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发展农业经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浅谈发展农业经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摘要: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我们加快解决“三农”的一个难题。多年来,政府通过大力实施“农业农村经济”战略,探索出一条农林牧有机相结合,多路并举推进结构调整,开辟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路。
关键词:农村经济建设 新农村 循环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全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表现出严重的地区不平衡性,落后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较之发达地区较为缓慢。落后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不仅关系本地区,而且关系到整个国家经济目标的实现。在推动落后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诸多因素中,农村市场是一个根本性的因素,但地方政府的作用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而且较之发达地区,落后地区的地方政府的引导、协调作用更具有必然性和重要性。
一、必须不断强化农业是基础的意识,以防止对农业领导、农业投资及农业科技的弱化
发展高效农业是农业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的转轨变型,是农业内部产品结构、行业结构、部门结构的调整。实现途径是:
(一)市场农业。外部要强化市场导向功能,按市场需求确定生产方向;内部要强化市场核算功能,淘汰在比较成本上的劣势产品和项目。
(二)科技农业。科技农业的内涵是农业活动投入和产出逐步向科技倾斜,提高农业投入中科技投入的比重,增大农业科技成果中的科技含量。科技农业一般表现在两个方面:新产品、新品种的开发和新技术、新方式的引进和推广。当前,发展科技农业的重点是科学技术的推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推进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并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大力发展农业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选择
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我国部分农村地区循环经济的实践,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应该将各地的典型经验加以总结,在更大的范围内加以推广,将循环经济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农村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实事求是.地分析农业的现状及其综合生产能力,是认识和确定农村经济发展方向的关键。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第一靠政策,解放生产力,使原有的农业生产力得到充分发挥;第二靠投入,解决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和落后问题,以及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及收定购粮资金问题;第三靠科学技术,来提高农业生产力。
三、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由于我国的水资源、耕地资源、草场资源的严重不足,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民收入,而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缓解资源约束、提高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要求农业生产从粗放增长向节约资源的集约增长转变,可以起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作用,促进农村的产业升级、改进农业的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的作用,可以使我国的农业生产获得更进一步的发展。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尽量节约农业生产资源,大大降低农业生产成本,而且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领域,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
1、发展农业经济是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良好生产、生活环境的需要,是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保护与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农业循环经济是生态化的农业经济,是保护与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有效利用农业资源的重要手留、要建立健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资金支持体系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需要大量的资金,需要完备的资金支持体系。政府要尽力为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财政支持。
2、建设资金要保障:黑龙江省农区建设时间紧、任务重、投资大、困难多。因此,要广泛筹措、集中使用、加强管理、跟踪问效。资金实行多渠道筹措:一是国家有关部门政策资金支持,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等;二是农业重点工程资金、生态效益补偿基金、贫困农村建设资金等给予倾斜;三是农业贴息贷款;四是各级政府和财政投入;五是主管部门和农民商户自身投入。加快建立和完善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投入保障机制。为此,一是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不断增加对农村的投入,建立健全新农村建设资金稳定增长机制。二是要转变政府投入方式,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导向性作用,引导广大职工群众投资投劳。保持新林区建设项目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建立一套政府引导和群众参与紧密结合的投入机制。三是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组织和发动广大农村群众用自己辛勤的双手,引导和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新林区建设,改善农村面貌。四是政府投资主要用于公共和半公共性质项目,农民投资投劳主要用于改善自身生产生活条件的项目建设。五是要引入市场机制,拓宽新农村建设资金来源渠道。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吸收社会资本参与新农村建设。建立银行提供信贷、群众自筹,积极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农业循环经济领域的多元化资金支持体系。在农业经济的推广发展阶段,政府应鼓励金融机构对有利于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给予信贷支持。特别是政策性银行,应以低息贷款、延长信贷周期、财政贴息等方式支持农业经济的发展。
四、加强农业经济的技术引进及推广体系的建设
1.加强对农业经济实用技术的培训力度:农业经济的发展,关键是要在农村培训一批能够掌握农业经济实用技术的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农业经济的技术人才,培养一批技能型农业经济致富带头人,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要充分利用农村的远程教育网,通过广播电视等载体,解决农民群众文化程度偏低、技术困乏等问题。三是要采取集中培训与提供个性化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广大农民切实掌握一些基本的、成熟的、先进的农业循环经济实用技术,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生产潜力,将粗放、原始的农村劳动力转化为知识型、技术型的农业循环经济的实践者。
2、要提高行业协会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中的技术创新与推广作用:各级政府要在组织、资金、人员等方面为各行业协会的创建与发展提供支持,使行业协会能够充分发挥其技术创新主体、技术实践主体、技术推广主体的作用,依托行业协会做好示范区、示范村、示范户的建设,并做好相关技术的培训、指导与咨询,将农业经济的技术推广落到实处。
第二篇:加快发展劳务经济 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加快发展劳务经济 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中共湖北省委副书记 陈训秋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落实这一历史任务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要求,“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最近,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劳务经济的意见》,这是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的一项重要决策,必将加快我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进程,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发展劳务经济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与工业化紧密相连的。工业化的实质就是“化”农业为工业,“化”农村为城镇、“化”农民为市民。实践证明,产业的变化发展和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密切相关,随着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和新型工业化的不断推进,第一产业剩余的劳动力必然转移到第二、第三产业。由此可见,转移农村劳动力,发展劳务经济是工业化历史进程中的普遍规律。
世界上的发达国家早已完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史使命。到20世纪70年代,这些国家农业就业人口在总就业人口中的比重大多下降到了10%以下,其中英国2.6%,美国3.9%,法国10%,日本13.8%。英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最初是由圈地运动引起的,这个残酷的“羊吃人”运动使大量农民离开土地到纺织厂做工,成为产业工人。工业革命后,英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得以确立,加之大规模向国外扩张移民,农村劳动力大幅度减少。日本政府针对本国人多地少、资源短缺的特点,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进行了有效干预。1961年颁布的《农业基本法》就要求,10年内把农户总数的60%转移到非农业方面。其后,日本采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鼓励农民“兼业”、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加快城市化进程等举措,加快了农村劳动力转移进程。从1960年到1970年,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例由37.1%降到25.6%。到1975年,又降至13.9%。
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进入“快车道”,特别是随着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工业化步伐的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出现了大转移。1990年,在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家庭经营和工资性收入的比重,分别占75.56%和20.22%,而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中上述两者的比重已分别变为59.45%和34%,这表明农民的就业结构和收入来源发生了很大变化。分析劳动力大转移的动力因素,我们可以发现,不同产业收入差异是造成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驱动力,非农产业快速发展所形成的劳动力需求是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外在拉力,农民渴望提高生活水平和追求自身发展是形成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内在动力。总之,改革开放使农业劳动力转移流动获得生机与活力。目前,我省农村劳动力共有2100万人,而第一产业需要的劳动力最多不超过900万人,这样就有1200万农村劳动力富余。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发展劳务经济,积极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因势利导,大力促进我省劳务经济发展
近年来,我省劳务经济发展已出现良好势头。据统计,2004年上半年全省外出务工人员580万人,外出务工人员工资性收入月均达到720元,比在家务农的现金收入高400元左右。另据抽样调查,截止2004年9月底,全省农民现金收入人均2180元,同比增长20.6%。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达700.7元,同比增收167元,总额增收66.1亿元,增长31.3%。上述数据显示,全省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的增长速度大大高于在家务农的现金收入增长速度,已成为农民现金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钟祥市有一个村94%的劳动力在外从事汽车运输业,拥有各类大型车辆220多台,外出跑运输的劳动力每年为该村赚回近1000万元的收入,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2320元,其中劳务收入占85%以上,劳务经济已成为村民致富的主要途径。从我们近期调查的情况看,我省各地在发展劳务经济中都有一些成功的做法和经验。我们应加大工作力度,因势利导,推进我省劳务经济进一步发展。
强化宣传,积极引导农民走出家门。我国自然经济延续了几千年,以农为本、以土立业的观念根深蒂固,一些农民小富即安,不愿意离开乡土。对此,应当充分发挥我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大力宣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让农民了解党和政府发展劳务经济的有关政策和激励措施,帮助农民克服“在家千日好,出门万事难”的封闭思想,消除各种疑虑,牢固树立“务工光荣”、“务工致富”的观念,引导农民走出家门,到非农产业就业,到外地就业。我省有些市县区印发了《致农民朋友的一封信》和《农民工进城务工线路图》,动员和引导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对农民帮助很大。还有的乡镇妇联主席和村妇代会主任担当阳光工程宣传员、信息员,进村入户,做群众思想工作,深受农民欢迎。
强化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就业能力。现在,我省还有500多万农村富余劳动力尚未转移出去,其主要原因是相当多的农民没有技术和专长,不能适应二三产业的需要。从我省农民工转移的情况看,培训后具有明显优势:一是培训机构颁发所学专业毕业证书或结业证书,劳动部门颁发劳动技能鉴定证书,农民工就有了就业准入的通行证;二是掌握所学的专业技能,动手能力强,有了就业的“看家本领”;三是参加培训的就业工种、工作环境、劳保条件相对较好;四是经过培训的比没有培训的月工资收入一般高几百元;五是就业相对稳定。黄冈市一所职业学校每年同企业签订《定向培训协议》,近几年累计培训了5000多名农村贫困家庭的子女,全部安排到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就业,月工资平均在1200元以上。事实说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大有可为,必须进一步加强。应打破地域和部门界限,整合办学资源,广泛动员社会各类教育培训资源,积极参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引导和鼓励各类学校在自愿的基础上进行联合,取长补短,资源共享,扩大培训规模。以提高就业能力和就业率为目标,实行培训与技能鉴定相结合,大力推行“订单培训、定向输出”模式,解决培训的“出口”问题,让农民参加培训后能就业,做到报到一批、培训一批、鉴定一批、就业一批、跟踪服务一批。
强化转移,大力开拓劳务市场。劳务经济的实质就是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就业岗位的多少,劳务空间的大小,直接决定劳务经济的总量和规模。因此,发展劳务经济,必须大力开拓劳务市场,寻找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我省一些地方的经验证明,开拓劳务市场,必须充分发挥公共职业介绍服务组织、乡镇劳务输出服务机构、社会中介机构的作用,建立和完善县、乡、村劳务输出组织体系,提高农村劳动力输出的组织化程度。此外,还要根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建立区域合作机制的要求,加强省际、市际劳务协作,在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建立劳务输出机构,形成劳务接收地、中介组织、劳务输出地之间互通信息、密切协作、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工作机制。省农业厅和随州市政府联合举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招聘现场会,来自上海、广东、江苏、武汉等省市的96家企业,当场就录用近600人,签订就业意向协议书2500多人,部分企业还与培训机构签订了1200多人的培训订单,效果很好。十堰市有一山区县建立了县乡劳务服务机构,村村有联络员,并在6个省市建立了定向输出基地,在农民工集中的地方设置了流动管理服务站,同时派出100名干部到本地农民工集中的地方挂职,加强了地方政府间的劳务经济合作。
强化领导,努力形成工作合力。发展劳务经济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配合。各地应制定指导劳务经济发展的文件,建立发展劳务经济领导小组和相应办公室,负责统筹规划、综合协调、检查指导,形成领导有力、部门协调、高效运转的劳务开发机制。为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工作,省委、省政府成立了劳务经济领导小组,十几个部门的主要领导担任领导小组成员。从目前运作情况看,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积极配合,势头很好。一批县市区将农村劳动力转移纳入县(市、区)直部门和乡镇工作目标考核内容,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力度很大。市县区领导小组每月坚持召开一次部门联席会议,听取工作情况汇报,协调督办有关问题,形成党政统筹、资源整合、部门合作、共图发展的工作环境。实践证明,发展劳务经济领导是关键,只要领导重视,措施得力,劳务经济才能发展得更快。发展劳务经济,乡镇党委、政府肩负着重要职责,应把“培训农民、转移农民、富裕农民”作为工作的重点目标,下功夫抓培训、抓订单,有组织地搞劳务输出,以实现全省农村劳动力有序大转移、农民收入大增加、农村经济大发展。
三、积极探索,努力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发展劳务经济,还需对我省劳务经济现状进行深入的分析,解决前进中遇到的一些突出问题,不断为劳务经济加油,使其发展势头更旺,发展速度更快。
关于产业政策的选择问题。经济增长是扩大就业的前提和必要条件,但经济增长并不会自然导致就业同步增长或就业最大化。经济增长能在多大程度上带来就业的扩大,还取决于产业政策的选择,因为不同的产业政策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速度和劳务经济的总量有不同的影响。1979年—1996年,我国GDP年均增长9.7%,就业年均增长近4%,1997年—2003年,我国GDP年均增长仍高达8%以上,但就业年均增长速度下降为1%,出现了经济增长不能同时带来就业相应扩大的“奥肯悖论”现象;就业弹性系数从原来的0.477下降到0.177,其中下降最大的就是第二产业。由此可见,在过去几年中,第二产业加重了技术、资本对劳动的替代。我国还有2.7亿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关系到社会公平和稳定。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我们在选择经济增长方式时,必须处理好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关系。
从我省实际出发,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过程中,既要注重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用新技术和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提升产业的技术水平,同时也要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积极开拓就业空间,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对县域经济而言,应以民营经济为主,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对于大城市而言,应把发展服务业放在优先位置,大力发展旅游、物流配送、社区服务等新兴服务业,逐步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小企业,大就业”,中小企业具有适应市场能力强、资本有机构成低、吸纳就业多等特点。一般说来,同样的投资,小企业吸纳就业能力是大企业的5倍。咸宁市一山区县回归创业人员创办产值在200万元以上的中小企业25家,年新增产值9100万元,为农民工提供就业岗位5000多个,农民工年人均收入6000多元,效益很好,这是值得认真研究的。
关于劳务经济的投入问题。有投入才有产出。发展劳务经济同样需要投入,印发宣传广告资料、培训农村劳动力、组织劳务输出、建立劳务输出信息网站等等都需要资金。“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使一部分人十分困惑。思路决定出路,首先要把认识搞上去,把思路搞对头。培训一个农村劳动力大约需要几百或上千元,但其产生的效益远远大于这个数,劳动力培训就业后,一个月的工资就可能超过培训成本。可以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一项花钱少、见效快、回报高、影响长远的德政工程。我省开展百万农民工转移培训,仅靠“阳光工程”现有项目资金还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应广辟财源,建立政府、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分担、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的投入机制。一是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在争取国家阳光工程资金的基础上,省市县各级财政都应增加投入,对农民培训补贴的标准进一步提高,以调动农民参训的积极性。同时,对培训基地进行扶持和奖励,并落实有关部门必需的工作经费。二是整合财政资金。各部门应拿出一部分用于支农扶农的经费用在农民培训上,积极参与“百万农民工转移培训计划”,采取“性质不变、渠道不变、管理不变、专项使用、各记其功”的办法,捆绑使用,放大资金使用效益。三是争取助学贷款。积极推广宜昌青华职校和蕲春职校“贷款参加培训、就业还款”的经验,在学校、银行、企业、农民之间建立互信,形成经济利益联结纽带,促进良性循环。四是争取企业出资培训。采取校企联合的形式,企业出资,学校办班,农民培训后到企业上班。此外,还可积极引导民间资本投入,争取社会捐资助学。
关于劳务品牌的创建问题。当前,劳务经济已进入品牌经营时代。劳务市场的竞争已成为劳务品牌的竞争,发展劳务经济,必须高度重视劳务品牌建设。我省目前已有了一批劳务品牌,如湖北海员、湖北数控、湖北建工、湖北厨师、“木兰花”巾帼家政服务等等,但这些品牌还需要进一步锻造,提高竞争力。各地可根据当地人文资源和培训就业特点,塑造一个具有地方特色和竞争优势的劳务品牌。劳动力素质是劳务品牌的基础和保证。应加强对培训机构的资格认定和质量监控、评估工作,确保转移培训质量。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新闻媒体对我省劳务品牌进行宣传,组织人员到用工量大的地方进行推介活动,把品牌叫响。
关于劳务环境优化问题。环境也是生产力。好的环境能提供养份,起催化作用。发展劳务经济必须营造良好的环境。应全面清理和取消各种限制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的规定和不合理收费,简化农民跨地区就业和进城务工的各种手续,维护企业依法自主用工,建立城乡劳动者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在保持原有土地承包关系的前提下,积极推进农村集体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实施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相分离,规范土地流转,保留进城农民继续分享集体积累利益的权利并承担相应的义务。加大农民工工资清欠力度,使“劳者有其得”。积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网络,为农民工社会保险异地转移和接续提供便利,解除后顾之忧。加快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步伐,消除身份差异,降低农民进城定居门槛。关心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托就学,使其享受所在城镇居民子女同等待遇,同时解决好“留守子女”生活和学习问题。将农民工的计划生育纳入经常性管理和服务范围,切实加强对农民工特别是其中已婚育龄妇女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对农民工请求给付劳动报酬、工伤赔偿以及其他严重侵害其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案件提供法律援助。■
第三篇:*县发展旅游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纪实
文章标题:*县发展旅游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纪实
中国最美乡村:和谐之美美__
4月初,记者走进____,犹如来到传说中的世外桃源,一股带着芳香泥土气息的清新扑面而来,但见蓝天、青山、碧水,小桥、流水、人家,粉墙、青砖、黛瓦,天人合一,相映成趣,可谓一幅“古树高低屋,斜阳远近山,林梢烟似带,村外水如环”的美丽画卷。在这里,游客回归乡间,放歌田野;居民生活富足,安居乐业;村容干净整洁,连徽派明清古村落的狗儿都慵懒地自在悠闲。有谁想到,2000年以前,这里还是“皖浙赣三省交界边穷县”,道路难行,信息闭塞,住在山沟沟里的老百姓常年都是守着一点点田地、茶树过着清贫的日子。而自2000年发展旅游业后,苦日子一去不返,蓬勃发展的旅游业把老百姓的生活渲染得红红火火,__成为人人称羡的“中国最美乡村”。
__县委书记陈德寿说:“__按照把生态、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思路,发展旅游主体产业,使老百姓短短几年间富了起来,村容村貌也变得干净卫生,老百姓的思想观念也有了很大改变。目前,__正在探索从做强旅游产业、加快经济发展入手,与建设中国最美乡村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路子。”
依靠生态文化发展乡村游全县成了大景区
与成都“农家乐”不同的是,__发展乡村旅游依托的是生态环境和积淀深厚的徽文化,整个__县就是一个大景区。居住在景区内的百姓在农耕之余,经营茶楼、农舍旅店和卖土特产等生意,接待慕名而来的游客。
__位于赣东北,总面积2947平方公里,人口33万,辖18个乡镇。全县林地面积370万亩,其中生态公益林15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2。境内高峰耸立,河流纵横,奇峰、怪石、古木、飞瀑、驿道等,构成一幅幅或雄伟豁达或纤巧秀美的山水画卷。20世纪80年代,香港著名摄影大师陈复礼在__采风时提出了“中国最美乡村”的说法,2005年1月8日,他又为__题词“__———中国最美乡村”。
2001年,江泽民同志视察__,为__打出了知名度,也带来了川流不断的游客。此后,__依托生态和文化资源,着力发展旅游业,按照“大品牌、大产业、大市场、大发展”的发展思路,先后开发了江湾、大鄣山、李坑、思口、彩虹桥等十几个旅游景区,其中江湾、大鄣山景区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为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又先后开辟了山水田园风光一日游,民俗古建、名人文化二日游及摄影绘画、徽派建筑考察、古洞名树探奇、朱子文化寻考等专项旅游。2005年,全县接待游客由2000年的12.52万人次飚升至243.7万人次,综合收入攀升至3.4亿,人均收入增至3362元,得益于旅游发展的景区农民人均增收逾千元,旅游直接产值占全县GDP的16,旅游业成为__县域经济新兴的支柱产业。
旅游带来的人流让农民富了起来
“__的旅游企业几乎全是民营的,这是因为企业家们看好了山青水美的__一定可以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商机。”__县旅游局副局长葛健告诉记者,生态环境是自然对__的馈赠,文化底蕴是祖宗对__的恩赐,坚持实施生态与文化保护并重的原则,更是__现在的福气,不仅为当地维护了用千金难买的生态环境和明清古建,而且营造了极佳的投资环境。近几年,__县进一步创新旅游开发经营模式,通过引进外资、民营股份合作、集体经营、集体与民间闲散资金相结合四类方式加快了旅游业的开发。据统计,目前外资、民资投入__旅游业的资金累计将近4亿元。
现在__全县有大小宾馆145家。从3月份起,8000个床位每到周末均爆满。2元钱起步价的出租车每天盈利四五百元。巨大的客流量使农民自己做起了生意,农村“农家乐”达232家,全县旅游及相关产业从业人员近3万人,旅游及相关税收由2001年的2373万元增加到2005年的8889万元。
旅游的逐步发展壮大,为广大农民提供了保安、司机、清洁、导游、服务员、导购员等10余类12000余个就业岗位。一大批农民老板、农民总经理应运而生。赋春镇农民祝学文,从承包鸳鸯湖景区起步,到目前投资建设天马超市、天马食府、三星级天马大酒店、婺之星旅行社等旅游企业,成为__有名的“农民老总”。
李坑村民邱五权在家门口办起了“农家乐”餐馆,去年收入百余万元,年纳税十多万元。赋春镇农民金林生抓住机遇,把生态农业与旅游产业“嫁接”起来,个人资产由10年前的1000元增长至现在的1700万元,去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旅游使农民思想、生产“转型”
思溪延村和“小桥、流水、人家”的李坑都是以徽派古建筑为特色的古村落,__三清旅游集团投资开发后,村民们不离家就能从景区门票的收益中每年按人头分得几百元的收入,而且还改掉了不讲卫生、随便把垃圾倒入河里的陋习,家家主动把自家
门前的卫生搞得干干净净。一位七八十岁的农妇告诉记者,没搞旅游前,她闲得没事就打麻将,现在每天一睁眼就要摆小摊做生意,根本就没工夫打麻将。城里人到她这个年龄哪里还想着要赚钱?
李坑的叶老汉一家五口以前除了种4亩多地,还靠勤劳的双手做着磨豆腐、榨油的小生意以求生活富足,而今他早把这些机器扔到杂物间了。现在经营着一家雅致的“
闲茗居”茶楼的叶老汉每天忙着给游客做饭、沏茶,他说:“干那些活计又累又辛苦赚钱也不多,现在经营茶楼活儿轻,赚钱又多,还可以跟客人开心地聊天,真得感谢旅游公司,让我顺利转产了!”如今在李坑200多户村民中,有80的村民都直接或间接从事旅游业,他们从没有跟游客发生过争执口角。连村里的狗儿对陌生的游客也司空见惯了,卧在路上的狗儿抬眼看看走过身边的游客悠闲地继续睡觉。农民们做小生意不缴税、不缴管理费,旅游公司还要给钱,生活得乐哉、悠哉。旅游公司忙时,人手不够,临时雇佣小工,每天还要付30元钱,比城里的工钱都贵!
__县旅游局副局长葛健说,旅游业不仅使农民们富裕了,素质提高了,而且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据他介绍,现在农民们都认识到,仅仅依靠原来的“一亩八分地”难以脱贫致富,必须抓住旅游发展带来的机遇。原来风行的赌博、打六合彩、斗殴等陋习没了市场,旅社、饭馆、茶庄、旅行社、旅游娱乐场所等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农民当起了老板,自己印制名片、设计广告用语。晓起村的“老屋饭店”、庆源村的“__人家”还建立了个人网站,实现网上订房、订餐、卖土特产。
拉动相关产业的效果令人惊叹
大障山景区现在每年需要30万元以上的蔬菜,附近的农民就主动种时令蔬菜,喂鸡鸭,还做些风味小吃供应给景区。以前农民们到处跑着卖的山里茶叶,3元、5元一斤也无人问津,现在竟然卖到了40元一斤,还不愁卖不掉。土蜂蜜也由原来的5元一斤卖到了30元一斤,野生猕猴桃更是成了游客争买的俏货。
没有被开发为景点的村庄看到旅游消费的拉动效应,纷纷利用当地资源做起了特色产业。甲路村村民打着“甲路纸伞甲天下”的品牌做起了工艺伞,家家户户都进行伞骨、伞头、伞柄等工艺制作,有的还办起了公司。该村先后开发旅游伞、丝绸伞等40余种新产品,年产达50余万把,深受游客喜爱。他们还利用网络销售,在江浙沪等地设立代办点,产品远销美国、新加坡等国家。古坦村也开发了山茶油产业,排前村做起了贩销业。以生产砚石著称的江湾镇大畈村,目前已形成砚石产品一条街,砚石厂及店铺达238户,带动农民就业1800余人,农民年均收入1.208万元……
__旅游经济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王晖介绍,旅游还拉动了电信业,而今__100的行政村开通了有线电视,移动电话普及率达9.87人/部,移动漫游业务位居全省各县之首。所有乡镇、主要景区全都实现了宽带上网。
旅游发展了,最美乡村更美了
近几年,__把营造和谐旅游环境与人居环境结合起来。据陈德寿书记介绍,如今是景区开发到哪里,路就修到哪里。5年来,__共筹集公路建设资金5.86亿元,改造路基480公里,改善路面458公里,改善、硬化景区公路25条共171公里,所有县通乡镇、景区都铺设了柏油路,__到达周边大中城市的“4小时经济圈”和县内“半小时通达圈”基本形成。全县主要公路沿线43座矿山企业被关闭搬迁;茶乡西路、古坦、大鄣山、江湾及公路沿线的非徽派建筑得到改造;城乡的荒山荒坡都披上了绿装;改造后的老城区又将成为旅游新亮点;全县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农村改水受益率、自来水普及率分别达到65、96、63……在旅游业的发展中,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近日,旅游大镇江湾被评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成为目前__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
旅游业的开发使__更美了,美在干净、美在安静、美在清静;也使__更富了,富在思想,富在物质,富在农民的心间。__在建设中国最美乡村的过程中,村容村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农民群众的生活有了明显改善,干部群众的精神面貌和干群关系也有了可喜的变化。老百姓更爱__,游客更爱__,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20字方针”在这里得到了具体的落实与体现!
《*县发展旅游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纪实》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县发展旅游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纪实。
第四篇:发展循环农业经济 促进农场生态农业建设
发展循环农业经济促进农场生态农业建设
杨晓舟牟 访
党的十七大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中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生态文明理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这是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循环农业经济是以农业资源循环利用为途径,以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能源为重点,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把农业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农业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的生产模式。它是基于生态学“良性循环”原理,将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综合利用融为一体运用并按系统工程方法组织的建设具有整体、协同、循环、再生功能的复合生态经济系统。但循环农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生态农业良性循环体系的构建,生态农业正是发展循环农业经济的基础。
一、循环农业经济的内涵、特征与目标
(一)循环农业经济的内涵 循环经济思想萌芽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是倡导以生态学理论和生态规律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具有自己的产业体系,由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服务业和生态城市等构成。循环农业经济的基本内涵是:运用生态系统和经济活动系统的基本规律指导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把清洁生产、资源及其废弃物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体,对各种资源要素进行统筹谋划,不断优化农业生产及消费过程的产生链整体结构,实现链网内物质、能量的多层次循环利用和农业生产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危害和破坏最小化。
(二)循环农业经济的特征 循环农业经济一般遵循“3R”特点,一是REDUCE, 1
即“减量化”;二是RESUE,即“再利用”;三是RECYCLE,即“再循环”。因此,循环农业是一种“资源——生产——流通——消费——可再生资源”的运行模式。可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再利用”,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使农场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循环农业经济具有自身的特点。一是农业活动中参与循环的产品往往互为食物,以生态食物链的形式循环,循环的主体互补互利,共生性很强。二是在农产品生产中,注意化肥、农药的施用,强调食品安全。三是农业的主副产品在消费完后回归大地。四是能有效保护土壤和水资源。五是污染排放物能得到较好的处理。
(三)循环农业经济的目标 将循环经济引入农业领域,实现农业产业系统生产的效益最大化和危害最小化,达到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相融的理想状态,目的是建立高效、低耗、低污染的农业生产体系,发展生态经济和生态农业,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资源循环利用的生态经济型发展道路,从根本上降低经济活动对环境的破坏,保护并改善农业生态环境,通过对资源的再使用和再循环利用来促使污染或废弃物的减量化甚至零排放,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循环农业经济与生态农业建设的关系
(一)循环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必须以生态农业建设为基础 生态农业建设,既可创造发展农业生产力,高效利用环境与生物资源,也是稳定及发挥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保证循环农业经济健康运行的条件。是利用农场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解决工业生产中的“源”和“汇”,使区域生态系统的产生和投入得到平衡的有效途径。
生态农业建设强化产业化,其目标就是构建农场的良性循环经济结构。农场的生态农业建设就是把整个农场区域内的产品生产链条相互连接,形成原料到产品,废弃物变原料的产业相互交织,资源高效利用,无废弃物或少废弃物的清洁
生产网络。其目的是将某一产业的废弃物转化为另一产业的原料,一个产业的部分产品,将成为另一产业的原料,形成生产链网,其功能是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区域的少废弃物或无废弃物生产,改善环境质量。将分散的各自独立的产业如种植业和养殖业,加工业与农业在一个区域范围内构成一个规模性的具有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的生态经济系统。
(二)生态建设充分体现了循环农业经济的准则 循环农业经济以资源利用的“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为社会农业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生态农业采取不同农业生产工艺流程间的横向耦合,如以沼气为纽带的“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猪—沼—果”生态农业模式等,都是实现资源共享,变污染负效益为资源正效益,实现经济与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目标的生态农业模式,已经规模化推广。
生态农业建设加快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丰富了循环农业经济的内涵。农场发展循环农业经济要十分重视实现从“能源耗竭型”经济向“能源再生型”经济的转型,生态农业建设中要注重风能、太阳能、地热能资源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的经验与技术,不仅为发展循环农业经济提供十分有益的借鉴,也可经一步推进可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
因此可以这样讲,循环农业经济与生态农业建设相辅相成、相互包涵,两者处于统一体之中。正如温家宝总理所批示:我赞成这样的观点,21世纪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历史阶段,现代化的农业应该是高效的生态农业。从这个意义上讲,循环农业经济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方向,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效生态农业建设,是面向循环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三、发展循环农业经济,加快农场生态农业建设的意义
(一)发展循环农业经济,有利于增加农场职工收入 发展循环农业经济有利于农业生产从粗放增长向集约增长转变,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场的产
业升级,提升农场的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场的生产发展。发展循环农业经济要求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的专业化和规模化,使普通职工农户转变为多种类型的专业户,进而增加职工收入。发展循环农业经济要求农业生产生态化,既提高了农产品质量,也降低了生产成本,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减少了农业生产对工业品农药、化肥的过度依赖,降低生产成本。
(二)发展循环农业经济,可以有效解决农场的就业问题 循环农业经济要求农业生产产业化,形成一个良性运转的“产业链”或“产业网”。这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人类资源配置效率,增加农场就业机会。循环农业经济的发展扩大了劳动密集型的园艺、畜牧、农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的规模,可以吸纳更多农场闲置劳动力就业。
(三)发展循环农业经济,有利于农场的可持续发展 循环农业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农业资源可以在这个不断进行的农业循环体系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把农业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同时,绿色农业、绿色消费、绿色环保是当今农产品生产的时尚和潮流,发展循环农业经济能够提高各农场品牌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保持农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发展循环农业经济,为农场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循环农业是生态化的农业,发展循环农业经济有利于农场农业资源的保护,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优化农业投入结构,进一步保护农场耕地等自然资源,扼制掠夺性经营;发展循环农业经济,在农场农业生产中推行清洁生产,遏制过量施用化肥、农药与机械作业,避免更低污染,土壤质量下降,促进资源永续利用。
(五)发展循环农业经济,可以促进农场环境的改善 发展循环农业经济是按照循环经济的再循环原则对农业和农场生态系统的物质流向实行综合治理,对农
场土、水、肥、药、电、油、柴、粮等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统筹考虑,深度利用农场种、养业产业的废弃物和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及企业产生的废弃物,化害为利,变废为宝,真正实现“吃干、榨净、回归大地”,是农场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四、促进农场循环农业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而我们农场发展循环农业经济,促进生态农业建设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
(一)健全促进循环农业经济发展的政策 集团公司在资金的投入、项目的安排、金融贷款等方面,应向循环农业方面倾斜,既是发展循环农业的动力,也是引导循环农业迅速发展的方向。
(二)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促进循环农业发展综观发达国家、发达地区发展循环农业经济的经验,主要是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使循环农业经济的发展更规范,有法可依。通过立法,让各农场了解发展循环农业的意义,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义务,明确全社会推行循环农业的途径和方向。
(三)重视循环农业经济发展的研发技术支撑体系是构建循环农业经济的物质基础,企业是技术的创新主体,农场可通过科技规划,对科技资源的配置进行宏观调控,加大科技投入,组织进行技术课题攻关,研发出适合农场循环农业发展的技术。
(四)积极推广循环农业经济的试点经验农场发展循环农业经济要借鉴近年来循环工业已有的发展经验,根据农场实际工作情况,开展循环农业经济发展的试点工作。
(五)加强循环农业经济的宣传,为农场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循环农业经济是一种新的发展观念和发展模式,涉及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一切领域。但目前人们在观念上认识不够,应进行宣传,大力提倡绿色生产和消费方式,促
使农场职工自觉参与到循环农业发展的行列中来。
五、结束语
以循环经济理念指导的农业发展模式是科学发展观在农业和社会综合发展领域的落实与体现。在农业生产领域中引入循环经济的理念,提出了一个以生态学理论和生态规律为基础的资源与生态环境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必将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在农业上的应用就是高效的生态农业,生态农业建设正是发展农场循环农业经济的最佳实践模式,也是提高农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有效途径。每个农场具有自身的特殊自然环境,土壤生态系统自身调节能力弱,土壤退化和变劣问题突出,水污染严重和水资源紧缺,作物病虫害频繁发生等一系列劣势环境资源,是每个农场面临的问题。所以发展循环农业经济,促进生态农业建设是农场的必然选择。
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首次写入党章,并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农场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排头兵,重视发展循环农业经济,促进生态农业建设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和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农场的有效途径,是促进农场农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转变的重要方面,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工程。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全面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用十七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把握机遇,振奋精神,克服困难,艰苦奋斗,科学谋划,团结建设,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坚持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农业经济,发展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效生态农业建设,不断推动农垦事业局面又好又快发展,在新世纪的宏伟蓝图上,为和谐农场的构建绘下精彩的辉煌新篇章。
刊登于《甘肃农垦》2008年第5期
第五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报告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报告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贵阳市立足于城乡统筹,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规划为基础和龙头,以建立城乡一体共同发展的体制机制为保证,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城乡同发展共繁荣,工作持续推动,阶段性成效明显。
一、2007年全市推进新农村建设基本情况
(一)新农村建设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一是农业农村经济总量持续增长。全市一产增加值2005年为34.85亿元,2006年为38亿元,实际增长7.6%;2007年达到45.07亿元,实际增长8.2%。农村经济呈现出加快发展的良好势头。
二是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2005年为3135元,2006年为3442元,增长9.8%(实际增长8.8%);2007年达到4088元,增长18.77%,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从2005年的120元缩小到2007年的52元;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2005年比全省高出1258元,2007年高出1714元。
三是农产品产量持续增加。蔬菜产量从2005年的93.26万吨增加到2007年的125万吨,2年间的增幅分别是13.1%和18.8%;水果产量从2005年的6.86万吨增加到2007年的8.65万吨,2年间的增幅分别是14.1%和10.45%;禽蛋产量从2005年的1.39万吨增加到2007年的2.02万吨,2年间的增幅分别是8.3%和33.6%;肉类产量从2005年的18.06万吨增加到2007年的20.54万吨,2年间的增幅分别是6.7%和6.6%;水产品产量从2005年的1.05万吨增加到2007年的1.19万吨,2年间的增幅分别是8.9%和3.4%。四是农业结构调整向纵深推进。2007年,蔬菜基地面积达45万亩,花卉苗木面积达2.1万亩,水果基地面积达24万亩,中药材核心基地达7.6万亩,建成养殖小区累计达726个。同时,坚持以扶持发展龙头企业为重点,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到2007年,全市已发展龙头企业71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6家,省级龙头企业19家,市级龙头企业46家;扶持培育农业经济合作组织371个。
五是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自2003年以来,我市坚持实施“水、电、路、气、房、林、电视、电话”十字方针,不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共解决了32.69万人的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修建乡村公路2550公里,村寨串户路2958.9公里;完成植树造林等农村环境建设工程72.41万亩;修建小水池4.14万个;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1404户,户均面积达81.2平方米;完成沼气池建设106750口;实现20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广播、5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电时;实现固定电话、移动座机、移动电话等通讯方式对农村的多层次覆盖。
六是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取得重大进步。从2005年起启动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并不断加大推行力度,2007年农民参合率达92.63%;从2006年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面实行“两免一补”,全市农村在面杂费、免书本费、补助生活费、补助农村学校公用经费这四个项目中受惠的学生数量从2006年的46.9万人提高到2007年的57.6万人。对8万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实行义务教育补贴,完成32所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加强了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农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二)贵阳市新农村示范点建设亮点纷呈
2007年,全市新增新农村建设市、区(市、县)共建点21个,新增区(市、县)自建点83个。全市各级试点示范村寨总数达212个,其中省级点12个,市、区(市、县)共建点31个(注:2006年的11个共建点中,含金山村1个省级点),区(市、县)自建点169个(注:2006年的97个自建点中,含水塘、磊庄、立碑、水尾、中哨、折溪、右
二、杉树、刘育、龙广、黑石头等11个省级点)。通过建设,试点村寨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亮点纷呈。
一是村寨面貌成亮点。修建进村公路317公里,其中省级点35公里,共建点56公里,自建点226公 1
里;修建串户路456公里,其中省级点66公里,共建点106公里,自建点284公里;实施“四改一气”10118套,其中省级点555套,共建点722套,自建点8841套;建设综合楼21栋,其中省级点3栋,共建点3栋,自建点15栋;完成危房改造1269户,其中省级点72户,共建点200户,自建点997户;实施庭院改造1371户,其中省级点332户,共建点696户,自建点343户;修花池1280个,其中省级点190个,共建点446个,自建点644个;建设和配置垃圾池(桶)895个,其中省级点73个,共建点216个,自建点606个;实施通广播电视工程9559户,其中省级点911户,共建点2951户,自建点5697户。通过建设和整治,试点村寨面貌焕然一新。
二是支撑产业成亮点。发展蔬菜169139亩,其中省级点9350亩,共建点15094亩,自建点144695亩;完成果树种植24466亩,其中省级点4800亩,共建点3903亩,自建点15763亩;建成花卉基地3180亩,其中省级点110亩,共建点1348亩,自建点1722亩;建成中药材基地5970亩,其中省级点200亩,共建点600亩,自建点5170亩;种植葵花30000亩,其中省级点130亩,共建点218亩,自建点29652亩;种植烤烟4424亩,其中共建点2058亩,自建点2366亩。新增商品猪16360头,其中省级点3029头,共建点7457头,自建点5874头;养殖肉牛13352头,其中省级点1500头,共建点990头,自建点10862头;养殖肉鸡1697076羽,其中省级点540000羽,共建点357315羽,自建点799761羽;养兔57540只,其中省级点8500只,共建点19040只,自建点30000只。通过发展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为农民稳定、快速增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农民增收成亮点。通过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开辟农民增收新渠道、强化减免和财政补贴等多种措施,促进了农民增收。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088元,增长18.7%,增幅首次超过城市居民收入。其中,清镇市达3628.43元,增长15%;修文县达元,增长21.62%;开阳县达3601元,增长18.9%;息烽县达3120元,增长20.1%;花溪区达4082元,增长16.6%;白云区达5020元,增长15.8%;乌当区达4258.6元,增长12%;小河区达5136元,增长29.3%。
四是文明新风成亮点。各试点村寨都修建了文化综合楼、农家书屋,少数民族村寨还建起了歌舞表演场所,为农民群众开展读书和文艺活动搭建了平台。在全市组织开展了首届“百村农民篮球赛”,共举办800多场比赛,广大农民踊跃参加和观看,丰富了农村业余文化体育生活。组织开展以《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教育活动,培养村民尊老爱幼、邻里友善的新风尚。实施强素质工程,对试点村15万多农民进行了实用科技和技能培训,提高了科学生产和非农就业的能力。把文化活动与打造农产品品牌结合,开展了系列“农产品大王”评比活动,既活跃了农村文化,又推介了农产品品牌。通过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创新文化活动载体,文明新风吹进万家。
(三)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基本做法
1、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培育发展新产业。一是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培植特色主导产业。在坚持区域化布局和规范化生产的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选准有优势的蔬菜、花卉、畜禽、水果、中药材等作为主导产业,构建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和特色养殖小区,建设了一批特色新、规模大、档次高的标准化生产基地和养殖小区。二是以发展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重点,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按照扶优扶强的原则,对龙头企业的原料基地建设、技术改造、质量认证、市场开拓等方面予以扶持,培育壮大一批辐射面广、带动力强、效益好的龙头企业。同时,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与龙头企业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多形式、多层次、多角度的合作,形成龙头企业带基地、农民合作组织建基地的专业化生产格局。三是推进农产品市场和“农家店”改造和建设,构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和完善一批农产品集贸市场、专业批发市场,继续抓好“农改超”试点建设,推进“名店下乡”工程,加快发展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市场。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完成改造村级农家店、乡级超市和农村集贸市场。健全和完善“绿色通道”机制,保障农产品畅通。四是挖掘农业新功能,推进乡村旅游业发展。加强“吃、住、行、游、购、娱”六位一体的软硬环境建设,加快“农家乐”发展。
2、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为突破口,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一是打破城乡规划分割的格局,建立城乡一体规划的管理新体制。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修编,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编制城乡一体发展的各项规划。二是突出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寨规划,体现特色。根据村寨的经济发展水平和风俗特
点,按照风格各异、人与自然和谐的原则,搞好村寨建设规划,防止千村一面。2006年全市选择了108个村寨进行规划建设,2007年又选择了104个村寨进行规划建设。三是重点倾斜,加快试点村寨基础设施建设。坚持“水、电、路、气、房、林、电视、电话”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十字方针”,加大投入力度。每年安排小城镇建设资金、村寨道路建设资金等不少于上年。四是建立激励机制,推进人居环境改善。制定了《贵阳市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寨村庄整治以奖代补试行办法》,对符合条件的试点村寨的串寨路、串户路、排水沟、集中垃圾池、沼气池建设和绿化美化、农房建设、房屋立面整治等进行奖补,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开展人均环境整治的积极性。通过规划建设,试点村寨面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农民的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
3、以培养新型农民为抓手,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一是推进农民素质工程建设。2006、2007年共计完成新一轮农民技术培训82万人次,绿色证书培训20409人,颁证17340人,完成农业科技培训25万人;完成非农技能培训13万人,有序转移10万人。全市有5000多农民专门从事农产品运销,成为农村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经纪人。二是切实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真正让农民拥有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进民主管理和民主决策。三是走群众路线,在示范点的选择上,要求必须有90%以上群众同意才能确定,使示范点建设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在规划上,既充分听取群众意见,体现群众要求,又广泛征求专家意见,使规划科学合理。四是立足于实惠、实效,坚持不搞强迫命令,不搞举债建设,不搞形象工程,真正让农民群众从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对新农村建设充满信心。
4、以突破城乡二元体制为着力点,扎实推进城乡一体化。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关于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决定》,明确把推进城乡一体化作为我市破解“三农”问题、构建“和谐贵阳”的重大战略举措,加快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一是配套政策措施不断完善。针对我市城乡二元体制的现状,为构建城乡地位平等、开放互通、互补互促、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制定出台了24个配套政策文件,为推进城乡一体化提供了政策保障。二是启动区划调整,完成三桥马王庙片区整体划归云岩区管辖,其他区划调整正在按程序进行,将“一市三县”改区的工作已列上议事日程。三是成立了贵阳市城乡规划委员会,城乡一体化相关规划已经启动。四是户籍制度改革迈出实质步伐,实现了首批农民身份整体向市民身份转变。
5、以提升农村文明程度为目标,推进社会事业发展。一是突出以解决农村“上学难、看病难、看电视难”等民生问题为重点,加强农村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面实行“两免一补”,实施新一轮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大力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二是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大力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和农民书屋工程,积极开展健康向上的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和体育健身活动。三是加大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不住力度,将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家庭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健全保障农村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长效机制。
二、2008年推进新农村建设展望
(一)坚定不移的推进城乡一体化
推进新农村建设,关键是统筹城乡发展。要以户籍制度改革为重点,突破城乡二元体制,构建平等的新型城乡关系,建立城乡开放互通、互补互促的机制,整合城乡资源和生产要素,推动城乡同发展共繁荣,加快缩小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农民与市民的差别。
(二)科学制定规划
以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为统揽,以推进城乡一体化为抓手,把生态文明的理念贯穿于各项规划中。在抓紧完善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上,完成城乡空间布局一体化、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城乡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一体化、城乡社会事业发展一体化、城乡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一体化等规划。完成以县城、重点乡镇、中心村为载体的规划。在加快城镇化步伐的同时,加强新农村规划建设,促进农村就地城市化,实现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
(三)夯实农业农村基础
加强基本农田建设,配套浇灌设施,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完善配套渠系,推进农田水利化。继续推动公共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加快农村道路、饮水安全工程、生态林建设工程、“四改一气”配套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信息化工程建设。加强农村危房改造、村庄整治和庭院绿化,不断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农民生活方式的根本转变。
(四)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
积极引进、扶持、发展壮大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努力建设一批符合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要求的农产品生产基地,重点实施菜、果、烟、花、药、茶、蚕、猪、牛、禽十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工程,推行标准化生产,打造一批农产品品牌,提升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加快发展循环农业,推广“猪-沼-果”、“粮-猪-沼-菜”、“稻-鱼-菜”等循环农业模式,严格农业投入品管理,逐步减少农村面源污染。开发乡村旅游,充分挖掘民居民俗和民族风情文化,依托自然山水,利用森林、果园、菜园等,发展观光休闲旅游和“农家乐”,延伸农业功能,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五)提升新农村试点村寨建设水平
继续加大对12个省级点、38个市、区(市、县)共建点(其中移民新村示范点7个)的投入,把规划建设的重点向“两点一线”倾斜。要按照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要求,以建设生态文明新农村示范村寨为目标,进一步加强试点村寨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强化产业支撑,把试点村寨建设成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示范、农民增收致富的示范、农民和谐幸福的示范、农村文明新风的示范。
(六)加大农民向城镇转移力度
加强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全面落实和完善统筹城乡就业、城乡社会保障的政策,建立健全农民工的利益保障机制,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二、三产业转移。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县城和建制镇要率先实现农民身份的转变,逐步实行一元化户口登记。从2008年开始,全市力争5年内每年引导5万以上有条件的农民工举家迁入城镇居住。
(七)切实发展农村社会事业
突出以解决农村上学难、就医难、文化生活贫乏等民生问题为重点,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大力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切实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同等享有公用义务教育经费。切实加强乡卫生院、村卫生室建设,继续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确保农业人口参合率达95%以上。加强农村计划生育服务设施建设,继续稳定农村低生育水平。加强乡镇文化站、村级文化室建设,扶持“农家书屋”发展,实施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积极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和文敏村镇、文明户创评活动,倡导健康文明新风尚,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八)建立和完善城乡统筹发展的体制机制
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全面贯彻和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制定的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政策策措施,建立完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体制机制,实现公共财政、基础设施、社会保障向农村倾斜,加快农村发展。建立健全市场化配置资源的机制,进一步把城市经营的理念和有效办法向县城和优先发展重点镇推广,筹集更多的项目、资金加快城镇化步伐和新农村建设。加强与金融部门的协调,争取信贷支持。积极引导、鼓励民间资本、工商资本投入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稳妥推进机构改革,调整部门机构设置和部门内设机构,加快乡镇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构建城乡一体的新型管理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