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跨行业合作破解农村用电安全难题
跨行业合作破解农村用电安全难题
农村用电安全问题已经重视了很多年,几乎每家都安装了漏电保护器,但这两年还是会出现触电事故!在刚刚召开的全国新农村建设人居环境改善交流会上,来自不同行业的代表们关注点都集中在农村住宅的安全问题上。安全不能保证,何谈人居环境改善?谁能担起保证农房用电安全的重任呢?
农村用电隐患多
来自《农村电气化》杂志社的高级工程师陈淑芳是参与过国家农村安全用电标准制定的专家。她介绍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农村用电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最严重的省一年就电死上千人。国家对农村用电安全问题非常重视,从1992年起,要求每个用电末端都安装漏电保护器,并要求保护器运行可靠率达到100%。但农村用电基础设施欠账太多,农村电工又缺少理论知识,造成农村用电安全问题仍然很突出。建设部村镇建设办公室盛宏伟也向记者介绍说,今年上半年,建设部村镇建设办公室与公安部消防局联合在浙江湖州市召开了一次农村消防安全的会议。在江浙地区农村,不少农户家里楼上住人,楼下就是小作坊,一旦发生火灾,就很容易因为人员无法疏散造成群死群伤事故。而农村用电中的消防安全问题,一直是农村消防工作的薄弱环节,也是困扰社
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消防安全问题之一。资料显示,梧州市今年上半年的火灾统计表明,农村电气原因火灾占了农村火灾的70%%以上。随着农网改造的全面结束和低压电网的延伸,在农村用电实现“村村通”,给农民带来生活和经济实惠的同时,农村用电中的消防安全问题也呈现出不容乐观的态势。
缺钱少人是通病.建设资金缺乏是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最常遇到的问题。农村安全、可靠、充足、经济的电力供应,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和保障。作为以投资、建设和运营电网为核心业务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大力推进“户户通电”工程、新农村电气化“百千万”工程、农村生物质发电工程、农村电工素质能力提高工程等工作,对推动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对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和谐,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国家电网公司农电所副所长郭炳庆介绍说,国家电网公司在农村投资巨大,肯定是入不敷出的,虽然作为大型国有企业,有责任为国家的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但要完善农村的用电安全保障体系,还需要相当长的过程。另外,农村电工的技术水平普遍不高,也造成了农村用电安全问题的隐患。而国家电网公司没有权力去管理
那些不属于公司员工的农村电工,也不可能去管理公司电网以外的农村住宅内的用电问题。农村用电点多面广,农网改造后,设备更新改造、维护维修及用电管理由原来的村级组织管理变为供电所直接管理,从施工检修、事故处理、抄表收费、正常运行维护到安全管理,全部由农村电工来完成。而农电工往往只凭工作经验办事,走“捷径”,怕麻烦,人为简化手续,安全意识淡薄,习惯性违章时有发生,装置性违章屡见不鲜。
建设系统分管农村住宅的质量安全,缺钱少人的问题,对于他们就更加突出。在城市里,建筑工程从规划、设计到施工、监理,有一套比较完善的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在农村,这样的体系基本不存在:过去有一支村镇建设助理员队伍,现在不是撤销了编制,就是由其他岗位的人兼职,很难做到指导具体的农房建设工作。农民盖房子一般都是农村工匠靠经验设计建造,农民自己监控质量,农村工匠没有执业资格的管理制度,施工队伍没有资质管理,农民也缺乏质量监控的经验,即便是结构安全都很难监控。像用电安全这样的问题,就更难解决了。
安全意识待提高
除了资金和人力不足,农村用电安全意识和知识水平也需要提高。陈淑芳介绍说,某市曾经对外宣传在选用漏电保护器时节省了大量资金,他们采购的保护器只有4元一个。如果是内行,肯定知道这样的价格连做个合格的保护器壳子的成本都不够,可想而知整个保护器的质量。
据了解,当前农村安全用电中面临的消防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农民和农村电工的消防安全意识上,表现在电改后农户的线路和电器仍然薄弱的环节中。农户的线路、电器安全性能差,农民安全用电意识淡薄。农网改造的范围属农村日常用电的户表以上,而未对农户室内用电设施进行改造,农户内的电气线路安全状况仍然较低,加之农村是“假、冒、伪、劣”电器的重灾区,所以,经常容易出现由于短路、过负荷、漏电等原因引发火灾,使农村成为电气火灾的多发区。同时,农民安全用电意识差,安全用电知识缺乏,违章操作,也是诱发农村电气火灾的重要原因。陈淑芳介绍说,农村违规违章用电,私自退出安全保护装置的问题比较严重。农民不用漏电保护器原因是因为自家的用电器具不合格,线路绝缘老化,私拉乱接造成线路故障或者保护器本身选用不当致使三级保护频繁动作跳闸,无法正常用电。
交流会主办方之一国际铜业协会电气安全与智能化项目
经理张伟介绍了他们调查农村用电使用电线的情况:农村住宅多用铝线或者不规范的铜线,农村工匠对于户内安全布线的知识匮乏。虽然用合格铜线更安全合理,但农民往往认为那样会增加投入。
多方联动或可行
用电问题严重地影响到农民生活的安全和质量问题。为了全面提高我国农民的电气安全意识,从2007年开始,由国际铜业协会(中国)主办,联合各地方建设、电力系统,以及各行业专家和中国科协科学技术咨询中心共同开始有计划地推进“新农村安全用电示范点”的建设,在建设部领导的支持下,首批示范点已于今年年初在江西赣州建成。
据江西赣州南康市规划局的领导介绍,示范点建成以来,已取得了初步成效。与会代表均认为:无论是试点活动还是举办多方参与的交流会,目的都是要让参与农村建设的各方形成一种战略同盟。国际铜业协会的代表也在发言中表示,虽然国际铜业协会更加关注铜的问题,但参与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各方,都应该放下个体的利益,只有大家都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中心目标,才能做成事。
河北省建设厅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主任赵志林、安徽省合肥市城市建设综合开发办公室主任张礼如都是带着正在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开发商一起参加交流会。他们建议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政府的作用,充分利用新闻媒体进行宣传,制定政策让开发商参与,鼓励全社会积极支持。水、电、道路等建设,都要坚持先规划后建设。上海万松电气有限公司总经理洪焕松也建议,可以由政府或者协会牵头,选择国内有实力、讲信誉的企业,联合设计部门,形成联盟性质的组织,从规划、设计、人员培训等方面统一解决农村住宅的用电安全问题。
第二篇:农村用电安全
农村用电安全
一、电气事故的危害及知识
电气事故主要包括电流伤害事故、电气火灾和爆炸事故、雷电事故、电磁场伤害事故、静电事故及某些电路故障。(一)电流伤害事故
也叫触电事故,是人体接触电流所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在高压触电事故中,往往不是人体直接接触带电体,而是接近带电体至一定距离时,电流击穿空气造成的。电流对人体的伤害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电击,一种是电伤。
电击是电流通过人体内部,破坏人的心脏、神经系统和肺部的正常工作造成的伤害,使触电人员出现痉挛、呼吸窒息、心颤、心跳骤停甚至造成人员死亡。通常所说的触电事故基本上是指电击。
电伤是由于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和机械效应对人体外部造成的伤害,多见于灼伤、电烙印和皮肤金属化等三种伤害。灼伤即电弧烧伤肌体,是常见最为严重的一种电伤。电烙印是导体长时间接触人体而致使皮肤变硬形成的肿块,如同烙印一般。皮肤金属化是由于金属微粒渗入皮肤使之变为粗糙坚硬的现象。
1、人体触电的方式
(1)单相触电。就是人站在地面上,人体基一部位触及一相带电体的触电事故。对于高压带电体,人虽未直接接触,但超过了安全距离,高压对人体放电,造成单相接地引起的触电,也属于单相触电。
(2)两相触电。就是人体同时接触带电设备或线路中的两相导体,或是在高压系统中,人体同时接近两相带电导体而发生电弧放电而造成触电。
(3)跨步电压触电。当电气设备发生接地故障,接地电流通过接地体向大地流散,在地面上形成分布电位,人在接地短路点周围行走,其两脚之间的电位差就是跨步电压。由跨步电压引起的人体触电,如遇电线落地,不要靠近,更不能用手去捡,应派人看守,找电工处理。2.触电事故的规律性
触电事故往往发生得很突然,而且在极短的时间内容易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根据国内外对触电事故的分析、研究,触电事故有如下的规律。
(1)明显的季节性。一年之中二、三季度事故较多,六至九月最集中,因为这段时间多雨潮湿,降低了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夏秋季节天气炎热人体多汗,人体皮肤的电阻降低,易导电。由于这段时间又是农忙季节,农村用电量增加,所以触电事故较多。(2)低压触电多于高压触电。主要是因为低压设备多,低压电网广,接触的人群多,加之低压设备简陋,管理不严,因而事故多。
(3)单相触电事故多。单相触电占触电事故的70%以上,因此,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应着重考虑单相触电的危险。(4)手持电动设备和移动式设备触电事故多。主要是由于作业时这些设备使用频繁,经常移动,工作条件差,容易发生事故。(5)电气的连接部位触电事故多。由于插销、开关、接头等连接部位牢固性较差,电气的可靠性较低,人员经常接触,所以容易发生事故。
(6)农村触电事故多于城市。据统计,农村触电事故约为城市的4倍。主要原因有:农村用电条件差,设备简陋,技术水平低,管理不严,电气安全知识缺乏。
(7)在行业上冶金、矿业、建筑、机械行业触电事故多。这主要是由于这些行业的作业现场较复杂,温度高,湿度大,移动式设备和手持式电动工具多。
(8)中、青年人群及非电工触电事故多。这是由于这些人接触电气设备的机会多,有的经验不足,安全知识比较欠缺。应当注意,很多触电事故不是由单一原因所致,而是由两个以上原因所引起,触电事故的规律也不是一成不变,在一定条件下,规律也会发生一定变化。因此,应当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分析和总结触电事故规律,作好安全用电工作。(二)电气火灾和爆炸事故
电气火灾和爆炸在火灾和爆炸事故中占有很大比例。引起火灾的电气原因是仅次于一般明火的第二位原因。线路、开关、保险、插销、照明器具、电路等电气设备等都可能引起火灾,特别是这些电气设备与可燃物接触或接近时发生火灾的危险性更大。(三)其他电气事故种类
如电磁场伤害事故、静电事故和某些电路故障等,主要在工矿企业、特定场所和特殊作业人员中易于发生。
二、农村电气安全的主要实用技术
绝缘、屏护与障碍、安全间距、安全电压、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等安全技术措施,是基本的、通用的电气安全措施。无论什么电气设备,周围环境怎样,都必须有这些措施的安全技术要求。(一)绝缘
为了防止带电体直接或间接接触人体,而将带电体用不导电的物质紧密地包裹隔离起来,用绝缘物把带电体封闭起来的措施叫做电气绝缘。就像我们常见的电线那样,里面是铜丝或铝丝,外边是橡胶或塑料密封起来一样。铜丝或铝丝是导电体,橡胶或塑料是绝缘体。当我们摸到电线时并没有摸到里面的导体而不至于触电,当其外面的绝缘物损坏了,我们凑巧摸到了带电体触电的危险就很大,所以我们在购买电线时,一定要购买正规厂家的合格产品,决不要贪图便宜购买不合格产品,以免留下后患。(二)屏护与障碍
屏护和障碍是用屏护装置或设置障碍把带电体与外界隔绝开来,防止人接近或接触带电体,可以采用遮栏、护罩、箱、匣等把带电体同外界隔绝开来,就像我们常用的开关就是装配在绝缘的小匣里一样,手不会摸到带电体,若开关盒损坏则必须更换。采用这些方法还能起到防止电弧伤人、防止弧光短路和变于检修的作用。(三)安全距离
为了防止人触及或接近带电体造成触电事故,避免车辆或其他器具碰撞或过分接近带电体造成事故,以及防止火灾、防止过电压放电和各种短电事故,在带电体与地面之间,带电体及其他设施和设备之间,带电体与带电体之间均需保持一定的距离。这种距离称之为安全距离。例如低压进户线进线管口对地面不应小于2.7米,墙上灯具不低于2.5米等要求。(四)安装过电流和漏电保护器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各种设备不断增加,用电量不断加大。在新房布线上应请有资质的人帮助设计,以决定选用多大电表和导线截面积,以及线路分配布局。旧房原有选用的电表,导线截面积普遍偏小,线路已不堪重负,应增设线路,换功率较大的电表。无论新装和扩容都应请农村电工(有资质的)帮助解决,并安装过电流、漏电保护开关,以防止触电事故和电气火灾事故的发生。
三、其他用电安全(一)日常生活应注意的用电安全
不能在电线上晾晒衣物、悬挂其他物件;教育小孩不要玩弄电杆拉线或爬电杆,不在电线附近放风筝,不向电线、瓷瓶、变压器上扔东西,不能玩弄电气设备;不能在电线底下盖房子、打场、堆柴草、种树;在清扫卫生时,不要用湿手摸灯头、开关、插座等电气设备,也不要用湿毛巾去擦;换灯泡时应先关好开关,站在木凳上进行。家庭用电禁止拉临时线和使用带插座的灯头,用电器具出现异常,如电灯不亮,电视机无影或无声,电冰箱、洗衣机不启动等情况时,要先断开电源,再作修理,如果用电器具同时出现冒烟、起火或爆炸的情况,不要赤手去切断电源开关,应尽快找电工处理。近年有些地区冬季枯水季节停电时,用小型发电机发电。发电机应放在通风的地方,千万不能放在室内,因为发电机要燃烧燃油,要消耗氧气并排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冬季天冷,门窗关闭严实,时有多起中毒死亡事故发生,应当引起警惕。(二)有人触电怎么办
人触电后,可能由于痉挛或是失去知觉等原因而抓紧带电体,不能自行摆脱电源,这时必须使触电者尽快脱离电源。应当强调的是当发生事故时,要沉着镇静,用科学的方法救治,绝不能任意去抱、拉触电者。因为触电者身体带电,这时去抱、拉触电者,会导致抢救者触电酿成更大的事故。正确摆脱电源的方法是:就近有开关或插头时,可立即关断电源或拔出插头;如果就近没有开关、插头,其他在现场的人也可用干燥的竹竿、木棒等绝缘器具挑开触电者身上的电线等方法施救。当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应根据触电者的具体情况来处理:触电者伤势不重、神志清醒,但有些心慌、四肢麻木、全身无力的,应使触电者安静休息不要走动,并请医生前来诊治或送医院;如伤势较重,已失去知觉,但心脏跳动和呼吸还存在的,应使触电者舒适,安静平卧,周围不要围人,使空气流通,解开他的衣服以利呼吸,如天气寒冷应注意保温,并迅速请医生或送医院诊治;如果伤势严重,呼吸停止或心脏跳动停止,应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并速请医生或送医院。
应当注意:急救要尽快进行,不等医生到来,在送往医院的途中也不能中止急救。
第三篇:破解地方财政难题
破解地方财政难题
新年前后,两则新闻受到市场广泛关注:一是截至2014年底的地方政府性债务清理甄别结果,1月5日汇总至财政部,数字尚未出炉,已有消息称地方上报数据时倾向做大债务盘子;二是各地纷纷调整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除了普遍提高贷款额度、延长贷款期限,还有多个城市下调了二套房首付比例,希望借此提振房地产市场。二者看似并无紧密的相关性,其实都指向同一事实:地方政府“不差钱”的时代已经结束,不得不过上紧日子。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虽然处于深受诟病的事权与支出责任并不匹配的状态,中国地方政府手中的资金却相对充裕。一方面,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背景下,基于现有宏观税负水平、税费的顺周期特性和日益严格的征管,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增速连续多年高于经济增速,动辄年增幅达到20%-30%甚至更高;另一方面,房地产行业快速发展,地方政府土地出让收入屡创新高。即便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地方政府土地出让收入也不降反增,而且,可以将增值的土地作为优质抵押资产注入地方融资平台,以获取更充裕的银行贷款。
不过,该来的终归要来。这种高歌猛进的局面已经发生变化,过往支撑地方财政高增长的因素纷纷减弱甚至逆转。首先,最近两年,中国经济正处于从高增长向中高速增长的增速转换期,与此相适应,公共财政收入不可避免地告别了超常规增长阶段。根据财政部的数据,2014年前11个月,中国地方财政收入同比仅增长6.4%,低于同期经济增速,这是多年来罕见的;陆续公布的各省2014年财政快报数据显示,公共财政收入的增幅明显放缓,多集中在7%-8%之间,有的省份甚至不足5%,财政收入放缓在资源大省和传统产业集中的省份表现得尤为明显。
其次,房地产趋势性放缓已成定局,地方土地出让收入面临拐点。由于人口结构和供求关系的变化,加之先期政策调控影响,2014年中国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即使是在降低二套房购买门槛和降息的刺激下,也只是成交量扩大,房价并未出现明显上涨,在不少二三线城市降幅明显。与此一致的是,土地出让收入也出现下滑。德意志银行认为,进入2015年后,房产市场低迷的效应将全面反映在中国财政收入上,并发出警告:中国将面临30余年来最严重的财政危机。这一论点也许过于悲观,但其揭示的问题却值得各级政府高度重视。
中央对地方政府性债务的治理势在必行,却客观上暂时加剧了地方财政的困难。2014年下半年以来,债务整顿力度加大。《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43号文)明确,地方政府对其债务负有偿还责任,中央政府实行不救助原则。随后,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中证登陆续出台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和防范企业债风险的一系列政策,地方政府与企业的关系进一步厘清。未来一段时间处于举债机制的转轨过渡期,可以预见,地方政府将面临更大的偿债还款压力,其融资能力势必受到影响。
在中国改革发展中,地方政府责任重大,其长久处于捉襟见肘窘境并非国民之福。缓解财政拮据,出路无非开源与节流二途。开源不应是变相加税,加重企业和居民负担,亦不应继续绞尽脑汁,通过所谓的“金融创新”“政策创新”,来提升融资能力。有专家担忧当前热议的PPP沦为地方政府新的债务工具,并非杞人之忧。可取的做法是顺应财税改革的大势,逐步提高国有资本上缴比例,真正实现全口径预算管理,强调预算编制的科学化精细化,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在节流方向,除了近年来提及较多的压缩行政开支,特别是“三公经费”,治本之策在于改变地方政府的行为模式,改变软预算约束,这涉及多项改革。在现行体制下,地方政府有巨大的投资需求和融资需求,这与GDP为主的考核体系密切相关。未来,应在官员的经济业绩考核中,加入对于经济增长质量和政府资产平衡表的考量,关注长期债务风险,引入“债务问责”。同时,可考虑在债券市场允许没有系统性风险的城投债违约,使“政府不救助”成为现实,消除投资者的道德风险,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应该承认,财税体制改革是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诸多改革中推进力度较大、进展较快的一项,新预算法出台、地方债清理等诸多事项都在朝着世人期待的方向迈进。地方财政拮据再次表明包括财税体制改革在内的诸多改革的紧迫性和必要性。除了当前正在推进的营改增等改革,还应加快中央和地方事权与支出责任的调整,呼吁多年的“理顺省以下财政关系”也应尽早提上议事日程。改革既已起步,地方政府的拮据,切不可成为放慢改革步伐的借口,须知深化改革是闯过难关的根本途径。
第四篇:破解难题实施方案
陇山教育学区
关于深入开展“转作风、破难题,创先争优在一线”主题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
根据中共通渭县教育工作委员会《深入开展“转作风、破难题,创先争优在一线”主题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精神,在认真调研和广泛征求全学区师生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学区实际,经学区党总支会议研究决定,将消除村级小学党员发展空白学校作为我学区的主要难题,加以破解,不断提高两支队伍的能力和水平。为此,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根据党员的实际分布情况,科学合理地设置党组织,形成顺畅的工作运行机制;不断扩大党员覆盖面,建立健全党组织;配齐配强基层领导班子;党员管理更加规范,为民服务意识明显增强,模范作用较好发挥。为全乡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组织保证和人才保证。
二、发展现状及确定难题
陇山教育学区辖管九年制中学、中心小学各一所,村级小学9所,教学点5所,教职工总数111人;下设五个党支部,党员总数32人,占所有在职教师人数的28%。其中预备
党员数4 人,退休党员数14人。从党员的分布情况来看,两所村级小学,四所教学点无党员,占所有学校数的37%。四所村级小学无在职党员,占所有学校数的11%。从以上数据来看,党员空白学校和无在职党员学校数占全学区学校数的48%。经过深入开展调研,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结合学区实际,经学区深入开展研究决定,将消除村级小学党员发展空白学校作为我学区创先争优活动破解的主要难题。
三、整改措施
1、结合学区党员分布情况,重点在校长、青年教师、骨干教师中发展党员,确保完成县教育局党工委下达的党员纳新任务,分前半年(5月份)、后半年(12月份)各培养8至10名入党积极分子,消除村级小学党员发展空白学校,扩大党员覆盖面,改善党员队伍的构成和分布。着力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规模适当、作用突出的党员队伍。较好发挥党员模范辐射作用,带动教师队伍更好发展,2、要高度重视入党积极分子建设,结合“三向培养”,努力把先进分子吸引到党组织周围。加强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和管理,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为发展党员工作奠定基础。要建立定期分析制度,对入党积极分子定期考核,实行动态管理,保持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的生机与活力。
3、规范发展程序,确保党员质量,是做好发展党员工
作的重点。党总支将全面贯彻《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的各项要求,全面执行发展党员民主测评制、预审制、公示制、一票否决制和责任追究制,在发展党员的每一个环节严格程序、严格把关,坚决杜绝违反程序或简化程序发展党员的现象,确保工作不走样、要求不降低,坚决杜绝违反程序或简化程序发展党员的现象。
4、加强对预备党员的教育管理,是提高新党员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环节和必然要求。要适应形势任务发展需要,认真制定和实施预备党员教育培训计划。要坚持分类指导、因情制宜,根据不同职称、岗位、地域、年龄、文化的预备党员的特点,确定相应的教育内容和培训措施,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使他们不仅在组织上入党,而且真正在思想上入党。
5、认真落实《关于切实加强全县中小学校党建工作的意见》,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三会一课”和“三评”活动正常开展。进一步提高党员素质,坚定党员的理想信念,鼓励党员带动教师在学习方面“求精、求深”,要坚持天天学习;在工作方面“求真、求新”,要爱岗敬业,务实创新;在师德方面突出“高尚”,要为人师表,真情育人;在专业能力方面要突出“过硬”,要锤炼业务能力,提高教书育人的本领。立足本职工作,教好书,育好人,在工作学习中体现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先进性。推动全乡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
展。
四、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学区党总支部书记是开展创先争优破解难题主题活动第一责任人,加强组织领导,履行牵头抓总的职责,周密部署、精心安排,动员引导广大党员和干部积极参与创先争优破解难题主题活动,在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中创先进、争优秀,确保活动不漏环节、不留死角、不走过场。
2、统筹兼顾,务求实效。把开展创先争优破解难题主题活动作为学区工作的一件大事来抓,统筹兼顾,合理安排,齐头并进,与学区的教育教学工作结合起来,做到创先争优难题破解与各学校教育教学等各项工作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整体推进创先争优破解难题主题活动深入开展。
第五篇:破解难题实施方案
武农党发﹝2011﹞5号签发人:赵小强
武山县农业局关于上报
开展破解难题活动实施方案的报告
县创优办: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武山县县委办发(2011)104号文件精神《中共武山县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关于开展创先争优破解难题主题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进一步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转变机关纪律作风,提高工作效能,提升机关形象,促进各项农业工作顺利完成,结合我局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坚持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
和谐、服务人民群众为主题,深入一线,深入实际,开展创先争优”的指示精神及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一系列部署
要求,紧紧围绕我县“11253”区域发展战略和“十二五”规划的实施,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做好当前各项工作,突出为
民服务创先争优,深入查找制约发展的瓶颈和障碍,全力破解一批
影响农业工作开展的难题,促进我局工作实现新的突破。
二、总体要求
围绕落实县委确定的发展思路、奋斗目标及我局重点工作,着
力破解我局职工管理不够,专业技术人员服务“三农”部分不到位,农民培训不普及,部分地区效果不明显等方面的难题,找准切实可
行的措施办法,以重点领域重点难题的突破带动我局工作的全面发
展;围绕实现跨越式发展,建立健全与各项相对接、相适应、相配
套的工作制度,推进各项工作科学规范运行。
三、破解难题
农业局围绕全局重点工作,立足强化机关建设、作风建设、效
能建设,结合单位工作实际,把全面破解关乎民生问题的难点要点
问题作为活动突破口,从改进作风、提高效能、强化服务等方面确
定3件需破解难题。
1、职工管理不够,职工下乡不勤,蹲不住,在田间指导工作的时间短与群众交流少,不能及时掌握群众的要求。解决措施:一
是加强制度建设,用制度管人、用制度办事,在开展工作中有据可
循、有据可依。二是落实包乡责任制,进一步靠实责任,落实奖惩
责任,充分调动职工深入基层的积极性。三是结合农业项目的实施,安排干部多下乡,多与群众接触,了解群众进行指导。四是把干部
职工下乡同职称评聘挂钩激励干部下乡开展工作,使得下乡工作在全局形成“赶、比、超”,的工作作风。五是坚持领导带头,靠实
责任,加强领导的监督管理作用。负责人:赵小强。办结时限:2011
年12月底。
2、专业技术人员服务“三农”部分不到位。专业技术人员知
识不新、知识面不宽,农业科技创新意识不强,各项激励机制不健
全。解决措施:一是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新知识、新技术的培训,使得技术人员的知识得到更新,能跟上农民朋友的需求,解决更多的难题。二是完善激励制度,激励专业技术人员在工作中认真负责,真抓实干,同时促进农业科技技术创新,为农民朋友造福。三是充
分发挥乡镇农技推广人员,农民技术员,示范户的作用,加强技术
服务达到科技入户的效果。负责人:李书寿。办结时限:2012年6
月。
3、农民培训不普及,部分地区效果不明显。解决措施:一是
要因时,因地制宜,增强培训的时效性、针对性,确实解决农民朋
友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二是充分利用广播、技术光盘,召开座谈
会,培训班,在田间地头实地为群众手把手示范,讲解解决农业生
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三是依托农业项目,加大对边远山区群众的培训和科技推广力度。负责人:李书寿。办结时限:2012年8月。
四、组织领导和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为加强创先争优破解难题主题
活动的领导,切实解决农业工作中存在的难题,加强对活动的领导,农业局成立由农业局局长为创先争优破解难题主题活动的第一责
任人,各站所负责人为站所活动责任人的活动领导小组,要求党员
领导干部带头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帮助指导破解难题。
(二)广泛动员,营造氛围。为保证活动顺利开展,各站所
要积极召开站所会议,传达县委的有关部署及文件精神,广泛动员,充分认识破解难题活动对提升机关形象、增强机关纪律、改善机关
作风的重要意义,确保活动取得实效。要把开展活动同渭河川道区
蔬菜产业高新园区建设,农村能源沼气建设,四大流域蔬菜设施棚
建设,全膜玉米秋覆膜、穴播小麦、马铃薯种植预留地块及大秋作
物的田间管理等农业重点工作有机结合,做到工作和活动两促进、两不误。
(三)强化督查,狠抓落实。各站所要坚持领导带头、靠实
责任、集中力量,攻坚克难,着力提高单位纪律作风,促进各项农
业工作的全面完成。局领导小组将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查。
二〇一一年九月二十一日
武山县农业局办公室2011年9月21日印
共印6份