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社会保险(精选5篇)

时间:2019-05-12 19:46: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民工社会保险》,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民工社会保险》。

第一篇:农民工社会保险

农民工社会保险——强化责任 厘清主次

应改变养老保险的基础性首要地位的传统思想,在坚持完善工伤、医疗以及失业组成的基础性保险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农民工的养老、生育等其他保险制度

农民工,这个极具中国特色的名词,代表的是一个特殊的人群:生活在城市,却不具备城镇居民的身份;被划分为农业人口,却脱离了土地。如何在现有的法律框架下解决农民工的社会保险问题,使其能够在年老、疾病、失业以及遭遇其他意外风险时生存发展得以保障,关系到中国未来城乡一体化建设,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

早在1991年,国务院就通过了《全民所有制企业招用农民合同制工人的规定》,首次提出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但是,农民工社会保险参保率一直处于比较低的水平。究其原因,就农民工而言,长期生活在城市,大多数人已经完全脱离土地,但是其思想上仍然坚持着传统的家庭保障和土地保障,因而缺乏参与社会保险的动力;就用人单位而言,部分企业经营者缺乏社会责任感,片面追求企业利润,为了进一步降低劳动成本,严重忽视农民工的参保问题。

在解决农民工的社会保险问题上,尽管各地采取了不同的模式,但无一例外地将养老保险作为社会保险的首选项目。不过,我国养老保险采取的是“统账结合”,即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强调的是积累,而农民工最大的特征在于流动性强,积累不足。此外,农民工在实际生活中对于工伤、失业、医疗保险的需求更甚于养老保险。在社会生活中,大多数农民工存在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其面对的伤害风险、失业风险较大。建立一个科学完善的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是当前整个社会保险制度发展中的重要任务。

具体而言,为了最大范围地将农民工纳入到保险体系内,首先必须建立一个明确的责任机制,严格规定农民工、企业以及政府责任:就农民工而言,应当明确农民工参加基础险的义务,缴纳社会保险费用的方式可以参照目前个人所得税缴纳方式,设定一个较为合理的标准;就企业而言,可以参照当前税法对于企业责任的规定,通过法律规定企业在农民工社会保险中的责任,同时应该规定严格的问责机制和监督机制;就政府而言,在社会保障的过程中应当承担兜底责任,应通过专门的财政预算给予其保证,强化政府的监督职能和服务职能,并适当引入第三方参与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和运作。

需要注意的是,就目前我国社会保险事业的发展程度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而言,农民工的社会保险问题无法一蹴而就。为此,应改变养老保险的基础性首要地位的传统思想,在坚持完善工伤、医疗以及失业组成的基础性保险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农民工的养老、生育等其他保险制度,使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日趋科学和完善。

第二篇:吉林省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改善

农民进城就业环境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通知

(吉政办发[2005]11号)

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4〕92号,以下简称《通知》)和《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学习推广榆树市光明乡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经验的决定》(吉发〔2004〕16号,以下简称《决定》)精神,切实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和改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管理方式,积极推进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劳务输出工作,经省政府同意,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清理取消限制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

(一)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继续清理对企业使用农民工的行政审批,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职业工种限制,不得干涉企业自主合法使用农民工。要严格审核、清理农民进城就业的手续,停止执行原劳动部颁布的《农村劳动力跨省流动就业管理暂行规定》(劳部发〔1994〕458号),取消专为农民工设置的登记项目,实行暂住证一证管理。

(二)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对城乡劳动力在求职、考试、招聘、录用等方面一视同仁。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对进城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在入学条件等方面与当地学生同等对待,不得违反国家规定乱收费。要推进大中城市户籍制度改革,放宽农民进城就业和落户的条件。要研究进城就业农民的住房问题。

二、切实强化劳务输出服务机构建设,大力发展有组织的跨省劳务输出

(一)要充分调动政府职能部门、农村基层组织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整合乡镇劳动保障、农业、农村经济管理、乡镇企业管理等部门在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方面的职能作用,形成合力,发展有组织的劳务输出。各地要按照《决定》中“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积极探索在农民工较为集中的城市建立服务组织,沟通就业信息,协助打工农民找工作,帮助他们解决在打工中遇到的各种困难”的要求,结合在全省实施的劳务输出“双百”工程,大力加强劳务输出服务机构建设。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在主要输入省份、地区和城市建立劳务输出服务机构。已经建立劳务输出驻外联络机构的,要在原有职能基础上增加有关为劳务输出人员提供服务和维权的职能,并加强扶持和规范,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没有建立的,要结合劳务输出工作开展情况,尽快建立劳务输出服务机构。

(二)劳务输出服务机构是在劳务输入地建立的信息收集和维权服务机构,要根据省际、市际劳务合作协议和劳务输入地的有关规定,协调并配合输入地劳动保障部门做好本地区劳务输出人员的就业和社会保障管理、用工信息收集、联系用人单位、劳务推介、劳务纠纷处理、政策咨询、子女入学、维权服务等工作。同时,要及时为省内提供用工单位需求信息,为劳动力供求双方牵线搭桥,为省内有关部门和社会力量开展有组织劳务输出创造条件。

三、努力做好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提高农民工的市场就业竞争能力

(一)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采取积极措施,引导和鼓励农民工自主参加职业教育和培训,鼓励用人单位、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和社会力量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要充分动员和利用社会各方面的职业教育培训资源,积极引导、鼓励和组织准备进城务工的农民参加职业技能和安全生产知识培训。要坚持“以输出带培训,以培训促输出”的原则,推进培训就业一体化,逐步形成“先培训,后输出”、“先持证,后上岗”的机制。

(二)继续实施好《吉林省2004—2010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规划》,各级农业、财政、劳动保障、教育、科技、建设等部门以及妇联、共青团等组织要认真组织实施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组织各类有条件的培训基地对农民开展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转移就业能力。鼓励农民工自愿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对鉴定合格者颁发国家统一的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鉴定要尊重农民意愿,任何单位不得强制农民工参加收费鉴定。农民工培训经费由政府、用人单位和农民工个人共同负担。各级财政要在财政支出中安排专项经费扶持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工作。

四、大力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做好促进农民进城就业的管理和服务工作

(一)各地要按照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原则,统筹规划,进一步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通过市场竞争机制,合理配置城乡劳动力资源。城市各级公共职业介绍机构要免费向农民工开放,将农民工纳入公共就业服务范围,为农民工免费提供就业信息和政策咨询,对求职登记的农民工免费提供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服务。有条件的城市,要开设面向农民工的服务窗口或建立专门的服务场所。要不断完善和充分利用现有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建立农村劳动力输出地和输入地信息对接机制,及时发布供求信息,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便捷、高效服务,引导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

(二)要按照劳动保障部《劳动力市场管理规定》、《境外就业中介管理规定》和《吉林省劳动力市场管理条例》规定的条件,对职业中介机构特别是境外就业中介机构进行全面清理和整顿。对有劳动保障部门颁发的《职业介绍许可证》或《境外就业中介机构经营许可证》的中介机构,存在未经批准,擅自扩大营业范围、发布虚假信息等行为的,吊销其《职业介绍许可证》或《境外就业中介机构经营许可证》;情节恶劣、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对没有办理《职业介绍许可证》或《境外就业中介机构经营许可证》的各类职业中介机构要坚决取缔。对编造或利用虚假信息行骗、与企业串通行骗、利用招工机会索取回扣等违法犯罪行为,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会同公安机关依法予以打击。

五、切实加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投入,解决劳务输出工作中存在的实际困难

(一)要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发〔2004〕1号)、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清理和取消针对农民跨地区就业和进城务工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收费的通知》(发改价格〔2004〕1405号)和省财政厅等部门《转发财政部、劳动保障部、公安部、教育部、人口计生委关于将农民工管理等有关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支出范围有关问题的通知》(吉财预〔2004〕260号)的规定,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投入,把对进城农民工的职业培训、子女教育、劳动保障及其他服务和管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为农民工提供免费公共就业服务所需费用,由同级财政解决。

(二)要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努力拓宽筹资渠道,建立多渠道筹措劳务输出经费的常规机制,解决劳务输出工作中所需的考察、培训、基地建设、信息收集和农民工维权等经费

六、建立并逐步规范农民工的社会保险关系,解除农民工的后顾之忧

(一)用人单位要为农民工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农民工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并按规定履行缴费义务后,当地养老保险经办机构要为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参保农民工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养老)年龄时,累计缴费年限满15年及以上的,可按规定领取基本养老金并享受相关待遇;累计缴费年限不满15年的,其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储存额中的个人缴费部分一次性返还给农民工本人。参保农民工死亡时,个人账户储存额中的个人缴费部分(或支付基本养老金后的余额)一次性支付给其法定继承人或指定受益人。农民工间断就业(失业)或返乡期间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暂时封存并照常计息。重新进城务工并履行养老保险缴费义务的农民工,养老保险经办机构为其接续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储存额间断前后合并计算。农民工在间断就业(失业)或返乡期间,如本人自愿继续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可参照城镇个体工商户或灵活就业等人员有关政策,继续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返乡农民工不再进城重新就业的,本人提出申请,原来参照城镇个体工商户或灵活就业等人员参保的,可将个人缴费一次性返还给本人;按用人单位职工参保的,可将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储存额中个人缴费部分一次性返还给本人。在我省就业的外省农民工,可按规定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其养老保险关系和个人账户储存额可按国家规定进行接续和转移。

(二)招用农民工的用人单位应依据《吉林省失业保险办法》的规定,参加失业保险,履行缴费义务,农民工个人不缴纳失业保险费。农民工连续工作满1年以上,且用人单位按规定缴纳了失业保险费的,在与用人单位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时,本人可按规定向失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领取一次性生活补助费,其标准以本人参保地失业人员月领取的失业保险金为每月生活补助费标准。按用人单位缴纳失业保险费的年限计算,缴费年限每满1年,发给1个月,但最长不超过8个月。

(三)对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应打破户籍界限,将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的农民工纳入医疗保险范围,用人单位应按规定为其缴纳医疗保险费。各统筹地区应按照低费率、保大病的原则,采取只建统筹基金、不建个人账户的办法,建立农民工医疗保险缴费水平与待遇水平相对应的医疗保障。在城镇从事个体经营的农村劳动力,按照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办法,自愿参加医疗保险。尚未参加医疗保险的用人单位,应承担对所使用农民工的医疗保障责任,按劳动合同规定提供医疗待遇。

(四)要认真贯彻落实《工伤保险条例》的有关规定,将与用人单位形成劳动关系的农民工全部纳入工伤保险范围,用人单位必须为签订了劳动合同或形成事实劳动关系的农民工及时办理参加工伤保险的手续,发生工伤的,劳动保障部门要依法予以工伤认定。注册地与生产经营地不在同一统筹地区的用人单位,原则上在注册地参加工伤保险;未在注册地参加工伤保险的,也可在生产经营地参加工伤保险。农民工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后,在参保地进行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并按参保地的规定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用人单位在注册地和生产经营地均未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后,在生产经营地进行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并由用人单位按生产经营地的规定,依法支付工伤保险待

建筑施工企业要按照《建筑法》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为施工现场从事危险作业的农民工办理意外伤害保险,作为工伤保险的重要补充。

七、进一步规范企业用工行为,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一)各地要引导用人单位自主合法使用农民工,并同使用城镇职工一样依法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劳动保障部门要制定适合农民工就业特点的劳动合同文本,重点督促、指导使用农民工较集中的建筑、餐饮、加工等行业的用人单位依法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同时加强对用人单位与农民工签订和履行劳动合同情况的监督检查,并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对私招滥雇以及收取抵押金、风险金等违法行为,要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对不依法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或采取欺诈和威胁手段签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一经发现,要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严肃处理。给农民工造成损害的,用人单位要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要在农民工集中的场所,设立举报信箱,公布投诉举报电话,严厉查处随意延长工作时间、克扣工资、使用童工等违法行为,依法保护农民工的权益。

(二)用人单位应认真贯彻落实《劳动法》中关于工资、工时和休息休假的规定,以法定货币形式支付农民工工资,不得以任何名目拖欠和克扣。要加强对用人单位工资支付情况的监督检查,劳动保障部门、建设部门要各司其职,积极配合,加大对建筑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清理力度。对因拖欠工程款造成建筑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要通过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在清理工程款的基础上偿还农民工工资。要建立职工工资预留专户制度,建设单位在工程开工前,要按该工程中标标的金额确定工程施工的人工费,并足额存入承建施工企业在商业银行开设的职工工资预留专户,专项用于支付参加该工程项目施工的职工(包括农民工)工资。对恶意拖欠或者克扣农民工工资的企业,要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在责令企业清偿农民工工资的同时,还要按照《劳动法》、《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吉林省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给予行政处罚,情况严重的要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曝光。同时,要落实最低工资制度,逐步建立工资支付监控、欠薪保障、企业劳动保障诚信等制度。

(三)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对农民工申诉的劳动争议案件,要及时做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对已受理的案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依法采取简易程序快速审理;对因用人单位拖欠劳动报酬、工伤待遇等问题申请仲裁的案件,应视情况减免应由农民工本人负担的仲裁费用。各地要加强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和仲裁员队伍建设。

(四)各级政府要积极支持工会组织按照《工会法》开展工会活动,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指导、协调用人单位与工会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建立工资集体协商机制,签订集体合同,并对集体合同的履行情况实施监督。

八、明确责任,合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及劳务输出工作

(一)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劳务输出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个部门的协调配合。劳动保障部门作为推进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和劳务输出工作的牵头部门,要切实做好综合管理和协调服务工作,并具体负责国内劳务输出和境外就业组织管理工作。农业、建设、公安、教育等相关部门也要切实履行职责,经常沟通情况,建立综合治理、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二)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把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和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列入重要工作日程。要定期开展以“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为主题的普法宣传活动,增强用人单位依法用工和农民工依法维权的意识。层层落实责任制,掌握工作进度,注意总结经验,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00五年三月十日

发布部门:吉林省政府 发布日期:2005年03月10日 实施日期:2005年03月10日(地方法规)

吉林省规范农民工社会保险 将其纳入社保体系

http://.cn 2005年03月29日04:54 中国青年报

本报长春3月28日电(记者彭冰)吉林省目前正着手建立并规范农民工的各种社会保险关系,将农民工纳入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

吉林省政府近日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通知》,就确立农民工进城就业的社会保险制度作出规定。

《通知》要求,用人单位要为农民工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参保农民工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养老)年龄时,累计缴费年限满15年及以上的,可按规定领取基本养老金并享受相关待遇;累计缴费年限不满15年的,其基本

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储存额中的个人缴费部分一次性返还给农民工本人。农民工间断就业(失业)或返乡期间,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暂时封存并照常计息。参保农民工死亡时,个人账户储存额中的个人缴费部分(或支付基本养老金后的余额)一次性支付给其法定继承人或指定受益人。

《通知》指出,招用农民工的用人单位,须依据《吉林省失业保险办法》的规定,参加失业保险,履行缴费义务,农民工个人不缴纳失业保险费。农民工连续工作满1年以上,且用人单位按规定缴纳了失业保险费的,在与用人单位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时,本人可按规定向失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领取一次性生活补助费。

在医疗保险方面,对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打破户籍界限,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的农民工,纳入医疗保险范围,由用人单位按规定为其缴纳医疗保险费。各统筹地区按照低费率、保大病的原则,采取只建统筹基金、不建个人账户的办法,建立农民工医疗保险缴费水平与待遇水平相对应的医疗保障。尚未参加医疗保险的用人单位,要承担对所使用农民工的医疗保障责任,按劳动合同规定提供医疗待遇。

《通知》还要求,把与用人单位形成劳动关系的农民工全部纳入工伤保险范围。用人单位必须为签订了劳动合同或形成事实劳动关系的农民工及时办理参加工伤保险的手续。农民工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后,在参保地进行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并按参保地的规定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用人单位在注册地和生产经营地均未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后,在生产经营地进行工伤认定,并由用人单位按生产经营地的规定,依法支付工伤保险待遇。此外,建筑施工企业要为施工现场从事危险作业的农民工办理意外伤害保险,作为工伤保险的重要补充。

第三篇:农民工社会保险问题分析

农民工社会保险问题分析

文章摘要: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涌入城市。农民工作为一个特殊存在的群体,为我国城市的繁荣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意识方面的限制和国家政策,法律制度保障的缺少使得他们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其中农民工社会保险问题更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阐述了目前农民工社会保险的现

状,通过分析目前农民工社会保险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一些解决策略。

关键词:农民工社会关系;农民工社会保险;公共管理

一、引言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涌入城市,中国国务院研究4月发布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显示,中国外出农民工已达到1亿万人;如果加上在本地乡镇企业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农民工总数达2 亿人。农民工目前已占第二产业劳动力的58 % ,商业和餐饮业的53 % ,加工制造业的68 % ,建筑业的80 % ,他们已成为支撑我国工商业发展的重要力量1。然而由于受到城乡的“二元结构”和固有的经济社会制度的影响,农民工长期处于城市与农村之间灰色地带,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其中他们的社会保险问题更是一个突出问题。

在这个庞大的特殊群体中,养老保险的总体参保率不到10 %,部分经济发达地区,如广东、大连的农民工参保率也只有20 %左右。作为城市发展的中坚力量,农民工将自己的青壮年时光奉献给了城市,然而他们却没有像城镇劳动者一样享受社会保障,农民工的养老问题存在巨大风险。农民工作为社会群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养老问题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要条件,更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基础,农民工养老问题因此备受关注。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通知,提出要积极稳妥地解决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探索适合农民工特点的养老保险办法2,本文就此谈一些认识与看法。

二、农民工社会保险现状

2.1 相关法规不完善

关于农民工的社会保险只有地方性和政策性规定,在全国性的立法中则没有对此作出相应的明确法规保障。除此之外,现行立法中, 在对农民工与城镇职工的社会保险规定方面也存在差别。

2.2 社会保险关系续接困难

目前,我国社会保险管理被分割在多个统筹单位,多为县市级统筹内运行,且各统筹单位间政策不统一,难以互联互通,养老保险关系难以转移接续。甚至一些地方为了减轻负担,还设置“障碍”使社保关系无法转移。

2.3 劳动权益无法得到保障

国家是明确要求劳资双方必须签订劳动合同, 但在实际中,大量用人单位在农民工法律意识缺乏的情况下没有与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当发生劳动纠纷时,因事先没有明确契约,造成了农民工的利益严重受损,农民工的劳动权益保障根本无从谈起。

2.4 企业的社会养老保险费用负担过重

我国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模式主要有综合社会保险模式和统帐结合模式。综合社会保险模式中,以上海市和成都市为主要实施地域,该地区以上月平均工资的60 %为缴费基数。在缴费比率上,上海市定为缴费基数的12.5%(全部由用人单位负担);成都市的企业缴费比率为14.5 %。在统账结合模式下,北京以上年本市职工月最低工资为缴费基数,单位缴费比率为19 %;福建以职工月工资总额为缴费基数,单位缴费为18 %;青岛用人单位以本单位农民工总人数与当地上城镇单位职工平均工资的60 %之积为基数,单位缴费为20 %;浙江企业按照全

部职工工资总额作为单位缴费基数,单位缴费比率不低于12 %。由此可见,如此缴费比率对于企业来说不能不算是一个较重的成本负担3。在上面分析中我们发现,农民工多分布于劳动密集型企业,这些企业的利润空间较小,其竞争优势主要来源于成本的节约,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方面,过高的养老保险费使企业丧失这一优势。所以雇主通过各种方式逃避养老保险费用的缴纳也是一种理性的行为选择。

2.5 社会保险项目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结构性矛盾

完善的社会保险制度至少应该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这四大模块,但基于它们各自的功能差异,在实际中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安排。在城市务工期间,农民工所从事的较多脏、重、累、险的粗活,他们最急需的也就是在面临工伤、失业、疾病等即时性风险时有所保障。而已有的社会保险过分注

重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对工伤、医疗等短期保障项目重视不够。

三、农民工社会保险问题的原因

1)我国的户籍管理制度是农民工社会保障缺失的最主要的原因。1998年以来,我国全面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但至今为止的各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思路基本上还是以户籍为基础,且政策的天平明显倾向于城镇。农民工进城后虽然从事非农产业,但由于他们还是农村户口,农民的身份依然没有改变,所以仍被排斥在城镇的社会保障的大门之外。

2)社保关系续接困难,造成大量农民工退保现象。在我国,目前还缺少一个确保社会保障关系能够在城乡之间自由转移和续接的管理机制,而农民工的工作流动性大,工作场所不固定,这样一旦他们离开所工作的城市, 其参加保险的个人账户便无法转回原籍,于是他们往往选择了退保。

3)关于农民工社保的相关法规不健全, 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缺乏法律基础。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社会保障立法滞后且不完善,尤其是关于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立法更是严重滞后。自1998年以来,我国相继建立了城镇职工养老、医疗保险等相关法律,但关于农民工社保问题却迟迟没有相应立法。目前,只有一些零散的地方性法规和一些规范性文件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权益加以规定。

4)资金短缺严重阻碍了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发展。这些年,尽管国家和政府大力加强了对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投入,但城镇职工社会保障的资金短缺问题仍相当明显。当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运行陷入资金困境时,若再将庞大的农民工群体纳入制度的考虑范围内,国家必然要面临更为严重的资金困难4。

四、农民工社保制度亟待完善的原因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经

步骤: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是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城镇化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经途径,而只有建立和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这一途径才能畅通。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要条件:通过让农民自由有序地进入城镇,从而达到 “转移农民、减少农民、富裕农民”,这对于中国农村改革而言是跨越式的一步。建立和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才能让这一步骤有序平稳地进行,这是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具体要求所决定的。这是实现社会公平、建立和谐社会的基础:将社会保险排除农民工,某种意义上是对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忽视,这将增加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建立和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让农民工平等地享受法律赋予的权益,分享其劳动带来的成果,不仅可以促进社会公平的实现,还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提高农民工的素质,从而减少社会动荡的因素,促进社会和谐5。

五、我国当前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概述

当前,我国许多地方都建立了各自的农民工养老保险政策,从整体来看,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类型:

(一)独立型养老保险制度

独立型养老保险制度是专门针对农民工而制定的养老保险法规或政策,这类单项性政策既与农民工其它险种无关,也与城镇养老保险政策无关,是专属“农民工”养老保险的政策。北京、南京、天津、厦门等市是这类政策的代表。北京市 年出台的《北京市农民工养老保险暂行办法》明确规定,凡北京市行政区域内的各类企业、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城镇个体工商户与农民工形成劳动关系,应当依法参加养老保险,缴纳养老保险费。农民工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养老

年龄(男年满60 周岁,女年满50 周岁),方能领取基本养老金。

(二)综合型养老保险制度

综合型养老保险制度是指在城镇职工社会保险体系之外,结合农民工流动性强和收入水平低等特点,建立在费率水平、基金运行方式、待遇支付水平和方式等方面与城镇职工社会保险政策相对独立的社会保险项目。综合型农民工养老保

险制度也是专门为农民工制定的养老保险法规与政策,与独立型养老保险政策只考虑农民工的养老保险问题不同,综合型农民工养老保险政策是将农民工的养老、医疗、工伤及其它险种一并予以考虑,制定出综合性保险政策,养老保险只是“综合”险种中的一种。典型代表是上海、成都。年7 月22 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布了《上海市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暂行办法》,把外来从业人员的“老年补贴”与工伤(或者意外伤害)、住院医疗纳入综合保险,实行与本市户籍职工不同的养老保险制度。其后于 年8 月30 日又对部分条款进行了修正。该办法在全国率先提出和明确划分出流动就业群体,应享受与城镇基本社会保险不一样的保险想法和概念。

(三)融入型养老保险制度

融入型养老保险制度是将农民工的养老保险纳入城镇职工保险体系之内,并不针对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作专门的规定,只是在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相关政策的部分条款中,对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加以区别对待。深圳是实行这种制度的典范。

深圳将劳动者分为深圳户籍和非深圳户籍两大类。按照 年7 月26 日深圳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的经第二次修正的《深圳经济特区企业员工社会养老保险条例》,深圳市非本市户籍员工与本市企业员工适用统一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享受同等的市民待遇。农民工可按此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其缴费率和待遇与深圳市户籍劳动者相同,但在缴费年限的计算上和享受养老保险待遇上略有不同6。

六、现行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优缺点

(一)独立型养老保险制度

优点:(1)养老保险缴费模式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有相通之处,个人账户结构、规模与城镇职工相同,为将来农民工养老保险权益向城镇企业养老保险过渡统一了平台;(2)考虑了农民工收入较低的特点,养老保险费征缴基数与比例较低,降低了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的“门槛”,达到了“低标准进入,低标准享受”的目的,有利于调动企业与农民工参保的积极性;(3)由于是“孤立”型的养老保险政策,既与农民工的其它险种无关,也与城镇养老保险没有牵连,因此,独立型的养老保险政策操作起来较为简便。

缺点:(1)实行统一的缴费基数,没有考虑农民工收入的高低。由于城镇职工工资水平比较高,按最低工资标准缴费对当前大多数农民工也是沉重的负担,而对于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民工却有制度歧视之嫌;(2)实行农民工养老金一次性发放,违背了养老保险逐月发放的基本操作原则,减少了农民工的实际领取数额,也不利于农民工退休后的长期性养老保障。

(二)综合型养老保险制度分析

优点:(1)将农民工迫切需求的工伤保险、住院医疗保障与养老有机结合起来,能够满足农民工的对社会保险的多方面需求;(2)实行低缴费率,有助于实现低水平广覆盖,把广大农民工纳人保障范围之中,比较符合我国现阶段经济和社会保障发展的实际,有利于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同时,由于费率相对较低,企业的综合保险负担也相应较低;(3)在实践中,政府只制定政策和加强监管,不必担心这部分基金运营过程中入不敷出问题,各级财政也不承担保险基金的补贴责任。

缺点:(1)没有专门的养老保险账户,与目前城镇的统账结合的养老保险模式存在巨大差别,缺乏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对接;(2)制度设计笼统、缺乏明确的针对性和开放性。从身份上来看,农民工有一个共同的名称,似是统一的,但实际上农民工群体本身构成比较复杂,分为不同的层次,不同层次的农民工对养老保险有不同的利益诉求,其差异也是很大的。该制度在设计上没有考虑这一点,将不同层次的农民工纳入统一的政策,缺乏针对性;(3)由于对农民工的养老实行一次性补贴制,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养老保险,农民工的养老

保险权益实际上不能得到真正落实。

(三)融入型养老保险制度分析

优点:(1)农民工在参加和享受城镇企业基本养老保险方面获得了“市民待遇”,切实保护了他们的正当权益;(2)由于农民工普遍较年轻,大多处于基本养老基金的积累时期,支付压力小,因此,这部分人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账户的“空账”,缓解人口老龄化给基本养老基金带来的支付压力;(3)使用人单位在聘用农民工与本地户籍人员的基本养老保险负担大体相当,这有利于促进城乡劳动者平等竞争就业机制的形成;(4)有利于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对接,从而促进统一的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形成。

缺点:(1)在统一的制度模式下,与城镇职工一样的缴费标准对于收入相对普遍较低的农民工而言,负担过重;(2)农民工流动性大的特点致使绝大多数农民工连续缴费年限都达不到一般制度规定的15 年,他们只能选择退保,一次性领取个人账户中的积累部分,而企业所缴纳的社会统筹部分,则无偿地被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占有”;(3)作为地方性政策,看似保护了农民工的养老保险权益,但由于没有全国性的农民工养老保险流动衔接机制,农民工最终享受养老保险待遇却很难。

从以上分析看出,这三种养老保险制度各有优、缺点,但无论哪一种制度都无法完全解决农民工的养老保险问题。事实上由于农民工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单一的方案并不能满足不同农民工的养老需求7。

五、征对农民工保险问题的应对措施

6.1 加强立法工作

法律制度的缺失使农民工社会保障缺乏制度上的基本保障,也导致保障对象不明确、保障资金来源不稳定、保障标准不一致、保障管理方面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等一系列问题。政府与社会必须建立起与我国经济水平相当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使农民工社会保障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6.2 推动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打破户籍壁垒

户籍制度是导致使农民工奔波于城市与农村之间的根本原因,它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只有进行户籍制度的改革,逐步实现公民自由迁移,才能使一部分工作稳定和有竞争力的农民工逐步在城市安家落户,消除社会保障领域存在的二元结构,并最终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

6.3 建立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险关系的转移和续接机制

农民工社会保障管理要在结合农民工自身特点的基础上,实现与现行制度的衔接。政府应当把农民工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但又不得不考虑农民工工作场所的不固定、工资收入的不稳定、不确定等因素。这就需要有关部门设计一个确保社会保障关系能够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转移的管理模式,以确保农民工社保关系的顺利对接。

6.4 完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

首先,要明确社会保险项目的优先次序,养老保险应放在首要地位,此后依次为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疾病医疗保险等,还应参考城镇职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起面向农民工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社会救助制度,逐步建立与城镇职工平等的社会保障制度8。

6.5 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

鉴于我国的现实国情,笔者认为现阶段应该采取分类、分层的方法,分步解决农民工的养老问题,即根据农民工的不同特征,在分类的基础上分层次解决不同类型农民工的养老保障问题,建立一种过渡性质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在此基础上,再考虑与城镇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接轨问题。具体的制度设计如下:

(一)分类

按农民工的市民化程度进行分类,可分为三大类:一是完全市民化的农民工,即在特定城镇达到规定居住年限,并有固定住所、工作单位和收入相对稳定的农民工;二是市民化程度较高、流动性也较强的农民工,即常年在不同城镇流动工作,缺乏稳定岗位,在城镇无固定住所的农民工,他们将来有可能变成产业工人,也有可能回乡再做农民;三是市民化程度较低的农民工,即间断性在城镇务工和回乡务农,以农业为主,以务工为辅。

(二)分层

第一层:将第一类农民工纳入城镇养老保险制度。由于这类农民工相对固定、易于管理,而且大部分已是熟练工人,他们对养老保险有明显的需求,所以对达到了一定的条件的应当给予其城市居民权益的资格,纳入当地养老保险体系,实行与城市职工相同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 的保险制度,企业缴费比例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

第二层:对第二类农民工建立完全积累的个人账户制度。由于这类农民工具有亦工亦农、亦城亦乡、工作流动性大、收入不稳定且偏低等特点,将他们纳入城镇养老保险制度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都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应为这类农民工建立完全积累的个人账户制度。他们可以凭借身份证和工作证明在务工城市的社会保险机构办理个人账户,账号与本人的身份证号一致,并能够随时查询。个人账户基金来源于个人与企业的养老保险缴费,所有权明确,账户可随人转移,比较适合农民工收入偏低、就业不稳定等特点,易于农民工理解和接受,可以让农民工看到养老金的注入及增值状况。针对这类农民工群体流动性大的特点,个人账户作为一种完全积累的储蓄性账户,应该具有灵活性,可以转移、封存、接续、继承等,能够适应农民工向城镇居民的转化或回流到农村。所以采取完全积累的个人账户模式,就等于每年为其账户注入资金,在其老年时可积累一部分资金,使农民工的养老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第三层:将第三类农民工纳入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这类农民工只是在农闲时才出来打工,主要是增加一些现金收入,改善在农村的生活;在农忙时又回到农村,以农业生产为主,进城务工只是他们的一种短期行为。这部分农民工的城市化意愿不高,可以说他们的“根”仍在农村,本质上还是纯粹的农民。因此,随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逐步建立,把他们纳入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比较可行9-11。

总之,从当前来说,要着力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为有条件的农民工进入城市、加入城镇社会保险体系创造条件。公安、劳动保障等部门要加强身份证管理方面的联动和信息共享,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共享公安户籍管理信息系统创造条件,以方便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和享受医疗、工伤等保险待遇,切实保障其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国务院研究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 :40.叶响裙.中国社会养老保障:困境与抉择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75.宋明岷.农民工养老保险模式比较研究j.农村经济,(7):71-73林义.社会保险(第二版)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张杰,李窈然.农民工社会保险问题浅析j.现代商业,80.郑功成.社会保险学m.北京:商务出版社,.张朝辉,范琛.我国当前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比较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9):74-75林徽海.农民工社会保险问题思考j.技术与市场,(16):80-84.叶大恩.改善农民工生存状态的良策——农民工保险j.浙江国家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4)1:44-46.扬帆,段湘林.1.2亿农民工保险谁来做n.中国保险报,-09-01.崔秀荣.构建“以人为本”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j.河南社会科学,(5).

第四篇:农民工社会保险现状探究

农民工社会保险现状探究

多年来,我国城市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一条条街道宽广美丽,一片片草地绿茵绵绵。而在这里面,有着农民工的辛勤的汗水。那些建筑工人,顶着炎炎的烈日,啃着隔夜的馒头,睡在工地的棚屋里面,过着艰苦的生活。城市的很多家庭所需要的保姆、维修工和卫生钟点工,大部分就是从农村来的农民工。我们在高谈现代高科技精英创造我们的城市和推进我们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不该忽略默默无闻地做着脏活、累活的农民工。

据有关方面测算,2005年农民工数量估计1.5亿人。农民工主要分布于建筑业、采矿业、第三产业和其他产业链低端或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沿海地区各个生产领域的产业工人均以农民工为主,农民工的提法从1990年代作为术语开始频繁出现,在此以前最常见的提法为民工。

由于户籍制度造成的就业、福利歧视等原因,农民工是中国大陆城市最底层的阶层,许多人处于非常艰难的生活和工作状况之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已经逐步采取措施,以统一城乡户籍制度,这将从根本上达成农民工的公平就业和待遇。

一、农民工社会保险现状

调查显示,一方面农民工对参加社会保险的要求很强烈,尤其是对参加养老保险的愿望更为迫切。通过近几年的广泛宣传,农民工对参加社会保险的重要性认识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经抽样调查,农民工对参加各项社会保险愿望要求依次是:养老保险48%,工伤保险25%,医疗保险18%,失业保险3%,生育保险1.5%,均比以前的调查有所提高;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对国家劳动保障法规规定置若罔闻,采取各种手段抵制,不为农民工办理参加社会保险手续。

二、原因探究

(一)现行社会保险缴费费率高是制约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的重要原因。目前,国家对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没有专门的规定,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仍然按照城镇企业职工社会保险的规定执行,这与我县非公有制企业的实际发展现状有些相矛盾。我县非公有制企业虽然发展较快,但发展的很不平衡,绝大部分企业都是技术含量低的企业,依靠使用廉价劳动力发展起来的,如我县的魔芋加工、建筑施工、矿山采掘等企业,均是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企业利润空间小,其利润均是靠使用低成本的劳动力创造的,如果再为农民工办理社会保险,企业的发展就会很艰难。我们在检查一矿山企业劳动用工情况时,该企业财务主管算了一笔帐,企业先后投资1700余万元,年平均使用职工(绝大多数都是农民工)150人,2005年企业赢利12万元,这是未办理农民工社会保险前的利润,如果按现行社会保险政策全部为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按职工月平均工资800元,五大社会保险(养老、失业、工伤、医疗、生育)单位缴费费率30.5%,全年仅企业缴费部分就达43.92万元,企业根本承受不了。这些劳动密集性企业安置了大量的劳动力,为缓解我县就业形势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如果强制执行缴纳社会保险费,则会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二)用人单位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利益不愿为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从我国的劳动力市场现状来看,劳动力市场是资本市场,劳动力的价格是由资本说了算,调查显示,我县使用农民工的单位绝大多数都是非公有制企业,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来说,劳动力市场是供大于求,因此,劳动者的工资报酬都是这些企

业主来定价的。省政府发布我县最低工资标准为月工资400元,一些企业还在千方百计打政策檫边球,以牺牲职工的休息休假、加班加点等保证最低工资制度的实行,建筑、矿山企业的高工资也是通过延长工作时间得到的。面对生活现实,尽管企业用工部分违背了劳动保障政策条款,劳动者也只能做出无奈的选择。在此情形下,非公有制企业为了追求更大的利润,根本不可能自觉的为农民工办理社会保险。

(三)农民工的自身特点,影响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的积极性。农民工务工的特点:一是流动性强,劳动用工不稳定;二是文化层次偏低,普遍在初中文化程度以下;三是家庭生活比较困难;四是农民工年龄多处于青壮年时期,20--40周岁的农民工占务工人员的70%以上。这些特点造成了农民工对社会保险认识上的偏差和对参加社会保险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四)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不力,执法手段威慑力不足。国有、集体企业职工参加社会保险难度相对较小,一是其法人代表由国家政府机关任命或聘用,政府及其主管部门对法人代表有一定的管理权,二是国家为职工买单,企业效益的好坏,与企业的经营者利益虽然有关系,但不是密切相关,三是企业相对集中(多数国有、集体企业均设立在城郊范围),劳动保障部门通过监察手段结合行政措施强制企业参加社会保险,仍是当前行之有效的一种方式。非公有制企业参加社会保险举步艰难,我县非公有制企业分布广,部分企业交通不便,非公有制企业较国有企业具有很大的自主权,面对大量存在的违法违规问题,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因人员编制不足、经费无保障而疲于应付,没有时间和精力开展全面劳动保障监察业务,同时,劳动监察对象具有法不责众的心理,抵触情绪强烈,往往对劳动保障监察事项或置之不理,或到处找关系托人说情,或威胁撤资停办企业,使劳动保障监察的强制力大打折扣。

(五)社会保险的宣传不够深入。商业保险通过保险推销人员深入千家万户,详细向被保险人讲解保险条款,而社会保险的宣传仍靠大型的宣传活动,没有也不可能深入到各个非公有制企业乃至每个农民工,由于农民工文化程度偏低,许多农民工对社会保险的具体条款理解困难,对参加社会保险自己应尽的义务和应享受的待遇知之甚少,不如商业保险条款一目了然,容易理解。

三、解决方法

(一)建立以保障农民工基本生活需要的社会保险。一是从农民工的实际需要出发,在起步阶段,能否降低统筹水平,降低缴费比例,减轻企业和农民工的经济负担,提高企业和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的积极性;二是对劳动密集性企业,实行社会保险财政补贴和补助政策,调动企业和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的积极性;三是针对农民工流动性大的特点,允许农民工以灵活就业人员的形式参加社会保险。

(二)加大执法力度,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一是借鉴安全生产许可制度经验,对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实行强制执行。企业不为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的,政府应采取强硬措施予以规范,维护农民工的社会保险权益;二是建立强制有力的劳动保障监察队伍,充分保障其人员、经费,使其卓有成效地开展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三是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银行、社会保险费征收部门应加强协作,社会保险费征收部门对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的社会保险费实行通过银行帐户强行划转。

(三)继续加大社会保险的宣传,增强农民工自觉维权和参保意识。继续加大社会保险的宣传,使社会保险得到每一个农民工的支持,要让农民工懂得,参

加社会保险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也与自己的切身利益相关。通过成立企业工会组织,增强农民工自觉维权意识,农民工形成了合力,促进企业为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

(四)提高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服务意识,简化社会保险参保程序。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要转变工作作风,积极上门为非公有制企业服务,针对非公有制企业整体文化素质偏低的特点,简化参保程序,对参保登记、审核、缴费实行“一条龙”服务,一道手续完成。

第五篇:农民工社会保险问题的研究

关于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

摘要:我国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存在很多缺陷,并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正确认识当前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现状及其原因,对于正确寻找完善的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针对其产生的原因,现状以及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进行简短的探讨。

关键词:农民工社会保障现状完善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城市的就业机会越来越多,这就导致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入城市寻找就业机会,出现了所谓的“农民工”。据国家统计局,农业部,劳动社会保障部等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每年进城农民工一般保持在1.2亿左右。农民工作为城市发展中的一支主力军,承担着城市中的很大一部分基础设施建设、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工作,为城市的发展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他们的社会保障问题却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问题十分突出,严重缺失的社会保障与他们所创造的巨大的社会财富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本文拟将社会保障具体化为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并对其现状进行探讨。

一,社会保障制度缺失,使得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几乎成为法律的空白

社会保险是一种为丧失劳动能力、暂时失去劳动岗位或因健康原因造成损失的人口提供收入或补偿的一种社会和经济制度,是社会保障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工伤保险。目前我国法律在劳动保障方面已有相当多的规定,以促进和完善对于劳动者的社会保障,但是这些规定中并没有哪一项是专门针对农民工的,我国至今尚未出台面对农民工的全国性的社会保险制度,只是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等社会保险项目中模糊规定了农民工的社会保险权利。

在养老保险方面,1997年7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明确规定了企业负有为职工建立个人账户,缴纳养老费用的义务。关于工伤保险则是2004年《工伤保险条例》中要求各类企业,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应当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缴纳工伤保险费,该条例在附则中特别强调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各种用工形式,各种用工期限的劳动者都在参保范围内。而在医疗保险方面,1998年《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规定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包括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企业单位的职工都要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乡镇企业及其职工,城镇个体经济组织及其从业人员是否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决定。2003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关于非全日制用功若干问题的意见》和《关于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指导意见》中规定,从事非全日制工作的劳动者和灵活就业人员可以以个人身份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按照待遇水平与缴费水平享受相应的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我国的《失业保险条例》则规定单位招用的农民合同制工人连续工作满一年,本单位已缴纳失业保险费,劳动合同期满未续订或者提前解除劳动合同的,右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其工作时间长短,对其支付一次性生活补助,补助的办法和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这些规定都没有明确对于农民工的社会保险究竟应该怎么处理,只是笼统地概述为劳动者,农民工也属于劳动者的一部分,所以这些相关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对农民工适用,但是农民工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仅仅只是这些大而广之的规定是远远不够的。我国部分省市的政府也相继出台了专门针对农民工的一些社会保险方面的规定,2000年《广东省社会工伤保险条例实施细则》明确提出了农民工应参加社会养老和工伤保险的问题。2001年北京《农民工养老保险暂行办法》要求用人单位必须与农民工签订用工合同并为其办理养老保险手续。2002年南京《失业保险办法》对农民工的养老保险作了明确的规定。广州,深圳,珠海,东莞等城市还专门就外来务工人员参加社会保险制定了具体的实施细则和办法,但是这些只是部分地区政府制定的针对该地区的地方性法规,其所能发挥的作用也是有限的。

二,执行不力,农民工参保程度较低

虽然我国法律在相关规定中模糊规定了农民工的社会保险,但是在实际生活中这些规定却好像没有起到丝毫作用,农民工的社会保险问题异常突出。

(一)劳动强度大,工伤医疗保险参保率低

农民工由于其自身文化素质的限制,进城以后也只能从事一些苦,脏,累,险的体力 劳动和技术含量较低的劳动密集型工种。据统计,全国3 000万的建筑队伍,农民工约占80%,而山东省建设厅的一份资料显示,建筑施工伤亡事故中90%是农民工。农民工在职业活动中,还会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它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职业病。我国有50多万个厂矿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危害,接触职业危害的劳动者在2 500万人以上,其中80%以上的一线职工就是农民工。除了从事的职业本身具有极大的危险性外,他们的劳动强度也很大,工作时间长。农民工的工作时间普遍超过8小时,平均为9.8小时/天,最多的达到14小时/ 天,其中45.9%的农民工每天工作时间超过10个小时,每周休息时问不超过一天。如此巨大的工作强度与恶劣的工作环境使得他们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工伤事故时有发生,而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农民工工伤保险的参保率仅为12.8%。工伤的比例高达40%以上,而农民工真正得到补偿和救助的比例还不到4%。

同时,因为农民工从事的工作的特殊性,各种疾病也时时缠绕着他们,据徐州市2008年所做的调查报告显示,有40.4%的农民生过病,甚至多次生病。他们生病以后有59。7%的人没有花钱看病,而是仗着年轻,体质好,硬挺过来的。另有40.3%的人不得不花钱看病,但看病支出绝大部分是自费,用人单位为他们支付的不足实际看病费的10%。而且,看病花费在500元以上的占42.3%,1000元以上的占24.6%,2000元以上的占29.2%。对于收入较低的农民工阶层来说,生病后医药费的支出是一笔很大的费用,很可能会导致“辛辛苦苦几十年,大病一生到从前”的局面。

(二)失业率高,失业保险处于真空地带

我国目前尚没有专门针对农民工失业保险的规定,而农民工因为其工作的性质主要属于劳动密集性,流动性较大,因此而面临着较大的失业风险。根据徐州师范大学法政学院社会调查中心联合徐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在2008年进行的调查表明,50.5%的农民工有过失业经历,中25.6%的农民工失业时间长达半年和半年以上。企业单位给农民工缴纳失业保险的比例仅达2.1%。农民工与城市职工不同,失业了可以依靠失业保险,农民工离开农村进入城市,当前从事的工作所获得的收入就是其全部经济来源,一旦失业将会彻底失去经济来源。该调查数据显示,在失业期间,78.2%的农民工是靠自己的积蓄生活,15.8%的农民工靠向亲友,老乡借钱生活,仅有3.2%的农民工得到劳动单位或地方组织的帮助。这些失业的农民工因为得不到社会的救助而要在城市中苦苦挣扎,重新寻找新的工作。

(三)养老保险空缺,不能解决后顾之忧

我国的农民工以青壮年为主,他们大多数没有意识到养老保险的重要性,只是认为现在身体好,趁着年轻多挣些钱以供养家庭,对于将来老了以后靠什么维持生计基本上没有做太多考虑,这就导致养老保险的参保率极低,同时有因为农民工具有极大的流动性,他们往往是从农村涌入那些经济发达,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集中的地方,绝大多数农民工工作的地方并不是其户籍所在地的市县,而养老保险不能跨地区转移,就算他们现在办了保险,等老了以后还是要回到其户籍所在地的,到时候其所买的养老保险也是毫无用武之地的,因此,即使某些企业单位为农民工购买了养老保险,他们也会退保,这样就使得他们的养老问题毫无着落。

综合各种因素探讨我国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发现导致这些现象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分割的城乡二元体制的阻碍

在我国,农民不仅仅表示一种职业而是一种身份,“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城乡二元体制的设定,是传统的就业制度模式和二元社会保障制度构建的基础,二元体制不但加深了农民与城镇居民在经济,政治,文化,心理方面的隔阂,而且也使农民同时失去了在城镇就业的机会和享有社会保障的权利。虽然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以市场化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城市的二、三产业快速发展,就业机会和岗位也大量增加,农民获得了进入城市并且从事非农业劳动的机会,但是原有的二元体制打下的深深烙印却依然没有消退,职业的转变并没有带来身分的变化。”【1】从事相同或相似的职业,城镇职工与农民工的待遇却有很大的差别,有时甚至是天壤之别。

二,政府财力的制约

我国法律关于社会保险费用缴纳方面的规定是所应缴纳的费用由劳动者,企业和国家三方负担,而且国家承担的是大部分。据相关调查表明,从1998年到2005年,财政社会保障经费年支出由598亿元增长到360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29.4%,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也从5.5%增长到11%,如此大幅的支出也只解决了17487万人的养老,13783万人的医疗和10648万人的失业,由此可见,以政府目前的财力解决所有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尚遥不可及,面对1.2亿数目庞大的农民工群体更是力不从心。

三,政府和企业对农民工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不够重视

首先,政府无视农民工社会保障的需求,对此缺少立法保护。前文已提到目前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方面的立法相当匮乏,具有全国性的约束力的法律法规几乎没有针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进行专门的规定,只是在条文中规定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我们由此而推导出属于劳动者一部分的农民工也享有那些权益,但这并不能满足数量庞大且具有很多特有的性质与特点的农民工群体的需要,而部分地区虽然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进行了专门性的规定,但毕竟只是地方性法规,其影响的范围较狭窄,也不能满足广大农民工群体的需求。

其次,企业为了节约用工成本而对农民工群体参加社会保障的积极性不高。农民工具有相当大的流动性,他们往往不可能在某一企业长久的干下去,一旦农村老家有事需要他们很可能会立即回去,因此农民工不可能会给某一企业带去长久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企业给所有为其工作的农民工都办理社会保险就会很麻烦,既消耗钱财又花费了时间,因此有很多企业就把农民工当做长期的临时工,只追求本企业的利益,只知利用农民工的劳动创造财富而对其社会保障需求完全忽视不理。

四,农民工自身的障碍

首先,农民工的流动性非常强。这种流动反映在职业的流动与返回原籍的流动两个方面,这就要求社会保险也随之转移,而“目前我国是以省作为社会保障的统筹单位,实际上多数省份停留在县市统筹的水平上,农民工跨省、跨县市流动就业,因相互之间的标准不同,其社会保险转移操作性很差。”【2】这种不可转移性已成为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的最大障碍,甚至一些已经参保的农民工也因为流动就业时保险档案不能转移而不得不退保。

其次,农民工文化素质低,社会保险意识不强。根据广东省总工会的调查,有26.7%的农民工不知道要买保险,16.5%认为要自己掏钱,不合算,16.1%认为单位不给买,还有4.2%的农民工认为买了也没用。他们因为受教育水平的限制对社会保险的作用没有充分的认识,认为把钱拿在手里最安全,而不愿意拿出一部分买保险,怕这种短时间不能见到收益的投资会使自己的钱财打了水漂。

农民工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过以及正在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他们的社会保障制度却存在各种各样的缺陷,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加强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任重而道远。

一,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

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于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重视,加强立法,指定专门针对农民

工社会保障的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社会保障的法律体系,为解决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提供法律依据,才能使建设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工作有法可依。同时,也应加大劳动保障部门的执法力度,做到有法必依,切实把建设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工作落到实处。

二,建立分层分类的社会保障制度,以适应不同农民工的需要

农民工数量庞大且流动性强,不利于统一管理,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农民工建立分类分层的社会保障制度,适应各种类型的农民工的需要。我们可以将农民工分为三类,“一类是经过在城镇的长期生活,有了一定的积蓄并打算在城镇长期定居的农民工,可将他们按富裕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提供,使其接近城镇社会保障,享受较高级的福利型的农村社会保障待遇;一类是短期在城镇生活,到了一定年龄返回农村的农民工,这类农民工不好管理,需要建立一整套的配套措施来构建其社会保障;另一类是临时在城镇打工的农民工,这类农民工的重心仍在农村,只是农闲时才到城镇打临时工,农忙时还得回去务农,对这类农民工可将其纳入相应阶段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内。”【3】在各种社会保障制度内都要建立医疗,失业,养老,工伤一整套完整的保障项目,以充分保护农民工的各种权益。

三,改革户籍制度,放松对户籍的管制

城乡的二元体制导致农民由于户籍在农村不管其在城镇生活多少年也永远是农民,因此就永远被排除在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范围之外,而他们因为离开农村的时间太长,其在农村的土地或者其他福利可能早已经不复存在,结果就是使他们处于社会保障的边缘,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对户籍制度进行改革,放宽对户籍的管理,使农民工在一个城市连续工作达到一定年限以后就可以根据有效证件获得该地的户口,这样他们就可以加入当地的社会保障体系,从而有利于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农民工是一个数量异常庞大的群体,完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加快三农问题的解决,维护社会稳定,从而促进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1】《关于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 胥学忠

【2】《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实证调查与政策建议—以徐州市农民工为例》李爱芹 《 桂海论丛》2008年5月第24卷第3期

【3】《关于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思考》蓝春娣任保平《社会科学研究》2004年5月

《构建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简新华 张建伟《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5年第15卷 第1期

《关于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思考》 李晓云 杨云波《市场与人口分析》 2007年第13卷 第3期

下载农民工社会保险(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民工社会保险(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情况调研报告

    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情况调研报告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 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情况调研报告2010-06-29 18:19:45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情况调研 岱岳区是一个......

    北京市农民工社会保险缴纳小结[合集5篇]

    北京市农民工社会保险缴纳小结 在北京市,外地农民工是指在国家规定的劳动年龄内,具有外省市农业户口,有劳动能力并与本市城镇用人单位形成劳动关系的人员。根据相关规定,北京市......

    关于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方面的主要做法

    关于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方面的主要做法 一、在推进农民工依法参加城镇职工社会保险方面的主要做法: 1、督促检查。利用三年的时间,由县监察局牵头,纠风办、财政局、建设局、安......

    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情况调研报告(五篇)

    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情况调研岱岳区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区,全区共有人口100万,其中农业人口就超过大半数。区内经济结构比较单一,工业基础薄弱,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于农业,全区有农村劳......

    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险存在问题及政策建议

    一、农民工社会保险存在的问题 (一)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率比较低 据统计,2011年全部城镇就业人员中,农民工已经占到35.1%,而新增城镇就业人员中,农民工高达65.4%。但是农民工基本......

    青岛市建筑业企业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办理流程

    青岛市建筑业企业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办理流程 一、政策依据 1、《社会保险登记管理暂行办法》(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第1号); 2、《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259号) 3、......

    社会保险[本站推荐]

    社会保险 1、地点:朝阳社保登记部(大厅二楼) 2、时间:每月5日到25日,排队办理,登记部业务不用约号 3、流程:登记审核及发证——开通数字证书工具——网上办理申报业务——领取医疗......

    农民工

    农民工就业状况及其相关问题调查报告 作者:弓娜(200922050204) 指导教师: 摘要:农民工,通常简称民工,指从农村进入城市,依靠替僱主工作为谋生手段,但不具备非农业户口的社会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