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

时间:2019-05-12 19:41: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

第一篇: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

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生产经营组织化问题是“三农”工作的重大课题,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带着这个问题,最近,我就**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系统调研。从调研情况来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是农村经济体制转型的基本方向,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把农民组织起来的最佳载体。

一、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积极作用近些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农民在实行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逐步探索建立了一批以农民为主体、以民办为核心、以利益为纽带、以服务为手段、以章程为依据、以增收为目的的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从全市的情况看,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正处于从萌芽阶段向加速发展阶段转换的关键时期,尽管起步较晚,但近几年也获得了一定发展。到目前为止,全市已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356个,其中已登记注册的242个,占68%;会(社)员13.6万人,带动农户18万多户,占农业总户数的14.3%。这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壮大,促进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连接,为农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从我市的实践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以下四个方面发挥了比较明显的作用:一是能够帮助农民增加收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通过集中生产要素,实现规模经营,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通过统一生产资料供应,统一产品销售,降低了生产与交易成本;通过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从而帮助农民增加了收入。澧县蜂业协会通过提供蜂资供应与信息服务等措施,为蜂农节约40%的成本。2004年,在欧美限制中国蜂蜜出口的不利条件下,及时引导蜂农调整生产标准,打破技术壁垒,全县蜂业仍实现增收230多万元。鼎城区中河口镇榨菜协会引导农户发展规模生产,签订购销订单,减少了因市场波动造成的不利影响,保证了菜农稳定增收。全镇种植榨菜2万多亩,年创产值8000多万元,户平增收近2000元。据统计,全市2004年各类合作组织的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4200多元,比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高出1300多元。二是能够带领农民走出“小农”。农村的第一步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小农”的回归,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制度创新。只有第二步改革才是“小农”生产的突破,是向市场化、社会化迈进的关键一步。而市场化、社会化提高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各种经济组织的发展和发达。因为合作组织架起了千家万户经营与千变万化市场的桥梁,使会员告别了一家一户的提篮小卖,走向了统一高效的市场,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强了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有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这个载体,农民由分散走向联合,由单一的生产者变为生产经营者,获得了市场主体地位,摆脱了“小农”束缚,实现了规模经营,真正走向市场。石门县柑橘协会以“找橘农结亲、给橘商联姻、帮橘农致富、为橘业添薪”为宗旨,通过完善产销服务,开拓县外市场,不仅使石门柑橘在国内市场有较高占有率,而且远销欧美等10多个国家,去年出口柑橘1.6万吨,实现鲜果收入2.67亿元。正是由于协会的牵引,石门柑橘产业才得以放手做大做强。三是能够加速推进产业升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围绕同一产业进行劳动、技术、资金、知识等合作,促进分工分业,因而产业化程度提高,专业人才多,专业技术强,专业信息灵,与市场联系紧,有利于产业实现由粗放到集约,由单一到复合,由平面扩张到深度拓展的转变,走出一条由大户到大产业,由统一技术到统一标准,由大品牌到大集团的产业升级之路。市珍珠协会一手抓资源培育,一手抓产业开发,扩大了产业规模,提升了产业档次,全市珍珠养殖面积发展到31.7万亩,带动珍珠养殖户2万多户,创产值5个亿,我市成为全国最大的淡水珍珠养殖基地。桃源县三江养殖合作社走“小群体、大规模”的发展路子,吸纳养殖专业户300多个,年存笼蛋鸡70万羽,年产鸡蛋728万公斤,成为湖南省最大的蛋鸡养殖基地。临澧县清水鸭养殖协会通过实行“五个统一”(统一供应鸭苗,统一配送饲料,统一防疫检疫,统一销售和统一标准),打造出了 “洞庭清水鸭”知名品牌,并获得了绿色认证。全市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共办加工企业38家,年产值3.9亿元,创国家级农业品牌17个,省级金奖17个,银奖22个,获得国家绿色认证19个。四是能够提高政府领导农业效率。长期以来,政府在领导农业中管得过宽,管得过死,直接干预农业生产,往往是政府号召调什么,市场就多什么,农民就亏什么,既影响了政府领导农业的效率,又损坏了政府自身的形象。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使政府找到了调控农业的有效载体,能很好地解决政府“统”不了,国家经济技术部门“包”不了,龙头企业“办”不了、农民单家独户“干”不了的许多问题,使政府走出了以往用计划经济思维抓调整,只决策不负责,政府和农民各搞一套,“官逼民富,民没有富,官被逼到墙角”的怪圈,调查报告《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促进了政府职能的转变,把广大基层干部从大量的行政事务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搞服务、办实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之所以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发挥出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通过分析,主要原因三:一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与市场经济有很强的共生性、共存性,符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二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是真正意义上农民自己的组织,是当前比较合理的农民权益保障和利益表达机制。三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与其它组织比优势明显:与行政组织比,能克服过多行政干预和计划经济惯性,更有效地组织农民按市场规律进行生产经营。与龙头企业牵头比,能有效摆脱受制于龙头企业的从属地位,自主进入市场。与分散经营比,更能有效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实践证明,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我国农村经济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顺应历史潮流的必然选择,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治本之策。各级政府必须从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的高度出发,把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作为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对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广大农民在发展农村经济过程中的又一次伟大探索。各级政府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指导、协调、服务和扶持,在具体工作中帮助完善组织、创新机制、优化环境,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真正建成引领农民致富、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重要载体。1.把握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基本原则。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农村改革的新生事物,为确保其健康发展,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必须要坚持四条基本原则。一是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原则。要在自愿、平等的前提下,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不能改变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不能改变成员的财产所有权,不能干预农民家庭经营和自主经营。二是坚持“自愿、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自愿是前提,不强扭、不捏合;民办是本质,要按照农民的合作愿望,以农民为主体,独立自主地开展劳动、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的合作;民管是关键,实行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充分保障成员对组织内部各项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民受益是核心,要通过合作经营获取最大效益,并按照惠顾返还的原则,最大程度地增加成员收入,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三是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就是要围绕主导产业、拳头产品、优势资源分类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做到因地制宜,不定模式、不定规模、不定框框、不搞“一刀切”,让农民自己抉择,多领域、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发展。四是坚持循序渐进、稳步推进的原则。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新形势下的体制和制度创新,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各级政府不能急于求成,不能下指标,分任务,搞运动,而要调查研究,不断总结,不断完善,不断提高,做到因势利导、稳步推进。2.指导农民探索专业合作组织的多种形式。各地情况千差万别,生产力水平很不一致,农民素质参差不齐,各地应当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合理选择发展模式。从各地实践看:可以选择农民合作创办型。就是通过专业生产经营大户、经营能手和科技人员牵头组建合作组织,在一定区域内联合其他生产专业户或农户进行专业化生产、规模化营销。可以选择龙头企业带动型。就是依托有一定经济实力的龙头企业(公司)建立合作组织,龙头企业与农户签订协议或订单,合作组织向农民提供信息、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服务,指导农户按照标准生产,实行产品回收。可以选择社区合作型。主要是在社区组织基础上进行专业合作制改造而组建的合作组织,将单纯的行政管理职能转变为集资源开发、经营管理、技术指导和资金服务为一体,开展统购统销等综合服务。可以选择能人领办型。就是以城乡经济能人为主领办的合作组织。这种组织形式由于牵头人经济素质较高,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各种经济关系比较多,接受新生事物能力比较强,虽然出现时间不长,但效果很明显。总之,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尊重农民的选择。3.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协调各种关系。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必须协调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一是合作组织与内部成员的关系。合作组织对内不以盈利为目的,以最大限度为成员服务,增加成员收入为已任。内部成员要严格按照专业合作社章程办事,自觉履行相应义务,维护组织权威。二是合作组织与政府部门的关系。发展合作组织,政府部门不能包办代替、行政干预、拦关设卡,而要出台优惠政策,制定扶持措施,帮助完善管理,搞好协调服务,“扶上马、送一程”,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创造宽松环境。三是合作组织与农村基层组织的关系。农村基层党政组织主要是加强对合作组织的指导、协调、服务和扶持,专业合作组织按市场运作、自主决策、自主经营、自我管理、自负盈亏,独立承担民事责任。4.制定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优惠政策。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树立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就是扶持农业、扶持农民的观念。在政策扶持上坚持“七个优先”:各级财政每年优先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规范发展,创造品牌,提高带动能力;优先对由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承担、组织制订的项目,给予适当补助或贷款贴息;各级金融机构要在授信基础上,适当放宽贷款抵押担保条件,优先给予贷款支持;优先为协会会员提供农业生产和经营信息服务;优先为协会会员提供生产和经营的场所,凡创办加工、流通企业的建设用地,可以依法优先办理土地征用手续,对建设用地优先安排指标,其级差地租经批准后予以全额先缴后返;优先为协会会员提供技术培训和指导;优先为协会会员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其他具体问题。总之,要通过各个环节的优质服务,各项优惠政策的有力刺激,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创造更加广阔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第二篇:关于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关于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作为十分重要的现代农业经营主体之一,一头连着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在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地位日渐突出,作用日益显著。为全面了解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情况,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快发展,近期我们通过书面调查、实地考察、集中座谈等方式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近年来,特别是自2007年7月1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以来,市委、市政府本着“民办、民管、民受益”原则,积极指导、服务和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推动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运行质量不断提升,有力地促进了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截至目前,全市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到3399家,覆盖农村经济各个领域,股金总额57.5

亿元,入社成员15.6万户,带动农民27万户,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数量始终位居全省第一,涌现出辽中鑫惠农农产品联合社、法库五龙山葡萄专业合作社等一批国家、省和市级的重点社和示范社,初步形成了“多主体参与、多元化建设、多层次发展”的良好格局。

尽管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势头良好、作用不断增强,但与国内先进地区相比,与农业现代化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影响了其作用的发挥和进一步发展。

一是重视程度不够。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是一项具有较强政策性、知识性和专业性的工作,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各级政府各相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目前,我市一些地区和部门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发展和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积极性不高、推进力度不大,还停留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文件上重要,落实上跑调的状态,导致一些好政策、好措施难以落实到位。此外,全市各级各相关部门之间缺乏统筹协调与密切配合,没有形成有效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合力,“齐抓共管”往往变成“谁也不管”,一旦发生问题和困难,无法得到及时解决,严重挫伤了农民兴办专业合作组织的积极性。

二是内部管理不善。近年来,随着《农民专业合

作社法》的深入贯彻实施,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内部运营机制逐步得到完善,具有活力的企业运营模式初步形成。但组织机构设臵不健全、内部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仍然较为突出,大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不仅组织章程和管理制度形同虚设,理事会、监事会也名存实亡,超过80%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尚未建立民主决策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与成员之间的联结松散,甘于“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社员少,“只想利益共享、不愿风险共担”和“无风险联合、有风险散伙”的社员多,降低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截至目前,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动的农户仅为全市农户总数的三分之一,而成都、合肥等地均已超过70%。

三是融资渠道不畅。充裕的资金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壮大的基础,也是合作事业取得成功的关键。调查发现,资金不足是当前阻碍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所面临的共性问题。一方面,我市绝大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自身资金积累能力非常有限,超过半数的合作组织日常办公经费严重不足,组织技术服务和生产经营、创办经济实体所需资金更无从谈起;另一方面,现有各项惠农政策虽然有融资贷款方面的支持,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一些金融机构却常常以固定资产占比过小、产品不符

合抵押要求等为由,“怕贷”、“惜贷”情况严重,导致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始终处于担保无门、融资无路的尴尬境地,制约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壮大。据有关部门统计,2012年,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中有贷款意愿的超过32.4%,需要资金1.8亿元,但最终获得金融机构贷款的不到1.5%,金额不足4000万元。

四是合作层次不高。调查发现,我市80%以上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仍停留在合伙型、契约型等“原生形态”,参与合作的农户多则几十户,少则十几户,懂技术会管理、开拓市场能力强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极其匮乏,不仅生产随意性较大,服务与合作的范围也局限于蔬菜、瓜果种植、畜牧饲养等生产环节和信息服务、技术咨询以及初级产品包装、销售等简单服务层面,以资本为纽带、利益连接紧密,开展产、供、销、加一体化经营模式的为数不多,跨区域、跨行业开展生产经营、流通服务以及项目开发的更是寥寥无几,其服务质量与发展水平始终徘徊在较低层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

二、对策建议

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无论是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增加农民收入,还是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村社会稳定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全市上下要牢固树立发展农民专业

合作组织就是发展现代农业,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就是扶持农业和农民的理念,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凝聚各方力量,营造良好环境,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健康发展。

建议之一:加大扶持力度,强化工作合力,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健康有序发展。有效的行政推动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具有“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要进一步完善联席会议制度,搞好工作协调,切实发挥市农委、供销、财政、税务等部门的职能作用,形成共同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强大合力。强化政策扶持,在落实好现有各项惠农政策基础上,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实际出发,坚持“不同阶段合作社,帮扶重点不同”的原则,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税收优惠、用地用电、绿色通道、开发项目以及信息服务等帮扶措施。加强宣传引导,利用电视、广播、报刊、互联网等新闻媒体,大张旗鼓地普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基本知识,大力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成功做法和经验,以点带面,发挥“点燃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示范作用,努力营造关心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社会舆论氛围,引导全市广大农民积极参加并共同办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建议之二:完善运行机制,加强内部监管,切实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加强内部

规范化建设是实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要进一步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健全成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等组织机构,建立内部章程,制订财务管理、民主监督、经营决策等规章制度,并通过签订合同、协议等方式,明确合作组织和社员间的权利和义务,规范双方行为,保障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正常运行。完善利益分配机制,通过建立风险基金、制定最低保护价、预付定金、利润返还等有效措施,做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利益的直接分配,建立利益的再分配机制,充分体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宗旨,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与农户结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强化定期审核机制,对登记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进行定期全面审核,及时发现、处理和警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探索建立有序退出机制,对不具备条件的引导其及时退出。

建议之三:创新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壮大提供资金保障。突破融资“瓶颈”,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造血功能和发展后劲,是当前我市亟待解决的问题。要积极搭建担保平台,建议财政部门在支农资金中安排部分资金,设立担保基金,专门用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融资担保业务,同时扩大中小企业的担保领域,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纳入中小企业担保范畴,切实解决担保难和贷款难问题。创新金融服务产品,积极探索和开发适合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融资的信贷服务产品,大力开发水面渔业养殖权抵押、大型超市农产品应收账款或订单抵押等信贷产品,积极尝试自助循环贷款模式,满足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不同类型的信贷需求。大力开展资金互助和信用合作,支持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内部以入股方式筹集资金,开展合作组织成员内部信用合作,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利用组织资源优势参与兴办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积极开展“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创建活动,营造金融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良好诚信环境。努力探索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保险,积极推进种养业保险向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倾斜,建立完善政策性保险与财政补助相结合的风险防范与救助机制,不断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抗风险能力。

建议之四:重视人才培养,强化科技支撑,加快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档升级。人才和科技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基础,直接关系到合作事业的成败。要注重各类人才培养,按照分类指导、分级负责、注重实效、方法灵活的要求,加强基层干部、业务辅导员、合作组织管理人员的培训,造就一支懂经营、会管理、热心农民专业合作事业的人才队伍。加强科

技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我市农业科研院所较多、农业科技力量较为雄厚的优势,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龙头企业建立经济技术协作关系,鼓励高等院校开设合作组织理论课程,培养技术型、管理型人才,支持农业科技人员和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工作,并在专业技术资格评定上给予适当倾斜。积极扶持土地流转专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资金互助社发展,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跨地域、跨行业开展合作与联合,加快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

第三篇:关于我市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

对我市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发展状况的调查

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仅是引导农民融入市场经济的需要,也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组织形式。近年来,我市着力推进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工建设,有效地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一、我市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市以培育组织载体、创新经营机制,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为出发点,推动了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健康发展。截止目前,全市共有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67个,成员总数9182人。按产业类型划分,种植业25个,养殖业23个,渔业3个,农机3个,劳务、运输、草编等产业13个;从服务领域看,以技术及信息服务为主的41个,以营销服务为主的15个,加工服务的1个,提供产加销综合服务的10个;就组织形式而言,村支部牵头领办的25个,专业大户牵头兴办的34个,农业技术部门牵头兴办的4个,其他类型4个。

根据调查,虽然目前这些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所联系的农户数量还不多,但在一定程度上将原来各自为阵的生产、加工、营销、科研、技术推广等环节有机的联结在一起,有效地解决了土地承包到户后农民组织化程度低、经营粗放等问题,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其运作模式主要有四种类型:一是大户带动型。主要由长期从事种养或运销的经营大户、能手等为了加快发展,共同低御市场风险牵头组建的专业合作组织,这是目前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主要形式,运作模式为“合作组织+农户+基地”,其组织-1-的民间性、独立性很强。二是村支部牵头带动型。主要是“合作组织+支部+农户+基地”的组织形式。合作组织把分散经营的农户联合起来,促进了主导产业的形成与发展,提高了市场的竞争力,增强了辐射带动力。三是涉农部门带动型。主要由涉农部门牵头兴办,其运作模式为“合作组织+部门+农户+基地”,这种类形的合作组织能充分发挥部门的技术、场地、营销优势,具有创新农技推广模式,提高产品市场竞争能力的作用。四是企业带动型。即由运销、加工等龙头企业牵头创建的“公司+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形式。这种模式可以充分利用企业优势,发挥合作组织的桥梁与纽带作用,联接基地、农户与市场,构建起联结比较紧密的产加销一条龙的生产经营体系,企业在组织中具有核心地位。

二、我市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功能与作用

调查发现,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功能与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是体现在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上。具体表现在:一是为会员提供生产与技术服务。通过对相关信息的搜集,引进新技术、新品种,积极开展技术推广与培训,指导和引导农民科学生产,推进科学种养,增加技术含量,减少了生产的盲目性。二是提高了会员的组织化程度。能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把分散经营地农民有效地组织起来,进行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的农业生产、产品加工、市场营销等生产经营活动,增强了农民抵御农业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解决了分散经营的小农户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减少了市场中间环节的盘剥,降低了农业生产经营成本,保护了农民利益,增加了农民收入。如西渠草编协会。三是通过拟定行

业发展策略、制定行业标准、调解彼此纠纷,加强了行业自律,维护了市场秩序。

第二是体现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上。表现在:一是能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区域优势特色产业,促进规模经济发展。二是整合农业生产要素,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效地汇集和整合农业生产经营中的土地、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自觉形成了“协会+农户+市场”的生产经营模式,把农业现代科技用于各个生产环节,从而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

第三是体现在推进制度体制创新上。表现在:对改变农村“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中“统少分多”的现状起到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对推动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的创新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也促进了职能部门对农业农村工作领导方式方法的改进,由领导农业转向引导农业,从指挥农业转向支持农业,从操纵农业转向服务农业,进一步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三、我市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市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虽然呈现出良好的开端,但在发展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归纳起来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思想认识不足,发展速度慢。由于受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影响,社会对专业合作组织的认识不足,指导、服务、扶持合作组织发展的力度不够。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还存在着发展较为缓慢、发展档次较低等问题,滞后于市场发展的要求。

二是组织较为松散,运作不够规范。一是组织化程度不高。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成立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和自发性,没有按照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性质和职能要求,建立健全

一个完善的章程,也缺乏应有的权益制衡、义务制约和利益联结等运作机制。加之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营销实体数量较少,自身经济实力较弱,往往是大宗农副产品上市之前临时拼凑起来搞一阵子,真正形成紧密的经济实体并不多。二是专业化特色不明显,市场开拓能力有待提高。三是大协作意识不强,各专业合作组织尚没有联合起来形成紧密型的经济实体,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大发展、大提高。

三是经营规模较小,生产领域不宽。从分布的领域看,以“公司+农户”的生产领域较少,特别是在农产品加工、销售等领域中,农民合作组织较少。实际上,农产品的大部分利润来自于加工、销售环节,特别是农产品的深加工,附加值极高,这些环节在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中非常缺乏,影响了农民的收益。同时,一些专业合作组织的兴办、起名、挂牌、运营、管理、监督、解散等都比较随意。

四、对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几点建议

一是要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引导服务。相关职能部门要以农民为主体,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引导发展,成熟一个,发展一个。要“按照组建一批、规范一批、扶持一批”的思路,坚持“宽松进入、严格规范、择优扶持、多元驱动”的工作理念,引导合作组织建章立制,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帮助合作组织与企业、农民形成利益共同体,扶持合作组织向实体化方向迈进,向产业化方向融合。要坚持“点面结合、典型培育与全面提升相结合”的原则,在政策指导、协调管理等方面给予帮助和服务。特别是要为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提供技术培训、资金投入、法律咨

询、市场信息等方面的优质服务,为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出谋划策。同时,要通过培育典型,树立样板,发挥示范引导作用,促进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

二是要明确发展思路,健全内部管理。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为重点,以壮大实体组织和农民增收为目标,以种养加生产经营大户为切入点,以乡镇农技推广体系为依托,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不断推进各种协会组织向股份制、专业公司等高级形态方向发展。要把握“自愿、平等、互利”和“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强化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对专业合作组织的指导、协调、管理、服务职能,健全专业合作组织的各项管理制度,对建立起来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要分期分批逐步规范,做到主体明确、产权明晰、制度健全、管理完备。

三是要突出办会重点,提高办会效益。一要以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为重点,围绕“双赢”局面成立各种协会组织。要围绕发展长枣等水果产业、牛羊为主的草畜牧业、设施蔬菜为主的特色经作业,积极发展各类协会组织,使产业建设以协会组织为依托,协会组织以产业建设为基础,不断做大做强全市特色支柱产业,壮大协会组织,实现“双赢”局面。二要扩大规模发展各种协会组织。要在明晰土地所有权的基础上,突破地域和行业界限,依法推进土地有序流转,使土地资源通过承包、转包、租赁、股份合作等方式向各类经济组织和能人大户集中。三要以农民增收为重点,围绕可持续发展成立各类协会组织。要引导和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协会章程,健全规章制度,形成权益制衡、义务约束和利益联结的良

性运作机制,实现协会组织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目标。四要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为重点,围绕产业化经营发展协会组织,要在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扩大农产品基地规模的同时,把产业链条延伸到农产品加工和市场营销领域,不断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四是要加大扶持力度,促进规范发展。建议财政部门在本级财政支农资金预算中安排一定数量的专项资金对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给予补助;各相关部门在资金、技术、信息、法规、注册登记等方面应积极为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供规范化、系统化服务。建议市政府出台扶持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意见,制定优惠政策,明确职能责任,规范运作管理,以促进全市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快速发展。

第四篇:浅析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

浅析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

一、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

老莱镇在合作社的发展中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及产生了一定的效果,但这只应该说是雏型,合作社的更深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发展不平衡。村与村的不平衡,至少有一个合作社的村有8个,一个没有的村有2个。发展速度不平衡,发展好的仅占30%。有组织不紧密,有制度不规范,有活动不正常,作用一般的占30%。基本上名存实亡的占30%;合作社的不规范性最为突出,有其形无其意,并不是打的形意权,只重内容,不重实质。流于形式,没有过程,严格来说只是空壳子、虚架子、俗套子,比如没有基本的入退社手续,没有利益分配机制,没有独立的财务,没有发展显而意见的效果等等;没有形成稳定基地及规模,无论是种植业还是养殖业大部分停留在表层上;政府具体的优惠政策模糊,扶持资金面小额少。

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一是群众认识不高,对于什么是合作社,它们的作用,产生的效果等等不明白、不关心、不热衷。有的还以为是政府行为,村级任务呢。即使参加了合作组织也是我行我素,不统一于合作组织的安排。更有些合作组织在镇里、村级帮助建起来后,就以为达到目的了,没有实际的运行,又影响了一大批人的积极性。一些村级干部也还都停留在合作社的表层建立上,没有去帮助沟通合作社的运转和解决实际的问题。

二是合作组织的发展思路不清晰,也知道组建,知道正常开展工作,但是合作组织纠竟如何发展,向着什么方向发展,发展成一个什么样的合作组织才算是真正发展了,没有一个具体的目标和计划安排,使合作社的发展缺乏前进的动力和过程中的活力,所以在合作社的发展中出现了消极的因素,致使合作社的发展停滞不前,或发展不快。

三是政策扶持不到位。合作经济组织是一种“草根”经济组织,是广大农民在生产经营实践中自发创造的,对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作用不可或缺。合作经济组织同时又是“弱势群体”创办的“弱势组织”,兼顾公平和效率。在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发展初期,困难很多,政府应该给予必要的扶持。

四是指导、培训机制不健全。加强指导、培训是世界各国推进合作事业的共同做法。近年来, 我市一些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较好,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政府及市站强化培训、悉心辅导、加大扶持的结果。而面上相当一部分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运行不够规范、活力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专业的、及时的、有效的辅导和培训。

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思路

调查表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业产业化的重要主体,是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载体,发展农业产业化就必须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没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就难以如期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序进行就会缺少一个强有力的加速器。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正处于关键阶段,加快发展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首先,国家已经以法的形式确定了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的合理地位,形成了发展合作组织的良好氛围。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组织明确了具体扶持措施。其次,随着农业市场化和专业化、规模化进程的推进,农民要求获得信息、销售、技术等多方面服务,尤其是专业服务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产销合作深受农民欢迎;再次,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涌现了一批先进典型,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三、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主要做法

1.充分尊重农民,营造宽松环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必须充分考虑一个地方的实际。当前,专业合作组织应主要承载两大功能,一是把农民有效组织起来进入市场,二是成为政府扶持“三农”的新载体,从而达到促进农民增收的目的。我们认为,在目前阶段,一个合作经济组织,只要坚持入、退社自由,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坚持为社员服务,坚持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活动,不管是由谁创办或领办,不管叫什么名称,不管采取怎样的方式进行合作,都应该允许存在,鼓励发展。判断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基本标准在于农户受益,合作组织发展并有生命力。同时,政府应当运用行政和财政手段,引导合作经济组织不断修正发展方向,完善内部运作机制,向规范化的合作社不断靠近。

2.开展指导、培训,创新工作机制。开展指导、培训工作,就是要求职能部门切实履行职责,拓展服务领域,为专业合作组织的成立、登记、运行等提供指导和咨询服务。我镇已经专门研究并成立了以镇主要领导为组长,以农经部门具体负责的领导组织,提供了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并制定了我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总体发展目标和计划,把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作为村级目标考核一个专项,作为主抓干部目标考核的一个专项。同时寻找工作的抓手,创新专业合作快速健康发展的工作机制。依托市农经部门建立辅导员制度,派出辅导员向农民宣传合作社的原则、合作的意义和条件,培训合作社基本知识。

3.加大扶持力度,培植经济实力。我镇在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中一方面注意培植产业化高,发展前景好,市场竞争力强的合作组织;一方面建立通南镇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绿色通道,负责协调和沟通合作组织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再就是积极总结经验,向外推介自己,争取上级部门的资金支持。

4.抓好典型示范,提升整体素质。抓好典型,以点带面,是近年来我镇发展专业合作行之有效的手段。我镇现有典型专业合作组织4家,几年来通过各种方式大力进行宣传和推广它们,现在合作组织达到了24家。今后我们更要从辅导、扶持等等角度去抓好典型,推介典型,带动发展。

现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给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坚信在合作组织发展中通过规范化发展、规模化经营、市场化运作、产业化延伸努力促成农业资源的有序流转与整合,农村进一步细化分工与合作,使合作组织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成为基层的一个主导团体。□(编辑/刘佳)

第五篇:对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对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情况的调查

建立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强农业综合竞争力,是关系到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问题。近日,县政府办公室和县农办的有关人员,深入到有关乡镇对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情况进行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

我县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和农产品商品化及农民市场观念的不断提高,农民群众合作意识的逐步增强,在县乡两级和有关部门的引导、培育、扶持下,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有了较快发展。目前,已组建起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60个,为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是龙头企业带动型。主要是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生产同类产品为基础,以“公司+协会+基地+农户”为合作模式的专业合作组织。如上庄乡奶业合作社以乡奶牛养殖厂为依托,发展成员50家,养殖奶牛500余头,年销售收入200万元,户均增收25万元。

二是农民合作创办型。由种养大户或经营能手牵头,农户参加,在组织内部开展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如城郊乡蔬菜专业合作社发展社员3000多个,围绕蔬菜产业,统一提供市场、统一栽培模式、统一技术服务、统一供应农资、统一产品销售,连带周边农户26万户,发展无公害蔬菜近8万亩。

三是职能部门领办型。以“部门 协会 农户”为创办模式,由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牵头创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如县农机局创建的农机协会,在去年“三夏”大忙期间,引进联合收割机近400台,为群众提供机收服务,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加快了农村收麦进度。

四是基层组织举办型。由乡镇、村基层政权组织根据当地产业优势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建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如王庄镇根据当地社会治安和维护乡村道路发展的需要,由村党支部、村委会牵头,在村民中建立治安护路协会,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公益事业的发展。

目前,全县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共发展成员6550名,带动农户43万户,占全县农户的286。涵盖了种植、养殖、加工、运输、劳务、信息、技术、仓储、销售、社会治安、公益事业等多个领域,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示范带动作用比较明显。[xiexiebang.com文章-http://www.xiexiebang.com/找范文,到xiexiebang.com]

(一)链接农民的“粘合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以农户为基础,以利益为纽带,把从事同类农产品生产、加工的农户聚结在一起,形成区域专业化、生产专业化、技术专业化,打破了过去各自为战的局面,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县畜牧协会发展会员400余家,统一制定产品技术标准、质量要求和销售价格,搞好对外宣传和产品推介营销,带动农户16万个。

(二)优势产业的“助推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立足服务于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的发展,开展产、加、销等经营活动,有力促进了我县优势产业发展。县棉纺织和城关、城郊、上港棉纺织协会,吸收会员70余家,信息共享、资源共享,共同开拓市场,促进了全县棉纺织业的快速发展。目前,全县棉纺织企业发展到101家,有纱锭80万枚,织机5000台,年实现产值46亿元。溧河铺养牛信用担保协会按照“入会自愿、互相担保、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吸纳会员20户,带动农户150家,使全镇皮杂肉牛存栏数达到18万头。

(三)社会化服务的“生力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通过为成员及农民提供系列化服务,有效解决了农业生产中普遍存在的信息难觅、门路难找、技术难懂、产品难销等问题,成为新时期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新生力量。沙堰镇贺庄村花生协会把从事花生种植、加工、销售的农户组织起来,开展系列服务,拉长花生产业链条,带动农户800余户,年销售收入1300万元。

(四)农产品销售的“信息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通过实施“订单农业”,开辟专业市场,在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与大市场间架起一座“金桥”,实现了农户分散经营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解决了农产品积压问题。县蔬菜协会与央视七套节目和农业部信息中心合作,建立新野蔬菜专业网,对内对外发布产销信息、价格信息,使全县80的蔬菜销到县外。

(五)科技型农民的“孵化箱”。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与大中专院校、科研单位、技术推广部门合作,推广农业新技术、新成果,加快了农业科技技术、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利用,提升了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王庄镇养羊协会先后聘请省、市、县养羊专家授课,下发技术资料15万份,推广应用新技术20多项,使全镇农民养羊技术水平大幅度提高。目前发展养殖示范区6个,养殖场119个、养殖大户180户。

(六)农民增收的“领头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将成员和农民组成“联合舰队”,同船共渡,形

成农民利益自我保护机制,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加了实际收入。王庄镇原有花生购销、加工大户40余家,农民经济人队伍300余人,一到花生收购季节,市场形势好时互相抢购抢销,市场形势差时竞相压级压价。花生协会成立后,与农户签订契约,无偿为会员、农户提供优良品种和种植技术服务,使全镇花生种植面积比原来扩大了3倍,交易额突破14亿元,花生种植、购销、加工户年均增收600元以上。

二、存在问题

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目前尚处在政府引导、试点示范的发展阶段,利益连接机制不紧,对农民的关联度弱,规范性程度差,还没有真正成为农业农村经济的主要推动力量。

(一)思想认识存在差距。一些县直部门和部分乡镇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在工作中没有摆上应有的位置。一是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认识不到位,对其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意义和作用理解不深。二是发动农民参加专业合作组织的积极性不高,在引导发展、规范管理、加强扶持等方面投入精力较少。三是对怎样把农民组织起来,参与进去,办成真正的“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合作组织,研究不够,办法不多。致使许多农民对这种新兴的合作经营方式持观望态度。

(二)内部建设亟待完善。大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没有设计、变更、清算等方面的规范,内部管理机制亟待健全。一是大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章程制订不规范,有的甚至没有章程。理事会、监事会职责不清,会员权利、义务不明,造成管理混乱。二是组织机构不健全。大部分专业合作社几乎没有理事会、监事会等必要机构,或流于形式。内部控制制度欠缺,运作和管理的随意性较大。三是不少专业合作组织在重大事项安排和日常活动中民主氛围不浓,会(社)员参与决策和管理的积极性不高,许多成员认为协会或合作社是领办部门或领导的事,不关心组织的发展,合作意识不强。大部分会员只愿利益共享,不愿风险共担,组织与会员之间没有真正形成关系紧密的利益共同体,造成专业合作组织的不稳定因素。(三)合作层次较低。大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与农民联接机制不紧,仅局限于向农户和成员提供技术信息、生产资料、种苗种禽、产品回收等服务,与成员农户建立的是一种购销关系,而以资本为纽带、利益联接紧密、开展产供销加一体化经营的少之又少。由于利益连接松散,对成员的约束力太弱,成员只愿共享利益,不愿共担风险,直接影响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动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四)管理体制不顺。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没有明确一个总的管理机构,工商、民政、科协和业务主管部门虽然参与了管理,但由于职责不清,发展思路不明,管理体系不顺,组织机制松散,谁管谁都不管,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处于多头管理、无序管理,甚至管理挂空的状态。一旦发生问题和困难,难以得到及时协调解决。

(五)扶持力度较小。目前,我县的大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处于“雏形”和“半成品”状态,底子薄,积累少,启动资金极为有限,发展后劲不足,引资能力较差,股份制还未全面形成,若不给予扶持,很难发挥作用,容易出现“一年合伙、二年红火、三年散伙”的局面。

(六)成员素质较低。农民是专业合作组织的主体,由于文化程度偏低、专业知识较少、政策水平不高、市场竞争能力弱、管理经验较为缺乏,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显得不太适应。有的凭借过去的老办法、老经验来办事,没有长远规划和具体设想;有的单靠各级政府扶持和部门帮助,开拓创新意识不强;有的对市场经济规律认识不足,在合作组织内部协作意识不强,导致合作组织功能弱化,竞争力偏低。

三、对策与建议

我县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存在一些问题是难以避免的。我们认为只要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给予有力地指导、支持和必要的监督、协调,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一定会健康发展,并在繁荣农村经济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强化教育引导,促进自我发展

一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的作用,运用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基本原则、组建办法和重大意义,营造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浓厚舆论氛围。二要采取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办法,寓教于乐,大力宣传农贸流通知识、市场经济知识以及党在农村的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对干部群众“充电”,完善知识结构,拓展知识层面,增强其办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能力。三要利用好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方面的典型人、典型事,树好典型,广泛宣传,通过活生生的发展实例提高广大农民自觉创办、共同参与专业合作组织的积极性。

(二)健全运行机制,做到规范发展

一要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要求,引导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立健全内部组织机构和章程,依法办理登记注册。二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立风险机制,在产、购、运、销和加工经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风险储备基金,用来弥补经营上的亏损,以保护为农民服务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三要按照专业合作组织内部运行管理机制,搞好其建立收益分配和积累等制度,保护会(社)员的利益,保证专业合作组织的快速、健康发展。四要促使其建立契约约束机制,确定各方的责任和权利,既保护农户利益,又能使其自身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三)加强监督管理,推动有序发展

农民专业合组织尽管是“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农民自己的合作经济组织,但政府适当的监督管理,不失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规范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政府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监督管理,不能事无巨细,应抓住主要矛盾和关键环节。一是制度管理监督,包括促其建立资产管理、教育培训、劳动人事、工资和保险等制度,并负责监督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二是财务管理监督,要重点掌握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经营情况、分配情况、债权债务情况等,以此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经营。三是民主管理监督,通过民主管理监督,促使其按照合作组织章程,充分行使社员的权力,参与民主管理。四是强化监督措施,指导其依法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对在经营中出现的问题,应依照法律和政策采取相应的措施,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政府的监督管理下健康发展。

(四)突出地方特色,力求加快发展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应以做大做强、培特培优蔬菜、畜牧、棉纺织等优势产业为目标,以建立专业化乡镇、专业化村庄、专业化农户为重点,以全面发展、纵深服务、规范运作、延伸层次为主攻方向,以创建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综合服务社、股份合作社、中介服务组织及信用联合体为主要模式,在“专业化”上做文章,在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组织化上抓突破,构建多功能、多层次、全方位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体系。一是积极引导和组织农村能人围绕主导产业、特色经济、优势资源等,领头创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特别是要鼓励支持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能带领群众致富的能人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并按照有机构、有牌子、有阵地、有证照、有章程、有印章、有制度、有股份成员的“八有”标准,对现有的60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进行规范提高,增强带动能力。二是充分发挥现有龙头企业的作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挂靠国内外大中型企业,建立“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完善农业产业化链条,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上有龙头依靠,下有基地农户,把服务推向纵深,推向加工、销售行业,提高安全系数,增强整体实力。三是县、乡(镇)两级的农业、林业、科技、水利、畜牧、农机、供销等部门,要立足自身业务特点,结合机构改革,各打各的优势仗,各唱各的品牌戏,组织单位人员创办服务型、科技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农户提供专业化、系列化服务。四是乡镇、村基层政权组织要针对农村公益事业的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的需要,积极创建治安协会、护路护林协会、劳务输出协会、水利协会、农机协会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升农民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的组织化程度,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下载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状况的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破解“三农”问题的金钥匙——对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在农业产业化的推进过程中,[xiexiebang.com文章-http://www.xiexiebang.com/找范文,到xiexiebang.......

    *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为贯彻落实好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我区组成了由区、乡两级农经人员参加的26人的调查组。调查组从3月15日开始,历时近1个月对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包括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成立......

    *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为贯彻落实好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我区组成了由区、乡两级农经人员参加的26人的调查组。调查组从3月15日开始,历时近1个月对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包括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成立......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研究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研究 汪金敖 涂建明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由从事同类农产品生产经营的农民自愿组织起来,在技术、信息、资金、购销、加工、......

    关于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情况汇报(合集五篇)

    文章标题:关于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情况汇报一、基本情况我县地处湘南边陲,是一个只有万人口的山区小县。全县个乡镇办事处,个国有农林茶场,个行政村,万多农户,农业人口近万,耕......

    中央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资金扶持

    中央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资金扶持 对象及金额 我市认真贯彻中央和省、湛江市关于扶贫开发的重大决策部署,始终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严格按照“三年攻坚、......

    天水市畜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情况调查

    天水市畜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情况调查1现状 截止2007年,全市畜牧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协会)66个、会员l万余人,带动农户2万多户,其中在工商行政部门登记注册2个、民政部门登......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问题研究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问题研究 鼓励和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已成为大陆当前农业生产关系调整的一个关键,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因应农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有效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