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

时间:2019-05-12 19:09: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

第一篇:《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

农业部关于印发《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农业(农牧、农林)、畜牧兽医、渔业、农垦厅(局、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国热带农

业科学院,各有关质检中心:

为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强化政府公共服务,保障农产品安全消费和农

业产业健康发展,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我部组织编制了《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

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已经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批,现予

印发,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加强领导,认真做好规划实施工作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是政府履行公共管理职能、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产

业安全的重要技术支撑体系。加强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加

快构建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是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保障农产品供

给安全和人民群众消费安全,提升我国农业标准化水平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和有

效途径。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国发[2012]20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十二五”

规划的通知》(国办发[2012]36号)对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能力建设提出了明确

要求,《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和《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

五年规划》已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列为“十二五”时期的重大建设工程。各

级农业部门务必高度重视,把规划实施作为新时期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和保障主要农产品供给

安全的重要举措,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积极争取有关部门支持,采取有效组织方式,建立必

要工作制度,积极落实各项建设条件,加快推进规划的实施工作。

二、明确要求,科学谋划各类建设项目

各级农业部门要严格按照规划确定的建设原则、建设目标、建设标准和建设内容,按区

域布局和选项条件严格把关,科学谋划相关项目建设。部级专业质检中心建设,应以现有部

级质检中心为基础,优先选择具有较强的专业检测技术研发基础和实验条件,具有较强的检

测队伍和技术力量,内部管理规范,经费保障有力,已承担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任务的质检中心进行改扩建,原则上不支持新建。地市和县级综合质检中心(站)建设必须坚持整

合资源、综合建设、填平补齐和建管并重,坚决杜绝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每个地市和县(区、市)只建设一个综合性农产品质检中心(站)。对因行政隶属关系种植、畜牧、水产检测机

构分设的,当地人民政府应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和检测工作实际确定建设主体,统筹检测需求,加强业务整合,推动建设运行高效、保障有力的综合性检测机构。对机构整合到位、技术力

量雄厚、建设基础较好、运行管理规范的地市级和县级质检机构,中央将予以优先支持。风

险监测与信息预警能力提升原则上应选择“十一五”期间已投资建设,研究能力较强、工作基础较好的部级或省级质检中心进行改扩建,并按照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信息预警网络建设的总体布局和功能要求,科学确定建设内容与目标。

三、严格程序,扎实推进项目建设工作

有关农业部门要依据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制度和基本建设程序,指导项目单位有序开展项目建设工作。要认真开展前期调研论证,有效落实项目建设条件,扎实推进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和概算编制及报批等前期工作。部级质检中心建设项目及部级风险监测与信息预警功能完善建设项目应报我部审批;省级风险监测与信息预警功能完善建设项目应先报我部审查同意后再报省级发展改革部门审批,省级农业部门分设的应联合报送;地市级综合质检中心和县级综合质检站建设项目应先经省级农业部门审查同意后再报省级发展改革部门审批。对完成项目可行性报告审批等前期工作的项目,省级农业和发展改革部门可根据建设进度需要联合申请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对列入年度投资计划的有关项目,要抓紧督促项目建设单位完成开工手续办理和施工准备等工作,争取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将投资转化成实物工作量。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切实落实好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制,严格按照批复的建设内容和投资规模组织实施,在确保工作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工程建设进度。要严格遵守基本建设财务制度、会计制度和国家财经纪律,做好投资控制并确保资金安全合理使用。有关农业部门要强化监督检查,定期开展专项检查和抽查,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推动项目顺利实施。

四、强化保障,努力确保规划实施成效

各级农业部门作为规划实施的责任部门,应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的理解支持,努力为规划实施创造良好条件。地方农业部门要积极做好与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的协调沟通,认真落实地方配套资金和日常工作经费,为项目实施和运行管理提供资金保障。要加强宣传培训,在总结“十一五”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成效与经验基础上,做好“十二五”规划建设目标、建设任务和预期效果的宣传贯彻,为规划实施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要加强项目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培训工作,提高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积极创造条件推进质检机构的认证考核工作,为规划顺利实施并取得积极成效提供智力支持。要创新体制机制,坚持以建设促改革,积极探索推进资源整合、提升检测效率、优化管理流程的建设模式和工作机制,努力提升我国农产品质检体系的整体水平。以农产品质检体系建设带动监管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农业部

2012年9月11日

第二篇: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规划(2006-2010年)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是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规定,依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要求,以先进的仪器设备为手段,以可靠的实验环境为保障,对农产品生产(包括农业生态环境、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实施科学、公正的监测、鉴定、评价的技术保障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是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的主要技术支撑,是政府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承担着为政府提供技术决策、技术服务和技术咨询的重要职能,在提高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水平方面发挥着关键和核心作用。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对于确保农产品消费安全、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调节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目前已形成基本框架。但随着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和加入WTO,现有体系不健全、检测手段薄弱等问题日益突出。为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我国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特编制《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规划》。

一、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必要性

党中央、国务院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十分重视。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快建立农产品市场信息、食品安全和质量标准体系,引导农民按市场需求生产优质农产品”;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要“加快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和市场信息体系建设,加快制定或修订农业行业标准和重要农产品质量标准,推广采用国际标准,创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要求“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增强农业市场竞争力”;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做好2001年、2002年、2003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和2004年中央1号文件中都重申要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国务院领导对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做出多次批示。2002年2月12日,温家宝总理在农业部上报的《关于欧盟禁止进口我动物源性食品有关情况的报告》上批示“加强农药、兽药使用管理和残留监控极为紧迫,要有计划,予以落实。确定了的事情立即办起来。无论是制定法规,还是建立质量安全标准和检测体系,都要有专门力量。部领导要抓紧这项工作。”

(一)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是保障农产品消费安全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

随着我国短缺经济的结束,农产品质量安全日益受到重视。近年来,肥料、农药、兽药、饲料、饲料添加剂、动植物激素等的广泛推广和应用,在促进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隐患。加之工业“三废”和城市生活垃圾对农业生产环境的污染,农药残留、兽药残留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超标导致的农产品污染和中毒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威胁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防止突发性或群发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这与2003年从“非典”防治工作的需要出发,建立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二)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是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迫切需要

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是近年来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为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农业部正在组织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规划涉及专用小麦、专用玉米、高油大豆、棉花、“双低”油菜、“双高”甘蔗、柑橘、苹果、肉牛肉羊、牛奶和出口水产品等11种优势农产品的35个优势产区。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可以全面开展对农产品品种和品质的普查与筛选工作,监测分析各地区的生态条件和资源优势,引导各地区科学地调整种植、养殖结构,指导农民或农业企业根据市场需要选择适宜的农作物种子种苗、畜禽品种和水产苗种,提高农产品品质,形成农产品优势产区,培育和发展品牌农业。通过对农产品产地环境、投入品等的检验检测也有利于摸清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指导农民按标准化组织生产,逐步提高我国农产品的整体质量安全水平。

(三)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是与国际接轨和增强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加入WTO,我国农产品将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与国外同类产品进行竞争。为了保护国内农业产业的发展和本国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世界许多国家纷纷利用WTO有关协议,特别是贸易技术壁垒协定(TBT)和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SPS),抵制国外产品,保护国内产业。我国生产的蔬菜、水果、水产品、肉类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在价格上有一定的比较优势,是传统的出口创汇产品。但近年来发达国家以质量安全为由纷纷设置技术性壁垒,导致我国农产品出口屡屡受阻。尤其是在加入WTO之后,这种态势逐步加剧,蔬菜、茶叶、畜产品、蜂产品、水产品等相继遭到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和欧盟的封杀。2002年以来,欧盟对我国动物源性产品、日本对我国蔬菜产品及英国对我国蜂蜜产品输出的限制,严重影响了我国农民和农业企业的利益。据统计,仅2002年上半年我国出口蔬菜与去年同期相比就下降了近30%,而与此同时,国外农产品进口增加。由于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不健全,在农产品出口时,许多检测项目在国内检不了,质量安全状况家底不清,到达贸易国口岸才查出问题,不但使出口企业蒙受损失,也使贸易国对我国整个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产生怀疑;在国外农产品进入我国时,许多有毒有害物质检不出,不能有效地实施技术壁垒。因此,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已成为维护我国农民和农业企业权益,扩大农产品出口和抵御国外农产品对国内产业冲击的当务之急。

总之,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是保障消费者安全的需要,是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需要,是一个国家食品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加快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已刻不容缓。

二、国内外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比较

(一)国外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的通行做法

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实施管理是各国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主要职责。世界各国,特别是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等国家和欧盟各成员国,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需要,都建立了完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这些检验检测机构不仅满足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需要,而且在检验检测服务过程中,及时将国际上有关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方面的信息提供给政府、企业和农场主,使本国农产品生产能够及时采取应对措施,调整品种和结构,提高质量,增强竞争力。同时这些国家为了保护本国农民的利益,利用自己的经济、技术优势,借环境保护、人类和动植物健康之名,对进口的农产品设置层层技术性壁垒,除制定有针对性、要求苛刻的农产品技术标准外,还在检验检测程序、方法等方面设置障碍。

美国政府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高度重视。农业部作为行政和执法部门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检验与认证体系的建设和管理工作。根据农产品市场准入和市场监管的需要,美国建有农产品分品种的专业性监测机构和分区域设置的全国性、大区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机构,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同时,各州还根据需要建有州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机构,主要负责农产品生产过程的质量安全监督和产地环境质量监督。

加拿大负责农产品检验的机构是农业部所属食品检验局(CFIA)。该机构在全国分4个大区,下设18个地区性办公室,185个基层办事处,并在408个非政府机构设点。CFIA拥有22个实验室和研究机构,从事新技术研究、组织测试和咨询指导工作。CFIA下属的检验员、兽医及其他专业人员有4600多名,目前在国内开展了14个与食品、动植物有关的监控计划。

欧盟各成员国根据欧盟食品安全法令和本国法律,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按行政区划和农产品品种类型设立全国性、综合性和专业性监测机构,对农产品实施严格的市场准入和监管制度。仅丹麦就有农业部授权的农产品质检机构38个,承担农业部下达的市场准入和市场监督执法检验任务。丹麦各地方政府也设有相应的农产品质检机构,负责农产品产地环境、农产品及生产过程的监督检测。

日本农林水产省建有一个完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负责农产品的监测、鉴定和评估,以及地方政府委托的市场准入和市场监督检验工作。日本农林水产省设有独立的行政法人组织——农林水产消费技术中心,该中心除东京本部外,在神户、横滨等各大区设有7个分中心,共有技术人员480余名,具体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质量认证、风险评估等多种技术服务与指导工作。

韩国农林部设有国立农产品质量管理院、国立兽医科学检疫院,两院在各大区设有支院,各支院设有出张所,主要负责种植业产品和畜产品的质量安全监测、质量认证、技术服务工作;海洋渔业部下设水产品检查所及其各支所、出张所,主要负责水产品的质量安全监测工作;食品药品安全厅下设检验所。地方政府(省级)也设有食品药品安全检查所,主要负责市场农产品(不包括畜产品)的安全性检查检验工作。韩国的国家质检机构的仪器设备均由国家出资购置,层次高、门类全、配备齐,可满足大批量、多项目、高精度、高速度检验的需要。其检验技术人员开支统一纳入财政预算,从而保证了检测数据的公正性。

(二)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现状

1.基本形成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框架

农业部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主管部门,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按照国家关于加快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有关要求,从农业产业发展的客观需要出发,加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1988年、1991年、1998年和2003年,农业部以条件、手段良好的中央和省属农业科研、教学、技术推广单位为依托,利用现有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实验条件,通过授权认可和国家计量认证的方式,分四批规划建设了12个国家级农产品(含农业生态环境、农业投入品,下同)质检中心和268个部级农产品质检中心。此外,各地农业部门还相继建立了省级农产品质检机构219个,地(市)级农产品检验机构439个,县级农产品质检站1122个。截至到2004年底,农业系统共有各级质检机构2060个,其中已有201个部级质检中心通过农业部授权认可和国家计量认证,约400个省、地(市)、县级质检机构通过了国家计量认证;仪器设备总投资产达25.7亿元;实验室总面积为94.4万平方米;有检测技术人员1.96万名。经过多年的规划建设,目前我国部、省、县三级构成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已初具规模,质检机构的检测条件有了一定的改善,从业人员素质得到了显著提高,检测能力基本能满足我国重点行业和重点产品现有国家、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规定要求。这些质检机构在促进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全面提高,保障农产品消费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开展了大量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工作

依托现有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农业部从1985年开始,根据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质量监管需要,每年安排5~6大类产品20~30个品种的农产品和农业投入品的质量监督检查和普查工作。从2000年开始,农业部建立了食用农产品和农业投入品质量安全定点监测制度,全面开展了农产品和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农业投入品的定点监测、跟踪检查和普查工作。2001年,农业部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并同时开展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定点跟踪监测工作。目前,定点跟踪监测范围已从2001年北京、天津、上海、深圳和山东寿光5个城市蔬菜中农药残留及畜产品中“瘦肉精”污染,扩大到全国37个城市蔬菜中农药残留、16个城市畜产品中“瘦肉精”等污染、5个城市水产品中氯霉素污染全年5次跟踪监测,监测结果及时报送国务院领导并反馈定点跟踪监测城市的主管市长,在禁用、限用农药的管理以及打击违法生产、使用“瘦肉精”和氯霉素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农业部还对饲料、兽药、畜牧兽医器械、天然橡胶、鱼粉等产品实施了强制性的生产许可证制度。通过开展以上工作,加大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力度,促进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维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了各级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认同。

3.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健全和完善

目前我国已颁布实施了《种子法》、《渔业法》、《种畜禽管理条例》、《农药管理条例》、《兽药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工作的全面开展提供了法律依据。近一段时期,为适应新形势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需要,农业部组织起草了《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对无公害农产品的产地条件、生产管理、产地认定、产品认证和监督管理做出了规定;制定了《农业部关于加快绿色食品发展的意见》;出台了《农业部关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全面推进“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此外,农业部已向国务院上报了有关农药、兽药、饲料管理三个法规的修改意见。其中《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的修改稿已经国务院审议通过,增加了农业部门对违禁使用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处罚权和检测结果的公布权。目前,农业部负责起草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已经全国人大审议通过,并于2006年11月1日正式实施。该法旨在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实施从“产地到餐桌”的全过程控制,将进一步奠定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在质量监督管理方面的法律地位。同时,农业部还十分重视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的管理,根据《标准化法》、《产品质量法》和《计量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了《农业部标准化管理办法》、《农业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管理办法》等多个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规章。

4.农业标准制定进程加快

农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是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的依据。截止2004年2月底,农业部已组织制定国家标准560项,行业标准1462项,其中无公害食品行业标准294项,指导和协调地方农业部门制定地方标准17000余项,组建全国性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多个。为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部、财政部从1999年起共同组织实施了农业行业标准制修订专项计划,每年安排3000万元的专项资金支持350项农业标准的制定和修订,通过10年左右的努力基本建立起一套既符合中国国情,又能与国际接轨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农业部在制定标准的同时,也注重开展标准化生产的示范推广工作。目前,已在蔬菜、粮食、茶叶、水果等主产区创建了200个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100个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农场和86个全国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综合示范区。

(三)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并且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而言,我国目前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还很不完善,远远不能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以及我国农业应对加入WTO后挑战的需要。我国现有的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体系不健全

一是质检机构功能单一。现有的质检中心大多为品质检测机构,按行业、产品类别的单一功能建设而成,不能满足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的需要。二是质检机构数量不足并分布不平衡。现有的检测机构数量与工作需求存在较大差距,特别农产品中农药、兽药残留等安全类质检机构及畜禽类农产品质检机构的数量和检测能力还不能满足需要,中西部地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建设滞后,全国约一半的县尚无农产品质检机构,存在着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的疏漏。三是现有质检机构力量分散且效率低下。由于多数检测机构是按行业、产品或单一功能建设的,因此它们总体规模较小,装备水平差,利用率低,难以满足批量、快速、准确和全过程监测的需要,也不便于管理。四是高新技术产品检测缺乏。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品(如转基因农产品等)越来越多,相应的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亟待建立。

2.检测能力弱

一是可检项目少。与国外同类质检机构相比,我国农业质检机构的检测参数亟待拓展,检测精度急待提高。国外发达国家农业环境质检机构在大气、水、土壤和污染源等方面能检测的项目多达680个,而我国同类质检机构最好的也只能检测140个;大多数质检中心不具备对饲料、畜禽产品中的“瘦肉精”等违禁药物、农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测定的能力;一些国外要求检测的项目由于我国没有相应的检测方法和仪器设备而无法检出,有的项目虽然能检测,但由于我们的检测方法与国外不接轨,仪器设备精度较差,导致结果偏差较大,难以满足国际贸易的需要。二是仪器设备老化陈旧,专业化程度低,配套性差。现有大部分质检中心的仪器设备使用时间在10年以上,故障频繁发生。这些仪器已属被淘汰的型号,零配件、消耗件无法解决,维修十分困难,严重影响到质检中心的正常检测工作。而且部分仪器设备的专业化程度较低,配套性差,限制了检测范围和检测能力。如:虽然现有农产品质检中心大多数配备了可用于农药残留等成分检测的气相色谱仪,但有半数质检中心尚未配齐必要的检测器、自动进样器及其它相关辅助设备,影响整体功能的发挥。无公害农产品标准中规定蔬菜类产品要检测的项目有48个,但拥有独立完成全部检测任务所需仪器设备的部级质检中心仅有5个。三是实验环境条件差,影响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国际同类质检机构的实验室布局均是按照仪器设备的使用环境条件和检测项目所要求的工作条件设计的,实验室相对隔离,布局合理,防尘、通风、保温或恒温效果好。而我国农业检测机构基本上是在原单位科研实验室的基础上改造的,布局欠合理,实验室辅助设施落后,排污、通风、温湿度控制系统不健全。实验室的环境条件达不到检测方法标准规定的要求,严重影响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质检人员技术水平和整体素质尚需提高

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集检验检测、计量、标准化技术以及法规、政策为一体,要求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素质。但由于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一门新兴学科,与国外相比,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起步相对较晚,国内高校的相应专业设置也严重滞后。目前,1.96万名检测人员中,硕、博士人数只占5.3%,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人数占23%。老的技术人员大部分由原从事农产品品质检验、投入品质量检测、土壤环境检测、农业生产技术研究等方面的人员组成,缺乏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检测、认证、风险评估等工作的深入了解,而部分新增年轻的专业人员缺少经验。面对国际农产品贸易激励竞争的需要,我国掌握高、精、尖检测专业技术的人才相对缺乏,致使气质联用仪(GC-MS)、液质联用仪(LC-MS)、等离子质谱仪(ICP-MS)等先进仪器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上还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4.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研发能力亟待加强

由于在农业进入发展新阶段以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主攻方向一直以增产为主,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态环境等方面重视不够,以致目前我国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研发工作的专业机构少,技术力量十分薄弱,研发工作严重滞后。这导致:一是当前市场急需的如优质抗病品种、无害化生产技术、高效低毒低残留投入品、多残留及快速检测、保鲜加工等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科技创新成果稀缺。二是导致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体系——农业标准体系不健全。在标准数量上,与我国上市的农产品数量(110多类,细分为1000多个产品)以及“从产地到市场”全过程质量安全监管的要求相比,我国现有农业标准依然严重不足;在标准质量上,我国农业标准总体技术水平低,与国际标准和主要贸易国标准相比,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距,许多标准的指标设置没有充分利用风险评估作为基础,先进的检测方法标准少。标准的缺失和技术水平低,既限制了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的提高,也限制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的提高。

5.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没有形成制度化

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是政府的重要职能。发达国家通常由政府出资,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制度,对农产品实施从“产地到餐桌”的全过程监控。而我国目前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的投入十分有限,市场准入性检测费用大都由农产品生产者或经营者支付,既影响了政府监督职能的发挥,又增加了农产品的成本。

三、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指导思想、目标和功能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核心,以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为依据,以现有农产品质检机构为基础,以资源优化整合为前提,以配备现代化的检测仪器设备为手段,以加强监测技术人员队伍建设为保证,充分依靠各级政府齐抓共管,全面提升检验检测能力和水平,尽快建成一个布局合理、层次分明的既符合中国国情又与国际接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从而规范农产品生产和贸易行为,指导农产品生产并引导消费,保障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和消费安全,增强我国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建设原则

1.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按照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相互配套,产地、投入品和产出品全程监管以及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专业相对齐全原则,统筹兼顾,全面规划。先急后缓,分步实施,分期推动,分类指导。优先选择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方面作用重大、基础条件好、国内外影响力大的专业性中心进行建设,同时选择部分区域性中心、省级和县级中心作为试点,条件成熟的先行启动,取得经验后全面推开。

2.合理布局,突出重点

在充分考虑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各地农业生产特点,东西部地区布局平衡、各级各类质检机构合理搭配的基础上,合理布局,填补空白,避免重复,做到部级专业性中心、区域性中心和省级中心互为补充。重点建设食用农产品、大宗农产品、出口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检验检测能力,完善检验检测手段,提升检测技术水平。

3.整合资源,提高水平

在整合农产品质检现有资源的基础上,优化配置,补充配套,提高水平。在整合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各质检中心专业现状和隶属关系。部级质检中心和省级质检中心主要仪器设备应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检测实验室水平,部级研究中心和专业性中心应能与国际接轨。

4.建管并重,保证质量

健全制度,加强监管。坚持质量第一,强化工程建设管理,特别是工程质量和建设资金的管理。坚持项目验收制度,严格制定验收标准,逐一进行验收,确保体系建设合乎规划要求,运行正常。加强后续管理,确保建设成效的持续发挥。

5.硬件与软件相结合

在搞好仪器设备配置和实验室建设的同时,重视人才队伍、信息化与制度化建设。

(三)建设目标

以完善检测手段为重点,全面提升检测能力和水平,从2006年到2010年,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初步建立起一个由部、省、县三级组成的、布局合理、职能明确、专业齐全、运行高效的,以解决食用农产品和大宗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为主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框架和运行机制,完善制度,对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实施全过程监管,有效改善和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水平,主要检测指标与国际接轨。

(四)各级机构的建设思路和建设标准

1.部级研究中心

按照国家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和建设新世纪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要求,最终建成一个学科齐全、国内权威并与国际接轨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与检测研究机构,作为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技术核心,专职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和检测方面的政策、技术、风险分析和评估等研究,为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研究、危害分析和风险评估、质量标准研究等各项科学研究搭建技术和硬件设施平台,为政府宏观管理决策提供技术支撑,为有效实施我国农产品质量监控计划提供技术手段。

在研究能力方面:具有较强的研究力量,达到国际同类先进研究机构的水平,成为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技术核心,具有广泛的国际合作与交流能力。

在技术能力方面:研究中心的技术能力要能够满足农产品质量安全危害分析和风险评估的需要,能够满足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艺、性能等参数进行分析和比对研究的要求,满足我国主要农产品生产、市场及进出口贸易和消费全过程实施质量安全监控的需要。

在实验条件方面:研究中心在仪器设备与实验室环境条件上,要瞄准国际一流水平,高起点引进先进设备,建立现代化的分析测试技术手段和与之相适应的实验环境条件,总体水平能达到国际同类研究机构的实验条件和水平。

2.部级专业性质检中心

按照“从农田到市场”全过程管理的思路,从农业(包括畜牧业、渔业)生态环境、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重点选择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宗农产品和主要出口农产品)等三个方面考虑,在现有国家级和部级质检中心的基础上,择优选择专业技术力量强、工作基础好的质检中心,通过本项目的建设,使其具有专业上的检测技术的研发能力、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国际争端的调研能力,成为专业领域内仪器设备全、技术水平强、人员素质高的最为权威的专业性质检中心,为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为区域性质检中心、省级综合性质检中心等检验机构提供专业技术服务和人才培训。

在实验条件方面:仪器设备的配备率要100%满足本专业范围内所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以及主要贸易国标准的检测需要,还应满足本专业领域质检技术研究工作的需要;建设与仪器设备、高准确度质检工作、关键技术研发工作、国内外技术培训与合作交流等相适应的实验条件,达到国际同类实验室先进水平。

在检测能力方面:重点提升安全参数的检测能力;检测范围应能够完全覆盖产地生态环境、投入品、农产品及其生产全过程;不仅要能够满足按我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艺、性能等参数进行检测的需要,还应能够满足相关国际标准、主要贸易国标准中90%以上参数的检测需要(关键参数要100%满足要求);检测效率在原有基础上提高1倍以上;实现行业产品检验的双边、多边和国际认证。

在检测水平方面:检测参数在现有基础上平均增加50%以上;所有检测参数均能有效地确证;检测限、准确度等必须达到或超过国际标准;90%以上检测参数的最小检出限和检测精度符合日本、美国和欧盟等世界最发达国家或地区的要求,关键质量安全参数的最小检出限和检测精度要100%满足要求;检测速度要在现有基础上提高100%。总体技术水平应达到国外发达国家的中上水平。

3.部级区域性质检中心

为了配合全国优势农产品行动推进计划,确保优势农产品在质量安全方面的市场竞争力,在优势区域带建设部级区域性质检中心,突出优势农产品全过程质量安全监测能力、批量检测能力、现场速测能力的建设,作为省级综合性质检中心和县级综合性质检站的有效补充。

在实验条件方面:仪器设备的配备率不仅应100%满足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进行检验检测的需要,还应能满足国际标准和主要贸易国的相应要求;在配备确证检测仪器设备的同时,还应配备速测设备,以满足现场指导生产的需要;在关键参数的检测方面,应多台套配置同类仪器设备,以满足大批量检测工作的需要。同时,按照所承担的职责任务和配置仪器设备的情况,对检测实验室和工作间进行必要的改建或扩建,使建设后的检测实验室能够在使用面积、布局和环境条件等方面与所承担的检测任务相适应。

在检测水平方面:检测能力要覆盖与优势农产品生产(从产地到市场)相关的所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规定范围;检测参数的最小检出限和检测精度要100%符合中我国各级标准规定的技术要求,其中优势农产品的关键质量安全指标的检测精度应符合国际标准的要求;总体技术水平应处于国内同类机构先进水平。

4.省级质检中心

在整合资源的基础上建立健全我国省级综合性质检中心,通过本项目的引导和建设,逐步整合分散于农牧渔各业的检验检测资源,解决力量分散、设备低水平重复配置、工作效率不高等问题,把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省级中心的重点工作任务是承担所辖区域范围内农产品、农业投入品、农业生态环境的质量安全评价,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性检验工作,统领全省质检体系的建设和标准实施推广等工作。各省级中心建设都应力争达到精(检测结果精)、强(质检力量强)、综合(具有多产品、多参数、大批量的综合检测能力)三要求。

在实验条件方面:配备保障本省主要农产品、农业投入品和农业生态环境检测需要的仪器设备。重点配备高精密度仪器设备,提升省级中心在安全类检测参数方面的确证检测能力,使检测参数种类在现有基础上增加80%;多台套配备主要参数的检测设备(如色谱类仪器)和现代化的前处理设备,提高检测速度3~5倍;在实验室建设方面,按照所承担的职责任务和仪器设备配置情况,对检测实验室和工作间进行必要的改建或扩建,使建设后的检测实验室能够在使用面积、布局和环境条件等方面与所承担的检测任务相适应。鉴于省级中心是在整合的基础上建设的,现有实验室面积普遍不能满足其职责任务和配置仪器设备的情况需要,因此可酌情增加省级中心的土建投资比例。

在检测能力方面:重点提升所辖区域内主要农产品、农业投入品和产地环境等方面有关安全卫生参数的确证检测能力;检测范围要能够完全覆盖对主要农产品生产全过程质量安全检测范围;要能够满足按我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艺、性能等参数进行检测的需要;检测效率在原有基础上提高5倍以上,检测规模达到40~60万项次/年。

在检测水平方面:对产地环境、投入品和所辖区域内主要农产品的检测方面,检出限、准确度等应能够100%满足我国各级标准的相关要求;主要农产品的90%以上检测参数的最小检出限和检测精度符合国际标准的要求,80%以上检测参数的最小检出限和检测精度符合日本、美国和欧盟等世界最发达国家或地区的要求,出口优势农产品的关键质量安全参数的最小检出限和检测精度要100%满足国际标准要求;农药多残留检测水平达到150种成分。总体技术水平应达到国外发达国家的中等水平。5.县级质检站

县级质检站主要以开展现场快速检测、指导地方农业生产为目的,直接面向广大农业生产者和农产品消费者,重点承担所辖区域范围内农产品生产基地、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等方面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日常性检测工作。

在实验条件方面:以服务当地农户、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与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推广为目的,根据本县或本区域内的农产品特色,开展贴近地方农业生产的公益性快速检测,重点配备农(畜)产品质量安全速测和农业生态环境监测所需的基本设备,以农产品及环境采样、样品前处理、常规检测、快速检测仪器设备为主。并配置前处理等设备。在实验室建设方面,要在现有基础上根据不同产品类别及检测参数对环境的要求进行合理分区,对实验室的水电气条件,试剂及样品存放、设备布局、温湿度控制、防火、样品消化和通风排气、照明、“三废”处理和安全等设施进行系统设计和改造,实验室面积一般应在300~500平方米,控温控湿面积在100平方米以上。

在检测能力方面:能够满足农田土壤、灌溉及养殖用水中主要易于变化的常规污染与肥力指标、农产品中高毒农药的定性速测的需要;不仅要建设固定实验室的检测能力,还要注重流动实验室检测能力的建设,以达到辐射监测区域内生产基地、农贸市场、批发市场中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目的。

(五)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功能与布局

到2010年,共建设1个农业部农产品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为部级研究中心);42个部级专业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15个部级优势农产品区域性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 36个省级综合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1200个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站(以下简称为县级质检站)。各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均为技术性、事业性、公益性和非营利性机构。各类机构功能职责如下:

1.部级研究中心

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的政策、法律法规、发展战略和规划等研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分析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及评价技术与设备的研发;农产品贸易技术壁垒预警体系建设和快速反应机制研究;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管理的综合性和基础性标准的制修订,以及相关专业性标准制修订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技术支持;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控、普查等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技术支持;开展农产品质量标准和检测技术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参与农业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活动,参加和承担有关农产品国际标准的制修订工作;组织和协调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研究专家队伍,开展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标准化方面的国内外学术交流。

2.部级专业性质检中心

立足本专业,突出和发挥专业优势,在相应领域内重点开展以下工作: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普查、例行监测等任务;开展国内外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分析与评估工作;专业性农产品检验检测技术的研发和标准的制修订;国内外农产品质量安全对比分析研究和国内外合作与交流;质量安全重大事故、纠纷的调查、鉴定和评价;质量安全认证检验、仲裁检验和其他委托检验任务;负责有关专业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为区域性质检中心、省级综合性质检中心等提供专业技术服务和人才培训。

3.部级区域性质检中心

应立足本区域,突出对优势农产品从生产基地、投入品到农产品生产全过程的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和指导服务,承担相应区域范围内优势农产品市场准入、委托检验和仲裁检验等检验检测工作,负责对区域内优势农产品产地环境进行例行监测、现状评价与污染预警工作,实现就近取材、随时检测、同类型优势农产品大批量检测和特有质量安全参数的深度检测。

4.省级综合质检中心

突出省域内职责,主要承担省域内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检验、市场准入性检验检测、产地认定检验和评价鉴定检验,负责对县级检测站进行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接受其他委托检验和负责省域内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工作。

5.县级质检站

突出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检验、日常性检验、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宣传和对千家万户农产品生产指导职能,负责指导农产品生产基地、农贸市场、批发市场和连锁超市的检验检测和技术培训工作,承担对广大农民和农产品生产者质量安全方面的标准宣传贯彻、技术培训、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工作。

四、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内容

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必须满足对农产品产前、产中和产后三个主要环节进行质量安全监控和监控技术研究的需要。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主要建设内容是仪器设备的配备和检测实验室的改扩建。在建设的过程中,各质检机构应根据其所服务的产品对象、承担的职责任务、现有条件,以及所需要达到的相应检测能力和技术水平,按照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建设。

(一)仪器设备条件建设

在充分利用各质检机构现有仪器设备的基础上,根据各级农产品质检机构的工作需要,更新、配置部分高档精密仪器设备,使检测仪器设备的精度和量程能够满足新形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需要。新增的仪器设备,坚持先进、可靠、经济适用的原则,同时确保有一定的超前性。

(二)实验室条件建设

除农业部农产品质量标准与检测研究中心为新建单位,需要新建研究及办公场所外,其余各质检机构检测实验室的建设以改建和扩建为主。各质检机构应按照所承担的职责任务和配置仪器设备的情况,对检测实验室和工作间进行必要的改建或扩建,使建设后的检测实验室能够在使用面积、布局和环境条件等方面与所承担的检测任务相适应。

五、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标准

(一)部级研究中心

此研究中心的建设目标是建成国内权威并与国际接轨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与检测研究机构,技术能力要能够满足农产品质量安全危害分析和风险评估的需要,能够满足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艺、性能等参数进行分析和比对研究的要求,能够满足我国主要农产品生产、市场贸易和消费全过程实施质量安全监控的需要,能够应对农产品国际贸易中技术壁垒的挑战。因此,在仪器设备的配置上,必须瞄准国际一流水平,配备一定量的高端仪器设备,以建立现代化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分析测试技术手段。仪器设备配置的重点是用于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和新的检测技术方法研究等方面的各种高、精、尖分析测试仪器,以及数据采集、处理和加工设备。

试验和办公条件建设,按照国际同类国家级质量安全检测研究机构的水平进行建设。

(二)部级专业性质检中心

部级专业性质检中心新增的仪器设备,坚持先进、可靠和与国际接轨的原则,关键仪器设备从国外引进。

(1)农业产出品类部级专业性质检中心

—— 植物产品:重点配置用于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等有毒有害成分定性、定量和危害性分析的仪器设备;农产品中氨基酸、维生素等质量成分或功能成分分析的仪器设备;农产品检测样品前处理设备;病毒检测设备;速测设备;样品采集与运输设备;测试数据处理设备等。

—— 畜禽产品:配置用于畜产品中兽药、重金属、农药及瘦肉精等有毒有害物质残留分析和微生物检测的设备;畜禽良种基因品种测定、鉴定设备;牧草品种分析设备;畜牧兽医器械质量分析设备;畜禽产品检测样品前处理设备;速测设备;样品采集与运输设备;测试数据处理设备等。

—— 水产品:重点配置用于水产品中药物残留、生物毒素、病原微生物、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定性、定量和危害性分析的设备;水产品中氨基酸等质量成分或功能成分分析的设备;水产品检测样品前处理设备;速测设备;样品采集与运输设备;测试数据处理设备等。

(2)农业投入品类部级专业性质检中心

—— 种子种苗:配置用于动植物及微生物品种品质检测的设备;新品种真实性鉴定设备;转基因品种快速检测设备;检测样品前处理设备;测试数据处理设备等。

—— 肥料:配置用于肥料产品质量检测,特别是新型微生物肥料、各种复合类叶面肥料检测所需要的仪器设备;配方施肥检测设备;肥料对土壤、地面水、地下水造成危害的检测设备;测试数据处理设备等。

—— 农药、兽药:配置用于农药、兽药产品质量鉴定及检测的仪器设备;农药、兽药残留前处理及检测的仪器设备;农药残留及畜禽粪便中残留兽药对土壤、地面水、地下水残留造成危害的检测设备;测试数据处理设备等。

—— 饲料及添加剂:配置用于饲料有效成份测定、新型饲料添加剂鉴定、有毒有害物质残留量测定、饲料及添加剂风险评估等仪器设备。

(3)农业生态环境类部级专业性质检中心

配置用于野外采样及运输的设备,包括土壤采样设备、大气采样器、水样采集器、样品保存、运输设备等;用于现场分析测试的设备;用于水、土、气样品前处理的设备;实验室用于水、土、气中污染物分析的仪器设备。包括土壤、农用城市垃圾、工业固体废弃物、农用水(灌溉用水、畜禽养殖用水、渔业养殖用水)污染分析测试设备及农区(养殖场)大气污染分析测试设备;分析测试数据处理设备等。

部级专业性质检中心的实验室,要参照国际同类实验室的条件和水平进行改扩建。根据不同检测参数对环境的要求对实验室进行合理分区,对水电气条件、试剂及样品存放、设备布局、温湿度控制、防火、防尘、防震、噪声和电磁辐射控制、通风排气、照明、“三废”处理和安全等设施进行系统设计与改造。部分质检中心现有检测实验室面积小,业务用房少,可根据需要适当扩大。

(三)部级区域性质检中心

——植物产品:配置用于检测小麦、玉米、大豆、油菜、棉花、甘蔗、柑橘、苹果等优势产品中氨基酸、维生素等质量成分或功能成分分析的仪器设备;农产品、产地环境、投入品中有毒有害成分定性、定量和危害性分析的仪器设备;农产品检测样品前处理设备;病毒检测设备;速测设备;样品采集与运输设备;测试数据处理设备等。

——畜禽产品:配置用于肉牛和肉羊、牛奶等优势产品中重金属、农药、兽药、饲料及产地环境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残留分析和微生物检测的设备;畜产品检测样品前处理设备;速测设备;样品采集与运输设备;测试数据处理设备等。

——水产品:配置用于水产品中氨基酸等质量成分或功能成分分析的设备;水产品及产品环境中毒素和有毒有害物质定性、定量和危害性分析的检测设备;水产品检测样品前处理设备;速测设备;样品采集与运输设备;测试数据处理设备等。

实验室的建设,是在现有基础上根据不同检测参数对环境的要求进行合理分区,对实验室的水电气条件、试剂及样品存放、设备布局、温湿度控制、防火、防尘、防震、噪声和电磁辐射控制、通风排气设施、照明、“三废”处理和安全等设施进行系统设计和改造。

(四)省级综合性质检中心

省级综合性质检中心要重点围绕保障本省农产品、农业投入品和农业生态环境监管和检测的需要配备相应的仪器设备。

实验室的建设,是在现有基础上根据不同检测参数对环境的要求进行合理分区,对实验室的水电气条件,试剂及样品存放、设备布局、温湿度控制、防火、防尘、防震、噪声和电磁辐射控制、通风排气、照明、“三废”处理和安全等设施进行系统设计与改造。部分实验室检测面积小,业务用房不足,可根据需要适当扩大。

(五)县级质检站

县级质检站主要以开展现场快速检测、指导地方农业生产为目的,配备农产品安全检测、农业生产和农业生态环境监测所需的基本设备,以样品前处理、快速检测仪器设备为主。对一些农、牧、渔业发达、经济发达、农产品生产基地较多的县(市)级质检站,还需考虑农药等有害物质快速检测、定量分析、突发性事件的应急处理、移动检测等实际需要,添置必要的仪器设备。

实验室的建设,是在现有基础上根据不同检测参数对环境的要求进行合理分区,对实验室的水电气条件,试剂及样品存放、设备布局、温湿度控制、防火、防尘、防震、噪声和电磁辐射控制、通风排气、照明、“三废”处理和安全等设施进行系统设计和改造。

六、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

经初步测算,建设1个农业部农产品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中心、42个部级专业性质检中心、15个部级区域性质检中心、36个省级综合性质检中心和1200个县级质检站,约需基本建设总投资59.06亿元,其中中央投资38.52亿元,地方配套20.54亿元。

在部级专业性质检中心、部级区域性质检中心和县级质检站建设中,用于检测实验室的改扩建的资金不超过总投资的20%;在省级及计划单列市级综合性质检中心建设中,由于是在整合分散资源的基础上建设,因此检测实验室的改扩建费用将增大,为此,实验室改扩建资金比例可控制在25%左右;由于农业部农产品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中心为新建单位,目前尚无研究及办公场所,因此,拟将总投资的50%用于土建(建设面积约1.7万平方米)。

在资金来源上,检验机构属中央单位的,由中央全额投资建设;检验机构属地方单位的,由中央与地方共同投资建设,中央与地方投资比例按以下原则掌握:西部地区的为4:1,中部地区的为2:1,东部地区的为1:2。对于部级区域性质量安全检验中心,中央和地方的投资比例为4:1。

(一)部级各类中心

包括部级研究中心、部级专业性质检中心和部级区域性质检中心三个部分,共需投资12.41亿元,其中中央投资约11.12亿元,地方配套约1.29亿元。

1.部级研究中心

建设1个农业部农产品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中心,约需投资1.42亿元。其中:土建费用为0.70亿元,占投资总额的49.3%;仪器设备购置费为0.55亿元,占投资总额的38.7%;其他费用(包括人员培训、工程设计、工程招标、建设监理、工程质检、基本预备费等,下同)为0.18亿元,约占总投资的12.0%。其建设资金全部由中央投资。

2.部级专业性质检中心

建设42个部级专业性质检中心,共需投资8.40亿元,其中中央投资约7.76亿元,地方配套约0.64亿元。

根据检测对象的特点和要求,部级专业性质检中心又分为植物源性和动物源性两类机构,其中植物源性部级专业性质检中心24个,动物源性部级专业性质检中心18个。

每个植物源性部级专业性质检中心的建设投资为1700万元,包括:土建费用300万元,占投资总量的17.7%;仪器设备购置费1200万元,占投资总量的70.6%;其它费用200万元,占投资总量的11.7%。

每个动物源性部级专业性质检中心的投资为2400万元,包括:土建费用300万元,占投资总量的12.5%;仪器设备购置费1900万元,占投资总量的79.2%;其它费用200万元,占投资总量的8.3%。

3.部级区域性质检中心

建设15个部级区域性质检中心,共需投资2.59亿元,其中中央投资约1.95亿元,地方配套约0.64亿元。

根据检测对象的特点和要求,部级区域性质检中心也分为植物源性和动物源性两类机构,其中植物源性区域质检中心8个,动物源性区域质检中心7个。

每个植物源性部级区域质检中心的投资为1400万,包括:土建费用240万元,占投资总量的17.1%;仪器设备购置费1000万元,占投资总量的71.4%;其它费用160万元,占投资总量的11.4%。

每个动物源性部级区域质检中心的投资为2100万元,包括:土建费用240万元,占投资总量的11.4%;仪器设备购置费1700万元,占投资总量的81.0%;其它费用160万元,占投资总额的7.6%。

(二)省级综合性质检中心

建设省(自治区、直辖市)级综合性质检中心31个,计划单列市综合性质检中心5个。36个省(单列市)级综合性质检中心共需投资8.65亿元,其中中央投资约5.12亿元,地方配套约3.53亿元。

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综合性质检中心约需投资2500万元,其中:土建费用600万元,占投资总额的24.0%;仪器设备购置费1700万元,占投资总额的68.0%;其它费用200万元,占投资总额的8.0%。

每个计划单列市的综合性质检中心约需投资1800万元,其中:土建费用450万元,占投资总额的25.0%;仪器设备购置费1200万元,占投资总额的66.7%;其它费用150万元,占投资总额的8.4%。

(三)县级质检站

建设1200个县级质检站,其中包括200个重点县。县级质检站共需建设投资38亿元,其中中央投资约22.28亿元,地方配套15.72亿元。

对于普通县,每个县级质检站约需建设投资300万元,其中:土建费用60万元,占投资总额的20%;仪器设备购置费用200万元,占投资总额的66.7%;其它费用40万元,占投资总额的13.3%。在全国选建1000个普通的县级质检站,共需建设经费30亿元。

对于重点县,每个县级质检站约需建设投资400万元,其中:土建费用60万元,占投资总额的15%;仪器设备购置费用300万元,占投资总额的75%;其它费用40万元,占投资总额的10%。在全国选建200个重点县级质检站,共需建设经费8亿元。

七、运行管理

(一)项目管理

1.强化各级政府的管理职能。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机构深深扎根于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工作中,其建设和运行均离不开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参与。应按照职责分工,强化各级地方政府的责任,齐抓共管。

2.农业部主要负责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总体规划的编制、建设项目的组织实施和中央补充资金的监管,并接受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指导与监督。农业部每年将项目执行情况汇总报发展改革委。

3.组成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负责项目建设的技术咨询工作。

4.项目实施主要依靠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各级农产品质检机构、行政主管部门,实行建设单位项目法人负责制。项目法人对项目申报、实施、质量、基金管理及建成后的运行等负总责,对工程质量负终身责任。

5.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落实前期工作经费。安排一定建设资金,用于质检工作能力建设,通过各种形式的技术培训和国内外交流活动,逐步培养一支爱岗敬业,业务水平高,善管理,能检测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与科技研发队伍。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服务管理队伍的素质和技术水平,保证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的正常运转。各级政府根据事权划分落实前期工作经费,并将配套经费的落实和到位作为安排中央补助资金的条件。

6.加强质量管理和资金管理。切实执行基建工程的业主负责制、招投标制、政府大宗采购制度,确保仪器设备的先进性、实用性、可靠性以及配件合理、价钱合适;利用市场机制建设、运行和管理项目,严把项目质量关,确保一次投资,多年受益,发挥应有功效;制定项目管理办法和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建立有效的管理和监督机制,确保管理办法的贯彻执行。

7.应通过公开的申报和竞争,针对人才队伍和既有工作基础,通过论证确定建设资格。

8.重视验收制度,严格制定考核指标和验收方法,做好工程分项和分阶段验收。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的人员,都应当经过培训、考核合格,持证上岗。应把人员培训、从业人员基本素质和工作技能作为考核验收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机构管理

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成后,农业部将严格按照《农业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管理办法》、《农业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基本条件》和《农业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审查认可细则》等规定进一步加强对质检机构的管理。各质检机构在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农业部质量办公室)和有关专业司局的具体指导下,依法开展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检测工作。

逐步建立开放、竞争的激励约束机制,制定评价标准,严格认证程序,定期进行评比审核,通过农业部授权认可和国家计量认证,实行优胜劣汰,不搞一劳永逸,促进各级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自身不断强化和良性健康发展。

(三)运行经费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为非营利性的国家公益性事业单位,保持原事业费不变,工作费用按“例行监测制度”和“委托检验收费”的方式解决。

八、效益分析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能力和水平显著提高

项目建成后,将大大增强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的能力和水平。如动物产品中农、兽药残留检测项目可由原来的18项增为42项,大气、水、土壤和污染源等方面的能检项目与国际接轨,达到680项。形成对农产品生产、储运、销售及产地环境等从“农田到市场”进行全过程监控检测的能力。确保主要粮油产品、蔬菜、水果、茶叶等农产品的农药残留量和污染物指标符合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要求,主要畜禽产品和水产品的农药、兽药残留量和污染物指标符合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要求。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的合格率和优等品率。预计到2007年,农产品市场抽检合格率由现在的70%提高到90%以上;主要粮油产品和畜禽产品的优等品率提高到30%以上;蔬菜优等品率提高到50%以上;水果和水产品的优等品率提高到50%以上;农业投入品的市场抽查合格率由现在的75%左右提高到95%以上。

(二)农业生产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民收入增加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对各地农产品的品种、品质及生产环境进行普查和检验检测,进一步摸清我国专用小麦、高油大豆、专用玉米、优质肉牛、肉羊等优势农产品的品种、品质状况及适宜种植、养殖的资源条件,从而科学引导各地因地制宜地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挥地区比较优势,扩大优质农产品生产规模,逐步培养本地区的名牌产品和具有市场前景的农产品,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要,从根本上优化我国农产品生产的产品结构和区域结构,形成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的农产品生产新格局。通过本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加大面向广大农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服务力度,推动安全农产品生产技术的推广和相关信息的提供与反馈,提高广大农民生产安全农产品的意识,减少农用化学品投入,发展无公害农业,实现优质优价,增加农民收入。

(三)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出口进一步扩大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的技术能力,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的多边、双边认证,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有利于推动生产企业按贸易国和国际标准要求的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状指标的要求组织生产,减少出口农产品因质量问题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创造出更好的经济效益。项目实施后,预计我国水稻、小麦、玉米、油料、水果、蔬菜等农产品质量符合出口标准要求的产量将增长30%,猪肉、鸡肉、兔肉、禽蛋等畜禽产品符合出口标准要求的产量将增长15%,水产品符合出口标准的产品量将增长20%,大大提高我国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可靠性,增强我国具有比较优势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打破发达国家在农产品贸易中设置的技术壁垒;同时有利于通过对进口农产品科学的质量检测,在WTO规则允许的范围内,防止国外一些有害生物及不合格农产品流入国内市场,保证人民群众及动植物的健康安全。

(四)农业生态环境得到保护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将加强对农业生产环境以及生产过程的全面监控,可以促进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合理地使用农药、化肥、农膜、兽药等农用化学物质,降低使用频率和数量,提高其使用效能和安全性,减少农药、兽药等有毒有害物质的残留和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有效控制地面水体的富氧化和防止农业面源污染发生;有效控制工业污染和生活垃圾对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保证农产品生产的水体、耕地及气候条件符合农产品安全生产的需要;根据质量检测和提供标准化生产技术服务,改变农业传统的发展模式,做到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走新形势下我国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道路。

九、相关配套措施

(一)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法规体系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及配套法规的贯彻实施,加快与农产品质量安全密切相关的《农药管理条例》、《兽药管理条例》、《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和《动物防疫法》等法规的制定和修订工作。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法规体系,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工作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

(二)加快农业标准体系建设

目前,农业部和财政部正在组织实施农业行业标准制定和修订项目专项计划,每年制定和修订标准350项左右。要在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同时,加快对国际标准及出口贸易国标准的系统研究,加快农业生产技术规程、生态环境、产品质量分级、农药残留限量、兽药残留限量、有害重金属限量及检测方法等标准的制定或修订进程,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运行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三)依法开展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工作

通过建立和实施国家农产品质量例行监测制度,将农产品市场准入性检验,从生产或经营者委托检验形式变成为由政府出资的例行检查方式。这样既有效地发挥了政府的监督作用,同时也降低了农产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成本,增强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建议国家财政设立农产品监测专项资金,由国家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农产品市场消费情况和进出口贸易情况,组织制定全国农产品例行监测计划,发布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信息。在此基础上,建立产地农产品质量信誉等级档案。对经品牌认证的农产品实行免检制度。作为国家基础性、公益性事业,农产品质检机构应保持全额拨款事业费不变,逐步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多元化的投入体制。

(四)加强人员培训与国际交流

全面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人才培养计划。通过国内培训和出国培训等不同方式,不断提高检测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检测水平。积极同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开展形式多样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习先进的检测技术和方法,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的多边、双边认证或互认,为我国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提供快捷高效的服务。

(五)开展检验检测技术科学研究

加强对国外先进检测技术和方法的引进和验证工作。在引进和消化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农业生产实际,研究并制定适合不同层次的检测技术和方法,并形成一定规模的技术储备,缩小与发达国家检测技术水平的差距。当前,重点是要加快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等有毒有害物质残留检测技术的研究。

(六)强化信息管理与综合利用

构建信息沟通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搞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工作。

第三篇:云南怒江州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

云南怒江州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

摘要:农产品质量检验,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障农产品质量的可靠性依据。农业质检体系具有农产品生产、安全评价、标准实施、行政执法、市场监管和农产品贸易等方面的管理。怒江州农业质检体系经过多年建设,已初具规模,质检能力也在不断提升。笔者通过调查分析,怒江州农业质检机构在建设或运行中还存在问题,有必要采取发展对策措施加以解决,以更好地适应农产品质量建设需要。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怒江州

周光良.云南怒江州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J].农业工程技术,2017,37(26):72-73.一、怒江州农业质检体系建设基本成效

近四年来,依托国家农业质检体系建设项目,怒江州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初步形成了以“州级质检中心为龙头、县级质检中心为骨干、乡镇级质检站速测为基础”、分工明确、定位清楚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网络[1]。

1、各级检测机构的设置

(1)州级农业质检机构

有1个综合性检测中心,专业技术人员2人,实验室面积1500多平方米,仪器投资750万元;按照“边建设、边运转”的方针,基本完成了4个州县级中心(站)、29个乡镇级检测站的建设,正在进行实验室试运行和资质能力建设的铺垫工作。

(2)县级农业质检机构

已建的县级农业质检站现有农产品质检人员21人,实验室面积2400多平方米;平均每个中心5人,实验室面积500多平方米。乡镇速测点:全州已建成各类基层速测点25个。其中,22个乡镇建立农产品速测室,3家农产品市场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建立速测点。全州累计已有?z测机构34个,实验室面积3900多平方米,检测仪器设备145台(套),固定资产3150万元。

2、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主要工作

(1)履行职责,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

2012年起怒江州启动了农产品质量例行监测,每年检测农畜样品达6000多个。同时,还开展了稻米、水果、生猪等产品监督抽查与产品管理。州以下各级农产品质检机构围绕本地重点产品,积极开展了以蔬菜农药残留等为重点的例行监测工作,培养了一批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人才。

(2)形成合力,全面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全州各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与质检机构形成合力,在技术上、管理上分工协作,共同推进怒江州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为农产品质量全程控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怒江州农业质检体系建设制约因素

1、各级政府对农业质检机构重要性认识不足,投入少,运转难

从州级看,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人员编制问题已多次向政府报告,但一直没有得到审批,目前处于有确认机构,无专业技术人才、无工作经费的状态。全州均未将检测工作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基本上都属于部门行为主动、政府层面被动的现状。各级尽管依托项目有了仪器设备,但由于无运行经费及相应的技术人员,还只能停留在快速检测上,开展少量仪器色谱分析。就全州目前情况分析,认识不到位,资金投入少,农业质检机构运行困难。

2、地方各级对农业质检机构的属性定位不清,管理乱,建设慢

农业质检机构,究竟是公益性的还是社会服务性的,是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建设好,还是有其他部门综合建设、同时承担农业检测的功能好,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到目前为止,4家承担农业部项目的机构都没有完成建设任务,还有8家承担省农业厅项目的机构没有完成建设任务。从全州情况看,曾经存在由食药检部门建设包含农业质检的检测能力的设想,但由于工作性质不同以及所面对的对象等方面的特殊性,再加上行政管理体制等方面的特点,最终很难实现。在拖延多年后,还是由农业部门来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农业质检机构的建设和运作。

3、缺乏科学统筹的规划设计,重大件,轻配套

通过农业部农业质检站项目建设的实施,怒江州各级均配置了部分大型精密仪器,实验室装修改造也已完成,但由于小型设备及人员未能及时跟上,仪器设备大部分仍未能正常开展工作。在人员方面:受行政事业编制及区域的约束,各级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尤其是高技术专业人员由于待遇低,很难落实到位。据统计,全州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人员共49名,其中从事检测的专业技术人员41人,其中无一人从专业院校毕业。在配套设备方面:由于各级仪器设备的采购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进行,加上没有实验室建设基础和专业人才,其中气相等大型仪器的配置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但部分前处理设备存在着质量水平参差不齐,有的不能满足大型仪器的配套要求。

4、基层农业质检机构认证标准高,环节多,认证难

对于计量认证和农产品机构考核是检测机构的“准出”条件。计量认证资质考核多,无形之中给检测机构和检测人员形成了很大的压力,疲于应对;没有专业检测人员,无法保障认证工作的完成。从目前的情况看,这两项考核需要相当的经费保证。

三、怒江州农业质检体系建设发展对策

1、完善质检机构发展政策环境

(1)科学界定机构职责,明确功能定位

按照“优化地市级、完善县级、统筹城乡(乡镇、市场、基地、企业)”的原则,确定各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政府检验检测机构的建设重点和功能布局。制定不同阶段发展规划,引导农业质检体系良性有序发展。

(2)科学制定发展规划,不断提高检测能力

要把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摆上重要位置,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任务,落实工作措施,扎实组织推进,加大投入力度,建立多元投入机制。

(3)加强交流,提升管理和技术水平

有条件检验机构应积极主动寻找与省内同类检验机构的沟通和联系,相互学习吸取经验,不断壮大和提升自身检验和管理水平,缩短与省内同行的差距。

2、提高质检机构服务能力

当前在不断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应进一步加大对农产品品质检测能力建设,尽快建立健全有效运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

(1)整合资源,突出重点

积极争取国家各类检验检测项目,不断扩大农贸市场、重点产地的速测点自检建设,构建州、县、乡、企业(市场)四级检验检测体系,同时强化检测能力,提高检测水平。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在社会发展中取得良好效果,也要制定明确的农产品安全检验标准。

(2)强化检测能力,提高检测水平

组织开展检测人员的培训,规范检测技术人员工作。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站项目建设过程中,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特别是《国家地、县级检验检测机构建设标准》原则,按照属地管理的要求,尽快落实“三定”,保障通过“双认”,落实检测工作经费,提升检测水平。

3、深化农业质检机构技术人才管理改革

引入聘任和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根据按需设岗、按岗定责的原则,明确不同岗位的责任和任职条件,并按照任职条件的要求,引入竞争机制,对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的岗位管理,优化队伍的结构。

根据质检机构自身发展的特点,积极探索分配制度改革,使工资与分配任务直接挂钩,形成岗位竞争;对一些关键岗位的人才实行津贴、补贴制度,以此激发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步增强其实力和市场竞争力,从而促进质检机构的发展[2]。

4、强化农业质检机构经费投入保障

农产品质检工作是一项公益性、基础性事业,但目前各级政府及管理部门对于机构运行经费预算不足,制约了质检事业的发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目前怒江州还没有能正常开展检测工作检测机构,检测运转经费基本难以保障。所以,不仅要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积极配合人大代表,开展执法调研;还要争取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和监管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并按一定比例增长。

参考文献

[1] 任广涛.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的思考[J].食品安全导刊,2016,03:65-66.[2] 苟 龙,周开拓.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的思考[J].农技服务,2016,03:35+121.

第四篇:永寿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项目建议书

永寿县水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

项目建议书

一、项目名称

永寿县水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项目

二、项目法人单位

永寿县渔政监督站

三、项目建设地点

永寿县渔政监督站,永寿县永安渔场。

四、项目建设年限

项目建设期限一年,即2012年。

五、项目建设的总体目标任务

项目建成后,年抽检各类水产品100个,抽检覆盖率达到95%以上。努力使全县的水产品质量安全状况基本满足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农用化学物质对水产品生产环境的污染状况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水产品实现按标准组织生产,安全指标达到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要求,形成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地方优势特色名牌水产品,水产品在市场抽检合格率达到95%以上。

六、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实施水产品质量检测,是国家实施水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提高水产品整体质量水平和保护广大城乡居民身体健康的有效途径。目前永寿县水生动物检疫检测站已成立,水产品质检工作还没有全面展开,主要是缺乏必

要的检测设备和检测平台。永寿县通过财政支持,加大投入,建立永寿县水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系统,以填补该区域综合性水产品检测的空白,为实行市场准入制度构筑一道安全网,水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成后,立足永寿,覆盖周边县区,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主要对当地特色优势水产品、水产品生产投入品(水产品生产资料)及水域生态环境进行检测,检测的数据将作为产地认定和质量认证的依据。

永寿县水生动物检疫检测站建在县渔政监督站,紧靠三大超市,又在永安渔场设点,地理条件优越,交通便利,十分方便检测工作的开展。完善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是实现渔业增收、渔民增收、保护环境的重要途径,也是永寿县政府和人民的共同愿望。项目县位于咸阳市北部,312国道东西贯通县城,又是水产品在渭北和关中流通的枢纽,在此建立水生动物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对保障全县乃至全市“菜篮子工程”的实施和人民身体健康具有现实和长远的意义。

七、项目建设内容和规模

1、土建工程:改扩建县级水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站400㎡;新建县城水贸市场、联财镇市场水产品质量检测室两处80㎡。检测站建设内容包括各类检测室310㎡,业务办公室90㎡;两处检测室各新建40㎡业务工作室;以及站室配套供排水、供电、采暖、污水净化、绿化等附属设施。

2、仪器设备:按照配套完善、填平补齐的原则,购置

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水药残留速测仪、电子精密天平、试验台、试验柜、低温循环水浴及其它检验检测设备56台套。

3、工作人员培训:对检验检测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20人次。

八、项目建设投资概算和资金筹措方案

项目总投资为375万元,其中:申请国家投资300万元,其中:60万元用于土建工程,200万元用于仪器设备,40万元用于工程建设其它费。土建工程

概算投资68万元,其中:其中收样室、样品处理室、样品保管室5.6万元;液相、气相色普室6.4万元;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室3.2万元;天平室2.4万元;无菌室2.4万元;仪器药品库房2.4万元;烘干室2.4万元。新建县城水贸市场、联财镇2个水产品质量检测点,共计8万元。仪器设备投资概算

本项目仪器设备经概算,投资267万元。

项目基本准备费15万元,按项目总投资的3%估算。项目各项取费25万元,按项目总投资的5%估算。

九、项目建设的效益分析

项目建设大大提高了县级水产品质量检测机构的检测能力,服务范围和检测水平,形成对水业生产环境以及生产过程的全面监控。大幅度提高水产品质量和安全性,扩大水产品市场占有率和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引导水民按照市场和

消费者的需求进行无公害生产,有效地提高水民收入及水业和水村经济综合效益;促进区域内无公害水产品和绿色食品的发展,有效地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保障城乡人民生命安全;引导水民和水业生产,合理投入化学合成物质,降低水业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环境,进而推进水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十、项目前期工作内容及进度

项目已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和项目选址等前期工作,并初步开展水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培训了专职人员5名,配备了部分设备,安排了专项资金5万元。截止目前,全县无公害水产品产地认定11个,通过水业部水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认证的产品17个。

第五篇: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探讨论文

摘要:在现代社会中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最重要的部分,同时也是检查农产品之中是否存在农药以及一些有毒物质的残留技术措施。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系统,力图不断推进农产品质量的进步。

关键词:农产品;安全检验;体系;建设

在人们的生活中农业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在农业的发展之下,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变为了社会关注的重点。农产品的质量检验系统,可以从多个方面对于农产品进行检测,其对于逐渐提升的产品质量和推动农业发展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并且通过对体系的不断完善,其对我国整体农产品质量监管平台的建设也有着一定的推动意义,所以应该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加强重视。

1目前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的发展

现状我国作为农业生产的大国,农产品的产量一直处于世界的前列,而作为传统的农业国,也加强了对于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在我国的20世纪80年代之时就在不断探索科学、合理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系统,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当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逐步建立,全国也逐渐建立了农产品质量监测站,力图从根本上保证我国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2质量安全检测体系的措施分析

2.1不断优化资源配置

同我国目前的农业生产基本特征,各个地区的地理环境、交通状况以及结构调整等等综合条件来对质检机构进行综合考虑。与此同时,检测机构的建设规模,级别也应该同经济文化以及业务等等相结合,并且可以在各级部门的质检机构进行相互补充,而在一些经济并不发达的地区或者是山区可以选择建立农产品速测站,进而就可以形成一些区域性的特色。

2.2做好检测人员的培训工作

检验检测数据的准确性,以及检测人员的专业素质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所以,应该对检测人员做好专业知识以及操作技术的培训工作,与此同时,也需要对检测人员的法律意识进行培训。后者相对来说培训工作较为简单,然而多于检测人员进行检测技能的培训就会较为负责。而这种培训通常培训时间总体来说比较长。因此,就可以通过和高校之间进行合作,在学校的内部设置农产品检测的课程,从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等等两个方面对人员进行培训。如此的话就可以给检测工作的进行输送具有专业素质的人才,进而从根源上解决人才较为缺乏的现象。进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对其进行整体推进,应该依照农业发展的需求,将标准化基地和生产示范基地作为的突破口,做好示范基地的标准化建设工作。需要将经营过程和成产模式作为基础,对于农业生产之中的整个环节,各个阶段的农产品包装和运输进行捆绑,最后就可以促进农业标准化生产的推进工作。对于农产品经营的龙头企业,农产品销售的经济组织,则需要将作用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进而逐渐提升生产规模以及组织[1]。

2.3提升安全检测技术

近些年来,我国已经通过多种方式逐步推进农产品检测体系的建立,在当前阶段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从根本上来说,追溯能力依然满足不了目前的发展需求。并且我国当前的法律还没有对农产品的责任人以及质量进行明确的规定,并且其追溯技术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较而言,还有一定的距离。农产品质量出现问题之后没有办法发现其原因,与此同时,也不能较好的适应当前农产品安全责任的追究制度的需求,进而出现相关农产品质量问题,造成消费者对于农产品质量失去信心。因此,在实际之中则要求加强政府对农产品的质量追溯体系的建立[2]。因此,对于安全检测制度应该安排专项资金,依据实际要求做好硬件设施以及软件开发工作,而对各个层级的检查系统进行整合之时,要求做到协调统一质量追溯,并且使用相关刺激制度来推进企业参加到体系建设中。

2.4应用竞争制度

对于农产品安全检测来说,这是一个非盈利的行为,在目前一般是通过政府为主导进行的建设,保证体系的有序运行,然而这样的话,也会导致检测机构出现垄断问题。农产品检验全部是通过政府部门进行抽样检验,然而因为经费比较单一,所以从事实上来说没有办法同目前市场检验体系的相适应,特别是我国的农产品产地多,品种复杂。因此,没有办法进行全过程的质量检测。在实际工作中应该不断加大对工作人员的技术指导以及培训,保证技术人员具有一定的安全检测意识[3]。加大引进多种检测机构,如此就可以促进市场竞争的形成了,保证其可持续发展。

3结束语

近些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经常发生,对于农产品的质量也保持着一种怀疑的态度,所以,我国应该建立一套比较权威和完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和标准,同时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推广,实现深入到基层人民中,逐渐扩大检测范围,每一个部门机构应该严格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给广大人民提供一个绿色、安全的农产品,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兵.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法律问题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0.[2]郭艳红.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的措施[J].云南农业,2011(7):7-8.[3]彭年模.完善监管检测体系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J].四川农业与农机,2014(2):14-15.

下载《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