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中央一号文件,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服务三农水平
学习中央一号文件,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服务三农水平4月12日上午,植科院党总支组织理论学习中心组全体成员在会议室集中学习党中央、国务院2012年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
会上,植科院党总支书记刘赟斌做中心发言,与会人员结合植科院实际畅谈和交流了学习中央一号文件的体会。大家认为,中央一号文件以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为主题,要求加大农业投入、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农业人才培养,这在我国农业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预示着农业科技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又一个春天的到来。
对于如何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推进植科院各项事业再上一个新台阶,大家一致认为要抓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要加强专业建设。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植科院要进一步完善硕士研究生培养机制,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要进一步加强农学、种子科学与工程、植物保护、农艺教育等本科专业建设,提升专业内涵,要加强农药制药工程、转基因育种、作物安全等新本科专业的调研、建设、申报。
二要加强创新平台建设。植科院要以玉米育种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甜叶菊品种选育与栽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科技学院农药残留检测中心等为依托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学生实验平台、学生实训平台建设,提高学生实践实训技能。
三要提升科研水平。要以上述三个中心为依托,加强科研团队、课题组建设,团结协作,优势互补,认真做好国家级、省级各类科研、推广项目申报,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促进科研成果应用转化,提高科研服务三农的水平。
四要加强文件精神宣传。各班要做好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学习,并结合学生学习、就业、成才实际从三个方面将文件精神宣传到位,即将“发挥政府在农业科技投入中的主导作用,保证财政农业科技投入增幅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等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加大农科投入政策宣传到位,将“振兴发展农业教育,实施卓越农林教育培养计划,提高涉农学科(专业)生均拨款标准,加大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助学金对高校涉农专业学生倾斜力度”等加大对高校农科学生资助力度的政策宣传到位,将“普遍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质量监管等机构,提高农技推广人员待遇水平,给予工资倾斜和绩效工资倾斜,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人员职称评定标准”等加大农技推广人员的扶持政策宣传到位,引导学生及时关注国家最新农业政策,激励努力学习农业专业知识,夯实专业技能,提高服务三农的能力和水平。
第二篇: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农业科技创新
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农业科技创新
题目《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
全文六部分23条:
加大投入强度和工作力度,持续推动农业稳定发展;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建设;提升农业技术推广能力,大力发现农业社会化服务;加强教育科技培训,全面造就新型农业农村人才队伍;改善设施装备条件,不断夯实农业发展物质基础;提高市场流通效率,切实保障农产品稳定均衡供给。
文件指出,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学。必须紧紧抓住世界科技革命方兴未艾的历史机遇,坚持科教兴农战略,把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下决心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强劲动力。
文件确定,持续加大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持续加大国家固定资产投资对农业农村的投入,持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确保增量和比例均有提高。发挥政府在农业科技投入中的主导作用,保证财政农业科技投入增幅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逐步提高农业研发投入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建立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
文件指出,着眼长远发展,超前部署农业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力争在世界农业科技前沿领域占有重要位置。面向产业需求,着力脱坡农业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切实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问题。打破部门、区域、学科界限、有效整合科技资源,建立协同创新机制,推动产学研、农科教紧密结合。按照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要求,深化农业科研院所改革,健全现代院所制度,扩大院所自主全,努力营造科研人员潜心研究的政策环境。
文件强调,大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完善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农产品为单元、以产业链为主线、以综合试验站为基点的新型农业科技资源组合模式,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充分发挥技术创新、试验示范、辐射带动的积极作用。
文件还提出要改善农业科技创新条件,着力抓好种业科技创新,强化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引导科研教育机构积极开展农技服务,培育和支持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振兴发展农业教育,加快培育农业科技人才,大力培训农村实用人才等。
第三篇:2012年 中央一号文件(农业科技)
中央一号文件: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
入 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9个中央一号文件1日由新华社受权发布。这份文件题为《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文件指出,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必须紧紧抓住世界科技革命方兴未艾的历史机遇,坚持科教兴农战略,把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下决心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强劲动力。文件确定,持续加大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持续加大国家固定资产投资对农业农村的投入,持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确保增量和比例均有提高。发挥政府在农业科技投入中的主导作用,保证财政农业科技投入增幅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逐步提高农业研发投入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建立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
文件指出,着眼长远发展,超前部署农业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力争在世界农业科技前沿领域占有重要位置。面向产业需求,着力突破农业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切实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问题。打破部门、区域、学科界限,有效整合科技资源,建立协同创新机制,推动产学研、农科教紧密结合。按照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要求,深化农业科研院所改革,健全现代院所制度,扩大院所自主权,努力营造科研人员潜心研究的政策环境。
文件强调,大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完善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农产品为单元、以产业链为主线、以综合试验站为基点的新型农业科技资源组合模式,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充分发挥技术创新、试验示范、辐射带动的积极作用。
此外,文件还提出要改善农业科技创新条件,着力抓好种业科技创新,强化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引导科研教育机构积极开展农技服务,培育和支持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振兴发展农业教育,加快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大力培训农村实用人才等。
第四篇: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综合新华社电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综合新华社电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1日,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9个中央一号文件由新华社受权发布。文件包含“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建设;提高市场流通效率,切实保障农产品稳定均衡供给”等六个部分共23条。
大幅增加农业科技投入
文件指出,必须坚持科教兴农战略,把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下决心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文件提出要改善农业科技创新条件,加快培养农业科技人才。
文件确定,持续加大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持续加大国家固定资产投资对农业农村的投入,持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确保增量和比例均有提高。发挥政府在农业科技投入中的主导作用,保证财政农业科技投入增幅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
完善农产品流通网络
文件指出,统筹规划全国农产品流通设施布局,加快完善覆盖城乡的农产品流通网络。推进全国性、区域性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和改造。
探索建立生产与消费有效衔接、灵活多样的农产品产销模式,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准确把握国内外农产品市场变化,采取有针对性的调控措施,确保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市场稳定,保持价格合理水平。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六部分
●加大投入强度和工作力度,持续推动农业稳定发展 ●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建设 ●提升农业技术推广能力,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 ●加强教育科技培训,全面造就新型农业农村人才队伍 ●改善设施装备条件,不断夯实农业发展物质基础 ●提高市场流通效率,切实保障农产品稳定均衡供给
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1日,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9个中央一号文件由新华社受权发布。文件包含“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建设;提高市场流通效率,切实保障农产品稳定均衡供给”等六个部分共23条。
大幅增加农业科技投入
文件指出,必须坚持科教兴农战略,把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下决心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文件提出要改善农业科技创新条件,加快培养农业科技人才。
文件确定,持续加大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持续加大国家固定资产投资对农业农村的投入,持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确保增量和比例均有提高。发挥政府在农业科技投入中的主导作用,保证财政农业科技投入增幅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
完善农产品流通网络
文件指出,统筹规划全国农产品流通设施布局,加快完善覆盖城乡的农产品流通网络。推进全国性、区域性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和改造。
探索建立生产与消费有效衔接、灵活多样的农产品产销模式,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准确把握国内外农产品市场变化,采取有针对性的调控措施,确保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市场稳定,保持价格合理水平。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六部分
●加大投入强度和工作力度,持续推动农业稳定发展 ●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建设 ●提升农业技术推广能力,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 ●加强教育科技培训,全面造就新型农业农村人才队伍 ●改善设施装备条件,不断夯实农业发展物质基础 ●提高市场流通效率,切实保障农产品稳定均衡供给
第五篇:中央2015年一号文件再次聚焦三农
中央2015年一号文件再次聚焦三农 罗杰斯押注中国农业
2015-02-02 14:13:25责任编辑:王逸之 来源:前瞻网
分享到:
中央2015年一号文件再次聚焦三农 罗杰斯押注中国农业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这是2015年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也是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1年聚焦“三农”问题。
融资上市咨询机构前瞻投资顾问分析认为,长期以来,融资渠道更多是服务于城市及其相关产业,而农业领域获得投融资仍存在一定困难,这与农业企业自身的产权结构、管理、财务不够规范有很大关系。但今年的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建设”,无疑将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加入新农村建设,农业投融资环境的坚冰破除在即。
与此同时,全球金融巨头吉姆·罗杰斯也预言,2015年末期中国股市会是一个好的情况,其中,农业长期以来受到压制,已经走低很多年了,在2015年它是一个重要的机会。
中央发布2015年一号文件,共五个方面,被分为32个小点,首要的仍是粮食安全,文件针对增强粮食生产能力提出了许多细化要求,包括永久农田划定、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以及投融资等等。同时也提出,科学确定主要农产品自给水平,合理安排农业产业发展优先顺序。
在第三方面“围绕城乡发展一体化,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第18点,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建设:
鼓励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在农村兴办各类事业。对于政府主导、财政支持的农村公益性工程和项目,可采取购买服务、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等方式,引导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建设、管护和运营。对于能够商业化运营的农村服务业,向社会资本全面开放。制定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建设目录,研究制定财税、金融等支持政策。探索建立乡镇政府职能转移目录,将适合社会兴办的公共服务交由社会组织承担。此外,一号文件还首度提出,加强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研究、安全管理、科学普及。以下是新华社对“一号文件”的采访解读:
一、提出加强农业转基因技术研究强调科技创新加强农业转基因研究 困局与挑战
以高投入的生产模式,实现粮食生产十一连增,近年来我国农业取得显著成绩。但同时发展中也面临诸多新挑战,日益稀缺的资源和脆弱的生态环境,以及不具竞争力的价格,正对农业生产高投入高产出的旧有发展模式亮起“红灯”。文件破题
文件提出,必须尽快从主要追求产量和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农业科技创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文件提出要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强化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作用。加强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研究、安全管理、科学普及。支持农机、化肥、农药企业技术创新。
健全食品安全监管综合协调制度,强化地方政府法定职责。加大防范外来有害生物力度,保护农林业生产安全。落实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严惩各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提高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专家点评
中国农科院农经所研究员朱立志说:“文件提出要不断增强粮食生产能力,这与以往更多地强调产量增长的表述有着明显区别。中国强,农业必须强,农业的强不是体现在产量上,而是体现在竞争力上,这意味着农业在‘转方式’上将有更多突破。”
二、力争“城乡收入差距持续缩小”开发农村二三产业增收空间 困局与挑战
近年来,我国农民收入实现“十一连快”、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然而,在当前经济增速放缓的形势下,占农民收入大头的打工收入,其增长前景不容乐观。新常态下如何让农民持续增收,无疑成为“三农”工作的一大新挑战。文件破题
文件明确提出,努力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保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势头。文件强调,富裕农民,必须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开发农村二三产业增收空间,拓宽农村外部增收渠道,加大政策助农增收力度。专家点评
中国社科院农村所研究员党国英:文件提出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出乡村生态休闲、观光农业的思路,对提升农业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有一定帮助。此外文件提出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可进一步激活农村要素资源,为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提供了可能。
三、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鼓励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建设 困局与挑战
农村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基本公共服务的水平还比较低下。特别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长期滞后。文件破题
文件提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加快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水平,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出今年解决无电人口用电问题,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农村社会文明程度,让农村成为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专家点评
中国社科院农村所研究员李国祥认为,和以往一号文件相比,今年文件在强调水、电、路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还强调公共服务水平及文化建设,提出要创新乡贤文化,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升至新的高度。由“物”到“人”,新农村建设内涵更为丰富。“在推进路径上,文件首次提出‘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建设’,这将有益于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加入新农村建设,让新农村建设更可持续、农民获益更实在。”李国祥说。
四、多项改革齐发力农村有望迸发新活力 困局与挑战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深入推进,农村人多地少水缺的矛盾加剧,农户兼业化、村庄空心化趋势明显,谁来种地、如何种地的问题严峻地摆在面前。文件破题
文件提出,必须把农村改革放在突出位置。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引导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开展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稳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专家点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所所长叶兴庆:30多年前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通过生产关系的调整,释放了长期被禁锢的生产力。当前我国农村面临的问题,仍然在于旧体制的制约,唯有通过改革来破题。“文件部署的这些改革,意在通过市场化手段,激活被长期压抑的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和农村产权,让农村‘沉睡的资本’得以‘活’起来,进一步激发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叶兴庆说。
五、强调农村法治建设破解“法不下乡”困局 困局与挑战
农村是当前我国法治建设相对薄弱的领域,一些地方非法征用农民土地、非法占有农民集体资产等问题时有发生。“法不下乡”成农村法治的困局。文件破题
文件提出,必须加快完善农业农村法律体系,同步推进城乡法治建设,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做好“三农”工作。文件提出要健全农村产权保护法律制度,加强农村改革决策与立法的衔接,农村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专家点评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郑风田:没有农村的法治化,就不可能有整个中国的法治化。文件首次用大量篇幅聚焦法治,可见“依法治农”已成推进“三农”发展的重要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文件提出农村重大改革要于法有据。农村改革必然涉及利益调整,更需要用法律为改革保驾护航,一方面可保证农村改革的顺利推进,另一方面也能杜绝一些人‘以言代法’现象的发生,保护农民权益。”郑风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