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农村金融的现状与发展
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现状与发展
摘要: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肩负着全世界22%人口的吃饭、就业问题,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农村金融问题突出,破解这一难题的困难多、压力大。在上个世纪连续出台5个中央一号文件的基础上,新世纪以来,中央又连续下发了7个围绕“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在研究部署“三农”工作的同时,对金融支持“三农”提出了明确要求,以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新情况和新形势。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银监会在全面强化审慎监管的同时,坚持“抓两头、促中间”,全力以赴推进农村金融改革深化,农村金融领域已经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农村金融市场稳步开放,农村金融体系初步建立,金融服务产品日益丰富,农村贷款难问题逐步缓解,农村金融呈现出良好发展局面,为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和促进作用。农村金融体系是中国金融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农村金融体系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同时放眼将来,关注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
关键词:
农村金融体系;现状;发展;
正文:
一、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设与改革
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建设主要分为两个主要阶段:改革开放前与改革开放后,两次重大改革之后现今我们所见农村金融体系基本成型。
1.改革开放前的农村金融体系改革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在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同时,对农村金融组织体系进行了彻底改造,建立了新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首先在人民银行各级机构内部,设立农村金融管理部门,然后成立了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初具雏形。1951年5月,中国农业银行成立,并第一次提出要“深入农村、帮助农民、解决困难、发展生产”的工作方针。主要职能为指导农村信用合作,广泛动员农村剩余资金并合理使用国家农业贷款,以扶助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促进对小农经济的改造。1953年12月16日《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认为,农村互助合作、农村供销合作和农村信用合作是农村合作化的三种形式,多年来农村信用社经过多次改革,最后成为中国农业银行的附属物。[1]
2.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金融体系变革
历次农村金融改革,其出发点是为了支持和扶植农业发展,核心是围绕管理权和经营权转变,而本质上却是一种权力和责任的划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农
村金融改革也不例外。30年来,根据政府施政目标的转变,可将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即恢复起步阶段、调整阶段和政府引导扶持阶段。
1)1978年-1993年:恢复起步阶段
a.恢复了农行,建立了以农行为核心的农村金融体制,有农行统揽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的管理。
b.为稳定农业生产,国务院于1982年决定恢复中断了23年的农业保险业务,整个80年代,我国农业保险取得重大发展。
c. 其他农村金融机构的成立,非正规金融也逐渐活跃起来,民间金融活动异常活跃。198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允许农民和集体的资金自由地或有组织地流动”。
2)1994年-2001年调整阶段
a.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分别与商业性金融分离。国家成立了农业发展银行,农信社从农业银行中分离出来,农业银行进行商业化改革,逐渐从农村撤离。
b.其他金融机构的改革,1997年3月《关于邮政储蓄会对管理体改革的请示》与1999年5月6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章程》均由于种种原因,邮政储蓄改革并未取得实质性进展。
c. 国有商业银行商业化并逐渐撤离农村,农发行还能由综合性向单一性转变,农信社体制改革反复,农村合作基金会受到整顿,农业保险逐年萎缩,农村金融体系的整体功能被削弱。
3)2003年至今:政府引导扶持阶段
a.在这一阶段,农信社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成为新一轮农村金融改革的主角。农行如何面向三农进行商业化改革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农发行探索开发性金融的新路子。银监会放宽了农村金融的市场准入,农村金融竞争主体日益多元化。
b.农业保险得到较快发展,连续五个中央一号文件都对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提出了具体要求。[2]
二、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现状
三、中国农村金融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
对于农村金融体系而言,最重要的功能是把农村剩余资金转化为农村储蓄,再把农村储蓄转化为农村投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比较成功的把农村剩余资金转化为储蓄,农村储蓄在向农村投资转化过程中受阻,农村较多的资金流出农村。因此,目前我国农村金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农村资金的外流。闲置资金转化为农村储蓄的现状,我国农民储蓄率高,我国农民具有较强的储蓄能力较高的储蓄率较大的储蓄额,这是农村金融机构能够吸收大量存款的根本原因,为农村资金外流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可能。农村储蓄转化为农村投资主要表现为贷款,从农业得到的贷款与农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及其不相称。虽然我国农村贷款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但是与农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和其他产业的到的贷款相比,支持率偏低。改革开放三十年过去了,农业贷款的相对份额不但没有得到任何改善,而且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没有充分发挥农村金融体系对农业的应有的支持,我国农
业贷款仍有巨大的潜力。农村存款大于贷款,农村存款与农村贷款不仅差额越来越大其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存贷款额逐年增大资金外流严重。相对于工业城市居民城市,农业比较利益低下,农民收入低,农村居住分散交通不便捷,造成对农业农户及农村企业的贷款无利可图,甚至亏损,一些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无法延伸到偏远的农村,甚至从广大农村地区撤出,导致农村金融发展十分缓慢。目前我国金融体系缺乏足够规避农业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机制。由于农业经常面临巨大的自然风险和变化多端的市场风险,如果没有相应的规避机制或者规避机制不健全,往往是农业生产者及其有关参与者不得不面临巨大的难以承受的自然和市场风险。出于理性的选择,有关的农业参与者会减少对农业的投入,农村金融机构也相应的减少了对农业的贷款。农村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使得农村金融机构难以了解农村企业和个人的资信情况,导致农村信贷过程中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机会主义盛行,农村金融机构惜贷严重,大量资金流向城市和工业。农村金融机构规模小风险大,储蓄存款向大银行集中的现象比较突出,制约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也导致大量农村资金外流。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有以下几个问题
1、涉农贷款增长较慢,农村金融服务品种较少
商业银行贷款权限上收是影响涉农贷款增长的主要原因。农业银行的经营战略日益强调以利润为核心,商业化改革直接影响到其向农业和农村经济提供融资服务的积极性,农业银行对农业服务的功能较弱,已是不争的事实。此外,农村金融机构在县域能够提供的金融工具单一,服务品种很少,服务功能不健全。县及县以下能够提供除存、贷、汇以外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网点不足20%,绝大部分的行政村不能提供基本贷款业务。特别是贫困地区的金融服务问题还没有找到有效的解决路径。
2、农村资金大量外流
邮政储蓄凭借自身机构网点优势,大量吸收农村存款,再将从广大基层吸收的资金直接转存到人民银行,“只存不贷”的经营机制导致其在县域内吸收的资金几乎全部流出农村。据统计,全国邮政储蓄资金65%来自于农村,截至2004年初,全国邮政储蓄营业网点34641个,县及县以下农村营业网点占比为79%,这些机构大量抽走农村资金,却不承担支农任务,加速了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资金外流和区域资金的不平衡趋势。各商业银行在大规模收缩农村信贷业务的同时,仍注重其存款业务的开展,四大商业银行在县域吸收资金的60%左右也都流入城市,农村信用社资金也未能全部用于农村。
3、政策性金融支农作用发挥有限
由于政策性支持农村的贷款风险补偿、分担和转移机制不完善,没有建立完善的对农村贷款进行贴息、补贴、税收减免、税收返还等杠杆机制,农村担保机制不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缺乏、商业性农业保险连年萎缩,制约了金融机构对“三农”的资金投入。农业发展银行融资机制不健全,利益补偿机制不完善,导
致其政策性支农作用的发挥有限。另外,农发行不吸收公众储蓄,自身资金融通的空间有限,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4、农村金融供给主体不足
2006年,银监会的调研资料显示,我国每个乡镇仅有2.13个
金融网点,每50多个行政村仅有1个金融网点。在乡镇的金融网点中,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邮政储蓄机构占到86.45%,除农业银行仍保留部分分支机构之外,其他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大部分已撤离农村市场,农村信用社成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
四大商业银行收缩县和县以下的分支结构,县域农村金融机构种类少。“十五”期间,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县及县以下的网点,人员分别减少了24%和14%;与此同时,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逐渐缩小为粮、棉、油收购贷款;农村合作基金会全部撤并,客观上赋予农村信用社独立支撑农村金融主渠道的职能。农村金融市场上,农村信用社存款总额占全部存款的40%~45%,贷款总额占比亦高达50%左右,形成了农村合作金融对农村金融市场的垄断局面。
2005年底,央行再贷款占农发行负债总额的比例为63%,金融债
券占21%,二者合计达84%,不仅资金成本高,而且来源渠道过于集中和单一。农发行实际上仅是单纯的粮棉收购贷款银行,业务仅限于支持粮棉流通,根本无法充分发挥其支农作用。另外,一些政策性扶贫贴息贷款也难以落实到位。
5、农村民间借贷行为活跃,尚欠规范
据国家统计局农调队的数据,农户从正规金融渠道获得的借款占全部借款的比重不到1/3。民间金融在浙江、福建、广东三省沿海发达地区非常活跃,民间资金相当充裕,流动量惊人,已经形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地下金融市场,且以多种形式为依托,主要形式包括:民间自由借贷、合会、私人钱庄、经营纯粹民间借款业务的典当行、非政府小额信贷和其他民间金融组织等合会。对于不少地区的农户和中小型企业而言,非正规金融市场的重要性要远远超过正规金融市场。民间金融对农户和农村企业的迅速发展和渗透,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正规金融的供给不足,起到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但是非正规金融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诱发高利贷行为,加剧了金融风险,干扰正常的金融秩序。地下金---------浅析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现状与创新
四、中国农村金融体系中的问题解决
五、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未来发展
第二篇:中国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
第一章信用合作社的起源和发展
第一节世界第一个信用合作社的诞生。世界第一个信用合作社于1849年在德国诞生,它的创始人被称为“实践家”的威廉雷发巽(xun),当时他任某市市长,当时德国农民问题日益严重,为了解决农民问题,他在当地组织了60多家比较富裕的人,创立了“清寒人救助社”,为穷困农民提供比较低利息的资金,帮助农民购买生产、生活的资金需求。当时它的目的就是反抗高利贷,以后逐步发展和规范,1872年在德国莱茵地区第一个农民信用合作社创立,后来在德国称之为“德国雷发巽银行”。
第二节我国第一个信用合作社的诞生。最初合作思想是在“五四”运动传人我国,1923年6月在河北省香河县我国第一个农村信用合作社诞生,它当时是雷发巽式的信用社试点。
第二章中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变迁
第一节中国农村金融体制的变迁
1、中国农村金融体制的创建
(1)我国农村金融组织机构体系的创建。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召开第一届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应本质“集中统一、城乡兼顾、减少层次、提高效率、力求精简”的方针创建金融机构。1951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召开第一届全国农村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深入农村、帮助农民、解决困难、发展生产”的农村金融方针。1951年7月2日,经国务院批准农业合作银行正式成立,当时没有设立分支机构,1952年7月撤销,后来创立了农业银行,建立了省、市、县级分支机构。农村金融机构不断发展壮大,现在农村金融机构真是雨后春笋。村镇银行、农村财务公司等等。
(2)农村信用合作社的试办和初步发展。
旧中国的农村信用合作社由于种种原因………。
人民公社时期的农村金融体制,在“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农村有“三社”即人民公社、供销社和信用社,但是现在只有信用社不断发展壮大,人民公社已经不存在,供销社在大部分农村也是没有声音。只有农村信用社一社继续生从在农村,但是正在改革之中,就是我们现在称呼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我们现在有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也有农村信用合作社。1958年12月,党中央、国务院颁发《关于适应人民公社化的形势改进农村财政贸易管理体制的决定》,实行了所为的“两放、三统、一包”,人民银行的农村营业所和农村信用合作社合并组成了人民公社信用部,这样农村信用部就成为“所社合一”和“政企合一”的特殊单位。农村信用部受上级人民银行和人民公社管委会双重管理。1959年人民银行农村营业部由人民银行收回,农村信用部下放给生产队管理,生产大队建立起了信用分部。(当时没有成立农业银行,农业银行的前身就是人民银行农村信用部)。
1962年11月人民银行根据《关于农村信用社若干问题的规定》,全国各地试行恢复了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性质,明确了信用合作社组织独立,是国家银行的助手,在业务上受人民银行领导。哪些信用合作社的机构设置可以按人民公社和经济区设立农村信用合作社,在生产大队设立信用站。现在我们全市没有农村信用站(于2004年整顿农村信用站工作时,全部撤销)。
第三篇:“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
由香港上海汇丰银行资助、清华经管学院主办的为期三年的“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项目首年研究工作已完成,成果研讨会于12月2-3日在清华举行。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士余、甘肃省政府省长助理陈有安应邀出席开幕式并发言,清华大学常务副校长何建坤教授、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主席郑海泉致辞。汇丰与清华于今年3月18日就项目合作正式签约,由汇丰赞助清华1000万元进行为期三年的农村金融研究
当前,中国政府把发展农村经济放在政府规划的首位,而此研究项目的目标即是支持中国政府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此项目还着眼于让600位清华学子有机会深入农村,增强对中国农村地区的了解,从而帮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清华大学常务副校长何建坤教授说:“汇丰支持的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项目对国家、农村和农民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清华经管学院高度重视,并进行了积极的组织和实施。该项目不仅有助于学生们了解中……
汇丰银行主席郑海泉说:“汇丰通过与清华大学的合作来支持中国新农村的建设。我们的合作项目得到银监会及各级政府的支持。清华师生不畏艰苦,深入农村,获取了一手资料。汇丰北京分行的员工也组成了志愿者队伍,参与农村调研,从而深切感受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我们将与清华大学更紧密地协作,以确保这个重要的研究项目对中国农村的发展做出有意义的贡献”。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第一年的研究任务已基本完成,主要工作包括:组织了170名本科生分赴青海、新疆、甘肃、河北四个省区的29个县,开展了大规模的农村社会实践与调研活动,比较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了四省的农村金融现状、农业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及教育水平;同时根据项目的总体目标,设计了由教师为主承担的专题研究,包括:农村金融市场经营模式的国际比较、中国农村金融市场体系设计、商业银行进入农村金融市场模式研究农村“小额贷款”可行性研究、农村金融市场风险管理研究、商业银行进入农村金融市场的相关政策建议、商业银行进入农村金融市场的法律法规研究等七个子课题,取得了阶段性的研究成果,并结集出版。
此次研讨会共邀请40多位农村金融研究领域的专家和各地政府官员参会,与项目研究的师生们共同就项目阶段性成果进行交流研讨,对研究报告进行修改完善。通过此次研讨会的召开,项目第一年研究成果的水平得到巩固提升,产生一些具有实际政策意义的建议,并为项目第二、三年的研究工作打下更好的基础。
附“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项目2006年阶段性研究成果摘要:……
⑴ 农民对突发支付性需求的低应对能力、农业的低风险抵抗能力、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增加非传统农业收入和其他收入需要的资金投入都决定了农民对贷款的迫切需求。本次调查中,需要贷款的农户占调查总户数的63.8%;贷款需求的最低数额为20元,最高数额为500万元,中间值为10000元。可见,小额贷款是农户最为迫切的需求。
⑵ 农民收入低和抵押品的缺乏导致农民的贷款需求不能很好地得到满足。虽然66.9%的农户可以得到贷款,但是其中51.3%的农户的贷款需求是由非正式途径(主要是亲友互借)提供的。可见,正规金融在农村金融市场的渗透率和覆盖面远不能满足农户的需求。
⑶ 商业银行吸收了富裕农户的存款(18.4%农户),给予农户的贷款却很少(4.5%农户)。可以说商业银行退出了农村的贷款市场,却没有退出农村的存款市场。
⑷ 农户从正规金融得到的贷款额度与家庭收入呈现明显的正相关,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83。所以,正规金融的贷款服务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扩大了农民的收入差距。…… ⑸ 农户贷款最重要的原因是补充生产与经营成本,占需要贷款农户的45%,其次是治病(占17%)和子女教育(占13%)。所以,扩大公共财政的覆盖面,解决农民的医疗和子女教育问题,可以有效地缓解农户的贷款需求。……
⑹ 非正规金融的贷款利率水平明显高于正规金融,使得低收入农户的最终加权利率水平为14.5%,少数农户支付的利率水平达到30%。但是没有一个农户因为高利率而产生民事纠纷。高收入的农户愿意接受高利率和实际接受高利率的比重都大大低于低收入的农户,说明低收入农户看重的主要是信贷的可得性。如果利率水平提高,将减少一部分高收入农户对借款的需求,增加对中低收入农户的供给。即,利率水平提高或自由化可能使得中低收入农户可以有更多的机会获得贷款。
⑺ 信用社的农户小额信贷中对高收入农户有高覆盖率,实际覆盖率和毛覆盖率分别为49%和92%;随着收入水平的降低,信用社的覆盖率有明显下降,对收入水平低于3000元的农户,两个比率分别下降为58.3%和31.5%。信用社这种啄序的结果使得大部分中低收入农户无法从正规金融渠道获得融资支持。
⑻ 信用社的贷款啄序还体现在对不同的贷款主体实施不同的贷款配给标准。在信用社的小额信贷中,贷款的上限水平在5万元人民币左右。而能够获得较高数额贷款的农户通常是高收入农户,低收入农户基本无法获得较高数量的贷款。在信用社的贷款实践中,大多数信用社并没有有意识地、明确地制定主要向高收入农户贷款的政策,但在“信用村”和“信用户”的确定中、在“信用等级”的评定中,农户收入都是一个重要的指标,这使得高收入农户可以获得较多的贷款数量。而对于低收入农户,如果可以从信用社获得贷款,其贷款的数额往往较低,仅是维持简单再生产所需要的数额。所以,对于低收入农户,小额贷款只能帮助他们维持生计,难以帮助他们走向富裕。
⑼ 作为“农村金融主体”的农村信用社尚不能完成满足具有广泛、持久的小额信贷需求的任务,实际上也不具有农村金融领导者的地位。为了满足农户的小额信贷需求,放宽市场准入,放松利率管制,将其纳入金融监管系统,形成多种机构、多层次的农村金融体系,可能是有效地提供金融服务和缓解农村金融抑制的途径。
⑽ 从技术层面讲,金融机构通过小额信贷的发放,逐步建立农户的信用等级评估制度,为最终实现较大额度贷款的信用发放创造条件,是一条可行的扩大农村金融的覆盖面,同时使得金融机构具有可持续性的途径。
第四篇: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状况浅析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状况浅析
管理工程系工程管理专业赖秀萍20080770110
摘要: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分析。农村金融结构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农村金融机构设置单
一、农村金融组织结构的完善问题,农村信用社具有垄断地位,农村金融服务机制落后,农村金融环境不完善以及现有的金融机构功能弱化等;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能力缺乏;农村资金通过农村金融机构大量外流。并对完善农村金融现状提出建议:引导和规范民间金融业,深化商业银行改革力度,健全农村金融体系,银监会加强监管力度,大力实施人才战略以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金融发展水平分析
中国农村金融一方面标志着中国货币化进程开始的农村制度变迁,使得农村贸易条件大大改善,农业产出迅速增长,农民收入大幅提高,农村存款以较快的速度增加,从而农村金融况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另一方面,面对农村经济结构和农业组织形式发生的深刻变化,国家对农村金融制度的供给却与之不相适应。农村金融制度虽进行了多次改革,然而至今为止,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仍是整个农村改革最为薄弱的。
1.金融机构单一不完善
我国农村(正规)金融体系包括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邮政储蓄、农业保险以及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由于邮政储蓄具有单一金融服务功能,只提供储蓄服务;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主要是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及其农业发展银行。自1950年以来,农村信用社系统虽然经历了多次体制性重组,但一直是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主力军。在2002年,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贷款余额约占金融机构农村贷款余额的78%。由于中央银行对利率和资金使用的控制、高额的运营成本以及缺乏赢利的激励等,农村信用社长期陷入困境,据估计,农村信用社积累的历史坏账达数千亿之多,不良资产率远高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多数在50%以上,在某些经济不发达省份甚至高达90%以上。尽管农村信用社一直被官方认为是合作社,然而在1980年到1996年间农村信用社受到农业银行的控制,其后由人民银行管理,社员对农村信用社的经营没有决定权,故农村信用社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社。
重建于1978年的农业银行其主要服务对象为农业经营机构(如粮食局和供销社)和乡镇企业,农业银行的业务基本上与农户无直接关系。在1993年和1996年,农业银行分别进行了政策性业务分离和农村信用社脱钩改革,成为国有商业银行,其贷款结构也不断调整,贷款范围逐渐扩大,涉农贷款比重逐渐降低。至今为止,农业银行仍有部分贷款具有政策性贷款性质(如对供销社的贷款、一部分农业贷款),农业银行的日常经营也无法完全避免地方当局的干预,这是其资产质量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按照张健华的实证研究,在2000年与2001年中,如果不考虑不良贷款,则农业银行的平均效率在全国商业银行中排第15位;如果考虑不良贷款,则将排在20名以外。由此可见农业银行资产质量状况堪忧。
2.农村金融服务机制落后。
农村金融服务机制落后,支农信贷品种单一, 以小额农贷为主, 而且中间业务欠缺。此外, 农村金融服务手段落后, 金融机构的人员素质不高, 技术设备比较落后。这些都不能跟上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形式。目前的农村金融体系对“三农”贷款的资金供给不足, 主要表现在: ①基层金融机构的信贷有数量限制, 超过一定数额的贷款要有上级审批;②信贷审批条件苛刻, 贷款程序复杂, 而且贷款审批额度一般不超过抵押物的60%;③“三农”的融资成本很高,“三农”的贷款利率浮动系数普遍在50% 以上, 远高于同期商业银行利率浮动幅度。农村在中国是一个相当大并且相当复杂的市场,其复杂性和多样化在现阶段的金融组织体系中,由于国家政策性和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提供多样化金融服务的能力有限,使之不能得到满足,非但不能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信贷支持,而且还成为了农村经济发展的阻碍。同时由于农村金融组织机构在利益的驱动下,不断调整贷款结构、提高贷款的准入门槛,愈来愈趋向于“非农化”和“城市化”,使得大部分农民和农村中小企业获得贷款非常困难,弱化了为建 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多样化金融服务的能力。
3.农村金融环境不完善。
1)农村现有金融机构功能弱化。近几年,随着国有商业银行的战略调整,农业发展银行职能的变更,以及农村信用社体制的改革,农村金融体系的整体功能受到削弱一是政策性金融支农作用弱化。随着粮棉流通领域政策性空间的缩
小,农发行粮棉收购贷款大幅下降,而农业开发、科技兴农、基础设施建设却得不到应有的政策性金融支持。二是商业银行金融支农力度减弱。一方面国有商业银行实行向大中城市转移战略,另一方面县及县以下机构贷款权上收,这种情况直接减少了国有商业银行对“三农”资金的投放。三是农村金融历史包袱沉重,经济效益欠佳,支农后劲不足,难以在支农的广度和深度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2)农村的资金不断流向城市。一是邮政储蓄在转存回报率较高的刺激下,存款规模迅速膨胀,大量的农村闲置资金以邮政储蓄的形式流往城市,不能取之于农用之于农。二是在急功近利的思想指导下,国有商业银行的投资重点基本放在城市,并且县及县以下机构网点大幅度减少。现有网点将资金上存,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上级行的“储蓄所”,致使资金短缺的农村雪上加霜
3)农村融资信用环节薄弱。我国农村长期以来,普遍存在着信用危机的问题,主要特点有四:一是自有资金积累不足,融资能力低下,缺乏还贷保障。二是由于农村经 济实体在管理制度上存在问题,使贷款的使用和归还存在随意性,潜在的风险大。三是农业生产受自然灾害的影响,风险大、效益低,导致农户维持贷款信用的经济基础薄弱。四是由于信用意识薄弱,逃废债务现象时有发生,加大了农村融资的道德风险。上述种种破坏了农村融资环境,严重阻碍了金融业对“三农”的资金投入。
二、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发展现状
1.引导和规范民间金融业
在完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过程中, 除了鼓励正规金融机构开展金融创新外, 还应该引导农村民间金融的发展, 要适度放松农村金融的市场准入条件。①通过制定和完善有关法律法规, 使民间金融合法化;②制定政策, 发展一些小型金融组织, 如合作银行、私人银行等, 为农村信贷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③要建立好的农村金融监管体制和完善的破产保护制度, 强化民间金融市场退出制度,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和担保补偿制度, 保护和补偿中小贷款人的利益, 为民间融的发展提供“外围保障”, 让合法的民间金融更好地发挥作用。
2.深化商业银行改革力度,健全农村金融体系
与大中城市金融体系建设相比,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明显滞后,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显然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金融监管部门对城市和农村金融机构的设置实行了差别管理的办法,不允许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大中城市以外设立网点,即使是县域经济相当发达地区也不例外。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我国加入WTO后,外资银行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在大中城市设立机构,并且将经营触角广泛延伸;而国内的一些商业银行至今还不能将机构辐射到县级市,这种现状是与我国改革开放的市场经济严重背离的。因此,金融监管部门应在遵循市场规律的前提下,抓紧出台措施,允许一些股份制、区域性银行能在坚持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前提下,将经营触角向农村延伸,尤其是在沿海经济发达的县域设立网点,在当地形成繁荣的金融市场,为“三农”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融资环境。
3.银监会加强监管力度
为确保实现三年总体工作安排,银监会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主发起人按照社会责任和商业利益、网点覆盖和战略布局、自主选点和监督指导有机结合的原则,首先考虑到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中西部地区发起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同时,实行“东西挂钩、城乡挂钩发达与欠发达地区挂钩”的准入挂钩措施,对到全国百强县、大中城市市辖区及东部地区的规划地点发起设立村镇银行的主发起人,要求其按照规定在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或中西部地区挂钩设立相应数量的村镇银行或贷款公司。在实施准入挂钩措施过程中,各级银行业监管机构将严把准入关,加强地区之间横向沟通,系统之间上下联动,确保信息畅通,工作有序。对积极到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中西部地区发起设立村镇银行的主发起人,监管机构要支持其到发达地区发展,为其分支机构设立、高级管理人员审批和新业务准入开辟绿色通道;对未按规定落实挂钩计划的主发起人,监管机构不得为其新设村镇银行出具监管意见书,不得受理其村镇银行筹建申请
4.大力实施人才战略
金融风险的防范和经营效益的提高, 新的金融产品的开发、营销, 都离不开高素质金融人才。所以, 在完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过程中, 应加强金融体系中人才队伍的建设。目前, 我国农村金融从业人员的素质普遍较差, 真正懂理论、懂业务、懂经营、懂管理的高层次人才十分缺乏。这种状况若不尽快改变, 则必将影响农村金融业的长远发展, 影响农村金融业服务功能的提升, 影响新农村
建设战略的有效实施。所以, 在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的过程中, 应该树立“人才是发展的动力”的概念, 注重对农村金融人才的培养, 注重引进高素质的金融人才, 提升农村金融的服务质量和经营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
[1]张健华.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研究的EDA方法及1997-2001年效率的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03.(3)
[2]何广文.中国农村金融转型与金融机构多元化[J].中国农村观察,2004.[3]程恩江等.我国农村信用社经营状况、补贴及其政策含义:以江苏为例[J].金融研究.2003.[4] 杨红, 高桂珍, 王春茹.完善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若干思考[J].农业经济,2005(7):30-32.[5] 林毅夫.金融改革与农村经济发展[ D].北京: 北京大学,2004.[6] 张元红.市场化改革: 加强金融支农的政策选择[ EB/ OL].(2005-11-01)
[7] 张杰.中国农村金融制度: 结构、变迁与政策[ 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8] 闫永夫.中国农村金融业———现象剖析与走向探索[ M].北京: 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9]安合祥,官剑.培育农村金融体系与推动农村互助担保业务发展[J]现代财经2003,(4).
[10]谢欣等.论我国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第五篇:浅析中国慈善事业现状与发展
浅析中国慈善事业现状与发展
摘要:2008年以来,冰川、汶川地震、西南旱灾、玉树地震„„这一系列不行的天灾引发了一股慈善潮,促进了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但中国的慈善事业依然还是停留在以明星效应和个别企业短期捐款为主,没有形成制度化,长期化的格局,而郭美美事件的爆发则是让中国红十字会陷入了信任危机,公众之所以抓住红十字不放,与其说是对红十字的不满,不如说是对整个慈善制度的质疑、对慈善机构运作不透明的愤怒。
关键字:中国慈善事业信任危机社会分配发展制度化意识 对于我国而言,在市场经济建立健全并逐步使一大部分公民走向富裕的同时,也出现一些社会难题。据中华慈善总会公布的数据表明,截至2004年底,中国慈善机构获得的捐助总额约50亿元人民币,仅相当于中国2004年GDP的0.05%。而美国同类数字为2.17%,英国为0.88%,加拿大为0.77%。不可否认,我国现在的慈善事业处于初级阶段, 由于传统慈善意识深受封建等级观念和传统伦理思想的影响,慈善主体慈善意识具有封闭性、狭隘性、内敛性等特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已不能适应现代慈善事业的发展需要,传统慈善意识遭遇到了现代困境,造成了我国慈善事业的内动力不足,虽然近年来也在逐步完善,但在很多地方依然存在着不足,经常性的捐款较少,政府的行政干预过多、慈善事业水平还比较低,缺乏相应的慈善文化等问题依然是慈善事业发展的绊脚石。
清华大学教授宁向东对《中国企业家》说,毋庸置疑,中国现阶段的慈善事业还处在一种粗放、原始的阶段;而在参与慈善事业的各类主体中,商业力量、财富阶层虽往往成为其中夺目的明星,但囿于各种因素,所起到的作用实则有限。这就是今天中国慈善的真实面目,是谓“真相”。除了来自外部的政府动员和社团劝募而不得不做的捐赠之外,中国富豪们的慈善动因主要受怜悯心的驱使,而这难免使他们的慈善行为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大多数人在慈善事业上并没有一个完整而系统的规划。
由于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的现实国情,在当前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完善的情况下,为了解决这些层出不穷的问题,慈善事业的发展就变成一种必然,其在社会民生中的重要作用也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慈善事业被经济学家誉为“社会的第三次分配”,特别是在社会保障制度不太健全、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的中国,慈善事业肩负了更多的责任。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慈善事业是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崇高事业。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倡导文明新风,高度重视慈善事业,不断完善政策措施,把各方面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为发展我国慈善事业,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作出更大贡献”。在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我们要深刻认识新时期慈善事业的重要性,并以实际行动推动慈善事业的发展。
一、慈善事业需要在宣传上、政策上扶植、支持
着力培养慈善组织,增强全社会的慈善意识,鼓励各收入阶层人士以多种方式积极参与慈善事业。建立激励机制,吸引、鼓励企业和高收入人群积极参与。培养人们的慈善道德观念,强化慈善意识,激发民间组织和社会各界的爱心和参与慈善事业的热情,形成致力慈善事业光荣、神圣的社会氛围和风气。
二、立法促慈善透明化发展
中国目前仍没有一部统一的慈善基本法,与慈善相关的各种法律制度分散在位阶不同的法律法规中,而这些法律法规的内容还存在着冲突,法律制度还存在错位、缺失和相关制度不配套的情况。因此,制定一部综合性的慈善基本法和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建设,对于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
对于社会组织,尤其是公益慈善组织自身,应该把公开性、透明度作为自己存在发展的生命力,应当是有所遵循的。透明公开是现代慈善的灵魂,慈善机构只有配备“玻璃口袋”才能让公众捐得放心;职业化、专业化保证善款能被高效使用,专业素养、职业道德,是问心无愧提取管理费的前提;破除双重管理体制、放开公募权利,才能激发蕴藏于社会的慈善力量,形成更具活力的“慈善市场”。
三、慈善事业健康发展需要有关部门加强引导、监督,建立健全对慈善机构的监督机制,促进慈善机构严格自律。
对于那些“害群之马”要严加惩戒、决不姑息;对于非法运作的慈善组织要坚决予以取缔。倡导慈善事业“阳光操作”,规范社会募捐行为,强调自愿捐助,不搞官办、不搞摊派、不下指标,完善社会捐赠资金、物品的管理,建立社会公示制度,接受社会监督,增强社会慈善事业公信力。
慈善事业是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崇高事业,是彰显人性光辉、实现公平正义的阳光事业,发展慈善事业已写入“十二五”规划,需要全社会的鼎力支持、热情参与和积极推动。
四、慈善事业的民间化转型
反思自身,我们缺乏的是对慈善超市更人性化的定位。单纯的施舍,仅仅能解一时所需,处理不当,还会伤害接受者的自尊。而好意慈善组织通过销售捐赠物品,将资金用于为困难人群提供职业培训、就业机会,这样“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思路,基于平等的互助原则,也是现代慈善精神的意义所在。
要想慈善超市持久发展、永葆活力,关键在于让慈善意识深入人心。在好意慈善超市,人人都能成为捐助者,也能成为参与者,消费者不光是穷人,捐助者不仅是富人。中国慈善超市要避免昙花一现,根本上是要推广“人人都能做慈善”的理念,唤醒“人人都来做慈善”的行动意识,吸引更多困难群众参与到慈善超市的建设中,形成以普通人群为主的志愿者队伍,在救人、自助、互助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展望中国的慈善事业,那会是一片美好的蓝天。只要各方面都做到位,慈善事业在中国将会蓬勃发展。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中国的不断发展与壮大,当我们与其他国家齐头并进的时候,决不能在慈善事业方面落后。
参考文献:
1、阎海东:《我们为什么没有全民慈善?》,世界博览,2011年06期
2、杨团、葛道顺:《中国慈善发展报告》,中国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9月版
3、梁亮胜:《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根在文化兴在民间》,世纪行,2008年03期
4、郑成功:《当代中国慈善事业》,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5、余川:《让我们慈心为人善举济世》,江淮,2010年04期
6、杨团、葛道顺:《和谐社会与慈善中华》,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年3月版
7、王俊秋:《浅析企业的慈善行为与企业发展战略》,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