秀农业农村人才纳入村级后备干部培养范畴,有计划地推选优秀农业农村人才进入村级班子。优先推荐突出人才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优先评选为各类模范人物。

(五)、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系统工程。各县(区)、乡镇党委、政府要把这项工作作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列入议事日程,统筹协调,明确职责,分工合作,抓好落实,不断推进我市农业农村人才开发工作的新发展。

第五篇: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调研对策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依靠科技进步,发展高新技术,实现农业现代化,已成为今后农业发展的主要出路。党和政府从跨世纪的战略高度将科技进步提高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和“关键地位”,力求在20~30年内,使我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科技进步起着基础的和关键的作用,直接关系

到这一宏伟目标能否实现。然而,我国农业也面临严峻的形势和巨大的挑战,最大的问题是自然资源的制约。要打破这一制约,就必须依靠科技,增强科技实力,提高科技贡献率。国外农业发达国家科技进步对农业贡献所占的份额已达到60%~80%,而据统计我国才达到30%~40%,由此可知我们还存在较大差距。加之我市地处冷凉干旱地区,生态环境脆弱,而耕地有机质含量低,土壤板结,少雨,缺水,资源渐呈枯竭。如何在有限的土地上提高单位面积的资源产出率,又降低成本,同时提高产品质量与商品性,保护资源环境,满足人们对生活越来越高的需要,依靠传统方法是难以解决的,只有依靠科学技术进步特别是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才能有效地加以解决.因此,科学技术的进步已成为世界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技术进步的程度已成为判断农业发达与否的根本标志。为了实现跨世纪科技进步战略,把握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业技术产业化主攻方向,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将大大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进一步增强农业综合实力。

为了促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有利于职能部门的科学决策,提高区域农业高新技术发展潜力,探索我市农业技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途径和对策,这将有利于加速我市农业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形成优势、创出特色。面对新世纪的挑战,通过农业技术的推广,大力推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达到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一.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中国的农业经过了半个世纪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我们正在进行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把优质、高效作为农业新阶段发展农产品的目标。农业发展的新阶段不仅对农业产业战略、发展目标、组织制度、技术体系等提出了变革要求,而且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因此,清醒地认识当前我国农业推广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是调整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思路与对策的必要前提。

1.经济体制改革,加速了市场经济发展。

1992年,中国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过10多年的深化改革,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正在市场经济的轨道上稳步发展。农业生产的目标也将随着中国加入wto后的形势变化和要求从数量增长型转变为质量效益型,顺应国内和国际市场变化大宗农产品供求与流通已转移到靠市场调节的轨道上来已经显现。

2.科技体制改革,加剧了科技意识。

1985年以来,中国不断进行科技体制的改革。改革的主题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科研方向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发展科技产业,要促进科研与经济的结合。改革使科研单位不断面向市场,研究开发适于农业法崭新要求的科技产品并推广应用。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农业企业纷纷跻身农业科技服务行列,农业推广领域竞争加剧。

3.农村经济发展,引发产业格局变化。

随着市场经济对农业的不断引导和国内外农产品市场需求的变化,中国的农村经济已经走出了传统农业的圈子,转而向开放性、市场型、外向型发展。农业结构的战略调整,使农业生产目标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农业产业化经营使农业产业链条和经济链条延长,提高了农业总体效益;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走出国门,成为创汇的重要来源;这些变化促使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不仅要关注技术水平,更要关注知识、信息、观念、技能等。

4.中国加入世贸,使我们的农业完全开放。

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中国加入wto,使中国农村面临着一个更加开放的市场和更加激烈的竞争。国外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方式必将对我们的传统技术、固有理念形成巨大的冲击。而要应对这种变化,并使中国的农业与国际接轨,中国的农业推广工作必须着眼于农业技术、经济、信息、管理、法规、理念等知识和技能的高效整合与快速扩散。这是新阶段、新世纪、新形势赋予农业推广的新任务。

二.农业推广要应对新的变化

随着农业、科技形势的变化、农业推广环境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推广服务范围不再是单纯的技术,而是整个农村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入wto农民对技术的选择余地更大,技术竞争更加剧烈。所有这些都要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也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

1.农业推广体制要有变化。

在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中,农业推广体制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过去,我国的推广体制是以政

下载安徽蒙城县农村农业技术推广情况调研[大全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安徽蒙城县农村农业技术推广情况调研[大全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状况调研报告

    为促进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发[2006]30号)和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

    安徽南陵农村商业银行

    安 徽 南 陵 农 村 商 业 银 行 南 陵 县 财 政 局 南陵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 南农商银发〔2016〕202号 文件 关于印发《安徽南陵农村商业银行 “金农·扶贫就业贷”业......

    安徽含山农村商业银行

    含山农村商业银行现辖24个支行,1个营业部,从业人员295人。总行内设人力资源部、市场营销部、计划财务部、业务管理部、审计稽核部、不良资产管理部、科技信息部、合规与风险管......

    安徽怀远农村商业银行

    安徽怀远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怀远农商银行)是在安徽怀远农村合作银行的基础上改制而来,是由境内自然人、企业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入股成立的股份制地方性法人金......

    安徽青阳农村商业银行

    安徽青阳农村商业银行 安徽青阳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在青阳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基础上改制的安徽青阳农村合作银行,2012年8月26日正式挂牌开业,注册资本10728万元。......

    安徽绩溪农村调查报告

    近年来,我国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在农业税费改革、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等方面已经做出了很大努力。特别是2004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

    安徽郎溪农村商业银行

    ★银行概况 安徽郎溪农村商业银行前身为始建于1952年的农村信用社,是郎溪金融系统历史最悠久、存贷规模最大、机构分布最广的金融企业。目前经营网络健全、服务范围宽广、业......

    安徽石台农村商业银行

    安徽石台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是在原石台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基础上,由自然人和企业法人共同发起,于2011年12月28日开业。截止2011年12月末,各项存款余额113458万元,各项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