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探讨(写写帮推荐)
促进文化产业化和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研究
————农村文化产业和人才队伍发展的探讨
中共兴化市海南镇党委组织科唐永春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审议通过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对今后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指导性作用。关于文化产业的论述是全会的亮点之一,公报指出: “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我们应抓住国家加速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机遇,积极推动农村文化走上产业化道路,把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当作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突破口来抓。农村文化产业化将会改变传统第一产业的经营观念和产业格局,扩展农民职业内涵,农民不仅可以耕田种地,而且可以从事文化旅游、文化服务、民间工艺加工、民俗风情演展等第三产业,这不仅可以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素质,而且将会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社会的全面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文化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本文试对我市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做一些初步的探讨。
一、发展现状
目前总的状况是,农村文化产品生产受观念和体制的制约,发展得并不好。虽然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农村文化市场初步兴起,但目标消费群体主要是农村居民,文化产业发展空间十分有限,农村文化建设严重滞后。
1、对农村文化产业的认识不到位。农村没有把文化当做产品来生产,有些农村的演出剧团生存状况很不乐观,必须是政府拨款来维持它们的生存,虽然有些剧团也组织去市里演出,但是演出的次数少之又少。农村文化产业建设在整体上滞后于农村经济发展,是不争的事实。一些地区在推进城乡一体化或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也因考量指标的影响而忽视乡村文化的建设,有的地方甚至只字不提乡村文化与城乡一体化的内在联系。农村文化市场发展的迟缓,固然受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农民文化素质不高、消费水平较低等因素的制约,但主观上也存在着对农村文化产业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支持不到位的问题。许多负责农村工作的领导同志和工作在第一线的农村干部还没有认识到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在发展农村经济和促进农村进步中的重要意义,往往只把它看作文化事业,加上长期存在的一手软一手硬的不良导向,所以没有把文化产业列入他们的工作日程,因而也就谈不上对其重视。
2、发展水平不平衡。农村居民对文化的消费也是非常低的,富裕的农村,文化设施比较好,居民经常去剧场看戏或者电影,而且经常买影碟、光盘等回去欣赏。然而经济落后的一些地区,一年都买不上一盘光碟。农村对于文化的唯一消费就是对教育的支出,对其他的支出很少,主要原因是农民收入水平较低;农民对文化产品消费意识淡薄。正在脱贫致富的农村,伴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文化经营也逐步成为农民发展经济的新思路、新实践。开始进入小康阶段的农村,集体、私营文化企业协调发展、互相竞争,多层次、多门类、多形式的文化经营体系,已露雏形。少数正在接近或达到富裕阶段的农村地区,文化消费形式更加多样化,初步形成了演出、娱乐、音像、书刊、美术、设计等艺术门类齐全、比较成熟的农村文化产业体系。但在贫困农村,由于经济落后,信息不畅,交通闭塞,文化生活贫乏单调,文化市场启动乏力,文化产业基本上还是一片空白。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落差明显,对比强烈。
3、从事农村文化产业人员十分匮乏。目前本地区从事农村文化产业人员都是本地农民,经营者大多数文化程度较低,绝大多数人员只有中学学历。经营理念和手段相对落后,更谈不上知名人士出现。专业层次不高。集中表现在职业化程度不高,文化专业知识水平低。现存在很多像排舞队之类的村民自发组织的文化娱乐队伍,由于专业管理不到位,大多还处于
小打小闹阶段,能有大影响,出大场面的不多。同时,由于文化人才资本的投资不足,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的培养滞后。文化产业要实现跨越式的发展,离不开掌握高科技知识、具有较高文化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虽然学历不能绝对说明人才素质的高低,但在现阶段学历仍然是衡量人才素质的一个重要标准。正是由于存在经营管理人才没有、专业化程度没有等问题,尤其是懂经营管理和营销知识的更没有,擅长策划、资本运作、高层次、复合型经营领导人才更谈不上了,因而难以适应文化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需要。
4、发展速度缓慢。农村经济建设逐步升温与文化娱乐的单调、滞后形成强烈反差。与迅猛发展的城市文化产业相比,农村文化产业还显得稚嫩和脆弱。投资、竞争、经营、管理和增长的良性循环机制还没有形成,发展后劲不足。在总量、规模、档次、效益和对群众生活的影响程度方面,与城市文化产业相比,还有巨大差距,与城市和农村人口的比例很不协调。
5、文化品位不高,科技含量较低。经营项目缺乏规模和档次,目前全市农村文化经营多数在文化娱乐、网吧、书和音像租赁方面,形成规模的极少,高档次的没有,大的、新型的文化项目没人开发、打造,智力、财力投入也相当困难,市场难找,难培育,这跟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的文化消费意识和消费水平有直接关系。由于自然经济形成的小农意识、宗法文化和传统文化的长期积淀,由于广大农民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加上地域的限制、交通的闭塞,农村文化产品在初始阶段难免具有粗朴、低俗、陈旧甚而庸俗、落后的文化品位和文化内涵,而缺乏具有时代气息、高雅格调和健康内容的文化精品。在文化产业的经营思想、融资方式、生产手段、管理模式、营销策略等环节上,缺乏先进和现代经济理论的指导,缺乏科学技术的武装,缺乏市场经济规律的调控,而呈现出分散的、内敛的、低效的、手工作坊式的小生产特点。农村文化产业的低科技含量、低文化品位,严重制约着文化产业化的进程。
6、非法经营活动逐步蔓延。由于农村居住分散,难以管理,加上农民文化素质较低,文化生活十分贫乏,“黄、赌、毒”等问题就显得非常突出。特别是在城市文化市场强大的管理攻势下,非法经营活动就会在农村寻找落脚点,在个别农村地区,就出现了非法文化产品新的生产点和集散地。无证经营问题,非法书刊泛滥问题,复制、销售、传播反动、淫秽音像、“黑网吧”、赌博机等问题,利用电子游戏机、台球赌博问题,宣扬迷信、恐怖、暴力、色情的表演问题等等,严重危害着农村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
7、管理相对薄弱,市场意识较差,法制不够健全。农村文化产业分布广、点散、线长、面大,管理难度大。虽然各地都设有文化管理机构,但专职人员少且文化、思想、管理素质都不够高,管理手段落后,缺乏装备。农村文化产业管理的规范化水平还较低,少数地方农村文化产业还没有真正管起来,处在放任自流状态。由于我国整个文化产业都处于初级阶段,一些必要的文化产业法制法规还不能一步到位,这也使本来就很脆弱的农村文化产业,难以得到保护。
二、发展的对策
1.转变观念,树立农村文化产业意识。在目前国家对农村文化建设投入较少的情况下,绝不能“等靠要”,而应抓住国家加速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机遇,积极推动乡村文化走上产业化道路,利用乡村文化资源优势,改变乡村经济传统第一产业(种植业、畜牧业等)的经营观念和产业格局,扩展农民职业内涵,农民不仅可以耕田种地,而且可以从事文化旅游、文化服务、民间工艺加工等第三产业,使农民的社会身份发生深刻变化。这不仅可以丰富乡村文化生活,提高农民劳动素质,调整和优化乡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增强乡村市场竞争力,而且将会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和谐社会的全面发展。鼓励文化致富、艺术专长致富,发展不同规模的文化产业,为文化经济人、经营者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发展环境,要破除文化只是一种事业的旧观念,树立文化产业 意识、文化市场意识;破除文化只是经济发展外力、文化仅仅只是物质产品装饰品的旧观念,树立文化是经济发展内在因素、文化也是生产力的意识,树立文化不仅要
搭台,也能唱大 戏的新观念;破除文化的作用仅在于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把文化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对 立起来的旧观念,树立文化产品不仅是一种精神产品,也是一种特殊商品的新观念;破除等 靠要的依赖观念,树立文化不仅需要投入,也能够产出的观念。
2.突出特色,发挥优势。我们的农村文化是一片广大的富矿,蕴含着无限的文化生长空间和市场拓展空间。要利用农村传统文化资源优势,改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把丰富多彩的农村传统文化资源转变为文化资本。但农村文化产业化的发展也是近几年的事物,组织支持策划、咨询机构和文化艺术专家走进田野,走进村寨,提供智力支持,帮助和扶持农村文化产业的项目定位、产业布局、经营管理和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站在城乡统筹发展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高度,科学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广大农村的不同地区分别具有各异的乡风民俗和文化资源,拥有独具特色、各具魅力的艺术品种。要扬长避短,充分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发挥文化特色和地方优势,开发产业强项。要找准文化与地方经济的最佳结合点,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产业突出部。要利用交通便利、信息灵通的有利条件,抓好沿湖、沿路、沿城农村的文化开发工作。要抓节庆带平时,抓农闲带农忙,抓夜晚带白天,根据农村生活季节性强的特点,搞好庙会、集市文化市场和节日文化市场的文化产品流通和文化产业服务活动。发掘并开发民间文化资源。比如: 竹泓造船工艺等兴化的一些传统手工艺。另外还有兴化的茅山号子等兴化的一些艺术。进行农村文化产业化发展不仅可以丰富农村文化生活,使人们得到精神上的享受而且可以带动农村的经济经济增长。农村文化资源异常丰富,从总体上审视,是尚未开垦的处女地。承载千百年历史文化积淀的农村文化,显示出无比诱人的文化韵味。它与现代城市文化形成了强烈反差和对比,这正是农村文化所具有的独特的市场价值。如果我们在地域性、个别性、差别化方面整合农村文化资源,予以优化配置,就能形成市场竞争力和文化竞争力,打造出独特文化品牌。农村的历史变迁、历史人物、神话传统、民间故事、民间艺术、民间工艺、能工巧匠、竞技游艺、民俗风情、村寨文化、园林艺术、民居艺术、古镇风貌、祠堂庙宇、农村教育、风味餐饮、生活智慧等等,保存着中国农业文明的文化因子,展现出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文化价值和文化魅力。
3、注入科技含量,提高文化品位。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文化产业实现社会、经济效 益的根本。文化产品同样要通过其质量赢得市场,要以高雅、精纯、健康、优美的艺术品位 和丰富、先进、科学、新颖的知识信息作为质量内含。农村文化产业要打开市场,持续发展,就必须十分注意提高产品的文化品位,摒弃陈旧、落后、粗俗、低劣的产品形式和内容; 必须从生产过程、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等环节上增加现代科学理论与技术的含量,注入知识 的、智力的新鲜因素。
4.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农村基层组织应具有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眼光和创造激情,绝不能“守着金饭碗讨饭吃”。特色文化的建设一旦与产业融合,必将创造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这里的商机无限,这里将展现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亮丽曙光。增强农村文化的竞争力,要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和资源价格形成的基础性作用。目前农村文化市场还没有很好的发展起来。很多乡镇的文化娱乐业、文化服务业等等的市场运作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农民对农村文化产业的认识不够。二是农村文化市场的经营运作环境和条件差。三是农村文化产业低科技含量、低文化品位,制约着文化产业化的进程。四是非法经营的文化产业多,农村有很多赌博,打电子游戏等不利于学生的场所,危害着农村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面对如此多的问题,如果只是单纯的用计划的手段去管理市场是达不到好的效果的,因此培育农村文化市场,运用市场机制和模式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是十分必要的。
5、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培养文化产业人才。文化产业是知识和人才集中的产业,又是带动 人才发展和知识创新的产业。因此,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培养文化产业人才,是实现农村文 化产业化的根本所在。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首先要从基础抓起,既要切实落实九年义务教育,又要下大力气搞好脱盲工作,使农村的全员文化水平逐步提高,使广大农民能够接受并赶上现代文化的气息和潮流。同时,更要致力于提高产业从业人员 的文化素质,使他们既懂得文化产业的一般知识,又精通自己所从事的产业的各项业务。要 结合各地的产业特点,培养和引进有关经营、管理、销售等各个环节的人才,并为他们创造 和提供充分发挥才能的环境和条件,在农村形成知识兴业、人才兴业的舆论氛围。
6、注重人才在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作用。人才是推动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由于农村文化产业滞后导致农村文化产业这方面的人才匮乏。文化产业对人才的要求很高,需要综合性的人才,这种人才既要有很高的文化知识又要懂得如何经营管理。“着力培养农村群众文化工作者、民间艺人、专业文化工作者、综合执法管理人员等多支文化队伍。加速培养农村文化人才的创新能力。既是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需要,也是推动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首先,加快农村文化单位的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对农村文化人才竞争的机制,多加引进有创新能力的,有丰富经验的经营性人才。其次,要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这样既有利于合作又有利益创新,加快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再次,鼓励城大学生流向农村,支持农村产业化发展。当今,就业难是中国大学生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在大城市就业不仅竞争激烈而且工作压力也很大,所以鼓励大学生把眼光转向农村,支持农村的发展,这样不仅为农村引进了高素质人才而且为农村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并且实现了自己的自身价值。
7、建设农村文化产业人才队伍。(1)、要出台优惠的政策。我市已制定了许多人才政策,要吃透、用好已有的人才政策,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专门的文化产业人才政策。特别是要针对我市文化产业急需的领军人才和高层次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引进,要有特殊的政策措施,在户籍、住房、职称评定、家属随迁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设立文化产业人才引进和培养专项资金或人才培养基金,整合各类资源,推进产学研合作平台的建设,定期对全市文化产业人才进行培训。还要设立文化产业人才荣誉制度,表彰有杰出贡献的文化产业人才。同时,要促进人才柔性流动,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打破地域、身份、编制等限制,把引智与文化产业项目建设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市内外各类人才作用。(2)、要搭建宽广的“舞台”。要有效地聚集优秀人才,关键要有大显身手的舞台。要建设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文化产业基地和园区,打造较为完整的文化产业链,通过产业的集聚带动人才的集聚,通过人才的集聚促进产业的发展。要加紧制定文化产业投融资政策,解决文化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的资金瓶颈。要建立行政部门服务联动机制,出台资本金投入、税收减免、就业补贴等政策措施,充分调动文化人才创业热情。要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充分释放人才活力。(3)、要营造宽容的氛围。文化产业人才大多富有创造力,按照美国查理·佛罗里达教授的创意城市理论(“3T”理论),文化产业人才属于创意阶级。他们喜欢在多样化、容易接受新想法、容易接受新思想、容忍度高的地方发展。这就需要我们精心打造优质的城市生活,形成独具特色的城市风格,培育鼓励创业、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接纳丰富多彩的多元文化,让长沙更有魅力、更有活力,成为吸引创意人才、培育创意阶级的创意城市。
三、发展需要注意的问题
1.农村文化事业与产业发展协调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两种不同形态,不可偏废。要把政府的责任和面向市场的要求区别开来,既要科学规划、稳步推进文化事业发展,又要整合优势资源,培育壮大文化产业。公益性文化事业政府投入到位,经营性文化产业转企改制到位,努力实现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统筹兼顾、协调发展。”近几年,江苏省大力推进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发展也卓有成绩。兴化市每月在公益电影放映点免费为群众放映一场电影并开展送书活动。这种送资金、送文化等帮扶活动的做法,有效地推动了文化工程的迅速推广和落实。但是同时兴化市应该注意的,虽然文化事业做的风风火火的,但是也不能忽略文化产业的发展,只有把两者相协调统一起来,才能真正的促进农村文化的发展。
2、农村传统文化资源的盘点梳理。对农村传统文化资源进行盘点梳理,摸清家底,然后按照优先发展原则,对具有浓厚文化特色的资源进行产业转化;对一般性的具有生长可能性的文化资源维持原状,不宜匆忙开发;而对那些非转化资源予以有力保护,绝不能破坏性开发,以确保农村人文生态的平衡。对这三种资源分门别类和科学开发,有利于农村文化事业的建设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农村文化产业持续
健康推进,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
3、农村特色文化的承传发展。应有意识地对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民俗风情进行现代性改造,吸收传统民俗文化中科学有益的养料,培育村民们的文化承传意识,开展民俗风情演艺,吸引社会公众前来参与体验。在这一过程中,绝不能把农村落后现状等同于原生态文化,把原汁原味当作文化底蕴而不按照现代人的心性需求和审美观念来加以改良改革。因此,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不是和盘托出某种文化资源,而是按照现代产业生产要求和规律,根据文化消费市场的变化,精心呵护农村文化,精心打造农村文化,精心发展和丰富农村文化。
4、农村文化产业的选择路径。农村文化产业要立足市场、走进消费,面临着多样化的路径选择。一是可以通过特色农村文化旅游来推出文化产品,吸引城市和各类游客前来感受独有的淳朴的农村生活风味;二是可以通过体验农村生产经济,来多样化展现农村文化的参与互动魅力,将农村生产、生活、民俗、农舍、休闲、养生、田野等系统链接,打造农村文化产业链条;三是开发农村石器、木器、竹器、藤器、草编、剪纸、泥塑、砖雕等土特名优工艺品,组织农民进行特色文化产品加工生产和经营;四是组织农村歌舞、农村竞技、农村风情、农村婚俗、农村观光、农村耕织、农村喂养等表演和竞赛活动,提供具有浓郁农土气息的文化服务;五是开展农村休闲娱乐、地方风味餐饮、感受农村生活等活动,为旅游者提供居家式服务和自助式生活服务;六是开展农村文化历史文化展览,生动系统地反映农耕文化、游牧文化、渔猎文化的特色和历史,开辟针对中小学学生的农村文化教育基地,等等。这些经营方式,仅是农村文化产业的基本模式,在实践过程中,应鼓励和支持农村文化产业运营创新。因此,文化艺术专家应重视乡村的建设,走进田野,走进村寨,提供智力支持,帮助和扶持乡村文化产业的项目定位、产业布局、经营管理和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科学发展乡村文化产业。
5、加快法律法规建设,依法管理文化产业。目前,多数农村文化产业正处于起步阶段,迫 切需要政策、法律、法规等方面的扶持和引导,迫切需要在宏观调控等方面提供切实可行的 办法和措施。我们要适应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形势,针对农村文化产业特点,学习和借鉴国 外发展文化产业的经验,边实践,边总结,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村文化产业发展 的法律法规体系,使农村文化产业走上依法管理、依法运行的健康轨道。
农村文化产业是一片广袤的富矿,蕴含着无限的文化生长和市场拓展空间。各级政府、国有和民营企业完全可以在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中大显身手、大展宏图。乡镇基层组织应具有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眼光和创造激情,绝不能“守着金饭碗讨饭吃”。特色文化的建设一旦与产业融合,必将创造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第二篇:关于加强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
关于加强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
新蔡县喜盈门婚庆礼仪公司经理 新蔡县婚庆同业商会会长 刘峰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站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新高度和文化事业发展繁荣新的历史起点上,作出了建设宏大文化人才队伍,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人才支撑的战略部署,为我国文化人才发展和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
应当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文化人才队伍总体状况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时代要求还不相适应。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把人才建设摆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突出位置,强调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要求加快培养造就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这既是我们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日益频繁的国际文化交流交融交锋中赢得主动的战略选择,也是新时期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然要求。
加快培养造就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要统筹促进各类文化人才发展。高层次领军人物和专业文化工作者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基层文化人才队伍是文化改革发展的基础力量。要针对各类人才的不同特点和成长规律,分类指导,用事业造就人才,用环境凝聚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荣誉褒奖人才,用学习提升人才,用法制保障人才,努力造就一批有国际影响的文化名家、民族文化代表人物和各领域领军人物,培养一支规模宏大的,适应时代要求、富有开拓精神、善于创新创造的基层文化人才队伍,最大限度地调动各层次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自觉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贡献聪明才智。
发展文化产业需要一支高素质文化产业人才队伍,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目前制约我县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正是各类人才的匮乏,人才危机已经十分明显,主要问题如下:
(1)人才总量缺乏。从宏观来看,我县文化产业人才总量和占总人口的比例大大低于其他县市,甚至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人才结构错位。随着文化产业竞争的日趋激烈,文化产业格局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新行业、新客户、新技术和新经营模式不断涌现。这导致新兴技术人才培养滞后,人才结构出现了严重错位,大大落后于经济发展和文化产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
(3)人才阶段性失衡。文化行业,在其高速扩张和发展变化过程中,出现现有人才不够和现有人才不能适应新需要的问题。
(4)人才尚未被发现。多种原因使部分人才未被发掘,人才资源,未能得到优化配置。
多年来,由于我县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从重视程度到经营所占比重,严重失调,致使我县文化产业不但不能吸引外部人才,本土人才反而频频外流,造成了我县文化产业人才全面匮乏,如:文化教育人才、信息技术人才、网络服务人才、影视制作人才、文化策划人才、现代服务业人才、编导创作人才、宣传演艺人才、传媒复合人才、文化产业管理经营人才和中介人才、旅游业推介导游人才、农村群众文化人才等。
为加强我县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建议:
一是完善激励机制
1.“以人为本”——将新型管理理念引入文化产业人才管理。我县文化产业行政管理部门首先要在观念上摆脱传统人事管理观念的束缚,将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引入文化产业人力资源的管理,深刻认识到人力资源不仅是自然资源,而且更重要的是一种资本性资源,将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作为一种稀缺性的资源加以开发利用。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针对员工不同层次的需要,采取人性化的激励措施。在人事管理中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发掘人的潜力,努力做到适才适用。
2.加强文化建设——建立良好的文化环境。建立一个所有人才共同信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及精神风貌,创建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
3.报酬递增——物质激励。报酬递增是为满足人才生存和安全的需要。如果它们不能被满足,其他的激励就根本无从谈起。从生存角度说,让人才能在物质上得到满足是政府的责任,也是政府的神圣义务。
4.同甘共苦——感情激励。同甘共苦满足的则是人才感情与尊重的需要。尊重人才,关心人才,与人才同甘共苦,人才与党和政府、人民群众的的感情才会弥笃深厚。
5.共同愿景——战略激励。共同愿景满足人才最高层次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任何人才孜孜以求的目标。当人才有了奋斗的目标,他们才会前仆后继地向着这个目标努力。因此对我县来说,最能激励人才的东西不是财富,也不是权利,而是大家共同的宏伟目标和远大理想。有了共同的志向,人才就会聚在一起,万众一心,风雨同舟,不懈奋斗,比如说“打造生态水城、建设仁义之乡”这样的“十二五”宏伟目标。
二是完善人才管理机制
为确保人力资源与我县发展之间的动态适应性,政府应有效将吸引与活用相结合,推行人才盘点机制,适时对人才进行考核评价,并参照评价结果采取相应的人才管理措施。具体为:
1.吸引与活用相结合。为充分、合理使用人才,政府应坚持内育外聘相结合。
2.人才队伍分级分类。任何组织都具有一定的组织层次。因此,正确对人才进行分级、分类可为管理指引方向,也可为人才奋斗指明目标。
3.严格的监督机制。随着文化产业经营规模的大型化和产权结构的多样化,管理人才,尤其是高级管理人才的执行经营管理功能的重要性将越来越突出。因此,在赋予他们职权的同时,也要形成对他们有效的监督机制。
4.完善考核制度。应该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在考核过程中,要运用量化指标对员工的德、能、勤、绩进行全面地分析测量,并运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手段对考核结果进行标准化处理。从而增强考核制度的激励功能。
5.优胜劣汰机制。依据考核结果建立恰当的优胜劣汰机制,可为人才改善绩效营造一种外在压力。
三是制定“十二五”专门的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规划。
为做好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我县有关部门应对全县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和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掌握文化产业人才供求状况,研究人才成长规律、流动规律和配置规律,明确人才工作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提出适合我县文化产业实际情况,可操作的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方案,为我县制定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提供有关政策依据。
四是积极构建多元化的文化产业人才开发体系
1、分步骤推进文化系统人才队伍基本情况调查工作,摸清文化产业人才底数,分类建档,充实文化产业人才资源库。
2、充分利用教育培训资源和机构,在面向社会的资助、培训项目、人才信息等公共资源运用上,向文化产业领域倾斜;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选择合适院校,建立新蔡县文化产业人才培训基地(或者是论证成立新蔡县文化艺术学校),培养一大批懂管理、会经营的基层文化人才。
3、进一步发挥我县居三个省会城市中心的区域优势,加强与高校在人才开发、引进、培养等方面的合作,培养和引进文化产业专业人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文化产业专业毕业生,充实文化系统基层单位。
五是着手建立文化产业人才激励机制
1、在文化产业人才管理方面采取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管理方式,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发挥市场分配人才的作用,从管理体制、用人制度、分配制度等方面入手,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实行竞争上岗,合同管理,人事代理,为人才的成长、脱颖而出制订科学的评价和使用机制。
2、充分利用电视、网络和其他各类媒体,广泛宣传各单位、各部门引才、育才的先进经验,鼓励各单位、各部门出台政策措施激励优秀人才。对于能力突出,对文化产业有积极贡献的人员,采取适当形式和方式进行表彰奖励,为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搭建平台。
3、对有发展潜力的文化产业人才在项目创新、技能提升方面给予一定支持,鼓励个人和团队提高业务水平。
4、综合运用各项人才优惠政策,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创造良好条件,提供良好服务。通过各种措施,不断优化文化产业人才成长环境,壮大全县文化产业人才队伍,造福百万新蔡群众。
第三篇:关于安庆市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调查
关于安庆市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调查 安庆市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是黄梅戏的发祥地,也是全省文化体制改革5个试点市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安庆市文化产业及队伍建设蓬勃发展,取得不菲成绩。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以建设千亿安庆、活力安庆、和谐安庆和文化强市为目标,将文化产业纳入安庆文化建设总体发展战略,文化产业及人才队伍建设都取得了长足进步。
改革开放30年,是安庆市文化产业及文化队伍建设快速发展的30年。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安庆市拥有各类文化经营单位2058家,全市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超过5万人,从业人员规模增长幅度在三产中处于领先。在继续拥有以黄梅戏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人才优势外,安庆市也涌现出一些在全省甚至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懂管理、擅经营、富有创新意识的文化产业领军人物。
【安庆市是千年古城、百年省会,拥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三张国字号“名片”,人文历史源远流长、积淀深厚。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文化强市”战略的指引下,依托深厚的文化资源,安庆市文化产业出现了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有望成为新兴的可持续发展的朝阳产业。作为文化形成、传播与发展中最具创造力的因素,人才是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
文化产业
人才队伍仍需壮大
民盟安庆市委在调研中发现,虽然近年来安庆市文化产业有了较大发展,但就整体而言,安庆市文化产业目前尚处在启动和培育阶段。相比于悠久而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安庆市尚缺少一支规模相称、素质精良的文化产业人才队伍,来对优势文化资源进行充分、适度地开发、利用和保护。人才队伍规模偏小,整体素质不高,结构也不尽合理。
人才种类不齐全,部分专业人才短缺。在安庆市演艺娱乐业中,受过相应专业训练的人才比例不及5%。即便是优先建设与发展的的黄梅戏人才队伍,也仍然存在类别不齐整、部分专业人才严重匮乏的现象。在文化传媒与旅游观光文化产业中,人才种类不齐全的现象同样存在。高素质的主持访谈与编审出版人才为数甚少,123名持证国导零散分布在71家旅行社中,专业素质培训不足,外语导游空缺。
当前,安庆市文化产业人才队伍的突出问题是高层次运营人才缺乏。在安庆市一些兼有产业性质的文化事业单位中,行政类、专业艺术类人员所占比重过大,商业策划、市场营销、文化经纪人才所占比重过低,经营管理类人员严重不足。在民营的文化产品生产和文化服务企业中,其文化经营运作类人才即使有,也存在学历普遍偏低、缺乏较高文化素养和创新能力的现象。
年龄结构不合理,文艺人才断层现象显现。由于体制僵化,一些文化艺术团体难以及时引进补充年轻人才。从对部分文艺团体抽样调查所获取的数据来看,从业人员年龄普遍集中在40岁左右,30岁以下正式在职人员所占比例相对过小,团体活力不强,没有形成梯形结
构,甚至濒临“断层”危机,不利于人才队伍的持续建设与发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岳西高腔、桐城歌、文南词以及望江挑花、桑皮纸制作工艺等也都面临传承困境。
行业分布不平衡,创意文化产业人才匮乏。文化传媒和文化艺术是文化产业的“核心层”,其从业人员的多少,是衡量一个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但在安庆市,此类从业人员不到全市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10%。
据调查,安庆市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大多数分布在产业集中度不高、规模偏小、档次偏低的个体、私营文化娱乐场所。从体现当代文化产业发展方向的文化创意产业来看,2007年,仅北京市的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员就已有90万人,产业增加值达812亿元。即使是与安庆市同处皖江经济带的芜湖市,随着“国家动漫产业发展基地”和新华958文化创意园项目的创建,在创意制作、投资、衍生产品开发等创意文化产业项目和人才储备上已处省内领先地位。相形之下,安庆市尽管在网络服务、广告制作、工艺美术、文化传播等领域有些零星的文化创意人才,但总体上未能形成规模和气候。
成长环境不理想,人才作用难以充分发挥。从影响人才发展的经济基础来说,由于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无论是兼具产业性质的国有文化单位,还是民营的文化企业,为人才提供的物质待遇都相对较低,人才培训投入也相对不足,导致人才学习创新动力缺乏,专业水平停滞不前。
从对人才的使用体制来说,一方面由于兼任管理职务,许多专业人员“专才不专”,其应有的作用难以得到充分发挥;另一方面,由于评聘用人机制的问题,“人不能尽其才”,一些优秀的人才难以脱颖而出。在调研座谈中,大多数文化产业业主认为在人才资源的开发和使用中,最重要的是要解决好人才培养和用人所长的政策问题。
四大因素
制约人才队伍建设
从调查了解的情况看,制约安庆市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的主客观原因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产业观念淡薄致使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缺失。长期以来,有这样一种思维定式,认为文化是需要巨大财政投入来建设的发达地区的奢侈品。这种片面观点必然导致对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层面的忽视,导致整个文化产业发展及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的缺乏。
体制不完善影响着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调研发现,由于公共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剥离不够彻底,安庆市部分国有文化实体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急而不真,其人才队伍建设未能真正从市场效益中获得动力。譬如,市直剧团中有些青年演艺人才,尽管在各种赛事中表现出众,被众多行业前辈寄予厚望,却是在岗不在编,而大量富余人员尽管享受剧团福利,却在编不在岗;在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过程中也经常遭遇体制瓶颈。
信息渠道不畅通阻碍人才的合理流动。尽管安庆市有人事部门和劳动部门下属的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近年来又兴起了网络人才市场。但从调查了解的实际情况来看,文化产业
人才的供需双方相互间的信息渠道仍然不够畅通。同时,安庆市的人才市场在空间层面上相对闭塞,缺乏与其他地区特别是经济文化发达地区高层次人才市场的跨区域对接。
教育培训不足导致人才队伍建设后继乏力。由于文化专业人才培养得从基础抓起,投入资金大、成长周期长,因而难以受到重视。安庆市多数民营文化企业尽管也有强烈的人力资源开发意识,但由于经济成本的限制,少有与专业院校对接建立的实习、培训基地;一些国有文化实体单位确立的在职学习、外出培训与对口交流等教育培训制度,又常常流于形式。
五条建议
推动人才队伍发展
人才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石。只有切实加强人才产业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较高文化素养和创新能力的专业化、复合型人才,才能为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如何进一步加快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安庆市文化产业发展?民盟安庆市委员会专门课题组负责人提出了五条建议。
科学定位,制订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在认真做好人才资源状况的摸底和人才需求的预测工作基础上,结合产业发展的思路,以构建定位明确、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人才队伍体系为目标,科学制订并完善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规划。
一方面,应科学界定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分野,重点保障兼有文化产业、公益文化事业以及意识形态事业属性的文化实体单位的人才队伍建设。另一方面,规划制订应具体针对安庆市特色文化资源,进行合理定位;各文化产业单位也应从自身实际出发,适应产业发展要求来规划人才,改善人才环境,培养和引进急需的人才。
专项扶持,优化安庆市文化产业人才发展环境。设立安庆市文化产业人才发展专项基金,列入财政预算,并随经济发展和财力增长逐步增加投入,以在重点人才的引进、培养和奖励方面起到引导和带动作用。
在兼有产业属性的文化事业单位中,应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竞争上岗、社会公开招聘等方式,打破单位、地域、身份、职称评定等界线,不拘一格使用特殊专业人才;实行人才“柔性流动”政策,开启吸引各类人才来宜创业的“绿色通道”;改革分配制度,建立灵活多样的市场化收入分配方式,实行适合文化实体特点的薪酬制度、奖励制度,对于擅长资本运营的优秀人才可以实行股权激励制度;在民营私有文化实体众多的行业,充分发挥市场对人才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鼓励成立各种层次的行业协会或商会,避免无序化竞争。
转变模式,建立市场化的产业人才培训机制。积极引导安庆师范学院、安庆职业技术学院等大专院校与企业对接建立人才实习、培训基地。引导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安庆市各类职业学校,允许支持社会各部门及个私业主投资文化产业人才培养。重点支持安徽黄梅戏学校的建设,充分发挥其在培养安庆市黄梅戏艺术后备人才和产业人才中的重要作用。
营造平台,创造人才施展才干的广阔空间。文化主管部门要加强和文化产业单位的联系,尽快建立高层次人才库,努力做好人才服务工作,加快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力争用1-2年的时间构筑互动、高效、网络化的中国·安庆文化产业和人才公共信息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加快黄梅戏艺术中心、博物馆等具有较高标准的文化公共设施的建设,继续打造“黄梅戏艺术节”等品牌文化活动,争取举办更多的省内乃至国内国际有影响的品牌文化艺术活动。抓住国家发展文化产业的契机,结合安庆市文化资源优势,积极申办中部文化城等有关文化项目,力争建立若干各具特色和影响的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筑巢引凤”,吸引高端人才来宜工作。
内培外引,实施重点文化人才建设工程。一方面,对外积极引进擅长营销策划、资本运作、具有战略思维的高层次、外向型、复合型的经营管理人才。根据安庆市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的要求,结合文化资源的整合和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可以选择1-2家文化传媒单位和市直剧团试点,面向经济文化发达地区,公开招聘高层次经营管理和产业运作人才。加强和文化界知名人士的联系,广泛宣传安庆市品牌文化,带动此类人才向安庆市聚集。在现有文化单位中积极培育本土文化营销、经纪人才队伍,鼓励他们在广阔的市场空间中迅速成长。
另一方面,对内加强人才保护。首先,对于植根传统、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遗产要进行保护,对体现文化传承的老一辈民间艺人和资深演艺人员,要进行情况摸底,鼓励他们授徒传艺。(何池友 耿存和 晚报记者 闫树泉)
第四篇:论农村文化产业发展
论农村文化产业发展
摘 要:随着对文化产业发展特别重视的“十二五”规划的出台,文化产业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在新一轮经济发展中,为促进城乡一体化,缩小城乡经济发展差距,注重挖掘农村现有文化发展潜力,推动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同时,文化产业的落后也将制约广大农村人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影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本文从研究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入手,结合实例湖南祁东渔鼓这一地方戏曲文化产业的发展,论述了农村文化发展的出路及在这一过程中政府与社会其他各部门应作出的贡献。
文化产业以创意为源头,是一种科技含量业文化干部人员少、待遇低、水平不高。尽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的绿色产业。管乡有文化站,但专职干部不专用,经常被鉴于其在践行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效益与抽调去做其他应急的工作。在机构改革中,社会效益双赢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及拉动就有些文化站面临被取消编制的危机,致使专业、开辟脱贫致富新途径等方面的社会价职干部人心慌慌。而村里的文化室多是为创值,文化产业被视为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建而设,一室多功能,随上级部门的检查而济转型的新增长点。当下,农村文化产业发改变。这严重制约了农村文化工作的正常开展尤其落后制约了经济的全面发展,因此,展。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缺乏有效的组织和需要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整体布局和宏调思管理,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路出发,从较高的起点上对“十二五”时期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和利用。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路径进行深入的思考。
第三,领导重视不够,财政经费投入不 足,导致农村文化活动设施匮乏。农村文化
土壤荒漠化,关键是因为缺乏能够提供健康1 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休闲的场所和配套设施。人力、财力、物力 供应不足是目前许多农村文化建设中难以逾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广大农村发生了翻越的障碍。农村文化的贫瘠我们政府要负不天覆地的变化,绝大多数农民解决了温饱问可推卸的责任。题,有相当一大部分已经迈上小康之路。许 多地方的农民群众已经不满足于吃饱穿暖,第四,目前的乡镇文化活动缺乏吸引他们想享受与城里人一样的精神文化生活,力。纵观全国各地的新农村精神文化建设,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农村的文化建设我们发现很多地方把新农村的精神文化建设从总体来说还比较薄弱,滞后于经济社会发简单的看成给农村多送几场慰问演出,给农展,还难以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民多放几次电影,等等,却没有考虑送出去要。突出表现在: 的文艺给农民到底能带来多大的效应,能多 大程度促进当地的精神文化建设? 这样的送 第一,农民的文化生活枯燥、单调,文文艺能解决农民一时的胃口,却不能解决农化消费偏低。农民劳作之余,除看电视外最民一世的胃口。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主要的消遣活动是串门、聚众喝酒、打麻农村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的顺利发展。将、打牌和从事封建迷信活动。一些娱乐项 目是“带彩”的便是对输赢几个小钱来消遣第五,近年来,青壮年大都外出务工,时间,农闲时节,赌博现象比比皆是。一些农村只留下老少两头,发展动力不足。农村农民在封建迷信上花费了大量时间,耗费不的老年人虽对当地人文历史熟悉但难以有精少钱财,多数农民没有文化消费概念。力将其发扬,不可能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主 力军,儿童更不可能,而能够承上启下的青 第二,农村文化队伍力量薄弱。农村专壮年大量外出务工不仅不能使当地优秀文化发扬光大反而会导致农村优秀文化难以传承从而消亡,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以祁东渔鼓为例,谈农村文化 产业发展前景
渔鼓,是衡阳民间曲艺,系采用长二尺四寸,圆周九寸大的无节竹筒,蒙上猪皮膜做成的“渔鼓筒”为主要演奏乐器,配合说唱的一种表演形式。衡阳渔鼓不仅地方特色鲜明,而且唱词结构严谨,文字通俗,语言活泼,人物形象生动。同时加入月琴、云板伴奏,音乐唱腔纯朴、优美,与地方语言音调紧密结合,行腔圆润,素为衡阳民间群众所喜闻乐见。
2.1 公权力影响下祁东渔鼓的发展
自渔鼓产生至20世纪50年代,祁东渔鼓一直游离于政府文化体制以外,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从演出地点与时间来看,祁东渔鼓主要是在丧葬或者店铺开业庆典上演出。从社会功能层面来看,渔鼓具有的功能意义也较为单一,仅仅是指向观与演的民间娱乐层面。从演出内容上看,渔鼓的传统曲目或宣传忠孝节义的传统美德,或表现农村生活的人与事,并不具有为政府服务的政治功能。
直到20世纪50年代,情况发生了变化。1952年,祁东县委宣传部将渔鼓艺人邹祖西自编的曲目《廖仁福的互助组》选送到湖南省参加汇演,受到程潜的接见,随后又赴汉口,参加中南区第一届戏曲观摩会演,受到邓子恢等领导的接见,荣获了“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毛主席题词的丝织品奖状。这是祁东渔鼓首次登上大雅之堂,为渔鼓日后走出丧堂、走上舞台奠定基础。1955年,邹祖西和朱敦祥、李金玉、朱美秀等几名渔鼓艺人组成了衡祁曲艺队,表演的节目主要有《包公案》、《施公案》、《宋江杀惜》等,此时渔鼓表演正式走上舞台,演出遍布衡阳、耒阳、郴州、蓝山、东安、浏阳以及广东、广西、江西等地区。1958年,全国兴
修水利,祁东县委组织几万民工修建红旗水库,负责宣传的副县长彭树德抽调渔鼓艺人邹祖西和琴师刘兴国上工地打渔鼓激励士气。渔鼓一到工地,便从坐唱变成了站唱,从单打变成了一拉一唱的二人演唱形式。从此,渔鼓就正式纳入了政府文化体制范围内,以民间陪灵伴亡为单一功能的丧堂渔鼓,此时被时代赋予了配合政治宣传、鼓舞人们生产士气的新的政教功能。[3]
文革期间,受当时的政治环境影响,渔鼓表演基本停止,刚接近主流社会的渔鼓又被边缘化了,但对于渔鼓的创作并没有停止。这一期间,渔鼓艺人邹祖西凭借记忆改编整理了几十部传统渔鼓演唱底本。
20世纪70年代以后,渔鼓与政府的关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密切程度。以1972年湖南省前曲艺主席周汉平对祁东渔鼓的正式命名为标志,文化部门对渔鼓曲目创作和渔鼓表演的改革工作全面开始,渔鼓活动由过去单一的民间自发组织转变为政府协同管理。此时渔鼓的传承主体除了渔鼓艺人、观众,还有基于中国特有的文化行政制度介入其中的地方公务员和曲艺工作者,例如张小补、聂春吾。县文化馆的文学与音乐干部采取与艺人合作的方式,先由艺人将新编唱词按传统曲调装腔,然后由作曲者按自己的理解进行加工,并与艺人磋商定型。祁东渔鼓《智取炮楼》就是艺人邹祖西与音乐干部聂春吾合作的作品。1974年11月,祁东县文化馆选派《智取炮楼》参加全省厂矿、农村群众文艺调演;1975年8月,县文化馆委派邹祖西参加全省曲艺调演,他演唱的祁东渔鼓《智取炮楼》获优秀节目奖。至此,渔鼓正式从边缘进入主流,以一种特殊方式活跃于乡俗与官方活动中。
2.2 影响祁东渔鼓发展的公权力来源
祁东渔鼓发展到今天,形成了四个全国之最:一是以演唱渔鼓为主要职业和主要收入来源的渔鼓艺人,由建国之初的三五名歌郎发展到数以百计,一个县曲艺从业人员之多堪称全国之最;其次,全县59支渔鼓演唱队,每队每年平均演出400场以上,每年全县演出场次达2万3千余场,演出场次之多堪称全国之最;其三,每年观看渔鼓的观众突破千万人次,就一个县来说,每年观看曲艺演出的观众人次亦堪称全国之最。在祁东渔鼓艺人中,现有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7人,湖南省曲艺家协会会员36人,就一个县来说,高级演艺人员之多同样是全国之最。
对祁东渔鼓发展起影响的公权力主要还是来自政府。1952年,祁东县委宣传部将渔鼓艺人邹祖西自编的曲目《廖仁福的互助组》选送到湖南省参加汇演,受到程潜的接见,随后又赴汉口,参加中南区第一届戏曲观摩会演,受到邓子恢等领导的接见,荣获了“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毛主席题词的丝织品奖状。这是祁东渔鼓首次登上大雅之堂,为渔鼓日后走出丧堂、走上舞台奠定了基础。这也是政府开始涉足祁东渔鼓发展的开端;
其次,众多渔鼓团队的建立对祁东渔鼓的发展起到了作用。渔鼓队伍的建立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渔鼓表演产业的形成,商业元素的进一步发展要求表演者对顾客更高要求的满足;二是由于演绎形式由一人向多人发展的趋势;三是渔鼓队伍的建立为渔鼓艺术的传承找到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后继无人的局面。
最后,祁东曲艺家协会的影响。2000年初,县委宣传部成立了“祁东曲协筹建办公室”,同年8月,成立了祁东县曲艺家协会,让渔鼓艺人有了安身立命之所。至2009年7月,加入祁东曲协的渔鼓艺人达150人,琴师刘兴国担任曲协主席。曲协的成立,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政府与渔鼓艺人的关系,他们仍是主流边缘、官方与民间的关系,艺人们的职业还是农民,原则上不完全脱离体力劳,无工作单位。但是它使艺人在身份、待遇方面有了差别。根据曲协的规定,有加入曲协的艺人,才有资格演唱政府的宣传类渔鼓,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曲协艺人的经济收入。现有渔鼓表演的名师人物基本为曲艺家协会所吸收。在祁东渔鼓艺人中,现有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7人,湖南省曲艺家协会会员36人。曲艺家协会的建立增进了各个表演团队之间的交流,提供了更多的表演与比赛的机会。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措施
2010年下半年,是各地密集出台农村文化产业“十二五”规划的时期。“十二五”规划所定的阶段性目标、中期目标和远景目标,其参照体系和产业支撑到底如何取、如何发展,以支撑起相对前瞻和跨越式发展的文化产业步伐,则成为亟待思考的重要问题。为此,对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本文作者结合团队成员对所在地区部分农村的深入调研分析,提出如下发展对策:
第一,政府要为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提供政策保证。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是农村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政府的政策法规体现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导向,创造农村文化产业的优良环境,是政府履行对文化产业公共管理职能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手段。政府对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态度、导向、规范及管理措施等,最终体现在政策法规之中,政府管理和引导农村文化产业之目的、依据及手段的合理性,最终也要体现在政策法规之中。文化产业是通过市场化进行运作的,市场经济从一定意义上讲是法治经济。政府的政策法规为农村文化产业提供公平规范竞争发展的市场环境。政策的保障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类,直接主要表现为:制定相关政策为农村发展当地文化产业提供资金,引导人才进入农村文化产业市场等;间接表现为:制定政策对进城务工人员进行再教育,灌输优秀的文化知识,避免使其将低劣腐朽的文化带入农村,与提高农村教育水平等。
第二,政府要为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提供人才支撑。在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中,人才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文化产业有人将之誉“创意产业”,人才的作用就显得更为重要。农村,不仅是经济的洼地,也是文化的薄弱环节,人力资源相当匮乏,在农村发展文化产业这种高技术含量,先进经营理念的新兴产业,最大的制约依然是难以突破人才的瓶颈。为此,政府必须有所作为,千方百计为农村的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这是政府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建议建立乡镇农村文化骨干人员的人才库, 形成县、乡、村三级的文化骨干网络, 并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影响力, 为丰富活跃农村文化生活做出贡献。同时逐步在基层文化单位实行人员从业资格制度, 建立完善在职人员岗位培训机制, 努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水平和业务素质。并通过公开招聘、考核等方式引进农村文化事业管理人才, 建立健全乡镇文化机构, 进一步完善农村文化工作基础。
第三,政府要为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提供投融资支持。发展农村文化产业走市场化的道路,努力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要改变农村文化产业的投入方式,由政府计划拨款为产业需求型贷款投资。在使用财政加大对公益性文化事业投入的同时,政府也应向农村文化产业投资,并实现国有资本的扩张增值。政府应以WTO 的规则,积极引进国外资本和发达地区的资本来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同时政府还可以运用政策杠杆为农村文化产业间接融资,如建立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基金,开征文化发展建设税,发行文化资金彩票,以“创业投资基金”的运作方式,开辟农村文化产业的资金市场。
第四,改革和调整乡镇文化管理体制,扩大乡镇文化机构职能。市场经济时代,农民的文化需求主要是“求富、求知、求乐”。因此,必须尊重和适应农民文化需求的新变化,进一步革除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健全文化市场体系,满足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首先要转变文化工作仅仅依靠文化宣传部门来办的观念,积极引导科技、教育、卫生、广播、政法等部门广泛参与基层文化建设活动。其次,要改变文化活动单纯搞娱乐的做法,将知识性、教育性有机地融为一体。通过举办科技讲座、科普展览、田头恳谈、道德论坛、法制讲座、实用技术培训等多种新颖有效的形式,改单向灌输为互动参与,牢牢吸引农民,以此提高农民文化素质。
第五,实施品牌战略,走发展农村特色文化之路。发展农村文化产业一定要有品牌意识,着力打造知名品牌,塑造良好形象,从而带来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增长。鲜为人知的湖南邵阳的崀山因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而身价陡增,2009年国庆节一周的门票收入便
猛增到2000多万元。这就是品牌的效应。湖南衡阳的“渔鼓”、河北蔚县的“剪纸”、天津的“杨柳青年画”等等,都是中国具有品牌效应的民间艺术之乡,如充分发挥其品牌效应将对文化产业的发展产生重大的作用。文化产业的产品和其他产业的产品在市场的竞争中有着共同的规律,产品必须形成自己的特色,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方能形成竞争的优势。凡是农村文化产业形成竞争力,受到市场广泛青睐的,无不具有这样的特色。农村文化产业的特色性,体现为紧贴农村的实际,不求其洋,但求其土,但求其古。要更贴近自然、更贴近历史、更贴近民族、更贴近乡土风情,让消费者找到回归自然、回归历史的感觉。
结 语
当今推进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是必要的,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对农村的文化产业发展予以大力支持,但应当注意的是政府的领导是“引导”而不是“干预”;政府的角色是“服务”而不是“管理”。这种转变不仅仅是在思想上改变,更应该在意识形态的高度上进行转变,彻底改变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文化产业的主体始终应该是企业和农民个体,政府的最佳定位应该是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组织者、协调者和护航者,而不是成为文化市场中一个事必躬亲的操盘手。
第五篇: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调查与思考
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调查与思考
添加日期:2007-8-30
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趋势的增强,文化产业正在成为继信息产业后迅速崛起的“朝阳产业”,是全球范围内快速成长和利润较高的行业之一,其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历史源远流长,文化积淀深厚,文化资源丰富。近年来,在深厚的文化资源基础上,**文化产业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尤其是2004年**省被确定为全国文化体制综合改革“不是试点的综合改革试点省份” 以来,在省委的统一部署下,以省本级和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演艺、旅游文化等领域为重点的综合性改革试点工作全面启动,**文化产业以大集团带大产业的格局已初步形成。2005年,全省文化及相关产业总资产700亿元,总收入480亿元,产业规模居西部首位。①文化产业作为**的新兴朝阳产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而人才队伍建设则是推动**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此,2005年初,中共**省委书记张学忠在“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大会”上指出,要在培育市场主体上,尤其是要在打造人才队伍上取得突破。牢固树立文化人才资源是第一文化资源的观念,重点抓好文化企业家、文化创作人、文化经纪人“三类人才”的建设。2006年5月29日,文化部长孙家正在全国文化产业工作现场会、**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发展大会上也强调指出,要实施“人才兴文”,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智力与人才保证。为了深入了解**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寻求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本文联系**文化体制改革的现状,尤其是结合**日报报业集团、**广电集团、**出版集团、**期刊集团等文化产业单位人才队伍建设的情况,分析了**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并对**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以服务于**文化产业的发
展。
一、**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
(一)具有的优势与成绩
近年来,**省相继组建了**新华发行集团、**日报报业集团、**出版集团、**广播电视集团、**党建期刊集团、成都日报报业集团等7家大型文化产业集团,正在筹建**博文集团。大集团带大产业,大产业促大发展的格局正在形成。随着这些文化产业集团的组建,**文化产业在人才发展上实现了“量”的突破和“质”的提升。据统计,到2004年,全省拥有文化经营单位37000多个,全省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超过30万人,产业规模在西部地区位居第一。②**省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具有了一些优势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扶持力度加大,人才政策环境不断优化。**省于2004年被确定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不是试点的试点省份”,并于同年6月出台了《关于加快我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同时成立**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2005年1月召开了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大会。2006年5月,全国文化系统文化产业工作现场会在成都召开,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发展大会也于同期召开,会议对我省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会议上,省委书记张学忠总结近几年的实践,指出四点有益的启示:一是以思想解放为先导,破除制约文化改革发展的观念障碍。二是以壮大市场主体为依托,形成大集团带大产业的发展格局。三是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向体制机制要活力要效益要发展。四是以人才建设为支撑,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文化人才队伍。并特别强调,要切实加强文化企业家队伍、高层次创作人才队伍以及经纪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夯实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近年来,**省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十分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在引进培养和充分发挥人才作用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和办法,如对引进人才在户籍管理、子女就学、养老保险等方面进行政策倾斜,营造人才流动的宽松环境,在政府的大力倡导下,人才的柔性流动机制逐步形成。良好的创业环境、优惠的政策环境、鼓励创新的人文环境正在逐步形成。
2、用人单位主体地位日益突出,引才育才用才机制逐步形成。在政府的大力倡导和市场竞争的压力之下,引进和培养人才已成为文化企业谋求生存和发展的自身需要。被调查的文化企业在近三年引进的人才分别达到单位从业人员的2%—7%,如:**日报报业集团近三年引进人才的数量为159人,占单位总人数的7%;**广播电视集团三年引进人才50人,占单位总人数2%以上;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引进人才14人,占单位总人数8%以上。各文化企业在实践中,还探索形成了引进人才和引进智力、资金有机结合的多种方式和途径,如“项目招标”——通过新品开发或技术改造项目的公开招标实现引资和引智相结合。这些办法切合企业实际,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了留住人才和用好人才,许多企业均建立起了市场化的分配方式,提高对企业有突出贡献的各类专业技术人
才的收入分配水平。
3、人才队伍总量逐步增加,素质不断提高。由于政府的扶持和企业的重视,**文化产业的人才环境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人才状况的改善不仅有量的增加,更有质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人才队伍的学历层次和专业技术职称层次的提高,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占从业人数总数的比重也日益加大,如:**日报报业集团的大专学历以上的人员比重已达到其从业人数的85%,硕士以上学历的已达到其从业人数的近3%;**广电集团大专以上人数占75%,硕士以上人数近3%;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总人数188人,大专以上占80%以上,硕士以上人数占2.5%。此外,在从业人员中具有中级以上职称人才的总量和比重都有所提高,这些均反映出**省文化产业职工队伍素质有了显著的提高。
4、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文化产业领军人物和专门人才。随着**文化产业的不断深入发展,同时也涌现出不少在全省甚至全国有一定影响的文化产业知名人士、领军人物,其中不乏文化产业的管理人才和专门人才。管理类人才如在2005年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大会上表彰的**新华发行集团董事长、总经理王庆,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前馆长张丽君,德阳杂技团团长周小衡、成都演艺集团总经理业丹等。**人杰地灵,在这块土地上还滋养了一大批出版、报业、广电、演艺、美术等领域的专门人才,如著名作家邓贤、阿来,“鬼才”魏明伦,川剧艺术家晓艇、刘芸等。这些人才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为其强有力的支撑。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文化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作为一种“创意产业”,文化产业发展的灵魂是“人”,新世纪新阶段,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国际文化竞争的挑战,适应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文化经营管理人才的作用越来越突出,需求越来越大,竞争越来越激烈,要求也越来越高。但在一定程度上,文化产业的人才队伍建设滞后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滞后于文化产业化集团化改革进程。文化产业经营人才匮乏,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尤其是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奇缺,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1、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研,我们认识到,近年来在**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虽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总的来看,**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仍然存在明显的结构不合理现象,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从业人员的类型结构不合理。文化产业是将文化艺术产品和服务推向市场,进行企业化经营管理和促进产品和服务的规模化发展,因此文化产业首先是以企业经营的形式发展并要求获取利润,③因此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中必须要有一定的经营管理类人才,尤其是既懂经营又懂文化的复合型人才。从总体来看,**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中行政类、专业艺术类人员所占比重过大,而经营管理类人员所占比重过低,普遍低于10%。正是由于存在经营管理人才数量偏少、结构不合理、专业化程度不高的问题,尤其是懂经营管理和营销知识的少,擅长策划、资本运作的少,高层次、复合型经营领导人才少,因而难以适应文
化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需要。
二是从业人员的学历结构不合理。高学历高职称的人才比重偏低是现阶段文化产业领域的一个普遍现象。文化产业的兴起是现代科学技术的推动所带来的结果,离开了现代科学技术就无所谓文化产业,④**文化产业要实现跨越式的发展,离不开掌握高科技知识、具有较高文化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虽然学历不能绝对说明人才素质的高低,但在现阶段学历仍然是衡量人才素质的一个重要标准。根据调查情况来看,**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中本科以上人员所占比重有所提高,但总体来说仍然偏少,尤其是文化经营管理类人才中本科以上学历所占比重较低,如**日报报业集团文化经营管理类人员246人中,本科以上学历的仅占24%,大专以下学历的占了近76%,再如**广播电视集团69名文化经营管理人员中,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员占42%,另有约58%的人员属于大专及以
下学历。
三是从业人员年龄结构不合理,后备人才不足。从抽样调查所获取的数据来看,各文化企业的从业人员年龄普遍集中在36到50周岁,35岁以下的人员所占比例相对过小,尤其是文化经营类管理人才,70%均是在36岁以上,35岁以下的仅占30%左右,青黄不接,活力不强,没有形成梯形结构,不利于人才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四是人才作用发挥不充分。文化经营管理人才开拓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尚不够强。一方面体现在由于受经济条件的限制,为人才提供物质等方面的支持较少,对人才也缺乏系统有效的培训,导致人才多侧重于自我封闭的学习,知识更新和继续教育跟不上,实际效果较差,人才层次提高慢;另一方面体现在对人才的使用方面,许多专业技术人员担任行政工作,专业技术不能得到应有的发挥,导致“专才不专”,其应有的作用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由此导致在文化产业经营方面人才难以增值和提高,缺乏具有大型集团经营管理经验的人才,缺乏熟悉国际惯例和规则、擅长媒介市场运作、具有战略思维的外向型经营人才,因而影响了**文化产业的实力和竞争力。因此在调查中,大多数文化产业企业均认为在人才资源的开发和使用中,最重要的是用人所长和加快人才培养。
五是人才规模较小且地区和行业分布不均衡。**文化产业人才规模的扩大,表明**文化产业人才聚合能力的逐步增强,但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文化产业人才规模相对较小。⑤就全省范围看,明显地存在人才地区和行业分布不均衡的问题。在省会成都市和经济较发达的城市,人才相对集中,在某些领域甚至相对过剩,而在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人才却十分匮乏,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
2、原因分析
引起上述问题的原因很多,既有客观原因,又有主观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人才观念比较淡薄。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还没有真正被全社会所接受,市场竞争就是人才竞争的意识不强,人才问题还没有引起全社会的足够重视,人才工作的氛围不浓。一些单位对人才重视还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在人才的使用上,随意性也比较大,未能给人才提供发挥才能的工作岗位和条件,导致“英雄无用武之地”;一些文化企业固守传统观念,只重视对设备、厂房、土地等有形资产的增值,不重视人才引进、智力开发和素质提高等无形资产的投入,只重视项目、资金的引进,忽视对人力、智力的开发和引进,在人才引进上缺乏政策和措施或有政策但执行不力。这些现象归根结底都是没有树立起人才资
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造成的。
二是政策机制不够完善或执行乏力。最近几年,各文化产业单位也出台了不少制度来规范人才的管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制度还不规范,有的好制度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人才管理多头无序,人才地区所有、部门所有的界限没有被打破,人才自由流动的渠道不畅。人才激励机制不够健全,人才评价体系尚未构建,还没有真正形成靠市场机制、靠科学合理的分配政策来调动人才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意识,普遍采用大平均、小差距的分配制度,高层次人才的劳动价值、贡献、效益与分配很不成比例,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的权利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用人机制不活,择优使用、绩能考核等仍停留在理论和口头上,存在官本位和论资排辈等现象。另外,对人才的投资明显不足,多元化的人才投资机制尚未形成。
三是人才自我提高意识不强。一方面,由于计划经济的影响还未根除,人才对单位、组织的依赖性较高,自我学习、自我培训和自我提高的主动性不够;另一方面,由于绝大多数文化产业单位属国有企业,在人才使用和管理方面并未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管理模式,如在人员淘汰上虽然大多数企业都制定了相关制度,但实际操作中并未严格执行,这样导致人才缺乏危机感。正是基于上述内外两方面的原因,使得人才自我提高的意识不强,从而导致其素质和能力提高不快,适应不了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要求。
四是人才队伍建设缺乏规划。目前,**省大多数文化产业企业并未制订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对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缺乏长期规划和计划,统筹性、针对性和前瞻性较差,人才能进能出的流动机制尚未完全建立起来。
五是经济发展水平制约人才队伍建设。**省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经济基础相对薄弱,且省内各市州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在工资奖金、福利待遇、工作环境、生活条件、学习深造、发展机遇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因而造成省内文化产业人才总体规模仍较小及省内文化产业人才地区上的不均衡。
二、加强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
文化产业的发展,关键在人才。**文化人才众多,如何实现用人所长、人尽其才,关键是要通过改革,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科学发展观、人才观为指导,遵循文化产业人才工作规律,突破旧框框,创立新机制,学习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建立起一套科学的选人、用人、育人、留人机制,把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创造性发挥出来。文化体制改革的过程,既是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又是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过程。只有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较高文化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文化产业专才和复合型人才,才能为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夯实智力支
撑和人才保障。
(一)更新观念,调整思路
一方面,应当确立人才是第一资本、加快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的新理念。文化产业作为创意产业,对人才有更大的依赖性,没有人才的培养、使用和绩效,文化产业就无法获得生命力。要重视人力资本的作用与价值,把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人才作为资本来认识和配臵,而不能简单的作为劳动力来使用,更不能把人力资本与劳动力资源等同看待,这对实现人才的社会价值观、组织价值观与个人价值观的有机统一,进而创造更多的人力资本都是非常重要的。另一方面,要确立以市场为基础配臵和转化文化产业人才资源的新思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的文化经营管理人才具有社会性、多元性、开放性、竞争性、自主性、流动性等特点,尊重经营人才成长使用规律,树立人才资本观念,促进文化人才工作尽快转型,改变过去单打一的管理方式,进一步强化分级分类管理观念。充分发挥市场配臵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突出市场取向,加快人才流动,促进人才与其他生产要素的结合,推动人才资源通过市场配臵和转化。同时,充分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加速体制和机制创新,破除制约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的体制性障碍和政策壁垒,调整人才资源结构,加强人才能力建设,不拘一格使用人才。要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和人才辈出的新机制,变人力资源大省为人才资源大省和人才资本强省,变人才优势为科技优势和经济优势,以加快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的新跨越?
熏推进**发展的新跨越。⑥
(二)加快制订人才规划,加大对人才的投资
人才工作是一项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抓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必须坚持和实现党管人才,进一步完善党委统一领导。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首先要认真做好人才资源状况的摸底和人才需求的预测工作,制订和完善人才规划,确定明确的工作目标,提出有力度、可操作的工作措施,同时各文化产业单位也应从自身实际出发,适应产业发展要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目标要求来规划人才,充分发挥各种优势,以培养适用人才为主,努力改善人才环境,积极引进急需的人才。人才作为一种社会资源,也有强烈的投入和产出效益。在当今的发达国家,人力资源投资占社会总投资的比重已经超过50%,而在中国,人力资源投资占社会总投资的比重约10%,远远低于发达国家。⑦要提高**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必须要加大对人力资源的投资,以实现人才的引进、培训和激励,充分发挥人
才的作用。
(三)切实做好人才选拔和引进工作
面对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必须不断完善有利于吸引人才的政策措施,健全科学、开放的人才吸引机制。而对于文化产业来说,在各种人力资源中,既懂文化又懂经营的复合型文化经营管理人才是最宝贵、最核心的资源。因此,根据**实现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的要求,首先,应有针对性地选拔和引进以复合型文化经营管理人才为主的各类人才。拓宽识人选人渠道和方式,全面推行聘用制、聘任制,完善竞争上岗、社会公开招聘等方式。推进制度创新,建立完善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能上能下、能进能出、能高能低的用人制度,不拘一格选拔使用经营管理领导人才,真正把政治上靠得住、经营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人才选配到重要领导岗位上来。其次要采取多种形式,广开引才引智渠道。实施“构筑人才资源高地”战略,实行人才“柔性流动”政策,开启吸引各类人才来创业的“绿色通道”,吸引一大批高学历、高潜力、低年龄的高新技术人才。一是通过市场招聘人才,将人才直接吸纳到**人才队伍中来。二是通过项目引才引智。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每年列出某些重大科研和技术开发项目及企业的技术难题进行招标,引进人才和智力。积极吸引省外成果到省内来实现转化,在引进科技成果的同时引进人才,提高人才引进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三是通过引资引才。将引进外资和引进技术、人才结合起来。四是通过多种形式与省外单位建立协作关系,利用它们的人才优势,帮助培养培训人才。
(四)健全培养体系,加大培养力度
人力资本的多少,取决于人才对知识与经验的积累和知识的更新速度。政府和企业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建立与完善有效的培训教育机制,创造良好的再学习环境,使在职职工的培训制度化、经常化。培训内容要与市场需要相衔接,构建文化经营管理人才知识更新、能力建设培训体系,加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代企业制度、法律、市场营销、现代媒体经济等急需知识的学习培训。实施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培养工程,着眼于培养战略思维、树立战略眼光,增强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拓宽到国内外知名高等院校、知名企业培训的渠道,选派优秀文化经营人才到大型企业、经济管理部门以及艰苦地方挂职锻炼。加大后备人才培养工作力度,发挥高等院校培养文化经营人才的重要作用。通过各种途径的综合运用,培养一批既懂文化又善经营的复合型人才和相关专业的专才,这是发展我省文化产业的根本。
(五)优化人才管理制度,完善分配激励机制
在人才使用方面要着重优化人才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人才的最大效应。一是要改进和优化人才管理和使用制度,发挥市场配臵文化经营管理人才资源的作用。针对自我封闭、交流不畅、管理过死等弊端,应建立开放式管理体制,变单位部门所有为社会化人才资源;建立健全职业资格认证制度、职业经理人资质认证和市场准入制度,促进经营管理人才的社会化、职业化,确保人尽其才,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二是建立科学的人才考核体系和评价标准。考核体系和评价标准应体现科学发展观、人才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以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为导向。考核评价要以经营目标责任制为重要依据,实行任期考核、年终考核、专项考核和日常考核等,充分发挥单位内部考核和社会化人才考核评价机构的作用,注重群众认可、市场认可及出资人认可、社会和业内认可。三是建立健全分配激励机制。着眼于调动积极性、激发创造性,健全绩效管理,改革分配制度,建立灵活多样的市场化收入分配方式,实行适合文化实体特点的薪酬制度、奖励制度。建立以考核评价为基础,岗位责任、风险与工作业绩挂钩,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强化对重要职位、关键岗位、优秀人才的薪酬激励,逐步推行经营者年薪制。按照市场经济要求,允许管理、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让贡献得到应有回报,让人才价值得
到应有体现。
(六)积极营造有利于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环境
一要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各级党委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把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与人才资源开发看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要依靠人才作为支撑,人才队伍发展要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人才队伍的规模扩大、素质提高、结构与布局调整都要以满足全省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立足点;二要加大对人才工作的宣传力度。要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关心人才工作,支持人才工作,努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三要切实保护好现有人才。要把事业留人、感情留人、适当待遇留人的要求真正落到实处,热情支持各类人才的工作,真诚关心他们的生活。通过多种措施,坚持以人为本,营造公正评价人才、充分发挥作用的舆论氛围和良好环境,给有突出贡献者应有的地位和奖励,切实保护其合法权益,更好地吸引、聚集和稳定人才。
文化产业是高技术与高文化紧密关联的领域,对人才有着特殊要求。这种要求是一种战略需求,这种需求能否得到有效满足将成为争夺文化产业未来制高点的决定性因素。人力资本在文化产业领域内的流动将随着这种战略需求的日益凸现而不断加速。**的文化产业应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并最终通过“人才兴文”,推动**文化
产业取得更大的发展。
(本文系**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2005课题“**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研究”成果之一)
中共鹤岗市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