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3.16)农业部等九部门重拳出击合力开展农资打假

时间:2019-05-12 19:52: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2.3.16)农业部等九部门重拳出击合力开展农资打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2.3.16)农业部等九部门重拳出击合力开展农资打假》。

第一篇:(2012.3.16)农业部等九部门重拳出击合力开展农资打假

农业部等九部门重拳出击合力开展农资打假

在春季田间管理深入推进和春耕备耕全面展开的重要时节,近日,农业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纠风办、公安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供销总社九部门联合召开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开展农资打假专项行动,为搞好春季农业生产、夺取全年农业丰收保驾护航。

2011年,农业部等九部门按照保障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总体要求,坚持标本兼治、打防结合、属地管理原则,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和非法生产经营违禁农业投入品的行为。据统计,2011年全国农业、工商、质检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233.4万人次,查获假劣农资4.7万余吨,捣毁制假售假窝点155个。全国公安机关共破获假劣农资案件3000余起,全国检察机关共批捕犯罪嫌疑人83人,全国法院共审结假劣农资案件28件,生效判决31人。2011年农资打假工作共为农民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0.88亿元。随着农资打假工作的力度不断加大,农资市场秩序进一步好转。据中消协统计,2011年消费者对农用生产资料投诉数量比上年下降了25.2%。农资质量水平的提升,为实现我国粮食“八连增”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会议上指出,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农业农村经济实现稳中求进、再夺丰收任务繁重,面临发展基数和生产成本高、气候条件和市场变化不确定等诸多挑战,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的形势更加严峻、任务更加艰巨。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清做

好当前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全力以赴,狠抓落实,确保今年治理行动取得实效。

韩长赋要求,各级农业部门要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以净化农资市场为主线,以维护农民利益为根本,严厉打击各种制售假劣农资坑农害农的违法行为,逐步建立健全农资打假长效机制,切实保障农资质量和数量,持续提高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为实现粮食稳产增产、农民较快增收提供基础保障。一要进一步突出工作重点。要在春耕备耕、“三夏”、“三秋”等重要农时,集中力量抓好种子打假、饲料监管、禁用农药查禁等工作。特别是在种子打假方面,继续深入开展种子执法年活动,严厉查处生产经营假劣种子、套牌侵权、无证生产经营、未审先推、包装标签不规范等违法行为。二要加强农资生产源头把关。严格农资产品生产主体资质审查,着重加强证后监管,坚决执行不合格退出机制。强化生产过程检查,督促企业落实产品质量管理制度。三要强化农资市场整顿。建立农资生产经营主体档案,加强对农资市场和物流配送等环节的监控巡查,开展农资经营企业诚信评价。加大农资抽检力度,健全质量抽检通报制度。四要狠抓假劣农资案件查处。建立假劣农资涉案线索移送机制,采取挂牌督办、集中办案、联合查案等形式严查严管,坚决打击假劣农资制售源头。五要积极推进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大力推广农资连锁、农资农技“双连锁”等农资经营模式,继续组织开展“放心农资经营示范店”创建活动,加快构建以县级农资监管信息平台为基础的农资监管网络。

第二篇:农业部农资打假治理工作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国务院全国农业抗灾减灾和春耕生产工作会议以及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切实保护农民利益,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根据国务院关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的总体部署和国家六部委《20**年全国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要点》的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思路和目标

(一)工作思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保护农民根本利益,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特别是确保当前抗灾救灾恢复生产和春耕备耕顺利进行,巩固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成果,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坚持标本兼治、打防结合和属地管理原则,严格落实农资监管责任制,狠抓重点品种和农资产品审批管理、生产监管、市场规范和科学使用等重点环节,大力推动农资信用体系建设,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示范,强化服务指导,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着力构建农资监管长效机制,推动农资市场秩序持续好转。

(二)工作目标。通过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使农资生产经营行为进一步规范,农民群众质量意识和维权能力进一步提高,放心农资下乡进村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农资市场秩序进一步好转,农民群众满意程度进一步提高,农资监管长效机制基本形成。通过开展农药登记管理年活动,加强农药、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监管,从源头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二、工作重点

(一)突出重点品种,强化市场整治。以种子(种苗)、农药、肥料、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农机及零配件、水产苗种、农膜为重点,强化市场监管,坚决查处违法行为。

种子监管重点:以水稻、玉米、棉花等主要农作物种子为重点,加大以两杂种子为重点的质量监督抽查力度,扩大抽查范围,坚决查处生产经营假劣种子、无证生产经营、经营推广应当审定而未经审定通过的种子、超范围经营、未按规定建立经营档案、品种包装标签介绍与审定公告表述不符等违法行为;严格品种审定,规范品种命名,解决品种多、乱、杂等问题。

农药监管重点:严格按照20**年底颁布的6项农药管理新规定,规范农药登记管理,切实解决农药登记管理中产品数量多、“一药多名”和标签管理不规范等突出问题;加大农药产品质量和农药标签检查力度,以防治小麦、水稻病虫害用药为重点对象,以乡、村一级农药代销零售点为重点区域,坚决查处生产经营假劣农药、无登记证生产、添加未登记成分、扩大使用范围、一证多用、套证或冒证、标签不符合规定以及肥料产品标称具有农药功能等违法行为。严厉打击非法生产、销售和使用甲胺磷等禁用高毒农药的违法行为。

肥料监管重点:以复混肥、有机肥料、叶面肥、微生物肥料及床土调酸剂为重点,严查有效成分不足、包装标识不规范、夸大使用效果、一证多用、假冒伪造登记证等违法行为。加强对配方肥定点生产企业产品质量的监测,建立完善配方肥质量追溯管理制度。加强对肥料登记产品的后续管理。

兽药监管重点:按照《20**年兽药市场集中整治行动方案》确定的重点品种和重点区域,严查生产经营假劣兽药、无证生产经营、有效成分含量不足、标签说明书不规范、非法生产兽用生物制品等违法行为;加大禽流感疫苗、猪蓝耳病疫苗等重大动物疫病疫苗的质量监管;严厉打击生产经营使用违禁药物和其他有毒有害化合物的行为,采取有力措施,取缔国家禁用的兽药。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监管重点:严厉打击生产经营假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无证生产、包装标签不符合规定等违法行为;严查在饲料加工和养殖环节添加瘦肉精、“蛋白精”、莱克多巴胺、孔雀石绿、硝基呋喃等违禁药物和非法添加物;组织开展全国饲料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重点监测饲料卫生指标、饲料中违禁药物、反刍动物饲料中牛羊源性成分。

农机监管重点:以财政资金补贴购置的农机具为重点,开展质量监督工作。积极开展农机产品质量调查、投诉和打假工作,确保补贴机具的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水平。完善农机质量投诉监督体系,及时处理重大、突发质量事故和集中投诉事件,坚决打击制售假冒伪劣机具的行为。加强农机试验鉴定体系建设,提高农机试验鉴定工作质量,做好国家支持推广的农机产品目录制定工作。

水产苗种监管重点:加大水产苗种生产许可制度的实施力度,严肃查处苗种生产环节使用硝基呋喃、氯霉素和孔雀石绿等禁用药物和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行为,提高水产苗种质量。督促苗种生产企业建立生产记录、用药记录及销售记录,建立可追溯制度。严厉打击以次充好、以劣充优和销售带病水产苗种的行为。

热作种苗监管重点:以天然橡胶种苗监管为重点,在天然橡胶定植高峰期,加大对天然橡胶良种补贴定点生产基地出圃种苗质量的抽检力度,并对天然橡胶良种补贴定点生产企业进行全面检查,建立质量追溯制度,对其他天然橡胶苗木生产企业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抽查。同时,加大对市场上销售的其他热作种苗质量抽查力度。

农膜监管重点:加强对农膜产品价格的例行监测和使用环节质量的信息反馈。大力推广多功能、高效能、防老化农膜,加强应用技术指导,开展农膜产品识假辨假维权知识宣传,帮助农民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拒绝使用低价伪劣农膜产品。

(二)突出审批管理,强化市场准入。各地农业部门要依据《行政许可法》的规定,严格履行法律法规赋予的审批管理职责,严把市场准入关口。严格执行农资产品审定、登记、许可的有关条件、程序和标准,严禁降低标准和越权审批。依法加强证后管理,监督辖区内农资生产、经营企业严格执行审批要求,保证农资产品质量。坚决实施退出机制,对于有重大缺陷的农资产品,要及时撤销登记审批,停止经营推广;对已不符合法定资质条件或者有严重违法行为的企业,要依法注销或者吊销其许可(批准)证。要强化信息发布制度,及时公告审批、撤销、注销、吊销等有关信息,增强工作透明度,维护公众知情权。通过加强审批管理,正本清源,保证农资市场良好的竞争秩序。

(三)加大检查力度,狠抓市场整顿。各地农业部门要会同发展改革、质监等部门,加强对农资生产企业的监管,督促其严格执行产品质量管理制度,不断完善产品质量控制体系。要建立农资生产企业监督检查制度,积极开展农资企业诚信评价。督促企业建立产品召回制度,对有质量问题或者存在较大缺陷的产品要一律停止销售,已销售的要追回。要围绕重点产品、重点区域、重点对象,组织力量开展拉网式大检查,重点检查农资产品批发市场和县乡农资集散地;重点监控有多次违法行为记录的经营户以及乡村流动商贩;严厉打击非法制售假冒伪劣农资的小作坊和黑窝点。

(四)加强案件移送,严查重大案件。针对当前违法分子“当地制假,异地销售”的特点,各地在查处违法行为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五不放过”原则,彻底查清假劣农资的来源和去向。涉及跨行政区域的案件,要按照农业部《农业生产资料监督管理工作暂行规定》的要求,及时上报案件信息,发送协查通报,确保彻查源头,端掉窝点,消除危害。各地要认真落实农业部、公安部《关于在农资打假中做好涉嫌犯罪案件移送工作的意见》,做好农业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及时移送涉嫌犯罪案件,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坚决杜绝“有案不送、以罚代刑”。

(五)突出投入品使用环节监管,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各地农业部门要切实履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赋予的职责。督促农产品生产者切实履行法律义务,建立农业投入品使用记录台账。以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原料基地、蔬菜水果生产基地、养殖小区、规模养殖场、健康养殖示范场、标准化示范区、农产品批发市场为重点对象,重点检查是否按法律规定建立生产记录,有无使用禁用农药、兽药或其他化学物质以及超限用范围使用农药、兽药的行为,是否存在不遵守安全间隔期或休药期规定销售农产品的行为,是否存在使用违法包装物、保鲜剂、添加剂等材料,是否按规定进行农产品包装和标识。

(六)加强执法抽检,强化农资产品质量监管。农资产品质量抽检是农业行政执法的重要环节,也是及时发现和处理假冒伪劣农资产品的基本手段。各地要结合当地农资市场特点和存在的突出问题,科学制定执法抽检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农资产品质量执法抽检,进一步加大农资产品质量抽检力度,提高抽检覆盖率。同时要保证抽检与依法查处的有效衔接,对于检测不合格的农资产品,要及时对样本基数、生产经营情况等事实进行证据固定,及时依法公布检测结果,并按照《行政处罚法》和《农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的要求,启动处罚程序。

(七)推进诚信建设,大力推进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各地要结合实际,制定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的信用等级评定标准和办法,根据农资市场主体资质、守法程度、消费者投诉、公众评价等相关信息,结合农资质量监督抽检结果,评出信用等级,实行分类管理。在总结前几年各地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示范县(市)建设,发挥示范效应。要大力推广农资连锁、农资农技“双连锁”、农资行业协会等成功经验和模式,积极探索农资信用监管、农资防伪等模式,努力构建覆盖广大农村的新型农资经营网络。加强对农业部定点农资市场的跟踪管理和后续指导,严格质量控制和赔偿制度,规范经营主体经营行为,提高信息服务等能力,切实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八)突出“12316”三农热线,强化服务指导。全国已有16个省(区、市)、*个地市、*个县市开通“12316”三农服务热线,要充分发挥“12316”公益服务电话的作用,做好投诉举报受理工作,为农民群众提供信息和技术咨询服务。未开通的省份,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快“12316”三农热线开通步伐。要强化对农民群众的服务指导,提高农民群众质量意识、科学使用农资能力和识假辨假维权能力。要采取举办培训班、印发宣传资料、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深入普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知识和农业投入品使用知识,指导农民科学、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严格执行休药期、安全间隔期等规定,提高农民规范化种植养殖技术水平。

(九)强化鼠药市场监管,巩固毒鼠强整治成果。各地农业部门要继续采取市场监管、重点排查等措施,加强鼠药市场监管,坚决清缴毒鼠强等剧毒鼠药。规范杀鼠剂市场流通渠道,严厉查处未取得经营资格经营杀鼠剂和经营没有防伪标志杀鼠剂的违法行为;加强统一灭鼠工作,宣传推广先进灭鼠器械、药剂和技术,提高鼠害综合防治水平。配合公安部门做好跟踪、排查和捣毁制售毒鼠强窝点等工作,协调环保部门做好已收缴和废弃毒鼠强的处置工作。

(十)落实监管责任,推进规范化建设。积极推进农资监管工作规范化建设,形成稳定、有效的农资监管机制。一是强化属地管理责任。坚持以县为主,由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履行农资日常监管责任,并对本行政区域农资执法工作负责,上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指导、协调与服务工作。二是推行执法责任制度。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与农资监管责任部门签订责任书,明确职权、职责、目标、要求和保障措施,并报上一级农业部门备案。三是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对监管措施不落实、该报告不报告、发现有违法行为的苗头不控制、该查处的不查处、该移交的不移交等行为,要及时予以处理;造成不良后果的,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要依法处分。四是推行监管工作记录制度。具体履行农资监管职责的机构要建立监管工作记录,如实记录监管工作开展情况。五是进一步完善信息报送和统计制度,逐步实现电子化报送,网络化管理。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切实提高基层农资监管能力。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农资监管工作的领导,建立主管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体系,充分发挥基层执法机构在农资监管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要积极争取将农资监管工作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保证基层农资执法监管、抽检和办案经费,配备必要的交通、通讯、计算机、照相机等执法设备,保障农资监管工作能落到实处。

(二)强化协作,形成打假工作合力。各级农业部门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积极履行牵头协调职责,加强与发展改革、公安、工商、质检、供销、监察、法院、检察院等有关部门的协作,落实农资打假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明确职责分工,及时沟通信息,制定联合行动计划,进一步健全部门内各尽其职,各负其责,部门间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的农资打假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多部门整体联动的优势,形成农资打假工作合力。

(三)深入宣传,营造全民打假氛围。要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和宣传导向作用,利用电视、广播、网络、报刊、明白纸、宣传单等多种手段,宣传农资打假工作经验和成效,宣传农资法律法规,加大假劣农资案件曝光力度,震慑违法犯罪分子。

(四)加强督查考核,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加强对各级农业部门农资监管职责落实情况的督查力度,实行目标考核,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对不认真履行农资监管职责的,要通报批评;对严格履行监管职责、措施得力、工作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要进行表彰奖励。

四、重点活动

(一)*月,组织召开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电视电话会议,部署20**年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

(二)*-*月,组织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春季行动。

(三)*月,组织开展第四届“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活动。

(四)*月,启动放心农资下乡进村示范县(市)建设。

(五)“3.15”期间,公布全国农业系统农资打假典型案例。

(六)*月,组织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春季督查。

(七)春季和秋季等重要农时,组织开展农资质量监督抽查活动,及时公布抽查结果。

(八)*月,组织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秋季行动。

(九)*月,组织开展农资监管责任制落实情况检查活动。

第三篇:2002年《农业部春季农资打假调查报告》

关于报送《农业部春季农资打假调查报告》的函

2002年4月中下旬,我部派出调查组开展了春季农资打假专题调查,现将《农业部春季农资打假调查报告》报送你办,并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强指导。针对农资打假专项斗争工作的部署、安排和进展情况等给予及时指导,以便我们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质量。

二、加强交流。通过全国整顿办《工作简报》等形式,加强对各地、各部门农资打假工作情况的反映和交流。

三、增加投入。建议全国整顿办协调有关部门,对农资打假工作给予专项资金支持,主要用于农资打假工作的日常运转、大要案追踪、农资质量抽检等。

农业部

二○○二年五月二十九日

农业部春季农资打假调查报告

2002年4月15~21日,我部选派四个调查组分赴辽宁、山东、湖南、江西等省,进行了春季农资打假专题调查。调查期间,调查组深入农户、农资市场、农资生产经营单位、农资管理部门,通过听、看、查、访、谈等多种方式,调查了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电视电话会议和农业部、公安部等五部门《关于印发〔2002年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斗争工作方案〕的通知》(农市发〔2002〕7号)精神的贯彻落实情况,了解了农资打假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推动了各地农资打假工作的深入开展。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关于春季农资打假工作的形势

今年农资打假工作起步早、行动快,结合农时季节,将种子、农药、化肥作为重点,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初步统计,春耕期间,四省查获各类假冒伪劣农资总价值1.5亿元人民币,平均每省出动农资打假人员12000余人次,出动车辆1900台次,检查农资生产、经营企业7500家,先后查处不法农资生产、经营企业1000多家。其中,平均取缔无证、无照经营企业375个,补办农资经营许可证500多个,捣毁制假售假窝点75个。平均查获假冒伪劣种子375吨,农药40多吨,化肥500吨,兽药1吨,饲料120多吨,农机具及配件近800多台件,渔机具近40件。调查组反映,今年农资打假工作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高度重视,周密部署。今年以来,各地、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整顿和规范农资市场经济秩序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按照农业部、公安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供销总社等五部门联合下发的《2002年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斗争工作方案》(农市发〔2002〕7号)要求,立足本地实际,制定了农资打假总体计划及专项整治计划,通过会议、文件等形式进行了具体部署,并加强了对工作进展情况的监督检查。如辽宁省在年初就下发了《关于组织2002年扶优打假保春耕活动的通知》,并陆续就种子、农药、饲料等农资产品专项检查进行了具体部署;山东省2月份就发出了《关于开展春季农资打假护农行动的通知》,组织省、市、县三级农业部门,采取联动方式,开展春季农资打假统一行动。据调查,由于各地高度重视,部署周密,全国掀起了农资打假保春耕的高潮,农资打假工作力度明显大于往年。

(二)健全机构,走向常规。去年明确由农业部门牵头开展农资打假以来,各地农业部门都加强了对农资打假工作的领导,健全了工作班子,农资打假工作开始由临时性工作向常规性工作转变。据了解,到目前为止,全国31个省、自治区(包括西藏)、直辖市的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都成立了本系统的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并明确了工作机构,调配了专门的工作人员。绝大部分省还成立了由农业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参加的省农资打假专项斗争协调小组,其办公室也都设在农业部门。为了探索农资打假的长效机制,各级农业部门围绕农资市场的构成、农资经营与管理的主体、农资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危害、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对策与建议等内容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在农资打假工作方法上,已经开始由原来的“三多三少”(突击检查多,常规工作少,市场检查多,源头治理少,治标办法多,治本措施少),逐步转向对农资打假的理性探索,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

(三)突出重点,查处大要案。据调查,各省去年发现的大要案,已经按照“五不放过”的要求基本查清,陆续结案,今年查处大要案工作已经拉开序幕。如河北、辽宁农业部门共同查处了保定市沈单16玉米种子案;湖南查处了株洲市劣质水稻种子案;山东省查处了淄博市宏利化工厂制售假农药案等。

(四)加强协作,联合打假。尽管在省、县政府机构改革后,地方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设置相对集中,但在许多地方,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农垦、农机等行业主管部门分别设置,上下不对口,这给农业部门在农资打假工作中发挥整体功能造成了一定困难。同时,农资打假工作专业性、技术性比较强。各级农业部门通过农资打假实践认识到,针对上述情况,要提高农资打假实效,必须加强协作,实现“两个联合”。一是在农业系统内部各行业管理机构的联合,在农资供应关键季节,组织种子、肥料、农药、兽药等行政主管部门统一行动,相对集中开展农资打假。二是加强有关部门之间的联合,农业部门主动与公安、工商、质监、供销等部门联系,加强协作,形成打假合力,提高农资打假的权威性。

总的看,各地、各有关部门今年农资打假工作力度明显加大,春季农资市场经济秩序好于往年。各地反映,其主要表现是“三多三少”:一是守法经营的多,逃避检查的少;二是证照、手续齐备的多,无证无照经营户少;三是经营通过审定、登记品种的多,乱引滥调的少。

二、关于当前农资打假工作的问题

(一)对牵头打假的认识问题。2001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继续深入开展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犯罪活动联合行动的通知》,明确授权农业部门牵头负责农资打假,但是,有些地方、有些部门对此认识不到位,部分地区农业部门的打假责任感不够强,社会上对农业部门牵头进行农资打假也没有完全形成共识。

(二)地方和部门保护问题。由于目前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时期,一些地方和部门从本地或小团体利益出发,只重视眼前的利益,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严重,对农资制假售假行为打击不力。因此,出现检查时轰轰烈烈,查出的问题不了了之的现象。同时,农资管理体制存在许多弊端,多头管理、一些地方管理与经营单位不分,也是导致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严重的原因之一。

(三)机制和机构问题。一是农资打假长效机制没有完全形成。如何适应目前农资打假形势,建立切实可行的工作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二是农资打假联动机制没有完全形成。例如今年2月8日,湖南省澧县农业局查获了湖北三湖农场虚设“国家杂交繁殖推广中心”生产的“三湖牌”湘杂棉二号种子,查封了该批种子3000公斤,责令经营户停止经营,只能禁止此类棉种流入该县。由于缺乏联动机制等原因,澧县对此棉种在其他地方销售的情况则无法查处。三是农资市场经营主体和经营行为不规范的问题没有从机制和制度上得到根本上解决。四是基层农业部门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执法力量薄弱、各行业管理机构难以形成合力等问题。

(四)经费问题。农资打假工作起步较晚,在各级财政中没有专门的经费,日常农资打假办公所需要的基本通讯、交通等费用都没有保障,深入开展农资打假所需要的检测设备、查处案件的基础设施根本没有资金购置。同时,加之农资产品流通范围广、环节多,零售市场上的假劣产品往往要经过几个销售环节、横跨几个地区甚至省区才能追溯到生产厂家,实现相关地区农资打假的联动就需要相当费用,很多案件就是由于经费不够,而不了了之。这使在市场上查获的假劣产品难以追根溯源,难以端掉制假窝点。

三、关于进一步做好农资打假工作的打算

今后,我部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和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农业部、公安部等五部门《2002年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斗争工作方案》的总体部署,继续深入推动农资打假工作的开展。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加强领导。要使各级农业部门充分认识到,做好农资打假工作,是政府部门的重要职责,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内容,切实提高对农资打假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把农资打假作为一项重要职责列入农业部门的日常工作,坚决克服畏难厌战情绪,做好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健全机构,充实人员,把农资打假工作抓紧抓好。

(二)加强监管。一是根据职责范围,制定农业系统加强农业生产资料质量监督管理的指导性意见,下发全国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使农业系统内部各部门责权明确,全面加强农业部门对农业生产资料的监管工作;二是抓好《种子法》、《农药管理条例》、《兽药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等农资监管法律法规及其配套规章的落实工作;三是不断完善和提高农资质量检测体系,加强农业生产资料质量抽查与发布工作,打假扶优。

(三)健全制度。逐步探索建立农资打假长效机制,加强农资打假制度建设,推动农资打假工作的正常开展。下一步,一是要制定发布农业部农资打假举报奖励制度,鼓励广大群众检举揭露农资制售假行为,以严厉打击各类农资制假售假活动;二是建立健全农资打假联动机制,做好跨县的案件报省,跨省的案件报部,推动大要案的查处工作;三是进一步建立健全农资打假工作交流机制。

(四)加强协调配合。今年第三季度,继续组织九个农资打假部际协调小组成员单位共同组成调查组,分赴各地对农资打假进行联合督查。要继续加强与公安、工商、质检、供销、监察、法院、检察院等农资打假专项斗争成员单位的协调配合,充分发挥整体功能,共同做好农资打假工作。

第四篇:2002年《农业部春季农资打假调查报告》

关于报送《农业部春季农资打假调查报告》的函

2002年4月中下旬,我部派出调查组开展了春季农资打假专题调查,现将《农业部春季农资打假调查报告》报送你办,并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强指导。针对农资打假专项斗争工作的部署、安排和进展情况等给予及时指导,以便我们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质量。

二、加强交流。通过全国整顿办《工作简报》等形式,加强对各地、各部门农资打假工作情况的反映和交流。

三、增加投入。建议全国整顿办协调有关部门,对农资打假工作给予专项资金支持,主要用于农资打假工作的日常运转、大要案追踪、农资质量抽检等。

农业部

二○○二年五月二十九日

农业部春季农资打假调查报告

2002年4月15~21日,我部选派四个调查组分赴辽宁、山东、湖南、江西等省,进行了春季农资打假专题调查。调查期间,调查组深入农户、农资市场、农资生产经营单位、农资管理部门,通过听、看、查、访、谈等多种方式,调查了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电视电话会议和农业部、公安部等五部门《关于印发〔2002年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斗争工作方案〕的通知》(农市发〔2002〕7号)精神的贯彻落实情况,了解了农资打假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推动了各地农资打假工作的深入开展。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关于春季农资打假工作的形势

今年农资打假工作起步早、行动快,结合农时季节,将种子、农药、化肥作为重点,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初步统计,春耕期间,四省查获各类假冒伪劣农资总价值1.5亿元人民币,平均每省出动农资打假人员12000余人次,出动车辆1900台次,检查农资生产、经营企业7500家,先后查处不法农资生产、经营企业1000多家。其中,平均取缔无证、无照经营企业375个,补办农资经营许可证500多个,捣毁制假售假窝点75个。平均查获假冒伪劣种子375吨,农药40多吨,化肥500吨,兽药1吨,饲料120多吨,农机具及配件近800多台件,渔机具近40件。调查组反映,今年农资打假工作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高度重视,周密部署。今年以来,各地、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整顿和规范农资市场经济秩序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按照农业部、公安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供销总社等五部门联合下发的《2002年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斗争工作方案》(农市发〔2002〕7号)要求,立足本地实际,制定了农资打假总体计划及专项整治计划,通过会议、文件等形式进行了具体部署,并加强了对工作进展情况的监督检查。如辽宁省在年初就下发了《关于组织2002年扶优打假保春耕活动的通知》,并陆续就种子、农药、饲料等农资产品专项检查进行了具体部署;山东省2月份就发出了《关于开展春季农资打假护农行动的通知》,组织省、市、县三级农业部门,采取联动方式,开展春季农资打假统一行动。据调查,由于各地高度重视,部署周密,全国掀起了农资打假保春耕的高潮,农资打假工作力度明显大于往年。

(二)健全机构,走向常规。去年明确由农业部门牵头开展农资打假以来,各地农业部

门都加强了对农资打假工作的领导,健全了工作班子,农资打假工作开始由临时性工作向常规性工作转变。据了解,到目前为止,全国31个省、自治区(包括西藏)、直辖市的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都成立了本系统的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并明确了工作机构,调配了专门的工作人员。绝大部分省还成立了由农业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参加的省农资打假专项斗争协调小组,其办公室也都设在农业部门。为了探索农资打假的长效机制,各级农业部门围绕农资市场的构成、农资经营与管理的主体、农资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危害、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对策与建议等内容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在农资打假工作方法上,已经开始由原来的“三多三少”(突击检查多,常规工作少,市场检查多,源头治理少,治标办法多,治本措施少),逐步转向对农资打假的理性探索,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

(三)突出重点,查处大要案。据调查,各省去年发现的大要案,已经按照“五不放过”的要求基本查清,陆续结案,今年查处大要案工作已经拉开序幕。如河北、辽宁农业部门共同查处了保定市沈单16玉米种子案;湖南查处了株洲市劣质水稻种子案;山东省查处了淄博市宏利化工厂制售假农药案等。

(四)加强协作,联合打假。尽管在省、县政府机构改革后,地方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设置相对集中,但在许多地方,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农垦、农机等行业主管部门分别设置,上下不对口,这给农业部门在农资打假工作中发挥整体功能造成了一定困难。同时,农资打假工作专业性、技术性比较强。各级农业部门通过农资打假实践认识到,针对上述情况,要提高农资打假实效,必须加强协作,实现“两个联合”。一是在农业系统内部各行业管理机构的联合,在农资供应关键季节,组织种子、肥料、农药、兽药等行政主管部门统一行动,相对集中开展农资打假。二是加强有关部门之间的联合,农业部门主动与公安、工商、质监、供销等部门联系,加强协作,形成打假合力,提高农资打假的权威性。

总的看,各地、各有关部门今年农资打假工作力度明显加大,春季农资市场经济秩序好于往年。各地反映,其主要表现是“三多三少”:一是守法经营的多,逃避检查的少;二是证照、手续齐备的多,无证无照经营户少;三是经营通过审定、登记品种的多,乱引滥调的少。

二、关于当前农资打假工作的问题

(一)对牵头打假的认识问题。2001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继续深入开展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犯罪活动联合行动的通知》,明确授权农业部门牵头负责农资打假,但是,有些地方、有些部门对此认识不到位,部分地区农业部门的打假责任感不够强,社会上对农业部门牵头进行农资打假也没有完全形成共识。

(二)地方和部门保护问题。由于目前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时期,一些地方和部门从本地或小团体利益出发,只重视眼前的利益,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严重,对农资制假售假行为打击不力。因此,出现检查时轰轰烈烈,查出的问题不了了之的现象。同时,农资管理体制存在许多弊端,多头管理、一些地方管理与经营单位不分,也是导致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严重的原因之一。

(三)机制和机构问题。一是农资打假长效机制没有完全形成。如何适应目前农资打假形势,建立切实可行的工作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二是农资打假联动机制没有完全形成。例如今年2月8日,湖南省澧县农业局查获了湖北三湖农场虚设“国家杂交繁殖推广中心”生产的“三湖牌”湘杂棉二号种子,查封了该批种子3000公斤,责令经营户停止经营,只能禁止此类棉种流入该县。由于缺乏联动机制等原因,澧县对此棉种在其他地方销售的情况则无法查处。三是农资市场经营主体和经营行为不规范的问题没有从机制和制度上得到根本上解决。四是基层农业部门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执法力量薄弱、各行业管理机构难以形成合力等问题。

(四)经费问题。农资打假工作起步较晚,在各级财政中没有专门的经费,日常农资打

假办公所需要的基本通讯、交通等费用都没有保障,深入开展农资打假所需要的检测设备、查处案件的基础设施根本没有资金购置。同时,加之农资产品流通范围广、环节多,零售市场上的假劣产品往往要经过几个销售环节、横跨几个地区甚至省区才能追溯到生产厂家,实现相关地区农资打假的联动就需要相当费用,很多案件就是由于经费不够,而不了了之。这使在市场上查获的假劣产品难以追根溯源,难以端掉制假窝点。

三、关于进一步做好农资打假工作的打算

今后,我部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和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农业部、公安部等五部门《2002年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斗争工作方案》的总体部署,继续深入推动农资打假工作的开展。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加强领导。要使各级农业部门充分认识到,做好农资打假工作,是政府部门的重要职责,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内容,切实提高对农资打假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把农资打假作为一项重要职责列入农业部门的日常工作,坚决克服畏难厌战情绪,做好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健全机构,充实人员,把农资打假工作抓紧抓好。

(二)加强监管。一是根据职责范围,制定农业系统加强农业生产资料质量监督管理的指导性意见,下发全国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使农业系统内部各部门责权明确,全面加强农业部门对农业生产资料的监管工作;二是抓好《种子法》、《农药管理条例》、《兽药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等农资监管法律法规及其配套规章的落实工作;三是不断完善和提高农资质量检测体系,加强农业生产资料质量抽查与发布工作,打假扶优。

(三)健全制度。逐步探索建立农资打假长效机制,加强农资打假制度建设,推动农资打假工作的正常开展。下一步,一是要制定发布农业部农资打假举报奖励制度,鼓励广大群众检举揭露农资制售假行为,以严厉打击各类农资制假售假活动;二是建立健全农资打假联动机制,做好跨县的案件报省,跨省的案件报部,推动大要案的查处工作;三是进一步建立健全农资打假工作交流机制。

(四)加强协调配合。今年第三季度,继续组织九个农资打假部际协调小组成员单位共同组成调查组,分赴各地对农资打假进行联合督查。要继续加强与公安、工商、质检、供销、监察、法院、检察院等农资打假专项斗争成员单位的协调配合,充分发挥整体功能,共同做好农资打假工作。

第五篇:农业部部署下一阶段农资打假重点工作

农业部部署下一阶段农资打假重点工作

转自:《中国农业信息网》 时间:2005年4月28日10:

434月7—18日,农业部组织开展了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春季督查,派出30多人组成5个组对广西、四川、湖北、河南、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河北、山东10个省份进行了督查。4月25日,农业部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召开第二次工作会议,听取5个督查组的情况汇报。

农业部副部长牛盾听取汇报后说,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春季督查是农业部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主题实践活动,也是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的具体步骤和措施。各督查组坚持明查和暗访相结合、督查和案件督办相结合、督查和宣传相结合,在全面了解当前农资市场存在问题的同时,认真研究了农资市场和监管工作出现的新动态和新变化,综合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深层次、根本性的原因,并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建议和意见。

牛盾指出,目前,农资市场还存在标签问题多、产品种类多、经营主体多和农业执法的基础薄弱的现象,农资价格居高不下,农资打假的任务还很艰巨,要实现今年农资市场秩序的根本好转,需要付出更加艰苦的努力。

牛盾强调,各级农业部门要进一步统一认识,把开展专项治理行动作为为农民办的一件实事,深入推进各项工作。一要突出抓好重大案件查处督办。要继续加大市场整顿力度,狠抓案件查处,切实抓住一批制假售假的典型案例,加大督办力度,依法从重从快惩治一批违法犯罪分子,并公开曝光,必要的可以请新闻媒体提前介入,跟踪报道,切实提高农资执法监管的震慑力;各行业主管司局手不能软,要坚决打击假劣和其他违规行为。二要抓紧开展农资行政许可专项清理。有关单位要抓紧组织力量,按照“谁发证、谁负责”原则,加快对种子品种审定、农药临时登记、肥料登记、饲料登记、兽药登记等行政许可事项进行专项清理,加强发证后的监管,切实严格执行农资市场准入制度,为基层执法创造条件。三要及时通报农资产品质量抽查结果。对前一阶段抽检的种子、农药、肥料、饲料、兽药的结果要依法及时公布,坚决曝光不合格产品,依法查处涉嫌企业和单位。四要继续大力推进农资连锁经营。农资连锁经营是综合性的服务,是一种创新,农业部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办公室要会同有关单位总结成功经验,大力宣传,在全国各地进行推广;抓紧研究启动“放心农资下乡进村”试点工作,继续摸索完善农资营销网络的不同模式;尽快启动“定点农资市场”创建工作,制定相关标准和条件,加强对县乡农资市场的规范管理,引导农资市场加强自我约束。五要切实加强信息交流和反馈工作。一方面,要加强农业部内各单位之间的信息交流,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另一方面,要督促地方加强信息反馈和上报工作,及时掌握地方工作动态。六要积极推进农资执法队伍建设。下一步要重点推进农业综合执法队伍建设,督促地方加快推进综合执法,完善综合执法的工作机制,积极争取经费,加大投入,加强对执法人员的培训,提高执法队伍素质;农业系统要抓紧建立一张覆盖全国的“执法监管网络”;同时,加快法律法规体系的制修订进程,做到有法可依,依法行政。

据对21个省(区、市)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各地共出动检查人员24万人次,检查各类生产企业10万多个,整顿各类农资市场3万多家,查处假劣农资案件6000多起,其中案值5万元以上的大案要案28起,捣毁制假售假窝点341个,查获各类假劣产品1.3万吨,货值4700多万元,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2.7亿元。

下载(2012.3.16)农业部等九部门重拳出击合力开展农资打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2.3.16)农业部等九部门重拳出击合力开展农资打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市重拳出击专项治理农资打假(日报)(共5篇)

    专项治理农资打假 记者 黄文鸣 见习记者 魏巍 本报3月1日讯 当前,春耕备播即将开始,农业生产逐步进入关键阶段,农资产品步入销售、使用旺季,记者日前从全市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

    楚雄市开展农资打假专项行动

    楚雄市开展农资打假专项行动【发稿时间:2009-4-23 10:02:27】【作 者:魏 斌】【主 题 词:】 【责任编辑:孔德辉】【稿件来源:楚雄日报】【审核发布:张永金】为切实加强农资市场监......

    同仁县种子管理站开展农资打假工作总结

    同仁县种子管理站开展农资打假工作总结 根据黄农牧【2012】19号《黄南州关于转发青海省农牧厅关于开展农资打假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我站结合春播农资供应工作,开展了农资......

    我市开展农资打假保春耕专项行动

    肥城市开展农资打假保春耕专项治理行动 为落实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为保障今年春耕生产的顺利进行,肥城市开展了以“农资打假、保春耕”为重点的春季农......

    工商局认真开展农资市场春季打假专项行动

    ***工商局认真开展农资市场春季打假专项行动 为切实规范农资市场秩序,提升本县农资产品质量水平,保障好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工商局充分发挥工商部门职能,深入开展农资市场春......

    2013年开展农资执法打假暨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计划

    2013年**市开展农资执法打假暨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计划 为深入贯彻中共**市纪委文件《关于印发〈2013年**市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点〉的通知》(*纪发﹝2013﹞3号)要求,结合我局......

    农业部、公安部关于在农资打假中做好涉嫌犯罪案件移送工作的意见

    【发布单位】农业部、公安部 【发布文号】农市发[2007]15号 【发布日期】2007-05-30 【生效日期】2007-05-30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农业部 农业部......

    开展XX年农资专项打假工作的通知[五篇模版]

    开展XX年农资专项打假工作的通知 关于深入 各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地区稽查队、地区质计所: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关于深入开展农资专项打假的工作部署和自治区质监系统工作会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