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业信息技术导论
一、判断
1、美国是最早开始农业专家系统研究的国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研究成果。(R)2、1988年,中国农科院建成拥有270万份种质信息的中国作物种质资源信息系统CGRIS。(W)
3、SUCROS模型是由美国依利诺斯大学的R.S.Michalski等人推出的生产管理系统。(错)
4、VRML文件是一个标准的UTF-8或ASCII文件,要借助VRML浏览器解释并显示。(R)
5、农业决策支持系统是一种服务于农业决策工作的交互式知识信息系统,主要用于处理农业决策过程中的结构化问题(W)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问题。(R)
6、R7、W8、R9、W10、R
二、填空
1、据统计,20世纪末美国农业信息化强度高于工业,中国农业信息化强度则 低于工业 188.9%。
2、虚拟农业设施是指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在计算机上模拟农业设施的运行或作业过程,以提高农业生产设备、设施的利用效率。
3、农业生产计算机测控技术是指以计算机和传感技术为主体的 监测控制技术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
4、人工智能是关于人造物的智能行为,而智能行为包括感知、推理、学习、交流和在复杂环境中的行为。
5、影响养殖生产过程的主要水质环境指标有水温、pH值、溶解氧、光照、氨氮、亚硝酸盐等。
名词解释
1、农业信息网络
答: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农业信息资源通过数以万计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和网络通信设备、介质及通信协议互相连接起来,形成一个跨越时空的网络,以实现农业信息资源的共享
2、可视化仿真
答:为数值仿真的过程及结果显示增加文本提示、图形、图像、动画表现,可使仿真过程更直观,结果更容易理解,并能够验证仿真过程是否正确,这种仿真就是可视化仿真
3、空间数据库
答:空间数据库系统是描述、存储和处理空间数据及其属性数据的数据库系统
4、虚拟农业
答:实际上是指以农业领域研究对象为核心,采用先进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以计算机为平台的研究对象与环境因子交互作用,以品种改良、环境改造、环境适应、增产等目的的技术系统。其成果应接受实践的校验。
5、MATLAB
答:MATLAB由MATrix和LABoratory 两词各取前三个字母拼合而成,意为矩阵实验室。是由MathWorks公司开发的一种以超强数值运算能力为基础,用于概念设计和建模仿真的理想集成环境。
简答
1、农业信息技术对中国农业发展的作用与影响有哪些?
答:(1)推进农业生产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2)增强农业生产管理的科学化
(3)促进农业生产的集约化与产业化
(4)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减少经营风险
(5)有效利用农业资源,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
(6)有利于农业新技术研究和推广
(7)有利于农业新技术研究和推广
2、GIS有哪几部分构成?各部分的特点和功能是什么?
答:一个典型的GIS主要包括五个基本部分,即硬件系统、软件系统、地理空间数据、系统人员以及应用模型。
硬件系统:硬件是系统中实际物力装置的总称,GIS硬件配置一般包括输入设备、存储设备、处理设备、输出设备以及网络设备等部分。
软件系统:软件系统是指GIS运行所必需的各种程序。
地理空间数据:是指以地球表面空间位置为参照的自然、社会和人文景观数据,主要包括时间、空间和属性三类数据,可以是图形、图像、文字、表格和数字。系统人员:进行系统组织、管理、维护和数据更新、系统扩充完善、应用程序开发,并灵活采用地理分析模型提取多种信息,为研究和决策服务。
应用模型:GIS应用模型的构建和选择也是系统应用成败至关重要的因素,应用模型是GIS相关专业连接的纽带。
3.何为知识获取,他包括哪些方式,目前主要使用哪些方式?
答:知识获取是指在人工智能和知识工程系统中,获取知识的行为和过程,它包括人工知识获取和自动知识获取两种方式。但因自动获取方式技术复杂,实现难度太大,现有专家系统中主要采用人工获取方式。
4、精细农业思想
人们将“精细农作”的技术思想扩展到大田作物生产以外的其他农业领域,将先进的信息、生物技术、智能化农业装备技术和相关的先进农业种植、养殖、加工、管理技术的适度组装集成,实现“精细园艺”、“精细养殖”、“精细加工”和“精细经营”,形成了基于信息和知识,经营高产、优质、高效和环境友好的农业系统的精细农业思想:在农业生产活动的每一过程中,应用现代高新技术,尽可能多地获取动植物等对象及其生长、生产和经营环境的有用信息,因地制宜地做出决策,并准确地付诸实施,以节约投入、增加产出、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5、根据应用领域的不同,农业信息系统有哪些种类。
答:(1)农业资源信息系统
(2)农业科技研究信息系统
(3)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信息系统
(4)农业灾害监测预报信息系统
(5)农业统计与经济管理信息系统
第二篇:信息技术导论论文
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2013—2014学《信息技术导论》课程论文
《信息技术导论》
论文题目:
光纤通信技术应用及前景
专业班级:
光电1304班
学号:
U201314115
姓名:
张培杰
联系方式:
***
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2013—2014学《信息技术导论》课程论文
光纤通信技术应用及前景
光纤通信是现代通信技术中最为重要的技术之一,信息高速公路就是由光导纤维缆铺设而成的。所谓光纤通信,即是用光导纤维制成光缆,代替传统的金属制的电缆,用程序控制的数字交换代替传统的机电交换,用数字通信替代模拟通信。光纤通信作为一门新兴技术,近年来发展速度之快、应用面之广是通信史上罕见的,也是世界新技术革命的重要标志和未来信息社会中各种信息的主要传送工具。它的问世使高速率、大容量的通信成为可能,目前它已成为最主要的信息传输技术。介绍我国光纤通信技术的现状,总结光纤通信技术的几种关键技术,并对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论述。
【关键词】 光纤通信 现状 趋势 前景 展望
1.引言
光纤通信自问世以来,通过其通信容量大、传输距离长、抗电磁干扰、保密性好、重量轻、资源丰富等优点,已经广泛应用于市内局间中继,长途通信和海底通信等公用通信网以及铁道、电力等专用通信网,同时在公用电话、广播和计算机专用网中得到应用.并已逐渐用于用户系统.光缆将取代过去用户系统无法实现宽频信息传输的传统线路,这样便可提供高质量的电视图像和高速数据等新业务,以满足人们广泛的生活和业务的需要„„
2.光纤的概述
光纤通信是以光波作为信息载体,以光纤作为传输媒介的一种通信方式。从原理上看,构成光纤通信的基本物质要素是光纤、光源和光检测器。光纤除了按制造工艺、材料组成以及光学特性进行分类外,在应用中,光纤常按用途进行分类,可分为通信用光纤和传感用光纤。传输介质光纤又分为通用与
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2013—2014学《信息技术导论》课程论文
专用两种,而功能器件光纤则指用于完成光波的放大、整形、分频、倍频、调制以及光振荡等功能的光纤,并常以某种功能器件的形式出现。
光纤通信之所以发展迅猛,主要缘于它具有以下优点:1)通信容量大、传输距离远;2)信号串扰小、保密性能好;3)抗电磁干扰、传输质量佳;4)光纤尺寸小、重量轻,便于敷设和运输;5)材料来源丰富,环境保护好;6)无辐射,难于窃听;7)光缆适应性强,寿命长。
就光纤通信技术本身来说,应该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部分:光纤光缆技术、光交换技术传输技术、光有源器件、光无源器件以及光网络技术等。
3.光纤通信技术发展的现状
光纤通信的发展依赖于光纤通信技术的进步。目前,光纤通信技术已有了长足的发展,新技术也不断涌现,进而大幅度提高了通信能力,并不断扩大了光纤通信的应用范围。
1.1光纤接入技术
光纤接入网是信息高速公路的“最后一公里”。实现信息传输的高速化,满足大众的需求,不仅要有宽带的主干传输网络,用户接入部分更是关键,光纤接入网是高速信息流进千家万户的关键技术。在光纤宽带接入中,由于光纤到达位置的不同,有FTTB、FTTC、FTTCab和FTTH等不同的应用,统称FTTx。
FTTH(光纤到户)是光纤宽带接入的最终方式,它提供全光的接入,因此,可以充分利用光纤的宽带特性,为用户提供所需要的不受限制的带宽,充分满足宽带接入的需求。我国从2003年起,在“863”项目的推动下,开始了FTTH的应用和推广工作。迄今已经在30多个城市建立了试验网和试商用网,包括居民用户、企业用户、网吧等多种应用类型,也包括运营商主导、驻地网运营商主导、企业主导、房地产开发商主导和政府主导等多种模式,发展势头良好。不少城市制订了FTTH的技术标准和建设标准,有的城市还制订了相应的优惠政策,这些都为FTTH在我国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在FTTH应用中,主要采用两种技术,即点到点的P2P技术和点到多点的xPON技术,亦可称为光纤有源接入技术和光纤无源接入技术。P2P技术主要采用通常所说的MC(媒介转换器)实现用户和局端的直接连接,它可以为用户提供高带宽的接入。目前,国内的技术可以为用户提供FE或GE的带宽,对大中型企业用户来说,是比较理想的接入方式。
1.2波分复用技术
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2013—2014学《信息技术导论》课程论文
波分复用WDM(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技术可以充分利用单模光纤低损耗区带来的巨大带宽资源。根据每一信道光波的频率(或波长)不同,将光纤的低损耗窗口划分成若干个信道,把光波作为信号的载波,在发送端采用波分复用器(合波器),将不同规定波长的信号光载波合并起来送入一根光纤进行传输。在接收端,再由一波分复用器(分波器)将这些不同波长承载不同信号的光载波分开。由于不同波长的光载波信号可以看作互相独立(不考虑光纤非线性时),从而在一根光纤中可实现多路光信号的复用传输。自从上个世纪末,波分复用技术出现以来,由于它能极大地提高光纤传输系统的传输容量,迅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995年以来,为了解决超大容量、超高速率和超长中继距离传输问题,密集波分复用DWDM(Dens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技术成为国际上的主要研究对象。DWDM光纤通信系统极大地增加了每对光纤的传输容量,经济有效地解决了通信网的瓶颈问题。据统计,截止到2002年,商用的DWDM系统传输容量已达400Gbit/s。以10Gbit/s为基础的DWDM系统已逐渐成为核心网的主流。DWDM系统除了波长数和传输容量不断增加外,光传输距离也从600km左右大幅度扩展到2000km以上。
与此同时,随着波分复用技术从长途网向城域网扩展,粗波分复用CWDM(Coarse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技术应运而生。CWDM的信道间隔一般为20nm,通过降低对波长的窗口要求而实现全波长范围内(1260nm~1620nm)的波分复用,并大大降低光器件的成本,可实现在0km~80km内较高的性能价格比,因而受到运营商的欢迎。
4.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4.1向超大容量WDM系统的演进
采用电的时分复用系统的扩容潜力已尽,然而光纤的200nm可用带宽资源仅仅利用了不到1%,99%的资源尚待发掘。如果将多个发送波长适当错开的光源信号同时在一极光纤上传送,则可大大增加光纤的信息传输容量,这就是波分复用(WDM)的基本思路。采用波分复用系统的主要好处是:1)可以充分利用光纤的巨大带宽资源,使容量可以迅速扩大几倍至上百倍;2)在大容量长途传输时可以节约大量光纤和再生器,从而大大降低了传输成本;3)与信号速率及电调制方式无关,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2013—2014学《信息技术导论》课程论文
是引入宽带新业务的方便手段;4)利用WDM网络实现网络交换和恢复可望实现未来透明的、具有高度生存性的光联网。
鉴于上述应用的巨大好处及近几年来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和市场的驱动,波分复用系统发展十分迅速。预计不久实用化系统的容量即可达到1Tbps的水平。
4.2实现光联网
上述实用化的波分复用系统技术尽管具有巨大的传输容量,但基本上是以点到点通信为基础的系统,其灵活性和可靠性还不够理想。如果在光路上也能实现类似SDH在电路上的分插功能和交叉连接功能的话,无疑将增加新一层的威力。根据这一基本思路,光的分插复用器(OADM)和光的交叉连接设备(OXC)均已在实验室研制成功,前者已投入商用。
实现光联网的基本目的是:1)实现超大容量光网络;2)实现网络扩展性,允许网络的节点数和业务量的不断增长;3)实现网络可重构性,达到灵活重组网络的目的;4)实现网络的透明性,允许互连任何系统和不同制式的信号;5)实现快速网络恢复,恢复时间可达100ms。鉴于光联网具有上述潜在的巨大优势,发达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预研。光联网已经成为继SDH电联网以后的又一新的光通信发展高潮。】
4.3光接入网
过去几年间,网络的核心部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交换,还是传输都已更新了好几代。不久,网络的这一部分将成为全数字化的、软件主宰和控制的、高度集成和智能化的网络。而另一方面,现存的接入网仍然是被双绞线铜线主宰的(90%以上)、原始落后的模拟系统。两者在技术上的巨大反差说明接入网已确实成为制约全网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唯一能够根本上彻底解决这一瓶颈问题的长远技术手段是光接入网。接入网中采用光接入网的主要目的是:减少维护管理费用和故障率;开发新设备,增加新收入;配合本地网络结构的调整,减少节点,扩大覆盖;充分利用光纤化所带来的一系列好处;建设透明光网络,迎接多媒体时代。
4.4新一代的光纤
近几年来随着IP业务量的爆炸式增长,电信网正开始向下一代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而构筑具有巨大传输容量的光纤基础设施是下一代网络的物理基础。传统的G.652单模光纤在适应上述超高速长距离传送网络的发展需要方面已暴
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2013—2014学《信息技术导论》课程论文
露出力不从心的态势,开发新型光纤已成为开发下一代网络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为了适应干线网和城域网的不同发展需要,已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新型光纤,即非零色散光纤(G.655光纤)和无水吸收峰光纤(全波光纤)。
5.结论
21世纪以来,光通信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上文中我们主要讨论了光通信技术及其应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但这些进步的取得,是包括光传输媒质、光电器件、光通信系统,以及网络应用等多方面技术共同进步的结果。技术作为信息技术的重要支撑平台,在未来信息社会中将起到重要作用。虽然经历了全球光通信的“冬天”但今后光通信市场仍然将呈现上升趋势。从现代通信的发展趋势来看,光纤通信也将成为未来通信发展的主流。人们期望的真正的全光网络的时代也会在不远的将来如愿到来。
参考文献
李玲,黄永清.光纤通信基础.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9:1~6.牛忠霞.《光纤通信》郑州科技学院内部使用资料2010.马丽华.《光纤通信系统》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9-09.张明德,孙小菡.光纤通信原理与系统[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李业.浅论我国光纤通信的现状及发展出路[J].信息技术,2008(9).毛谦,张继军.光纤技术的现状与反展趋势.中国电信建设.2009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
光导纤维通信系统简介
2009-07-02 胡庆.《光纤通信系统与网络(修订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08.
第三篇:信息技术导论论文
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课程考查答题本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 专业班级 学
号 姓
名 任课教师 考试日期
信息技术导论 □必修
□限选
U2012
****年**月**日
成绩评定
任课教师
注:无任课教师签名成绩无效。封面双面打印。
OLED在在当前社会的美好前景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OLED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它以其超清、超薄(厚度可小于1mm)、亮度高、广色域、低工作电压、可视角度大(可达175°以上)、由于像素本身发光而不需要背光源、功耗低、响应速度快(约为LCD的1000倍)、清晰度高、发热量低、抗震性能优异、制造成本低、可弯曲等优点开启了第三代显示技术的时代,OLED的应用除了在显示器方面外,在灯光照明等方面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扩散式发光面光源,发出的光线较为柔和,无紫外线且兼具轻薄外观,更容易实现白光,高效、环保、安全等,因此OLED势必成为灯光照明领域的宠儿。
正文:OLED是英文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的缩写,意为有机发光二极管。近年来,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高速动态信息、图像显示和新型节能照明光源的需求与日俱增,OLED产品的开发、研制、生产已发展成为前景十分诱人的朝阳产业。而OLED也因为其优良的性能,在显示器产品和照明光源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OLED具有超清、超薄(厚度可小于1mm)、亮度高、广色域、低工作电压、可视角度大(可达175°以上)、由于像素本身发光而不需要背光源、功耗低、响应速度快(约为LCD的1000倍)、清晰度高、发热量低、抗震性能优异、制造成本低、可弯曲等优点,被称为继CRT、LCD、PDP之后的第三代显示技术。OLED代表了未来显示器的发展方向,被誉为21世纪的明星平面显示产品。在2006年韩国大丘举办的国际信息显示年会上,三星总裁S.T,Kim在他的keynode演讲中,首次称OLED为未来的终极显示器。
如今生产OLED显示屏的厂商以韩国、中国台湾、日本为主,主要厂商为韩国的三星SDI、LG电子,中国台湾的铼宝科技、悠景科技和日本的Pioneer、TDK。近年来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参与者开始出现一些微妙的变化,最早开始大量生产OLED显示屏的东北Pioneer在2005年底宣布暂定主动面板的业务推广三洋也在这一时刻终止与柯达的合作;东元激光和联宗光电也往中国大陆市场寻求机会。许多主动面板厂由于生产技术不够成熟也暂缓投资,比较好的消息是奇晶和铼宝在2007年打入了日本夏普、索尼爱立信、东芝、NEC等日系手机大厂的供应链,为其提供手机次面板。
韩国对有机发光二极管产业则有不同的做法,三星SDI一直将有机发光二极管视为下一代显示技术,不管在研发专利数量、生产技术的改进,还是在产品的推广上都可以感受到其雄心,且它在被动面板上已有不错的成绩,其良品率可达到97%。2006年它投资4.7亿美元,建造了一条主动面板生产线。2011年5月31日三星移动显示公司(三星电子与三星SDI的合资公司)宣布在韩国投资21亿美元建设的5.5代OLED面板生产线已经提前两个月近入量产。6月2日,三星移动显示宣布其第8代AM-OLED面板试验线将于2012年5月投入使用,可以切割49英寸、55英寸等大尺寸OLED面板,三星计划将OLED使用领域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延伸到电视等领域。
而2012年三星成功推出柔性OLED屏幕Youm后其,它的柔性智能手机也提上了研发日程,在2013年WMC上,三星研发的可折叠的Galaxy Q即将出现在世人的眼前。
由此可见OLED在显示设备上的应用已经开始占领主导地位,在未来的几年里,有望成为新一代成熟的主流显示技术,其市场前景十分的光明而诱人。
当然,OLED除了在当前的显示设备方面呈现出惊人的发展潜力外,其在照明光源方面也有着非同一般的优势。与其他照明光源相比,OLED属于扩散式发光面光源,它发出的光线较为柔和,无紫外线且兼具轻薄外观,更容易实现白光,同时具有高效、环保、安全等优势。如果将白炽灯替换成OLED灯,可以实现2减排90%,这是最简单有效的节能减排技术。OLED可以做成任意形状的光源。若采用可挠式基板,则可以变化成不同的性状,故能开拓其他照明技术尚未能进入的应用领域。OLED是继LED之后的新一代固态光源,由于OLED光源具有不同于传统照明的全新特点,他将带动照明设计,照明灯具有关的领域和发展。
OLED应用与照明领域有很多特性与OLED显示器有很多共同之处,集中包括透明、轻薄、可挠等。在OLED朝透明化方向发展方面,飞利浦公司领先业界开发出了照明用透明型OLED面板,而日本有机电子研究所亦研究出了透明度达70%~75%的窗型OLED照明产品。透明窗型OLED照明产品在白天不需要点灯时与一般玻璃无异,并可以让太阳光从外面照射进来,到夜晚时才需点灯,此设计兼具建筑玻璃帷幕与照明的双重功能。当然OLED的另一个特性为轻薄。即使OLED面板采用玻璃封装方式,整体厚度也仅有1.5mm,若进入照明产品应用领域,则OLED照明灯俱可贴于天花板、墙壁上,甚至可以采用隐藏式设计。因此透明OLED日后会为照明解决方案增添全新的美感。同样可以在照明领域大放异彩。
综上所述,OLED在当今社会具有十分好的应用和开发前景。参考文献:
1.OLED驱动电源设计与应用 2.OLED梦幻显示器——材料与器件 3.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信息科学导论》考核通知
考试方式:
结合课程12次讲座中与本专业相关的任何一个专题,完成一篇正文1500字的结业论文。论文格式结合《课程考查答题本》。
注:请以班为单位交至南五楼607光电学院教务科,将一起于 2013年02月26日下班前交院教务科。
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教务科
2012年12月13日
第四篇:信息技术导论心得体会
信息技术导论心得体会
对于刚刚迈进大学校园的我来说,一切都是那么的陌生,尤其是对大学的课程,更是一无所知。我学的是测控专业,连最基本的一些信息技术知识都不知道,所以很是烦恼。而通过上信息导论课,让我在上专业课之前奠定了一些知识基础。学到了许多计算机方面的知识,让我觉得计算机也不是特别的神秘,只要多学习知识,多动手练习,就会有所提高。通过这门课的学习,让我对计算机产生了更多的兴趣,不再那么迷茫,找到了前行的方向。
通过导论课的学习让我知道了计算机的发展史:世界上第一台投入运行的电子计算机,ENIAC,1946.2,美国。现代计算机重要奠基人物美藉匈牙利科学家冯.诺 依曼(Johnvon
Neumann)。计算机的类型有: PC机,工作站,大型通用机,巨型机,服务器。我还知道了计算机是采用二进制编码的。计算机硬件系统包括五大模块: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内存储器包括RAM(随机存储器):是用户程序和数据使用的存储器,断电后,RAM中的信息随之丢失。和ROM(只读存储器):是用来存放固定的程序(如:BIOS)和信息,断电后,ROM中的信息保持不变。外存储器(简称外存或辅存):外存储器又称辅助存储器(简称辅存)常用的外存有磁盘、磁带、光盘等。内存和外存本质的区别是能否被中央处理器(CPU)直接访问。CPU不能直接执行外存中的程序,处理外存中的数据。总线包括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计算机中软件系统包括系统软件:操作系统Windows、UNIX、语言处理程序 Turbo C、连接程序LINK、诊断程序QAPLUS、WINTEST、数据库系统FoxPro、Oracle。和应用软件:文字处理软件
WPS、Word、表格处理软件
Excel、辅助设计软件
AutoCAD等。常见的微机操作系统有:MS-DOS:字符型单用户操作系统。MS-DOS的组成(4个模块):BOOT、IO.SYS、MSDOS.SYS、COMMAND.COM。Windows: Windows 95/98有图形用户界面的多任务的操作系统。Windows NT/2000是图形界面的网络操作系统。UNIX:是多用户多任务的分时操作系统。系统本身采用C语言编写。Linux : 是运行在PC机上的免费具有UNIX特性的操作系统。有了这些知识的积攒,使我对计算机 有了更多的认识,对它的结构、组成,明白了许多。
老师向我们介绍了有关电气信息专业未来的培养方案和大二以后要学的知识。我觉得对我们新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让我们对将来有了一定的了解,对自己的规划更加明确了。
一、培养目标
1.信息工程专业
以计算机科学理论为基础,系统地掌握嵌入式系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并应用于科学研究、应用开发等领域。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软、硬件相结合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熟练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和协作沟通能力的工程型、应用型人才。
学生毕业后可在IT行业(信息技术产业)、研究院所、高等院校等部门从事嵌入式系统研究、设计、开发、测试、维护、销售、教学、培训等工作。
2.软件工程专业
培养多层次的实用型、复合型软件工程技术和软件工程管理人才。
学生不仅要掌握软件工程领域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而且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具备运用先进的工程化方法、技术和工具,能够从事软件分析、设计、开发、维护等工作的能力,以及工程项目的组织与管理能力、技术创新能力,能够成为企业所需要的较高层次的软件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其基本能力应达到程序员、高级程序员、软件工程师以及项目质量管理人员的水平。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培养具有扎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理论基础和良好的专业素质,得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知识面较宽,有一定外语应用水平,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应用型计算机专业高级人才。
毕业生可以继续攻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及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从事计算机科学研究,也可以从事计算机工程技术的系统工程等技术应用的多层次、复合型、实用型人才。
二、课程体系
1.信息工程的课程名称有:数理逻辑、图论、数据结构与算法、数字逻辑电路、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原理、数字信号处理、嵌入式系统基础、嵌入式软件设计.。
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理逻辑、图论、数据结构与算法、数字逻辑电路、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原理、计算机体系结构。3.软件工程:数理逻辑、图论、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面向对象分析与UML、软件过程管理CMM、软件工程概论、软件测试技术、软件项目管理。
我还了解了像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库、C语言程序设计、汇编语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电路原理、数字逻辑电路、电子工艺实习、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原理等等,这些专业名词的概念。
通过这些知识的积累,让我更加清楚的知道了电气信息这个专业将要学习什么,和将来的就业方向。使自己看清了未来的路朝向哪里,能更好的为自己做好未来的规划。
通过小组的上课方式,让我体会到讲课的滋味,在我们做A组时,我提前几天就开始查我的问题相关的知识,等资料收集差不多后,在进行筛选,保留自己需要的知识,然后做成PPT的形式。在这个过程中,我学到了知识,而且也知道做每张课件都需要用心去做,在上课前要做好准备,在做课件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课程,许多没曾注意的问题在查资料的时候,可能都会涉及到,让自己学到了许多知识。每个小组都有明确的分工有讲课的、有提问的、有打分的。在每节课交流的过程都是我们增长知识的时候,第一次A组对计算机网络进行了讲解,A组的同学从最基本的知识开始给我们讲起: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网络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互联网。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是在一个局部的地理范围内(如一个学校、工厂和机关内),将各种计算机。外部设备和数据库等互相联接起来组成的计算机通信网。城域网(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是在一个城市范围内所建立的计算机通信网,简称MAN。广域网是一种用来实现不同地区的局域网或城域网的互连,可提供不同地区、城市和国家之间的计算机通信的远程计算机网。互联网又称为“英特网”。在互联网应用如此发展的今天,它已是我们每天都要打交道的一种网络,无论从地理范围,还是从网络规模来讲它都是最大的一种网络,就是我们常说的“Web”、“WWW”和“万维网”等多种叫法。同时又给我们介绍了这些网的功能、特点、拓扑结构和分类等。我们从他们的介绍中获得了许多知识。
第五篇:信息技术论文导论格式及要求
华中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系2011-2012学《信息技术导论》课程论文
《信息技术导论》
论文题目: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联系方式:
华中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系2011-2012学《信息技术导论》课程论文
EST2011级《信息技术导论》课程论文要求
为了规范论文格式,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整理学习思路,展示学习成果,下面将课程论文的要求陈述如下:
(1)论文主题必须与《信息技术导论》课程相关,主题明确,条理清楚
(2)论文格式规范(见论文模板)(3)论文字数在2000字以上
(4)提交时间:1月4日晚七点之前上交,以班为单位。提交方式:以班为单位收齐后交给姜导,电子档自己保留(5)自己独立完成课程论文写作,不要抄袭他人论文;凡发现抄袭情况,该门课程成绩不及格,并要求重写。
附件:论文格式
第一、题目:应准确概括整篇论文的核心内容,简明扼要,一般不宜超过20字。
第三、中文摘要:200字左右,简要叙述论文的主要内容,结论及自己的见解。
第四、关键词:3-5个。
第五、正文:要求观点鲜明,语言流畅,论据可靠、论证严密。第六、参考文献:不少于10篇,一般列于正文之后,格式按《物理学报》格式要求来做。具体可参看《物理学报》官网要求
http://wulixb.iphy.ac.cn/cn/ch/common_item.aspx?parent_id=3&menu_id=88&flag=1&child=0&is_three_menu=0 附:1.提交打印稿,打印稿一律用A4打印纸。论文题目为三号字;正文字体一律用宋体小四号字,白底黑字,一级标题用四号字,加黑;二级标题用小四宋体字,加黑;一般不要设三级标题;行间距正文为1.25倍;各级标题和正文间的间距要适当大一些(1.5倍行距)。具体参考下面的论文格式参考模板《Co、Ru掺杂钛酸盐纳米管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的研究》。
2.打印稿均得装订成册;要求另加封面,封面上必须注明个人信息,包括:课程名称、论文题目、论文提交者的姓名、班级、学号,以上信息一目了然。论文封面按第一页模板来写
3.注意论文中的公式、符号等,不允许直接复制,会造成符号混乱。用公式编辑器或者截图。华中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系2011-2012学《信息技术导论》课程论文
论文格式参考模板
Co、Ru掺杂钛酸盐纳米管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的研究
乐伶聪,王婷婷,杨磊,刘源,姚洁,徐莎(华中科技大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系,武汉 430074)
采用平面波超软赝势方法计算了钛酸盐纳米管掺杂过渡金属(Co,Ru)的电子结构及其光学性质。首先对掺杂钛酸盐纳米管进行结构优化,确定其晶格参数。然后对其电子结构,包括能带结构及态密度图进行分析,计算表明Co、Ru的掺入导致H2Ti3O7禁带中引入了新的能级,从而导致吸收光谱的红移现象。研究发现,t2g态在红移现象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最后,给出了掺杂的钛酸盐纳米管的吸收光谱,可以直观地了解钛酸盐纳米管掺杂后其光学性质的改变。由此可以看出,掺杂后的钛酸盐纳米管在可见光催化领域内拥有广泛应用前景。
关键词:钛酸盐纳米管,过渡金属掺杂,光学性质,第一性原理计算 PACC:7125,7115H,7115A,7840
1.引言
TiO2是一种重要的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因其具有优异的光电和催化性能,且结构稳定、廉价,使其在光催化技术和染敏太阳能电池、稀磁半导体等领域被广泛的研究应用[i]。由于TiO2禁带宽度过大,只能有效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λ<387nm)部分,因此人们便对其进行掺杂处理,包括过渡金属以及非金属元素等掺杂来减小其禁带宽度。张勇等人[ii]对锐钛矿型TiO2进行Fe元素的掺杂,发现Fe掺杂将导致TiO2电子局域能级的出现及禁带变窄,进而导致吸收光谱红移。Hideyuki Kamisaka等人[7]将C元素掺入到TiO2中,同样会于禁带中引入杂志能级,有助于可见光的吸收。此外,如果将TiO2做成纳米管状[8-10],可以极大地增大其比表面积,亦可提高其光催化能力。……
2.计算方法与物理模型
本文计算采用了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平面波赝势方法。采用CASTEP[19]华中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系2011-2012学《信息技术导论》课程论文
软件完成。……
(a)
(b)
图1 结构模型(a)H2Ti3O7和(b)CoHTi6O14
3.结果与分析
3.1.几何结构
Zhang等人[21]已经研究了H2Ti3O7的各种可能的亚稳态结构,并确定了能量最低时的晶格参数,如表1所示。在几何优化的过程中,为了节约计算时间,我们是将H2Ti3O7的晶格常数固定来进行的。这对于我们后面的分析不会引入太大的误差。优化后的原子坐标如表1所示。
表1 优化后的CoHTi6O14及RuHTi6O14的各原子分数坐标
Co H O O O O
u 0.2947 0.1888 0.1676 0.4612 0.2798
v 0.2538 0.2251 0.2471 0.4930 0.2607
w 0.2184 0.1654 0.4678 0.6354 0.8627 3.2.电子结构
在计算过渡金属掺杂钛酸盐纳米管时,分析的数据均为由理论计算得出的结果进行导带相对价带向上平移0.3eV的剪刀算符操作后的修正数据。
能带图如图2。从能带图中可以明显看出,H2Ti3O7,CoHTi6O14,RuHTi6O14华中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系2011-2012学《信息技术导论》课程论文
等均为间接带隙结构。……
Energy(eV)210-1-2ZGYABDEC PDOS(electrons/eV)3 O 2p10 Ti 3d9876543210-7-6-5-4-3-2-1012345Energy(eV)(a)
图2 H2Ti3O7的(a)电子能带结构和(b)态密度
(b)
3.3.光学性质
禁带宽度的改变并不是改变H2Ti3O7光吸收过程的唯一因素,为了进一步分析过渡金属掺杂对H2Ti3O7可见光吸收的影响,本文在电子结构分析的基础上计算了纯H2Ti3O7及掺杂后的光学性质。
2.0552.01.5Absorption /10Absorption /101.51.00.50.00123456789Energy(eV)1.00.50.00123456789Energy(eV)
(b)
(a)
图3 光吸收谱(a)H2Ti3O7和(b)CoHTi6O14
4.结论
本文主要给出了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H2Ti3O7及掺入过渡金属Co、Ru后H2Ti3O7的能带结构、态密度图以及光学性质等。通过比较纯的H2Ti3O7与掺杂后的H2Ti3O7的能带结构及态密度图的不同,得出过渡金属Co、Ru掺杂会减小H2Ti3O7的禁带宽度及于禁带中引入新的杂志能级,且这种改变分别是由过渡金属的d(eg)和d(t2g)所导致的。同时还研究了掺杂后的H2Ti3O7的吸收光谱。与未掺杂H2Ti3O7相比,发现其对可见光的吸收能力显著增强,达到了预期效果。
华中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系2011-2012学《信息技术导论》课程论文
【补充说明】
1、中文文章请严格按此格式编写,进一步要求请参考《物理学报》网页http://cp.iphy.ac.cn/cn/ch/index.aspx
2、文中数据一般建议最多只保留到4位小数。图表注意大小、格式,务必对比明显、清晰、美观。一般图表各自不要超过4个,全文控制在6页A4文档左右,行文尽量少用第一人称等口语化表达。
3、参考文献采用 菜单插入->引用->尾注,格式为数字1,2,3。完成后请参考本文档格式修改,务必与将投稿期刊要求保持一致。管理文献建议采用 EndNote / NoteExpress等软件,请 google 之。
4、请根据工作内容选择合适期刊,切勿一稿多投。投稿前请一定阅读期刊投稿须知。请尤其注意署名、单位、致谢等内容,必要时请联系指导老师。
5、感谢乐伶聪同学的样稿。
参考文献
[i] Fujishima A and Honda K 1972 Nature 37 238
[ii] Zhang Y,Tang C Q and Dai J 2005 Acta Phys.Sin.54 0323(in Chinese)[张勇、唐超群、戴君 2005 物理学报54 0323]
如果格式严格按以上要求有些困难,可以自己适当放低要求,但大致必须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