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的探索与实践经
验逐步成为了中国特色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锥形;到21世纪初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理论突破,逐步认识到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农村的建设与发展是取得最终胜利的关键因素。党和国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二十字总体要求,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同时强调当前党和国家的紧迫任务在于切实改善民生。
简要提纲:
一、中国社会主义的的成就与理论发展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系
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解放农村生产力,改善农民生活
二)巩固农村基层民主,保障农民权利
三)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文化素质
四、党和国家当前的紧迫任务
纵观中国21世纪以来的发展历程,从宏观上看,无论是从哪个方面去探讨,中国所取得的成就都是不可否认的:从解决温饱问题到总体上的小康社会,从“四项基本原则”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民主政治根本原则,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社会主义“荣辱观”„„当前所取得的一切成就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建设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随着人们对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的探索与实践,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指导得以充分的发展,既促进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又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改革开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从依法治国到基层民主建设,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到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等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与发展根本上立足于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同时又指导并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
社会主义新农村便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之一。农村,作为中国社会的最基层,已经成为全国的焦点,它的发展将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全面发展;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是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十六届五中全会早已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把这五句话与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结合起来,也可以理解成全面协调推进农村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农村的基层组织建设,对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意义甚大!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民生活得到了很
大提高。但是,我们也必须承认当前农村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农村土地、资金等资源的流失在加剧,工农关系失调、城乡关系失衡的机制尚未根本改变,从而使得农村基础脆弱、农村发展滞后、农民增收缓慢等问题日益突出;同时,由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依然在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存在明显反差,过低的收入水平严重抑制了农民的购买力,加之物价上涨,缺乏必要的消费环境,阻碍了农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针对当前农村存在的问题,为了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党和国家依照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中“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目标,在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下,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方案,促进了小康社会的全面发展。
为了保护农民的切身利益,党和国家坚决落实了最严格的耕地保
护制度,切实保护基本农田,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为了解决农民增收缓慢问题,党和国家坚持和完善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政策,保持合理的粮价水平,加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调控,保护种粮农民的利益。为了协调城乡关系,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提高农民的收入,党和国家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主要从提高农产量和完善保障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党和国家致力于实现现代化农业,用现代化物质条件装备农业,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用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农业,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加大农业科研投入,让广大农民共享科技成果,从而提高农业产量。另一方面,党和国家建立了工资保障金等制度,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切实解决了务工农民工资偏低和拖欠问题,同时也加强了对农业和农民的支持保护体系,继续稳定、完善和强化对农民的减免和补贴政策。在党和国家的政策支持引导下,农村呈现出一片繁华——农村的基本农田得到了基本的制度保障,为保产稳产提供了基础,加之,现代化的推动,农田的农产量更进一步提高;在粮食购价政策和减免补贴政策下,农民负担减轻,收入大幅度提高,购买能力大大增强,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部分农民依靠发展农业和外出务工等诚实劳动致富,住进了新房,并购
买了现代化农业设备,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率。
既然农业的生产发展问题得到了初步的妥善解决,那么眼下的另
一项重要任务便是如何保障农民的政治权利,让他们在新农村建设中更好地当家作主。
依法治国思想的提出,是中国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重要突
破,尽管它已经被国家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但事实上,对于中国的基础农民而言,它似乎只是一种书面形式罢了。在农村,干群关系依然是一个很突出的矛盾:以乡镇党委村支部为核心的农村基层政权组织,作为党和国家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不但没有整合农民利益关系,调处农村各种矛盾,没有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重点问题,例如:土地承包、征地迁拆、环境污染等,反而大搞形式、盲目攀比、强迫命令、包办代替,导致农民的知情权漠视化,参与权忽略化、管理权包办化,监督权书面化。农民的意愿得不到根本的兑现,取而代之的却是那些伤财劳民的“豆腐渣”工程和面子工程。
为了保障广大农民群众的政治权利,实现完全意义上的人民当家
作主,党十七大首次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范畴,明确指出:“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党和国家致力于完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乡村治理机制,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同时,党和国家也进一步加强了农村基层组织的阵地建设,引导基层干部发扬求真务实、踏实苦干的工作作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由于基层民主自治制度不但从法律上得到确立,而且也受到党和国家的积极重视,广大农民群众的政治权利,包括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得到了根本上的保障,同时也激发了广大群众参与基层自治管理的积极性,使决策充分体现了农民群众的意愿,“豆腐渣”工程或面子工程大量减少,基层干部的工作作风得到充分的矫正。
农村的“管理民主”得到了巩固,农民的政治权利有了法律的保
障,这并不代表广大农民群众就能够通过基层自治制度充分地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更好地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只有相应地不断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才能充分体现基层民主制度的优势性,才能营造充分反映农民素质的文明乡风。
尽管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农村地
区总体上文化素质低下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大部分村干部都是初中文化程度,甚至还有文盲、半文盲;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七年,如果不能大力提高农民素质,培养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那么就无法有效地发挥出基层管理民主所应有的作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更是空谈!目前,大部分农民,包括村干部在内,由于文化素质有限,因此未能很好地把握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指导思想的精髓,这已成为中国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一大绊脚石,只有挪走这块绊脚石,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才能在经济发展中充分暴露出它的不足之处,进而才能不断地改革、不断完善。
精神文明建设一直是中国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党和国家
针对近年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问题,为了使新农村获得强大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来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一方面,党和国家大规模因地制宜地组织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和整体技能;同时,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发展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基层服务点,着力扩大农民的知识面和视野,使农民更容易更直接地了解到国内的时事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更好地把握党的指导思想;另一方面,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人口文化素质低下的问题,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党和国家着力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实行“两免一补”政策。在党和国家的正确引导和政策支持下,国家的各种方针政策,尤其是农业政策得到了广泛的宣传,指导思想则通过基层服务点被不断地大众化、通俗化,同时,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普遍提高,从根本上消除文盲、半文盲的局面。精神文明建设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现在回头看来,党和国家似乎已经很努力地促进农村的发展,但
是农村们却依然怨声载道。众所周知,水平不流,人平不语。当前农民最希望的是国家能帮助他们解决当前最直接最关心的问题——农民的“吃穿难、卖农产品难、上学难、行路难、饮水难、看病难、社会保障难”等,党和国家更应该注重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坚持以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为目标,加快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农村饮水安全、能源缺乏、公路建设等问题,加快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并建立起与农民收入水平相适应的农村药品供应与监管体系,规范农村医疗服务,同时建立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他保障设施相配套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从而从实际上解决广大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
题,并加快村容建设,实现村容整洁目标。
从总体上看,农村生产力得以发展,农民生活水平得以提高,农
村基层民主得以巩固,农民文化水平得以提高,这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目标,也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实践的结果,更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依据。
参考文献:
《中国特色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由来与发展》 刘建武 人民出版社
《中国特色色社会主义理论最新成果研究》 史守中 孙钦军
人民出版社
《中国特色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 顾海良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二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现代农业发展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现代农业发展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与时俱进地制定了加强“三农”工作的大政方针,采取了一系列具有里程碑和划时代意义的支农惠农政策,连续出台了七个指导农业农村工作的中央1号文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在新的社会发展阶段对解决“三农”问题在理论上的继承和创新。可以说“三农”同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涵盖方方面面的内容,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必然离不开科学发展观对其的指导作用。
一、科学发展观和“三农”工作
1、科学发展观的含义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其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科学发展观统领“三农”工作的重要体现
一是明确提出新时期指导“三农”工作的战略思想。中央在深刻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提出了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基本要求,明确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作出了我国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的基本判断,制定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基本方针,规划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任务。这些战略思想,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是对科学发展观本质要求认识的深化,是对新阶段“三农”工作重要地位认识的深化,既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又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二是初步形成新时期支农惠农的政策体系。在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的基础上,适应新时期农业农村发展的新要求,国家出台了以“四取消”(取消农业税、屠宰税、牧业 税、农业特产税)和“四补贴”(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为主要内容的直接惠农政策,制定了对粮食主产县和财政困难县乡实行奖励补助的激励政策,实施了对重点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的调控政策,强化了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政策,建立了对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促进政策等。这些政策,深受农民群众欢迎,并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完善和强化,逐步形成符合我国国情、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涵盖“三农”各个方面的政策体系。
三是开始建立新时期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效机制。着眼现代化建设全局、立足加快农业农村发展要求,积极探索“三农”投入稳定增长的机制,农产品流通机制,形成农民就地拓展与外出转移相结合的就业创业机制,完善村民自治和乡镇政务公开的乡村治理机制,强化防止农民负担反弹的监督管理机制等。这些机制的逐步建立,为农业农村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是着手构筑新时期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框架。根据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要求,以加大农村财政投入为标志开始向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推进,以取消“农业四税”为标志开始向基本实现城乡统一的税赋体制过渡,以实施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为标志开始向基本实现城乡同等的义务教育制度转变,以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标志开始向基本实现城乡平等的医疗服务制度方向迈进,以探索建立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标志开始向基本实现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方向努力,以全面保护农民工权益为标志开始向基本实现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方向发展。这些制度的着手建设,标志着我们在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从现在来看它确实已经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效。可见,科学发展观对“三农”的指导作用,为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更好的开展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早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就曾提出过;80年代初,我国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是其重要的内容之一;90年代,林毅夫就新农村建设提出“通过国家投资农村基础设施,以拉动内需,缩小城乡差距,增加农民收入,提 高农民消费水平的思路”。然而,新世纪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则是在全新理念指导下的一次农村综合变革的新起点,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下解决“三农”问题的全新探索,是一个系统工程。据此,所谓新农村,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
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部署的再理解
《十一五规划纲要》对新农村建设做出了战略部署: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巩固、完善、加强支农惠农政策,切实加大农业投入,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农村公共服务,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更加和谐,确保新农村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的好形势。
怎样理解这项战略部署:可以说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我们党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贯战略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全面的目标,它不是一场改造农村的运动,而是一项战略选择,它不是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而是一项长期的国策。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方针。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根本的任务。促进农村社会和谐,首先要发展农村生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首要任务是建设现代农业,所以现代农业才是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人,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正如胡锦涛同志指出的:“广大农民群众是推动生产力发展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败的关键”。那么要想把新农村建设好,找准切入点是关键,农村公共事业就是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
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任务
新农村建设这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管理等方方面面,以胡锦涛同志为首的新一代领导集体,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全面地提出了建设社 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20个字,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生产发展”,新农村的物质基础。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生产发展。生产的发展,就要按照市场需求,科学配置生产要素。在“十一五”时期,不仅工业要转变增长方式,农业也要加大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遵循产业发展规律,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
“生活宽裕”,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目标。要达到生活宽裕的目标,就是要千方百计开辟各种增收渠道,创建农民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增加农民收入,切实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生产发展”和“生活宽裕”是农村的物质文明建设,是要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是建设新农村的物质基础;是要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广大农民生活水平,是建设新农村的具体要求。
“乡风文明”,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乡风文明本质上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内容包括文化、风俗、法制、社会治安等诸多方面。要做到乡风文明不仅要形成文明健康的精神风貌,更要创造安定有序的发展环境,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民,从而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村容整洁”,是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是要科学规划村庄建设,改善农村人居住环境和村容村貌,建设环境优美、生活优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农村新环境,这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形式。建设村容整洁的新农村,改善农民生存状态,为农村地区提供更好的生产、生活、生态条件。
“管理民主”,是农村的政治文明建设,是要加强农村民主法治建设,引导农民正确行使民主权力,切实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这是建设新农村的体制保障。
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意处理好的六大关系
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
农业发展和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关系 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与改革创新的关系 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社会事业进步的关系
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的关系: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并不意味着要政府包揽一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涉及亿万农民切身利益的事业,新农村是农民自己的家园,农民最期盼什么、最需要什么,他们自己最有发言权。应正确处理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的关系,建设新农村的主体是农民,应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育新型农民,引导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家园。政府应该尊重农民、依靠农民,如果没有农民的广泛参与,新农村很难建设好。
当前建设与长远发展的关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长远目标与近期目标的统一,应该有计划、分步骤地稳步推进。既应有长期艰苦奋斗的准备,又应有具体的现实目标。我国农村基础条件差异较大,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60余万个行政村,300多余万个自然村,有的地方经济发展很快,有的地方连温饱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可能是一个标准、一种模式,而应当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合理确定建设的目标、速度和标准,坚持科学的态度和方法,作好科学的规划,不能急于求成。
三、现代农业发展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指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先要发展现代农业。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因此,建设现代农业的意义重大。
1、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意义
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是推进现代化农业建设,顺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符合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增加收入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 力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更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2、现代农业的概念及涵义
(概念)什么是现代农业?现代农业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进行的社会化农业。关于现代农业,人们对它的理解各有侧重,它是一个时代的概念,是当今时代的带有方向性和主导的主流农业,新的时代特征不断赋予现代农业以新的内涵。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在按农业生产力性质和水平划分的农业发展史上,属于农业的最新阶段。
(涵义)现代农业的基本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是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倡导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按照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生态的要求组织生产,以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装备、现代管理手段、现代经营理念为支撑,由现代知识型农民和现代企业家共同经营,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一体化、多功能的农业产业体系。所以,农业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使得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3、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农业结构不断优化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摆脱了前30年超稳定的局面。据中国国家统计局资料,在整个农业总产值中,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的产值比重发生了变化。
农业科技水平稳步提高
到2006年主要农作物覆盖率达95%,农业科技贡献率由“六五”时期的36.8%上升到“十五”48%。
农业物质装备设施条件不断改善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我国实施改革开放以来,努力加强 现代农业的基础设施和现代农业技术体系建设,使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农田水利、交通、通讯等现代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显著的提高。2005年全国农业机械总动力6.8亿千瓦,比1978年增长了5.82倍。农田有效灌溉面积8.25亿亩,比1978年增长22.4%。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发展
农业发展已由单纯追求产量,向产量和质量、效益并重的新阶段转变。2005年的数据显示我国已有产业化经营组织13.57万个,带动农户8726万户。农业市场化进程加快推进
农业的发展促进农民收入增加,使农业市场化进程加快推进。2005年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额558.3亿美元,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农产品贸易国。
4、我国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制约因素(1)外部因素
农业与工业增长比例关系不协调。2000-2005年我国年均工农业增长速度之比为2.8:1。农业与工业劳动生产率差距仍在扩大。(我国农业与工业从业人员人均创造增加值来看)工农产品比价关系不合理。
三次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严重偏离。(2002年13.5、44.8、41.7、50.0、21.4、28.6、73.0)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农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高,依赖于土地的人较多,农业难以形成专业化、规模化经营。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差距不断拉大。
1978-2005年我国城乡人均收入差距总体趋势上升,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我国出现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流动,城乡的差距就变得敏感起来。(恩格尔系数是指人们的食物支出金额在消费总支出金额中占的比例,而我国农村的恩格尔系数仍然处于较高水平,如何切实降低农村恩格尔系数,更好的发展农业,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重压问题。)
2、内部因素
农业资源短缺,生态脆弱。
我国农业耕地和水等自然资源严重不足,尤其是耕地资源十分紧缺,而且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推进,耕地和水资源还将不断减少,与此同时所带来的污染问题致使生态环境恶化在加剧。生产规模小,比较效益低。
人多地少,农户家庭经营土地规模小。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户土地经营规模过小,目前农户家庭的土地经营规模户均不足0.5公顷,而且农田结构零散。我国的土地生产率尽管已经不低,主要农产品单产水平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但劳动生产率却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导致农民收入水平低下。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是我国农业效益低的重要原因,是制约未来农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科研与技术推广薄弱,农业劳动者素质不高。
在我们国家里农业科技成果大面积推广应用的不足20%,而发达国家已经占到了50%以上。农民文化素质较低,造成许多农民不会应用科学种田技术。据统计,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3年,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为9.1%。农民文化素质不高,高素质的农民已经制约了农业的发展、农民的增收和整个国家小康建设的进程。基础设施薄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农业生产条件有了比较大的改善,但是总体上说,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仍然薄弱,农机装备和水利设施与现代农业发展还有较大差距,农业生产条件差.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全国一年的灾害损失就达千亿斤。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尚未根本转变,严重地制约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产业链条短
从总体上看,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的产业化水平不够高,农业产业链不长,农产品加工增值转化还比较低,大宗农副产品大多以原料和初级产品直接进入市场,初级产品多,高附加值的加工成品少。
农业组织化程度低,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
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和利益关系还不够紧密,关系松散,带动覆盖面不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正在起步阶段,组织化水平低,制约了我国现代农业的进程。另外,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问题一直困扰农业的稳定发展和农民的持续增收,而且随着农业生产能力的提高,这个问题变得日益突出,我国居民的食品 消费需求增速已经明显降了下来,特别是城镇居民的食品需求已经稳定了下来。从供求两方面的变化看,我国农产品生产总体过剩的情况在加剧。相应地,农业的市场风险也随之增加,但是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却较弱。粮食大县财政收入少,发展粮食生产后劲不足
农业税取消后,县级财政可支配资金减少,国家转移支付不足。十二五规划纲要里提出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加大粮食主产区投入和利益补偿。
5、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模式
面临这些问题我国的现代农业发展应该怎么办,先来看一下发达国家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模式。就目前来看,在世界范围内,按照现代农业的起步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三种模式,即美国模式、日本模式和西欧模式。
1.美国模式。美国现代农业模式的典型特征是广泛运用农业机械化,实现农业生产的高装备、高效率及土地的规模经营。由于人少地多,劳动力短缺,农业机械化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农业劳动力的不足,为整个国民经济系统节约了劳动,因此也有学者把这种模式称为“劳动节约型”的现代农业。
2.日本模式。日本资源禀赋特征与美国刚好相反,人多地少,劳动力相对不足,因此日本农业最终选择的是一条通过大量增加使用化肥,采用优良品种以及使用精耕细作方法来增加农业产出的生物技术进步路线,重点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的生产率,也称“土地节约型”的现代农业。
3.西欧模式。(中间型)西欧的一些国家,如英国、法国、德国以及意大利,农业资源条件界于美国和日本之间,既缺乏足够的劳动力,人均耕地又不多,农户经营规模中等,因此现代农业的起步方式选择机械技术与生物技术并进的模式,把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和农业生产手段现代化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实现农业机械化、电气化、水利化、产业化,既提高了土地生产率,也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6、我国现代农业的区域发展方向和重点
到底应该采取哪种模式?我国由于地形复杂,各个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等,造成我 国农业发展带有明显的区域性特点:(详见课件)
7、加快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和建议 完善支持现代农业的补贴政策体系
政府继续增加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图、视频)建立稳定的农业投入机制
比如:增加财政投入、科研人力资源投入等等。自党的十六大以来,随着党对三农问题的不断重视,国家显著加大了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初步建立了新时期的强农惠农政策体系,财政支农投入占农业GDP的比重已达到了13%以上。增加农业投入,是建设现代农业、强化农业基础的迫切需要,农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财政投入实现的。近年来,我国财政支农投入有了大幅度提高,但从总体来看,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仍然较低,发展现代农业面临的最直接的问题就是资金不足。这就需要我们必须不断开辟新的农业投入渠道,逐步形成农民积极筹资投劳、政府持续加大投入、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健全农业支持补贴制度。
推进机制体制创新,转变发展方式,提高抗击风险的能力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必须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不断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龙头企业的科技素质,创建充满活力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大投入改善农业基础科研条件,加强农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食品工程技术等高新技术的研发工作,继续实施农业科技进户工程。引入竞争机制,加强考核和监督,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国家和地方农业研发队伍;建立一套充满省活力的农业科学研发机制,实行农业科研资源的高度市场化配置,鼓励农业研发与推广并举,使农业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生产力。渭北高原因其独特的自然条件盛产优质红富士苹果。陕西华圣果业公司是一家以苹果产业为主业的高科技农业产业化企业。这家企业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先后在20多个苹果生产县建立了基地,带动果农10万多户。他们推广使用苹果套袋技术,解决苹果表皮粗糙、果色老化和易于污染的问题。企业拥有国内最大、最先进的气调保鲜库,有一半产品出口国外。如今,华圣苹果已远销到欧洲、北美、中东、东南亚等56个国家和地区。据说在英国、加拿大等市 场,华圣苹果卖到了当地同类苹果的最高价。
刚起步时,华圣的出口占了全部销售的90%。随着国内消费市场的进步,华圣的眼光也转了过来。曹继华分析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水果已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食品。特别是苹果消费的高端市场,有非常巨大的开拓空间。
在国际金融危机面前,华圣果业果断调整思路,在确保英国、加拿大和印度等市场的同时,去年底组建了庞大的国内市场营销公司,把市场终端由过去的批发,一下延伸到超市,构建起全国营销网络。到目前,华圣已在全国建立起了7大区域营销网络,华圣苹果已闯入全国10大城市的45个主流超市,销售门店超过400家。
今年7月16日温家宝总理考察华圣果业,在分选车间,看到一箱箱去年采摘的苹果刚刚出库,准备在今年苹果收获季节前的空档期上市销售。虽然在保鲜库里储藏了一年,但苹果色泽鲜艳如新。经过清洗、烘干、自动分选的红富士苹果,按照规格和质量分门别类地装箱,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温家宝对大家说,我一边在车间看苹果,一边思索国内外的经济走势。小苹果可以看出大问题。苹果的销售离不开消费市场,而消费市场稳定又离不开经济稳定。从苹果外销市场的变化可以看出世界经济的变化。现在世界经济开始复苏,但进程非常缓慢,还有很多不确定性。我们既要扩大内需,又必须稳定外需,两者不可偏废。面对世界经济风云变幻,企业要有多元化的销售渠道,多元化的品种结构,适应不同消费群体的需要,这样才能“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
温家宝接着说,一个小苹果,可以读出中国的经济学。政府的责任就是要保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证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苹果是农业结构调整的产物,并且不断追随科技和市场需求。一只小小的苹果告诉我们:结构调整是经济发展的永恒主题,并且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的、以依靠科技进步为基本抓手。
最新的统计表明,华圣果业全年销量预计能够达到5万多吨,其中国内销量占到四成以上,两条腿走路的格局已经形成。用曹继华的话讲,就是“抗击风险的能力大大提高了”。华圣果业公司在农业现代化、产业化道路上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丰富和完善行业发展模式和运行体系,最终走向成功。它的成功是现代农业需要转变发展方式,最终提高抗击风险能力的有力证明。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坚决执行中央l号文件提出的三个“继续高于”和一个“主要用于”的投入政策,加大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落实好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围绕主 要农作物、规模养殖和特色农业发展,有重点地增加投入,加快农机推广步伐,不断提高优势主导产业的装备水平。大力实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
发展现代农业,我们要着力“引进来”努力“走出去”,引进优良品种、努力利用农业知识,技术信息资源,打破传统的发展模式,打造特色农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升级转型,拓展农业发展空间,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大力发展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是引导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带动力量,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它一头连着农户,一头面临着市场,是以农户为基本单位的农业生产的组织者。龙头企业需要借助现代农业发展壮大,同样,现代农业需要依靠龙头企业的推动来发展。培育新型农民,加快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要按照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大幅度增加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投入,逐步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教育和培训体系,着力全面提升农业经营主体素质。要继续加强农民转移就业培训,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着力强化创新型农民的培养,不断充实农村人才队伍。
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
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在依法自愿有偿和加强服务基础上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农用土地逐步通过市场机制流转到真正的农民手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加快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经营组织化程度,使逐步实现农业的规模经营。在加快农村剩余人口的城市化、不断减少农村人口的前提下,改革农用土地使用与流转制度,使目前凝滞农用土地流动起来。同时进一步改革城市管理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促进土地增值收益和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业农村,按照节约用地、保障农民权益的要求推进征地制度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和宅基地管理机制。建立农业资源环境综合协调和管理机制 协调处理各种农业资源管理利用方面的重大问题,确保农业资源数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用途不改变,加大对农业资源综合管理的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合力开发和保护农业资源的意识,为现代农业发展创建良好的氛围和有力机制。
8、农业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部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措施,对现代农业的发展做出了战略部署。农业部部长孙政才在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也提出,各级农业部门要以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科学分析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形势特点和发展趋势,深刻认识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重大意义、总体目标、主要任务与战略重点,不断提高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要以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继续实施“三大战略”,着力强化政策、科技、设施装备、人才“四大支撑”,努力构筑优质粮食、高效经济作物和园艺、健康养殖、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加工、生物质和生态、农业服务“六大产业”体系。
围绕实施“转变、拓展、提升”三大战略,从2006年起,启动并开展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强行动、健康养殖业推进行动、高效经济作物和园艺产业促进行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强行动、农业科技创新应用与新型农民培训推进行动、农业产业化和组织化水平提升行动、循环农业促进行动、现代农业设施装备加强行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行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行动“十大行动”。要把“十大行动”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战略抓手,作为农业部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内容。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重大的时代命题和历史任务,实现新农村的建设目标,需要我们从经济、社会、科技、文化各个方面去努力,但至关重要的是要提高农业生产力,促进生产的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集中显示了其特有的优势和多功能性。毫无疑问,现代农业就是新农村“生产发展”的根基所在,核心所在。从一定意义上说,没有现代农业,就没有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就必须发展现代农业。那么响应中央文件的号召,我县依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相关要求,也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四、我县现代农业发展概况 新中国成立以来,霍山县农村经济同样从包产到户到家庭联产承包30年不变,从以粮为纲的单一经营模式到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从传统农业到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繁重的农业赋税到强农惠农政策的出台„„,一项项改革成果,推动霍山县农村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得我县农业的发展步入了快车道,多项改革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从汪精全承包荒山到林权改革萌芽;从桂绍松8户农民办厂到农产品走出国门;从张发源小型养殖到国家级龙图企业源牌集团的崛起;从杜应流的农民车队进城到现在的世界铸造大王,无不显示出霍山农业发展的突飞猛进和巨大成就。进入新世纪以来,霍山农业发展和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再次发生新的转变。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霍山实际,我县农业委员会于今年六月份制定了《霍山县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若干政策》: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列入建设用地置换并将原宅基复垦成水田的,按2万元/亩补偿给农户。属于新增耕地的,其新增耕地指标挂钩后,给予0.25万元/亩的补助。新农村建设先进村优先实施土地规模整治。
推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发展特色、支柱产业
我县建立了“霍山县农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库”,凡符合我县农业发展政策和投资导向目录,享受有关扶持政策。
在县委县政府正确的政策引导和激励下: 2008年3月,大沙埂建立了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大沙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位于与儿街镇大沙埂村,面积8.7平方公里,核心区规划面积2.46平方公里。示范园内设计了生态养殖小区、高效种植业小区、花卉苗木及林果业小区、农产品加工小区四大功能区,同时县委县政府为促进现代农业示范小区有好又快的发展,还专项为入园投资兴业的项目制定优惠政策。
单龙寺乡在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按照“工业的理念,市场的手段,开放的思路。”通过土地流转、招商引资、专业市场建设三大亮点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快现代农业发展 进程。该乡白沙岭500亩水保改梯是由10户农民承包的集体土地,土壤深厚、肥沃,自从2007年改梯后,土地一直闲置,无任何效益,通过“转包”的形式流转给霍山绿力公司种植良种茶树,建标准化茶园使土地达到了有效利用,同时又壮强该乡茶叶基地规模,推动了该乡茶叶产业的发展。此外还有大化坪的小金山现代茶业示范园、黑石渡的万亩生态农业示范片等等。
目前全县已形成主导产业基地近百万亩,包括毛竹、茶叶、蚕桑、板栗、油茶、中药材、百合、葛芋、鳗鱼。已培育国家、省、市级龙头企业发展到28家,带动农户4.5万户,连接基地22万亩,实现产业化经营收入10亿多元,农民人均纯收入来自产业化经营收入占60%以上。土地的成功流转、现代农业示范小区的设立,表明我县已经开始了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新的征程。总结
现代农业为保障粮食安全和实现现阶段新农村建设目标夯实了基础,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村容整洁”提供了有力保障。现代农业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程,发展现代农业,这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的伟大事业,要从当地实际出发,努力走出一条顺应客观规律、符合我国国情的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把加强“三农”工作,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长期工作来做。所以我们应该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步伐,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第三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综观中央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我们发现有不少新提法、新概念。这些崭新的表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其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表述,格外引人注目。在新时期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一个首创的概念,曾经很多年前就有这个提法,在现阶段重提这个概念,更有其特殊的意义。
何以见得?以农村卫生为例,足可说明这一点。
一是新农村建设的提出,我们将自然联系到中央提出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就会认识到其所指是:第一、以往简单地强调工业化、城市化,导致城乡差别加大和社会失衡;第二、以往比较注重农业生产,而农村社会文化和农民福利事业的投入相对不足。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然而,经济的发展并没有给农民在看病问题上带来太多的实惠。我国人口占世界的22%,但医疗卫生资源仅占世界的2%。就这仅有的2%的医疗资源,其80%都集中在城市。从1998年到2003年农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2.48%,但医疗卫生支出年均增长11.48%,后者的增长竟然是前者的近五倍。据有关媒体报道,至今中国农村有一半的农民因经济原因看不起病。在广东那样的经济发达地区,也有40.08%的群众有病未就诊,23.35%的群众应住院而不能住院。另外,我国社会保障的覆盖面还很窄,不足以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在广大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基本上处于“空白地带”。疾病,像一把利剑挂在农民兄弟的头上,“看病难、看病贵”是目前中国农村比较普遍的现象。“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转型过程将进一步加剧,要使这一转型能够平稳推进,整个社会需要构建严密而可靠的安全网。因此,农民的医疗卫生问题已经远远超出了问题本身,解决农民的看病难,不仅仅是尊重农民起码的生存权的问题,更是建设公平、公正的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如何解决农民的看病难?回顾历史,我们曾经解决过这一问题,而且是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1993年世界银行发展报告《投资与健康》指出:“直到最近,(中国)一直是低收入国家的一个重要的例外……到上世纪70年代末期,医疗保险几乎覆盖了所有城市人口和85%的农村人口,这是低收入发展中国家举世无双的成就。”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农村人口还占全国人口80%,但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36岁提高到了68岁。专家们承认,这种健康业绩的基础,是在“将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资源配置大格局中,辅之县乡村三级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网络、遍布每个农村社区的土生土长的“赤脚医生”队伍和合作医疗制度的“三大法宝”。因此,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发展农村合作医疗,是新时期建设新农村题中应有之意,是非常必要的。
二是新农村建设的提出,是基于两个判断:第一,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二元结构特征还非常明显,要达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点难点都在农村;第二,我国现在总体上已经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
改革开放最直接的成果是国力大大增强。以前财政所占GDP的比重很低,而现在占到了将近20。去年财政收入已经达到26000多亿人民币,一年免掉农民农业税几百亿,今后我们的财政收入还会继续增长。中国经济的发展已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阶段。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政府有能力承担责任,推进公共财政的政策,将更多的财力用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的公共品的投入,应该如农村的基础设施一样,主要由公共财政来承担,以加强对农村的教育、卫生等建设等。农民即使生活在农村,也有一个比较好的生产、生活条件,有利于他们安居乐业,就有利于社会稳定。因此,把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发展合作医疗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完全可能的。
三是新农村建设的提出,集中体现了两个重要思想:一是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二是强调注重政府公共服务的职能。
所谓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就是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人,这是为了让广大农民群众分享改革和发展带来的实惠,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所谓强调注重政府公共服务的职能,就是强调把公共服务的职能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扩大公共服务对农村覆盖的范围。这是因为,当前城乡差距不仅仅是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更大的差距是公共服务的差距。要缩小城乡差距首先要缩小城乡公共服务的差距,尤其是体制性因素导致的公共服务的差距。该由政府提供的公共品要由政府提供,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关键在于强化政府责任,保证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而不能任由市场去调节。这一点在国务院领导同志的心目中已经是一个定势,它已经定下来,不仅是承诺了将来要让所有农村贫困家庭的子女都能上学,而且也进一步追加了建立农村合作医疗的政府投资的规模。今年8月1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范围,2006年将试点县(市、区)由目前占全国的21扩大到40左右;中
第四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报告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报告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贵阳市立足于城乡统筹,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规划为基础和龙头,以建立城乡一体共同发展的体制机制为保证,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城乡同发展共繁荣,工作持续推动,阶段性成效明显。
一、2007年全市推进新农村建设基本情况
(一)新农村建设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一是农业农村经济总量持续增长。全市一产增加值2005年为34.85亿元,2006年为38亿元,实际增长7.6%;2007年达到45.07亿元,实际增长8.2%。农村经济呈现出加快发展的良好势头。
二是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2005年为3135元,2006年为3442元,增长9.8%(实际增长8.8%);2007年达到4088元,增长18.77%,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从2005年的120元缩小到2007年的52元;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2005年比全省高出1258元,2007年高出1714元。
三是农产品产量持续增加。蔬菜产量从2005年的93.26万吨增加到2007年的125万吨,2年间的增幅分别是13.1%和18.8%;水果产量从2005年的6.86万吨增加到2007年的8.65万吨,2年间的增幅分别是14.1%和10.45%;禽蛋产量从2005年的1.39万吨增加到2007年的2.02万吨,2年间的增幅分别是8.3%和33.6%;肉类产量从2005年的18.06万吨增加到2007年的20.54万吨,2年间的增幅分别是6.7%和6.6%;水产品产量从2005年的1.05万吨增加到2007年的1.19万吨,2年间的增幅分别是8.9%和3.4%。四是农业结构调整向纵深推进。2007年,蔬菜基地面积达45万亩,花卉苗木面积达2.1万亩,水果基地面积达24万亩,中药材核心基地达7.6万亩,建成养殖小区累计达726个。同时,坚持以扶持发展龙头企业为重点,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到2007年,全市已发展龙头企业71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6家,省级龙头企业19家,市级龙头企业46家;扶持培育农业经济合作组织371个。
五是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自2003年以来,我市坚持实施“水、电、路、气、房、林、电视、电话”十字方针,不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共解决了32.69万人的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修建乡村公路2550公里,村寨串户路2958.9公里;完成植树造林等农村环境建设工程72.41万亩;修建小水池4.14万个;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1404户,户均面积达81.2平方米;完成沼气池建设106750口;实现20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广播、5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电时;实现固定电话、移动座机、移动电话等通讯方式对农村的多层次覆盖。
六是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取得重大进步。从2005年起启动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并不断加大推行力度,2007年农民参合率达92.63%;从2006年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面实行“两免一补”,全市农村在面杂费、免书本费、补助生活费、补助农村学校公用经费这四个项目中受惠的学生数量从2006年的46.9万人提高到2007年的57.6万人。对8万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实行义务教育补贴,完成32所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加强了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农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二)贵阳市新农村示范点建设亮点纷呈
2007年,全市新增新农村建设市、区(市、县)共建点21个,新增区(市、县)自建点83个。全市各级试点示范村寨总数达212个,其中省级点12个,市、区(市、县)共建点31个(注:2006年的11个共建点中,含金山村1个省级点),区(市、县)自建点169个(注:2006年的97个自建点中,含水塘、磊庄、立碑、水尾、中哨、折溪、右
二、杉树、刘育、龙广、黑石头等11个省级点)。通过建设,试点村寨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亮点纷呈。
一是村寨面貌成亮点。修建进村公路317公里,其中省级点35公里,共建点56公里,自建点226公 1
里;修建串户路456公里,其中省级点66公里,共建点106公里,自建点284公里;实施“四改一气”10118套,其中省级点555套,共建点722套,自建点8841套;建设综合楼21栋,其中省级点3栋,共建点3栋,自建点15栋;完成危房改造1269户,其中省级点72户,共建点200户,自建点997户;实施庭院改造1371户,其中省级点332户,共建点696户,自建点343户;修花池1280个,其中省级点190个,共建点446个,自建点644个;建设和配置垃圾池(桶)895个,其中省级点73个,共建点216个,自建点606个;实施通广播电视工程9559户,其中省级点911户,共建点2951户,自建点5697户。通过建设和整治,试点村寨面貌焕然一新。
二是支撑产业成亮点。发展蔬菜169139亩,其中省级点9350亩,共建点15094亩,自建点144695亩;完成果树种植24466亩,其中省级点4800亩,共建点3903亩,自建点15763亩;建成花卉基地3180亩,其中省级点110亩,共建点1348亩,自建点1722亩;建成中药材基地5970亩,其中省级点200亩,共建点600亩,自建点5170亩;种植葵花30000亩,其中省级点130亩,共建点218亩,自建点29652亩;种植烤烟4424亩,其中共建点2058亩,自建点2366亩。新增商品猪16360头,其中省级点3029头,共建点7457头,自建点5874头;养殖肉牛13352头,其中省级点1500头,共建点990头,自建点10862头;养殖肉鸡1697076羽,其中省级点540000羽,共建点357315羽,自建点799761羽;养兔57540只,其中省级点8500只,共建点19040只,自建点30000只。通过发展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为农民稳定、快速增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农民增收成亮点。通过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开辟农民增收新渠道、强化减免和财政补贴等多种措施,促进了农民增收。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088元,增长18.7%,增幅首次超过城市居民收入。其中,清镇市达3628.43元,增长15%;修文县达元,增长21.62%;开阳县达3601元,增长18.9%;息烽县达3120元,增长20.1%;花溪区达4082元,增长16.6%;白云区达5020元,增长15.8%;乌当区达4258.6元,增长12%;小河区达5136元,增长29.3%。
四是文明新风成亮点。各试点村寨都修建了文化综合楼、农家书屋,少数民族村寨还建起了歌舞表演场所,为农民群众开展读书和文艺活动搭建了平台。在全市组织开展了首届“百村农民篮球赛”,共举办800多场比赛,广大农民踊跃参加和观看,丰富了农村业余文化体育生活。组织开展以《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教育活动,培养村民尊老爱幼、邻里友善的新风尚。实施强素质工程,对试点村15万多农民进行了实用科技和技能培训,提高了科学生产和非农就业的能力。把文化活动与打造农产品品牌结合,开展了系列“农产品大王”评比活动,既活跃了农村文化,又推介了农产品品牌。通过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创新文化活动载体,文明新风吹进万家。
(三)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基本做法
1、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培育发展新产业。一是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培植特色主导产业。在坚持区域化布局和规范化生产的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选准有优势的蔬菜、花卉、畜禽、水果、中药材等作为主导产业,构建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和特色养殖小区,建设了一批特色新、规模大、档次高的标准化生产基地和养殖小区。二是以发展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重点,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按照扶优扶强的原则,对龙头企业的原料基地建设、技术改造、质量认证、市场开拓等方面予以扶持,培育壮大一批辐射面广、带动力强、效益好的龙头企业。同时,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与龙头企业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多形式、多层次、多角度的合作,形成龙头企业带基地、农民合作组织建基地的专业化生产格局。三是推进农产品市场和“农家店”改造和建设,构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和完善一批农产品集贸市场、专业批发市场,继续抓好“农改超”试点建设,推进“名店下乡”工程,加快发展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市场。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完成改造村级农家店、乡级超市和农村集贸市场。健全和完善“绿色通道”机制,保障农产品畅通。四是挖掘农业新功能,推进乡村旅游业发展。加强“吃、住、行、游、购、娱”六位一体的软硬环境建设,加快“农家乐”发展。
2、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为突破口,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一是打破城乡规划分割的格局,建立城乡一体规划的管理新体制。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修编,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编制城乡一体发展的各项规划。二是突出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寨规划,体现特色。根据村寨的经济发展水平和风俗特
点,按照风格各异、人与自然和谐的原则,搞好村寨建设规划,防止千村一面。2006年全市选择了108个村寨进行规划建设,2007年又选择了104个村寨进行规划建设。三是重点倾斜,加快试点村寨基础设施建设。坚持“水、电、路、气、房、林、电视、电话”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十字方针”,加大投入力度。每年安排小城镇建设资金、村寨道路建设资金等不少于上年。四是建立激励机制,推进人居环境改善。制定了《贵阳市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寨村庄整治以奖代补试行办法》,对符合条件的试点村寨的串寨路、串户路、排水沟、集中垃圾池、沼气池建设和绿化美化、农房建设、房屋立面整治等进行奖补,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开展人均环境整治的积极性。通过规划建设,试点村寨面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农民的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
3、以培养新型农民为抓手,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一是推进农民素质工程建设。2006、2007年共计完成新一轮农民技术培训82万人次,绿色证书培训20409人,颁证17340人,完成农业科技培训25万人;完成非农技能培训13万人,有序转移10万人。全市有5000多农民专门从事农产品运销,成为农村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经纪人。二是切实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真正让农民拥有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进民主管理和民主决策。三是走群众路线,在示范点的选择上,要求必须有90%以上群众同意才能确定,使示范点建设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在规划上,既充分听取群众意见,体现群众要求,又广泛征求专家意见,使规划科学合理。四是立足于实惠、实效,坚持不搞强迫命令,不搞举债建设,不搞形象工程,真正让农民群众从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对新农村建设充满信心。
4、以突破城乡二元体制为着力点,扎实推进城乡一体化。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关于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决定》,明确把推进城乡一体化作为我市破解“三农”问题、构建“和谐贵阳”的重大战略举措,加快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一是配套政策措施不断完善。针对我市城乡二元体制的现状,为构建城乡地位平等、开放互通、互补互促、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制定出台了24个配套政策文件,为推进城乡一体化提供了政策保障。二是启动区划调整,完成三桥马王庙片区整体划归云岩区管辖,其他区划调整正在按程序进行,将“一市三县”改区的工作已列上议事日程。三是成立了贵阳市城乡规划委员会,城乡一体化相关规划已经启动。四是户籍制度改革迈出实质步伐,实现了首批农民身份整体向市民身份转变。
5、以提升农村文明程度为目标,推进社会事业发展。一是突出以解决农村“上学难、看病难、看电视难”等民生问题为重点,加强农村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面实行“两免一补”,实施新一轮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大力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二是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大力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和农民书屋工程,积极开展健康向上的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和体育健身活动。三是加大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不住力度,将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家庭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健全保障农村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长效机制。
二、2008年推进新农村建设展望
(一)坚定不移的推进城乡一体化
推进新农村建设,关键是统筹城乡发展。要以户籍制度改革为重点,突破城乡二元体制,构建平等的新型城乡关系,建立城乡开放互通、互补互促的机制,整合城乡资源和生产要素,推动城乡同发展共繁荣,加快缩小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农民与市民的差别。
(二)科学制定规划
以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为统揽,以推进城乡一体化为抓手,把生态文明的理念贯穿于各项规划中。在抓紧完善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上,完成城乡空间布局一体化、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城乡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一体化、城乡社会事业发展一体化、城乡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一体化等规划。完成以县城、重点乡镇、中心村为载体的规划。在加快城镇化步伐的同时,加强新农村规划建设,促进农村就地城市化,实现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
(三)夯实农业农村基础
加强基本农田建设,配套浇灌设施,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完善配套渠系,推进农田水利化。继续推动公共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加快农村道路、饮水安全工程、生态林建设工程、“四改一气”配套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信息化工程建设。加强农村危房改造、村庄整治和庭院绿化,不断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农民生活方式的根本转变。
(四)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
积极引进、扶持、发展壮大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努力建设一批符合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要求的农产品生产基地,重点实施菜、果、烟、花、药、茶、蚕、猪、牛、禽十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工程,推行标准化生产,打造一批农产品品牌,提升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加快发展循环农业,推广“猪-沼-果”、“粮-猪-沼-菜”、“稻-鱼-菜”等循环农业模式,严格农业投入品管理,逐步减少农村面源污染。开发乡村旅游,充分挖掘民居民俗和民族风情文化,依托自然山水,利用森林、果园、菜园等,发展观光休闲旅游和“农家乐”,延伸农业功能,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五)提升新农村试点村寨建设水平
继续加大对12个省级点、38个市、区(市、县)共建点(其中移民新村示范点7个)的投入,把规划建设的重点向“两点一线”倾斜。要按照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要求,以建设生态文明新农村示范村寨为目标,进一步加强试点村寨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强化产业支撑,把试点村寨建设成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示范、农民增收致富的示范、农民和谐幸福的示范、农村文明新风的示范。
(六)加大农民向城镇转移力度
加强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全面落实和完善统筹城乡就业、城乡社会保障的政策,建立健全农民工的利益保障机制,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二、三产业转移。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县城和建制镇要率先实现农民身份的转变,逐步实行一元化户口登记。从2008年开始,全市力争5年内每年引导5万以上有条件的农民工举家迁入城镇居住。
(七)切实发展农村社会事业
突出以解决农村上学难、就医难、文化生活贫乏等民生问题为重点,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大力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切实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同等享有公用义务教育经费。切实加强乡卫生院、村卫生室建设,继续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确保农业人口参合率达95%以上。加强农村计划生育服务设施建设,继续稳定农村低生育水平。加强乡镇文化站、村级文化室建设,扶持“农家书屋”发展,实施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积极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和文敏村镇、文明户创评活动,倡导健康文明新风尚,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八)建立和完善城乡统筹发展的体制机制
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全面贯彻和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制定的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政策策措施,建立完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体制机制,实现公共财政、基础设施、社会保障向农村倾斜,加快农村发展。建立健全市场化配置资源的机制,进一步把城市经营的理念和有效办法向县城和优先发展重点镇推广,筹集更多的项目、资金加快城镇化步伐和新农村建设。加强与金融部门的协调,争取信贷支持。积极引导、鼓励民间资本、工商资本投入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稳妥推进机构改革,调整部门机构设置和部门内设机构,加快乡镇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构建城乡一体的新型管理体制。
第五篇:统战工作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新形势下如何加强乡镇统战工作
摘要:由于统一战线工作自身的性质所决定,在过去很长的一个时期内,农村并不是统战工作的重点地区,因此,乡镇统战工作普遍较为薄弱。当前,在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站在新起点、大干新三年、实现新跨越”的目标下,基层统战工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因此,迫切需要我们对统战工作,特别是乡镇基层统战工作要有一个新的认识、新的举措、新的推动。
主题词:统战对象及范围 现状及问题 基本措施
一、乡镇统战工作的对象和范围。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农村的各类情况变得越来越错综复杂。宗教的发展、非公制经济入内,知识分子的加入,乡镇统战部门作为爱国统一战线在最基层与群众接触最广泛的部分,在调节社会关系,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乡镇统战对象也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新型。乡镇的主要统战工作对象有:⑴非党干部和非党知识分子;⑵起义投诚的原国民党军政人员;⑶原工商业者;⑷少数民族群众;⑸爱国的宗教人士;⑹去台人员留在大陆的家属和亲友;⑺台湾同胞和港澳同胞;⑻回大陆定居的台胞;⑼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⑽合资企业的中方代理人;⑾旅居海外的侨胞、归侨及其在我镇的亲属。
二、乡镇统战统战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统战意识淡化。
统战工作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见过初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我国的各项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有些乡镇党委、政府认为统一战线可有可无,做与不做无关大局,对统战工作不重视、不研究、不过问,更不用说把统战工作摆上主要议事日程,乡镇统战工作基本处于配合和应付的状态,有任务、检查时抓一抓,没有任务、检查时就束之高阁。另一方面,统战没有配备专门的统战员,有的也是其他中层领导兼任,对乡镇统战岗位缺乏认同感,觉得领导不重视,出路不畅,前途不大,工作上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2、队伍建设薄弱。
一是乡镇统战工作面广、点多、线长、量大,而乡镇统战委员一身兼数职,精力不济,只能疲于应付;二是有的乡镇统战干部队伍不够稳定,乡镇分管领导变动频繁,造成统战工作无人抓、无人管、无人干的局面;三是有的乡镇统战干部不熟悉统战业务,对统战工作职责知之不多,对统战政策把握不准,又疏于学习,对统战对象底数不清,情况不明,以致难以适应乡镇统战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和上级对乡镇统战工作的要求。
3、考核指标和制度不健全。
尽都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统战工作也是一样。尽管我国的法律制度关于统战方面的不少,但是缺少一部专门的、真正适合操作的统战法。于此同时在各级考核体系中,统战工作无数次被纳入到考核目标中,但是考核细则却是一个总体的、粗项的,而且统战工作在考核中所占的比例很低,在干部、村级实绩考核中没有起到重要作用,较之其它或有“一票否决权”性质的工作,不仅难调动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更难引起各级主要领导的重视,这就导致统战工作只停留在纸上、口上。
4、工作缺乏创新。
一是工作方式方法简单,缺乏创新意识和有效的载体,工作大多是以行政手段代替协商,不善于做团结协调工作。二是没有健全和完善统战工作各种规章制度,没有一套规范有形的管理体制,三是工作开展中缺乏手段和力度,不能积极地将统战工作融入到经济建设和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四是工作载体上缺乏“抓手”,找不到统战工作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结合点。
三、做好乡镇统战工作的基本措施。
1、落实科学发展观,明确任务,重创新。
面对当前国际国内形势错综复杂,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三大历史任务能否顺利进行,很大程度取决于我们能否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团结起来,为实现党的奋斗目标而共同努力。而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乡镇统一战线的作用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统战工作不能是纸上谈兵,必须实实在在成为党委的工作中心,必须发挥统战在各项工作中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加大统战力量对全社会的推动作用。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统战基层统战工作,要广泛团结、凝聚力量、促进发展的工作,动员基层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当好区域经济和促进当地生产力发展的领头雁;要多做沟通思想、化解矛盾、统一认识的工作,稳步推进社会的繁荣和稳定和进步,要体察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的工作,为基层统战对象办好事、办实事,使统战对象队伍不断壮大,使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更加深入民心。要坚持与时俱进,力求推进基层统战工作创新,着力在观念、机制、方法创新方面进行探索。要实现基层统战工作方式的多样化,运用和依靠政法、行政、法律、经济等多种手段开展各项工作,寓统战工作于联谊活动之中,渗透到各项具体工作中去。
2、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乡镇统战工作是基层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统战工作的延伸和发展,是一项具有实践性和探索性的工作,需要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特别是乡镇党委要站在政治的、全局的、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统战工作在乡镇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特殊作用,切实增强做好乡镇统战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充分发挥乡镇党委对统战工作的核心领导作用,要把统战工作纳入乡镇党委议事日程,列入党建目标管理和基层党组织目标考核内容中去,要突出乡镇统战工作的职能作用,为实现乡镇整体工作目标服好务。
3、加大宣传,广泛发动,主动牵线搭桥。开展基层统战工作必须以宣传为先导,通过开展专题讲座、举办社区论坛、组织竞赛、进行群众性广场专题活动,向广大干部群众大力宣传党的统战方针和政策,宣传统一战线在为经济建设服务、为社会稳定服务、为祖国统一服务等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统战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努力营造统战工作的良好氛围。
4、开展培训,提升素质。
针对目前乡镇统战工作成员不断增加,统战工作任务日益繁重及新情况、新任务较多的实际。要通过举办培训班,专题讲座等形式,定期组织乡镇领导和统战干部开展对新时期统战工作基本知识、统战理论、党的方针政策的学习,使大家对统一战线的职能、作用和任务有进一步的认识,使他们熟悉并掌握乡镇统战工作的特点任务,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提高统战业务能力和统战工作水平,不断改进工作方法,确保各项统战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5、健全组织网络,加强联系。
目前乡镇一般由宣传部门负责统战工作,但乡镇统战对象还包括工商联分会、个协、私协等统战群团组织,但是这些群团组织都分属于不同性质的部门,所承担的任务也不一样,没有形成很好的网络。今后要加强相互之间联系,逐步形成以乡镇宣传部门为核心的统战工作网络,增强基层统战工作的活力。各村、企事业单位应明确一名干部分管统战工作,切实使统战工作上下不断线,事情有人问,工作有人做。
6、加强统筹协调,充分发挥统战工作的重要作用。乡镇统战工作的特点是点多、面广、情况复杂,工作难的大,乡镇做做好统战工作,就必须加强各方面的协调、加强各项工作的协调,要根据自身特点,将统战工作与新农村建设、“一村一品”示范村建设、平安创建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围绕全乡工作的中心,团结在党委的领导下,动员最广大的力量,推动乡镇事业的发展。
7、拓宽渠道,鼓励建言献策
积极开展“献计献策”活动,鼓励党外人士、民主党派同志畅所欲言,党组织负责人要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积极改进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