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增收的可持续性机制与路径选择(共五则)

时间:2019-05-12 19:36: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民增收的可持续性机制与路径选择》,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民增收的可持续性机制与路径选择》。

第一篇:农民增收的可持续性机制与路径选择

农民增收的可持续性机制与路径选择

兰大军

众所周知,“三农问题”之根本问题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央连发10个“一号文件”的目的,都在于破解“三农“问题,尽快地使广大农民富裕起来。“民富则天下稳”。因此,农民增收问题不仅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政治问题,而且已成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之一。笔者认为,要实现中国9亿农民可持续增收的目的,必须创建可持续增收机制,选准增收致富的最佳路径。

一、制约农民增收的机制问题

我国是拥有9亿农民的农业大国,粮食人均占有量已超世界平均水平,是世界头号“杂粮王国”,小麦、水稻、水果、蔬菜、肉、禽蛋等主要农产品产量都位居世界第一,为什么我们国家农民增收缓慢,收入也远远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呢?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制度缺失,可持续性增收难度大。近年来,尽管中央政府已经取消了延续千百年的农业税,又相继出台了种粮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补贴、汽车(家电)下乡等多项惠农政策,使农民的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与美日等发达国家相比较,政策机制仍有待进一步健全。农民贷款难,土地流转不活,补偿很低,中央财政对农业的投资实行中央、地方财政和农户个人配套政策(这种配套实际很难到位),都是制约农民可持续增收的因素。如,美国政府通过银行向农户提供低息和无息贷款;对农产品交换进行价格补贴;实行农业限产、休耕的财政补贴;投巨资建设防洪设施,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每年财政投入13亿美元用于农业科研和推广应用,以科技带动农民致富;极大地促进了农民增收。日本政府则通过统一城乡税制,取消对农民和农地的征税,逐步实现农地自由流转,实现了小农经济的农业现代化。

二是我国农业人口多,劳动就业压力大。我国13亿人口中9亿是农民,现在有两亿多农户,每个农户的平均经济规模非常小,仅相当于美国的1/400,相当于韩国、日本的1/3左右。虽已有近3亿农民告别传统农业走向小城镇或大都市从事打工,从农民收入的来源构成看,不少地方非农产业收入也已占到农民收入的60%以上。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已从过去主要靠农业收入为主转向非农产业收入为主。但目前我国农村还有2亿左右剩余劳动力需要就业机会。

三是农业基础设施落后,机械化水平低。建国60年来,全国已建434处大型灌区,规划面积3亿亩,现有效灌溉面积2.46亿亩,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8,生产的粮食占全国1/4。有效灌溉面积已占总耕地面积的45%左右,灌溉面积生产的粮食已占粮食总产量的80%以上。但许多不发达的山区农业灌溉设施却严重陈旧老化。据交通部介绍,到2007年底,共修建农村公路304万公里,其中98.5%通到了乡镇,88.2%通到了村,农村公路中油路里程突破了100万公里。从这个数据看,还有12%的村没有通公路。西部地区和南方山区农业基础最差,机械化程度也最低,特别是南方山区,山顶植树造“林子”,山腰退耕还林“系带子”,坡地牧草(种绿肥)“铺毯子”,山下农田“收谷子”,发展多种经营“抓票子”已经算是一种较好的状况了。其恶劣的自然条件难以施行机械化,对制约农民增收是可想而知的。四是农副产品卖“毛料”,深度加工增值少。长期以来,中国农业生产处于解决温饱的阶段,对农产品的深加工重视不够,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总体水平不高。整体上还处于初级加工多,精深加工少;采用传统工艺和落后设备的多,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设备的少;粗放加工多、综合利用少。据权威报道,农产品加工业的产值与农业产值的比例,发达国家平均为3:1,而我国只有0.6:1。由此看出,我国农民收入低的关键原因是农产品加工能力低。

二、农民增收的制度创新与路径探析

破解“三农”问题,必须跳出“三农”看“三农”。要实现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必须着

力保障制度创新,优化路径选择。

(一)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1.实行基本养老补贴制度。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政府以分给农民的责任田为基准,给合法享有责任田的年满60周岁以上的农民每人每月发放100——150元基本养老金补贴,直接发到个人账户,这样,他(她)们即使已丧失劳动能力也能维持基本生活。

2.实现耕地有偿流转。根据现行法律,农村耕地是公有私用,耕地的所有权是集体,农民享有使用权、收益权和转让权等权力。为了保证粮食安全,国家采取措施,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禁止农地“非农化”是应该的。但要允许农地在不改变使用性质的前提下加大合理流转的力度,使没有劳动能力的农民,通过有偿转让土地获得一部分收入,让有劳动实力的农民,通过规模经营,获得更多的收入。

3.加大农业基础投入。政府要加大对西部地区和条件相对较差的贫困山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包括修建公路、水库、农田整理等,一律免除地方政府和农户个人资金配套,支持后发展地区扶梯而上。

(二)增加农民就业收入

1.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大力实施“工业强国”方略,兴工业增岗位,减少非农人口,让一部分农民变市民,通过就业获取固定的工资收入。

2.依靠科技增产扩效。实施阳光培训工程,通过有计划的培训,让农民提高劳动技能,依靠科学技术提高产能和效益。

3.设立农民工失业保险基金。政府在农民工社保资金中,收取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构建农民工失业保险基金。60岁以下的农民,一旦失业,政府给予一定的失业补助,既减少失业威胁,又维护社会稳定。

(三)农产品深加工是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不仅极其必要,而且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食物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不仅要吃饱,更要吃好,吃的营养,吃的健康。高档食品,保健食品、无公害绿色食品尤受人们喜爱。有专家预测,世界绿色食品产值在今后10年内将从现在的200亿美元增加到1000亿美元,许多国家绿色食品市场消费量年增长率达到20%至30%甚至50%。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10年中还有2亿农村居民将转移到小城镇。城镇居民食品消费结构的变化和小城镇的发展,必将为农产品加工业特别是食品工业的发展创造出巨大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我国农产品尤其是食品加工业的整体水平还很低,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我国目前13亿人口,且有不断增长的趋势,加上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足以发展成为世界上农产品及其加工的最大消费市场,我国完全有形成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加工体系,特别是对粮食等初级产品进行深加工的潜力巨大。

据有关专家测算,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的比值,每增加0.1个百分点,就可以带动230万人就业,带动农民人均增收193元。这个潜能非常之大。可以说,搞好农产品深加工,实现“乡(镇)有产业,村村有加工,人人有收入”,是农民增收致富的最佳路径选择。

作者单位:湖南省会同县人大常委会

第二篇:如何完善农民长效增收机制

如何完善农民长效增收机制?

近年来我镇针对农民长效增收机制的方案制定、落实、实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精力。但为了尽快达成率先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构建城乡一体化新格局这一目标,我镇还需更加完善现有的农民长效增收机制。

在建立健全农民长效增收机制过程中,我镇开创了“六会三公开”的做法,通过“知民情、达民意、聚民智、护民利”,不仅保障了农民长效增收机制在阳光下运行,实现了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规范了基层议事、办事的程序,同时更促进了基层民主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在农民长效收益保障机制实施的这半年时间内,我镇由点盖全,按照“一村一方案”的形式,长效收益分配方案落实到19个村及撤村改制公司,因事先公开公正、酝酿充分;事中运作完善、实施有序,从而获得当地居民普遍叫好。据统计,从去年7月1日正式落实长效收益保障机制方案到年底,半年时间里,我镇共拿出5199万元,反馈给30724名农民,平均每人半年收益1692元。随着长效收益保障机制卓有成效的展开,我镇也迫切需要进一步完善农民长效增收机制,以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防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

一、加大农村农业投入

1.强化财政投入。加大各级财政投入力度,落实财政总支出中“三农”支出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的要求,逐步提高

财政支出中投入“三农”的比重,建立财政资金“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2.加大金融投入。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落实各类金融机构都要支持农村改革发展、明确投放“三农”资金比例的政策规定。发挥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联社扶持“三农”的功能作用,扩大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试点,培育政府支持、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参与组建的担保机构,并制定贷款抵押方面的相关政策,缓解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户的融资难题。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范围,支持商业保险公司开展农业保险业务,对农业风险投保给予财政支持。不断加强财政对农业担保的支持力度,建立财政撬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运作的农业担保体系,解决好农业、农村中小企业和农民的贷款难题。

3.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对农业农村发展投资实行差别的税费优惠政策,加大农业发展投资项目对城市工商资本、社会资本的吸引力度。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黏合作用,形成吸纳社会资金、城市资金投入“三农”的机制,创建更多社会资金投入的平台。

二、不断强化农村公共服务

1.加强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建立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加强乡镇综合服务中心基础建设,逐步建立村级服务站点。

2.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交通,提高农村道路的通达能力。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加快农村信息化进程。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和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全力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创造条件。

三、健全促进农民增收的工作机制。

1.加大对农民增收工作的领导力度。把增加农民收入摆在“三农”工作的突出位置,作为核心目标,加大领导力度、投入力度和政策力度,切实抓出成效,既促进主要农产品生产发展,保障供给,确保社会稳定,又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确保社会和谐。抓紧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强党委农村工作综合部门建设,赋予其牵头推进“三农”工作的综合性职能。

2.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应强化非农部门统筹城乡发展、支持“三农”工作的职能,把支持“三农”工作,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各有关部门的共同任务,建立部门联动协调机制,落实助农增收的职能、职责,并加强目标考核和督促检查工作,形成合力服务“三农”的氛围。

3.强化对农民增收问题的调查研究。农业农村不断发展,情况不断变换,必须坚持联系实际、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加强调查研究工作,了解新情况,总结新经验,研究新问题,提出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的新对策。

钱嘉骏

第三篇:农民增收面临的困难与对策选择

农民增收面临的困难与对策选择

××年,各级党委和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一号文件”精神,极大地调动起了农民农业生产积极性,加上市场粮价回升、农业生产气候条件适宜等多方面有利因素,农民增收呈现近年来少有的好形势。据统计,××年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元,增加

元,实际增长%,是年以来收入增加最多和增长最快的一年。

但是,制约农民增收的深层次矛盾还没有得到有效化解,××年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任务还很艰巨。

一、××年农民增收的特点

影响××年农民增收的重大因素有三个方面:一是党和国家的政策措施。“三补贴、两减免”政策,不仅重新激发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而且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二是粮食价格回升。自××年底以来,粮食价格持续回升,回升幅度之大是年以来从未有过的,粮价回升保护了刚刚调动起来的农民种粮积极性,种粮农民也因此获得丰厚的回报。三是全年气候条件非常适宜于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年全国所遭受的自然灾害也是年以来最少的。受其影响,××年农民增收呈现新的特点:

⒈农业收入创历史新高。

农业收入在农民收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方面农业收入是农民收人的最大来源。近年来农业收入持续徘徊,在农民收人中所占的比重迅速下降,但仍超过/;另一方面,我国/左右的农民半数以上的收入是来自农业。改革开放以来,农业收入曾出现两次大的增长,对农民增收产生重要影响。第一次是年,农业收入增加元,增长.%,当年农民收入名义增长.%,是改革开放以来最高的。第二次是年,农业收入增加元,增长%,当年农民收入名义增长.%,也是改革开放以来少有的。××年农业收入达到元,增加元,增长%,收入增加的数量和收入水平创历史新高。农业收入大量增加,为××年农民收入较快增长作出重大贡献,农业增收因素对当年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达到

%。

⒉外出务工收入仍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年农民得到的工资性收入人均元,增加元,增长%,保持了稳定增长,是农民增收稳定的重要来源。工资性收入实现稳定增长,外出务工收入增加是主要的增收来源。

××年外出务工收入增加元,增长.%,对工资性收入增收的贡献率为%,对全年农民增收的贡献率为.%。

⒊政策性收入大量增加,税费负担显著下降。

“三补贴、两减免”政策是××年最受农民欢迎的政策,也是近年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打折扣最少、落实得最好的政策,农民直接受益颇多。

××年农民从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购置更新大型农机具补贴三项补贴得到的收入人均元,其中粮食直补收入人均元。政府补贴农民的政策和农民得到的实惠之多,是改革开放以来从未有过的。

“两减免”使××年农民的税费负担人均减少元,负担下降.%。税费负担占当年农民纯收入的比重由上年的.%下降为.%,下降个百分点。农民的税费负担下降之大和占当年农民纯收入比重之低,也是改革开放以来从未有过的。

⒋粮食主产区收入增幅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进入新阶段,由于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价格持续低迷,农业增产不增收,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增速在全国平均水平以下。××年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种粮增收,种粮收入增加对全年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达到%。种粮效益提高,粮食主产区农民受益最多。××年粮食主产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为元,比上年增加元,增长.%,扣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实际增长.%,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个百分点。

⒌低收入农户收入增长幅度超过高收入农户。

低收入农户主要是以农业收入为主,近年来收入持续缓慢增长,年名义增长%,××年名义增长.%,××年名义增长%。××年低收入农户的收入发生了显著变化,收人大幅度增长,增长幅度高于高收入农户。按照农户人均收入水平进行等分分组每组各占总户数的%,××年低收入农户的收入人均为元,名义增长.%;中低收入农户的收入人均为元,名义增长.%;中等收入农户的收入人均为元,名义增长.%;中高收入农户的收入人均为元,名义增长.%;高收入农户的收入人均为元,名义增长.%。低收入农户收入的增幅比上年提高.个百分点,比当年高收入农户收入的增幅高.个百分点。

⒍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赞减缓。

年以来农村居民之间收入分配的差距持续扩大,而且呈现加速扩大的趋势,××年这一趋势发生变化,差距扩大的速度减缓。××年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为.,比上年提高.个百分点,与上年基尼系数提高.个百分点的速度相比,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速度有所减缓。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没有继续扩大,收入差距比仍保持上年的:的水平。

二、××年农民增收面临的困难

××年农民收入快速增长是多方面有利因素同时出现,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

第四篇:农民增收面临的困难与对策选择

农民增收面临的困难与对策选择

农民增收面临的困难与对策选择

××年,各级党委和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一号文件”精神,极大地调动起了农民农业生产积极性,加上市场粮价回升、农业生产气候条件适宜等多方面有利因素,农民增收呈现近年来少有的好形势。据统计,××年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元,增加

元,实际增长%,是年以来收入增加最多和增长最快的一年。但是,制约农民增收的深层次矛盾还没有得到有效化解,××年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任务还很艰巨。

一、××年农民增收的特点

影响××年农民增收的重大因素有三个方面:一是党和国家的政策措施。

“三补贴、两减免”政策,不仅重新激发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而且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二是粮食价格回升。自××年底以来,粮食价格持续回升,回升幅度之大是年以来从未有过的,粮价回升保护了刚刚调动起来的农民种粮积极性,种粮农民也因此获得丰厚的回报。三是全年气候条件非常适宜于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年全国所遭受的自然灾害也是年以来最少的。受其影响,××年农民增收呈现新的特点:

⒈农业收入创历史新高。

农业收入在农民收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方面农业收入是农民收人的最大来源。近年来农业收入持续徘徊,在农民收人中所占的比重迅速下降,但仍超过/;另一方面,我国/左右的农民半数以上的收入是来自农业。改革开放以来,农业收入曾出现两次大的增长,对农民增收产生重要影响。第一次是年,农业收入增加元,增长.%,当年农民收入名义增长.%,是改革开放

以来最高的。第二次是年,农业收入增加元,增长%,当年农民收入名义增长.%,也是改革开放以来少有的。××年农业收入达到元,增加元,增长%,收入增加的数量和收入水平创历史新高。农业收入大量增加,为××年农民收入较快增长作出重大贡献,农业增收因素对当年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达到

%。

⒉外出务工收入仍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年农民得到的工资性收入人均元,增加元,增长%,保持了稳定增长,是农民增收稳定的重要来源。工资性收入实现稳定增长,外出务工收入增加是主要的增收来源。

××年外出务工收入增加元,增长.%,对工资性收入增收的贡献率为%,对全年农民增收的贡献率为.%。

⒊政策性收入大量增加,税费负担显著下降。

“三补贴、两减免”政策是××年最受农民欢迎的政策,也是近年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打折扣最少、落实得最好的政策,农民直接受益颇多。

××年农民从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购置更新大型农机具补贴三项补贴得到的收入人均元,其中粮食直补收入人均元。政府补贴农民的政策和农民得到的实惠之多,是改革开放以来从未有过的。

“两减免”使××年农民的税费负担人均减少元,负担下降.%。税费负担占当年农民纯收入的比重由上年的.%下降为.%,下降个百分点。农民的税费负担下降之大和占当年农民纯收入比重之低,也是改革开放以来从未有过的。

⒋粮食主产区收入增幅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进入新阶段,由于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价格持续低迷,农业增产不增收,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增速在全国平均水

平以下。××年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种粮增收,种粮收入增加对全年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达到%。种粮效益提高,粮食主产区农民受益最多。××年粮食主产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为元,比上年增加元,增长.%,扣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实际增长.%,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个百分点。

⒌低收入农户收入增长幅度超过高收入农户。

低收入农户主要是以农业收入为主,近年来收入持续缓慢增长,年名义增长%,××年名义增长.%,××年名义增长%。××年低收入农户的收入发生了显著变化,收人大幅度增长,增长幅度高于高收入农户。按照农户人均收入水平进行等分分组每组各占总户数的%,××年低收入农户的收入人均为元,名义增长.%;中低收入农户的收入人均为元,名义增长.%;中等收入农户的收入人均为元,名义增长.%;中高收入农户的收入人均为元,名义增长.%;

高收入农户的收入人均为元,名义增长.%。低收入农户收入的增幅比上年提高.个百分点,比当年高收入农户收入的增幅高.个百分点。

⒍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赞减缓。

年以来农村居民之间收入分配的差距持续扩大,而且呈现加速扩大的趋势,××年这一趋势发生变化,差距扩大的速度减缓。××年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为.,比上年提高.个百分点,与上年基尼系数提高.个百分点的速度相比,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速度有所减缓。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没有继续扩大,收入差距比仍保持上年的:的水平。

二、××年农民增收面临的困难

××年农民收入快速增长是多方面有利因素同时出现,共同发挥作用的结

农民增收面临的困难与对策选择

第五篇:浅析南宁市农民增收的模式选择

浅析南宁市农民增收的模式选择

周娟

近年来,南宁市农民收入增速趋缓,不仅影响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制约农村经济发展,而且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结合南宁市农村各地社会经济发展实际,统筹城乡发展,统筹贫富地区,统筹农工商业,针对不同地域、不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农村居民,因地制宜的提出促进农民增收的五种模式,即特色农业产业化、城郊或郊县副食品生产、个体私营经济、贫困地区劳务输出、统筹城乡发展增收模式,这对于提高南宁市农民收入水平、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水平、推进新农村建设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特色农业产业化增收模式

(一)规模农业增收模式

对于农业基础好的乡镇,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重点发展水稻、甜玉米、甘蔗、水果、蔬菜、桑蚕、食用菌、木薯、香蕉、商品林、茉莉花、生猪、家禽、奶牛、黑山羊、罗非鱼等产业化种养植,如在横县重点乡镇继续壮大茉莉花、桑蚕、食用菌产业;在武鸣县重点乡镇着重发展木薯、优质香木、糖料蔗、蔬菜、花卉苗木产业;在宾阳县重点乡镇打造莲藕产业等;在马山县重点乡镇提升金银花、旱藕等产业;在上林县重点乡镇扶持优质大米、桑蚕等产业;在隆安县重点乡镇继续发展板栗、香蕉等产业;在六城区重点发展高品质蔬菜、水果、花卉苗木种植、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等。加快建设一批富有资源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现代农业基地和农业园区;积极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支持在优势产业主产区建立较为完备的加工体系,推进农产品加工原料生产基地化,大力发展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在蔗糖、花茶、桑蚕、食用菌、水果等特色优

势产业,重点培育一批产值超10亿元的省级以上知名企业;围绕优势和特色产业,加快做大做强一批有规模、有品牌、与龙头企业配套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鼓励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专业化生产经营,因地制宜推行“合作组织+农户”、“企业+农户”、“基地+农户”、“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产业化经营模式。

(二)特色农业开发增收模式

对于地处南宁市山区(包括石山区、土山区)的乡村农民,立足于山地优势农业资源,以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为龙头,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药材业、林竹业、养殖业、水产业、生态旅游业等,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满足国内外市场对“珍、稀、特”产品的需求实现增收。这种模式适用于特色山地资源丰富的隆安、马山、上林等县的土山区或石山区乡村,如结合山区自然资源特点,调整产业结构,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以林业为主导,走适适应市场需求的“林、粮、经、特”、“林、果、牧、药”、“林、特、经、旅”、“林、特、药、矿”、“林、药、矿、电”等特色农业道路;大力发展武鸣香米和奶水牛、马山黑山羊和金银花、上林八角、隆安板栗等优势特色农业,以优势特色农业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二、城郊或郊县副食品生产增收模式

对于南宁市郊区、郊县及县郊的农民充分利用离市或城区近、交通便利的地理区位优势,大力发展蔬菜、肉蛋奶、水果、水产品等副食品生产,依托当地、近地、远地副食品批发零售市场和副食品生产、加工龙头企业以及发达的交通枢纽,通过满足城市居民和农村非农业人口对副食品的需要获得收益、增加收入。这种模式适用于离城区比较近、交通便利的城郊、县郊等地区,如南宁市郊区的三塘镇、五塘镇、石埠镇、那洪镇、沙井镇、那龙镇、坛洛镇、金陵镇、江西镇、双定乡、富庶乡、吴圩镇、苏圩镇、四塘镇、仙湖镇、大丰镇等。科学规划布局城郊、县郊副食品生产,依托商贸物流拉动农民增收;加大“菜篮子”工程建设投入,搞好副食品生产标准体系及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加强副食品输出交通、信息网络,构建方便快捷的副食品绿色通道,降低副食品运销成本;健全农产品流通体系,加强南宁市县城以及农村地区副食品批发、零售市场体系建设,完善其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其“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步伐,逐步健全农业信息发布和应用体系,拓展服务领域和范围,帮助农民开拓市场;培育市场经销商、代理商人,引导、鼓励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户签订合同,发展“订单”农业,带动农民增收。

三、个体私营经济增收模式

对于南宁市城中村、近郊、邕宁县、武鸣县、宾阳县、横县等发达乡镇农民,立足原有工、商、服务业良好基础,大力发展“工、商、服”个体私营经济,做大、做强个体经营乡镇企业,带动农民增收,如南宁市的三塘镇、石埠镇、那洪镇、沙井镇、那龙镇、坛洛镇、金陵镇、江西镇、双定乡、富庶乡、太平镇、罗圩镇、罗波镇、两江镇、甘圩镇、城东镇、城厢镇以及宾阳县、横县等发达乡镇。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指导有条件的乡镇或村屯在认真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搞好项目建设规划,在开发事业、工程项目上积极为农户、农村经济能人提供信息服务,引导项目申报,简化办事程序,支持非公有经济发展与农民增收项目开发;依托经济能人,大办个体私营乡镇企业,大力发展个体私营企业和股份企业、合伙制企业,加快乡镇企业产品结构调整和技术更新换代,不断提高乡镇企业的生产经营水平,充分发挥能人企业对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依托村企互动帮助农民增收。

四、贫困地区劳务输出增收模式

对于南宁市马山县、隆安县、上林县等自然条件差、丧失基本生存条件的贫困农民,以农村劳动力转移、异地安置为主要手段,通过亲友带携、中介辅助、政府组织引导等方式使当地农民走出贫困山村,采用“农民+中介组织+劳务输出”、“农民+政府组织+异地安置”等模式实现增收。适用于南宁市“老、少、山、穷”的乡镇,包括昆仑镇富兴村、联光村,那马镇坛良村,那楼镇那旺村、那文村,新江镇屯亮村,百济镇桥学村、屯林村,新福镇,飞龙乡,平马镇,平朗乡,高田乡,镇龙乡、马山乡,马岭镇以及上林县、马山县、隆安县等贫困乡镇。通过采取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当地乡镇企业发展、发展特色工业园区建设、促进城镇化发展、设立政府支持劳务输出基金、加强农民工岗前培训、完善劳动用工制度、劳动保障制度和土地流转制度以及加强与发达地区经济合作等措施,不断推进农村劳务输出,增加贫困地区农民的工资性收入;落实好扶贫政策,加大贫困地区财政转移支付,让贫困地区修养生息;增加扶贫贴息信贷资金投入,扶持贫困农民发展生产;加大小额信贷扶贫资金投入,通过系列有效扶贫工作尽快使农民增收脱贫。

五、统筹城乡发展增收模式

统筹城乡发展,以社会条件好、经济基础厚实、区域优势突出的乡镇为基点,推进农村开发区与城镇建设,把南宁郊县逐步纳入南宁市城区范围,大力发展物流、电子、金融等现代产业,以科技改造传统工业,构筑城乡开通、产业发达、工农和谐、人民富裕的大南宁,为南宁市农村人口非农化创造有利条件,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农民非农就业增收。适用于南宁市近郊乡镇、各县县城以及其他经济基础好、社会发育程度较高的乡镇推广。科学规划南宁市城镇人口、土地、产业、能源、环境发展,实施产业带动城镇发展战略,合理布局第一二三产业,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加快传统工业改组改造和机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乡镇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推动现有分散布局的企业向小城镇集中。第一,依托工业园区

带动农民增收。以促进工业经济发展为核心,把工业园区建设与农民增收有机结合。工业园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和周边村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带动农村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结合“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深入推进,对投资大、就业密集型企业实行跟踪式服务,促使其不断发展壮大,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第二,通过工业规模化的迅速扩大,加速第三产业的发展,加速人口向城镇聚集,用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实现农村奔小康。实行城乡统建,实施小城镇带动战略,发展优势产业,增强中心镇、村的自我发展能力,集中力量建设邕宁区蒲庙镇、武鸣县城厢镇、横县横州镇、宾阳县芦圩镇,创造良好环境,正确引导和鼓励农民到小城镇长期从事二、三产业,实现“产业”和“身份”的双重转变,依托中小城镇促进农民增收。

作者单位:南宁市社科院农村所

下载农民增收的可持续性机制与路径选择(共五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民增收的可持续性机制与路径选择(共五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促进农民增收的对策选择

    促进农民增收的对策选择 熊 桉 2006年第6期 ——第一要务 农民收入问题,不仅关系到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的稳定,而且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近几年来,中央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重农......

    农民增收

    农民增收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三农”问题,核心是农民问题,是如何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农民全面发展的问题。从一些发达国家的经历来看,农业......

    农民增收

    农民增收的障碍解析 关键词: 农民增收 小康社会 农业产业化 合作组织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已成为影响和制约我国全面进入......

    本地区农民增收问题的现实选择)

    本地区农民增收问题的现实选择学院科信学院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班级三班姓名刘帅学号110012327农民收入情况的调查报告摘要: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重点在农村,难点......

    论农村经济与农民增收

    论农村经济与农民增收论文摘要: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牢固树立和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刻认识加快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增强发展农业......

    浅谈税务系统内控机制的架构及路径选择

    浅谈税务系统内控机制的架构及路径选择[摘要]税务系统内控机制是对“两权”运行中的廉政风险进行自我控制的一系列制度、方法、措施的总称。税务系统内控理论源自对党的反腐......

    促进农民增收

    白水民间资本助推经济发展澄城六大举措促进农民增收 (记者 王小丽 通讯员 杨娟)作为全省首个出台《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意见》的白水县,今年民间资本呈现出活跃态势,已有......

    农民增收困难

    农民增收困难 农民富则中国富,农民强则中国强。农民增收困难,我们必须予以重视,尽快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如果领导派我解决,我会如下处理: 一、了解情况。我会到村里进行走访调查,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