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关于农民增收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时间:2019-05-12 19:36: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XX县关于农民增收问题的调查与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XX县关于农民增收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第一篇:XX县关于农民增收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XX县关于农民增收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我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农村人口占全县人口的80%。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最近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和基本目标,充分体现了农民增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为我们今后工作指明了方向。我县作为全国闻名的农业产业化大县,如何实现农民增收,近日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与思考。

一、农民增收的现状

2003年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385.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248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0.5%和10.1%。分析起来,农民增收呈现出以下四个特点:

1、农民增收向内涵式增长转变

去年,在种植面积没有增加的情况下,通过推广优良品种、实用栽培技术,提高了农业科技水平和土地产出率。全县种植优质专用小麦30万亩,亩均粮食收入950元,比上年增长22.5%;蔬菜保护地栽培面积达37万亩,全县增收近亿元;新建标准化饲养场4000栋,养殖户年均收入超过2万元。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4%,提高了3个百分点。

2、农业支柱产业拉动能力增强

畜牧业,去年全县新建各类标准化饲养场4000栋,出栏肉鸡7800万只,生猪135万头,特种动物156万只,肉蛋奶总产量达到36.98万吨,畜牧业产值23.45亿元。肉鸡只鸡纯收入达1.8元,生猪每头纯收入达200元,加上特种动物,仅畜牧养殖一项,全县农民增收4亿元。林业,去年全县新增造林面积7.1万亩,是上年的1.3倍,其中,速生林5万亩,农民从林业得到的现金收入人均达550元,同比增长9%。黄烟生产,去年全县实栽烤烟8.5万亩,农民共出售烟叶18万担,烟农户均收入4000余元。

3、非农产业增长速度加快

2003年,全县农民从非农产业得到的收入为1214元,同比增长8.2%,非农产业收入对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已达55.6%,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增长源。外出打工收入增加,去年全县农民外出就业的劳动力达13万人,占总劳动力人数的15.2%,比2002年提高0.6个百分点;仅此一项,农民收入达4亿元,平均工资同比提高6.6%。民营经济加速发展,农民家庭二、三产业收入增加,去年全县个体私营经济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8亿元,与2002年相比,增长13.3%。民营经济的快速增长,使全县农民人均从家庭经营二、三产业得到的现金收入达353元,同比增长4.4%。

4、农产品价格拉动和减负政策落实,促进了农民增收

去年由于受国内粮食减产及国际市场行情的影响,主要农产品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小麦最高价格每公斤1.44元,同比增长55%;玉米价格每公斤1.25元,增长47%;棉花价格每公斤9.5元,增长50%;猪肉价格每公斤15元,增长40%。农产品价格的回升,促进了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农民人均出售农产品的现金收入达750元,增长5.5%。通过继续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全县农民减负率达29.5%,人均税负比税改前减少45元;同时,通过治理整顿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现象,进一步减轻了农民负担,仅报刊费一项,农民人均减负

1.1元。另外,今年从中央到地方加大了清欠农民工工资力度。以上因素,都间接促进了农民增收。

二、影响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

1、农村经济结构不尽合理。首先,产业结构不合理。2002年,我县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为18.9%,不仅与发达国家的8%相比偏高,而且高于全国的16%和全省的13.2%,第三产业比重偏低,仅为27.9%,比全省平均水平低6.5个百分点。其次,产品结构不合理。农产品生产存在“三多三少”,即大路产品多,名优产品少;初级产品多,加工产品少;一般

性产品多,专用产品少。所以农产品不能很好地实现与市场的有效对接,难以获得最佳效益。再是,生产布局不合理。农民人均自然资源(包括土地与水资源等)占有量降低,资源配臵不合理,农业生产还基本上处于一家一户、零星分散的小生产经营格局,使许多市场潜力较大、比较优势明显的产业,如烤烟、肉鸡等产业难以形成规模,发展迟缓。

2、农村整体科技素质不高。主要表现在,广大农民学科技、用科技、依*科技致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大部分农民还停留在传统的种养模式上,劳动生产率低;农业科技工作人员作用发挥不够好。全县23处乡镇(街道)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大都形同虚设,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不少乡镇(街道)农技人员匮乏,正常工作不能开展;农民自身素质不高。全县在家务农的农民大都在45岁以上,约30%-40%是文盲、半文盲,文化水平、科技知识水平都比较低,这些人思想保守,固守传统的种养观念,小富即安,不思进取,风险意识淡薄。对结构调整、发展二三产业等新生事物不认识,不接受,不能快速及时地捕捉瞬息万变的市场行情,普遍感到致富无门路,或者人云亦云,盲目生产,增收步伐缓慢。

3、农民组织化程度较低。随着贸易自由化进程的推进,农产品的竞争,不仅是产品本身价格和质量的竞争,而且也是行业协会和大公司组织以及营销手段和管理素质的竞争。千家万户的小农经济与国外的大农场、大型农业公司及其形成的管理规范、协调有方的全国性行业协会相比,信息不灵,实力较弱,劣势显而易见。同时,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不利于标准化生产,规模小,劳动生产率低。

4、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难度加大。根据枳沟镇调查,全镇大约30%的农户常年有1-2名剩余劳动力,许多人怕出门找不到工作,宁愿呆在家里。许多外出打工者由于自身技能素质较低,就业门路少,只能干些体力强,劳动强度大,报酬少的工作。同时,由于大面上外出打工仍处在自发无序状态,工资等权益难以保障,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外出打工、就业的积极性。

三、几点思考

增加农民收入,要站在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高度,用新的思路、新的办法,研究和解决新阶段农村遇到的新问题,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以服务县民的理念服务农民,用建设城镇的理念建设农村,用抓工业的理念抓农业,努力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农民经济全面繁荣。

之一,对农民经济结构实行战略性调整,全方位提高农业比较效益

以前我们搞结构调整,更多地是在种养业内部做文章,对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研究的多,做的少,缺少确保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农民收入多少受市场影响较大,人为因素多。今后,要在继续抓好种养业调整的基础上,研究出台鼓励农民外出打工、务工经商、发展二、三产业的扶持政策,通过发展非农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一要坚持农民在结构调整中的主体地位,以农民增收确定调整定位。农民是否增收,是衡量结构调整是否有生命力的根本标准,必须使农民在调整中实实在在地增加收入。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从而激发农民参与调整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二要把发展非农产业作为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主线,拓展增收渠道。2003年郭家屯镇农民经济总收入中来自非农产业的达到4.1亿元,占总收入的近60%,相州镇贩运业一项全镇就增加收入5000多万元,枳沟镇二、三产业总收入达5.8亿元,程戈庄镇17个村与外贸公司合建肉鸡饲养场,每年增加集体积累50万元。加工业、运输业、服务业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在这方面,应进一步加大政策、资金、信息扶持力度,帮助农民解决实际困难。三要切实搞好服务。农民普遍科技素质不高,*种地为生,却不善于钻研如何做活种植文章,种什么、怎么种,多数还是传统方式,凭经验做事,凭想当然搞管理,“精品农业”、“名牌战略”难以实施。要结合调整经济结构,培养农民的科技素质、市场意识、效益观念,为结构调整打牢群众基础。

二,以标准化促规模化,提高农业集约化程度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消费理念不断更新的形势下,可以说,没有标准化,产品就没有市场,生产就没有效益。近几年,我国农产品屡遭封关的事实已充分说明了标准化生产的重要性。我县作为农产品出口大县,标准化生产对于农民增收更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要把大力实施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实现与市场对接、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来抓。就目前来看,农产质量安全问题大都发生在基地生产这一环节,要把基地生产的标准化作为提高产品质量安全的根本性措施突现出来。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推行规模化经营,这是标准化生产的前提和保证。首先,要推行土地的规模化经营。要积极探索土流转的有效途径,促使有限的土地适当集中,优化资源配臵,实现土地资源效益和农民劳动效益的最大化。枳沟镇通过成立土地信托中心,将长期从事二、三产业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存”入中心,中心再将承包经营权流转给种地大户,既实现了土地的规模化经营,使种养大户获取了规模效益;又实现了土地资源效益,使流转土地的农民获取了租赁等费用;同时,还解放了劳动力,促进了农民务工等工资性收入的增长。这种形式已经得到了(上级市)县领导的认可,我们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推广。目前,中心共有6000多亩土地在有条不紊地流转着。其次,要创新生产的规模化形式。一是企业建立自属基地。把龙头企业的第一生产车间延伸到农村,引导企业通过租赁土地、土地入股等形式,建设自属基地,雇佣农民打工,实现企业技术、资金优势与农村劳动力、土地资源的有机结合。外贸公司通过租赁农民土地的方式,已建起标准自属养鸡场60多栋,饲养规模3000多万只,产品全部出口。我县程戈庄镇依托人少地多、资源丰富的优势,先后有17个村与外贸公司共建标准化饲养场18处,不仅吸纳了300余名农村劳动力就业,而且年可为村集体增加积累50多万元。烟草公司租赁农民土2000多亩,建起5处烟叶农场,实行企业化管理。同时,还鼓励扶持系统内职工到农村发展100亩规模以上的烟叶农场,为提高烟叶质量和出口外销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培育发展大户。促使土地向懂经营、会管理、有技术的能人手里集中,依*规模优势增强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达到农民增收的目的。去年,烟草公司共扶持大户55个,最大的户种植104亩,纯收入达10万元。所以,要把以培植种养大户和农场为主的规模化生产作为今后农业发展的主攻方向,最大限度地挖掘农业增收潜力,努力营造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系列化服务、合同化产销的现代农业新格局。

之三,强化龙头带动,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单纯依*种养业增加农民收入的空间有限,必须依托龙头企业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以提高商品率和附加值。龙头企业内连千家万户,外联国内国际市场,具有开拓市场和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双重功能,要积极引导、扶持,使其真正成为农民增收的“龙头”。我县农业龙头企业,既有数量不足的问题,也有质量不高的问题。下步,一是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充分发挥我县农业资源丰富的优势,兴办一批新的农业龙头项目。在注重外贸、得利斯等大项目建设的同时,不能忽视小项目的培育,以形成既有群山又有高峰的良好局面。当前要重点抓好瓦店500万元肉类加工厂等项目的调度,力争早日投产、早见效益。二是对有品牌,有市场,有竞争力的中小龙头企业,如中康、绿园、和生、万年、贸发等企业,在政策、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尽快扩大规模、改善管理,更好地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要把对农业的扶持政策延伸、运用于龙头企业,鼓励其加快发展,提高专业化水平和经济效益,增强对农户的带动能力。三是创新龙头带动的新形式,在继续坚持“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传统模式的基础上,四是积极深化龙头企业改革,对己改制的龙头企业,进一步提高完善;对未改制的个别龙头企业,组织专门力量,抓紧运作,坚决改制。通过加快改制步伐,增强内部活力,提高辐射带动能力。

三、发展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我国的农产品主要*农民家庭生产,由于人多地少,农户的生产规模一般很小,且很分散,形不成大批量,很难直接进入市场,尤其是批发市场。这就使得东能及时准确地获得市

场信息,市场也不能有效发挥引导生产的功能,造成生产的盲目性,出现了人们常说的“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由于我国一家一户小规模分散生产的格局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不会有根本性的变化,因此要解决上述矛盾,就必须发展合作组织,为农民提供及时有效的低成本的各种服务,引导农民有组织地进入市场,提高农业竞争力。全县目前共有各类种养专业生产合作社160余个,在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带领农民致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吕标镇西见屯村蛋鸡生产合作社,通过“六统一”服务,每年为社员购进优质鸡苗5万多只,配制饲料350多万公斤,年节约各项费用50多万元,并与南京、赣榆等地签订了购销合同,入社农户所有鸡蛋均以销定产,价格每斤比当地高出5分钱,养殖户年均收入达到5万元。同时,大力发展农村经纪人队伍,进一步促进农产品流通。目前()另外,还要引导和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现制度创新,增强服务功能,切实解决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办起来不合算的事情。尤其是要抓好市场行情信息服务,使农民能及时准确地把握市场情况做出科学经营决策,实现增产即增收,甚至不增产也能增收。如在去年粮食价格一路攀升的情况下,有些粮农看不准市场行情,急于出手,而有些粮农却待价而估,在市场行情最好的时候售出,获取了最大的效益。

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提高农民素质

科技是结构调整的先导,只有运用科技,结构调整才能调整出效益、调整出成果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一直徘徊在35%—45%之间,与发达国家70%—80%贡献率相比,差距太大。因此,必须把发展农业由原来以依托资源型转变为依*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首先,要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兴办各类生产经营集体,促进农业科技与生产过程的结合,加快农业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速度。其次,要完善科技推广体系。彻底扭转乡镇农技站形同虚设的局面,使其成为科研与推广、经营产品与技术指导、信息咨询和产销于一体的服务机构。再是,加强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建设一支旁大的农民科技队伍,要加大农业科技示范力度,以效益为中心,把培植科技大户与建设农业示范团体结合起来,采取典型引路的方式,加快科技的推广应用。适应现代消费对产品质量安全的需求,我们在昌城镇建起了以组合式温室生态大棚为主的农业标准化示范园,首先在东老庄村试点,建起了大棚,棚平均年纯收入达万元,目前在经济效益的推动下,全镇现已发展起大棚,预计年纯收入可达万元。

五、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架起农民增收桥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解决千家万户经营与千变万化市场的矛盾。各种龙头在农户与市场之间架起了桥梁,把家庭经营纳入了社会化生产的轨道。特别是龙头企业为了提高其产品质量,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有仅对与之签约的农户经营规模小与采用现代技术设备的配套服务,有效地解决了农户经营规模小与采用现代技术、设备的矛盾,促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为农民增收奠定了良好基础。所以,从长远角度看,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业,就是扶持农民。要重点扶持一批有基础有潜力的龙头企业,建设高标准、高起点的农产品加工出口基地。鼓励有进出口经营权的龙头企业积极参与出口商品配额招标。在此基础上,一是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基地开发、产品扩散、资金扶持、技术指导等多种形式,向农村辐射,为农民增收注入新的活力。去年,县烟草公司通过深入实施户籍化管理,带动户农民种烟,发展面积亩,使烟农不出家门便迈向了国内外市场。去年烟农总收入达万元。同时,要围绕我县农产品丰富的优势,培植新的加工龙头,使农产品就地加工增值。我县种植业是农业的大头,但至今没有一个农带起全县种植业的大龙头。如,我县的果品面积达20万亩,年产量达万吨,但全县没有一家向样的果品加工农头,大部分果品只是以原料的形式低价售出。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要在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上开辟新途径,一是在农业内部挖掘就业潜力,组织、引导农民向精细农业、精品农业方面进军,向农业产前、产后环节延伸。二是扩展非农领域的就业空间,大力发展加工、运输、建筑、旅游、餐饮、劳动输出等二、三产业,引导更多农民进

入产业工人行列,壮大农村经济实力,富裕农民。三是搞好农村劳务输出,要积极组织农民投身重大项目建设,引导有一技之长的农民走出家门出来创业发展,力争今年全县30%以上的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

之七,切实减轻农民负担,通过减负增加农民收入

现在很多人都讲,对农民的收入问题要加法减法一起做,既然增加有困难,就更要在减法上下功夫。农村税费改革后,我县农民负担明显减轻,但个别地方仍发生一些加重农民负担的现象,今后必须坚决杜绝。要坚决遏制农村“三乱”,在乡村道路建设、电力设施维护、中小学危房改造等方面,不出现乱收费、乱集资、乱罚款现象。同时,严格规范“一事一议”,确保农民在得到休养生息的基础上,负担不反弹,并进一步降低。从长远看,要逐步统一城乡税制,对农村居民和城县居民一视同仁,从税收政策上减轻农民负担。

第二篇:农民增收问题思考

摘 要: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政治问题、战略问题。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问题而在于促进农民增收,这是当前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紧迫而繁重的任务,也是保持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而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是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发展农业生产促进农民增收又是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生产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发展 产业 三农 新农村建设 增收

制约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

我县农民收入增长从纵向比较成效突出,但由于受地域和基础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从横向比较,尚存较大差距,2008年全县城乡差别越拉越大,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差距不仅没有缩小,而且差距越来越大,去年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3%,仅为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0%,仅为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6%。

(一)恶劣的自然条件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长。从全县农民收入结构看,主要依靠种养业和务工输出,因此全县农民收入因地理条件差异而不同。西部乡镇山地自然条件较好,依靠山地种植桑蚕、采集中药材、发展林果和扩大畜牧业养殖,是农民的主要收入渠道;中部乡镇人多地少,外出务工和进城打工、经商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东部乡镇土地条件较好,林地资源相对

较差,农业收入主要是粮食、烤烟和中药材。但在总体上镇安县山多地少,农业生产自然条件恶劣,农业基础设施差,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农民收入增长很大程度上受自然条件的制约,特别对低收入农户的影响更为严重。同时农业条件的不同导致了农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二)落后的思想观念制约了农村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我县大气无污染、水质洁净,是生产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的最佳地,但目前相当一部分农户不分析市场竞争现状,只看眼前利益,不思长远,小富即满,这些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利用,农民对农业结构调整的思想观念仍处于低层次、适应性调整阶段。农民收入依赖于传统主导产业的陈旧式化经营,对发展新型产业怕担风险,不敢投入,依赖优惠政策,绝大多数农户不敢把承包地全部投入新型产业,导致新型产业发展过于分散。加之产品销售观念还未完全从计划经济的羁绊中挣脱出来,不敢跑市场、拉客户、拿订单,这种陈旧的种养观念和短期经济利益观念阻碍了农业战略性调整,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长。

(三)龙头企业的缺位制约了农村产业化进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户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日益突出。我县龙头加工和营销企业少,带动力弱,现有的核桃、板栗等农产品加工企业处于停产状况,致使我县的粮食、林果、畜禽、肉蛋、中药材等大宗农畜产品以单纯的初级产品出售为主,不能精深加工转化增值。目前农户种茶叶、烤烟的积极性之所以比较高,主要原因是

产品有专业公司收购,农户无产品销售之忧。而中药材、草畜产业不能迅速形成生产规模的重要因素就是产品需农户自销,缺乏畅通的销售渠道和闯外地市场的能力,缺少收购、加工、销售龙头企业,导致新型重点产业产品容易出现一生产就过剩,一过剩就难全销的现象。特别是蚕桑产业近年来不仅没发展扩大,反而在倒退。

(四)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影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由于山区条件限制,外出务工成为农民主要收入渠道这一。但总体上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劳动技能差,部分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的农民,基本没有就业的门路。据2004年人才资源调查,全县农业人口24.96万人中,具有大专学历15人,中专学历186人,高中学历759人,三项合计占农业人口的0.37%。外出务工人员大多未受过专业技能培训和法律、法规教育,进城务工大多是从事城镇人员不愿做的体力、苦力劳动,难以在城镇择业和稳定就业,收入也较低。

第三篇:xx县农民增收难问题调查与思考

淮阴工学院

“思政课”社会实践报告 题目:洪泽县农民增收难问题调查与思考

学校:淮阴工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承诺书 我是淮阴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班学

生。我承诺:2011年暑假,我认真仔细的开展了

“思政课”社会调查实践活动,所写实践报告

《》,内容真实,绝无抄袭现象。

承诺人:

日期:2011年月日

洪泽县农民增收难问题调查与思考

自2001年2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

干政策的意见》全文出台,三农问题就一直倍受国家领导和各界人

士的关注。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表后,中央

新的领导集体对“三农”问题尤其重视,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必须解决三农问题。

近年来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缓慢,已经成为三农困境的关键问

题。这次暑期,我走访了县农工部和我显得几个乡镇,对我县农民

增收问题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发现,我县在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做

了大量工作,取得一定成效。根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县农民的人均

收入由2009年的7309元增长到了2010年的8303元,同步增长了

13.6%。由这个数据可以看出我县农民收入逐年有所增长,但城乡居

民收入差距仍在扩大,农民增收难度大,三农问题日显突出,主要

表现在:

1)城乡居民收入反差大。

2)农民增收渠道少。我县农民的收入渠道主要是种植业和畜牧业以

及出外劳务收入。

3)农业增产不增收。据调查,由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明显,农村

适用技术推广不到位,粮食尤其是经济作物的品种更新极为缓慢,虽然产量增加了,但是品种结构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优质的农产

品比较少,市场卖价低,虽然增产但是不增收。

4)农民收入不稳定。

5)农民收入不平衡。农村留守人员中绝大多数属于“3861”型,农

业从业人员文化素质较低,高中学历的很少,有一技之长的更少。

调查中发现,凡文化程度高的,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多从事二、三产

业致富;而从事纯农业的农民多数文化程度低,劳动力不强,思想

观念落后,生产投入不足,外出打工的机会少,增收渠道窄,家庭

收入低。

6)农民收入入不敷出。据调查显示,虽然农民收入逐年有所增加,但大多农民只能养家糊口,生活并不宽裕有的还比较贫困。而且农

村医疗、孩子教育和红白喜事方面的支出,导致收支不平衡。

7)农产品科技含量低。由于农产品科技含量低,生产的附加值不

高。

当然,出现农民增收难这个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但通过调查总结,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制约因素有以下几点:

1)农业内部结构调整滞后,农产品质量差。我县农业结构调整是促

进农民增收的重头戏,但是由于在科学规划和宏观指导方面存在不

足,一些地方在结构调整时出现了问题,有的地方把结构调整片面

理解为“减粮扩经”,导致农产品质量不高,市场压力,价贱伤

农。

2)农村从业人员劳动素质不高,适用技术应用较差。现有的农村从

业人员中大多数农民年龄结构老化,文化程度低,劳动技能不强,思想观念落后,技术资料看不懂,适用技术学习困难,先进的理念

接受不了,农业科技城国难于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3)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农业收入稳定性差。

4)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农业增效差。

5)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服务“三农”的手段不给力。

6)农业投入严重不足,农村发展筹资困难。农业方面贷款审批困

难。

7)农村适用科技人才缺乏,现有人才作用发挥差。

综上所述,在解决三农问题存在着困难,为解决难题,进一步促进

农民增收,我总结出一下几点建议:

1)坚持传统产业与特色产业并重,引导农民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增

收。农业结构调整的核心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生态农业。因此,要坚持传统产业与特色产业并重。

无论是传统的还是特色的都面临一个产业调大、产品调优、特色调

强、市场调活问题,所以要引导农民搞好科技开发、生产要素开发

和市场开发,不断推进农业内部调整。

2)以农产品加工为突破口,引导农民从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增收。发

展龙头企业提高农业的增值效益;努力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市场

程度;完善土地经营制度逐步形成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促进规模化

经营;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3)加强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引导农民多渠道增收。只有把农民培养

成掌握和运用现代科技的新型农民,才能是农业科技成果真正转化

为现实生产力,才能更好地实现“三增”目标。所以要进一步发挥

好现有农科技人才、科普克即可写网络组织在三农第一线的作用;

坚定不移的在农村进行“普九”义务教育,从娃娃抓起提高全民素

质;积极发展职业教育让返乡青年掌握农业基础知识;狠抓农村适

用技术培训;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转产技能培训,重视对外农民

工的劳动技能和生存本领的培训,努力打造“劳力品牌”。

4)加强农田水利和农村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农民从改善农业

生产条件中增收。要建立县、乡、村和民间多元资本投入农业基础

设施建设体系。各级财政保证改善农业条件的专项资金按时足额到

位。

5)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引导农民从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中增收。建立完善农产品供求信息服务体系;建立健全优良种苗繁育体系;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建立健全农业生产技术综合服务体系。

6)着力解决农业融资难的问题,是农民从加大农业投入中增收。改善农业投资环境;着力解决好农业贷款难问题,金融部门要创新支农方式。

7)积极化解乡村债务,是农民从减债解困中增收。减负是增收,减债解困也是增收。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帮助农村集体化解债务工作,不仅有利于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而且有助于农村几层组织建设和农村社会稳定。

8)以农村合作医疗改革为重,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为农民解除后顾之忧,让广大农民放心发展,全力去挣钱。

这些解决农民增收难的的办法是我通过查阅有关地方、部门的资料总结出来的,我国有的地方早就开始在做了,当然也有的地区并没有做好,我希望全国各地方政府能切实有力的支持农村的发展,使我们的农民同胞早日全部过上好日子。

第四篇:对宁陕县农民增收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对宁陕县农民增收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作者:胡楷

一、我县农民收入的现状

从收入总量来看,2007年至2009年,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940元、2431元和3201元,同比增长16.7%、25.3%、31.7%,年增额分别为278元、491元、770元,是近十年来我县农民收入增长最快的一个时期。

从收入比较来看,2007年至2009年,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占全国平均水平(4140元)的47%、(4767元)51%和(5153元)62%,占全省平均水平(2645元)的73%、(3136元)77%和(3438元)93%,与全市近三年的平均水平(2256元、2770元、3313元)分别相差316元、339元、112元。这表明,我县农民收入虽然与全国和省市平均水平尚有差距,但是这一差距逐年缩小,正在积极跟进全国和省市发展水平。从收入构成来看,2008年和2009年,我县农民以绿色种养业为主的经营性收入分别为1022.2元和1318元,占总收入的42%和41.2%;以劳务经济为主的工资性收入分别为993.6元、1327.6元,占总收入的40.9%和41.5%;以退耕还林为主的转移性收入分别为381.5元和514.7元,占总收入的15.7%和16.1%;财产性收入所占比例很小,仅为总收入的1.4%和1.2%。

从收入差距来看,2007年至2009年,我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7426元、9253元和12020元,与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分别高出5486元、6822元、8819元。连续三年城乡居民收入比均为3.8:1,农民人均纯收入还不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一半。

二、制约农民增收的因素

一是农民收入渠道比较单一。我县农民收入主要以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性收入为主,两项收入占到总收入的80%以上,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占总收入不到20%。家庭经营收入又以农业生产为主,从加工销售、商贸流通和旅游产业中获取收入比重很小。而农业生产的不确定因素较大,特别是受自然环境、生产成本、市场价格的影响,增收幅度有限,增长后劲不足。

二是农业产业化程度普遍低。我县有4万多农民直接从事农业生产,农业产业的效益直接决定着农民增收。从目前情况看,农业产业品种多而全、总量小、效益低的状况尚未改变;特色产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规模效益尚未形成。特别是由于普遍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农户大多以出卖初级产品为主,承担着很大的生产风险,获得的收益却很有限。

三是农村协会组织带动力弱。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全县117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中,会员最多也只有200余人,人最少的仅有40余人,规模普遍较小,服务功能较弱,很难发挥联接农户、对接市场的作用。目前,农户仍然以分散经营为主,仍然是小农户面对大市场的格局,直接影响到产业发展,制约了农民持续增收。

四是农村劳动力素质不够高。我县5.98万农业人口中,具有高中以上学历的还不到5%。一方面,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不高,难以掌握农业科技知识和先进种养技术,普遍缺乏主动获取市场信息的能力,制约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劳动力职业技能较低,外出务工人员也多是从事体力工作,难以在城镇择业和稳定就业,收入也相对较低。

三、促进农民增收的对策

首先,加快发展特色产业,夯实农民增收基础。我县农村经济正处在爬坡攻坚阶段,发展壮大特色产业仍然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基础。要突出一村一品、强村大户,走基地规模化、种养特色化、产品市场化的路子。基地规模化,首先是继续主攻“一菌三园四个示范基地”,优化区域布局,扩大产业覆盖面,培育一批产业强村和基地乡镇。种养特色化,重点是围绕市场调结构,提高食用菌、林果、药材产业效益,提升娃娃鱼、冷水鱼特色养殖规模,扩大珍稀花卉和优质杂粮种植,探索珍禽野物人工饲养。产品市场化,关键是依托优势产业基地,坚持内联和外引并举,培育食用菌、林果、药材等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农产品转化增值。

第二,积极发展非农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发展非农产业,是转移农村劳动力的重要渠道,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通过招商引资、借助外力,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和水电、矿产工业,提高工业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使农村劳动力实现就地就近转移。依托我县蓬勃发展的旅游产业,引导和扶持农民参与乡村旅游开发,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旅游要素,积极发展餐饮娱乐、交通运输、商品零售等关联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抓住省上扶持重点集镇建设机遇,坚持城乡统筹、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抓好重点集镇建设,拓宽二三产业发展空间,引导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就业,促进农民有序向城镇集中,实现减少农民、富裕农民的目标。

第三,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挖掘农民增收潜力。劳务收入已占到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近一半,劳务经济的发展直接影响到我县农民收入增长。以技能培训为抓手,采取与县外培训机构联合办学、联系用人企业委托培养等方式,有针对性地抓好技能培训,促进劳务输出由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以引导服务为重点,积极搭建劳务输出推介平台,健全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与县内外用人单位建立长期稳固的联系,切实做好就业推介和维权服务工作,提高劳务输出的质量和效益。以政策扶持为动力,完善就业扶持、创业奖励、失业保障等政策,提供项目、资金、技术帮扶,引导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第四,健全农业服务体系,增强农民增收后劲。加强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既能有效提高农产品种养效益,又能有效防范农民分散生产的市场风险。在科技推广上,整合涉农科技推广机构力量,有计划地培养一批农业技术人才,逐步建立一支稳定的专业技术服务队伍,围绕产前产中产后搞好技术服务。在产销衔接上,实行以奖代补、典型引路,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协会和经济组织,把从事相关产业的农民组织起来,把市场、协会、农民联接起来,统一技术服务、统一生产标准、统一产品销售,促进农产品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在市场开拓上,在县城和重点集镇建设食用菌、蔬菜、干果等农产品交易市场,建立储运、加工、配送、销售服务网络,解决好农产品流通销售问题。

第五,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提供农民增收保障。县乡处在农村改革的最前沿,关键是转变职能、落实政策、优化服务,为农民增收提供强有力的保障。首先要把退耕还林、粮食直补、生态补偿等各项支农惠农强农政策,原原本本地宣传给群众、不折不扣地落实到农户,调动和激发农民生产的积极性。继续抓好林权配套改革,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促进林地、土地向产业大户集中,实现分散生产向集中经营转变。创新金融服务农村方式,开展扶贫互助资金试点,探索和破解农民贷款难问题。同时,坚持城乡统筹发展,抓好农业综合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发展,扩大新农合、新农保覆盖面,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农业加快发展、农村和谐稳定、农民持续增收。

第五篇:农民增收问题情况调查问卷

王集镇农民增收问题情况调查问卷

亲爱的农民朋友们:

您好,我是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的一名学生,为了进行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践活动,同时也为了进一步了解我镇农民的收入状况,包括收入水平、收入来源、收入结构等,并据以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为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提供科学的依据。所设题目没有正误之分,请您根据您的实际情况作答。此调查只用于学生调研,我们会严格保密,请您放心作答。感谢您的支持!

基本信息:

您居住于________市_______镇______ 村 ______ 组;性别 ____ ;年龄_____ 岁;家里人数____ 人;劳动力人数______ 人;有土地 _____ 亩。调查信息:

1.你家里的主要收入来源是:

□依靠农业生产 □依靠基本工资 □依靠手工业制作 □外出务工 □其他 2.你家有无外出打工人员及人数:

□没有 □1人 □2人 □3人及以上

3.参加农业生产的你以前及现在的生产方式: 以前:□只用人手,不用化肥、饲料等农资产品 □用人手,也用化肥、饲料等农资产品 □人与机械相结合 □只用机械

现在:□只用人手,不用化肥、饲料等农资产品 □用人手,也用化肥、饲料等农资产品 □人与机械相结合 □只用机械 4你家住房情况如何?

□仍住祖辈留下的老房屋

□自己新建的平房(楼房)

□城里购买的房子

□其他 5.你家去年的纯收入是:

□1500元以下

□1500-3000元

□3000-4500元 □4500-6000元 □6000-7500元

□7500-9000元

□9000-11000元

□11000-13000元 □13000-16000元 □16000-20000元

□20000-30000元

□30000元以上 6.你家庭中最高的受教育程度是:

□小学及以下 □初中 □高中或中专 □大专

□大学本科 □研究生或以上学历

7.你家去年的教育支出是多少_____ 元,约占您总收入的_____ % 8.你对街(乡镇)、园区政府落实减轻农民负担政策的工作是否感到满意? □很满意 □比较满意 □无所谓 □不满意 □很不满意 □不知道 9.你希望未来几年,自己的生活在哪些方面得到改善:

□吃

□穿

□用

□住

□行

□其他: 10.你是否了解政府的富民政策: □了解 □不了解

11.你对今年粮价的看法:

□基本合适

□偏低

□偏高

12.你打算如何安排粮食种植面积以增加自己的收入:

□想扩种,但无农田 □肯定扩种粮食

□增加经济作物生产 其他 13.你的家庭种植过何种经济作物: □没有种过 □种过:

14.你家是否有稳定的存款或者有较长时间的贷款、债务欠款?

□有比较满意的存款

□都没有

□有一定数额的贷款、债务

15.除盖房子和购买农业生产资料外,你家里平均每人每月的基本生活费支出大约为 :

□100元以下

□100—200元

□200—300元

□300—400元

□400—500元

□500—600元

□600—700元

□700元以上 16.今年你家人均纯收入与上年相比是否增加? □收入下降 □收入上升 □没有变化 17.目前影响你家庭增加收入的主要原因是?

□资金 □劳动力 □农产品销售难

□自身文化水平低或没有专业技能

□外出打工等增加收入的机会少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大专业技术水平不高 □农业生产投入高、产出低负担过重 其他 18.你家每年经济支出最大的项目是 ? □老人赡养费 □生活费用 □生产费用 □医疗费用

□造房修房 □教育费用 19.你家土地使用情况如何?

□没有闲置土地 □有少量闲置土地 □有大量闲置土地 □不了解 20.你打算以何种方法增加自己的收入?

□没想过

□外出打工

□搞养殖

□种大棚蔬菜 □其他 20.土地承包政策是农村的基本政策之一,您对土地承包政策是否满意?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21.除种田外你增加收入的途径有:

□跑运输

□承包民房建造

□其他 22.您认为当前政府为切实提高农民务农收入为农民做的事: □提供农业技术指导和专业技能培训

□扩大农产品销售渠道

□加强市场调控,控制农产品价格

□调控中间商流通机制,使农民获得最大收益

□其他(如:加强市场信息监测、提高农业补贴、积极开展农业保险)23.你希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采取的措施: □发展大棚蔬菜,壮大规模农业

□招商引资办工业(农副产品加工业/扶持私营企业)□培养农村经纪人队伍,扩大农产品销售渠道 □农产品结构调整不仅要科技,还要资金支持

问卷人署名:

调研时间

年 月 日

下载XX县关于农民增收问题的调查与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XX县关于农民增收问题的调查与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石泉县农民增收的调查与思考

    石泉县农民增收的调查与思考无农不稳,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民增收一直是农村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近日,石泉县组织人力深入池河镇明星、谭家湾、青山村进行调查,并作以简要分......

    关于农民增收趋缓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一、当前农民收入现状自2002年农村税费改革以来,洪山区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实现减负增收。据区财政部门提供的数字显示:2002年税费改革农民负担由6194万元降至4388.1万元,降幅......

    ##县农民增收情况调查与思考(全文5篇)

    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近几年来,同全国各地一样,农民收入持续低速增长的状态,成为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立足全县农民收入现......

    对湘东农民增收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对湘东农民增收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三农”问题今年被提升到“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其核心问题就是要加大力度,增加农民收入。湘东有人口3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达299288人,占总人......

    对湘东农民增收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对湘东农民增收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三农”问题今年被提升到“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其核心问题就是要加大力度,增加农民收入。湘东有人口3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达299288人,占总人......

    对我县农民增收的调查与思考

    统筹城乡发展 增加农民收入-----对我县农民增收问题的调查与思考王铭惠汪 博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以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为主题,提出把统筹城乡......

    关于确保农民增收安全性的调查与思考

    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实现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当前,农村和农业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如何确保农民增收的安全性,必须引起我们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通过调查分析,我们认为......

    ##县农民增收情况调查与思考(优秀范文5篇)

    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近几年来,同全国各地一样,农民收入持续低速增长的状态,成为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立足全县农民收入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