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选择(大全5篇)

时间:2019-05-12 19:24: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选择》,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选择》。

第一篇: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选择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课程论文

题目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作者周伯源学号054220109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日期2006年6月25日

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分析

周伯源李明生

(中南大学商学院410083)

【内容提要】建设和谐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而解决农村问题的方向在于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本文着重分析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阐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意义,进一步提出了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策

一、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

(一)农村人口众多,剩余劳动力规模巨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迅速,截至2004 年底,我国城市化率达到了41.8%,但我国仍然是个农业大国,全国农村人口将近8亿人(不含港澳台,下同),农村劳动力达5亿余人。近20年来,农村耕地每年以600万—800万亩左右的速度递减,而农村劳动力每年以1000万上下的速度递增,加之农业生产投入的增加和生产技术进步引起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维持现有耕地面积不变的情况下,种植业需要的劳动力会进一步降低,农业剩余劳动力达到1.7亿人,普遍存在隐形失业,大量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从解决“三农”问题的角度看,在高达34%的劳动力资源闲置的情况下,要大幅提高农民收入是不可能的。

(二)劳动力过剩的矛盾还在加剧

我国劳动力过剩的矛盾还在加剧的原因主要有:一是我国人口基数大,受人口增长惯性的影响,劳动力供给量还将持续增长。据估计,截至2020年,我国每年还将增加1000万劳动力,按经济增长率每年7%计算,就业人口也只能每年增加800万左右,还有200万的就业缺口。二是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全国耕地中坡度大于2.5度的0.91亿亩耕地将逐步退耕还林还草,以改善生态环境。这又减少农业中的600多万个岗位。三是加入WTO后,农业竞争加剧,低层次农产品大幅减少,大约要有960万农业劳动力转移到其他部门。四是由于国有企业的战略性结构调整,下岗职工总数不断增加,城市安排重新就业的压力很大,这增加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难度。“目前全国有近1亿农村劳动力在城市打工就业,有1.33亿农村劳动力在乡镇企业中从事二、三产业的生产。”今后20年,我国至少还要推动2亿至3亿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和乡镇非农产业。劳动力过剩的矛盾将长期存在并呈加剧趋势。

(三)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低下

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按15岁及以上的人口受教育程度占15岁及以上总人口比重计算,在农村剩余劳动力中,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占的比例最高,达到52.2%,其次是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所占的比例为24.2%,而具有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则仅占13.5%,不识字的人占10.3%。虽然近几年高校扩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激增,但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的总体程度仍然偏低,并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低下的农民文化素质导致农民难以在城市获得稳定和收入较高的职业,无力承担起家庭向城市移民、生存、发展的高额成本,农民只能无奈地像“候鸟”一样往来于城乡之间。

(四)政策限制和歧视

现有的政策障碍与歧视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户籍制度的歧视。目前的户籍制度造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劳动就业、技能培训、义务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与城镇劳动力 存在差别并受到歧视的现象。二是就业制度的歧视。表现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后的就业,仍主要被限制在“非正规”部门,不能参与和城市劳动力的公平竞争。农民要想在城市短期性就业容易,要想永久性就业、尤其是永久性定居依然十分困难。三是教育培训的歧视。

表现在对农民而言缺乏相应的培训部门,机会不平等,职业技能培训管理上的部门分割等;对农民的子女而言,他们的城市入托、上学等方面要收高额的附加费用。

二、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意义

(一)提高社会总产出,推进经济持续增长

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转移后,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得到提高,进而提高社会总产出水平。根据社会总劳动力在农业与非农业部门之间达到均衡配置时,社会总产出达到最大的经济学原理,中国农业中大量存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业中就业,将提高其劳动边际生产率水平,从而大大增加国内生产总值水平。有关研究表明,农村剩余劳动力可以产生巨大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效应,劳动力资源配置的正面效应非常显著。因此,在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将推进经济的持续增长。

(二)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促进农业发展

由于大量的劳动力从农业中释放出来,人地关系大大缓解,农民劳动力平均可利用农业资源条件得到改善,使得农业劳动边际生产率上升,随之农民的劳动平均产出水平上升,农民的收入水平也就会得到提高。而且农业大量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后,可以拉动对农产品的有效需求,提升农产品价格,从而增加农民收入。

(三)推进城市化发展,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创造条件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可以大幅提高城市化水平,城市化水平提高后它的辐射带动作用又能够促进农业和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创造条件。主要表现在:一是城市通过资金流、物资流、人才流、技术流和信息流把周边地区的经济网络成一个有机整体,带动周边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二是城市通过自己经济质量优势和先进性,对所在区域和周边广大农村起领导作用。城市将自己的技术工艺创新、产品创新、产业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推广到所在区域和周边广大农村,从而达到工业反哺农业的作用。三是城市还通过自己高科技的研究、开发的巨大潜能的不断释放和以高科技为基础的知识密集型产业的不断成长,使城市经济成为所在区域和周边农村经济发展的首要推动力和持续推动力。最终,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推进了城市的发展,城市的发展又为农业现代化创造了条件。

三、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一)加大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投入,全面提高农民素质

当前农村基础教育仍然还很薄弱,在一些地区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还没有普及,这种情况与提高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和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要求相差甚远。因此必须对农村义务教育的管理体制和投入机制进行创新。

首先要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在投入主体上应该构建“以国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新体制,重点扩大对农村的基础教育的投资,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扩大农村初、高中毕业生的比例,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以保证农村人口基本素质提高。其次要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广泛开展各类短期技术培训。可以将农民职业教育按对象分成大众化的农民技术入门培训、骨干农民的职业教育和专业农民、先导农民的培养。

(二)加快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结构调整,创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空间

加快农业产业化可为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发展提供良好条件,同时,也可吸纳大量劳动力就业,扩大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门路,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业、农村内部就业。通过耕地向种田大户集中,加速农业规模经营;通过发展精细农业,增加农业的科技含量、资本含量及劳动密集程度,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农民收入水平;通过发展畜牧养殖业、林果业、渔

业等改善大农业结构,同时吸纳消化部分劳动力。

(三)大力推动农村城镇建设,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农村城镇建设代表性的模式有两种:第一种是企业乡镇,通过乡镇经济带动农村城镇发展。以湖南祁阳县为例,该县各乡镇在承接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部分产业向内地转移的过程中,依托该县丰富的矿产资源、水能资源、农产品资源,积极发展乡镇经济,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洗脚上岸”式在家当工人的农民越来越多。据统计,2005年,该县23.2万转移的剩余劳动力中有10万人成了本县的“工薪族”,就地转移率达到了47%。大大地促进了当地农村的城镇发展。第二种是商贸乡镇,其形式实质就是物流业的发展,物流业在集聚商品的同时也集聚大量的消费者群,创造了大量城市服务需求,同时刺激了当地家庭工业、私营企业的快速发展。即由专业市场启动,农村工业快速跟进,推动小城镇建设的“三位一体”模式来促进农村城镇化建设。浙江的农村工业化和农村现代化就是采用这种模式,如义乌的“中国日用品商城”等都是成功范例。

(四)改革土地管理制度

改革土地管理制度的关键是建立有效的土地流转机制。一是鼓励土地的规模化经营。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合理配置劳动力和土地,逐步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合理分工和转移,提高土地利用率。目前比较通行的一种形式就是反租倒包,由乡政府运用法律、法规程序,把已承包给农民的土地从自愿转移到农民手中反租出来,再倒包租给农业企业或愿意扩大规模的农户。通过承包土地的有序转移,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进一步分工和转移,使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户解除后顾之忧,愿意舍去土地投身于二、三产业;而留守故土的农户由于增加了承包土地面积,也获得了相应的规模效益。二是对被征地农民给予合理的补偿。根据新的规定,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收益,其中50%左右应用于农民的社会保障安排;剩余的50%左右,一部分留于集体发展村集体经济,大部分仍应分配给农民,并鼓励农民将这部分收益以股份方式,投入发展股份制集体经济。农民与土地有着难以割舍的联系,征地使得不少农民失去了耕地,失去了维持生存的生产资料。将这些失去土地的、缺乏在城市生存技能的农民强行推向市场,只有通过合理的补偿,才能使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顺利实现。

(五)全面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

(1)改革我国户籍制度,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有利条件。只有当农民的户籍问题解决了,农民才会放心地将土地移交,土地资源也才能得到有效整合,农民的转移也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因此,要针对大、中城市出台不同层次、不同条件的户籍开放政策,都要热心接纳农民。(2)改革就业管理制度。帮助农民实现公平的就业竞争,有效地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进一步清理各类限制农村劳动力流动转移的政策规定,完善特殊行业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3)制订出台鼓励农村劳动力流动转移的政策措施。在流动、择业、投资经营、福利待遇、子女受教育资格等方面,给予农民工与城市居民基本平等的地位,从而真正鼓励农村劳动力在全社会范围流动。(4)调整区域经济政策,促进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和转移。现阶段的区域发展政策,要适当向中、西部地区倾斜,使其获得同东部地区平等的政策。在考虑区域经济政策时,尤其是对贫困地区、山区、库区予以重点扶持,帮助这些地区尽快摆脱贫困。缩小地区差别可以进一步拓宽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空间。(5)尽快建立改革现有的二元结构下的保障制度是农村劳动力最终转移的根本保证。要加大政策与资金的倾斜,将社会保障的范围扩大到农民群体,建立多元的,多层次的保障体系。一是要建立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对于失地农民应按照城镇居民的标准或参照城镇居民的标准设置社会保障项目。二是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农民工由于高流动性和边缘性特点,对其社会保障应采取灵活多变的方式。三是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这主要是针对仍然留守在农村从事耕作的农民进行的社会保障。(6)将目前分离的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纳入统一的管理轨道,扩大劳动力市场的覆盖面,从主要为城市居民服务尽快扩大

为面向全社会劳动者服务;完善劳动力市场的运行调控机制,从主要依靠行政手段管理、调控尽快过渡到主要凭借市场机制来调节,逐步减少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过多行政干预;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运行、调控的法律规范。

参考文献

[1]金兆怀.关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理论思考与对策[J]:社会科学战线,2002(3)

[2]袁志刚,范剑勇.剖析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J]:劳动保障通讯,2002(5)

[3]鄢奋.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的现实思考: http:///llzy/t20030318_66428.htm

[4]宋金平,恩儒.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模式与发展趋势[J]:中国人口科学,2001(6)

[5]万鹏龙.拓展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空间的路径选择与对策建议:http:///llzy/t20030318_66428.htm

[6]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中国农村发展研究报告,2003(2)

[7]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8]祁阳十万农民本土转移就业[J].湖南日报.2006,5,28

[9]肖诚智,城市化、新农村建设与“三农”问题;http:///showarticle.aspx?id=33234&categoryID=3

第二篇: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对策

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现阶段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加入WTO后,合川作为农村人口占80%的农业市,农业发展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更为突出。研究新时期、新的形势下我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途径,不仅有利于合理利用、有效配置劳动力资源,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而且有利于农村劳动力收入的增加、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从而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安定团结。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目前,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以劳务输出为主,以自发的跨区域流动为主,以从事简单的非农行业为主。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市外出务工劳力为X万人,占农村劳动力X万人的X%,上半年外出务工收入X万元。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

我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要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总结起来,有五方面的制约:

(一)思想认识的制约。绝大部分农民都有求富心切,转换身份,救急解困,求安怕险,横比攀高,小富即安等思想,一旦这些农民进城后,来到一个完全不同的新环境,心理上又会发生很大的变化,遇到挫折或者变得垂头丧气,一蹶不振;或者产生逆反心理,铤而走险。

(二)农村劳动力素质的制约。农村劳动力素质的高低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程度是密切相关的。据调查,我市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占X%,小学占X%,初中占X%,高中占X%,中专占X%,大专及以上占X%,受过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不足X%。尤其是一些素质相对较高的劳动力率先转移出去后,剩余劳动力的素质更低。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使得农村劳动力难以接受科技知识,进入非农产业比较困难。这是我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内在制约因素。

(三)农村非农产业容纳能力的制约。在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中,本市乡镇企业经济效益不佳,已逐步退出容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第一载体的地位。与此同时,在目前市场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农业产业化水平低,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大企业、大集团缺乏,非公有制经济规模小,商贸、餐饮、服务等三产业的市场竞争加剧,经营难度加大,导致非农产业容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也在减弱。

(四)城镇自身的严峻就业形势的制约。从我市情况看,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企业开工不足,城镇失业率不断上升,城市就业压力加大。加之我市城镇化水平为X%,低于重庆X%的城镇化水平,多数镇小城镇发展严重滞后,功能不配套,产业支撑不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聚集承载功能不强,与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需转移的矛盾突出。从全国来看,随着企业改制和减人增效措施的推行,失业率肯定会较大幅度地提高。在这样的背景下,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比较困难。

(五)现行的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的制约。一是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制约。农民进城落户条件虽得到放宽,但农民在就业、住房、劳保、福利、子女入学等方面,无法取得与市民平等竞争的权利和平等待遇,城镇就业成本大。二是土地制度制约。在人多地少和农业比较利益较低的情况下,土地的分散经营既束缚着农业劳动力的手脚,不能脱离土地从事其他行业,又使得农业劳动者就业不充分,收入低下。

(六)劳动力市场的制约。农村劳动力市场还没有真正形成,缺乏对农村劳动力的总需求、总供给的调节,缺乏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组织与指导,农村劳动力流动只好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此外,劳动力流动的服务体系及中介组织建设也严重滞后,因缺乏有关信息,或信息不准导致农村劳动力盲目流动。据调查,我市X年外出劳动力中有组织的转移仅占X%。这表明,我市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几乎完全处于无组织和无序状态。

三、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应因势利导,创新途径,坚持一二三产业并举,培育劳动力市场与加快城镇建设并重,跨区域流动与就近转移联动。

(一)加快结构调整,拓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空间。目前,由于城镇容量和再就业压力等方面的限制,近期内大量转移农村劳动力不现实。当务之急就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就近、内部消化农村劳动力。一是全力推进“XXX工程”。大规模发展pIC生猪、葛、水产等产业和其他特色经济,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扶优扶强龙头企业,开发延伸多条产业链,推进产业化经营,大量吸收剩余劳动力。二是加快四大工业园区建设。大力招商引资、引进业主和项目,整体推进合川工业园区、太和丝绸工业园区、盐井三汇建材工业园区、清平玻璃工业园区等四大工业园区建设,提升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三是加快优势企业发展。落实优惠政策,促进各类要素向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集中,向集团化发展,做大做强优势企业,增强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

(二)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及非公有制经济,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新的就业机会。X年,我市第三产业占社会总产值的比重只有X%,农村第三产业的比重则更低,且结构不合理,专业化、社会化水平低,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容量。现阶段应把交通运输、邮电通讯、金融保险、信息服务、技术服务作为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重点,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农村工业化、社会化生产的发展提供服务。搞好城市重点工程建设,充分发挥城郊镇街有利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周末度假、旅游休闲等,促进城郊餐饮、住宿等行业的发展,增加就业容量。

加快完善相关政策,放宽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准入限制,营造平等的体制和政策环境,促进个体、私营、联营、股份合作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从而大幅度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在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就业比重。

(三)加快城镇建设,提高城镇容纳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加快城镇建设步伐,可以推动农村一二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就近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加快职业农民变工商业者进程。一是加快城市建设。采取强有力措施,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动房地产业强势发展,加快建设重庆北部地区中心城市,并积极向大城市跨越,打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集聚地。二是加快小集镇建设。优先发展小城镇中区位较优、实力较强、对周边农村和镇街具有较大吸引辐射能力、发展前景广阔的农村中心城镇。同时,以产业开发、市场开发来促进小城镇建设,注重发展乡镇工业型、商贸型、旅游型等特色小城镇,突出发挥小城镇的个性和特色,形成独特区域功能的专业化小城镇,加快农村人口由“离土不离乡”和“离乡不离土为主”转向“离土离乡”为主,转移到小城镇就业。到X年,城镇化率提高X个百分点,吸纳X万农村人口转移进城镇。

(四)加强制度建设,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一是建立合理的土地流转制度。允许外出打工、经商的农民可依法有偿转让、转租、入股抵押土地承包权,促进土地使用权进入市场,正常流转,逐步集中,甚至可以考虑以村为单位成立“土地托管中心”,由“托管中心”统一负责土地经营。还可以探索确实具有的有固定生产业和住宿,土地可以出售变现,国家集体收一部分,自己得一部分作为安置。像有的工业企业一样,真的做到工人、农民在合法权力上的平等。一方面可以防止土地荒芜,方便农业税款的提取。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发展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从而使农业真正成为一种盈利性产业。二是逐步打破“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户口界限。真正做到在发展机会面前人人平等,鼓励具有一定居住时间、稳定职业的外来打工者优先留居城镇。三是加强管理,切实保护外出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五)加强宏观管理,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一方面,要健全管理机构,统一考虑城镇劳动力的就业。政府应制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宏观政策,把农村劳动转移纳入全市劳动就业计划。建议在市劳动部门内部设置专门机构,加强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规模、速度、流向的宏观指导,统筹规划和协调城镇劳动力开发利用。另一方面,要加强教育和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搞好农村的职业技术教育,推行就业培训,使农民掌握必要的基本职业技术技能,以适应就业工作的需要。同时,要针对城市中人际关系不同于农村,加强对农民的思想教育和基础教育,传授农民流动的方法和诀窍,教育如何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让农民尽快适应市场,处理复杂的交际关系。

(六)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构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平台。一是发育中间组织,作为沟通、连接剩余劳动力的新的就业岗位的媒介。加强并发挥劳动力市场服务机构的作用,开展区域性劳务协作,逐步扩大地区间、城乡间劳动力的流动量。二是建立和健全劳动力的社会调节机制。用灵活的市场机制引导劳动力流动,调节数量供求,带动质量提高,拓展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空间。三是加强市场信息服务。通过各种渠道提供劳动力供求信息,减少劳动力盲目流动。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对策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

www.xiexiebang.com【xiexiebang.com范文网】

第三篇: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关于加强农村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

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步伐的建议

近年来,由于城区面积不断向周边拓展、各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大中型企业征地、城市绿化及交通等基础设施占地等原因,我市农村用地在逐年萎缩,“务农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农民”在逐年增多。这部分在城市化推进以及农业生产效率提高过程中产生的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就成了必然的趋势。

但是

一、政府应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宏观协调和组织。要摸清全市农村劳动力基本情况,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数据库,建立我市农村劳动力资源供求信息的预测预报体系。要采取适度、合理、有序的政府行为,引导剩余人员转变观念,向其他产业部门转移,增加收入渠道。采取多种措施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自发性、盲目性、流动性。

二、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农村转移劳动力的竞争能力。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新兴产业的兴起,缺乏转岗就业技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难度越来越大,未经过培训、无技术的岗位明显比有技术的岗位工资低,且工种多为劳动强度大,环境差的行业。农民工技术技能差、整体素质低成为劳务输出快速发展的重要障碍。加强科技培训,提高农村劳

1动力素质,是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根本措施。强化农民工的技术技能培训,是增强劳务竞争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强化培训,对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带动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农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全国各地正在积极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即由政府公共财政支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受训农民转移到非农领域就业为目标,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前的职业技能示范性培训项目。我市要按照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进一步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层次,使农村劳动力的科技文化素质总体上与现代化发展水平相适应。加强农民的技术技能培训要列入各部门的重要日程,将其成为解决农村和农民问题的一项主要内容。

三、积极组织向国内外输出劳务。世界银行的有关报告显示:世界各地走出国境以外的劳务每年约达一亿人,而且逐年增加。巴基斯坦全国人口1.2亿,泰国人口6000万,菲律宾5000万,他们每年分别向国外输出劳务200万、60万、30万。这些国家都从劳务输出中获取了巨额利润,有力地支持了本国的经济建设。而我国是一个有近13亿人口的大国,每年在外劳务总数仅15万左右,而且输出结构单一,地域狭窄。因此,努力扩大对外劳务输出是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外经贸部门应积极创造更多国际劳务输出机会,并形成长期化、组织化、规模化、规范化发展。

各相关部门要与用工短缺的省、市地区取得联系,及时掌握信息,利用我们建立的信息系统及时发布到各村各户,让有意向的农民减少转移的盲目性。

四、发展劳动和技术密集型农产品,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扩大农业内部就业容量,从需求上消化农业剩余劳动力。据估算,在多种农产品的用工需求上,谷物每亩用工只有14个,而蔬菜每亩用工为62个,水果每亩用工为67个,生猪每头用工为21个,牛每头用工为57个,淡水鱼每亩用工为31个。比较而言,粮食作物用地量相对较多,就业量却很少。我市在特种养殖等方面有着一定的优势,继续做强做大这些产业不仅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的提升,也为安置剩余劳动力创造了更广阔的空间。

此外,还应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加快小城镇发展,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乡镇工业、城市工业及城市第三产业转移,总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作,可以以多种形式、途径来实现,我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努力下,在社会各有关部门的配合下,在全市农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农民会有更广阔的就业和发展之路。

第四篇:浅议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和对策

浅议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和对策

摘要:目前困扰着经济发展的诸多矛盾与问题,或多或少与“三农”问题有关,而解决“三农”问题的前提之一是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地转移到城镇与非农产业。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新世纪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问题,它不仅关系到农村乃至整体宏观经济的发展,也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长治久安。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生产商品化、农村工业化和社会现代化进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形势更加严峻,如何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实现“十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已成为当前理论界和各级政府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就XX区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结合该区的现实情况,提出了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初步对策。

关键词:人口状况劳动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经济发展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涌现,是伴随着生产商品化、农村工业化和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趋势。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的顺利转移到城镇与非农产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要前题之一,它不仅关系到农村经济乃至整体宏观经济的发展,也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长治久安。本文就莆田市麦积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使该区的农业劳动力发生了大量的转移。但是,由于农业人口多,二元经济结构的制约和农民比较利益的下降等多方面的原因,使该区农村出现了数以万计的剩余劳动力。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规模

根据统计显示,麦积区2013年总人口75。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3,75万人,农业人口占全区人口的90。1%,农村劳动力总数35。26晚人。据测算,在农村现有的生产力水平和生产规模条件下,全区农村只能为11万多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也就是说。有近24万人属于剩余劳动力。除已经进入乡镇企业承、非农产业和大中城市打工的11。7万人外,还有

10万多人处于失业状态,目前仍滞留在农村。可见,农村劳动力就业形势是十分严峻的,而且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农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以及人口自然增长的趋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必然越积越多,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形势越来越严峻。

(二)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情况

据统计,在全区农村劳动力中,文盲或中文盲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8。2%,小学程度占21。7%,初中占52。7%,高中以上程度占17。6%。且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中文化素质更低,初中及其以下文化程度的比重高达96%,而已转移的剩余劳动力中,初中及其以上文化程度占的比重达82%以上。由此可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总体文化素质比较低,且转移的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明显高于在家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劳动力。

(三)目前农村已转移剩余劳动力的特点

目前来看,麦积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表现在:一是文化素质相对比较高的劳动力已成为转移从事非农产业的主力军;二是青壮年的劳动力转移的比重高,其中18-35岁人员比重最高,占56%,36-45岁占22。3%,46岁以上占15。9%;三是转移的人员中以男性为主,占76%;四是转移的地域以省外为主,占67。6%,主要转向经济发达的地区,且外出的时间以常年性为主;五是受比较利益驱动已从自发性转移变为自觉性转移;六是转移从事的行业以第二次开、第三产业为主,分别占42%和56%,而转移到异地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所占的比重为近2%。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存在问题

(一)劳动力素质较抵,制约了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在农村剩余劳动力中,由于初中及其以下的文化程度的比重高达近83%,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不足14%。农村人力资源的文化水平和从业技能偏低,既不能适应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也不利于向非农产业转移,更难以胜任高科技产业对从业人员的需求,极大地制约了农民的横向流动。同时,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低下,导致部分农民思想保守、观念落后、怕冒风险,缺乏投资意识和创业精神,宁愿将自己捆死在土地上,也不愿从事第二、三产业,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一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从长远看,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较低素质劳动力的转移领域必然越来越窄,在市场竞争中将难以立足。

(二)土地为本观念蒂固,阻碍了剩余劳动力的根本转移

长期以来,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基本没有建立起来,土地是农村劳动力的唯一失业保障和养老保险,农村剩余劳动力一旦离开土地进城,必然处于毫无保障的真空地带,一旦失足,基本生活就难以保障,其它诸如养老、医疗、子女上学和住房等现实问题更无从谈起且传统的农民视土地为本的观念根深蒂固,导致一些剩余劳动力仍把耕作地看作是唯一的生存之道,使农村土地立论转机制难实施,限制了扩大耕地规模经营和农业规模经济的运行。给农业产业化道路设置了障碍,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横向流动。

(三)城镇化步伐缓慢,导致容纳剩余劳动力的空间有限

实现农村现代化,从本质上说就是农村城市化,即农村人口城市转移、农村生产向非农生产转变,农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转换的过程。城市化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是生产力发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趋势。长期以来,该区的城市化发展由于种种原因而严重滞后。2003年,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中的近10%。在10个乡镇中虽然有8个建制镇,但其城镇规模小,造成小城镇的城市功能不完善、不健全,影响了小城镇对农村经济和周边农村带动作用的发挥,城镇结构过于单一,就业门路狭窄,对人口缺少吸引力。

(四)输出流动无序,限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该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基本上是农民自找门路,自行就业,带有个人分散无序的特征,转移的渠道和形势有限。许多农民为了追求高的经济效益,在不了解异地劳动力供求情况下,盲目跟风进城寻找工作,往往是徒而归,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和经济的损失。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及非农产业的转移缺乏计划、指导,大多数属于盲目流动性质,这种观念极大地限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步伐。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随着经济现代化的结构变动,农村劳动力流动转移是个长期现象,对不同区域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经济将产生长期累积的作用,并成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因素。所以,加快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才可能加强劳动力市场竞争,提高生产力水平。同时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民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模式,扩大内需,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为城市工业品开辟广阔市场,为工业发展提供高素质的劳动力。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根据麦积区的实际情况,现阶段农村劳动里转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抓起:

(一)着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以适应市场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 文化素质不高是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数量和层次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一是要继续深入持久地抓好农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确保九年义务教育收到显著效果。同时,应加快高中部的投汝建设,尽快实现高中教育的基本普及,二是要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使大部分中学毕业生能够掌握一门致富技术。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采取措施,充分发挥现有职业中学在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三是大力开展职业技术培训教育,为农民走出土地重新就业创造条件。区、乡镇政府要提高认识,在经费使用等方面实行倾斜,要舍得投入,通过举办培训班、短培训班等形式,对农民开展有计划、有组织的就业指导或岗前培训,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陪养他们的市场竞争意识,转变他们传统的思想观念,为其以后进城就业打下文化基础。

(二)逐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消除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后顾之忧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管理制度,应彻底改革,保证进城农民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基本权利和公共服务。在农业现代化水平还比较低下的农村,土地依然是农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由于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农村劳动力对土地的紧密依然存在,农民担心失去土地后在城市享受不到基本社会保障服务,大部份农民进城后不愿把土地流转出去,他们虽然流入城市,却仍把土地看成是自己生活的最可靠保障,从而影响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稳定性。所以,只有革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和保险等社会

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使离土的农民也同城市居民一样,取消在社会保障制度上的城乡差别,才能使进城农民彻底割断对土地的依赖关系,顺利地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三)加班加点快小城镇建设,拓宽容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空间

从当今实际情况看,发展小城镇可以较大规模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规模效益,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住房建设,加快城市化进程,鼓励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城镇进程要本着合理布局,科学规划、适度推进、注重实效的原则,并围绕城镇建设发展农产品市场,商贸业、饮食业、服务业、文化娱乐业等第三产业,使城镇化建设与第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其次,在农村城镇建设的基础上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只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才能更好地促进城镇建设的发展,从而推动农村工业化和社会现代化的实现,也必然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四)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就地削化农村剩余劳动力

要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依靠科技代造乡镇企业,使其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加大农民增收的步伐。其次,要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培育,给政策、抓服务、造环境,积极引导民间资本投向发展个体经济,并把个体经济作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另外,要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着力加大四大园区(笏石轻工业园区、新世界工业园区、大地城高新园区及东吴化工园区)的建设,增强园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聚集能力。

参考文献:

1.小城镇建设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农村卫生健康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3.麦积区区志

第五篇:职业化教育: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另一种选择

职业化教育: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另一种选择

摘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农村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如何把农村剩余劳动力通过合适的方式,顺利安全的转移在当今农村建设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三农问题得以解决的关键。如何进行转移,应该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具体情况,从实际出发,从造成农村劳动力剩余的历史根本原因出发进行考虑,以农民切身利益和长远发展考虑,对农业和非农业就业进行划分,对农民的就业进行多渠道分流,结合我国新农村发展战略,推动适合时宜的农业机械化和农村城镇化,达到最终农村现代化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剩余劳动力;转移;职业化教育;农业就业;非农就业

三农问题已经成为我国迈向现代化的巨大障碍,也是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最棘手的难题。化解三农问题的难点之一就是如何减少为数众多的农民,促进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这对于加快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进程意义至关重要。对于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研究已不少,蔡昉认为,通过剩余劳动力转移,扩大了就业,对于农村增收和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潘文卿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外向转移,不仅是中国经济全方位变革的主要推动力量,也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之一。本文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在于以疏导农民就业途径为切入,发展农民职业化教育,使农民本身具有转移的能力,从而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村城镇化,推动农村发展。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意义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全国总人口的大部分生活在农村,客观存在的人多地少和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二元经济结构,造成了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富余。随着农村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和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队伍还会日趋增大。如此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如得不到及时、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势必影响整个农村经济的振兴、社会的稳定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对于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提及我国的贫困问题人们往往归因于我国人口太多。实际上我国幅员辽阔,人均耕地面积并不算很少。2005年我国人均耕地面积0.099公顷,是日本的2.9倍和韩国的2.8倍,甚至比英国高出4%。但是,由于我国农业劳动力比重过高,农业劳动力人均占有耕地却远远低于这些国家。工业化国家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一般都在10%以下,一些先进的工业化国家农业人口的比重更在4%以下。而我国农业人口比重高达57.01%,是一个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国家。我国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仅为0.18公顷,而日本为1.5公顷,韩国为0.7公顷,英国为10.8公顷,分别是我国的8.

6、3.9和60倍。由于我国农业劳动力几乎处于无限供给状态,大量农民的劳动属于“剩余劳动”(即劳动的边际生产率等于零),从而使我国农业部门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不仅远远低于工业化国家农业部门劳动的边际生产率,也远远低于我国工业和其他部门劳动的边际生产率。这就是我国农民贫困的真正根源。因此,将农业剩余劳动力从有限的土地中转移出来,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的边际生产率是我国农民摆脱贫困的根本途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将使农民收入成倍甚至十几倍地增长,这是其他增收措施(如减免农民税费等)所无法比拟和替代的。

2.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利于农村资源优化配置,促进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就业结构的变化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手段之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合理流动。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等非农产业转移,不仅可以优化农业内部种植业、养殖业、畜牧业以及副业结构,还可以发展壮大农村二三产业,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升级。

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推动农业产业规模化经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前提。现阶段由于每个农业劳动力耕种的土地过少,严重地制约了我国农业的集约化经营。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我国平均每千公顷耕地上拖拉机使用量只有6.4台,而日本为470.8台,韩国为103.7台,美国为27.1台,德国为87.2台,法国为69.2台,英国为84.5台;我国平均每千公顷耕地上收割机使用量只有1.6台,而日本为248.7台,韩国为49.4台,美国为3.7台,德国为11.4台,法国为6台,英国为7.9台。我国与这些国家在农业集约化程度上的巨大差异是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存在密切相关的。只有农村剩余劳动力充分转移出去,现代农业技术才能推广,我国农业才能真正实现集约化和现代化。

4.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利于推进城镇化、工业化进程。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有相当一部分农村

剩余劳动力会进入城市,成为潜在的城市居民。城镇作为农村工业、服务业发展的载体,对乡镇企业、文化、科学、教育、娱乐业等产业都有明显的集聚作用,可以为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提供优越的交通、通信、金融、信息等服务及人才、技术支持,而成为“准城市居民”的这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又恰恰为城镇的发展和工业化提供了生产力,促进了城镇的消费、交通、建筑、服务业等,加快了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进程。

二、我国现阶段农村劳动力现状及成因

(一)我国现阶段农村劳动力现状

根据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有关数据,截至2005年底,全国总人口为130 75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6 212

万人,占42.99%;乡村人口74 544万人,占57.01%;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基本情况表明全国15~64岁之间的人口占总人口的70.15%。由于农村人口政策的现状以及农村医疗卫生落后、生活水平较低等原因,农村65岁以上人口所占比例会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也就是说农村人口在15~64岁之间的比例不会低于70.15%的平均水平;又由于九年制义务教育在一些农村地区并不能有效地贯彻执行,加上近年来农民收入下降,辍学儿童增多,他们一般在14~15岁就开始参加农业劳动,甚至外出打工,因此,这么算来,农村的劳动总人口应不低于53 000万人。而我国土地共有1.27亿hm2的耕地,根据农业部相关课题组的研究表明,在农村现有生产力的生产规模条件下,只能为1.5亿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也就是说,在农村5.3亿的劳动力中,有接近3.8亿属于非农业的剩余劳动力,除去其中一部分中小企业从业人员,绝对剩余劳动力数量依然很大。但从我国劳动力市场用工需求的状况来看,适合市场需求满足工商业发展的劳动力不足,而既无技术、又不符合用工单位需求的农村劳动力过剩。因此,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剩余属于低水平、结构性剩余。据统计,2005年我国农村平均每百个劳动力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占1.64%,小学程度的占18.08%,初中程度的占59.68%,高中程度的占13.9%,中专程度的占4.89%,大专及大专以上的就更少,仅占1.81%。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7.7年。可见,我国的农村人力资源质量较低,这也就制约了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消化”。总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受教育程度低

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是衡量农村人力资源素质的主要指标。根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我国

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6.79年(城市为10年),在15~64岁农村劳动力中,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不足1%,比城市低13个百分点,2001年我国农村劳动力4.83亿,其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87.72%。全国约有8 500万文盲和半文盲。近几年,在各级政府的努力下,大力发展农村各项教育,农村劳动力文化基础有一定的提高,但是,离现实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

2.技能水平低

根据有关数据统计,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教育或通过技术培训的只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仅有0.13%,有技术特长的仅占10.6%,而高达85%以上的农民不具备专业技能,不具备现代化农业生产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极大地阻碍农业科学技术的应用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3.身体素质不高

由于经济贫困以及文化程度等方面的原因,农民在营养、卫生、医疗、保健等方面的条件较差,90%左右的农民没有医疗保障,农民身体素质总体水平偏低,尤其是农村贫困地区农民的健康状况更不乐观。

4.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弱

我国农村劳动者由于其自身文化素质不高以及长期受计划经济和小农经济的影响,缺乏现代经营和管理的知识,经营管理能力低,生产出来的农产品难以进入市场,未能得到预期的收益。有些农民办的小企业,由于缺乏经营管理能力,造成经营管理不善、资源浪费、效益不高。这种状况阻碍了农村劳动者参与市场经济的竞争,不利于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二)现阶段阻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

造成农村剩余劳动力逐年增加而无法顺利“消化”,且综合素质较低,与其自身的特点和其所处环境有一定的关系,但主要还是由于多年以来的各种限制性的制度束缚了农村的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正常转移。

1.土地制度

土地是农民家庭的重要财产,当农村劳动力决定是否向城市永久迁移时,失去土地承包权的风险会降低他

向城市永久迁移的意愿。出于社会安定的考虑,我国的土地政策历来对土地交易有严格的限制。近十多年来,这些限制开始逐步放松,因为农村经济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变化。2002年,对《农村土地承包法》进行修改后,对土地使用权转让的限制大为减少,该法为保护土地使用者的权利和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提供了法律依据。

2.户籍制度

我国现行的户籍分割制度把个人束缚在固定的狭隘的地域范围内,在狭隘的地域范围内人们又被固定在特定的“单位”里,从而将农民世世代代限制在土地上,隔离在城市之外。户口制度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随着80年代后的改革开放和城市化的加速,国家逐渐放松了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限制。但是,对于想进城市并成为城市居民的农村人,障碍依然存在。对于进城务工的农民,还必须向所在城市交纳各种各样的费用,如暂住费、计划生育费和城市增容费等。没有城市户口,这些流动人口就不能或很难得到所在城市或单位提供的许多福利,如子女教育、社会保险、住房优惠等,其在城市生活的成本就会远远高于城市本地人。可以说,现行的户籍制度使永久移居城市的交易成本很高,客观上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

3.教育体制

长期以来,政府对农村和城市的教育投入是有差别的。接受义务教育是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但由于政府没能创造良好的条件,以致许多农村居民无法享有这一权利或履行这一义务。城镇中小学属于国家办的学校,由中央和地方财政拨款建设,而农村的中小学教育就大体上是“民办义务教育”,即除了公办教师的工资是由中央和当地政府支付以外,其他都是农民自己掏钱支持办教育。因此,在农民收入极低的现实条件下,农村教育投入和可以使用的教育资源十分有限。国家在教育投入上的不公平造成了城乡居民在接受教育上的不平等。城市居民平均受教育年限远高于农村居民,在劳动力市场上自然处于优势地位。

4.社会保障制度

长期以来,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并存着两个相互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层次,城镇企事业单位中的就业人员享受着相对较为完善、水平较高的社会保障服务;而将农村放在次要位置,甚至有相当部分社会保障内容将整个农村人口排斥在外,从而导致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发展严重落后于城镇。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的发展,农民的生活风险也在不断提高,土地保障并不能承担农民抵御生活风险的全部负担,尤其是无法抗拒来自于市场经济的高费用风险。因此,在农村地区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是当前农村非正式的制度安排所需要的,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摆脱土地束缚、成功实现转移的制度依托。没有社会保障制度对土地和家庭保障的替代,农村剩余劳动力永远无法真正离开土地成为城市居民。

三、深化职业教育,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无论是农业产业化经营还是农村现代化的实现,从最根本上讲,都离不开农民的知识化。知识化的农民首先要求具备一定的知识素养,包括文化基础知识、现代科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等。针对我国国情,农村职业教育应该以政府为主导,将农民职业教育区分进行:进行农业就业职业教育和非农就业职业教育两种。首先理清农村所需劳动力与剩余劳动力关系,使潜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显现,进而疏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逐渐划清农村劳动力与非农村界限。

(一)农业就业职业教育

1.要通过各种途径宣传农村职业教育在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农民对农村职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坚决摈弃对职业教育鄙薄的旧观念,确立职业教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应有地位。而政府在农民职业教育中应该起到主导者的作用。

2.要明确农村职业教育为农民知识化服务的目标,主要针对的对象是现存的农村中年成年劳动力,在这方面农村职业教育具有开展农民培训的许多优势。因为这部分人有比较优势:已经完全投身农业,有一定的农业从业经验,且具备接受新知识再学习的能力。因此,培训的这部分人员会是现阶段传统农业发展的主要力量,对于我国农业机械化、现代化的实现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具体的培训可以借鉴国外一些做法,利用“政府+学校+农民”的三结合体系,其中政府主导筹资监督,结合学校师资力量,对适合的劳动力对象进行农村现阶段主要种植业技术的职业教育。

3.发挥农村职业教育在培养未来新型农民中的作用。这一途径主要是针对未来的农村潜在劳动力而言的,在这一过程中,目前最为重要的是要从观念上消除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偏见,从制度上保证农村职业教育的投入。

同时,针对农业从业潜在劳动力这部分“新鲜血液”,要将他们打造成建设新农村的新型农民,向我们将来的农业产业要效益。在这方面,职业学校要在发挥其特色和优势,依据当地的人力资源,地理环境进行专业设置和师资配备,突出农业科教优势园林园艺、花卉、蔬菜无土栽培等经济农业为主,结合种植业,办出农民职业教育的“新农”特色。

4.推进农民职业化和就业准入制度建设。加快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对于提高劳动力素质、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都有积极的意义,是十分重要的制度建设工作,对于农民职业教育也是意义重大。在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新形势下,通过执行就业准入制度,促使农村人口有意识地参加教育或培训,对于农民职业教育的发展也是十分必要的。

(二)非农就业职业教育

现阶段,一方面,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难,且逐年增加,而另一方面,各地企业对各等级技工的需求量增加,而全国技工,特别是高级技工严重短缺,从而出现有些企业高薪难聘一位高级技术人才的现象。劳动力市场需要职高、技校、中专文化程度技工的需求占54.4%。全国性的“技工荒”和我国农村劳动力大量剩余的现实告诉我们,技工短缺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指明了新的出路。而且从长远看,农村非农就业的职业培训才是我国加快城市化进程,完成现代化建设的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当然,让农村剩余劳动力完全转移并非那么容易,但是加大非农就业的职业教育确实是我们完成这个艰巨任务的可行切入点。

1.充分认识农村非农就业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一直以来,我们只是一味的强调农村建设、农业的发展,政府也在不断加大财政支出,而效果却不明显。原因在哪里?就是因为农村负担太重,用仅有的一点农业效益加上一点点政府补贴在养活绝对超员的农村劳动力。那就如同一个成年人背着一个已经长大的孩子,总是希望有力气多干活,于是,给他多吃饭,补营养,而效果甚微。问题是他的力气在有负担的情况下已经达到极限。怎么才能效率最高?很简单那就是让孩子从背上下来,帮他干活!一方面,他有了更多的力气,而且有孩子帮他;同时,孩子也会成长的更快。也就是资源充分利用的概念。现阶段对于我国已经是不得不给农业现代化发展减负时候了,这是一个战略性的转变。它直接关系到农业的发展,关系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进而关系到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基于这种战略高度的认识,政府必须加强对农村非农就业职业教育的投入和服务力度。

2.明确农村非农就业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与对象,突出自身特色。这里,主要是针对大部分潜在劳动力,未能继续完成学业深造的农村初高中毕业生。他们的学习能力强,能适应变化的环境,是将来成功走出农村,完成转移的主要部分。我们经常会见到初高中生刚毕业就投入到第二三产业中去,在随着年龄的增长最终会由于没有专业知识而再次回到农村,成为剩余劳动力,这给农村、农业又造成了负担。针对这种现象,对他们进行非农就业的职业教育就显的格外重要。一方面,坚持常规学历教育,招收初中、高中、中专和职高的毕业生进行2-3年的系统学习,使他们具备中、高级技工的基本素质,适应“蓝领”、“灰领”或者“银领”工作岗位要求,能够大胆地走出去;另一方面,大力推行短期技术培训,取消年龄和文化基础的限制,对现有劳动力进行实用技术培训,使他们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一定的技术技能或现代农业技术。只有双管齐下,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培训,才能有效地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同时,职业教育在办学过程中,要始终以就业为龙头,以市场为导向,适应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变动对劳动力的不同需求来设置专业和开设课程。根据当地剩余劳动力资源的特点和劳动力稀缺地区的劳动力需求情况,切实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跨地区流动。

3.整顿就业市场和劳动力市场,改革劳动人事制度。当前,必须加大《职业教育法》、《劳动法》、《安全生产法》等有关生产和就业的法律的执法力度。落实包括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在内的各项劳动制度,强制从业者履行接受职前教育或培训的义务,强制用工单位履行按照职业分类安排就业并培训职工的义务,保证职业教育和培训的质量和信用,维持劳动力市场的正常秩序;落实劳动保障制度,保障劳动者的各项合法权益(合理工资报酬、劳动保护和防护、失业保险、工伤抚恤、休息等)。这些举措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农民非农就业的难度,但将从根本上提高职业教育的收益率,改变农民工素质低下、地位低下、待遇低下的“城市二等公民”形象,从而极大地刺激农民对职业教育的需求,促进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目前,职业教育培训资

源存在程度不同的闲置,一旦农民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的需求上涨,职业教育资源就可以得到充分利用并会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大,职业教育的有效供给也将大幅度增长,从整体上提高劳动者的生产服务技能和技术水平。

四、结语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一资源再配置的过程,对我国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而针对我国的特殊国情,抓住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关键进行农民职业化教育,对富余劳动力进行农业就业和非农就业的职业分流,最终达到剩余劳动力的安全、合理转移。这必将对我国的农业发展以至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起到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灵芝.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2004,(7).

[2] 朱巧玲.转移的思路与对策[J].农业经济问题,2003,(1).

[3] 聂传定.农村剩余劳动力非农化就业与新农村建设[J].台湾农业探索,2006,(3).

[4] 焦必方,毛作文.农民非农就业的意义、现状及措施[J].上海农村经济,2005,(10).

[5] 刘纯阳.农民教育问题初探[J].农业技术经济,1999,(4).

[6] 陈遇春,朱宏斌,刘彬让.当前我国农民职业教育供给的基本特征及存在问题[J].中国农业教育,2004,(5).

[7] 蔡昉.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制度性障碍分析——解释流动性与差距同时扩大悖论[J].经济学动态,2005,(1).

[8] 潘文卿.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现状及转移效益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1,(3).

下载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选择(大全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选择(大全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三)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实践模式 1.就地转移模式。该模式主要采取扶持小城镇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形成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就地发展小城镇,就地消化农村劳动力的格局......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内容提要]: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三农”问题的核心,能否对其实现成功转移是中国农村改革成败的关键。本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策略和异地转移策略做了分析,认为在大力发......

    浅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及对策

    浅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及对策 摘要:城市化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与规模,农村劳动力转移能力影响或支配着其他制约因素。转移能力的增强能够......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对策研究

    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现阶段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加入WTO后,合川作为农村人口占80%的农业市,农业发展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农村剩余劳动力问......

    新形势下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对策分析

    新形势下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对策分析 作者:周芙蓉 能否成功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我国农村改革成败的关键。然而,受政策、体制等诸多方面制约,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步伐缓慢,即......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及对策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策略一、农村劳动力的特点及结构 1、特点: 发展速度迅猛,相对数量巨大。我国有9亿农村人口,占我国总人口数的3/4。近年来,农村劳动力数量和发展速度成倍增......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及对策(合集)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及对策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乡差距的不断拉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日益凸显。文章在简要分析该现象的现状、产生原因、制约因素及......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及对策

    赣州广播电视大学“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专科)毕业论文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及对策 论文摘要:随着农业的发展,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使农村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