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长在全区农民增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时间:2019-05-12 19:01: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区长在全区农民增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区长在全区农民增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第一篇:区长在全区农民增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区农民增收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全市农民增收工作会议精神,分析当前农民增收形势,全面部署今后一阶段农民增收工作。区委、区政府对农民增收工作高度重视,9月18日专题召开全区高效农业规模化推进会议;9月下旬借参加省第八届农洽会之机,又组织各镇分管负责人和区农口部门主要负责人赴徐州、宿迁、扬州

等地进行了考察学习;10月8日区四套班子会议还专门传达了全市农民增收工作会议精神,并就我区贯彻落实问题作了专题研究。马上区委李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现在,我根据区四套班子会议研究的精神,先讲几点意见。

一、分析形势,统一思想,切实增强做好农民增收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促进农民增收是农村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全区农业农村工作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个核心,加大工作组织力度,多策并举,多路并进,挖掘增收潜力,拓展增收空间,农民收入连续两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打破了多年来低位徘徊的局面。去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270元,攀上了新的台阶。应当说,这些成绩是来之不易的。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我区农民收入增长仍然慢于全面小康的序时进度,慢于gdp的增长速度,慢于城市居民收入的增长。农民收入水平不高依然是整个农村工作最为突出的矛盾,农民增收形势不容乐观,保持两位数的增幅任务艰巨。

一是农民收入的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首先从收入结构来分析,家庭经营性收入的第一产业仍然是我区农民收入的大头,达2233元,比重高达42.3%,工资性、财产性和转移性等非农收入比重明显偏低,这是我区农民收入总量不高的最大差距。因此,大力提高非农产业收入,将是今后农民增收工作的着力点和主攻方向。其次从县(市、区)间的位置来分析,我区虽处于第一板块,但农民收入仍位于全市中游水平。2005年我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比第一板块的东台、亭湖、大丰分别低395元、335元、235元,处于第一板块的末位。再次从镇与镇的收入水平来分析,不平衡性较大,最高的大纵湖镇已达6057元,最低的北蒋镇只有4810元。如不引起重视,在新一轮农村经济发展中,差距还将继续拉大。

二是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后劲不足。这几年我区农民收入高位增长,主要得益于国家和省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等外力的拉动,农民增收的内生机制尚未形成,增收的支撑体系比较脆弱。从农产品加工增值来看,全区年产51万吨粮食、21万吨蔬菜、8万吨水产品,大多是以卖初级农产品为主,以原始形态进入市场,不但比较效益低下,而且抗市场风险能力差。据统计,我区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的比值仅为0.55:1,而全国平均水平是0.6:1,农民从加工增值中获益较少。从农民组织化程度来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总量不大、覆盖不广、带动能力不强,农产品销售主要是以“小商小贩”各自为战为主。从农业劳动效率来看,2005年,全市亩平产出率为1700元,而我区仅与全市平均水平持平;全区农业劳均增加值为8116元,相当于从事二产的1/5,不到从事三产的1/3。按照现有的技术装备水平和农业生产条件,我区农业劳动力实际需要7.5万人左右,尚有4.5万人需要“分流”。从高效特色农业规模来看,按照亩效益2000元的标准,全区高效农业面积仅为10万亩左右,占耕地面积的11.2%,比东台、大丰等地低近25个百分点。小而全,样样有,特色不明,规模不大,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支撑力不强。

三是制约农民增收的因素增多。从产业特点来看,就目前来说农业还是一个“露天工厂”,“靠天吃饭”的产业发展格局还未改变;农产品供求关系的变化、价格的波动对农民收入影响较大,特别是随着世贸过渡期的结束和技术壁垒门槛的提高,农产品出口将会遇到更大的困难;由于受能源供应趋紧的影响,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大幅上扬、难以回落,农本呈增加趋势。从政策层面来看,“一免三补”支农政策已实施到位,依靠政策性增收的空间十分有限。与此同时,长期以来制约我区农民收入增长的投入不足、结构不优、基础设施脆弱等诸多难点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农业自身增收的潜力非常狭小。

总之,我们一定要全面、准确地估价当前农民增收的形势,调整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采取更加扎实有效的措施,强力推进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

二、理清思路,突出重点,扎实抓好农民增收措施的落实

按照区党代会提出的2009年之前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今后一阶段全区农民增收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更新理念,统筹城乡,坚持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城市化带动农村、以产业化提升农业,大力实施项目农业,围绕项目抓招商,依托项目促增收,加快构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确保“十一五”期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具体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1、要加快农

业招商引资和项目推进。我区农业有基础、有亮点,但不足之处就在于缺少像徐州维维、山东鲁花、河南双汇等大型龙头企业,缺少像山东寿光蔬菜、东台西瓜、射阳蒜苗等规模生产基地。要在新一轮农业竞争中赢得主动,必须下大决心、花大力气推进精细种植业、精品养殖业和精深加工业项目建设。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谋求突破:一是在龙头加工型项目上求突破。近年来,我区在发展龙头加工企业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先后引进了重庆啤酒、金威麦芽、盛嘉蛋白纤维、天邦饲料等一批亿元以上的项目,为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农民增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各镇、各有关部门要围绕高效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进一步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和项目推进力度,着力在淡水产品加工、水生河藕茨菇加工、蔬菜加工上取得新突破,努力培育一批骨干型、出口型、成长型重点龙头加工企业。力争全区每年引进投资千万元以上的农业龙头加工项目10个以上,每个镇和农口部门确保引进1个500万元以上的龙头加工企业。二是在基地带动型项目上求突破。依托现有高效农业,以推动农业科技进步为抓手,积极扩大规模养殖,着力主攻设施栽培,重点推进郭猛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尚庄万亩大棚番茄基地,龙冈、北蒋百万方大棚食用菌基地,北龙港万亩荷藕种植基地,秦南、郭猛千亩大棚草莓等基地建设,努力提高高效农业的规模化水平。三是在城市服务型项目上求突破。充分发挥主城区、大郊区的独特区位优势,瞄准市民的菜篮子、果盘子、饭桌子、新房子,大力发展特色果品、花卉苗木、规模养殖等都市农业,使更多的农产品进商场、入超市,切实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尤其是要以大纵湖旅游度假区争创国家4a级景区为契机,依托省级步湖路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统筹发展观光农业,使农业观光游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四是在外向拓展型项目上求突破。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想方设法快上外资项目、拓展外向农业,培大育强海王冷冻、华祺农水产、华美蜂蜜、联益肠衣等具有特色优势的创汇产业,不断提高出口创汇农业的比重。

2、要突出发展高效规模农业。高效农业既是建设现代农业的核心,又是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的抓手。省委李源潮书记在全省领导干部学习会上,把高效农业规模化工程列入新农村建设“十大工程”之首,并强调要“更大力度地干起来”。各镇、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大高效农业“双百工程”的组织推进力度,不断扩大高效农业的规模。在季节安排上,要重抓冬季农业。冬季农业开发是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的重要切入点,也是设施、温室栽培的主要季节。麦子的生长期长达半年以上,而其产出微乎其微,如果把麦子生长季节充分利用起来,通过调整农业种养结构,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光温资源利用率就会成倍增加。并且11月份以后连续有元旦、春节、元宵三大市场需求旺季,又是鲜活蔬菜等农产品供应的淡季,发展一亩设施蔬菜,可以增加4000-5000元的收入。可以说,发展冬季农业是既有市场,又有技术,还有成功的典型。各镇一定要抓住秋播这个重要契机,把加快发展冬季高效农业作为当前农业增收的重要突破口,努力提高发展冬季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在发展方向上,要注重特色优势。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区已基本形成了设施果蔬、花卉苗木、优质畜禽、特水养殖和水生立体共育等五大高效农业产业。各镇要将这五大产业作为今年秋播和明年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因地制宜、放大亮点、扩大规模、打响品牌,务求取得新的突破。在工作方式上,要坚持典型引路。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发展高效规模农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做给农民看、引导农民干,实现以点带面、连点成片。要以培植专业大户为基础,以组织实施“十百千万”工程为抓手,以争创“单打冠军”为目标,通过2-3年的努力,全区每个组至少建立1个10亩以上高效农业示范点,每个村至少建立1个100亩以上高效农业示范匡,每个镇至少建立1个1000亩以上高效农业示范方,全区建立若干个10000亩高效农业示范区,以此推动全区高效农业规模化的快速发展。

3、要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劳务收入是我区近几年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但也面临着优质劳动力资源减少、转移难度加大的新矛盾。今后,一方面,要继续强势推进劳动力转移。坚持就地转移和异地输出并举,突出抓好农业自身吸纳消化能力建设,提高就地转移的比例,既为本地发展作贡献,也为自身增收入。今年上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增加的278元有183元来自工资性收入。由此可见,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两位数的目标,最大的潜力和希望就在发展劳务经济上。各镇(区)、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这方面的认识,像抓招商引资一样,抓好劳动力转移。另一方面,要深入有效地开展劳动力就业培训。针对市场对劳动技能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专的实际,以“xx富民创业网络大学”和各类职校为主要载体,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精心实施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提高农民的就业本领;全面推行转移培训券制度,重点加强对“两后”人员的技能培训,使他们直接进入劳务市场。确保实现年均转移劳务1万人,转移务工人均收入突破1万元的目标。

4、要积极推动农民自主创业。要立足土地资源推进农民创业。坚持从加快种养业结构调整入手,以制种、设施蔬菜、特色果品、规模养殖等产业为龙头,实施大户带农户战略,把大户做强,小户做大,提高单位土地种养效益,把土地资源转化为全民创业、农民增收的新优势。要立足搞活流通推进农民创业。遵循先发展、后规范的原则,简化登记手续,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现职农技人员、规模种养大户领办和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通过合作经济组织来连接市场、企业和农户,带动农民自主创业;积极引导广大农民与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民经纪人、科研院所结成利益共同体,使每一户农户至少加入一个“四元”组织引导农民创业。每年确保新增农民合作经济组织30个以上,新发展农民经纪人2000人以上。要立足发展民营推进农民创业。继续大力实施“凤还巢”工程,培育更多的创业主体,以“双强”引路、大户带动,引导农民加入民营创业链,实现由“劳务型”向“老板型”转变,形成能人回乡、企业回迁、资金回流的滚雪球式的创业叠加效应。

5、要着力解决影响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要解决好土地流转问题。土地流转难,已成为影响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和制约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这方面的矛盾呈逐年上升态势。各镇要在稳定家庭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的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加快建立土地流转新机制,实行土地承包经营权股权化,积极探索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折价入股发展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加快土地向农业园区和规模经营大户集中。这方面,区委农工办、区国土局要解放思想,用足用活政策,妥善化解土地流转矛盾。要解决好发展资金问题。金融部门特别是农发行、农村信用合作社要加强对农产品加工企业、合作经济组织、高效农业和农民投资创业的信贷支持,不断增加小额贷款规模,提高小额贷款覆盖率,帮助农民解决季节性、临时性急需资金。各镇、各有关部门也要积极探索建立农业龙头企业担保公司和联户信用担保机制,积极主动地与金融部门合作,切实帮助农民化解贷款难问题。要解决好农业服务问题。当前,要着重推进良种服务业,坚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培育壮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种子种苗企业和种子种苗专业化服务组织,加快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和资本为支撑,拥有现代营销手段和产品品牌,集“育、繁、推”为一体的现代种苗体系;要着重推进新型农技服务业,发展以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体系为主导,以农业科研院所、农业企业、专业性服务组织、各类中介组织为补充的新型农技服务体系。要解决好市场开拓问题。加强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建设,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引导农民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逐步实现流通先行、未产先销,促进产销对接;加快发展超市经营、直销配送、电子商务、拍卖交易等现代流通业态和新型营销体系,促进农产品流通增值。

三、转变观念,改进方式,努力为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环境

一要以新的理念引领农业发展。思维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各级干部要率先解放思想,进一步拓宽眼界、创新思路,用现代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用现代工业的方法经营农业,积极探索加快农民增收的新路子。要转换观念,打破传统领导和组织农业的思维定势,坚持以工业化、城市化、产业化引领“三农”发展,牢固确立“支持产业化就是支持农业,服务农业龙头企业就是服务农民、就是服务先进生产力”的理念,跳出农业抓农业、跳出农业抓增收。要从思想深处把自己解放出来,从习惯于服务千家万户转向重点服务涉农项目,从习惯于跑田头转向跑码头,从习惯于抓生产转向抓加工流通,把为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经纪人等涉农“龙头”服务作为工作的重点。各镇、各有关部门要层层统一思想认识,理清思路,善抓重点,锲而不舍,一抓到底,务求实效。

二要以新的措施推动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全区上下没有与农民增收无关的单位和个人。各镇、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区整治经济发展软环境的要求,进一步创新服务方式,增强服务能力,为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农口部门是农民增收工作的主要职能部门,在抓好技术指导服务等常规工作的同时,要研究促进农民增收的新思路、新措施和新办法。今后,农口部门要把农业招商引资工作作为“一号工程”,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对引进的重大项目,要明确一个工作班子进行跟踪服务,确保项目早开工、早竣工、早投产、早达效;工商等部门要简化注册登记手续,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促进农民投资创业,同时加大农资市场的监管力度,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国土、建设等部门要用足用活政策,对发展花卉苗木、渔业和畜禽业以及从事农产品收购等需要临时用地的给予支持和帮助;税收、金融等部门要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落实有关税费减免政策,切实加大农村信贷投入,扶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财政部门要按照政策要求,统筹安排好各项支农资金,支持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其他部门也要按照各自职责要求做好服务工作。通过强化服务、改善发展环境,全方位关心、支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三要以新的机制引导农业发展。在考核上要突出重点。今后将重点在农民收入、招商引资、高效农业、农民投资创业、劳动力转移、合作经济组织等方面加强考核。对龙头企业考核,要注重数量、实力和带动力;对农业生产考核,要注重高效面积、土地产出率和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以及畜禽业的规模化、科技含量。要不比总量比效益、比收入;不比总数比规模;不比种多少、养多少,比项目招多少、引多少。在政策上要体现导向。实行扶优不扶劣,只奖锦上添花,不搞雪中送炭。区里即将出台整合农业项目资金、加大农业投资的意见,对好的项目、重大的项目实行政策倾斜,重点扶持。并打算每年从政府财政资金中切出一块,专门用于农业招商的奖励。在制度上要着力创新。选择优势企业和大户,借鉴工业项目的做法,每个项目都落实一套班子跟踪服务,做到定目标、定时间、定责任、定奖惩,跟踪服务、协调矛盾。建立健全定期督查通报制度,明确责任,加快推进。通过机制的创新,将农村基层干部的思想转移到加快农村发展上来,转移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全面提升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同志们,增加农民收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是现阶段农村各项工作的核心,也是我们的一项重大任务和历史责任。让我们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开拓创新,奋发进取,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实现“两个率先”的宏伟目标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二篇:代区长在2006年全区农民增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文章标题:代区长在2006年全区农民增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06年10月11日)

同志们:

这次全区农民增收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全市农民增收工作会议精神,分析当前农民增收形势,全面部署今后一阶段农民增收工作。区委、区政府对农民增收工作高度重视,_月_日专题召开全区高效农业规模化推进会议;9月

下旬借参加省第八届农洽会之机,又组织各镇分管负责人和区农口部门主要负责人赴徐州、宿迁、扬州等地进行了考察学习;10月8日区四套班子会议还专门传达了全市农民增收工作会议精神,并就我区贯彻落实问题作了专题研究。马上区委_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现在,我根据区四套班子会议研究的精神,先讲几点意见。

一、分析形势,统一思想,切实增强做好农民增收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促进农民增收是农村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全区农业农村工作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个核心,加大工作组织力度,多策并举,多路并进,挖掘增收潜力,拓展增收空间,农民收入连续两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打破了多年来低位徘徊的局面。去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270元,攀上了新的台阶。应当说,这些成绩是来之不易的。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我区农民收入增长仍然慢于全面小康的序时进度,慢于GDP的增长速度,慢于城市居民收入的增长。农民收入水平不高依然是整个农村工作最为突出的矛盾,农民增收形势不容乐观,保持两位数的增幅任务艰巨。

一是农民收入的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首先从收入结构来分析,家庭经营性收入的第一产业仍然是我区农民收入的大头,达2233元,比重高达42.3,工资性、财产性和转移性等非农收入比重明显偏低,这是我区农民收入总量不高的最大差距。因此,大力提高非农产业收入,将是今后农民增收工作的着力点和主攻方向。其次从县(市、区)间的位置来分析,我区虽处于第一板块,但农民收入仍位于全市中游水平。2005年我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比第一板块的东台、亭湖、大丰分别低395元、335元、235元,处于第一板块的末位。再次从镇与镇的收入水平来分析,不平衡性较大,最高的大纵湖镇已达6057元,最低的北蒋镇只有4810元。如不引起重视,在新一轮农村经济发展中,差距还将继续拉大。

二是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后劲不足。这几年我区农民收入高位增长,主要得益于国家和省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等外力的拉动,农民增收的内生机制尚未形成,增收的支撑体系比较脆弱。从农产品加工增值来看,全区年产51万吨粮食、21万吨蔬菜、8万吨水产品,大多是以卖初级农产品为主,以原始形态进入市场,不但比较效益低下,而且抗市场风险能力差。据统计,我区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的比值仅为0.55:1,而全国平均水平是0.6:1,农民从加工增值中获益较少。从农民组织化程度来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总量不大、覆盖不广、带动能力不强,农产品销售主要是以“小商小贩”各自为战为主。从农业劳动效率来看,2005年,全市亩平产出率为1700元,而我区仅与全市平均水平持平;全区农业劳均增加值为8116元,相当于从事二产的1/5,不到从事三产的1/3。按照现有的技术装备水平和农业生产条件,我区农业劳动力实际需要7.5万人左右,尚有4.5万人需要“分流”。从高效特色农业规模来看,按照亩效益2000元的标准,全区高效农业面积仅为10万亩左右,占耕地面积的11.2,比东台、大丰等地低近25个百分点。小而全,样样有,特色不明,规模不大,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支撑力不强。

三是制约农民增收的因素增多。从产业特点来看,就目前来说农业还是一个“露天工厂”,“靠天吃饭”的产业发展格局还未改变;农产品供求关系的变化、价格的波动对农民收入影响较大,特别是随着世贸过渡期的结束和技术壁垒门槛的提高,农产品出口将会遇到更大的困难;由于受能源供应趋紧的影响,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大幅上扬、难以回落,农本呈增加趋势。从政策层面来看,“一免三补”支农政策已实施到位,依靠政策性增收的空间十分有限。与此同时,长期以来制约我区农民收入增长的投入不足、结构不优、基础设施脆弱等诸多难点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农业自身增收的潜力非常狭小。

总之,我们一定要全面、准确地估价当前农民增收的形势,调整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采取更加扎实有效的措施,强力推进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

二、理清思路,突出重点,扎实抓好农民增收措施的落实

按照区党代会提出的2009年之前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今后一阶段全区农民增收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更新理念,统筹城乡,坚持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城市化带动农村、以产业化提升农业,大力实施项目农业,围绕项目抓招商,依托项目促增收,加快构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确保“十一五”期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

第三篇:在农民增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莲山 课件 w ww.5 Y

K J.CO

M 4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的。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全省农民增收工作座谈会精神,研究部署我县农民增收工作,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落实责任,扎扎实实抓好我县农民增收工作,为实现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做出新贡献。下面,按照会议的要求,我讲三个问题:

一、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切实增强有效增加农民收入的紧迫感。

增加农民收入是新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事关全县经济发展大局和社会稳定。去年,江总书记几次深入农村调研,特别关心的问题是调整农业结构、减轻农民负担,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今年3月份召开的全国九届人大五次会议期间,朱镕基总理在中外记者召待会上也明确表示,面对WTO的新形势,中国政府对农民收入问题最为关切。省委书记王云坤在全省农民增收工作座谈上,从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高度,从践行“三个代表”的高度,从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对农民增收的极端重要性做了非常全面透彻的阐述。深入贯彻和理解中央、省领导讲话精神,做好新阶段农民增收工作,必须对我县农民收入情况和农民增收所面临的形势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县农村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农民收入有了较大幅度增长,特别是改革开放初期增速较快。进入90年代中期,国家提高粮食保护价格,农民收入再次出现较快增长。1998年我县农民收入创历史新高,达到2592元。但是,近年来随着农产品供求关系的重大变化,农业发展更多地受到市场影响,出现了农产品卖难,价格下降,农民增收滞缓的问题。1999年和2000年,由于农业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加之农产品价格下滑,我县农民收入连续两年出现负增长。1999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400元,比1998年下降了7.4%,2000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550元,比1999年下降了35.4%。去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00元,比2000年增长了48.4%。应该说,在自然灾害较重,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的情况下,能够一举扭转农民收入连续两年下降势头,是很不容易的,这主要得益于我们采取了科教兴农、结构调整和实施农业产业化等综合性措施。

尽管农民增收势头较好,但是,我们必须看到,目前我县农民增收仍面临着许多困难。虽然去年农民收入较前年有了大幅度地增长,但这个增长的基础还不牢固,乡与乡之间,农户与农户之间,收入不平衡的问题仍很突出。从总体上看,农民增收的步履仍很艰难。农民增收滞缓是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后各种深层次矛盾的集中反映。从一定意义上讲,农业发展新阶段,也是农民增收难的阶段。这其中的因素很多,有农村和农民自身的原因,也有政策的原因,这些因素集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农民市场经济、科技意识不强。改革开放以来,应该说农民的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从整体上看,还远远跟不上市场经济形势的变化。大部分农民竞争意识较差,不善于按市场需求来组织生产。习惯于只管生产,不管销售,对市场缺少研究,依赖政府的意识较强。无论是结构调整,还是品种选择,都带有很大盲目性、随意性,不注意采用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农业生产在低水平下重复,经济效益不高。

二是法制、政策观念淡薄。一些农民对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的道理知之甚少,在经济交往中,一方面不能很好地运用法律来保障自己的权益,上当受骗现象时有发生,另一方面,不能自觉地遵守法律,国家集体观念淡化,只强调权利,不愿尽义务,不能自觉地上交农业税和统筹提留款,影响了农村工作的正常运行,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三是信息闭塞。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就是效益。一条好的信息可以救活一个厂子,对农民来说,一条信息可以带动一个村脱贫致富。而农村由于交通、通讯及文化发展水平的原因,农民对信息的占有量非常贫乏,在发展种养业上,一味地跟着别人后边走,没有挖掘市场和开拓创新意识。

四是粮食及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农民的第一大收入来源是农业,农业收入占纯收入的65%左右。据统计部门估算,粮食及主要农产品价格提高对农业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60%左右,而自1996年以来,粮食及主要农产品价格不仅没有提高,而且持续下降。由于农产品产量没有明显增长,而价格大幅度下降,价格下降意味着减收。因此,使以农业为主的农户绝对收入减少。

五是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产品附加值低,产业化“龙头”作用不明显,基地还没有形成规模。

六是农村小城镇建设速度慢,对经济发展的拉动性不强,二、三产业发展不快,剩余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不出来。

七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农民还是靠天吃饭。

上述这些因素,决定了新阶段农民增收的形势十分严峻,任务非常艰巨。对此,各级干部应予以高度重视,必须看到,农民收入增长过缓,既是新阶段面临的突出矛盾,又是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农业如果长期增产不增收,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就会受到严重影响,农产品供求关系就可能发生逆转;农民收入和农村购买力上不去,不仅工业品市场需求将受到严重制约,也会影响农民对农产品的消费支出,加剧农产品卖难,扩大内需的方针就难以真正落实;农民生活得不到持续改善,农村的不稳定因素就会增多;农民不能尽快富裕起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因此,必须把农民增收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新阶段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和核心目标,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应该看到,尽管目前农民增收面临着许多困难,但困难是暂时,完成农民增收的根本任务,我们具备很多有利条件。

一是社会各界高度重视。现在,农民增收问题,已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组织抓农村工作的指导思想都非常明确,发展效益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在上上下下形成了共识,并研究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性措施,发展的大环境十分有利。

二是广大农民增收的愿望强烈。开展农民增收行动,得民心,顺民意,一定会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和积极响应。这是我们做好农民增收工作的内在动力。

三是农民增收的现实潜力很大。我县经济发展基础较好,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丰富,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健全,技术力量雄厚,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这些都是我县农民增收的潜在优势,还没有真正发挥出来。

四、农民增收工作我们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由于近年来,我们采取了科教兴农、结构调整等措施,全县农民增收出现了一些新亮点。肉鸡代养,绿色食品,井旁经济,暖棚经济,劳务输出等都在农民增收上收到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并积累了这方面的经验。

五、我县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又是少数民族自治县,我们要充分利用这方面的优势,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造我县农业生产条件,增加农民收入。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们成功地解决了农产品短缺的问题,实现了一个历史性的目标。在新阶段解决好农民增收问题,使广大农民由温饱全面进入小康,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又一历史性任务。只要我们坚持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结构战略调整为主线,紧紧依靠广大农民群众的创造精神,知难而进,扎扎实实地做好各方面工作,就一定能够实现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推动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迈上历史性的新台阶。

二、明确思路,突出重点,全面实施农民增收行动计划

新时期增加农民收入要有新思路。农业进入新阶段后,温饱问题解决了,形势发生了变化,解决农民增收滞缓问题成为农村工作的主题,富裕农民,繁荣农村是我们的主要任务。因此,面对新形势,完成新任务,必须要有新思路,探索新途径。当前,农民增收困难,从表面上看,主要农产品卖难、价格持续走低,农业自然灾害频繁等因素造成的,但从本质上看,根本症结不在农业和农村内部,而在外部。事实上,农业进入新阶段以后,由于市场环境、政策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今后农民增收已经越来越多地取决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取决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程度,取决于城乡经济良性互动效果。从更深的角度分析影响农民增收的原因,是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和人口非农化程度低所致。因此,加速推进农业、农村和农民的“裂变”进程,实现农业工业化、农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是新时期增加农民收入的基本思路。

按照省农民增收工作座谈会的要求,结合我县农民增收的实际,县委、县政府决定在全县实施农民增收行动计划。总的任务和目标是:到2005年,全县农民人均收入按现价计算达到4000元。为实现这一目标,粮食收入保持稳定,人均粮食收入1600元;畜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人均牧业收入达1200元以上;绿色和特色食品产业收入大幅度增长,人均绿色和特色食品收入600元,乡镇企业、民营企业和劳务收入明显增加,人均劳务和第二、三产业经营收入达600元。农户经济的发展目标是:户均“三亩效益田”,年纯收入3000元以上;户均开发一个新的增收项目,年纯收入2000元以上;户均转出一个劳动力,年纯收入3000元以上;户均降低一成生产成本,主要产业降低10%以上;到2005年,全县实现人均增收1500元以上。

组织实施农民增收行动计划,是贯彻落实县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实现县委“三个三”发展战略,推进和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大实施步骤。县直各相关部门和各乡镇要把农民增收行动作为今后农村工作的中心,并动员和号召广大干部群众,立即行动起来,积极投身到农民增收行动计划中来。按照我县农民增收的总体思路,实施农民增收行动计划总的要求是,瞄准一个目标,突出一条主线,抓住一个根本,加快“三化”进程。即瞄准农民增收这个核心目标,突出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条主线,抓住农业产业化经营这个根本,加速推进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和人口非农化进程。

按照这个总的要求,我县全面实施农民增收行动计划,必须牢牢把握这样几个战略重点:

(一)以“五业”为重点,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我们要用工业化思维谋化农业发展,围绕项目开发做文章,以项目开发为切入点,搞好加工和转化,重点建好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一是积极发展精品牧业。以德大公司为龙头,不断扩大代养鸡规模。在目前建成的4个祖代种鸡场、3个8万套父母代种鸡场和2个孵化场的基础上,再建设1个8万套父母代种鸡场,养鸡重点向小区和大户发展,不断扩大规模,并努力促成德大公司2500万只肉鸡饲养、屠宰、加工一条龙项目和18万吨饲料加工厂的建设。到2005年,代养户年均收入10000元。目前,德大公司在我县已发展代养户973户,今年要完成1200万只的代养任务。在现有草原乳粉厂基础上,大力发展乳制品业。一方面,要加快奶源基地建设,采取低成本扩张,推进“黄改奶”工程,扩大奶牛数量,今年要完成新购奶牛900头和“黄改奶”2000头的任务,年末奶牛存栏数达到8400头,2005年全县奶牛要发展到5万头,年加工鲜奶20万吨。另一方面,加大乳业招商力度,积极与各大乳品企业洽谈合作,引进大的龙头企业。

二是积极发展稻业。水稻是我县粮食生产的一大优势,开发潜力很大。稻业发展以水田开发和稻米精深加工为主,开发重点放在七门吐泄干、高家电灌站和一引干末端的水田开发区域。“十五”期间要开发水田15万亩,使全县水田面积发展到75万亩。今年要完成5.4万亩的开发任务。要有计划、有重点地扩大名优品种稻米和有机大米的生产,打出品牌,提高效益。在现有吉粮米业、莲花泡农场稻米加工厂的基础上,大力招商引资,上大型精深加工龙头企业,把前郭米业系列做大做强,逐渐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

三是积极发展草业。草业是前郭地方特色很强的新兴产业,它不但具有生态效益, 还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县有草原面积270万亩,需改造的草原90万亩。我们要以生态县建设为目标,重点抓好生态草工程建设。采取招商引资、争取国家生态建设资金和社会投资的办法,进行播、改、补,大力恢复草原植被,加快草原改造步伐。在此基础上,搞好商品草的出口创汇和草产品深度开发,拉长产业链条,使其成为我县农村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今年,要完成生态草建设面积15万亩(其中认治5万亩)。到2005年,全县生态草建设面积要达到60万亩,羊草产量要达36万吨,纯收入5400万元。水田乡(镇)、场要组织好群众搞稻草加工,提高利用率。

四是积极发展渔业。我县江河湖泊和自然泡沼较多,地表水资源量丰富,适合渔业发展。要依托查干湖、新庙泡、库里渔场和余热鱼苗繁殖场的优势,搞好水产品开发,引进新优特品种,推广现代养殖技术,扩大养鱼水面,增加水产品产量。“十五”期间抓好查干湖大水面投种养殖和绿色水产品养殖项目区建设,建成1000亩标准三用鱼池,要把余热鱼苗繁殖场建成现代化名、特、优水产品繁育基地,在保证鱼苗自繁自用的情况下,还要出售商品鱼苗。余热鱼苗繁殖场要拓宽融资渠道,实现规模翻番,效益翻番,稳固占领东北市场,力争申报成国家级良种场。利用灌区泄水和泡沼,组织群众发展渔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

五是积极发展林业。我县荒山荒地较多,林业资源潜力很大。林业重点放在生态林建设上。要充分利用生态林业示范县建设的政策和资金,大力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全县要实施1000亩速生优良品种育苗基地和2万亩示范林实验基地建设,到2005年,全县果树面积达到2万公顷,有林地面积166700公顷,森林覆被率26.6%,林业产值达到800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高标准建设好基地。坚持“划分区域、确定品种、突出特色、规模发展”的原则,重点建设好玉米、大豆、水稻、杂粮杂豆、经济作物、蔬菜、猪、牛、羊、禽等十大类生产基地,并按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区域化的模式组织生产,逐渐把基地办成龙头企业的第一生产车间。

(二)优化品质结构,加快畜牧业大产业建设

牧业经济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我县粮食较多,饲料和饲草资源丰富,发展畜牧业具有十分优越的条件。因此,我们要把发展畜牧业作为转化粮食、转移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战略重点,力求取得较大突破。

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发展的要求,建设好六大畜牧产业经济区。即西部“九乡三场”为重点的高产奶牛产区,西部“七乡一场”为重点的优质细毛羊产区,深井子以东十八个乡镇为重点的肉鸡产区,以农区为重点的肉羊和乳肉兼用牛产区,查干湖和松花江沿线的大鹅产区,铁路沿线为重点的生猪产区,逐步形成分区推进、梯次跨越、整体越升、良性发展的集约化经营格局。

深入开展“抓三户、建强乡、办小区”活动, 不断扩大畜禽饲养规模,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要改变资源依赖型的养畜观念和粗放的经营方式,逐步向舍饲圈养和牧业小区方向发展。到2005年,全县要建成牧业小区 120个,牧业经济强乡4个,“三户”达8500户(其中专业大户160户)。

全面实施畜牧业良种工程。根据市场的多样化需求,把良种引进与本地品种开发结合起来,尽快改善畜禽品质,提高良种覆盖率,提高畜产品质量,为发展精品牧业构筑品种优势。以县乡畜牧站繁改技术人员和村繁改技术员为基础,成立繁改专业队,形成行政与技术并行的双轨责任制,繁改专业队负责配种,保受胎率,按受胎率定报酬。

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按照《吉林省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实施方案》的要求,落实责任,健全完善县、乡、村、社四级指标考核体系,实施计划防疫与强制免疫,依法预防、控制和扑灭动物疫病,实现与国际畜产品生产标准接轨。在防疫上必须强化乡镇畜牧站和村社防疫员的主体作用,禁止养户自行防疫。

加强草原管护。认真落实县政府下发的《关于季节休牧和划区轮牧工作的实施意见》,抓好草原的建设和管理。为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各地要做好宣传工作,改变传统的饲养方式,引导养畜户由单一放牧向半舍饲和舍饲过渡。对草原进行一次全面普查,明确权属,划分等级,完善草原承包责任制,做到落实地块,落实人头,落实责任。成立畜牧执法监察大队,依法加大对私开滥垦草原的查处力度。县人大要依据《民族区域自治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尽快制定全县畜牧防疫、繁改、草原管理方面的单行条例,为畜牧业健康有序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搞好粗饲料的开发和利用。坚持“春抓种、秋抓贮、常年抓加工”的做法,生产青黄贮饲料,为养畜户半舍饲和舍饲提供充足的饲料来源。到2005年,全县生产青黄贮饲料60万吨,“三化”饲料50万吨。

(三)、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建设绿色食品基地县

发展绿色食品要坚持面向市场,符合标准,保证质量,规范管理,争创名牌的原则,抓好系列开发。到“十五”末期,要开发绿色食品名牌10个,绿色食品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2%,基地初步形成规模。一是抓品牌。在绿色食品生产上,要统一品牌。在现有莲花泡“松莲”、鲜丰的“长巴粒”、平凤“二马泡”大米品牌、“查干湖” 鳙鱼品牌、红星的“兴曙”牌羔羊肉片品牌基础上,再创一些名牌产品,形成整体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二是抓质量。积极推广新技术,选用优质品种,使用有机肥和生物农药,减少食品中有害化学物质的残留,确保绿色食品的质量。建立生产操作规程,坚持标准化生产,加强对绿色农产品的质量监测,包括生产、加工标准化体系建设,检测体系建设,硬件和配套设施建设,经营者自身素质和执法队伍素质建设,实现与世界有机农产品接轨。三是抓规模。要扩大绿色食品生产的范围,使更多的农产品被评为绿色食品,增加总量,从而把我县真正建成绿色食品基地县。力争到“十五”末期,符合绿色食品标准的大米达30万吨,鱼2万吨,牛羊肉1万吨,奶制品5000吨。

(四)坚持区域化布局,发展地方特色农业

做大玉米经济,对玉米进行重新定位和对待,按照品种专业化、生产标准化、种植区域化的要求,引导农户积极发展高油、高蛋白、高淀粉等专用玉米,重点发展工业原料玉米,稳定发展饲料玉米,控制发展食用玉米,尽快把我县建成优质、专用玉米生产和加工基地,把玉米经济这篇大文章做好。通过确定品种,实行机械作业,生物和药物防虫等措施降低生产成本,到2005年,粮食生产成本降低10%。

实行区域化布局、因地制宜、适地适种。南部要突出玉米优势,重点发展高油、高淀粉玉米;西部要突出杂粮杂豆优势,重点选择耐旱品种,发展花生、绿豆、芝麻、葵花等经济作用和饲料作物;北部要突出瓜菜优势,努力提高复种指数,重点发展麦菜、瓜菜、菜菜复种,有水灌条件的其它乡镇也要采取这一做法;灌区乡(场)要突出水稻优势,进一步提搞稻米质量,重点发展绿色、无公害和有机稻米的生产;查干湖旅游区邻近的新庙、蒙古屯等乡镇要结合旅游项目发展观光农业;前郭镇、长山、吉拉吐、孤店要大力发展棚膜经济。

(五)转移农村剩余人口,推进农村人口非农化

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我县人多地少,大量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土地上,劳动生产率低,这是农民收入难以增加的根本因素。解决农民的就业和增收问题必须走工业化、城镇化的路子,通过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使更多的农民从土地中转移出来,实现就业非农化,变农民为市民,工人、商人、牧民和民营企业家。这是一个大的方向,是“三农”裂变的核心。从我县现实情况看,主要有这样几个途径,一是向畜牧业转移。畜牧业是农民易于进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县发展畜牧业的空间很大,要把畜牧业作为农民就业和增收最现实最有效的途径,采取相应的措施,引导和鼓励农民向畜牧业转移。二是发展劳务经济。要把劳务经济作为一个产业,鼓励和引导农民走出土地,走向城市,走向工厂,走向社区,融入市场经济发展的大潮,成为非农人员或兼职人员。要充分发挥好县劳务输出服务公司和达里巴国际劳务输出基地乡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加快全县劳务输出步伐。三是开发农村小城镇,引导农民向小城镇转移。农村小城镇是农村之首,城市之末,是连结城市和农村的中间地带。搞好农村小城镇建设,不仅对缩小城乡差距十分有利,也给广大农民实现增收致富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此,我们要大力开发农村小城镇,通过小城镇建设带动二、三产业的发展,吸引农村更多的剩余劳动力进入小城镇,为农民增收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根本出路在于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我们既要抓好当前,又要立足长远,切实抓好城镇化建设,增强城镇的综合承载功能,发挥城镇的集聚效应,加速推进农民向市民的转变,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格局。

(六)搞活农产品流通,引导农民进入市场。

增加农民收入,必须把开拓农产品市场,搞活流通做为一项战略措施。流通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是农产品价值和农民收入得以实现的决定性因素。要进一步深化流通体制改革,着力解决生产与市场脱节的问题。注重培育农民自己的流通组织,广辟农产品流通渠道,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取消妨碍农产品流通的非法关卡和地区封锁,形成农产品流通的“绿色通道”。根据区位优势和资源状况,抓好专业批发市场建设。以王d镇为中心,建立玉米批发市场;以兰图镇为中心,建设杂粮杂豆批发市场;以八镇为中心,建设瓜菜批发市场;以莲花泡农场为中心,建设辐射整个灌区的大米批发市场。加快农村信息网络建设,充分发挥省“农网”作用,向农民传递市场信息,广泛宣传具有前郭特色的绿色食品,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加强农村经纪人队伍建设,规范经营行为,提高素质,发挥他们在农产品销售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三、加强领导,强化措施,为农民增收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

增加农民收入,既是当务之急,又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加强领导,强化政策措施,突破重点难点问题,推动和保障农民收入快速增长。

(一)深化农村改革,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着重搞好以下几方面的改革:

一是加快农村税费改革。加速推进农村税费改革,是减轻农民负担的根本性措施,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直接有效措施。我县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目前已全面铺开,各地要按照县里的统一部署,继续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二是积极推进土地规模经营。实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有利于克服小规模家庭经营的局限性,有利于土地的充分利用,也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推进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要本着明确土地所有权、稳定土地承包权、搞活土地使用权的原则,在稳定家庭承包关系、坚持二轮土地承包30年不变的前提下,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市场化的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

三是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按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开办小额信用贷款,推行农户联保贷款等不同方式的农业信用贷款担保制度。同时,要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绿色食品、畜牧业、多种经营等农民增收项目的投入力度。财政部门要加大支农力度,重点扶持农户开辟新的增收途径和项目。各部门要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加强我县农业基设施建设,发展抗灾避灾农业。

四是加快农村户籍制度改革。尽快研究制定好农民在城市就业、居住、子女教育等方面的政策,增强城市对农民的吸引力。

(二)加速组织创新,不断探索经营方式和方法。用工业化思维谋化农业,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提高农业生产的社会化、组织化程度。加速农村微观经济组织创新,是经济国际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减少市场风险,保护农民利益的重要措施。我县农村经济组织发育势头很好,全县现有各类专业技术协会50个,从业人员124人,有经纪人协会25个,会员1043人。去年通过上述经济组织促成的农产品交易额达4亿多元。各相关部门和各乡镇对农村经济组织要因势利导,加大扶持和保护力度,确保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快速壮大。积极为新型经济组织在农产品技术开发、技术引进方面提供优惠条件,并提供市场信息、技术信息。执法部门和金融部门对农村经济组织创新,要实行价格保护和信贷方面的支持。创新经济组织,从本质上说,是调整完善生产关系,各乡镇要从当地生产力水平和主导、优势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组织创新,抓好试点,总结经验,全面推广。从我县实践看,目前应重点扶持公司加农户、专业生产协会的经济组织。通过组织创新,把产、加、销衔接起来,把分散经营的农户组织起来。

(三)、抓好小城镇建设,提高农村城市化水平。加快小城镇建设是实现农村城市化的必由之路,城市化必先城镇化。小城镇建设的核心在于发展经济,只有强化小城镇的经济支撑,才能为广大农民进城镇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才能吸引劳动力就近进入小城镇,实现由农民向市民的转变。我们在抓好长新镇、王在镇、兰图镇的小城镇建设的同时,其他乡镇对本地的建设也要纳入发展规划,搞好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形成以商贸兴镇,以特色富镇,吸纳周边乡村农民进镇发展二、三产业。

(四)转变政府职能,不断创新领导方式。农民增收行动,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事关全县发展大局,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各级干部必须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切实转变工作方式方法。

要坚持用工业化思维谋化农业发展。当前最重要的是强化三个意识。一个是效益意识。要把效益的最大化作为最终目标,强化经营管理,降低生产成本。第二个是标准意识,多年来,农业生产只重产量,不重质量,生产无标准的问题比较突出。新阶段农业生产标准化问题已经提到日程,不仅是出口农产品,就是在国内销售的农产品也必须尽快解决质量和安全标准问题。第三个是社会化大生产意识。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把农业与工业,农业与市场紧密结合起来,实行工农互动,城乡一体。强化工业对农业、城市对农村的拉动作用。

要坚持用市场经济手段指导农村经济发展。市场经济是开放经济和法制经济,有其固有的运行规律。加入世贸组织后,政府职能的转变主要体现在行政推动、政策引导、帮办不包办、组织不强迫,重点在引导、扶持、服务上下功夫。帮助农民研究市场、顺应市场、寻找市场,逐步扩大产品的市场份额。

要充分发挥经营主体的作用,着力在发挥农户经济上做文章。农户经济的经营状况,直接决定着农民收入水平。当前,必须认清解决农户经济总量不足的问题。对“一业为主”已有相当基础的农户,进一步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对多业处于平均水平,但主业不突出的农户,要精心培育有支撑作用的主导项目;对占有资源均等,基本没有多种经营项目的户,要引导他们从事兼业经营,实现以多取胜、以多增收的目标。

(五)形成合力,保证农民增收取得成效。实施农民增收行动计划,涉及方方面面,必须多方配合,协调运作。农村各乡镇、县直各有关部门一定要齐心协力,同心同德,通力合作,把农民增收工作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一是要建立强有力的组织体系。各乡镇党委和政府,要把农民增收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切实摆上工作日程,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县农委要做好综合、协调、督导、考评工作。

二是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各乡镇要按照县里方案的要求,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做到“五到户”,即:任务落实到户,项目规划到户,政策扶持到户,组织服务到户,责任包保到户。县直各相关部门也要制定出本部门的农民增收行动计划和任务目标。

三是要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各项政策措施能不能落到实处,关键是要有一套良好的运行机制做保障。开展农民增收行动,一定要讲实际、求实效,切忌摆花架子,作表面文章。县委将对各乡镇和各部门的工作进展情况,进行跟踪督导、检查和考评,对完成任(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务好的要予以表彰奖励,完不成任务的通报批评。把农民增收目标完成情况作为考核干部的重要依据,完不成增收目标的主要责任人不能提拔重用。

四要密切配合。各乡镇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尽可能地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提供服务。计划、财政、金融要在资金投入上大力支持,县直有关部门要找准位置,积极发挥信息传递、科技支撑、产业衔接、市场开发等方面的作用,群团组织要发挥各自的特点积极投身到农民增收行动中来。农委要及时总结、宣传农民增收行动中好的经验和做法,指导面上工作。新闻单位要开辟专栏,搞好宣传报道,通过全县上下努力,真正形成全社会重视农民增收,方方面面共同参与农民增收行动的良好局面。

莲山 课件 w ww.5 Y

K J.CO

M 4

第四篇:在农民增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的。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全省农民增收工作座谈会精神,研究部署我县农民增收工作,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落实责任,扎扎实实抓好我县农民增收工作,为实现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做出新贡献。下面,按照会议的要求,我讲三个问题:

一、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切实

增强有效增加农民收入的紧迫感。

增加农民收入是新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事关全县经济发展大局和社会稳定。去年,江总书记几次深入农村调研,特别关心的问题是调整农业结构、减轻农民负担,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今年3月份召开的全国九届人大五次会议期间,朱镕基总理在中外记者召待会上也明确表示,面对wto的新形势,中国政府对农民收入问题最为关切。省委书记王云坤在全省农民增收工作座谈上,从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高度,从践行“三个代表”的高度,从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对农民增收的极端重要性做了非常全面透彻的阐述。深入贯彻和理解中央、省领导讲话精神,做好新阶段农民增收工作,必须对我县农民收入情况和农民增收所面临的形势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县农村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农民收入有了较大幅度增长,特别是改革开放初期增速较快。进入90年代中期,国家提高粮食保护价格,农民收入再次出现较快增长。1998年我县农民收入创历史新高,达到2592元。但是,近年来随着农产品供求关系的重大变化,农业发展更多地受到市场影响,出现了农产品卖难,价格下降,农民增收滞缓的问题。1999年和2000年,由于农业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加之农产品价格下滑,我县农民收入连续两年出现负增长。1999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400元,比1998年下降了7.4%,2000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550元,比1999年下降了35.4%。去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00元,比2000年增长了48.4%。应该说,在自然灾害较重,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的情况下,能够一举扭转农民收入连续两年下降势头,是很不容易的,这主要得益于我们采取了科教兴农、结构调整和实施农业产业化等综合性措施。

尽管农民增收势头较好,但是,我们必须看到,目前我县农民增收仍面临着许多困难。虽然去年农民收入较前年有了大幅度地增长,但这个增长的基础还不牢固,乡与乡之间,农户与农户之间,收入不平衡的问题仍很突出。从总体上看,农民增收的步履仍很艰难。农民增收滞缓是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后各种深层次矛盾的集中反映。从一定意义上讲,农业发展新阶段,也是农民增收难的阶段。这其中的因素很多,有农村和农民自身的原因,也有政策的原因,这些因素集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农民市场经济、科技意识不强。改革开放以来,应该说农民的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从整体上看,还远远跟不上市场经济形势的变化。大部分农民竞争意识较差,不善于按市场需求来组织生产。习惯于只管生产,不管销售,对市场缺少研究,依赖政府的意识较强。无论是结构调整,还是品种选择,都带有很大盲目性、随意性,不注意采用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农业生产在低水平下重复,经济效益不高。

二是法制、政策观念淡薄。一些农民对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的道理知之甚少,在经济交往中,一方面不能很好地运用法律来保障自己的权益,上当受骗现象时有发生,另一方面,不能自觉地遵守法律,国家集体观念淡化,只强调权利,不愿尽义务,不能自觉地上交农业税和统筹提留款,影响了农村工作的正常运行,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三是信息闭塞。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就是效益。一条好的信息可以救活一个厂子,对农民来说,一条信息可以带动一个村脱贫致富。而农村由于交通、通讯及文化发展水平的原因,农民对信息的占有量非常贫乏,在发展种养业上,一味地跟着别人后边走,没有挖掘市场和开拓创新意识。

四是粮食及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农民的第一大收入来源是农业,农业收入占纯收入的65%左右。据统计部门估算,粮食及主要农产品价格提高对农业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60%左右,而自1996年以来,粮食及主要农产品价格不仅没有提高,而且持续下降。由于农产品产量没有明显增长,而价格大幅度下降,价格下降意味着减收。因此,使以农业为主的农户绝对收入减少。

五是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产品附加值低,产业化“龙头”作用不明显,基地还没有形成规模。

六是农村小城镇建设速度慢,对经济发展的拉动性不强,二、三产业发展不快,剩余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不出来。

七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农民还是靠天吃饭。

上述这些因素,决定了新阶段农民

增收的形势十分严峻,任务非常艰巨。对此,各级干部应予以高度重视,必须看到,农民收入增长过缓,既是新阶段面临的突出矛盾,又是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农业如果长期增产不增收,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就会受到严重影响,农产品供求关系就可能发生逆转;农民收入和农村购买力上不去,不仅工业品市场需求将受到严重制约,也会影响农民对农产品的消费支出,加剧农产

品卖难,扩大内需的方针就难以真正落实;农民生活得不到持续改善,农村的不稳定因素就会增多;农民不能尽快富裕起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因此,必须把农民增收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新阶段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和核心目标,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应该看到,尽管目前农民增收面临着许多困难,但困难是暂时,完成农民增收的根本任务,我们具备很多有利条件。

一是社会各界高度重视。现在,农民增收问题,已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组织抓农村工作的指导思想都非常明确,发展效益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在上上下下形成了共识,并研究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性措施,发展的大环境十分有利。

二是广大农民增收的愿望强烈。开展农民增收行动,得民心,顺民意,一定会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和积极响应。这是我们做好农民增收工作的内在动力。

三是农民增收的现实潜力很大。我县经济发展基础较好,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丰富,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健全,技术力量雄厚,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这些都是我县农民增收的潜在优势,还没有真正发挥出来。

四、农民增收工作我们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由于近年来,我们采取了科教兴农、结构调整等措施,全县农民增收出现了一些新亮点。肉鸡代养,绿色食品,井旁经济,暖棚经济,劳务输出等都在农民增收上收到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并积累了这方面的经验。

五、我县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又是少数民族自治县,我们要充分利用这方面的优势,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造我县农业生产条件,增加农民收入。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们成功地解决了农产品短缺的问题,实现了一个历史性的目标。在新阶段解决好农民增收问题,使广大农民由温饱全面进入小康,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又一历史性任务。只要我们坚持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结构战略调整为主线,紧紧依靠广大农民群众的创造精神,知难而进,扎扎实实地做好各方面工作,就一定能够实现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推动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迈上历史性的新台阶。

二、明确思路,突出重点,全面实施农民增收行动计划

新时期增加农民收入要有新思路。农业进入新阶段后,温饱问题解决了,形势发生了变化,解决农民增收滞缓问题成为农村工作的主题,富裕农民,繁荣农村是我们的主要任务。因此,面对新形势,完成新任务,必须要有新思路,探索新途径。当前,农民增收困难,从表面上看,主要农产品卖难、价格持续走低,农业自然灾害频繁等因素造成的,但从本质上看,根本症结不在农业和农村内部,而在外部。事实上,农业进入新阶段以后,由于市场环境、政策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今后农民增收已经越来越多地取决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取决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程度,取决于城乡经济良性互动效果。从更深的角度分析影响农民增收的原因,是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和人口非农化程度低所致。因此,加速推进农业、农村和农民的“裂变”进程,实现农业工业化、农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是新时期增加农民收入的基本思路。

按照省农民增收工作座谈会的要求,结合我县农民增收的实际,县委、县政府决定在全县实施农民增收行动计划。总的任务和目标是:到2005年,全县农民人均收入按现价计算达到4000元。为实现这一目标,粮食收入保持稳定,人均粮食收入1600元;畜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人均牧业收入达1200元以上;绿色和特色食品产业收入大幅度增长,人均绿色和特色食品收入600元,乡镇企业、民营企业和劳务收入明显增加,人均劳务和第二、三产业经营收入达600元。农户经济的发展目标是:户均“三亩效益田”,年纯收入3000元以上;户均开发一个新的增收项目,年纯收入2000元以上;户均转出一个劳动力,年纯收入3000元以上;户均降低一成生产成本,主要产业降低10%以上;到2005年,全县实现人均增收1500元以上。

组织实施农民增收行动计划,是贯彻落实县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实现县委“三个三”发展战略,推进和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大实施步骤。县直各相关部门和各乡镇要把农民增收行动作为今后农村工作的中心,并动员和号召广大干部群众,立即行动起来,积极投身到农民增收行动计划中来。按照我县农民增收的总体思路,实施农民增收行动计划总的要求是,瞄准一个目标,突出一条主线,抓住一个根本,加快“三化”进程。即瞄准农民增收这个核心目标,突出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条主线,抓住农业产业化经营这个根本,加速推进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和人口非农化进程。

按照这个总的要求,我县全面实施农民增收行动计划,必须牢牢把握这样几个战略重点:

(一)以“五业”为重点,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我们要用工业化思维谋化农业发展,围绕项目开发做文章,以项目开发为切入点,搞好加工和转化,重点建好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一是积极发展精品牧业。以德大公司为龙头,不断扩大代养鸡规模。在目前建成的4个祖代种鸡场、3个8万套父母代种鸡场和2个孵化场的基础上,再建设1个8万套父母代种鸡场,养鸡重点向小区和大户发展,不断扩大规模,并努力促成德大公司2500万只肉鸡饲养、屠宰、加工一条龙项目和18万吨饲料加工厂的建设。到2005年,代养户年均收入10000元。目前,德大公司在我县已发展代养户973户,今年要完成1200万只的代养任务。在现有草原乳粉厂基础上,大力发展乳制品业。一方面,要加快奶源基地建设,采取低成本扩张,推进“黄改奶”工程,扩大奶牛数量,今年要完成新购奶牛900头和“黄改奶”2000头的任务,年末奶牛存栏数达到8400头,2005年全县奶牛要发展到5万头,年加工鲜奶20万吨。另一方面,加大乳业招商力度,积极与各大乳品企业洽谈合作,引进大的龙头企业。

二是积极发展稻业。水稻是我县粮食生产的一大优势,开发潜力很大。稻业发展以水田开发和稻米精深加工为主,开发重点放在七门吐泄干、高家电灌站和一引干末端的水田开发区域。“十五”期间要开发水田15万亩,使全县水田面积发展到75万亩。今年要完成5.4万亩的开发任务。要有计划、有重点地扩大名优品种稻米和有机大米的生产,打出品牌,提高效益。在现有吉粮米业、莲花泡农场稻米加工厂的基础上,大力招商引资,上大型精深加工龙头企业,把前郭米业系列做大做强,逐渐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

三是积极发展草业。草业是前郭地方特色很强的新兴产业,它不但具有生态效益,还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县有草原面积270万亩,需改造的草原90万亩。我们要以生态县建设为目标,重点抓好生态草工程建设。采取招商引资、争取国家生态建设资金和社会投资的办法,进行播、改、补,大力恢复草原植被,加快草原改造步伐。在此基础上,搞好商品草的出口创汇和草产品深度开发,拉长产业链条,使其成为我县农村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今年,要完成生态草建设面积15万亩(其中认治5万亩)。到2005年,全县生态草建设面积要达到60万亩,羊草产量要达36万吨,纯收入5400万元。水田乡(镇)、场要组织好群众搞稻草加工,提高利用率。

四是积极发展渔业。我县江河湖泊和自然泡沼较多,地表水资源量丰富,适合渔业发展。要依托查干湖、新庙泡、库里渔场和余热鱼苗繁殖场的优势,搞好水产品开发,引进新优特品种,推广现代养殖技术,扩大养鱼水面,增加水产品产量。“十五”期间抓好查干湖大水面投种养殖和绿色水产品养殖项目区建设,建成1000亩标准三用鱼池,要把余热鱼苗繁殖场建成现代化名、特、优水产品繁育基地,在保证鱼苗自繁自用的情况下,还要出售商品鱼苗。余热鱼苗繁殖场要拓宽融资渠道,实现规模翻番,效益翻番,稳固占领东北市场,力争申报成国家级良种场。利用灌区泄水和泡沼,组织群众发展渔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

五是积极发展林业。我县荒山荒地较多,林业资源潜力很大。林业重点放在生态林建设上。要充分利用生态林业示范县建设的政策和资金,大力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全县要实施1000亩速生优良品种育苗基地和2万亩示范林实验基地建设,到2005年,全县果树面积达到2万公顷,有林地面积166700公顷,森林覆被率26.6%,林业产值达到800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高标准建设好基地。坚持“划分区域、确定品种、突出特色、规模发展”的原则,重点建设好玉米、大豆、水稻、杂粮杂豆、经济作物、蔬菜、猪、牛、羊、禽等十大类生产基地,并按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区域化的模式组织生产,逐渐把基地办成龙头企业的第一生产车间。

(二)优化品质结构,加快畜牧业大产业建设

牧业经济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我县粮食较多,饲料和饲草资源丰富,发展畜牧业具有十分优越的条件。因此,我们要把发展畜牧业作为转化粮食、转移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战略重点,力求取得较大突破。

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发展的要求,建设好六大畜牧产业经济区。即西部“九乡三场”为重点的高产奶牛产区,西部“七乡一场”为重点的优质细毛羊产区,深井子以东十八个乡镇为重点的肉鸡产区,以农区为重点的肉羊和乳肉兼用牛产区,查干湖和松花江沿线的大鹅产区,铁路沿线为重点的生猪产区,逐步形成分区推进、梯次跨越、整体越升、良性发展的集约化经营格局。

深入开展“抓三户、建强乡、办小区”活动,不断扩大畜禽饲养规模,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要改变资源依赖型的养畜观念和粗放的经营方式,逐步向舍饲圈养和牧业小区方向发展。到2005年,全县要建成牧业小区120个,牧业经济强乡4个,“三户”达8500户(其中专业大户160户)。

全面实施畜牧业良种工程。根据市场的多样化需求,把良种引进与本地品种开发结合起来,尽快改善畜禽品质,提高良种覆盖率,提高畜产品质量,为发展精品牧业构筑品种优势。以县乡畜牧站繁改技术人员和村繁改技术员为基础,成立繁改专业队,形成行政与技术并行的双轨责任制,繁改专业队负责配种,保受胎率,按受胎率定报酬。

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按照《吉林省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实施方案》的要求,落实责任,健全完善县、乡、村、社四级指标考核体系,实施计划防疫与强制免疫,依法预防、控制和扑灭动物疫病,实现与国际畜产品生产标准接轨。在防疫上必须强化乡镇畜牧站和村社防疫员的主体作用,禁止养户自行防疫。

加强草原管护。认真落实县政府下发的《关于季节休牧和划区轮牧工作的实施意见》,抓好草原的建设和管理。为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各地要做好宣传工作,改变传统的饲养方式,引导养畜户由单一放牧向半舍饲和舍饲过渡。对草原进行一次全面普查,明确权属,划分等级,完善草原承包责任制,做到落实地块,落实人头,落实责任。成立畜牧执法监察大队,依法加大对私开滥垦草原的查处力度。县人大要依据《民族区域自治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尽快制定全县畜牧防疫、繁改、草原管理方面的单行条例,为畜牧业健康有序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搞好粗饲料的开发和利用。坚持“春抓种、秋抓贮、常年抓加工”的做法,生产青黄贮饲料,为养畜户半舍饲和舍饲提供充足的饲料来源。到2005年,全县生产青黄贮饲料60万吨,“三化”饲料50万吨。

(三)、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建设绿色食品基地县

发展绿色食品要坚持面向市场,符合标准,保证质量,规范管理,争创名牌的原则,抓好系列开发。到“十五”末期,要开发绿色食品名牌10个,绿色食品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2%,基地初步形成规模。一是抓品牌。在绿色食品生产上,要统一品牌。在现有莲花泡“松莲”、鲜丰的“长巴粒”、平凤“二马泡”大米品牌、“查干湖”鳙鱼品牌、红星的“兴曙”牌羔羊肉片品牌基础上,再创一些名牌产品,形成整体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二是抓质量。积极推广新技术,选用优质品种,使用有机肥和生物农药,减少食品中有害化学物质的残留,确保绿色食品的质量。建立生产操作规程,坚持标准化生产,加强对绿色农产品的质量监测,包括生产、加工标准化体系建设,检测体系建设,硬件和配套设施建设,经营者自身素质和执法队伍素质建设,实现与世界有机农产品接轨。三是抓规模。要扩大绿色食品生产的范围,使更多的农产品被评为绿色食品,增加总量,从而把我县真正建成绿色食品基地县。力争到“十五”末期,符合绿色食品标准的大米达30万吨,鱼2万吨,牛羊肉1万吨,奶制品5000吨。

(四)坚持区域化布局,发展地方特色农业

做大玉米经济,对玉米进行重新定位和对待,按照品种专业化、生产标准化、种植区域化的要求,引导农户积极发展高油、高蛋白、高淀粉等专用玉米,重点发展工业原料玉米,稳定发展饲料玉米,控制发展食用玉米,尽快把我县建成优质、专用玉米生产和加工基地,把玉米经济这篇大文章做好。通过确定品种,实行机械作业,生物和药物防虫等措施降低生产成本,到2005年,粮食生产成本降低10%。

实行区域化布局、因地制宜、适地适种。南部要突出玉米优势,重点发展高油、高淀粉玉米;西部要突出杂粮杂豆优势,重点选择耐旱品种,发展花生、绿豆、芝麻、葵花等经济作用和饲料作物;北部要突出瓜菜优势,努力提高复种指数,重点发展麦菜、瓜菜、菜菜复种,有水灌条件的其它乡镇也要采取这一做法;灌区乡(场)要突出水稻优势,进一步提搞稻米质量,重点发展绿色、无公害和有机稻米的生产;查干湖旅游区邻近的新庙、蒙古屯等乡镇要结合旅游项目发展观光农业;前郭镇、长山、吉拉吐、孤店要大力发展棚膜经济。

(五)转移农村剩余人口,推进农村人口非农化

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我县人多地少,大量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土地上,劳动生产率低,这是农民收入难以增加的根本因素。解决农民的就业和增收问题必须走工业化、城镇化的路子,通过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使更多的农民从土地中转移出来,实现就业非农化,变农民为市民,工人、商人、牧民和民营企业家。这是一个大的方向,是“三农”裂变的核心。从我县现实情况看,主要有这样几个途径,一是向畜牧业转移。畜牧业是农民易于进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县发展畜牧业的空间很大,要把畜牧业作为农民就业和增收最现实最有效的途径,采取相应的措施,引导和鼓励农民向畜牧业转移。二是发展劳务经济。要把劳务经济作为一个产业,鼓励和引导农民走出土地,走向城市,走向工厂,走向社区,融入市场经济发展的大潮,成为非农人员或兼职人员。要充分发挥好县劳务输出服务公司和达里巴国际劳务输出基地乡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加快全县劳务输出步伐。三是开发农村小城镇,引导农民向小城镇转移。农村小城镇是农村之首,城市之末,是连结城市和农村的中间地带。搞好农村小城镇建设,不仅对缩小城乡差距十分有利,也给广大农民实现增收致富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此,我们要大力开发农村小城镇,通过小城镇建设带动二、三产业的发展,吸引农村更多的剩余劳动力进入小城镇,为农民增收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根本出路在于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我们既要抓好当前,又要立足长远,切实抓好城镇化建设,增强城镇的综合承载功能,发挥城镇的集聚效应,加速推进农民向市民的转变,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格局。

(六)搞活农产品流通,引导农民进入市场。

增加农民收入,必须把开拓农产品市场,搞活流通做为一项战略措施。流通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是农产品价值和农民收入得以实现的决定性因素。要进一步深化流通体制改革,着力解决生产与市场脱节的问题。注重培育农民自己的流通组织,广辟农产品流通渠道,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取消妨碍农产品流通的非法关卡和地区封锁,形成农产品流通的“绿色通道”。根据区位优势和资源状况,抓好专业批发市场建设。以王d镇为中心,建立玉米批发市场;以兰图镇为中心,建设杂粮杂豆批发市场;以八镇为中心,建设瓜菜批发市场;以莲花泡农场为中心,建设辐射整个灌区的大米批发市场。加快农村信息网络建设,充分发挥省“农网”作用,向农民传递市场信息,广泛宣传具有前郭特色的绿色食品,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加强农村经纪人队伍建设,规范经营行为,提高素质,发挥他们在农产品销售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三、加强领导,强化措施,为农民增收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

增加农民收入,既是当务之急,又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加强领导,强化政策措施,突破重点难点问题,推动和保障农民收入快速增长。

(一)深化农村改革,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着重搞好以下几方面的改革:

一是加快农村税费改革。加速推进农村税费改革,是减轻农民负担的根本性措施,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直接有效措施。我县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目前已全面铺开,各地要按照县里的统一部署,继续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二是积极推进土地规模经营。实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有利于克服小规模家庭经营的局限性,有利于土地的充分利用,也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推进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要本着明确土地所有权、稳定土地承包权、搞活土地使用权的原则,在稳定家庭承包关系、坚持二轮土地承包30年不变的前提下,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市场化的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

三是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按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开办小额信用贷款,推行农户联保贷款等不同方式的农业信用贷款担保制度。同时,要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绿色食品、畜牧业、多种经营等农民增收项目的投入力度。财政部门要加大支农力度,重点扶持农户开辟新的增收途径和项目。各部门要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加强我县农业基设施建设,发展抗灾避灾农业。

四是加快农村户籍制度改革。尽快研究制定好农民在城市就业、居住、子女教育等方面的政策,增强城市对农民的吸引力。

(二)加速组织创新,不断探索经营方式和方法。用工业化思维谋化农业,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提高农业生产的社会化、组织化程度。加速农村微观经济组织创新,是经济国际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减少市场风险,保护农民利益的重要措施。我县农村经济组织发育势头很好,全县现有各类专业技术协会50个,从业人员124人,有经纪人协会25个,会员1043人。去年通过上述经济组织促成的农产品交易额达4亿多元。各相关部门和各乡镇对农村经济组织要因势利导,加大扶持和保护力度,确保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快速壮大。积极为新型经济组织在农产品技术开发、技术引进方面提供优惠条件,并提供市场信息、技术信息。执法部门和金融部门对农村经济组织创新,要实行价格保护和信贷方面的支持。创新经济组织,从本质上说,是调整完善生产关系,各乡镇要从当地生产力水平和主导、优势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组织创新,抓好试点,总结经验,全面推广。从我县实践看,目前应重点扶持公司加农户、专业生产协会的经济组织。通过组织创新,把产、加、销衔接起来,把分散经营的农户组织起来。

(三)、抓好小城镇建设,提高农村城市化水平。加快小城镇建设是实现农村城市化的必由之路,城市化必先城镇化。小城镇建设的核心在于发展经济,只有强化小城镇的经济支撑,才能为广大农民进城镇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才能吸引劳动力就近进入小城镇,实现由农民向市民的转变。我们在抓好长新镇、王在镇、兰图镇的小城镇建设的同时,其他乡镇对本地的建设也要纳入发展规划,搞好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形成以商贸兴镇,以特色富镇,吸纳周边乡村农民进镇发展二、三产业。

(四)转变政府职能,不断创新领导方式。农民增收行动,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事关全县发展大局,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各级干部必须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切实转变工作方式方法。

要坚持用工业化思维谋化农业发展。当前最重要的是强化三个意识。一个是效益意识。要把效益的最大化作为最终目标,强化经营管理,降低生产成本。第二个是标准意识,多年来,农业生产只重产量,不重质量,生产无标准的问题比较突出。新阶段农业生产标准化问题已经提到日程,不仅是出口农产品,就是在国内销售的农产品也必须尽快解决质量和安全标准问题。第三个是社会化大生产意识。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把农业与工业,农业与市场紧密结合起来,实行工农互动,城乡一体。强化工业对农业、城市对农村的拉动作用。

要坚持用市场经济手段指导农村经济发展。市场经济是开放经济和法制经济,有其固有的运行规律。加入世贸组织后,政府职能的转变主要体现在行政推动、政策引导、帮办不包办、组织不强迫,重点在引导、扶持、服务上下功夫。帮助农民研究市场、顺应市场、寻找市场,逐步扩大产品的市场份额。

要充分发挥经营主体的作用,着力在发挥农户经济上做文章。农户经济的经营状况,直接决定着农民收入水平。当前,必须认清解决农户经济总量不足的问题。对“一业为主”已有相当基础的农户,进一步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对多业处于平均水平,但主业不突出的农户,要精心培育有支撑作用的主导项目;对占有资源均等,基本没有多种经营项目的户,要引导他们从事兼业经营,实现以多取胜、以多增收的目标。

(五)形成合力,保证农民增收取得成效。实施农民增收行动计划,涉及方方面面,必须多方配合,协调运作。农村各乡镇、县直各有关部门一定要齐心协力,同心同德,通力合作,把农民增收工作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一是要建立强有力的组织体系。各乡镇党委和政府,要把农民增收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切实摆上工作日程,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县农委要做好综合、协调、督导、考评工作。

二是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各乡镇要按照县里方案的要求,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做到“五到户”,即:任务落实到户,项目规划到户,政策扶持到户,组织服务到户,责任包保到户。县直各相关部门也要制定出本部门的农民增收行动计划和任务目标。

三是要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各项政策措施能不能落到实处,关键是要有一套良好的运行机制做保障。开展农民增收行动,一定要讲实际、求实效,切忌摆花架子,作表面文章。县委将对各乡镇和各部门的工作进展情况,进行跟踪督导、检查和考评,对完成任(本文权属好范文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务好的要予以表彰奖励,完不成任务的通报批评。把农民增收目标完成情况作为考核干部的重要依据,完不成增收目标的主要责任人不能提拔重用。

四要密切配合。各乡镇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尽可能地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提供服务。计划、财政、金融要在资金投入上大力支持,县直有关部门要找准位置,积极发挥信息传递、科技支撑、产业衔接、市场开发等方面的作用,群团组织要发挥各自的特点积极投身到农民增收行动中来。农委要及时总结、宣传农民增收行动中好的经验和做法,指导面上工作。新闻单位要开辟专栏,搞好宣传报道,通过全县上下努力,真正形成全社会重视农民增收,方方面面共同参与农民增收行动的良好局面。

第五篇:在全县促进农民增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文 章来源

莲山 课件 w w

w.5 Y k J.COm 9 同志们:

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今天召开全县促进农民增收工作会议。应该说,当前处在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这不仅仅是处在两个“五年计划”转换时期,也是转换时期,更是农村季节转换时期,这是农村工作的收获季节。如何认识当前农村工作形势、预测农民增收趋势,显得非常重要。刚才,吴志元副县长对全县农民增收形势作了分析,指出了农民增收的三个积极因素和四个方面制约因素,对如何做好秋季农民增收工作提出了六项措施,非常重要;近湖镇、恒济镇、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庆丰镇朱港村、方圆禽业公司等五个单位分别从全民创业、农业产业化、劳动力转移、结构调整和龙头企业不同角度作了发言,各有侧重,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经验。现在,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如果不去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会议就失去了原来的意义。下面,我在吴县长讲话的基础上,再讲三个问题。

一、认清当前农民增收的严峻形势

当前,全县各方面发展形势很好,按年初县委扩大会议提出的“六个更加突出”的要求,经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三个文明建设的总体形势很好。更加突出增强县域竞争力方面,今年1-8月,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幅17%左右,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幅30%以上,全年预计可以实现8个亿以上;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教育等工作形势也比较好。更加突出工业主体经济方面,今年全县工业形势很好,工业增加值、技改投入、利税在全市都处于一个比较有利的位次。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方面,无论是农村的发展,还是城市的发展,还是城乡统筹发展都比较好,特别是文明城市创建,经过全县各层各级的团结奋战、顽强拼搏和艰苦努力,已通过省级文明城市验收,文明集镇、文明村创建工作也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城市建设速度加快,县城面貌焕然一新。改革开放也取得新成效,事业单位改革、一些大而难企业改革、建筑企业改革,都按计划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最近我们组织近百名村支书赴韩国学习考察,还组织机关和企业负责人到台湾、香港及国外进行考察和招商活动,三外工作、对外开放的水平都取得新突破,实际利用外资是去年的十多倍,自营出口居全市前列,外经工作连续多年在全市处于领先位置。保障群众基本生活方面也有了新进展,万事民为先,富民优先的一些措施得到落实,特别是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工作,经过全县上下特别是各镇、村的共同努力,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了83%,为老百姓办了一件好事、实事。构建和谐社会、平安创建工作不断向纵深推进,平安建湖、稳定建湖、和谐建湖的局面正在形成,特别是8月份在全县政法系统开展了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打击犯罪、共创和谐”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整顿活动,提高了全体政法干警的素质,增强了政法队伍的的战斗力,使全县各类刑事、民事、治安案件大幅度下降,老百姓安全意识进一步增强,昨天召开的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专门听取了这方面的汇报,会议决定进一步扩大战果,为全县经济“倍增”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民主法制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四五”普法工作扎实推进,争取全国“四五”普法先进县“四连冠”工作正有序进行。

今年以来,农业农村工作,特别是农民增收工作也取得突出成绩。今年我们经历了多种自然灾害的侵袭和考验,4月份遭受了台风和强龙卷风的袭击,5月底遭遇了灰飞虱大面积发生,6月初遭受了连续干旱,7月份连续阴雨,8月初和9月初两次遭受了台风袭击。在这样多的自然灾害面前,我们经受住了考验,夺得夏熟丰收,秋熟也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应该说,今年农民增收的目标是能够完成的,要充分认识到今年取得的成绩。但现在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就是农民增收的隐忧很多,主要是农产品价格下降,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生产成本大幅上升,要引起我们各位同志的高度重视。我县是一个人口相对较多、资源相对偏少的县份,在农业的发展上,存在着特色经济培植不快、结构调整进展不快、劳动力转移推进不快、全民创业致富不快和农村面貌变化不快等五个方面问题,总体看,今年农民增收的形势比较严峻。现在时间已下来四分之三,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还没有完成序时进度。各镇、各有关部门特别是农业一条线的干部要审时度势,认清形势,理清思路,拿出对策,狠抓落实,组织指导全县人民,发展项目,全民创业,一定要实现今年农民增收10%和达到全市平均水平的目标。这是当务之急。

二、进一步明确促进农民增收的重大责任

做好“三农”工作,不仅要抓好当前,而且要抓好长远。今天上午,省里在盐城召开“十一五”规划调研座谈会,我谈到建湖“十一五”发展战略目标,就是要基本实现小康。到那时,我们的国内生产总值要达到200亿元,财政收入要达到20亿元,全县各项经济社会发展指标要达到全市一流、全省上游水平。为此,要实现八个“两”。一是两“衔”。“十一五”发展规划要与“十五”规划和“十二五”规划相衔接,既要总结“九五”、“十五”发展的经验与教训,又要能延续到“十二五”、“十三五”。二是两“高”。高点定位,高速发展,在“十五”基础上,主要经济指标必须翻一番以上。三是两“转”。转变观念,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九五”、“十五”是粗放经营,大投入低产出,“十一五”要实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四是两“先”。富民优先,科教优先。五是两“环”。营造良好的创业发展环境和人居环境,重视生态问题、城乡协调发展问题。六是两“大”。大投入促进大发展。七是两“统”。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经济社会统筹发展。八是两“保”。建立健全机制保障和制度保障,机制和制度不应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而应成为动力和保障。就农村工作而言,各层各级也要进行认真的思考,要做出特色,做大特色。我认为要从以下七个方面做文章。一是“精”水。建湖的特色主要在水产养殖、水生作物上,要做大品牌。二是“精”养。主要是禽畜和特水养殖,向名、特、优转化。三是“精”米。在“十一五”期间要打出建湖绿色大米品牌,同时,做大做强制种业,提高比较效益。四是“精”面。我县自行培育的“建麦一号”弱筋小麦,已经得到了领导和专家的充分肯定,效益也超过正常小麦品种,要很好的加以利用,做足深加工文章,提高附加值。五是“精”蔬。当前,我县蔬菜规模小,品种少,质量差,需要进行大幅度调整,以帮助农民增收。六是“精”果。要引进优良的果树、药材品种,增加农民收入。七是“精”加工。发掘我县资源优势,大力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另外,还要做好农业标准化工作,争创更多的农产品品牌。对照上级要求,结合我县实际,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要达到4880多元,到2010年要达到8000元左右,每年要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长,难度之大,要求之高是显而易见的。各镇、各有关部门,特别是农业一条线的干部,要充分认清自己身上的担子,要切实把农民增收工作抓细抓实,抓出成效来。

三、当前落实农民增收的关键措施

落实各项增收措施,是实现农民增收目标的关键。各镇、各有关部门一定要全力实施“六抓促增收”措施,咬定目标,确保今年农民增收10%、人均收入增幅不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具体抓好以下几点:

1、全力引导农民创业。首先要使家家效益最大化。各镇、各有关部门要加强研究、协调,指导农民闯市场,将秋熟果实卖出去、还要卖出好价钱。各支农单位要让企业放开来收,让农民放开来卖。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当农产品处于一个合理的价位时,要引导老百姓不能惜售,该出手时就出手。其次要使全民创业特色化。广泛宣传,深入发动,靠实地做好工作,把老百姓全面发动起来,全民创业,创业促增收。在农业内部要做好结构调整促增收、上短平快项目促增收、兴办农业龙头加工企业促增收。在农业外部要加大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力度,特别要摸清我县企业对用工的需求情况,通过短期培训,实现季节性用工,以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要动员有钱的老百姓走出来,干起来,能工则工,能富则富,变冬闲为冬忙。第三,要使家家挣钱普遍化。各层各级要把对老百姓的关心体现在每时每刻,把增收目标落实到每家每户,把全民创业推进到每家每户,把农民增收的项目、农民增收的资源调查、农民增收的规划做到每家每户,对农民增收工作督查到每家每户,真正达到户户忙创业,人人挣大钱。

2、全力控减农民负担。促进农民增收要坚持“加法”“减法”一起做,坚决控减农民负担。最近,有关部门抽查了全县15个村的农民负担情况,发现村村都有招待费,有些村报刊费用超支严重,甚至存在会务费、审计费等等,五花八门。全县村平三项经费开支约6.9万元,而村平收入只有6万元左右,如果再用于其他开支,就会变相增加农民负担,这是十分危险的。县纪委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对这15个村进行进一步的检查,查问题,查原因,追责任,坚决严控支出,减少支出,给干部一个清白,给老百姓一个明白。

3、全力做好为农服务工作。做好为农服务工作,各镇、各部门都责无旁贷。要切实加强对老百姓的信息服务、技术服务和执法服务。在资金服务上也要加大力度,县信用联社是扶助全民创业的主力军,要继续加大扶持力度。最近,县农业银行将在颜单镇召开会议,表彰百名信贷用户,这是很好的,希望在全县各镇都开这样的会议。各涉农金融部门都要象农业银行一样,为全民创业,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支持。

4、进一步加大奖惩力度。对照今年农民增收的目标任务,本着“条缺条补、块缺块补、谁缺谁补”的原则,切实加大工作力度,刚化措施,严明责任,坚决完成目标任务。对完成任务的村干部要进行表彰、奖励、晋级,解决工资待遇问题。评选十个“双强”村支部书记工作今年要继续进行下去,同时,要扩大评选面,增加评选名额,以调动村支部书记的工作积极性。这次会议以后,对那些促进农民增收主动积极、措施实在、成效非常明显的集体和个人,要进行表彰奖励,对那些工作失职、有令不行,效果比较差的镇、部门和村要坚决进行惩罚。通过兑现奖惩,把农民增收的措施落到实处。

总之,各镇、各有关部门要迅速行动起来,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全力促进农民增收,为实现“双倍”计划,实现小康目标,实施“十一五”计划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文 章来源

莲山 课件 w w

w.5 Y k J.COm 9

下载区长在全区农民增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区长在全区农民增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区长在城市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今天召开这次会议,主要是分析当前我区城市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研究相应的对策,进一步动员各部门、各单位围绕建立科学高效、运转协调的城管体系,全面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农民增收工作会议祝酒词

    祝 酒 词尊敬的X主任、X书记、X市长,各位领导,各位朋友: 金秋X城夜,把酒会宾朋。此时此刻,在美丽的X,我们欢聚一堂,共同庆祝全市农民增收暨茶园建设工作会议圆满成功召开。会议在X......

    在全县促进农民增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选五篇)

    在全县促进农民增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今天召开全县促进农民增收工作会议。应该说,当前处在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这不仅仅是处在两个“五年计划”转换......

    区委书记在全区农民增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文章标题:区委书记在全区农民增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区农民增收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传达昨天召开的市会精神,结合我区实际,迅速掀起以秋播为中心任务的......

    区长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范文大全)

    今天,区委、区人民政府召开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年全区经济工作,明确年经济工作的基本思路、工作目......

    区长在全区民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区民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召开全区民政工作会议,是区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的会议,主要目的是认真总结过去一年民政战线所取得的成果,全面安排部署新的一年工作......

    教育区长在全区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2015年全区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白塔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李艳萍 (2015年2月27日) 同志们: 每年的这个时候我们都要召开全区教育工作会议,目的就是要迅速的调整到最佳的工作状态......

    区长在全区财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惠凯区长在财税金融决算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08年12月31日) 同志们: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财税金融决算会议,是我们一年中最忙碌、也是最高兴的日子。刚才,财税、金融部门的负责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