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的文献综述
关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的文献综述 研究题目: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研究
作者所在专业和班级:09经济学
作者:段晓霞2009150116,刘艳丽2009150133
覃苏珍2009150120,祁子园2009150148
付小华2009150104,毛立婉2009150108
指导教师:廖晶晶
完成时间:2012-5-6
内容摘要:国内农业的最大问题莫过于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存在,不仅从根本上制约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乃至国民经济发展后劲不足的重要因素,并对于我国社会的稳定有着直接影响。合理、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成功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不仅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而且对于社会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问题;对策建议;对经济影响;城乡收入。
前言部分:
(一)定义争论: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定义五花八门,百家争鸣,这说明该课题吸引了人们的关注,有待深入研究。可是,除非能够定量地确认边界,否则我们只能采取统一的定义。目前,经济学界倾向于一种定义:用边际劳动力产出(MPL)等于零作为剩余劳动力的边界。
(二)现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呈现非常的不合理现象,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严重。
(三)影响原因
1.影响我过现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造成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以及预期收入差距(李荐、张广文,2010)。
2.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通过回归分析,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的第一位因素是地区间人均工资水平的差异,第二位的因素是私营企业户数(2002)。
3.人力资本和制度方面的原因。
4.政策及其他因素。
(四)特征
1.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流动具有明显的回流特征,并且大都流向城市的非正规部门,区域上主要是中部地区流向东部发达地区。
2.从存量来看剩余劳动力,待转移数量庞大。
3.从城乡收入差距看,转移潜力巨大
正文部分: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发展背景:
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度的转型过程中,劳动力市场处于非均衡状态,农村及农业产生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隐性失业”问题日益严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农村就业结构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非农就业比重上升。2004年从事农林牧渔的就业比重为61.57%,比2000年下降6.81%;工业就业10.94%,比2000年提高2.37%;商、饮、服务业就业比重为5.44%,比1999年提高1.79%。2004年,全国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约10260万人,比上年增长约440万人,1998~2004年年均转移农村劳动力380万人,平均年增长率为4%。预计今后几年农村转移新增劳动力将在400万~500万人,增长4%-5%。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趋势表现为,本乡内非农就业比例下降,流向城市就业的农村转移劳动力比例上升,县级城市和小城镇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能力有较大增强,农村劳动力跨省转移的趋势明显。
二、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经济影响的分析
在2003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就开始出现“民工荒”现象。随后,这一现象扩大到长江三角洲地区,2009年,我们看到了“返乡潮”,2010年年初,我们又经历“技工荒”,“招工难”的现象。面对这些情况的出现,李梦、黄敬宝认为“我国正在由劳动力过剩向劳动力短缺时代转变,这个转变的转折点将在‘十一五’期间出现”,他们通过调研(问卷调查)发现我国存在着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这是不争的事实;有些农村剩余劳动力并没有“进城”而是选择从事非农业劳动或是本地打工,还有很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没有转移出去;阻碍劳动力转移的障碍主要有自身知识技能不足的束缚;社会中缺乏相应的中介机构,信息不充分,社会保障缺乏,子女上学问题难以解决等(李梦、黄敬宝,2010)。Knight(2007)在WIDER vorkshop的论文中从收入的角度也提出还没有明显的证据表明已经到了劳动力稀缺阶段。尽管农村和城市人均收入都有大幅度的提高,甚至是相当迅速的,但是整体依然落后于人均GDP的增长(8.7%)。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国外学者对非农化、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农村
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得出了不少经典的理论。其中,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最为系统、最富有应用价值的是经济理论即“二元经济结构理论”①,刘易斯(Lew isWA)创立了劳动力转移的二元结构模型,费景汉(FeW、拉尼斯(Ran is G)和乔根森(Jorgenson D)对二元结构模型做了进一步的发展,后来托达罗(TodaroMP)又补充了刘易斯-费景汉-拉尼斯模型,完善了二元经济配置的理论。许多发展理论认为,劳动力流动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一种重要机制。蔡昉(2005)通过研究认为迁移或劳动力流动并不必然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甚至可能扩大这种差距。劳动力流动扩大与收入差距缩小保持理论上同步关系的需要四个条件,即:劳动力转移必须反映由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这种结构变化;必须以接受地的拉力为主;劳动生产率以及每个劳动力拥有的产值在城乡之间的分配从不均等趋于均等;迁移是不受制度约束的自由流动行为及其长期结果。
林毅夫等通过估计迁移者对收入差距的反应弹性,认为迁移是一种减少收入差距的机制,但他们也注意到户籍制度的存在和沿海地区的过快发展速度,目前的迁移规模不足以缩小收入差距(蔡昉,2009)
(三)现阶段农村劳动力存在的各类问题
1.城乡结构矛盾明显,妨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和规模
2.农民工的就业环境不宽松
3.农民工的工资待遇和权益维护与其实现稳定就业的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4.农民工社会保障普遍缺乏
(四)、对策建议根据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转移中存在的问题,要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首先是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深化体制改革,健全各项制度,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宽松环境。
其次是建立统一的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体系。要把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至今还在起着束缚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诸如人口、土地、就业、社会保障等体制,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加以改革和完善。大量农民工子女涌入城市,造成城市教育资源紧张;大城市的积聚效应可能会形成“穷者越穷,富者越富”的“马太效应”。只有实现了城乡劳动力资源的一体化管理,才能降低劳动力的流转成本,克服自发性、盲目性,实现农村劳动力的有序流动。
再次是推进城镇化建设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据测算,到21世纪中叶实现城镇化之时,我国城镇人口将在目前基础上净增加7-8亿。其中不足
20%来自于城镇人口的自然增长,80%以上将来自于农村人口进城。未来10-20年内估计这种异地城镇化进程仍将成为一道风景线。
最后是开辟多渠道的转移路径。将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延伸;培育新型农民,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调整乡镇企业结构,增强乡镇企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进一步扩大国际劳务输出,用农村人力资源换国外土地、能源等资源。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
(五)、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前景预测
而观之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劳动力总体上仍然供大于求。“民工荒”实际上折射出的是社会对农民工身份和权益的歧视,以及受劳动力市场不健全及培训机制不完善所导致,它并不能掩盖中国目前的二元经济结构社会的劳动力供给具有无限性这一特征。可以预测,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这一现象仍将继续存在。总结部分:
一、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必须从推动工业化入手,因为工业化是经济现代化的主体内容,是农村剩余劳动转移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
二、“民工潮”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对此应充分肯定,积极引导;
三、不宜在长时期内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实行“离土不离乡”式的就地转移模式,而应将加快城乡体制改革、积极发展中小城市、推进城市化、实行"离土不离乡'的异地转移作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途径,同时对原有的就地转移进行改造,鼓励乡镇企业相对集中,扩大重点小城镇规模;
四、要将改革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和城乡分割劳动制度作为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度条件;
五、将推进农业产业化或农业结构调整、发展乡镇企业和推进城镇化作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途径,同时要注意这三个方面的协调推进。我们自身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至关重要,通过关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课题研究,重点揭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和特点,指出现存的挖掘劳动力转移的制度障碍和特征,并论证通过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深度挖掘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可行途径,通过国内远近状况比较,预测了未来劳动力转移的任务和前景。农业是中国的一项大型产业,我们需通过各方的努力才能实现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南昌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2] 惠宁、霍丽,《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年
[3] 蔡昉.农村劳动力剩余及其相关事实的重新考察 [J].《中国农村经济》2007年,第10期
[5] 张樨樨.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问题初探——结合中国实际对刘易斯模型的新探索[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2008年,第6期
[6]刘春岭.中国乡村剩余劳动力数量测算研究 [J].现代商贸工业 2009年
[7]蔡昉.为什么劳动力流动没有缩小收入差距 [J].《经济学动态》 2009年,第8期
[8]李荐.张广文,从托达罗模型浅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及解决方案 [J].商业经济2010年,第九期
[9]蔡访.《三农、民生与经济增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年6月,第一版
[10]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关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定量分析[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11]李梦.黄敬宝.刘易斯模型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J].消费导刊 2010年,第3期
[12]钟德友.新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选择 [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
[13]边保全农业经济2010年
[14]李慧勇,孟祥娟.劳动力成本上涨将改变企业利润格局——劳动力成本与通胀、企业利润的比较研究[Z].2010年
第二篇: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摘要: 农村 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 发展 中国 家从传统的农业国向 现代 工业 国转变的必然之路。因此,要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关键需要大量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通过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产生原因、存在问题等的研究,提出解决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一些合适途径和有效办法。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 经济 发展成就,但也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其中最迫切且最具有挑战性的是“三农”问题。所谓“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农村问题的核心是如何通过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进程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消除城乡二元对立的问题,其重点是户籍制度的改革。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发展中国家从传统的农业国向现代工业国转变的必然之路。因此,要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关键需要大量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
1我国农村劳动力过剩的原因分析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原因:
(1)累积性剩余。建国后,由于我们实行了错误的人口政策,导致人口出生处于很高的 自然 增长率。人口的增长速度和总量远远大于同期经济发展和就业的需求,其中尤以农村为甚。人多地少是我国最大的国情,也是造成我国农业劳动力过剩的最主要的原因。
(2)替代性剩余。在我国农村,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推行,农民生产经营的积极性有了大幅提高,由此导致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则导致农业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应减少,其结果,大批农业劳动力就会从农业中释放出来,成为剩余劳动力。
(3)波动性剩余。我国现在约有一亿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但他们中绝大多数是流动性的,并未真正城市化。一遇大的经济波动或其他风吹草动,就会被迫回乡。这种波动性剩余不是每年都发生的,但其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对社会秩序的冲击,对稳定的影响,给各级政府带来的压力,却比还未进城打工、隐性失业于农业的剩余劳动力大得多。
(4)消费性剩余。恩格尔定律认为,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用于食品消费的支出比例将会不断下降。其中包括消费者从重视食品和生活必需品的消费向重视工业品和劳务的消费转化,这种转化带来了消费结构的变化。这种消费结构的变化使得主要以提供食品为主第一产业的发展受到了限制,而以提供工业品和劳务为主的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有了巨大的空间,这就引发了大量农业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冲动和农业劳动力的过剩。
2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要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总结 起来,有以下方面的制约:
(1)农村劳动力素质制约。农村 教育、科技、文化和卫生事业的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城市,农民在社会经济各个方面都没有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教育经费与适龄人口的匹配不相适应,一方面是教育经费缺乏,教学条件落后;另一方面,农村适龄人口的入学率低,农村的教育状况与城镇还有很大的差距。此外,进城打工的农民子女的教育,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2)农业内部扩大就业的空间不大。当农业朝着现代化发展时,劳动力的投入对增产的作用会大为减弱,农艺、机械和化工产品对劳动力的替代作用越发突出。当这种替代作用累积到一定量时,对劳动力的排斥现象就不可避免会出现,使整个生产过程发生节省劳动的情形,劳动内部的就业机会非但不能增加,反而有减少的现象。
(3)农村非农产业发展受阻,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力有限。近些年,乡镇 企业 的发展速度滞缓,随着增长方式的转变,劳动密集型逐渐向资金密集型转变,劳动就业成本大幅度增加,加上在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中管理水平、技术力量相对薄弱,经济效益不佳,给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带来影响。
(4)没有建立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土地流转制度,土地权益不明晰。土地所有者主体及土地预期收益和风险的不确定,使得土地使用权转让的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不明确,使土地使用权在流转过程中纠纷不断,大大地降低了土地使用权流转的速度及数量。而农民土地不退出,农村土地的细碎分割的问题就不能解决,也就意味着农民的转移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5)没有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转移后的农村劳动力得不到生活保障。自从1978年我国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以来,中国农民开始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但是这些数量庞大的农民工却并没有享受到城市的种种保障制度,又加上自身渐渐远离土地,正日益处在一种尴尬境地:他们虽然生活在城市,干着和城市工人相同的工作,却不被城市所承认,同时由于没有工人身份,他们没有组织,没有参加工会的权利,被排除在社会保障安全网之外,没有起码的劳动福利保障。(6)劳动力市场发育滞缓,中介组织发育程度低。目前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大都是自发的,缺乏对农村劳动力的总需求、总供给的调节,缺乏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组织与指导。
3促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3.1深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
(1)从加快发展农村非农产业,继续促进乡镇企业稳定发展。乡镇企业要加快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和体制创新,不断增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一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二是大力发展农村服务业为重点第三产业。
第三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
摘要
所谓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劳动力合理配置过程中的客观现象,也是农村经济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是指超过农村农业生产所需要的那部分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一个动态的和相对的概念,它随着耕地面积,机械化程度,科学技术等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社会的存在,使得我国存在为数众多的剩余劳动力。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深化,这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实现转移的过程中暴露出诸多问题。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形成
我们是农民,靠农牧业生活。但是随着工业技术的进步,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对农业劳动力的需求下降,使得许多农村劳动力处于失业和半失业状态;同时“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使得这部分劳动力囤积在农村,形成数量巨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般来说,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越是迅速,失业率就越低,既增长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着替代关系。但现实却出现了相反的状况。现在越是发展,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比重就越大。据统计农村剩余劳动力达30%以上,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困难原因主要体现在:一是受工业发展资本深化与技术性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县工业发展迅猛,产值年均增长幅度很大。企业未来的投资方向将主要是“多用资本,少用劳动”的技术项目,这就使得资本深化的趋势必将继续下去。伴随着资本系数的不断增加,即使劳动力总量不变,也会出现“机械排挤人”的技术性失业,这就必然使得大量试图与城市共分得“一碗粥”的农民工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二是知识,信息劣势导致就业机会的相对缩小。与资本化相伴而生的一半都是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资本深化的工业化增长路线必然以引进技术为主体的技术进步模式为主要途径,与此相关的就业岗位多为知识密集型或技术密集型,这对于文化素质较低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来说往往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不仅如此,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拥有和获得信息方面也属“弱势群体”,他们中的大部分学历水平都比较低,有的甚至是文盲或半文盲,进入市场的能力本来就有限,再加上他们与城市寻找工作者相比,在获得信息亲缘,人际关系方面所处的劣势地位,这都大大加剧了他们与城市下岗或失业者在寻求工作岗位中的不平等地位。三是农业产品低价消失,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竞争压力增大。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也必然是资本深化和通过技术和工艺的运用而使农业从业者不断地被分离出来,从而使农村人口的就业竞争压力更大。四是农村劳动力群体素质处于弱势,存在着劳动技能差,就业观念落后;法制观念,自我保护意识不强。据调查显示:农村劳动动力的文化素质偏低,在农村劳动力中初中级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人员占劳动力总数的75%,高中以上人员站的很少。许多农民(特别是年轻的)还缺进取的意识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不能适应农村剩余劳动力专业就业的需要,农民不习惯于企业严格的时间安排和规章制度,难以适应机械化达生产的工作环境,对于农村就业人口来说,这也是农村劳动力先天不足而难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难度。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农村经济提供动力
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增强了城乡文化交流和信息传播,促进社会变革,塑造一代新型农民,产生了广泛的回应效应。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仅意味着农业的剩余向农村转移,农村的剩余向城市转移的绝对转移思路,也意味着劳动力本身,农业,农村自身的直接发展所形成的吸纳劳动力就业能力的提高而导致的相对转移。因而农村剩余劳动力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是良性发展过程的应有之意。劳动力的转移一方面使资本,技术,信息随人员流动而运动,是区域间交流日益增多,纵横联系加强。另一方面,劳动的范围转移是市场机制作用的产物,是继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后,对中国传统体制的再一次冲击。由于他的存在,促使政府对劳动用工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劳务市场法规制度,以及户籍管理,住房等的方面进行改革。
农业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使农村劳动力得到比较充分利用,充分发挥了农村存量资源的经济作用,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持续增加,从而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了前提,也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成为可能。第一,农村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业转移,为农村非农经济的发展提供人力保障。第二,在现有户籍制度下,农村转向非农经济的劳动力,无论离乡不离乡或是进城务工经商,从根本上说没有脱离农村,他们务工经商所得除一部分用于提高自身生活水平外,相当一部分资金投向本地的农业或非农产业,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稀缺资金。第三,返乡创业的农民,不仅带回了稀缺的资金,更带回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也带回了市场,为农村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所需技术,管理和市场。第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农业经营模式有小块的分散经营向规模经营转移,发挥规模优势,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搞好特色经营,创农业品牌,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农业现代科技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前景。2.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农村经济发展提减轻人口负担
农村劳动力剩余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问题,关键是要持续提高农民收入,而提高人民收入,关键又在农业人口的非农化以及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增加农民就业的机会。
人口和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城市转移,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一条重要途径,其转移速度取决于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和城市化进程快慢。现代城市是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资源要素的聚集,是城市化的内在推动力。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壮大,各地各类专业及综合市场的成功发育,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向城镇聚集,毫无疑问,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减捡轻了人口负担,为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效率做出了贡献。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快农村现代化而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加快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必须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过程中农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一方面,从世界经济发展规律看,只有不断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比例,才能不断提高农村经济的综合实力和农村现代化水平,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发扎马立诚也充分的说明了这一事实。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贡献不仅仅表现在劳动力非农化水平的提高方面,而且更在于由于农民劳动的转移,是农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机械化程度等得以提高。另一方面,对于农村经济,现代化意味着通过现代农业中现代科学技术含量增长的作用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农副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农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如果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能顺利转移,过大的人口压力必然阻碍现代农业生产要素对传统农业生产要素的替代,制约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从而减缓农村净化机发展的速度。因此,只有农村剩余劳动力得以充分转移,才能够有真正的农业和农村现代化,才能推进农村今年国际可持续发展。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度与政策 1.努力提高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
由于传统农也部门存在着大量以生存工资来养家糊口的劳动力,因此,劳动力的供给既有完全的弹性,从而工业部门可以获得无限供给的、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农业部门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的是向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以使他们获得必要的新技能和新知识,从而在实现农业迅速增长的同时,也使得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得到广泛而深入的安置。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和提高农业生产要素质量方面所面临的压力必将越来越大。当务之急是要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文化教育水平,使他们在选择职业方面与城市在职或下岗职工具有一定的竞争能力。不仅如此,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他们对市场行情、生产要素的供求关系、事业与空位的具体状况等方面的信息也会有所掌握,从而大大降低他们升学工作岗位的成本。
2.加快城市化建设,为农民进城就业提供“市民待遇”
长期以来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基本上是一致的。近年来,我县的第二产业占GDP得比重已明显上升,但非农人口仅占总人口数的37.8%,说明城市化水平远远低于工业化水平,加之原有的工业化制度和“两种待遇”为基础的城乡人口政策,认为的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处于非常不公平的境地之中。加快城市化发展速度,减少农民数量,提高人民人均土地资源拥有量和农民编辑产出水平,以此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是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途径。3.发展乡镇企业,振兴乡镇劳动密集型产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镇企业曾经拥有过一段快速发展时期,但近几年来地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作用越来越大。一些大中城市必然以发展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的产业为主,一些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可能转移到乡镇企业,这就为乡镇企业利用农村的廉价的劳动力资源来从事诸如服装厂加工等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也就是说,乡镇企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不一过高,力争维持劳动对资本的替代关系。另外,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之后,一定要注重对人力资本的投资,要使他们在“边干边学”中提高人力自办积累程度。4.加强法制建设,规范劳资关系
农村剩余劳动力不仅在信息、文化素质等方面处于劣势,而对过低的工资、过长的劳工时间、过分的劳动程度以及老板的剥削与压制,他们往往是熟手无策的。因此要切实保护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法权益,使他们在劳资谈判、实际工作中都能得到公平的待遇和有效的保护。
第四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
河南大学经济学自学考试毕业论文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地区转移研究
姓 名
专 业 经济学
准考证号
指导老师
论文成绩
完成时间 2011年01月
联系方式
摘要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地矛盾突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是当前“三农”工作中第一大难题。据统计,全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高达1.5亿。这么多的劳动力就业不足或潜在失业,成为一个十分严重的社会问题,应引起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并寻求有效的解决对策。而且,大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是彻底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通过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产生原因、存在问题等的研究,提出解决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一些合适途径和有效办法。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 原因 问题 对策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关乎农民生存、农村发展和社会稳定,是现阶段“三农”工作的重点之一。各级政府乃至全社会都要高度关注,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三农”工作全局,上下联动,密切配合,积极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一、我国农村劳动力过剩的原因
我过农村劳动了产生原因很多,具体有一下几个原因:
第一、过度的并且不断增长的农业人口和面积有限的并且增幅较小的农业土地之间的矛盾是农村剩余劳动力严重过剩的重要原因。由于农村受生育观念和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影响,特别是实行以家庭为纽带的农业手工业相结合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生育成为农村增加家庭经济收入和提高家庭地位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超生现象严重。人口增多了,但是我国的耕地面积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其结果是,劳动平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人多地少使得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更加突出。特别是农闲时,过去安于“3个月种田,2个月过年,7个月农闲”的农民也加入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队伍中来,使得这一情况更加严重。
第二、我国现在约有一亿多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但他们中绝大多数是流动性的,并未真正城市化。一遇大的经济波动或其他风吹草动,就会被迫回乡。这种波动性剩余不是每年都发生的,但其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对社会秩序的冲击,对经济稳定的影响,给各级政府带来的压力,却比还未进城打工、隐性失业于农业的剩余劳动力大得多。
第三、恩格尔定律认为,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用于食品消费的支出比例将会不断下降。其中包括消费者从重视食品和生活必需品的消费向重视工业品和劳务的消费转化,这种转化带来了消费结构的变化。这种消费结构的变化使得主要以提供食品为主第一产业的 发展受到了限制,而以提供工业品和劳务为主的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有了巨大的空间,这就引发了大量农业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冲动和农业劳动力的过剩。
第四、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就业环境较差,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在我省农村经济结构中,第二、三产业不够发达,乡镇企业规模不大、效益不高,农村非农产业吸纳现有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十分有限。农村城镇化建设进程相对缓慢,水平较低,使农村剩余劳动力难以实现就地转移。而在城市中,一些用普工的行业所实行的一些用工条件、工资福利待遇等方面违反国家有关法律,侵害农民正常权益的事情时常发生,在一定程度上限止了农民进城务工。加上近年来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下岗职工数量较多,使农民到城市就业的机会减少,这些原因使农民外出务工环境条件不容乐观。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一、农民自身因素导致“转移难”。一些农民知道靠有限的土地挣不了几个钱,也懂得出去闯荡才能走上富裕路。但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使多数农民不愿转移,不敢转移,集中表现为“五怕”:一怕变化:“两亩地一头牛,孩子老婆热炕头”的思想仍然存在;二怕欺负:由于农村教育、文化、技术、信息落后,使一些农民自卑心理严重,怕跑出来找不到活干,怕干了活又要不来钱,怕外出打工受欺负;三怕风险:多数人文化少、素质低,没有一技之长,不适应城市产业多样化、技术装备现代化对劳动力的需求,加大了农民进城就业风险;四怕碰壁:一些农民与外界接触少,缺乏沟通,信息量小,想出去打工不知该干什么,想学技术,不知要到哪里去学;五怕限制:就业渠道不畅,怕权益得不到保障。
第二,社会环境导致了“转移难”。一是少数地方重视程度不够。农村劳动力的过剩现象,实际上是农民的隐性失业现象。目前,政府对城市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农民的转移就业,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保障农民工的政策,但在有些地方还没有完全落实;二是社会服务不够。在各级组织中缺少专门的机构和人员从事劳动力转移的协调、服务、培训等项工作,农民在户籍管理、婚姻、子女入学等方面受到诸多限制;三是城乡差别大。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农村基层政府积极促进农民转移,而大城市却通过限期清理等政策压缩雇佣农民工;
第三、农业内部扩大就业的空间不大。当农业朝着现代化发展时,劳动力的投入对增产 3 的作用会大为减弱,农艺、机械和化工产品对劳动力的替代作用越发突出。当这种替代作用累积到一定量时,对劳动力的排斥现象就不可避免会出现,使整个生产过程发生节省劳动的情形,劳动内部的就业机会非但不能增加,反而有减少的现象。
第四、农村非农产业发展受阻,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力有限。近些年,乡镇企业的发展速度滞缓,随着增长方式的转变,劳动密集型逐渐向资金密集型转变,劳动就业成本大幅度增加,加上在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中管理水平、技术力量相对薄弱,经济效益不佳,给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带来影响。
第五、没有建立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土地流转制度,土地权益不明晰。土地所有者主体及土地预期收益和风险的不确定,使得土地使用权转让的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不明确,使土地使用权在流转过程中纠纷不断,大大地降低了土地使用权流转的速度及数量。而农民土地不退出,农村土地的细碎分割的问题就不能解决,也就意味着农民的转移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第六、没有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转移后的农村劳动力得不到生活保障。自从1978年我国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以来,中国农民开始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但是这些数量庞大的农民工却并没有享受到城市的种种保障制度,又加上自身渐渐远离土地,正日益处在一种尴尬境地:他们虽然生活在城市,干着和城市工人相同的工作,却不被城市所承认,同时由于没有工人身份,他们没有组织,没有参加工会的权利,被排除在社会保障安全网之外,没有起码的劳动福利保障。
第七、劳动力市场发育滞缓,中介组织发育程度低。目前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大都是自发的,缺乏对农村劳动力的总需求、总供给的调节,缺乏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组织与指导。
三、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第一、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农村劳动力素质低是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要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增强市场竞争力,省级政府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加大农村教育力度,争取更多的教育经费投向农村农户,确保九年义务教育得到理想成效。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结构升级,首要应大力加强对农村劳动力专业技能的培训工作。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传授一些专业技能,培训一批符合市场需求的具备专业技能的农村劳动力,并对农村农民开展有计划,有组织的就业指导,突出实用性有效性,培养他们的市场竞争意识,为农村就业创造条件。提高农业 4 推广人员的素质,加大科技成果的转化率,积极引导农民种植产量高、经济效益乐观的优良品种作物,组织科技人员下村、下地进行亲自指导,使得让农民在种植过程中掌握科学技术,加强自身技能,不断累积经验,加快专业村、专业户的建设,提高农村现有劳动力的生产积极性,培训具有较高文化的经济能人,带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从长远来看,发展农村教育,造就一代新型农民才是治本之策。
第二、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创造多种就业机会。通过发展第三产业,既解决部分地区青壮年因过多转移而带来的遗留问题,同时也解决农业生产经营劳力不足的现象。由已经逐步融入人们生活的新兴社区服务业入手,如家政服务、农家乐休闲、家庭式保姆、利用当地优势搞庭院经济等等,安置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同时加强对个体、私营经济的引导,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做到农业生产经营与挣钱两不误。沿着“二种需求加大一个产业”的思路,力求服务的细化、多元化,促进城镇商贸繁荣,拓展就业渠道。
第三、实行农业多种经营,加大市场需求力度。一方面根据政府各部门有关农村劳动力转移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应做好农村劳动力的技术培训、业务培训、素质培训、岗前培训、相关法律法规培训,通过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适应能力。另一方面,加大二、三产业发展,发挥本地优势,实现农村劳动力在农村内部的转移。调查数据表明:农村劳动力中约有60%左右的劳动力因知识层次、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等原因无法转移到非农产业和异地就业。因此要根据地方和个人实际情况因势利导,发挥其优势特长,挖掘地方和个人潜能达到转移就业。提高地方经济的吸纳能力,加强县城和中心镇建设,推进乡镇企业的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还可大力发展私营经济。比如,从事林业生产是农村劳动力的特长,应鼓励劳动力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培育食用菌,养殖牛、羊、兔等,并按国家制定扶持政策,引导农民发展经济作物,蔬菜、花卉、瓜果和林业、牧业、渔业等产业,促使农村劳动力从单一种植向多种经营转移。既能保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又可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产业化经营的宗旨。
第四、改善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环境。有关部门应加大法治力度,建立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机制,消除城乡劳动力各种不平等的政策,尽可能使农村劳动力在经济权利和社会权利上与城市劳动力相对平等,促进农村劳动力在城乡间自由流动。最大限度地争取省、地政策支持,有效地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服务。对那些限制农民进城务工的不合理政策、做法以及侵害农民合法权益的单位的人与事给予严厉制裁,使进城务工的农民医疗卫生、子女教育、劳动保障等多方而与城里人享受相对平等待遇。
第五、依靠政府参与并加大组织劳务输出的力度。据调查,尽管多数人的工作是由劳动力自己出门寻找,但问到打工时,由政府组织好的有59.21%,占了最大比例;成立公司组织好的有25.60%;亲朋介绍或自己寻找好的有15.19%。数据表明,农民们极希望在政府组织的劳务输出中有一个好的组织管理。日益扩大的打工队伍及激烈的竞争,对劳动力的要求和市场需求也逐步提高。为此,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大参与组织劳务输出的力度:一是实行外部转移,对外出民工进行较系统的文化、技能培训,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建立完善的信息网络,培育中介机构,拓展境内外劳务输出渠道;二是更好的利用内部吸引,鼓励发展密集型产业,帮助农民在近处打工,实现离土不离乡。
第六、农业内部就业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长远选择。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把农业本身变成容纳劳动力的产业。可通过开发农业资源,开展多种经营,发展林、牧、渔业容纳剩余劳力。一是实行农业集约经营,提高土地生产率,增加农产品产量,开展科技兴农,实行农业技术优化组合,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加大对龙头产业的培植,充分发挥“样板效应”,推广立体和生态农业,适当增加复种、套种、间种面积,使同样面积的土地,更好地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二是有计划地兴修水利工程,进一步搞好农田基本建设,建立一批高产稳产农产品基地,容纳和稳住更多的劳动力。三是实行农业开发,荒山,荒坡可以改造成经济林基地,种草养畜、花卉苗木、优质水果、中药材等的开发。特别是大量农产品加工精品少,在农副产品加工上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同时,大力开发庭院经济,也是一项大有发展前途的事业。庭院经济门路广、潜力大、投入少、易学、易办、易管、效益高,对容纳剩余劳动力十分有利。
综上所述,随着农村改革不断深入和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已日益显示出其紧迫性和必要性。尽管完全解决这一问题尚有许多困难,需要一个过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我国有待解决的一项世纪工程,这一问题解决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农民生活水平能否提高、农业现代化能否实现、农村经济能否走出发展困境,而且还关系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能否实现,以及国民经济能否持续健康发展。合理、有序地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是靠单方面的政策,它需要政府、社会、农民共同努力。尽管我国的国情决定了这一过程将是漫长和艰难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但只要我们群策群力,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找到正确的解决途径,相信在全社会坚持不懈的努力下,这个问题一定会得到妥善解决。
参考文献 杨辉 罗素清:《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3年第15卷第8期 陈淮:《谈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中国经济信息,2004,(6).许光菊:《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思考》
蔡艳:《我国剩余劳动力的成因与转移分析》.新西部,2006.邵作昌 张 雷:《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初探》
第五篇:关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的文献综述研究题目
关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的文献综述研究题目: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研究 作者所在专业和班级:09经济学作者:段晓霞2009150116,刘艳丽2009150133覃
苏珍2009150120,祁子园2009150148付小华2009150104,毛立婉2009150108指导教师:廖晶晶 完成时间:2012-5-6内容摘要:国内农业的最大问题莫过于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存在,不仅从根本上制约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乃至国民经济发展后劲不足的重要因素,并对于我国社会的稳定有着直接影响。合理、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成功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不仅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而且对于社会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具有重大意义。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问题;对策建议;对经济影响;城乡收入。前言部分:
(一)定义争论: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定义五花八门,百家争鸣,这说明该课题吸引了人们的关注,有待深入研究。可是,除非能够定量地确认边界,否则我们只能采取统一的定义。目前,经济学界倾向于一种定义:用边际劳动力产出(MPL)等于零作为剩余劳动力的边界。
(二)现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呈现非常的不合理现象,城乡二元结构矛 盾严重。
(三)影响原因1.影响我过现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造成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以及预期收入差距(李荐、张广文,2010)。2.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通过回归分析,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的第一位因素是地区间人均工资水平的差异,第二位的因素是私营企业户数(2002)。3.人力资本和制度方面的原因。4.政策及其他因素。
(四)特征1.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流动具有明显的回流特征,并且大都流向城市的非正规部门,区域上主要是中部地区流向东部发达地区。2.从存量来看剩余劳动力,待转移数量庞大。3.从城乡收入差距看,转移潜力巨大 正文部分: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发展背景: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度的转型过程中,劳动力市场处于非均衡状态,农村及农业产生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隐性失业”问题日益严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农村就业结构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非农就业比重上升。2004年从事农林牧渔的就业比重为61.57%,比2000年下降6.81%;工业就业10.94%,比2000年提高2.37%;商、饮、服务业就业比重为5.44%,比1999年提高1.79%。2004年,全国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约10260万人,比上年增长约440万人,1998~2004年年均转移农村劳动力380万人,平均年增长率为4%。预计今后几年农村转移新增劳动力将在400万~500万人,增长4%-5%。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趋势表现为,本乡内非农就业比例下降,流向城市就业的农村转移劳动力比例上升,县级城市和小城镇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能力有较大增强,农村劳动力跨省转移的趋势明显。
二、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经济影响的分析在2003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就开始出现“民工荒”现象。随后,这一现象扩大到长江三角洲地区,2009年,我们看到了“返乡潮”,2010年年初,我们又经历“技工荒”,“招工难”的现象。面对这些情况的出现,李梦、黄敬宝认为“我国正在由劳动力过剩向劳动力短缺时代转变,这个转变的转折点将在‘十一五’期间出现”,他们通过调研(问卷调查)发现我国存在着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这是不争的事实;有些农村剩余劳动力并没有“进城”而是选择从事非农业劳动或是本地打工,还有很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没有转移出去;阻碍劳动力转移的障碍主要有自身知识技能不足的束缚;社会中缺乏相应的中介机构,信息不充分,社会保障缺乏,子女上学问题难以解决等(李梦、黄敬宝,2010)。Knight(2007)在WIDER vorkshop的论文中从收入的角度也提出还没有明显的证据表明已经到了劳动力稀缺阶段。尽管农村和城市人均收入都有大幅度的提高,甚至是相当迅速的,但是整体依然落后于人均GDP的增长(8.7%)。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国外学者对非农化、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农村 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得出了不少经典的理论。其中,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最为系统、最富有应用价值的是经济理论即“二元经济结构理论”①,刘易斯(Lew isWA)创立了劳动力
转移的二元结构模型,费景汉(FeW、拉尼斯(Ran is G)和乔根森(Jorgenson D)对二元结构模型做了进一步的发展,后来托达罗(TodaroMP)又补充了刘易斯-费景汉-拉尼斯模型,完善了二元经济配置的理论。许多发展理论认为,劳动力流动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一种重要机制。蔡昉(2005)通过研究认为迁移或劳动力流动并不必然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甚至可能扩大这种差距。劳动力流动扩大与收入差距缩小保持理论上同步关系的需要四个条件,即:劳动力转移必须反映由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这种结构变化;必须以接受地的拉力为主;劳动生产率以及每个劳动力拥有的产值在城乡之间的分配从不均等趋于均等;迁移是不受制度约束的自由流动行为及其长期结果。林毅夫等通过估计迁移者对收入差距的反应弹性,认为迁移是一种减少收入差距的机制,但他们也注意到户籍制度的存在和沿海地区的过快发展速度,目前的迁移规模不足以缩小收入差距(蔡昉,2009)
(三)现阶段农村劳动力存在的各类问题
1.城乡结构矛盾明显,妨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和规模2.农民工的就业环境不宽松3.农民工的工资待遇和权益维护与其实现稳定就业的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4.农民工社会保障普遍缺乏
(四)、对策建议根据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转移中存在的问题,要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是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深化体制改革,健全各项制度,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宽松环境。其次是建立统一的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体系。要把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至今还在起着束缚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诸如人口、土地、就业、社会保障等体制,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加以改革和完善。大量农民工子女涌入城市,造成城市教育资源紧张;大城市的积聚效应可能会形成“穷者越穷,富者越富”的“马太效应”。只有实现了城乡劳动力资源的一体化管理,才能降低劳动力的流转成本,克服自发性、盲目性,实现农村劳动力的有序流动。再次是推进城镇化建设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据测算,到21世纪中叶实现城镇化之时,我国城镇人口将在目前基础上净增加7-8亿。其中不足 20%来自于城镇人口的自然增长,80%以上
将来自于农村人口进城。未来10-20年内估计这种异地城镇化进程仍将成为一道风景线。最后是开辟多渠道的转移路径。将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延伸;培育新型农民,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调整乡镇企业结构,增强乡镇企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进一步扩大国际劳务输出,用农村人力资源换国外土地、能源等资源。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
(五)、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前景预测而观之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劳动力总体上仍然供大于求。“民工荒”实际上折射出的是社会对农民工身份和权益的歧视,以及受劳动力市场不健全及培训机制不完善所导致,它并不能掩盖中国目前的二元经济结构社会的劳动力供给具有无限性这一特征。可以预测,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这一现象仍将继续存在。总结部分:
一、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必须从推动工业化入手,因为工业化是经济现代化的主体内容,是农村剩余劳动转移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
二、“民工潮”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对此应充分肯定,积极引导;
三、不宜在长时期内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实行“离土不离乡”式的就地转移模式,而应将加快城乡体制改革、积极发展中小城市、推进城市化、实行"离土不离乡'的异地转移作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途径,同时对原有的就地转移进行改造,鼓励乡镇企业相对集中,扩大重点小城镇规模;
四、要将改革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和城乡分割劳动制度作为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度条件;
五、将推进农业产业化或农业结构调整、发展乡镇企业和推进城镇化作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途径,同时要注意这三个方面的协调推进。我们自身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至关重要,通过关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课题研究,重点揭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和特点,指出现存的挖掘劳动力转移的制度障碍和特征,并论证通过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深度挖掘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可行途径,通过国内远近状况比较,预测了未来劳动力转移的任务和前景。农业是中国的一项大型产业,我们需通过各方的努力才能实现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的目标。【参考文献】[1]《南昌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2]
惠宁、霍丽,《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年[3] 蔡昉.农村劳动力剩余及其相关事实的重新考察 [J].《中国农村经济》2007年,第 10期[5] 张樨樨.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问题初探——结合中国实际对刘易斯模型的新探索[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2008年,第6期[6]刘春岭.中国乡村剩余劳动力数量测算研究 [J].现代商贸工业 2009年[7]蔡昉.为什么劳动力流动没有缩小收入差距 [J].《经济学动态》 2009年,第8期[8]李荐.张广文,从托达罗模型浅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及解决方案 [J].商业经济2010年,第九期[9]蔡访.《三农、民生与经济增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年6月,第一版 [10]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关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定量分析[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11]李梦.黄敬宝.刘易斯模型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J].消费导刊 2010年,第3期[12]钟德友.新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选择 [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13]边保全农业经济2010年[14]李慧勇,孟祥娟.劳动力成本上涨将改变企业利润格局——劳动力成本与通胀、企业利润的比较研究[Z].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