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做好返乡农民工转移就业工作的实施方案
为促进2012年春节期间返乡农民工转移就业,维护我市社会和谐稳定,结合我市实际,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通过开展“送技能、送岗位、送政策、送温暖”等四送活动,推荐有一技之长的返乡农民工到对口企业上岗,走出了一条政府主导、企业主体、部门主动的有效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的新路子。
二、活动时间
2012年元月—4月。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动态监控,及时掌握农民工返乡情况。全市18个乡镇及3个涉农街道设立监控点,各县区、乡镇、村要安排专人负责调查统计,实施周报制度,每周五下班之前集中汇总市农民工办。春节前,乡镇(街道)、村劳动保障工作人员开展一次返乡农民工调查摸底活动,深入村户,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分门别类建立基础台帐,掌握培训需求,拟就业情况和创业意向,为下一步实施就业服务、技能培训、创业扶持提供依据。
(二)收集用工信息,拓宽转移就业渠道。一是收集本地就业信息。2012年元月份,市、县区和乡镇(街道)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深入市各类用工单位广泛收集用工信息,重点加强对工业园区新建项目跟踪服务,全面摸清全市用工需求情况,分门别类建立台帐。二是收集外地信息。市、县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做好跨省劳务协作,安排专人负责收集泛长三角等地区劳务信息,与当地人社部门建立长期信息交流合作工作机制,摸清用工数量、行业工种、工资待遇等需求情况。三是及时互通信息。县区、乡镇(街道)三级就业服务机构,每周五将收集信息汇总上报到市人力资源市场;“淮北就业网”、《淮北就业报》设立返乡农民工转移就业信息专版。
(三)加强“就业岗位对接”,强化就业服务。从2012年元月起,市、县区人力资源市场要设立农民工就业服务专门窗口,为每位前来求职的农民工免费提供职业介绍、职业指导、政策咨询、就业失业登记等公共就业服务,街道(乡镇)、社区(村)劳动保障工作机构要开展返乡农民工转移就业服务,在信息户外发布栏统一张贴国家、省市有关促进农民工就业政策和用工信息。春节前后,各县区要至少组织1场大型农民工专场招聘会,乡镇至少组织1场劳务对接洽谈会。市、县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组织开展一次“送岗位下乡”活动,组织招聘单位以移动招聘形式,深入各镇村将就业信息、政策送到农民工家门口。
(四)加强农民工技能培训,提升转移就业能力。在新闻媒体公布全市农民工定点培训机构名单、培训工种和联系方式,引导农民工自主选择培训机构和培训专业工种。县区、乡镇要建立农民工技能培训登记台帐,引导定点培训机构开展定单、定向培训,做好培训与就业的衔接。
(五)强化创业服务,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加强农民工创业培训工作,通过创业培训,提高其创业能力。加强创业项目库建设,广泛征集适合于返乡农民工创业的投资少、见效快、市场前景好的创业项目,免费提供给有创业意愿的农民工。落实创业扶持政策,在税收优惠、金融信贷、就业扶持、创业服务等方面予以支持。各县区就业再就业创业园和返乡农民工创业园,要积极向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开放,并享受相关就业扶持政策。
(六)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2012年12底前将农民工就业创业政策编印成册或印制印发宣传单,利用火车站、汽车站和社会保障工作平台广泛发放。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宣传促进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和先进典型。2012年1月10日起,各乡镇要统一悬挂 “我为家乡建设添光彩”、“返乡创业光荣”等引导回乡创业口号标语。春节前后,县区、乡镇要组织召开返乡农民工工作会议,表彰农民工转移就业先进典型。
(七)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成立市人社局农民工转移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部署农民工转移就业工作,层层分解下达目标任务,明确各级责任。县区、乡镇(街道)要建立农民工转移就业工作服务机构;行政村要确定一名村委班子成员作为劳动保障信息联络员。
第二篇:如何做好返乡农民工的就业创业工作
如何做好小额担保贷款促就业工作
近年来,在县人社局的高度重视下,我辖区创业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果。特别值得称道的是,在就业援助工作稳步发展的同时,小额担保贷款这个项目如同就业的“发动机”,成为辖区创造就业岗位的引领者。从2009年以来,县人社局开展创业扶持,以创业促进就业,作为破解就业坚冰的重要手段,目前已累计受理小额担保贷款申请386起。两年来共落实小额贷款担保资金338户,发放小额贷款金额2220.3万元。今年完成140户,发放贷款金额1077.9万元,在全省都率先完成了目标任务,占下达任务的136%。扶持了338个小型微利项目顺利上马,共创造961个就业机会,帮助362名下岗失业人员顺利实现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工作之所以取得如此显著的效果,得益于对创业促就业宗旨的深入领会,得益于对该项目的深刻认识和精心策划,也得益于领导们对该项目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推广。总结工作,得出以下几点体会:
一、创新工作理念,由单纯的就业援助到综合性的创业扶持,变输血式服务为造血式服务,是创业促就业工作理念的全新视角。长期以来,就业工作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创业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就业援助加创业扶持是失业人员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实现创业理想的有效途径。我辖区失业人员自主创业普遍存在项目不发现,投资没有钱的两难局面,创业培训为其提供了发现项目的慧眼,但创业资金短缺、不能及时补充血液成为制约我辖区创业发展的一重
大障碍。小额担保贷款是劳动保障部针对微小企业创办者提高创业能力、帮助微小企业发展,促进就业而专设的贴息项目,专门为有就业愿望并有一定的基本创业技能者补贴利息,从而缓解创业资金困难局面。通过小额担保贷款扶持,可以降低创业风险,减少失败隐患,提高创业成功率,提供就业岗位,缓解政府就业压力。因此大力推广小额担保贷款,提高创业者的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已经成为新形势下解决就业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基于以上认识,今年我区小额担保贷款工作的思路有了一个质的飞跃,以帮助创业为领跑项目,形成有效载体,扶持失业人员成功就业,实现以创业促就业的倍增效应,成为创业工作的重要理念。
二、保证小额担保贷款质量,从项目有无到项目规模,从限额5万到限额8万的项目评价,从部门核查申报到多部门联合考察都严格执行劳动部门的创业促就业实效。
再好的思路也需要通过一丝不苟的落实才能产生良好的成效。正是深刻地认识到创业的重要意义,对于具体工作的安排也就格外认真。为保证创业扶持质量,我辖区严格遵照人社局【2009】499号文件要求,保证了创业质量。所有创业人员都能形成并提交完整的创业计划书,作为具有一定创业技能的依据,也为日后创业提供了具有可行性和指导性的实施计划。养成了创业者完成创业选项、市场分析、市场调查、营销策划和内部管理的综合能力。为了达到“扶持一个,成熟一个,带动一批”的目的。我辖区创建了“创业培训+小额贷款+
后续服务”的完整模式,受到了全社会的好评和县人社局的肯定。扶持创业带头人、强化小额担保贷款和创业实践指导等后续支持跟踪服务,是保证培训实际效果的重要手段。
四、大力公开推广,强化注重宣传,重视社会效果。经过系统策划和推广运作,小额担保贷款从无人知晓到好评如潮,产生了极大的品牌效果。
小额担保贷款项目在最初启动时,考虑到大众对于小额担保贷款项目非常陌生,对于创业扶持可能会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和思想上的懒惰,精心组织安排,多次利用招聘大会和行风评议对其宣讲和推介项目,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现场报名情况异常火爆,围观的群众也争相咨询和了解有关情况,小额担保贷款的品牌形象初步树立起来。点燃创业激情,争当创业带头人正在成为城区的一种社会时尚。
五、实现倍增效应,两年多的时间,落实小额贷款担保资金338户,发放小额贷款金额2220.3万元。今年完成140户,发放贷款金额1077.9万元,在全省都率先完成了目标任务,占下达任务的136%。扶持了338个小型微利项目顺利上马,共创造961个就业机会,帮助362名下岗失业人员顺利实现再就业。充分体现了小额担保贷款以创业促就业的倍增效应,也真正落实了培训的精神实质。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问题是政府所面临的最严峻的考验。小额担保贷款也是政府促进解决就业问题的具体举措。但是应该看到,创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小额担保贷款的开展,使许多原本
有创业愿望和创业能力的人具有了创业意识、寻到了创业的灵感,提高了创业的水平,增强了创业的信心。微利性企业也成功创办起来,带动了961个就业岗位,这就是变输血为造血,以创业促就业的倍增效应。
第三篇:如何做好返乡农民工的就业创业工作
××县地处湘赣边界,全县人口13.6万,其中农村劳动力5.2万余人。由于受金融危机等因素的影响,去年底该县外出务工人员返乡人员达5400多人,到目前为止,返乡人员中仍有1100余人没有外出务工。如何做好这些人员的就业创业和帮扶工作,变“返乡潮”为“创业潮”?结合××县实际,下面就此作些肤浅探讨。
一、返乡农民
工基本现状
该县目前没有外出务工的1100余名返乡人员中,其基本现状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一是文化结构。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占17.9%,初中文化程度的占57.1%,高中和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25%;二是返乡打算。通过调查发现,这些人员中有50%的人准备在家乡创业,有15.2%的人愿意继续外出务工,有3.1%的人准备在家务农,还有31.7%的人未确定;三是返乡地点与行业。愿意到深圳、珠海及福建等沿海发达地区务工的占82.5%,愿意到其他地区的占17.5%;愿意从事电子、机械制造的占37.2%,愿意从事服装加工的占21.6%,愿意从事建筑安装的占10.8%,愿意从事餐饮、服务及其他行业的占30.4%。
二、返乡农民工可能引发的社会问题
1、社会就业压力加大。受金融危机影响,该县农民工外出务工的传统输入地“珠三角”、“长三角”等沿海发达地区经济增速放缓,企业用工相对减少,吸纳就业能力减弱,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求职难度增大。特别是当前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尚未见底,在未来几个月内可能仍会有相当多处于“半就业”状态下的农民工返乡。目前,××县的就业岗位数量有限,且工资水平偏低,社会就业压力加大。
2、社会维稳难度增加。随着返乡农民工在家“赋闲”时间的推移,失去收入来源的返乡农民工求知、求富、求乐的愿望以及要求民主、民生、民权、劳动保障的意识将更加强烈,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使得农村社会新旧矛盾,如环境保护、社会保障、房屋拆迁、土地征用以及债权债务纠纷等,在时间和空间上被交织在一起,由此引发新的群诉群访事件,从而影响到当地社会治安形势,成为新的社会不安定因素,给社会和谐稳定造成一定压力。
3、城乡社会矛盾加剧。由于国家明令禁止土地撂荒,而种粮收益远不及外出打工收入,之前很多外出农民工将土地使用权匆忙转让给其他农户或企业。伴随金融危机影响的不断加深,外出农民工返乡后如果不能尽快地外出务工,在家又没有土地耕种,短期内二次就业存在较大困难。同时,外出农民工文化消费、文化娱乐的渠道受当前农村文化建设滞后的影响,“上网难”、“读书难”等一系列问题突出,比较容易滋生聚众赌博、打架斗殴等社会问题,加剧城乡社会矛盾,危及城乡社会稳定,从而进一步影响当地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三、返乡农民工创业存在的问题
目前,××县农民工返乡创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人数不多,比例不大,但相比下岗失业人员等创业群体,农民工返乡创业难度更大,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资金缺乏,制约了创业。虽然返乡农民工积累了一定资金,但与创办企业所需资金比起来,可谓杯水车薪。有的企业办起来了,却因缺少流动资金而运转困难。由于金融机构贷款门槛高、手续复杂,创办企业大多是租用场地,没有财产抵押,难以找到担保人,小额担保贷款未将返乡创业农民工纳入贷款扶持对象,资金短缺、贷款困难成为返乡农民工创业路上的“拦路虎”。如该县大段镇返乡创业农民工周庆水投资120余万元创办江西××天柱峰鞋业公司,2006年还被评为全市返乡创业先进个人,但公司生产经营不到两年就倒闭,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流动资金。
2、能力不足,阻碍了创业。返乡农民工虽然经历了发达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和思想的洗礼,能力有所提高,但由于受教育程度和专业知识不足的限制,仍普遍存在经营理念、企业管理、产品研发、技术创新、市场开拓等不适应的问题,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比较弱,相当一部分返乡创业人员所创办的企业仍实行家族式管理模式,制约了企业的发展。比如,近几年该县农民工先后兴办十多家机制木炭厂,但由于创业者经营能力不足,管理不科学,到目前只剩一家生存下来。
3、服务缺位,影响了创业。一是政策方面。目前,××县扶持农民工创业的政策仍不多,有的还不够明确,有的创业人员仍不清楚办企业要交多少税费,可以享受哪些优惠。二是服务方面。县创业指导中心软硬件建设还有待加强,创业服务功能和手段还有待改进,创业项目的开发、利用渠道还不够畅通,目前全县还没有一个创业孵化基地。三是环境方面。少数执法部门工作人员态度生硬,执法随意;有的企业税赋过重,在征收增值税、土地使用税、土地租赁税等
方面仍存在不合理现象。由于创业环境还不够宽松,创业成本较高,有的返乡农民工转到外地创业。
四、几点建议
农民工返乡创业是劳务输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是农民工通过外出打工完成资金、技术、经验积累后的一个明智选择。要把农民工返乡创业与发展县域经济、推进全民创业、破解“三农”难题、建设新农村有机结合起来,积
极鼓励,大力扶持,真正实现由“输出一人、致富一家”的加法效应向“一人创业、致富一方”的乘法效应转变。
一要营造浓厚氛围,引导返乡创业。一方面,要把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内容,以亲情乡情感召他们,以优惠政策吸引他们,以事业凝聚他们,千方百计引凤还巢,形成“人回乡、企回迁、钱回流”的生动局面,营造“返乡创业,投身家乡经济建设”的浓厚氛围。另一方面,要树立一批返乡创业典型,评选表彰农民工返乡优秀创业者,广泛宣传他们的创业事迹,组织典型人物现身说法,提高全社会对返乡创业的认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为新农村建设和农村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特别是每年春节期间,要利用农民工回家过年的时机,组织返乡创业成功者进行巡回演讲,以激发更多外出农民工返乡创业。
二要拓宽融资渠道,化解资金瓶颈。一些返乡农民工有强烈的创业愿望,对家乡的资源、市场、商机比较熟悉。对他们来说,资金成为企业初创和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制约因素,而现有融资渠道和方式还不能适应小企业融资“少、急、频”的需求特点。政府各职能部门要积极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支持,尤其是金融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民工创业所需资金的支持力度。要积极扩大小额担保贷款扶持范围,由原来扶持下岗失业人员为主,扩大到扶持全社会具有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的劳动者,特别是返乡农民工等群体。要根据贷款对象的不同特点和不同需求,采取现有放贷政策和存折质押放贷两种形式,贷款额度可提高到5万元以内;对合伙经营和组织起来就业的,可适当扩大贷款规模,按规定给予财政贴息。
三要强化创业培训,提升创业能力。创业不仅需要资金、技术和政策支持,更为重要的是,有创业愿望的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创业素质。要着力加强对返乡创业者的创业培训,一要加大创业培训力度。为返乡农民工举办“创办你的企业”免费培训班,讲授创业知识技能,指导他们如何创办、开办好自己的企业。二要提高创业培训质量。经常聘请省内外知名创业培训师给学员现场授课,释疑解惑。三要坚持开门办培训。请本地创业成功者到培训班现身说法,请工商、税务、银行等单位的兼职创业辅导员讲授相关知识和政策,组织学员到县内外创业成功的企业参观考察。
四要提供优质服务,优化创业环境。有关职能部门要努力当好带领农民工创业的“领航员”、支持农民工创业的“服务员”、保护农民工创业的“守门员”。一是打造政策无障碍平台。研究制定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规定,配套完善诸如税费减免、资金扶助、创业培训、人员招聘、土地使用等帮扶政策和服务措施,进一步引导和推动农民工回乡创业,力争给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更多、更优惠的政策扶持,为回乡创业者开辟绿色通道。二是打造创业服务平台。在行政审批、信贷等方面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优质、方便、快捷的服务,同时为创业农民工提供项目信息、政策咨询等服务;帮助创业农民工与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建立经常性联系,及时解决他们在生产经营中碰到的困难和问题。凡返乡创业企业,其招用工、员工技能培训等,均要由劳动部门提供免费服务;属企业新增岗位招用农村富余劳动力达到职工总数50%以上的,认定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基地”,参照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给予不超过100万元贷款额度的财政贴息支持。三是打造创业项目对接平台。通过举办创业项目推介会、创业项目进乡村(社区)、组织商家和专利项目人直接与创业者对接等方式,大力推广一批投资少、见效快、技术简单、容易实施的小项目,解决创业项目难找的问题。四是打造创业孵化平台。充分利用各种闲置的厂房、校舍、仓库以及其它适合创办小企业的场地,搭建创业孵化基地,为创业者提供创业平台和政策扶持,使他们能够“骑着自行车进来,开着小轿车出去”,实现成功创业。
第四篇:人力资源开发办关于返乡农民工转移培训工作情况汇报
县委督查室:
按照《关于2008年市委常委会议专题会议决定事项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督查的通知》(县委督查通知第8期)通知要求,现就我县2009年返乡农民工再就业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08年,全县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10.26万人,实现务工工资性总收入7.66亿元,纯收入3.68亿元。
2009年春节前后,全县返乡农民工41360人,其中回乡过春节或因事返乡26080人,因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而失业返乡15280人占返乡总数的37%;失业返乡农民工中自珠三角地区返乡4988人,自长三角地区返乡4940人,其它地区返乡5352人。截止2009年3月20日,全县返乡农民工中已转移就业32745人(有序转移4972人,能人带动转移27773人),其中失业返乡农民工转移10887人,占失业返乡农民工的66%。目前,返乡农民工中有8615人尚未转移,培训转移工作正紧张有序的进行中。
二、主要做法
针对出现的农民工返乡潮,县农村人办资源开发办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一是积极取得上级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的支持,县委政府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返乡农民工再就业问题,出台了《鼓励创业促进返乡农民工再就业的工作意见》(鲁办法〔2009〕13号)等农民工再就业优惠政策;二是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的有关文件精神,提高全办人员为农民工服务意识,明确工作职责,细化工作任务;三是从2008年12月起县人力办和乡工作站实行返乡农民工监测“十日一报”制,加强农民工回流监控预报;四是于2008年12月中旬选派骨干人员通过跨区域劳务合作与洽谈,对广东省东莞市龙华胜鞋业有限公司、福建省正大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东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好孩子集团、浙江省义乌市大和针织有限公司等15家用工企业进行实地考察、签订劳务订单,收集了3000个就业岗位并在**电视台滚动播出向社会公布信息,到目前已收集到10000个省内外就业岗位;五是从2009年1月起,在全县12个乡镇进行宣传培训,发放“春节慰问信”、“务工服务卡”和“招工信息”等宣传资料31600份,接受咨询24000人次;六是在春节前及时召开返乡农民工代表慰问座谈会,邀请十余家部门领导和两家培训学校负责人与农民工代表面对面的座谈、交流,了解返乡农民工就业意愿,为农民工再就业工作提供决策依据;七是在县内积极开设了十字绣技术、钢筋工、电焊工、电子电工等专业的技能培训和务工知识培训,提高返乡农民工的就业竞争能力,截止3月20日,已培训5968人,经培训转移5512人;八是举行“返乡农民工再就业欢送仪式”劳务宣传活动,增强返乡农民工外出务工信心;九是为外出务工农民提供车票并派专人护送到厂,同时采取发放路费补助的方式,鼓励能人带动返乡务工农民转移就业。
三、存在问题及采取措施
存在问题:一是沿海发达地区停产、倒闭企业较多,虽然务工工资相对较高,但市场开发困难,少数返乡务工人员返厂后才得知工厂倒闭,另寻岗位困难;二是培训补助不足,培训面扩不开、拉不大,特别具备务工技能资格证书的较少,返乡农民工再就业竞争能力薄弱。
采取措施:一是加大沿海发达地区劳务市场开发力度,加强对县内就业岗位的收集,促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同时鼓励务工能人带动转移,对已外出但寻岗困难的务工农民及时进行远程救助,帮助其就业安置;二是积极向上级争取培训项目支持加大培训力度,主动与相关部门整合项目,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务工技能持证率。
第五篇:十二五期间如何做好农民工就业工作
当前,随着城乡一体化步伐加快,农民工已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中一支不可缺少的新型产业大军。如何在“十二五”期间做好农民工就业工作,是关系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大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农民工就业工作。
一、强化就业服务,为农民工就业广开门路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采取措施,积极为农民工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开辟
更多的就业门路。第一,政府和有关部门可主动深入用人单位和私营企业收集用工信息,通过各种渠道向农民工发布,根据用人单位需求及时举办招聘会,为农民工提供择业机会。第二,完善市、县、乡、村四级劳动保障信息网络,加强乡一级劳动保障站、所建设,发挥基层信息灵通的特点,及时为农民工提供用工信息。第三,进一步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加大人力资源市场投入。人力资源市场应加强软件建设,在大厅内设置大屏幕滚动发布用人单位的招工信息,通过人力资源网站免费为农民工提供招工信息。第四,鼓励已就业的农民工带动农民工就业。通过老乡带老乡、亲戚带亲戚、朋友带朋友、村邻带村邻等形式,帮助、带动更多的农民实现就业。第五,加强劳务合作对接工作。鼓励、支持劳动力输出地与劳动力输入地建立劳务对接平台,建立双方劳务合作关系。加强劳务输出地和输入地的管理服务协调配合,做好农民工就业服务衔接,开展多种形式的劳务对接活动,建立长久合作机制,以劳务经济带动农民工就业。第六,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建设,做好城市和县乡公共就业服务机构间的信息对接,建立全国联网的用工信息发布制度,及时为农民工提供有效岗位信息。
二、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就业创业能力
做好农民工就业工作,必须加强农民工技能培训。第一,根据企业用工急需和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信息,组织开展上门、对口培训和岗前培训,实现培训和上岗就业无缝对接。第二,根据农民工意愿,分级分类开展阳光工程培训、扶贫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创业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等各类技能培训,切实提高农民工创业就业能力。第三,强化企业责任,对用人单位吸纳农民工的,由用人单位依托所属培训机构或委托所在地定点培训机构,结合岗位需求和工作需要,组织其参加技能提升培训。第四,组织需转移农民工进行实用技能培训,重点是根据企业岗位实际需求开展订单培训,结合产业发展振兴的潜在需求开展定向培训。第五,对有创业愿望并具备一定创业条件的农村劳动力开展创业培训。组织创业培训专家,对农民工进行创业意识培训,使他们了解政府为促进农民工创业所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激发他们创业热情,促进其实现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第六,加强农民工技能培训的监督管理,认真做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完善培训财政补贴机制。
三、采取措施鼓励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创业
做好农民工就业工作,应重视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创业。第一,营造浓厚的农民工创业氛围。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大力引导和支持农民工创业,做到人人找机会、人人抓机会创业。营造“外出创业光荣,回乡创业有功”的浓厚氛围,引导“打工潮”向“创业潮”发展,帮助返乡农民工把创业意愿变为实际行动。第二,从税收、贷款等优惠政策扶持农民工创业。对创业的农民工和就地就近从事二、三产业就业创业的农民工,给予享受城镇下岗失业人员享受的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等就业扶持政策。对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农民工,自筹资金不足的可申请小额担保贷款。对从事微利项目符合贴息政策的给予贴息扶持。第三,建设农民工创业园和创业一条街。建立农民工创业园,鼓励和支持农民工通过租赁、承包等合法方式方法利用闲置土地、闲置厂房等创业。建立农民工创业一条街,以免费、低价租赁的方式为农民工提供创业场地。第四,开设“绿色通道”支持农民工就地创业。积极支持、鼓励、引导农民工就地创业,全方位支持农民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生态农业、来料加工业,全力扶持农民工开办农家乐、山村旅游业,鼓励农民工创办小企业从事二、三产业,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办个体工商户、夫妻店等,使农民工就地得到充分就业。第五,大力开发本地岗位,鼓励农民工本地自主创业和合伙组织创业,开发乡镇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开展乡镇保洁、保安等公共岗位,促进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四、落实企业减负稳岗措施,稳定农民工就业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是就业岗位的主要提供者。只有企业能够生存下去,或扩大再生产,或有钱可赚,才会有更多稳定的企业,才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实践证明,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最有效的办法是支持企业发展和扩大生产,认真落实减负、扶持政策,允许困难企业在一定期限缓缴社会保险费,允许阶段性降低4项社会保险费率、允许使用失业保险基金帮助困难企业稳定就业岗位等,鼓励困难企业尽量不裁员、少减员,实现保就业、保增长、保稳定。大力帮助和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
济和服务业克服困难,寻求发展,更多吸纳农民工就业;贯彻执行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就业政策,帮助企业解困,完善支持创业的财税、金融、工商等政策体系,改善创业环境,积极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为农民工创业创造更好的条件。
五、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促进农民工安心就业
做好农民工就业工作,必须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第一,依法规
范农民工的劳动关系,教育、帮助农民工签好劳动合同,明确双方的义务和权利。第二,完善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切实加强农民工工资管理,及时查处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确保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第三,认真做好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工作。在企业工作的农民工同企业其他职工一样,由用人单位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认真落实养老保险转移接续政策,使农民工养老保险可以及时转移。第四,加速实现工伤保险全覆盖步伐,实施按建设工程项目为工伤保险参保对象的办法,使全体农民工都可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