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农调查报告 土地流转背景下五里村农民的生产生活现状

时间:2019-05-12 19:38: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学农调查报告 土地流转背景下五里村农民的生产生活现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学农调查报告 土地流转背景下五里村农民的生产生活现状》。

第一篇:学农调查报告 土地流转背景下五里村农民的生产生活现状

调查报告:土地流转背景下五里村农民的生产生活现状 引言

近年,五里村开始逐步实施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土地流转,在这种背景下,五里村的农民生产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本报告将作简单讨论。

打工:谋生的新方式

农田是农民生活的根本,失去土地的农民,多以打工作为新的谋生方式。

刚到五里村,我们就来到了接待家庭:耿奶奶家,她告诉我们,她家的田是去年被收的,她的孩子都出去打工了,她也时常打打临工。

在耿奶奶家隔壁,我们遇到了一个上小学三年级的小妹妹,她也说,父母从今年年初起,就去县城的玻璃厂打工了。

除此以外,接受调查的刘叔叔,刘阿姨,钱奶奶等也都表示,家中主要劳动力大部分都以外出打工,少数在家待业;打工工厂主要为附近的几家以代工为主要业务的电子生产企业;从事的工作主要为流水线简单作业。另外,学农基地也为他们带来一定收入。

而谭姐姐则表示:她的父母和奶奶除了出去打工,在家中还承包几亩地用于种植花和蔬菜,也是家中重要的收入来源。

我们认为,土地的流转导致农民转而从事第二产业是必然的,从事农业生产人口的减少有利于农业的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农民转向从事制造业,也有利于本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和地区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离开土地的农民并没有大规模的失业,而是有了新的工作,是值得欣慰的。收入:缩小的收入差

上一段的分析表明,离开了土地的农民多转向了第二产业生产,那么,这给他们的收入带来了怎 样的变化?我们的答案是:土地流转后,农民收入差减少了,收入更加稳定了。

从众说纷纭的调查结果上看,我们或许非常难以得出一个确切的结论,但我们不难做出理性的分析:在过去的农业生产中,由于各家的生产力水平,生产技术,生产方式等都有较大差异,故各家各户的生产所得差异也较大;而在现在的工业生产中,虽然也存在生产水平等的差异和按件付酬的管理方式,但由于流水作业的高度分解性,不同劳动者的最终生产效率差异不如农业那么明显,故生产所得的差异也相对缩小了。

另外,农业生产受非人为因素影响极大,而工业则相对稳定,故农民的打工收入相对之前从事农业生产的收入,也更加稳定了。

生活,感受:农业仍为农民的立生之本

在走访过程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农民均表示,工业生产比农业生产更加轻松,他们有更多的时间与家人一起生活,起得也比之前务农时晚,可是,我们以为:工业生产并没有减轻农民的工作负担,只是使工作负担分散了,原来务农时,辛苦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几季,而现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则是每天工作均等时间,经分析计算,总的工作量并无太大差异,只是,分散的工作量使农民感觉较轻松。

最近,富士康代工厂的连续跳楼事件使用我们开始关注打工者的精神压力状况,我们也询问了受访者,他们均表示,虽然每天打工,但仍然有可以天天回家,与家人共同生活,所以并未感觉到明显压力。

不过,在调查过程中,受访者们也表示,虽然有长期合同和“三险一金”的保障,但离开世代耕作的土地,仍然感觉“不踏实”,我们认为,当下,农田仍是农民的立生之本,这与长期以来中国的生产生活方式和传统文化的影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种长期而深远的影响,将持续很长时间。未来之路:后土地流转时代的政府举措

我们认为土地流转在数年内仍然势在必行,但脱离土地的农民填充了附近工作岗位后,就业压力很可能大大增大,政府将可能必须创造更多岗位,推进城市化进程以解决这个问题。

另外,如何改善农民的保障体系,使脱离土地的农民更有安全感,也是政府应该考虑的问题之一。最后,祝五里村的明天更美好。

2010-5-22

第二篇:土地流转现状社会调查报告

村位于中部,325省道穿境而过,距镇政府3公里,距大峡谷旅游区7公里。全村辖6个村民小组,484户,人口1607人,劳动力743人,外出务工224人,其中:乡外县内52人,县外省内110人,省外278人。全村农用地总面积7427亩,其中:耕地1778亩,园地2697亩,林地2952亩。外出务工收入55万元,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806元。主导产业为茶叶、蔬菜、旅游和生猪养殖,年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为763万元。

一、村土地流转现状

到年底,全村土地经营权流转604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1778亩33.97%,流转土地农户183户,占全村总农户数484户的37.81%。其中:大宗土地经营权流转四起,流转土地农户153户,占全村总农户数484户的31.61%,流转土地面积580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1778亩32.62%;农户之间零星的土地经营权流转30户,占全村总农户数484户的6.20%,流转土地24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1778亩的1.35%。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形式主要为为转包、转让、出租、互换,土地经营权流转后的用途为农业用地。

二、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特点

1、大宗土地经营权流转已开始起步。从 年至2011年村委会班子成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和国家出台的农村土地流转政策,解放思想,结合村情,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抓住机遇,深入到户宣讲土地流转政策。先后引进现代农业展示园、御景园、脱景园和兴农蔬菜专业合作社等企业实体,落户村,形成了“三园一社”以土地流转为为基础,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格局。大宗土地经营权流转四起,流转土地580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1778亩的32.62%。涉及农户153户,占全村总农户484户的口31.61%。

2、土地经营权流转,土地规模经营效益增加。村大宗土地的流转,使土地规模经营效益凸显。一是大宗土地的流转,使土地的投入加大。承租土地的企业对土地进行平整和水、电、路、沟的综合整治,以及高效农业设施的引入,对土地的投入不断加大。年,现代农业展示园入住该村,租地210亩,并对流转的土地进行水、电、路、沟的综合整治,并根据全县经济发展的要求,引进高农公司、赤诚生物、县农科所等七家企事业单位入住展示园,进行花卉、优质茶苗、五倍子、油茶苗的培育,投入500多万元,产值近1000万元。二是土地经营权流转户的年收入增加。土地流转户土地收益稳定。土地流转户每亩土地的租金为500元,加上国家的各项惠农补贴60元左右,土地流转户每亩土地的固定收入可达560元左右;土地流转户务工收入增加。农户的土地流转后,承租土地企业的用工都优先雇用土地流转的农户,使其在获得稳定的土地收益的基础上,又取得了相应的务工收入。年土地流转户在展示园务工收入户平达17000元。其中最高的户达20000元,最低的户也有3000元。

3、土地经营权流转,土地规模经营为当地农业持续发展起到了示范作用。一是土地规模经营的示范。年,随着现代农业展示园在该村流转土地210亩,土地整治、现代农业设施的引入,不断发挥了土地规模经营的效益。随后御景园、拓景园和兴农蔬菜专业合作社等企业实体分别与该村农户签订了大宗土地流合同。年,兴农蔬菜专业合作社将总部迁往村,一期流转土地80亩,建高标准的蔬菜示范基地,并逐步向周边幅射,带动全村、全镇乃至全县的蔬菜发展。二是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的推广、示范。土地经营权流转,使企业实体加大了投入,共建高标准大棚22000平方米,封闭式育苗间700平方米,引进高科技农业栽培技术,对茶苗进行无性系繁植,运用浮法穴盘育苗技术进行烟苗、香葱等经济作物的育苗,为我县支柱产业的发展起到了技术支撑,也使新的农业技术得到了推广、示范。

4、土地经营权流转,凸显四大效应。土地经营权流转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发展现代农业、推进产业化经营,大大提升了土地流转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蓄积了农业发展后劲,显四大效应。一是促进了规模化、区域化经营,提高了农业产业化水平。通过土地流转,打破了一家一户的经营模式,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展示园成为我县茶叶、烟叶、香葱的种苗繁肓基地和新的农业技术的培训示范基地。二是促进了农业标准化生产,发展特色生态无公害农业。借助业主投资农业生产,提高了农业的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为农业标准化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兴农蔬菜专业合作社建高标准无公蔬菜基地,其产品一直销往上海、武汉等大中城市,今年将销往香港市场。三是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加快了农业产业化进程。业主将流转来的土地作为“生产车间”,将产品及时推向市场,实现了低成本、高效益的扩张。四是加快了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成功流转土地的农民,每年除了有固定的租金收入以外,还可以到业主基地从事生产劳动,由农民变成产业工人。同时,随着土地的流转,农民也把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转嫁到抗风险能力强的业主,获得稳定的收入。

三、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中存在的问题

1、宣传工作不到位,制约了土地流转。少数村干部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理解不彻底,在流转过程中引导不力,方法不当。农户对土地流转政策不够熟悉,思想认识不足,心存顾虑,怕土地流转会失去承包经营权,影响自己的利益,加上农民的恋土情结,宁愿粗放经营,也不愿转出去。

2、流转行为不规范,增加流转纠纷隐患。少数大宗土地的流转,农户虽然与业主签订了书面土地流转合同,但合同文本不规范,内容过于简单,对流转双方权利、义务及违约责任缺乏明确具体的规定;没经农村土地发包主体的村委会鉴证、盖章;也未报乡镇农村承包合同管理部门备案。农户之间的土地流转,多为口头协议,留下了发生纠纷的隐患。

3、流转后缺乏管理,导致土地改变农业用途,流转期满后很难如数退还给农户。少数土地流转后业主缺乏对耕地的保护意识,对土地实行掠夺式经营,导致土壤肥力下降,或随意改变土地农业用途,土地复耕困难。

4、流转机制不完善,缺乏必要的服务。土地流转市场没有形成,村民委员会和村民小组的服务职能作用没得到发挥,尤其是对协调流转,指导签订合同等服务不能及时跟上,制约着土地流转。

5、土地流转补偿制度不建全。未建立土地流转补偿制度,土地流转费的确定没有可操作的价格标准,未考虑物价上涨和土地增值因素,长期以固定价格支付土地流转费,容易出现损害农户利益的行为。

四、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建议

1、坚持原则,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土地流转事关农民切身利益,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三权分离的原则。即在稳定家庭承包制的基础上,实行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经营者使用权三权分离,明确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搞活使用权。只有明确了土地承包权对农民的法律意义,才能切实保障土地使用权转让的合法性。二是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土地是农民最大的社会保障,维护农民的基本权益最重要的就是维护土地权益。农村土地流转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法规政策,依法签订合同,土地流转必须坚持自愿,不论采取那种流转方式,都应尊重农民的选择和意愿。土地流转必须遵循市场规律,坚持有偿流转。三是积极稳妥的原则。农村土地流转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土地流转必须因地制宜,积极稳妥。对流转后的土地用途要给予产业发展方向上的引导,尽量符合本地农业结构调整和区域布局的要求,不得改变土地的农业用途。总之,必须使流转的土地得到综合利用和开发,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2、强化制度,为农村土地流转创造条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承包法》和农业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的规定,加强对农村土地流转的引导,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的相关制度,推进流转的规范化,提高流转质量。一是明确管理职能。县、乡农村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部门要切实肩负起农村土地流转管理的工作责任,及时发现和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制定工作规程,使之形成配套的流转管理办法和经常性的工作制度,促进土地的顺利流转。二是完善管理办法。农村土地流转还处在自发阶段,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缺乏调整的法律依据。县政府要制定、完善和出台指导土地流转的政策性文件和农村土地流转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使基层在实际操作中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尽可能避免农地流转纠纷发生。三是培育流转市场。建立完善农村土地流转价格制度,以社会、经济、生态综合效益为标准,在充分考虑土地级差、质差、地区价差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制定不同类型农地流转的指导性价格,成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为农地流转提供法律咨询、政策宣传、信息发布、流转合同签证以及流转纠纷调解等。四是创新流转方式。用好国家赋予的政策,积极探索集体建设用地和农民宅基地的流转方式。如通过置换,把村社废弃的厂房以及农民废弃的宅基地在复耕的基础上,按同等面积置换到乡镇周边进行综合开发利用。五是创造良好环境。首先要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农业保险、社会救济、优抚安置、社会互助、农村社保以及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等,逐步弱化土地的福利和社会保障功能,为土地转出者解决后顾之忧。其次大力发展非农产业,加快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进一步加快乡镇的城镇化进程,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服务业等非农产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使农村劳动力能够得到合理转移,为土地流转创造条件。

3、组建农村土地流转专业合作社。指导有意流转土地的农户组建农村土地流转经营专业合作社,将土地依法集中流转到合作社,再由合作社对外发布土地流转信息,将土地流转给有资质、讲信誉的业主,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

4、政策扶持,鼓励农村土地流转。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农业具有高风险特点,为激发企业、城镇业主租赁土地从事农业开发的积极性,财政在安排农业专项资金时,对农地流转扶持资金实行单列,并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二是信贷支持。资金短缺是制约农村土地流转的一大因素,金融部门本着支持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为出发点,通过科学论证,对有效益的农业开发项目,允许业主用租赁的土地上的附作物作为抵押,向银行申请贷款。三是税收扶持政策。对农业产业化企业在税收上地方留成部分给予优惠政策。

第三篇:土地流转现状的调查报告

土地流转现状的调查报告

前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家庭承包责任制所处的微观基础和面临的宏观环境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特别是由于农产品价格低迷,农业比较效益低下,越来越多的农民外出务工经商,许多地区出现了农地撂荒的现象,并且撂荒面积呈日益扩大的趋势。为解决农地撂荒问题,实行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各个地方的农民自发地通过互换、转包、转让等方式进行农地使用权的流转。那么,目前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实施现状又是怎样的?土地流转的形式有哪些?它的成果与缺陷以及利弊?对于不足的方面,我们又应该怎样解决呢?为此,我组成员于7月14日至16日三天对北京市延庆县3个村子进行了调查,现将情况告知如下:

土地流转的概述

土地流转指的是土地使用权流转,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含义,是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

土地流转的成果与正面意义

其一,盘活农村生产、生活资料中的资本要素,激活农村经济、商业活动,数年以后,农村局面丕变,自是意料中事。可以预估,大、中、小城市郊区将首先改善经济状况。

其二,近年在各地频频爆发的农民与政府之间的群体性暴力抗争事件,多数由于政府勾结地产商对农民土地强取豪夺所致。如今农民获准自愿转让宅基地和耕地的权益,必然分享对土地定价的权力。宅基地和耕地不久就会具有随行就市的市价。土地市价昭彰,在人耳目,地方政府抑或地产公司难以上下其手,或者动辄巧借名目,强行征用,或者只手遮天,恃势以低价强买土地。如此,部份农民同政府之间一触即发的尖锐矛盾势必急剧缓解。其三,宅基地和耕地的使用权和经营权已经获准“流转”,为下阶段的农村经济活动奠定了基础。地产公司自会对城市郊区的宅基地择肥而噬;经营农业的公司以及各处的种田能手也会俟机而动,在远离城市的农村取得成片农地使用权的加快流转,有力地推进了农业结构调整,推进了农业经营体制创新,推进了农业科技进步,较好地解决了农业小规模、分散经

营的各种弊端,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地使用权流转已经成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的一个核心环节,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场革命。

意义:

(一)推进农地流转,是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的现实需要

一家一户分散的小规模经营,很难进行农业结构的区域化调整,农民种什么、养什么,具有很强的盲目性和被动性,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政府指导,由此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大面积农地使用权流转后,农业经营的主体发生变化,农地主要向专业大户、农业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等集中,由他们按照市场原则组织生产,使农地资源从低效益的粮棉油生产转向高效益的名特优产品生产,对农业结构调整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推进农地流转,是解决农业投入不足的有效途径

挨家挨户地分散经营不可能对农业有大的投入,农地的大量流转,既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农地整理,又需要大量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随着农地使用权流转的深入实施,农地主要由具有较高经营水平和经济实力的大户、农业企业等主体经营,从而使得对农业的投入不断增加。

(三)推进农地流转,是提升农业科技水平的重要举措

农地使用权的流转,为科技兴农战略的深入实施创造了条件,使一大批先进、适用的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得以推广应用,走完了农业科技推广到田的“最后一公里”,使农产品品牌优势进一步凸显,科技含量进一步提升,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也得到进一步增强。同时,依托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基地,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步伐不断加快,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农业科技水平。

(四)推进农地流转,是促进农业规模经营的客观需要

农地流转不但较好地解决了农户从事非农产业的要求,而且还满足了有技术特长、有资金实力、有经营能力的专业大户、工商业主、经营能人集约经营农地的愿望。通过农地流转,使承包经营权向大户、农业企业集聚,形成连片专业规模经营,克服了小规模家庭经营的局限性,从而有序地引导农户与市场接轨,走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同时,随着“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农业经营模式的推广,各类农业合作组织、农业行业协会也如雨后春笋般的建立起来,农业组织化程度也大大提高。

(五)推进农地流转,是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必然要求

农地使用权的流转,使农村劳动力持续稳定地向非农产业转移提供了可能,越来越多的农民转让农地使用权,实现了就业转移,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农地使用权的流转使农

民获得了一笔比较可观的租金,农民获得了比自己经营还要高的转让费。同时,农地流转后,不少农民转化为产业工人,使众多农民不出家门就找到了就业渠道,获得了转让费和劳动工资的双份收入种植农作物的权利。久而久之,农业规模经营会在全国涌现,提高农业的效率并且降低种田的成本。

土地流转的问题

由于中国社会是一个重视人情的社会,特别是在乡里乡亲之间,根本不注意程序问题。在与老百姓的访谈过程中,我们发现在确定土地流转关系时,46.67%的以口头协议为准,他们认为采取书面协议或者第三方证明是没有必要的,因为都是邻里关系,不存在欺骗的问题。而且,41.67%参与土地流转的百姓一般进行私下交易,不上报登记,在交易的过程中,不定租入或租出土地的期限。由于百姓对中央提出的加强土地流转的新政策与精神了解不具体,在现实的运行中,就出现改变土地所有权性质的问题。

虽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已于2005年1月7日经农业部第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予以公布,自2005年3月1日起施行,并且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有提出了农村土地改革的若干政策,其中就提到了关于农村土地流转问题,但是中国国情却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地方政府在土地流转政策的实行上仍有缺憾。

目前出现了一些问题:

1、承包人或政府在收了地后,没有按照合同所协议的全部给予租金,只付给一部分的租金,到时候能不能得到剩余的的租金,还没有保障;

2、土地的质量是不一样的,但是国家的补助是一样的,稍显不公平,而且给的钱少;

3、有些土地被强制性地安排种树,种的树长期没有人去管理,长势不好,到期后自己也不能根据实际的情况去种有优势的树木;

4、很多计划都是村委会决定,农民根本不知情,连合同的内容的不了解;

5、事先谈好的利用耕地建造学校,但是由于手续的问题,学校没有建成,而土地也荒废了;

6、政府的宣传少,村委会部位农民干实事,虽然给大队干部做了培训,可是没有深入到村民的家里,农民很少受到实益;

7、没有有关部门对土地租赁的价格制定一定的价格标准,即使租赁人给予的价格很低,只能接受;

8、土地大片荒废的现象很严重,相关部门也没有采取有力的措施来解决问题。

我们的确不能忽视:土地流转程序不规范,制约着土地流转的健康发展;管理组织不健全,阻碍了土地流转的顺利进展;政策措施不配套,难以调动经营者参与土地流转的积极性。

我国现行的土地流转政策及有关的法律、法规

1、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土地流转的决定

“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8年10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

2、1988年宪法修正案

“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者在立法上第一次明确了农村土地流转的合法地位。而在此之前,1982奶奶制定的宪法不管是土地的所有权韩式使用权都是禁止流转的。自1988年以后,历次宪法修正案关于土地使用权可以转让的规定均未有任何改变。

3、1988年《土地管理法》第一修正

顺应1988年宪法修正案的新规定,同年修订的《土地管理法》第二条也增加了“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的条文。并在低六十三条进一步明确:“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

4、《农村土地承包法》

《农村土地承包法》先是在总则中规定:“国家保护承包方依法、自愿、有偿地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然和进一步区分了家庭承包和其它方式的承包,对二者的流转问题作了不同的规定。

第三十二条 通过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

第三十三条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平等协商、自愿、有偿,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迫或者阻碍承包方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二)不得改变土地所有权的性质和土地的农业用途;

(三)流转的期限不得超过承包期的剩余期限;

(四)受让方须有农业经营能力;

(五)在同等条件下,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优先权。

第四十九条 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农村土地,经依法登记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或者林权证等证书的,其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转让、出租、入股、抵押或者其他方式流转。

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自2005年9月1日起实施)

司法解释以《农村土地承包法》为基础,进一步明确了土地流转中发生的纠纷处理事宜,确认了发包方强迫承包方流转土地的合同无效;发包方阻碍承包方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承包方有权请求法院排除妨碍、赔偿损失(见第十二条)。家庭承包方式的承包方不得将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抵押或者抵偿债务的,否则法院将认定合同无效(见第十五条)。二以其它方式城堡的承包方可以用入股、抵押等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见第二十一条)。

6、《物权法》(自2007年10月1日起实施)

《物权法》关于土地流转的内容安排在“土地承包经营权一章”中,这说明所谓的“土地流转”专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并不包括农村建设用地、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问题,其具体内容完全与《农村土地承包法》相一致。

第一百二十八条 土地承包经营权人依照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有权将土地承包经营权采取转包、互换、转让等方式流转。流转的期限不得超过承包期的剩余期限。未经依法批准,不得将承包地用于非农建设。

第一百三十三条 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荒地等农村土地,依照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和国务院的有关规定,其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转让、入股、抵押或者以其他方式流转。

如何让土地流转更加完善

一、充分认识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重要性。

二、把握总体要求和原则,正确指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

三、全面落实好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创造前提

四、依法规范流转行为,切实解决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的突出问题。

五、以实施流转合同制和备案制为重点,建立健全规范化的流转管理工作制度和规程。

六、积极开展流转服务,培育良好的流转市场环境

七、健全纠纷调处机制,及时有效解决流转纠纷

八、加强领导,确保农村土地流转管理和服务工作全面推进

结语 公议公报说,全会提出,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任务是: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得到有效保障;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消费水平大幅提升,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村民自治制度更加完善,农民民主权利得到切实保障;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显推进,农村文化进一步繁荣,农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落实,农村人人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农村基本生活保障、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更加健全,农村社会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基本形成,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在此,我们不得不重视土地流转这一土地改革形式。目前,土地流转制度使得农村的部分土地得到了有效利用。流转面积得以扩大,土地布局走向合理化。根据相关制度的精神,流转后的土地用途并未改变,仍以农作物为主要产物,这是由于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粮食问题仍然突出,为例逐步解决这个问题,在继续进行农业生产的前提下,土地流转更多的考虑的是产出,也就是效率问题。如何用最少的地取得最多的收益一直是我们努力的目标,也是土地流转的意义所在。但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麻烦。流转范围并不广泛,农民的积极性也不是很高。但从长远来看,只要我们发现问题,即使解决问题,前途一片光明。

成员:陈东影,何雪艳,张春伟,邱湘雯,钟邹聪,张瑜

第四篇:土地流转现状社会调查报告

土地流转现状社会调查报告

坚持原则,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土地流转事关农民切身利益,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三权分离的原则。即在稳定家庭承包制的基础上,实行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经营者使用权三权分离,明确所有权,稳定

村位于中部,325省道穿境而过,距镇政府3公里,距大峡谷旅游区7公里。全村辖6个村民小组,484户,人口1607人,劳动力743人,外出务工224人,其中:乡外县内52人,县外省内110人,省外278人。全村农用地总面积7427亩,其中:耕地1778亩,园地2697亩,林地2952亩。外出务工收入55万元,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806元。主导产业为茶叶、蔬菜、旅游和生猪养殖,年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为763万元。

一、村土地流转现状

到年底,全村土地经营权流转604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1778亩33.97%,流转土地农户183户,占全村总农户数484户的37.81%。其中:大宗土地经营权流转四起,流转土地农户153户,占全村总农户数484户的31.61%,流转土地面积580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1778亩32.62%;农户之间零星的土地经营权流转30户,占全村总农户数484户的6.20%,流转土地24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1778亩的1.35%。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形式主要为为转包、转让、出租、互换,土地经营权流转后的用途为农业用地。

二、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特点

1、大宗土地经营权流转已开始起步。从 年至2011年村委会班子成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和国家出台的农村土地流转政策,解放思想,结合村情,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抓住机遇,深入到户宣讲土地流转政策。先后引进现代农业展示园、御景园、脱景园和兴农蔬菜专业合作社等企业实体,落户村,形成了“三园一社”以土地流转为为基础,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格局。大宗土地经营权流转四起,流转土地580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1778亩的32.62%。涉及农户153户,占全村总农户484户的口31.61%。

2、土地经营权流转,土地规模经营效益增加。村大宗土地的流转,使土地规模经营效益凸显。一是大宗土地的流转,使土地的投入加大。承租土地的企业对土地进行平整和水、电、路、沟的综合整治,以及高效农业设施的引入,对土地的投入不断加大。年,现代农业展示园入住该村,租地210亩,并对流转的土地进行水、电、路、沟的综合整治,并根据全县经济发展的要求,引进高农公司、赤诚生物、县农科所等七家企事业单位入住展示园,进行花卉、优质茶苗、五倍子、油茶苗的培育,投入500多万元,产值近1000万元。二是土地经营权流转户的年收入增加。土地流转户土地收益稳定。土地流转户每亩土地的租金为500元,加上国家的各项惠农补贴60元左右,土地流转户每亩土地的固定收入可达560元左右;土地流转户务工收入增加。农户的土地流转后,承租土地企业的用工都优先雇用土地流转的农户,使其在获得稳定的土地收益的基础上,又取得了相应的务工收入。年土地流转户在展示园务工收入户平达17000元。其中最高的户达20000元,最低的户也有3000元。

3、土地经营权流转,土地规模经营为当地农业持续发展起到了示范作用。一是土地规模经营的示范。年,随着现代农业展示园在该村流转土地210亩,土地整治、现代农业设施的引入,不断发挥了土地规模经营的效益。随后御景园、拓景园和兴农蔬菜专业合作社等企业实体分别与该村农户签订了大宗土地流合同。年,兴农蔬菜专业合作社将总部迁往村,一期流转土地80亩,建高标准的蔬菜示范基地,并逐步向周边幅射,带动全村、全镇乃至全县的蔬菜发展。二是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的推广、示范。土地经营权流转,使企业实体加大了投入,共建高标准大棚22000平方米,封闭式育苗间700平方米,引进高科技农业栽培技术,对茶苗进行无性系繁植,运用浮法穴盘育苗技术进行烟苗、香葱等经济作物的育苗,为我县支柱产业的发展起到了技术支撑,也使新的农业技术得到了推广、示范。

4、土地经营权流转,凸显四大效应。土地经营权流转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发展现代农业、推进产业化经营,大大提升了土地流转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蓄积了农业发展后劲,显四大效应。一是促进了规模化、区域化经营,提高了农业产业化水平。通过土地流转,打破了一家一户的经营模式,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展示园成为我县茶叶、烟叶、香葱的种苗繁肓基地和新的农业技术的培训示范基地。二是促进了农业标准化生产,发展特色生态无公害农业。借助业主投资农业生产,提高了农业的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为农业标准化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兴农蔬菜专业合作社建高标准无公蔬菜基地,其产品一直销往上海、武汉等大中城市,今年将销往香港市场。三是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加快了农业产业化进程。业主将流转来的土地作为“生产车间”,将产品及时推向市场,实现了低成本、高效益的扩张。四是加快了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成功流转土地的农民,每年除了有固定的租金收入以外,还可以到业主基地从事生产劳动,由农民变成产业工人。同时,随着土地的流转,农民也把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转嫁到抗风险能力强的业主,获得稳定的收入。

三、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中存在的问题

1、宣传工作不到位,制约了土地流转。少数村干部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理解不彻底,在流转过程中引导不力,方法不当。农户对土地流转政策不够熟悉,思想认识不足,心存顾虑,怕土地流转会失去承包经营权,影响自己的利益,加上农民的恋土情结,宁愿粗放经营,也不愿转出去。

2、流转行为不规范,增加流转纠纷隐患。少数大宗土地的流转,农户虽然与业主签订了书面土地流转合同,但合同文本不规范,内容过于简单,对流转双方权利、义务及违约责任缺乏明确具体的规定;没经农村土地发包主体的村委会鉴证、盖章;也未报乡镇农村承包合同管理部门备案。农户之间的土地流转,多为口头协议,留下了发生纠纷的隐患。

3、流转后缺乏管理,导致土地改变农业用途,流转期满后很难如数退还给农户。少数土地流转后业主缺乏对耕地的保护意识,对土地实行掠夺式经营,导致土壤肥力下降,或随意改变土地农业用途,土地复耕困难。

4、流转机制不完善,缺乏必要的服务。土地流转市场没有形成,村民委员会和村民小组的服务职能作用没得到发挥,尤其是对协调流转,指导签订合同等服务不能及时跟上,制约着土地流转。

5、土地流转补偿制度不建全。未建立土地流转补偿制度,土地流转费的确定没有可操作的价格标准,未考虑物价上涨和土地增值因素,长期以固定价格支付土地流转费,容易出现损害农户利益的行为。

四、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建议

1、坚持原则,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土地流转事关农民切身利益,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三权分离的原则。即在稳定家庭承包制的基础上,实行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经营者使用权三权分离,明确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搞活使用权。只有明确了土地承包权对农民的法律意义,才能切实保障土地使用权转让的合法性。二是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土地是农民最大的社会保障,维护农民的基本权益最重要的就是维护土地权益。农村土地流转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法规政策,依法签订合同,土地流转必须坚持自愿,不论采取那种流转方式,都应尊重农民的选择和意愿。土地流转必须遵循市场规律,坚持有偿流转。三是积极稳妥的原则。农村土地流转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土地流转必须因地制宜,积极稳妥。对流转后的土地用途要给予产业发展方向上的引导,尽量符合本地农业结构调整和区域布局的要求,不得改变土地的农业用途。总之,必须使流转的土地得到综合利用和开发,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2、强化制度,为农村土地流转创造条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承包法》和农业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的规定,加强对农村土地流转的引导,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的相关制度,推进流转的规范化,提高流转质量。一是明确管理职能。县、乡农村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部门要切实肩负起农村土地流转管理的工作责任,及时发现和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制定工作规程,使之形成配套的流转管理办法和经常性的工作制度,促进土地的顺利流转。二是完善管理办法。农村土地流转还处在自发阶段,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缺乏调整的法律依据。县政府要制定、完善和出台指导土地流转的政策性文件和农村土地流转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使基层在实际操作中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尽可能避免农地流转纠纷发生。三是培育流转市场。建立完善农村土地流转价格制度,以社会、经济、生态综合效益为标准,在充分考虑土地级差、质差、地区价差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制定不同类型农地流转的指导性价格,成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为农地流转提供法律咨询、政策宣传、信息发布、流转合同签证以及流转纠纷调解等。四是创新流转方式。用好国家赋予的政策,积极探索集体建设用地和农民宅基地的流转方式。如通过置换,把村社废弃的厂房以及农民废弃的宅基地在复耕的基础上,按同等面积置换到乡镇周边进行综合开发利用。五是创造良好环境。首先要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农业保险、社会救济、优抚安置、社会互助、农村社保以及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等,逐步弱化土地的福利和社会保障功能,为土地转出者解决后顾之忧。其次大力发展非农产业,加快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进一步加快乡镇的城镇化进程,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服务业等非农产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使农村劳动力能够得到合理转移,为土地流转创造条件。

3、组建农村土地流转专业合作社。指导有意流转土地的农户组建农村土地流转经营专业合作社,将土地依法集中流转到合作社,再由合作社对外发布土地流转信息,将土地流转给有资质、讲信誉的业主,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

4、政策扶持,鼓励农村土地流转。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农业具有高风险特点,为激发企业、城镇业主租赁土地从事农业开发的积极性,财政在安排农业专项资金时,对农地流转扶持资金实行单列,并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二是信贷支持。资金短缺是制约农村土地流转的一大因素,金融部门本着支持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为出发点,通过科学论证,对有效益的农业开发项目,允许业主用租赁的土地上的附作物作为抵押,向银行申请贷款。三是税收扶持政策。对农业产业化企业在税收上地方留成部分给予优惠政策。

第五篇:基于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关于土地流转问题的浅析

基于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关于土地流转问题的浅析

——以四川省自贡市为例

前言

直到着手这篇文章的时候,才发觉自己对土地的制度和管理的确关注甚少。当我在网上查了诸多有关土地流转的资料时,才明白推进城乡统筹发展,首先要在土地流动上有所突破。才知道土地流转既是农村经济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农民变居民、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迫切需要。

通过学习,知道了土地流转是指土地使用权流转,指承包土地的农户将土地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通过土地流转可以实现让一部分农民获得股权后安心从事二、三产业;另一部分农民可以扩大土地经营规模,实现市郊农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

实现土地流转的方式通常有一下几种:

有代耕代种,这是指暂时无力或不愿经营承包地的农户,经自行协商临时把承包地交由别人(大多是亲友)代耕代种,原承包合同关系不变,时间、条件一般由双方口头约定。

转包、转让,以此种方式流转土地的主体一方是农户或农民集体组织.出租、反租倒包.出租是指农户或集体组织将土地的使用权有偿让与他人的行为。反租倒包是指乡镇政府或村组组织先从农户或集体组织那里租赁土地,然后进行转租并从中谋利的行为。

互换:单个或者一部分承包户主动或在集体组织指导下与本集体中的其他承包户自愿调整地块,使承包地连片集中的行为.基本情况

近年来,自贡市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得到快速、有序、健康的发展。根据08年资料显示,全市农村目前流转土地面积251806亩,占全市土地面积的5.29%,其中流转耕地面积209579亩,占耕地面积的10.8%,流转“四荒”面积42227亩,占全市“四荒”面积的24.32%。

据统计,目前自贡市城镇职工到农村承租土地已达378户,经营面积13950亩;单位承租土地56个,面积5159亩;合伙经营350户,面积1107亩。自贡市流转土地用于种植蔬菜的面积12042亩,占土地流转总面积的5.2%;水果9915亩、畜牧业10261亩、水产业5636亩、林业44580亩。

土地流转增加了农民收入,据调查,农村土地流转的收益一般为每年每亩500—900元,从土地上解脱出来的农民外出务工年收入为8000—12000元,而种植粮食每亩土地年净收入不会超过500元。所以,如果按一亩土地解脱一个农村劳动力计算,每流转出一亩土地会直接或间接为农民增加收入一万元左右。

具体实例:

自贡处于浅丘陵地区,人多地薄,基本上不可能依靠少量的土地致富。因此,在自贡推进土地流转是自贡农村发展的前提。农村土地流转的关键是产业选择,要突出区域产业特色优势,形成一定规模,才能增强农村产业竞争力。

以下是了解到的做的比较好的几个村镇:

城市近郊的大安区董家村有人口近5000人,人均耕地面积仅0.5亩。由于人均耕地太少,无论如何精耕细作,都无法让农民过上富足的生活。从2005年起,采用了土地集约化经营的方法,通过土地使用权入股和土地使用权租赁的形式,把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发展乡村工业、花卉苗木基地和现代观光农业。

五宝是贡井区的农业乡镇,五宝规划的是要建设农业产业大镇,当地农民是流转土地、发展产业的主要对象,当地的政策要求是流转的规模不一定要大,大多在几亩、10亩之间,让农民成为发展“一村一品”的主要力量,这样以保证发展高效农业、农民增收,同时因为规模适度,可相对降低种植风险。

仲权镇全胜村具备发展城郊型观光农业的良好条件,凭借离市区仅12公里的区位优势,已经有上十家农家乐在此定居。其中某休闲庄就以租赁农民土地使用权的形式集中了100亩水面开展垂钓、餐饮、观光等服务项目。把土地租赁出去的村民还可以得到一份稳定的土地收益。

存在问题:

1、部份农民认为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就是土地的重新承包。同时,国家实施的惠农政策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增加了土地收益,使广大外出务工者不愿放弃土地和农民身份。而城镇周边农民有了农业以外的就业渠道和经济收入,少量土地上的收益对他们已经没有实际的经济意义,他们对土地漠不关心,由此导致大量土地荒废。随着非农职业周期性的调整,当处于阶段性失业时,种地会成为农民的首选谋生之计。大部分农户,哪怕长期在外务工经商,也认为土地是生活的基本保障,是今后的退路,不愿转让。

2、土地流转的行为不规范,纠纷隐患较多。从资料分析,土地流转存在未经上级机关审查、口头协议流转的现象,一旦发生纠纷,调解缺乏依据。

3、土地流转范围较小,规模化经营的程度不高。事实表明,我市土地流转主要发生在同村村民之间,大多以村内流转为主,缺乏向科研单位、企业和村外人员等的流转。土地流转还处在一个自发的、分散的小规模状态。

4、农村医疗、养老、救助等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不健全使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移有后顾之忧。

解决办法:

1、让农民解决思想上的误区,认识到土地流转在城乡统筹发展中的重要性。要充分利用各种行之有效的形式,广泛宣传土地流转的意义,引导农民增强流转土地的自觉性。主要应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还要加大典型实例的宣传力度。相关部门要充分发挥外出创业有成人员和种田大户的典型示范作用,使农民看到实实在在的效果,从而转变思想观念,积极参与土地流转。

2、完善土地使用权流转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流转程序,保护双方的合法权益。

3、强化中介服务。政府应组建专门服务于土地流转的工作站,为农民土地的流转提供需求登记,发布流转信息,进行项目推介,指导合同签订。

4、针对绝大多数农民素质不高、缺乏到城里谋生的技能的现实,政府相关机构应提前着手对农民进行培训,使之学到技术。让更多农民脱离土地融入城市,从而推动土地的有效流转。

下载学农调查报告 土地流转背景下五里村农民的生产生活现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学农调查报告 土地流转背景下五里村农民的生产生活现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土地流转背景下某区农村医疗保障管理服务研究

    土地流转背景下某区农村医疗保障管理服务研究 [摘要]随着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土地流转成为必然。在此背景下,农村人口的流动性加大,流动人口的医疗保障问题较为突出。某......

    老龄化背景下老人生活起居调查报告

    老龄化背景下老人生活起居调查报告 学院:管理学院姓名:xx学号:0312xxx 前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以及医疗设备和各方面科技的提高,人们的平均寿命不断增长,慢......

    关于对“职教高考”背景下中职生心理现状的调查报告

    关于对“职教高考”背景下中职生心理现状的调查报告“职教高考”制度出台,有力促进了中职学生升学途径和方式的规范化发展。升学制度的转轨,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及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