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

时间:2019-05-12 19:10: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全面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全面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

第一篇:全面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

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

全面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

根据诸发[2011]28号文件精神,针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严重的实际,在完善提高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建设水平,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为深入推进我市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下步着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加大出口农产品基地管理力度,完善农业标准化体系。对原有注册基地进行复审,对违犯基地管理规定的,责令整改,问题严重的取消备案资格。各基地备案企业必须加强备案基地的管理,凡使用违禁药品的一经发现,立即取消该基备案企业的基地备案资格。使用了违禁药品的农产品实行召回制度,不得出口,也不得在国内市场销售。对全市已经登记备案的215家农业化学品生产经营实体,定期进行抽检,并建立不良行为记录制度,切实形成公开、公平、公正、有序的检测环境。扩大基地规模,积极开展基地认定和产品认证。

(二)继续加大农业化学投入品监管力度。继续抓好农业化学投入品市场准入登记备案工作,加大对禁限用农兽药、禁用化学品清理检查力度,采取明查与暗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市400多家经营业户进行拉网式检查,净化全市农资市场。分期分批对农药兽药经营业户进行培训,下半年计划培训80场次。推进综合执法,强化督导整改,依法严厉查处。

(三)完善检验检测体系,全面提升检测层次和能力。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负责蔬菜生产基地、出口企业、市场超市蔬菜质量检验,每星期抽检一次,每次抽检样品不少于100个,下半年抽检样品2000个以上;动

1物疫病检测中心,负责全市养殖基地及出口禽肉类产品、32家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和40家禽肉经营摊点(专卖店)抽样检测。整合各部门、企业及社会检验检测资源,加快农产品公共检测平台建设,加快建立完善城乡互动、满足消费的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真正让广大消费者吃上放心的农产品。

(四)扩大基地规模,积极开展基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整合涉农资源,组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名牌农产品“四位一体”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服务机构,全面开展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名牌农产品以及地理标志农产品的认证工作。同时,积极推行GAP、HACCP、ISO9000系列标准、ISO14000系列标准的认证和管理。

(五)加强宣传培训,提高全社会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结合当前各项工作,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各种媒体,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活动,多角度、多层面强化法律法规宣传,提高生产经营业户的守法意识。

(六)加强农业综合执法,确保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发挥作用。积极开展以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为重点的农资市场专项整治活动,从源头上确保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对农资市场实行一状三册(专项整治工作责任状、种子经营档案册、化肥进出经销台帐、农药经销帐册)网络式管理,完善农业行业责任追究制度,确保流通领域农产品质量安全。

第二篇:浅谈如何建设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浅谈如何建设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 作者:张根良1 刘新发 高敏 钟吉林 钟瑞锋

来源:《新农村》2010年第07期

摘要:本文论述了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的重要性,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建设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的建议。

关键词: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

目前我国农业污染、农产品污染、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等问题日趋严重,特别是三鹿奶粉事件、瘦肉精、多宝鱼、海南问题豇豆等事件的发生,对人类的健康已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因此如何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成为我国当务之急。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需要从源头抓起,这就要求各县(市)抓好当地的农产品生产,建设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以解决农业源头污染问题。2006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开始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出台为县(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提供了法律依据,同时也对县(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关于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为强化县级政府对农产品质量的监管和公共服务职能,尽快构建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相适应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障城乡居民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现提出意见如下。1 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1)《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提出的要求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共八章五十六条,其中多次对县级以上地方政府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出要求。《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明确规定“县(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一领导、协调本行政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并采取措施,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也特别强调了要加强农产品质量全程监管,切实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因此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是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内在要求和具体体现。

(2)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的需要

县级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发展迅速,目前各县(市)关于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的申请如火如荼,这就需要县政府农业部门对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提出具体要求,包括统一品牌和标准、统一生产技术规程、统一投入品管理、统一技术咨询服务、统一检测和销售等。新上的基地建设项目要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的标准进行建设和发展,加强生产过程的监管,严格按《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生产过程中做好投入品使用记录,建立记录档案,实行严格的环境监测评价。

然而县级的农产品生产环境不容乐观,污染问题较为严重。一是一些农民没有按照生产规程安全、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造成农业面源污染;二是农药、肥料等超量施用、施用时期、施药方法不当造成人畜直接或间接中毒事件时有发生;三是三废排放、污水灌溉等对农产品产地环境污染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农产品质量安全堪忧。县级农业部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面狭窄、手段落后,标准化生产管理体系不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执法体制不完善等问题突出;很多县农产品质量安(下转第153页)全检测无专门的机构,农产品生产分散且规模小,对生产过程质量监控难,生产者的标准化意识薄弱。这就迫切需要县级建立完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

(3)县级本身特点属性决定

县级作为基层单位,要接受和完成上级一系列的对农产品的产地检测、农产品品质的检测,是最前沿的阵地,它的工作力度直接影响农产品质量把关问题。目前全国各省已建立了280多个农产品检测中心[1],但是农药残留问题还是屡禁不止,究其原因是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基础薄弱,检测技术落后,监督约束机制不健全,使许多认证后的品牌出现名不副实的现象,引发公共健康危机和突发性中毒事件,直接影响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要做到从源头抓起,实行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面监管,就必须建立健全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县级农产品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1)农民安全生产意识不强,生产技术落后。由于农民的素质参差不齐,部分生产者的农产品安全意识不强,掌握的生产技术不全面,导致不能很好地掌握农药的科学合理使用,甚至使用违禁农药。在生产技术上,仍有很大一部分生产者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没有按照操作规程安全、合理使用农药,使用方法和技术不科学、不规范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的应用未得到普及。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影响了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和监管。

(2)工作经费不足,体系建设人员缺乏。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涉及的面广量大,包括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检验、农药等农业投入品的监督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制定与实施等都需要一定的工作经费。然而一直以来,县级(如高台县等[2])在这些方面的经费投入不足,严重影响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的建设工作。由于经费不足、人员缺乏及政策法规不到位等原因,从而影响了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工作的正常开展。

(3)基层宣传力度不够,农民群众安全意识薄弱。自《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出台后,虽然各县政府部门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开展了一定规模的宣传,但一些群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知识了解还不够,依法组织农产品生产和加工的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群众对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理解的广度和深度有待加强。

(4)执法主体责任机制不完善,缺乏联动性。县级部门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市场检查方面,布置尚不合理,缺乏统一的执法部门和执法管理机制,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职责不清、监管混乱、执法主体不明的局面。例如在对农资市场检查时,有农业、工商、质量监督、公安等多个部门参与,经常业务分工不清,长此下去,势必造成执法混乱、责任混乱、市场混乱。县级农产品体系建设的建议

(1)确立指导思想,明确主要目标

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的建立,首要任务是要明确指导思想,以及确定体系建设工作的主要目标。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现行农业法律法规为基本框架,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有效实施为基本目标,加强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促进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主要目标:根据各县基本县情,用若干年时间,使县、乡(镇)、生产单位构建和完善一套精简统一、布局合理、职能明确、运转高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包括检测检验体系、安全监管体系、标准化生产体系、规范化流通体系等),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覆盖全程。

(2)成立领导小组,确保经费充足

因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县级政府要高度引起重视,加大经费投入,必须成立领导小组,领导和组织开展工作,并追究领导责任,才能确保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促进农业发展。领导小组一般以分管农业副县(市)长为组长,以农业主管部门主要领导为常务副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以农业主管部门相关站办工作人员为成员,统一领导和组织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工作。

(3)制定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制度

制度是行动的准绳,只有建立制度,才能“有法可依”。《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确立了八项基本制度,包括:农产品安全管理责任制度(第3、4、5条)、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强制实施制度(总则第八条和第二章全部)、农产品产地管理制度(第三章全部)、农产品市场准入和追溯制度(第20、25、33、37条)、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制度(第39条)、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报告制度(第40条)、农产品质量安全分析和评估制度(第6、7条)、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追究制度(第七章全部)。各县(市)可以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相关制度和本县情况具体制定适应本县特点和要求的相关农产品质量安全制度。

(4)申请项目资金,建立农产品检测体系

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中,农产品检测是必须的。县级政府部门应该积极向上争项目争资金,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根据县情建立和完善农产品检测站,使之具备基本的农产品质量检测能力。

(5)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农产品体系建设中,农产品监管也是必不可少的。加强监管,可以有效预防不合格农产品流入市场,保护公众生命安全。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是法律赋予的职责,也是顺应农业发展新形势的需要。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主要包括农业投入品动态监管、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农产品规范化流通、农产品市场准入等方面。县级农业监管部门要建立相关方面的监管制度,加大监管力度,严格按照制度要求对农产品在各项环节中的监督管理和执法检查。

(6)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和培训

广泛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全面提升社会公众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良好氛围。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重点加强基层农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形成一支以乡镇农业技术人员为骨干,乡村农技员和示范大户、农业企业科技人员为主体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推广队伍,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队伍和农业生产者的整体素质。展望

当前农业要不断适应新的发展形势,着力转向“绿色、高效、现代、科学”发展,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建设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既是政府坚持依法行政的内在要求,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推进产业升级、促进农业增产增效的具体体现;既是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提高政府公信力、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 王冬霞,张美玲,王瑞霞.浅议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J].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5年3期

[2] 濮小英.高台县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的状况与对策.农业科技与信息, 2008年16期作者简介:张根良(1983-),男,浙江,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办公室文秘和农产品检测工作

第三篇: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方案

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方案

为认真规范实施xx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根据省农委、省财政厅《农产品安全工程实施办法》和市农委、市财政局《农产品安全工程实施办法》有关规定,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入贯彻落实全市农村工作会议和《xx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xx年民生工程的通知》(亳政〔xx〕8号)精神,以保障农产品生产和消费安全为基本目标,依托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农技推广机构)现有条件,坚持“政府主导、部门推动、立足现有、因地制宜”的原则,以完善乡镇农产品快速检测手段为重点,合理布局、优化配置、填平补齐,着力提升检测服务能力,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控制提供有力的支撑。按照农业标准化、产业化和品牌化的发展理念,通过整体推进“三品一标”规模化发展、规范化管理,全面施行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规范农业投入品使用、推行全程质量控制、严格产地准出等一系列措施,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二)目标任务

1、农产品安全快速检测体系。xx年全区建设22个乡镇蔬菜农残快速检测系统;22个“瘦肉精”快检系统;在十八里建设1个水产品孔雀石绿、氯霉素等快速检测系统。完善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

设,重点保障检测规范运行和乡村两级“四员”队伍建设(乡镇监管员1名、检测员2名、每村协管员1名和每个农产品生产单位内检员1名),建立健全“职能明确、力量匹配、业务规范、服务有力”的乡村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服务体系,每年每乡镇抽检蔬菜样品300-500个,切实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

2、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以实施品牌建设行动为抓手,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因地制宜发展农产品地理标志和有机农产品。通过“三品一标”产品开发,加快农业“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通过推进标准化生产,减量使用化学投入品,有效改善农业生态环境;通过品牌创建,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带动企业增效、农民增收,最终实现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同步提升。各乡镇xx年通过“三品一标”认定的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单位不少于1家,通过认证的产品1个以上。

(三)建设内容

1、农产品安全快速检测体系

(1)人员要求。每个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农技推广机构)确保有2名以上专职或兼职检测专业人员,且保持相对固定。人员不足可以购买服务形式聘用,实行实名制管理。并具备中专以上相关专业学历,接受岗位专业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才能从事相关快速检测工作。

(2)检测设施。一是检测场所。每个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农技推广机构)检测室面积20-25㎡。蔬菜、畜牧、水产检测放在一起的乡镇,检测室面积要在30㎡,二是功能条件。检测室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功能分区,检测样品存取、前处理、检测和污染物堆放应有显著标识。检测室水电设备、防火防尘、通风排气应符合检测工作要求,试验台根据检测室的大小长度3-5米。

(3)主要仪器、配套设备及试剂耗材。一是主要仪器。蔬菜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主要配备农残快速检测仪、食用菌荧光增白剂检测仪;畜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主要配备酶标仪和胶体金卡检测仪;水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主要配备胶体金卡检测仪。可满足有机磷类农药、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瘦肉精”(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和沙丁胺醇等)、孔雀石绿、氯霉素、呋喃唑酮、恩诺沙星和黄曲霉毒素等项目快速检测。快检仪器除集成、轻便、易用外,还应智能化,标配usb、以太网、rs232和vga等通讯接口,可wifi、以太网接口联网进行数据的传送。二是配套设备。主要包括离心机、可调移液枪、水浴振荡器、干燥箱和恒温培养箱等前处理设备,空调、冰箱、冰柜等控温设备,电脑、打印机等。三是试剂耗材。应配备常规工作所需的酶液、底物、显色剂、胶体金标检测卡,毒素、抗生素、兽药残留elisa试剂盒,玻璃器皿、药品等耗材。

以上检测人员、检测用房等基础设施由乡镇负责落实;仪器、配套设备及试剂耗材均由区农委负责统一招标采购。

2、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

(1)无公害农产品。突出标准化生产,突出质量安全。实现化学投入品减量化生产。重点开展鲜活农产品、初级农产品无公害认证,大

力开展无公害产地认定。在“两园两场”(蔬菜、水果标准园,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水产标准化健康养殖示范场)建设中率先实现无公害生产全覆盖。

(2)绿色食品。突出全程质量控制,积极扶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各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型骨干食品企业和出口企业发展绿色食品,推进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在生态农业、现代农业示范区及标准化示范园区内全面导入绿色食品生产标准和管理观念。

(3)有机农产品。立足自然资源禀赋和生态环境优势,坚持因地制宜和生态安全,坚持市场导向,大力发展有机农业、生态农业,适度发展有机农产品,着力推广有机生产方式。创建一批有影响、有特色、有规模的有机农业示范基地。

(4)农产品地理标志。彰显地域特色,立足于区域农耕文化和良好生态环境,优先把品质优异、人文历史悠久、品牌知名度高、地方政府重视的产品纳入登记保护范围,重点发展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特定产品内涵的地理标志农产品。

(四)实施范围

xx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在全区实施。农产品安全快速检测体系建设范围:

22个乡镇建设蔬菜农残快速检测系统;建设畜产品重点乡镇“瘦肉精”快检系统10套;水产品重点乡镇建设孔雀石绿、氯霉素等快速检测系统1套。

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xx年全区奖补“三品一标”企业不低于10家,其中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企业不低于8家,绿色食品认证企业不低于2家,鼓励条件成熟的单位进行有机农产品认证、农产品地理标志认定。

二、资金筹措与补助标准

(一)农产品安全快速检测体系

省级经费重点补助检测设备和部分购买服务运行经费。实验室改造由区级足额配套。省级安排我区xx年新建22套蔬菜产品、10套畜产品、1套水产品质量安全快检设备,省级奖补总投资165万元。对验收合格的,省级财政对每套检测系统奖补5万元。

1.农残快速检测设备,主要包括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仪、食用菌荧光增白剂检测仪及冰箱、电脑等配套设施。

2.畜产品质量安全“瘦肉精”快速检测设备,主要包括“瘦肉精”速测仪器及冰箱、电脑等配套设施。

3.水产品质量安全快速设备,主要包括孔雀石绿、氯霉素等快速检测设备及冰箱、电脑等配套设施。

凡已自行购置设备的,按照“补缺补差”的要求,可不再购买。蔬菜、畜产品、水产品快检重叠的乡镇,小型离心机、冰箱等配套设备可共用的,不再重复配置。省级补助可用于购买服务和检测运行保障费用。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

1.补助对象。xx-xx年全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获证企业、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家庭农场等。

2.补助标准。省级对获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企业,每个申报(或复查换证)企业补助3万元,获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企业每个申报(或续展)企业补助4万元,有机农产品认证(含再认证)每个企业补助4万元(再认证补助1万元),农产品地理标志认定每个补助10万元。市级对xx年新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按产品每个分别补助0.3万元、0.4万元、0.5万元、15万元。区级对xx年新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按产品每个分别补助0.5万元、1万元、2万元,新认定农产品地理标志补助5万元。

三、体系建设管理机制

(一)建立政策保障机制

食用农产品安全是食品安全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各级政府要认真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加大政策扶持和公共财政投入力度,确保民生项目落到实处。同时要充分发挥好市场主体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监管,建立健全社会监督评价机制,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政府属地管理责任、行业监督管理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落实。

(二)建立项目审核机制

区农委负责项目规划管理与指导建设;乡镇政府具体负责实施。

(三)健全项目实施管理机制

按照农业项目“四制”要求,加强对项目实施管理。各乡镇要制定项目实施建设方案,区农委要组织专家论证后方可实施。各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检测室水电气、环境改造等基础建设要严格按照法人责

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集中采购制、资金报账制、竣工验收制等规定。快检仪器、配套设备和耗材的采购应根据国家有关招标投标法律、法规和政策组织招标采购。检测设备实行统一招标采购。在保证质量和功能的前提下,优先采购国产仪器设备。

(四)建立资金拨付管理和验收机制

各乡镇应建立奖补资金(包括地方配套资金)拨付使用制度,实行专款专用,坚决杜绝“挤、占、腾、挪”项目资金现象。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制定项目实施计划,除主要检测仪器外,要充分利用好现有的场地和仪器设备,不搞重复建设。

(五)建立运行管护机制

强化地方政府的责任,确保机构设置、人员配置到位,使建成后做到“建得起、管得住、能运行”。要制定运行管理和维护制度,落实人员。农委要加强检测工作管理和人员技术培训工作,乡镇要做好检测仪器维护保养,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体系的正常运转。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有关部门要切实把农产品质量安全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认真研究,精心部署,精准施策,确保本项民生工程扎实有效推进。区建立工作机构,政府分管负责同志牵头,农业(畜牧、水产)、财政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密切配合的工作协调机制,及时研究解决项目实施中有关问题。各乡镇要成立相应工作机构,确定专人承担项目实施工作。

(二)落实实施管理责任。

将乡镇农产品快速检测体系和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纳入政府绩效考核,实行目标管理。区政府负责项目实施的组织领导,以及项目实施方案的审定等配套措施,农委负责承担具体实施工作。建立健全项目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严格按照民生工程项目要求,落实经费使用方向和补助标准,强化项目管理。

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建设项目按照实施计划,由区农业部门具体实施。区农委要严格按照项目经费使用管理要求,落实经费使用方向和补助标准,建立相应资金使用管理和责任追究制度。各项目实施单位要建立资金专账,确保规范使用,项目取得实效。

(三)强化监督检查。

区农委和区财政局将按照省农委和财政等部门制定监督检查制度,重点加强对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体系建设的指导和服务,加强对重点环节的督促检查。对建设进度快、质量好、检测次数多、检测量大、检测质量高的地方给予表彰;反之,对不能保质保量完成任务、项目建成后闲置不发生效益的,将进行通报批评。对民生工程项目建设中违规违纪现象坚决从重从快查处,并追究责任。具体验收考核工作将根据民生项目管理要求,待省出台验收管理办法后另行制定。

第四篇: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

强质量之本 固安全之基 加快推进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

日期:2014-08-11 09:45 作者:农业部副部长 陈晓华 来源:农民日报

2014年6月,国务院印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明确了未来几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和重点任务。《规划纲要》立足长远,统筹全局,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和指导性。各级农业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规划纲要》精神,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诚实守信的市场信用环境,提高生产经营主体责任意识,规范生产经营行为,从根本上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提振消费者的消费信心,确保人民群众吃得安全放心。

一、提高认识,切实增强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紧迫性和使命感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农产品是食品的源头,其质量安全倍受社会关注,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总书记在今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了保障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极端重要性。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是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重要措施,也是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责任意识、诚信意识和自律意识,有利于发挥市场调控作用,有利于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效能。

近几年来,农业部按照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的统一部署,强化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诚信管理,加强制度建设,引导行业自律,强化诚信监督,开展诚信示范,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是,当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还不健全,一些生产经营者诚信意识淡薄,制假售假、违规使用投入品、非法添加使用禁用物质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严重损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打击了消费者的消费信心,也削弱了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都暴露出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缺失问题。加快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步伐,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势在必行。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各级农业部门要充分认识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紧迫性和使命感,要从全局高度理性认识开展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做好组织、指导、协调和保障工作,积极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

二、突出重点,明确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思路和主要任务

今后一段时期,农业部门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精神,以信息系统建设和信息记录共享为基础,以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为重点,以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为核心,强化生产经营主体诚信自律,营造诚信守法的良好社会氛围,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到2020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基本建成,重点生产经营主体的信用信息基本实现全覆盖,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有力有效,信用体系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上发挥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大幅提升,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满意度大幅提高。

(一)深入推进信用信息系统建设。信息化建设是信用体系发展的基础性工程。当前,农业领域信息化建设取得了瞩目成效,但是在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信息系统建设上,还存在资源分散、信息不健全等问题。

国家层面上,要依托农业领域各行业的信息化工程,以数据标准化和应用标准化为原则,进一步充实完善相关信用信息,实现信用记录电子化存储,推进行业间信用信息互联互通,提高主体信用信息的透明度。各级农业部门要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利用现有的农业信息化项目,完善、整合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信息,与本地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加强数据对接,及时传送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信息,加快构建信用信息共享机制。

(二)完善行业信用信息记录。各级农业部门要把行政处罚、行政许可和监管情况作为信用信息的重点内容,实行信用信息动态管理,专人记录,及时更新,保证采集的信用信息的真实性和及时性,提升信息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要依法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的征信工作,及时公布农资生产经营主体及产品的审批、撤销、注销、吊销等有关信息。鼓励和指导第三方征信机构、行业协会依法开展征信工作。要在保护商业秘密、数据及时准确的前提下,加强与食品药品、工商、质监、税务、知识产权、商务流通等行业的信用信息互通和交换共享,实现多部门信息联享、信用联评、奖惩联动,逐步形成主体全覆盖的信用信息网络。

(三)强化企业和行业的诚信责任。各级农业部门要督促生产经营主体落实诚信责任,强化自律意识,实行质量安全承诺制度,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坚决打击失信行为,积极树立行业诚信风尚。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要强化诚信守法意识,严格遵守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法律法规,依法建立生产记录和进销货台账,实行索证索票制度,规范生产经营行为,提高自我约束能力,杜绝使用禁用农兽药和非法添加物,严格执行农兽药休药间隔期,建立内部职工诚信考核与评价制度。行业协会要把诚信建设内容纳入组织章程,制定行业自律规则并监督会员遵守,加强会员诚信宣传教育和培训,在会员自愿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方式征集会员的信用信息,积极开展非营利性的信用等级评价。

(四)完善信用体系运行机制。制度是开展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没有完善的制度作为支撑,信用体系建设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各级农业部门围绕信用信息采集、动态管理、失信黑名单披露、市场禁入和退出、失信行为有奖举报、多部门跨地区信用联合奖惩等内容,完善规章制度,逐步实现信用体系运行规范化。及时公开信用信息,按照客观、真实、准确的原则,依法披露相对人违法失信和依法守信等重要信息。严格执行《农业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公开办法》,依法公开行政处罚案件信息,方便社会查询。建立褒扬守信、惩戒失信的奖惩机制,对诚信守法的生产经营主体实行奖励激励措施,对其在申请信贷、政策咨询、技术服务等方面提供各种帮助和指导。支持和鼓励有实力、信誉好的名优农资企业、农资专业合作组织直接到乡村设立经营网点,提高其市场占有率。树立诚实守信的先进典型,提高其社会声誉,形成品牌效应。同时,要建立“黑名单”制度和市场退出机制,对失信主体实行重点监管,扩大产品抽检范围,提高抽检频次。对造成恶劣影响的重大失信违法行为,依法从严惩处,并向社会公开曝光,使其失信行为众所周知,以儆效尤。加强部门联动,让失信者一处失信,处处受阻。建立信用监督机制,鼓励广大人民群众通过政务微博、“12316”举报电话、电子信箱等渠道,监督举报失信违规行为。对媒体曝光的失信违规行为,要及时调查处理。

(五)努力营造诚信守法的良好氛围。各级农业部门要把诚信教育融入行业管理工作中,在核发许可证、日常监管等工作中强化对主体的诚信教育和宣传引导。充分利用阳光工程、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和其他专业培训等途径,加大诚信教育力度。引导农资和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树立企业诚信文化理念,提高管理者的诚信文化素质,形成以诚实守信为核心的质量安全文化。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的宣传引导作用,树立诚信典范,使全行业学有榜样、赶有目标。重点组织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等公益活动,突出诚信主题,努力营造“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舆论氛围,让诚实守信的意识和观念深入人心。

三、落实责任,为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一是强化组织保障。各级农业部门要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强化组织领导,完善制度措施,加快推进本地区、本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成立本地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推进工作小组,及时研究有关重大问题,指导、协调、推进本地区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督促各项建设任务落实到位,确保信用体系建设顺利进行。

二是强化责任落实。各级农业部门要按照指导意见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根据职责分工和工作实际,制定《规划纲要》的具体落实方案,周密部署安排,确保任务落实到位。各地、各行业协会要定期对本地区、本行业信用体系建设情况进行总结和考核,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农业部将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成效突出的地区予以表扬,对推进不力、失信行为多发地区,予以通报。

三是加大支持力度。各级农业部门要积极争取本级人民政府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资金支持,形成稳定的财政投入渠道,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顺利进行。各行业协会在国家法律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拓宽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经费来源,扎实推进本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

四是推动创新示范。各级农业部门要根据本地区农业生产和发展实际,结合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等各类示范、试点项目,把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作为重要内容纳入考核指标和评价体系,积极探索有效的推进模式,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整体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水平。

第五篇:国外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体系研究

国外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体系研究

国外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体系研究(08-29 10:05)本文现已有

447 次点击

对于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本、美国、荷兰、英国、丹麦、挪威等诸多国家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非常重视,建立了农产品管理的相应法规及配套管理体系,并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政策与执行体系。1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体系建设 1.1日本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建设

日本对农产品立法十分重视,1948年来,先后颁布实施了《出口农产品管理法》、JAS法、《农药取缔法》、《有机农业和特别农业栽培法》、《有机农业法》等等。新世纪来,日本提出发展环保、生态、旅游农业的观念,又制定了新《农业基本法》、《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法》、《包装容器法》、《食品安全基本法》,同时还配套了《农药残留规则》等相关法规和大量相关的配套规章,基本形成了一套具有较强规范性的完整体系。

日本食品安全法律可操作性较强,通过实施,一是确保了食品安全,保证消费者安全消费;二是促进了全面实施生鲜食品的原产地标识制度,健全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机制、提高了消费者信心;三是明确了食品安全管理主体。1.2美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建设

维护公众的生命与健康,促进经济与社会的持续发展,是美国一切法律最基本的出发点。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显然是这一主题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因此,美国与此有关的立法也是比较多的,除了农药生产与使用、种子质量控制等方面有详实的法规外,还在食品安全供应方面有严格的法规。这方面美国先后制定的主要法令有《联邦肉类检验法令》、《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食品与药品法》,除上述法律外,还有“禽类产品检验法令”和“公共健康事务法令”等等。严格禁止任何牲畜市场所有者、营销商或代理商在家畜的接收、销售、购买、营销、饲养、饮水、移交、运输、称重和处理过程中有任何不安全行为。

美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建设体现了以下几点:一是规定严格;二是体现全过程。相关法规也包括了产品的生产、运输、加工、贮藏和零售等各个环节,甚至从种子监控开始;三是为保证法令的实施,国会还要求政府通过颁布规章来促进法令实施。

1.3欧盟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建设

欧盟先后制定了《农产品品质管理法》、《畜产品加工处理法》和《食品卫生法》等涉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法规。英国、丹麦、挪威也都制定了完整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体系,包括各种法规和生产、加工、流通和产品的标准和技术规范。

英国早在1990年,就制定了综合性法规《食品安全法》。该法十分具体和严格地规定了食品生产、销售、食品成分、卫生标准,还规定了销售和供应不适合人类食用的食品,使用虚假和误导消费者的标签,都属非法行为,将受到法律的严罚,有效地促进了食品质量安全管理。2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制 2.1日本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制

日本农林水产省为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专门成立了消费安全局;同时,厚生劳动省设有食品安全局。农林水产省和厚生劳动省之间既有分工,也有合作,各有侧重。此外,日本在前年建立了食品安全委员会(FSC),将其作为内阁的一个办公室直接向首相报告,独立履行风险评估职能,并向风险管理者即农林水产省和厚生劳动省提出有科学依据的建议。

2.2英国、丹麦和挪威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制

英国、丹麦、挪威等经济发达的欧洲国家,很早就围绕食品质量安全建立了完善的管理体制和可行的管理手段。

北欧各国强调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全程性管理。这种全程性管理有两个明显特点:一是强调要从农业投入品开始,对食品由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进行管理;二是体现在尽可能地减少管理机关的数量,由尽可能少的机关对食品安全进行全程性管理。

l999年11月,英国议会通过《l999年食品标准法》,决定成立一个独立的食品安全监督机构食品标准局(FOOdSta13dardSAge13cY)。该局代表英王履行职能,并向英国议会报告工作。在新的体制下,英国环境、食品和农村事务部仍然负责兽药和农药的欧盟监控项目,并在上述领域作为执法机关。

2.3美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制

美国在解决各种经济与社会问题中,使用最多的是法律手段,其次是经济手段,很少使用行政手段。但是,在对待食品安全问题上,他们却一反常规,设立总统食品安全委员会,使用了非常严厉的行政手段来对付。该委员会的成员是农业部部长、卫生与公众服务部部长、科学与技术政策办公室主任、管理与预算办公室主任、环境保护局局长、商业部部长、总统国内政策助理以及国家政府重组联合会主席。前三者共同担任该委员会的主席。后来的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性的效果证明,总统食品安全委员会的成立,是确保食品安全非常重要的措施。

3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标准体系 3.1美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体系

美国除了推广免耕农业技术,防止土壤侵蚀、推广无土栽培,提高蔬菜品质与安全外,更在综合治理农作物病虫害等方面,积累了一套比较成熟的经验。

从20世纪的70年代起,美国就开展了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的研究工作,90年代以后,有了更大规模的推广普及。现在美国大部分农作物,包括小麦、玉米、水稻、大豆及蔬菜和果树等,都先后使用了综合防治措施。其结果是,防治成本比原来明显下降,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突出,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性。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是一个知识集约型体系,是4大相互影响要素的科学组合。这4个要素是:决策支持系统、综合防治战略和战术选择、综合防治的实施与田间作物生态系统、生物学监控和环境监控,其中最基础的就是生物学监控和环境监控。3.2日本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

目前,日本农业标准数量很多,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标准体系。日本农业标准制定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是起草标准。农林水产大臣根据需要委托有关单位起草农业标准草案。二是日本农业标准委员会(JASC)审议。审议完毕后,向农林水产大臣提出审议报告。三是标准的批准和发布。

农林水产大臣确认JASC审议的标准草案对有关各方均不会造成歧视后,将予以批准作为日本农业标准发布。从标准制定流程可以看出,透明度原则在这一流程的各个环节都有所体现。其次,标准制定过程也充分体现了协商一致的原则。这一方面确保各相关方的利益都得到了考虑和体现,同时也确保JASC能够得到认可。3.3欧盟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

建立农产品生产和流通的质量安全标准和质量安全检测标准。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并予以强制执行是政府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首要的和最广泛的职能,也是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这些标准既包括生产过程中农业投入品的控制,对掺杂、掺假农产品的一般禁令,也包括农产品中不同化学残留允许量的具体限制,还包括产品标准和产品加工标准。

3.4荷兰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

荷兰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健全,且涉及全过程,表现为链条式标准化控制,如奶业链条质量控制(荷兰语缩写KKM)在2000年初建立,主要是为了保证牛奶产品质量指标的实现。在荷兰几乎所有的牛奶产品都遵循KKM标准,主要涉及到兽药使用、动物健康、奶类生产程序、饲料、水、卫生、生产过程的消毒、残留量水平和环境等各个环节。KKM参与者所使用的饲料必须来自于具有GMP认证的厂家,使用的兽药必须经过GMP认证,并且要登记农户购买和使用兽药的其他具体情况。4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建设

日本有机农产品认证与管理案例较为典型。日本农产品认证一般由中介组织承担。认证分为常规农产品认证和特殊认证,有机农产品认证为特殊认证。为了获得JAS标志,生产者可以向农林水产大臣指定或认可的认证机构提出申请,生产者自愿申请认证,如经有资质的认证机构(或认可的国外机构)认证,生产的产品符合JAS要求的产品,则可以允许产品贴上JAS标志。在对JAS法的修订中,确定了有机农产品及其加工食品的特定JAS规格标,通过检查来确定其是否符合规格标准。即使未贴JAS标志的产品,也须标有“有机栽培番茄”、“有机纳豆”或“有机红茶”等标志。另外,从外国进口的有机食品和本国产品一样,如果没贴有机JAS标志,就不许进口者销售。

5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督体系建设 5.1日本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督体系

日本农林水产省和厚生劳动省建有完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督体系,负责农产品的监测、鉴定和评估,以及各政府委托的市场准入和市场监督检验工作。日本农林水产省消费技术服务中心设有7个分中心,负责全国47个都道府县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调查分析,受理消费者投诉和办理JAS认证及认证产品的监督管理。地方农业服务机构与该保持机构紧密联系。厚生劳动省在全国l3个口岸设有检验所,负责对进口农产品进行检验。农产品进入市场后,由厚生劳动省所属的市场卫生检查所进行执法抽查并予以公布。此外,还有农林水产省的JAS认证产品符合性检查和生产者(农协)、销售者的自我检查,形成了从农田到餐桌多层面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督体系。

5.2欧盟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督体系

目前,英国、丹麦和挪威的农产品检验检测机构都是第三方公正性的中介组织。ELLIPSESCIENTIFICGR0UP是英国最大的、具有领先地位的综合检测机构,检测范围包括食物、水、药物、动物、饲料、环境等。整个研究所投资超过l000万英镑,每年检测60万个样品,检测收入超过350万英镑。丹麦农产品检测工作由丹麦农业服务公司负责,农产品上市前,生产企业都主动向农业服务公司申请检测。农业服务公司不定期进行农产品抽查,如抽检不合格,由农业服务公司报政府取消行政许可,因此,入市前检测农产品已成为企业的自觉行动。

欧盟注重加强农产品监督检查。英国农产品管理机构在1400多家屠宰加工场派驻专职检查人员,每头牲畜在屠宰前必须经检查人员验明身份,且对加工过程进行监督,在确认符合要求后才发给合格证,准予销售。5.3美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督体系

美国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督体现在对农药残留实施严格的行政监控。美国农药残留行政监控工作由国家环保局、食品与药品管理局和农业部3个部门共同负责。环保局负责农药登记和农药最高残留限量的制定;食品与药品管理局监督实施农药残留限量,并负责对进口和国内市场上的农副产品、加工食品中农药残留的监测;农业部负责畜禽产品和农产品产地农药残留监测,并负责组织农副产品农药残留情况调查,列出不同时期残留监测重点。农业部在50个州都有农药残留监测机构,在县级设有监督检查员,负责农药使用的监督和农产品样品的采集,农场在使用农药前必须得到监督员的许可。除了常规检测以外,美国农业部还负责一些有目的的长期定向监测。农产品农药残留行政监控是一项公益性任务,所以都是政府出资支持。6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 6.1农产品信息可追踪系统建设

欧盟从l997年始建立了农产品信息可追踪系统。该系统能够从生产到销售的各个环节追踪检查产品,具有溯源功能。英国从2000年开始,英国农业联合会和全英4000多家超级市场密切合作,建立了严密的食品安全“一条龙监控机制”。英国公民在市场上购买的任何食品,如蔬菜、水果、肉类、奶制品等,如发现有问题进行投诉后,监督人员可以很快通过电脑记录找到这些食品的来源。丹麦为肉类加工食品建立了完整可靠的可追溯链条系统,即某种肉类生产而言,要求企业生产所用的原料都有原始来源记录、使用记录和流向记录,其制成品的运输、销售等环节也要有连续记录。

在可溯追踪信息系统建设时,许多国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农民组织的作用。英国农业联合会和全英4000多家超级市场联合,建立可溯追踪信息系统,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不加入协会的生产商其产品不准进入这4000多家超市。丹麦成立猪和屠宰联合会,从生猪养殖、屠宰和加工都实行了安全标准,95%以上的畜禽养殖和屠宰加工以合作社方式完成。

6.2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发布

许多国家十分重视公众的知情权,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也不例外,因而他们加大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发布工作。如英国《食品法》规定食品标准局对其检测所得的任何信息,除依法不得公开的外,其余都可向公众公布;同时,还可就有关农产品安全方面的消费者利益问题向公众提供建议。这种制度不仅有效地保护了公众的利益,而且在客观上使违法者商誉下降,也使其产品难于销售。6.3食品召回制度实行

食品召回制度,是指食品的生产商、进口商或者经销商在获悉其生产、进口或经销的食品存在可能危害消费者健康、安全的缺陷时,依法向政府部门报告,及时通知消费者,并从市场和消费者手中收回问题产品,或者予以更换,或者进行赔偿,或者采取其他积极有效的补救措施,以消除缺陷产品的危害风险。美国产品召回制度是在政府行政部门的主导下进行的。负责监管食品召回的是农业部食品安全检疫局、食品与药品管理局。前者负责监督肉、禽和蛋类产品质量和缺陷产品的召回,后者负责管辖肉、禽和蛋类制品以外食品的召回。

下载全面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全面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湖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现状

    湖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现状 国家发改委和农业部自2006年启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项目以来,湖北省相继有70个县级和7个市级农产品质检站(中心)获批建设,建设总投资......

    县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情况(汇编)

    长兴县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情况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城乡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协调发展,全面提高我县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切实保障农产品的生产和消......

    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调研报告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的建议近年来,我市大力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保持在较高水平。但我市农产品质量安......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概述[推荐]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概述 摘要:通过介绍追溯、可追溯性和追溯体系的概念和产生背景,了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建设进展状况,掌握农产品食品在法规、监管制度......

    来安县农产品质量安全诚信体系建设

    来安县农产品质量安全诚信体系建设来安县农业委员会2011年12月15日一、制定来安县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二、确定农产品质量安全诚信体系建设试点单位。 2011-2012......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杭州三园茶业有限公司》 为进一步提升我公司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全程监管能力,探索在农业系统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的经验和模式,在上级有......

    国外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精选合集)

    国外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1 成熟的质量安全管理模式 每一个发达国家的实际情况都不尽相同,但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问题上却有很多共通之处,比如注重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整个过程......

    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 全面推进我市农产品安全生产

    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 全面推进我市农产品安全生产 产品质量安全事关人民身体健康。随着社会各界对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呼声的日益高涨,平湖市委、市政府根据中央及省市关于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