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业企业创业经营
1、农业的市场出路
借鉴日本模式
这是一种小农模式,以日本、韩国、台湾等为代表。这些国家或者地区的人口密集,耕地少。尤其日本,1.3亿人口才6300万亩耕地,人均才半亩,连我们的四分之一都不到。可是,2007年日本农民的人均收入就已经是548万日元,高于日本的全国平均水平403.8万日元。是我们农村人口人均收入的100多倍!(以上数据来自日本驻华大使馆经济参2007年在清华大学的演讲)
这是很值得我们深思的:因为日本的农业不仅和我们一样也是小农模式,甚至它们的农村生产关系也与我们一样,土地为“农民个体私有制”。
那为什么日本的农民会比居民富,我们的农民就比居民穷得多呢?日本虽然是资本主义国家,但它们在农业上并没有搞资本主义。主要标志是农业生产资料(土地)并没有掌握在少数地主资本家手里,而是掌握在劳动者(也就是农民)手里。另一方面,日本的农业生产,尤其是农产品的经营完全是有组织的,只是这种组织完全是自发的、民间的。正是这二点导致了中日两国农民的收入不同。
日本的农业生产和今天的我们一样,也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甚至规模比我们还小得多,因此每个农户的产量有限。但是日本农民在销售上完全是有组织的,这个“有组织”,就构成了中日两国在农业“生产方式”上的不同。
在日本,几乎每个村都有一个“农协”。这个“农协”不是政治组织而是非赢利的经济组织。“农协”在农产品的销售大卖场租赁摊位,将本村分散的个体农民的产品组织起来以统一的品牌集中销售。这样就解决了个体农户的产品不能直接进商店的难题,使个体农民直接获得流通领域的利润。因为“农协”使个体农民的农产品形成了规模,农民的产品就直接面对了消费者,大部分流通领域的利润自然就到了农民手里,个体农民就获得了话语权和定价权。
当然,这不是简单的代销,而是从生产环节就开始监管、检测。最后通过条形码(就是不同家庭的不同时间生产的产品都标注在条形码上)将责任分清。于是,原来不规模的个体家庭产品就成为规模的村产品。
相反,计划经济的中国,虽然在农业生产上是有计划的,政府甚至将耕地划分为“基本农田”和“普通农田”,规定“基本农田”上只能允许种植粮食。但是,在农产品的销售上,政府却根本不存在对农民的“组织”,因此农民在农产品的销售上没有话语权和定价权。也就难以得到流通领域的利润。
所以,日本农业的生产方式,或者叫经营的组织模式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的。
如果我们的村委会乡政府也能担当起这样的责任,我们的农业尽管也是小农的、个体的,不够规模,但农民一样能增加收入。可是,我们的政府一直以“农业已经市场化,政府不能干预”为理由而拒绝担当这样的责任,这是非常非常错误的。是中国农业不能进一步发展的的主要原因。有时,政府也会委托企业做这些事。可是,企业是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让他们做就必然会出现与农民争利益的情况,所以,“组织农民”的事,或者政府做,或者农民自己做。日本是农民自己组织,中国应该是政府组织才对,因为中国的农业还是计划经济的。
2、如今中国农业是否有很大潜力?
第一,不论是工业、高科技产业还是能源产业,其产品都是人工制造的,技术是可以成几何技术增长的,所以该类产品的供给都可以几乎无限制的增加。然而,食物却不能人工制造,只能从农业中获取,而土地是有限的,植物所能利用的太阳能也是有限的,技术进步的作用也是很有限的,绝对不可能使产能象工业产品一样成几何技术的增加,事实上,几百年来的技术进步,也不过使得农业的产能提高了区区三四倍而已,而这样有限的提高却以大量的农药化肥激素抗生素为手段,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可以说,只有农业产品是地球上真正的稀缺资源,不论是产量还是质量的供应都是很有限的,而需求又是绝对的“刚需”,而且对产量和质量的要求不断增加,所以经济越发展,农业产品(食物)的价值也就日益凸显,几乎所有发达国家,食物的价值相对于工业产品都是很高的,例如韩国,一只烤鸭的价值甚至高于一台很好的笔记本电脑。
因此,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农业价值将日趋体现,随着大量农民转化为市民或者退休,农业中劳动力因素飞速减少,规模化公司化经营将成为不可扭转的历史趋势,现在进入农业行业,顺应这个趋势,竞争少,优势多,很有希望成为现代化农业的领跑者。
第二、先入行得先机,可以在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下以较低的门槛慢慢做大,这是优势;劣势就是为人先者往往缺少完备产业环境的配套服务,缺少足够可以借鉴的经验,缺少资金和人才,在没有路或者路很窄很险的情况下开路,需要非凡的勇气、意志、胆识和智慧,绝不象一般人认为的农业很简单,不就是种种地或者养个动物而已,当然,保本相对不难,但真正能做好和做到可持续发展,绝非易事。
第三、入行选择,很多年轻的农业创业者进入农业行业,不管种植还是养殖,首先考虑的是做别人没做过或者较少做的项目,不去种菜种粮,先想种个什么市场上少见的品种;不去养鸡养猪,先想着养个孔雀山鸡之类。以为做的人少,价格高,竞争就少,利润就大,为人所不为,出发点固然是好。但并非选择特种养殖或种植就是好的,电视上很多这类的节目都是宣传特种养殖或者种植的,很多都是陷阱。当然,如果自己所生产的产品有完备的市场销售途径,有稳定存在的需求,选择这类项目是可以的,如果没有,千万不要幻想自己就能开拓这个市场,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开拓一个市场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创造或者是引导一种市场需求,并非一日之功夫,也非一己之力。对于势单力薄的创业者,非洲的土人不穿鞋,不去卖鞋是明智。初入此道的创业者,最好是选择有明确市场需求的大众类产品,而不去片面的追求“奇、怪、险、少”类产品。成功不仅仅在于选择了什么,更重要的是把选择的事情做的比别人更精通更有效率,即便选择经营大众类产品,我们的竞争对手是没有多少知识的农民,也比较容易做的比他们更好更有效率。
第四、种植与养殖。农业创业,很多人偏重于养殖,以为其周期短,场地小,操作相对简单。实际上,养殖业竞争激烈,各种大中型养殖场具备雄厚的资金和技术,小型农民养殖户具备廉价的场地和劳动力优势,在这重重竞争之下,养殖业的利润相对来说很固定,养猪赚钱两三年,赔钱两三年,总体看利润是固定的,且巨大的防疫风险随时能让自己血本无归,翻不了身,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下,资金有限的初级创业者进入该行,风险很大。种植则不同,当然种粮的利润也基本稳定,因为产量很难提高。但是种菜则不一样,种的好的人,一亩能产三万斤,种不好的人只能产三五千斤,同样的投入,产能有几倍乃至十几倍的差异,因为,种植需要的技术和经验显然比养殖要多的多,温度、水分、土质、肥料、栽培管理,所有的条件都随时在变,没有足够的技术和经验支持,是难以把所有变
量统一成一个可以实现的整体目标的,但养殖就简单的多,一切技术都是集成的,饲料、防疫都是集成度很高的产品,只需要按规定的程序操作即可。在全国范围内看,菜农的技术和产能都处在中等严重偏下的水平,以色列一亩西红柿可以产50吨,寿光有经验的菜农可以产到15吨,但其他省份的生产水平一般都在5吨以下。可以说,在种菜领域,竞争很不充分,还有相当大的产能提高的空间,因为这个领域参与竞争的基本都是经验和知识都不充分的农民(因为土地流转困难,很少有强大经济实力的大公司能够参与到这个领域),这个领域及其适合年轻的农业创业者,因为我们的竞争对手很弱小,较容易通过技术和知识的进步,成倍提高产量,以获得相应利润。
3、农业创业的创业管理你觉得难点在哪?
第一,产量与质量。在种植(种菜)领域,通过技术进步成倍提高产量以获得相应利润的可行性很大。但通过质量的提高(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提成倍提高价格,从而获得更大利润是否可行,还得具体讨论。事实上只要技术到位,不但能够生产出完全不含农药化肥的蔬菜,同时也能够保证产量,甚至能提高产量,但是具体技术还需要进一步成熟推广。
第二,分散经营。全国几亿农户生产出的蔬菜,无论如何是达不到标准的,因为无法实现有效监管,农民技术水平有限,怎么提高产量就怎么来,怎么能提高杀虫效果怎么来,势必难以避免大量使用化肥和剧毒但廉价的农药。而蔬菜品牌经营商,并不直接生产蔬菜,而是从分散的农户手中收购起来,再打上自己的品牌,品牌在流通环节产生,又怎能保证真正的无公害或者绿色,所以,广大消费者对所谓的品牌蔬菜并不认可。如何重建消费者对真正高品质无毒蔬菜的信任,需要相当的市场营销手段。
第三,人才严重匮乏。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还不成规模和体系,人才实在太少太少,农业大学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几乎都进入了工业产品生产和销售部门。几乎没有人能够心甘情愿的进入到一线农业生产领域,这个将近全新的领域,一切都成为问题,资金、市场、产业配套环境等,都得需要去开拓,但最成问题的还是人才。在这个领域,需要忍受寂寞和不理解,需要耐心、决心、勇气、创新、体力、脑力、管理、营销,真正艰难,所有这些品质和能力,也绝不是一个人可以具备的,需要精诚的合作,广泛的参与和资源的整合。
云和农民季伟平“葡萄大师”的创业故事
季伟平非常与众不同。翻开他的履历,这个出身平凡的农民并没有留下什么值得大书特书的闪光经历,但七年锲而不舍的创业历程,却使他的人生充满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跌宕起伏——不断受挫、反复失败甚至因此一贫如洗,他却始终只认两个字:坚持。
这份即使家人都难以理解的信念,源于一个最朴素的决心:“不能再穷下去”。
1992年,18岁的季伟平从农职校毕业,说服家人杀猪凑足2500元钱,购买七彩山鸡种苗建养殖场。辛苦操劳了两年,才发现这批鸡并非当初想饲养的品种,不仅分文没赚到,还净亏了5000多元。
季伟平并没有因此灰心,又在1994年借钱养了30只肉狗,但由于技术和管理不到位,这批狗最终都病死了。家徒四壁的季伟平不得不到县城一家玩具厂打工,一面攒钱一面四处寻找新的创业机会。
一个偶然的机会,季伟平听说山东枣庄有个农民靠种葡萄发了家,便萌发了引种葡萄的念头。他软磨硬泡向玩具厂老板预领了5000元工资,只身前往金华买来300株藤稔葡萄建起了一个小小的种植园。
“当时每天从厂里收工回家,已经精疲力尽,真的很想躺下休息,但一想到葡萄还等着我去照料,再苦再累我也不允许自己歇着。”季伟平说,那个小葡萄园,增添了他对生活的勇气,也更坚定了他创业致富的决心,为了掌握葡萄种植技术,他跑遍丽水大小书店,还托人从北京购回一大堆农技书刊,边学习理论边实践摸索。
倾尽全力,却依然遭遇惨败——由于实践经验不足,季伟平的葡萄不是得黑痘病就是得锈病。三年过去了,果园里连一串像样的葡萄都没结出,一直在赔钱,不堪重负的家人极力反对他再种葡萄。回忆当初的情景,季伟平笑言“简直是四面楚歌”。
家人的怨气最终没能阻止季伟平的坚持。这个在乡亲们看来近乎顽固的年轻人,开始不断往金华农科所、浙江农业大学跑,在这些农技专家扎堆的地方寻找外援,逮着机会就讨教技术难题,和不少农技人员交上了朋友。在技术人员的帮助下,1998年,季伟平的葡萄园里第一次长出了串串紫红浑圆的果实,“那年我赚了7000多元钱,也是七年创业以来第一次赚到钱,命运从那时候开始,彻底改变了。”
2001年,攒足积蓄的季伟平又在城郊租了8亩地扩大种植面积,并通过贷款建起了3个大棚,先后引进了巨玫瑰、红地球、维多利亚等多个优质品种。此时无论是技术还是管理经验都已经非常丰富的季伟平,发展任何品种的葡萄都能一次性成功。这些品质优良的葡萄吸引了杭州、上海、福州等地的客商纷纷上门求购。到2004年,他的葡萄基地年创收已超过13万元。头脑活络的他在2009年,又投资60多万元,建起了一个集种植、休闲、观光于一体的葡萄农庄,致富之路越走越宽。
事业有成的季伟平并没有忘记自己的乡亲们。他先是把家乡十多名有创业愿望的村民带下山在葡萄园内工作,指导他们学习种植技术。在发现自己有能力帮助更多的人一圆创业梦后,2010年8月,他又投资十多万元成立了全省首家“葡萄技能培训学校”,免费开设葡萄技能人才创业培训班,邀请省农科院的葡萄种植专家和种植能手前来授课,广泛传授葡萄种植高新技术。
“我种葡萄走过的弯路,绝不能让乡亲们再走一回。”季伟平说,结合自己的失败教训,他专门开辟了大田葡萄技能实训基地,让学员们能够边学习边实践。同时,他还与种植户签订了三年葡萄种植协议书,采取“统一经营管理、统一农资供应、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生产把关、统一品牌销售”的模式,对农户实行最低保护价收购,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考虑到
创业之初农民普遍缺少启动资金,他又为每位学员垫付了一半种苗款,并在种植过程中为每个农户都安排了技术导师,全程跟踪指导服务。
“我是个农民,也是个党员,能带领大伙儿一块奔富路,是最有成就感的事。”季伟平说,曾在他的“葡萄大学”参加培训的210名农民,已有67名成了葡萄种植户,新开发的葡萄种植面积达到515亩,总面积已超过1200多亩,“我要把创业致富的信念传递给更多人,让出身再贫穷的人也相信,个人的命运是完全能够靠自己的勤奋和努力改变的。”
第二篇:企业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情况专题材料
寿光市吉润兔业有限公司情况介绍
寿光市吉润兔业有限公司-恒益獭兔专业合作社位于寿光市南环路胡营西1800米,公司成立于2007年10月,占地面积30000平方米,注册资本500万,现有总资产1200余万元,存栏优质獭兔15万余只,年出栏商品兔30万只,自备饲料厂年产饲料35000吨。现有合作养殖会员养殖场55家、农户300余户。遍布周边县市区。公司是集中良种培育与推广、商品兔生产、饲料加工为一体的现代獭兔养殖企业。按统一规划滚动发展的原则,带动周边县市养兔产业形成现代化的生态农业生产链,成为综合效益的领军企业。2009被评为市级“守信用重合同企业”,2010年被评为“全国百强养兔企业”和“全国农牧业产业化示范基地”!
公司培育的獭兔品种优良,所产皮毛具有短、平、密、细、美、牢的特点,深得省内外广大客户的喜爱与赞誉。
现公司主营业务有:獭兔的饲养、繁育、销售、饲料加工、技术推广及经营!
公司有员工 65人,其中有大专以上员工9人,中专及职高员工40人,有规模化养殖的经验,有一定的技术研发能力和技术转化吸收能力。主要管理人员有 5 人,其中本科3人,大专2人,年龄40岁及以上 15人,40岁以下50人。
6公司现有畜牧兽医专业本科生两名,动物营养硕士2名,各大饲料厂兼职博士5名,科研力量雄厚,现已研发:
獭兔专用饲料5种,兔浓缩饲料5种
一套规模化养殖管理方案
2009年公司牵头成立恒益獭兔专业合作社,带动周边县市农户加入獭兔的合作养殖,免费的对农户进行技术培训和支持,优先带动扶持一大批残疾户,低保困难户,吸收一批回乡创业大学生,退伍军人,下岗再就业职工!
2010年,公司推出残疾养殖户扶持计划,为残疾家庭每户提供10万元扶助资金,帮助残疾家庭搞养殖建设,先后帮助多户残疾家庭搭建了养殖场!
2011年公司又提供扶助资金鼓励待业大学生和退伍军人在家创业,每户提供5-10万元帮扶资金!
现已发展有中等规模会员养殖场50余家,小型养殖户300余家,产生直接经济效益6000余万元,吸收当地农民600余人作为养殖工人,可提供工资性收入2400万元。收购农户玉米及其他农产品饲料原料18000余吨,带动农户实现纯收入1300余万元。通过公司的带动,獭兔散户养殖得到最大程度的推广,把市场网络建到乡镇,进一步保障獭兔市场供应和带动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零一一年五月二十五日
第三篇:五、企业农业经营化情况汇报
陕西白河方宇药业有限公司中营现代农业生态园
农业产业化经营情况汇报
陕西白河方宇药业有限公司中营现代农业生态园位于白河县城关镇中营村,距县城8公里,交通便利,区位优越,资源丰富。该项目是响应县委、县政府“统筹城乡发展、实施全民创业”号召,推行以工促农战略,于2011年8月由白河县方宇药业有限公司通过土地(林地)流转筹建成立的一家集绿色种植、生态养殖和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是县政府确定的6大重点产业示范园之一。中营生态社区是生态园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避灾扶贫搬迁项目的重要示范点。园区建设启动半年以来,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在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各项建设任务快速推进。
一、园区规划总体目标
白河县中营现代农业生态园建设的指导思想是: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采取工商资本注入的方式,流转农户的零散土地实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将农民转变为农业产业工人,努力打造集绿色种植、生态养殖和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依托陕南移民政策,在山下建设宜居生态社区,全力改善人居环境,探索一条陕南山区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路子。
《白河县中营现代农业生态园总体规划》文本已委托陕西东西部经济研究院编制,目前文本已经制作完成,正组织县级专家评审。
白河县中营现代农业生态园总面积1.7万亩,核心园区规划面积3000亩,计划种植黄姜1000亩,建成全县黄姜规范化种植种源基地和公司皂素生产原料基地;发展设施蔬菜50亩,种植特色经济作物1000亩,主要解决园区养殖业饲料及部分农副产品生产;建设标准化圈舍2000平方米,年生猪存出栏2000头,林下养鸡3万羽,通过沼气综合利用,形成循环发展模式,打造绿色无公害基地品牌。核心区内的土地整理、园区办公楼房、观光景点和水电路等配套设施建设相继展开,已中种植黄姜500亩,地膜洋芋800亩。近期开始设施蔬菜大棚、养殖圈舍、沼气等农业基础设施设计安装。园区建设周期为2012—2015年,总投资2.5亿元。
二、园区建设进展情况
1、生态园发展现状
自2011年8月份启动生态园建设以来,已流转土地178户3000 亩,林地1.4万亩,投入大型工程机械6台,整理设施蔬菜用地50亩,开挖土石方16万立方米,开通园区产业路1公里,平整园区办公设施用地2000平方米。种植秦芋30号脱毒黄洋芋800亩;抢种节令规范种植黄姜500 亩,目前
现正在多方收购姜种,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园区黄姜种源基地今春留存面积达1000亩。
2、中营生态设区建设情况
生态设区已完成征地215.3亩,其中耕地99.2亩,林地53.4亩,征迁房屋15户64间,门前空场1710平方米。企业全额支付征迁资金272.35万元,已全部兑付到位,房屋拆迁已全面完成。生态设区建设规划方案已完成初稿,进一步的规划设计文本正在加紧编制当中。
截至目前,中营现代农业生态园及安全小区已完成投入1500万元。
三、园区建设的基本运作模式
白河县中营现代农业生态园的运作模式为:政府引导,工商资本介入,流转农户零散土地实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变传统农民为农业产业工人,山上建产业园,山下建移民点,探索陕南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路子。
1、以工带农,工商资本介入。陕西白河方宇药业有限公司总是一家以黄姜为原材料的农产品深加工企业,主要生产双烯、沃氏等医药中间体,资产总额9355万元,固定资产2523万元。为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推动白河黄姜产业发展,公司决定新上年产300吨皂素(含水解物)清洁生产线项目,该项目建设面积4万平方米,总投资7000万元,投产后年消耗黄姜8万亩、6万吨,可使全县农民增收1.48亿元,企业达产达效后,实现年产值1.84亿元,税收1000万元,解
决当地用工200人。为解决企业生产的原材料问题,公司决定进驻农村,创办白河县中营现代农业生态园,发展自己的优质黄姜种源基地。
2、流转土地,实行集约化经营。白河县中营现代农业生态园目前已流转土地3000亩,林地1.4万亩,涉及农户178户。耕地100元/年.亩,林地15元/年.亩,流转协议30年,流转费分年支付,每5年上浮10%。国家给予农民的依附于耕地、林地上的一切惠农政策均由原农户享受。企业对流转的零散土地进行土地整理、土壤改良、规模经营、集约管理。
3、工业化管理,变传统农民为农业产业工人。白河县中营现代农业生态园全部聘用当地劳动力,推行工业化管理模式,在当地农民中选聘了6名有一定管理组织能力的代表,作为生态园基础设施建设和种植、养殖业的负责人,公司与其签订阶段性工作任务合同,再由他们组织当地劳动力进行作业,公司为微耕机操作手等特殊工种购买工伤保险。目前已种植的500亩黄姜、800亩地膜洋芋工价为500元/亩,黄姜定产1500公斤/亩,洋芋定产1000公斤/亩,超出部分1公斤奖励0.4元,欠产部分1公斤惩0.4元。土地整理砌石岸技术工100元/天,小工70元/天。生态园建设启动以来,农忙时节每天用工120余人,农闲零散用工每天30余人。截至目前,已向当地农民支付工资157万元,成为当地劳动力稳固的收入来源。
4、建生态社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中营村地处城关镇小溪沟流域,该流域有2个村485户3255人,绝大多数农户居住在交通不便的高山。结合陕南避灾扶贫搬迁项目,在中营生态园的山下选择条件适宜的地方建设生态新村,统一规划,设施完善,功能完备,将高山条件不便的农民前任新区,彻底改善他们的居住环境。目前生态社区已完成征地215.3亩,征迁房屋15户64间,企业全额支付征迁资金272.35万元,房屋拆迁已全面完成。生态设区建设规划方案已完成初稿,进一步的规划设计文本正在加紧编制当中。
四、2012年工作计划
由于国家对农村和农业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尤其是农村产业不断向园区化方向发展,使生态园建设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将牢牢把握机遇,在县委、县政府及各级部门的支持下,紧紧地依靠当地党委、政府和广大群众,扎扎实实推进生态园建设进程。一是认真做好生态园的远景布局规划。邀请省、市专家,进一步充实完善前期规划文本,因地制易,突出特色,打造白河县以及陕南一流的农业循环经济生态生活园区,二是全力推进生态园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园区产业路、蔬菜大棚的土地整理、喷灌设备、养殖圈舍等重点基础建设,使园区面貌发生较大转变;三是切实搞好种养业的发展。去冬已种植地膜洋芋800亩,今春完成了500亩黄姜种植任务,待大棚安装完成后,及时发展适合节令的大棚蔬菜50亩,待养殖圈舍
建成后,选择合适品种,尽快启动生态养殖项目。四是高标准、高质量推进中营生态社区建设。采取政府搭台,企业参建,群众参与的方式,努力打造优良的人居环境,让广大群众充分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丰收成果。
陕西白河方宇药业有限公司
二 O一二年五月八日
第四篇:农业创业
“青春的选择”——大学生农村创业事迹简介
(二)http://edu.youth.cn 2007-04-14 09:02:00 中国青年网
矢志不移的“眼镜农民”吴艺明
吴艺明,男,预备党员,福建晋江人。2001年毕业于西南农业大学植保系,现任晋江市紫帽三益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福建省青联委员。
2001年,刚刚大学毕业的吴艺明放弃了公务员的职位,在当地党政部门的支持与鼓励下,承包了经营不善、连年亏损的红霞牧场及周边3000多亩地。创业之初,他就确定了公司发展现代农业,实现产业化的经营发展模式。他率先在当地提出推广沼气技术、发展生态农业的立体农业模式。承包经营后,他对红霞牧场现有的龙眼树和杨梅树进行新优品种改造,引进果树新品种,栽种速生经济林,进行优质土鸡养殖,建立了“生态家园”的循环农业模式。仅用一年的时间,红霞牧场就扭转了多年来持续亏损的局面,盈利50多万,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带动了当地农民的增产增收。
在吴艺明的努力下,公司先后被评为“泉州市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循环农业)示范基地”,“晋江市农业科技企业”,“晋江市农业生产基地”,“福建省农村青年科技创业基地”,“全国农村青年创业基地”。2005年,吴艺明本人被评为首届“泉州市优秀青年创业人才”,2006年被评为“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
创业梦想在新农村建设中美丽绽放
福建省晋江市紫帽三益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吴艺明
我叫吴艺明,2001年毕业于西南农业大学植保系,现任福建省晋江市紫帽三益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今天,我想利用这个机会给大家讲讲我回乡创业的经历与感悟,希望对你们就业方向的选择能有所帮助。
2001年,即将毕业的我和许许多多大四学生一样,是在找工作和考研复习中度过的。现在回想起来,那是忙碌而焦虑的一年。我先后投递了上百份简历,始终石沉大海;于是我又匆匆挤进了考研大军,可命运又跟我开了个玩笑,英语差0.5分,名落孙山。对前途一片迷茫的我只好回到了家里,想在家乡再碰碰运气,找一份工作。
我是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以往放假回到村里面,面对的都是乡亲的笑脸和尊崇。可现在听说我失业了,所有人的态度仿佛一下子转了180度的弯。那段时间我十分郁闷,感觉心理压力很大。为了躲避,我常常一个人跑到村后的紫帽山里,一坐就是半天。家乡秀丽的山水,能让我暂时忘掉一切烦恼。一天,百无聊赖的我坐在一块山石上想从远处看看我家所在的村子。由于“重商轻农”思想的影响,家乡年轻一代没有人愿意务农,远远望去,儿时熟悉的一块块水田早已荒废了,很多山地也都杂草丛生。这个景象让我心里很失落。突然我冒出了一个想法,自己是学农的,如果把这些地承包起来,利用大学学到的知识和技术来自己创业,不也是一条出路吗!与其整天在别人的白眼中无所事事,还不如勇敢创出一条路,让他们看看大学生的水平。这一想法让我一下子兴奋了起来,好象是在黑暗中找到了一线光明。
回到家里,一说出我的想法,立刻就遭到家人的强烈反对,他们觉得我读了大学还回来务农丢人现眼。没过几天,全村人都知道了这个消息,有的乡亲说:“大学生来当农民,那还不如不念大学,省几万块实在”。还有人说:“大学生懂种田吗?等着瞧,看看'大学生农民'能坚持多久。”我自小就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村民们的风言风语反而让我下定决心要当个“大学生农民”,做出点样子给他们看看。这时命运再次跟我开起了玩笑。在家人的努力下,市里面的一家机关单位决定接收我,但决心已定的我婉拒了人家的好意。
2002年初,在乡亲们不解和怀疑的眼光中,我承包了村里一个荒废的水库和15亩农田,一个人搬到水库旁一间旧房子住下,开始自主创业。孤军奋战不是办法。我把自己创业的决定跟班里两个还没有找到工作的好朋友说了,并邀请他们加入。很快他们就来到了我的身边。好友的加入更加坚定了我的信心。
学农的我知道,我们“大学生农民”再也不能走传统农业的老路,只有发展现代农业才行。经过大量市场调研和分析,我们决定从种植无公害蔬菜开始创业之路。刚开始创业的时候,除了从妈妈那里借来的几千块以外,我们可以说是一穷二白。当时,没有人相信我们的项目能成功,更没有人愿意借钱给我们。我又跑到了农村信用社去贷款,但因为没有抵押和担保,不符合贷款条件,信用社不给贷款。可是我不死心,三番五次去农信社找主任给他讲我们创业的规划和前景,最终他被我们创业的举动和执著的精神打动了,破例批给我个人信用贷款3万元。
3万块钱虽不多,可总算有了启动资金。为了节省费用,我们精打细算,一切都是自己动手。建大棚,买种子,育苗,整地,买地膜,买鱼苗„„为理想奋斗的我们好像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没日没夜地干了一个月,大棚建成了,蔬菜也全部移栽了进去。那年,我们家乡赶上春旱并伴有虫害,别人的菜长势不好。由于我学的就是病虫害管理专业,再加上精心管理,我们的菜长得格外的好。这让许多人对我们这几个“大学生农民”刮目相看了。希望的种子在我们几个人的心里一天天地发芽了,有时甚至有点得意,觉得这条路走对了。
就在这时,命运又来捉弄我们这几个刚刚走上创业路的年轻人。五月里的一天,一场突如其来的狂风暴雨,几乎击垮了我们。由于没有实践经验,毫无防风措施的大棚被彻底掀倒了,菜地也成了一片汪洋。2万元的投入一下子打了水漂儿,我们的心都要碎了。村里知道的人都取笑我们,信用社也打电话提醒我们要按时还贷。本来就不同意我创业的父亲再次要我去找一份安定的工作。
不服输的我并不想就此善罢甘休,我们总结经验,收拾残局,重新开始。由于我们缺乏营销手段,高成本投入的无公害蔬菜只能卖普通的价格。菜卖完了,回来一算账,根本没有赚到钱,我们无公害蔬菜的创业失败了。好在我们有些风险意识,在鱼塘发展了休闲钓鱼项目,靠着这些收入,我们总算按时还清了贷款。
我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了,如果做回传统的农民还有什么意思?一天,进退维谷的我在卖菜时发现隔壁摊的土鸡卖得非常快,价位也很好。我心里萌生了养殖土鸡的想法。带着问题我们考察了当地的家禽市场,发现农村家养的土鸡市场前景特别好。于是我们决定改变方向试着养起了土鸡。
养殖不是我们的专业,受到两次了挫折,我变得更加小心。我先是买来一本养鸡技术的书,补充一些专业知识。再买来50只鸡苗,尝试进行山地放养。我一边养,一边查资料,摸索积累养殖经验。养殖数量虽小,但管理方面一点也不敢马虎。养鸡的同时,还不懂得营销为何物的我们,利用一切机会宣传我们的鸡如何好。鸡出栏的时候,许多听过我们宣传的村民都来看热闹。当亲眼看到我们的鸡确实是在山上放养的,大家都抢着买去品尝。尽管我们的鸡不论轻重每只都卖32元,可是46只鸡还是一天半的工夫就买光了。算下来,净赚了800多元。见到了光明,我们一下子兴奋了起来,100、200„„1000、2000,养殖规模逐渐扩大,土鸡的养殖技术越来越成熟。我们的土鸡在当地出了名,许多外地的客商也慕名而来,简直是供不应求。
听说了我们创业的事,晋江市委副书记王景星亲自到我们的鸡场来看望我们。听了我们的创业经历,他热情鼓励我们说:“大学生当农民,没有什么丢脸的。人就是要体现自己的价值。你们是'大学生农民',一定要把自己所学的用到实践中来,同时还要带动周边的农民共同致富。”王副书记的鼓励更加坚定了我们创业的信心。
养土鸡赚了些钱,我们想扩大规模。刚好镇上的红霞牧场连年亏损,在当地政府的鼓励与支持下,我们把它承包了下来,并成立了公司,想发展农业产业。在泉州市、晋江市农业部门和晋江市科技局的支持和指导下,我们提出建立“生态家园”,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经过一年的时间,形成了“畜禽-沼气-果林”的良性循环,红霞牧场也扭转了亏损的局面。
发展农业产业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品牌。只有这样,才能给产品卖个好价钱。2004年,我们公司率先注册了土鸡品牌--红霞牧鸡。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我们公司已拥有优质杨梅树1万余株,龙眼树4000余株,速生经济林15万株。去年,公司已经开始带动周边农民进行土鸡养殖,每年可以出栏5万多只。现在,党和政府这么重视“三农”工作,出台了那么多发展农业产业的好政策,我们要抓住这个好机会,大干一场,把我们的农业公司做大做强,带动更多的农民发家致富。
现在,走在街上,越来越多的人称呼我:大学生农民。这称呼代表着赞许,代表着肯定。
回首五年多的创业经历,回味创业中的酸甜苦辣,我最想告诉大家的是:农村、农业是我们大学生创业的广阔天地,虽然创业的路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但一份付出,就会有一份回报,只要我们坚持,我们的青春梦想就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厚土壤中美丽绽放!
第五篇:农业产业化经营
如何进行农业产业化经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搞好农业科技创新,是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产品需求、提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提出完善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农业科技投入体系、注重农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提高农业水平,实现农业产业化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提高农业产业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就必须不断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大力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鼓励农业技术人员在农村建立科技示范基地,承包农业产业化的技术服务,农业科技人员与种植大户、龙头企业、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成为以技术服务连接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提高农民群众科学种养水平、农业科技贡献率、生产效益和农民收入
我县农业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在促农增收、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要“以实施农业产业化工程为重点,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同时提出大力推进完善城乡服务网络,现结合云南省砚山县农业发展状况,继续为“辣椒之乡’做好辣椒产业,为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产业化发展进程抓好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应抓好以几方面工作:
1制定合理的主导产业发展规划。
搞好主导产业发展规划对引导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合理布局、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制定规划时,首先就得抓住“主导”,即应当只抓几个重要产业,不要过多过滥地进行规划。抓好机构组建,加强基础建设提高体制与机制创新理念,促进农业科技研发与农业企业结合,着力培育市场主体,实行市场运作,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另外,要充分发挥各地的资源和产品优势。由于全县各地自然条件不同,资源分布不同,必须考虑不同乡镇、不同产业、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和实际,充分挖掘资源优势和产品基础优势。
农业部门在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中,以辣椒为重点,大力发展种植,抓好生产基地建设。一方面以市场为导向,加强宣传引导和技术服务,巩固、扩大辣椒种植面积;一方面利用烟水工程、以工代赈、土地综合治理等项目,兴建旱地小水窖、小水井,改善辣椒生产灌溉条件,建设相对稳定的辣椒生产基地,稳步发展辣椒生产。
a推广新种植规范,创新冬早辣椒培育壮苗技术,有效提高冬早辣椒越冬保苗率推出新规格专用薄膜:配套向“两椒”种植农户推广。b研制辣椒施肥配方,推出新配方辣椒专用肥:通过对本县辣椒主产区土壤进行化验分析,提出了适合本县辣椒种植用肥配方,通过与相关企业合作,向生产厂家订产氮、磷、钾15:10:15配比的辣椒,配套向种植户推广使用。2要以市场为导向。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今天,包括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内的任何生产经营活动都必须紧紧围绕市场需求来进行。如果不根据市场需求去发展生产,那么生产出来的产品卖给谁?因此制定规划必须紧紧围绕市场需求来进行,并根据市场变化进行调整和完善与充实。而所立足的市场需求不仅包括现实的市场需求,同时也包括潜在的市场需求。市场容量越大,产业发展就越有希望。要加强招商引资力度,充分抓住发达国家淘汰劳动密集型农业产业和西部开发的大好机遇,广泛招商引资,多引进些有实力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3大力抓好龙头企业建设。这是推进我县农业产生化经营的核心。龙头企业决定着农业产业化的层次、水平,决定着区域农业经济乃至整个地区社会经济的层次和水平,是实施农业产业化的核心。真正的龙头企业,是以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储藏、运销为主的企业,围绕一项产业或产品,组织农民按需生产,并提供全程服务,通过契约关系或采取其他办法,与广大农民结成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的经济实体。龙头企业既可以是生产加工企业,也可以是中介组织和流通企业;既是生产加工或销售中心,又是信息中心、科研中心、服务中心、还是技术推广中心,它能上连市场,下连基地和农户,负有开拓市场、科技创新、带动农户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实践证明,靠一家一户,培育不出市场主体,建起一个龙头企业,就会收到兴一个产业、带一片区城、活一方经济、富一方人民的功效。在发展方
向上,要不断向“大、高、外、新、多”方向发展。“大”,就是规模不断扩大;“高”,就是追求高起点、高科技、高附加值;“外”,就是搞外向型,就是要将生产出来的产品销售到本区域以外的市场上去,努女使产品打出县外、市外甚至国外市场;“新”,就是不断开发新产品、新技术,不断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成果,开拓新市场;“多”,就是多形式、多方位、多层次、多数量发展。在发展方式的选择上,抓好龙头企业扶持培育,建立产业化发展依托。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建设是中心环节,发展“种养加、产供销、农工贸”为一体的产业化经营体系是我县产业发展目标。为做大做强辣椒产业,我县十分重视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培育,在辣椒加工方面,先后扶持建成了辣椒食品加工企业和公司;在辣椒营销方面,重点培育扶持。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培育,主要体现在:争取项目投资,扶持企业发展壮大。加强服务,积极协助企业办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认证、绿色食品认证。
另外对现有企业进行改革、改组、改造,培育龙头企业。要出台系列优惠政策对龙头企业进行扶持。无论何种类型、何种所有制的龙头企业,只要有较强的带动和辐射功能、都要鼓励其发展,给予其扶持。对于龙头企业的扶持,既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就是给优惠政策,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要向其投入多少资金,而最主要的是对企业做好引导和服务工作,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四是要打造重量级龙头企业。不要把任意一个企业都视为潜在的“龙头企业”而加以扶持发展,也不能将所有龙头企业都放在同一天平上。
4要突出特色和绿色。发展绿色经济、特色经济,走出一条具有砚山最大优势和最突出特色经济发展之路来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关键,应当把市场需求看好、效益较高的绿色产品,大力发展绿色种植业、绿色养殖业、绿色加工业,使绿色成为我县农业产业化的鲜明特征。围绕重点产品进行规划。制定规划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紧紧围绕本地现有的市场前景看好的重点产品进行,坚决杜绝一哄而起现象发生。
5是抓好基地建设,建立科技示范。
加强基地建设,这是搞好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础。基地是龙头企业根据自身对原料产品的需求,与当地农村经济组织(如农业服务站、以及正在大力发展的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综合服务社等)和农户达成共识或签订合同,建立相对稳固的原料生产基地。这种基地可以是区域性的统一种植,也可以是专业化的规模养殖,其原料性产品统一供应给某个龙头企业,由龙头企业统一外销或加工增值后外销。农副产品基地建设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龙头企业的重要依托和赖以生存的基础。搞好产业化经营,必须抓好基地建设。在基地建设上,一要专业化;三要标准化,不注重标准化就影响产量、质量和产品销路;四要集约化,这与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益密切相关;五要具有稳定性,如果今天发展这样产业明天发展那样产业,只是一种短期行为,最终导致基地无物可“基”,龙头无力舞“龙”。a正确引导,兴建企业生产基地。在积极为企业争取扶持资金的同时,配合企业积极建设原料农产品生产基地
b并积极组织各种专业营销协会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引导农民跑市场,捕捉市场信息,特别要强化农产品流通环节的信息服务,疏通流通渠道,解决农产品买难、卖难问题,消除农民增产不增收的后顾之忧。
c重视技术创新,大力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科技含量。产业化经营,不仅要求有一定的产业规模,更要求要有较高的产品质量,以提高市场竞争力。就我县辣椒、花生产业而言,首先是对农产品品质的要求。为提高辣椒、花生初产品品质,农业部门主要做了四方面工作:一是进行品种提纯复壮,二是引种优质品种,三是推广新技术,四是推广专用配方肥。在开展工作中,还与省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及本地龙头企业共同联合,在品种上、栽培技术上进行改进创新,保证产业作物产品品质。此外,加工企业在加工设备、加工手段上进行了更新,6是开展技术承包,实现利益共享。鼓励科技人员面向市场,以技术参股、资金入股、租赁经营和技术承包等多种形式与农民、专业技术协会、企业等结成利益共同体,结合平安
农业需要和农民需求,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引进一批先进适用的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加大示范和推广力度,推动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切实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承包模式上,以“公司﹢基地﹢农户”、“协会﹢基地﹢农户”等多种形式参与农业生产,发展产供销一条龙服务的产业化模式,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形成长效运行机制。
7建立完善利益机制。这是搞好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保证。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要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机制,这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标志。
小打小闹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或作坊不等于是龙头企业,脆弱的产加销关系不等于产业链条,分散的、零星的种养殖不等于基地,产业不等于产业化。只有正确处理“龙”“农”双方的利益关系,使各个环节连接得更加紧密,才能为产业化顺利发展提供有力保证。在利益联结机制的选择上,应重点采取契约连接和股股份联结方式。龙头企业为保证自己原料供给的数量和质量,农民为保证自己所生产的产品能顺利卖出去从而有效避免风险,双方自愿、平等、互利的前提下,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产销合同,把供货时间、数量、质量、价格等以合同形式确定下来,规定双方权利义务,使产销行为由原来松散、随意的组合变为正规、紧密的对接。这种契约关系较为紧密,具有相对稳定性,是目前各地应用最广的方式。但这种连接的前提是双方必须按签订的合同行事,不得随意毁约,即强调合同的法律效力。尤其是要防止农产品市场价格低于合同约定价格时,企业不履行承诺,擅自压低价格收购或拒收;农产品市场价格高于合同约定价格时,农户违约,直接抬价或不卖给龙头企业,而出售给他人。因而各级党政和有关部门应当加强这方面的监管和约束。事实上,龙头企业为保证原料质量,还应主动向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服务,包括统一供应良种,提供生产资料,进行专业技术指导,防虫治病和科学管理等。在此基础上,龙头企业还应在利益再分配上,最大限度地让利给农户,如为农户提供生产周转资金等,使农户不仅在生产环节,而且在加工、销售环节也能得到收益,使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连接更加紧密、牢固。在建立连接关系时还可通过各类专业组织和专业合作社、综合服务社等,把龙头企业与农户联系得更加紧密。比如,各地可依托现有的各类合作社,与龙头企业签产销合同。合作社在各乡镇、各村社(尤其是交通不便的地方)设立若干个专业站点。各专业站点按照合作社与龙头企业签订的合同,与分散的农户再签订产销合同,定期收购农户手中的产品,统一、集中供应给龙头企业,架起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桥梁。这种连接方式,能有效解决分散农户直接与龙头企业对接难、保护自身利益难的问题,是产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较好形式
8积极发挥政府部门的引导和服务功能,继续探索农科企结合、订单农业等产业化经营模式。
为积极推进产业化经营,我县在上年发展订单生产的基础上,加强了科技部门与涉农企业的合作,充分发挥科技部门优势,抓好对农民的引导服务工作,为企业和农民牵线搭桥,继续探索农科企结合、订单生产的产业发展模式,加强引导,推进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从全国各地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经验中我们可以看到,建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通过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将农民与市场连接起来,对指导农民进行规模种植、保障生产效益,进而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都有着积极的意义。积极引导和帮助农村专业大户、农民经纪人、乡村干部牵头组建专业合作社,推广“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协会)+农户”的产业化组织形式,是我县发展产业化经营的途径之一。在农业、科技及相关部门的引导和推动下,通过农业部门引导扶持成立辣椒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