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提高服务三农水平(最终版)
提高服务“三农”水平
(2005-01-11 08:31:36)
荆楚网(湖北日报)陈柏槐
迎接挑战,增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三农”问题始终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近年党和政府出台的一系列农村政策,极大的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农村小康建设的不断加强,农业部门的执政能力建设面临许多新问题、新挑战。
一是农民对各级政权组织的依赖性在降低,对农业技术服务的要求在提高,这一低一高的变化,对做好“三农”工作的能力提出了挑战。二是农民向一产业寻求发展的热情在减退,从非农产业获取财富的愿望在增加,这一减一加的变化,对指导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引导群众致富奔小康的能力提出了挑战。三是农业部门的社会责任不断增大,而行使职责的手段日益缩小,这一大一小的变化,对农业部门改革创新的能力提出了挑战;四是社会经济发展步伐加快,城乡发展差距缩小缓慢,这一快一慢的变化,对组织统筹各方协调发展的能力提出了挑战。五是农村各项改革不断推进,各种利益调整引发的矛盾日益显现,这一进一现的变化,对科学判断形势,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提出了挑战。六是国家对交通、能源等领域的投入不断强化,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弱化,这一强一弱的变化,对如何实现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这一目标的能力提出了挑战。
迎接挑战,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既要靠投入、科技和政策,又要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最重要的还是要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执政意识,明确执政理念,确立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科学思路,构建科学制度,采取科学方法,运用民主方式,切实加强执政能力建设。
突出重点,不断提高为“三农”服务的水平
围绕提高为“三农”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各级农业部门做了一些探索,努力提高为农业、农民服务的质量。但是也要看到,在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上,与上级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与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步发展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与广大农民的需要和愿望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为:思想解放不够,创新能力不强,服务的办法不多。对此,要围绕加强执政能力建设,重力抓好几项工作。
1、以加强农业部门领导班子建设为重点,在提高执政素质上下功夫。
各级农业部门的干部,一要学政治强素质。通过学习,把班子建设成讲正气、讲贡献,有朝气、有锐气、有骨气的能团结战斗的领导集体,建成想办事、会办事、办得好事的队伍,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二要学业务强本领。要适应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的需要,不断地对干部进行“充电”,增强执政的本领,提高各级农业部门在农业和农村工作的组织协调能力。
2、以落实农村政策为重点,在强化执政意识上下功夫。要始终把农村的热点作为第一信号,把农业的难点作为第一选择,把农民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真正做到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多办利民之事,善谋富民之策。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经济能否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制定和执行有利于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政策。落实扶农政策的过程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领导农业农村发展能力的重要内容。各级农业部门要坚决把减轻农民负担、支持粮食和农业发展、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等一系列好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好。
3、以结构调整和科技开发应用为重点,在健全执政能力上下功夫。
从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看,着力点在两个方面。一是深化结构调整。通过实施优势和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促进优势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提高产品的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二是提高科技应用水平。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实施人才兴农战略,加快培养步伐,努力造就一支以农业行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为主体,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农业人才队伍,为建设现代农业、全面实现农村小康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和广泛的智力支持。
从长远看,要抓好三个方面:一是强化基础。整合资金,加快基本农田建设,真正形成高标准基本农田。二是理顺体制。结合乡镇配套改革,建立新形势下的公益性农业技术服务体系;鼓励、引导、扶持农民建立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三
是增强实力。在确保行政管理、农业公益性事业正常运转的前提下,放活科技人员,大搞科技开发,增强农业部门自身实力,强化农业部门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4、以推行农业综合执法为重点,在改进执政方式上下功夫。
农业部门的主要职责是服务,即服务农村、服务农业、服务农民,因而改进执政方式主要在于优化服务。一要拓展服务领域,把服务的范围从过去单一的生产服务转变为产前、产中、产后的系列服务。二要增加服务内容,把过去单一的生产服务功能转变为生产、生活、生态的多功能性服务,促进农业可持续性发展。三要创新服务模式,在充分运用政策引导,典型示范,市场服务,综合协调等手段开展工作的同时,注重依法行政、科学行政、民主行政。四要提高服务效率,要紧扣农业生产环节,以服务质量取信于民。特别是要依靠法制,做到依法治农、依法兴农。
5、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为重点,在完善执政机制上下功夫。
一是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切实提高基层党组织带领农民致富的能力和为农民服务的水平,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使基层党组织成为党在农村的战斗堡垒。二是完善激励机制,建立工作目标责任制,实行奖优罚劣。三是创新工作机制,以确保农业新技术,新成果落到实处。(作者系省农业厅厅长)
第二篇:加强机关党建工作提高服务三农水平
加强机关党建工作提高服务“三农”水平
甘谷县农业局党委现有党组织20个,其中党总支2个,党支部18个,现有正式党员180名,女党员41人,退休党员33人,少数民族党员1人。今年我们新吸收预备党员10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2名。结合农业工作实际,加强党委自身建设,扎实开展了创先争优活动和机关作风综合整治活动。
创先争优活动以“加强干部管理、完善体制机制、转变工作作风、创新活动载体”为出发点,以争创“五个好”党组织和争当“五带头”党员为目标,进一步落实任务,靠实责任,在全局上下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一是把创先争优活动与基层党建相结合抓制度建设,以创建“五好”党委和学习型机关为目标,建立健全了《党委工作职责》等8项制度。抓理论学习,在坚持每周一、三、五集体学习的基础上,结合各自的业务工作,撰写了有工作、有分析、有建议的心得体会,提高了班子成员和全局党员干部职工的理论水平。开展岗位示范活动,确立党员示范岗49个,对不同岗位中工作突出,业务能力强的党员经支部推荐,党委会议研究列为党员示范岗,并制作示范牌、亮牌上岗。建立党建责任制,结合各支部工作职责,明确党建工作任务,逐项分解,靠实责任抓落实。
二是把创先争优活动与提高干部素质相结合针对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多、年轻干部多的实际,组织开展了20期专业技术人员交流培训专题讲座;开展了股级中层岗位竞争上岗试点工作,对局办公室主任等五个中层股级岗位进行公开竞争,通过资格审查有13名同志符合条件参加笔试,12名同志进入面试、民主测评、科级领导打分等程序,最终5名同志竞争到了中层股级岗位;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局党委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号召局属各单位、全体党员干部向县能源站学习。学习能源人能吃苦、肯吃苦精神;学习能源人能钻研、肯钻研精神;学习能源人舍小家,顾大家的奉献精神;做到学以致用,搞好本职工作,争创一流业绩。
三是把创先争优活动与强化服务意识相结合一方面提升甘谷农业信息网的质量。通过对甘谷农业信息网的改版升级,扩大业务服务范围,注重农业新技术推广,推介特色优势产业,发布原创信息,提供农产品的产销信息,做到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的有机结合。发布各类农业信息3600条,印发信息导报24期10000余份,印发农情26期1000余份。同时开通农业服务短信平台。将农业新技术、农作物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用短信形式及时发布到重点村党员干部和科技示范户手机上,通过他们宣传到千家万户。
四是把创先争优活动与农业重点工作相结合在旱作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落实地膜穴播小麦15.1万亩,完成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秋覆膜10.13万亩,均超额完成了任务。在蔬菜产业发展上,完成蔬菜种植面积21.01万
亩,新增1.46万亩,蔬菜总产56.7万吨,总产值5.6亿元。新增塑大棚0.42万亩。建成集中连片的标准化示范小区5个,通过大力发展塑料大棚,设施蔬菜在蔬菜产业中的比重进一步提高。在农村沼气建设中,全县15个乡镇88个项目村新建户用沼气池2000口,全面完成了“一池三改”硬件建设任务,并顺利通过市级预验收。
机关作风整治活动围绕“加强干部管理、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能力、优化发展环境”的总体要求,结合实际,认真组织,狠抓落实,做到“五个到位”,即领导到位、动员到位、查摆问题到位、督查检查到位、宣传通报到位等以整治机关“脏、乱、差”为工作切入点,根据查找出的问题和不足、有针对性的完善相关制度和工作措施。
一是针对技术干部下乡蹲不住、服务不到位的问题,制定了明察暗访措施。将局属事业单位的146名干部按单位人数分为15个技术服务组,确定到每个乡镇及重点农业技术推广示范点,由分管领导、站长带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干部在那里下乡,指导那些农户,主要领导下乡督查,局办公室电话联系村组干部或受培训农民,进行督查,有效地解决了下乡蹲点难,服务不到位的问题。
二是针对干部职工工作不热情、不积极的问题,开展了“一帮一抓一联系”活动。按照专业技术人员的特长,分乡镇、区域,确定每名技术人员“帮助扶持一户科技示范户,抓一项实用技术推广,联系一个示范点”,做到工作人性化,干部积极,群众满意。
三是针对职工忙闲不均的问题,制定了干部实绩与过失登记制度。由于局属各单位职能不同,出现了工作中忙闲不均的现象,实行日常工作按单位职能落实考核,分块管理,阶段性重点工作逐人单项考核,确定实绩和过失,建档年终合并考核。在旱作农业技术推广中,地膜覆土穴播小麦种植技术、双垄沟播玉米种植技术、大棚建造技术,做到了全体职工人人会培训,个个会指导,指导入户率达到90%以上,给48名干部记实绩一次。
四是针对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开展了专业技术大比武、大练兵活动。随着户用沼气数量增加,后续服务管理难度加大,在能源站开展了技术员、专职管护员、协管员等116人的大比武、大练兵活动,先后进行农村沼气公益性岗位3+1后续服务管理培训和专业考试,对技术干部、协管员入户检查、服务管理,工程内容进行现场演示评比,提高服务能力。
五是针对个别干部不按时上下班,不按时签到的问题,实行督查通报制度。主要领导、值周领导小组不定期督查,并发通报。杜绝迟到早退和不按时签到的情况。
第三篇:创新农资监管机制 提高服务三农水平
创新农资监管机制
提高服务三农水平
农资监管现场会交流材料
李亚龙
(2011年6月2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为了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切实提高服务“三农”水平,内官工商所根据安定分局的安排部署,结合辖区实际,以提高农民依法维权意识为切入点、以保障农业生产和农民消费安全为重点、以“打假、护农、保增收”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强化农资市场监管,有效维护了农资市场良好的经营秩序。
一、强化行政指导和行业自律,稳步推进农资户规范化经营 内官工商所管辖两镇一乡53个行政村,总流域面积457.45平方公里,现有农业人口9.2万人,有耕地面积40万亩,其中保灌水浇地面积5万多亩,是安定区的主要蔬菜产区。因此,农资管理一直是当地社情民意关注的焦点。辖区共有农资经营企业3户、个体工商户 74户,农资经营业户总计达77户,经营的农资品种主要包括化肥、复合肥、种子、农膜、农药、农机及其配件等7个大类130余个品种。为稳步推进农资业户规范化经营,内官工商所以强化行政指导和行业自律为切入点,制定实施了一系列制度和措施,按照 “业户所需、政府所想、法律所依、职责所系、工商所能”的原则,积极强化对农资经营业户的行政指导,推动行政理念的 “四个转变”,即由“权力本位”向“责任本位”的转变,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职能转变,由“刚性监管”向“刚柔相济”的监管模式转变,由“事后监管”向“事前指导”转变,积极引导、劝导农资经营业户守法经营,避免出现无意违法,指导农资经营业户建立健全各种规范化的经营管理制度,牢固树立长远发展意识,近年来,共向涉嫌轻微违法行为的农资经营业户下达《违章违法提示单》28份、《行政规劝书》17份。
与此同时,进一步强化农资经营业户的行业自律,认真推行农资“一票通”。监管人员在市场巡查中,将农资“一票通”落实情况作为重点监管内容,帮助农资经营户建立健全索证索票及购销台账制度,进一步规范农资经营行为。统一印制了农资商品进销货登记台帐、质量信誉卡、质量责任书等相关资料,并及时督促农资经营业户建立健全进销货台帐,做好台帐登记,严格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和索证索票制度,出售商品时,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给消费者开具发票和信誉卡,切实做到守法经营、文明服务,通过行政指导和行业自律活动的开展,使农资市场逐步走上了规范经营的轨道。
二、规范监管,加大日常巡查的力度和密度,督促农资经营业户规范经营
为全面加强农资市场规范化经营监管,及时发现解决农资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内官工商所在依托经济户口管理平台,深入推行动态监管服务的同时,采取有效措施深化农资市场巡查制度,不断加大农资市场日常巡查的力度和密度,进一步完善农资市场巡查制度,巡查人员详实记录每次巡查的路段、检查的农资品种、发现的问题、督促整改等详细情况,使市场巡查内容更加充实,效果更加明显,努力实现静态监管向动态监管的转变。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严把农资市场准入关,实行监管关口前移,以“六查六看”为重点,规范农资市场主体经营资格,严厉查处农资经营中无照经营、超范围经营等违法行为,对无照经营农资的业户达到经营条件的,依法责令办理营业执照;不够条件的坚决依法予以取缔;对超范围经营农资的业户,依法责令办理变更登记手续,确保农资经营户做到亮证、合法、守信经营。同时,进一步加大对种子、肥料、农药、农业机械及零配件、农用薄膜等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农业投入品的监管力度。根据农时变化,确定不同的监管内容,重点对群众投诉比较多的经营户和农资商品进行检查,查处经营国家明令禁止、过期、失效、变质以及掺杂使假、以次充好等农资商品的违法行为;查处利用广告、说明书、标签或包装标识等对农资商品做虚假宣传的违法行为,加强农资市场整治,确保上市农资质量安全。结合工商所网格化监管制度,建立和落实片区属地农资监管工作机制和责任追究制,采取加强市场巡查与专项整治相结合、日常监管与重点检查相结合、采取集中行动与片区巡查相结合,定期检查与不定期督查相结合的工作方法,以确保红盾护农工作的扎实开展。
三、加大宣传,提高广大农民群众自我保护能力
为了确保农民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自我保护能力不断提高,经营者的守法意识不断提升,营造一个放心的农资消费环境。内官工商所在辖区3个乡镇的53个行政村全面开展了“红盾护农”和农资打假专项整治活动,主要是宣传教育广大农民消费者。一是提高农民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了解掌握市场经济基本法律知识。二是提高和增强农民对假冒伪劣商品的识辨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工商所执法人员在此项活动中,深入到田间地头、村社、学校,进行宣传、宣讲、发送宣传材料和书籍。近年来,共发放各类宣传资料和法律书籍3700份(册),悬挂标语横幅12条,通过各种形式的大力宣传,有效提高了广大农民群众对“红盾护农”行动的知晓度和自我保护能力。
四、发挥消保维权职能,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为了维护群众利益、保障消费安全、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和谐,进一步加大12315行政执法体系建设力度。内官工商所大力开辟“三个绿色通道”,加大12315网络进村镇、进学校、进市场、进商家、进企业的“五进”步伐,在辖区53个行政村都设立了“红盾护农联络站”,方便广大群众就近投诉举报。同时,消协内官分会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及时跟踪、依法查处。近年来,共接受消费者咨询138人次;受理、调解消费者投诉120件,挽回经济损失11.88万元。有力地保障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五、加强协会自身建设,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为了适应现行市场环境,规范农资行业管理,促进内官营镇非公有经济和农资行业的健康有序的发展,更好地为农资行业的会员提供服务,2009年4月,成立了内官农资行业协会。协会成立以来,认真履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职责,主要开展了以下三方面的工作:一是以农资协会为依托,加强农资信息交流。为加强农资协会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农资协会着重宣传上级对农政策,发布农资商品信息,提供农资市场化肥、农药价格,并就市场商情进行分析和提出建议,为成员单位和个人提供有价值的政策依据和及时的信息交流,使协会工作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在为“三农”服务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二是加大调研力度,做好为农服务。农资协会多次深入经营门店了解情况,同时多次利用各地供应商召开业务分析会、新产品推介会之机,听取和分析农资市场供求情况、产品差异状况,从而为农资购销提供依据。同时,为杜绝假冒伪劣农资流入本地农资市场,维护消费者利益和协会的形象,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积极配合有关职能部门,加强农资市场监管,真正使内官农资行业沿着健康的道路发展。三是加强行业自律,维护农民利益。在农资经营主体复杂、品种繁杂的情况下,农资协会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自律作用,向全体会员发出了不制售不合格农资商品的倡议书,要求认真履行《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监督管理办法》规定的各项责任和义务,并公开向社会承诺,坚决杜绝销售假冒行为,切实维护了农民利益。
六、发挥职能,严厉查处农资经营的违法行为
农资打假关键在源头控制,重点在市场监管。工商所针对不同时令和不同农资品种,分别确定专项治理的重点,取缔经营假冒伪劣农资摊点,坚决打击流动加工点、分装点和地下黑窝点,彻底封堵假冒伪劣农资的渠道,依法严惩以次充好、欺行霸市以及滥涨价行为。重点检查关系到农民切身利益的农药、化肥、种子、地膜、农机器具和零配件等农资产品。近年来,先后出去执法人员1413人(次)、执法车辆168台(次),检查经营户1768户(次),评选出农资示范经营单位6户。查处各类农资违法案件14起,案值11.2万元,罚款1.85万元。取缔无照经营28户,并对35户种子经营户实行了种子留样备案,备案率达100%,有效地净化了内官农资市场。
七、强化措施,建立健全农资监管长效机制
内官工商所在农资市场过程中,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抓住要害,完善农资市场监管机制,建立了农资市场准入制度、市场巡查制度、信用分类监管制度、监管责任追究制度等八项制度。以实施市场准入制度为重点,将监管关口前移,对化肥、种子、农药、农膜、农机配件等农资商品实行两帐两票一书一卡制度,使农资经营户的主体资格得到了进一步规范,工商部门与地方各职能部门的协调配合关系得到了加强,行政执法的权责得到了进一步明确,职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
总之,农资市场监管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劳永逸,要想彻底根除农资市场存在的各种违法违章行为,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仍须百倍努力,虽然内官工商所采取了一些有力措施,集中解决了一些农资问题,但是农资市场的监管工作任重道远。今后,要通过经营者行业自律,把不合格农资挡在店门外;要通过各执法部门的监管,把不合格农资赶出市场外;要通过社会监管,把不合格农资曝露在阳光下,真正建立起长效监管机制,从而达到净化农资市场的目的。
第四篇:关于全面提高服务三农水平工作意见
厅机关各处室、厅直属各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建设一支政治坚强、作风优良、业务过硬、风清气正的农业干部队伍,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现就农业系统抓党风带政风促行风,全面提高服务“三农”水平提出如下意见。
一、提高认识,进一步明确抓党风带政风促行风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一)充分认识抓党风带政风促行风的重要性
党的十七大指出:“优良的党风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巨大力量”。农业部门担负着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职责,农业系统党员干部的作风状况,直接关系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的贯彻落实,关系农业和农村经济各项任务的完成,关系农民根本利益的实现、维护和发展。农业系统党员干部必须充分认识抓党风带政风促行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大力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切实解决作风效能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建设高素质的农业干部队伍,为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二)准确把握抓党风带政风促行风的总体要求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弘扬新风正气,抵制歪风邪气,以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转变职能、规范行政行为、强化服务为重点,抓党风带政风促行风,坚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牢固树立“为民、务实、廉洁、高效”的政风行风,为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保证。
(三)努力实现抓党风带政风促行风的目标任务
通过抓党风带政风促行风,重点在五个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一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能力与水平。二是密切联系农民群众,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三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努力做到信念坚定、作风过硬,服务“三农”、廉洁高效。四是树立良好的部门与行业形象。五是建设和谐机关,积极营造健康向上、充满活力的良好氛围。
二、摆上战略高度,以“三个强化”为重点,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
(一)强化学习调研,提高素质能力
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组织农业系统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十七大精神,深刻领会精神实质,联系实际贯彻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深入开展“五抓三高三满意”活动,巩固“学习型”机关创建成果,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加强党性修养,加快知识更新,全面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和业务素质。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入基层调研服务,摸清实情,集中民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通过学习调研,提高素质能力,做到“三个树立”。一是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高度重视、认真解决群众关心和反映强烈的问题,多为群众办好事、实事。二是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处理公与私、权力与义务、对上级负责和对群众负责以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三是牢固树立创新意识。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调查研究,求真务实,创新思路,创新方法,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创新性,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开展。
(二)强化制度建设,构建长效机制
认真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把教育与管理结合起来,强化制度建设,构建党风廉政建设的长效机制。
1、构建党风廉政建设的教育机制。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目标,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继续实施“廉政提醒”工程,以领导干部为重点,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和廉洁从政教育,立足教育,着眼防范,从思想上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线。
2、构建党风廉政建设的监督机制。认真落实党内监督条例,加强内部监督,完善考核制度,推行过程督查、行政监察和事后评估。把干部作风建设、人财物管理、依法行政监督作为党风廉政建设重点,坚持不懈抓紧抓实。
3、构建党风廉政建设的惩防机制。严格执行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有关规定。不断健全完善民主议事和科学决策、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重要情况通报和报告等反腐倡廉基本制度。加强源头治理,做到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以制度管权。
(三)强化廉洁意识,促进党风廉政建设
认真落实“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做到“三个严格”。一是严格遵守党的纪律,二是严格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三是严格执行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廉洁奉公,扎实推进农业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三、真抓实干,进一步做好实质性工作,在政风建设上取得明显成效
(一)切实加强机关政风建设。重点是深入开展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活动,确保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等基本制度落实。规范从政行为,严肃从政纪律。
(二)政风建设要落实在行动上。干部作风要向基层转,向“三农”转,坚持一手抓机关党风廉政建设,一手抓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抓制度创新、抓示范带动、抓重点突破、抓整体推进。继续树立勤政廉政的先进典型,选择有代表性的机关单位作示范带动,厅属各单位年内争取为贫困农户做一件好事,到依靠劳动致富的农户调研一次。
(三)坚持抓点示范推进工作。继续抓好18个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示范点。深化和创新试点内容,重点抓廉政文化进农村工作,举办廉政文化进农村山歌演唱会。适时召开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经验交流会,推广经验,全面铺开。
(四)抓好政风建设的关键环节。全面推行对县(处)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加强对重点专项资金和重大投资项目的审计。完善政务公开和厅属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制度。围绕重点环节和重点部位,建立健全有效监督行政权力的体制机制。加强对民主生活会、述职述廉、诫勉谈话和函询等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
(五)加大力度查处违纪案件。在抓党风带政风促行风中,要严查违纪案件。坚持惩防并举的方针,在加大查处案件力度同时,更加注重源头治理,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
四、突出强化“三农”感情,切实做好纠风工作,树立行业新风正气
(一)做好支农惠农政策落实的监督检查。建立健全抓落实的机制,制定相应的配套措施,明确各项任务、各个环节责任。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强化事前预防、事中检查、事后跟踪相结合的监督检查机制,及时发现问题,有效预防和纠正过错,避免问题反弹。确保良种补贴等支农惠农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到农民手中。加强对农业投资项目及资金运作、招投标、政府采购等工作的监管,切实管好用好农业建设资金。
(二)认真执行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制度。协助做好农民负担监管工作,强化对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监管,加强对筹集资金和劳务的管理。协助有关部门严肃查处截留、挪用、克扣涉农补贴款等问题,切实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三)着力解决农民群众最直接的利益问题。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推行农产品认证制度,强化农产品生产流通各环节的追溯管理和监督检查。抓好土地延包后续完善工作,依法加强农村土地承包与流转规范管理。狠抓种子、农药、化肥等重点农资监管,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严肃查处坑农害农案件,防止假冒伪劣农资流入市场,切实维护农民利益。
通过抓党风带政风促行风,实现农业系统过硬的党风、优良的政风、一流的行风,全面提高服务“三农”水平。各单位要把抓党风带政风促行风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坚持厅党组和各单位党组织统一领导,主要领导负总责,党政齐抓共管,纪检监察组织协调,其他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党员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负责到底,做到一级管好一级,一级带动一级,层层抓好落实,确保取得实效。
第五篇:学习中央一号文件,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服务三农水平
学习中央一号文件,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服务三农水平4月12日上午,植科院党总支组织理论学习中心组全体成员在会议室集中学习党中央、国务院2012年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
会上,植科院党总支书记刘赟斌做中心发言,与会人员结合植科院实际畅谈和交流了学习中央一号文件的体会。大家认为,中央一号文件以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为主题,要求加大农业投入、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农业人才培养,这在我国农业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预示着农业科技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又一个春天的到来。
对于如何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推进植科院各项事业再上一个新台阶,大家一致认为要抓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要加强专业建设。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植科院要进一步完善硕士研究生培养机制,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要进一步加强农学、种子科学与工程、植物保护、农艺教育等本科专业建设,提升专业内涵,要加强农药制药工程、转基因育种、作物安全等新本科专业的调研、建设、申报。
二要加强创新平台建设。植科院要以玉米育种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甜叶菊品种选育与栽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科技学院农药残留检测中心等为依托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学生实验平台、学生实训平台建设,提高学生实践实训技能。
三要提升科研水平。要以上述三个中心为依托,加强科研团队、课题组建设,团结协作,优势互补,认真做好国家级、省级各类科研、推广项目申报,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促进科研成果应用转化,提高科研服务三农的水平。
四要加强文件精神宣传。各班要做好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学习,并结合学生学习、就业、成才实际从三个方面将文件精神宣传到位,即将“发挥政府在农业科技投入中的主导作用,保证财政农业科技投入增幅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等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加大农科投入政策宣传到位,将“振兴发展农业教育,实施卓越农林教育培养计划,提高涉农学科(专业)生均拨款标准,加大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助学金对高校涉农专业学生倾斜力度”等加大对高校农科学生资助力度的政策宣传到位,将“普遍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质量监管等机构,提高农技推广人员待遇水平,给予工资倾斜和绩效工资倾斜,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人员职称评定标准”等加大农技推广人员的扶持政策宣传到位,引导学生及时关注国家最新农业政策,激励努力学习农业专业知识,夯实专业技能,提高服务三农的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