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当代中国农村青年的生存状态研究
当代中国农村青年的生存状态研究
姓名:张兵
机电学院16栋548
班级:09材成(2)班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农村青少年在社会大潮的冲击下也悄然发生着变化,农村青少年的健康发展成为农村发展面临的一大问题。本次的实践调查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中国当代农村青年的生存和发展状况。了解农村青年的生活方式,就业结构面。除了在物质方面,精神文化方面也在调查探究范围之内。从物质,精神文化,健康等方面来研究。从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寻找产生的原因,探索解决的方法。以此,为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相应的依据。
关键词:农村青年生存状况发展状况
有资料显示:在我国总人口(大陆)中,居住在农村的占64%左右;而年龄在14-35岁的青少年又占农村总人口36%,因此,农村青年的生存状态对于国家的整个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我们将从下面几个方面来探讨当代农村青年的生存状态。
一,农村青年的就业面
在当代中国农村,一般青年有普遍的几个选择;
(一):信奉着读书的才是唯一走出农村的这一法旨。将自己的童年,少年,青年时光消磨在万卷书中。考上大学,金榜题名,鱼跃龙门。
(二)将国家规定的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然后便走向社会这个大熔炉中,有的或去沿海城市打工,有的跟随亲戚开始为生计奔波。
(三)有的人在家中赋闲,作为新一代的啃老族,麻将,纸牌等成为生活中的消磨时间的娱乐。
对于农村青年的就业方面来讲,读书是一个很常规的选择,农村人认为只有读书才是农村人的唯一出路。因此,大多数的当代青年会走读书走出农村这条路。由于对于其他青年对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觉得对实际的生活用处并不是十分有效。因
此,早早的走向社会,去将自己投入这个大熔炉中煅烧。,因此,对于青年的就业问题我又以下几点拙见:
1;转变观念,促进农村青年就业。农村青年就业难,首先难在一些地方和部门还没有切实转变观念,还没有改变在农村青年管理上的“短视”行为。我国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造成了城乡和地区的壁垒。一些城市在自身就业压力下,习惯于从短期和局部利益考虑,限制农村青年进城,或对他们实行就业限制甚至歧视,城市就业体系中难以见到农村青年的身影。游离于体系之外的农村青年很难找到岗位,即使找到了,也因为缺乏有效的政府管理,拖欠工资的遭遇时常发生,自身的权利往往得不到保障。这种就业政策的不平等又进一步强化了城乡壁垒,使农村青年进城就业和生活的门槛越来越高,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事实上,没有全社会的进步,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就业最终也会失去空间。因此,打破城乡分割,取消对农村青年进城就业的种种限制性规定,千方百计地将农村青年纳入城市建设和管理体系,既是促进农村青年就业的现实需要,也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解决好农村青年就业,是一项极为艰巨的系统工程,还需要城市管理、社会保障等宏观改革的配套实施,任重而道远。只有全社会形成合力,正视问题的复杂性和紧迫性,千方百计地探索解决之策,逐步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才能真正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同样,我们要利用一切形式广泛宣传,加强对农村青年就业观念教育,引导农村青年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经常深入青年,了解广大农村青年的所想所盼,通过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帮助农村青年消除顾虑,积极鼓励、合理引导农村青年外出务工。
2.促进农村青年就业,还需要下大力气做好农村青年的培训工作。我们要整合社会各类培训资源,加大集中培训力度,重点做好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青年农民综合素质,使外出务工人员都能顺利地上岗就业。中国农业大学的一项关于农村青年收入的调查显示,无技术的农村青年收入不到有技术的农村青年收入的60%。在一些城市,一方面是大批进城务工的农民找工作难,另一方面是企业需要的有一定技术和技能的工人短缺。浙江永康职业技术学校、北京联合大学、淄博工业学校,义乌城镇职业学校的负责人介绍,他们培养的掌握各类技术的毕业生供不应求,有的用人单位提前预定下一年的毕业生。他们掌握的各地用工信息表明,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普遍受到用工企业的欢迎。随着我国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现代制造业的发展,耗能高、污染大、技术水平低、劳动效率低的企业在城市里逐步减少。现代服务业、物流业、电子信息业、高新技术产业等等快速发展的产业,需要的都是有文化、有技术的高素质劳动者。没有受过职业培训的劳动力很难适应技术含量高的工作,因此大批向城市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自觉学习一门技术,接受灵活多样的技能培训。信息匮乏、观
念滞后、谋生技能不高等因素,直接导致了农村青年在城市竞争中处于不利境地。他们在城市里付出极多,但所得却很少。绝大多数人始终处于城市的边缘,难以在城市立足,更谈不上改变身份和地位。一些农村青年在竞争乏力的情形下对城市产生抵触心理,少数人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培训是就业的基础,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必须下大力气组织好对农村青年的培训,使他们拥有一技之长,了解城市竞争与生活规则,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增强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只有如此,才有可能使他们在城市中稳定就业,和城市的发展形成良性互动。农村青年的流动性相对较大,现代青年的思维活跃,独立性相对较强,自我意识普遍较强,不易监督管理,频繁跳槽的现象十分普遍。加上免费有证培训力度不足。由于免费有证培训的对象目前还仅限于城镇户口的无业青年,而占多数的农村青年往往是最需要帮助的。由此就存在着这样一个“尴尬”的局面:一方面每年城镇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职能部门为找不到生源,难以完成指标任务而发愁,另一方面广大真正迫切需要培训的农村青年却苦于求学无门。结果往往造成我们的工作事倍功半,得不偿失。希望各级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能够多为我们农村青年考虑,统筹考虑,适当将政策向农村倾斜,进一步扩大培训对象的范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针对农村青年的就业问题,在职技能培训、就业指导、职业介绍、职业见习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让我们农村青年也能享受优惠政。这也是我们开展青年就业和失业状况研究的初衷之所在。从2003年到2010年,我国将陆续对进入非农产业就业的2亿多名农村青年开展岗位培训。培训将以定点和定向培训为主,重点是家政服务、餐饮、酒店、保健、建筑、制造等行业 的职业技能。资料显示,在9000多万名跨地区进城务工的农民中,有相当数量的人员没有稳定的职业和居所,农村青年素质亟待提高。目前,在我国的农村劳动力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9.1%。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新兴产业的兴起,缺乏转岗就业技能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难度越来越大。
3.社会各方面要关注农村青年就业,继续深化就业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发育和规范劳务中介组织与劳动力市场,推进就业工作的市场化。加强对外联系,广泛搜集各类有效信息,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建立健全信息服务网络,及时掌握用工信息,了解用工动态,做好信息发布工作,努力实现岗位与劳动力之间的有效对接。进一步健全劳务输出组织体系,充分发挥好县、乡(镇)、村三级组织网络的作用,不断提高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减少外出的盲目性,降低输出成本。注重抓好能人、经纪人队伍建设,实行典型带动,在规范他们行为的同时,积极鼓励他们为家乡的劳务输出献计献策,带动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进一步巩固和拓宽劳务输出阵地,通过提供真诚周到的服务,树立良好信誉,畅通劳务供需渠道,建立一批稳定的劳务输出基地,不断扩大劳务输出规模,提高劳务输出质量,走劳务输出产业化之路。
二;精神文化方面:对于精神文化方面这个方面,农村这一块普遍比较薄弱。在以前农村要获得信息的渠道一般是通过电视,报纸。得益于互联网的广泛传播,农村青年获得信息和知识的面被拓宽。虽然在获得信息方面的能力加强了,但是在体育,文艺等各个方面还有欠缺,比如说体育锻炼方面:场地设施的简陋,甚至是完全缺乏。这一些因素都是制约农村青年以致整个农村地区的精神文化建设的发展。并且,并且由于在农村,一般精神文化方面的重视力度相比于物质需求来讲十分的微弱。往往有着这么一种现象“年轻的时候用身体来换钱,等老了的时候用钱来买健康”。对于精神文化的建设是十分的紧迫,它的发展不仅影响着现阶段的农村人,还影响着下一代的未来甚至是影响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未来和发展。
三;健康方面;对健康生活方面对于农村青年来讲是至关重要的。农村青年大多都是现在农村的主力军。他们的健康程度一定程度的反映了整个国家的国民健康程度。这个群体后面站着的是一个更大的群体,他们的孩子和父母,这是一个十分巨大的群体了。但是,在对于将抗这个方面,不管是政府还是农村居民都加大了投入和重视力度。国家耗巨资启动了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来为农村居民的健康保驾护航。农村居民的健康意识也在不断的加强一般做到”小病及时看,大病抱希望:的态度。这一个个的措施对于农村,农村青年的发展有了更好的保障
四;自我保障意识低下。改变农村青年城市边缘人现状,一方面要呼吁社会重视,促进农村青年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另一方面农村青年要积极争取属于自身的权利。让人十分吃惊的是,农村青年对改变自身的保障状况甚为麻木。首先,对医疗补助、子女读书、消费水平、住房条件、社会地位、就业指导、工作环境、学习培训等不足甚至空白的保障条件,却评价为“还可以”。低评价导致低满足,使他们“自觉地”远离社会保障条件之外,生活质量失去了最基本的依托。其次,愿意接受低保障或无保障条件来换取就业机会。许多农村青年为了在建筑、商贩、家庭服务、修理、餐饮服务等行业中不被城市职工替代出局,愿意不要职业保障,不要福利待遇,以极低的工资换取“饭碗”,无视保障权利,却从内在抑制了改变生存状况的动力。
5.二等公民心态。这是一种由过激行为和回避行为导致的“矮城里人一等”的心理。过激行为是面对自身权益受侵害时,不寻求通过行政的、法律的、社会的正常途径解决,而是采用要挟、暴力、抢劫霸占等违法手段来捍卫自身权益,结果由受害者成为害人者,遭人唾骂,自觉卑劣。回避行为则体现在很少与城市人打交道,形成原因与他们不能自觉跨越语言障碍、意义障碍、情感障碍有关。语言是划分社会身份的重要工具,浓重的乡音让他们总感觉“非城市人身份”,不敢与城市人“平视”,也无法进入城市人生活文化圈。认识障碍是对自我、对
城市的认识发生了矛盾。农村青年进城后,往往用“农村标准”看待城市生活,结果理解不了城市,又不愿回到原来的农村生活;找不到进入城市后的自我,也失去了原来的自我;对眼前的社会和自我产生怀疑,但不知道该怎么办。情感障碍体现在害怕城市生活,与城市的一切相去甚远,感到自卑而远离城市人。以上障碍是农村青年实现城市化过程所必须跨越的,显然,他们没有自觉跨越以上障碍,没有调整原先的认知和行为,因此,融入不了城市生活,无法获得城市人的认同和理解。这一切加深了“不如城里人”的二等公民心态。
此次关于农村青年生存状况调查对于农村当代青年的生存问题大概从他们的物质,精神,健康三个方向来分析。了解这个群体在整个民族的发展历程中所站在的位置以及这个群体的发展和整个国家的发展之间的联系。
参考文献《当代农村青年的价值观现状及教育对策》陈英敏;余净植;著
第二篇:当代中国农村宗族问题研究与思考
文章标题:当代中国农村宗族问题研究与思考
一、当代宗族复兴原因的探讨
改革后,早已被世人定性为封建糟粕的农村宗族为何迅速复兴,首先成为研究农村与农民问题的学者们非常感兴趣的一个问题。王沪宁、钱杭、王铭铭等学者的研究便是其中的代表。
王沪宁先生侧重于从经济因素和行政体制方面探寻农村宗族复兴的原因。他认为,经济因素是根源:“在漫长的岁月流逝中,没有形成什么足够的力量能冲击家族文化,主要是没有形成什么强大的物质生产力;”[1](p6)同时,他进一步指出,行政控制的弱化和退出,使亲属和家族意识与权力得以滋长,因为农业生产季节性的特点使必要的生产协作变得必不可少,但是集体经济管理手段的削弱,促使家族成为承担协作任务的当然主体,从而“造成家族势力的抬头”[1](p64).
钱杭学者主要从文化的意义上对农村宗族的复兴进行解释。他认为,宗族继续存在的理由不在于其外在的功能,而主要表明的是同族成员共有的一条文化上的根。这条根构成了他们现实存在的价值源泉,因为在目前的社会格局中,宗族是几乎唯一可以真正与他们自己的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的自治性的形式。它不仅满足了人们对于历史感和归属感的需求,更重要的是找到了连接传统与现实的中介,实现人们对于现实生活的道德感和责任感[2](p22-29)。
王铭铭先生以及朱虹先生则倾向于从功能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了宗族复兴的原因。王铭铭认为,宗族共同体之所以复兴是因为宗族能够满足人们在社会公益事业和福利事业以及精神上的某些需要。作者指出:1979年改革以后,合作和互助出现了新的问题:经济改革导致家户经济的再兴,同时导致政府的“公有”力量的部分消减,尤其是政府以往对经济合作和农村公益事业的直接干预被撤销,不仅生产成为个人一家户的事,公益事业和社会互助亦变成民间的事。这一状况为民间传统社会互助制度的恢复提供了一个“自由空间”[3](p63-64)。朱虹则指出了宗族复兴的经济效应因素。他认为返乡寻宗祭祖的华侨能带来明显的经济利益,“基层政府对村民宗族活动往往采取默许甚至支持的原因与招商引资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也有相当关系”;同时,宗族力量在维护农民经济利益,保障自身合法权益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当上级不顾民意随意委派村干部,或者基层部门乱摊派、乱收费肆意加重农民负担时,宗族有一定的力量加以抵制,而没有归属于宗族组织的个人与家庭则是无力与之抗衡“[4].
此外,买文兰和余红等学者还从农民精神心理中的消极因素和精神生活的不足方面入手,探讨其对农村宗族活动复活的促进作用。关于农民精神生活的不足,买文兰认为,农村青年缺乏精神文化生活,而宗族势力利用宗族文化则较易将族人聚集起来;农村社区文化的宗族色彩日益浓厚,如利用祭祀、族戏、婚丧嫁娶等,宗族文化的糟粕冲击着农村精神文明建设[5].余红则认为,农民精神心理中的消极因素也促成了农村家族势力复活的出现。他指出,传统的宗族文化,宗族意识和宗族情感中蕴含着中国农民对“本体性”的需求,即对人类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形成心理上的满足,这种宗族心理使得族人即使远离家乡,也与宗族乡情心心相印。改革开放以来的寻根热,一方面慰藉了自己远走他乡的漂落感,重温了血缘亲情,另一方面也可以了却感情负债;另外各地为了经济建设的需要,对这种宗族乡情起推波助澜的作用[6].
总之,从现有研究的总体上看,学者们对宗族复兴原因的研究与探讨,其触角已深入到政治结构、经济体制、社会功能、文化传统、精神心理等各个层面,展示了宗族复兴的原因不是一维的,而更可能是多维的,是多方面因素合力的结果;学者的分歧主要源自研究问题的角度不同,有的从积极和正面的角度去看待这一问题,而另外一些学者则从消极负面的角度给予解释;目前还缺乏在上述各个层面基础上的综合性研究;因此,宗族复兴的根本原因(或主要原因)问题的研究还有待加以系统综合和进一步深化。从已有研究成果的思路与内容看,虽然多数的研究者都认为,农村宗族在改革后的普遍复兴绝不会是一种偶然现象,必定有它存在的深层次的原因和合理性因素,但是同时又都认同,根深蒂固的宗族观念,聚族而居的生存方式,商品经济的不发达等原因也是农村改革后宗族文化复兴的主要因素。显然,学者们没有很好地正视:农村宗族组织及其活动正是在中国商品经济最为活跃的东南地区普遍复兴这一活生生的事实,因而没有能反思学术界长期形成的所谓关于家庭“小农经济”阻碍商品经济发展的传统结论,进而也就没有能回答农村宗族组织及其活动与商品经济的发展到底是什么关系的问题。至于有的学者把宗族复兴视为农民精神心理的消极因素或指为封建糟粕的复活,则更显得简单粗暴。尤其值得重视的是,研究宗族复兴原因之时,学者的研究很少从关注农民方面的政治需求出发。众所周知,农民与工
第三篇:中国农村文化产业研究
中国农村文化产业研究综述
徐世平
称为21世纪“朝阳产业”的文化产业越来越成为全球经济新的增长点。与此同时,我国学界对其的研究也颇多。而正如中国的文化产业在城市和农村发展严重不平衡,中国农村文化产业未真正形成,研究相对来说比较有限。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之下,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可以为学界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一、主要成果
在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的实践中,学界对“农村文化产业”有一定的研究。但完全研究它的专著几乎是空白,只有潘鲁生《手艺农村—山东农村文化产业调查报告》。“农村文化建设”的论著,如陈文珍《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构建》、方亮编著的《新农村文化建设与管理》、杨发主编的《新农村文化建设读本》等有关农村文化产业的研究填补了一些空白。“文化产业”的力作也为在中国文化产业的大背景下发展的农村文化产业研究提供了借鉴。
与论著相比,本专题研究的论文、期刊数量不少,有100多篇,2010年至今就有20多篇。可见,近几年来学者将目光投向了“农村文化产业”。此外,论者也关注地方农村文化产业的个案研究,如陈运贵《安徽省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与路径选择》。学者们或站在全国的立场、或从地方省区视角,或分析制约其发展的原因及对策、或提出新的体系构建,多纬度、多层次的深入研究对本专题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作用。
二、主要内容和观点
(一)中国农村文化产业的整体研究
第一,农村文化产业的概念 农村文化产业的内涵。一些学者指出,农村文化产业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目标,以农民为创作生产主体,以民间文化为产业资源,将地域性历史文化资源转换为文化商品和文化服务的现代产业形式。另一些在界定时则侧重强调其区域范围,即指相对于城市文化产业而言的,在县域及其以下的行政区域范围(即县、乡镇、村)的文化产业。农村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关系。解学芳指出新农村文化建设包括农村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一方面二者存在不同,另一方面,二者因都依赖于乡土共有的文化资源而密切联系,基于此形成了的博弈关系,最后从马克思的“文化发展和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出发,说明二者不存在发展先后问题,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诉求是实现二者的同步发展。
第二,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可行性。郭玉兰提出了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理论基础,借用1857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揭示的文化发展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规律,为在物质经济基础比较落后的农村率先发展文化产业奠定了理论依据。周传蛟、刘维奇等从农村存在着潜在文化需求、国家推行的新农村设方针和政策,以及城市文化产业对农村文化的渗透等多个方面指出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恰逢其时。
第三,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必要性。文章中论者多提及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意义,如有利于农村生产发展、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解决农民就业、分流农村富余劳动力;满足农民文化需求、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等。此外,潘鲁生、郭玉兰、刘涛等写了专门的文章论述其价值。潘鲁生揭示了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对于保护农村文化生态的意义。郭玉兰分析了文化产业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作用。郭玉兰也阐述了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是实现农村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出口和路径。刘涛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成为中国农村城镇化道路的一条现
实选择。
第四,农村文化产业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及路径。从各个时期农村文化产业的现状出发,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解决思路,这是国内很多论者研究农村文化产业的基本模型和框架。赵秀忠、李秀芳、韩海浪等都指出了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不平衡、发展速度缓慢、文化品位不高、管理相对薄弱等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李新市提出了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几点对策,如激发农村文化人才创新能力;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等。周传蛟针对农村文化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偏低、发展农村文化产业认识上存在误区等问题提出路径选择。周云逸针对中国目前大多数地区农村文化产业尚处在萌芽阶段的现状,从三个方面提出破局之策:一是要发掘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文化资本”;二是吸引民资及外资进入农村文化产业;三是实施重大农村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除此之外,沈成宏、刘锐、金琳、骆勇、林怡、张振华、萧永禄等对此也作了相关论述。第五,农村文化产业其他相关重要问题。有的论者针对农村文化产业的某一问题做专门研究 如:
(1)农村文化产业的集约化问题。李新市在其多篇文章中提到走农村文化产业的集约型道路。李新市、赵翠生的《中国农村文化产业的集约化问题研究》着力对集约化问题进行研究。
(2)农村文化产业的人才短缺问题。李新市《解决农村文化产业人才短缺问题的战略措施》从宏观的战略性角度和当下具体的措施对策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3)农村文化产业与民营企业问题。李新市指出民营企业进入农村文化产业需要各地在政策法规上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民营企业进军农村文化产业的优势;民营企业家要牢记建设布局合理、特色突出的农村文化产业体系的责任;民营企业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目标。
(4)农村文化产业逻辑合理性、政策支持度和经营操作环节问题。这是郭玉兰《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三维思考》中指出的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诸多问题中最为突出的三个问题。
(5)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律与发展态势问题。王悦洲论述了农村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刘彦武阐释了农村文化的发展规律。姜长宝分析了其发展状况和趋势。
(6)农村文化产业的金融支持问题。李海分析了金融介入农村文化产业遭遇的三个方面主要困境,并指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途径。
(二)地方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个案研究
第一,东部。
(1)河北省:阎世峰《河北省农村文化产业现状分析与发展趋势研究》、柳敏和《河北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理念及模式研究》是对河北农村的个案分析。
(2)山东省:山东省的研究成果较多,如孙金荣《山东省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研究》,释修振《淄博市农村文化发展的现状与出路》,王家志的《东营市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3)江苏省:韩海浪《农村文化产业的困境与出路—江苏调查》针对江苏农村文化产业的滞后阻碍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实现的困境,提
出其发展的路径。
(4)浙江省:王国华《新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着力点—以嘉兴市秀洲区农民画为例》指出从嘉兴秀洲区农民画的成功案例中寻找启示。
(5)福建省:周加同最早提出福建农村文化建设的问题和发展对策。吴声怡、许慧宏介绍了福建农村文化产品现状,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其现实条件进行剖析,提出选择以民俗文化开发促进福建省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模式。第二,中部。
(1)河南省:河南省的研究有陈艳梅《关于河南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研究》、刘锐《挖掘民间文__化资源 发展民间文化产业—加河南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
(2)安徽省:论者陈运贵既分析安徽省农村文化产业的现状和问题,又指出其比较优势,并在基础上提出发展策略和路径选择。张传玉做了关于湖北一市和安徽三个县的调查报告。
(3)山西省:郭玉兰指出山西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现实条件、可选择借鉴的模式、需要解决的前提问题。
(4)湖南省:李成家、王连球分析了湖南农村文化产业的现状,并提出发展的对策。
第三,西部。
(1)广西省:徐辉元、周存生等《广西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探索》提出广西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模式。
(2)云南省:樊泳湄《加快云南民族地区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中指出云南民族地区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相应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3)四川省:唐智鑫、王代敬《四川农村文化产业化初探》,何常全等《川北丘陵地区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探索》是对四川、川北丘陵地区腹心南充的个案研究。
(4)重庆市:张奇新《重庆市推进农村文化产业发展问题研究》分析了重庆市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机遇、现状、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三、简要述评
纵观上述成果,从研究伊始至今,本专题在概念、依据、功能作用、现状问题、对策路径、地方个案等方面都有研究,而且许多建立在调查研究之上,这无疑为其深入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础。但同时,研究仍存在需要进一步深化与拓展的地方。
第一,从纵向研究的角度看,可以将其与相关学科结合做深入研究。目前其研究仍局限在自身的发展,除了几篇文章用SWOT方法进行分析之外,较少引用管理学、经济学等其他学科的知识深入研究,可以将文化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多个学科知识结合起来深化对农村文化产业的纵向研究。
第二,从横向研究的角度讲,可以做一些比较研究。尽管全国农村文化产业、地方各省区农村文化产业个案研究都有成果。但中国城市文化产业与中国农村文化产业之间、某一个省区的城市与农村文化产业之间、各地方农村文化产业之间的比较研究还很少,可以通过比较吸收城市、已经取得成果的农村发展的有益经验。
参考文献
[1]周云逸.中国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破局之策[J].河北学刊,2010年11月。
[2]郭玉兰.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三维思考[J].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10月。
[3]刘彦武.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规律分析[J].农村经济,2008年第8期。
[4]王悦洲.对我国农村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襄樊学院学报,2008
年第3期。
[5]李 海.农村文化产业的金融介入与金融支持体系建构[J].学理论,2010年11期。
[6]郭玉兰.山西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现实条件、模式选择和发展前提[J].生产力研究,2007第6期。
[7]陈运贵.)安徽省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与路径选择[J].安徽农学通报,2010年13期。
[8]阎世峰.河北省农村文化产业现状分析与发展趋势研究[J].社会科学论坛,2007.12。
[9]柳敏和.河北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理念及模式研究[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10]孙金荣.山东省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05年11期。
[11]王连球.湖南发展县域农村文化产业的问题和对策[J].特区经济,2009年4月。
[12]张奇新.重庆市推进农村文化产业发展问题研究[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10年第4期。
[13]李新市.中国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问题[J].科学社会主义,2006年第3期。
[14]李新市.中国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研究[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15]周传蛟.我国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条件与路径选择[J].学术交流,2005年第5期。
[16]潘鲁生.保护农村文化生态 发展农村文化产业[J].山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原载《安徽农学通报》)
第四篇:中国人的生存状态
中国人的生存状态,你属于哪种? 当代中国人一生有七种无奈,当代中国人一生也有七种生存状态。
第一种状态,做一只蜘蛛,之所以能坐享其成,靠的就是那张关系网。有人说过,在中国靠的是人伦关系,不是人际关系。不管什么关系,这个网络在政府机构表现尤为明显。以前是很直接的亲属关系,也叫裙带关系,现在成了拐弯抹角的师徒、师生关系,还有的是上下级关系。只要关系能够满足对自己对利益的渴望,就要延长、延续这条织网的丝。
第二种状态,做一颗核桃,没有华丽的外表,却有充实的大脑。有这个浮躁的社会里生存,除了有原始的本能外,更需要渊博的知识,而这些知识的取得很大一部分是需要靠阅读的。现在能够静下心来的阅读的没有几个人,希望我们能够做这个少数。
第三种状态,做一只虾,大红之日,便是大悲之时。一个人无论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上,都需要时刻警惕着,提醒自己,顺风时,想着逆风,逆风时,想着顺风。这是福祸相依,福祸转化理论在作用着。
第四种状态,做一个天枰,谁多给一点,就偏向谁。很多时候,很多人都喜欢听顺耳的言语,所以,我们要学会投其所好,对症下药。这是一种能力,一种当代社会的生存能力。
第五种状态,做飞流直下的瀑布,因为居高临下,才能口若悬河。口才是一个成功的关键所在,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是说一个人的能说,会说,至于言之有物还是言之无物,那就另当别论了。
第六种状态,做一个锯子,伶牙俐齿,专做离间行为。《三国演义》第十六回出现过,疏不间亲的说法,指的是关系疏远者不参与关系亲近者的事。而我们今天谈到的离间行为是不讲究关系远近的,唯一需要的是有好的口才。过去这种靠离间别人关系而获取个人利益的人是不被人看起的,被认为是小人。现在离间也是一种生存状态。
第七种状态,做一只花瓶,外表再漂亮,也掩不住内心的空虚。为了面子上的事,我们有时候就是一只好看的花瓶,内心的痛苦与不安又能向谁倾诉,又想向谁倾诉,唯一放心只有自己,好看只是外在的,内部的架构恐怕连自己也搞不太清楚。
中国人,一生中,一辈子,有七种生存状态。
原帖地址:http://bbs1.people.com.cn/postDetail.do?boardId=2&view=1&id=110219962
第五篇:高中生的生存状态
“请为孩子们呼吁一下,希望全社会都来关注高中生的生存状况。”
高中生学习负担重,引起了代表委员们的忧虑。徐丙垠代表给记者讲了身边的一个例子,上高中二年级的学生每天早上6点以前起床,6点半出家门,晚上8点才回家,回家后还要3个小时才能完成作业。据说,班上很少有同学在晚上12点之前睡觉,大多数人每天只能睡五六个小时。
全国人大代表宋文新说,中学生是目前最累的一个群体。虽然教育部的规定非常明确,要保证中学生每天的睡眠时间,但是,各地中学生睡眠时间严重不足的现象普遍存在。山东省前不久发布的一项全省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表明,高中生每10人中就有9人近视。孙继业委员说,我国参加高考的学生人数众多,为保障公平,全国高考不可能轻易取消,但公平不能以牺牲学生的身体健康、抹杀学生的创造力为代价。对教育的评价应该是综合的,现在急需建立一种科学合理的对学生的综合评价体系。
孙继业委员说,高中择校虽然有“三限”规定,但择校费用偏高,一般都在万元以上,有的地方择校费高达3万元。不少学校为规避30%的择校比例限制,往往以民办名义再办一个“校中校”,而学生却混编在一起,事实上高价生达50%以上。还有的学校到处挖优秀生源,借借升学率提高知名度,以知名度吸引择校生,以择校生获取高收益。
据了解,择校费的制定并不是完全依照学生培养成本核算的。它是在国家投入不足、学校想发展但缺少经费而家长又想让子女接受优质教育的情况下产生的,收费标准既参照教育成本,又参照其他同等城市收费水平和老百姓的承受能力。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使教育真正成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我觉得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非常必要。我建议政府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对初中毕业的孩子要实行免费职业教育,给这些孩子一个成长的空间,让他们找到在社会上的位置。”宋文新代表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