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县农牧区发展及农牧民培训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在新时期提出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讲,这也是一次加速发展农牧区经济社会的历史机遇,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农牧民是主体,培养高素质的农牧民是关键。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民族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的农牧民培训问题,着力培养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的新型农牧民。
一、“十
五”时期————县农牧区发展及农牧民培训工作概况
“十五”期间,————县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州党委、政府的决策,始终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面加快农牧区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连续四个1号文件精神,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不折不扣地落实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充分调动了农牧民群众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同时,通过连续加强农牧民培训,群众的思想观念、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有了明显提高,为————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了坚实的人力基础。近几年————县农牧区经济发展、农牧民培训工作呈现出几个突出的特色:
一是农牧区生产力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农牧民参与市场经济的意识有了明显增强。“十五”期间,————县委、县政府积极落实中央各项惠农、支农政策,使农牧民真正得到了实惠。在发展特色产业方面,重点围绕马铃薯、黄果业和热贡艺术产品开发,扶持了一批带动力强、辐射面广的重点龙头企业,努力加大在热贡艺术产业、特色种植业、农牧区基础设施配套工程等重点领域的持续投入,————县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有了明显提高。2006年底,全县农牧业总产值达到2.4亿元,与“九五”末相比,增长5.23。随着全县农牧业经济和第三产业的不断壮大,农牧民群众的市场经济意识逐步增强,先后成立了马铃薯、金黄果、奶牛业、热贡艺术协会等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通过这些组织,有力地将分散、弱势的农牧区联合起来,优势资源得到进一步整合,加快了农牧业结构调整步伐,拓展了农牧产品销售渠道,实现了农牧民增收,农牧民收入发生了结构性变化。2006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245元,比“九五”末增长51,年均增长10。人均收入中直接来自农牧业的收入为943元,占42,比“九五”末增长11个百分点;劳务收入达到682元,占31,比“九五”末增长23个百分点;虫草等采集业收入为336元,占15,比“九五”末下降16个百分点;其它收入为284元,占12,农牧民劳务输出呈现出全方位、收入实现了多样性。
二是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有了大的发展,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明显改善。“十五”期间,————县农牧区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一批涉及农牧业现代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程顺利完成,为农牧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物质基础。公路建设总投资达到7483.95万元,完成各类公路建设451公里,全县公路通车里程比“九五”末增加418公里,实施了农牧区电网改造工程,乡村通电率达98,入户通电率达95。农牧区呈现发展基础扎实、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的良好势头。
三是农牧区社会事业有长足的发展,农牧民生活方式逐步朝着科学文明的方向迈进。“十五”期间,————县委、县政府将着力发展农牧区教育事业作为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农牧区发展的突破口,投入教育经费2738.6万元,是“九五”时期的1.8倍,新、改、扩建中小学75所;建成乡级文化站11所,改、扩建村级文化活动室32所,实现了乡(镇)有文化站、50的村有文化活动室的目标。随着农牧区科教文卫事业全面发展,社会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使农牧民群众的生活观、婚育观、法制观念有了明显的变化,崇尚科学,追求文明,遵纪守法,勤劳致富的意识逐步增强。
四是农牧民培训长效机制初步建立,群众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十五”期间,————县通过财政投一块、项目争一块、干部群众筹一块的办法,累计投入农牧民培训资金1000余万元,是“九五”期间的4.5倍,年均培训热贡艺术从业人员2000余人,培训牛肉拉面、机械修理等劳动技能3000余人,培训黄果等特色种植业人员6000余人,分别比“九五”末增长23、26和31个百分点。通过各类形式的培训,全县青壮年农牧民培训面积达93,比“九五”末增长60个百分点;通过技能培训的农民工就业率达90以上。目前,全县从事热贡艺术品制作的人员达2000余人,从业人员年均收入在1.5万元左右,热贡艺术从业人员收入比“九五”末增长3倍。“十五”期间,是————县农牧民和干部培训投入最多、规模最大、效果最好的时期之一,农牧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为农牧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推动力。
二、当前————县农牧民培训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十五”期间————县经济社会有了长足发展,农牧民培训教育工作卓有成效,但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农牧区人口整体文化素质较低。由于农牧区公共事业投入不足,农牧民群众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全县农牧区文盲、半文盲率达2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6.2个百分点;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和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人数仅占劳动力总数的6.1和2.4,农区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5.7年(牧区仅3.4年),在全省处于中等水平,远远落后于全国农村平均受教育水平2.1年。由于文化素质低,致使农牧民接受现代技术和经营管理方式的能力较低,就业门路狭窄,收入长期在低水平状态徘徊。二是农民牧比例过大,向城镇和集镇转移的速度慢。————农牧民占全县人口总数的75,“十五”时期,通过调庄移民、小集镇建设和鼓励农牧民进城经商办店等措施,努力促进人口向城镇和集镇集中,但由于基础差、农牧民人口基数大、就业门路窄,农牧民向城镇转移的速度较为缓慢,全县城镇化水平只有15,农牧民和城镇居民在物质条件、人口素质等方面不协调。三是地区封闭,观念保守,思想解放程度低。由于受地域、交通、信息化程度等诸多因素的制约,长期以来,————的民族教育受传统文化影响很深,接受外来文化的能力较弱,民族教育以藏文为主,自我封闭,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十分困难。从就业比例看,“十五”期间,————累计接受大中专毕业生583人,其中藏文专业531人,占91,目前已实现就业的213名人员中,藏文专业就业率仅为30,其他专业则实现了100就业。农牧民群众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仍然较为严重,部分群众思想懒惰,“大钱挣不来、小钱看不上”,缺乏竞争意识、市场意识和自主创业的意识。四是农牧区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缓慢,社会文明程度较低。虽然“十五”时期着力加大了对乡、村两级文化活动场所的建设,但由于基础差、底子薄,目前乡级文化站平均图书存有量为2000册,人均不到0.5册;其中实用科技图书仅600册,人均0.1册;已建成的村级文化站图书存有量为300册,人均仅0.3册;其中实用科技图书仅90册,人均不到0.1册。农牧区公共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缺乏,有40的乡级文化站机构不健全、设施简陋,50的村无固定文化活动场所,群众文化娱乐活动贫乏,接受外界文明的能力差,思想因循守旧,守法意识不强,与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之间尚有一定差距。五是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低,农牧民劳动技能差。建设新农村关键在于发展生产,要有掌握一定劳动技能的劳动者。虽然“十五”期间————县在劳动力培训方面狠下功夫,出实招,年均举办各类科技培训班近30场(次),农牧民群众劳动技能有所提升,但由于长期积贫积弱,农牧业生产仍然处于最简单的原始粗放的耕作状态,农牧民接受现代科技的能力较差,掌握的技能不多。目前,真正掌握一定专业劳动技能的劳动力仅占全县农牧区总人口的2.4左右。同时,专业农业科技人员待遇低、工作条件差、人才奇缺是制约农业科技推广的又一不利因素,“十五”初期,全县有农业科技人员23人,平均每村不到0.5人,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仅为12,低于全国8个百分点;到“十一五”初,全县农业科技人员降至16人,有7人改行从事其他行业,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仅提升2个百分点,远远无法满足新农村建设对劳动者科技素质的要求。
三、对策措施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只有高素质的农民,才能实施高保证的新农村建设。农牧民培训工作是一项综合工程,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农牧民素质的内在要求,农牧民培训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狠下功夫:
(一)着力加快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改革,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持。
教育是一个民族走向文明富裕、融入先进文化的必由之路,建设现代新村,最终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牧民。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农牧区的人力资源优势,大幅度增加农牧区基础教育投入,全面提高农牧区劳动者素质,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持。农牧区基础教育应紧紧把握好三个方面:一是在整合教育资源、加大汉语教学上下功夫。坚持“适度集中、扩大规模、优化布局、提高效益”的原则,集中资金,重点完善新农村试点村的校舍改造与建设,通过争取项目、吸纳社会资金、整村扶贫推进等渠道筹集资金,每年投入资金1000万元,建好农牧区小学、完善县城和中心城镇中学。针对民族地区实际,实行分类教学的方式,在县城周边的中小学中大力推广以汉语教学为主的“一类”教学模式,在农牧区推广以汉文为主,藏文为辅的“二类”教学模式,通过“十一五”期间的努力,使全县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全部中小学校实现汉语授课,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年。通过扎实的基础教育,逐步提高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者比例,使农牧区劳动力队伍文化水平从根本上得到明显改善和提高。二是在深化农牧区教育体制改革、加快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上下功夫。坚持不懈地推进农牧区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集中力量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十一五”期间,投入资金近千万元,在县城建成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学校,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全面培养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的专门技术人才。通过着力培育,使————县农牧区职业教育跟上或赶超周边民族地区的水平,逐步缩小与全省、全国教育水平的差距,为建设新农村提供充分的智力保证。三是加大异地办学力度,在创新办学模式和教学方式上下功夫。在民族地区,传统文化对现代教育的束缚不容忽视,也是造成民族地区教育改革长期滞后、社会发育水平较低的主要因素。因此,农牧区民族教育必须对外开放,必须狠下决心更新观念,必须彻底摒弃传统观念,努力实现民族教育的重大突破与转折。采取民族教育走出去的办法,在北京、辽宁及省内海东等教育发达地区实行异地办班、办学,在家长自愿的基础上,采取政府资助和家长自筹相结合的办法,每年输送几百名农牧民子女赴外地求学,通过引领带动作用,借鉴成功经验,使农牧民接受先进文化教育,促进意识形态转变,全面提高人口素质。通过加快发展农牧区民族教育事业,全面提高公民素质,引进先进文化,革除旧的观念、旧的思想,奠定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思想解放的基石。
(二)着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强化新农村建设的科技支撑。
科技进步是突破资源和市场对农业双重制约的根本出路。加快农村发展,必须着眼于增强农业科技创新,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造就技术型农牧民,促进农业集约生产、清洁生产、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一是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首先,紧紧抓住国家在建设新农村中大幅度增加农业科研投入、加强区域性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良好机遇,编制和上报一批以农畜产品加工、农业综合开发为主的项目,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十一五”期间建成1-2个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示范点,推进农业生产向现代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其次,积极加强与省内外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的联系,采取技术入股、合作开发、联合开办科技培训班和专题讲座的方式,加大特色农业开发力度,使资源优势及时转化为经济优势。“十一五”期间,以————“万亩黄果园”基地建设为依托,逐步发展黄果产业链;以晶黄果饮品公司、贝珍亚饮品公司等为依托,加大扶持农畜产品开发龙头企业,形成1-2家农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第三,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以现有的农业科技人员为基础,以农村科技示范户为核心,采取有效的奖励激励机制,鼓励科研人员深入农户、分片包干,逐步建立以科技人员为纽带、科技示范户为中心、连接周边农户的技术传播网络,形成农业科技成果进村入户的有效机制和办法,利用3-5年时间,使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达到30以上。二是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农业要实现现代化,必须走机械化发展的路子。其一,积极推广现代耕作技术。要大力普及节水灌溉、旱作农业、测土配方、精确施肥等农业技术,逐步革除简单粗放经营的传统生产方式。“十一五”期间,通过与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每年投入资金50万元,组织百名农业科技人员下乡入户,加强对农民耕作的技术指导,使现代耕作技术普及率达到100。其二,加快改善农机装备结构,提升农机装备水平,每年投入100万元资金,用于农机具更新换代,大力推广机耕、机播、机收,小麦沟播、洋芋垄种、蔬菜温棚种植技术,走符合————实际的农业机械化发展路子。到“十一五”末,力争使川水地区和60左右的山区实现机械化。三是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用信息技术装备农业,对于加速改造传统农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市场经济规律下,要充分依托互联网、乡镇农业技术服务站和农业科技人员,逐步建立健全农业信息收集和发布制度;整合农业、气象、科研机构的涉农信息资源,形成有较强实用性和针对性的公共农业数据库,全面提高对农业生产的信息服务水平。
(三)着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以现代文明促进农牧民观念转变。
大力发展农牧区文化事业,是促进观念转变、提高农牧民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乡风文明的重要途径。一是加大农牧区乡、村文化活动场所建设。“十五”期间,努力加大对农牧区文化事业的投入,整合使用乡镇文化站(图书馆)、农村党员活动室、村级文化室(图书室)建设资金,每年投入资金200万元,3年内实现乡镇文化站(图书室)标准化建设,实现村村都有较高标准的党员、村民综合文化活动室(图书室)。二是大力普及实用科技图书。将普及实用科技图书作为促进农牧区文明进步的重要举措,按照每年建好2-3个乡镇文化站(图书室)、6个村级综合文化活动室的标准,年均投入资金15万元,配备实用科技图书3000册,实现农牧民户均占有实用科技图书3册、人均0.5册的目标。通过文化基础建设和普及实用科技图书,使乡镇文化站(图书室)、村级文化活动室成为农牧民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素质的重要途径。三是努力提高农牧区文化传播信息化水平。要加大以广播电视“村村通”为主的农牧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步伐,加大协调力度,建立县级电视台,整合广播电视、电信、卫星无线通信资源,每年投入资金200万元,用于农牧区广播电视、现代通信技术建设,3年内实现广播电视覆盖到户、电话(移动通信)覆盖率达到90的目标,使其成为传播先进文化和现代技术的重要载体。四是加强思想、法制教育,夯实观念转变的思想基础。要实现乡风文明,必须将思想和法制教育列入农牧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努力造就遵纪守法的好公民。要坚持不懈地深入开展文明村镇、“十星级文明户”等各类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开展“新农村、新青年”、“美好家庭”评比活动,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积极引导广大群众崇尚科学,移风易俗,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坚持不懈地深入推进农牧区新型合作医疗、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最低生活保障、老党员生活费和高龄老人优待金等一系列政策,使农牧民群众少有所劳、老有所养,促进婚育观念、生活观念和生产经营观念转变,在广大农牧区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社会风尚。
(四)着力推进农牧民劳动技能培训工程,造就新农村建设的新型人才队伍。
现代经济是高科技经济,必须要有技术型的劳动者来实施,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发展生产,只有较高劳动技能的劳动者,才能推动农牧区生产又快又好地发展,因此必须重视农牧民劳动技能的培训。一是加强实用技术培训,培养一批致富能手。首先,要立足当地实际,促进农牧民增收。以“阳光工程”为主,以地方特色文化产业、特色种植业和旅游服务业为支撑,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和数村一品”的发展思路,全面加大特色种植、农畜产品加工、机械修理、面点饮食等行业的劳动技能培训,大力培养一批农民园艺师、面点师、机修工、热贡艺术品加工等专门人才,实现农牧民全方位就业、创业。其次,要发挥区位优势,抓好旅游培训。旅游业是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加强对农牧民的旅游培训,动员全民参与旅游、经营旅游,是促进增收的重要途经之一。旅游业培训应以培训专业导游、旅游产品营销、“农家乐”民俗旅游和地方特色文化艺人之家为主,重点培养一批专业导游和旅游服务、营销人员,逐步形成全民参与旅游、全民兴办旅游的良好氛围,使以旅游为主的服务业成为农牧民增收的主渠道。二是大力实施农牧区人才培训工程,培养一批专业型农牧民。新农村建设需要全新技能的劳动者,只有着力提高农牧民的劳动技能,才能造就符合新农村建设要求的新型农牧民。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就业能力和增加农牧收入为目标,坚持短期培训与职业技术教育相结合,劳务培训与专业技能鉴定相结合,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培训与就业相结合,大力实施农牧区人才培训工程,逐步形成就业促进培训、培训为就业服务的良性循环。在加强培训的同时,要着力加强农牧区劳动力技能鉴定工作,使参加培训的农民工及时得到职业技能鉴定,进一步提高农民工参与劳务市场竞争的能力,通过劳动技能签定,每年保证有一定数量的农民工持证上岗,实现农民工稳定就业。通过努力,到“十一五”末,使全县农牧民都能掌握1—2门在乡创家业、在外创事业的实用技能,使精通专门技术的人员占到劳动力比例的30以上。三是加大劳动力转移,培养一批务工能手。要以现代就业的理念和市场规律,做好劳动力市场预测,按需兴办各类实用型、技术型培训班,按照国家职业标准和用人单位对从业人员基本技能和技术操作规程的要求,积极寻求订单培训、订单输出、先培训后输出的新路子,开展“公司 基地”的培训方式,用人单位和岗位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提高劳动力转移的成功率和用人单位的回头率。要制定优惠政策,积极鼓励机关干部留职带薪带领农牧民外出务工;建立有效的奖惩激励机制,将县直对口帮扶单位和包村干部的业绩与群众务工挂钩,鼓励其积极带领群众外出务工,加大农牧区劳动力转移;要整合使用扶贫资金,将生态恶劣、发展成本高、不适合生存的村社实行整体搬迁,引导农牧民向公路沿线、城镇和小集镇集中定居,为农牧民培训子女入学、就医、就业积极创造条件,使其尽快融入现代城市文明。“十一五”期间,年均转移劳动力3万人(次)以上,使劳务收入占农牧民总收入的45-60。
(五)着力实施农牧区干部培训工程,造就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干部队伍是决定因素,各级干部担负着组织实施、协调管理的重要职责,一个地区认识观念的转变关键在干部队伍的思想转变,实践证明,外出培训考察是促进思想解放、观念更新的最直观,最有效的武器。一是加强“村官”培训,造就一支具有较高水平的村级干部队伍。要整合使用农牧、科技、扶贫和组织等方面的培训资金,采取政府投入和个人自筹相结合的办法,将村级干部的教育培训纳入目标管理,从管理能力、文化素质、劳动技能、开放意识、创新意识等方面入手,狠抓村干部的素质教育,每年组织一批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及农牧区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致富能手、劳动模范外出考察培训,利用3年时间将所有的村干部培训完毕并形成机制,使其增长见识、开阔视野、增强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实现新农村试点村“班子强、村民富、基础稳”。二是要加大县、乡党政领导干部培训力度,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县、乡两级党政机关担负着一个地区决策执行、组织领导的重大责任,干部队伍素质的高低,对新农村建设起着决定性因素,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县、乡机关干部培训。“十一五”期间,每年投入100万元以上的资金,采取请专家开讲座、现场辅导,走出去实地考察培训等相结合的办法,将所有领导干部轮训一遍,使领导干部培训达到100,一般干部培训面达到95。通过干部教育培训,增强领导地区发展和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本领,引领群众观念转变,思想解放,使干部队伍始终走在改革开放的前列。三是加强对农业干部、农业科技人员的培训,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农经管理干部队伍。政府每年要拿出一定的资金,采取走出去培训和请专家来辅导授课的办法,利用3年时间将全县所有的农业干部轮训一遍,努力造就一批农牧区科技带头人和高素质的农业干部队伍、科技领路人和农经人员队伍,提高农业干部和科技人员的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同时,要实行科学的激励机制,提高农业人员的待遇,稳定农业技术人员队伍,要通过委派驻村科技指导员的办法,鼓励农业科技人员深入农村一线指导农牧民自主创业,积极参与农业科技开发项目。
(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探索建立农牧民培训长效机制。
加强农牧民培训、提高农牧民素质是一项长期的、综合性的事业,将贯穿于新农村建设的始终,必须要有长期的制度保障和科学的投入机制。一是建立农牧民培训的制度保障机制。农牧民培训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着力加强领导,建立相应的制度保障。要建立以县、乡政府为核心,组织人事、劳动就业、教育科技和村级组织为支撑的组织领导机构,统筹规划、整合使用培训资金,使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二是妥善清理化解乡村债务。目前,乡、村债务沉重是影响农牧民培训投入的制约因素之一,要充分利用好国家和省级财政对清理乡、村债务的奖励资金,优先清理农牧区义务教育、基础建设和社会公益事业发展等方面的债务,使农牧民培训轻装上阵,快速发展。三是积极探索稳定的投入机制。各级政府要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将农牧民培训资金列入财政预算,探索建立各级财政稳定向农牧区基础建设、社会事业发展、基层政权运转等方面的投入渠道,并随经济发展逐年增长,使农牧民培训工作稳步推进、健康发展、持续见效。
第二篇:农牧民医疗保障工作调研报告
近两年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卫生厅的大力支持下,我市坚持以“科学发展、全面转型、富民强市”战略为指导,围绕改善民生,着力推进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市级统筹制度的建设发展,通过加强组织、加大投入、完善机制、创新监管,形成了新农合市级统筹“包头模式”,有效提升广大农牧民的医疗保障水平。
一、主要做法
(一)加强信息化建设,搭建市级统筹运行平台。**市把信息化建设作为新农合市级统筹的基础枢纽,投入***万元,通过政府公开招标采购,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了新农合信息系统建设,形成了纵向连接各级新农合经办机构,横向连接各级定点医疗机构网络,实现了全市新农合数据集中管理、定点医疗机构数据实时传输、经办机构在线实时监审、参合农牧民即时补偿。
(二)强化旗县区职能,建立市级统筹基础保障。注重发挥旗县区综合管理职能,实行旗县区政府与新农合统筹基金共同承担风险的机制,将旗县区当年筹集基金的90%作为本地区补偿基数,实际补偿超出基数部分由旗县区政府和新农合统筹基金各承担50%。强化旗县区新农合经办机构职责,做好参合农牧民登记、参合费代收代缴、定点医疗机构监管、就医费用补偿初审等基础性工作。采取“三段式”抓好县一级监管,即患者入院24小时内经办机构通过新农合信息系统在线进行初审,出院前抽查住院病历(每月抽查不少于当月补偿人数的70%),住院期间通过新农合信息系统每日监审辖区内定点医疗机构参合患者住院检查、用药和治疗等情况,并适时进行现场检查(每周至少2次现场稽查)。
(三)加强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增强新农合服务能力。一是对定点医疗机构准入、退出实行动态管理,强化新农合对医疗服务的监管,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市级定点医疗机构对参合患者使用《新农合药物目录》以外的药品减免药费10%,使用大型医疗设备检查治疗减免费用30%,尿毒症参合患者门诊透析减免费用15%。推行支付方式改革,在全市所有市级和部分县级、乡镇级定点医疗机构开展白内障手术等14个临床路径明确的单病种付费试点。二是强化定点医疗机构责任,严格对就诊人员《新农合医疗证》进行核对,做到人、证相符,杜绝冒名顶替、挂床住院等违规现象发生。三是各级定点医疗机构全部实行就诊即时补偿,并垫付补偿资金。四是实行新农合医疗服务协议与保证金“双控”机制,对定点医疗机构违反协议规定的,按要求扣除保证金(两年全市扣除10.68万元)。
(四)创新管理模式,提升市级统筹运行水平。一是实行三级监管和交叉轮换监管模式,参合患者在市内就医补偿,由定点医疗机构初审、县级经办机构在线复审、市新农合管理中心抽审或在线审核后现场及时补偿。市级定点机构由5个市辖区经办机构就近监管,定期交叉轮换。二是开通新农合网上银行,将新农合资金直接转付定点医疗机构账户或参合患者银行存折,节省了办公成本和参合患者办理补偿兑付开支。三是采取新农合资金预付制,市新农合管理中心接到定点医疗机构补偿材料5个工作日内,将垫付补偿款预拨到定点医疗机构。四是鼓励定点医疗机构将减免资金、保证金扣减资金与科室、医生收入挂钩,医生使用《目录》外药品,为患者减免10%的资金由医院扣减科室和医生奖金。五是保证金实行“谁扣减谁受益”,将扣除金额的50%用于奖励旗县区新农合经办机构,增强新农合监管积极性。六是全面开展异地参合,长期在包头市非户籍所在旗县区居住(一般在一年以上)、有固定住所的我市户籍农牧民,可自愿以户为单位选择在现居住地参加新农合。七是保障新生儿享受新农合政策,错过缴费参合日期出生的新生儿,随参合母亲在出生当年共同享受新农合保障制度。八是探索扩大参合人群,非我市户籍的计划外生育人员、与当地农牧民存在婚姻关系尚未办理户口迁移人员、异地农牧民与子女长期在包头居住人员以及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我市非农业户籍人员,可以以户(3人以上)为单位就近选择参加新农合。
二、取得的成效
(一)新农合基金规模扩大,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实行市级统筹以来,整合了分散在各旗县区的新农合基金,大大提升了全市新农合基金抗风险能力。住院补偿比例两年平均提高25%,最高住院补偿比例乡镇卫生院提高到85%,县级医院提高到75%,市级和市外医院提高到65%;住院补偿封顶线提高到10万元;新农合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达到74.27%;将19种慢病门诊费用纳入大病统筹基金补偿,每年每人补偿**元,尿毒症门诊透析等同住院补偿一年最高补偿10万元。全面开展门诊统筹,扩大新农合受益面。广大农牧民对市级统筹高度认可,参合积极性高涨,参合人数和参合率较统筹前分别增加5.91万人(达到60.7万人)和近10个百分点(达到98.6%)。
(二)新农合补偿效率明显提高,农牧民得到的实惠更多。实行市级统筹以来,参合农牧民在全市103家定点医疗机构自主就医、就医费用即时补偿,实现了新农合“一本通”,补偿更加公平,即使在市外就医,也只需将有关就诊补偿材料报所属旗县区新农合经办机构初审,参合农牧民在家中就能领到新农合补偿款(市新农合管理中心复审后通过网上银行直接将补偿款划入
农牧民存折),极大地方便了参合农牧民的就医补偿。同时,新农合信息系统与市级定点医疗机构的联网,促进了市级定点医疗机构减免优惠政策的落实,两年为35059人次减免大型医疗设备检查治疗和自费药品费**万元,人均减免141元,间接提高新农合住院补偿比例2.1个百分点,有效减轻了参合农牧民的就医负担。
(三)新农合监管形式科学有效,基金更加安全稳定。实行市级统筹以来,新农合监管程序更加科学,由一级监管转为三级监管。监管方法更加有效,各级经办机构通过新农合网络实时监控全市定点医疗机构,在线检查参合患者住院及补偿情况,变“事后监管”为“事前防范”和“事中监督”,新农合资金管理、使用、审核、补偿更加科学有效,基金更加安全稳定。**年全市住院补偿3.5万人次,平均住院率*%,补偿资金**万元,基本用完当年统筹基金;**年住院补偿**人次,平均住院率**%,补偿资金**万元,占当年统筹基金的76.4%;*年住院补偿3.64万人次,平均住院率5.99%,补偿资金**万元,占当年统筹基金的81.86%。对比显示,在住院补偿人数和住院率增加,补偿比例提高的情况下,当年统筹基金结余有所增加,新农合基金更加安全。
三、几点体会
(一)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是建立市级统筹机制的根本。包头市市、旗(县、区)两级党委、政府把推进新农合市级统筹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程的重要内容,纳入实绩考核目标,连续三年列为市政府为群众办的好事实事,不断加大投入,完善政策保障体系,全力予以推进。市编委会批准成立了**市新农合管理中心,各旗县区均成立了新农合经办机构,保障了市级统筹的有序运行。
(二)健全投入保障机制,是推进市级统筹的前提。近两年,**市建立了稳定的新农合投入机制,**年市、旗两级政府人均补助标准分别提高到20元,人均筹资额达到160元,高于自治区筹资标准10元,**年人均筹资额达到**元,高于自治区筹资标准2元,2012年市、旗(县区)两级政府人均补助标准分别提高到30元,人均筹资额达到**元,农牧民医疗保障实力不断增强。为保障市级统筹的正常运行,市财政投入启动经费200万元用于信息系统建设、“一本通”印制和人员培训等。市财政每年都安排市级新农合专项工作经费,旗县区财政按照参合农牧民每人每年不少于1.5元标准,安排新农合专项工作经费近90万元,保证了各级新农合经办机构的正常运转。
(三)完善制度,是市级统筹健康运行的基础。为保证市级统筹工作有序进行,包头市制定了《**市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管理暂行办法》等8个配套文件和《市外转诊审核补偿制度》等20多项制度,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确保了市级统筹的健康运行。
(四)积极总结,寻找差距,是提升市级统筹水平的动力。包头市在不断总结完善市级统筹机制的同时,充分认识新农合与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医保的差距,认真分析三类医疗保险参合人数、筹资标准、资金规模、报销比例、报销封顶线和监管能力等现状,寻找差距,不断增强提升新农合保障水平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虽然**市新农合市级统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群众的需求和先进地区相比,还有一些差距。我们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兄弟盟市的学习交流,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工作措施,不断提高新农合保障水平,努力将新农合这一惠及千家万户、涉及广大农牧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惠民政策执行好、落实好,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三篇:农牧民增收调研报告 论文
XXX地区农牧民增收工作调研报告
一、地区农牧民收入概述
近年来,围绕农牧民增收,XX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克服金融危机和各类自然灾害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加大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区域布局,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积极组织和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努力在牧民定居、农业产业化、控制性水利工程建设等重点工作方面实现突破,保持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较快增长,确保了农民收入的持续增收。“十五”期间,我区农牧民人均收入越过3000元大关,由2001年的2355元增加到2005年的3544元,年均递增10.37%。“十一五”期间,农牧民人均收入越过4000元大关,“十一五”末接近5000元大关,由2006年的3805元增加到2009年的4772元,年均递增7.72%,预计2010年人均收入将会突破5000元大关。从年均增长率来看,“十一五”期间农牧民人均收入增速较“十五”期间有所放缓,这主要是受到各类自然灾害及金融危机等的影响,特别是受告别短缺后地区农业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等因素影响。
从近五年农牧民收入构成来看,第一产业比重有所下降,二、三产业比重上升。种植业收入比较稳定,占农牧民 收入的比重由2006年的25.24%上升到2009年25.80%;畜牧业收入比重下降,占农牧民收入的比重由2006年的47.96%下降到2009年的42.45%;非农收入比重增大,由2006年的26.49%增长到2009年的31.34%,外出劳务收入增长较快,由2006年的9.47%上升到2009年的16.79%,外出劳务收入已经成为农牧民的重要增收来源之一。从地区农牧民收入增长的趋势看,一方面说明自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农牧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持续健康发展的轨道;另一方面也说明注重农业生产中的科技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升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农民收入来源逐步趋向多元化。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地区农牧民人均收入水平在全疆来说仍在低位徘徊,形势不容乐观。如2010年,地区农牧民人均收入与疆内其他地州相比,仅高于南疆三地州,比最高的克拉玛依市低3104元,人均收入排名全疆倒数第四,增幅排名全疆倒数第三,均处全疆下游。
二、农牧民收入现状及特点
(一)基本情况。
2011年,全地区农户76163户,其中农业户41244户,占总户数的54.15%,牧业户34883户,占总户数的45.8%; 农牧业人口327240人,其中农民181793人,占总人口的55.55%,牧业人口145000人,占总人口的44.31%。2009年全地区总播面积198.5万亩,农牧民人均占有耕地6.07亩。2009年全地区农牧民人均收入4772元,较上年增加300元,增长6.71%,其中农民人均收入4878元,较上年增加390元,增长8.69%;牧民人均收入4614元,较上年增加253元,增长5.80%。转移农村劳动力6.7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2.53亿元。
(二)收入特点。
一是非农收入比例提高。2011年,我区农牧民人均收入构成中,种植业贡献1231.16元,占25.8%,畜牧业贡献2025.78元,占42.43%,林业贡献12.3元,占0.26%,渔业贡献8.2元,占0.17%,二、三产业贡献694.46元,占14.55%,农村劳动力转移收入贡献801.1元,占16.79%,非农收入贡献1495.56元,占人均收入的31.34%。在农牧民增收构成中,种植业贡献109元,占36.33%,畜牧业贡献44.03元,占14.34%,林业贡献2元,占0.67%,渔业贡献0.52元,占0.17%,二、三产业贡献20元,占6.67%,农村劳动力转移增收贡献124.72元,占41.57%。非农增收合计贡献144.72元,占人均增收的48.24%,基本占到一半。由此可见,我区农牧民收入结构呈现多样化,家庭种养收入仍是收入重要来源,务工和二、三产业经营已成为增收的主要途径。二是农牧民人均收入差距扩大。地区内差距明显,贫困县与其他县(市)差距逐年扩大,最高的XX县为5386元,最低的为XX县2865元,相差2561元,两县的差距逐年拉大,已经由2006年的1241元扩大到2009年的2561元,差距扩大了一倍。县域间收入差距呈继续扩大趋势,说明一部分农牧民收入有了较大增长,而另一部分农牧民收入仍然相对偏低
三、制约农牧民增收的主要因素
通过调研掌握的情况看,全地区农牧业稳步增效,农牧民持续增收,农村经济呈现出健康、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但我们也看到,地区农牧民增收仍然受到农牧业基础设施薄弱,生产资料匮乏,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牧民组织化程度不高,农牧民收入来源单
一、就业门路不多等诸多因素制约,增收困难的基本局面并没有根本改变。
一是农牧业基础设施薄弱,农牧民生产资料严重不足。本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农牧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连续多年发生的旱、雪灾,已给农牧业发展、农牧民增收带来严重影响。特别是由于缺少控制性水利工程,水资源利用率低,导致土地开发受到限制。全地区地表水水资源量为123.44亿m,已建成的65座水库,库容9.75亿m,所占比例不足水资源量的8%,2008年全地区农业用水24.93亿m,也仅占水资源量的20.2%,近80%的水得不 3
33到有效利用。工程性缺水问题已导致地区无法实施大规模的水土开发,农牧民生产资料严重不足。据农业局统计,全地区每年种植面积仅200万亩左右,人均占有不足3.5亩,农牧民人均占有耕地6.27亩,加之土地贫瘠(盐碱化土地和低产田占耕地总面积的70%),均为单季耕作,土地利用率、产出率低。
二是自然条件恶劣,大部分牧民仍沿袭着落后的生产方式。我区冬季灾害频繁,对牲畜安全越冬影响极大,对第二年牲畜的繁育生长不利,且牧民所居环境大多地处偏远,环境恶劣。作为传统的畜牧业地区,长期以来因牲畜数量不断增加,牲畜数量严重超出草原承载能力,草原植被覆盖率、产草量下降,草场逐渐退化,草畜矛盾十分突出。目前,全地区可利用草场10859万亩,理论载畜量964万只标准羊单位,实际载畜量1688万只标准羊单位,超载725万只标准羊单位,平均超载率75%。可利用草场中7934万亩已退化,占73%,严重退化面积占40%,其中夏牧场退化52%、春秋牧场退化89%、冬牧场退化78%,牧民打草场户均不足20亩,产草量下降率为35%—50%。同时,牧业人口不断增多,目前已达到34883户,人口14.5万人,但牧民所拥有的土地、草场等生产资料并没有增加。虽然经过多年努力,已有6421户、2.8万人,分别占牧民总户数、总人口的18.4%和19.3%的牧民已实现标准化定居,但仍有28462户、11.7万人,分别占牧民总户数、总人口的81.6%和80.7%66%的牧民未实现 标准化定居,仍基本沿袭着逐水草而居、靠天养畜的落后生产方式,抵御自然灾害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十分脆弱。同时,无论是已定居牧民或未定居牧民普遍存在着文化素质不高、缺乏基本的务工技能和生产技术的问题,家庭收入仍然过多依赖于传统畜牧业,特别是由于受生活环境制约和语言障碍,他们自身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与当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形势仍有较大差距,接受新生事物较慢,市场意识不强,不了解市场经济知识,不掌握市场经济规律,而且我们调研还发现,牧民定居点的富余劳动力受语言、文化水平、生产技术技能的限制,无论是在工矿企业务工,还是在城市就业都存在一定的障碍,转移出来的人不多,稳定就业的机会也较低,外出务工增收方面的能力显得不足,成为牧民人均收入低于农民人均收入的因素之一。
三是农牧民收入结构单一,增收路子不广。近年来,地区农牧民收入构成虽然发生了一些变化,但依然不尽合理,农牧民收入主要来源仍然过分依赖第一产业,农业整体效益较低。农牧民收入主要局限于土地承包经营和牲畜出售,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束缚在有限的土地和牲畜牧放上。以2009年为例,地区农牧民人均收入构成中,来自大农业的收入为3277.44元,比重达68.66%,其中,种植业占25.8%,畜牧业占42.43%,可见,对第一产业过分依赖,必然导致农牧民人均收入会随着自然条件变化和自然灾害的发生而起伏。在此次调研中,各县(市)已反映出,由于去冬今春的严寒暴 雪和持续低温天气,种植业特别是小麦推迟播种减产减收、畜牧业母畜流产和小畜死亡等因素都将对农牧民增收产生不利影响。地区农民收入偏低主要在于非农收入较少,虽然非农收入增长较快,但所占收入比重却明显偏低。以2009年为例,地区农牧民人均收入构成中,来自二、三产业为占14.55%,农村劳动力转移收入占16.79%,非农收入为1495.56元,占人均收入的31.34%,这主要是因为在农牧区“跳出农门,务工致富”的氛围尚未形成,农牧民科学文化水平偏低,掌握市场信息和先进种植养殖等实用技术少,与外界沟通交流渠道不畅,致富能力缺乏,农牧民从事二三产业、发展劳务经济,增加非农收入的比例较小。
四是农牧业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资源产出率还比较低。在告别短缺之后,地区农业结构性矛盾日益显露出来,突出表现在产品质量不高,大路货多,名优产品比例低;一般性品种多,专用品种少;初级产品多,加工产品少,精深加工产品更少;虽然农业生产的区域化分工有了很大进展,但区域比较优势尚未充分发挥出来,区域性结构不同程度存在不尽合理的情况,农牧民盲目种植、跟风调整结构的现象也普遍存在。由于结构调整滞后,农产品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脱节,从而导致部分农产品“卖难”和价格下跌,影响农民收入的提高。同时,畜牧业生产结构也不尽合理,经营粗放,还无法达到舍饲圈养,四季出栏,规模化养殖,产业化经营 的现代畜牧业标准,畜牧业资源产出率还比较低,畜群畜种结构调整、畜牧业科技服务、畜牧业机械化等工作还较为薄弱,都一定程度制约了牧民的持续增收。
五是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农牧民组织化程度低。从调研情况看,全地区有地区级龙头企业30家、自治区级龙头企业4家,仅占全疆的2%,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18家,仅占全疆的3.6%。总的来看,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推进速度还不够快,绝大多数农牧民仍沿袭着一家一户分散生产的传统方式。农牧业产业化起步晚,农牧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融资难,辐射带动能力不强,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能力不强,特色农副产品加工转化率低,产品附加值不高。且企业加工经营范围窄,主要是粮油加工,肉类及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业没有形成规模,农牧产品带动农牧民增收的潜力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与农业产业发展需要不相适应。农牧产品标准化体系建设、农牧产品认证、品牌工作滞后,影响了特色农副产品的加工和进入市场参与竞争的能力,无论是对农民收入增长的促进作用,还是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还远远不够。在推进农牧民组织化方面,2009年地区新建改造专业合作社40个,发展各类专业协会208个,培训农村经纪人200人。存在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农牧民专业合作社起步晚、规模小、服务层次低、内部运作不规范、农产品加工能力弱,市场竞争力不强等问 题,尤其是一些地方对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缺乏足够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制约了农牧民收入的持续增长。
六是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不断上涨,农产品生产费用居高不下。近几年来,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过快,生产成本增加,农产品生产费用居高不下。由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持续呈上涨态势,亩费用成本增加,虽然农产品价格不断提高,但是,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也随之上涨,这样,农产品收购价格的提高给农民带来的利益及国家直接补贴、免征农业税等惠农政策给农民带来的好处,都被增幅更猛的农业生产成本所抵销或削减,国家“减、免、补”等惠农政策的作用和效果得不到完全发挥。由于农业生产成本连年上升,农产品价格上涨空间受到限制,部分农产品平均利润率连年下跌,造成了农民“增投不增收”、“增产不增收”。畜牧业方面也存在饲料价格涨幅大,提高了牲畜饲养成本,减少了牧民收入。这些都使农牧民增收受到很大制约。
四、“十二五”期间地区农牧民增收目标
(一)总体思路。深入推进以市场为导向的优势资源开发战略,以新农村建设为主题,以农牧民持续快速增收为核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着力推动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快产业化进程,提升农产品市场开拓能力、加工转化能力,加快构建现代农牧业产业体系,扩大外向型农业、设施农业 规模,努力在农业产业化、控制性水利工程建设等重点工作方面实现突破,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农牧民培训和转移工作,推动农牧民由依靠单一种植业和传统畜牧业增收向依靠现代农牧业及农牧结合、二三产业和劳务为主增收转变。拓展农牧民特别是实现了标准化定居的牧民增收途径、领域和空间,促进全地区农牧民持续稳定增收。
(二)发展目标。通过努力,力争到“十二五”末,地区农牧民人均收入和增收幅度在全疆进入中游。从2010年起,按照人均年增收350元算,到2015年,农牧民收入达到6972元,力争达到7000元以上。到2020年,争取与全疆全国同步进入小康。
五、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的途径和措施
(一)努力实现控制性水利工程建设突破,推进地区牧民定居建设、提高农牧民人均生产资料占有量。科学有序地推进重大控制性水利工程建设,构建流域内完整的水利控制体系,加快水土开发步伐,推进现代农牧业发展。一是继续加快推进控制性水利工程和灌区工程的前期立项,即具体抓好 “三渠、五库、六灌区”前期工作。力促加纳尕什水库、喀腊吉迭灌区扬水、恰库尔图水库、阿克达拉水库扩建、乌拉斯特水库等5个控制性水利工程和克孜加尔灌区、喀克灌区、阿苇灌区、黄花沟灌区、喀腊吉迭灌区、加纳尕什灌区等6个灌区完成可研,用3一5年时间实现建设目标,新开 发饲草料地95万亩,为推进牧民大规模定居创造条件。二是加大重点工程建设力度。萨尔托海水利枢纽工程在完成可研的基础上,力争实施 “三通一平”建设;喀克灌区引水干渠工程要实现开工;克孜加尔水利枢纽、黄花沟灌区供水、阿苇灌区引水工程要完成建设任务。加大黄泥滩灌区开发力度,进一步提高流域水资源人工调配能效。三是加快实施生态补水工程。加强与额河建管局的沟通对接,加快 “西水东引”工程建设步伐,为补水区农牧业可持续发展和农牧民持续增收创造条件。5年内,依托水利建设开发土地120万亩,推进地区牧民定居建设、提高农牧民生产资料占有量。“十二五”末,农民人均耕地占有量达到15亩。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预计每年可使农牧民人均增收100元以上。
(二)全力推进农牧业产业化进程,提高农牧民组织化程度,快速有效增加农牧民收入。一是加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培育力度。围绕地区优势特色农牧资源,引进和培育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企业,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特别是要借助对口援疆的大好时机,加强与他们在农牧业产业化方面的交流与协作,提高产业升级速度。对已落户的企业,加大扶持力度,抓紧落实与北京绿海科技有限公司的合作协议,积极发展以农作物、天然植物提取加工和低等水生物养殖为主的高附加值生物产业;依托恩利德、七仙菇等现有企业,引进科技含量高、市场份额大的果汁、药品等深加工企 业,大力发展以大果沙棘为主的特色林果业、以阿魏菇为主的食用菌种植加工业;依托新疆戈宝红麻有限公司,进一步加大罗布红麻的保护与开发力度,扩大生产规模;支持大湖水殖整合开发布伦托海水产资源,发展以福海冷水鱼、额尔齐斯河特种鱼为主的水产养殖加工业;扶持光明乳业、旺源驼奶等企业,大力发展乳制品加工业;通过采取加强与甘肃定西市合作、引进有实力的企业进驻等措施,对三家淀粉加工企业进行整合,推动这县(市)区域内的马铃薯种植,加快发展淀粉加工业。同时,争取引进以牛羊育肥屠宰加工为主的企业,整合开发地区牛羊肉、皮革等畜产品资源。通过大企业大集团参与地区产业化经营,高起点、高水平、大规模发展现代农副产品加工业,打造出一批有影响、有竞争力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力争到2015年,培育2一3家国家级和15家以上自治区级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二是大力发展订单农业。规范合同契约,积极推广龙头带基地、公司连农户、产加销一条龙等模式,以东西两片或以县为单位,支持发展一县一品或一个主导优势特色农产品,扩大“订单”农业规模。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民结成更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对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让农民更多地分享产业化经营成果。三是加快培育和建立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重点加强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社、中介组织和农民经纪人队伍建设,做好产销衔接,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 矛盾。采取“抓两头、带中间”的办法,对农村的种养大户、种田能手、经纪人、创收能人进行重点扶持,培育增收致富能人,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同时,积极为低收入农牧民创造发展条件,消除制约增收的不利因素,帮助他们早日增收致富奔小康。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预计每年可使农牧民人均增收100元以上。
(三)推进牧民定居,拓宽增收渠道,保障定居牧民“定得下来、富得起来”。抓住国家、自治区大力推进开发式牧民定居的机遇,全面推进牧民定居工作。一是全力以赴争取国家项目资金支持。在现行政策的基础上,发挥各方面力量,积极向国家和自治区反映地区牧民定居工作的特殊实际,争取将配套设施建设纳入国家补助范围。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和财政投入力度,加快饲草料地开发,为推进牧民定居创造条件。2010年,要完成牧民标准化定居实现牧民定居3560户,力争完成4000户;今后3——5年要实现标准化定居1.6万户。到2015年,85%以上未定居牧民实现标准定居,户均配套50亩以上草料地,增强发展能力。二是通过多种途径使定居牧民实现增收。第一,围绕地区新型工业化、旅游业和新区建设,利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社会财富增加和就业岗位增多等有利条件,加快定居牧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非农非牧产业和城镇转移,增加非农收入;第二,以“新区建设”等城市及中心小城镇建设特别是中心镇的建设为契机,降低门槛,鼓励定居牧民新生代在城市上学从业,逐步减少定居牧民人口,并使他们尽快富起来;第三,加快定居牧民后续产业发展,充分利用配套的草料地发展草料种植,如苜蓿、青贮玉米及籽实玉米等,发展农牧民结合型畜牧业,并且利用定居点区位优势,发展奶业、骆驼养殖、育肥业等特色产业,促进定居牧民生产经营模式多样化,提高生产率,增加收入;第四,通过加快发展牧区教育事业,实实在在提高定居牧民义务教育的水平,使他们人人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提高自身素质,形成人力资本。同时创造条件,实行免费职业教育,加快在牧区普及高中教育,为定居牧民增收提供技能和技术支持;第五,抓好定居牧民增收致富培训工作,培养“技能型新型牧民”。依托职业培训,加大定居牧民的劳动技能培训力度,使定居牧民尽快掌握种植技术和致富技能,发展特色种养业,提高土地产出效益,实现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第六,建立健全定居牧民社会救助体系,关注定居牧民中的弱势群体,给他们提供最低生活保障和各种救助服务,让他们也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果。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预计每年可使农牧民人均增收30元。
(四)加大农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挖掘农牧业内部增收潜力。种植业方面,在抓好小麦种植,控制住种植面积不少于30万亩,收购任务不少于8万吨,确保本地区粮食安全的前提下,一是针对地区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把打瓜、食葵、豆类、油料、阿魏菇等大宗特色农产品生产和产业化发展有机结合起来,重点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如,今年地区已引进优质大豆品种进行试种,待条件成熟,通过引进中小大豆加工企业带动种植规模的扩大。同时,进一步加强对罗布红麻、小浆果、马铃薯、中药材、加工辣椒等一批新兴特色产业的引导和扶持,促其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通过结构优化增收。如,推动XXX三县(市)区域内的马铃薯种植,2010年种植2.5万亩,经过一段时期努力,争取达到种植25万亩,生产50万吨的目标;二是把设施农业建设作为实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的重点,突出抓好财政扶持、项目拉动、信贷支持、技术服务等工作。扶持农民新建与改建高效日光节能温室,配备必要的辅助设施,提高生产性能,使设施农业建设成为农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内容、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三是发展加快外向型农业。充分利用我地区口岸相对较多、周边国家市场潜力巨大的优势,做好发展规划,培育一批农产品出口龙头企业,加快出口农产品生产基地备案步伐,强化出口农产品标准化生产,通过政府搭台,推动龙头企业、农产品经纪人和农户走出去开展营销活动,进一步把农产品出口做大、做优、做强,推动外向型农业健康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力争在3-5年内使全地区蔬菜大棚达到1.5万座,大田蔬菜种植4万亩以上,年出口蔬菜2万吨以上;四是大力发展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且节 水的“三高一节” 高效节水型农业,提高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加快构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加大对科技示范户的扶持力度,切实提高科技入户工程的技术到户率和到田率。推广“绿色植保”技术,推进农业技术推广向设施农业重点转移,提高生产效益。大力推广喷灌、滴灌等高新节水技术,全面普及常规节水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益。今后,每年完成高效节水灌溉20万亩以上,到2015年达到185万亩,实现高效节水面积占耕地面积80%的目标。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预计每年可使农牧民人均增收150元。畜牧业方面,一是进一步调整优化畜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牧区突出草原保护与建设,大力推行暖季放牧、冷季舍饲;农区大搞设施化畜牧业,推进“舍饲圈养”和“小畜换大畜、劣畜换优畜”,发展冬羔、早春羔生产。二是调整畜种结构,以农区、定居点为突破口,借助我区旅游资源优势来发展特色养殖业,加快建设地区绿色奶业、驼骆养殖与科研开发、优质牛羊育肥业和猪禽特色产业区,扩大畜禽养殖规模。到2015年累计改造与新建奶牛、骆驼、生猪、肉牛肉羊、绒山羊和禽类标准化养殖小区100个,扶壮养殖大户、专业大户4000个。三是依法加强天然草原保护,大力发展优质饲草料种植,发展饲草饲料加工业,促进牲畜机械化转场。四是完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以自繁自育为主,加快畜禽繁育基地建设步伐和提升牲畜个体生产效益,提高畜禽品种改良技术 服务能力。五是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做好动物防疫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通过做好以上工作,进一步挖掘畜牧业内部的增收潜力,预计每年可使农牧民人均增收75元。
(五)大力实施特色品牌战略,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带动农牧民增收。建立品牌创建激励机制,设立专项奖励基金,引导和鼓励龙头企业围绕地区特色农产品开展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努力在提高产品质量、创名牌、创品牌上下大功夫,充分利用自治区编制《新疆特色农副产品指导目录》时机,加大地区特色农产品宣传推介力度,提高地区农产品的知名度,不断扩大社会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尽快把地区的特色优势农业做成特色优势产业,使之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到2015年,争取创建中国名牌产品3——4个。同时,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建立农产品价格监测体系,加强信息服务。积极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培育农产品物流业,重视抓好农村市场建设,培育营销主体,加快建设一批产地批发市场,增强农产品市场功能,逐步形成地、县、乡三级自销体系和农产品集散中心。利用各类展会,创新营销模式,建立销售网络,突出抓好区内、区外、国外三个市场拓展,积极搭建乌市、区外、国外三个销售平台,推动地区优势特色农产品进入国内外大市场,带动农牧民增收,预计每年可使农牧民人均增收5元。
(六)加大技能培训力度,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提高农 牧民的非农收入水平。围绕地区矿业、旅游等优势产业发展和企业用工需求,加快制定劳动力转移长远规划和实施方案,启动技能培训工程,有针对性地开展大规模技能培训,努力实现就地转移,增加非农收入。健全地、县、乡、村四级培训体系,抓好常规培训。按照市场就业需求,大力实施“一年一户一人一技”转移就业和致富技能培训工程,加大就业技能和“双语”培训力度,特别要把“双语”培训作为劳动力转移和技能培训的重中之重,提高农牧民劳动技能和外出务工能力,实现由体力型劳动向技能型劳动的转变,增强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意识,提高农牧民致富创收能力。同时,建立技能培训基金,实施“农转工”培训工程,面向农村富余劳动力、未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和困难群体,采取“送出去”培训和职能部门与用工企业、中介组织、培训机构联合定向培训等方式,为企业发展培养一批数量充足的中高级技工,推动劳动力由短期转移向长期转移转变,使农牧民形成稳定的非农收入。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预计每年可使农牧民人均增收105元。
(七)完善农牧业科技服务,加快农牧业科学技术普及推广,为农牧民增收提供有效支撑。按照现代农牧业发展的要求,加快农牧业科技成果转化步伐,不断增加农牧业科技含量,依靠科技节本增效,提高农牧业生产效益。一是加快牲畜品种改良,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益,增加牧民收入;二是大力实 施“沃土工程”、“种子工程”,推广地膜栽培、种子包衣、设施农业、精准农业、测土配方施肥、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等先进实用科学技术,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三是围绕农牧业结构调整布局,创新农机发展体制机制,发展畜牧业机械、林果和特色经济作物、设施农业和保护性耕作机械,提高配套比,促进农机装备结构的优化,促进农机发展由数量型向数量、质量、效益和专业综合型转变,推广标准化和高效机械化作业,节本增效,实现农牧民增收;四是加快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建设,明确公益性职能,理顺地、县、乡三级农技推广机构管理体制。加强农技推广队伍建设,科学定编定岗定责,建立健全考评制度,实行人员准入,加强人员培训,创新服务方式,提高人员素质和公共服务能力,为促进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提供有效地技术服务支撑。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预计每年可使农牧民人均增收10元。
(八)进一步搞好扶贫工作,促进贫困户增收脱贫致富。国家新的扶贫战略明确把工作重点放在贫困程度较深的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和特殊类型贫困地区,继续加大对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等发展扶持力度。因此,新疆扶贫工作,特别是地区扶贫工作要更加突出高寒山区、边境贫困农村等重点区域,按照:“划分区域、分类扶持、整村推进、巩固提高、完善机制”的方针,坚持开发式扶贫不动摇,按照新的贫困标准,以连片开发、边境高寒山区扶贫搬迁、互 助资金等试点成效为基础,结合实施重点帮扶、定点帮扶和定向帮扶等措施,推进贫困县、乡、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着力改善贫困村、户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促进解决一家一户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同时,加大科教扶贫力度,把扶贫同智力开发相结合,通过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达到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增加贫困农牧民收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提升他们整体素质,使他们早日脱贫解困、致富奔小康。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预计每年可使农牧民人均增收5元。
(九)完善政策保障,强化财政支持,建立健全农牧民增收长效机制。一是完善政策保障机制。实施公共财政,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使农牧民走向富裕。把中央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坚持住,落实好,把政策的实惠落实到农牧民。同时,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引进与培育、设施农业、特色种植、节水灌溉、良种推广、农牧业保险等方面,分县(市)、分产业出台长期优惠扶持政策,加大扶持力度,促进农牧业发展,提高农牧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牧民增收;二是完善农牧业投入保障机制,保证地、县财政对农牧业投入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根据国家、自治区的农牧业补贴政策,制订和完善地、县支持农牧业发展的补贴政策,确保农牧民利益。加大金融支农力度,提高金融服务水平。三是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 双层经营体制,同时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引导和规范农牧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以转包、出租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特别要规范新定居牧民土地、草场的流转,依法保障牧民的权益。加强农村土地管理,健全水土开发制度,坚决打击和杜绝非法开垦土地。四是健全城乡统筹机制。城乡统筹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方略,促进农民增收尤其要进行城乡统筹。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缩小城乡差距,加强农村技术、信息服务,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卫生、社会事业,降低农民生产生活成本,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切实提高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第四篇:发展农牧民党员
XX县关于发展农牧民党员情况汇报
农牧民党员队伍建设事关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成效和未来。因此,把农牧区最优秀的青年、有一技之长、退伍军人和有一定文化程度的农牧民吸收到党内来,不仅是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提供有力组织保障的现实需要,同时也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高党员在群众心目中的威信和地位、增强农牧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和向心力。但是,当前农牧区发展党员不规范、乱发展,致使农牧民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偏低,党员队伍在群众心中威信不高,信服力不强,直接导致了许多优秀的、年青的、有一技之长的农牧民群众不愿入党,给组织发展工作带来了消极和不利的影响。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保证党员发展质量,优化党员队伍结构,规范党员发展程序,为农牧区优秀青年加入党组织扫清障碍和创造条件,现就我县加强发展农牧民党员工作,作出如下总结。
一、主要做法
(一)在工作机制上,始终坚持“三个严格”。一是严格制定党建目标责任书。各乡镇每年年初,把与县委组织部签订的《XX县党建目标责任书》作为全年党组织建设的发展蓝本,且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出符合全镇基层组织发展建设的《党建目标责任书》,并翻译成藏文后与各村党支部进行签订,同时,下发的党员发展规划,严格明确当年党员发展名额,从而确保农牧民党员发展工作做到有计划、有安排。二是严格入党审批程序。把好入党审批关,对不符合党员发展要求、突击入党的人员坚决不给予审批。以严格的审批制度,实现了确定对象民主化、培养教育经常化、发展结果公开化,确保党员发展工作规范有序。三是严格督查党员发展工作。各乡镇党委每年都对各村发展党员工作进行专项督查,及时纠正各村党支部在发展党员工作中出现多发展、乱发展或不发展的现象。
(二)在质量把关上,严格落实“三项制度”。进一步明确发展农牧民入党程序和权限,全面推行发展党员“公示制、审查制、责任追究制”,确保在发展党员质量把关工作中实现规范化和制度化。对入党动机不纯、在群众中间威信不高、信服力不强的坚决不予审批。同时,应规范入党程序,避免入党成为“口头入党”,党员无入党各项资料和档案。
(三)抓党员队伍,提升党员形象,做到“三个改善”。并通过“三个改善”逐步改变群众对待党员队伍的不良观念,不断提升农牧民群众想入党、要求入党、积极入党的思想,从而破解发展农牧民党员难的问题。一是改善村党支部领导班子。通过村(居)两委换届工作,把群众心中有威信、有信服力的最佳人选选任为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实行“一肩挑”,让被选同志充分起到“领头羊”的作用。同时,还将有文化,有一技之长和致富能力强的党员选任到村委会中,真正做到选好配强班子,确保组织发展工作得到有力保障。二是改善党员队伍整体素质,改变党员队伍形象。通过各种途径不断组织农牧民党员参加各种文化知识学习,参加劳动技能培训等,提升改善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组织农牧民党员参加学习培训要长期坚持,形成长效机制,避免出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现象。积极引导党员带动群众参与农牧民经济合作组织和到职业技术学校学习劳动生产技能,帮助牧民群众脱贫致富,逐渐在牧民群众中树立新时期党员的良好新形象。三是抓源头,改善党员队伍结构。针对现今绝大多数农牧民党员年龄老化,文化程度较低的现象,乡镇党委应积极组织工作人员开展组织专项工作,以村党支部书记为主体,强抓入党源头工作。主要为认真抓好各项宣传工作,做好优秀农牧民群众和退伍返乡军人的思想工作,并组织其经常参加党组织学习和各项组织活动,增强对党的认识和理解,促使其从不愿入党到积极要求入党的思想转变,不断为党员队伍带来新鲜血液,从而有效改变我县现有的农牧民党员队伍结构。
二、启示
党员队伍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党在农牧区的执政地位和威信。能不能有效地、科学的抓好提升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事关我们党的事业建设好坏。为此,我们因从中得到几点启示。一是抓组织工作,应先从自身抓起。正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抓党员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周而复始的工作,容易让抓党建工作人员滋生厌战情绪,产生党建工作大同小异和应付工作的思想,为此,我们应积极做好抓党建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育工作和理论学习,促使其认识到党建工作无大小,才能从本质上转变其工作态度,做好本职工作。二是抓党员队伍建设,宜早不宜迟。能不能将农牧民群众发展为党员,是事关农牧区经济社会是否稳定的大事。当前,维稳工作任务重,虽面上平静,但暗流不息。我们应常有一颗居安思危的“心”,要以抓好、发展好农牧民党员为重点,把农牧民群众争取到党的身边来,才能有效确保农牧民党员队伍心向党、跟党走,才能真正保障社会局势稳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人民才能安居乐业。
四、思考题
发展农牧民党员工作中,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但如何破冰前行,仍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一是,当今社会,物欲横流,如何能确保农牧民群众要求入党的动机不是为利所驱;二是如何有效改变当前农牧民党员队伍的文化结构;三是如何确保农牧民群众在入党后能积极发挥出自身应有的作用。
中共XX县委组织部 2012年5月2日
第五篇:新型农牧民养老保险制度调研报告
为了保护脆弱的生态环境,切实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我盟近年来以推进城乡一体化总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断加快农牧民搬迁转移步伐,促进农牧民向城镇和二、三产业集中。为了真正使搬迁农牧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解决他们“老有所养”的问题,我盟在全区率先探索实施农牧民养老保险制度。按照“低水平启动、逐步规范”、“退耕退牧农牧民优先纳入,其他农牧民逐步纳入”的原则,先行试点,并逐年加大公共财政投入,扩大覆盖面和受益面。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就如何建立阿拉善盟新型农牧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方面做了一些探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工作思路,供大家参考。
一、建立新型农牧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必要性
(一)实施“转移发展”战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需要
随着“转移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阿拉善盟的人口、工业、农牧业会进一步向城镇、工业园区、绿洲集中,城乡一体化步伐将会进一步加快。因此,迫切需要突破体制障碍,为实现城乡一体化铺平道路。而加快农牧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逐步与城镇社会保障制度相衔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当前,阿盟正在步入以工带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工业化和城镇化是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解决“三农三牧”问题的一个重要载体。要以人口较为集中的三旗政府所在地和重点工业园区为重点,集中建设,经过三五年的努力,把农牧区转移人口变成城镇从业人员和城镇居民问题。而建立农牧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劳动者利益差别、实现农牧区劳动力自由流动的有效措施之一。
(二)保护生态环境,守护祖国北部边疆的需要
阿拉善盟受特定地理背景和气候条件限制,形成了十年九旱的典型干旱荒漠地区,三大沙漠贯穿全境,植被稀疏,生态环境非常脆弱,是我国沙尘暴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全盟27万平方公里土地只有三分之一是荒漠半荒漠草原,可以用来适度放牧。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们忽视了脆弱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选择了把农牧业作为实现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但由于气候变化因素特别是长期严重的超载过牧、乱砍滥伐等人为破坏,草场退化沙化非常严重,植被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大风、沙尘、虫害、鼠害等各种灾害频发,草原逐渐丧失了自身的调节功能,许多地方已失去了人畜生存条件。那么,肩负着建设和保护脆弱的生态环境、守护祖国北部边疆重任的农牧民,怎样实现治理生态,恢复植被,实现致富呢?。实践证明,最好的办法就是禁止在退化草场放牧,自然恢复草场植被。这就急需让大部分牧区人口向城镇转移或转产,留守定居小部分牧区人口进行人工栽培恢复草场、发展白绒山羊和双峰驼等生态畜牧业、守土安边。关键是要解决好离开草场、失去土地农牧民的生活保障和致富问题,即解决好农牧民的稳定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尤其是解决好农牧民的养老保险问题。
(三)建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责任政府的需要
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应优先保障低收入群体和经济欠发达地区,以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和免除贫困为政策目标,使全体城乡居民生活有保障、有质量、有尊严,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决定的客观规律,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特点。事实上,在我国实现让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的现实途径,是先建立缴费和保障水平既能包容低收入者,又能包容高收入者的新型养老保险制度。先把制度和机制建立健全起来,再逐步提高缴费和保障水平,促进制度的转型和相对统一。财政投入可以实现向低收入群体、转移搬迁农牧民和老年农牧民倾斜,体现责任政府扶贫济弱,在制度和机制上引导农牧民向城镇转移或转产,共同致富的目的。
二、新型农牧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进展情况
按照盟委、行署加快“实施转移发展战略”、加速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总体要求,为有效实施退牧还草、退耕还林和公益林保护工程项目,阿右旗于20xx年在全盟率先开展了农牧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制定出台了《阿拉善右旗退牧还草牧民养老保险实施办法》,对牧区55周岁以上的退牧牧民采取政策补贴和个人筹资相结合的措施,纳入农牧民养老保险。20xx年,又制定出台了《阿拉善右旗农牧民基本养老保险实施办法》,将30岁以上的牧区人口全部纳入到农牧民养老保险范围。
20xx年,额济纳旗制定出台了《额济纳旗农牧民社会养老保险试行办法》,结合退牧还草和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项目的实施,将20岁以上的农牧民统一纳入养老保险范围。
20xx年,阿左旗出台了农牧民养老保险制度,开展试点工作,将女年满50周岁、男年满55周岁的退牧还草和公益林项目区牧民纳入农牧民养老保险统筹范围。并逐步将其他(移民搬迁户、在职离职嘎查书记和主任、边境一线及东关村综合改造项目户)农牧民在自愿的基础上,采取政府补贴和个人缴纳相结合的办法,纳入农牧民养老保险统筹范围。
20xx年,阿拉善经济开发区出台实施了《阿拉善经济开发区农牧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施暂行办法》,将全部农牧民纳入制度范围。
目前,全盟普遍开展了农牧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这一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为开展转移搬迁、退牧还草生态治理起到了促进和稳定作用,也得到了搬迁农牧民的普遍接受和一致好评。截止20xx年底,我盟三旗一区(开发区)被纳入养老保险的农牧民人数达到了21895人,占应参保农牧民45000人的48.7%。征缴养老保险费9594万元,支出养老保险金4465万元,累计结余养老保险费5265万元,按月领取养老金的人数达6642人。目前,养老金待遇月人均支付标准在353元-800元之间(除少数70岁以上人员外)。
三、新型农牧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盟在统筹城乡养老保险特别是建立农牧区养老保险制度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一是制度不统一不够完善。由于各旗农牧民人数、分布、实施项目和财政负担能力的不同,实行各自不同的试点办法。各自为阵的格局不利于农牧区富余劳动力的流动、不利于农牧民参保率的提高。
二是养老保险基金抗风险能力弱。农牧民基本养老保险资金筹集很大程度上依托国家生态建设项目补助资金,而农牧民生活困难、个人负担能力有限,地方财力支持十分有限。不能和国家即将出台的新型农牧民养老保险政策相衔接,未列入国家和自治区试点,得不到国家和自治区资金补助,缺乏政策和资金支撑。
三是养老保险缴费水平偏低,基金积累少。受到缴费水平的限制,与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对接存在较大困难,多数农牧民享受的待遇相对于企业养老保险还很低。由于我盟农牧民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物价水平高、成本开支大、生活和生存条件十分恶劣,因此较低的农牧民养老金水平无法维系正常生活开支。
四是开展农牧民养老保险业务缺少人力和业务经费。
四、新型农牧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面临难得的机遇
在查摆问题的同时,也看到我盟在全面推行农牧民养老保险制度方面具有良好的基础和难得的机遇。
一是党和国家重视“三农”问题,提出了开展新型农牧民养老保险试点的要求。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的目标任务,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出鼓励各地开展农村养老保险试点,为我盟完善农牧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加快推进建立城乡一体的养老保障体系,提供了政策依据。
二是我盟农牧民人口相对少,农牧民养老保险易覆盖。据统计,20xx年阿拉善盟实有人口22.05万人,农牧业人口为68939人,占总人口的31.3%,其中从事草原畜牧业人口30481人,从事农业人口24082人。
三是我盟经济实力明显增强,财力有保障。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盟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增长速度连续多年保持25%-30%以上,地方财力保障能力越来越强。20xx年,阿拉善盟实现生产总值181.79亿,财政收入达到25.3亿元,产业结构优化为:4:75:21,工业对财政贡献率达到68.04%。
四是国家加大对中西部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和中央预算投入力度。这有利于阿盟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加大生态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国家继续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生态公益林补偿等项目,农牧民群众能得到一笔可观的补偿收入,可使农牧民参加养老保险有资金方面的保障;阿盟已被列入国家“兴边富民行动”重点地区,也有利于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
五是积累了很多有益的经验,进入全国试点地区具有基础好、投入少、易覆盖等优势。我盟农牧民养老保险工作起步早、起点高,经过几年的实践,已初步建立了农牧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为下一步实现养老保险城乡一体化打下了良好基础。
六是广大农牧民对参加养老保险的认识已有很大的提高。通过农牧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转变了以往以家庭养老为主的传统观念,增强了社会保障功能,解除了农牧民的后顾之忧,对加快农牧民搬迁转移、促进生态恢复、增加农牧民收入等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五、建立新型农牧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思路
目前,我国各地试行的农牧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模式,是基础养老金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新型养老保险制度。它既具备覆盖城乡居民、特别是覆盖城乡低收入居民的功能,又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不同单位、甚至是个人在不同时期对养老保险的不同需求,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可推广性,符合中央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决策。从各地建立新型农牧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财政投入方式、水平与成效看,在如何促进全面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方面积累了重要的经验。在中央财政没有投入或投入少的情况下,各地在实践中已形成了缴费补贴、基金贴息、老人直补、待遇调整等四种财政投入方式。在投入时点上,已经形成了缴费环节的入口补贴、给付环节的出口补贴及缴费和给付环节同时补贴三种方式。
我盟要探索建立资金来源上以个人缴费(集体补贴)、政府补贴(项目补助)相结合;待遇发放上以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相结合;制度选择上允许城乡居民自主选择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新型农牧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险制度。这样可以解决低收入群体和高收入群体参保问题;可以解决财政(项目补助)投入、个人(集体补助)承担能力不同问题;可以解决实施项目期间多发养老金、项目结束后少发养老金等问题,从而形成“低缴费、低待遇”“高缴费、高待遇”的科学合理、公正普惠的养老保险待遇支付制度。我盟在财政投入方式上可以选择缴费和给付环节同时补贴的方式。即在缴费环节由中央和自治区财政投入,积累基础养老保险基金积累;在给付环节由地方财政(项目补助)投入,发放基础养老金的办法。具体做法有:
(一)参保范围。凡年龄在16周岁以上,未满60周岁的具有我盟农牧区户籍居民和暂不具备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农村牧区其他各类经济组织从业人员。
(二)资金筹集。参保农牧民基本养老保险费按农牧民年均纯收入水平的10-30%的比例自主选择缴纳。由个人负担(可从国家支付给个人的退牧还草或公益林保护项目补助金中扣缴),个人缴费部分全部计入个人账户,实行完全积累,实账管理。用于退休后的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发放。中央和自治区财政补贴部分建立统筹基金,用于退休人员基础养老金的发放。地方财政和集体视不同情况按不同比例补助已退休人员基础养老金待遇的发放,地方财政和集体补助的具体标准,由各旗(开发区)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各级政府须从土地开发收益、项目开发收益、生态保护收益中按比例提取部分资金,建立农牧民基础养老金风险基金。农牧民养老保险费年人均筹资标准在2500元至4000元左右。各级政府对实施生态(公益林)保护工程项目区的退牧牧民;有草场、有土地,并从事农牧业生产活动的农牧民;自第一轮草牧场与土地承包经营权之后无草场、无土地的分支户;在城镇规划区范围内被征地的农牧民按不同标准补助已退休人员基础养老金。在农牧民养老保险制度推行时间上,对实施生态(公益林)保护工程项目区的退牧牧民、城镇规划区范围内的被征土地(草场)农牧民和边境一线的农牧民优先纳入;有草场和土地承包经营权,从事农牧业生产的农牧民和农牧区剩余劳动力逐步纳入的方式有序渐进,3-5年内实现所有应参保对象的全覆盖。
(三)待遇支付。参保农牧民达到退休年龄,并按规定缴纳或补缴农牧民养老保险费满15年及以上的,可以办理退休手续,按月享受农牧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至死亡。农牧民基本养老保险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项目实施阶段,项目区农牧民基本养老保险金月人均达500-800元(包括各级地方财政补助100元、统筹基金200元、项目资金补助200元-500元、个人账户养老金200元)以上;其他农牧民养老金待遇水平月人均达500元(包括各级地方财政补助100元、统筹基金200元、个人账户养老金200元)。
(四)基金运行、管理及监督。成立农牧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委员会,履行政府资金补助、部门协调、相关政策制定、基金监督职能。各旗(开发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履行农牧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行政管理职能,各旗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承担农牧民基本养老保险的经办业务。农牧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要纳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封闭运行,专项管理,专款专用。
六、新型农牧民社会养老保险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是开展调研,提供决策依据。为制定我盟新型农牧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提供科学依据,保证新型农牧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在全盟范围内有序推行,各相关部门,要按照盟委、行署的要求,对项目区和非项目区农牧民人口、劳动力人数、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等基本情况、养老保险制度运行情况认真进行调查研究,测算资金筹集和需求情况,形成有参考价值的调研报告。
二是编制农牧民社会保障规划。将农牧民养老保险纳入全盟社会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长期规划,把这一关系广大农牧民切身利益的大事摆在重要的位置加以统筹规划,全盘研究,局部试点,稳步扎实地推进改革。
三是出台《阿拉善盟新型农牧民社会养老保险指导意见》。结合国家和自治区的新框架和我盟的新思路,尽快出台系统、全面、统一的全盟新型农牧民社会养老保险办法,以调整和规范三旗各自为体系的试行办法,使全盟农牧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步入一个良好的运行状态。
四是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公共财政对农牧民社会保障的投入力度。测算提出每年财政对农牧民养老保险支出的比例和资金数额。同时,要积极争取国家新型农牧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
五是要严格控制农牧业劳动力的增长,积极引导和扶持退牧还草农牧民和新生劳动力到企业或城镇从事二、三产业,从而直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
六是形成政府牵头,劳动保障部门具体管理经办业务,农牧、林业、财政、扶贫、民政等部门通力协作配合的农牧民社会保障管理体系。
七是积极扩大农牧民养老保险覆盖面,在政策制度方面覆盖全盟所有的农牧民的同时,要拿出具体扩面规划,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措施,尽快提高农牧民参保率。
八是出台农牧民养老保险向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转移和接续的办法,并逐步实现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并轨,使农牧区养老保险逐渐向城镇养老保险靠拢直至并轨,实现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全覆盖。
九是考虑解决开展农牧民养老保险工作的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机构设置、人员编制、业务经费问题。
总之,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突出的表现在农牧民这一最大多数、也是最弱势的民众切实利益上。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更加重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和稳定,不断扩大农牧民的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让社会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建立完善新型农牧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事关社会稳定、事关广大农牧民切身利益,任务非常艰巨,需要我们既要大胆创新的工作,又要有实事求是、科学谨慎的工作态度。我们要在盟委、行署的领导下,围绕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这一目标,转变思维方式,创新工作方法,认真做好新型农牧民社会养老保险,为构建社会和谐、经济繁荣、人民富裕、生态环境良好的阿拉善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